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经济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5 17:35: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规模经济,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企业规模经济

篇1

从以上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笼统地认为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间的关系,是反映某个企业或某一行业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往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以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一般观点认为: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因为较大的工厂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具体体现在: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在按部门平均成本出售商品时,获得超额利润,同时也是企业奉行低价竞争的物质基础.以低价来扩大销量,增加利润总额。简而言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准。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只要拥有足够 大的企业规模,就一定能实现其规模经济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当某一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设法降低自己成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降低。原来处于成本领先地位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再度降低成本,寻求缩短与对手在成本上的差距。根据生产成本理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趋于下降(见图1),但这种下降不是无止境的。下降到一定程度,长期平均费用曲线逐渐变平,此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不变,若再扩大,平均单位产出成本转而逐渐上升。如图,BC区间为企业的最佳规模。

如果用制度经济学观点分析,企业并不是越大越有效率,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是存在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会导致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我们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种情形。

在图2中,在企业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其规模收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扩张到一定阶段即A点时,在各种内外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它的顶峰,如果继续扩大,会导致收益下降,即出现规模不经济状态。事实上,决定这个点位于横轴的何点,取决于企业追求规模经济道路上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个临界点上,超过这个临界点,即成本大于收益,企业的规模应该稳定在这个临界点上。其实在图l中,BC区域对应图2中规模效益增大从D到A点这个区间。这两幅图从不同角度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企业追求规模扩张要参照的因素: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建立发展要考虑交易费用。企业是有边界的,不是越大越好。企业应根据行业、市场、地域等不同而选择其最佳规模。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从企业经营实践看,企业盈利能力与其生产和资本规模并非一定成正比例关系。生产规模小的企业不一定盈利能力就弱,竞争能力就低;相反,在某些产业领域,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大企业还高。例如,美国的制鞋,纺织行业,甚至某些机械电子行业的分支部门,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大企业。在办公和计算机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6.6%,而小型企业为88.1%;在数控机床部门,大企业最高的投资收益率为25.8%,小企业最高达126.9%。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盈利,规模经济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一定条件下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然而,生产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都说明企业规模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会使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衡量企业规模是否合理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成本最小化,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应把握经济效率提高的原则。因此,与其说企业的规模扩张是促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不如说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和表现。

二、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理清了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后,我们明确了企业规模不等同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或者生产一件产品的操作或运行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几乎可以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中。如采购、制造、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销售网络等方面。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很难在所有的职能环节都取得规模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不把自己的资源集中在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环节,而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规模,其结果很可能是企业规模大了,收益率反而降低了。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追求规模经济动因驱使下,应如何决定其产品的投资生产规模呢?

笔者认为,在企业决定其投资生产规模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供求结构,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地位和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三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三方面的情况决定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否谋取规模经济效益。首先,从行业供求结构看,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供求结构主要由五种力量所决定,即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加入者,替代产品生产者,供应者和购买者。它们的合力,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利润前景,也是决定企业投资生产规模的重要外部因素。不同行业、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经济规模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求低;对于快速发展壮大的行业,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但对于处于衰退的行业,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扩张会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导致规模不经济。其次,从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地位看,它是决定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的第二因素。即使在一个平均盈利水平很高的行业中,如果企业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反之,萧条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也不可能获得高额利润,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的企业过度的规模扩张,只会导致规模不经济。最后,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规模的第三种因素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使一个企业在行业中平均盈利水平很低,排名很落后,只要具备很强的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越很多对手,跃升为行业排头兵。企业如果不具备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会加大管理难度,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

如果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继续扩张,最有效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进行优化调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在企业内部对公司治理原则、监督与激励机制、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人员组织等企业制度安排必须作出优化调整。当这种调整与规模保持一致时,企业的规模收益是稳定的,则实现了规模经济。如果这种调整不足或者超前,那么规模收益便会萎缩。我国许多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就受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内部制度安排与规模扩张上没有保持平衡。不少企业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规模效益,规模扩大了, 效益却下降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生产规模过大,企业管理幅度过大,或者层次太多,机构过于庞大而运转不灵,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致使企业效率低下,出现规模不经济。二是生产规模过大,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原材料和资金)的需求,而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三是生产规模过大,产量大幅增加,加大销售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企业规模的扩张同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就相应要求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满足它的原料供给、人力资本需求和销售场所,地方市场的相互排斥与垄断,是阻碍企业扩张的外部因素。对企业内部制度安排而言,规模扩张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其核心技术属市场同类产品的前列,其管理机制、销售机制、人员组织机制也必须是同类企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没有这些制度安排的优化作为支撑,企业规模的扩张充其量仅是一种泡沫化的膨胀。

篇2

一、扩大经营和生产规模

规模经济的存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企业追求规模化将推动某个行业乃至整个工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要达到规模经济的形式有几下几种:

1.多样化、一体化、差别化经营

国外大型企业大多采用多样化经营方式,这是在竞争环境下广泛获得盈利及分散风险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经营的业务有的互有联系,有的则毫不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力求达到最佳规模。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综合利用资源和信息的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组合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但是,企业的多样化发展须防范资源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产业选择误导、人才难以支撑、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等弊端。

