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6:37: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体育课堂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1.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
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与消极行为。中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2.学生中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2.1 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2 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2.3 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4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3.1 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3.2 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3 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主要包括教学环境、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往、课堂纪律与课堂评价。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组织与管理依然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与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重新认识与把握,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一节优异的体育课堂教学是经过一个精心设计与复杂操作的过程,组织是动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凡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就高,学习注意力也会很集中,那么这节体育课的学习效果就一定会好。反过来,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就很难集中,甚至会出现你讲他也讲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那么,这堂课就很难上好了。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组织与管理体育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特点进行组织管理
体育课堂教学大都是在室外进行,时间和空间都无限放大,学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增加。当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教学时,由于学生的人口密度大,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多,各个班级活动的内容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和吸引。例如,哪个班搞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学生很积极,经常发出笑声,其他班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被吸引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空间扩大,教师在发出命令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不能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教师发出的信号,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所以说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认真组织,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组织。
1.1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组织与管理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1.2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各阶段的组织与管理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
2.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抓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心理上,初中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喜欢好竞争等。生理上,学生在初中是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期,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还都有待提高,运动能力一般,耐疲劳能力差。所以在一节课中,一方面,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时间不宜太长,安排的内容要新颖、有趣、有一定的竞争性,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其中,防止学生厌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练习时间上、运动负荷、间歇时间上都要科学考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安排,防止学生出现疲劳的现象。一般来讲,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而意志力、情绪在课的中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新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巩固、重复、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肢体语言、示范、眼神的作用,通过“语言激励、手势指挥、眼神暗示”等组织方法,队列队形组织方法体现灵活、多变,但井然有序,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合理安排课的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要上好一堂体育课,课的内容设计很关键,既要符合教材的安排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及场地器材等情况。课的内容、设计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由易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劳逸结合,课堂气氛可得到调控。增强课的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技术技巧,如在中长跑的教学中,可选用“往返跑接力”游戏,在篮球运球的教学中,可采用分组运球接力游戏,都可以从教材内容、教具的设计着手,增加动作难度或设置其它的教具帮助,都可达到这一效果,如直接练习鱼跃前滚翻时,把可垫的前面增加物高一些,使练习者在鱼跃时就有跃起的体会。
4.教师上课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上课要情绪饱满,口令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直接感染学生注意力的。口令要根据课的内容要求和目的不同,教师的口令声音的大小强弱可灵活变化,这样可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感染,激发他们的情绪。
总之,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一份问卷引发的思考
笔者所任教的是七年级体育,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强烈感觉到,这316名学生,在体育知识的认知、行为能力及情意表现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和较为统一的兴趣爱好,且表现欲望很强烈的学生占多数,而且在笔者有意识的训练下,自主学习有比较好的基础和习惯,也已经培养出一批能干的小组长。开学初,笔者作了问卷调查如下:
1.你喜欢运动吗?
A 喜欢 B 一般 C不喜欢
(喜欢的占79%、一般的占12%、不喜欢的占9%)
2.你喜欢体育课吗?
(喜欢的占64%、一般的占29%、不喜欢的占7%)
3.你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什么?
(男生选篮球的37%、足球20%、乒乓球18%)
(女生选羽毛球的占61%、跳绳的占23%)
4.你希望体育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用来( )
A 学习各种技术 B 做各种游戏 C 让我们自己学自己喜欢的项目
(选B的占39%,选C的占52%)
5.下面这几种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怎样的学习?
