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7:35: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界定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为保证会计人员在从事财会工作过程中恪守会计法规的规范,由其所属组织制定的、要求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定。这一界定明确了纪律的特质,即组织制定,维护法规,共同遵守。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连接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中介环节,起着桥梁作用。会计执业纪律运用“再规范”的明示,帮助会计人员共同按组织要求的准则履行职责并习惯化,这必然会提高会计人员恪守会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同时,由于会计职业纪律的内部强制和激励作用,也会养成会计人员内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动性。
(二)构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必要性
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执业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执业纪律,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2、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保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会计执业纪律混乱无序,必然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从会计执业纪律薄弱开始的。由于某些地方的某些单位,会计执业纪律制定或执行不利,不仅削弱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使内部财务收支处于失控状态,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遵守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人员素质体系中的重要成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要从会计执业纪律这一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提高和改进会计工作。
4、遵守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会计工作在提供上述服务中,必须以健全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内容
第一条,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各单位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对持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予以积极配合;第二条,必须具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才能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必须在三年以上,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第三条,必须执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担任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从事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会计工作;第四条,每年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不少于24学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第五条,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必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离。会计人员应该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使之完善、有效;第六条,出纳人员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出纳人员必须在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支付办理)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第七条,出纳人员必须保证货币资金账实相符;第八条,必须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第九条,不准随意使用、乱用会计科目;第十条,必须依法建账,规范登记账簿;第十一条,必须真实准确地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第十二条,必须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第十三条,不准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第十四条,必须保守单位会计信息秘密;第十五条,必须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十六条,必须保管好会计档案,不准乱堆乱放;第十七条,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第十八条,违法违规会计人员不得从事或继续从事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怎么实施
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操守情况的检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职业团体、各个单位、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应逐步建立起单位所有者自主管理为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配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下的单位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其特点是:(1)财政部门重点管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检查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2)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适宜的会计委派制形式;(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自主管理形式,即会计人员的管理权由企业掌握,主导权归于企业,保障企业享有选择会计人员的权利;(4)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二)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
1、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由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牵头,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绩”的评定,增强继续教育的效果,重点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应该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脱产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4小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2)由省市财政部门会计管理部门根据当年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统一命题,建立题库,并统一阅卷;(3)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派专人监督指导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的各个环节,并逐步推行培训与考试分开进行的办法;(4)对考试不及格的会计人员,要求培训单位组织其补考,否则,会计管理机构不予在继续教育手册或有关证明中盖章确认;(5)将每次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成绩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监督的硬性考核指标。对于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及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凡不参加继续教育人员,一律按违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进行处分。
2、依法把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监督关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保证了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把守了第一道关口。财政部门依法严格把好会计从业资格检查监督关口,有利于强化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遵守行为的约束,强制引导会计人员遵守执业纪律,使会计人员像重视自己的从业资格一样,重视执业纪律的操守。
3、建立持证人员操守档案并上网。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这为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操守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检查监督、“会计法”执法检查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业纪律遵守情况的各种量化考核指标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输入电子档案,形成会计人员操守诚信档案。
