中学教育基础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3 16:37: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教育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学教育基础

篇1

检 索:.cn

Abstract :In our culture and history, ceramic art,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public concern and attention. Today's society, living standards are improv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sign life of charm and basic ability to design quality has become one of people's basic quality, universal design literacy training in today's era of cultural divers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basic education high school pottery design concept, design literacy and pottery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orm a design awareness, improve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chieve 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Keywords :Ceramic Art, Basic Education, Design Literacy, Fuse

Internet :.cn

《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百工之技艺是其登堂入室的前奏,然而陶工之事,智者创物为最高境界,是为圣人之作。

可以说设计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空间中。设计教育产生于新时代的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的科技、经济、生活的发展都和它密切相关,这是它最为有效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正因为其如此重要,所以从小培养人的设计意识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中学阶段。

一、陶艺基础教育的现状

随着“设计・工艺”列入中学美术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之一,陶艺基础教育因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轨道。中学设计教育是个新名词新领域,其进入到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是像一张白纸。因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必然存在许多曲折。比如在其目标定位上是怎样解读的;教学范围含糊不清;教学内容杂乱无章;设计教学与其他教学课程交叉混杂;中学设计教育到底要怎样引导?陶艺,不仅在工艺上有它的独特性,在设计层面上也有其研究性、长远性,在这里只谈在陶艺基础教育中的设计素养的培养上。

在陶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设计素养的教学,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尊重学生,启发学生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一)实现交互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问,总结,澄清和预言等步骤,监控学习的过程,并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如何作用?这些都可以在陶艺教学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接触泥巴的同时,更是对设计理念与思维的碰撞(图1);(二)提倡个性化设计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以原有开设的课程为切入点,将过去单一维度的课程内容转化为独立创意,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二、设计素养教育与中学陶艺教育的融合

(一)设计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对较完整且知识架构较严谨和知识范围较宽广的的学科体系,因此基础教育中设计素养的培养价值的新定位应以使学生形成设计习惯为主,那么,教授给学生的应是这个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大家知道大学设计专业必修的三大构成课程是成为专业设计师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可以让设计师的表达意图切中要害,但中学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基础素养的培养,而非学习某种技术。所以说,在中学阶段涉及太多的三大构成的知识没什么必要,应该点到即可。

繁多的设计种类,那么基本的设计是怎么形成的呢?“设计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计划、构思;第二是将计划、构想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三是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2]任何设计的形成都会或多或少涉及这三个阶段,“不同的设计领域有不同的规律和现实的特殊性,同时又遵循着设计思维发展的共同方向,相互渗透、联系和影响,并且也体现出融合的迹象,”[3]通过陶瓷材料的教学参与,让学生们认识到这里面要遵循的设计思维,逐渐形成设计素养,这才是目前我们要做的。

(二)中学设计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设计的基本元素;2.设计的基本法则;3.设计的一般方法;4.设计的一般过程:概念定位――方案制定――草图和制作模型――设计评价与反馈;5.在中学阶段的陶艺基础教育中,首先在学生对材料、形式与功能三者关系的把握上要重视起来,使之融会贯通,学会分析一件作品;6.在对上述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上,陶艺这个具有生命力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在愉快地气氛中把这些具体设计共同遵循的设计思维教授给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结合陶瓷材料进行阐释,这样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设计。学生在理解设计的共性特点的同时,达到设计素养与陶艺基础教育的融合。

三、设计在陶艺基础教育中的体现

设计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在这里先说一下在陶艺基础教育中的诸多方式,陶艺的成型工艺中包括泥片成型,盘筑成型,拉坯成型等。(图2~7)

四、教材的实施价值与可行性

如图8寿光市世纪学校学生个人感想美术教材实施的价值在于“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4]陶艺属于教学的延伸,而谈到陶艺教学实施的价值在于创新性实践和三维目标的外延性探索,这种探索是值得的,科学的,是可行的。首先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很难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在高考激流中忙的身心疲惫。选择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又能让学生愉快地来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是开设陶艺课的初衷,而师生互动、快乐学习,让学生在“不以为是在学习”间获取知识和发展诸如审美、创造及合作等能力。材料的准备和师资的考核,不应该作为主要困难,先从基础开始,慢慢形成自己学校的规模和适应发展的流程。

五、陶艺基础教育中培养设计素养的价值

首先归结为三个方面,艺术价值: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消费,从而产生了设计这种创造。陶瓷设计是陶艺精神活动的充分体现。陶瓷设计需要一种意念,更需要一种文化意识,这才是设计的归宿,在基础教育中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应阶梯性的阐释每个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继而让学生主动体会并且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尺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散性的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制作来自自身生活的物品,例如近些年提到最多的“手作”一词,或者对正在使用的物品加以改造升华。

科学价值:比如在一个陶瓷器的产品结构的规划上或者是某块面的色彩搭配上,都涉及到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交叉学科。这样来看学生培养设计素养的科学价值在于每件作品的形式与功能等具体案例分析上。简言之,在陶艺基础教育与设计素养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设计某个作品要具有科学依据,并且理解作品的科学性,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设计理念,从而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具备设计素养。其次要鼓励学生形成勤动手的好习惯,比如制作模型。一般在构思一个茶杯,咖啡杯或者是牛奶杯等杯子时,某些怀有很多固有思想观念的人想的最多的往往是如何有创意,如何推陈出新,但如何让其适合生产,怎样拿起来最舒服、最便捷,以及多种杯子的用途知识等等实际问题,在随着课程的一步步深入操作过程中逐渐发现并解决它们。所以说,要真正理解其科学性,必须完成一个完整的制作过程。强调设计素养教育的科学价值,就要强调学生体验陶艺设计的工艺流程。反过来,理解其科学价值,也从侧面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上。作为生活的见证很大程度上是从这些具体的设计作品中反映出来的。

