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7:35: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是针对房地产全程的评价。本文主要是针对房地产项目前期即投资决策环节进行后评价,具体指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项目实际运行的偏差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为企业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一、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项目投资分析决策水平
许多项目前期缺乏科学投资决策分析,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同时,根据历史数据和假设预期完成的前期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完工投入市场时,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项目的实际运营状态与前期决策分析会出现各种偏差,甚至导致严重损失。在房企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形势下,规范投资分析决策方法对房地产项目可持续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科学制定企业投资决策机制
面对宏观调控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不断上升的开发成本,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对确保房地产企业收益,规避房地产市场风险,实施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投资决策后评价能够帮助重构和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更好地规划未来的项目拓展战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
(三)有利于加强房地产企业和行业制度化建设
建立健全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将企业发展历程中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和失误及时有效反馈,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提高决策正确性,引导公司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将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投资决策后评价对象与目的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的对象是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决策成果。具体包括:前期可行性研究成果、项目前期战略定位、项目各项策划成果、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机制等。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核心是对前期项目战略定位和投资可行性研究进行后评价。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前期决策成果及其与实施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科学性、投资决策机制的合理性,以及投资决策成果与实施效果的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三、投资决策后评价层级体系
投资决策后评价从决策分析科学性、决策成果偏差性、决策机制合理性三方面着手进行,层次体系见图1。
(一)决策分析科学性
前期投资分析作为决策依据,其完备性与深度对项目投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后评价从投资前期分析的完备性和深度的角度,评价决策分析的科学性。
前期投资分析主要成果为投资可行性研究,完成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拟建项目的科学分析。分析深度体现在:决策依据的内容齐全、项目要素分析全面、数据准确可靠、论据充分、结论明确,深度应能满足投资决策需要。科学合理地完成房地产投资项目分析应包含以下七大项内容: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项目概况及地块分析、项目定位、建设条件与方案、建设方式、投融资与财务分析、环境效益分析。
(二)决策成果偏差性
在房地产项目建成销售完毕(或运营)一段时间后,收集项目建成、售后(或运行)的实际信息,考察销售(或实际运营)效果,对比投资分析阶段的预期,得到项目偏差状况。如果发生的偏差很小,说明前期决策分析工作较为到位,应客观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如果偏差状况非常严重,或是在判断阶段没有将偏差项目纳入前期分析,并对整个投资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属于严重的投资决策失误。针对失误,找出偏差原因并分析,完善未来投资项目分析要点,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以下从后评价主要内容展开介绍决策成果偏差性的评价。
1.投资环境与市场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回顾项目当地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演变情况,将预期投资环境与实际经历的外部环境作对比,评价预期投资环境与市场走势研判的正确性与分析的合理性,找出前期分析的缺失项或分析不合理的部分,总结在项目建设期间应对投资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深化对未来项目的投资环境与市场研究。
2.项目定位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项目战略定位是对投资方向的确定,通过市场调查,对投资环境、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目标客户的分析,对产品及销售策略进行定位策划。项目定位后评价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第一,投资分析中是否对项目主题、产品、客户、价格、经营进行全面定位。第二,对比前期主题概念定位与实际效果的差别,检验主题定位的预期影响力。对比产品定位与实际产品,是否发生调整,如果发生调整找出调整原因,并评价产品功能定位的效果。对比目标客户和实际客户,评价客户群定位的精准度。对比前期价格定位和实际执行的价格,评价价格策略制定及调整的合理性,评价具体产生的市场效果。评价经营定位,先对比分析前期的租售策略与实际经营策略,回顾是否采取了调整措施,评价具体经营策略市场效果。
如果定位与市场效果相吻合,则说明前期定位工作具有合理性,可总结前期定位的经验。如果定位与市场效果偏差很大,无论是比市场效果更优还是更劣,均应客观地将偏差程度、偏差原因以及所得结论如实总结。
3.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及偏差分析
对比完工后与规划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物业类型、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公建面积、车位数量等),计算偏差额度以找出偏差的指标,分析偏差原因,指出指标变化产生的经济影响,重点分析可售面积增减带来的收益变化和总建筑面积增减带来的成本变化。
4.进度计划变动及偏差分析
评价项目前期计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的可能性,与实际完成的关键时间节点作对比,列出每个节点的延迟(提早)天数,查出控制节点与计划偏差的节点,分析影响项目节点进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未来类似开发项目的应对措施。关键时间节点包括:项目前期报批报建计划、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开工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的时间;工程计划的开竣工时间及工期计划、各期开工面积等;销售计划的各期销售时间、价格、面积、入住时间、预期销售计划实现时间。
5.财务可靠性及偏差分析
回顾项目的投融资模式选择,资金来源和融资方案分析的合理性,是否提出多方案建议与方案优化以及风险分析。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选定的融资模式与方案是否适合项目开发,融资方案是否能够满足资金需求,筹资的风险控制情况。
由于项目发展期间开发成本、进度调整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原来投资分析中的财务指标会发生相应调整,通过对比前期成本估算、预期收入、税务分析、项目财务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测算项目实际效益,评价项目盈利能力;查看实际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现金流量、资金需求最高点,评价项目资金平衡能力;税务筹划工作是否进行,筹划方式的选择及效果,评价项目税务筹划能力。
6.不确定性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受房地产价格、成本费用和其他因素影响,房地产收益有很大波动,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查看投资项目的成本、销售、利润三者关系,预测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以投资额、收入、支出等因素的±5%、±10%、±20%的变动范围计算经济效果指标的变化得到项目敏感性。房地产投资风险有营运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还包括预测风险及风险收益,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结合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不确定分析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是否实际情况在不确定性分析的考虑范围内,应对不确定因素发生的措施是否有效。
(三)决策机制合理性
为了加强房地产企业开发与经营投资活动的投资决策科学性、降低项目风险、减小项目成果偏差,企业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开展投资决策后评价时,从机制的完备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对决策制度、决策流程、决策执行与反馈体系进行评价。