A 一个人学,不清楚的问老师 B 几个同学一起学,一起研究 C老师教,我们学
(选A的占3%,选B的占82% ,选C的占15%)
分析:根据这份简单的问卷,不难看出,笔者所任教年级的学生存在着以下特点:爱好运动,也喜欢体育课,当部分爱好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就认为“体育课没有玩的”占多数,在他们看来,老师支配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太多了,兴趣相对比较统一的学习欲望相对比游戏欲望更强烈、喜欢能体现自己爱好的学习氛围。
思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渴望从体育活动得到运动的乐趣;但在初中学生中越来越不喜欢传统性的体育课即由老师统一指挥、管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的教学模式,他们觉得这样的体育课乏味、枯燥、死板自由度不够,他们向往的是在体育课中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于是我就在原来的上课模式中加入学生自主管理的因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自身在班级中的价值,使教师在课堂中管理,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在初中体育课中学生自身体验到自由、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管理体育课堂的认识
在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维护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保护他们好不容易才有的自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自主管理”学练的探索后认识如下:
1.自主管理促学生参与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事物、问题、困难、任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颖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置,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参与,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来看,这种管理模式是完全符合它的要求的。在体育课堂的活动中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达到上述的要求,还能在课堂中让学生起到“主动健体”、“以优辅弱”的作用。
2.自主管理造课堂和谐
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自主管理,能有效改变传统的老师专制局面,营造相互平等、和谐、合作的班级、课堂管理氛围,使学生不断认识到管理也是一种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着眼服务于学生管理潜能和综合素质的开发,探索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新途径。为更好的解决“高分低能”,在课堂片面追求运动体能、技能测试成绩的应试教育问题提供了保证。给体育运动能力不是很强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让自己优势得到表现的机会,得到认可感,从而可以带动自身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产生热情投入的动力,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学生自主管理学练的新举措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自主管理学练的教学方法基于上述理论出发,探索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学习目标的指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原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储备,这些为他们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条件。过去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教师就会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等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规定指出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多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在教师带领下按部就班进行学习。而自主管理学习则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一个框架、一些材料 ,或一个单元课题,或一个具体场景,学生自行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案,体验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以及种种际遇,以实现体育学习中具有个人意义的个性表现。因而学生个体或小组在体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措施等具有差异性、个体性。笔者从学年、学期、单元到课时“自主管理”、从个人到小组(大组)“自主管理”都做了尝试。
1.自主管理学练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国内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将不同的学习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其实由两条路线组成,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另一条就是健康主线。“自主管理学练”设定时,同样围绕这两条主线。例如,笔者制定七年级的学年学习目标时,围绕水平四的要求,作了如下设计:
(1) 在身体活动、运动参与方面,能达到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课程标准》对处在水平四的学生提出该要求,笔者根据该目标,在“自主管理”教学法中有意识地加大了对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① 通过“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②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解读体育课堂、发挥高段学生应有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上,起到一定促进和搭建平台的作用;③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2)在健康方面,通过“自主管理”教学法,努力提高以下方面:①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促进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②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的过程,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合作、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并能加强班级凝聚力;③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乐趣,使他们对体育有全新的认识,摆脱传统体育教学对他们的造成对体育教学错误的理解。
(3)根据上述两条主线理论指导,具体设置如下表一:
表一:七年级(水平四)体育学年“自主管理”学练内容指导
编号 主题单元 构 成 教学内容 自主学练作用
1 技术单元 以学习单个运动项目或其中技术组成的单元 跳远、单杠、篮球类、技巧、排球、足球 以传授、指导练习方法为手段,达到掌握技术的目的
2 活动单元 以单个运动项目或者一类活动组成的单元 跑的游戏、跨越障碍等 以小组合作娱乐、提高活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活动和尝试为主要学习手段。
3 题材单元 以场景和情节串联起来的运动和练习组成的单元 踏青、模拟救护、运动会、趣味运动会 以情感体验和发展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模仿、练习和比赛为主要手段
4 运动处方单元 以健身原理和练习组成的单元 发展上肢力量、提高速度耐力、发展柔韧性 以掌握健身原理和培养身体锻炼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为主要手段
5 理论单元 以认知体系的理论知识为学习单元 篮球竞赛规则、足球竞赛规则、排球规则、运动的注意事项等 以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有关技能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讲授和验证为主要手段
6 综合单元 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形式结合组成的单元 各种游戏和活动的组合 根据情况而决定组合和操作模式
2.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