社会价值:1、设计素养的培养应与陶艺的基础教育接轨,借用陶艺自身的材料美感和资源,促成设计的观念教育和设计的能力教育与陶艺的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有天赋的孩子的学习和研究潜力,为“中国设计”的未来做出应有贡献。2、中学陶艺基础教育倡导低碳环保理念,这种理念通过课堂让学生从小树立起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相信中学陶艺基础课程的实施会越来越明朗化。

设计素养的培养一定基于快乐、健康的学习为出发点,给孩子们一片可以创造的天地,通过动手、动脑、一方面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学习一些简单理论知识,对特殊材料在其特制的加工工艺过程中,学会创造,享受创造带来的身心快乐!同时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达到全面培养的目的。

注释

[1] http:///link?url=xy6CFEb-Rrn0jP9aZmRi3Qd5-tsXB6TY4seFUrukwVM8G_cCihwr4FiXir8WSFjaQWsbjl82EHpvPWvw6UTBpq

[2] 曹川泉.艺术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0.

[3] 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人出版社,2007:200.

[4] 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J].明日教育论坛,2001(3):28.

参考文献

1 少儿陶艺基础教育陶艺教学研讨专刊,2004.

2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篇2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常见的用以具体把握事物细节特征和发展动向的主体性知觉活动。学生不会观察写生对象,也就不会观察自己的画面,绘画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十分重要,它决定作品的优劣和学习的进步幅度,整个画画的过程就是改变中学生据不观察的习惯,掌握正确观察方法的过程。人的眼睛在观察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观察范围,这就是视域,按照观察活动的双重性分析,视域具备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双重对立统一关系,即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之分。绘画的观察方法是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方法。也就是从整体出发在保持整体感的前提仔细观察。例如,我们看一个人,由于观察的心理习惯,首先被其五官相貌及体型所吸引,这就区分了主次,眼睛在顺带看一些其他的局部细节,留下的是整体特征的印象,这便接近绘画的整体观察。但作画时仅停留此还是不够的,如此人的耳朵可能没注意到,脚上的鞋子可能没看清,以及衣纹特点没注意等。而在画此人的时候都要画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局部也要观察得到,而这些局部表现到何种程度视主体表现的如何而定。

三、掌握比较的作画方法

观察意味着比较,画画中的比较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体间的特征比较

通常一组静物中会有一个大的主体物,旁边有其他小的主体物,如一个矮陶罐旁边有个啤酒瓶,常见的苹果的造型跟梨的造型、橘子的造型有什么不一样。初学者看到的往往都是圆的,怎样让他们区分出具体的细微差别,一个立着的苹果跟一个躺着的苹果有什么不同,一个盒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呈现在画面上的又是不一样的盒子。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仔细思考揣摩。

2.比例位置的比较

一幅完整的素描静物既要考虑到每个物体的大小比例,同一大小的物体前后空间不同呈现在画面上近大远小的关系。对形体比例的观察不应是机械、刻板地比较,应注意立体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视变化中的比例关系。要致意在相互比较中抓住物像的比关系,特别是大的、整体形象的比例关系,而不应停留在局部去过分计较烦琐细节的比例。初学绘画可借助工具测量的方法去求得基本比例的准确,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应逐步抛弃这种方法,着重凭感觉、眼力,*比较,训练观察能力的准确。

3.明暗色调的比较

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绘物像立体与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光源的强弱,距离光源的远近及照射角度的不同,都会使物像呈现不同的明暗。光是物体明暗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物体明暗变化的外在因素在一定的光线下,明暗变化是由形体的机构起伏、转折而产生的。因此,明暗在任何时候都只属于特定的形体结构,回明暗的调子变化也就是在表现结构的起伏转折变化。结构是内在的、本质的因素,明暗是外在的,表象的形式;形体结构需要通过明暗来表现,而明暗关系中又处处体现着内在的形体起伏和结构变化。。

篇3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测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我们仍然无法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现行的学业成就测评仍然摆脱不了对学生进行排队的嫌疑,通过测评所挖掘的学生的信息仍然不够深,从而导致对学生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诊断和指导[2];二是囿于测评技术的发展局限,现行的学业成就测评还是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能力的掌握还不够深;三是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的非标准化,导致了测评内容缺乏客观性。尽管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制定了一个共同的课程标准,但现行的考试制度还是抹不去学业成就测验内容选择的主观色彩;四是学科专家和心理测量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科专家在成就测评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心理测量学的理论指导,而心理测量学专家对学科知识和课程标准也吃不透;五是在我国现状下,大规模的学业成就测评的形式非常单一,主要采取纸笔的形式,这也导致人们对测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存有质疑。综合上述五个问题的出现,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的实践中去,所以,要解决学业成就测评面临的问题,还得从心理测量学的理论与技术的实施中寻找答案,加强心理测量学专家与学科专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从而做到学业成就测评的客观、公正与公平,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学业成就测评的经典测量学基础

