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综合管理工作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4 17:12: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镇综合管理工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镇综合管理工作

篇1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文化站建设的重视度。

制定宣传、学习方案,通过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办法》。一方面通过网络、报刊、媒体等形式全面公布《办法》。在区文体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网站、《新》报等全文刊登《办法》,提高《办法》在广大领导干部群众中的知晓率及重视度。另一方面组织专门讲座,深入解读《办法》。由区文体局牵头组织一次讲座,向广大文化干部及文化从业人员详细介绍《办法》颁布的意义、实质内容以及如何对照《办法》加强文化站自身建设。

二、加强培训,提升文化从业人员整体水平。

根据《办法》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站长培训,提高文化站从业人员在文化站建设和管理中的科学性和服务性,提升全区文化站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是要求每个文化站长参加市文广新局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文化站长培训。通过培训,吃透《办法》精神,结合市《两馆一站考核办法》,在文化站的阵地建设、运行管理、功能发挥、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业务管理上有一次新的理论提升。二是组织专门的管理、业务知识培训。为使《办法》的各项精神能够真正体现到文化站日常工作当中,每年由区文体局、区文化馆组织针对全区文化站长和文化干部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以此推动文化站工作更好更优开展。

三、加强自查,对照《办法》及时整改到位。

篇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林建设、行道树栽植和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合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后续管理工作仍然跟不上新形势下造林绿化和林果特色产业开发的需要,退耕地块杂草丛生,存在严重火灾隐患,部分路段和造林地块人为破坏、牲畜啃吃苗木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乡村经济果树逐年老化,病虫害日趋严重,特别是花椒基地建设区流胶病已致使许多椒树死亡,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所有这些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多年所做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所取得的成绩将会付之东流。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抓上手、摆上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抓住当前农闲有利时机,扎扎实实的搞好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要切实加强林果基地综合管理工作。临江以下各乡镇及等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在对历年所栽植的核桃、花椒、油橄榄等苗木全面进行刨盘、施肥、刮老皮、涂白、清园、防虫、灭病、整形修剪和合理灌溉的同时,重点对今年实施的核桃、花椒地块组织农户全面彻底的进行一次刨盘、施肥、刮老皮、涂白、清园、防虫、灭病、整形修剪和合理灌溉,并在栽植穴周围充分利用药物防治与机械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采取撒农药、放鼠夹、刺罩等方法,防止病虫害和鼠害发生。具体要求是: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行动、整山系整流域开展作业,做到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树,逐户逐树开展综合管理,严禁图形式,走过场。主要措施是:1.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根据树龄大小而定,每亩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500kg;2.涂白要严格采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严禁用熟石灰和涂料支差应付,弄虚作假;3.清园要把枯枝、落叶、杂草及刮下来的老树皮一并堆积焚烧,深埋处理;4.防虫灭病要以捕杀成虫、清除越冬虫卵为主,对一些杂食性害虫的防控要扩大范围,对相邻的生态林区也要兼顾;5.灌溉要根据树种和土壤墒情合理掌握,但冬灌有利于植物越冬和花(叶)芽分化,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6.加强检疫和疫病监测防报及防控工作,杜绝新的有害生物入侵。二要着力加强行道树的管理管护工作。各乡镇要对近年来组织栽植的行道树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发动群众在各自划定的区域内对行道树进行涂白等综合管理工作,特别是理哈路、临好路过境段各乡镇要在抓好今秋新栽植行道树涂白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整修、浇水和管护工作,以免人为破坏和牲畜践踏而造成苗木死亡,确保栽植成效。三要搞好退耕地林木的抚育工作。各乡镇要利用当前农闲时间充分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历年退耕还林地的杂草清除工作,做好苗木的抚育,对因没有清除杂草而引起火灾的,要追究退耕农户的责任。四要抓好荒山造林和生态林建设的管护工作。要结合今冬明春护林防火工作,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加强造林苗木的管护工作,有效巩固造林成果。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篇3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抓住当前农闲有利时机,扎扎实实的搞好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要切实加强林果基地综合管理工作。临江以下各乡镇及南阳、韩院、竹院等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在对历年所栽植的核桃、花椒、油橄榄等苗木全面进行刨盘、施肥、刮老皮、涂白、清园、防虫、灭病、整形修剪和合理灌溉的同时,重点对今年实施的核桃、花椒地块组织农户全面彻底的进行一次刨盘、施肥、刮老皮、涂白、清园、防虫、灭病、整形修剪和合理灌溉,并在栽植穴周围充分利用药物防治与机械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采取撒农药、放鼠夹、刺罩等方法,防止病虫害和鼠害发生。具体要求是: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行动、整山系整流域开展作业,做到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树,逐户逐树开展综合管理,严禁图形式,走过场。主要措施是:1.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根据树龄大小而定,每亩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500kg;2.涂白要严格采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严禁用熟石灰和涂料支差应付,弄虚作假;3.清园要把枯枝、落叶、杂草及刮下来的老树皮一并堆积焚烧,深埋处理;4.防虫灭病要以捕杀成虫、清除越冬虫卵为主,对一些杂食性害虫的防控要扩大范围,对相邻的生态林区也要兼顾;5.灌溉要根据树种和土壤墒情合理掌握,但冬灌有利于植物越冬和花(叶)芽分化,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6.加强检疫和疫病监测防报及防控工作,杜绝新的有害生物入侵。二要着力加强行道树的管理管护工作。各乡镇要对近年来组织栽植的行道树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发动群众在各自划定的区域内对行道树进行涂白等综合管理工作,特别是理哈路、临好路过境段各乡镇要在抓好今秋新栽植行道树涂白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整修、浇水和管护工作,以免人为破坏和牲畜践踏而造成苗木死亡,确保栽植成效。三要搞好退耕地林木的抚育工作。各乡镇要利用当前农闲时间充分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历年退耕还林地的杂草清除工作,做好苗木的抚育,对因没有清除杂草而引起火灾的,要追究退耕农户的责任。四要抓好荒山造林和生态林建设的管护工作。要结合今冬明春护林防火工作,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加强造林苗木的管护工作,有效巩固造林成果。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篇4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也逐渐实现了转向乡镇等农村学校的发展,由城市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深入,乡镇地区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发展的重点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工作艰难,如何做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并配合新课改步伐进行改革教育发展,既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此,在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学校应积极的探究有效的发展新策略,不断完善乡镇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乡镇小学学校管理水平,促进乡镇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获得提高。