会计师人员操守诚信档案可以作为财政部门监管的依据,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开放。会计人员操守诚信档案上网将会约束、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自觉遵守会计执业纪律。
4、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检查相结合。财政部门作为《会计法》的执法主体,可以依法对社会各单位执行会计法律制度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或抽查。在《会计法》执法过程中结合检查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正确把握违纪、违法、犯罪的政策界限;可采用专项检查的方式检查会计人员执业纪律;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实施检查。
5、认真组织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必须通过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因此,在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是很必要。
6、大力表彰奖励遵纪守法的会计人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受自身的需要支配和驱使。人具有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交往、归属成就、尊重等高层需要,所以对自觉遵守会计执业纪律的优秀会计人员,奖给他们所渴望获得的,对满足自身需要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对不遵守执业纪律规范者,剥夺他们不愿失去的,能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东西。不同行为得到不同的实际效果,奖惩对行为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
强化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必须要求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提升会计执业水平。根据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如下: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
能力和职业责任;第三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纪律、规章、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企业、单位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第四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五条,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第六条,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积极拓宽知识面和提高技能水平,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第七条,会计人员应当了解、关心企业、单位发展的有关情况,并运用其专业技能,为企业、单位领导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第八条,会计人员应不断努力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第九条,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工作中互帮互助、积极配合,决不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第十条,建立健全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人员的职责,要强化内部监管,堵塞管理漏洞;第十一条,会计人员应当保守企业、单位的商业秘密;第十二条,自觉接受上级单位有关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因此,一个会计人员必须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有法依法,有章循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人格尊严,从我做起,来推动单位会计工作的新发展,推进全社会经济建设的新突破。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为本,树立四种工作意识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行业发展之源,会计工作之本。一个会计人员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要有依法理财,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要有遵纪守法,遵循准则,恪尽职守的工作纪律。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大市场意识、大发展意识、大效益意识、大诚信意识”,以推动会计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找准会计位置、明礼诚信,做好敬业奉献。
二、操守为重,强化四种工作理念
一个有过硬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必然是一个有过硬的政治思想、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并模范执行财会法规,忠实维护财经纪律和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人。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是按一定的会计“游戏规则”运行着,所以,操守“游戏规则”时,必须还要强化“以会计信息质量真实为核心,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为中心,以提高财务管理、增加效益为重点,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会计工作理念,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实现会计工作的新发展。
三、坚持准则,把握四个工作方法
在遵循会计准则,保证各项会计技术准确、规范地贯彻执行的同时,要“硬化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细化会计制度的实施;亮化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管理;强化会计监管的力度”的工作方法。利用法律、法规、制度、原则来规范会计行为,增强信用程度,切实依法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四、不做假账,处理好四种工作关系
“不做假账”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也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客观需要。
一、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相关问题
其一,会计人员职业纪律的规定范围。会计职业纪律的是由其相关的组织或者权威部门制定的。他能够保证会计人员在从事财务工作的时候遵守相关的纪律,按照规定做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职业纪律就是他们做事的基本准则。所谓的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约束力既不像法律法规那么苛刻,也不像职业道德那么宽泛,它是介于其两者之间的一种规范制度。
其二,会计人员职业纪律的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纪律要求,就肯定会出现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会计职业纪律是对从业工作者的一个最基本的约束,加入美有了这个约束,他们的工作质量就会出现问题,信息以及工作效率就会失去保障。有了这个约束,就会使会计工作经验有序,让会计的职能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三,会计人员职业纪律主要规定:“第一条,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各单位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对持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寓意积极配合;第二条,必须具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才能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人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活会计主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经历必须在三年以上,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第三条,必须执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单人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活会计主管人员。单人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从事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会计工作;第四条,每年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结束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识不少于24小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的实施
