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7:34: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股票投资可行性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影响可转债投资价值因素
成交量、正股涨跌幅、纯债价值、到期收益率、转股溢价率、纯债溢价率、平价低价溢价率、剩余期限、债券余额、转股价值、主题评级、债券评级、久期以及凸性都可以来分析可转债债券的投资价值。这里特别突出久期和凸性的影响。久期和凸性可以用来计算该债券在利率风险下的抗风险能力,一般来说一个风险较小的债券拥有较大的凸性和较小的久期。
二、数据分析
下面是2012年8月16日数据(久期,凸性,转股溢价率,纯债溢价率):
(1)石化转债4.4223.070.14620.0822
(2)工行转债3.9519.340.02870.1286
(3)中行转债3.7116.550.21170.0332
(4)国投转债4.3523.240.18290.1618
(5)国电转债4.9029.200.12110.224
(6)唐钢转债0.320.392.1537-0.006
(7)川投转债4.5023.860.40050.0888
(8)新钢转债0.981.800.5239-0.0108
从转股溢价率进行可转债投资规律分析:转股溢价率=(转债当前价格-转换价值)/转换价值×100%,转股溢价率一直是可转债风险重要的衡量标准,更是其产品能在“股”与“债”之间取得优势的关键。如果该指标正值越大,转股亏损越高。转债溢价率指纯债溢价率和转股溢价率,纯债溢价率昭示转债价超过纯债价值的程度,以提示债性的强弱。假设全部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40%,较上期提高3个百分点,转债市场股性有所下降,债性支撑加强。从到期收益率角度看,目前有唐钢、中行、石化三个品种到期收益率为正,债性将对未来转债价格构成强有力支持。
三、运用股票组合以及可转债各影响因子(转股溢价率、纯债溢价率、久期、凸性)分析以上8种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
(一)石化转债
石化转债凸性良好,受利率风险影响较小,但纯债溢价率和过去相比有所上升,故债性减弱,从此层面讲风险比过去升高,但到期收益率和正股走势尚可,故绝对风险不是太大,但近期转股溢价率走低,可以考虑暂时稳定仓位或减少仓位.
(二)工行转债
由于其股性较强(转股溢价率比较低,纯债溢价率相对较高),其走势和正股股票接近,最近行情看跌,因此可以减少仓位。
(三)中行转债
应该买入,注意其博弈条款,最近转股价格有所下降,所以对价格具有修正作用。
(四)国投转债
国投转债的凸性较大,对于利率风险的规避能起到一定作用,且电力公司一向转债业绩看好,国投电力股票近日行情看好,转股溢价率较为平稳,且相对其他可转债较低,故走势随股票上涨趋势明显,故应增持。
(五)国电转债
国电转债自发行以来,行情一直看好,和国投转债相似,所处行业具有行业优势,国电电力股票价格相对平稳,但成交量最近低迷,近期没有国投转债走势强劲,凸性良好,短期不会有太大震荡,转股溢价率较低,纯债溢价率较高,故股性较强,建议维持仓位,待机而动。
(六)唐钢转债
唐钢转债债性较强(转股溢价率:2.1537转债溢价率:-0.0061今日涨)可以重仓买入,这种债性强的可转债债券风险也相对较小,久期只有0.32,债底保护充分,纯债价值很高。
(七)川投转债
经历了年初的强势增长,近期价格有所回落,川投能源股票价格比较平稳,转股溢价率有所上涨,可是价格却略微走低,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债性强的可转债走势良好,还要结合相应正股价格具体分析,川投转债处于股性债性的平衡位置,未来走势还要看纯债溢价率和转股溢价率的变动趋势,因为股票价格上涨,转股溢价率下跌,反而不利于该可转债行情,目前投资风险较小,建议适当增持。
(八)新钢转债
建议增持仓位,其久期较短,利率风险较低,8月20日有息,故有利息税,为了避税可以暂时出来,带利息税征缴后可再入仓,此种债券债性较强,债底保护充分,纯债价值很高,最近指导方向应该增持债性强的债券。
四、精选个券策略
基金应采用基本分析以及技术分析分析相关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成长能力、市净率、负债水平、现金偿债能力、资产重置价格、运营能力以及现金流贴现值等。其中债券久期和凸性可以用来计算该债券在利率风险下的抗风险能力,一个风险较小的债券拥有较大的凸性和较小的久期。
五、投资建议
可减持石化转债、工行转债,增持唐钢转债、新钢转债、川投转债、国电转债、中行转债以及国投转债。未来正股修复将利于转债的表现,注重转债的期权价值。关注绝对价格相对不高而正股弹性较大的转债品种,利用新券发行上市机会优化组合结构,股票方面,自上而下精选个股,以绝对收益为导向。
六、总体评述
由于前期股票市场大跌,转债市场中多只转债又面临下修转股价的良机,转债下跌幅度有限。因此,无论是转债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可能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分析,目前债券资产仍相对安全,受益于转债质押功能的实现,同时转债正股估值水平不高,强股性转债估值较低,未来权益市场波动给转债品种的收益提供了空间。相比而言,股指出现深度调整后,正股对转债负面影响的风险得以释放。当前大部份转债分别获得纯债价值或转换价值的有力支撑,因此供给压力不会对转债形成明显的冲击。分析要注意条款博弈,最近一段时间转债要严控久期,为了规避利率风险要缩短久期,低等级转债要注意其风险,由于已基本无太大下行风险故转债未来可能有所反弹。
参考文献
关健词:股票市场 股指期货 市场交易制度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推出中国股指期货,随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也上市同类产品,目前新加坡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地计划推出中国A股股票指数期货。
一、股指期货的概念及功能
股票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以某一股票指数作为基础产品的金融期货产品。其经济意义是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日期,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交割某一股票指数的成份股票而达成的契约。它通过对股票价格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市场中产生最晚的品种,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最重要、最成功的金融工具之一。与股票现货交易相比,股指期货交易其有交易成本低、杠杆比率较高、市场流动性好、能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等特征。此外,它还具备远期价值发现、套期保值、资产配置、规避系统风险、保护长期投资者利益等多种功能。
随着国内股票市场对外资开放,那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内买卖股票的同时,势必通过境外交易所利用A股指数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及时推出我国自己的股指期货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出我国本土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股指期货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包括:证券市场初具规模;市场风险较高,投资者避险要求较为强烈;期货和现货两市开市时间大致相同,能提供价值发现功能;投资者人数较多,市场较为活跃等。与此相对照,我国目前已基本其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有关条件。
1.我国已经其备了一定的开设股指期货的市场基础和配套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交易、结算和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市场期待已久的统一指数—沪深300指数也已正式。该指数未来很可能会成为股指期货的指数期货标的,成为股指期货推出的前奏。
2.机构投资者日益成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力量。随着社保基金的人市,我国股票市场进人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时代。据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社保基金总资产达到1708亿元,其中股票投资规模约184亿元,占总资产的11%。
3.股权分置改革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扫清了障碍。在股权分置情况下,由于市场本身的诸多限制,导致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难以推出。实现全流通后,随着市场流通规模的扩大,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的推出就不会加剧市场投机,反而会成为熨平市场波动的内生机制,且市场的创新空间也将大为拓展。
三、对我国顺利推出本土股指期货的几点理议
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针对现阶段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所面临的法规、市场运行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指数基金等弥补缺乏做空机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从实际运作来看,开放式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事先拥有大量与指数相关性极高的股票头寸,当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合理水平时,指数基金可以按比例卖出指数成份股,同时买人相应量的股指期货,从而削弱缺乏做空机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从国际市场实践看,香港、韩国等开设股指期货时均没有做空机制。香港1986年5月推出恒生指数期货,1994年允许部分做空,1996年取消做空限制;韩国1996年5月推出股指期货,1996年9月允许做空。所以,在中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初期,没有做空机制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合约设计合理,建立严密的风险监控制度,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偏离。待时机成熟时,再谨慎、稳妥地引人股票做空机制,完善证券市场。
(2)过度投机的防范。股指期货既可被用于避险也可被用于投机,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中杠杆比率的存在,投资股指期货的风险成倍地高于股票现货。我国引人股指期货必须重视对市场过度投机的防范,尤其是在引人股指期货的初期。从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保证金比例;对交易部位实行限制,规定持仓限额;实行价格限制;断路措施;限速路障;信息披露;税收政策。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系统中,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首先在于构建并维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修改不适合当前市场状况的有关法律。如修改《证券法》相关条款,逐步引入股票卖空机制;修改《期货市场管理暂行条例》,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股指期货交易管理办法》,并在该办法下制定《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从长期考虑应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的《期货法》,对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进行具体法律规定。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推出中国股指期货,随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也上市同类产品,目前新加坡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地计划推出中国A股股票指数期货。
一、股指期货的概念及功能
股票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以某一股票指数作为基础产品的金融期货产品。其经济意义是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日期,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交割某一股票指数的成份股票而达成的契约。它通过对股票价格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市场中产生最晚的品种,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最重要、最成功的金融工具之一。与股票现货交易相比,股指期货交易其有交易成本低、杠杆比率较高、市场流动性好、能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等特征。此外,它还具备远期价值发现、套期保值、资产配置、规避系统风险、保护长期投资者利益等多种功能。