二、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新策略

当前,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农村教育也开始逐步进入正轨,抓好教学管理是发展乡镇小学教育事业的重心。由于以往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在对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创新,导致人才管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结合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新策略探究,逐渐成为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新策略主要有:合理分配管理任务;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等内容。

(一)合理分配管理任务

在乡镇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做好校园管理,需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促使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并可以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鼓励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要求其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也是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新策略之一。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及时的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适当的管理方案,不断完善管理工作的方法。因此,通过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篇5

【关键词】

乡镇;财政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

随着我国基层乡镇经济体制以及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政府机关对于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遵守国家财政法律政策的规定,同时必须适应国家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便于为乡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传统的乡镇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对乡镇财政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乡镇单位财政改革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意义研究

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在乡镇财政管理活动中,明确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对其进行量化分解,通过完善的管理流程以及有效的考核体系,以避免财政资源浪费的发生,实现乡镇财政管理效率的提高。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精细化转变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乡镇财政单位必须优化现有的财务管理环境,努力实现现由注重管理型的财政体系向服务效益型的财务管理体系转变,由全方位、动态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替代原有的事后型的财务管理,进而提高乡镇财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明确、分解、量化细化以及资源整合,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这有助于通过量化以及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式,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延伸拓展。

(3)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强化了财务工作的监督效果。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后,可以建立全面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规范,进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明确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促进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减小财政管理成本,实现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随着乡镇财政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范围以及深度的不断延伸拓展,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实现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手段。

2乡镇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事关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乡镇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综合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弱化。政府收支没有全部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仅限于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编制之外,“收支两条线”管理流于形式。预算编制程序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粗糙。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乡镇没有制定规范性管理制度,使得诸如预算、资产、专项资金收支、工程项目、负债资金收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缺乏制度约束。不少乡镇在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支出凭据的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等环节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存在资金安全隐患。大量现金结算和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普遍存在。岗位职责不清,财政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 (3)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收支活动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比如支出不能严格执行预算,随意性大,管理失控,公务接待费用居高不下,公款吃喝现象有增无减等等。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乡镇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客观因素。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还需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逐步实现乡镇财务细化管理。3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完善途径研究