首先,房地产企业是否构建了健全的决策制度。是否构建投资决策组织,包括决策部门、专家构成、参与部门及实施人员等;是否形成规范性的规章制度,规范程度体现在是否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操作有据可依、管理的统一协调。其次,企业是否形成完善的决策流程。流程是否涉及项目投资机会发现、项目投资申请、审批、计划编制等多个明晰环节,并且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项目投资审批要点的把握直接关系项目投资决策成果偏差大小,后评价应侧重关注审批要点是否到位。最后,企业是否形成决策的执行、监督及反馈的体系。具体采取了何种措施保证投资决策有效实施,如何有力地推动企业持续改善项目投资决策的行为与效率,同时评价反馈机制发挥的作用。
四、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方法与评价体系
投资决策后评价既可以采用各种定性的评价方法,也可采用各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基于基本逻辑框架法构建合理的投资决策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系统设计和深入分析,评价找出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广浩 周坚.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传统的电网投资管理仅局限于投资规模分析、投资计划编制等内容,往往忽略投资前期和后期的分析研判,导致项目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无法有效抉择最优投资方案,投资收益可持续性弱等诸多弊端。电网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管控从参与电网规划、前期人手,围绕建设性、经济行、技术性、风险性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组合),科学制定投资计划方案,并且在项目建成后实施项目后评价,进行项目追逐分析,滚动修订第二年的投资规模(组合),从而实现投资管理的全过程管控。
1.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范围和目标
本文中电网建设投资管理指的是地市公司管辖的220千伏、110千伏电压等级电网建设投资。
电网建设投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全过程投资管理,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流程,强化投资决策分析,提高电网投资效益,为公司整体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公司经营效益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共进的局面。
2.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主要流程
2.1电网建设需求预测
电网建设一方面从优化电网结构、负荷预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等方面预测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用户的用电需求。电网规划及前期工作要选取合理的维度指标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构建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方法,设计各指标的权重,计算项目得分。
2.1.1电网项目前期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地市公司电网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同时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5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静定性定量指标结合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电网项目前期评价主要从建设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和风险性指标等四个方面着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图1。
指标体系中,技术性指标、风险性指标、建设性指标中的重要性和项目性质指标为定性指标,视项目的建设性质、地域环境、经济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
建设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中,供电能力不足指标可通过容载比反映,目前,220千伏电网容载比一般为1.6~1.9,110千伏电网容载比为1.8~2.1;负荷增长率要大于10%。
经济性指标的二级指标中,成本费用指标为项目具体情况估算值;投资效益指标的项目净现值指标要大于项目估算投资值,内部收益率指标及项目基准利率指标,大于等于当期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投资回收期110千伏及以上一般为10年,投资利润率为项目后评价指标。
技术性指标主要考虑项目建设的技术先进性和技术推广性,随着绿色电网、智能电网等理念的不断发展,电网项目将不断采用先进性、智能化技术,对于项目的技术评价更加强调技术设备的标准化和可推广性。
2.1.2电网项目前期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电网投资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三角模糊数评价等系统化的决策方法。鉴于前两种方法存在依赖专家判断的相对主观性和一致性检验的相对复杂性,本文在评价方法上选用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调整判断矩阵,可有效避免专家判断所产生的误差。通过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是每个项目评价集相应的隶属度。
通过前期电网需求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选择,电网规划便可从投资收益、投资效益、电网经济运行、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提出电网建设投资意见,为电网可研提供参考。
2.2构建电网建设项目库
一、引言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行为,其正确与否对投资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房地产投资评估又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渐行渐深,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建立一套房地产投资评估与决策模型及其系统,对科学评估,高效决策,辅助决策者了解和分析房地产的市场状况,全面、综合、协调处理大量的复杂数据,少走弯路,及时确定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最佳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DSS基本理论
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是给某个特定的行业的领导层提供辅助决策的软件系统,主要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的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系统分析
1.海口房地产投资系统目标
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内部和市场现状与变化预测的信息及其应采取的策略、方案和措施等。因此,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即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 (1)借助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业经营状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对项目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以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开发投资资料和数据,采用有效方法,对项目开发投资的资金需求情况和开发周期等进行预测。(3)通过测算模型库,将海口房地产投资管理的成熟经验和方法融入系统,为项目开发投资的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等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预测和分析。(4)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某一目的开发投资决策提供多个预选方案,并分析、预测和模拟每一个方案的执行效果。(5)建立决策模型库,将房地产投资决策成熟经验和方法及专家的知识融入系统,为投资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决策方法。(6)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及方案测算和决策结果等,进行汇总、查询和输出。
2.系统功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由海口市场分析、项目(或方案)开发经营测算分析及其优劣评价、比较和决策分析等三大业务功能以及系统维护、初始化和结果输出两大辅助功能组成。遵循目标明确,体现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先进合理,考虑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数据流程简单、明了、快捷;独立性、内聚性强,尽量减少不同功能间的耦合性和关联性等原则。
四、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逐级细化、逐级抽象,切断每一层次与较低层次的联系,由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系统,既可作为单独的子系统存在,也可受上级模块调用和控制。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和系统分析的要求,可以将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设计为:
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图,很清晰的反应了四库的耦合以及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由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海口市场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和结果输出模型五部分组成,如上图所示。