随着国内股票市场对外资开放,那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内买卖股票的同时,势必通过境外交易所利用A股指数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及时推出我国自己的股指期货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出我国本土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股指期货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包括:证券市场初具规模;市场风险较高,投资者避险要求较为强烈;期货和现货两市开市时间大致相同,能提供价值发现功能;投资者人数较多,市场较为活跃等。与此相对照,我国目前已基本其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有关条件。
1.我国已经其备了一定的开设股指期货的市场基础和配套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交易、结算和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市场期待已久的统一指数—沪深300指数也已正式。该指数未来很可能会成为股指期货的指数期货标的,成为股指期货推出的前奏。
2.机构投资者日益成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力量。随着社保基金的人市,我国股票市场进人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时代。据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社保基金总资产达到1708亿元,其中股票投资规模约184亿元,占总资产的11%。
3.股权分置改革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扫清了障碍。在股权分置情况下,由于市场本身的诸多限制,导致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难以推出。实现全流通后,随着市场流通规模的扩大,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的推出就不会加剧市场投机,反而会成为熨平市场波动的内生机制,且市场的创新空间也将大为拓展。
三、对我国顺利推出本土股指期货的几点理议
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针对现阶段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所面临的法规、市场运行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指数基金等弥补缺乏做空机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从实际运作来看,开放式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事先拥有大量与指数相关性极高的股票头寸,当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合理水平时,指数基金可以按比例卖出指数成份股,同时买人相应量的股指期货,从而削弱缺乏做空机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从国际市场实践看,香港、韩国等开设股指期货时均没有做空机制。香港1986年5月推出恒生指数期货,1994年允许部分做空,1996年取消做空限制;韩国1996年5月推出股指期货,1996年9月允许做空。所以,在中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初期,没有做空机制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合约设计合理,建立严密的风险监控制度,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偏离。待时机成熟时,再谨慎、稳妥地引人股票做空机制,完善证券市场。
(2)过度投机的防范。股指期货既可被用于避险也可被用于投机,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中杠杆比率的存在,投资股指期货的风险成倍地高于股票现货。我国引人股指期货必须重视对市场过度投机的防范,尤其是在引人股指期货的初期。从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保证金比例;对交易部位实行限制,规定持仓限额;实行价格限制;断路措施;限速路障;信息披露;税收政策。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系统中,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首先在于构建并维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修改不适合当前市场状况的有关法律。如修改《证券法》相关条款,逐步引入股票卖空机制;修改《期货市场管理暂行条例》,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股指期货交易管理办法》,并在该办法下制定《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从长期考虑应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的《期货法》,对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进行具体法律规定。
1.1财务管理概述。学生通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对财务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财务管理是站在企业管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资金的运作。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并对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和财务管理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知识目标培养方面,财务管理的五个工作环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学生应该熟练掌握。
1.2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对于一般人来讲,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在教学能力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对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各种运算。知识目标培养方面,能够进行单利的计算、复利的计算、年金的计算和贴现率的计算。教学训练步骤是:①演示:单利的现值和终值计算;②演示:复利的现值和终值计算;③演示:各种年金的计算: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重点是普通年金的计算;④演示:贴现率的计算。可展示的结果是居民买房的计算。
二、筹资管理实践教学
2.1财务预算。在能力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认识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学生要能够掌握财务预算的基本理论知识。在知识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熟练掌握现金预算和预算财务报表的基本编制程序。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分析:各种财务预算的方法;②分析:现金预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2.2企业筹资方式分析。在学生能力目标方面,能对企业筹资的相关理论和各种筹资的方式有详细理解,并且对企业的筹资渠道有深刻认识。在知识目标培养方面,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各种权益资金的筹集和负债资金的筹集。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分析:各种权益资金的筹集;②分析:各种负债资金的筹集;③比较:各种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筹集的优缺点。可展示的结果是大企业筹资与学生自己创业筹资的不同。
2.3资本成本及资本结构。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阐述资本成本的概念,熟悉资本结构的含义以及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计算个别资本成本、加权资本成本,了解经营杠杠、财务杠杠和总杠杠的含义和计算与分析。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分析:个别资本成本、加权资本成本的计算;②讨论:经营杠杠、财务杠杠和总杠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③讨论:资本结构对企业筹资成本的影响。可展示的结果是大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学生自己创业的资本结构的不同。
三、投资管理实践教学
3.1项目投资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了解投资的概念和种类,熟悉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基本内容,掌握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的计算和运用。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和运用,了解投资决策指标的基本运用。教学训练步骤是:①认识:投资的含义和种类;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③计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可展示的结果是学生创业的投资可行性分析。
3.2营运资金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了解营运资金的含义,认识流动资产的类型以及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懂得各种营营运资金的基本内容。在知识目标方面,掌握各种营运资金的作用、成本与风险,重点掌握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教学训练步骤是:①现金管理;②应收账款管理;③存货管理。选取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可展示的结果是能对某一上市公司进行经营决策的基本分析。
3.3证券投资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认识股票、债券、基金的概念和种类,了解证劵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及基金投资的价格确定和收益计算,教学训练步骤是:①认识:股票、债券、基金;②计算: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的收益计算;③分析:股票、债券、基金投资收益评价。可展示的结果是不同的证券产品适合不同企业的投资。
四、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实践教学
4.1收入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认识主营业务收入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销售预测分析和销售定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讨论: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性;②各小组讨论各种销售预测方法;③各小组讨论销售定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定价方法和策略。可展示的结果是学生今后自己创业应注意的问题。
4.2利润分配管理。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利润分配政策以及利润分配原则,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基本内容。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步骤以及影响利润分配的一些因素,了解股利分配支付的程序。教学训练步骤是:①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内容②利润分配的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③股利形式和股利分配程序。可展示的结果是各种股利分配的优缺点。
五、财务分析与评价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价值。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道德价值状况由企业家及其员工的行为所体现。道德价值高尚的企业一定存在具有相当约束力的道德管理机制。因此,科学地建设和完善企业道德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道德管理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通过的完善投资机构的治理结构以及采取分段合约的办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力资本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委托项目管理(PM)模式的涵义
