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6:37: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线上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演出中穿插了专业音乐人士与乐团学生间的互动合作,把莫扎特的经典咏叹调搬上了舞台。整场演出并不局限于莫扎特的作品,育才爱乐还推出了两部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上海首演:王西麟先生的《太行山音画》与施万春先生的《随想曲》。前者托物言志,以作曲家独到的眼光来展现太行山的草木生灵,多调性创作手法表达了别样的晋土风情;后者蕴意深远,以长笛作为独奏乐器表述了千百年封建势力对于妇女阶层的压迫,四度音程作为一种妇女、叹息的意象传递着她们历史中的疾苦与哭泣。两部精彩的交响作品给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会员以及众多来宾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提供“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网络环境与平台
我县教育主管部门早就着手布局在线教育,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县中小学基础教育互联网接入基本全面覆盖,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本县域发展需要。现有多媒体教室,已具备网络教育的平台。
基于我县“互联网+”与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接轨,我校开设了民乐一中校园网站,站内开通了教学资源库、VOD视频点播、电子图书、网络组卷系统等内网资源。分别从备、讲、辅、批、考五个方面开展在线学习与教育。在“备课”环节,学校与“高考资源网”、“中华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等网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教学素材的下载,以供师生浏览参考;在“讲课”环节,通过VOD视频点播提供校内校外在线教学课堂;学生们课余时间经常在计算机教室或者拿着IPAD自学,对传统教学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5个录播室和1个微格室,专供老师录课、辅导,针对学生作业批阅,专门成立了微信群教学组和Q群学生组,方便教师开展在线教研合作和在线跟踪、监督、辅导。
二、探索“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新型模式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技术,对线下教育最大的推动和促进就是教育德均衡发展。换句话说,通过“互联网+”,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许多贫困地区通过普及在线教育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资源。从“互联网+数学课程”“互联网+数学教学”到“互联网+数学学习”“互联网+数学教育评价”的推行到开展,打破了现有教育方式地域时空的限制,让任意一个联通网络的学生老师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没错,这种“互联网+”在线课堂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选择或更改课堂和老师,而且可以重复观看,反复听讲,多次学习。
以现有模式看,在线教育就是把传统课堂搬上网络,把黑板变成电脑屏幕、粉笔变成鼠标键盘。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授课仅创新了授课的手段,还未发挥学生的主体,更缺乏互动交流。比如网络视频、网络题库、搜题软件等。仅是借助网络,单方表达意愿,无法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不能监控和预判学生的实际效果。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从网上组卷、找题库对学生考试,就是把人对人的“填鸭式教育”,变成了“互联网+人”的机械灌输。
当下,在线教育主要是在“授课思维”上,促使学校、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接轨,与“互联网+”对话,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发兼顾学生学习效率“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新模式。当然,这并不否认线下传统课堂模式的魅力,线上线下教学要融合,取长补短,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2014年,我校与“创数教育公司”合作,改进和创新了“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在线教学环节中的弊端,共同推出“互联网+高中数学自习课”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自我诊断、个性化目标、个人学习路径规划、达标任务、跟踪反馈5个环节,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增设了“师生交流评价窗口”、“问题反馈窗口”、“在线课时练习提交窗口”、“学生在线学习跟踪记录”等以弥补在线课堂上老师关注不到的学生问题以及师生无法交流对话的尴尬,促进了有效教育教学。例如,根据对学生学习、交流、练习等其他数据的分析,可以针对这个学生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优化“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效果
“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极大地帮助教师产生更有创意、更有价值的数学教育点子,提高数学教育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性化体验和自主发展;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网上数学教育,科学评价数学教育的内容,准确把握笛Ы逃的核心目标,也使学生获得真实美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2016年4月,“创数教育公司”对学校高中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教学辅导,通过线上和线下、远程和面授、数字化和纸质化的跨界融合,对学校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开放,建立师生之间的信息流动,教师可以在瞬间收集大量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教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布置和查阅作业,网上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及时学习很多未知内容,老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查漏补缺,突破教育学的时空限制。
“互联网+县域高中数学教育”已在我校初见成效并日渐被接受和认可,当然,“互联网+”目前还有很多不成熟与不完善,实现其远景任重道远。但我更希望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来提升和开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参考文献】
语言教育初级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所以,我们把赏识教育引入了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爱好学习。
一、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关爱、尊重,是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本质,更是赏识教育的灵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宽容学生的个性,支持学生的创见,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缺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鼓励学生克服种种困难。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给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把每一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只有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喜悦。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语的应用
