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笔记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3 16:37: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课堂笔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课堂笔记

篇1

一、课堂笔记记什么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语文课堂上要记老师的板书,因为板书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要记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要记自己没听懂的问题和文章的重难点,以便下课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还可以写下自己听课时对某个问题的联想或感悟。

二、课堂笔记记在什么地方

一般内容可以直接记在课本上,笔记与学习的内容连在一起,可以更便捷地帮助你对课文及相关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如果需要记的内容很多,使其更有条理性,且便于以后的系统复习,也可以记在单独的笔记本上。当然,这两种笔记可以并用,根据不同需要而定。

三、记课堂笔记的方法

1.倘若记在笔记本上,应注明课文标题和所记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以再做一个小标题。

2.记笔记不是越详细越好,重要的内容力求详细,一般性内容简明扼要,要在用心听课的同时,尽可能捕捉并记下重要的信息。较难理解或似懂非懂的内容在记录时要在旁边做上记号。

3.善于浓缩老师授课的内容,这就要求一边听课,一边要概括、提炼老师的话。

四、记课堂笔记的原则

做课堂笔记是听课的辅助,不能因此而影响听课,要快速灵活。记笔记要善于选择、概括,不是老师所讲的每句话都需要记下来,要简洁精要。同时,还要有条理性,便于以后的复习查阅。

五、课堂笔记的整理

篇2

做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注意,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最多可以坚持十几分钟,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让这些学生读、听是很难维持整一节课的完整性的,因此,我们得想方设法让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们把笔动起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所以,我们必须先从思想上去让他们知道做笔记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单纯讲道理,是不可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样的做法的,于是我利用了一个字来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这就是“聪明”的“聪”字。因为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别人说自己聪明,他们也希望自己变得聪明,而这个“聪”字,刚好体现了课堂的“四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于是我就利用这个字,把它拆分成四个部分,告诉学生: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就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怎样才能做到“心到”呢?那你必须用上你的双手,怎样用啊?跟着老师做笔记吧!学生听到有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于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做笔记的做法了。

2 从“模仿”下手

低年级的学生该如何去做笔记呢?理所当然,他们不可能像高年级的同学那样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记,所以,我认为可以从“模仿”下手。从古到今,多少伟大的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开始的?临摹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那么模仿同样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此,在让学生开始做笔记之前,我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上语文课除了书本外还必须准备好笔记本(软皮抄)。但是我并不让学生随意乱写,我要求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去记录。由于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主要是涉及字词句的知识巩固。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反义词、词语积累归类等。所以,我会对不同的知识让学生记录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对于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一般就随着教学进度根据需要适时提醒学生记录在相应的生字旁边,尤其是多音字,我会把多音字的拼音与组词抄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我的格式抄写在该生字的旁边。对于近义词、反义词则记录在课文的行间。至于文中的好词好句或者补充的课外知识,我则让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每一次我都会给予学生充分记录的时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要求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所有学生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3 让“被动”变“主动”

在老师的要求下模仿着做笔记,无疑是一种被动的做法,但是,只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可以变成学生主动的行为的。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做笔记,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一些积极做笔记的同学,还给他们奖励小红花,也在展示台上展示他们的笔记,让所有同学都向他们学习,激起其他同学的不服输心理。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奖励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很有效的。现在,我班有不少的学生已经不再是每次都要老师叫做笔记才做笔记,而是每当看到我在黑板上把一些例如多音字、课外知识等板书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抄写好在相应的位置。这点我班的诗琪同学尤其主动,有时甚至还没有等我写出来,她早就把文中的多音字在相应的地方写好了。由此看来,只要使用一定的激励方式是可以让学生做笔记由“被动”变成“主动”的。可见,激励也是培养做笔记习惯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篇3

一、研究背景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学习方法失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听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课堂笔记被他们忽视,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当然就不理想。而且教师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也时常忽视对他们的笔记指导。

二、现状陈述

初三(1)班语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多则十六七个少则十一二个,班级总人数只有四十二个,语文学困生占了26%~40%。面对如此广的学困生面,要想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复杂,但又有个共同点,就是学习习惯差。其中上课不记笔记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此我对学困生的笔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根本不做笔记的1人,占5%;偶尔做笔记的2人,占11%;笔记很随意的6人占35%;做笔记但不知道怎么记,记什么的17人,100%;觉得做笔记太累,懒得记的2人,占11%;认为笔记很重要的17人,100%;认为自己成绩落后是不记笔记造成的2人,占11%。