2.人机对话系统设计
人机界面,就要从用户着手,满足基本的一些要求:
(1)在与决策者交互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2)作为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以及方法库的中枢。(3)提供友好的,便于理解的对话过程。(4)协调用户和系统各模块的控制操作,随时能提供使用帮助。
人机界面主要作用有3个:①接受处理决策者提出的请求;②与四库系统交互得到决策信息;③返回辅助信息给用户
3.模型及模型库设计
(1)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包括数据编辑、信息浏览、索引查询。数据编辑模块用以实现所有市场信息的数据追加、修改和删除;信息浏览模块用以浏览指定的市场信息内容,市场信息包括土地供给、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基础设施等;索引查询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检索出特定的市场信息供使用者参考。
(2)海口市场分析模型。包括市场供给分析模块,市场需求分析模块,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四个模块。其中,市场供给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工程进度、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需求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人群、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用以在供给和需求分析基础上, 按不同组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海口本地和投资者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对投资开发地块进行规划和设计; 然后采用多种模型, 以项目(方案)收益最大化为准则, 对项目(方案) 物业类型和档次比例等进行初步分析和决策。
(3)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主要对海口房地产投资进行方案测算和投资分析。包括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五个模块。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多模型对项目(方案)土地获取成本、开发成本和总成本等进行测算与分析。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首先对项目(方案)建设项目、子项目及其建设计划等进行分割和确定;然后采用价格指数法、比较法和简化工程概预算法对项目(方案)建设成本进行测算和分析。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比较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对项目(方案)各物业销售价格、进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项目经营方案和策略的效果模拟、比较和决策。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用以项目财务及主要报表的生成, 投资评价指标的测算和分析。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包括项目(方案)单变量和三项预测值灵敏度分析;损益分歧点分析;蒙特卡洛风险模拟分析。
(4)方案决策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主要返回给决策者简要的结果报告。它包括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和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其中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是根据在决策人员人工干预下确定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对项目(方案)投资可行性进行决策和分析,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则首先对决策人员所定决策的定性准则进行数值量化,然后对各项目(方案)优劣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
(5)结果输出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结果(包括文字和图表) 查询和打印。
(6)以上模型都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结构如下:
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处理的项数多,为保证以最优的方式组织数据,提高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修改性,形成合理流程,可设计多种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调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存贮,同时设置少量内存变量对系统过程进行控制。按照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理,结合本系统的需要,共设置项目概况、建筑类型、成本费用、财务指标、敏感分析等五类,共9种数据库。其中:项目概况数据库作为系统维护时对旧有项目查询的一种标识;建筑类型数据库用于各种类型的选择及各类建筑参数的输入与输出;成本费用数据库作为投资估算的基础;财务指标的数据库是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核心,它将成本分析与盈亏分析的各阶段成果加以汇总、传递、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起到一种枢纽作用;敏感分析数据库的作用是便于用各种表格形式将各类敏感性分析结果打印输出。
5.知识库设计
随着时间的变化,投资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知识,可以把积累的知识以库存储,并按照简单的表示格式,可以将知识保存在知识库中,积累多了知识库获取的知识也越多,一些问题可直接进行推理求解。
知识库的结构如下:
6.方法库设计
首先将海口房地产投资数据输入到内部数据库中,然后方法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程序从内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从方法字典中选择要用的方法,再把数据放入方法体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数据送出到数据库,最终输出数据。
五、系统实现
1.开发环境
系统主要采用VC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以ms-sql2005为数据库支撑数据和模型都保存在数据库中。
2.开发计划
本系统开发期计划在6个月之内完成,前1个月进行系统整体框架构建,中期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程序块和模型库要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月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测试和一般的维护阶段。
六、结束语
总之,本决策支持系统将按照需求分析、常规的软件开发程序,预计将达到以下功能:
1.能较精确地完成海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评估、成本分析、现金流计算、财务指标计算、敏感性分析。
2.系统既可用于单项工程投资评估,也可用于多项工程的比较。
3.系统操作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和维护功能。
Abstract: The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whole project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s for more tho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provide more scientific data to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feasibility report is a systematic method of analysis, with predictability, fairness, rel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ientific; i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role; basis
中图分类号 : V22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对整个城市布局、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况且,实施开发建设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换取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预测评价、论证分析过程称之为可行性研究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简而言之,就是解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问题,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经济上的“合理性” 问题,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命运的关键环节。所以可行性研究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投资项目决策是指最终作出是否投资建设某个项目的决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是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工作,是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投资项目建设的成败,在项目决策前期,尽管不同的决策者可能面对不同的决策目标、不同的决策及其审批(核准)等程序,但都必须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才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失误、造成损失。