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当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相关学习,这类参与学习比消极被动学习有效得多。”
在“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方法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单元、课时教学时,尽量游戏化,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投入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内容具体化,减少学生在自主管理学习实践的落实中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学习过程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具体设计见下表二:
学习领域 水平目标 教学内容 全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时 学时 学时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乐于运动参与 体育基础知识 10 5 5
了解所练习项目的术语,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懂得一些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育基础知识 4 2 2
篮球:运球、投篮 12 8 4
软式排球:垫球、发球 16 12 4
乒乓球:发球、拉球、削球 10 2 8
少年拳:基本武术动作、第一套 6 4 2
跑:50米、200米、400米、800米 20 10 10
跳: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 6 3 3
投:实心球 3 2 1
游戏 10 5 5
能用正确的身体姿态学习、活动和生活 韵律舞蹈:幸福拍手歌 4 2 2
支撑跳跃:跳山羊 4 4
前滚翻 2 2
队列:错肩行进等 6 2 4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奔跑游戏 12 8 4
障碍游戏 8 2 6
对抗游戏 6 2 4
体育基本知识 4 2 2
能通过游戏调节情绪 各种游戏活动 18 8 10
在活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跳长绳及比赛 10 4 6
学生自由组合参与活动 12 4 8
集体项目游戏比赛 10 4 6
机动 14 7 7
总 计 204 102 102
测试项目 第一学期 篮球、长绳、50米、400米、机动
第二学期 乒乓球、篮球、跳短绳、机动
备注 每学期按17周,每周按三课时计算
表二:七年级(水平四)全年“自主管理学练”教学计划
四、学生自主管理学练的操作
1.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大家都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师生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信任是理解的前提。从人格上理解师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因此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转换,一方面不能任意摆布学生,对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不能过分挑剔,应当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以及发展的可能与需要,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建立的各管理部门中发挥、发展其潜能从而使他们个性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能体验成功带来的 快乐,只有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操作。
2.合理分工,使学生“才”有所用
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我发现在体育课上最投入,积极性最高的往往是体育运动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得到了自己展示的舞台,但许多体育运动能力素质不是很好学生能不能在锻炼身体和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别的方面发扬一下他们的特长那?使他们能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比如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分工组成不同的管理小组 ,由体育运动能力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组成技能示范技术部,给同学们示范讲解知识要领;由观察力强和脑筋动的快学生组成技术专研部,给学生们掌握知识提供意见和方法;由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纪律安全部,协助老师管理纪律和课堂安全情况;由细心的学生组成记录组,协助老师做好课堂记录和考核测试记录情况。让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例如在笔者授教的一节立定跳远课上,因为到了初一学生对于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基本都有了正确的概念,练习起来会跳但觉得没有意思不愿进行练习,这时技术专研组想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自己所站的位置上,画一个直径25厘米的圆,然后在其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各画上同等大少的圆,把5圆分别编号,左前方1、右前方2左后方3、右后方4、中间为5;再把数字转换成音符“逗,瑞、咪,发、少”让学生自行编曲:“3345 5432 1123 322”,根据歌曲的旋律来进行跳跃练习,这样的设计既象音乐课的节奏练习,又能提高学生跳跃的兴趣和能力。这种练习方式不仅新鲜而且符合孩子喜欢追求新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一次800米考试的测试中,成绩记录组的学生主动要求帮助老师进行考核、成绩登记工作,我开始时不放心怕他们弄错,结果事实是学生们完成得非常好,他们由一名学生计时,组内每个学生对上考试的一名学生,记录他的完成情况,测试时,分工明确,成绩登记井井有条,同时,安纪组的学生在考试场地上维持次序,扫除安全因素,对考试时发生摔倒、体力不支的同学给予帮助;这次考试展示了两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小组配合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活动始终处于安全、有续的状态下。
此外,各管理小组能配合老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督促学生练习、组织有趣的技能比赛、运动测试和体育竞赛,真正作到了把体育课堂当成了自己快乐学习、生活的乐园。
3.明确职责
组织召开班级会议,根据班级实际需要师生共同商议决定设立各个班级部门,共同协商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学生人人参与体育课堂的管理,人人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运用民主化的管理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管理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竞争上岗,优化组合
各组组长的胜任按学生推荐、自荐,竞争上岗、民主表决的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提出申请,体育教师确定候选人,通过竞争上岗演讲,学生民主选举确定各组负责人,然后各部门根据岗位需要挑选本组成员,教师从中协调安排。各组委员每节科轮流值日职责明确。这样每个学生个个都有锻炼的机会,人人当家作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以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协调发展。
五、“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法的成效
1.“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法对推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实践能力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学生不但巩固了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且在整个学练过程中有了亲身的体验,为自己不断休整学习目标与计划提供了经验。
2.在动作技能的掌握与运动能力及体质改善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在此基础上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自然有明显提升,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后能促进其平时投入更多的运动,最终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改善。