上下游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另外一种重要方式,企业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展,把依次对产品加工的各个工厂联合在企业内,实现产品纵向生产一体化,可大大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获得统一的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产品差别化也是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产品差别化是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好而产生的与其它企业产品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企业推进产品差别化策略,如改进质量、提高技术、改变外包装,其结果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占领各个可能的市场,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

2.水平扩展、集中化生产

目前,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基本上都采用扩大经营。一些企业采用水平扩展的方式而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单品种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在这一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商标信誉,同时,企业产品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助于稳定企业市场地位,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除了采取单套装置能力增大的方式外,还有许多企业将几套装置建在一个厂区,或者多个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形成

“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

3.提高开工率

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提高开工率。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开工率几乎都在90%以上,如埃克森近年炼厂的开工率达89%,壳牌和BP冶炼厂的开工率更达到了96%,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98%。

4.关停并转低效益企业

关停并转低效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会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我国近些年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与大型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五小”企业采取关停的措施,对于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改善产业组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

资本经营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重组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即企业集团是实现规模经济较为合适的产业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的兼并就越频繁,规模就越大。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未来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公司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公司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经营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优势领域更集中和更加依靠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相继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和企业联合形式以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许多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普遍未能采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企业“小而全”、

篇3

一、新技术革命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巨大,其中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也产生了如下重要变化:

1.新技术装备之“柔性”淡化了规模经济效应。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最大区别在于:新技术之“新”主要体现在大量取代和大幅度扩充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和自适应能力的柔性生产系统。基于刚性的、固化的技术系统而得出的影响规模经济的原因,如生产规模的大导致组织协调成本上升,品种的频繁更换导致生产准备、结束费用提高等,在柔性生产系统中已变得微不足道。由于现代技术中“软技术”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技术含量的高低、技术贡献的大小不能简单地与技术装备的数量、价格挂钩;新技术革命使企业平均规模变小、使许多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成本差异变小已呈明显趋势。

2.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直接影响成本的作用强化。技术影响成本的渠道,分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类,其直接渠道通常是指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而导致的成本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重点领域就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领域每次产生的新成果都会导致一次“成本革命”,即大幅度、迅速地降低成本,不断涌现的新成果导致生产成本呈现“阶梯状跌落”现象频繁发生。相比之下,技术影响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这种间接渠道对成本的影响幅度和影响速度远远小于直接渠道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新技术革命的环境下考虑“技术一一成本”关系时应将直接的“跌落成本”放在首位。

3.人际交流手段和管理技术的空前进步导致交易成本和组织协调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他们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都基于一个假设,就是信息不完全,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导致企业发生大量的外部交易费用和内部组织协调费用,当这两部分费用在总成本中占到一定比重时,就会对企业的“规模——成本”特性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假设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就逐渐站不住脚了,这是因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空前进步,每个人都有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获得足够完备的信息,并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和利用非常便捷的工具与他人交流,使交易费用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交易内容多么复杂都能降到极低水平,使内部管理费用在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大幅度降低。信息经济的这种“零成本、低物耗、高收益”特征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用以分析企业规模经济现象的基础。

4.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空间观念,使孤立的讨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变得毫无意义。新技术革命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就是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它使得人类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网络经济”。这种网络经济既是一种全天候运作的经济,也是一种全球化经济,它把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程度;网络经济又是一种“虚拟经济”,它把一部分经济活动转移到以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进行;网络经济还是一种“直接经济”,它使得处于网络两个端点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使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由于上述“网络经济效应”越来越强烈,故处于网络时代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网络之外,必须把自己看作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将企业规模经济问题放在网络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5.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使讨论静态经济规模变得毫无意义。由新技术支撑的新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它的经济节奏大大加快,其典型表现是技术创新和开发周期缩短、技术淘汰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且每一次较大的技术更迭都会迅速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技术冲击效应”。因此,我们再也无法孤立、静止地去研究某种技术关系或技术条件下的规模经济现象,只能将技术看作一种时间效应,将技术在一定时段内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作为研究规模经济的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

新技术革命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企业(在我国也称“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特点,上述关于新技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新途径、新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导致在高科技企业里的规模经济现象与采用传统技术的企业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笔者将关于高科技企业规模经济的新概念、新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小就是好”的新型规模价值观。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型企业是最高效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规模大就能使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使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强,于是,“大就是好”成为了一种占主流地位的规模价值观。然而,当社会跨人知识经济时代后,大型企业易患的“大企业病”将变得更加突出且危害更大,如反应迟钝和决策效率低使企业不能适应多变快变的市场环境,多层次金字塔型组织和庞大的官僚机构扼杀技术创新。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高科技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却越来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市场适应能力强、生产经营惯性小、内部机制有利于创新,特别是技术进步缩小了规模对成本的影响,由先进的小型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同样能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规模价值观应由“大就是好”向“小就是好”转变,企业的组织规模“为了强大而变小”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的工作思路。