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和建设的先决条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简单的认为可行性应研究只是在应付审查,如走马观花一般,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有的只是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上项目的“脚踏板”,许多项目在没有进行周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就草率上马。结果往往造成因选址不合理、规模过大、外部条件不成熟、不完备而影响其使用;因资金不足而拖延工期,甚至停工瘫痪,变成名副其实的“烂尾楼”;因市场预测不充分而屡屡出现违约、调价。因此,在投资建设前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避免错误的项目投资决策和不必要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建设者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避免错误的项目投资,减少项目的投资风险。现代化的建设项目规模大、投资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必须要科学、严谨、符合目前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可行性报告出现漏洞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决策方法,从市场、技术、工程建设、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论证,依其结论进行投资决策可大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自1986年国家实行了资本金制度以来,投资主体才开始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者对自己所上的项目要全面负责,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个不建”原则,即建设项目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不充分不建,项目经济评价效益不达标准不建。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能够如实地反映项目的真实效益,做出合理的决策;可行性报告现在已经成为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提供评价结果的主要依据,以及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的决策性的文件。
二 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融资的重要依据
项目融资支撑着项目建设,通畅的融资渠道对项目建设意义重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单位吸纳、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向银行申请贷款和向国家申请补贴时能发挥重大作用。根据我国的政策,建设单位在向银行贷款或者向国家申请补助时必须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有关部门对其审查后再决定是否予以贷款或补贴;银行在接到建设单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对其项目进行审查,对项目的前瞻性做好充分分析,主要是分析以后项目的效益水平和债务的偿还能力。银行确定风险比较低后才可以同意贷款。
三 可行性研究是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按照项目建设程序,一般只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才能进行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总体布局、主要生产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和研究,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
四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生产和考核评估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充分分析项目建设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水质、矿物质等情况,做成分析论证材料。这是检查工程质量和在工程寿命期内发生责任事故的重要依据。在项目完成,正式投产后进行生产考核也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标准。
五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进行总目标控制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中的总的目标如控制不好,使设计过程中朝令夕改,设计者无所适从,顾此失披,往往造成产品先天不足,因此初步设计概算必须在可研报告估算控制范围之内,初步设计未获批准不得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避免工程建设中不断追加投资使工程管理失控,造成“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给国家及投资业主带来巨大损失。
六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可行性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改革体制时间还不是很长,我们在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还留下了一些病苟,影响了建设行业的总体发展。现在我国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控制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并没有给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足够的重视。简单的认为可行性应研究只是在应付审查,如走马观花一般,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有些建设项目即没有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也没有针对提高经济效益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致使投资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针对于项目前期管理投资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加强机构改革,做到政企分离,避免高估效益低估投资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改变投资者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重视的局面,充分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风险分析应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强调的重点内容
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建设者已经认识到可行性研究中风险分析的重要性,风险分析也日趋成熟,但还存在着对分析不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市场、投资的回报率、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等分析的不够透彻,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项目的预测估值与实际估值存在的差距很大,甚至完全失实。投资建设的项目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一旦建成,难于更改,因此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更显重要。因此当前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分析,重视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所必须的。经济风险分析要从多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时,必须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的建设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存在,风险一般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对其进行逐层分析,弄清风险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风险分析应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如果投资者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就算借助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也能粗晓项目风险,作出科学决策。另外,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还应该引入实物期权,因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可以看作是对实物期权的评价。
(三)正确对待市场与价格的预测
对于项目建设者而言,市场与价格是项目可行与否的关键,在可行性报告中对市场与价格做出科学的预测相当重要。财务评价的敏感性分析中,对经济效益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无疑就是产品销售价格,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十分健全,经济规律性不太明显,产品价格不稳定,完整的价格信息系统尚未完全形成,这些都可能导致产品的价格变动;往往变化1~2种价格,项目就可能从可行变成不可行。因此可行性报告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确定合理的价格预测,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走向、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服务范围、区域条件、运输条件、外贸进出口情况、相关行业的情况、税收等。所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加深市场预测与价格分析的内容。预测应该是有科学根据的预测,不能是随意和盲目的人为取舍。
结语:
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本控制与投资效益,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项目建设的提供有力的数据与理论支持;保持可行性报告的客观性,提高它的预测防范能力,力争把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
参考文献:
[1]高珊浅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民营科技,2008(11)。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是形成工程造价的源头。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一经审查批准后,即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额,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任意突破。据资料统计,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75%-90%,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10%-25%,因此,前期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工程造价。
1.1.1编制投资估算的必要性
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文件,它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 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奖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 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1.1.2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
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 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 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 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1.1.3合理取定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工业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合理取定至关重要。投资估算编制过程中,非通用的、价值较大的设备的购置费的取定,由专业设计者与有代表性的厂家沟通了解后来确定,比参考类似设备、未找到类似设备时参考其他设备或漫天询价等常规办法更行之有效,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投资估算的精度。
首先,在工业建设项目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是建设投资中比重最大的部分,会占到建设投资的50%以上,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积极部分,占建设投资比重的增大,意味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其次,即使在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对投资估算的精度要求低,可以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单位生产能力法、比例法、系数法等,而其中精度相对较高的比例法和系数法也均是以拟建项目的主要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基数,根据已建同类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其他工程费等费用与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百分比或主要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占项目静态投资的比例来测算建设投资。再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采用相对详细的投资估算方法—指标估算法。指标估算法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需根据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及价格、费用资料详细测算。综上,在前期决策阶段,能否合理地取定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关系到投资估算的精度,对项目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在投资估算的编制过程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尤其是非通用的、价值较大的设备购置费的取定,在较短的编制时间内,同时在主要设备清单中,设备的规格型号或参考型号、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材质等这些在取定设备价时很关键的指标的描述不可能很详尽,并且在此阶段也无需达到足够地深度时,这项工作就变得难上加难。参考类似设备、未找到类似设备时参考其他设备,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市场情况,并且只能是简单类别,而且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设备价随设备指标简单线性变化;漫天询价则可能存在所选厂家不具有代表性、所询价位设备技术过先进或已落后,要么存在对设备主要指标把握偏移,询价不到位等多种问题,势必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脱节。而在此阶段专业设计人员如果有选择地与一些设备厂家进行沟通,在及时掌握到最新的设备信息,使技术更先进、流程更趋于合理的同时,由于更专业的优势,可以比造价人员更精准地选择到有代表性的生产厂家、把握到设备的主要指标,了解到真实的设备市场价,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精度,进而有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投资估算的精度。
1.1.4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估算要结合项目特点
在前期决策阶段,建筑工程费用一般按平米造价指标估算,安装工程费按安装工程费率估算。平米造价指标和安装工程费率通常参考经验统计数据取定,如电气工程安装费率为13%,自控工程安装费率为9%。但平米造价指标水平的高低与建(构)筑物结构形式,装修档次密切相关,安装工程费率的取定,与项目的工艺流程,安装工程量的多少,安装复杂程度等都有很大关系。为此,编制投资估算时工程造价人员不能对各类工程项目均简单地采用统一的常规经验指标计算,而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了解项目工艺流程,结合项目特点,考虑差别,因时因地准确取定平米造价和安装费率,以保证估算费用更合理适当,符合项目实际。如:某工程项目中工艺主厂房子项建筑工程费用测算时,要结合工程特殊情况,平米造价指标的测算应加以考虑数量庞大、构造及施工工艺复杂但不计取建筑面积的风沟、钢平台等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方能较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再如铀浓缩工程中离心级联大厅子项的电气工程,由于用电设备种类繁多、且用电负荷大,供电稳定性要求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导线、桥架等材料用量比一般工业项目明显超出很多,安装工作量非常大,因此,我们在估算电气工程安装费时,就要考虑这些实际工程特点,对常规的费率进行相应调整,使估算费用更准确、合理。
1.2在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应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在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应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对多个建设方案进行比选,可将项目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综合考虑,选择出成本最低的方案。应择优选择融资成本最低的融资方案,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并应运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等理论对建设方案进行优化。
此外,在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应加强项目风险分析,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提出项目风险的预警、预报和相应的对策,将很有助于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精益管理”。
1.3保证决策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决策周期
一、可行性研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正确与否、是否科学的重要保证,对于减少“钓鱼项目”、杜绝“拍板项目”,避免盲目、重复建设,降低损失浪费,发挥投资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项目投资收益计算失真。由于项目调查研究工作肤浅、没有收集掌握研究所需的相关基础数据,投入产出计算比较随意,时常低估项目成本,夸大产出效益,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二是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评估决策的需要。按照投资项目要求,可行性研究应达到能够确定方案的程度。但审计发现,许多可行性研究达到不到要求,存在不同年度、不同项目间可研报告内容与深度趋同,甚至雷同、翻版、复制等问题。
三是不重视多方案的论证和比较,可行性方案单一,无决策选择余地。多方案深度不足或单一方案论证,使决策者无法进行最优化比较选择,势必导致项目绩效低下,造成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对内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审计发现,一些受托单位或咨询公司对受托项目存在利益博弈,投审批者所好,掩盖矛盾及风险,为“可行”而研究,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是研究分析中不注重对敏感性问题和风险性因素的分析。可研报告对投资敏感性和风险因素分析往往不足,不少研究对风险因素分析缺失,制作项目“可行”的结论,不做不可行性论证,使据此作出的决策的项目风险较大,效益下降,甚至是背离实际情况,导致重大损失浪费。