会计人员职业纪律作为纸上的文字不是难事,但要切切实实的实施到各个工作岗位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对于岗位的考核、监管是非常复杂的,落实的好与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国家政府的帮助、会计职业的团体组织、每一个单位,甚至于关系到整个社会。
其一,在原来的基础纸上,继续改革、优化会计从事工作者的管理方法。当今社会经济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会计行业将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就是各个单位自己管理,同时国家政府、社会以及会计行业予以监督的形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币一样的公司规模和所有制度不同都会有一些差别。比如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将任务分发给下属会计部门甚至于个人。而国家的财政油罐部门主要负责会计从业人员的认证资格和继续教育深造的问题。对于自主经营的企业则就由他们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一些会计的团队,组织部门等则起着纽带的作用,上面汇报政府,下面组织会计工作者。
其二,让国家的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职业纪律进行考察以及监管。首先就要做好对会计工作人员这也纪律的深刻再教育工作。这是由国家的财政部门按照一定的规定对每一位会计工作中进行考核与测评,甚至于打分。而且,国家的有关部门为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还具体的支出了一些新的指标,比如每年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再教育培训课程,而且必须超过二十四个小时,并且还要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命题进行再次考察,全省一起查阅试卷,如果不能合格,还要进行补考,直到合格。否则不予相关资格证盖章或者注册等。此外,还要确保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有效真实性。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一个基本的从事会计行业的证书,他象征了一个人是否具备会计行业的基本知识,这个证书不能弄虚作假。这其实不仅是一个基本能力的代表,也是一个人诚信和基本的职业道德的表现。
其三,对每个人的职业纪律表现建成表格档案,上传到网上,对表现好的加以表扬,对没有遵守职业纪律的人加以惩罚。闲心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很多人都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进行电脑化、网络化,使每个单位随时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检查。以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检查,不仅方便快捷,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约束与管理,他们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律。另一方面,对表现好的人进行表彰与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也会给其他从业工作者树立榜样。与此同时,对不遵守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者进行批评教育,也可以给他人提高警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才能不是去他们认为宝贵的东西。
三、会计人员自律制度的完善
1.优化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积极完善会计人员自律制度
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员的优秀品质,使得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成为自然之举。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个人欲望急剧膨胀,自律机制应当化身为“约束系统”,会计人员必须自觉按照自律标准严格约束自己。坚定信念以立德,牢记准则以守德,加强学习以明德,会计人员应该把学习教育视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律制度。
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用他律机制完善自律机制
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监测评价系统,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制度和监管部门,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奖惩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严格考核,提供奖惩,把思想引导、利益调节、精神鼓励、物质鼓励、处罚及惩戒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通过他律带动自律,为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3.为会计人员自律制度的完善创造社会环境
会计人员自律制度所谓的外部环境指的是社会道德教育现状、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等等。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自律制度需要社会为其提供适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会计人员自律制度适应其中,在发挥会计人员自律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财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动员全社会来支持、理解会计工作,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做事高标准,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自身的不断提高,使得自己具备更强的自控、自律能力。只有通过对会计人员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完善其自律意识,才能使会计个人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强化五种意识做好学校会计工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前言
银行会计人员作为银行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本身的职业道德对银行会计工作的可靠性、高效性有直接的影响,银行会计人员的廉洁自律是银行会计工作能够可靠、高效进行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普遍存在较大问题,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会计工作水平提升的瓶颈,因此对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建议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入
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存在片面和表面的问题,认为自己的“举手之劳”和“小动作”与职业道德没有什么关系,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的整体性和严肃性。很多会计工作人员将职业道德挂在嘴边,但是在实际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却没有将职业道德融合到工作实际中,会计工作的不合理、不规范时有发生。
2.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
当前我国的会计教育体制延续了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只重视会计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从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导致了我国会计工作从业人员整体上职业道德素质水平过低的问题。同时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还体现在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上,受落后职业道德思想的束缚,会计工作者在毕业以后就很少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虽然会计管理机构每年会组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考核,但是其应付性质浓厚,最终导致会计工作人员很少自主学习新的会计知识,银行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始终不高。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
1.会计监管力度不够
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的监管工作由同级的财政部门负责,但是在实际上,财政部门受限于自身的编制、能力,检查的力度始终不大,同时即使发现会计管理工作的违法现象,其处罚的力度也不大。相较于会计违规操作的巨大经济利益而言,会计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行为的机会成本不高,导致银行会计工作的违规现象泛滥。银行系统内部虽然顺应现代社会经济主体管理的潮流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审计机构与会计机构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内部审计的实际效果参差不齐,不能对银行会计工作的违规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治。