从调查的数据看,学生懂得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可是不懂笔记怎么记、记什么成为他们不能很好地记笔记的主要原因,当然听课效率低下。通过跟学困生谈心和课堂观察发现,他们不能坚持做笔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没有兴趣,学习不主动,学习目的不明确。(2)自我控制力差,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上课听不懂就开小差。(3)上课时易受同学影响,因而课堂上思维不能很好集中到学习上。辨别能力差,受消极因素干扰大。所以教师教会学困生正确地记录听课内容,培养课堂笔记习惯,对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树立学习自信心是大有裨益的。

三、实施策略

1.“随听随记”,做好书头笔记,提高听课效率

学困生听课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有:(1)思考问题不够积极。(2)精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3)不能认真地记课堂笔记,或课堂笔记抓不住重点,条理性差。(4)课堂知识不能有效掌握,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有书课后可以看书。听课不求甚解,或稍遇到困难就不想听。

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让学生随听随记书头笔记的办法。“随听随记”学生势必全神贯注,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讲解,跟上教学节奏。即使不能积极参与思考,至少在手、脑、眼、耳并用中加深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书头笔记”就是将记录的内容写在课本上。因为记在书本上有三大好处: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把记录的内容写在一旁;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这种笔记方式对于原本就不太会做课堂笔记的学生来讲容易掌握,也比较实用,效率高。

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听课时边听边记,将课堂上的知识要点直接记录在课本上。起初有的学生连拿笔的习惯都没有,但在我多次提醒之下提起了笔,开始在书上圈划,课本旁的空白处有了星星点点的字迹。将他们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上来,至于笔记的质量暂不作过高的要求。让他们初步养成听课记录的习惯。

比如,尹x同学在之前从不做笔记,而且认为笔记太烦,不做笔记也能学好语文,做了笔记反而不知道上课是听讲好还是记录好,无所适从。我就跟他讲明笔记的目的与意义,与他分析造成他没有笔记习惯、不会做笔记的原因。先在思想上让他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对象,时常提醒他该记录了,课后要他补好遗漏的内容。起先他很不适应甚至非常反感,我也不着急,只要他肯提笔已经是走出了良好的第一步。渐渐地,他虽然还是不太肯做笔记,但不像开始时那样反感了,手上有了笔的踪影。笔记的质量虽不高但书上有了记录的痕迹。

2.明确笔记内容和笔记方法

要使笔记真正发挥作用,这种随意的记录是不够的,必须对笔记的内容质量提出要求。“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所以,课堂笔记首先必记的内容是新知识和要点。现代文笔记:一是基础知识,生词的音形义、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二是内容提要,用简洁文字概括提示课文的主题、段落;三是分析重点,老师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精彩语句的修辞、用词、表达手法的赏析等。古文笔记:一是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语法句式特点、重点句翻译;二是文意概括、重点段落赏析。

其次,在听课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疑难问题,有的疑点可能来自于教材,有的疑点源于老师的疏忽,有的则可能来自同学的发言或自己的错误。部分疑难即使老师讲解了也不一定能够马上领会,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课后思考释疑。疑难问题也包括,学生在听课中产生的一些极具个体特点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让学生明白上课该记些什么内容后,还要告诉学生一些笔记常用的方法。常用符号,例如:圆圈、直线、波浪线、问号、着重号等,可以在生字词、重点句子、有疑问的地方标上相应的符号。符号确定以后,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规定笔记的具置,例如前面课题空白地方记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题解等,文后记中心思想感情、写作方法、写作特色等,对生字词、句子、重点段落的理解,则可直接记在行文中或旁边。如果课本的空白处不够空间,还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刚开始时,记在什么地方、字的大小这些看似无关大局的问题都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笔记的效率和学生习惯的养成。

我把上面所述的笔记内容与方法打印成学习材料分发给学生供他们学习,并要求运用于课堂记录。同时在上课时适时地提醒学困生什么时候该做笔记,该记些什么内容,并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做笔记。因为学困生自我学习能力差,无法把听课时间与笔记时间合理分开。为了把听课时间和笔记时间有效地分开,避免造成学生顾此失彼,记了笔记忘了听课,也为了避免由于学生笔记时间太长而耽误讲课时间,我要求学生课堂上只记大概内容,留出空白,课后整理可填充。课后定期将他们的笔记收上来披阅(采用面批的方式),指导他们正确地记录,把优秀学生的笔记复印来给他们参考,并让他们修改、补充好笔记内容。又如,钱x、陈xx、林x、李x等同学,笔记的内容比过去详尽了许多,而且问题与内容对不上的现象基本消失。开学初期他们还不能主动把上课漏做的笔记补上,经过几次笔记检查、面批和我的严格要求,他们逐步养成了课后补做笔记的习惯。

