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技术创新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3 16:37: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术创新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技术创新概念

篇1

概念书籍设计的出现标志着书籍设计的概念化与空间多维化趋势的形成。作者赋予书籍“灵魂”,而设计师则赋予了书籍不同的形体。概念书的设计不能局限于“白纸黑字”传统展示形式,设计师不仅需要关注书籍的装帧审美,更要重视书籍装帧与内容之间的精神交流与空间交流,现代新型材料的蓬勃发展必定能为概念书籍的设计创造无限可能性。当书籍内容的“灵魂”与整个书形融为一体时书籍就会产生情感,但是这种结合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各种限制,比如:造价高昂、造型奇特、体积庞大不易运输等。所以目前很多概念书的设计往往只是在概念上有所突破,市场推广及应用还不理想。目前国内概念书设计在材料运用上已有所突破,但是严格意义上很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书籍,只是原有书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装饰的性而已。虽然在概念书籍设计中运用多种不同材料会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但是受到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及整个宏观市场需求,有部分设计师还是挺身而出冲在设计创新道路的前沿。材料与概念书设计的每次结合都好比时装会,它预示着未来书籍设计的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走向。材料在未来概念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也必将多样化,并呈现经济低成本化、制作工艺简单化、环保再生化的发展趋势。

二、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艺术定位

(一)材料在概念书中的情感定位

概念书籍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选择什么类型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喜好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市场,同样需要考虑读者对书籍作品的现实需求,恰到好处的材料视觉张力与人的视觉感产生强烈的碰撞,才更有助于拉近书籍与读者间的情感距离。繁杂精细的造型给人精致奢华的视觉反应和心理作用,手工制品本身就是作者与材料之间情感交流的物质化表现。因此,手工制品相对于流水线产品更有亲切感。手工制作相对流水线产品在工艺制作难度上更强,《ALPHBET》的书籍设计镂空细微线条的工艺叹为观止。

(二)材料在概念书中的形态定位

形态在概念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设计师在设计一本书的时候要考虑该以什么样的形态去面对消费者,什么样的形态更符合书籍本身的内容?不规则的物体给人个性的心理影响,与规则的物体相比自由的形态更加活泼,灵动,张弛有度可以放松人的情绪。当赋予了概念书形态之后就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利用材料的可塑性,精心制作。这套概念书是由美国设计师BrianDettmer创作,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理念,利用木质进行镂空制作,随意的层次,随意的造型,将自由的理念发挥到极致,精细的雕刻深深打动消费者,这时吸引消费者的不一定是文字信息而是不规则造型带来的饕餮视觉盛宴,这就是视觉美观对读者审美情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色彩定位

材料的抽象视觉要素有其可视性和可触感构成,其中包括材料的形态、肌理、色彩等。因此,材料本身也是有性格的,或粗狂,或细腻,或明快,或温和。

1.材料在概念书中的传统色彩美

大自然的产物给人淳朴温和的感受,书籍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是在书籍视觉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印制技术和工艺来完成,这样的结合可以加强读者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再配上文字,最后读者不光光是和作者进行沟通,和大自然,和书籍设计师之间也有喃喃细语。一本《心情日记》记录了作者的心情,也记录了设计师纯真向往自然的心情。

2.材料在概念书中的现代色彩美

色彩强化了书籍外在造型的情感,绚烂的颜色给人愉悦的心情,质朴的颜色给人原生态的享受。一组名为《NYCFriends》的作品,运用清新的绿色与质地细腻的木片结合,淡雅的颜色小巧的造型如朋友般亲密的感觉。好的书籍将它与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五感相揉嵌,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与艺术交流的空间,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书中的文化意蕴。

三、材料在概念书中的运用理念

(一)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1.材料的再利用

环保是个永恒的话题,目前市面上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纸质的,众所周知纸浆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纤维状物质,现主要是以木浆为主,树的成长周期远远大于人类的使用速度,并且人类的生活各方各面的依赖树木,树木这个大家族在就被人类折腾得支离破碎了,因此为“纸”找个可循环利用的替代品迫在眉睫。一个名为《发现》的概念书,利用废旧的报纸做成,虽没有文字,但是每打开一个柜门就是一种发现,发现里面是空的,发现里面有一个奇怪的物体,发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被称为行为上的概念书。这个设计新颖在书的内容有读者自己去填充,“发现”既是主题又是内容,在读者的阅读行为上做出突破。好的书籍设计不仅包含了书籍的本身的造型更注重书籍的趣味性翻阅的互动性,它不仅是盛放文字的载体还能与人之间产生和谐的发展空间,概念书存在于传统书卷与现代书籍相交融的三维空间里,创造力赋予概念书设计主观性,引导读者拂去书的嫁衣,寻找书籍内容的灵魂,萌发无限自由想象。

2.材料的使用周期

新材料的运用除了考虑到成本以及是否可再利用,还应考虑到书籍的使用周期。纸质的书往往使用周期短,易磨损,原料来源局限,污染大。用麻布为载体做成的概念书,这样的材料弥补了纸质材料易磨损污染大的不足,使用起来更有手感,使用寿命较纸质的书籍更长,并且麻布在制作过程中的污染轻与造纸,不足的是纯手工制作成本高。但是这种材料做成书之后并不是就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可以将它做成各种包袋等等,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也别有趣味。

3.材料的原生态

一组名为《察言观色》的概念书籍设计。意为“察江苏方言,观百姓脸色”,定义为“来自自然的书”。方言作为民族文化透着自然的日月精华,将它放入书中,书也被文字感染,这组作品选用质朴的“构皮纸”与“麻绳”色调协调,利用构皮纸的有的粗犷纹理表现淳朴,更重要的是它们和方言一样都来自民间,质朴的气息相互感染,恰到好处的工艺结合让人好像触到了语言,嗅到语言,看到语言,被每本书的独特气场所感染。作者还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将“一本本书”延生成“一个个书”,取名为《只言片语》意在:只言、片语汇聚成缤纷的千言万语,千言万语是我们与周边生活朝夕相处的亲近感。

(二)材料在概念书设计中的人本理念

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作品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被称为理念定位,好的设计作品,理念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书的灵魂在于书的内容,书籍设计的内容在于它的设计理念,两个灵魂的契合令作品达到令人瞠目的效果。