2.整体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当前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环境受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裹挟,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的社会风尚,导致我国的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着大量的外部违规诱导因素,为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的违规操作提供了外部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思想也影响了银行内部的管理工作,很多银行在管理过程中设置揽储率、银行贷款充裕率等硬性标准,不断诱导着会计管理人员通过提供虚假会计报表、进行虚假会计处理等方式,影响了银行会计工作整体风气。
3.会计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社会法制建设速度,导致我国很多社会经济活动都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在涉及广泛、影响深远的会计工作中更是如此,我国会计工作的主要规范法律体系,《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只是从管理层面和专业技能层面对会计工作进行了规范,而没有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规范,这导致了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无法可依的尴尬境遇。
三、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议
1.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后继培训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需要多个主体的通力合作,其中以会计教育院校、银行会计管理主体和政府财政管理部门为主。在校期间就要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德育与智育的统筹兼顾;在银行会计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培训机制,以常态化的形式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并确定严格的、囊括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的考评制度,对银行会计工作中的表现优秀者进行奖励,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如图1所示为会计人员培训流程示意图。政府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管理功能,积极宣传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反面案例的宣传和教育,强化银行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加大对银行会计工作的监察力度,提高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惩治力度。
2.出台职业道德遵守细则
当前我国的会计规范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范内容过于笼统,大量的会计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细则,为会计违规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法律空间,所以当前我国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主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从会计管理的宏观角度出发,从不同的规范角度出发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另一方面是从法律体系的微观角度出发,为现行法律体系设置实施细则,确保在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都有法律规范,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营造必要的客观环境。
会计法规另一个完善方向是加大对会计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会计违规处罚力度已经不足以震慑会计违规行为,加大会计违规的处罚力度,不仅能够从违规机会成本的角度处罚限制违规行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遏制社会经济活动对会计违规的吸引力。
3.健全会计监督机构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是现阶段遏制会计违规行为的主要措施,其在具体应用中主要分为三种,包括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银行内部的会计监督,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档案。其中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应该以保证监督的质量为目标,加派监督工人人员、提供监督检查频率、提高对会计违规行为举报案件的处理效率,将会计工作置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银行的内部监督是最为直接的会计监督方式,往往能够起到最好监督效果,所以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银行的会计活动进行公正、公开的监督;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限制是对其违规行为进行警示和惩戒的主要措施,会计职业道德档案的建立能够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人员的监察和惩戒体制,会计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将会被记录在案,并跟随工作人员的一生,成为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考察的主要指标,对于屡教不改的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等处罚措施,实现监督和惩罚手段的多元化。如图2所示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结构图。
四、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开机人员的作用愈发广泛和深远,在这种形势下对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形成的原因、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议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银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应该通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相关法律体系完善和监督、惩戒手段的多元化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2013.
[2]陈长寿,杨仕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
一、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现状分析
1.会计诚信缺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些企业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弱化了会计诚信观念,在会计工作中制假造假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使会计工作陷入了诚信危机。个别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会计工作中未能做到严于律己,基本按照企业单位管理者的意见进行账务处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中,尚未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导致部分企业单位或会计从业人员经常钻法律法规的漏洞,难以有效遏制会计失信现象的发生。如,在《会计法》中对会计失信责任人的区分仅限于原则性规定,而缺乏认定为民事责任的细则条款规定,导致会计诚信建设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
3.会计诚信监管不到位
我国在会计诚信监管方面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会计人员工作受制于企业管理者的直接干预,经常出现造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以迎合管理者的不正当利益诉求;在证监会监管中,证监会对企业财务报表披露的监督审核工作不到位,弱化了监督职能;在注册会计师监督中,由于注册会计师与被委托单位存在着利益关系,从而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操守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
4.会计失信成本偏低
在会计诚信建设中会计失信成本是重要的约束条件之一。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会计失信成本偏低,当违规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超过会计失信所付出的成本时,经营者便会铤而走险,导致会计造假现象频频发生。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追究与处罚较轻,大部分会计失信行为只接受行政处罚,而很少涉及刑事处罚,这就难以起到利用法律武器打击会计失信行为、会计造假现象的效用。
二、加强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建议
1.加快会计行业自律建设