1.根据建市[2003]30号文,委托项目管理(即项目管理服务,PM)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一般应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从上述PM的涵义可以看出,在PM企业为业主提供的全过程或部分阶段项目管理服务中,投资控制和设计管理都是较为常见的服务内容。而设计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业主需求和现场施工的桥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和业主功能需求的满足存在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作为PM企业和PM现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管理去实现设计优化,从而达到为业主控制投资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企业投资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
1.制度缺陷
投资是人的一种牟利行为,而人的利益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人的欲望一般是无限的,因此,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条件下,行为主体有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违背道德准则,因而形成道德风险。当有制度,但是制度有缺陷时,有缺陷的部分与没有制度相比,其效果是一样的。
现实情况是有投资制度但不完善。投资制度体现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行业规则与企业制度之中。例如,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股票发行与上市的审核制度,投资资金审计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等等。但是,投资制度并不完美。例如,《产业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险投资法》等法律还没有出台,使得投资领域的一些活动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再如,投资损失赔偿制度尚在探讨过程之中,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也不完善。制度缺陷还表现在监督制度不健全上。例如,风险投资业需要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规范、培训从业人员、加强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但目前,我国仅在风险资本市场发达的地区才成立有风险投资行业协会,而许多地区并没有成立风险投资行业协会。各行为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有差异
各行为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之所以不同,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参与投资活动的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二是各主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同;三是各主体的道德素质不同,其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以及信息的时间不同;四是各主体均有独立的利益,有时这些利益此消彼长,互不相容,他们必然按照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的原则来处理有关信息。
例如,股票发行人为了维持本公司股票的高价格,会选择那些有利于维持股价的信息甚至编造虚假信息,而隐瞒那些不利于维持股价的信息,加之股票投资者处在股票发行人大门之外甚至远离股票发行人,因此,股票投资者只能掌握股票发行人的一部分真实信息。在各行为主体所获得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有差异的情况下,如果掌握较多信息的主体违背道德准则,则其他主体往往难以察觉,因而违背道德准则的一方有可能达到自己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这就会刺激行为主体进一步违背道德准则,道德风险得以形成。由于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常态,因而道德风险普遍存在。
假如不存在信息非对称性,投资活动中的相关主体彼此完全知悉对方所处的环境及与投资运作有关的一切信息,并可以观测到对方的行动及行动结果,则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致的道德风险就不存在了。
2.示范效应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违背道德准则的各主体,得到的回报有所不同。有的受到了惩处,而有的则并未受到惩处,或者与其获利相比,受到的惩处较轻,因而产生“违规利润”。违规利润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因为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一般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成功的概率不为零。由于违规利润具有少付出而多收益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当一部分违背道德准则的主体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反而获得违规利润时,就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加之人们所具有的侥幸心理,使一些人选择违背道德准则的行动方案。
3.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也是经济主体充分展示其才能的经济,而人们衡量竞争结果和能力大小的标准往往是财富的占有量。在此大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是追求金钱的积累,而对于追求的手段却不愿意甄别正当与否,加之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有意无意的渲染,使得一些人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强化了人们不择手段追求货币财富的价值取向。当社会公众中持此价值取向的人数足够多时,影响所及,就会有一部分人在企业投资活动中违背道德准则,从而给利益相关者带来道德风险。
四.企业道德自律机制
1.企业道德自律机制及其表现形式
所谓企业道德自律机制就是指企业道德自律的一种结构和活动原理。企业道德自律是企业自觉履行对于他人和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企业道德自律既是体现在企业文化中的一种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又是员工在潜意识中依据企业道德准则进行自我约束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存在着一个价值中枢,股票价格应当围绕着该价值中枢呈现小幅度的上下振荡,除非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或是有突发性事件出现,股市的波动性一般不会太剧烈。“平准基金”成为曝光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不仅仅因为推出平准基金将深刻影响中国股市,另一方面,各方对中国是否该出平准基金莫衷一是,互相辩论,而平准基金一词在媒体的曝光率随之也升高。
一、股市平准基金的内涵
所谓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市场的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从平准基金作用的市场来分,目前主要有外汇平准基金、国债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股市平准基金等几类。股市平准基金不同于其他股票投资基金。它是一种政策性基金,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股票市场稳定这个目标,因此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目前国际市场上设立了股市平准基金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从运作的情况看,香港特区政府在1998年就利用平准基金成功地阻击国际热钱的袭击,韩国政府1990年设立的4兆亿韩元股市安定基金和中国台湾省的5000亿新台币安定基金,在当时也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功效。应该说上述平准基金在维持投资者信心和稳定股市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好处
股票市场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促进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股票市场发展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搞好股票市场,使之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然而,从多年状况来看,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的大起大落,在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已经严重地抑制着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本来股市的起起落落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正常的涨跌是符合市场运行的需要的。但是,超过正常范围的大起大落不仅不会促进市场的发展,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危害。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暴涨暴跌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损失,社会财富被无情地吞噬,投资者信心消失殆尽。没有投资者的参与,国家的税收受影响,股票行业萧条,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社会消费受到抑制等一系列不利后果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场的非理性暴跌已经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内,各种因素将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股票市场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就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来说,设立平准基金至少有以下好处:
1.丰富政府平抑股市波动性的手段,提高政府针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能增强中国股市的稳定程度,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众所周知,A股目前仍然存在如国企股权重大、大小非解禁规模巨大、金融衍生工具单一、市场封闭性较强等制度缺陷,同时,也存在着只能做多,无法做空、T+1制度、涨跌停制度、扭曲的新股发行制度等交易规则硬伤。这些缺陷的存在,特别容易助推A股疯涨爆跌!具体来说,2007年大牛市时,大盘涨疯了却无人顾及市场风险,而2008年的大熊市,股指跌去70%多,很多基金却不敢贸然入场。尽管市场管理层一再表示同时也在行动旨在健全法制,加强监管,逐步解决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前,市场的大起大落将仍然伴随着市场的发展。所以,设立平准基金就显得很有必要。
2.推出平准基金,实际上是股票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的存在对于维护股市的稳定,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股票市场瞬息万变,为了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现在应该抓紧推进平准基金的构建。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股票仍是新生儿,市场充满缺陷,充满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无法走向成熟,无法面向世界。只有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中国的证券市场才能走向成熟,走向规范,才能摆脱苦难,重获新生。比如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类利益集团为了保全自身利益,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纷纷抛出大小非,投资者损失惨重,对市场带来灾难性冲击。