1.趣味性

在哲学上“人”与“神”“物”是相对,人本思想独立于物本思想,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人本就是说,人虽相对“神”“物”而存在,但是人主宰物,人是核心,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不能舍本求末。图8看似一本普通的书,但是经过分解重组之后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多了乐趣,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愉悦了心情,这个作品的精髓之处就在于它的可重组性,且相对于其它的概念书籍设计而言便于运输,置于屋内可自由变换造型,非常有装饰性。如果加以改造为儿童书籍定会备受家长的青睐。

2.阅读自由化

在《察言观色》中作者放眼去看世事,观察每个人的表情,不仅更加理解周遭世界,还有另一重收获:沉浸在方言这一独特的文化带来的独特趣味中,或捧腹大笑,或摸不清头脑,或意味声长……本书的装帧设计成无装订的自由版式,让阅读有了随意性,自由性。所有插画均为夸张的面部表情特写,这被作者称为“相由心生”的剪影,和《察言观色》的文字、装帧一样洋溢着大自然的味道。

篇2

常用定性研究方法及开展方式

在产品设计的开发期、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各个阶段,定性研究有不同的重点和方法,比如开发期主要运用定性研究去洞察目标用户需求,满足需求的路径等,成长期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去收集用户反馈,进行数据发掘,增加产品新特性,保持用户群的增长。本文主要介绍从产品设计师的角度在产品的开发初期为了获取设计机会点进行创新概念设计常用的两种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直接观察用户的言行举止、表情变化、操作行为等,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认知、行为规律的方法。在心理学中,观察是一种获得感性认识积极主动的方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一般按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对象、方式和时机;观察内容为被观察对象言行、表情、动作等。观察法直观、生动、更接近真实,不受被观察者的意愿、防备心理和回答能力影响的优点,而且它简便易行、灵活性强、可随时随地进行;缺点是被动地等待,通常只有行为和自然的物理过程被观察到,对于被观察者的动机、态度、想法和情感要做分析和推理,这对设计师的主观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在产品开发前期研究与设计中,无论是为了获得产品属性的相关数据,还是为了获得用户使用产品的实际情况、了解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拜访用户并观察用户怎样进行生活是极其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2.访谈法

访谈法是设计人员通过和受访人的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对于产品调查来说,访谈是用于发现用户实际产品使用情况和实际评价产品态度的一种方法。通常是以采访者同用户一对一交谈的形式展开,按方式分为入户访谈、定点预约访谈、电话访谈。其中,面对面访谈一般设置一个主访人员,一个记录人员。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前者是按定向的标准程序进行,通常采用问卷或调查表;后者指没有定向的自由交谈。在一个完整的访谈过程中,这两种形式通常交叉进行。

无论哪种访谈形式,一般在进行访谈前都应明确想得到的信息,设计访问逻辑、框架,并且列出所有要访谈的问题清单,即访谈脚本,然后制定相关顺序,并且决定怎样记录用户的回答信息,准备相关的记录设备。访谈一定数量的用户之后,访谈脚本根据访问情况不断进行修改和更新,以便得到更加详实的用户观点。

定性研究驱动概念创新的应用

企业在产品开发初级阶段,首先要明确谁是目标用户,产品将满足他们哪方面的需求,最终构思用户的需求如何被满足,规划具体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投入大量的定性研究工作对于开发突破性新产品是必不可少的,寻找问题、挖掘需求、形成概念的过程是整个产品开发的重要阶段。笔者在TCL研究院参与了针对孕妇这一群体的医疗产品开发项目,在项目开展初期,主要运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用户需求、挖掘设计概念。首先通过对医生及医疗产品卖场的走访,小组讨论制定了表1的访谈提纲,在访问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用户真实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通过访谈探索这一群体对医疗产品的态度、期望流露及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

在对2个孕妇访谈结束后,我们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优化,接着对10个孕妇进行再访谈,随后各小组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分析整个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总结机会点,讨论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的合作将从具体转为抽象,通过抽象思维确定设计主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机会,运用头脑风暴去发展尽可能多的、具体的产品概念。在与多个孕妇访谈及观察其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后,我们发现这一群体对于“辐射”一词非常敏感,她们担心现在的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带来过多的辐射,过量电磁辐射会给胎儿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比如畸形、自然流产等后果。甚至有一位孕妇因为担心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卧室里只保留了电灯泡这个“唯一”的电器。面对这个问题,孕妇这一群体基本都有防范措施,被访的12位孕妇都备有防辐射服或防辐射背心,这存在一个矛盾:有防辐射服,同时又惧怕辐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它有没有起到防辐射的作用”。“能起多大作用呢?要是辐射量很大,它能抗得住不”?“洗过几次防辐射服,不知道它还能起到作用不”。

“我觉得最安全的就是别去有辐射的地方”。———(摘自访谈记录)通过这些访谈记录及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孕妇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得出一种合理的解释:辐射是无形的,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又无处不在;防辐射服的防辐射效果也是无形的,它没有给用户(孕妇)一个清晰的反馈效果,所以导致了用户(孕妇)对于防辐射服的质疑与担心。

可以明确孕妇这个群体对于清晰“防辐射”的期望,得出一个机会点:用户(孕妇)需要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把辐射视觉化,同时能以某种显性的方式提醒孕妇离开辐射过量的环境,当然这个产品不能替代防辐射服,它更多的是帮助准妈妈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减少心理负担,给自己和宝宝营造安全、绿色的生长环境。这次定性研究驱动了一个新的产品概念设计———《保贝》,如图5、6,它是一个环状佩戴装置,由可降解的硅胶材料制作,柔软舒适。辐射探测端主要由面盖A、B,体温温差模块,辐射探测芯片,微型马达,储电纽扣电池五个部分组成。利用辐射探测芯片探测周围环境的辐射量,当辐射威胁到用户的身体健康时(如50CM的距离内有超过16mg的辐射存在),警示LED灯亮起,辐射探测端由绿色变成粉色,同时微型马达振动,从视觉和触觉两个维度去提醒用户离开辐射过量的环境。