会计诚信建设应从会计行业自律做起,净化会计工作环境,增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一方面,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自律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品德修养,增强会计人员的诚信观念,引导会计人员从思想层面上消除造假会计信息的想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做好会计工作,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会计行业自律,依赖社会各方的力量,创建诚信的社会氛围,并通过会计诚信宣传,增强社会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应加快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修订与完善,为会计诚信建设提供有力的执行依据。国家要逐步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明确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责任,一旦企业发生会计失信情况,必须依据实施细则准确界定相关责任人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了解会计法律法规,明确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诚信建设中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加大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约束力。
3.构建会计诚信监督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要以完善的监督体系作为有力保障,构建起涵盖多层次的监督机制,最大程度地遏制会计失信现象的发生。首先,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能,要求注册会计师认真履行职业准则,将诚信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及时发现被委托审计单位存在的会计失信行为。其次,加大证监会的监管力度,证监会要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监督问责,严厉查处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最后,指导和监督企业单位建立内部监管机制,企业单位要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认真履行财务业务审核职能,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体系,杜绝会计造假现象。
4.加强对会计失信的惩治力度
为了有效遏制会计失信现象的发生,我国应提高失信成本,造成违规操作者得不偿失。首先,在会计诚信立法层面,要重新界定经济处罚与刑事处分的行为认定范围,对于会计失信行为较为恶劣的,必须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并强制要求造假者付出高额的造假成本。其次,加大对企业单位的查账力度,从源头处遏制会计失信现象的发生,若在查账中发现造假行为,则要求企业单位在限期内调整账目,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最后,落实奖惩措施,既要对会计失信的企业单位进行惩治,又要对会计诚信表现突出的企业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引导会计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创建良好的诚信氛围。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会计诚信建设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企业单位和会计人员强化会计诚信观念,遵纪守法地开展各项会计工作,而且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和有关监管部门加大会计失信行为的监管力度,从而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内外部环境,推动我国会计诚信建设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⒖嘉南祝
[1]杨昀坤.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2):96-97.
[2]黄华晨.浅论我国会计诚信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4):74-75.
一、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1.理论界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
对于会计监管,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认识:第一,干预论。干预论认为会计监管即是管理当局对会计工作的干预,根本目的是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会计监管即对会计工作的干预。第二,公证论。公证论认为会计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会计监管是确保委托关系下方尽职尽责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第三,“博弈论”。该观点认为,会计监管可以看作博弈过程,市场的参与者对监管政策及其执行展开谈判,现有的会计监管模式是其博弈后的利益均衡结果。
2.认识误区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源头上影响了会计监管的正常开展。在此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将会计监管概念与审计监管概念相模糊。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管等同于会计监管,而事实上审计监管是对会计监管的再监管,它侧重于事后监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管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会计监管实践中,很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管简单地混为一谈。这一认识误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会计监管的事前监管功能缺失,只通过审计“事后算账”来监管。概念的混淆必然使会计监管不力、会计监管效果不佳。
3.法律法规约束力不够强
我国已经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监管。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基础、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主体、以法规解释等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管法规体系。该体系既有宗旨性的原则性规范,又有实践性的操作性规范,进行了较为详尽、合理的规定。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就是:违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当事人的犯罪前违法惩戒的措施,远没有达到使其舞弊的风险成本远远大于舞弊行为的机会收益的程度。
4.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的具体实施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但在我国当前强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的经济主体不能区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个别利益、短期利益甚至是不当利益,授权、指使甚至胁迫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发生扭曲,正常的会计工作被破坏。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之下,基本的会计原则难以贯彻,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观念难以坚持。一般来说,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出自于具体的会计工作人员之手,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会计监管的有关对策
1.把握会计监管宗旨,厘清认识
重视会计监管或者说对会计监管必要性的认识,直接源自于国内外屡屡发生而且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可以说,会计监管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管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会计监管是我国经济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防范违规违纪和会计舞弊,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障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和管理当局工作正常进行。这是进行会计监管的初衷,各种不同的认识,应该作为道路与方法的区别来对待,而不要忘记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把握这样的宗旨,有助于解决有关认识上的分歧。
2.借鉴国外会计监管的有益之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发达经济体、会计成熟体制中会计监管的有益之处,可以避免失误,少走弯路,这是后发国家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在此方面多做必要的归纳与研究。例如,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中的会计监管条款对我们至少有以下启示:第一,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独立审计准则》是判定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唯一技术依据,在我国,审计准则的地位在法律上却没有得到确认。第二,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会计信息真实的第一道屏障,而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往往是公司财务部门或管理层的附属机构,受制于公司管理层。美国世通公司舞弊案最早正是由企业内部人员发现的,但在我国,让一个作为企业内部人员的会计举报本公司会计舞弊在事实上是不可想象的。