3.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笔记习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还发现即使教给学困生做笔记的正确方式、方法后,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可以说绝大多数学困生都不能坚持记笔记,他们是随性而为,想记了记一些,不想记就开小差。这同他们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心态是分不开的。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我确立了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笔记习惯的策略。

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学生一视同仁,要有点“偏爱”:课前辅导他们预习新课,使“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堂内多关照,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提醒他们该记录了,巡视时多在他们身边停留一会儿。课后及时检查笔记,发现问题,当面辅导。对笔记做得认真的学生予以表扬。定期评比,展示优秀笔记和进步笔记。

4.调节好教学步骤,备好课堂笔记

篇4

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阅读的素材,也是写作的典范,更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人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充分彰显了祖国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需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需去探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我们的教师深入地钻研文本,挖掘能为深化文本理解“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为学生创造随文练笔的机会,也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聚焦难点,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理解式练笔

所谓“理解式练笔”,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文中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设计一个思考的话题,引导学生就此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体验,并将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让孩子们在揣摩与理解中,感受那美妙的字符,寻找那跳动的脉搏,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燕子专列》一文中有“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一语。其中,“呼吁”一词的理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假若教师在执教这堂课时,能设计一个练笔的环节,引导学生模仿电视、广播主持人写一份简单的呼吁群众救助燕子的发言稿。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呼吁”一词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在课始存留的问题:水手们为什么要成立“燕子专列”?

“理解式练笔”的设计,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避免了传统教学分析繁琐的弊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员参与性。完美诠释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精神的历练、个性与才情的展现。

二、感悟式练笔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便会消失、淡忘。捕捉住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就能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情,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强化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让这种领悟与转化并肩的训练,既不脱离文本内容,又使对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水融,和谐运行。

如《生命 生命》一课,课文列举的三个事例最初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在飞蛾身上,我们看到生命如此脆弱;在香瓜子身上,我们看到生命又是如此短暂;在“我”的心跳声中,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简单――心跳就是生命。随着理解的深入,我们又感受到:生命尽管脆弱,但要强烈求生;生命尽管短暂,也要向上不屈;生命如此简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使用它呢?最后我们获得的启示是: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学完了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我们感悟了杏林子眼中的生命,那么在你们的眼中,生命是什么呢?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在练笔中写到: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流露的却是真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余秋雨语)。我认为,这样的随文练笔是成功的。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的热情,收获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厚重的语言文字。这样的练笔,无疑又是塑造精神,培育情感,可谓语言与精神的一次同步提升。因此,这样引导学生写感言,实际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纵深挖掘,从而深度解构了文本。

三、模仿式练笔

美术课有素描,要求学生照着某个事物准确地画下来。“照着葫芦画瓢”是培养绘画能力的必经之路。语言模仿,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也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必经之路。首先,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其次,可以进行修辞手法的仿写,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才。再者,可以进行课文题材的仿写,拓宽选材的思路。

如《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运用了“矛盾”的写法,详写了猫的古怪。这一大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老实、贪玩、尽职集于一身,并用了一些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这个课文片段其实可以作为介绍动物或人的写作典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种写作方法来介绍一个人或一种动物,运用“说它……吧,可是……”的句式,写出这个人或这种动物的性格或某一方面的特点。

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更是透视了“文眼”,感悟了写作方法,真正做到了“以文达文”,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以上这种“仿写迁移式练笔”,语言形式的积累就能被有效地运用、定格和“固化”,自然成为他们胸中灵动的言语积蓄,并深入领悟了语言范式的真意,读写能力的提升便成为现实。

四、补白式练笔

文本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读者创造的。孩子们在阅读文本时会根据自己原有的情感、生活经验,独特的眼光,或是阅读文本时的心情,自主地发现意义、构建意义。因此,采用“补白式练笔”,能使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

如教学《桥》时,课文的中写到:“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在教学这一部分,我通过情感铺垫,的呈现,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如果老汉推开小伙子,小伙子安然脱险,老汉自己也终于过了木桥,那该多好哇!那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老天爷就是这样残酷,灾难就在等着他们。儿子被老师根据文本洪水吞没,老汉还没喊出来,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他要喊什么?他还可能会喊什么?你能替他写出来吗?