1.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方式都遵从“师道尊严”,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对教师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敬畏感,而且,这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起到了严重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学生中威严的形象,要以真诚的微笑来面对小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来感染小学生,消除小学生心中对老师的畏惧。课堂上,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打破小学生的羞涩,让小学生自信心增强。曾经有位诗人对赏识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
2.教师应该利用赏识教育来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赏识学生的一个主要场所,有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课堂可以体现教师和小学生的生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教师要赏识性地批阅小学生的习作,坚持赏识教育理念。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成果,小学生习作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作业,教师不要挫伤小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师要充分肯定小学生的作文,即便是再差的作文,也要“从沙里找出金子”。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的作文,找到其闪光点,进行评价欣赏。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赏识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写作就要求学生用细致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环境的优美,然后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进而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赏识就像心中的阳光,这缕阳光会照亮心里的每个角落,亮化人生。
三、理性的激励――赏识之原则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去珍惜?对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赏识不应该是泛滥的洪水,而应该是鲜活的溪流,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1.精当的指导性。
赏识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常听教师说“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让人感觉很可爱,值得我喜欢”,学生也许会感到高兴,但绝对盲然。因此,这种赏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读得很好,再接着读下一段”,如能换成“你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语速,尤其是读第二句话时语气舒缓一些,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针对性强,不仅会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受关怀后的温暖。
2.强烈的启迪性。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赏识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到兴奋,更应该给他们以启迪。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比喻小弟弟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喻恰当贴切”,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说明小弟弟的眼睛亮。”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问:“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心灵的纯洁与可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240-01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语文教材中凝练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美的追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育资源,在基础知识传授、素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语文的美学教育,让学生体验、感受教材中“美”的元素,汲取“美”的营养,积淀高尚的审美情愫,颐养性灵、健全人格。
1 咀嚼语言,品味美
作品鲜明的语言风格和特色,要求我们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去发现、感悟和欣赏蕴涵其间的“美”的元素,特别是那些微言大义、精言妙语,更要细细咀嚼、品味。如此,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接受了美的教育。
欣赏精美的语句:茨威格在《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用白描手法三次对托尔斯泰墓地进行了描写,突出其极朴素、极平凡,就是这普通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欣赏这精美朴素的描写,理解正是这墓地的普通而平凡,才让人感到墓主人精神力量的伟大,并让人们赞美和永远怀念。
品析个性化的语言: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品析,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如《荷花淀》中当水生告诉水生嫂他第一个报名参军时,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平和的语气中透出水生嫂的温顺、贤惠以及嗔怪中的理解与支持。在商量探夫那段情节中,几个女人委婉而含蓄的个性化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了解放区妇女勤劳、朴实、善良、深明大义的品质,体会到了人性的纯美。教学时都要让学生细加品析。
感悟深邃的哲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幽径抵达哲人的灵魂深处,观赏瑰丽的人文风景,进而涵养性情,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学习《论语七则》,学生仿佛在聆听一位老者的谆谆教诲,意味深长的哲理,使我们不得不叹服和景仰。
2 分析形象,鉴赏美
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往往蕴藏在艺术形象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教师应当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开辟审美通道。这种联系和通道,就是作者所描写的艺术形象。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分析和鉴赏,才能揭示形象中包含的美,进而实现对作品更深一层的审美把握。
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和捕捉美的实体,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分析鉴赏,感受优秀人物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并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美。在进行《邓稼先》一文的教学时,笔者在学生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主人公邓稼先这位杰出科学家形象的整体概括,挖掘其人格魅力的精神源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一个中国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质朴内秀、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
3 驰骋想象,追寻美
审美想象为审美主体在美感世界里遨游插上了翅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语言文字而幻化出完整形象的审美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固然要运用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听觉,通过画面来调动学生的视觉,但更需要通过唤醒学生的“心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对作品的形象、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受。
