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5 17:34: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

篇1

随着老年人口的明显增加,老年骨质疏松症位居全球常见病的第6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该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由于合并脑卒中等躯体疾病往往患者行走不便,易摔倒,很容易出现骨折。老年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具有外伤力小、死亡率高、愈合率低、愈合慢、致畸率高等特点。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及组织愈合能力差导致骨折后预后慢且差,再加上骨折的刺激及患者长期卧床易并发心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患肢深静脉炎等[1]。因此,对于如何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症尽管早在上一世纪就被提出,但对其病因病机的明确认识也是近几年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深入研究的结果,其研究结果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上,尚未看到特别的效果。由于骨质疏松起病的隐匿性,治疗起效的缓慢性和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对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系列难题。

1 骨质疏松症预防难

1.1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坚持适当的运动,多从事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促进体内活性维生素D3的形成,有利于维生素D的转化和钙质的吸收,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元素,使骨矿含量增加。因此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相当重要,如蛋黄、鱼肝油等。中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能锻炼,如老人体操、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量循序渐进,以无不适为宜,使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身骨骼肌收缩,增加其骨内血流量,有利于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丢失,指导患者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以减少骨钙的溶出,导致骨矿含量减少[2];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把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1.2 减缓骨量丢失

对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中年妇女,在绝经后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如防止摔倒、服用维生素D、钙剂等,对于绝经后期妇女,可予补肾中药或中成药,可起到雌激素替代治疗作用,缓解因雌激素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不适及骨量的快速丢失;对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

2 制定适合国人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难

国内现在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WHO标准,由于地区、种族及饮食习惯的不同,其标准可能只适用于西方人而不适合于国人,有效诊断骨质疏松是治疗及判断疗效的前提。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骨密度的测定应成为最直接、最明确以及最终的判定手段,但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推广性能先进、价值昂贵的双能骨密度仪尚有困难,因此,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诊断标准很有必要。

2.1 生理年龄预诊法

根据中医学“肾主骨”理论及骨骼生长发育衰老规律,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生理年龄预诊法,可以从患者的生理年龄及个体状况对骨质疏松症做出初步诊断。

2.2 综合诊断法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2000年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 :必须具备全身疼痛,多以腰背部疼痛为明显,轻微外伤可致骨折;或脊柱后凸畸形;或骨密度减少两个标准差(2SD)以上[3],认为是适合国人的诊断方法。

3 骨质疏松症止痛难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多因骨转换过快或骨折所致,以腰背痛最为多见。有限而快速的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以及进一步的治疗具有现实的意义。采用局部和整体兼顾的综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服中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加用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三七、蜈蚣、乌梢蛇等活血、通络、止痛之品,临床研究发现此类药大多数有镇静、镇痛、催眠作用;威灵仙、防己、秦艽、乌梢蛇、独活等祛风通络类有抗炎、镇痛作用,能够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骨与关节疼痛。土鳖虫、苏木、自然铜、骨碎补、续断、丹参等能够促进骨痂生长,骨折愈合作用。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灵活运用,有效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中医的推拿手法、理疗、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都有效,但以降钙素的起效较快,鲑鱼降钙素有鼻吸剂,使用简单、方便,其他如扶他林、芬必得等止痛药亦可以选择使用[4]。

4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难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发生时将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骨折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又会进一步加速骨丢失,严重者会并发危及生命的重症合并症。对骨质疏松的患者,首先做好心理上的治疗,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同时,外固定采用夹板或石膏托为主,这有利于复位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需长期牵引的骨折病人,条件许可的尽快作内固定治疗,减少卧床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指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预防内科并发症及减少骨质疏松。

对于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只要针对其致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就会得到大大的缓解或恢复体能,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5 讨论

骨质疏松症病理过程是进行性且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便不能再恢复正常结构,发病机制是骨形成速度小于骨吸收速度,骨形成减少,骨量降低,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不能控制其发生和痊愈,只能从提高骨量峰值及减缓骨量丢失方面来减少发生几率和缩短进程,缓解症状。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的系统性、代谢性骨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概括为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的异常,以及与某些药物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机理可为骨合成作用减少,分解增多,老年人肠对钙的吸收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增多,回吸收减少;或是引起破骨细胞数量增多且其活性增强,溶骨过程占优势,或是引起骨细胞的活性减弱,骨基质形成减少。另外因各种原因导致肌肉活动减少,骨缺少肌肉刺激,结果骨母细胞活动减少也可引起骨质疏松。而老年妇女在绝经期后因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骨中矿物质含量丢失而更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并较男性为多的首要原因[5]。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由于骨量减少,钙化过程基本正常,使骨变脆而易发生骨折。

参考文献

[1]宁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03:33

[2]王启群.关于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及康复指导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第九卷第一期中,2011.12:93.

[3]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4]邓晋丰等主编.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422-424.