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起始于20世纪中叶之前,其主要特点是以真值理论为基础,以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为指标,它的基本假设是考生的分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值,而是其真实能力或技能的反映与测量误差的和,所以称为真值理论。根据经典测量理论,人们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测验发展的标准化程序,通过标准化的程序提高所编制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课程改革以来,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学科专家在新课程下学业成就测评工具的研发上,下了不少工夫。经典测量理论在学业成就测评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某地区初中数学成就测验在编制过程中,首先是依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初中数学涉及4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应用。同时结合美国教育学家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法,选择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确定测量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双向细目表,之后对该区的数学教学专家进行了访谈,确定了项目以及项目所占的权重,然后组成两套平行题本。根据题本通过小样本预试,用难度、区分度的指标来筛选题目,最后确定正式施测题本。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进行施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学会了什么,对什么是了解、知道、理解、应用[3]。

在大规模的学业测评中,试题往往要全面覆盖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测试题目非常多,如果要将这些题目让全部学生作答,测试的时间会大大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限度,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矩阵取样技术化解了这个难题。将覆盖多个学科的所有题目按照一定原则分配到多套测验中,学生随机分配,每个学生只需完成一套测验中的试题,这样的设计叫做完全矩阵取样设计。采用这种设计解决了测验时长的问题,但是不同学生测试结果的比较又成了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发展出不完全矩阵取样设计,就是每一个题本中都有一部分共同题,利用学生在共同题部分作答的情况,将学生在整个题本中的作答结构等值到同一个量尺上,就可以解决个体之间的比较问题。

即便如此,经典测量理论下的学业成就测验,采用总分指标来评价能力,对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进行排序,不能指出被试具体掌握了哪些内容,更无法诊断其题目作答错误的原因,仍然摆脱不了还只是对学生知识点考查的怪圈,在注重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它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掌握;用难度与区分度的指标来分析学生的反应,保留了一些反映学生能力的题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也都是自出题目,对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只做一个主观的估计,同时,它也缺乏避免曝光的理论技术指导,从而造成学业成就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另外,如果涉及到语文成就测验时,主观题目的设计以及结果的分析又会面临统计学的难题。

三、学业成就测评的现代测量学指导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下成就测验只能测查知识点的致命缺点,教育与心理学工作者围绕经典测量理论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促进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注重表现学生能力的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 theory,IRT)产生了,该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特点是:采用严格的数学模型来反映不同能力水平的测试者对测试题目的反应模式。项目反应理论相对于经典测量理论来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并非没有缺点[4],它的3个基本假设非常严格——(1)单一维度假设,即假定测验的所有题目只测查同一种能力或潜在特质。但实际上,很少有测验只测查单一的能力或特质。(2)局部独立性假设,即当控制所测量的能力或特质之后,被试在不同题目上的反应是相互独立的。换一句话讲,就是被试对题目的反应只受该题目所测的能力的影响。(3)单调递增假设,即被试对题目正确反应的概率随其能力水平的增加而单调递增。这3条非常严格的假设,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围绕项目反应理论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和新的动向,如: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ulti-dimensional IRT,MIRT)、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Non-parametric IRT,NIRT)等。多维项目反应理论为成就测验中所涉及的每个维度引入能力和项目区分度参数,进而模拟测验题目和被试之间的交互作用,它是一个非线性的用来表征题目参数、被试的多维潜在能力以及其正确作答概率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对被试的多个特质进行分别推断。换一句话说,利用多维项目反应模型能同时估计被试在多个维度上的能力参数,并且考虑各能力维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测验数据是多维的,则多维模型就能更有效地估计被试及项目参数。这使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被试,结合多方面的信息,为对被试的评估或诊断提供帮助。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总的学业成就测验可以分为多个子测验,如果子测验测量了不同的内容领域或认知技能,则这些项目就有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维度,这时,对每个项目能够正确作答所需要的内容领域或认知技能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测验中一个知识点的考查可能涉及到对多个能力的考查,用经典测量理论的假设,一个题目对应一个能力,这显然是有很大的误差。另外,多维项目反应理论能够提供项目在每个能力维度上的区分度参数,可以据此来选择对多维能力差异具有敏感性的项目。在教育中,课堂上学科教师给学生出的小测验比比皆是,这种测验不仅题目少,而且受测的对象也仅仅是本班的学生,即样本小,这时,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就给我们提供了模型,这至少削弱了我们对经典测验中样本分布正态和在参数项目反应理论中关于特质分布正态假设的依赖。

四、学业成就测评的认知诊断技术前沿

认知诊断理论(Cognitively diagnostic theory)非常值得我们关注。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关于知识与技能的认知理论为我们研发成就测验工具提供了理论基础。认知诊断理论就是以现代测量学为基础,结合认知科学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发现,采用更精致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如下问题,(1)学生在答题时,经历哪些认知过程?(2)这些认知过程如何发展?以及能力高的学生与能力低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差异?认知诊断可以通过学生对试题的作答反应,推论出其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的可能状态。