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如果在教学之前,教师能够深入解读文本,挖掘出可以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素材,让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就能够实质性地使学生全方位触摸语言,真正实现以读促写,舞文弄墨的课堂效果,从而更扎实更有效地实现言语习得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篇5

一﹑戏剧的矛盾冲突的安排

《雷雨》节选的第二幕。周朴园(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这是第二幕的开始。如果不把第一幕的相关内容讲解一下,直接进入教学就会显得很是突兀。解决方法是借助课文下的注解把有关戏剧矛盾冲突的内容整理一下。我们学习的是话剧,并且是悲剧,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注解①中讲的是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的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造成的罪恶和悲剧。从表面上看是一出家庭婚姻血缘关系,但实质上是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冲突。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明晰一下冲突的实质。

一条线索是周朴园同蘩漪的矛盾,反映了封建势力的禁锢压迫同资产阶级争取爱情﹑婚姻家庭民主自由的斗争,最终以蘩漪的失败为毁灭的明证;一条线索是鲁侍萍同周朴园这一矛盾,这一矛盾最终以周朴园逼鲁侍萍离开,跳河自尽(后被救起)为毁灭的明证。一条线索是鲁大海同周朴园的矛盾,这不仅是父与子的矛盾,而且是日益高涨的工人阶级与资产价级的矛盾。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不以亲子关系而放弃开除他的念头:”我自己的骨肉鼓动罢工,反对我!“他置价级关系于骨肉情义之上,仍然把鲁大海开除了。在阶级对立中母子关系同样超越不了阶级矛盾。且看鲁侍萍的台词:“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鲁侍萍清醒地认识到母子之情必然淹没在阶级对立之中。鲁大海与周萍的对立也足以说明就是同胞兄弟的背景仍然是阶级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一条线索便是周萍﹑周冲与四凤的爱情,作家让有着对幸福﹑自由﹑美好未来有着憧憬的三个年轻人统统死去,这同样是让美好的事物毁灭。爱情与阶级矛盾之间有一道鸿沟。这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便是悲剧毫不留情的一面,也是矛盾冲突的极至。

二﹑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是假

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家万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的,绝对是真实的。”他说:“周朴园也是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是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2200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就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这一点上的真假,其实是应把它放在人性与价级性上来分析。就其人性上说是真实的,万老已说了,并且他本人也分析了。他认为:理由一,周朴园的性格基本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理由二,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更何况侍萍是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的;理由三,周朴园以后的婚姻并不幸福美满。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富家小姐多病,周朴园并不爱她,蘩漪是个傲慢的、不吃他那一套的女人。这一点从吃药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来。侍萍虽说是个丫环,但她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两相对比他对侍萍的怀念的真实性就不容怀疑了。从反面来说我们也可以从侍萍身上得到明证:当鲁侍萍在对周朴园诉说自己不幸遭遇时用了“你们”“你们老太太”而不是“你”,这也说明鲁侍萍当初在周家曾度过一段难以忘怀的初恋时光。她对那件绣着一朵梅花的衬衣还记忆犹新。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

但是,这种怀念的真实性并不能说明它是可贵的,也就是说真的东西未必就是美的。因为当周朴园的怀念遇到价级矛盾时他立马就做出了选择。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他是个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他虽然也留过学,有资产价级的某些特性,但是当工人鲁大海闹罢工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把他开除。其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硬是让蘩漪为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把药吃下去。其三,当他看到对侍萍的怀念能起到教育孩子、稳定家庭、钳制后妻,在社会上博个好名声的奇妙作用时,就愈做愈认真,也越做越虚假,陷入了自欺欺人的地步。这足以说明他的怀念是为了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不可靠的。

同时,这种怀念仅仅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周朴园的怀念只是源于自己爱情生活的空虚,是自己晚年生活聊以慰藉的一种寄托。正因为这种怀念是自私的、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的,所以当侍萍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怀念就会顷刻间化为敌视和仇恨。周朴园之所以再次斩情绝爱,正是因为他的自私在作怪。为了不节外生枝,他想用钱把侍萍打发走,不许侍萍认儿子,辞退鲁贵父女,规定鲁家人永远不许到周家,这一切就足以证明他的自私,也是他阶级性占上风的绝好表现。

三、戏剧人物语言艺术的典型性

戏剧文学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的个性化。剧本是代言体,剧作家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演出,作者必须以剧中人物的身份代他们写下个性化的语言。剧作家必须把他所要表现的全部生活转化为人物语言和动作。这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特征。

篇6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77-01

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真正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而在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中,高效课堂的引领,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素质。那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需具备哪些基本功?

