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档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4 17:12: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工智能档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工智能档案

篇1

人事档案形成于一系列人事管理的活动之中。人事档案是由多个个人档案组成的,档案中主要记录的内容是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过程、工作经历、个人的思想品德、获奖或者受处分的经历等等,其信息量繁杂且多种多样,在进行整理和查找时很不方便。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所有的人事档案进行收集、整合、归类以及将档案进行完整保存。为了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管理工作中还要对档案中的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集研究智能理论、开发智能技术、模拟拓展智能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技术属于计算机领域的分支,主要开发的是新型智能化机器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根据人的语音指令或者对图像的识别做出智能反应。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理性的特点,在处理信息和数据上速度极快,远远快过人工,节省了时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约束,可以随时开始工作,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因此人工智能为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工智能最大的优点是它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

1.档案信息过多,难以整理

我国目前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面临很大困境,档案资料过于繁杂、档案数目增多、档案信息缺失等问题持续困扰着档案管理人员。传统的档案采取纸质化的呈现形式,工作人员需要在档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进行核对和整理,工作效率低下。人事档案的来源渠道各式各样,在档案的分类上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对档案资源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个别人对档案的重视度不够,在填写时会漏填、误填信息,这也会对档案整理工作造成影响,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2.非结构化信息难以分类

档案信息非结构化现象是指信息无法数字化的资料较多。例如,文档资料、图片资料等,这些资料中包含大量的重要信息,但由于文件格式特殊且不能数字化,需要人工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非结构化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工作人员数量实在有限,给档案信息分类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要加强对非结构化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才能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人事档案资源有效利用。

3.隐性信息资源难以转化

人事档案数据信息的资源系统是由两种资源组成的,一种是直观表达在档案信息中的显性信息资源,另一种是由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根据档案信息进行自主判断的隐性信息资源。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缺少,多数单位档案的隐性信息在获取上有很大难度,而且档案的隐性信息资源无法通过数据进行直观表示,加大了档案信息的评定难度。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1.高效率地搜集整理档案信息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是用纸质进行记录的,纸质档案占用的空间较大,且纸张容易受潮难以保管,难以随身携带。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将档案中的信息电子化、数字化,把纸质资料转变为了网络资料,方便了档案文件资料的管理。网络化之后的档案信息不需要用纸质记录,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就可以展示数据,档案资料可以直接保存在电脑中,方便了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目前电子档案的内容形成来源有两个,第一是将现有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第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制作形成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出现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人力成本。随着数字化的档案不断增多,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可以利用多种智能主体帮助工作。人工智能的主体有很多种类,例如,执行命令型的智能主体、学习型的智能主体等,这类智能主体都可以根据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命令自主完成工作,提高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效率。

2.高速度地检索分类人事档案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计算机将档案中的数据信息网络化之后,会对数据信息进行详细分类,这些分类后的数据有两种存储形式,分别是文本形式和多媒体形式。文本分类是根据档案信息中被标记的文本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找出与其相关或类似的信息,将这些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分类。对文本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充分体现出网络技术智能化的特点,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管理人员所设定的方式对数据库中的档案信息进行智能分类,同时也能把网络上相同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类。在提取档案信息时,人工智能的筛选能力加快了资料检索的速度。与传统的人工筛选相比,人工智能的筛选速度更快、筛选的资料更加准确,可以在短时间内过滤掉大量无用的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还具备识别能力,例如,语言识别、图片视频识别等,所以人工智能也可以对多种形式的资料进行检索分类,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3.准确评定档案信息价值

在档案的整理归纳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审查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人工智能由于具有推理、学习、记忆以及决策的能力,它可以使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因此,在人工智能中植入特定的专家系统,就可以让人工智能依据评定专家的思维方式对档案中的信息进行评定。要想在人工智能中建立档案价值评定系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建立专家评定的数据库,收集专家的评定准则、评定方法,将这些信息进行程序化编制输入到电脑中;其次,对数据库进行模拟检验,输入简单的信息数据,对人工智能的评定功能进行检验,发现其中是否有漏洞;最后,完善评定系统,投入使用。人工智能可以负责大多数的信息评定,加大了档案价值评定的工作效率。

4.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档案安全主要包括实体档案安全和数字档案安全。实体档案的安全主要是利用保险柜进行保管,保险柜的钥匙由工作人员管理。由于档案过多,工作人员要保管多把钥匙,无论使用还是携带都极不方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改进,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已经有极大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在进行资料扫描时,会自动给资料进行归类,为之后工作中查找资料提供了极强的便利性。数字档案的安全由智能密码进行保护,例如,瞳孔密码、指纹密码,这类密码只有相关管理人员才能打开,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管理,也提高了档案的安全性。人工智能还自带监控功能,如果有人非法触发了档案系统,监控系统会向总控室的工作人员发出警戒信息,有效避免档案丢失的情况。

5.档案服务逐渐智能化

在传统的档案工作中,工作人员会提供档案查阅和答疑的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后,档案信息的服务工作形式由人工服务转变为了网络服务,使档案服务工作变得及时、高效。近年来,我国一直不断推进智能机器人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政策,在这种政策下,智能机器人也走进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工作中。这类高智能化的机器拥有着智能化、移动性强的特点,可以根据来访客户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实际服务。智能机器人解决了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可以代替工作人员完成纸质档案的出库、入库工作,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手机的智能助理、智能美颜相机都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生活中普及。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将档案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人事档案整理的工作效率。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及我们的生活都会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韩平.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山西档案,2018,No.240(4).