篇2

由此看来,开展对骨质疏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宣传十分必要。这里将调查题分成一般知识(14题)和具体知识(12题)两部分,建议读者自己也做一下,然后再对照答案。如回答一般知识题的正确率低于50%、具体知识题低于30%,表明你的掌握程度为“差”;如能正确回答一般知识题达50%~80%、具体知识题达30%~60%,表示你的掌握程度为“一般”;如能正确回答一般知识题达80%以上,具体知识题达60%以上,说明你的掌握程度为“较好”。

一般知识(14题)

1. 妇女与男子谁更容易患骨质疏松?①妇女②男子③两者差不多

2. 妇女绝经与骨质疏松有关系吗?①有关系②没有关系

3. 骨质疏松是否会引起骨折?①会②不会

4. 骨质疏松病人骨骼中主要缺少什么物质?①钾②钠③硫④铁⑤钙⑥锌

5. 骨质疏松病人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①腕骨、脊椎骨、股骨②颅骨、膑骨、胫骨③骨盆、跟骨、鼻骨

6. 缺钙的妇女可能有哪些症状?①肚子饿、胃痛、大便多②出虚汗、腿肚子抽筋、腰背酸痛③头痛、恶心、呕吐④胃口差、喜食酸食、吃饭无味

7. 下列哪些食品中含钙量最高?①骨头汤、蹄膀汤、葡萄糖②奶及奶制品、豆腐、鱼 ③水果、烤、果冻

8. 补钙时要不要加维生素D?①要加②不要加

9. 患哪些疾病时容易发生缺钙?①感冒、咳嗽、发烧②腹泻、胀气、便秘③胃及小肠有病、经常服用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

10. 哪种情况有利于钙的吸收入骨?①多运动②多睡觉③多喝水

11. 即使没有骨质疏松症状,是否也应该采取补钙措施来预防?①是②否

12. 下列奶制品中何种含钙量最高?①牛奶②普通奶粉③高钙奶粉

13. 妇女一般多少岁后开始进入更年期?①40岁②50岁③60岁④70岁

14. 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大约在何时?①40岁②50岁③60岁

具体知识(12题)

1.诊断骨质疏松最有价值的测定项目是什么?①血钙②X线片③骨密度

2. 妇女一生中最佳补钙时机为何时?①绝经前②绝经后③70岁以后④月经初潮前

3. 一天中补钙(包括高钙食品和钙片)最佳时间为何时?①清晨②饭后③临睡前

4. 中老年妇女一天钙的需要量是多少毫克?①50~100②100~200③600~800④1 000~1 200

5. 人们每天从饮食中大约能获得多少毫克钙?①50~100②100~200③300~500④700~900

6. 中老年妇女一般每天应补钙多少毫克?①50~100②100~200③600~800

7. 补钙食品会增加患肾结石的危险性吗?①会②不会

8. 有骨质疏松者应该坚持长期补钙吗?①应该②不必要

9. 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对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有帮助吗?①有②无

篇3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青时期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3)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5)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以内。

(6)步行或跑步等能提高骨强度。

(7)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8)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9)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10)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11)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从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均会大大受益。

二、发生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后;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量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日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三、骨质疏松症怎样预防、治疗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尤其是中老年人。婴幼儿和年青时期的生活方式都与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所以也不能疏忽。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1)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2)适量运动:人体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3)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分钟日照。需要指出的是: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使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4)骨质疏松症,从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篇4

郎平:鼓励大家关注骨骼健康

作为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前主力队员和前教练,郎平是千万中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她的“铁榔头”精神曾经鼓舞了一代人。在上述主题活动中,郎平被主办方授予“骨质疏松关爱大使”。对热心公益事业的郎平来说,“骨质疏松关爱大使”并不是她的第一个大使称号,但无疑是任务最重的称号之一。在主题活动中,她以铁榔头精神和健康形象为榜样,鼓励大家关注骨骼健康,“我希望全中国人都远离骨质疏松,健康地生活!但我知道这并不容易,需要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我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号召大家重视骨骼健康。以实际行动远离骨质疏松,大家需要做的是:坚持运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咨询专业医生,科学补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位排球运动员出身的女性,郎平无疑比一般人更清楚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她表示:“其实骨骼健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性的话题,更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只有你的骨骼健康了,才能更好地承担作为母亲、父亲乃至儿女的责任,更好地享受幸福生活,拥有高品质的人生。我认为‘铁榔头’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骨骼健康的形象标志,大家一起关注骨骼健康,行动起来,人人都是‘铁榔头’。”

徐苓:有效及时防治骨质疏松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徐苓教授指出:“骨密度检测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只有通过定期的骨密度检测,我们才能全面了解自身的骨骼健康状况,同时需要咨询专业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全面评估骨骼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持合理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适当的运动等,是保证骨骼健康的重要基础措施,我们要把防治骨质疏松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公益平台提供骨密度检测机会

为了推动骨质疏松症防治事业的长期发展,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健康药物部共同启动了“骨骼健康关爱行动”。该行动是一个骨骼健康的公益平台,并且是一个持续数年的计划,“骨骼健康关爱行动”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以下方面:

举办骨骼健康专家论坛,培养更多的各地该领域学术带头人。

计划举办多样性学术活动,吸引超10万名临床骨骼健康相关专业医生参与。

计划为超过1000万个消费者提供免费骨密度测试的机会。

“骨骼健康关爱行动”将覆盖全国50个城市,近千家医院,近千个社区,为更多中国人提供了解自身骨骼状况的平台。

由于很少有家庭配备专业的骨密度测试仪,到医院进行测试的成本也不低,所以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的意识和习惯。通过“骨骼健康关爱行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专业的测试仪器进行骨密度检测,还可以与众多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得到维护强健骨骼的正确引导和建议方案。