1 具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专业素质

1.1 语言素质

我们现在的教学形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说”。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语言水平。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教师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得体外,还应具有特有的语言素质——能用普通话讲课,字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对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运用正确,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做到准确、严密、规范、优美。在表达方式上,能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口头语与态势语,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1.2 写作素质

叶圣陶先生认为:“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作文,自己要有较高的写作素质。首先既要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实用文等文体的写作规律,其次还要通晓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乃至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训练程序,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再次,语文教师还必须自己会写、善写。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老师的构思、写作、修改,增进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信任,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他们感到写好作文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作文习惯。

1.3 书法素质

尽管不能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是书法家,但是,语文教师的教案、板书、计划、总结等都离不开写字。作为语文教师,正确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体端正,不写错别字是最基本的要求。书写正确美观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板书和批语如果字体美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具有课堂组织与监控能力,保证学生有效听讲

2.1 有效的教学监控行为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注意组织、引导、关注学生:(1)积极关注学生的变化。(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

2.2 有效的学生管理

我们在听课中常常发现一些课堂缺乏秩序和纪律,一些学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有效学习。我们要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益,例如:遵循有效和适度原则,忽略细小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巧妙阻止持续发生的轻度不良行为;简洁、坚定的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作性计划,教会学生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等等。

3 具有授课精讲高效,抓住兴趣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牵引学生思维活跃的能力

从心理特点看,我们的学生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为他们年龄还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法宝。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参与意识。而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把学生的思维限得死死的,不出二十分钟,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神游天外了,还谈什么探索内容。所以,抓住兴趣点,少讲,让学生多参与,才能保证活跃而且高效的语文课堂。

4 具有引导学生课堂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4.1 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成绩好的、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有的往往只顾自己,不太关心别人。因此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识,向他们讲清楚,互帮互助合作交流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巩固了知识,甚至从中得到拓展启发,比闭门造车好。

4.2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这要注意分组策略。规模要小,保证每一位学生能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学习小组通常由性别、成绩、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组成,组与组总体水平相近。由接受能力强的、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交流。教师要加强对组长的指导与培训,然后组长在组内起“领头羊”的作用,带领本组搞好合作学习。

4.3 指导合作交流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要急于求成,逐步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第二,要有的放矢,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课堂无效提问、无效合作讨论过多。因此,提出的讨论问题或探究问题,目的要明确第。第三,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对学习始终充满兴趣。

4.4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忽视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组内交流中,如果成绩差的,经常依赖、模仿成绩好的,长期下去,没有主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积极思考别人的观点,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独立思考,真正地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篇7

1.以生为本,“每个孩子都重要”是英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根本信念

(1)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为明天而学习,为今天而生活”“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合格”是英国很多学校的共同目标。

(2)张扬个性,鼓励创造的课程设置。国家只统一核心课程,学校设置了许多培养创造能力和生活技能的选修课程,学校有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比传授知识更重视的是培养能力。

(3)充满人文关怀、润物无声的学校文化。英国学校走廊墙面上以及教室墙壁上,张贴的是学生的各种作品和成果图片,一张张彩色的纸条上面写着自我勉励增强自信心的话语,成为无声的教育资源。

2.体现学生主体、师生民主、寓教于乐、充满效益、洋溢青春活力的课堂教学

从班级教学组织结构看:小班化教学是我们考察各校的共同点。轻松愉快的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特色。一般每班20~30人,分为若干组,每组3~5人,开展比较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老师穿插在小组之间回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认知结构看,一般是先体验后结论,按照整体讲授、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几个环节推进。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给予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考察和观摩中,我不时地对照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进步,但由于千年文化传统和特定国情的影响,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从微观上看,个人认为课堂教学还存在如下缺失: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高,不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忽略;传统的讲授与灌输多于有效的“引导”,学生被动地接受多于主动的“探究”;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还比较欠缺;缺少课堂中智慧的生成。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给我的启示是,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增强教学的人文关怀