如图3,利用情境故事版生动描绘了用户的行为,《保贝》的使用场景。这可以帮助整个开发团队更深入地沉浸到目标用户的世界中去,从中发掘用户的需要,更好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体会。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数学中考试题的分析,以及本校学生在中考试卷中相关概念题中的得分情况的统计,越来越深刻地发现学生在考试中的一些与概念相关题的失分,这与我们数学教师对概念教学理解上的偏差和教学方式的不当有直接原因。笔者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在当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不以学生为本,只为教学需要讲解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动机;2.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不够,学生对概念学习缺乏参与和体验,只是“记忆式的学习”;3.对概念的内涵缺乏重要的感性支撑,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单一;4.学生缺乏对概念的准确表述的机会,缺少辨别和比较,教师直接给定义或逐步引导、添加词语来进行定义的现象普遍;5.数学教学中存在“重计算和证明,轻概念”、“重形式,轻实质”的观念,不重视对数学概念的教学。以上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应引起我们全体初中数学教师的关注。因此,研究和探索“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创新的途径与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数学概念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是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主阵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应突出在如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

(一)概念教学观念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需要”作用。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以学生为本,就是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形成积极思维的环境气氛,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当学生有兴趣,并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抱着希望时,就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好了心理奠基工作。因此,传统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那些机械性地为学生堆积知识,简单地强记硬背与学生思维创新毫无意义的教学观念,应彻底改变。

1.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时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形式”即概念、法则、定理及其纯文字叙述,“实质”即以上对象的本质与应用。根据新教材特点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应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具体地说,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概念的定义形式不必花力气去钻,对一些纯文字叙述较繁的法则、定义不必要求学生背诵,对一些较深的理论不必去深究,但对其实质性理解,如问题的发生方式、过程应用等则需多用时间与精力,要引导学生多练习,多思考。下面举4例加以说明:

(1)代数式教学。教材采用了列举方式定义代数式,教学时教师不必去下繁琐的代数式定义,而应该从不同形式的式子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数式。

(2)方程教学。新教材从两个方面实行了淡化处理:一是定义,二是方程同解原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从解方程中理解方程的有关概念,而不必在解方程时强调解的理论依据及解方程的实际操作程序。

(3)乘法公式教学。只要加强对字母a、b的理解,而不必花大力气去记纯文字叙述。如平方差公式(a+b)(a-b)=a2-b2,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两个括号内项的特征:两个相同项,一对相反项;而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相反项的平方。抓住了这个实质,就透彻地理解了这个公式。学生对形如(a+b-c)(a-b+c)等形式的题,也会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答。

(4)平行线判定的教学。新教材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作为公理,删去原教材中的同一法证明,代之为“实验几何”的操作。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较多的填空、说理题进行实质性训练,强化学生对这一较深理论知识的认识。

2.抓住初中数学概念特点,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实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抽象概括而成的,学生总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宜根据教材和学生实情选择素材设疑置景。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导入很重要,导入恰当,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创新出了以下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方法。

(1)利用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趣闻,创设愉快的乐学情境。许多数学概念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诸如祖冲之求圆周率,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二项式系数的规律得出“杨辉三角形”比外国数学家巴斯卡发现这规律要早得多,古印度国王社拉姆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塞萨的故事,菲波那契数列(兔子数列)、费尔玛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数域的扩大、非欧几何……这些实例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懂得数学的海洋是浩瀚无垠的,激励他们为科学而献身。这些实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适当地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及数学趣闻,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看到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某位教师是这样开场的。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句适合学生兴趣需要的开场话,把学生深深吸引着)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儿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板书:笛卡儿)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时,有一天,在梦境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经线和纬线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惊醒后,灵感终于来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吗?蜘蛛在爬行过程中结下的网不正是说明直线和曲线可以由点的运动而产生吗?由此,笛卡儿发明了直角坐标系。(板书: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这一梦境的作用,又一门新型数学――解析几何诞生了。(学生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着,急切地想知道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达到创设适学情境这一目的。)

(2)利用实际问题,启发概念原型,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概念大多从实际问题抽象而来,因而多可寻到实际背景。现行教材中大多也从实际事例引入概念,所选的素材以数学对象为主,在教学中若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身边熟知的现象入手,挖掘出更切合学生认知规律,更能反映概念本质的内容,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概括,甚至去创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更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下列这些例子:

例1:平行线的概念,可先列举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日常生活中诸多不相交线的实例,找出它们的共性,使学生形成初步印象后,再抽象成两条直线,由相交时逐渐移动一直线变成不相交,从而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

例2:初中《代数》的第一章《有理数》某位教师是这样引入的:一辆汽车从东方大厦出发,沿公路向南行驶3千米,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3千米,问现在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学生当然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这个实例像小辣椒,诱发学生的胃口。教师趁学生已构成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之时切入新课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3.正确地处理好“做与说的关系”,在做数学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

“做”就是结合数学概念的特征,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做一些演示实验,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分析实验中暴露的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在“做”中自然形成数学概念。“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说”,二是学生的“说”。教师“说”在知识的发生点、疑难处;学生“说”则在解题思路,概念、法则的理解。“做”是为了“说”,“说”是对“做”的升华。教学中,应强调“做”了再“说”,先“做”后“说”。但实际上教师往往轻视“做”,常常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了之后,学生才有机会“做”;而在“说”上,教师又最容易忽视学生的“说”。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克服的两种现象。

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一节,通过让学生分析三角形、圆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后适时提出问题:“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地引入“轴对称的概念”。

(二)概念教学内容的创新――依托教材,取舍有度,落实双基。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只能是教学和学习的依托,而并非教与学的全部。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整齐划一,过于系统严谨的教学内容体系,制约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创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对教材的完全依赖及照本宣科的做法。

1.重视教材,提倡“咬文嚼字”,避免“概念不清”,反对强记硬背。

初中数学教材十分重视知识叙述的严谨性,强调逻辑顺序,后文知识的陈述多以前文知识为基础,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特别是数学概念每一字一句都十分严谨。提倡“咬文嚼字”,并不等于提倡死钻牛角尖。学生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应当以宏观把握为主,即掌握落实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数学概念是建立法则、定理的基础,自然也是计算和证明的基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许多毛病和错误常常与“概念不清”有缘。为了把概念讲清、讲活,使学生能理解、能表达、能应用,可采取“欲进则退”的策略,先把概念讲授的起点退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上去,然后,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使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掌握住活生生的概念。再在这个基础上强化本质属性,注意概念间的区分,加强概念的直接应用,使其坚固。相反,如果就概念讲概念,不肯后退一步,就只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无味,得到的概念也只能是枯木朽枝。在这个基础上,过早地过渡到法则和运算,数学学习就将失去生机,概念不清的情况必将随时出现。