2.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当企业组织规模缩小以后,如果遇到超出自身规模实力的市场机会时,企业是否需要通过扩充组织规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呢?答案是:大可不必。在网络经济时代,小型企业照样可以经营大项目,其办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国际互联网来放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同时“变小”又“变大”——组织实体变小为适度规模,同时通过网络整合外部资源以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于是出现了诸如“网络企业”“电子空间企业”“虚拟企业”等新名词。这种跳出物质实体空间到网络虚拟空间来放大企业经营规模的思路和做法,笔者将其称之为规模经济的虚拟性,其实质是给规模经济现象赋予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

3.规模经济的动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构建的规模经济分析模型中,假定技术因素和其它经济变量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考虑它们的时间效应和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在技术变动速度不快的环境下,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活动的差距是不大的。但是,这种静态假设用在高科技企业就行不通了,其原因在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变化速度很快,很难分清技术的边界。因此,必须以一种动态性概念来理解高科技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高新技术的快速多变特征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效应,不能保证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静态或“线状”变化特征,企业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的选择范围不是一条“线”,而是具有一定“弹性带宽”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规模——成本”特性既可能产生“阶梯状突变”,也可能产生“连续状渐变”。按照此种动态性概念,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柔性”和“自适应”能力,应尽量采用“软手段”来调整规模,而不是依赖新建、改建、扩建等“硬手段”来调整规模。

4.规模经济的开放性。在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中,是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两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复杂问题按封闭性假设作一个简化处理,割裂两者的联系并将它们分别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来讨论各自的特点。此种做法用在开放程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可行的。然而,高科技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不但其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而且它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这种开放性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开放性相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开放的空间范围更大,是一种全球化的开放;二是开放的深度和关联度更大,是一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全方位、高关联度的开放。当经济空间的开放程度达到这种高度时,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割裂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去讨论内部规模经济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必须跳出企业这个小圈子来认识规模经济现象,用“聚集经济”“企业集群规模经济”等新概念来指导自己的规模决策。

篇4

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 其基本含义是:在投入增加的过程中,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 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的比例而带来的效益, 所以也叫规模效益。这里投入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是前提单位产出成本的降低与效益的提高是结果。

1 经济服务化趋势促进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当今, 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高, 世界经济正呈现一种服务化趋势。1980 年服务业在世界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5512 % ,到1996 年时已高达6315 %。格林・克拉克在其代表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用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总结出经济的服务化规律, 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 “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 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零售业作为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为例, 1997 年美国零售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 % , 在零售业就业的人员达2 250 万人,平均每10 个人中就有1 个人从事零售服务业, 零售业是美国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 ; 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 1999 年台湾地区流通产业的营业额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6161 % , 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21 %。与此相对应的是零售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可以说零售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生活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 也正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导致了零售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

2 我国零售企业规模格局现状

目前,中国零售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企业规模扩大趋势明显,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如表中所示,2003年零售企业100强及30 强销售额增长明显,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以零售总额为标准计算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比显示出,C10在四年间提高了157% ,而C30较前几年分别增长152%,117%,53.7%和34%,这说明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凸显,产业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的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

外商企业增长也十分迅速2003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

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3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5%,而外商企业为21%,整体看来,其增速大于内资企业;而且在我国零售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企业在零售市场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2003年零售企业30强中有7家外商进入,销售总额为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6%优势较为明显。

3 零售商店的规模对商店成本与效益的影响

3.1 固定成本的分摊。在零售企业运作中, 商店的取暖、降温、照明、工资和管理费等方面的开支是相对固定的: 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 它们不会随着零售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或至少不会按同样的比例上升。当商店规模扩大时, 由于这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被分摊到更大的销售额或营业面积上, 从而单位产品的平均经营成本或费用会下降。这里要注意区分由商店使用效率的提高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由零售规模扩大而导致的成本下降。前者出自有效的管理, 不仅存在于不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也存在于相同规模的商店之间, 故不属于规模经济问题; 只有后者才是规模经济要研究的内容。

3.2 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大的零售商店有更大的能力抵御不测事件的发生, 这不仅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大的商品贮存可以灵活调配, 也表现在大商店有更多的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的机器设备足以应付偶然发生的机器设备的坏损, 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

3.3 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这是因为, 首先, 大商店与小商店相比会提供更多的品种,从而强化了消费者“一站买齐”的倾向, 即消费者往往会在大商店购买更多品种的商品。其次,大商店给人一种大而全的感觉, 会吸引较多的消费者购物; 而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物品时, 经常会顺便购买其它的商品。不同商品的这种交叉影响, 也会增大大商店单位面积的交易量。

最后, 采购成本的节约。大商店往往有较大的购买力, 这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

4 零售业企业走向规模化之路的原因.