篇2

2017年,省局业务指导处将围绕档案事业发展中心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意见》,针对我省档案事业发展中的档案馆室硬件建设规范化率低、业务水平高低分化严重的问题,加大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督导力度,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推进档案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一、锲而不舍的继续推进档案馆建设,重点对已获得中央补助资金但未_工的11个县级档案馆项目进行督导,提高我省县级馆开工率;对于已建成的市、县档案馆新馆的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予以督导;完善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动态数据库,及时更新相关数据;积极做好2018年度县级档案馆申请中央资金补助指导工作。

二、加大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力度,在11个设区市各选一个县级馆作为试点建立民生档案查阅中心,年内完成试点挂牌工作。按国家局要求,适时开展市、县综合档案馆业务考核试点工作。

三、继续开展对省直单位年度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工作,实地检查不少于60家;同时督导各市县对直属机关单位开展相关监督指导工作,要求三年内全部检查一遍,以此为抓手全面提高各单位的案卷整理质量和档案归档率。

四、印发《河北省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室建设的意见》(暂定名),以此为契机,推进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推进档案室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确保档案安全。

五、以建立全省各系统档案利用服务网络平台工作为抓手,着力提升档案信息化应用层次,逐步解决档案数字化率低、信息共享度差等问题,围绕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推进各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

六、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宣传贯彻《村级档案管理办法》;配合省农业厅做好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验收相关工作;对全省土地确权档案进行专项统计并逐步建立数据库;依据国家局相关文件精神,启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档工作。

七、加强对省监管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全面完成省属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批准工作,督导二、三级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

篇3

机关档案作为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是记录个人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文件,是单位人事部门对个人管理的重要凭证和开展各种工作的基础,对单位考察和识别干部选拔优秀人才,加强机关单位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生产、监察、党政管理的开展具有重大作用,对每个工作人员有着切身相关的关系,档案对于激发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各方面的保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加强机关单位人事案管理,对提高机关单位管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机关单位档案管理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档案工作队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机关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 要有合格的政治素质

机关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部分,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机要性很强的工作,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感是无法担任此项工作的。因此我们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做到:

1.1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手段决定了它本身是一项服务性、条件性很强的工作。而档案工作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不同在于它不能通过服务对象直接产生效益,而是通过服务对象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体现。不为名利、勤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地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在工作中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1.2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管理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时刻严守机密,守口如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1.3具有必要的政策水平。既要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政策,又要熟悉和掌握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标准和方法。

1.4具有依法治档的法制意识。用法律和纪律约束自己,牢固树立以法治档的思想观念,与一切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2. 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

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繁琐的工作。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库房空气不流通以及整理档案过程中吸入有害菌等原因,导致在档案工作者身上出现了皮肤过敏、颈椎病、呼吸道疾病等各种难以根治的疾病。因此,要想做好档案工作,就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整体素质的基础,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表现在:对本职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对工作要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地克服和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克服畏难情绪,急流勇进。具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容面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档案工作者时时刻刻都面对着新材料、新档案,工作内容也总是在重复,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面对这些变化,管理人员要保持心境宽广、意志坚定,对档案事业应保持执着的毅力,从容面对各种困难,激流勇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4. 要全面发展档案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素质

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要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就要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既要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与档案工作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多种新知识、新技能,成为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

掌握档案专业知识。档案工作是专门业务,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到提供利用,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机关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学习掌握这些理论与方法,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能,逐步实现机关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

掌握计算机知识。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从辅工具逐渐成为档案现代化管理必备的技术,要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就必须掌握计算机数据录入、数据库管理、多媒体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在当今社会,没有一定的外语功底已难以胜任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英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的各种软件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中,占有很大比例,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者的要求。

5. 要有精湛业务素质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提供服务为己任,各项工作都应首先从利用者的角度来思考,一切服务都应以利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人事档案事业。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以主人翁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把高度责任心、事业心贯穿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

培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从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转递到档案的保管、利用,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求真务实,每一个过程都要求谨小慎微,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都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麻烦。

培养创新意识。人事档案工作者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大胆创新;要不断转换思维方式,克服惯于从众的心理弱势和墨守陈规的保守思想;要有创新的观念和意识,为档案事业出谋划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改革原有的服务模式,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促进机关单位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

6. 要有科学的管理素养

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管理现存的人事档案是静态的,而积极主动地广泛收集、分项、整理档案资料,则是动态的。静,是相对的,动则是绝对的。边收集,收集要齐全;边整理,整理要细致;边归档,归档要严谨。这又是属于“动”的过程。归档以后入库,精心保管,这是属"静"的境界。

手工操作与微机操作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应用,逐步实行人事档案的自动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者必须学习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尽早研制和开发具有机关单位人事管理即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当是责无旁贷。

规章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制定并严格履行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切实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地发挥人事档案在机关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只有树立远大理想,热爱档案事业,强化服务意识、法制意识,终生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始终立足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成为新世纪档案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适应全面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祥.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企业家天地,2008,(5):145.

