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3 16:37: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数学优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数学优化

篇1

新课程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放在首位,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课堂教学的优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构建一种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的优化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心理情绪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积极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教“年、月、日”一节时,上课伊始我先问学生: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同学们都说:过!我又告诉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年年都过生日的,有一位老爷爷,他到2008年才过他的第18个生日,你知道老大爷2008年有多大吗? 与学生原来判断结果大相径庭的教学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自然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难道还有人在一年中不过生日?”的疑问自然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浓厚兴趣积极投身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相对静态的课堂教学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变得动态、活化。

二、调动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使数学学习过程充满情致和韵味,才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情感策略:①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增加对的学生感情投入,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以富有激情、善于诱导的教学语言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②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用有趣的故事调节课堂气氛。如讲“三角形的特性”时介绍“杨辉研究三角形的故事”,讲“小数的意义”时介绍“高斯在数学上的创新故事”,以此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规律的探求过程。③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表现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效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在学习《圆锥》时,我们用FLASH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变换,以立体、直观的动画给学生鲜明的感官效果,在降低教学梯度的同时,增强了数学课程的趣味性。④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诸如抢答、竞猜、挑错等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富有情感韵味的小学数学课堂,拉近了师生距离,沟通了师生感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深化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情感投入

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中,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进知识”,潜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迁移性和求异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中,学会思考合理性,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对知识理解不同点的反复讨论与辨析,深化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情感投入。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下列教学问题:①观察自己的刻度尺;②动手测量纸条长度;③总结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④感知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⑤实际测量课本、教室、书桌的长度、宽度;⑥探知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对教学问题的合作探究将“讲堂”变成“学堂”,促进了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学生学会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享受发现真理奥秘的快乐中更爱学习和探究。

四、实施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愉悦学生自信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成功是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度及自身条件,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实施及时恰当的激励评价。班里有个小男孩数学一直很差,他自己也有些自暴自弃。一次,他偶然答对了一个数学问题,我立即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并由此萌发了学习的欲望。我就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施以“特别的关照”,没多久,他的数学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及时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愉悦学生自信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动力去更好地学习数学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强化教学效益观念,在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篇2

一、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团共有15名队员,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教师需要尽快将这一消息通知到每个队员。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教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要求越省时越好。

二、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教师自身知识欠缺

本人在全国培训教师过程中做过调查,绝大部分教师以前没有学过或接触过“最优化”内容,不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感到不适应,难以把握。

2.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教学环节不清晰

教材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各种方案中找到最节省时间的方案,并将这种方案加以概括提升,找出规律。一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没有认识到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环节不清,过程累赘,难以突破重难点等问题。

3.教师直接讲方法,没有学生探究的过程

一些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探究和发现,为“方便”、“省事”,在教学时采取灌输的方法,直接将方法灌输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这样的教学没有学生真正的、有效的探究过程,失去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三、“打电话”“优化”教学策略

(一)关于教材与学生的思考

1.教材编排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教材安排三个部分的活动:

活动一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探讨最优方案。教材提示了三种不同且逐步递进的方案,可以一个一个地通知,分组通知会更快些,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呢?由此引出更快的方法。

活动二寻找规律。组织学生讨论前面分组时出现的几个方案,再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图示找出规律。

活动三应用规律解决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规律算一算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队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打电话”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打电话”使用的素材是为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寻找“最佳通知方案”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教学起点是学生已有的优化思想,要想在“打电话”中实现优化,关键是每人每分钟不空闲。虽然说优化思想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所体验,但“打电话”这个素材所提供的问题学生是陌生的。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最优方案形成的全过程。教学难点是落实怎样使每人每分钟不空闲,从而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关于几轮教学的反思

鉴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节课本身来说,教材的处理方式可能只适用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只会成为课堂的旁观者。首先,教材试图通过尝试分组寻找多种不同方案,通过自身体验“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逐步建立起与最优方案的联系。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吗?先尝试分组、再计算各种分组方法所需的时间、进一步调整,寻找最优方案;画图、填写表格、探寻规律,短短一节课时间能来得及吗?