4.1 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相对而言, 零售业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 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 具有天然的充分竞争特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 导致零售业成为竞争最为激烈、平均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之一。零售行业规模效益十分明显, 有人对我国百货商店的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 其规模与效益确有正相关关系, 其规模经济来自于规模增大所导致的各种成本与费用的节约。大型零售商庞大的购买力使它们在与供应者讨价还价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它们往往会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供应者的产品。零售巨头沃尔玛2001 年销售规模2100 多亿美元, 整个中国的前500 位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总和还不及它的十分之一, 这样的的市场规模, 使其在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上的优势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此外大型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 它还可以依靠雄厚的财力,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宣传、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活动。进入壁垒低导致的激烈竞争和大企业在竞争中的明显优势迫使零售企业纷纷走上了联合、兼并的规模化发展之路。如沃尔玛就是靠收购兼并起家。

4.2 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的改变促使单个店铺大型化、整体化, 服务功能更为齐全。1971 年韩国出现了第一家超级市场, 而10 年后发展为1 500 家; 在我国的香港, 超级市场的数量在1975~1983 年这8 年期间增加了6 倍, 而同期内传统的杂货店的数量减少了30 %。导致商店规模增大的原因主要有: (1) 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 (2) 家用电冰箱和电冰柜的增加; (3)家庭主妇参加工作的增加; (4) 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变化导致人们的购买行为倾向于一次性批量购买和一站式购物, 这就要求商家将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商品置于同一屋顶下, 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除了要求购物方便, 要求一次性购齐所需物品外, 消费者也很注重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 追求购物的便利性、舒适性、高选择性和文化性, 不少消费者还借逛商店的时间休闲、放松,商业和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超市以及购物中心正好顺应了这一需要, 大部分超市都配备有餐饮、娱乐和文化设施.

4.3 现代生活多元化、市场细分导致零售业态多样化、细分化, 竞争使不同业态出现融合趋势。不同的业态是零售业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的结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零售商进入市场时就会有不同的业态选择。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的多元化导致购买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 进一步促进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国际零售业在19 世纪中期之前基本上都是小型零售店铺, 1852 年在法国首先出现了百货店, 1930 年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 20 世纪60 年代初出现了折扣商店, 60年代末出现了便利店, 近一二十年来, 新的业态形式产生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世界上共有多少种零售业态,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粗略估计, 自从百货商店产生以来的150 年的时间里, 共产生了20 多种零售业态, 其中很多(如商店街、网络商店等) 都是新近产生的. 在激烈的竞争中, 不同业态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得本来是错位经营的业态出现了趋同现象。例如,百货商店是高价格、高毛利、低周转率的零售业态,而其对立面――-折扣商店, 则以低价格、低毛利、高周转率为特点, 而随着零售业的发展, 这两种相反特点的业态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 折扣百货商店。

5 国内零售企业扩张要有理性

企业应当意识到通过贷款、融资和占用供应商货款的方式扩张,其前提必须是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否则大规模的扩张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包括供应商追逼货款和流动资金的缺口,这正是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元凶。美国的连锁零售业巨头、全球企业9强之一的普尔斯马特近日传出被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瓜分”的消息。据业内人士分析,普尔斯马特的问题主要是因其近年在中国扩张步伐太快导致。过快的扩张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对供应商欠款纠纷事件频发。而沃尔玛的成功在于其十分善于平衡规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它在采购、库存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摊薄了商品的平均成本,并控制了新成本的增加。如果国内商业企业不能看到这一点而“照葫芦画瓢”,将非常危险。

国内零售业由于零售商需要的流动资金量很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就会很困难,必将影响进货和商家信誉,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正常经营。举巨资扩张中的商业企业更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研究表明,商业企业规模经济的效应整体不高,主要原因是商业企业销售的商品所能摊薄的成本并不多,如单位销售商品的人工销售费用、营业场所成本等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不存在规模效应。商业企业的规模效应主要来源于采购成本的降低,像苏宁、国美等大的专业零售商,由于其向单一家电企业采购的总金额非常巨大,因此采购存在较好的规模效应;但对一般的超市类商业企业,其向单一厂家采购的金额并不大,因此采购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商业企业扩张过快时,企业将面临新的成本的增加,如文化、机构的整合管理成本。当新的成本增长过大时,企业将出现“规模不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明武

[2] 景素奇

篇5

一、在生产管理中应用

主要是进行生产观念、生产计划、流程控制和生产决策过程的创新。湘南地区企业使用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在组织生产活动时,能够科学合理地投入各种资源,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可对企业生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使之更适合自身需要,能够适时适地投入适量生产力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生产。这其中涉及到信息技术的许多方面,如遥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智能化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并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信息系统技术和互联技术,使得企业进行生产计划、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系统,使企业生产与经营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并互相渗透,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加有效,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速度,而且通过信息系统提高了整个生产作业系统的工作效率、效能,包括提高速度、降低成本、提高准确度、提高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辅助决策等,以此形成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营销管理中应用

湘南地区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营销管理,突破以往的营销理念、方式和规模,有效提高了企业市场营销信息处理速度和决策能力,使企业营销管理更加有效,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提高交易速度、规模和效益。