3.夯实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基础,增强中国股市整体抗御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的能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中国的股票市场已逐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即股票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众所周知,国际资本对一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正日益加大,国际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活跃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股市的异常波动。在此情况下,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自觉地以WTO的基本原则为参照体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恰当地组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股市进行监管。在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灾难的国际化背景下,拥有一个强大的平准基金无疑对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1998年8月香港政府为狙击国际游资的恶意进攻,毅然动用巨大的外汇基金入市干预,从8月14日至8月28日,共动用了千亿元资金,将恒指推高了1100多点,上演了一场“世纪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对冲基金,扭转了股市单边下挫的危险局面,确保了香港的金融稳定,使香港经济快速地摆脱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得以稳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综合以上分析,未来市场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场的运行仍将出现非理性的局面。所以尽快建立平准基金,控制股市风险,减少或缓冲市场冲击,已成为目前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4.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资金的流向,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虽然近期政府出台的许多措施,比如说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它与平准基金入市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一方面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备大股东增持的条件。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平准基金的作用。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它所直接针对的是经济而非股市,事实上股市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不是“四万亿”可以解决的。因此,虽然现在的市场条件与前一时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对平准基金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中国股市设立平准基金,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投资流向,进一步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有效推行。所以,中国股市,需要平准基金。三、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弊端
1.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需要耗费巨额资金。现在,中国股市已经发展,具有较大市值规模,若入市干预资金规模太小,将不足以影响股市,干预政策必然无功而返。据有关估计,要将上证指数上托200点预计要耗费资金2000亿元人民币。然而,要达到足够入市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问题。如一次性筹集巨额资金,若临时筹集,恐难满足时效性,若预先筹集好,则将承担高额的资金成本。如分阶段筹集则不能保证后续资金及时到位,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
2.股市平准基金入市时机选择不当,将适得其反。入市时机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近来股指不断创新低,这究竟是股市向投资价值的回归,还是股市的不合理崩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正确判断中国股市真实客观的股指水平是平准基金入市的关键问题,而我们对这个关键问题却没有定论,存在着平准基金入市时机的决策风险。
3.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滋生寻租行为。股市平淮基金入市必然影响股价走向,引起股市波动,相关决策人员所拥有的事前信息具有极高含金量,这种信息优势为寻租腐败提供了可能性。
4.设立股市平立准基金会造成市场扭曲。不恰当地、过于频繁的入市干预可能对资本市场正常价格形成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造成人为扭曲。而我们很难判断什么是恰当的干预,如何实现恰当干预。这是许多学者反对设立平准基金的根本原因。
5.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可能面临亏损。股市平准基金存在着投资亏损的可能,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国安基金”到2004年底按12个月的月均价计算,2004年持有股票价值为543亿元新台币,当年亏损约138亿元新台币,2003年度的跌价损失为221亿元新台币。中国运作平准基金也很难避免被套牢而造成亏损的风险。
6.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背“违反自由经济原则”的骂名。1998年香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做法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默顿米勒在内的反对者对香港政府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政府干预违反了自由经济原则,破坏了游戏的基本规则,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了严重损害。从当前关于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争斗”来看,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你没到30吧,28、29岁?”,吴强工作中经常遇上的询问。
“24岁”,吴强总是微笑着坦然回答。
“是吗?!”,刚刚还与吴强愉快沟通的客户一下子变得有些迟疑。
……
“其实我最害怕客户问及自己年龄,但我有自信在专业服务中让他们忘记这一点,而只记住我是一名成熟的理财顾问。”
一年前,中信奥运村支行开始筹建“个人理财中心”,大学毕业不久的吴强主动请缨,迈出了职业理财师的第一步。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批手持重金的高端人群成了他稳定的服务对象,客户们真的开始忘记关注他的年龄和资历,而只是放心享受中信贵客理财的体贴与优越。
相信真诚
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最爱。在吴强眼中,个人理财师是一份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并重的职业,他们应该为客户设身处地着想,不仅提供方便快捷的财务服务,还应该主动为客户提供体贴细致的个人服务。理财师不能急功近利,首先要尊重客户的隐私,得到客户心理上的信任,才有机会进一步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
细心与周到,是吴强的长项。他发现贵宾客户对私密性的要求比较高,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办理大额存取业务,就向行里建议重新布置个人理财中心的硬件环境。在行领导的安排下,安静独立的点钞室、配有电视沙发的贵宾室、摆满中信出版物的阅读空间、绿色植物营造下的交流平台……这些成为中信奥运村支行亮丽的风景线,这赢得了不少客户的欢心,他们没事就过来坐坐,休息一下,在松驰温馨的环境下和自己的理财师一起打点钱财,精神和物质得到双重满足。
慢热升温,真诚有分寸是吴强的特点。有一位客户,搬家后离吴强所在的支行较远,准备将其在中信的存款全部转走。吴强了解到他是一位自由投资者,比较偏好股票和房产投资,就依然坚持定期和客户用电子邮件联系,给他发一些最新的金融资讯和房产资讯,并经常打电话拜访他,与其交流。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最后客户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宁愿舍近求远,接受吴强的理财服务。
经过与吴强一段时间的交往,不少客户把他视作可以信赖的朋友,有的请他上门取现,吴强曾经一次替客户背过五个沉甸甸的现金大包;有的开始只是请吴强帮助打理“私房钱”,后来在家庭财产、公司财产的管理上也征求吴强的意见;有的习惯了外资银行、IFA、私人银行等机构服务的外籍人士,也将自己在大陆的理财业务转移到吴强所在的理财中心。“我认为有一些国际人士作为客户也是我的骄傲,这样我也能与国外的理财专员一样,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安排客户的国际资金结算与投资理财。”
坚守专业
如果说“设身处地”体现的是理财师人性化亲和服务的能力,那么,“度身定做”则体现出理财师的专业品质和职业操守。
吴强在大学里学的是财务管理,触类旁通,认为个人理财和企业理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从客户的生活目标中得出理财总目标,并把短期子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结合起来。每个人都有自身特点,都有不同的个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报表不同,当然结论不同,理财师的职能就是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理财目标、资金流状况、投资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设计理财方案,通过可行性分析、预测、决策、监控、反馈五个环节帮助客户实现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方案,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吴强很清楚,当金融产品承载了理财功能,当理财功能与金融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的时候,就不能只用单纯的信任来承载它的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了。虽然是国内依托银行背景的理财客户经理,但吴强希望自己能够像海外的独立理财机构(IFA)一样,关注客户的需求甚于关注产品的销售,在客观中立的原则基础上,帮助客户实现财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财务规划师首要具备的是客观、中立、严谨的职业操守,要把客户真正当成自己的亲人,而不是当成购买多种金融产品的消费者。”
吴强有一位客户年初集中购买了三四百万元的国债,到了四五月,已经与吴强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客户向他透露了这一情况,并要求为其额外的200多万的银行存款提出一份有针对性的理财建议。
当时,我国股市正在非理性上涨阶段,基金也全部在相对高位,在国内掀起了购买开放式基金的狂潮。客户有意向将全部资金购买股票型基金。吴强根据自己对资本市场大势的综合判断,认为此时A股价值中枢在基本面和技术面都得不到支持。因此建议这位客户将银行存款中的10%至20%用来购买平衡型而非股票型基金,留出30%用于日常现金性支出和保险储备,剩余的用来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而客户购买的国债太多,并且都是3~5年的,面临着巨大的利率和通货膨胀风险,吴强建议他至少应在半年后提前支取有1/3,分段计息扣除提前支取的手续费后还能有一定节余,关键是能够避免风险。客户听取了吴强的意见,不久股市大跌,基金净值也随之下降。长期国债提前支取不久后央行加息。客户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优秀的理财顾问。
这位客户还把吴强称作“第一位向他宣传第三方产品的理财顾问”,因为当时吴强向他推荐了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的一只平衡型基金,同时也向他介绍了一只其他银行新推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吴强说,这两只产品确实适合这位客户,出于为客户利益着想,向客户推荐。因为理财师有责任向客户解释产品所承载的理财目标、预期收益、风险因素,并且让客户成为明明白白的消费者,成为自已财务管理的主人。
计划自己
股利政策直接影响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引导和监管,使中国股利分配政策趋于合理,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股利分配政策概述
(一)股利分配政策的含义。
所谓股利分配政策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股东所得股利和企业内部投资以及留存之间的分配选择,是公司融资和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换而言之,指公司何时发、是否发、发多少、怎么发股利的政策。最常见的传统股利分配方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负债股利和财产股利,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公司状况。
(二)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将税后利润先满足公司的资金需要,剩余部分才用于股利发放。公司一旦遇到较好的投资机会,就会将企业的留存收益在保证最佳资本结构的情况下运用于投资,而将剩余的进行股利发放,这是一种低股利发放政策。由于留存收益是一种内部融资,所以这种政策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助于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当然企业用留存收益融资,其并非无成本,其资本成本是股东将资金留在企业的必要报酬率,也可以说是投资项目的必要报酬率。