3.“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法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开始就要求学生运用创造的技法、创造设计适合于自己,有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练习方法。过程中教师肯定与鼓励学生的成绩,学生创新思维不断活跃。如:器械的组合、纸的妙用、巧妙过障碍等。
六、出现的问题和思考
1.进一步完善上课自主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课进程良性发展
自主管理小组既然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它应在学校的监督、老师的管理下开展活动。但有一部分成员认为:分配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全部决定。于是,在活动时出现常常我行我素,忘乎所以的情况,结果,往往影响了小组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违反了校纪校规。所以,自主管理小组的管理还应加强必要的奖罚制度,保障大部分学生活动的正常进行。使班级上课的管理更加完善,课堂,教学的发展更加有序、健康。
2.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
杜威认为,教师是“团体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就是充当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展活动的向导,并帮助他们发展和完善自我。在体育课堂上的自主管理活动中,任课老师又是怎么定位的呢?首先,教师在思想上明确了指导时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参与管理、教师从旁辅导的方针,可以大胆放手,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我发展;其次,因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老师还是要在中总体上加以控制,尽量安排学生能够执行的活动内容,同时要有预见性,把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有技巧的帮助学生独立克服困难。再次,指导老师一定是责任与智慧的结合,原因是他能够体会到学生搞活动的辛苦和对课堂中出现的病症及弊端都很清楚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把体育课堂自主管理的实践有效衍生到课外以及日常生活中去
学生通过在体育课堂上的自主管理的实践,其实可以在班级中或者别的科目甚至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运用进去,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各种各样不同困难问题的能力,缩小光在体育课解决问题的局限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这种提问方式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愿望并积极思考,认识现象和问题,寻求结论,并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式的提问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不属于启发式提问。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而不是牵着他们被动地学习。
例如,我在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内容时,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②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导体的电阻值?③用哪种方法改变导体的电阻最为简单?④你能否用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线及一个金属夹制成一个简易的滑动变阻器,并用它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可以从四方面改变电阻,用改变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的电阻最为简单。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逐渐说出将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线与灯泡、开关串联接入电路中,移动金属夹便可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二、改变切入点提问
对于同一个问题,假如变换视角和切入点来提问,不仅能做到引人入胜,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活跃学习气氛,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讲解“质量”内容时,一般泛泛地提问:为什么质量不随状态而改变呢?学生会觉得没什么新鲜,如果试着这样来提问:夏天一块冰化成了半碗水,它的质量是否改变了?由于教师改变了问法,更贴近了生活,更具体了,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教师要学会转换视角,从不同点面上提问会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方法,讲究针对性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讲究提问的方法,要针对问题本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问题呈现形式和提问方式,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回答。
提问时可利用直接提问法、情境导入法、实验引入法、练习介入法、讨论过渡法等多种方法,不管是哪种方法,教师都要事先精心设计,避免盲目行事。如情境导入法,可以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冬天,同学们的手被冻得发疼,这时就会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学生答:手发热,暖和)为什么搓搓手会暖和呢?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此外也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插图、挂图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问题。
另外,提问时机要把握恰当,做到当问时则问,善于捕捉学生的症结状态,在学生“心欲知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时,不失时机地用问题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寻找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教师提问时要注意语言表达、语音语调、轻重快慢等,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使提问的针对性更强,提问效果更好。
四、合理评价,讲究激励性提问
激励是提问的重要功能,学生答完问题,教师及时进行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评价要秉承激励性原则,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客观的有积极导向的肯定性评价,多用赞美、鼓励、肯定的话语,善用友好、真诚、激励的眼神和手势,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坦诚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为了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有话说。对问题回答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要小心呵护,要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要充分保护他们已经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切不可对他们讽刺挖苦。
当然,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其实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教师要态度和善,语言亲切,诚恳地帮助他们,善意地指出他们回答中的不足,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也是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
课堂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尤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由于课堂容量大,涵盖内容广,因此课堂管理的成败对于课堂效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语文课堂管理问题不断凸显,而问题的产生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笔者试将问题成因整理如下:
一、管理理论的缺失