在营销手段上,扩展企业传统的营销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企业、厂商、客户、其他相关部门等之间的业务往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方便地传递各种规格的文件,交换所需的营销的信息;使用电子订货系统使企业方便地获得订货信息;通过互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企业可动态地获悉各地市场、各分销处、各个客户及各类产品的销售、存货、回款等情况,及时对企业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广告宣传,接受订货等,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求的商品和服务,并且可以采用调查抽奖法、注册中奖法、会员优惠法等激励措施,使访问者能及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使访问者访问的次数、频率提高,对被访问的公司的忠诚度也随之增强。

企业的营销管理,在内部使用基于内联网的营销管理系统,包括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系统等。在外部,主要是应用基于外联网的营销措施,一般有:设立网站,进行信息交流;在网站上开设有关售后服务、技术指南、问题解答等咨询服务;进行网络贸易管理,让客户可以在网上订货、设计产品、支付等。对于企业客户,建立客户信息资料库和销售产品信息资料库,并同时应用于以上各信息系统中,便于客户管理与跟踪、市场客户定位和个性化客户服务。

三、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在信息经济时代,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受到湘南地区企业的欢迎。现在,许多企业主管、经理们在企业外面工作活动时,要用到企业内部的许多适时的财务信息,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只需通过互联网,便可达到与在企业内部开会一样的效果,商讨、获取相关资料信息。企业内部还将有关财务信息输入电子公告板,即时传达到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也一样能从公告板上获取所需的其他部门的信息,了解每日各地分公司的营业状况与供货状况,完成订货与财务清算,为企业的重要决策提供依据。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

为了管理复杂环境下多样的、重要的人力资源,湘南地区企业广泛应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帮助管理者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为高层管理者提供战略计划信息和决策依据。

在开发应用这些系统时,一般先建立职员信息资料库,并将它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更能促进系统有效地运行,如工资系统、业绩系统等,充分调动职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如,企业内部的人事流动、晋升、培养等,可从信息资料库中对职员的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工作表现、专业技能等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合适人选,减少“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情况出现,以便进一步培养发展,使企业人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企业员工的招收,可利用网络远距离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评价和反馈,再进行录用、培养、考核、分配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企业和虚拟组织将不断出现,员工甚至可通过互联网在家办公,完成工作任务,一个员工也可同时为几家企业工作,届时,互联的人才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会更有利于湘南地区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五、在组织结构优化中应用

传统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存在组织层次过多、信息的渠道过长、反应迟缓、各职能部门相互隔离、各级之间的信息常常扭曲、失真等弊端。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使湘南地区企业的管理层次较少,以网络型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代替多层次的垂直型组织结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了企业的决策速度和整体的反应灵敏度,从而使企业能够迅速抓住市场机会。这些应用,都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录入等。通过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得出新的有用信息,为企业管理实践服务;将信息直接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可以在网络中方便查询与检索的数据库文件,方便信息的传输和再利用等。这个阶段应用,主要是要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创新来带动企业管理的创新、优化,力求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时、准确、共享和互动的信息,来明确和优化企业的各项管理流程,达到降低业务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益的目标。

六、在战略管理中应用

面对变化莫测、激烈竞争的市场,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湘南地区企业战略的制定、规划、实施、评价和修正等。

一是信息技术使企业快速方便地获取外部环境信息,及时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实现战略调整与转移。运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对其所处的产业环境、行业吸引力、盈利水平做出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及时地调整经营战略,有力地采取紧缩战略、稳定战略或发展战略等,及时地投身于优势产业中去。二是信息技术使企业发现内部优势与弱势,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只有良好的内部运转管理,才能使企业具备竞争优势。

七、在企业文化中应用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湘南地区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其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企业文化强调:协同与创新、共享与利用、竞争与联合并存。在传统企业中,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将赋予个体更大的权力和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主要是资源互动关系,组织将不再会冻结个性,而是将激发人的潜能。另外,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各个独立的企业组成网络联盟,使企业能运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通过联盟、合作来形成竞争优势的新观念打破了传统“有你无我,势不两立”的竞争观念,减少了企业内耗,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

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将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及员工的优秀事迹、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文字条例信息在企业中显性化,以便将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融为一体,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并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有意识地倡导、宣传和发扬,使这种管理理念根植于企业全体员工中,贯彻到实际行动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

八、在企业管理方法中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使湘南地区企业管理涌现出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在企业经营预测、决策方面有:回归分析法、运筹分析法、决策树法、投入产出法、德尔菲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X理论、Y理论、X+Y理论、Z理论等;在生产管理方面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虚拟开发制造系统、资源计划系统等;在质量管理方面有:IS0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管理等;在设备管理方面有:设备更新选择、全员设备管理、动态规划、故障分析法等;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有:投资成本效益分析、量本利分析、现值分析、投资回报分析、投资风险分析、投资组合分析等。这些管理方法的产生、应用与现代管理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它们与数据处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计算机模拟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相结合,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九、在企业集成化管理中应用

当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了较高水平时,企业需要集成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互联网使众多的企业能进行结盟、交易和业务协同,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完成协同式的商业运作,减少中间过程。为了实现企业集成化管理,企业规范了内部基础管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基本管理流程。整个大系统下的子系统的信息交流灵活、互为共享,同时又互为制约。