季羡林先生《富春江上》这篇贮满诗意的美文,就像是一首回环往复的山水咏叹调,“江水平阔,浩渺如烟,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优美的主旋律几经扩展,不断润饰,营造出了清幽深远的意境。教学中,教者配乐诵读精美文段,学生闭目聆听,借助想象的翅膀,潜入“妩媚明丽,秀色天成”的富春江山水意境,在亦真亦幻中,物我两忘,陶醉在美好的神奇境界里。驰骋想象中,学生对作品的意象进行了发散和补充,而由江水、青螺、微痕勾勒出的令人陶醉的富春江美景和作者对富春江溢满心头的深情,也深深地印记在了心灵深处。
4 创设情境,体验美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多媒体的运用等,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引领学生置身其中,去真切地感受、体验。这样,他们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生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又可以转化成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他们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探美访胜,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例如:教学《淡淡的深情》一文时,笔者通过古诗《游子吟》来启发学生忆想父母关爱的生活小事,伴着影碟《母亲》的视听来感受人间亲情。在营造出的浓浓亲情氛围中,感受那“平静的水面下深处的激流”,体味母爱那最无私、最深厚、甘愿奉献一切而不图回报的崇高感情。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师应该在诗人所描绘的“秋江月夜送客”的意境中,带着学生去体会那种由枫叶红醉,荻花飘飘,秋风瑟瑟,悲凉的气氛所衬托出的“沉郁之美”,接着再去领略琵琶女高超精湛、出神入化的弹奏技艺和“如听仙乐耳暂明”的“音乐美”,最后去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性美”。
审美教育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教育呼唤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效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心灵,造就健全、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知识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电子商务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中职理论课程教学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同学都说不知道电子商务课学了什么。我们通过对肇庆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班中,学生使用QQ聊天人数、使用搜索引擎人数、开通网上银行人数、网上购物人数、BBS上发表留言人数以及开通网上商店和自己设计网页的人数几方面的调查,显示情况如下。
调查对象:中技11电子商务班(30人)。
调查时间:2012年3月1日(中技一年级,电子商务概论学了一个学期)。
调查数据见图1。
图1
数据分析表明:一是使用QQ人数为100%,说明学生接触过互联网、使用过电脑、有上网经验,这对于学习电子商务有一定的基础。二是使用搜索引擎的人数占79.31%,说明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搜索引擎,会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搜索引擎内容,在上学期的电子商务课程已经讲过,但仍然还有20.69%的人不会使用。教师要针对不会使用的学生多加指导。三是开通网上银行的人数占48.28%,这是教学的结果。教师要求学生去银行开通网上银行,这样便于网上交易。还有一半的同学不愿意开通,问其原因说是年龄问题、时间问题、安全问题等等,教师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做分析说明。四是进行网上购物的人数占13.79%,说明学生对网上购物还具有一定的戒心,对新生事物的适应性不是很强。所以,对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这一内容,教师要多加引导,只要学生自己在网上交易了,对电子商务交易这个模块就会掌握得更好。五是网上开店、网页设计的人数为0。这两个模块,学生还没有接触,在以后教学中要详细讲解。
二、中职电子商务教学面临的问题
总结笔者几年电子商务的教学经验,发现电子商务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硬件不够完善
学校应该组建两个能提供给学生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实验室。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书本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由于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室,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使得很多实际操作变成雾里看花。
3.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的待遇、使命感、责任心受到社会大风气的影响,使得教学成了一种应付式教学。
三、努力改变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1.学校方面
首先是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培养教学氛围,重视科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电子商务教学最有利的保障。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和归宿感。学校可以从提高教师待遇和送教师外出学习两个方面入手,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教师方面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使命感。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整理出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1)把握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讲到搜索引擎的使用时,如果教师是对着书本在课堂上讲百度、谷歌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会很好,所以在上课时,笔者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入手,先讲这首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讲解百度李彦宏的创业经历,随后提出问题:大家都在用百度,却都没有付费给百度公司,百度是通过什么方式盈利的?最后,把这个问题留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在课后找资料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在下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回答,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做总结,得出结论:百度的竞价排名和广告是百度公司取得成功的法宝。如果学生是自己找到答案的,那么他们理解得会更加深刻,知识掌握得也会更加牢固。
(2)教师上课前要准备充分,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上课的时候,教师应坚决避免照本宣科,要有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所以,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用当前的文化经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结合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作为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方说,教师在讲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候,可以用支付宝作为教学案例。
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支付宝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是买卖双方是如何使用支付宝进行交易的?