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既是乡镇财政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对于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现,应有重点的在以下几方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1)重视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树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为保证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重视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于确保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乡镇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重要意义,并转变管理理念,在各项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必须符合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并贯彻落实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

(2)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完善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制订乡镇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收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负债资金收支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规范理财行为;加强资产管理,掌握乡镇部门资产家底,保证预算分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实物资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3)重视乡镇财务的支出控制。开展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针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强化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财政资金的支出安排合理,从而实现对财政支出资金的有效控制。强化支出管理,可以建立经费支出审批程序,从而避免乡镇财政资金的超标以及违规开支,从而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的合理优化。

(4)强化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制约与监督管理。首先乡镇财政单位必须强化内部审计,通过各种法律政策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部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其次,必须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外部管理监督,通过借助专业的财务机构的力量,及时发现财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以确保乡镇财政单位职能的正常发挥,确保乡镇财政各项资金、资产的安全。

(5)严格控制乡镇财务管理风险问题。乡镇财政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债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投资不科学,财政权利分散,税收流失以及支付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乡镇财政管理风险频发,直接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实现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必须通过强化风险意识,明确财政职能,增加财政收入,控制成本支出,完善支付制度等一系列方式,强化对于财政风险的控制,避免乡镇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乡镇等基层单位财政的安全稳定。

3 结语

乡镇基层财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国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新农村以及城乡建设的顺利开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乡镇财政管理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并通过各种措施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不断促进乡镇基层财政单位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完善,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6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扎实有效地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是要全力抓好历年经济林栽植苗木的综合管理工作,要在广泛宣传谁栽、谁有、谁受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动员群众集中时间对历年栽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地块全面施一次肥、锄一次草、浇一次水、涂一次白、剪一次枝,开展刨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精心管理,切实达到自管、愿管、管好的目的,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重点区域林业局要派出技术人员精心指导,督促乡镇全面完成任务。重点乡镇要把公路两边管护难度大的经济林作为这次综合管理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涂白、修剪、施肥、锄草。二是认真抓好新栽苗木的管理管护工作。要全面落实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管理管护责任制。针对近年来苗木管理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生物措施与机械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栽苗木整修刨盘,并在周围采用放鼠夹、撒鼠药、刺罩等多种方式,有效防治苗木病虫害、鼠害和人畜活动对苗木的损坏,巩固栽植成果,确保栽一株,成一株,见效一株,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落实管理经费,采取县上有关部门帮一点,乡镇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办法,全面落实经费,确保浇水、涂白、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锄草等管护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篇7

二、完善乡镇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引,对于乡镇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领导的科学认识和高度重视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因而,乡镇要从原先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中走出,加大对此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乡镇领导要树立明确的思想,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适当倾斜对此项工作的投入,设置专门的文书档案管理室,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文书档案的宣传汇报工作,加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也努力获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理解。

(二)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各部门间的密切协作和有机配合是做好乡镇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文书档案中许多利用价值较高的档案往往来源与各部门。但当前,乡镇各部门间忙于各自的工作和检查,疏于对文书档案管理配合思想的重视。为此,就必须打破现状,妥善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强化和完善文书档案的质量和结构。

(三)建立高素质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档案管理的效果,对乡镇工作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因而,乡镇要改进现有的管理人员队伍,通过提高管理人员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来促进和推动此项工作。一方面,在人员的选择上,乡镇要注意将专业符合的人员安排到文书档案管理中,明确专人负责,并严格落实相关待遇;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

篇8

(二)规范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演练。一是各乡镇(场)、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预案起草、审查、批准、报备、程序,明确各层面预案编制的进度,确定各级各类预案编制和修订责任人、时间表,规范编写要求,3月底前将规范预案工作情况书面报县应急办。特别是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强化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制定各类预案演练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群众参与度高、形式多样的综合应急演练。县应急办要根据我县实际,制定2—3次综合实战演练的具体科目,安排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演练,切实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完成明确的具体演练科目外,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常态化演练,有计划地组织开展1一2次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社区、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要组织群众进行1一2次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医院、商场、危化品企业、建筑施工、矿山等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各组织单位要对演练文字、图象资料等整理归档,形成演练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不断提高演练成效。县应急办要对重点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对规模较大、组织较好的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观摩学习并推广经验。