多年来,虽然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然而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并未得到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的工作重心依然更多地停留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在理论缺失的背景下,很多课堂的所谓课堂管理其实无从谈起,一些管理行为不过是教师教学之余的附加行为,既不形成系统,更未必有效,有些不恰当的管理行为还会适得其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行为。
二、教师权威思想的影响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教师的印象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论述。其中的“传、授、解”细究起来都是单向行为,即教师教,学生学。其思想的本质是教师权威。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多为国学、古文等,儒学经典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因此,语文教师更容易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所束缚。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教师必然成为课堂的核心人物,教师的话不可反抗,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容置疑。当教师习惯了这种观念之后,一旦学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行为,教师的权威便受到挑战,而教师并未对此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课堂管理必然出现问题。
三、忽视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三年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中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三年,更要关注其未来的人生,即高中课堂对于学生要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课堂管理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不仅在课堂上有学习意愿,更在课外有探究欲望。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书本上的知识可能很快便滞后于时展,因此要让学生即便离开学校、离开课堂,依然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永远充当课堂管理的核心,而是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其今后学习的可持续性打好基础。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就会让学生产生功利性心理,只注重短期效益,不利于其终身学习。
四、师生情感交流的缺乏
师生情感交流是课堂中不可缺少、却常常被教师忽略的内容。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从而建立自信,理解他人。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欣赏,他也会因此而欣赏别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五、应试教育的取向
高中语文科目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教材与高考题目没有直接联系,令学生产生错觉:即便课堂认真听讲也不见得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总之,在应试教育的取向之下,语文课上应该获得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国学积淀常被忽略,只要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便不被重视。因此,语文教学面对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管理的进行。
六、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和复习方面,学生常常忽视以下要点:有计划地预习相关知识内容;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做划分并做标记;善于利用工具书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终身学习意识。而这些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好以上工作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定期与教师进行交流,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能力,令自主学习习惯得以真正养成。可惜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和教师未能达成默契,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就未能很好地养成。
七、忽视师生的共同成长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后来演变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该是涓涓细流,流之不尽”。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然而青出于蓝是教师的共同理想,也常常经过努力而成为现实。一批批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离开学校,而教师则要继续坚守三尺讲台。如果一个教师一生从事教育行业,那么其学生可能数以千计甚至更多。如果教师的水平一直原地踏步,就会误人子弟。而教师虽然常常也会进行理论学习和各种进修,却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其实教师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在课堂中,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众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交织常常会对教师有所启发和触动。因此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启发,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八、表扬和批评的滥用
合理的批评是课堂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的批评要严肃并切中要害,否则只会纵容错误,影响课堂纪律。批评学生时要指出错误之处并指明错误的危害。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其实也是从侧面表扬行为良好的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行为是公平的、是非分明的,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批评也要适度,尤其要就事论事,不可因学生犯错误而对其人格进行攻击,或否定其一切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心服口服。同时,如果经过批评后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意改正,而教师依然不依不饶继续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引起其逆反心理。
九、学校评价的误导
如今学校为了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常常会让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匿名评价。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学生因为受到教师的批评而进行恶意评价,影响教师的评价成绩。于是有教师为了获得“全优”的评价而不惜讨好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纵容不管,故意少布置作业,课堂上无原则地顺应学生的想法等。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是公平公正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对于教师这种刻意讨好的行为他们是不会认同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的长者,因此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原则的教师绝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学生、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观念的改变,制度的重建,视野的拓展,方法的创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相信高中语文课堂管理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也会更加鲜活,更加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波.近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历程、问题与发展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3-4.