其次,教师把支付宝的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带着问题阅读。阅读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再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多多给予鼓励,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点评学生回答的问题做总结发言,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为了解决买卖双方的诚信问题,也解决了买卖双方的安全问题。
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流程图,详细讲解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3)教师在讲课完成后,巧妙地安排课后作业。
①假设这个周末(周六)全班同学要坐火车去海南(三亚)旅游三天,请同学们上网找到出行的时间、到达时间、回来的时间、票价、旅游景点介绍、入住酒店、三亚的天气情况等。
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装一台电脑。请列出详细的配置单、品牌、价格、性能、型号等,并说明原因。
资料整理之后,学生用E-mail发给教师。下节课,教师提问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这个作业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在做第一题的时候,如果学生是亲自动手做的,他们就会用到搜索引擎,真正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比教师在黑板上教学的效果会好得多。
在做第二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提示让学生去电子商城调查,也可以上网查询。这个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只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刻,受益颇多。完成作业后学生通过E-mail发送给教师,也利用了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功能。
综上所述,学校要有对电子商务硬件的投入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方法、技巧、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8-01
一、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衔接上的常见问题
1.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差异过大
中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比小学生长,这就意味着早上更早出门,晚上更晚回家,与爸妈呆的时间就短,有的孩子还不适应这种生活,刚入中学时难免会有想家的念头。中学在让孩子有归属感这方面却非常薄弱,只一味强调学习,既没有抚慰孩子的心灵,还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其次,小学生在午自习期间一般是休息时间,中学生在午自习期间多是被作业包围着,且下午课间休息时间只有5分钟,这就意味着中学生的活动时间较少。
2.学习负担差异严重
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轻。而中学则比较重视孩子的升学率,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大。
为此,很多孩子在作文中写道:外面漆黑一片,万家灯火已熄灭,独我一人与灯火为伴!在这样的学习负担下,学生如何才能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如何有效提升?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听、说、读、写,孩子习惯于听从老师指挥。中学在抽象思维的引导和成绩的催促下,学校和老师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以期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4.部分教学内容的缺失
就语文而言,在新型教学的倡导下,为了避免知识的老旧,现在很多小学都忽视了拼音、笔顺笔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基础部分完成得非常差,分不清声调、前后鼻音,不注重笔顺笔画。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下,学生还要去补小学阶段的基础部分,无疑是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量。
5.行为习惯重视程度之差
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都会进行2―3周的入学教育。中学阶段,学校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没有入学教育,只重视成绩,忽视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致孩子升入中学后突然失去了行为习惯的约束,易滋长恶习,阻碍孩子成长。
二、原因分析
1.小学学习“多元化”,中学学习单一化
小学阶段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于是就赋予小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多元化”。
活动多元6、7岁到12、13岁的学生正处于孩提时代,天真懵懂,活泼可爱,是天性使然。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为此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时期。同时他们整天精力充沛,学校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课程设置多元孩子在小学阶段其学习能力比较强,且兴趣广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式多元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清楚、深刻持久”。我们知道一节课40分钟,半节课之后学生注意力就会减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依靠各种教学工具,如彩色卡片吸引学生的兴趣。
评价多元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下,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多元,并不仅仅看成绩,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长处。
与小学的多元化相比,中学则比较重视孩子的升学率,即成绩,为此学校举行的活动比较少;中学老师由于升学压力,也会拔高学习任务;因为作业量太大,学生每天晚上都会熬夜做作业到很晚;在真实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标准也似乎只有――成绩。
2.小学学习指导性强,中学学习自主性强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动,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依靠教师和父母的监督和指导。而中学则注重孩子学习的自主性,教会孩子方法,鼓舞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3.小学学习易而简,中学学习难而繁
首先是课程设置,小学以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科,其他学科仅作为兴趣课程,为此小学生的学习就比较简单、轻松。中学阶段不止语文、数学和英语是主科,还有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课时数增多了,其学习内容就比较繁。其次是教学内容,小学的教材内容具有基础性和趣味性,难度比较小。中学的教材内容则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且概况性强,教学内容随即增多,难度加大。如语文学科在识字与写字板块,小学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中学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临摹名家书法,并能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三、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必须靠多方努力,才能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关键期,开启崭新的明天。
首先,学校是承担着学生学习的场所,为了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关键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学与小学应该多联系,多联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小学生对中学的了解;制定合理的六年级和中学初期的生活作息制度;在中学初期做好小升初的入学准备和教育引导;多鼓励并实行多元评价方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其次,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小学高年级老师应该加强与中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交流;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接着熟悉并关心孩子,因材施教;同时给予孩子鼓励式教育;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实行多元评价方法。
再者,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在家督促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帮助自己平稳渡过关键期,学生要保持对中学学习殿堂的向往,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时向父母和老师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
参考文献:
[1]王惠.浅谈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J].成长之路,2008年07期.