[2]鞠传信.浅谈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J].山东档案,2007,(6):46.

篇4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023-02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前行的发动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和革新,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在引领社会变革的同时,使之快步走入信息化时代。在档案界,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正成为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档案工作的发展理念、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档案事业的发展正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1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所涉新技术的发展特征

1.1 数据处理技术

当今的档案数据正在向电子化过渡,档案信息已经成为存储在某种介质上能被相应电子设备识别的物理符号。与纸质数据相比,它是对一定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的处理更加高效和便捷。面对海量、无序的数据,应用计算机软件程序,人们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并通过各种数据处理的应用软件包,将数据提取并演算出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档案工作才得以向系统化和自动化发展。当前档案数据处理工作主要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来支撑,依据不同电子处理设备的结构、工作方式或时空分布,对各种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编辑等的加工和处理,由相应的软硬件来共同完成。

1.2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被称为世界三大顶尖技术之一,其目的是让机器来替代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通过了解和掌握智能的实质,以此设计和生产出近似或高于人类智能的仪器和设备,让机器来完成人类的智能工作。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2016年3月基于人工智能的围棋程序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向实践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面对多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数据规模的几何式增长,档案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更加智慧和智能,而人工智能技术也终将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引擎。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相连接,以实现信息检索、网络通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等功能。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高速和智能的网络时代,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在逐步形成,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实现互动和交流,现实生活向数字化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档案管理工作插上了翅膀,每一项网络新技术的出现都极大的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在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数据挖掘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解决了传统档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档案信息的高效检索和利用,真正实现了其在人类记忆、信息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2 大数据技术时代档案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2.1 大数据技术时代档案管理思维的变化

从何种角度、层次、方式去管理、开发和利用档案,取决于每个档案管理者的思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分类、比较、归纳和演绎的档案学逻辑思维方式,往往将档案管理局限在文字馆藏的管理上,面对档案资源范畴和信息形式的变化,以及互联网、移动终端和个人电脑等产生的电子档案数据,以传统的鉴定和整理思维加以处理,很难从档案中挖掘出高价值的有效信息。因此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档案工作者应当采用扩散型和横向型的思维,关注档案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多维性,从信息科学汲取养分,改变单纯的以保存、检索等为主要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将网络化、智能化的档案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当成未来档案服务的主要方式,真正体现档案信息的价值,满足档案工作的社会化需求。

2.2 大数据技术时代档案管理方法的变革

档案管理工作肩负着对档案信息采集、整理、鉴定、存储和检索等任务,具有社会记忆、信息服务和文化传承等社会职责。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下,对档案数据往往是孤立、扁平和简单化的处理模式,对海量数据缺乏一种立体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大量死档案和低价值数据是各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通病。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使主动利用档案成为可能,不同的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针对自身档案数据的特点和属性,利用基于不同数据模型而开发的软硬件系统,对本单位的海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满足档案管理者和使用者的需求,使档案更加价值和意义。

3 应对大数据技术时代要求的档案信息管理策略

3.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采集、分类和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档案智能管理的实现成为可能,档案信息摆脱了传统载体的限制,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基于自然语言搜索、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在各种软硬件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完成从档案资源的采集、分类、存储、鉴定、安全、分析、检索等一系列的档案管理业务,有效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档案数据收集为例:文本挖掘是人工智能中最早实现的技术之一,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资料,想要收集满足自身需要的有价值数据,凭借人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挖掘产品智能Agent,通过关键词检索和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在海量信息中搜索和提取到网络资源中几乎全部的数字化成果,使档案的检索和利用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3.2 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强横向联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近期国务院对满足百姓信息需求的新倡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也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大数据本身的物性是经过数字化后被存储的可被识别的物理代a,其真正意义在于能够从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和利用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使数据更加公开和透明,实现不同部门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信息传导和利用,为档案管理者和服务对象提供数据支撑,充分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应在档案信息共建共享的原则、技术和设备、实施路径、安全性等方面制定详细和可行的规划,从而确保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实现。

3.3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

当前我国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工作已经基本实现,很多档案管理部门都能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网络平台,对档案工作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档案业务信息的管理提供可以参考的决策信息,为档案数据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档案服务的便捷和高效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但在档案数据的深层次处理方面,由于分析方法和技术上的缺失,在对大规模数据处理上仍显不足。而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总结、分类发现、聚类和关联,对档案数据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提高档案资源的实际利用率。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应用最新的数据挖掘技术,将传统的数据保管模式向数据开发和利用模式转变,将档案服务从被动向信息的主动提供者转型。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前沿科技之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从人机对弈,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再到弱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城市形态及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于财务来说,也实现了从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再到财务共享的转型,让过去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依托互联网技术,会计电算化走向财务信息化,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财务领域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财政对高校的经济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学校可支配经费数额越来越大,多校区、多模式办学,异地机构等的建立需要财务部门更合理、科学的安排资金收支,以达到学校资金使用的最优配置。学校各部门间业务往来频繁,沟通不通畅,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琐,业务量大,效率不高,而国家对高校的资金监管却逐步提高,这就需要一个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集成管理。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二、高校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如何解决繁琐的财务报销流程,为科研人员松绑,是学校落实科研“放管服”的重要举措。改革简洁易操作的财务报销系统,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简化报销流程,是现在每个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报销业务量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课题项目、研究经费不断增多,为了避免老师在课题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虚假支出,国家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同时要求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付款,这使得日常报销中需要核对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工作难度。