六是投资单位重咨询轻评估,追求可研审批“通过率”,造成一定隐患。组织评估单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工作存在走过场,只重视技术方案评估而忽视绩效分析评价,没有真正对可研结论起到把关作用。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师对诸多投资项目实证分析后,查找问题症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是对可行性研究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把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可批性研究结果。其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单位为使项目得到批复,弄虚作假,拼凑事实,主观得出项目在技术、经济上可行结论;其表现形式之二是另一些单位或部门先作投资结论,后再补可行性研究,其结论为不当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和方案支持。
第二是项目选择的前期工作不充分。未按国家要求先列入行业、部门或区域发展规划,对拟建投资项目未及时做机会研究,对项目背景及资源条件等未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对项目方案未进行初步的技术、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投资风险或不可行未及时作出初步判断。
第三是可研人员水平低、调查研究不深入。尤其是大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由相关技术、财务、评估等专业人员组成可研论证小组,从各个角度对拟建项目是否可行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证。但实际上一些可研编制人员未作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既无专业技术资质又缺少经济知识,不具备可研编制应有的资格,这样必然造成项目前期决策及研究结论失真可靠性差。
三、改进和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对策及审计建议
1.提高对项目可行研究的认识。
对项目整体性效益而言,前期可研经费投入多少,对项目生命期的影响却很大,稍有失误会导致项目失败,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实践证明,即使消耗一定资金证明项目不可行,也胜过不作可研就盲目建设投资。审计建议发改、建设、规划、财政等有关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可研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切实履行其各自的职责,为节省资源减少浪费各施其职。
2.对可行性研究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审计建议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首先,地方政府对较大型项目组建可研编制小组。组建一个专业齐全的工作小组,集思广益,各负其责。,促使这项工作独立、公正、客观。再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其次,加强对可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相关处理处罚法规,健全制度。
3.严格规范可行性研究工作。
首先,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估项目效益,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必须依据投资目标重点确定评估指标元素,建立一套完整评估指标体系,为完成高质量可研报告提供前提条件。
其次,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项目前期研究及决策的主要载体形式是可研报告,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绩效成果,因此,必须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和获取信息资料,编写出论证可靠、行文简练、条理清晰、深度和广度适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正确与否、是否科学的重要保证,对于减少“钓鱼项目”、杜绝“拍板项目”,避免盲目、重复建设,降低损失浪费,发挥投资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项目投资收益计算失真。由于项目调查研究工作肤浅、没有收集掌握研究所需的相关基础数据,投入产出计算比较随意,时常低估项目成本,夸大产出效益,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二是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评估决策的需要。按照投资项目要求,可行性研究应达到能够确定方案的程度。但审计发现,许多可行性研究达到不到要求,存在不同年度、不同项目间可研报告内容与深度趋同,甚至雷同、翻版、复制等问题。
三是不重视多方案的论证和比较,可行性方案单一,无决策选择余地。多方案深度不足或单一方案论证,使决策者无法进行最优化比较选择,势必导致项目绩效低下,造成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对内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审计发现,一些受托单位或咨询公司对受托项目存在利益博弈,投审批者所好,掩盖矛盾及风险,为“可行”而研究,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是研究分析中不注重对敏感性问题和风险性因素的分析。可研报告对投资敏感性和风险因素分析往往不足,不少研究对风险因素分析缺失,制作项目“可行”的结论,不做不可行性论证,使据此作出的决策的项目风险较大,效益下降,甚至是背离实际情况,导致重大损失浪费。
六是投资单位重咨询轻评估,追求可研审批“通过率”,造成一定隐患。组织评估单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工作存在走过场,只重视技术方案评估而忽视绩效分析评价,没有真正对可研结论起到把关作用。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师对诸多投资项目实证分析后,查找问题症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是对可行性研究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把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可批性研究结果。其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单位为使项目得到批复,弄虚作假,拼凑事实,主观得出项目在技术、经济上可行结论;其表现形式之二是另一些单位或部门先作投资结论,后再补可行性研究,其结论为不当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和方案支持。
第二是项目选择的前期工作不充分。未按国家要求先列入行业、部门或区域发展规划,对拟建投资项目未及时做机会研究,对项目背景及资源条件等未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对项目方案未进行初步的技术、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投资风险或不可行未及时作出初步判断。
第三是可研人员水平低、调查研究不深入。尤其是大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由相关技术、财务、评估等专业人员组成可研论证小组,从各个角度对拟建项目是否可行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证。但实际上一些可研编制人员未作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既无专业技术资质又缺少经济知识,不具备可研编制应有的资格,这样必然造成项目前期决策及研究结论失真可靠性差。
三、改进和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对策及审计建议
1.提高对项目可行研究的认识。
对项目整体性效益而言,前期可研经费投入多少,对项目生命期的影响却很大,稍有失误会导致项目失败,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实践证明,即使消耗一定资金证明项目不可行,也胜过不作可研就盲目建设投资。审计建议发改、建设、规划、财政等有关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可研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切实履行其各自的职责,为节省资源减少浪费各施其职。
2.对可行性研究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审计建议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首先,地方政府对较大型项目组建可研编制小组。组建一个专业齐全的工作小组,集思广益,各负其责。,促使这项工作独立、公正、客观。再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其次,加强对可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相关处理处罚法规,健全制度
3.严格规范可行性研究工作。
首先,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估项目效益,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必须依据投资目标重点确定评估指标元素,建立一套完整评估指标体系,为完成高质量可研报告提供前提条件。
其次,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项目前期研究及决策的主要载体形式是可研报告,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绩效成果,因此,必须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和获取信息资料,编写出论证可靠、行文简练、条理清晰、深度和广度适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探索工程投资控制的方法和途径,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条例,同时着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逐步形成有竞争机制的计价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仍有许多工程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投资超支现象。究其存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忽视投资决策的重要作用,项目定义不明确。