于一个复杂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寻找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特殊化”:先从简单问题人手,然后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建立模型,再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在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估计到学生一上来就探索“通知15人”的方案比较困难,因此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探索“通知7人”的方案,进而探索“打电话尽快通知巧人”的方案。这样处理教材,分散了难点,也符合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试教中问题设定在汉川大地震情境中:某地部队要去灾区抗震救灾,指挥官接到上级指示,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时间非常紧迫。如何才能尽快通知到下面七个分队的队长呢?帮助学生审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尽快通知到这7个人,需要多少时间?先是学生猜想,答案有2分钟、3分钟、7分钟等,针对“7分钟”的通知方案,学生感觉“费时”,“为什么会费时”再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因为逐个通知会造成有人空闲”所以费时,从而得出只有保证“每分每人都不空闲”才是最省时的通知方案。理解到这点,再通过分层的图示法,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每分钟通知的情况,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每分钟新通知到的人数的变化”、“每分钟后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的变化”、“每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人数的变化”等,进而完善由“打电话”问题引申出来的众多规律的探究。试教过后,发现问题如下:

(1)全班68人分小组活动探究时间过紧,探究出来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由于时间的原因教师已经开始反馈交流了。

(2)用作图表示“通知7人所需要时间”比较混乱,导致“有人空闲”产生结果错误。

(3)填表探究规律时,学生停留在探究数字变化规律,没有上升到结合意义探究规律,其本质在于没有足够的操作体验作为理解规律的支撑点。“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与“发现规律”到底孰轻孰重?

(三)关于课学进度与学学接受度关系的思考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协同共进,唯有师生步调一致,才能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奥数辅导班教学中,通常是一味的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大部分学生经过短期挣扎后,最终兴味索然,因教学进度超过学习接受度思维疲软而掉队,因此只能是精英教学。现行教材安排的奥数内容目的在于实现数学的价值――训练思维、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成功体验,但如果一味迁就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会得到激发与维持,但学习进度又该如何调控呢?本节课的调整后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较好把握了师生的合作度。课堂学习速度与学生接受速度相得益彰。

总觉得本节课学生获得“必须每人每分不空闲方能最优”这一结论快了些,如果按教材设定的分组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先获得“分组打电话通知,并不是分组越多越省时间”这一结论,再思考想要用最短时间通知到每人,必须每人每分不空闲方能最优,至少增加巧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这15分从哪来?可否将“合唱队队长佳佳要电话通知其他七名同学周一穿演出服,每分钟通知一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这一问题直接给学生回家预习,第二天再带着学生的思考展开教学,又会如何?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感受和体会了运用优化思想和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估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篇3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笔者曾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教《应用题的练习》(四年级)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四年级的学生自己能做出优势互补的合理的安排。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篇4

由于口算题越来越侧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的考察,因而学生要想做好口算题就需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石,掌握一定的计算规律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数学口算题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一、当前阻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弊端分析

1.学生只知结果,而不知过程。

“算法多样化”是而今数学教学中比较时髦的理念。因此,在口算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突出这一点,在学生说出一两种算法之后,总是会带有强迫的口吻追问学生是否有不同的算法。至于有没有道理可言,毫无顾忌。其实,这样的一味地“逼”问学生,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无趣,还会导致学生为了“配合”老师而胡编乱造地说出一个所谓的答案,没有口算技巧可言。学生的口算只是停留在知道得数上,至于是怎样的算理,学生几乎是全然不知。

2.练习过于单调,而没有练习的实效。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口算的教学比较的随性,总是认为口算教学简单,只要学生会算出正确结果就行了。因此,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常常是比较的随便,多数教师选择在黑板上抄一些口算题,然后让学生口答得数,要么就是让学生指着数上的口算题进行“开头车”回答,或是让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再指名交流得数。试想,这样的练习,学生会感兴趣吗?会有实效吗?

3.过度偏向于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口算的练习。

翻开数学教材,我们会发现,口算教学都融入在相应的实际情境问题中。在教学时,有些老师主次颠倒,课堂上把多数的时间放在剖析实际问题,而对于口算的计算技巧却是轻描淡写,只要学生说出得数即可。学生在口算错误时,教师将其归纳为学生的粗心大意。其实不然,学生的口算能力是需要培训,需要练习的。

二、创设口算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口算热情

在小学课堂中,要想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而小学数学课堂,很多时候都是与数字等数学符号打交道,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提起对抽象、枯燥的数学计算的兴趣。再加上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尚有欠缺,因而教师需要给予相应引导,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兴趣,提升口算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调动学生的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小学生好奇心较重,针对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用情境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要通过口算得出数学算式“100-15×3-10×5”的答案,如果单纯地让学生直接去计算,可能很多学生都不愿意算。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设现有班费100 元,需要购买清洁工具,其中扫把5把,每把10元,拖把3 把,每把15元,问100元的班费够吗?够的话还剩多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好奇心顷刻之间就会被调动起来,很快就会算出算式的答案。