自觉关注骨骼健康,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自身的骨骼健康现状,并结合科学的补钙,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远离骨质疏松的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近年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一种升高趋势。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8000万,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3患骨质疏松。[1]据了解,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达16.1%,60岁以上人群为22.6%,80岁以上人群,50%的人患有此病。而中国50岁以上的妇女中,两人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2]

1993年第四届骨质疏松大会关于骨质疏松的定义确认为: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是一种涉及到全身骨骼系统长期、持续的丢失骨所形成的疾病。主要改变有:

1.骨组织量减少。这是最基本的病变,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只导致单位骨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的减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组织的化学组成并没有改变;

2.骨的微结构异常。骨量逐渐减少,先使骨变薄变轻,骨小梁变细。骨的继续减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间的连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这种情况在人的中轴骨表现较为清楚。中轴骨即脊柱,其椎体内部由海绵样网状结构的松质骨构成。当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变大,原来有规则的海绵样网状结构,变成不规则的孔状结构。这就破坏了骨的微结构;

现代医学认为,中年以后,无论从体力上还是从脑力上,一方面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一方面又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程。祖国医学认为:“《灵枢天年篇》说:”“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英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素问阴阳名家大论》中也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随着人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尤其是中年妇女,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开始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而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份异常分布的结果,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它严重的影响了中年妇女的身体健康。

对于这种疾病尽管人们提出了种种防治措施,如补钙、激素补偿疗法等等。但效果因人而异,有的甚而造成更加不良的后果。科学研究表明,唯有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起到保持运动功能,减少骨折的作用。[3]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4]。运动可以使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根据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在运动方式上采用:

1.有氧耐力运动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慢跑、快走、踏车和登台阶等,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2.肌力的训练肌力训练可防止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肌力降低,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肌力运动有以杠铃、哑铃为代表的等张运动和用力对抗抵抗物而不发生移动的等长运动,以及需要专用设备的等动运动。上述的运动方式能增加局部肌肉耐力,局部肌肉会有相应的增长,还能提高机体的协调功能。骨质疏松的患者推荐进行以较轻承重为主的综合运动方案,可增强附着骨骼上的肌肉群。患者做变换的活动,可影响骨表面曲度所施加的负荷,它与骨的重建有关,因此运动能增加凸面面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并增强骨骼所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

3.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健美体操、舞蹈、太极拳等。现介绍一套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

关于骨质疏松症20周运动示例

注:1.运动量化是骨质疏松症运动处方的关键。针对个体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此运动处方时的运动强度可以参考以下指标:(1)保持最大心率(HRmax=220-年龄)70-80%即;30-39岁;140-160次/分;40-49岁;120-146次/分;50-59岁;118-139次/分。(2)中年人一般不超过160次/分。

2.上表中的有氧课程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如健美操、太极拳、秧歌、扇子舞等。

参考文献

[1]新闻晚报2003-09-01

[2]章晓霜,高顺生.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篇6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2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为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骨骼脆性的增加,患者在生活的过程中骨折的危险程度会大大增加。骨质疏松对发病于中老年人之间,其中女性更容易患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升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龄化人口在不断增加,骨质疏松问题更加突出。骨质疏松和人们的营养状态、物理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都有关系。目前我国很多社区民众对于固执疏松症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在饮食、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社区人群固执疏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质量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调查和骨密度检查的社区居民共50例。入选的标准主要如下:在社区居住长于2个月时间,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居民同意进行调查,与调查人员的共同并无障碍。其中50名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组,另外50名正常社区居民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年龄最大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5.4±2.46)岁,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有20例,初中的有18例,高中以上的为12例。患者的体重在42.5kg到95.5kg之间,身高在145厘米到190厘米之间。

1.2 骨密度检查 本文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对骨密度进行相应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选用Delphi - W 型双能 X 线吸收仪进行检查,所有的检测均由本文的研究人员开展,所采用的骨质疏松标准为T小于等于―2.5为骨质疏松症。

1.3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本文在开展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精神状况、经济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等等。通过诸多信息的调查来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在开展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SPSS18.0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相应信息的调查和分析,P

2.结果

2.1 发病率调查 通过本文的调查和分析,社区人群当中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的发病率为12%,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为8%,女性的发病率为14%。

2.2 发病原因分析 本文在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相应的调查内容引入多 元 非 条 件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每天的光照时间、生活压力状态以及患者的文化程度是导致社区人群出现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升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龄化人口在不断增加,骨质疏松问题更加突出。骨质疏松和人们的营养状态、物理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都有关系。在开展预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这个方面入手。

3.讨论

3.1 骨质疏松概述 骨质疏松是我国社区居民十分常见的疾病形式,骨质疏松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为特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骨骼脆性的增加,患者在生活的过程中骨折的危险程度会大大增加。骨质疏松对发病于中老年人之间,其中女性更容易患病。骨质疏松症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个大的种类,原发性的固执疏松又可以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三种主要的形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妇女绝经之后的5年到10年之内;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在70岁之后发生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阶段,目前尚无明确的病因。

3.2 本文分析的结论 本文在开展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当前有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多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应的资料其中显示家族病史和每天的日光照射时间、生活压力以及文化程度是导致固执疏松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对于骨质疏松也有着相应的影响,因为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对于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能够进行积极主动的预防。适宜的光照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能够促进骨骼对于钙的吸收,延缓人体骨质的流失。遗传因素对于人体的骨量和骨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心理调适能力较强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大大降低了固执疏松的发生。