3.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完备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能够为会计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解释组成的会计法律法规框架基本齐备,下一步,应在发挥法律法规效力上加大力度,比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赔偿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负责人加大惩处,加大其违法违规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等,加强会计法律体系的执法建设,使会计监管真正做到通过法律发生应有的效力。
4.加强行业自律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我国行业自律机制还有待加强。行业自律机构要保证其监管有效性,应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在具体成员组成上应主要由会计和审计专业外人士组成,规定专业外人士应保持法定多数,以确保监管的独立公正性。同时,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对一定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系统进行调查和评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强化企业会计人员责任意识,开展会计诚信教育。
关键词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我教育;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
第一,强制性。会计职业道德除了从道德上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之外,还通过强制的手段来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其中《会计法》里规定了企业与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出现失信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处罚,使得会计职业道德拥有强制性。
第二,现实性。随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人员的会计责任除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之外,还应该对社会公众负责,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不让公众因错误的会计信息而侵害自身利益,所以其会计的职业道德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专业性。会计从业人员想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通过国家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才能担任会计工作,而且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过会计人员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法律法规,其职业本身和职业道德的维护都要求了会计人员必须拥有很强的专业性,才能应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第四,自律性。虽然会计职业道德因《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拥有强制性,但是其本身主要还是以会计人员的自律为主,提倡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自发自愿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它的自律性是区别会计法律的根本。
二、会计职业道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对会计职业道德管理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中会计人员主要根据领导下达的指示工作,一切以领导为准,甚至认为一旦出现问题则都会由领导“担着”,正是这种错误的心思助长了偷税漏税等不良行为的发展,使得会计失信行为的蔓延,致使会计工作的本身失去了意义,危害国家与公众的利益,这一切就是因为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没有认识到失信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视。
2.外部环境的影响
(1)缺乏奖惩机制。在会计领域中并没有形成有效地奖惩机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鼓励或奖励,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下也没有相应的惩罚,这就使得许多会计人员存在侥幸心里,做出失信行为。
(2)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重视。在社会教育的制度里都偏向于教导会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对于会计的职业道德并没有过多的重视,从而误导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
(3)缺乏社会评论机制。对于会计人员的行为,社会并没有存在评论体系,对于优秀的会计人员无法做出鼓励,对于失信的会计人员没有进行批评,就容易使得会计人员认为一旦发生失信行为,跳槽后就可以重新开始,无法调动会计人员对于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积极性。
(4)会计信息的不透明。会计信息因为自身的不透明,由会计人员汇总成会计报表之后才公之于众,所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也正是因为不透明,才成为了引诱会计人员进行失信行为的原因。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自我教育
(1)自我警示,自我鼓励的方法。自我警示的方法有利于在出现会计失信的诱惑前警示自己不能被不良行为所影响,要坚持自己,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而自我鼓励是将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理念用来鼓励自己,让自己在会计工作中坚信客观公正的会计记录是维护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好方法。两种方法融合有利于抵制传统会计模式的思想侵蚀,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2)坚持自我的方法。坚持自我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无人监督的会计工作中,能够坚持自我,坚守岗位职责,不做出任何会计失信行为,根据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从事会计工作,这方法要求了会计人员拥有强大的自觉自律性,保持本心,不被利益所诱惑,这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不因为没有人监督就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以实施的要求。
2.培养道德修养
(1)激发工作热情,确定职业理想。无论是什么工作,想要做好首先便是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规划好将来在职业上想要走多久,只有对工作的将来充满憧憬,才能使工作事半功倍的完成,而这道理于会计职业也是一样的,只有重视会计的工作,将会计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所奋斗,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发挥工作积极性,重视自我的能力培养,努力为会计工作创造价值,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我修养,推动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2)明确各自责任,提高工作能力。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首先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知道自身应该承担的义务,了解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该承担的后果,在充分了解自身的责任情况下才有利于会计人员的行为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将承担的义务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因为会计本身与会计职业道德都要求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因此会计人员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不断进行深造以完善自己的工作能力。