2.正确认识陶艺教育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为进一步掌握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现状,了解中小学陶艺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下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以期进一步明确今后我市陶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和改进我市陶艺教育工作,提高陶艺教育的整体水平。
3.为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客观依据。陶艺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立体的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将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为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促进我市陶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研的方法与范围
1.调研主体。以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教研组为调研活动召集人,由市中心教研组对调研情况和各县区汇总上报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形成总的调研报告。
2.调研方法。调研方法采取深入基层学校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进行,通过研讨、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现场调研结束后,各区陶艺调研工作负责人根据本区情况完成调研报告。各区县分别开展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其中回收教师有效问卷58份,学生有效问卷715份。分别来自普陀、闸北、杨浦、长宁、虹口、黄浦、静安、徐汇、金山、嘉定、闵行、崇明、宝山、奉贤、青浦15个区县。
3.调研范围。调研范围包括普陀、嘉定、杨浦、闵行等15个区县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以及校外教育机构。调研组共深入7所学校和部分校外教育机构,开展访谈研讨和问卷调查。
三、调研的结果与分析
1.陶艺教育的普及面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以及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陶艺教学不仅在美术、劳技学科中扎实开展,更在拓展、探究课程中得到推广。随着各校少年宫的建立,陶艺作为少年宫学生社团活动得到较大面积的开展。截至2015年6月,各区县中小学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概况见下表。 2.教师科研意识不断加强,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陶艺教师的科研意识在不断加强,下表显示的是接受问卷的教师对科研课题立项情况的反馈数据百分比,已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开展了陶艺课题研究。数据显示,获批立项的课题中,国家级课题数量达立项课题总数的两成,比2011年有较大的提升。
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还著书立说,,呈现陶艺教育科研成果。各区县中小学根据各自学校特点编写的《陶艺》校本教材大都印刷成册,并已进入课堂使用。陶艺教师的于国家级刊物的10余篇,市级刊物的40余篇,区级刊物的100余篇。
3.陶艺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探索适合 校内外(课内外)陶艺教师专业提升的各类研训形式,除传统的聚焦课堂等教研活动形式外,陶艺教研还在积极探索各种适应时代要求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目前,陶艺中心组开展的教研内容,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拓展专业视野的需求最高。这反映了当下陶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取向和教研活动内容比重的新关系。
4.陶艺教育活动形式进一步拓展和丰富。陶艺教育活动除在美劳拓探课程中开展外,更多的是在学生社团活动以及校外活动中开展。因为校外(课外)学习形式的灵活和多元,形成了学生体验陶艺活动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根据陶艺教育活动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中开展的情况,从中可以反映出陶艺教学在拓展型课程中开设率最高,这反映了陶艺教学与拓展型课程相对灵活的课时设置和教学安排相适应。同时,陶艺在教学时间相对固定的基础型课程中开设率也较高,这得益于陶艺在美劳等学科的渗透。随着城市(乡村)少年宫中陶艺项目在部分学校的开展,陶艺教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趋势。当然,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也存在问题与瓶颈。具体分析如:
1.陶艺课程体系建设缺少政策支持。受传统学科观的影响,陶艺教学单元在美术、劳技等学科中已经出现,并在一定范围得到开展,但开展的效果和质量不容乐观。由于中小学陶艺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完善,陶艺教师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时,常常困惑于美术与劳技学科间的差异性,它直接造成陶艺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成果的评价形式的不同。
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制约陶艺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因此,陶艺课程体系的建立,仍需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与政策的支持,而推动陶艺课程建设的政策制订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向有关教育政策制定部门持续地呼吁和推动,也需要广大陶艺教师在立足一线教学中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2.陶艺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通过调研反馈数据看出,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在开展调研的区县中,仅普陀、闵行、奉贤、嘉定等区建立了区级陶艺教研组,定时定点开展陶艺教研活动,大部分区县未成立区级陶艺教研组,而崇明、宝山、静安等区县仅有一至两所学校在开展陶艺教学,陶艺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任重而道远。