(二)政策宣讲不到位

随着国家财经法规及制度的不断更新完善,财务政策不断推陈出新。面对数量庞大的师生群体,如何深入的宣讲政策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师生对财务制度了解不透彻,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不到位、不及时,将简单的报销业务变得复杂化,降低办事效率。

(三)报账员频繁更换

目前很多课题组缺少科研助理,不同的教职工经常使用同一个经费号,有时还会找学生办理财务报销手续,由于不同人员对财务政策的掌握和理解不一致,或者对报账流程的把握不到位,经常造成单据材料不完备而退单,无形中给财务工作人员造成了返工,增加了时间成本。

(四)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

由于报销内容不断细化,财务人员工作量不断提高,无形中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目前各高校人员编制均有所限制,学校不得不大量聘用人事,造成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同时,大量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仍需要工作人员人为判断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在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下,极度考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沟通能力。

(五)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尽管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大规模的应用在现有的财务系统工作中,但智能化手段还不够高,很多重复、繁琐的工作仍未解决,不能推动财务工作的转型。例如预算管理,由于预算管理缺乏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效率低下,现阶段还存在通过纸质预算申报书来进行预算信息收集,通过“二上二下”再将最后审定的预算数下发到学院,这样的预算管理系统是较为落后且不方便的。

三、高校财务工作转型路径

(一)建立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平台

该平台将整合目前财务资源,实现报账、审批、审核等业务支撑,具体包括综合财务管理、共享运营、预算管理等系统。在功能上支持业务填单、审批,财务审核,会计凭证自动生成等功能,通过系统设定规则校验、预算校验功能,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同时加强财务管理。搭建电子报账系统、电子影像系统、发票采集系统、发票管理系统、共享运营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于一体的财务共享平台。

(二)搭建智能化报销平台

1.利用OCR技术减轻报账负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高重复、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工作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实现会计核算流程自动化,可以大幅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如将核对发票抬头,计算发票金额等人工识别工作改为自动识别校对电子发票,即利用OCR技术,自动提取发票信息,填写报销单据,完成发票真伪查验并提交至影像服务器进行票据保存等工作。2.搭建商旅共享平台。通过商旅共享平台,实现一站式差旅服务功能。平台对接同城商旅,差旅费由供应商垫资,师生通过平台下单,商旅平台按月统一对账开票,同时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网上报销系统无缝对接。不仅可以实现差旅行为的事前审批管控,同时解决了师生垫资和借款问题,出差标准、预算和资金控制集中管理,后期的自动对账也解决了报销时手工粘贴报销发票的繁琐手续。既简化流程,又减轻一线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三)建立业财税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中心

将重复性大的流水线工作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将采购、费用核算、资金管理、往来款管理、合同管理及预算管理等模块进行整合,搭建全流程的财务共享信息平台,不仅实现了学校财务工作和职能的整合,也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进行报销审批的同时推动了财务工作的快速转型。1.实现线上审批和财务审核。通过整合现有财务资源,实现报账、审核、审批、支付等全流程管理。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平台在功能上支持业务审批、报销单据填报、会计凭证自动生成等,并通过设定校验规则和预算控制规则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增强风险控制力度。系统承载了员工自报账初始至业务领导审批、财务审核、付款会计支付的全程业务及财务信息,支持所有纳入的上线单位费用报销业务的流程化、标准化、高效率处理。2.实现报账共享。所谓的报账共享是建立在核算共享的基础上的,即前端的网上报账流程全部通过共享的模式,借助电子影像化,实现全单位模式下,财务人员处理多部门各单位的报销、核算、稽核、发票查询等模式,同时将预算、核算进行全面共享,各权限人员均可浏览。3.实现采购管理智能化。在采购共享方面,借助成熟的电商平台,实现办公用品、专用材料等在线采集订购,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减少人员自行垫支资金,和项目挂钩,统一结算,实现消费业务和财务业务自动化结算,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方便数据提取和统计。4.实现发票管理税务共享。基本的会计核算发票有交通费、餐费、住宿费、办公费等类型,现阶段普遍采用机打发票和电子发票。票据报销业务占据着高校财务业务的很大比重,投入的人力也是最多的。在税务共享模式下,发票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进行自动验真及,在提升业务合规性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重复报销的问题。5.将合同管理与往来款管理挂钩。通过引入合同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来规范合同的管理。将合同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对合同履行阶段、状态进行统计监控,同时与往来款管理挂钩,实时统计支付情况,随时做到异常预警。通过启用合同结算功能,实现合同关键信息管理,并支持上传电子附件,连通电子影像系统进行影像扫描与影像查询,实现合同的无纸化调阅。合同台账模块可通过登记合同关键结构化数据,在电子报账系统报账时关联合同,进行收付款计划控制,从而实现合同控制。