(3)严格遵守会计的工作纪律。严格遵守会计工作纪律才能更好的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在会计工作的开展中都应该遵守会计工作纪律,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开公正,廉洁奉公,杜绝以公谋私的行为出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对国家、企业的各项涉及会计的法规条例了解清楚,熟练的掌握会计技能,坚持自己,严格遵守会计的工作纪律,才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促进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反映着会计人员的个人思想品质,其强制性、现实性、专业性以及自律性要求着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然而会计职业道德在发展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问题,除了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不了解之外,外部的环境还令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受到了阻碍。为了会计行业的正常发展,为了会计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力,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会计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学会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信念,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打造一个透明公正公开的会计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爱华.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加强措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4,05(06);112-113.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逐渐被众多公司所重视。那么,什么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呢?根据大学会计书本上的定义是这样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质量。从会计学的另一角度来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可以定义为:企业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那么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它不仅反映了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会计法规和会计政策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在现如今企业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总的来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之所以称为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只有企业会计信息具备了这些特征才可能真的有用,基本特征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基本标准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及时性。其中,可靠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而它的其他特征则是,重要性、谨慎性、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会计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当前的企业环境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会计信息不真实,数据不完整;由于一些领导为了追求任务指标的期限内完成,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就依靠调整报告蒙混过关,对一些数据加以改造,以及少数会计人员做假账,隐瞒公司真实情况,虚报虚假信息,从中得到不法收益。二,会计信息没有披露完整,不够及时,相关信息也没有得到反映;在一些企业里面,有部分企业领导偷税漏税、为了个人私利以及个人业绩,保留一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只是披露一些与会计工作的无关的消息,从而相关的信息得不到充分反映。三,会计信息传递时效过慢,影响信息的发展需求;在一些公司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从而降低相关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及时性。一般企业会计系统是不定期提供会计信息的,而且企业年度报告要在财政年度数月后才能公布,企业管理机构往往由于了解信息的不及时而难以确定一些重大事件系于何时发生,使得会计实际信息与真实信息传递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使用者对信息发展的需求。
(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讲,虽然暂时赢得了一些公司利益,但是最后终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损害多数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为此许多研究者进行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分析后指出主要原因为:一,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公司的制度没有很好的进行权力分散牵制,导致一些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些部门权力相对分散,这就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二,企业人员自我约束力不清,没有严格的自律意识;企业的一些内部员工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为标准,自我规律意识不够强。三,外部监管机构监督不力;一些监督机构没有完全的认真监管,导致一些企业虚报会计信息。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不够完善,需要加强;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味听任上级安排,不假思索,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创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的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权力牵制,杜绝权力过度集中。让企业内部人员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以调动公司人员的积极性,为维护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数据完整性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管体制,由国家加强社会监管,保证不让一些监管部门,从中获取不法利益。严格执行国家监管体制的标准,对违反国家监管体制的监管部门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批评。出示相关法律文件,维护监管体制的完善,保证监管体制的实施,为维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只有在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共同优化下,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才会更加良好。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创新
同时,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意识方面也应该进行创新。首先,增强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企业人员的遵纪守法的规范意识,尊重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从而避免虚报虚假会计信息,虚构不真实的会计报告。严格按照自我规律要求,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的监察,良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规范职业道德;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会计人员思想教育课程,让会计工作人员更加真实有效的完成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积极提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弘扬会计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认真谨慎的完成每一笔业务。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规范企业内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共同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些列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标志,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加强外部监管机制,规范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弘扬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够共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本文拟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
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
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
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
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