三、加强口算训练力度,实现阶梯式教学

在数学课中,虽然我们不倡导题海战术,但是适当地做题练习和训练却也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已经证明,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口算能力。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口算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层教学,正确把握口算教学的梯度,强化学生的口算训练,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口算准确率。比如,对于乘除法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些关于乘除法的口算题,并且相对减少加减法的训练量,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较快的提升。另外在口算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口算习惯,比如认真观察、耐心应对、仔细检查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小学生由于习惯、爱好的不同,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状况,以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口算教学的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四、强化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措施

1.重视口算算理教学,让学生能知其所以然。

口算教学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准确地说出得数,也不能默许学生用笔算代替口算来计算。我们在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口算的同时,要优化学生所想出来的计算方法,给学生讲清楚计算的思路,教给他们口算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得数是从何而来,才能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7加几”的时候,我出示了“7+5”以后,让学生先自由发挥,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在交流中发现:有的学生是用数数的方法算出7+5=12;有的学生用画小棒的方法找到了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将5拆成3和2,将“7+5”变成“7+3+2=12”。我借机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单,顺势向学生介绍了“7+3+2=12”其实就是数学上的“凑十”法。再通过电脑的演示,教师口述算理,让学生明白了在口算7加几时,可以先将7凑成10,再用10加几就等于十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口算,还明白了其中的算理,为后面学习8加几、9加几打下基础。

2.设计多样练习,让口算取得实效。

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14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量主题图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中,尤其是低年段。从某种意义来说:主题图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学、老师教的形式,一方面主题图源于日常生活,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心理年龄比较符合,科学利用主题图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确保教学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老师未能全面掌握和理解主题图编排的意义,缺乏指导与应用,在不科学删减主题图和过于铺展的情况下,对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整合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从综合使用与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的角度出发,有效提高主题图教学的效率。

一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现状和原则

1.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现状

从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设计来看:大部分老师认为新增的主题图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它们能改善教学成果;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现在的主题图过分花哨,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是他们还未能完全理解主题图的作用。在应用主题图前,老师必须整合教学要求与任务,对主题图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真正理解主题图;对于不满足教学要求的部分,大部分老师选择改变主题图,从而也就出现了单纯按照主题图教学的局面,在机械处理的过程中,很难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取舍。

2.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应该遵守的原则

从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过程来看:深化主题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遵循灵活性、情境性、社会性、数学化等原则。情境性是指日常生活中,老师需要结合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要求,打造和学生日常生活以及认知规律一致的情境。在主题图情境设计时,不仅要做好准备工作,还应避免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临时性情境,这样很可能让学生进入教学误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老师必须做好情感教学引导者和体验者的工作。灵活性是指充分理解主题图的情况下,通过灵活处理与把握,让主题图设计具有很好的现实性,这样才能让陌生材料熟悉化。数学化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为主题图教学赋予更多的趣味性,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要求,当然老师的专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化是指主题图情境中,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情境,说明学科特征,反映社会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领会教学意蕴,让学生感受、欣赏主题图,从而让其养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习惯。

二 优化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策略

1.活用主题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小学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快速提高学习兴趣。生活是数学的根源,对于数学教学,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字的几倍”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建立起定倍概念很难。而主题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摆放1、2、3个正方形,并且正确数出需要的倍数,这样学生就能应用已有知识,生成倍数概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主题图意境,先让学生实际操作,在学习兴趣高涨时,完成知识的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活趣味。

数学源于且高于生活,在小学主题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进教学思考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感受数学趣味。如:一年级下册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主题图建立了很好的情境。一个班的学生都在公园做游戏,8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在丢手绢;预计13人捉迷藏,但是现在只有6人;预计16人踢足球,现有6人,然后再引出具体的教学问题,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趣味性,同时也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巧用主题图情境,提高综合能力

主题图意境,是指教学内涵,每幅图都是重要的学习载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整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对主题图进行深入的认识,从根本上领会主题图意蕴,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数感建立起来以后,为了提高空间感,培养空间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整合教学安排,科学发展空间理念。如在二年级的角的认识中,可利用讨论和小组交流将学生引入生活中,并要求学生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同时,根据多媒体课件安排,形象、直观地勾勒出角的轮廓,以发展学生思维和空间理念。又如:在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习中,可以先出示主题图,呈现乐队表演与合唱,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所需数据;通过情境让学生拟出9+5=?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 结束语