(四)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预算管理系统,学校各单位可在线进行预算信息填报并进行线上审核,无需递交纸质材料,大大提高学校的预算管理水平。在深入分析高校预算管理实际情况和普通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预算管理模式和思路,建立包括:预算申报、预算编制、拨款下达、预算执行、执行分析、预算考核在内的完整有效的全过程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主要用做后台接收、处理数据,可实现学校二级单位预算申报、审批、调整、拨款、执行等一系列线上管理模式。

(五)建立电子档案系统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档案管理,通过电子影像化管理系统来实现,电子档案系统通过与网上报账系统、核算系统、电子影像系统等其他业务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凭证电子化的无缝管理。电子档案系统将公司会计档案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会计凭证和电子影像的自动匹配、分册,档案的归档、借阅等,在系统内有迹可查,方便原始凭证的调阅和查询。

(六)建立稽核管理系统

为方便稽核业务的开展,减少线下手工翻阅凭证,建立稽核管理系统。涵盖凭证、预约单、资产等数据资源,以数据为基础,工商、税务发票为接口,随时调取账务系统和网报系统。将违反规则的业务视为风险业务,并支持告警推送,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稽核。现阶段事后稽核使用较多,通过检查连号发票、账务处理不规范、疑似拆分合同等情况,形成稽核报告,并反馈财务审核人员及相关经费负责人,在督促经费使用的同时,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大数据是推动社会走向智能化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电子发票、会计电子档案等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财务上的应用,为共享财务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高校需要不断加快速度,进行研究探索、发展完善,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不仅能够实现财务集中,更重要的是推动高校财务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张乐.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转型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9):104-105.

[2]李曼.浅谈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财务转型[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5):32-33.

[3]关欣.关于人工智能对高校科研财务工作积极影响的探讨[J].经贸实践,2020:198-199.

[4]汪晶.人工智能在高校财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6):76-80.

篇6

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智能化检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是众多档案信息的一种,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从人类社会利用档案信息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档案信息检索大致经历了自然检索、手工检索、计算机辅助检索、计算机智能检索四个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检索也不例外。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图情信息智能检索的最新成果,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存储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一般固定长度的信息,也有非固定长度的信息,既有用文字、数字表达的信息,也有用图形、图像、声音表达的信息、既有加密信息,也有不加密的信息,既有存储于本地存储设备上的信息,也有存储于异地设备甚至“存储云”上的信息。因此,对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智能检索意义重大。所谓“智能检索”,就是以文献和检索词的相关度为基础,综合考查文献的重要性等指标,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以提供更高的检索效率。智能检索的结果排序同时考虑相关性和重要性,相关性采用各字段加权混合索引,相关性分析更准确,重要性指通过对文献来源权威性分析和引用关系分析等实现对文献质量的评价,这样的结果排序更加准确,更能将与用户愿望最相关的文献排到最前面,提高检索效率。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活动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显着,频繁的商务活动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此产生的电子商务档案信息越来越具有商务活动全球性、信息管理系统分布性、交易语言复杂性、交易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因此,传统档案信息检索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检索工具的开发和使用必然成为信息时代用户畅游信息海洋的必然选择。同时,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超大型计算机的使用也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电子商务档案智能化的发展将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更加人性化。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计算推理等思维活动渗透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应用中,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开展基于模式识别、物景分析的图形图像检索系统,满足用户对图形图像档案信息的检索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关于联想记忆模拟、自动定理证明、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理论开展电子商务的自动谈判系统、跨越语言障碍的档案信息搜索工具,满足电子商务国际化的需求。例如:模式识别可用于基于图像的检索,而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对图形、图像的选择上,交易双方首先是根据对被交易商品的图形、图像进行商务洽谈,然后达成交易意向。因此,对被交易商品的图形、图像的保存是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如,专家系统是智能检索实现的基础,而从海量商务信息中筛选出能够进行交易的产品信息离不开人工智能检索系统的应用。

从电子商务档案的特征来看,有关电子商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更加依赖于图形图像智能检索工具的研究和利用,而对于图形图像智能检索工具的研究和利用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首先开展的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智能检索的研究,重点在于采用标注的方法对图像设置检索关键字,并建立文本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智能检索。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当图像数据库中图像数据较大时则检索较难实现,当图像内容复杂时,标注起来较困难,因此,这种检索方法同时还要求图像内容比较单一。而另一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即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由于任何图像都包含物体本身的纹理、形状、颜色、空间关系等特征,因此,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采用提取图像所包含的纹理、形状、色彩、对象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建立图像的特征矢量库,并以此特征矢量作为索引关键字。与以往采用人工标注方式对图像内容进行标注的方法不同的是视觉特征的提取是从图像中自动提取的,并且检索的过程采取视觉特征间的匹配。与传统的检索方法相比,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融合了图像理解技术,从图像的纹理、形状、色彩、对象的空间关系等维度分析图像的特征,从而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检索途径。已经投入运行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包括:IBM公司的QBIC系统、Virage公司的VIR工程系统、MIT的Photobook系统、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MARS系统等等。国内近年来对于基于图像颜色的检索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Photo Navigator系统和Photo Engineer系统。而这一发展方向更加符合电子商务的智能化发展需求。可以预计,为适应未来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并行检索、分布式检索、知识的智能检索、知识挖掘、异构信息整合检索和全息检索、自然语言检索、跨语言信息检索、问答系统、概念空间、信息融合技术等检索技术都将在电子商务档案管理领域得以应用。届时用户将获得完整、准确、及时、有效的而且是简洁、明了的商务信息。