2.依托教材,取舍有度,边学边用,应用到位。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规律,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要尽快地运用,不是完全学好了再用,而是边学边用,在学的基础上用,在用的过程中学,不断循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起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形成熟练的技巧。

有的教师讲课时,喜欢面面俱到。比如说,才讲了因式分解的概念,学生还没做练习,就对学生讲:因式分解要分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比如……;因式分解要分成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不能再有和差形式,比如……;因式分解要看在什么数系的范围内进行,比如……。期望在一开始就想把因式分解各方面问题都交代清楚,毕其功于一役,这是违反学生认识规律的。就像学生学游泳,事先讲点注意事项是需要的,但讲多了没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早点下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许会喝两口水,这时再叫上岸来,强调一下要注意什么,再让他们去实践。总之,学生没有实践,你讲得太多,他根本没有体会。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逐步引导,才能把他们的认识真正引向深化。

3.钻研教材,总揽全局,把握概念的层次性,层层推进。

由于人们的认识总是逐步深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初中数学教材对这些概念的阐述不是一次展开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有些概念需要深入钻研教材,总揽全局,才能把握这种层次性。

例如:绝对值的概念,在初中由于学习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需要,引入了有理数绝对值的概念: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是一种规定性的定义,初中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很难理解它的意义。所以课本接着指出:“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学生通过数轴检验后,确信了这个断言的正确性,从而也就明白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对于绝对值的概念获得初步的理解。

到二次根式这一章,课文又指出,把绝对值与开平方运算联系起来:“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这个数二次幂的算术平方根”;在学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学生又看到,这不过是两点距离公式的特例。这样学生便由浅入深地认识到绝对值概念的层次性和多侧面性,从而领会了它的实质。

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缺乏层次结构原则的指导,一个一个孤立地介绍概念,结果学生会在头脑里不分层次地罗列一大堆概念,把从属关系的概念看成并列关系。这样的认知结构不便于知识的存储和提取,从而阻碍解题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按照概念的层次性组织教学,使学生逐步认清概念的等级性和多侧面性,既掌握概念的内涵又掌握概念的外延,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概念体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网络化。

(三)概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课堂结构,优化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而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重点定位于培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事实证明,呆板、一成不变、过于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没有生命力了。只有通过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通过创设宽松和谐、主动自觉的学习环境,改善课堂结构,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才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从而展现教学上的高效率、高质量。

概念教学要避免“满堂灌”、“注入式”的陈旧教学模式,就要在概念教学方法上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应突出体现在问题提出和解决的方法上,即:教师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善于提出质疑的思维方法。概念教学的首要环节不是向学生展示概念,而是结合概念自身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一系列巧妙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其思维能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挖掘原型,提出问题,自然导入。

数学概念大多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因而多可寻到实际背景。在概念教学中若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身边熟知的现象入手,挖掘出更切合学生认知规律,更能反映概念本质的内容原形,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概括,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而且是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下面就初中数学第四册“函数”这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进一步说明。

对“函数”这节课,某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先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具有某种对应关系,除课本中两个对应的例子外,增加一个身边的实例:你坐过摩天轮吗?想一想,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如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1)据图填表

(2)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针对实例问:在运动过程中:①对于给定的时间t是否一定有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②任何一个时间都有几个高度与之对应?学生对于这种身边的现象,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回答,且显得轻松愉快。然后指出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就像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明万有引力定理一样,我们也可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得出一个十分有用的重要数学概念――“函数”。(至此“函数”有了一个生活中的原形,何为函数?又如何从实例中得出这一概念呢?学生们带着问题,在期盼中进入下一阶段。)

2.揭示本质,自然联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对素材的选择或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简单的堆积,使联系也显得勉强,自然会影响到效果。对何为函数,不妨先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认识:(1)从字面看是设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2)用直观教具演示,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刚才的实例。用直观教具可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加深对概念的印象,并使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接近了一大步,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也得以培养。但需明确,直观仅是过渡的工具。(3)从摩天轮运动的特点看,它是一种具有①②特征的特殊对应,特殊在哪里?怎样把实例的特征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而形成数学概念呢?促使学生去分析,去寻找适当的数学语言表述,使学生去分析,去寻找适当的数学语言表述,使学生从直觉印象逐渐向抽象化、数学化过渡,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

3.聚焦信息,自然形成,培养概括能力。

概念反映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舍去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中与一般性无关紧要的具体内容特征,再加以概括,便成为概念。让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抓住本质特征,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实际生活现象数学概念化的过程,品尝数学家发明创新般地喜悦,有利于切实发展概括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及抓关键意识。

在教师适当引导下,让学生对实例数学语言化:记t=(时间),h=(高度),“在摩天轮旋转过程中”,记作“一种对应方式”。再由问①②概括本质特征:在摩天轮旋转过程中,(时间)中“任何一个”,(高度)中“都有唯一”。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整理出正确完整的函数概念(培养概括的准确性),并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结构,找出关键字眼:在摩天轮旋转过程作用下,A中“任何一个”,B中“都有唯一”(有利于培养概括的敏捷性)。由此分析函数的特点并使学生看到数学概念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它离我们的生活并非太遥远,使概念的到来不会觉得大突然,也使概念成为可以感受到的,具有“真实”意义的、可自然接受的概念。

(四)概念教学手段创新――“投”“机”取巧,常见常新,营造创新环境。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有效辅助实现教学创新。投影仪、多媒体微机等在辅助教学中也已经不再新奇,这些电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主体化展开,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独特作用。

1.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演示和过程模拟,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直观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建立牢固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结构,必须重视形象直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具不能灵活变化,缺乏形象直观,可感性差,而计算机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高分辨率以及完善的彩色绘图功能,并可发音。利用计算机绘图,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设备向机器输入各种图形参数,使图形千变万化,这一点是任何其他直观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在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中,利用微机的绘图的功能的过程宏观化,直观可感,有助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数学概念。