3.3 预防方法 对于骨质疏松预防比治疗更加有效,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依据社区居民的年龄情况和身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知识进行普及,纠正并且尽可能地让社区居民了解到一些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并且指导其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定期地进行锻炼合理安排平衡膳食。可以在生活的过程中成立相应的俱乐部,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有效、正确的防治措施。社区在生活的过程中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应当减少吸烟、酗酒、喝浓咖啡等不良的行为;同时在生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能够促进骨的形成和骨的重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骨的弹性,有效得防治骨质疏松;社区居民应当在生活的过程中注重调整自身的饮食,应当注重社区食物中的钙,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3.4 骨质疏松的治疗措施 骨质疏松患者在患病之后应当注重对于疾病的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是十分常见的方式,因为有时仅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药物。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药物形式,这三种药物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其中双膦酸盐类可选择的药物有阿仑膦酸盐;降钙素类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用于女性患者,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除此之外对于出现骨折的患者应当进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防治骨折病情加重影响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当调整自身的饮食,注重对于钙的补充,同时应当注重开展适宜的运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钙的吸收,增强患者的骨质;应当在治疗的过程中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减少喝酒、抽烟等不良行为。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对于人体的如歌有着很大的破坏,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应当对骨质疏松进行防治和治疗,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替身社区民众的健康水平。

篇7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33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332-01

老年的骨折病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容易并发骨折。针对骨质疏松的病因、流行病学、并发症、综合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书据库和图书的相关文献,检索有关专著。根据检索到的内容,进行资料综合,整理。

1.研究背景及动态

1.1 老年骨折研究背景及动态。

1.1.1 老年性骨折背景。由于老年人的骨骼骨质疏松,只需要很少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常见骨折为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骨折。由于老年人心理、生理机能下降,防疫机制减退及恢复力差等特点,如护理不当很容易产生合并症。事实上,有许多老年骨折患者不是死于骨折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合并症。[1]

1.1.2 老年性骨折特点。

1.1.2.1 生理特点:各系统功能退化,出现反应慢、感觉迟钝、骨质疏松、接受能力差

等。

1.1.2.2 心理特点:变化大且个体差异明显。由于骨折多为突发,使其心理准备不足,出现惊恐,随后的疼痛,住院、自理缺陷、医疗费用、是否成了家庭负担等又会使老人产生焦虑、悲伤等心理上的变化。老人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职业、阅历等不同,性格特点、身体疾病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心理改变上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别。[2]

1.2.2.3 并发症多:由于组织老化,各种慢性疾病的积累,使老年骨科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其他多种急慢性疾病。一旦受到外伤很容易其他组织器官连锁性病变。[3]

1.2.2.4 睡眠失调。环境改变、骨折疼痛、担心预后均可引起睡眠紊乱。

1.2 骨质疏松研究背景及动态。

1.2.1 骨质疏松研究背景。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以老年人最常见,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女性。1885年Pommer首先提出骨质疏松一词,意为骨质减少。1900年lO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国际OP大会上给出明确定义: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最微结构受损以及随之而来的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患。

1.2.2 研究动态。关于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从病因、流行病学、并发症、综合预防等方面进行研究,关于老年骨折的研究,主要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有:

1.2.3 病因: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又分为I型和II型。I型骨质疏松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又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老年性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很多种元素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对钙的平衡和骨钙含量起负性调节作用。[4]

1.2.4 并发症:骨折是退性性骨质疏松最主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直接后果是使骨折的发生增加。因老年骨折患者常患有全身性疾病,因此骨折患者愈合慢、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5]

1.2.5 综合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何时怎样应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尚无定论。近来人们倾向于综合各项因素对拟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费用一疗效比较来决定防治方案。三级预防也证实确实有效。已证实对骨折有预防作用的方法主要有:

药物预防。某些抗骨质疏松药物能够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其中二磷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控剂和降钙素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骨折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一直认为甲状旁腺素加速臂质吸收,但近期临床实验证实其对骨折有预防作用。

非药物预防。足量钙摄入(1500mg/d)非常必要。倾跌是股骨颈骨折的重要诱因,因此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视觉器官和神经肌肉疾病,避免使用镇静剂,避免接触硬物,注意防滑。体育锻炼能增加骨密度值并提高运动能力,有助于防止骨折。

2.评述

老年骨折在临床上是件棘手的问题。老年人易发髋骨骨折有两个原因:内因为骨强度下降,外因为老年人易跌倒,使髋部着地受力。如赵成瑾的论文中,43例骨折中,髋部骨折28例。占65.1%,致残率14.3%,易并发各种感染。对于骨质疏性骨折的处理,骨科手术治疗为首选,因为保守治疗长期制动会增加压疮、肺部感染等危险,同时加重废用性骨质疏松。手术选择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

3.结论

3.1 老年骨折是一个内外两种因素引起的,呈现出多种特点的疾病。

3.2 骨质疏松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个因素,常见于老年人,以骨折为之最主要并发症,需要综合预防的疾病。

3.3 了解和掌握老年骨折和骨质疏松症疾病知识,才能为开展老年骨折病人对骨质疏松知识的调查分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敬红.老年性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护理园地,B,R473,1008-6919(2006)09-0017-02.