二、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趋势

电子商务档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从事商务活动中最原始、最可靠的数字化信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档案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商情预测、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维护企业或经营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而电子商务档案应用的智能化趋势无疑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1、客户关系管理的智能化。客户档案毫无疑问将是电子商务档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系统将提供一种商家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新方式,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以全新的思维来看待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企业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分析客户的需求、研究产品的市场、拓展潜在的利润空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改进企业的管理漏洞、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进而达到优化、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的目的。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化的数据库技术是所有其他技术的基础。

篇7

1人工智能的概况

我国经济水平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网络使用也越来与熟练,应用水平也越来越高。如今,在一些高精尖的行业中,一些专业性较高、数据性强的工作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且得到了广泛运用。机器的智能使用是人工智能使用的第一结果,将智能机器运用到人们生活中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同时也为人们解决了一些复杂烦琐的工作,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人们对计算机需求量的增加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此产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满足人们生活要求的重要保障。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比传统的计算机技术更具有人性化以及智能化,功能也更加多样化,比如对表格、音频、图形的识别等。为了有效促进我国科技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切实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2人工智能的特性

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比大脑储存的知识内容更丰富,数据处理更便捷、知识储存容量更大等,在工作中人们的大脑知识储备量是有限的,而且储备的知识层次也有限,处理工作时可能会碰到知识盲区,人工智能的应用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针对一些数据型或者是复杂性的工作,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身系统进行数据型处理从而交付一份满意的答卷,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生活中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其次,人工智能还具有拟人化的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这样在人们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用有效用过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找到针对性的答案,而且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的答案往往是具有专业性的。最后,在数据整理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简化数据整理工作。在传统的数据整合工作中,会占据大量的内存,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但是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将复杂的数据简化,并且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数据整理、分析和核对,一样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工作方式,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可有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还可以简化人们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1]。

3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

基于全球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管理技术的要求因为网络的构造以及数据信息的繁杂也越来越高,因此,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在进行网络技术管理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网络管理的时候传统的分级管理因为缺乏沟通已经不能满足数据管理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在数据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数据管理难题,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帮助增加分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经过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管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统筹在整体领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优势,人们的大脑知识储备量是有限的,而且储备的知识层次也有限,处理工作时可能会碰到知识盲区,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但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人工智能本身具有储备量较大的知识库,而且知识库中储备的内容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人们可以直接使用数据信息。使用数据信息主要流程就是人们通过自定义检索,检索自身需要查找的内容,后台数据就会反映筛选,最后呈现的就是需要查找的内容。人工智能中的数据库是不断更新,自主学习,统筹各类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人类知识盲区的作用[2]。

4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4.1计算机网络的人工智能识别应用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互联网技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科学技术延伸生活的初衷是方便于人们,但是会被一些心理扭曲的人们恶意利用。互联网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一定的解放,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根本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凡事的发展都会有双面性,互联网在改变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对比于其他传统犯罪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在进行网络犯罪时,犯罪主体必须具有高智能的犯罪技巧才能运用网络科技手段进入他人或者是企业的系统窃取一些比较私密的信息,比如个人信息、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员工档案等。

4.2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用分析

计算机可以实现一些专业性知识和问题分析有效融合,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将人工和智能和信息技实现充分融合可以有效保障网络运行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随着时展需求而不断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系统评定工作会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评定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4.3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篇8

1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1归档记录不详细,档案管理系统不成熟

虽然归档方和相关负责人有完整的档案接收信息,但却没有对归档后的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记录,相关问题的解决进度也无法详细记载。当新旧员工交接工作时,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会因各种特殊原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拖延时间较久,会对后来接续工作的人员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产生较大阻力。档案归档会涉及很多细致庞杂的工作内容,需要档案管理者花费大量精力对相关资料的信息进行处理。随着时间的不断累计,档案数量会变得非常庞大,需要记录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当前的档案管理系统在功能设计方面还不够全面,设计理念也不够成熟,会对归档工作造成很大困扰,费时费力,使管理效率大幅降低。档案管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往往面对的都是庞大的信息量,在查找与核对不确定的信息时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使操作能够更人性化,信息收集和录入能够更加准确,帮助档案管理员能够快速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1.2档案管理成本较高,工作环境较差

档案的归档、调取和管理等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无法降低管理成本。实体档案数量多、体积大、质量重,在整理、搬运和入库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大量的档案堆积还会挤占档案管理人员原有的工作空间,会对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落后的管理手段对物质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既增加管理支出,又不绿色环保。

1.3归档方式杂乱,管控处罚机制不完善

在归档工作强制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归档不完整和顺序杂乱等现象,会在归档时耗费大量时间对资料进行整理和修改,要反复核对档案信息,致使归档效率低下,拖慢归档速度。文件与信息归档的意义在于提高对档案的利用率,减少不规范档案占用的空间。但在归档工作的高峰时间,容易积压过量档案,若不能及时进行归档,档案遗失和内容混淆等问题就会频繁出现。对于违反信息资料归档规定和要求的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其进行处罚,这对档案信息的完整保留和有效利用都埋下了隐患。