3.陶艺教育活动尚未形成有影响的品牌项目。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活动相对其他艺术教育形式比较缺乏,竞赛、展览、评比、交流等陶艺主题展示活动较少,尚未形成有影响的陶艺活动品牌。
造成陶艺教育活动形成上述状况原因是多方的,一是开展陶艺教育活动投入成本较高,材料和设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从客观上影响和阻碍了陶艺教育活动的普及和推广。二是外界对陶艺教育活动形式认识的单一性,普遍认为陶艺教育活动无非就是组织学生捏泥玩泥而已,缺少对陶艺教育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认识。
4.陶艺教育教学师资匮乏。通过调研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市中小学陶艺师资配比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小学专职陶艺师资比例较低。部分开设陶艺课的学校师资一般由美术、劳技或拓展探究课程教师兼上。由于开展陶艺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非专业院校毕业的教 师或没有参加陶艺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陶艺制作辅导、作品烧制等方面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目前,已开展陶艺教学的中小学中,主要由专业和非专业两支陶艺师资队伍构成。以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或部分艺术院校陶艺专业为主的专业师资队伍,他们的专业基本功扎实,理论实践能力较强,但普遍缺少教学实践的积累,还未形成一支专家型的教师队伍;非专业师资队伍主要由毕业于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的师资组成,他们具有教育教学理论扎实、审美能力强的优势,但由于缺少陶艺专业培训,难以独立承担整个陶艺教学的重任。
四、对策与建议
1.建立市级中小学陶艺教育管理机构。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处于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陶艺教育教学的管理力度。建议在现有市陶艺教研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市级中小学陶艺教育活动管理机构,行使中小学陶艺教育教学及活动统一规范管理以及区县协调的职能。
2.促进陶艺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建设。目前,我市中小学陶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仅开展陶艺教育的学校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区县在推动陶艺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诸如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影响陶艺教育的规范化管理,还会影响陶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推出促进中小学陶艺教育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统一制度保障,为陶艺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
3.规范课程建设,促进均衡发展。陶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程的规范建设。建议有关课程管理部门对我市中小学陶艺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的中小学陶艺课程实施标准(指南),并开展相关的课程培训指导。
我市中小学陶艺教研活动机制建设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区域层面尚存在空白。部分没有建立区级教研组的基层学校表现出强烈的“建组”愿望,建立健全市区联动教研机制,成为陶艺教研规范建设的重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响应有关方面的需求,根据区县特点,设立区级教研组,提升和推动各区县陶艺教研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大对陶艺教育开展相对薄弱区县的帮扶力度,积极促进我市陶艺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75-01
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中国教育界的优秀教育理念中很早就有赏识教育的思想,自从周弘先生将赏识教育在国内编成体系并且广泛推广,一时之间各地学校都纷纷学习使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碧玉亦有瑕疵,在老师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失效现象。
一、学校赏识教育失效现象的行为表现
(一)刻意赏识
赏识教育贵在真诚,使用赏识教育的时候应该发自内心。表达赏识的前提是心里真的赏识。刻意去赏识学生,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缺乏原则、不真诚、有讨好或者敷衍之嫌。有的老师使用赏识教育过当,每次不表扬几个同学就觉得没有完成任务,没有真正去观察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就随意表扬,让学生感到奇怪。久而久之,学生也知道老师这样的表扬是习惯性的,并不放在心上,对这位老师的其他话也不真的放在心上了。赏识教育就这样成了一种形式,因而失去了它的灵魂价值。
(二)与他人比较,造成不良竞争
有些教师喜欢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讲这位学生与其他的学生作比较,比如在表扬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说:“张三同学的成绩进步的很快,一下子就上升了七名,但是上次和他一起排20名的李四,这次还没有什么进步,以后要向张三同学学习啊。”类似这种表扬,表面上看起来肯定了张三的成绩,是一种赏识,但是实际上给张三带来了压力,又打击了李四的自信心,而且在全班范围内都造成了对成绩排名的恶性竞争之中。谁都想超过别人,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在学习上,更应该有和谐的氛围,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彼此促进。
(三)赏识外在特征