[2] 马渝根.医学老年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8.

篇8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7-0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以下以DOP指代)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近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1 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48%~72%[2]。多数学者认为,2 型糖尿病也常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且其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3],其骨质疏松发生率可达20%~60%,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更明显高于普通人群[4]。DOP一般早期临床表现轻微,或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容易忽视;久病致残率高,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产生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目前干预治疗主要为综合防治,现综述如下:

1 生活方式干预

1.1 饮食控制 包括:1)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量;2)多食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3)适量蛋白质;4)少盐饮食;5)戒烟限酒,少饮浓茶及咖啡;6)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5]。

1.2 合理运动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表明[6],运动治疗主要通过增加机械应力效应、影响性激素水平及提高钙吸收利用效应等多种途径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

2 西药干预

2.1 降糖药物 对于DOP的治疗应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骨质疏松[7]。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用药,研究表明[11]其能够促进原代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减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成骨细胞功能的损害,提高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具有骨保护作用。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8]。

2.2促进骨钙形成药物 钙剂和维生素D类两者联合应用可以降低骨折风险[9]。近年研究发现[10],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对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维生素D缺乏可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反之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3 抑制骨吸收类药物 阿仑膦酸钠为第三代二膦酸盐类药物,有研究表明[11],既可以减轻DOP的生理病理改变,又可明显减轻疼痛情况,且长期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与钙剂或维生素D类联合使用时,疗效更优于单独使用[12]。

鲑鱼降钙素,其生物活性较哺乳动物降钙素强30-60倍[13]。临床试验证明[14],其或与钙剂联合使用,能够升高骨密度、血骨钙素,有助维持正常的骨代谢过程,且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5]。

3 中医药干预

DOP依其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消渴”范畴,再依其骨关节疼痛,易骨折,导致肌肉萎缩等症状可归入“骨痿”、“骨枯”、“腰腿疼”范畴。

3.1 诊治原则 李氏等[16]认为,DOP的病理基础为痰和瘀,治疗以化瘀泄浊,培补脾肾并重为原则。苏氏[17]认为本病分虚气流滞、络脉不充和瘀浊痹阻、络脉不通两端,以滋肾通络法为纲组方治疗。舒氏等[18]认为此病本虚标实,以肾亏脾虚为本,瘀血阻滞为标,采用温阳益气活血之法治之。刘氏[19]认为DOP以气阴双亏、阳虚血瘀为其主要病机,治以脾肾同调、阴阳并补为原则。

3.2 单味中药 苗氏等[20]认为丹参及其有效成分能够促进骨胶原的合成和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数活性和分化。李氏等[21]实验提示葛根素有明显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并能够恢复破骨与成骨活性的平衡,维持正常骨量和骨的生物学质量。卢氏等[22]发现中药葫芦巴种子的活性成分葫芦巴总皂苷(TFGs)具有降糖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

3.3 成药治疗 通过临床实践提示多种中药专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舒氏等[23]运用具有温阳益气活血功效的骨疏灵颗粒(由羊藿、川牛膝等组成)。玉氏等[24]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法,运用中成药西红康(由生黄芪、炙大黄等组成)。于氏[25]运用补肾活血的糖骨康(由熟地黄、山茱萸肉等组成),提示其具有调节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钙、磷代谢,降低血糖,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3.4 其他疗法 针灸、推拿、外敷等。中医传统疗法在改善骨质生理病理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姚氏[26]以调理任、督二脉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局部取穴电针疗法,对病程较长的骨质疏松症具有优势。王氏[27]以针灸补肾为本,结合推拿按摩调整腰椎力学结构,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缓解腰痛为标,内外兼治,远针近推来达到对骨质疏松的整体治疗。金氏等[28]运用具有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之效的密骨丹穴位透皮贴剂(由补骨脂、骨碎补等组成)穴位外敷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4 总结与展望

中西医治疗DOP各有所长。临床实践和相关实验研究证实,中医疗法能通过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目前尚存在缺乏大规模的中医辨证规范性流行病调查;临床实践的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观察周期短;及由于中药复方配伍的多样性,单味药成分的复杂性,导致中医药干预标准化困难等的问题。而西医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取得统一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且西药存在着可影响肝肾功能、胃肠不适等副作用。因此,提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地结合,将更有效地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参考文献:

[1] 2007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2] Liu EY,Wactawski WJ,Donahue RP,et al.Does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start in postteenage years in women with type 1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3,26( 8) : 2365-2369.

[3] Vestergard P.Discrepanci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risk in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a meta analysis[J].OsteoporosInt,2007,18(2):427-444.

[4] Schwartz AV, Sellmeyer DE, Strotmeyer ES, et al. Diabetes and bone loss at the hip in older black and whites[ J] . J Bone Miner Res,2005;20( 4) : 596-603.

[5] 李查汉.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饮食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03(10):163.

[6] 吴毅,吴军发. 运动疗法对代谢性疾病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3):221-224.

[7] 朱翠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变化的分析[J].当代医学.2008,145:46-47.

[8] Zhen DH, Chen YR, Tang XL. Metformin reverses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on osteoblast function.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10,24:334-344.

[9] Yoon K Loke, MBBS MD, Sonal Singh,et al. Long-term use of thiazolidinediones and fractures in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J]. CMAJ,2009,180(1):32-39.