(三)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筑牢风险防范的底线。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抵制各类风险隐患、战胜各类灾害、减少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第一防线抓紧抓实。一是重点加大对电力、交通、通信、城建等各类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做好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工作。在县城要着力加强公共市政设施抗灾能力建设,提高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抗灾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县城建局今年要完成县城内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的安装,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鉴定、登记,并树立醒目的指示牌。在农村要继续结合型城镇化、安民富民工程,大力推进农村防灾减灾工程。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县安监部门要督促各类生产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投入,推广应急技术、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大力提高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城建、消防等部门要逐步加强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环境等部门要加强水库污染防治和水质安全预警监测工程建设。年内要杜绝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治体系,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监测、检测、处置能力。食品、药品监管理部门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畜牧、农业、林业部门要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外来动植物检验检疫、林业病虫害防治及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四是加强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部门要妥善解决群体性上访事件,教育部门要坚决防范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发生,公安部门要重拳打击暴力恐怖事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四)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乡镇(场)、县应急委相关部门要继续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建设综合救援队伍,整合资源,加大装备投入,不断充实力量。同时,加强医疗救护、地震救援、森林灭火、矿山抢险、危化品处置、消防救援、交通应急保障等专业救援队伍和兼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兼职队伍联动和现场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集中训练和联合救援演练活动,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提高社会参与度。乡镇、村(社区)要积极整合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织不少于20人的救援队伍,经常性进行拉练,有高危企业的乡镇要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救援处置;要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组作用,年内就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机制开展专题检查、调研,形成可供决策参考的调研报告。二是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要将应急管理日常经费和突发事件处置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县应急办要积极协调,争取尽快设立县级应急储备金,不断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逐步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各项应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快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有效分散灾害风险,减少群众损失。三是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物资的动态监管,定期对现有的物资进行摸底普查,进一步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规模,建立应急商品重点企业代储制度,保证及时补充和更。四是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012年着力推动自治县应急平台二期建设,实现与区、州及相关部门应急平台的对接,提高自治县对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的掌控能力。深化应急平台软件建设,进一步收集各类专题数据,通过软件实现预案管理、信息汇总、辅助决策、模拟演练、综合评估等业务功能。

(五)推动落实“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自治县应急管理水平。加强与区、州应急办的对接,加快组织实施自治县“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年内编制完毕。各行业部门要按照州、县“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任务,做好与本行业专项规划的衔接,已纳入行业规划的项目,积极申报立项,加快建设工作。要在应急平台、监测预警、基层能力、避难场所、物资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各任务的实施主体,按应急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确定完成时限,逐年落实应急体系规划建设项目。

(六)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要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教育的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编印各种简明手册、挂图,介绍普及应急知识,要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门户网站等各种闻媒体,宣传应急知识,推进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县应急办要联系信息化办公室建立完善应急管理网站,实行日更制度,进一步充实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提升应急管理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放大宣传平台的功效,扩大应急管理宣教培训覆盖面;各乡镇(场)、县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年内至少开展2-3次应急管理知识日常普及宣传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县应急办要依托县党校、行政学院对各级干部开展不少于1次的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县安监局、经贸委、煤炭局等部门要指导、督促辖区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培训,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要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上岗许可直接挂钩。年底,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将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汇总上报县应急办。

(七)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工作。要建立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选择至少2个以上有一定基础的乡镇、学校、社区(村)、企业,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各类标准化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在农村要结合型城镇化和安居富民工程加大农村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村应急能力。各单位要实现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工作机制、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传。县应急办要对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多指导、多投入,要定期督导检查,把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抓出成效,要发挥抓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作用。年内,县人民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适时召开全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以点促面,提升全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二、做好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势和任务给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扎扎实实把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定期专题研究应急管理工作,解决工作开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应急办要定期召开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分析、研究、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篇9