企业在集成管理内部资源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对客户、市场、供应商、同行进行跟踪、联系甚至是联盟,以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灵敏度,从而获得领先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结语:正是信息技术在湘南地区企业的深入化应用,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合纵连横,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逐步提升,产业协同与创新得到落实,整个湘南地区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篇6

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甚至与道路运输市场开放以前相比有所倒退。目前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经营方式落后;运输生产缺乏有效的组织,效率低下;经营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所提供的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差。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技术大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国际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于运输业特别是道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位移上,还体现在运送速度、时间和货物安全上,道路运输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道路运输企业规模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分工与交易费用

当道路运输市场劳动的交易费用系数足够小于中间产品的交易费用系数时,中间企业就会从道路运输市场中出现。如果分工在道路运输企业之间发展,则每个企业就会越来越专业化,道路运输企业的平均活动范围和规模也会缩小,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分工和专业化在道路运输企业内部发生,则一个企业中每个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和一个企业的范围及规模将同时提高,企业的平均规模就会提高。

2.市场容量

规模经济的实现受限于市场容量,道路运输业由于其特殊性,市场容量包含经济发展与运输需求、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程度和道路运输业市场容量三层涵义。

3.管理与技术

从管理看,一类是生产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输生产的全部过程,与企业的运输设备密不可分,目标是实现生产率与生产能力的配套。包括车辆和员工岗位安排合理化等等。另一类是经营管理,是除生产管理以外的一切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组织企业运输生产所需的货源并且控制非生产过程的成本。对于所有的道路运输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压缩的空间,可以不断挖掘潜力,将管理力的作用发挥到极限。从技术看,一方面,装备技术的发展使道路运输企业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

4.产业的发展水平

运输需求作为派生需求,在其发展初期,运输主要作为企业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的需要,专业化程度较低。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多,市场的扩大,为专业化提供了需求支撑,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内部分工链条的延伸,运输市场效率进越来越高,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进一步加强。

5.企业关系

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竞争与协作,这两种关系对于道路运输企业经营方式有重要影响。

二、运输业形成规模经济的条件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保障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四通八达、高密度、高等级的公路网络正在形成,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为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因而运输企业可以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主要从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着眼,积极开发创新先进的运输组织技术,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拓展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断强化实力和扩大经营规模。

2.运输市场中企业竞争的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运输市场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多种行业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战胜小企业,最终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这也会促进运输规模经济的形成。

3.多种运输方式各有所长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自身的技术经济特性,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有利于体现运输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如,道路运输的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等特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运输优势。所以社会需要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高。

四、运输企业发展集约化经营的途径

1.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联合经营环境。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造成我国的运输企业条块分割,各个运输企业分别要到当地上交税费,各企业都受当地的交通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保护。因此,要想实现跨地区、网络化经营,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联合经营环境。二是联合形成大型企业,共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和眼前的利益,而应胸怀远大,从整体和长远眼光出发,积极与相关的企业联合形成大型企业,共同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积极培植大型骨干企业,主动利用资本运营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实现跨地区经营。通过资本运营实现资本的整合,使具有同一功能的资本进行组合,统一经营、合理分工和协调。四是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技术进步推进运输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具体思路

货运的集约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物流业。运输企业通过组织和计划、车辆调动和接取送达、仓库选址和管理、物资配送和分发、信息传递和处理,很好地完成物流的全过程。二是发展快运。企业可以通过实行集约化经营,建设城间网络,接取送达网络,配置良好的货运设施,加强货运站的管理,以满足客户各方面的需求。客运的集约化经营:目前,客运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客运市场的恶性、无序竞争只能造成企业效益低下。因此,要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实行集约化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普通公路客运,可以实行车辆统一滚动发车联营,加强其相互间的自律,实行统一售票、统一排班、统一配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而对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高速客运,只有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车辆的运转效率,体现出安全、快速、方便、舒适、服务周到的质量优势,才能实现高回报。

总之,集约化经营是当前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尽管运输企业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也应认识到集约化经营的条件和优势,运输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发展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运输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数量与规模一直是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笔者利用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企业数量、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产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呈现时序递增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越是发达地区,企业数量对产出的弹性越强,即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应当重视企业与产业的培育,而不是片面强调“做大做强”。本研究还为理解地方政府与国家产业主管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上的冲突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的解释。

关键词: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区域经济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开始,分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就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劳动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投入,通常情况下,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与劳动力、资本的投入量和增长速度正相关,而且根据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存在投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1999)。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较大的企业数量常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总量。但企业数量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平均意义下企业规模的下降,导致规模经济的损失。通常管理学研究企业规模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对其市场竞争力与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学中对企业规模与数量的研究主要归属于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主要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不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整体,关注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产业经营绩效与发展阶段(钱德勒,1999)。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区域层面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数量,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对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的研究。以后产业集聚的研究得到较多的关注,成为区域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区域经济学很少关注企业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企业与产业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区域层面?举例说,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呢,还是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对区域经济更重要?根据管理学的研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量与规模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投入期与成长期的企业需要重视量的扩张;对进入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深入挖掘其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水平(黄修权、顾银宽,2004)。那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企业数量与企业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差异确实存在,是否有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有相关性、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区域经济的?以上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文章结构如下:在提出问题后,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四部分将全国作为一个区域,分析企业数量、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第五部分对全国31个省级单位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所以分省进行研究,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汇总数据可能会损失个体信息;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面板数据的分析可能揭示出企业数量、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篇9