在学业成就测评中,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都是根据理论中的一些指标来筛选题目,将学生按顺序排列在特定能力(或特质)的连续体上。这并不能给学生或教师有用的诊断信息,不能帮助学生或教师理解需要学习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而运用认知诊断理论,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隐含在考生总分背后其认知技能之间的差异。这为我们深入挖掘受测者信息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认知诊断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islevy的以概率为基础的推理(the probability based inference)、Corbett和Anderson等人的学生思维模拟(student modeling)、Britton和Tidwell的认知结构诊断(cognitive structure testing)以及Tatsuoka的规则空间模型(rule space model)[5]。Tatsuoka的规则空间模型最初是用来诊断小学生在解决四则运算问题时答对或者答错的原因,进而发现学生使用错误的规则来解题,因此会产生系统化的错误,这种系统化的错误,他们称之为“失误”。该模型的方法包括两个阶段[6]:第一阶段是抽取某个领域的认知特征并根据这些认知特征确定潜在的知识结构;第二个阶段是把学生的反应模式划分到所确定的各个知识结构中去,并且计算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在构建规则空间的过程中使用了项目反应理论中参数估计的方法,所以严格来讲,规则空间模型的建构方法是项目反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用规则空间模型的方法编制成就测验时,通过可达到矩阵的距离来澄清各属性之间的关系,使得矩阵中的项目属性关系清晰且符合逻辑。同时,由于属性间的逻辑关系很清晰,所以在项目的反应上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掌握了哪些属性,或者未掌握哪些属性,或者是因为失误而造成的反应错误,这样就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深层的信息,从而进行补救性的教学[7]。

在实际工作中开展认知诊断测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化工作:(1)确定诊断目标。必须明确要诊断的具体学科内容,如小学数学分数诊断,中学语文句法诊断等。(2)确定诊断目标所涉及的认知属性及属性间的阶层关系。这项工作需要认知心理学家、学科专家和教育测量学专家共同完成。(3)根据已经确定的属性和属性层级关系选择适当的模型,如规则空间模型就是一种。(4)预测验与正式测验,获取模型参数。(5)诊断结果报告和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措施的制作。

认知诊断测评技术的发展使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得以可能。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主题是关心人的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养,同样,学业测评的功能也就从过去关注结果的评价逐渐转向注重过程的评价,强调通过评价改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AFL)理念就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该理念还提出了教育政策制定者过于强调大尺度教育评价对教育的影响而忽视了课堂上的评价。事实上,过程性评价是课堂上应该选择的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活动而不是鉴定学生能力,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这样,教学活动得到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同时,学生得到学业评价的反馈,也提高了学业监控能力。

五、学业测评技术的理论发展与反思

通过心理测量理论的历史发展这条主线,对其在学业成就测评中的应用进行回顾,体现了测量理论在学业成就测评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这也体现了学业成就测评的测量学取向。从经典测量理论下学业成就测验对知识的测查,到项目反应理论下学业成就测验对能力的静态刻画,再到认知诊断理论下学业成就测验对能力的动态诊断,从而使教育者从反应行为的面纱下揭开能力的形成过程,对学生能力能进行更好的诊断、评价以及实施补救性的个性化教学。从学业成就测评的测量学取向的发展来看,随着认知科学、教学研究和心理统计学的发展,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测量方法和测验设计方法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业成就的测评工作。

在对测评理论发展趋势的展望下,我们也应该有所反思。传统的学业测评中,更多地强调对学生学业水平和能力的衡量,但是认知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对学业的测评不仅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考量,更应该是对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信息,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信息。另外,增值性评价的提出,提倡学生本身的纵向比较,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与提高,使教育更人性化。这也更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Lewis R Aiken.心理测验与考试——能力和行为表现的测量.张厚粲,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2.

[2] 辛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测量理论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3] 柴彩霞.7~9年级数学成就测验的初步编制.湖南师范大学,2005.

[4] 辛涛.项目反应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中国考试,2005(7).

篇4

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向于服务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其结果是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反思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强调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引导式教学是美国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问题、任务、案例等方式,调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资源向导、学习顾问和学习伙伴。目前国内关于引导式教学的研究较多,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纷繁多样,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中学体育课程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程序,总结了引导式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实践——展示、交流与评价。

二、引导式教学设计程序分析

1.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

引导式教学的开始一改传统课堂“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正向教学程序,而是以学习任务和问题为引导,形成“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的逆向式教学程序。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任务引导式”、“问题引导式”和“任务及问题引导式”三种方式。教师的引导可以发生在在前续课堂结束部分,也可以发生在本次课堂的起始部分。在前续课堂的结束部分引导后续课堂的教学,一般采用任务引导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下堂课之前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合理利用给学生课余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点是学生的学习不在教师的控制之下,造成学习结果差异较大。在本次课的起始部分引导则便于教师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起点一致,合作探究的效果更好。

2.引导下自主学习

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后,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教师准备的学习材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材料的引导自主学习,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通过材料提示、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形成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即构建知识。

3.合作、探究与实践

合作、探究与实践是引导式教学的主要部分,在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知识一般属于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关于“怎么做”或“如何做”的知识。那么学生关于运动技能知识的建构,需要大概概括运动技能的要领和练习程序,同时总结小组在练习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则可以向老师提问,教师尽量不直接给与答案,而是以问题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结果。

4.展示、交流与评价

(1)展示和交流展示和交流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个人和团队的学习成果,反思不足。通过展示和交流,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发现和欣赏他人,更加享受共同学习的过程。

(2)评价引导式教学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合理、公正、及时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要与学生的探究直接联系起来,除了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在整个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均要适时对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三、小结

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老师除了教授知识之外,更多的是陪伴式的引导,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引导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几个重要原则:①各个阶段均有限定的时间,以防止学生讨论时间过长;②每一个阶段教师均需引导学生进入状态;③当学生需要交谈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但是,在提问阶段不允许学生交谈。④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和学生互动,并在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虹,王栋,邢楠.论工科大学专业课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151-152.