近年来,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建档工作的顺利实施,部分乡镇档案管理部门对“村档乡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随着“村档乡管”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1.1 村级干部档案意识淡薄。部分村级干部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将档案材料收集充分,结果部分档案残缺不全。有的村级干部对应存档的材料未按照要求及时存档,甚至为牟取私利占为己有。部分村级干部更换频繁,在任期间无暇顾及档案管理工作,加上新任村级干部未能及时与往任干部沟通,久而久之档案管理工作便被抛诸脑后。

1.2 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低。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通常由村会计或干部负责管理,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整体业务素质较低,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低下;部分行政村工作条件较差,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有的虽然有档案室,但是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柜等用品,档案随处堆放,极易发生火灾、霉变或被虫蛀鼠咬等,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3 档案管理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档案管理工作也有较大差距。例如,一些经济稍好的行政村,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比较重视,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管理。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行政村,根本没有经费支撑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设备,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也只是临时负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2 相应对策

2.1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村档乡管”是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为保证“村档乡管”工作的顺利实施,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制订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案,深入农民群众当中,积极听取意见,为“村档乡管”工作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档案管理部门还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适当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例如,收集有关村里重大决策材料信息,以及民与民、民与村形成的协议合同等材料,并要求有多个备份由村、乡镇共同保存,有效避免因档案材料丢失造成的损失,便于今后档案的管理和查找。

2.2 注重宣传,加强业务培训。为保证“村档乡管”工作的顺利实施,应加大《档案法》宣传力度,并要求乡村相关领导认真学习,以此提高乡村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此,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应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将村、乡档案立卷和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此增加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时注重结合农闲、农忙时段,开展长期、短期的培训工作,并注重培训内容应由浅入深、由粗到细、以点带面,使其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逐渐提高其档案管理能力。

2.3 加强领导,投入管理经费。乡镇领导干部应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成立“村档乡管”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工作的具体落实。首先,定期召开“村档乡管”领导会议,讨论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结合不同行政村发展特点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其次,增加对档案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尤其应及时购买档案管理柜和材料夹等,并指派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的档案管理,定期打扫档案室并进行消毒处理等,防止档案发生霉变、虫蛀等。

篇10

1.对制度认识不全面。一些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对集中支付的相关制度不了解,甚至存在疑虑,影响工作效果提升。集中支付改革与单位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一些单位不理解、不信任该项措施,认为该项制度的实施会影响本单位收支,给财务管理带来不便,导致资金分配权受到削弱。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乡镇单位对集中支付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或者采取不配合态度,影响工作效果提升。

2.预算管理滞后。乡镇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很多是出于形式,相关制度和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预算编制考虑不全面,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很多是根据上一年度收支数据简答套用,严重影响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导致用款计划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制约集中支付效果,给整个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网络建设与维护存在不足。一些乡镇预算单位未能与开户银行建立集中支付网络,影响集中支付工作顺利进行。或者集中支付网络安全性不高,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侵袭,对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影响支付系统安全性提高。另外,网络维护工作量大,难度大,但是工作人员配备数量不够,往往需要聘请软件开发人员来处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影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健全制度和机构设置。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需要,健全相应的制度,完善机构设置,配备工作人员,为推动集中支付创造良好条件。要根据集中支付运作机制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安排专业素质强,基础扎实的工作人员。按照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和支付方式,根据乡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指标计划录入、计划审核、支付申请录入、支付申请审核、支付凭证对账等工作岗位。从而更好适应集中支付工作需要,推动乡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2.完善乡镇预算管理工作。为促进集中支付顺利进行,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为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提高预算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大乡镇预算管理工作力度,以严肃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做好预算管工作。防止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增强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提高预算工作约束力。另外还要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管理与集中支付相配套,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乡镇会计集中核算顺利进行。

3.加强集中支付网络建设。根据集中支付日常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完善系统设置,实现乡镇财务部门、预算单位与镇开户银行间的网络连接与系统对接,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实时化、核算自动化,推动乡镇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支付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尤其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业务网络不得接入互联网,日常运行中实行个人密码认证。从而确保系统安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4.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集中支付改革是财政体制的创新,也为财务管理工作开辟全新领域,其内容较多,涉及面广泛。为推动该项工作顺利进行,规范集中支付运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要集中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内容包括集中支付的业务流程、操作办法、系统管理、制度规范等内容,让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这些内容,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爱岗敬业、勤劳奉献,增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有效应对各项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水平,推动集中支付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