[10] 杜兴旭.维生素D3及钙剂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12(6):42-43.

[11] 范振迁,郑少雄.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与糖尿病[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3(3):149-152.

[12] 张俐,许秀萍,张嘉利等.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6):576-579.

[13] 谢树.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2,33(21):4568.

[14] 李晓林,罗新乐.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111-113.

[15] 宋利华,王庆辉. 鲑鱼降钙素在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237-238.

[16] 任志玲. 鲑鱼降钙素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 2012, 34 (12):1810-1811.

[17] 李真,魏玉玲.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从痰瘀论治[J]. 中医药学报.2008,36(1):42-43.

[18] 苏玲,徐磊. 滋肾通络法论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35-1136.

[19] 舒仪琼,方朝晖,鲍陶陶. 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49-50.

[20] 刘素荣,程益春. 强肾胶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4):764-767.

[21] 苗波,王建波,朱杨等. 丹参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骨代谢及骨量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37(11):1659-1662.

[22] 李永华,潘寒松,梁一民.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4):848-850.

[23] 卢芙蓉,秦铀,熊鹏程. 葫芦巴粗提物对链脲佐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骨密度的作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1):17-18.

[24] 玉山江.艾克木,哈丽达.木沙.西红康干预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1001-1002.

[25] 于文浩,张颖. 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18(1):45-46.

篇9

1病机辨析

1.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辨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 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量减少、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多发于绝经2年以上、70岁以下的妇女。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骨痿”、“腰痛”、“骨痹”、“骨折”、“绝经前后诸症”、“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虚为该病形成之根本。肾乃先天之本,《医学精义》中提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足则骨强”。而“女子七七,天癸竭”,即绝经后,肾气日衰,元气虚少,导致各个脏器功能失调,经气不利,水谷精微得不到充分吸允,恶性循坏,进一步加重肾精的流失,人体加速进入衰老阶段,直至骨痛齿脱,筋骨失养而枯。正如《内经・素问》中所提到的“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动不正,而无子”。通过临床观察,也佐证了肾、骨间的紧密联系。如魏氏等[1]通过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年龄、产次、绝经年龄年限等的相关性,比较非肾虚证组与肾虚证组PMOP发病率,证明了肾虚证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肾虚与机体的衰老包括骨衰老的发生关系密切,认为肾虚衰老的实质可能是机体以大脑-下丘脑-垂体-靶腺为轴心的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以至细胞分子水平的特异功能减退状态。

脾虚为该病形成之诱因。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骨之生长发育必然受到脾脏影响。脾胃虚弱则化源不振,四肢百骸无以充养。《灵枢・本神》有云:“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若饮食失调,久病卧床,四肢少动,经脉失和而脾气受损,运化无力,气血乏源无以化精生髓,则会发为骨痿或其他并发症。绝经后妇女脾胃运化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素体脾胃虚弱,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功能失常。脾主肌肉,脾气不足无以运化,则肢体失养,形体消瘦,肌肉痿弱不用,肉痿而髓空,骨失充养致骨痿。同时,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方不断成熟和充盈。脾虚日久,气血阴阳俱虚而易致肾虚,肾气虚则脾气不升,肾阳虚衰而难以温煦脾阳,必致运化失常。两者一为先天之本,一为后天之本,若二者不能相济,则易脾肾两虚。

肝失疏泄为该病形成之关键。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可贮藏血液,调节血流,肝失疏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从排卵、月经、妊娠到哺乳都与肝主疏泄紧密相关。肝失疏泄,不仅影响情志和脾胃,还会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或绝经期提前。而肝肾同源,肝肾阴阳之间关系密切,息息相通,相互制约。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即“水不涵木”;若肝阴不足,可致肾阴亏虚,而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造成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因此,肝失条达引起肾精亏虚,骨髓失养,骨质脆弱,易发骨折。很多研究也表明,肝郁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养血调肝对该病的治疗有帮助。

《医林改错》有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绝经后妇女肾气日衰而元气虚少,无力鼓动血脉而致脉络瘀滞不通。正如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说:“元气既虚,必不能布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脾统血,《景岳全书》曰:“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脾不摄血,妄行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则形成瘀血。气虚而血瘀,瘀血则阻络,筋骨失养,四肢无力,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瘀血阻络的主要表现之一。在病理研究上,眭氏等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与30例健康妇女进行对照研究时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血液流变学的ll项指标均较健康妇女高,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着“血瘀”的客观性病理变化。“血瘀”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1.2长期失重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辨析

长期失重导致的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它已成为突出的阻碍力量。失重使骨骼处于无负荷、无应力刺激状态,失重性骨丢失是一种局部机理起主导作用并受多层次调节的复杂变化过程,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基本原因。航天飞行的骨质丢失并非在所有骨骼上表现均一,而是集中表现在承重骨,骨骼的反映表现出较明显的对太空环境的生理性适应。主要原因为无重力负荷状态使骨正常代谢失调,同时受到肌肉收缩力刺激减弱、流体静压消失、血液头向分布、血流变化导致骨供血不足等影响,而导致骨质进行性丢失、骨折和异位钙化。非承重骨虽不及承重骨明显,但也有所反应。提示除局部应激性外,内分泌也受到影响。或者说失重导致骨质疏松也是全身综合变化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长期失重状态可对前庭、骨、肌肉、心血管、血液、肾脏和肺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单纯用激素或药物不易防治的原因之一。