正确应用主题图,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活跃思维的同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主题图应用的原则,不断优化应用方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龙山.试探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116

篇6

一、优化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要密切地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在优化教学时,只有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师授课时,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查性。在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是仅仅依靠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指导,同时学生也要树立起达到目标的信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体积和计算时,可以设计出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使学生首先认识到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用房梁以及自行车的三脚架等实例来引导学生。(2)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在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探索三角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3)使学生学会运用三角形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让学生进行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启蒙教育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但易于把握,而且也能较为轻松地检验其达到的程度。

二、优化教材内容

在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优化时,教材内容的优化,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新课标中也提出了“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或针对教材的不足之处,从而对教材进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不同接受能力,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教材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优化作业设计

在学生进行学习后,其课后的作业复习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因此在对课后的作业设计中,也要打破常规的“量多”等特点。在留作业时,争取做到“量多不如质优”等特点。在对作业的优化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作业设计时,能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眼界。作业的内容设计也要适当的引入生活中的情境,或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2)在设计作业时也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接受能力以及学习程度的不同,在设计作业时,必须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的需要。(3)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多设计出一些探索性的作业。设计探索性的作业,就是要鼓励学生向课本、传统以及老师提出挑战。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能够把枯燥的图文、定理以及公式用图像、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还能在最大限度上扩充学习内容,不仅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网络环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最为直接有效的认知工具,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个性化的平台。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网页中的图形分析、概括,从而能初步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利用“画图”软件,按照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自由地画出几个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能更加牢固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同时,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日后初高中的数学学习,因此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数学基础打牢。通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化策略,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学生能轻松地学习时,也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篇7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会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感到困惑,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教学难题,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仅需要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正确的解题思维方式,还要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题、耐心检验的好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积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制定多样化的计算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

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很多小学生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在中途无法进行下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的,这对学生的准确计算、快速计算以及计算能力的系统培养与提高都是不利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不仅能接触到大量的数学概念,还会涉及到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学生准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些基础知识点比较分散,小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存在很大的难度,加上受到遗忘规律的影响,小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构建上存在缺陷是在所难免的。

2.数学计算兴趣不浓厚

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单纯开展灌输性的教学,那么课堂教学氛围将会比较沉闷,尤其是当学生的听课思维没有跟上教学节奏时,教学效果将难以得到保证。具体到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环节,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学生在翻来覆去的计算练习中很容易丧失数学学习兴趣,甚至会逐渐对数学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这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显然有百害无一利。同时,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计算教学思维比较落后,习惯于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过程进行过多的干预,导致学生的计算过程缺乏独立性,有些学生甚至因此而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难以产生数学计算兴趣。

3.数学计算习惯不科学

通过对学生在数学计算中所犯错误的系统分析发现,数学计算错误的出现不仅仅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还与学生数学计算习惯是否科学有着必然的联系。按照数学计算的客观规律,学生对数学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趋利避害,确保数学计算的准确率和高效性,反之则会严重影响学生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优化措施

1.实施信息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巩固计算基础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比较分散、记忆难度大等特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科学组织,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掌握,多加强基础知识记忆、理解、应用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这将会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形成有效的促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引入,让一些原本抽象化的数学基础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将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化呈现,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突破数学知识在计算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更好地理清计算思路。在“年、月、日”与“时、分、秒”的计算教学中,由于这与普通的十位数、百位数计算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思维障碍,出现计算上的错误,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多种运算关系进行横向比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法则,这样能有效降低学生在计算解题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应用错误。

2.实施快乐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计算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是非常枯燥的,“题海战术”的落后教学思想必须彻底摒弃,在快乐数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和实施快乐化教学,这样可以有效丰富学生在数学计算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数学计算兴趣的形成。同时,实施快乐化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可以很好地贴近学生好奇、贪玩的天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帮助学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数学计算学习活动中。例如,在小学数学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小组,然后组织口算接力赛跑、夺红旗、对口令等多种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在数学计算教学中营造出“寓教于乐”的良好课堂氛围。比如,在口算接力赛跑的游戏组织中,将学生按照10人分一个小组,计算“1,2,3,4,5,6,7,8,9,10”这10个数之和,但是不同小组之间的数字顺序要打乱,看哪个小组在口算接力中最快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边学边玩,从而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实现数学计算教学的快乐化,让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功与快乐,这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计算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善于创造条件,让教学准备的预设更加多元、富有弹性,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能学;改进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教与学的反思,使学生会学。