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积极赞扬,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别人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很大。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赏识内容,会让学生认为自己因为这样所以会被社会认同,自己应该在这方面积蓄努力。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引导的意义,老师对赏识对象应该慎重,对但是有些老师却习惯于对学生的外貌、装扮、物品进行赞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行,反而会造成不良的、攀比的班级氛围,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四)只赏识不负责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核心是激励学生的潜能发挥。然而赏识教育并不能代表教育的全部,赏识需要与引导、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对学生有爱心,更要对学生有责任心。比如发现了某位学生有超常的美术天赋,不能只是表扬一番,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美术学习,帮助他发挥自己的潜能,陪伴他走过不知如何正确做的迷茫期。只赏识不引导的方式是一种对学生不够负责任的表现。
(五)赏识条件化
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身进步,而不是控制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来做。有些老师认为对学生表扬了以后,学生依旧没有进步,依旧犯错误,就觉得赏识教育无效,或者对有的学生无效。这些老师是把赏识条件化了。学生由于经验少、理性思维能力不全面等原因,对有些事情的理解是片面的,自控力和判断力也不健全,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若因此就在主观上否定学生,学生就更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原因从而自觉改正了。
二、教师在赏识教育中的错误表现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对赏识教育的全面理解是正确实施赏识教育,避免失效现象发生的前提。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核心理念是爱并欣赏学生。很难想象一个并不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可以很好的实施赏识教育。然而,有些老师片面重视它的技术,应付领导,应付检查,只重视形式,使得赏识教育的实施失去了灵魂,自然会导致失效。如果能做到真正得关爱学生,那么赏识教育就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抓住赏识教育的本质,学生的成长就会有如无心插的柳一样绿叶成荫了。
(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主观偏见
不同学生有不同特点,孔子说“有教无类”,又说“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赏识角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的学生很内向,他不爱与别人沟通,但是他做事很细心,老师就应该首先赏识他细心的一面,然后才是鼓励他尝试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是很内向的,会计、财务、计算机等很多行业也需要沉稳细心内向的人来做。片面得否定他的优点,一味得让他多交流,就可能又抹杀了一个未来的栋梁。而且,有些人内向是因为觉得别人不认同他,所以与人交流有些自卑,不能尊重和重视他的优点,他就更难鼓起信心来与别人交流。
(三)自身的价值观有偏差
一个人的价值观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行为取向上,还会反映在自己对别人的评价标准上。如今时代变迁,传统价值观体系被打破,多元化价值观并行,有些老师的价值观受到西方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自己不能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艰苦勤奋的优良作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问题。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身边的重要他人的影响的,老师、家长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老师自身的价值观有偏差,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把自己的这种不良的价值观传递给学造成不良影响。
三、解决赏识教育失效现象的对策
(一)全面把握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灵魂是爱。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无法做到真正的赏识。光有爱也不行,不懂得合理得表达爱,那么爱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伤害。赏识学生是表达爱学生的良好方式,爱学生是赏识教育的核心灵魂。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面掌握赏识教育的系统技术,可以更好得进行操作。比如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要准确到位、要合情合理等等,没有系统得学习过赏识教育,就难以发现这些在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二)提升自身修养
老师的价值观对学生会起到很大影响作用,在赏识教育中,这种影响作用更会被放大。老师如果不能自觉提升自身修养,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就很容易让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形成产生偏差。在新时代,老师更应该学习和发扬八荣八耻的精神,传扬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通过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客观看待学生
很多老师看学生时候是有主观色彩的,就好像带了有色眼镜。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他人的评判标准和喜好差异,但是老师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应该客观得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通过赏识让学生增加自信心,在长处上更加积极努力,然后做到均衡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欣.正确实施赏识教育[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02).