[2]王东,杨磊,付彬,李仁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引导式教学的实践示例[J].计算机教育,2012,(02):58-61.

篇5

近年来,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特别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更是为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成为许许多多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完善中学政治课教学。

一、要明确认识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极其重要性

中学生所处于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行为习惯、性格特质,品格意识、思维方式的形成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不太稳定,所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意识,抵制错误思想的毒害,具有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具有阶级性、思想性、社会实践性、价值引领性和现实超越性的课程,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领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能力,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政治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传播理论的一条重要途径,其阶级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有效地抵制不良信息给学生造成误导,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其课程任务目标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新课程改革中也倡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新时期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可以就理解为“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强化学生对主流价值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些作为公民所共有的基本道德和文化素养,明确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注重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无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培养人的现代公民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性与道德性的统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基础教育改革已近推行了许多年,但是在现今应试教育事实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深入推进的情况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各个方面依然面临众多问题。

(一)过于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情感价值的培养。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强调工具理性,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关注,只是一味的关注于和考试相关的知识的强制灌输,要么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台上空泛的讲授,要么是学生在课下极不情愿地背诵着枯燥的书本知识。这样一味的追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机械的记忆,而完全忽视了情感价值和道德体验等实际内容。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些可怕的后果,比如某些成绩好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些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

(二)教学模式单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交往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关系、互动关系。而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的时候强调的都是教师主导下的那种不科学的“灌输”。思想政治课教师高高在上,自己说的天昏地暗而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不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接受,只是一味的用教师的权威强迫学生要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完全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规律的。

(三)课堂教学多是空洞的理论,而忽视生活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从来都不是一门和现实生活毫不相关学科,恰恰相反,其实践性和综合性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和现实生活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而在大多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却总是得不到重视,这一方面导致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听,也不易理解。很难使他们引起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违背了课程“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基本理念,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实践活动。

三、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成为主角,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主体性,同时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又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双方共处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另外,要做到“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理论与生活相统一,即所谓的“生活体证理论,理论提升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才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6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首要目的,因此,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十分重要。然而,我国现代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普遍较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单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变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基础知识薄弱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颇大。教师怎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

一是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配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贯彻启发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用心学习和创造作品。

三是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爱好和习惯,跟上时代潮流。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有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审美意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对“美”的见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的目的所在。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师要大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通过美术鉴赏,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和感受,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觉和思路去探索、体验和思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地。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识

美术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植根于社会文明大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术知识,还要充分完善自身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我们的知识拓展得越宽,见解越深,感悟就会越多,思想就会越解放,创造力才会越大。

与美术相关的领域有很多,例如,历史、地理、政治、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学习这些知识,对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大艺术家不仅精通美术,还在雕塑、诗歌、音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单一的知识,很容易使人在知识拓展上遇到瓶颈,无法充分发挥主动性。

篇7

负责人 陈林志

学 科语文 学历本科 职 称:中学一级教师

年 龄43

参加工作时间 1991.7.1

QQ号80642646 邮箱806426462@qq.com

新浪博客网址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小课题其他成员

姓 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陈林志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汪晓菊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陈博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罗长安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选题缘由

研究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内涵,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要求、与意义,研讨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2、立足本校,通过对班主任的评价研究和班集体的评价研究,梳理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改进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地班主任选拔、培训、评价、管理的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将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层学校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达方式引入课题研究中,增强我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线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农村初中学校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二、研究专题:

1、班主任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4、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A、文献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班主任成长规律和因素。

B、自主发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长探究、责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学生的教育,班风的形成。

3、班级文化的建立。

C、培训策略研究:

1、培训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D、评价机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法、班级评价。

3、班主任论坛。

E、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资格聘任标准。

2、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办法。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F、成果对比分析:

1、班集体对比分析。

2、班主任对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A、问卷调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态、工作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罗长安

对象:本校2/3现任班级班主任

方法:问卷调查、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2、班主任专业水平调研

责任人:汪晓菊 陈博罗长安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

工作呈现:班主任工作经验集,疑难问题汇总。

3、班集体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对象:中心学校班集体和九年制学校班集体

方法:现场查看、学生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13年3月

工作意义:

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使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材料。

2、按规定时间完成调研任务。

3、及时拟写调研报告。

4、收集过程资料。

(二)文献法。

责任人:陈林志

学习内容:

1、班主任工作职责。

2、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优秀班主任事迹。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理论。

4、班主任素质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人员:集中学习陈林志

自学;全体教师

学习呈现:学习心得汇集。汇总 陈林志

工作意义:

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引领

工作要求:

1、集学: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每次确定学习主题、主学人、主讲人,拟定三个月集学计划。

2、自学:在集学的基础进行,全体教师必须坚持自学,拟写学习心得。

(三)行动研究法。

责任人:汪晓菊

1、班主任自主发展研究

人员 全体课题组成员

内 容(1) 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负责人、陈博 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安全教育方法集

内 容(2)评价激励方法研究

负责人、汪晓菊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激励策略案例集

内 容(3)家访策略研究

负责人、陈林志陈博

工作呈现:班主任家访心得集

内 容 (4) 小助手的培养

负责人、汪晓菊陈博

工作呈现:班主任小助手培养案例集

内 容 (5)学困生的转化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学困生转化策略集

内 容 (6) 特长生的培养

负责人、汪晓菊

工作呈现:班主任特长学生培养策略集

内 容 (7) 心里辅导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心理教育案例

内 容 (8) 班级文化建设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级文化建设论文集

内 容 (9) 班级管理策略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级管理建设论文集

内 容 (10) 留守儿童教育

负责人、汪晓菊 陈博

工作呈现: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集

意义: 通过班级工作的行动研究,使班主任教师在实际工作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作要求:

1、全体班主任教师和课题组老师必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积极撰写心得、案例和论文。

2、子课题负责人,要按时完成案例论文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积极组织相关评选工作,选报优秀论文参加上级的评审工作。

(四)实验法

1、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培训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负责人:陈林志

2、方法: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进行比较、分析。

工作呈现:形成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材料。

2、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1、负责人:陈林志陈博

2、方法:根据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要求及农村小学实际拟订《建民办中心校学校班主任任职条件》(试行草案),在实践中研究。

3、工作呈现:形成《建民办中心校班主任任职条件方案》

3、班主任评价机制研究

1、责任人:陈林志

2、内容: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评价的作用。

3、工作呈现: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案。

4、班主任队伍管理研究。

1、责任人:陈博罗长安

2、内容:研究班主任聘任方法、过程管理以及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3、工作呈现:制定班主任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四)、研究的意义

1、以此项课题研究,统摄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从“班主任专业化”新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2、此项课题研究,将有可能为我校打造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型班主任队伍。

3、本课题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条例》的顺利对接

单位

审查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区)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基础教育

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5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lect?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natural result after chang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so is essence of new course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s mostly concerns students’ life, also shows characters of expansiveness and research.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we must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 on knowledge, break the rigesc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expand space and time by walking out from the limited classroom. We also need to give more speaking right to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 fairnes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s; student; subjectivity

1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意义

追溯中外教育史,“钟摆”现象似乎是热心教育改革的教育家们不可规避的事实。学生作为人的影子在教育史上时隐时现,看不见学生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时下,我们的社会、教育部门等都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中学生主体性体现是课改的实质和关键。

2 告别传统教育的必然

传统教育是看不见人的教育,我国自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强调“双基”, 希望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体现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序列,很多教育人都相信只要讲解到位,线索明晰的知识结构是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背诵、默写、复制到卷子上都不成问题。

无学生的课程内容造成了无人的教育,无人的教育致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句空谈。警醒于人才培养的缺失,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看作人,看作正在发展中的人,看作具有特殊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温情,以数字和符号演绎的知识点才具有意义。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个大写的“人”才能站得住脚。

3 新课改的根本体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中无人的现象而展开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手段,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的重点,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指向,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会促进课程以人为本的走向。

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精神的根本体现,影响课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自始至终显现。在课程编制环节,我们倡导集体审议,其中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是学生也以编制者的身份建言献策,但大多时候,学生和其他编制者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是借助课程内容完成的;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中,新课改主张三维课程目标,而这需借助课程内容实现,没有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设计的如何完美都将落空;课程实施是课程内容的实际展开,新课改倡导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打破n程、教师、学生线性的关系,改为两两交叉互动的关系,如果要保证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成功,必须在课程内容中给予学生一席之地,否则学生发出的声音是失去依托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内容实际效果的手段,课程评价在逐渐地走向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之路,这也是与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相一致的,只有课程内容中有了学生,课程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才可见学生。

4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主要特征

4.1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不要单纯追求学科的逻辑顺序,而是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容。基础教育是为国民素质打基础的,只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体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结合,才能发挥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在人的发展中基石的作用。艰深、晦涩的知识点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外在于学生的,我们不能寄予用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科结构的内化,这无疑是用糖衣裹着炮弹的做法。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彼此关注促进了学生的真正成长,课程内容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总之,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其最近发展区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有价值。

4.2 课程内容的拓展性

课程内容的形成在从形式到实质地对学生发生作用时,学生的知识意义的个人建构是关键。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外,还要整合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习得知识的网状结构,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走出狭隘的线性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的教师仍纠缠在原学科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点的顺序,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前后贯通。所以,我们在化学课上听到的只是化学术语,在物理课上听到的只是物理语言,在数学课上听到的就只是数学声音,等等。学生的学习之路是越走越窄,在追求满足单一学科兴趣的同时,令学生费解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有价值的问题却少得可怜。

4.3 课程内容的研究性

课程内容并不是静态的、符号性的,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在于它的研究性特点。课程内容具有预设性的一部分应给学生留有研究的空间,适当引入前沿性的知识,学生通过对前沿性知识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研究问题的观点、态度和方法,谋求在更高层次上获得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及时更新内容,把握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弱课程育人的滞后性,使今天的课程更好地体现超前性。课程内容中非预设的一部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被调动起来,通过质疑和阐述个人观点,学生的研究意识、习惯、能力也发展起来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课程是研究性的课程,当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程内容面前时,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及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倡导交给学生确定性的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再教给学生问题,可我们目前面临的尴尬是基础教育的学生“没有问题”,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是“没有问题”,长期的无问题式教育,致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习惯了默认,也习惯了沉默。高等教育的问题要在基础教育中解决,课程内容的研究性特点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

5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策略

5.1 改变传统的知识观,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等同于知识、等同于知识的载体形式――教材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本体的知识观是从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讨论知识的,它是就知识论知识的;而主体论的知识观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的,钟启泉在2007年出版的《课程论》中这样界定知识:“知识是激起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并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并获得人生意义的有效信息”。课程内容的形成如果走本体论知识的路线,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就是线性的、严密的、逻辑性强的僵化的知识体系,这就像枷锁一样束缚了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抹杀了课程内容设计者在进行内容设计时也会从三个来源进行权衡,其一就是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可较之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在预设的前提下就显得那么微弱,而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内容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也是最难把握的。