3.实施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计算应用的意识

数学课程的知识性、应用性比较强,但有些教师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没有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限制了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中导入更多真实化的计算题目,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真正感受到提升计算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的计算场景和情境,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减少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降低学生计算学习与理解的难度。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多结合小学生的购买行为、购买习惯创设购物生活情境,多涉及一些与人民币使用相关的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技能,提高相应的计算能力。有的教师在课前准备了“班级币”这一虚拟货币,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利用班级币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开展虚拟性的买卖活动:小明向小王买一支铅笔,价格是6角钱,小学现在有1元2角钱(一张1元的和两张1角的),问小明该用哪个人民币进行付款,小王需要给小明找回多少钱?在这样真实化的生活情境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计算兴趣,便于学生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记忆和应用。

4.实施错题化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难免犯错,如何避免重复犯错才是最重要的。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认真调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指导小学生建立错题集,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反思,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那么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如果是因为自己审题不仔细,那么就要提醒自己在日后的解题中不要盲目求快,解题后要多进行检查和验证;如果学生的做题成功率较高,但是做题速度比较慢,那么就重点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强化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例: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要10小时,货车要15小时,货车与客车花费的时间之比是多少?该题的正确答案是3:2,但是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是2:3,学生犯错的原因显而易见,主要是因为审题不仔细,因为在题目中是先表述客车条件,再表述货车条件,但最终题目问的是货车与客车花费的时间之比,如果学生在计算中不够仔细,就非常容易犯错,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一错题资源作为错题教学的典型案例,强调计算审题的重要性。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转变传统计算教学思维,对计算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彻底从过去的“题海战术”教学中摆脱出来,实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趣味化,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数学解题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实现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进数学课教学效果,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想方设法优化数学教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对于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优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首先就需要有先进的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指导。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勇于革除自己落后的、过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学习吸收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和数学教学发展潮流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思想。尤其是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教学中不但学到数学知识,还锻炼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起着统领各项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手段的选择等等,并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首先就要精心制定教学目标,力求使之优化。首先,教学目标要实际可行,既要符合数学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还要符合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其次,教学目标要全面完整,不但要考虑学生在知识层面上要达到的目标,还要设定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另外还要在情感和道德层面制定一定的目标。第三,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清晰,且要易于把握,并能较为轻松地检验其达成度;不能模糊不清,或难于理解而有歧义,或者难于衡量检验。

三、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

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有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的基础知识、必要的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学生这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都依赖于他们在教学中所学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能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或针对数学教材的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充实改进优化。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把握好难易程度,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

四、优化师生关系,改善学习氛围

数学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得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捉迷藏、踢健子、跳大绳、跑皮筋,搞社会调查……参加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与学生谈心时,要以坦率真诚的态度,打消学生的顾虑,消除其防御心理,表扬他们好的一面,使他们感到心情舒展,消除压力,开导、鼓励、信任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只是一个与学生具有平等身份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监控者,学生则根据各自的兴趣、需要成为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这样,就能创建一个平等、民主而又轻松的学习气氛。

五、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篇9

教育要与时展潮流相符合,只有在不断发展中实现创新的教育方法才能够不断实现进步,才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为数学教育教学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学知识不同于语文知识,从现实层面上来考量,数学知识对于很多人来说感觉较为枯燥,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数学,没有对数学情景作用的熟知,这样,很容易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陷入枯燥的学习境地,不利于数学知识的长期学习。然而,要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喜欢上数学并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就必须借助于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习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层地了解数学并逐渐爱上数学,从而提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为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1]

一、以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素质,以提高素质教育,实现学生自主动脑自理自律的教学发展目标。为此,情景教学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情景教学,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步入魅力无穷的数学知识殿堂,为小学生大脑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科学合理地创设数学情景教学,达到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教学目标。运用鼓励和伙伴互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数学情景教学课堂。例如数学课堂中的如何转化有限小数这个课题来说,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谈谈对最简分数和有限小数的认识以及如何转化的问题。这样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师生之间交流频繁,效果也很好。[2]

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参与机会,实现参与形式多样化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勤动手动脑能力素质