多媒体辅助教学分课堂演示和学生实践两种教学模式。课堂演示以教师操作为主,教师将已编好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网络传送到各终端屏幕,边演示边讲解,边提问边验证学生回答的结果正确与否。学生的实践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学习数学教材内容―建立数学模型―上机操作―归纳小结”的模式进行。教师通过教学网监测各学生的操作情况,对做得好的通过教学网络将其结果传送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让大家学习,对做得差的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下面是巩固初三平面几何“圆”的概念的一次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先通过校园教学网让学生复习画定圆(已知圆心、半径)的过程,在屏幕上画出一个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然后,通过提问,请学生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指出画法,并通过由教师操作验证的方式在圆上作下列图形:(1)过圆上一点A作圆的一条切线AM。教师按学生的回答(让图标到达A点并转向与过A点的半径垂直,然后前进,再后退)操作即得到所求的切线。(2)过点A作圆的一条弦,使之与所作的切线成60°角。这个问题开始使学生感到为难,“成角”这个问题好解决,只须让图标再前进到达A点,然后转60°角就行了,关键是要图标再走多远才刚好到达圆周上,即弦长应如何计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草图,在假设已画出来的图中,若过圆心O作OE垂直弦AB于E,则根据圆的性质可知弦长AB=2AE,而∠AOE等于弦AB所对圆心角的一半刚好等于弦切角,则在直角三角形AOE中,AE=AO,当教师按这一结果操作在屏幕上果然画出了所求的弦时,学生们显得格外兴奋。(3)连结BO。此时学生们积极思考,各提“连法”。有的提议用定位命令让图标到达图形中的相应位置;有的主张用转角再前进的方法。教师按其中一种方法操作,令图标顺时针转角后,再前进R,图标刚好到达圆心位置,连结成功!其余办法留给学生们自己去实践。(4)作出以AB为一边的半圆上的圆周角。学生又开始思考,一种办法是让图标前进R回到B点,反时针转角,即指向与AB垂直,然后按假设已画好的图中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长的算法,令图标前进R即达到C点,再令其顺时针转角,图标即指向圆心,只须令其再前进R,即可大功告成。另一种办法是让图标先从圆心到达C点,再连结CB,当然算法与前一种又有所不同,留给学生自己去作。教师演示完毕后让学生自己实践,要求画出同样的图形,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校园教学网监视各人的操作情况,对完成得好的及时将其结果传送到大屏幕上让大家观赏。

三、实施的效果分析

1.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途径与策略,培养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基本概念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概念、数学计算和几何证明学习的和谐发展。我们通过开设概念教学专题课程渗透,进行概念教学课外辅导、学生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概念教学活动形式,有效地开展学生对初中数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促进了学生数学概念、数学计算和几何证明学习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2.培养了学生对初中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使他们意识到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能力和学业成绩。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学生在考试中同数学概念题相关的题得分得到增强,下面是对初三(3)、(4)班学生2004学年数学中考中同概念相关题的得分情况的一个调查统计:

从表中可看出,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与概念相关题的得分率明显比年级平均水平高。在2008年的中考中,笔者所任教初三(3)班、(4)班在升学考中取得可喜成绩:上线的5人中,最高分达118分,最低分也有109分,并且100分以上者达20多人。中考数学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3.教师的概念教学观念得到了初步转变。经过近一年实践,教师的概念教学观念得到了初步转变。实践教师自觉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知识,领会课改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打破传统的“重计算和证明,轻概念”的教学模式,着力改变学生的概念学习方式,让学生爱学、会学。同时,由于心理学与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教师能不断地汲取相关的成功经验,不断地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少走了许多弯路,减少了许多重复性的劳动。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客观上也为新课程的即将实施做好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顾冷沅.教学实验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求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人民日报出版社.

篇4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s a new discipline, it i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strumental discipline,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subject, the strong practicality, contents updated quick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re closely linked, so to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requirement also is quite high. From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Provide plenty of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of time and space is the guarante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Independently,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ways of learning is to develop innovative approach;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tc explored.

Keywords: curriculum concept,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教学由传统的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一定愿意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尊重学生,多用鼓励赞赏的方法,少用甚至不用批评等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他一些肯定和赞赏,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才易于表现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计算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计算机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无论课堂讲授、教师或学生演示还是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这种问题应该是难度适中的,学生探究才有信心,问题应属于“跳一跳,摸得到”的,这样才有探索的余地,问题还应该是有实现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形成探究问题的高度热情。

二、 提供充足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创新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要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没有时间保证就是一句空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也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同时创新的思维空间是指学生面对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价值性。所以,没有思考的时空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就不能产生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当然也就不含有创新意识。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的途径。

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自主学习要关注探索,体现自主,重在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应是“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照书本样子,把获取的事物组织起来的一种活动。”所以教学应当是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能够对所学和已积累的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自主探索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应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疑难问题提供给其他同学,通过共同讲座、探究、寻求共识。这是一种学习上的整合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整合,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进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像能力得以发挥

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地解决新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运用到学习新知识和其他课程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种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第一,鼓励学生大胆求异;第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第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篇5

在我国,“创新”一词古已有之,“创新”亦作“剏新”。《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元典章·兵部三·铺马》:“有今后剏新归附的百姓有呵,有铺马里上来者,他每的拜见马匹沿路上依在先体例,与草料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典型代表的创新始于70年代末改革开放,国内外学者对“关于后发国家如何通过技术引进获取自主技术”的研究概括为“技术学习(technological learning)”。技术学习是指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期望通过成套技术的引进或通过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在干中学过程中学到一流的核心技术,来达到技术创新或模拟创新的目的,促进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技术学习的主要特征包括:(1)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尤其是成套技术引进。(2)深化技术引进:市场换技术和模拟创新。(3)对成熟技术的引进,投入成本低,研究力量小与学习成本高,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回报快,难于掌握核心技术。