一、零售企业规模格局现状

目前,中国零售业规模竞争格局表现为企业规模扩大趋势明显,外商企业占有相当优势。如表中所示,2003年零售企业10强及30强销售额增长明显,年均增幅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以零售总额为标准计算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比显示出,C10在四年间提高了157%,而C30较前几年分别增长152%、117%、53.7%和34%,这说明企业规模化趋势逐渐凸显,产业集中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零售企业间并购进程的加快,集团规模增大,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较为典型的要属2003年零售业前100家排名第一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其销售额为485.2亿元,同比增长21.9%,销售额占前100家比重为11.7%,这说明我国向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开始加速。

外商企业增长也十分迅速,2003年我国零售业外商投资法人企业数264家,分店2200多个,比上一年增长了89%;2003年零售企业前30名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增幅为17.8%,而外商企业为21%,整体看来,其增速大于内资企业;而且在我国零售企业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企业在零售市场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2003年零售企业30强中有7家外商进入,销售总额为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6%,优势较为明显。

二、对规模竞争格局的分析

不能实现规模效益是国内零售企业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国内零售企业只有快速积累滚动发展才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经济是企业经营效益之所在是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最终成功的标志,而制约大型零售企业快速连锁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就是国内大多数零售企业都存在自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发展靠银行贷款不仅困难而且对于薄利的商业企业利息负担也较重,而进入现有物业最便利的方式租赁也常使租金高达经营利润的30%―50%左右,我国60%以上的大型零售企业无自有房产,致使大型零售企业连锁发展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而突破这一怪圈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尽快达到规模经济。

制约国内零售企业尽快形成规模经济的是资金的有效获取。制约规模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然而资金短缺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占用资金最大的因素就是对物业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获取。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以加盟连锁的经营方式来完成,即物业方以物业为加盟的条件,双方确定一定利润分成的比例,由连锁方提供商号管理货源流动资金等要素,资源合作经营。第二,以连锁同盟的经营方式来完成,即多家物业所有者和连锁发展的零售企业相结合,采取“统一商号、统一业态、统一定位、统一规划、统一CI、统一招商、统一行销、统一管理”分级经营、分级核算期的方式。日本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以租赁的方式来完成。发育较成熟且有一定实力的零售企业,可以租赁的方式来完成。但租赁相对以上两种经营方式而言虽然利润空间较大,但所动用的资金额度也较大,风险也相对高些,连锁发展的初期应谨慎把握共享资源等经营原则,这种方

式在国际连锁发展史上与自由连锁相类似,这种经营方式在早期的日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大型零售企业连锁化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策略

首先,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根本含义在于,一个企业的供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组织数量,经济学家菲力浦・科特勒经过实证分析认为,连锁组织的店铺应达到11家左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经营效果,这一数字被“国际连锁店协会”所公认。

其次,零售企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时代特征。当零售业连锁组织发展不够充分时,连锁发展的区域范围较小,采取统一配送也较方便。由于供给与需求呈现出卖方市场特征,也使集中采购的存货风险较小。因此,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比较密切,规模经济连锁发展的店数量也是可度量的。

第三,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零售企业在连锁发展的过程中,当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功能削弱以后,零售企业连锁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将更多地通过利润最大化的效能体现出来。成本最小化的效能,将逐渐地被削弱,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也不再明显,连锁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商号价值、信息共享、业务流程、行销方式、企业文化、资本运营等管理要素上。而在跨地区的大型连锁发展过程中,物流配送的功能则更多地体现在货源的组织上和对成本率的控制上。因此,零售企业连锁化发展,要以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衡量规模经济的根本法则,而不必刻意追求统一配送和规模经济的商店数量。

第四,零售业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规模经济的绝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形成一定数量规模后,应在经营中进行动态调整,确定规模经济的商店数量,使经营效果最优,绝对地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越大绝对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国际连锁、全国连锁等。(2)规模经济的相对性。零售企业连锁发展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形成规模经济的主客观条件,就不能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只是在现有条件下适当地扩大开店数量及营业面积,相对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的范围越小,相对规模经济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若刻意地追求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会给企业造成一系列难以挽回的被动局面。从较长时期的目标看,企业必须考虑财务结构的安排不至于降低资本利润率,也就是说,规模扩张不能导致长期利润率出现持续的下降走势,这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前提。

篇10

1、交易费用与企业生存环境

交易费用是价格机制运行所必然产生的成本,它“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P58)