小学生天资聪颖,天性无邪,对未知世界和未知知识具有极强的探求心理。教师在建立高大的驾驭数学知识能力形象的同时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用真实的爱心赢得学生的喜爱。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在充满爱的课堂里不断开发学生发展式思维的天性,不断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互动学习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在学习过程中沐浴到爱的阳光,才能实现更加长久的兴趣学习效果。例如在圆形的面积如何计算这个教学课堂中,教学生将圆形分成16等份,然后再自己自主的拼图,在他们拼出的各种图形后,教师可以提问,检查他们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各式各样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再引导出本次课堂教学的重点,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步一步推导出的公式,学生会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3]

2.建立讨论小组,活化课堂情景教学比如在讲圆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并让他们提前准备圆和相关的工具。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后,将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越少越好。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安排和合作,在小组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关于圆的周长如何测量,然后再向老师汇报。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都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经过讨论和动手探究后,每组学生都能得出自己的方案,然后按照小组讨论的方案动手去试,最终归纳出一个合适的方法。学生们在小组中推选出代表,向老师汇报方案和结论。这样可以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恰恰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改革要求。

3.实现小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培养

课外自主学习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小学生具备极强的好奇心理,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与小学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循循善诱,不断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求兴趣细胞,不断鼓励他们在课外去证实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例如圆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对木材立方的计算、水桶容积的计算、木工运用三角形和直尺进行测量工具的原理等实际数学知识。这样,不断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日积月累,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 [4]

三、实现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合理设计方法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加大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培养,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课堂活动的能力。小学生对课堂情景的感知认识十分强烈,不能随意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必须创设合乎小学生课堂实际的情景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迎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得到更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知识,才能够成功地引导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才能使其不断动脑动手,使其易动思维真正运用到学习上来。合理的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知识应源于小学教材,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有血有肉,让本来天真的小学生易于接受,且感知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情景教学设计方案。[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是一个繁杂而难于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过程。如何科学地运用好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并不断实现优化发展,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共同面临的重大教育课题。在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创设过程中,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加上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地探求更加可行的学习方法,合理运用教学实际环境,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于莉.小学低年级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 郝洪忠.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2(23)

[3] 韩国银.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39)

[4] 吴黎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

篇10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融合了师生间相互倾听、认真思考和用心表述,需要敞开精神世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要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观点,及时给予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平等对话,它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平等对话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也让师生敞开心扉,放飞着思想。比如:在执教《吨的认识》时,笔者是这样营造氛围并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掌握了十分丰富的动物知识,一定知道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吧?

生:大象!

师:对。大家都知道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了,但你们知道一头大象一般有多重?

生:不知道,可以称一称啊!

师:对,称一称就知道了,知道怎么称吗?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现在来看视频《曹冲称象》。

这一段对话,密切联系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效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明确目的,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目的不是寻求共识,排除不同意见,而是加强师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的认知,更新自我,提升自我。但是,对话也不是越多越好,优质的对话必须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服务,对话教学也不能毫无原则地滥用,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如果有的教学内容不适合运用对话教学,就要智慧地取舍,不要生拉硬拽地为对话而对话。比如:笔者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内容时,先让学生们去寻找生活中自己看到的角,在学生对角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再组织对话教学,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角”,这样明确了教学的目的――认识角。而如何正确地认识角,则是在学生对角形成了感性认识之后,抓住时机,开展对话教学,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对话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教学环境中,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放松、思想的自由,由此也有了大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信。学生在自主性的学习状态下,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思考着问题,产生与同学交流的欲望。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可以是平和的交流,也可以是激烈的争辩,虽然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做到取长补短,提升自己。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将收获满满,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比如:在执教《圆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然后让小组合作推导公式,要学生去讨论圆可转化为哪一个学过的图形?小组可以剪一剪、拼一拼……然后小组之间相互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最后引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对话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圆面积的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究的快乐。

讲究方式,强化实践

作为初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要结合这一特点,选择更加有效的对话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寓于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数学的综合能力。如下是笔者在执教《认识时间》时的对话片段――

师:同学们,《大耳朵图图》这部动画片都谁看过?你们都喜欢大耳朵图图吧?大耳朵图图和我们大家一样,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一天他在看动画片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好,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从课件里发现,原来图图不认识时间。

师:同学们,图图不认识时间,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这是几点呢?

生:六点多。

师:六点几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和图图一起来认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