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英国官方对教师考核的核心标准、学生以及家长、社会对一个好教师的评价标准的关键一条:是否使全体学生能够进步和提高。这也是英国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坚守得很好的准则,是“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得最多却坚持得不够的一点。我不敢说回国后有把握改变其他老师,但我自己将会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把每个学生的进步作为一生不变的教育信念之一坚持下去。要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首先就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尤其是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拘一格,因材施教,要为优秀的学生锦上添花,为弱势学生雪中送炭。

2.要增强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实践表明,教学整体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例如:

(1)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教师确定的知识目标相对降低,要突出能力目标,能够使学生像打篮球灌篮一样,跳一跳就能够得到,使学生的信心得到激发,并且要与千差万别的校情和学情结合。

(2)精选教学内容,把核心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目标性、启发性、思想性,围绕教学目标,把“博”与“精”有机结合起来,把核心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进行个别辅导,这就是有效教学。

3.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优化时间结构,即合理分配时间。通过观察和反思,我认为:一般而言有效课堂的时间分配,教师讲授的时间应该控制在60%以内,其他时间应该留给学生思考、消化、练习和巩固。

(2)优化认知结构。即按人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力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篇8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1-02

快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把“填鸭式”变成“自主式”,把“讲解式”变成“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2年秋季学期,在河池宜州市教育局的布署下,宜州市第二小学作为市级唯一的小学试点学校,开展了“宜人教育・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年来,学校快乐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并探索出以“学生独立自学结对子互学小组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为基本流程的教学方法。笔者作为试点学校的语文教师,亲身经历了整个教学改革过程,现就我校快乐课堂语文课教学流程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快乐课堂的教学优势

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有几个优势:1.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双向交流,改变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倾听别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对比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探究新知的欲望。3.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快乐课堂强调每个成员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促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快乐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帮扶对子”之间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为了教得更清楚、透彻,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地阅读和研究、分析,其他学生也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也自然就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每一个同学都得到锻炼,获得交流展示的机会。

二、快乐课堂的分组教学、导学案

快乐课堂以分组教学为主,每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8到10人不等,学生按座位分小组面对面围桌而坐。各小组推选一名正组长(行政组长),一名副组长(学),组员分别担任纪律组长、劳动组长、卫生组长、学科代表等,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尽量使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次课前,教师根据课时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导学方案。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首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和书写“钦、溺、袍、惹”等15个生字及课后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及其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其次,列出具体的学习程序,通过“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品读感悟、拓展延伸和回顾学习达标检测”五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步深入课文教学。

三、快乐课堂的教学流程

在语文快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导学案印发给学生,再按流程完成如下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独自学习

在每一教学内容开课前,教师将设计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目标与问题的引领,自主阅读文本、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并尝试解决导学案中的基本问题。如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品读感悟“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含义,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可以留白,有疑惑的问题用双色笔进行标注,待到“结对互学”或“小组探究”的后续环节中解决。

(二)结对互学

学生自学遇到问题需要解答时,可通过结对互学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结对互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质结对,又称“交流对子”,即小组中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结成对子互学、共同研讨;另一种是异质结对为“帮扶对子”,由教师指定学习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结成对子,学优生帮扶学困生。学生在结对互学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留到小组探究环节共同解决。

(三)小组探究

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先就结对互学中未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再就已经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步骤与结果等进行交流,并在组内达成共识。在小组探究中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则留到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环节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

(四)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提升

在小组展示前,学生要进行预展。预展由小组长组织分工、组内预展,预展结束后再面向全班展示。预展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对互学、小组探究后,各小组组通过抽签或其他方式领取展示内容,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展示,主要解决学生自学和结对互学几个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为全班展示环节做铺垫。全班展示是快乐课堂最精彩、最灵动的环节,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将自己或本组成员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再由听展的同学质疑、补充和点评。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善学生的认知,提升思维能力。

(五)达标检测和反思

达标检测是快乐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考评环节,也是学以致用的环节,即展示结束后,教师用3至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检测,了解他们对本课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检测后,教师要对检测成绩进行分析、记录,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纠错。各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检查课前出示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快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乐课堂教学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对快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新的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学习停留在形式上。组内交流较多,组间交流少,学生大多独自学习没有真正讨论与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仅仅反映了个人水平。其次,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学优生参与机会多,学困生成了听众,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一些小组在学习时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由于学生面对面而坐,“开小差”时不易被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比起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再次,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个别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最后,不遵守规则。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等。