1.4无法修正档案中的错误信息,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先进的科学工具与理念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如果电子信息和实体档案中出现错误,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校正。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用严谨的态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归档记录中的错误率降到最低。记录是老员工最常采用的管理方法,老员工仅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不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安于现状,无法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会对新人造成巨大压力,对科技档案的建立和发展毫无帮助。

2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

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先进的档案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详细明确的政策条例,要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领导层要全面了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要和管理人员工共同努力,迎难而上。档案管理人员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及时接受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时刻保持与时代共同前行的意识,要正确认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离不开好的政策引导和系统化的动态建设规划,要从强化归档制度入手,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严厉处罚,责任要落实到个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

2.2完善归档信息,做好流程记录

要保证归档信息、数据分类和流程记录的完整性,明确各环节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良好的流程记录不仅可以为档案查询和利用提供便利条件,还能提高归档效率和工作质量。

2.3引进人工智能化辅助技术,减轻人力劳动负担

第一,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积极吸纳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构建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开拓创新思维,可以引进人工智能化辅助技术,建立数据信息库,提高档案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在完善工作机制的同时,减轻人力劳动负担,节约劳动成本。第二,提高归档流程的电子化比例,实名制登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传输归档,人工智能的档案管理流程会对各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并自动提示相关管理人员,使工作内容更加清晰明了。第三,人工智能不仅能避免因集中归档造成的人力负担和材料积压等问题,还能减轻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使归档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便利化。第四,归档地点将不再受办公地点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登录平台即可上传资料进行归档,提高了归档速度,使归档流程变得井然有序,减少对人力的依赖程度。

2.4加强对档案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学科发展趋势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档案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学科内容,调整学科架构,建立更科学的教育体系,提升档案管理人才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结语

目前,科技档案的应用在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十分普便,为档案信息的系统化、科学化运行提供了巨大帮助,是当下主要的档案管理手段。智能化是未来档案管理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科技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对今后档案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03):103-104.

篇9

依照现有的法律规范体系,《公司法》[1]未对此问题进行规定,《公司法司法解释三》[2]构造的补充赔偿责任,能否进行扩张性的解释,即债务清偿责任扩展到出资未到期的股东,目前争议较大,在公司非破产、解散的情况下,牺牲股东出资期限利益,履行到期债权,落实到具体执行工作中存在较大难度。

2019年出台的《九民纪要》[3],以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为由,明确提出原则上不支持加速到期,同时规定了两种例外情形。《九民纪要》看似对于股东加速出资给出了权威的解答,但却无法作为审判执行的依据。例外规定1的实质要件与破产[4]规定并无二致,即要求加速股东出资,偿还到期债权,但在执行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若根据例外规定1做出执行裁定,要求股东加速出资到期的财产,其结果是个别债权人受偿。若依照破产程序,将未到期的股东出资归入破产财产,其结果是由公司所有债权人公平受偿。在执行效果上,《九民纪要》的这一规定会导致偏颇性清偿。

当前关于股东加速出资的法律规定,审判、执行工作的标准无法统一,通过查找相关司法判例可知,对于是否引入股东加速出资,赋予了审判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2、司法实务中对于加速出资的争论焦点

(1)认缴出资的约定义务与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定义务

部分观点认为,认缴出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基于公司章程,约定股东认缴、实缴金额及时间,本质上是公司内部的约定,其不具备对抗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效力。而股东的补充赔偿责任,是法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应承担的交易风险,应对其进行扩张性解释。股东认缴制度不能成为股东逃避补充赔偿责任的原因,补充赔偿责任应股东认缴这一行为发生时就产生效力。约定义务不能对抗法定义务,在企业无可供执行财产时,可以加速股东出资。

反对观点认为,公司作为法人实体,在设立时会对外进行信用信息公示,股东出资情况会完整的体现,股东出资情况因公示行为而获得公信力,股东基于公示行为享有出资的期限利益。第三人在与公司交易时,可以实时查询到企业出资情况,如第三人自愿与企业进行商业贸易,客观上即认可股东认缴期限,不能以债权到期为由,加速股东出资。

(2)股东加速出资清偿单独债务人与破产清算均偿的矛盾

根据《九民纪要》第6条规定两种例外情况,情况1规定,当穷尽所有执行手段后,仍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根据《九民纪要》,债权人申请执行公司到期债权时,如符合第6条规定,法院可执行未到期的认缴出资,实现债权人的到期债权。然而这一规定实施受到了批判,反对观点认为,首先,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应依照破产法规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未到期认缴出资应由公司全部债权人共同均分,因执行某一案件而加速股东出资,是对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侵害。其次,即使在公司破产前,加速股东出资,清偿了某一债权人的债权,在进入破产程序后,其他债权人仍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已执行债权,无疑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法官点评:

从执行工作角度出发,如何确保公司独立法人地位、促进股东出资自由、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是相关法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讨论股东加速出资这一问题时,应当着眼于保持公司、股东、债权人这三方利益的相对平衡,对股东出资义务的规则进行修补。

1、明确法律适用的选择

之前已讨论过当前法律构建,根据现行法律规范体系,首先,应明确是否对公司法第3条进行文义解释,即“股东”是否包含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股东。对公司法司法解释第13条是否进行扩张解释,认为在公司到期债务无法清偿的情形下,“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应当包括出资期限尚未届满而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