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目前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工程均经过投资专家的论证,探讨其可行性,可是相当部分中、小型工程项目仍不重视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也不对项目进行定义,只是经过非专业的领导同志一起讨论、商量,就决定进行项目的建设,以致于在后期的工程建设中,又变更项目的规模、投资设备方案、工程实施的原材料等等,从而导致工程实际投资远远大于投资限额。
2 .方案缺少优化设计,不进行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我国较多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这样很容易导致设计保守,在规范已经考虑了足够的结构承重要求下,再增加分项分数,增大钢筋配比,增大梁的截面积。同时对设计方案不进行技术及经济的比较分析,能采用砖混结构的却选取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更有甚者一些设计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去考虑,根本不考虑投资的节约。
3 .项目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多。
一般地讲,对于设计文件除非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否则任何人员无权擅自更改设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产生新的功能要求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应用。项目业主为更好地贴近现代生活,提出对原设计文件的使用功能进行修改,使用更好的材料,要的是高档、超前,造成工程项目投资成倍的增加。
4 .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不能满足投资控制工作的需要。
目前的工程造价师,主要业务大多只是依靠定额进行工程概预算的审结,由于业务经验及知识层面的差距,使他们在现代造价管理的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表现得技术素质差,缺乏处理工程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缺乏相关的经济和法律知识,处理工程索赔能力差。这种业务素质,必然导致工程项目投资的超支。
另外合同管理不规范,宏观政策的变化,物价上涨等客观因素均能引起投资超支。然而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我们知道,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业主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为此我想从业主处于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从源头上和管理的方法上提出工程项目投资管理防止出现超支援的对策。
1. 切实做好投资决策分析,确定投资控制的目标。
投资决策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工作。在这一阶段,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投资机会分析费、可行性研究费、决策费用总计约为总投资的1%左右,但是它的决策结果对总投资的影响是: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经验数据为60~70 %;对使用功能的影响在70~80%。由此可见项目的投资决策对项目投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作为项目业主就要从思想上遗弃可行性研究可有可无,还多浪费了部分资金的想法。相反应在工程项目立项时,聘请或委托资深的咨询公司或高级顾问,对项目进行投资机会分析,融资情况分析,调查市场情况等,经业主同意,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场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选型等问题。然后再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综合指标估算法等合适的估价方法,编制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的资金总额即:投资估算,并测算出建设期方案资金使用计划。
经过投资决策分析,一方面论证了项目在功能上、技术上和财务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从投资控制的角度上讲,它确定了投资控制的目标,是预防投资超支的根本所在。
2、按规定进行限额设计及方案优化,加强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全过程中,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有重要的影响,是仅次于投资决策阶段。所以业主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更应该发挥其主动控制的职能,业主在进行设计招标时,在设计合同或委托设计任务中明确以下几点对投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a 必须按要求进行限额设计即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再按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这样就要求设计单位自主加压,自觉要求各专业设计人员强化投资控制意识。在拟定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选择设备过程中先掌握工程的参考造价和工程量,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进行设计,提出节约投资的措施,力求将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范围之内。
b及时进行设计质量跟踪。现阶段我们的业主只要把设计进行委托,到设计文件完成,中间很少有人过问。国际上早就开始了让工程师进行设计质量的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及阶段设计完成时,委托工程师对设计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特别是审查设计保守,进行过分设计,这样可以提高其经济性,起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c必须进行设计方案的优选。业主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往往处于劣势,但通过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可以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建筑功能。
3、实行投资目标的动态控制,是进行投资控制的有效工具。
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到营运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十年。如果等到在竣工结算时再去分析投资偏差,势必导致竣工结算与投资估算之间相差甚远。我主张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投资目标的动态控制,使超投资的现象处于萌芽之中。
按照投资控制的动态原理:“项目投入项目进展收集项目的实际数据投资目标的实际与计划进行比较进行偏差分析并进行纠编”的这一循环过程,针对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的项目建设周期,定期进行循环。并从中收集项目实施的有关数据,采用表格法、曲线法去计算出投资偏差,并分析产生的偏差是业主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投资偏差,从而实现投资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
4、依据合同管理,有效解决索赔问题,是进行投资控制的主要途径。
目前的建筑市场,项目业主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已经不存在任何行政关系,而是依靠合同来规范当事人的交易行为,通过合同来明确投资控制的目标。
要依据合同进行投资控制,首先要做到合同文本的严谨性,做到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为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提供法律上的保证。我们的合同示范文本与FIDIC新出版的《施工合同书》相比,在合同文本的严谨性、合同文件的责、权、利方面还存在差距,后者涵盖了业主的索赔、承包商要求的变更等有关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业主、承包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规定,因此就很有必要结合我国建筑、保险、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吸收FIDIC等中外合同文本中合理的部分,修订我国现行的合同文本,使之更严谨,更具备可操作性。
其次要发挥工程师的作用,使之更方便有效地解决争议、索赔问题,在FIDIC合同条款之下,工程师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公正的第三方,合同履行过程中不论是业主还是承包商的各种要求均应提交工程师,其做出决定,在业主与承包商达成一致以前,不得对工程师的权力加以进一步限制。这样工程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其施工管理的经验,借助于工程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公正地处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分歧,问题处理结果很容易被双方所接受。相关事实已经证明,以合同管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工程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可以有效地实现投资控制的目标,保证业主取得合同的最佳成本效益。
5、综合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投资控制的质量。
社会发展及国家政策要求,使得各省市人防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人防工程自身特征关乎其造价特殊性,人防工程造价控制更是关键内容。工程造价控制是于批准的工程造价范围之内,再经过对工程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分析,投资决策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设费用等方面的科学监管,确保项目工程资金应用科学合理,使得投资效益最优,因此分析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对人防工程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1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概论
