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5 17:35: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多元文化的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多元文化的价值

篇1

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简称,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中国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在继承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和引进外来民族先进文化的过程;狭义的民族教育则是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知识教育。民族教育的目的是让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主流社会,培养大批民族知识分子,同时将先进文化知识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保持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1]

二、多元文化对民族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文化更新日益加快,各种文化发展面临不同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现代复杂社会结构下,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各种文化都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造成了文化的多元化。

多元文化具有时代特点,多元文化传播方式、文化内容反映鲜明的时代信息和历史信息。多元文化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改变了民族教育内容和理念,民族教育受到多元文化影响下,教育价值取向发生转变。为了促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跟上发达地区文化发展形式,民族教育不得不把多元文化作为教育出发点。多元文化内容丰富,扩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使少数民族教育吸收优秀的先进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2]

三、民族教育情况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处在阴湿、高寒、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办学经济条件差,普及教育难度大,普遍存在教学质量差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客观因素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民族教育把重点放在本民族文化传承上,吸收外来文化机会较少,教育内容和方式根不上时代变化,严重影响民族教育发展。

民族教育经费短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但教育经费不足现象仍然存在。中央财政的教育经费大多投入到高等教育当中,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主要是由当农民和地乡政府承担,民族教育经费不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

民族教育的双语教学实施困难。民族教育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缺少专门的双语教师培训机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非常少。由于缺乏双语教师,汉语课程很难开展,学生学习汉语机会少,不能学习汉族文化,不能了解全国文化发展情况,民族教育价值取向没有明确的方向。

四、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价值取向

1、以全国主导性文化为价值取向

民族教育长期以民族特色为主,民族教育的原则是发展本民族特色文化,这个原则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必须坚持的。目前随着多元文化发展,现代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教育价值取向走向重新建构的过程。全国文化是先进的多元文化主流代表方向。民族教育要想跟上主流文化步伐,就要以全国文化为价值取向,使民族教育逐步过渡到现代化教育进程当中[3]。

2、以现代化城市教育为价值取向

民族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现代化城市人们素质较好,这是由于现代化城市教育方式比较先进,教育内容上吸收多元文化内容。少数民族地区与现代化城市地区相比,民族教育比较落后。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现代化城市教育为共同价值取向,可以摆脱民族教育长期以来在民族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徘徊不定的状态。把民族地区和现代化城市地区教育的发展方向、目标融合在一起,能够消除两者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状态和分离状态,从长远意义来看,有助于打破民族地区和现代化城市地区二元文化对立状态,实现文化一体化。这种价值取向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主流社会,而且还能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甚至对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都具有深远意义。[4]

3、以现代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

多元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本身的未来性和超前性决定民族教育要超越现实,以现代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是对现代教育的追求,它集中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对民族教育发展的诉求和价值期待,构成现代社会对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价值规范,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的文化知识。民族教育实践推动者和理论研究者要认同这种价值取向,坚决地朝着社会发展方向努力。只有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民族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内容,并坚持民族教育以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民族教育才会真正走上现代社会发展之路。

4、以民族地区特色为价值取向

我国少数民族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是民族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没有体现民族地区特色生活状况。民族教育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这是民族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民族教育要以民族地区特色为价值取向。在多元文化影响下,把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民族教育当中。民族教育内容除了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把民族文化、民族活动、民族工艺融入到民族教育当中,让学生在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中,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性,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发展。这样不仅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良好教育继承本民族语言、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篇2

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价值观问题也是中学生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灌输社会要求的主导的价值观,因为主导的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其他价值观很少有自己的传播渠道,难以与主导的价值观相抗衡。并且它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它对于我们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种教育方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教育能否有效的前提。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原来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外来的价值理念也随之以空前的规模涌人,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机会增多,电脑网络和各种媒体逐渐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尤其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影响更大。同时由于青少年还未成年,思想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能很好地处理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尤其对城市中的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青少年价值观存在问题的表现

(一)追求物质享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流入,现在很多青少年追求名牌与个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最先受到潮流文化的影响,前卫消费急剧攀升,超前消费的苗头日渐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消解着他们的优良品质,销蚀着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极易走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化汲取”的误区,甚至诱发攀比、跟风、盲目从众、浮躁等不健康心理,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浮躁化消费心理。