五、应对策略

(一)教师要把握好关键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组织快乐课堂学习时,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必须深入领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掌握好关键的教学环节,控制好教学节奏,绝不能听之任之。如《“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阶段理解“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柳公权“心正”的句子,体现“笔正”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只要理解了“这是柳公权在劝谏穆宗皇帝时道出的写字和做人的关系,只有心正才能写出好字来,也只有心正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即可,不能任由学生讨论开去。

(二)导学案要精练而有导向性

在快乐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其突出重点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学生应能够结合导学案的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充分反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有明确的自学目标。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和相关资料获得答案,不宜设置太多的思考题,以免学生失去自学的兴趣。

(三)教师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

篇9

目前,老师在课堂上多用传统教学手段,如“填鸭式”和“满堂灌”,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基本都按照高考的答题标准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来锁定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与传统的主要靠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应通过师生互动和开展探究学习等方法,将教学要点设计成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另一方面,关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遵循全面和渐进的原则,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题,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靠学生和小组间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再巧妙及时地加以引导,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有差异,学生并不可能只依靠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只有其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学生才会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

二、教法陈旧,应融合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受语文高考题型的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用讲授的方法来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牵牛式”的提问有余,“开放式”的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剖析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必然的趋势,教师要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都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不仅增添了丰富的教学资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性和生动性的基础。

当然,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但它不能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长期使用课件上课让学生对课件产生依赖感,学生忘记了自己学习的最根本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欣赏课件。学生的思维被课件统一,师生双方缺乏互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让学生强化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有机融为一体,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立体教学理念。而在课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补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篇10

体育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将接力比赛作为一种学生练习的组织形式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然而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对于接力比赛运用不当它就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对接力比赛的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一)在组织上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课中接力往往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的,由于接力比赛具有对抗,快速等特点,而在体育课堂中的接力多数都是迎面接力,所以常常会有学生碰撞,摔倒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特别是交接完过后,在缓冲区域,由于组织不当,要求不严格,有许多同学在这一区域观看比赛,更是容易发生对撞等危险。所以在组织接力比赛的时候应注意将各组的接力的区域严格的区分开,同时应明确各小组的折返点,交接区,缓冲区以及对各区域的要求。同时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各要求。

(二)在接力项目安排上的问题

在体育课中接力比赛往往不是单纯的跑的接力,在很多情况下融入了许多其它运动项目。如:蹲跳,障碍,技巧小联合,趣味游戏等,在这当中就有一个接力项目连接的问题,如果连接不恰当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还会产生安全事故。比如在上滚翻课时有许多老师在巩固练习时,往往会安排一个“滚翻接力比赛”。如果将“滚翻”安排在接力的中间部分或最后部分,由于学生在比赛中追求的是胜利,都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不难想象在快速跑后接做有一定危险性的“滚翻”技巧,是很容易受伤的。所以“滚翻”应安排在接力的最前边。又比如说在障碍跑接力时,如果不注意障碍之间的距离,障碍的难易,跨越障碍的方式的安排,也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三)对学生情绪控制的问题

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情绪的变化较快,如果学生在接比赛中体会不到成功与快乐,那么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这时候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激情,练习不积极等消极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出现危险的。这时接力比赛就应暂时停下来,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过程性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激励式的评价,鼓舞学生的士气,鼓励学生完成练习。

二、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

在新型体育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强调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是平等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领学生研究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他更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探索者,帮助者的角色。我们许多老师在设计接力游戏时为了省事,往往是事事包办,生怕学生做错。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新体育课的要求的。

教师在运用接力比赛进行教学时,应该做到两个全面,两个分步:一个全面是,教师对于在本次课的接力比赛教学引导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全面地考虑到各个环节,分步地将学生引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整个课堂中能够及时地控制学生,驾驭课堂。另一个全面是,教师对本堂课所要完成的接力比赛提出全面的要求,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各小组分步地讨论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最后确定最优化的设计,组织练习,组间比赛。

(二)在新体育课中,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我们有的教师生怕学生出问题,在组织中全部都是老师说了算,不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其实只要让学生明白他的责任,清楚练习的要求,学生是完全能够组织好学生的练习的,也能设计出可能是老师都不一定想到的好的练习形式。在这里所说的责任是什么呢?一是在接力比赛中避免伤害;二是所的同学都是问题的研究者;三是每一个同学是练习的参与者;四是每一个同学都是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一个培养过程。更是一个兴趣的培养过程。

三、 在评价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