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决策设计及发包与实行环节,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于批准及限额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易出现的误差,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各建设项目共同应用人力、物力和财务的效益。经专家分析,工程造价设计费用对于总体工程投资的影响可达75%,这时设计环节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最为关键。具体来讲,应于决策环节落实人防工程投资估算工作,人防工程造价控制往往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中,决策环节应确定各类技术经济对项目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应注重工程项目于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若是设计考虑不全面则施工环节极易出现各类资源浪费;确定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招投标造价控制,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中造价控制最易取得控制效果;接下来应充分控制工程项目变更时的造价控制,工程项目实施环节的造价控制为末尾环节,这时的造价控制应注重工程各种项目的变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深层次了解工程项目变更的全过程,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出针对性处理策略;最后是审查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环节的造价控制,这主要包括工程竣工决算的竣工结算材料、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类鉴定型材料。
2前期造价控制概述
2.1前期造价控制
人防工程造价控制是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决策环节中各类技术经济确定,这些对项目工程造价非常关键,尤其是建设标准确定及建设位置选择和工艺评定选用与设备选用等均是直接关乎工程造价高低。造价高低及投资量也直接关乎项目决策,因此决策环节投资估算对建设项目决策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投资估算精确无误,不存在高估或是压价等现象,决策环节务必重视这两个方面工作的严格落实。
2.2深刻考虑造价影响问题
应持续强化项目决策深度且考虑造价方面影响因素。早期决策人防工程需要建设与否时决策环节工作非常简单、粗劣。项目建议书也往往就只是两张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仅几页,这些本质上并未达到项目决策深度,并且涉及到项目投资额估算的准确性,最终结果更是会导致项目投资失稳,因此各省市均编制了各类规范性文件,明确规范了项目投资决策主要程序,并且明确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分析报告文件编制深度。文件要求对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各方面因素务必全方位考虑,严格落实五个合理:第一,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规模。各个建设项目均有着合理规模选择方面的问题,规模大小适应性对资源配置优化极为关键,综合市场各方面因素及技术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等确定适宜的规模;第二,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对应标准,建设标准水平务必基于当下经济发展水平,再结合位置特征及工程规模和等级与功能合理性等方面的确定;第三,科学合理地选择建设位置。基于适应于建设规划条件下则考虑到土地征购费及拆迁补偿费和动力设备费等;第四,科学合理地布设方案,务必做到整体布局紧凑且建设工程量降低,节省用地及投资;第五,科学合理地选用设备,务必选择标准化设计的、优质且价格适中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五个合理”比较适用于各级指挥所等等级较高的项目,一般性项目,即普通居住小区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其决策阶段相对简单明了:由当地人防主管部门按照《人民防空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一定的计算决定该小区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数量、功能和等级。
2.3重视设计环节投资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往往是始终贯穿于项目全部建设过程中的,不过项目建设中务必突出其重点。工程控制主要是于施工前期投资决策及设计这两个环节,项目在做出对应投资决策之后则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是设计。据有关分析指出,尽管设计仅占工程全寿命费用比重的1%,却于决策正确条件下其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是75%,设计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人防工程设计应符合战时及平时的功能要求,又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如何来保证战时功能、平时功能和安全经济的协调统一?那就需要人防设计和平时民用设计协同进行。人防设计可以前置到与总平面图同时进行,考虑既要节约用地,又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接下来根据决策,反复优化方案,以确定最优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防护设备尽量选用经久耐用、高效率、低能耗、工艺先进、能快速安装、快速拆除的设备。人防设计单位还要建立完善的图纸会审制度,减少设计差错,避免因设计图纸原因而引发的错、漏、缺现象,避免不必要的工程返工造成投资的增加。
2.4投标环节造价控制
人防建设工程招投标通常是分为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投标、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招投标与设备材料招投标这些方面。投标环节可谓是选择适宜的施工单位最关键的方式,更是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民用建筑里面主要为清单报价,因为人防特殊性可选用费率招标方式展开招标。因此招标环节务必编制严格费率及工程类别和执行定额标准。评标时务必选用适宜的评标方式进行评定,最终评定出最优投标方案,使得投标报价及施工方案和质量与工期,加上投标单位信誉及业绩等各方面综合评定分最高。通常确定中标单位之后则招投标双方于规定时间之内签订施工合同。按照人防工程具体情况选用工程合同价格确定方式,可采用固定合同价、可调合同价或是选择成本加酬金确定合同价及最高限定成本和最大酬金确定合同价。
3施工中的造价控制
3.1材料价格
因为人防工程是基于全面规划及突出重点和平战结合与质量第一等工作方针所展开的,材料占总造价比重的70%,材料价格编制对造价控制极为关键,因此务必确保各种材料适宜于当下市场材料价格市场行情,应展开多家询价且择优选定。
3.2工程变更
务必严格进行工程变更工作审核,工程变更通常是包括设计变更及进度计划变更和施工环境变更与原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某些新增工程等。建设工程管理人员务必掌控工程变更过程,严格根据以下程序进行: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工程变更对各项目标的影响、分析合同条款及会议、通讯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的费用、时间范围及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计算工程变更价款往往是采用下述方式,若是合同中具备适应于变更工程价格的,则根据合同已经有的价格来计算变更合同价款;若是合同中仅是类似于变更状况的对应价格,则通常是将此作为主要基础,从而确定变更价格,变更适应的合同价款;若是合同中并没有类似及应用的价格,这时则经由承包方提出适应变更价格,务必和承包方实现统一,要经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严格裁定。经过建设中的人防工程施以不定期的检查,并且及时发现其间所存在的工程变更间某些未达标的问题,比如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及材料单价定价不适宜等状况,务必及时提出针对性策略施以纠正。
3.3签证审核
因为工程施工中往往不可避免会出现图纸中未涉及到的项目或所要拆除的对应项目,这时进行签证项目时则务必及时去勘察现场具体状况,严格落实对应工程量及工程位置,这样可确保工程量方面不会存在工程量不符合真实状况,更不会存在图纸自身范围之内对应项目重复状况,使得造价在过程中得以充分控制。
3.4竣工环节造价控制
务必准确无误地解读合同各项条款,比如合同所约定的结算方式及计价根据和取费标准,加上主材价格及优惠和承诺条件等各相关方面,从而防止出现计费重复性。严格审核工程量计量方式及结果,比如核实设计变更签证及隐蔽工程验收详细记录等方面,这些都务必要有监理工程师签字认证,若是其间存在某些问题则不能列进结算中。详细查阅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日记,且对承包商方面所履约的各项情况严格审核,承包商若是未履行合同义务及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这时务必严格根据合同中约定条款施以工程款项扣罚。
4结语
造价控制工作可谓是将技术和经济与管理等集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采用经济及技术结合方式施以全过程动态控制,这也是造价控制最为有效的方式。人防工程造价控制务必是贯穿于人防工程全部建设过程,不断强化各个阶段造价控制及管理,编制严格的策略处理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使得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确保于批准的额定概算范围,从而体现出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效益的充分提升。
作者:陈国超 单位:佛山市中晟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