2、完善《公司法》司法解释

有观点提出,应跳出现有法律体系对于股东加速出资规定模糊不清的情况,完善相关立法,才能根本解决当前法律漏洞。但修法的时间成本过高,牵涉的范围太广,修法并不是最佳选择。建议在充分考量当前审判执行工作的痛点,以相关判例为研究基础,推动《公司法》司法解释的完善,统一司法审判标准。

3、短期过渡方案:实施执行转破产程序

从执行工作出发,通过参考部分执行工作处理方法,执行转破产程序可作为短期过渡方案,当收到执行申请人的执行申请后,穷尽全部执行手段,确认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后,可终结执行程序转交破产清算。这一制度设计仍有相关细节需要把控,如:执行与破产清算工作如何衔接;穷尽全部执行手段、无财产可供执行是否由相应标准,防止转破产程序的随意性等。

[1]《公司法》第3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篇10

1 引言

所谓人工智能技术,是指一门由控制论、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所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虽然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在经过长久的争论之后仍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就是通过研究和制造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来模拟人类智能行为,从而使人类智能得到延伸的一门学科。该学科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智能系统的构建,并以此来实现定理的自动证明、程序的自动射击、语言的自动理解、模式的自动识别等智能活动。由于研究者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人工智能研究途径,其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联接主义途径、符号主义途径和行为主义途径。

其中,联接主义途径于1943年提出,它主要通过神经元来对脑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研究,不过目前仍处于基础性的研究阶段。符号主义途径是基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提出的,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智能行为的描述中,目前很多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专家系统都是基于该观点研制的。行为主义途径的支持者则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人员于上世纪80年代成功构建了智能机器人系统,布鲁克斯的六足行走机器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2.1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筑设计师们都通过AutoCAD软件来完成有关绘图工作,但是这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建筑设计,设计师们的灵感、创意、创新也无法通过AutoCAD得到更加全面的体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行业中应用的不断深入,现在的设计师中的绝大多数都开始应用能够在设计全称提供二维图形描述和三维空间表现的理论及技术来完成日常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建筑设计的特点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例如,Arch2010就是一款基于AutoCAD2002―2010平台的,专为建筑设计工作而量身打造的CAD系统,它集人性化、数字化、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于一身,将建筑构件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单元,采用了非常先进的自定义对象核心技术,实现了二维图形与三维模型的同步。

此类系统的使用让建筑设计师再也不必趴在桌子上完成绘图工作,让他们的创意和设想能够得到更完美的发挥和实现。工程图档也不再是以往那种抽象的线条堆积,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成了直观的、可视的建筑模型,真正做到了构件关联智能化、构件创建参数化以及设计过程可视化。

2.2 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工作人员在以往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依靠手写、手绘的方式来完成有关施工档案的记录和施工平面图的绘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综合采用数理逻辑学、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手段来进行施工管理已经得到了认可和普及。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C/S环境开发的建筑施工管理系统,已经涵盖了包括分包合同管理、施工人员管理、原材料供应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员工考勤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方方面面,使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从而使原材料的进离场、分包商及员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快捷,实现了资金流、物资流、业务流的有机结合。

另外,建筑施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也非常强大,具有极为强劲的数据处理和储存能力,不仅性能稳定,升级和日常维护也非常快捷方便。另外,针对建筑施工人流复杂、密集的特点,系统还相应设置了权限管理功能,保障了施工管理数据的安全和准确性。

2.3 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砼强度分析的工作中。一般来说,28天抗压强度是衡量砼自身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果能够提前对砼的28天强度值进行预测,工作人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进而提高砼的质量。在以往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采用基于数理统计的线性回归方式对砼的28天强度进行预测,但是对于商品砼来说,由于其中掺杂了大量的粉煤灰,因此砼各组材料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通过传统方式所得到的预测结果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砼性能预测方面,我国天津大学的张胜利将传统的BP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3中不同输入模型的RBF网络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终证明了RBF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极高的预测精确度,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分析商品砼性能的方法。

2.4 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汶川地震的发生以及这场地震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让建筑结构控制及健康诊断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往建筑行业所采用的结构系统辨识方法存在着抗噪声能力差、适用范围较窄、难以进行线性识别的缺点,让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模糊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学习及非线性映射能力来获得实测结构动力响应数据,并以此构建起建筑结构的动力特征模型。模糊神经网络能够对建筑结构在任意动力荷载情况下的动力响应进行非常准确的预测,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结构的健康诊断以及振动控制当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2.5 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总体能耗急剧攀升,有一段时间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30%,所以,实行建筑节能对于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电气节能技术则是当前效果最为显著的节能方式之一。

电气节能的评估模型建立之后,可以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训练,提升其评估的准确性和网络泛化性,使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能够具有更多的科学依据。其中,BP神经网络算法就是一种能够将输入/输出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的学习方法。传统的BP网络采用的是梯度下降法,该方法的学习速率是保持不变的,同时训练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局部收敛的情况;改进型的BP算法和L-M反算法则增加了动量因子,无论是在稳定性还是收敛性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BP算法,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当前建筑电气节能评估模型的构建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