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在技术力量及R&D资金不足,资源有限条件下,在较短的期限内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为积累技术能力、提高R&D水平,形成后发优势[1]。我国开始了技术引进和模仿(二次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个封闭了几十年的经济体,依靠开放部分市场换来了发达国家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尽管我们为此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费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但在一定意义上,换来了税收和就业,还换来了GDP。《90年代产业政策纲要》提出“为了换取关键技术和设备,允许有条件的开放部分国内市场”,由此开始了“市场换技术”,边学习边模仿。十年间,外商确实带来了许多我们没有的设备和一些我们没有的技术。而这些设备和技术在国外来说都已经过时了。一旦设计关键技术,便无一例外地保守秘密。要用只能付出昂贵的知识产权费,或购买国外的现成半成品或制成品,致使我国技术创新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发展始终处在产业链下游。

90年代末,为了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学者借用国际成熟的集成创新概念开展了集成创新的研究。我国的集成创新侧重从管理、企业角度考虑,是几个要素的整合,是一种类的集成。国内学者许庆瑞和陈劲将集成创新看作是战略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六要素有机整体。然而尽管我国学者注意到了集成创新要素的协同性和复杂性,但只是强调将创新活动变成一个有机整体,而没有明确给出如何实现这种协同性的集成创新。如宋刚等指出了技术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将创新2.0总结为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强化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创新民主化。

尽管我国的集成创新和发达国家的集成创新还有差距,但是毕竟也跟着国际先进理念在进行创新理念的学习和追赶。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2006年我国提出了“自主创新”理论。“自主创新”理论是以技术引进、技术学习和模仿、集成创新理论延伸和发展,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过程。其内涵包括:自主是前提、创新是要害、知识产权是关键和创新能力是核心[2]。

对于自主创新的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3]。一是定位于科技方面,与自主知识产权相联系,认为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二是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内生性出发,认为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具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突破;二是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三是新市场的率先开拓。三是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理解自主创新,创造是科技行为,而创新是经济行为,涉及到技术发明创新、生产流程创新、内部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一系列的过程,所以自主创新不等同于技术创新,它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过程。周光召认为,“自主创新虽然主要指科技,但也不仅仅是科技,包括管理、制度、品牌等方面。”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是我国在技术引进、市场化技术、集成创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阶段,其特征既包含又超越以往的创新特征,尤其重要的是强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所属性。自主创新的主要特征:(1)涵盖面广,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强调自主知识产权;(3)创新的整体性,包括科技、经济、管理、制度等方面。

通过以上的表述,将我国创新历程的演变总结概括为表1。

结语

尽管“创新”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还是诞生在改革开放年代,始于技术学习和模仿。创新的概念在不同阶段内涵逐渐演变。在发展中国家,创新内涵的发展经历了“学习-模仿-自主创新”的三个阶段。以中国为例,创新的发展路线经历了技术引进-学习-模拟阶段、集成创新阶段和自主创新阶段,这个发展过程是随着对知识产权制度认识的深入而开展的。知识产权应用领域从同行业发展到跨行业,后又随着地域的变化扩展到了国家之间,更有甚者,伴随着技术革命的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层域高层化、集约化。在技术引进-学习-模拟阶段一味认为通过开放部分市场可以换来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十年间发现涉及到国外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由于这些技术背后是其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命脉。基于此开始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先后开展了集成创新(尽管这个词仍是学习国外概念)和自主创新,后来证明我国的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一部分。国内集成创新概念的提出,第一是出于学习的目的,第二是为了促进技术创新,第三是为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而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则是是我国在技术引进、市场化技术、集成创新基础上的一大进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良好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62-01

一、复杂性概念的研究

(一)复杂性概念的界定

按照传统的理解,复杂与简单只能相比较把握。一种事物未被认识或者一个问题未被找到解决办法时被当作复杂的,一旦认识或者找到解决方法后就成为简单的了。目前,关于复杂性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因为复杂性涉及面很比较广,譬如:生物复杂性、生态复杂性、演化复杂性、经济复杂性、社会复杂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复杂性原则及特点

复杂性原则是对简单性原则的优化和发展,是人们探究万物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它认为显示世界中没有简单的万物,是有简化了的万物。

复杂性原则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承认复杂性是万物的本质,简单性才是万物的现象;第二,复杂性是多样化的。不同系统,不同的过程其复杂性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既包括内部要素非线性想干而形成的差异性,也包括外部环境条件影响制约而产生的差异性。同时,差异性在系统内也并非均匀分布。第三,普遍性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是有效的,但是在其他的场合可能失效,应该充分把握好可分离与不可分离的关系,增强从局部性,特出行和整体性及其普遍性相统一的认知原则和思路。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的涵义

(一)技术创新概念的研究

技术哲学学者对“技术创新”概念指称什么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辨析。远德玉先生较早地提出“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必须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才能深刻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在他看来,目前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技术创新是与研究开发相近的科学技术活动活动;另一种认为技术创新是与生产经营相近的经济活动。

(二)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涵义

基于复杂性视角下给技术创新作出一个更为完善的阐述和界定:技术创新是创新诸要素在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创新主体通过创新中介作用而使创新诸要素协同匹配和诸环节上下耦合等非线性相关作用而自行组织生成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态实践活动和混沌过程。

(三)复杂性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的特点

1.技术创新的开发性。封闭系统没有复杂性,只有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才能既适应环境又反作用环境,才能形成自组织系统,最终使系统从无须走向有序,从底层趋向高层次。技术创新的开放性表现为:创新的根本目标是不断引入已有的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变为实现的技术成果即产品或工艺,并进而通过市场化而完成。

2.创新主体的多元性。技术创新主体既包括创新能力,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也包括显示从事活动的主体,新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成为作者简介:马姗,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影响技术创新效益的重要因素。

3.创新要素的多样性。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涵盖了内部和外部的因为,各创新主体与物化的创新要素都具有异质性,即使是质上相同的创新主体由于创新内容、层次以及各个的性格差异也可能无法充分协同。

三、技术创新在复杂视角中自组织方法论上的启示

(一)自组织的定义

在哲学层面,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了“自组织”概念,他认为自组织的自然事物有以下特征:它的各部分既是由其他部分的作用而存在,有是为了其他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的,各部分交互作用,彼此产生,并由于它们的因果联结而产生整体。只有在这些条件下,而且按照这些规定,一个产物才能是一个有组织并且是自组织的物,而作为这样的物才称为一个自然目的。