2.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司保持每股股利金额的相对稳定并呈现增长趋势,这种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业绩稳定的讯息,刺激企业有效发展;还能够使公司股价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该方法适合风险规避的投资者,为公司的融资以及投资都拓展了空间。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以一固定股利支付率来支付股利的政策。这种支付方式将企业股利与净利润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公司的盈利来决定股利发放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但是这种股利政策会使公司股票价格随企业业绩不断波动让投资者觉得企业业绩不好或认为企业操纵财务报表,必将使公司股价下降。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这种股利政策就是公司一般情况下只支付较低的基本股利,若公司经营业绩较好,则会发放额外的股利作为报酬。这种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弹性,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股利分配形式多样化且不稳定。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不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即使是一些连续发放股利的公司,其发放数额在各年度分配也很不均衡。
对沪深两市2004至2012的上市公司1 038家的股利支付水平以及形式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这八年中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248家,占比23.89%,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65家,总占比6.26%,即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为62家,总占比5.97%。同理,连续三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172家,占比16.57%,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18家,总占比1.73%,即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为15家,总占比1.45%。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91家,占比8.77%,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7家,总占比0.67%,即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为5家,总占比0.48%。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为87家,占比8.38%,配股即发放股票股利为和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的均为0家。在2009年进行现金分配的640家公司中,到2013年仅有300家连续5年现金分配,比例仅有51%。而且,我国企业缺乏年中和季度分配,2014年上半年,即使在证监会分配新规的促进下,也只有33家公司选择了在上半年进行现金分配。
(二)个别公司异常高派现。
依据理论的观点,公司分派股利是为了减少成本、减小委托矛盾。股权越集中的话,大股东对企业控制越大,其成本就越小,对现金股利要求就越小。但是,我国股权高度集中,存在一股独大以及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对现金股利却要求更多,这种现象,也称为“异常高派现”。
这种现象不但用本年的收益发放现金股利还用了往年的收益发放股利。以用友软件为例:其股票2001年上市,王文京几乎拥有用友所有的法人股,占总股本的55.2%。当年用友公司的净资产值是1.12元/股,上市的第一年就推出10派6元的高派现的股利政策。因此,非流通股股利收益率为53.57%,只要两年就可以收回其全部初始投资。而流通股是以高溢价36.68元每股认购的原始股,其股利收益率仅有1.64%,100年也收不回其初始投资。
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实施高派现的行为把上市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分尽,或者一方面实施高派现,另一方面又像流通股股东进行再融资。因此,现金分红也常常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手段。
(三)股利分配政策波动性大,缺乏连续性。
一般来讲,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应该是平稳、连续的,这样才有利于发挥股利政策的信息传递功能,维持公司的良好形象,而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下面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万科A 2006年度分红派息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派现金1.5元(含税),转增5股。在房产市场火热的2007年,万科每股收益是0.45元,分配方案是: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0元(含税)。在2008年每10股派0.5元(含税),2009年每10股派现0.7元(含税)。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标,在股利支付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股利政策波动性较大,不连续。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股利分配决策不科学,随意性较大。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还不是很发达,很多投资者都不是“投资”而是“投机”,他们大部分缺乏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总结,相比于资本利得,投资收益即现金股利收益有限且税率较高,会增加投资者的税负,所以很多投资者对发放股利不是很看重,这样就造成上市公司没有把股利分配政策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忽视投资者的利益,只一心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很多公司操纵盈余,以少发放或者不发放股利。
(二)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利润表质量不高。
上市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忽视投资者利益,他们经常通过操作盈余来粉饰报表。使实际利润与账面利润差距很大,从而达到自身目的。根据沪深两市2013年披露的情况,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调节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资产处置利得、股票或债券的短期投资收益以及政府补贴等非日常收益来增加税后利润。上市公司为了追求华丽的“外表”,而过分的粉饰报表,这种人为的操控利润的行为导致后面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时候,失去了主控权,最后企业便有了股利分配不稳定不连续的现状。
(三)股市不规范,市场不成熟。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较迟,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无论从制度规范还是管理理念方面都要落后很多年,中国的股票市场目前为止还是投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市场,这个市场监控层不成熟、能力有限,投资者不成熟,基金券商保险等操作不规范,尤其大小非的问题最不规范。从管理和稳定发展的角度来讲,稳定规范的市场,更符合大多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很多散户投资者,所以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必须完善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
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善建议
(一)从政府监管部门层面规范的建议。
1.对股票股利的规范。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通过配股而使留存收益用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这当然是可行的。但是有些上市公司即使没有良好的投资项目,依然不将利润返还给投资者。长期如此将带来不良后果。针对有些公司不考虑公司的股本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好的在投资项目而将利润留存、任意发放股票股利的现象,应对送股的公司要求其在年度报表中披露转作股本的可分配利润的用途和投资方面的信息。这样,既可以让投资者对送股公司的股利分配进行评价,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可以规范送股公司的行为,督促其充分考虑股东的利益,使其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对现金股利的规范。
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持有正确的态度,即通过投资股票获取现金股利收入的方式取得投资回报,从而纠正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倾向,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现金股利收入要交纳20%的所得税,而资本利得暂时不需纳税的税收政策无疑制约了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鼓励股东从股票的资本利得中获得收益。由此可见,通过税收减免税收政策培养股东的现金股利偏好,使股东成为制约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对于实行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应规定最低的派现比率。这样,一方面保证进行分红派现需要的真实利润,减少上市公司粉饰报表,虚增利润;另一方面,通过派现可为股市注入一部分新增资金,以利于完善股市自身的造血功能。
3.对不分配的规范。
由于上市公司不分配现象越来越普遍,从而使得广大的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真正做到让上市公司及时分配,证券监督部门现阶段应首先规范股利分配行为,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分红时间,限制公司通过过分保留盈余进行内部筹资。当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达到一定金额时,必须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否则国家将对其课以一定程度的税赋,以改变上市公司将权益资金作为“免费午餐”的不道德理念。
(二)从上市公司层面规范的建议。
上市公司首先应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严密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资金需求量,并根据企业长期以来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股利政策抉择。得当的股利政策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又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热情,从而使公司更能稳定健康的发展。积极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制定适度股利政策,可以避免资本的盲目扩张,适度股利政策目标在于实现公司价值的较大幅度的提高,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求的同时减低融资成本、实现股权结构稳定。选择正确的股利政策对企业、投资者、市场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91-04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38984.77亿元,贷款总额为21639.45亿元,职工覆盖率为70.64%。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住房公积金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基金。如何保证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得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地“惠之于民”是亟需解决的课题。一、住房公积金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按照理性人的假定,资金持有人都希望自己持有的资金能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也就是能获得最大的增值收益。住房公积金资金所有人也不例外,公积金增值收益越多,所有人的利益也越多。但是,资金投资回报增加,必然对应着投资风险的增加,这就产生了公积金投资领域的矛唇――公积金增值收益最大化与资金安全性风险之间的矛盾。