[2张符艳.浅谈赏识教育的实施[J].现代农村科技.2009(17).
[1]黄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5]田小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6]尹玲玲.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7]郭根福.试论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新策略[J].天津教育,2004(11).
[8]李晓明.中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崔磊.人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陈宗彬.人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丁丽丽.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宁夏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许启辉.新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作业系统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7.4.
[2]王璐.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材作业系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
[3]赵静.上海-台湾初中语文文言文编选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4.
[4]张翠莹.中国台湾龙腾版《高中国文》练习系统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张慧.语文教材七-九年级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5.
[6]顾黄初,顾振彪等.语文课程与语义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范印哲.教材设计与编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顾明远等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0]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1]朱绍禹,任鹰,严正.语文教育学参考资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12]皮连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3]阎立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8-0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学科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运用,充分展现了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在具体开展体育学科日常教学环节之前,体育教师通常会指令学生开展预先性学习体验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提升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学习掌握效率,提升初中体育学科的教W质量,助力初中学生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有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1."先学"环节分析
1.1通过课前互动形式完成课前准备环节。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引入初中体育学科日常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在本身具备气氛活跃和形态多样特征的初中体育学科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取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简单指导或者是提示之下,对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实施预先性的理解和体验,并借助书籍、电视以及网络视频等教学资源完成对将要学习的有关体育运运动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学习体验,确保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取得最佳的学习体验效果。
1.2通过沟通探讨实现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目标。在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开展的预习体验环节过程中,通过小组内不同成员之间的观点交换和互相启发,通过集合小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解决课前预习过程遇到的问题,为之后开展的课堂教学环节提供准备条件。与此同时,在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初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师体育学科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开展系统化和针对性的学习讨论过程,并以此实现最佳的教学目标。
2."后教"环节分析
"先学"环节是"后教"环节的重要准备条件。在初中学生优质高效地完成针对体育许可知识内容的"先学"环节基础上,借助"后教"环节能够实现的之前"先学"环节获取的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而在优质完成"后教"工作环节基础上,往往能够具体获取"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为初中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构筑和提供支持条件。
2.1重视重点知识内容和体育运动技能的讲解分析,突出教学重点。由于初中体育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在时间资源层次具备鲜明的有限性,因而要求初中体育学科一线教师应当积极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和重点环节,并以做好重点知识环节的教学工作环节为基础,循序渐进,并遵照预先制定的教学工作规划和日常工作进程结构,顺次完成初中体育学科日常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
举例论之,在讲授《双手头上向前抛掷实心球》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环节的重点放置于抛球过程中腿、躯干以及上肢部位在发力过程中的协调性方面,借助平实朴素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获取关于特定体育运动过程的知识认识和动作练习,并以此实现对教学重点的充分领会。
2.2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体验和尝试。体育教学学科本身同时具备理论知识性和应用技能性,因而指导初中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展示已经学习掌握的体育运动知识和应用技能,一方面能够充分展示初中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知识内容学习过程,同时还能确保不同的初中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知识项目和运动技能方面实现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构筑集思广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实现对特定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建构和提升初中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
2.3疑难讲解。教师在日常开展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解答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面对或者是遭遇的具体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及时突破在体育学科日常学习实践过程中遭遇的的限制和瓶颈,为初中学生开展体育学科学习体验水平创造了支持条件。
3."当堂训练"环节分析
初中学生想要在体育学科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顺利取得最佳效果,应当积极运用体育学科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开展运动实践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发现和总结自身在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掌握层次的缺点和不足,明确自身在改善和提升运动技能放的努力方向,为自身的未来发着创造条件。
4.结束语
本文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应用问题,择取"先学"环节、"后教"环节以及"当堂训练"环节三个基本方面展开了简要阐释,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金玉.试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兼谈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J].江苏教育研究,2011,31:11-16.
[2]周德藩.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J].江苏教育研究,2013,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