(二)技术创新的自组织在方法论上的启示

1.技术创新的自组织性

篇7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87-02

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得到企业积极践行的同时,在学术界也受到高度重视,形成了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但综观起来,有关企业家禀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阐述尚不多见。而在许多实际案例中我们都可以深切感受到企业家禀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

一、熊皮特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定义

首次提出系统的创新理论,成为研究技术创新问题的开山鼻祖的是奥地利学者熊皮特。他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1)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熊皮特的创新概念涵盖是十分广泛的,包含了一切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与技术直接相关,也可能与技术不直接相关,但其目的是要产生效益,获取利润。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的定义,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与熊彼皮特的概念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

依据熊皮特的创新概念和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提炼技术创新的含义,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并最终产生市场效益;(2)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借助于技术手段而实现的经济行为;(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市场实现程度。其成败和绩效的最终评判指标不应该是技术指标,而是经济指标。

三、技术创新呼唤企业家禀赋

正是技术创新的内涵决定了其与企业家禀赋的息息相关。

所谓企业家是指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具有特定素质和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充满激情、洞悉未来、把握机遇、勇担风险是企业家与生俱来的禀赋。而这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

(一)技术创新呼唤企业家眼光

理解了技术创新的内涵,也就理解了技术创新不仅是局限于技术问题的系统集成。从微观层面,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就应该系统地考虑技术、市场、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家的前瞻性眼光和对未来的洞悉力在项目的判断和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非一般技术人员所能掌握。在宏观层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更非企业技术层面所能决定的。采用领先、跟随抑或是模仿战略需要契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需要高屋建瓴的眼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懂技术的马云却是“支付宝”项目的至关重要的设计者。阿里巴巴是世界首创的B2B网上商务王国,而网上交易最大的障碍是交易双方的不诚信,容易产生欺诈行为。如何从技术上防范或消除诚信风险就成了阿里巴巴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正是马云跳出了技术人员就技术而技术的框框,设计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彻底解决了网上交易的信用问题。而随着这个难题的解决,也使淘宝网的交易量呈井喷式放大,日交易额超过了3亿人民币。

(二)技术创新呼唤企业家胆略

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伴随着资金的投入。在结果并不明朗的起始阶段,或大或小的资金投入都需要睿智的判断和足够的胆略。记得教授MBA的一位著名的教授说过:“我们有远超于企业家的学识而成不了企业家的原因是我们缺乏企业家的胆略。”可见胆略是企业家之所以为企业家的最具特色的禀赋。对于看准的项目是否敢于投入、勇于承担风险决定了企业能否把握机遇创造未来,也决定了企业平庸与否的个性。当年张瑞敏砸向缺陷冰箱的第一锤,使他日后日显的企业家魄力初露端倪,也为海尔冰箱后续的一系列开发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个基础造就了海尔的华丽篇章。

(三)技术创新呼唤企业家手段

篇8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M);施瓦茨(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Clark(1985)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Smith,1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篇9

一、引言

新经济环境下,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存储和传播成本的降低,以及国家联盟和市场的开放导致了价值链在地理上的扩散,进而形成了全球化市场。相应的,市场主体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世界性的中小企业增加、世界性的企业集群增加以及聚焦全球的大企业数量增加。主体间激烈的竞争导致了创新的速度加快,产业生命周期也开始缩短,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组织更新和淘汰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本文试图探讨企业应如何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而不被淘汰。

二、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定义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创新(Innovation)概念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年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以获取潜在利润”。技术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索罗(S.C.Solo,1951)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提出的,其中对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的界定,被理论界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上的里程碑。技术创新是“一项发明被首次应用”,“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的成功应用”,“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商业化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包括设想的产生、研究方法、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一个以实际应用新的材料、设备和工艺,或者某种已经存在的事物以新的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使用为直接目的,承认并探索新的需要,寻求或确定新的解决方式,发展一个在经济上可行的工艺、产品和服务,并最后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完整过程”,“因技术的推广而开辟了新的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创造足以迅速改变我们社会和生产方式的新经济实力”,“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使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经济效益;就是从新概念的建立,到形成物质生产力,并成功地使创新产品成批地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总的来讲,技术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是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与开发或组合,到实际应用或产业化,并获得潜在经济效益全过程的相关活动。

三、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正确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以及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谋划和根本对策,旨在通过创新调整企业原有的经营格局,以在变化的环境中争取主动性。技术创新战略常被分成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4种。

(一)领先创新战略

领先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率先开发出某一新产品,并在市场中一段时期内保持领先优势,即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垄断利润。领先创新一般属于基础性研究,研发的往往是一项全新技术。包括从实验室研发到最终创新成果被市场接受等一系列环节,所需资金投入都需要创新主体一方承担,对创新主体的资金投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此外,自主创新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和研究设备的先进度也都有较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创新主体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来进行培养和建设。因此,采用领先创新战略的企业一般都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因为这是投资大、风险大的战略行动,即使是大企业,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选择领先战略。

(二)跟随创新战略

企业跟随同一产业主导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创新活动,其主导方式是对主导型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以选择、改进和提高,并在降低制造成本和拓展市场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相对于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对企业综合实力的要求比较低。采用跟随创新战略可以把市场风险留给领先者,同时把研发成本降到最低。而且,采用跟随型战略的企业也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失败与缺陷,从而具备“后发优势”。并且可以利用市场先进入者开发的市场,降低了市场开发难度,节省了市场开发费用。

(三)模仿创新战略

企业自己不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再创新,通过购买专利、逆向工程等方法,学习、模仿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行为,利用地区优势进入某一产业领域,甚至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柠檬市场”效应驱逐创新者的产品。采用这种战略的大都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他们与技术领先者相比,技术实力差距较大,难以与之直接竞争,但可以利用地区优势通过模仿而进入这一产品领域。企业这种战略投资少、见效快,比较适合研发能力较弱、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

企业采取模仿战略,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模仿者是否有较强的设计、工程生产能力;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开发投入;是否能做出适合地区环境和消费习惯的再创新,实现技术与产品的本土化;是否能准确地分析与把握技术的性能和前景、高起点地引进技术并最终实现技术跟随甚至技术领先的目标。