按照现在的住房公积金投资政策,公积金管理部门只能用公积金购买国债,余款则闲置于银行,只能获得非常低的存款利息作为增值收益。我们现在需要考虑是否要增加公积金投资渠道,使投资者的增值收益增加,并且需将风险控制在广大公积金缴存职工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讨论最多的住房公积金投资渠道有两个:一是股票投资渠道,二是保障性住房渠道。
二、增加股票投资的博弈分析
假定现在用住房公积金100元购买国债,根据调查得知,通常公积金管理部门购买的国债为1年期或3年期。1年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年利率为3.66%,3年期国债的票面年利率为5.74%,平均年利率为4.7%。在现有政策下,投资100元能获得的增值收益是4.7元。
如果国家允许住房公积金投资采取新的政策,扩大投资渠道,而投资必然存在风险。投资的最终结果有两种:盈利或者亏损。按照民生证券2010年度关于基金公司股票投资管理能力分析的研究报告:“2010年股票方向基金(共315只)平均收益率为4.18%,其中有20只基金收益率高于20%”。按照最理想的状态,投资100元能获得的增值收益就是20元。根据新浪网2011年11月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超过88%的被访者声称自己投资亏损;亏损股民中,24.87%的亏损幅度超过50%。平均损失率为37%。因此,投资100元的增值收益就是-37元。这样,就有以下三种可能的结果(见图1)。
1 不增加投资渠道:公积金增值收益为4.7元;
2 增加投资渠道,投资盈利:公积金增值收益为20元:
3 增加投资渠道,投资亏损:公积金增值收益为-37元。
在这个博弈中,不增加投资渠道,公积金缴存职工能获得的期望收益E(不增加)为4.7元;增加高风险项目投资时,缴存职工能获得的期望收益取决于盈利与亏损的概率。我们根据新浪的调查结果,认定委托金融机构盈利的概率为12%,亏损的概率为88%。那么增加高风险项目投资时的期望收益为:E(增加)=20×12%+(-37)×88%=-30.16元。
E(不增加)>E(增加),因此,不增加股票投资是均衡情况下公积金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即针对公积金投资领域的矛盾,管理部门应该侧重于保证住房公积金资金的安全性,不投资于高风险项目。
三、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的博弈分析
投资项目的低风险必然对应于低投资回报,此时,就应该比较低风险项目的投资回报与国库券投资回报的高低。选择高回报项目投资,这是最简单的判断标准。但是如果我们选择的投资项目是特殊项目,判断标准就会发生变动。以利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建设保障性住房议案进行博弈分析,按照我们的课题研究,公积金管理部门利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建设保障性住房,建成后向符合条件的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出租。此时,仍然存在收益与资金安全之间的矛盾。但是,该矛盾中的收益不再局限于资金的投资回报增值,还包括低收入缴存职工有房住的社会收益。
在进行博弈分析时,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买得起房、不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缴存职工,即所谓的高收入者;另一类是买不起房、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缴存职工,即所谓的低收入者。二者都是公积金缴存入,所以我们关注的是二者受益程度合计数的比较(见图2)。
在现有政策下,不增加投资渠道,住房公积金资金仍然按投资国库券进行计算,则不论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100元公积金能获得的增值收益仍然为4.7元。如果扩大投资渠道,将住房公积金投资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低收入者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可以租用保障性住房,并且由于低收入者存在无法按期支付房租的风险,就会出现三种情况:申请并且按期支付房租、申请并且不按期支付房租、不申请。而高收入者由于不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始终只有一个选择:不申请。
如果低收入者申请保障性住房并且能够按期支付租金,高收入者能获得投资于住房的收益回报。按照现有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回报率为5%左右,则投资100元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为5元。高收入者能获得其中2.5元的增值收益(假定100元投资额中,50%来自于高收入者的住房公积金存款,50%来自于低收入者的住房公积金存款)。而低收入者除了能获得其中另一半增值收益外,还能获得更高的心理回报。根据现有的房价以及低收入的家庭状况,低收入者基本无法购得一套住房,甚至连合适住房的租金都较难承受。而建立保障性住房出租给低收入家庭,这对低收入者的自我认同、满足感以及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影响。这样,我们假定低收入者申请保障性住房能获得的总收益为10元。
如果低收入者选择申请保障性住房但到期无法支付租金时,高收入者的利益肯定受损。那么,其投资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公积金存款全部无法收回,则收益程度为-50元。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由于没有支付租金,公积金投资额也成为其受益金额的一部分,这样,低收入者能获得的好处为60元。但是,不支付租金也使低收入者诚信受损,丧失了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可能,我们假定诚信受损给低收入者带来的成本为利益的10%。那么,低收入者不支付租金能获得的收益为54元。
如果低收入者不申请保障性住房,则用住房公积金存款盖好的房子无人居住,没有形成收入,投资全部亏损,此时投资回报为100元。按照前述假定,其中,低收入者承担50元,高收入者承担
50元。
我们假定低收入者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概率为95%,不申请的概率为5%。虽然低收入者的收入较低,有无法按期支付租金的可能,但是按照我们课题设计的方案,允许低收入缴存职工使用其缴存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这样,低收入缴存职工无法按期支付租金的可能性较低,我们假定低收入者申请住房后能够按期支付租金的概率为90%,不能偿还的概率为10%。这样,如果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同时行动,高收入者可能的收益以及发生概率如下:u1(不申请,不申请)=-50,概率=5%;u1(申请,按期支付,不申请)=2.5,概率=95%×90%=85.5%;u1(申请,不支付,不申请)=50,概率=95%×10%=9.5%。这样,高收入者在增加投资渠道情况下的预期收益为:
E1(增加)=50×5%+2.5×85.5%+(-50)×9.5%=5.1125元
由于高收入者不符合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在博弈中只能做出不申请的选择。因此,低收入者的预期收益不受高收入者的影响,直接由其自身选择决定。这样,低收入者可能的收益以及发生概率如下:给定低收入者不贷款的效用u:(不申请)=50,概率=5%;给定低收入者申请并且按期支付租金的效用u2(申请,按期支付)=10,概率=95%×90%=85.5%;给定低收入者申请并且不支付租金的效用u2(申请,不支付)=54,概率=95%×10%=9.5%。这样,低收入者在增加投资渠道情况下的预期收益为:
E2(增加)=50×5%+10×85.5%+54×9.5%=11.18元
全部缴存职工的收益为高收入者的预期收益与低收入者的预期收益之和,即E(增加)=-5.1125+11.18=6.0675元。
E(增加)>E(不增加),因此,将住房公积金投资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均衡情况下公积金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
四、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思路设计
按照上述的投资博弈分析,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该允许公积金管理中心使用公积金建设保障性住房,这样将可有效地解决保障性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利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思路
利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建设保障性住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保障性住房建设阶段。由城市政府确定使用住房公积金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拥有项目的最终确定权。项目确定后,公积金管理中心向项目开发商提供资金并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管。所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的产权归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即广大缴存职工所有。
第二阶段是保障性住房的使用阶段。项目建成后,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整体租赁给城市政府。城市政府以市场价格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支付租金,城市政府支付的市场价与实际租金收入之间的差价由城市政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补贴。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由城市住房保障部门按有关规定出租给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且该住房优先出租给符合条件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如果有剩余,再提供给其他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日常管理由城市住房保障部门总负责。租赁保障性住房的低收入缴存职工,可以使用其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二)利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可行性分析
1 利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建设保障性住房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2008年以来,中国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中国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除各级地方政府按规定落实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住房公积金部分增值收益、一般财政预算安排等配套资金和由企业或社会投资建设部分保障性住房外,资金缺口仍将达到近万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截至2011年10月,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38984.77亿元,贷款总额21639.45亿元。由于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限制,有大量公积金余额闲置在银行。一边是资金紧缺,一边是资金闲置。如果能把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能达到共赢的状态。住房公积金新增归集余额逐年持续增长,每年能够给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量,使保障性住房所需资金得以充分保障。这既能帮助政府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需要;又能使住房公积金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
2 中国大部分地区具备使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条件。自2002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以来,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住房公积金制度从管理体制、监管体系、运行规则、业务发展速度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推动住房金融体系建设、促进住宅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趋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决策机制逐步形成,拟订了管理委员会章程,健全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了管委会决策体制,初步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自主决策的机制;管理机构调整基本到位,按照“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的原则,管理中心基本建立了对分中心、管理部的内部授权管理制度,制定了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使用、核算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率均达到50%以上。