[2]罗生全,靳玉乐.论教育研究的伦理自觉[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13.
[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11.
[4]孙绵涛.中国教育管理学30年:成就、特点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9(2):30-31.
[5]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3-55.
1.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所采用的仍是传统模式
我国各初中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道德、能力、体育方面的考察力度,这是我国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而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模式也是如此。其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无法与时展的脚步一致,而致使初中语文教育无法正常得到展开,无法取得相应的预期结果;学生课堂效率低,对于语文的兴趣不浓,这对于我国而言是严重的一个现象;教师教课内容乏味以及管理实施力度不强,因此,其的发展较为缓慢,易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对于我国稳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管理认识错误
教师对于语文课堂的管理缺乏详细的了解,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对此进行看待,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课堂管理是一项教师完全控制的模式,而其主要作用是使教师上课时受到的干扰减少,保证上课的顺利进展,而没有考虑具体的效果,这种错误的概念导致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发展受到进一步的约束和限制。
3.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形式单一以及课堂环境欠缺
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即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时间过长以及控制过度,采用完全强制性的管理,教师完全处于主导地位,这会使得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造成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骤减。这对于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的初中生而言,易产生语文课乃至中国文化较为无聊的观念,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播以及继承都极为不利。
二、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发展的对策
1.宣传新课程管理模式,推广其使用范围
对新课程下的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宣传,主要宣传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主要的应用方式,使各学校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明白初中语文课堂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无法得到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下降,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及时的提高,最后容易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此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各初中会对此引起重视,从而达到新管理模式的广泛使用,从而到达所期望的目标。
2.改变教师的认识和观念,制定相关的规定
教师需要对此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学校需要要求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及时的了解,同时尽快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学校也需制定相关的规定,主要是对教师在语文课授业中的学生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较为灵活的测试,其中不单单包括书本的知识,还应包括对教师平时的教课进行突击检查等进行全面的评分,最后根据评分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正措施。如出现学生满意度低,授课管理中绝对掌控等情况则进行相应的知识普及以及一定的培训,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能够向前进一大步。
一、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现状
1. 学生学习效率低,积极性不高
现阶段我国农村初中语文的课堂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管理上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常常是事倍功半。学生学习效率低,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兴趣匮乏。九年的义务教育使学生的心里背上包袱,对学习失去兴趣,总是站在老师的对立面看待问题。
2. 由于城乡差距导致的落后
一者由于农村学生由于本身生活环境限制,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没有城市孩子的优越条件,因此在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力上存在限制。二者由于农村教学设施硬件条件的限制,多媒体等电子化教学仪器的缺乏,使课堂不能生动具体,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落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中仍沿袭着传统讲课教学模式,不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教学不生动形象,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练习题和作业本上,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
2. 日常授课与公开课明显不一,教师在讲授公开课前会花很多时间精心准备演练,而平时的教学管理与在公开课上的管理明显不一致。导致在面临教育质量检查时的情况和真正的实际教学质量情况完全不一致。而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学生由于授课时间节奏和授课效率的影响,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效果亦不理想。
3. 教学效果评估缺乏有效手段,现阶段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评估仅仅是通过语文试卷考试的分数来评估。这也是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语言的变化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语言的应用艺术是有许多形式的,甚至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表达。这就使得目前的试卷评估模式不能很好的体现语文教学的效果。
4. 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低,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较城市教师较低。而且由于城乡差距,教室、办公环境等都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部分农村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应付工作或者没有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