市场不确定性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以及供求双方可能的搭配情况是难以预见清楚的,这使得交易的难度增大。正因为市场的透明度较差,因而产生并增加了交易的费用,例如交易双方为了尽量使自己免受或少受未来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会尽可能地了解价格变动的趋势,这就增加了谈判和达成合同的费用。

当通过一个组织,让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生产要素,并能够以比市场外购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就产生了。即企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节省部分市场交易费用。企业是通过实现外部交易的内部化,以减少交易的次数,从而降低了部分的市场交易成本。简言之,企业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可能只为了减少交易数量,而把规模无限地扩大。在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技术上以及内部协调管理的成本,产生许多效率损失。其中信息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上的各种缺陷,致使所传递的信息损失、失真、迟滞或扭曲,从而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2、网络经济挑战“交易成本”理论

网络经济则是以网络交易费用的低廉为基础的。正如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一样,网络交易比市场交易节约了更多的交易费用。当市场主体进入信息网络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工作,因而使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极大的“互补效应”。对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交易方式及交易成本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企业生存环境。

网络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不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网络极大地降低了时空成本。在传统环境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局限,因此不可能在大范围内收集用户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很难针对用户的特别需要提供定制服务或个性化服务,很难面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广泛采集用户信息,可以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等,可以低成本地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

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简化市场交易过程,消解市场中介组织,可以低成本地进行精确的统计与分析。传统经济环境中,许多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做精确细致的统计分析,因此许多结论或对未来的期望都是十分不准确的。而在网络环境下的经济行为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并能借此作出总结,预测未来以及作出较为精确的决策。最后,网络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学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减少信息不对称意味减少用于搜寻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意味着社会运行成本的降低和社会净剩余的增加。总之,网络具有大幅度减少市场“交易费用”的作用。

3、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即企业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但这种替代是有成本的。企业内部亦同时存在着组织生产、协调管理等等的内部交易费用,因此存在一个企业效率边界的确定问题。当企业内部用于组织生产及协调管理等的边际费用恰好等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费用时(MR=MC),企业即达到了其最佳的规模,也即是企业的规模边界。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成本为中心的,即各种要素(资本、人力、资源)在产品中的比例随着总产出的扩大而减少。工业时代追求的标准是企业规模。

在网络经济下,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生存方式,它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提供给企业一个崭新的生存环境,使得不仅是大企业能突破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的约束向更大规模发展,也使中小企业摆脱了市场中面临的许多不利因素,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网络来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来建立的国际联系,来开拓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才能开拓的国内、国际市场,来进行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革命的发展,许多商品逐步由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状态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使企业结构出现了专业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中小企业发展热潮。据统计,2000年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6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

但某些行业,像汽车、钢铁等,由于受到资本、设备、技术等条件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持较大的规模才能更有利于发展。我们看到,在小企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大企业的数目仍在增加,大企业的规模仍在增大,企业集中的趋势并没有停止。销售额在20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88年全世界只有38家, 1990年增加到51家,1991年增加到53家,1992年又增加到61家,1996年增加到139家。销售额在30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92年全球只有35家,1996年已经增加到了3家。并出现了许多超级大企业,1996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超级大企业就有10家。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企业规模出现了集中与分散、大型与小型“双向协同”发展的趋势,企业的战略由求大求全转向求新求快。

4、网络经济使规模影响弱化

(1)电子商务使企业规模影响竞争力的基础发生改变

面对电子商务,大企业与小企业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知名度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大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广泛的市场影响来提高知名度,反过来企业利用其较高的知名度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电子商务使规模差距的竞争已变得微不足道。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在网络这个载体上,企业可以不分大小,用大体相同的费用在网上电子公告,进行商品宣传,平等地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开展经营活动。积极主动地将产品信息推向主要的分销商和消费者,而将市场动态、生产计划、R&D信息推向战略伙伴。这样,企业无论大小,都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依靠自己的信息体系,与其他企业分工协作,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在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将其他非核心技术业务“外包”出去。中小企业也可成为某个大型企业的“外包”企业,从而与大型企业结盟,得到更大的动力和更多的机遇。在一个合理的分工框架之下,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效率,风险分摊,降低成本。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也不可能实现“大而全”,必然要依赖中小企业,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中小企业也可以依靠自己的信息体系,通过Intranet和 Extranet及在其上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与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同时才也可与其他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在工业经济下企业注重独立性,而在网络经济下,企业则必须加强与同行的联系与合作,即是合作伙伴关系,又是竞争对手关系。通过与其他合作伙伴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构建“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基于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3)网络经济下创新和知识将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

在工业经济下,企业追求的是规格单一的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并利用庞大的销售队伍在尽可能多的市场上把生产出的产品推销出去。而网络经济下,消费者被认为是企业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企业按他们的需求组织生产、提供服务。大规模单一生产形式将逐渐转化为小规模多品种生产形式。同时一个企业除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因素外,创新和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将成为企业(特别是IT企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小企业可以选择与大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以取得竞争优势。

(4)虚拟企业趋向“无界”经济

虚拟企业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虚拟企业的实质是,通过突破企业的有形界限来延伸企业的功能。一方面可以提高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风险,保证和加速实现企业的市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