其次,中国住房公积金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行政监管机构基本设立,各省(自治区)建设厅都明确了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机构,基本落实了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管职能。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逐渐健全,管理透明度明显提高。
再次,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行逐渐规范。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个人贷款办法和操作规程,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和使用。良好的管理水平和运行环境,为中国使用住房公积金建设保障性住房提供了基本条件。
3 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建立保障性住房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方案中所设计的保障性住房建成后,房屋所有权归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整体租赁给城市政府,城市政府以市场价格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支付租金。公积金管理中心所获得的租金收入得到保障,稳定的现金流使公积金投资风险得到控制,并且拓宽了公积金投资渠道,增加了公积金投资增值收益。同时,稳定的租金收入可以加快公积金现金回收,使公积金管理中心能够将收回的资金再次投入到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帮助政府较快地增加房源,提高保障能力。
五、结论
综上,无论从博弈论角度通过数字分析,还是通过制度可行性分析,中国均应该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通过拓宽公积金投资渠道,可以增加公积金增值收益,使广大缴存职工获得更多的回报,并且该方案的制度设计也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使广大职工需要承担的风险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通过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房源,有助于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帮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丛诚中国住房和公积金制度发展大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任何资金的运作方向都是钱生钱,这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然而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郁金香危机,到近些年来的钢铁、股票、房地产,还有近两年种种怪异的市场炒作,总能把某种商品的价格推上极致,甚至就连最普通的大蒜也暴涨了100倍。暴涨必有暴跌,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价格的上扬促使众多的投机者介入,而长时间居高不下的价格又促使众多的投机者谨慎从事。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崩溃。08年的金融危机便是如此,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杠杆化是造成美国住房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国内深受其害的企业也大有所在。近年来不少企业为了追逐投资性收益、规避风险、短期投机套利等目的,投资于具有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其中确有企业达到了自己的投资目标,实现了套期保值,获得了较好的利益;但不少企业则发生严重的亏损,教训深刻。反省每次付出的高昂代价时,总漏不了投机这条教训----追逐高额利润套利投机是要害所在,同时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等原因也值得深刻反思。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认真来探讨如何界定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与联系,当前有关二者到底应该如何区分还有争议,本文将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投资与投机内涵的界定
(一)投资(investment)
《辞海》中,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投放一定量的货币或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中,投资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注入资金”。
《简明西方经济学辞典》中,投资是“以一定的资金或实物经营某事业或转移于他人作为生产的资本以谋取未来利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是社会的、实际的、资本的净增长,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投资'概念。日常语言中的'投资'指人们购买一块土地、一张现有有价证券或任何其他财产所有权,只是现有财富的转移”。
《中国房地产投资全书》中,“垫支货币或其他资源以获得价值增值手段或非营利性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过程,在经济学上称为投资”。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现行投资的意义必定是现行的生产活动对资本设备造成的递增的价值”。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指出:投资,就是在经过详尽的调研分析之后,根据本金安全、回报稳定有保障的原则进行操作的活动。如果不是这样,就是投机。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投资的含义非常丰富,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投资、感情投资、智力投资、股票投资等等,这是广义上的投资概念。狭义的投资常常局限于上述广义投资概念所涉及的某种或几种资产的投资行为。迄今为止,我们更多探讨的是局限于狭义的投资概念。经济学中的投资一般是指投入资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财物,然后进行生产、服务等经济活动,最终从这些经济活动中获得收入、利润的过程,是一种能够直接带来社会财富净增长的经济行为。这种投资的定义,是严格的实体经济投资定义。在这种实体经济投资活动中同样伴随着风险:企业股东投入资本,期待的是收入、利润,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正常顺利基本就可以获得预期的收入、利润;但是,遇上环境不好、经营不善,就有可能出现亏损的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活动具有如下要点:第一,必须投入资金,并且把资金通过交易变成资本;第二,通过交易获得的资本必须具备稳定的获利功能,同时也存在较小概率亏损的风险;第三,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者自身经营不善,其次才是一些不可测的环境因素;第四,从长远来看,投资的成功率远远高于投机。
(二)投机(speculation)
《辞海》中,“投机”一词见于《新唐书・张公谨传赞》,书中指出:“投机之会,间不容”,其意思是说,机会难得,稍纵即逝。“投机”一词,原无贬义,只是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投机”一词才被赋予贬义的含意,被认为是“乘时机谋取个人名利”,如投机取巧、投机倒把。
《远东英汉大词典》中,“speculation”在英文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思索、推测,二是指投机、投机买卖。
《现代汉语词典》中,“投机”有两种含义:一是作形容词讲是意趣相和、见解相同,二是作动词讲是利用时机谋取私利。
《简明西方经济学辞典》中,“投机”的定义是“在商业或金融交易中,甘冒特殊风险,企图获取特殊利润的行为。投机通常用于那些期望从价格变化中获利的证券、商品和外汇买卖活动”。
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曾指出,“所有纯粹以市场心理作出估计的经济活动都算是投机”。
《西方经济学》中,“投机”的定义是“预期商品价格变动以赚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萨缪尔森1996年指出:“投机者从赢利的目的出发买进或卖出某种商品,而后再将其卖出或买进……投机商们对使用这些商品或用它们制作什么东西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是想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投机的含义也非常丰富,有政治投机、经济投机等多种,但经济学中所说的投机是通过交易对象在短期内的价格波动而谋取买卖差价的经济行为,投机者为了获利而依据其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预期进行各种买卖活动。如房地产投机,就是投机者通过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谋求买卖差价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经济行为。投机,不仅是实体经济中的投机,而且可以是其他各种商品、市场的投机,如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的投机等。
投机是利用价格的变动,甘冒风险,以获得资金收益为目的而从事买卖交易行为。其基本特征有二:1.冒险,不具有冒险性质的经济活动不属于投机的范围;2.只有靠价格变动,才能产生利润或获得资金收益。
从投资与投机的定义,我们还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像投机的行为,却是真正的投资行为。很多民间高手,钻研股价短期运行的规律,在买入之前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深刻地把握住通过股价波动获得稳定回报的规律,最终获得很高的成功率,他们的买卖活动,难道因为做差价、做短线,就不是投资吗?同样,还有很多人,善于做中线投资,做波段投资,持续不断地获得成功,他们也是成功的投资者。
投资与投机的联系分析
投资与投机都是市场参与主体表现出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均有其发现价格、实现市场均衡,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赚钱,这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但投资行为执行不到位,就会变成投机行为;投机行为遇到巧合,给外人的印象就会变成一种投资行为。
投资是将闲置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进而获得投资收益的重要形式。但一提起投机,很多人就会把它看作是用作描述自私自利的投机钻营分子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贬义词,至今仍习惯上将投机与倒把联系在一起。实质上这是一种狭隘的偏见,在分析二者的关系之前,正确评价投机非常必要。
由于投机者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且维持了市场的活跃和相当部分成交量,因此,适度投机在市场投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适度投机加强了市场的竞争性。正常的投机易具有保持市场竞争性的功能。例如,当股市中存在相当多的投机易时,任何人企图对市场进行垄断性的控制就显得非常困难,从而对垄断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股价的巨幅波动。其他市场亦是如此。
其次,促进交易的活跃。例如,我国房地产业起步初期发展缓慢,房地产投机的出现,使很多人意识到投资房地产有利可图,并且房地产还具有保值增值的特性,是一种非常好的投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投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房地产商品意识,使房地产市场中的交易活动趋于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调节市场的需求。证券市场中的投机者不注重利息和股息收入,而是利用价格变动来获取收益,他们在价格较低时买进,价格上升后卖出,有利于调节证券市场的需求。
第四,使市场更具流动性。在市场经济中,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最大利润,哪里利润最大,投机资本就会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市场,发现暴利所在,加入其中,打破人为的市场分割。只要有投机资本存在,它就能利用各种关系迂回前进,使市场实际向投机资本“开放”。此外,由于投机的存在,市场参与者可以随时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使得流动性加强。