三、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 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法结合故事情节演绎或话剧表演等形式。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这种教学方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学生在真实的课文故事体验中得到自己的领悟理解。真正有感而发理解教学内容。而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理论问题。不但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能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掌握知识。
2. 不搞形式主义的公开课讲授,汲取公开课和平时教学的相互优点,发挥教学应有的手段和方法,尽量利用现有的媒体电子设备等,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以教育学生为基本点出发,而不是以迎合教学检查为出发点。真正以教书育人为目标,不搞形式主义的做课排练,把日常讲学中的每一堂课都当成公开课。用心做好每一次教学内容安排。
3. 可以通过小组评比等形式组织不同的作文竞赛、诗歌竞赛、剧情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效果和体会。将此部分成绩计入学期考试总分,而不仅仅凭据试卷分数评价学生优劣。这样会极大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也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丰富学生课堂内容,延伸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堂能更多的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允许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不阻碍学生的思路和言路。不把课堂当成带着枷锁的任务,而是自我演绎的舞台。享受学习,享受课堂。
学生到了初中,老师抓得和小学相比是松了许多,尤其容易忽视的是轻基础而重能力,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使得学生后面所有的能力培养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前几年由于我在课堂教学中轻视了基础知识,而一味地培养能力,结果很不理想。我记得我以前所在学校的一位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很深刻的教益,他一直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结果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对体育很感兴趣。体育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考查,更要注重老师的归纳和总结。基础知识所涵盖的面是非常广阔,除了口令以外,动作技巧、保护措施等等都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强调。
二、处理好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在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积累的情况下,同样特别强调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新课改来了,闹哄哄地不免会时时看到群体放羊式所谓的讨论,还美其名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关键是缺少主导性的讨论本身就是必败无疑的课改,这样做的结果是新课改的目标不能得以实现。于是乎,放弃者有之,说怪话者有之。总之,我所看到的是轰轰烈烈的课改在悄无声息中被我们束之高阁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传统式的体育教学就是老师在上面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讲解、示范,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效率极低,现在又有一股复古逆流,妄图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去,这是要不得的。课堂教学要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就必须要有全体学生的参与,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成就感,在人格上更健全。
三、课堂练习设置要处理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练习的设置上的草率,不仅仅使得一节课的目标很难实现,更重要的是问题的难易也往往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练习设置太过简单,使得学习好的学生和中等生感到乏味疲倦,练习设置过难,对许多差生而言就是盲人摸象,久而久之,无论是差生还是运动技术水平好的学生,都会因为找不着自己的位置而有一种被挫败的感觉,没有成就感的学习是最无趣的,而兴趣是学习能够持续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设置课堂练习三者兼顾,难易适中,也可设置不同难度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水平自由选择、自由组合,既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
四、处理好课前充分备课和课堂实际教学中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课前充分备课,既要深挖授课内容,更要深入研究教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但是一堂生动的课,一堂鲜活的课绝对不是照本宣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往往使我们有所改变。学生的激性会点燃或者唤醒我们备课时曾经沉睡了的激情或记忆,学生课堂上的接受程度会使得我们改变部分教学思路甚至教学内容,这既需要我们的勇气、胆识和魄力,更需要我们充足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伴随着我们教学思考的前行,我们时时调整着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使得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好。
五、处理好师生和谐互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六、处理好教学反思和改进教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启发思维的功能,也是获得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 “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游戏活动。”数学游戏的这一界定,明确了数学游戏必须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一本很好的数学游戏选集能使任何水平的学生都从自己最佳的观察点面对每一个题材。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的内容,而且还体验到了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会对学生今后一生对待各种数学问题的整个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不容置疑。
第一,数学游戏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方法。因为游戏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具体的经验去为今后必须学习的内容作准备。例如折纸游戏: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纸片上留下折痕会揭示大量的几何知识:全等、对称、四边形的性质、相似……如果纸片能够一直折下去,当对折30次后,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度的10倍还多。通过计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不算不知道,数学真奇妙”。还可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具有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的作用。比如,在研究“视图”时,可引入游戏:先在桌上一个茶壶,各小组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试着去解释。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第二,数学游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数学游戏作为智力游戏的一种,在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游戏看似复杂,用常规方法也许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但若能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就可能事半功倍,得到一种简洁而优美的解法。这种思维方式是解决数学游戏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数学游戏也锻炼了人的这种思维能力。