计工作的“含金量”.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2章第2节,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六个方面的原则规定,以我个人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这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会计工作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着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商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规章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决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资料不仅是各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依据,而且也是国家据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数据失真,那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这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而且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帐真算、真帐假算。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四)廉洁牵公,不谋私利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会计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关键,只有在会计工作中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计工作天天要与“钱”“物”打交道,如果没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能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以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手提万贯,一尘不染。”
(五)精通业务,自强不息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提出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会计也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认真钻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六)改革创新,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帐、算帐、报帐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改革,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宣传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加强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这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从会计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
所谓“自律”就是会计人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地提高觉悟和修养.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是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三)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在会计工作中,出纳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表面上看起来出纳工作是非常简单的,但他们肩上担负的责任是不容忽视的。不仅如此,出纳工作还涉及不少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所以,做好出纳这项工作,对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资金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接下来笔者就针对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者是其他的组织团体,所有的单位只要有经济业务的往来活动,都必须利用货币来进行结算。正是因为这样,只要是拥有独立资金的单位,就必须要设立一个专职的岗位,以期对单位资金的变化情况以及资金的来源与流向进行准确的把握。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不受到威胁,就需要设置出纳岗位。
从定义上来分析,出纳这一职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其所在的单位办理各种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业务,保证其他相关的账务活动正常进行。另外,对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财务印章和相关的票据等进行保管,也属于出纳工作的范畴。一说到出纳这个工作岗位,有不少人会认为出纳是一个不太重要的、比较边缘的岗位,在整个财务工作中,它的地位和会计工作相差甚远,但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片面的。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对于出纳这一工作岗位不够了解。如今,不重视出纳这一工作岗位的现象普遍存在,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的错误观念。不管是某个单位还是一些其他的经济组织,出纳都必须单独设立一个工作岗位,任何工作人员都不能够兼任出纳这一工作岗位。
在整个财会部门当中,出纳这项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会计的管理工作中,出纳这项工作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此外对于各种政策、原则以及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唯有如此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出纳不只是现金或各种票据收付的关键环节,还是第一手会计信息的搜集者,也是外界了解本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以及财务状况最直接的途径。
第二,出纳这一工作岗位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即自律性、专业性、时效性以及政策性。
首先是自律性。出纳这一工作岗位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单位的货币资金的收付、转存都是由出纳来负责的。作为一名出纳人员,要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并且要做到实事求是、遵规守纪、清明廉洁,还要保守本单位的机密。和处于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相比,出纳人员应当用更加严格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次是专业性。出纳工作要求要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操作技术以及规范工作规则。想要做好出纳这一工作,不仅要具备一般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极强的数字运算能力。再次是时效性。出纳这一工作对时间的要求十分苛刻,对什么时候记账以及什么时候核对银行对账单都有严格的要求,如库存现金必须做到日清月结,要对银行存款定期对账,确保账实相符。最后是政策性。作为出纳,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所以对于出{工作人员来说,具有敏锐的政策意识是必需的,要依照制度办事,增强自律性。
二、对于事业单位出纳工作的管理工作的探究
第一,首先要对出纳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制定相应的制度。由于出纳这一工作比较烦琐,所以事业单位在选取担任出纳工作的人员时,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第一点主要是考察一个人的思想是否端正、作风是否正派,出纳工作者必须能够很好地权衡国家、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关系,在工作的过程中抵挡住来自金钱的诱惑,使单位资金得到有效保障及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作为出纳人员还要具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第二,还要建立起相应的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财务管理当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做到最好,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短板效应,从而对其他环节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出纳这一岗位来说,制定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作为出纳人员要保管好票据,对各种账务进行认真的核对。尽管出纳与会计工作面对的对象是不同的,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所以,出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保留好各种票据,以备会计对账以及查账的需要。每个周期,出纳人员都要与会计人员做好这一阶段的现金以及银行账目的核对工作。
三、结语
要想对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单位领导从各方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遵照法律法规办事,遵守相关的原则。
(作者单位为福州市研究生培训服务工作总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