(四)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对企业能力的要求较低。根据合作对象的不同,合作创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间合作,另一类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企业选择的合作对象不同,合作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 企业合作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技术许可、联合研发、战略联盟、共同构建经济实体、委托开发、共建研发中心以及共建科技园区。

四、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一)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指产业从产生到消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厂商行为(特别是进入和退出行为)的改变过程,一个新产业从出现到成熟一般都会经历价格下降、产出增加和企业数量先升后降的非单调过程。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则是在实证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的现代产业组织学重要分支之一,是产业演进理论中有关整个产业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产业内厂商数目、市场结构、产品新动态变化的理论。比较著名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有:G-K理论、Klepper-Graddy理论和Aganval-Gott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一般将一个产业划分为投入、成长、成熟、衰退4个阶段。投入期厂商数目较少,消费者也较少,厂商获利不多,且主要以产品创新为主;进入成熟期,随着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厂商数目逐渐增多,产业产出逐渐增加,激烈的价格战开始展开,企业开始将创新的重点转向过程创新;到了成熟期,经过优胜劣汰,厂商数目、市场需求与供给、技术都趋于稳定;衰退期则是产业经济新陈代谢的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相对的或绝对的规模萎缩,产品老化、退化、功能减退而出现的颓势状态。

(二)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1、产业投入阶段。在产业的投入阶段,由于企业对所在产业的不熟悉,整个市场基本属于完全竞争时期,各企业对于如何发展本行业仍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即使是技术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在初始阶段也不得不模仿/跟随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在模仿/跟随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习、壮大,而对于那些技术创新能力很低的中小企业来说,则只能采取技术模仿战略。

2、产业成长阶段。在产业的发展阶段,各企业对所处产业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这个时候随着孕育阶段各企业的发展,产业内开始出现了领导者,此时,产品市场已经逐渐向垄断竞争转移。这个阶段对于技术创新能力中上等的企业来说,其技术创新战略就需要有一点改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了要在竞争中站稳脚步,立于不败之地,可以继续采取跟随/领先战略,对产业内的领先技术加以改进。而一旦发现有竞争力的技术方向,企业就应当抓住机遇采取领先创新战略,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那些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这一阶段除了继续采用模仿战略外,也可以根据所服务市场的特殊需求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实行跟随创新战略。

3、产业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中的各项非技术因素基本上都已固定,垄断竞争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内保持领先优势,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垄断利润,就必然会选择领先创新战略,率先开发新产品。当然,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合作创新战略,利用科研机构或高校雄厚的研发能力。

4、产业衰退阶段。随着产业内核心产品其生命周期衰退期的到来,该产业也进入了衰退期。众多企业发展的实例表明,在这一阶段,产业内的领导者如果不能及时采取领先创新战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就会由领先者变为失败者。

五、结束语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在不同时机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在产业的投入和成长期一般适合采用比较保守的技术创新战略,比如模仿和跟随。只有这样,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产业环境中站稳脚跟。而到了成熟期或衰退期,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要求加大,企业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就必须考虑激进一点的技术创新战略即领先创新。而领先创新战略通常是与合作创新战略一起实施的,即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发一些全新的技术,以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或者延长产业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Harry G.Barkema, Joel A.C.Baum, Elizabeth A.Mannix.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a New Tim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5).

2、傅家骥.技术进步系统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3、刘满强.技术进步系统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篇10

一、技术创新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技术创新概念

创新概念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 A , 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创新活动,把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的新设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在他看来,企业家就是一个创新家,企业家的精神就是创新。缪尔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技术创新概念作了系统的整理分析。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国内的学者彭玉冰、白国红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傅家骥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2、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就是技术创新,这就要求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适应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行。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在公司治理结构设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完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实现对技术创新活动有促进作用。因此,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依赖于:一是管理者必须科学的进行创新决策,减少创新的未知性;二是发挥管理者的创新积极性和战略眼光,以减少较高风险性;三是筹备创新所需备的资金,这是创新收益滞后的直接要求。而上述几个方面都可以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内得以解决。

二、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的范畴,公司治理是生产关系的范畴,即技术创新决定公司治理结构,而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有反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否则会妨碍技术创新的进行。企业在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在管理者、投人、成果分配以及创新模式等方面都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技术创新的实施中,管理者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必须要有高度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具体说来,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有以下特征:一是创新动力,即激励或刺激管理者从事创新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因素。二是创新能力,如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快速组织与实干精神等。三是创新权力,包括与创新决策和实施相关的其它权力。四是创新决策,即管理者创新选择的范围和对象,如创新内容、创新策略和创新方式的选择等。企业的管理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选择:一是选择墨守成规,不会给企业短期内或在管理者任职期内带来损失;二是选择技术创新,承受巨大风险,一旦成功,为企业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者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这种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的变革必须与企业技术创新同步进行,管理者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对推动技术创新活动至关重要,是企业顺利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2、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成果分配的影响

从技术创新的投人方式来说,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企业的所有者、管理层、员工以及政府等对其相应的投人。企业主要是以资金和人力资源对其投人;政府主要以政策支持上对其投人。这些投人必定要涉及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权责利。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制衡体制,以保障创新的顺利开展。

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和享有权力,各利益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决策权、自治权与参于创新程度都影响了技术创新的绩效。因此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股东的利益保护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目标,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治理模式也成为了现在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适应技术创新的发展

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的未知性、高投入性、回报滞后性,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结构,建立共同治理机制,从而有效地顺应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1、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要建立决策有序,监督有效的治理结构。一是确保企业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权,实行持股主体多元化,解决所有权的虚置问题。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有一定的股权集中度,有一定控股股东,以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完善董事会建设,通过股东大会的选举,推选出的非公司执行人员担任的“外部董事”,保证董事会对股东承担受托责任,消除“内部人”和“一言堂”等阻碍公司有效运转的现象。三是提高监事会的监督素质,加强分析研究的能力,积极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2、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结构,解决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

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需要了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产品的市场治理整顿,规范产品市场秩序。二是完善经理市场竞争机制,公司的经理人存在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经理人员常因自己的行为导致公司经营劣迹,利益受损。三是完善公司控制权市场竞争机制,如果公司业绩差,股价下跌,这就导致其他公司大量收购该公司股票,控股该公司,导致高级管理层的频频该组,导致大量项目停滞,资金流失。

3、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发挥利益相关者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