只有观念先行一步,改变本体论的知识观,确立主体论的知识观,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的逻辑顺序永远服从于学生的心理顺序,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才会显现。同时,主体论的知识观也是动态的知识观,师生面对的课程内容均是不确定的、境遇的、文化的,等等。师生也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解构、重构知识体系和完善课程内容是师生行使设计者的权责所在,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都会得以提高。

5.2 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延伸有限的课堂时间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借助课堂完成的,“老三中心”之一的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者曾理想地期望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能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狭小的课堂注定演绎不了成功的教育之歌。传统的预习和复习环节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延伸。教师在预习和复习指导时也是简单布置学生去看看课文,牢记段落大意,或是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等等。这恰恰从反面夸大了预设的课程内容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去做的不应单纯是从文外获得问题,文中找到答案,而主要是文中发现问题,问外探讨答案,甚至是没有定论的,这才是预习和复习要做的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前做一些问题卡片等的习惯,课后查找资料,再进一步补充、验证。有限的课堂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学到的也是有限的课程内容,无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将把学生带到无限的知识殿堂中去。

5.3 交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师生平等

新课改除了强调学生做得多之外,学生还要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在说的过程中透出智慧,提高思维的技能,让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同样是学生作为课程内容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的经验是课程内容之一,经验的历程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程内容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也不提倡学生说得太多,对学生的经验并不予以关注,而经验体系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经验进行关注就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篇9

培养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是革命老区发展的需要 2012年,达州市基础教育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2 394人,初中在校学生253 309人,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高中在校学生71 052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4 845人。2013年达州市高考报名人数37 393人,本科上线人数9261人,占高考报名人数的24.8%,专科上线17 770人,占高考报名人数的47.5%。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中学毕业后即要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或劳动。面对此种情况,中学需抓好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育,把握发展机遇,以利于终身学习和成长,进而促进家乡建设和发展。

培养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是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需要 如今,信息、能源、物质并列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学校图书馆要给同学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实践操作的条件。如学校图书馆可以发挥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的功能优势,采取全开放形式让学生观看有关科学技术成果的电影和录像,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新的情报资料的观察力、注意力,判断力,从而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开放式就是尽可能由学生自己去操作和实践。

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是革命老区中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能只接受老师教授的课本上的或课堂内的知识,还要学会自学,学会自主获取其他知识的方法,要学会向知识的领域求知,变“不知”为“知之”,变“知之不多”为“知之甚多”。每个人在学校学习阶段都不可能掌握他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革命老区中学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制约,学校图书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图书馆及其资源大都尚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给中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向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1年的工作要点的第五项工作重点是改善中小学技术装备条件,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此,教育部在2011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这个改造计划项目中,达州市享受中央财政9549万元的专项图书配备资金,现已落实到每所农村中小学校。让农村中小学校的每位学生都可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挥好图书信息的作用,给我们革命老区的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如何培养中学生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能力。

2 研究的设计

课题界定 信息:本课题中的信息仅指与中学图书馆有关或有助于中学生学习的新闻、知识、消息、报道、数据、材料、声音、图像和文字等。搜集信息:是指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书籍等途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处理信息: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截取、摘录、补充等简要处理和加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具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主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书籍等途径及时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简要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课题组拟定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革命老区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育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视角》课题,目标是要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及学科教师的探索和研究,鼓励、引导、训练和培养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主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书籍等途径,及时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新闻、知识、消息、报道、数据、材料、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信息,并进行截取、摘录、补充等简要处理和加工。从小养成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关注和有效利用的习惯。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有相应促进,对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为其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目标

总目标:革命老区的中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得到培育和提高。

具体目标:转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优质的服务水平;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具备主动而准确地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一套完整的指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并能将此方法进行推广运用;中学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

研究内容 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处理能力培育对中学生发展对学校素质教育深化的作用和意见;当前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育的现状、困境与成因;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育策略。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本课题以达州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教育部实施新课程的相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此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并利用文献指导课题研究。问卷调查法,即以调查和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达州市中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方面已掌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重点,向教师、学生和家长采集对搜集处理信息的认识、意见和建议。

3 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完成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调查全市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育的现状、困境与成因,形成调研报告。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聘请专家对参与研究人员进行辅导,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阶段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成果分析报告,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4 研究的成果

填补了革命老区中学图书馆图情课教育的空白 一是编写了《达州市中学图书馆入馆导航手册》;二是编写了《走进图书馆》。

提出了指导革命老区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信息情景,激发中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中学图书馆在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的同时应注重紧密联系中学生生活,创设信息情境,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让中学生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培养中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激发中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课题组选择不同层次的学校,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从中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例如,宣汉中学是全国示范性高中,学校建有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利用这个优质的课程资源,在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周就安排时间对他们进行入馆知识宣传,带领同学们参观学校图书馆楼,展示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藏书室。从直观的角度告诉同学们中学生活离不开图书馆,学习离不开图书馆。告诉同学们通过纸质图书、期刊、杂志、网络和视频资料等都可以搜集查阅信息资料。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要知道去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找答案,丰富自己的知识,从小养成信息意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所关注的信息大部分是高考信息和军事新闻等,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就要在这些方面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料,激发他们搜集信息的兴趣。