如何挖掘中医学进行病机分析并做出合理有效辨治,很多中医工作者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从症状表现上来看,出现骨质流失速度极快,易骨折,肌肉萎缩性改变,水、电解质流失,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情志不畅,血液头向转移且粘度大,免疫力下降等。据此辨证,有学者提出了肾精亏虚,脾气不足,血虚血瘀,肝郁气滞,筋骨失濡的可能病机。“肾主骨”,因此,骨质的丢失必然和肾的虚弱紧密联系。水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佐证了肾水泛滥而肾气自虚,最终肾精亏虚的说法;脾属土,远离地面,乾坤扭转使脾气虚弱,难以上下交通,灌溉四旁,以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血液头向移动且粘度大符合血虚血瘀之说,而环境改变带来的情志不畅和肝郁气滞相互作用,进一步减弱了对血流的调节功能。有学者尝试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论及气血论展开思考,推测人乍入太空,外界阴阳变化使体内阴阳失序,肾脾二藏五行调控不利致脾之充养督摄失职及肾精流溢虚其本位,最终肉痿肢弱、骨消髓减。目前,中医学界没有对该病的病机辨证及论治达成一致意见,尚处于初探阶段。中医理论体系认为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且“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灵枢・寿腰刚柔》)。疾病的发生发展源于阴阳失调。因此对待任何疾病,无论了解与不解,调整阴阳,使其恢复相对平衡的原则不会变。基于此,本课题组也在尝试从阳主阴从的角度,考虑在太空环境下,由于远离地面,缺乏阴气收敛交融,阳气发散之性无所束缚而自由外溢,阳走卫失,阴营不固,最终阴阳俱虚。对此,大胆提出阳浮于外,固护失权,阴绝于内,筋骨失养的可能病机。由于病源少,取证难,中医学界主要通过国际公认的动物后肢卸载或人体-6°卧床进行失重造模。本课题组也正在尝试通过以方验证,以药测机的手段对该病进行认识上的深化,这是值得期待的,不过需要很多的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资料积累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在该病的辨证上还会有相当一段时间的争论之声。

1.3两者比较

两种骨质疏松症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发病机制的比较可为对抗措施的提出和开发开拓思路。两者均以骨质丢失、易骨折、肌肉萎缩为主症。发病的根本原因都是肾虚。但从发病对象上来看,航天员多为青壮年男性,这和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全然不同。从直接原因上看,女子绝经后出现肝郁气滞为影响骨质之突出因素,全身脏器衰老功能减退为诱导,同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卵巢功能密切相关;失重性骨质疏松则由承重骨失去机械应力刺激,阴阳倒转脾肾失职直接引发。从发病部位上看,绝经后骨质疏松为全身骨量的明显减少,而失重造成的骨质疏松则主发于承重骨。从伴随症状上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伴有绝经期前后的相关症状,多有疼痛,也可出现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减退;失重性骨质疏松患者则伴有水、电解质大量流失,头晕,烦躁,消化不良等症。从病程上看,失重骨丢失最为迅速,少则几日,多则十几日便开始出现症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自绝经后骨质以每年两三个百分点的速度加速丢失。

2中医药治疗研究

2.1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合理的钙和维生素D平衡膳食摄人,减少生活中长期吸烟、过量饮酒、日晒较少等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适当进行负重锻炼可维持并增加骨密度,增进肌肉力量和平衡,可降低发生骨折的危险。在中药治疗方面,众多学者则注重补肾健脾、疏肝养血。

与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相似,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补肾为主,如常选用羊藿、补骨脂、杜仲、续断、肉苁蓉等。现代研究发现,多数补肾中药含有的甾体物质,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影响垂体促性腺功能及卵巢生殖激素代谢;这可缓解绝经所带来的快速生理变化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对抗骨质的快速丢失。季氏等用摘除卵巢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以羊藿总黄酮不同剂量连续给药3个月,骨钙、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等明显提高。表明羊藿总黄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防止作用。葛根异黄酮也被证明可明显提高摘除卵巢大鼠骨矿盐含量和结构强度。中医学界也基本认可了这些药物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斐然。女子绝经所伴随的一系列症状并非单纯补肾可以解决,根据烦躁、疼痛等特点,还要辅以舒肝活血的药物。总之,对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要把握标本兼治,既要以滋补肝肾为重点,又要兼顾活血止痛,健脾益气乃至补充营养。

专方验方方面,丁氏运用补肾健骨胶囊(熟地黄、羊藿、煅牡蛎、泽泻、山茱萸等)对去卵巢大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股骨载荷、硬度、骨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显着好于模型组,说明该药可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状态,提高骨骼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可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避免骨折的发生。林氏等[11]研究表明,健骨颗粒(煅狗骨、羊藿、山茱萸、党参等)可明显提高模型大鼠骨密度,提高血清雌二醇、降钙素水平。王氏等[12]实验研究表明,用补肾方剂密骨灵(人参、鹿角胶、熟地黄等)可提高切除卵巢大鼠生物力学性能。临床方面,战氏等[13]观察补肾养血汤(熟地黄、鸡血藤、牛膝、羊藿、当归等)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X片、血清磷酸酶、钙等有显着差异,总有效率90.0%,大于对照组(葡萄糖酸钙60.0%)。邹氏等[14]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同样显着,总有效率86.67%,改善了患者的骨密度。陈氏等[15]通过补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肯定了补肾中药可显着增加患者下肢骨密度。张氏等根据中医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对100味中药进行了统计,发现补肾药使用频率及种类最多,其次为健脾、益气和补血药。这不仅说明了当前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手段,同时证明了肾虚对骨质疏松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及补肾之外兼顾其他的治疗原则。还有学者[17]通过Meta分析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结果表明,中药疗效确切,且好于西药,虽有一定局限性,却表现了中药在该领域存在着独特的优势。