第三,数学游戏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游戏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等。
好奇心又为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就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满了乐趣。许多数学家开始对某一问题作研究时,总是带着和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样的兴致,先是带有好奇的惊讶,在神秘被揭开后又有发现的喜悦。另一方面,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
二、数学游戏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在引言、绪论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对于教科书的第一节课,每个学期的开始,每一章的开始,一般都可以安排一节绪论课。例如七巧板游戏:它是我们祖先运用面积的分割和拼补的方法,以及有相同组成成分的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研究并创造出来的。七巧板作为一种平面拼图游戏,它还可用于儿童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别图形的能力,因此它可作为平面图形一课的引例。再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的数字1与字母x对话的游戏可作为求代数式的值一课的引例。
2、在新概念的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比如在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可以通过将一个正方形沿着它的几条棱剪开后,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多剪几个,然后观察一共可以剪出几个不同形式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从而得出平面展开图的有关概念。
3、中考题中融入数学游戏。在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以游戏为背景材料的题目,这类题目将数学问题置于常见的游戏中,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创设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如何做到平常中出新,平淡中出奇,创设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情境呢?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切不可为导入而导入。以下笔者对同课异构活动中三种不同的新课导入进行剖析,力求寻找更加高效的导入方式。这是一位新教师第一次亮相的观摩课,教学内容为《初中英语(新课标)》(fun with English)七年级上册Unit 3 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家庭成员的英语单词并学会介绍家人,分别由A,B,C三位教师执教。
教师A采用“提问式”导入法,用以下问题导入学习:How are you? What is this? Can you spell it? 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对答自如,教师也非常满意,然后急转直下,直接进入新授课内容。教师B采用跟唱英语歌曲的方式导入,所选歌曲是北京奥运主题曲“You and Me”。和着优美的旋律学生轻轻哼唱,课堂里弥漫着一种浪漫气氛。开始上课后教师和学生即以这首歌曲为话题用英语进行交流,由此导入新课。教师C则先处理词汇,扫除学习障碍,姑且称之为“铺垫式”,即通过对词汇学习的检测与回顾导入新课。教师C和其他许多教师一样,请学生用“Matching”的方式将单词和对应的英文释义连接起来。
不难看出教师A 采用了“提问式”导入。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就用已学的英语交际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旨在体现交际式英语“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但没有能够“导”出“活力”。问题有三:(1)“老三篇”式的提问缺乏新意,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热情;(2)提问内容与本课学习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新授课内容的呈现给学生非常突兀的感觉;(3)同样的问题反复提问,就成了“自动化”流程,不易激起学生思维的开动。面对教师“老三篇”式提问,学生的“应答自如”只是机械应对,无须进行思考,所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
教师B通过唱英文歌曲的方式创设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由此导人新课的学习是不少教师惯用的手段。但是本堂课的导入并没有导出与新授课内容相符的“氛围”。
个人认为,本课无需歌曲中渲染的深奥含义,只需一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温馨气氛。本课导入环节上的问题:歌曲渲染的氛围与学习内容不匹配,教师B只是简单“粘贴”唱歌这一“单元格”,而缺乏相应的内容。缺乏内容或与内容不符的形式只会给人“东施效颦”的感觉。在向新授课内容过渡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能自然地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这样的“导入”也就无法达到预设的“导出”氛围的目的。
教师C先处理词汇,以扫除学习障碍。通过“铺垫”的手法导入新课也是很多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用得巧妙会使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但这种单调的训练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且脱离具体语境的词汇练习往往显得呆板、缺乏活力。其结果是个别参与的学生机械应答,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观众”,成为词汇“铺垫”导入过程中的“看客”。转贴于
因教师个性及其教学风格、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甚至时间、地点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导入模式。但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导入在实施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一、“提问式”导入应导出活力
导入要导出活力。其方法就是变“老三篇”为“生活篇”,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一些可供师生进行交流的话题。例如在学习有关“家庭成员”内容时,不妨设计一个如下话题:拿出一张学生熟悉的全家福照片(如《家有儿女》的剧照)问:What’s this? Do you know them? 引导学生围绕家庭成员用英文进行交际。既提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的机会,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又有利于他们通过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二、 “活动式”导入应导出氛围
要导出英语学习的氛围,必须要有与形式相匹配的内容。教师B只要将歌曲换为“My Family”,氛围就会好得多。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欢快,歌词简单,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去感受家庭的温馨。更难得的是这首歌与新授课内容相吻合,用它导入新课的学习能导出温馨的气氛,导出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