2)关注生活,探索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也百般呵护,养成他们很少关心家庭的事情。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鼓励学生去感受生活,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会他们信息处理的方法和途径。搜集信息的途径很多,一般采用看电视节目,听广播,阅读传统的书籍、报刊,利用电脑上网查阅,利用数字图书馆,利用电子阅览室,实地采集等方式。搜集信息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面对浩如烟海、杂乱繁复的信息,要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取真,进行识别,并做出正确选择,这才是我们收集处理信息的真正目的。信息处理常用的方法是熟练运用工具书,文献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中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中学图书馆工作要结合新课改,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电子阅读系统。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并需要学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相应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不断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提出了革命老区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1)教育装备部门牵头,成立图书信息资源建设中心。达州市教育装备部门要以“四川省中小学数字化云平台建设”为契机,设立“达州市中学图书信息资源建设中心”,统筹规划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由中心和各学校图书采编人员组成采编协调中心,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购置,同时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采购分类和编目指导,负责学校图书馆的检查督导和业务培训。

2)统一规划,责任明确,加快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的推进,中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资源共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应采取的途径:一要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对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进行分工,达成资源共享的协议;二要制订中学图书馆与高等院校以及公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三要利用网络,建立虚拟馆藏,搜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3)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学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完成,工作人员是形成工作能力的保证与主体,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

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学图书馆管理人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更新服务观念。学校图书馆服务观念正在从以往强调服务数量(借阅率)向提高服务质量转变,从图书资料的管理向信息资源的管理转变,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要更新知识结构,当好信息导航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不仅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懂得信息技术分类方法,熟悉信息系统的使用,当好信息咨询导航员。

三要建立业务培训的长效机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由市教育装备部门负责安排,要定期选派图书馆工作人员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要实地参观先进图书馆管理科研成果。由市教育装备部门组织实地参观图书馆先进管理科研成果。采取这种培训方式的特点是直观、易学、操作性强,可以及时与先进科研成果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培训效果好。

信息处理能力培育对中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自立自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近几年,课题组的同志在学校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育研究,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不低头,不丧气,而是利用电脑、网络、书刊等工具查找、收集、整理信息,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让同学们在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积极地去发现和思考,结果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这个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得到提升,为中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培养中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当同学们第一次面对网络,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如何处理?面对书本上有争议的观点如何处理?是被动的接受,还是自己查找资料来佐证。面对虚假的信息如何辨别等问题的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查找资料解答。

总之,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生活中的磨砺,能够真正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5 得出的结论

通过3年的研究,得出结论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革命老区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高,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10

一、交际教学法的内涵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它让学生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学习语言,也让学生在交际中检验自己的语言,然后在交际中改正,最后在交际中达到真正的准确。

二、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特征

1.注重实践性

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活”不仅指形式方面的,更要指内容方面的。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是它“活”的体现,活动内容的综合性也是它“活”的体现。它是鲜活的内容和富有意义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在“做事”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在课堂上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讨论、去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理解、认识,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加强互动性

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在整个活动中,都存在着师生之间互动,生生之间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互动。

3.发挥主体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采用生动、灵活、富有启发性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

长期占据英语教学中心地位的语法翻译法和在此方法下培养出来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仍然是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的主流。传统教学法适合我国以成人为主的英语学习者,而且在这种英语教学法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也为我们在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但不可否认,传统教学忽视口语和听力训练;过于追求语法的精确性,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所有这些都与交际法的基本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四、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体会情景,提高兴趣

在英语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学到英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力、发掘交际体裁,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景和多种活动,如全班活动、分组活动等,可借助文字材料、图片、画面、图表等,也可结合教材设计演、唱、画、游戏、口诀、压韵诗等,使学生充分投入到英语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如学完了“购物”后,在教室里布置一个大柜台,摆满学生们喜爱的物品,让他们分组表演购物情景,再由大家评选最佳表演者,并当场颁奖。这样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独立去想、去练、去说,既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优化基础知识教学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优化基础知识教学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正确处理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在教授语言基础知识时,教师应本着“体验、反思、归纳、总结、计划”的原则设计活动,即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言,对所感知的语言进行反思后再对该语言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再设计新的活动来加深印象。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始终围绕形式、意义和功能三个方面,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善于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学得快,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和实物教授新单词,利用所学的句型进行造句。如学会了ruler时,学生们乐意尝试的欲望特别强。因此可以适时地抓住时机,诱导他们积极参与,满足其心理欲望。

A: I have a ruler. It's red. Do you have a ruler?

B: Yes, I do.

A: What colour is it? Is it red, too?

B: No, it isn't. It's yellow.

A: Where is it?

B: It's here.

通过这样的分组对话练习,使学生们在交谈中操练各种句型。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独立去想、去练、去说,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

3.精心导入交际情境

初中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适合于初中学生的特点,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如何根据情境创设要求,利用多种办法,合理、恰当、自然地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活动,是交际教学法的关键。

在教第二册Lesson34“Asking the way”时,教师可把教室作为一区域,课桌当作地点,每行桌子间的空行作为马路,然后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问路,有时还可以更换路名,地点,学生完全置身于情景中边对话,边表演,效果颇佳。

五、结论

交际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最主要的宗旨,它的教学特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学过程交际化既克服了语法翻译法培养“哑巴英语”的弊病,又克服了听说法那种只停留在句型操练的不足,它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素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作用甚大。初中英语交际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卫芳.初中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形式与要求.江西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