2.2失重导致骨质疏松的中药防治研究

从根本上说,建立人工重力环境是对抗失重最好的方法,但就目前而言,这只是一种设想。当前对航天员废用性骨质疏松广泛应用的防治措施可分为:体育锻炼、改变体液分布和药物防护。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整体论治的观点使其在治疗该病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我国在应用中草药进行航天药物防护的研究上,从单药到简单合剂再到复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沈氏等[18]比较丹黄钙和参川熟两组合剂,发现均可改善模拟失重鼠的骨骼肌肉及血循环。这为今后在该领域深入进行复方研究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李氏等[19-20]研究的强骨抗痿方具有补肾健脾活血益气的功效。通过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生化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其对尾吊大鼠以及模拟失重状态下成骨细胞有抑制骨丢失的作用。马氏等[21]用续断、红花等组成活血补肾复方,干预失重骨丢失,发现大剂量组对改善骨矿含量有较好作用。本课题组针对此症总结出肾精亏虚、脾气不足、血虚血瘀、肝郁气滞的可能病机,并研制了科研处方五加补骨方(刺五加、黄芪、当归等)。经实验验证,对2周及3周模拟失重大鼠均有较好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承重骨丢失,促进骨形成及矿化,提高BMD及力学性能,对抗肌肉萎缩,增强股骨Ⅰ型胶原合成,改善钙化环境[22-23]。本组又从阳主阴从的角度提出阳浮于外,固护失权,阴绝于内,筋骨失养的可能病机,尝试通过扶阳固阴、阴阳双补的方法进行科研处方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3结语

加强锻炼、合理饮食、调畅情志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要点。在中医药治疗上,两者均以补肾为首要方法。中医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多从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益气、养肝调血,效果良好。治疗失重性骨质疏松目前没有统一方法,但无论辨治如何,都离不开"肾主骨"的理论,也可以借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继续寻找有效的中药。为航天事业提供医疗保障。总之,中医药就两种病症研究比较广泛,后一种则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航天医学的不断发展,它也必将成为新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魏绍斌,杨家林.绝经后骨质疏症与肾虚的关系[J].中国

老年学杂志, 1996,16(6):337-338.[10] 丁桂芝,

曾天舒,周 勇,等.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

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1):1

[2]刘燕萍,马建华,冯尔宥,等.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大鼠骨

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22(5):369-371

[3]王 玲,吕晓东.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

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O):629-630

[4]战美玲,杨艺飞,张 静,等.补肾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

疏松症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7,20(2):37-38

[5]邹崇祺.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

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267-268

[6]陈 砺,朱春燕,王小平,等,补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患者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4,8(30):6703-6705

[7]刘 宇,莫胜丹,李 瑛.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系

统评价[J].海南医学,2005,16(2):136-137

[8]张喜德,邢玉瑞.骨质疏松症常用中药及其选配规律探

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3):43-44

[9]沈羡云,董 颀,马永烈,等.两种中药合剂对悬吊大鼠生

理防护效应的初步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52-0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并及时地治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多达6300万,其中1500万人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占我国60岁以上人口15%左右,老年人卧床者中20%是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

1 一般材料

2004~2007年来我院骨外科诊治者约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66.6岁),均有疼痛,多发生腰、腿、背部。其中8例女性绝经后腰、腿、后背部疼痛明显,有2例女性出现脊柱压缩变形,腰背弯曲。6例其1例男性,5例女性出现桡骨骨折,4例其2例男性2例女性股骨胫骨折。上述患者经X光片检查和CT平扫,部分做骨密度仪测定骨质均有改变,给予对症治疗及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均有好转,部分患者X光线片检查,骨小梁稀疏消失,椎体与椎间盘光密度差消失,股骨上端Singh指数下降。进一步检查发现,30例患者均为后发性骨质疏松,其中8例女性患者为绝经后骨质疏松,10例男性12例女性为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6~10W均获得临床愈合。

3 讨论

3.1 病因。引起中老年性骨质丢失的因素十分复杂,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量丢失明显,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越显著,近年来经观察多份病例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②随着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③老年人由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容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④随着年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3.2 临床症状:①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站疼痛患者7%~8%,痛况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质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疼、肌肉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记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扣击痛。一般2-4W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②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脊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枸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③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可以称为脆性骨折。椎骨、股骨近端及前壁远端发生,老年患者多伴发生骨质疏松症,以进行性低骨质及微构筑损坏为特征,最终导致脆性骨折。随年龄增长,骨质丢失及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50岁后女性约为1/2,男性约1/3会发生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这是退性行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④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廓畸形,脊柱后弯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