以上所说都是对适度投机而言,但过度投机则不然。适度投机在市场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的限度,投机活动只能在有限的市场份额内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追求买卖的短期差价为目标,为了攫取利润而不择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话,那么过度投机和伴随投机的违规行为就会出现,必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度投机危害极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否则必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充分认识投资与投机的关系,摆正投资与投机在市场投资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探索市场规律,做好投资。
首先,采取投资行为的投资者与采取投机行为的投机者,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
投资行为是成熟市场的主导行为,投资群众在增加市场规模,特别是在市况比较低迷但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时候,往往是维持行情的主要力量;投机者则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投资者是市场中的基础和“稳定器”,投机者是市场中不可缺少的“剂”。没有投机者的参与暴发,市场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稳定的或不断壮大的投资者队伍;没有长期稳定的投资者参与,投机者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其次,投资者和投机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投机者虽然敢于冒风险,但在收益和风险的比较中,也会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尽可能回避风险。价格差价不尽人意时,初始的投机行为可能会演变为投资行为。投资者在获取正常经营收入时也会有投机心理,如果时机合适,例如市场价格暴涨暴跌时,也会难以抗拒高额利润的诱惑,不知不觉加入投机的行列。
再如,用期限长短作为判断标准,投机者购买证券本就是为了频繁买卖获取差价,假如短期内证券价格不涨反跌,只好继续持有,待过一、二年后,价格回升,才得以卖出。此种情况下,投机者也就被迫变成投资者了。同样地,有些投资者购买证券后,如果短期内市价暴涨,短期内已经获得甚至超过自己预计的利润,就会提前把股票出手,落袋为安。此时,投资者又变成了投机者。
因此,投机可分为纯粹的投机、投资中的投机,投资也可分为纯粹的投资、投机中的投资。虽然投资和投机有区别,但现实中很难把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投资与投机并存,哪里有投资,哪里就有投机。投资是投机的基础,只有投机而无投资的市场是绝对不存在的,而投机行为活跃了市场,提高了投资者们的信心,刺激投资者进行再投资。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分析
现实的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很多经济现象有时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投资和投机也是如此。人们很难将交错在一起的“投资”和“投机”严格的区分开来。正如前文所述,有的投机活动动机比较明显,容易区别;有的则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投机性的投资,这种投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投机,因此有些资金投入到底是投机还是投资,在投入初期是很难正确区分判断的。一般地,投资与投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稍作区分:
1)资金归属。区别在于是用自己的资金还是用借入的资金从事交易,用自己的资金进行交易的行为是投资,而用从他人借入资金进行交易的行为就是投机。
2)期限长短。投资着眼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期望得到较高的报酬,而投机则以短期买卖获取利润。
3)换手率高低。多适用于证券市场,股票换手率高,表明股民大多想从股票买卖的价格变动中获利,而不想或不相信股票可以分红,或者认为股票分红不如从股票价格变动中获利来得大。一般认为投机行为的换手率较高。
4)持仓与需求是否一致。多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一般要看所签合约与实际需求是否为同一商品,持有仓位是否超出其实际需求量。如果场内期货品种有限,无法找到与需求完全相对应的同品种商品,则至少也应选择相关性较强的相近产品来进行投资,从而规避风险,这样才是投资。如果交易商品与实际需求不相关,则可认为是投机。同理,持有仓位在实际需求量以内的是投资,一旦超过预期的最大需求量,则就有投机的成分。
5)基础因素关心程度。根据对市场主体的营业状况、财务业绩等投资价值影响因素的预测及评价,而进行买卖交易的是投资;完全根据对市场走向的判断进行买卖交易的是投机。
6)风险大小。投资者对投资的安全性较为关注,所承受的风险有一定限度,因此预期收入比较确定而本金相当安全,对投资报酬率的预见也比较可靠;投机者为了赚大钱愿意冒较大的风险,既可能获得巨大收益,也可能遭受巨大损失,投资报酬率有极大的不可靠性。
7)分析方法。投资通常采用基本分析法或组合投资,而采用技术分析法或凭谣言、人气变化而盲目采取冒险行动的是投机。
8)利润目标。投资通常锁定一定的利润,而投机则以追求高额利润为目标,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
上述从不同角度区别投资与投机行为的做法,部分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具有这些特点的不一定就是投资。这些区别准则并不是绝对的,也并不是独立的,而且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有互相重叠的情况。
从短期来看,投资可能亏损,投机也可能盈利;从长远来看,投资与投机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但这绝不能抹煞二者的区别。由于投资与投机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当前二者还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但笔者认为,持仓与需求是否一致、对利润的追求目标应该是当前区别投资与投机的重要标准。
如果持有商品正是投资者所需要的,持有量也不超过需求量,那么就可以合理认定该交易为正常的投资活动;反之自然可以认定为投机。如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资源的高度稀缺性决定了房地产极易成为投机的对象,假如个人拥有1-2处房产,即便多出一套房产,只要不是频繁易手、倒买倒卖,则该套房产主要还是用来保值增值,就可认定为投资活动。而如果个人持有的房产过多,则有理由认定其为投机。
从对利润的追求来说,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投机活动往往导致资金膨胀甚至投机者个人信心膨胀,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能够锁定利润的就是投资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是投机活动。
严格控制风险,正确把握投资投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已经变成了高度复杂的事物,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选择的投资对象也越来越多,如债券、股票、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等。同时投资风险也增加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交易量迅速增长,市场规模急速扩大,交易手段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衍生工具性质复杂,具有高度的财务杠杆作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工具。一方面它易于形成投资者所需要的资产组合,更能满足使用者的特定需要,具有更充分的弹性,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难以为一般投资者所理解,难以掌握和驾驭。我国市场经济由于建设时间短,这就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规范、不完善、不成熟,从而也导致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相当浓厚。
在实践中,每项具体的投资都必须依靠人去判断、操作和管理,投资者对风险的主观判断或评价以及采取的措施对投资的成败非常重要。因此在各项投资活动中,我们可以从决策、运作、管理方式等方面加以约束,以抑制过度的投机行为。
(一)决策
投资决策是投资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乎投资的成败。一般来讲,企业的投资程序包括:发现生产经营问题,确定投资目标;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各种解决问题、满足目标的备选方案,并估测各个方案的投资、收益等指标;评价各个方案的可行性;选择相对最优方案;综合评价,做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计划。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使决策人了解该投资项目以便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公司的重大决策要由董事会进行责任监管。
投机的决策完全不同于投资决策,往往缺少必要和规范的决策程序,有很大的随意性,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决策、瞬间决策,属于“赌一把”式。投机只需要依据少数数学和金融专才们根据模型预测出的数据做出投机决策,不需要像投资活动那样按照相应的投资程序来进行决策。
(二)运作
从运作方式来看,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需要经历一套复杂的流程,而投机往往期限短,收益波动大,需要有较高的流动性准备;投资有较高的进出壁垒,进入和退出都会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资产转换较慢,而投机则可以通过快速而频繁的资产转换,放大收益;投资受到的管制较少,而投机由于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往往会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投资需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合形成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历极其复杂的周而往复的运作过程,而投机不需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渐进式地获取收益,而是通过例如有价证券或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获得利润,抓住有利机会一夜暴富。
(三)管理
投资活动的管理包含4种职能,分别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些体系和制度流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构成企业投资管理的完整体系。企业通过稳健的投资管理,取得投资收益。投资管理是人对物、人对组织、人对流程的管理。
投机活动完全不需要投资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管理、系统管理,仅是人对人的直接控制。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最形象的反映。管理则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只顾眼前利益,单一追求利润,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短期行为突出。
总结
投资是高度复杂的事物,认识投资的复杂性,了解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可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增强防范风险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收益自得、风险自担,这是每个投资者应有的清醒认识。也许,投机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投机背后人的欲望,当投机上升到纯赌博的层面时,它必然会导致那些赚过钱却不及时离场的投机者最后的覆灭。当我们准确地界定了投资与投机之后,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
参考文献:
[1]扈永建.试论房地产投机[J].生产力研究,2009-19(8)
[2]Benjamin Graham.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是“安全”[J].华人世界 2009-06(102)
[3]彭福龙,毕世宏.论资本的投资与投机性转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S2(92)
[4]周放生.投资与投机能兼得吗?[J].上海国资2009-06(76).
[5] 周咏馨,孙静.房地产投资、投机与泡沫的关系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201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