(二)精神信仰危机

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冲击着传统的民族国家观,淡化着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甚至对民族的前途命运失去信心,给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挑战。

(三)道德素质滑坡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导致了一些青少年强调自我,追求功利,拜金主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心理上更倾向于个人主义。更有严重的主张唯利是图,为一己私利不惜毁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二、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教师传授的信息已经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课堂的教育也不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价值观教育,它不同于智力教育,智力教育主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致力于分清问题的真假。教师只要进行一定的理论“灌输”,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价值观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范畴,它是要在事实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熏陶式的教育。对于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体现青少年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能显现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知识普及作用,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文化名人像、文化讨论角的设立、宣传栏、板报的设计等等,使这些文化建设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进行正确选择。

(二)强化教师本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教师单纯的“灌输式”的说教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首先从态度上实现双方平等对话。师生之间不能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双方必须学会倾听对方的价值观。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活泼幽默、提问和发言要尽可能地亲和宽容等,这样才会使青少年在兴趣激发、情感升华和心灵体悟中将必要价值观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体系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时事,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及时准确地更正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与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时展要求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融合,帮助他们确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程安排教育只有与课外生活情境教育相统一,课堂内的价值观知识才不是由一系列单调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枯燥符号世界,例如新加坡学校组织了譬如升降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敬贤活动、植树活动、清洁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等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价值观教育必须走进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础。让价值观教育成为一种包含着对学生生活、生命、人性等的关爱、呵护和现实化的活动,重视内容的选择,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精神和生命。对于城市的青少年来说,更应该多开展乡村游走活动,多到农村体验生活。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

由学校通过安排课程教学来完成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也是容易产生实效的。但是如果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仍然靠学校孤军奋战,我们就不难发现,即使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价值观内容,但倘若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他人坚守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而且还发现自己在学校所掌握的价值观内容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用不上,践行那些价值观时甚至还会受到家长和他人的讥讽或羞辱,这就容易使学生怀疑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性,时间一久,缺少了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无法实行。家庭是青少年从小长大的地方,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形成有深远影响。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榜样,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具有什么行为,首先应该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长作为孩子价值观的引导者,应发挥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文喆.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3]傅晓华,匡促联.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4]王苏敏.对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2).

[5]丁燕,巩克菊.多元文化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述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篇3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12-02

一、咖啡书屋的消费背景

在市场经济注重物质消费的影响下,人们的精神消费明显不足。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不协调发展,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在比例很小的文化消费中,人们也大都集中在玩手机、电脑上。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使人们很难汲取到文化营养。而人类文化消费最传统、也是最妥实的物质载体――书籍,被人们所忽视。现代人群体中“拜金潮”的愈演愈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逐渐被人们所漠视。而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阅读好的书籍,也是人们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完善自己的精神品格的过程。

咖啡书屋的模式,实际上是兼顾了物质与文化消费的需要。咖啡作为一种饮品,拥有着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惫的功效。从咖啡市场规模来看,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数据显示,在2014年中国人均年平均咖啡消费量就已_到5 杯。如果只考虑咖啡销售总量,中国已经达到世界水平[1][2]。而在咖啡的选择上,速溶是目前咖啡的主流,口味是咖啡的关键。而速溶咖啡作为目前咖啡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以方便、经济等一系列的优点成为新兴阶层的主要选择[3]。而在近年来,消费者在咖啡的选择上又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现磨咖啡逐渐成为主流。但随着寻找高级咖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在2014年中国现磨咖啡的销量同比增长就已达到22.1%。现磨咖啡和液体咖啡的市场发展速度将有望超过速溶咖啡。所以开一家现磨咖啡馆具有一定前景1。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阅读好的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而一个精致的小书店要比大的图书馆更有情调。咖啡和书屋两种元素的结合,恰好可以在物质与文化的消费中找的平衡点,达到兼顾的目的。南京的“先锋书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咖啡书屋的多元经营模式探索

在咖啡书屋成立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人文社科类图书经营走向,将消费人群目标定在知识分子与大学生人群;也确立了书屋独特的文化理念,即“开到荼靡”,只要读者愿意,他们可以在店面里随意阅读到任何时候。因此,我们果断放弃了盈利较高的少儿类,教辅类以及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理工类的图书,而意在为消费者建立一个充满人文气息与关怀的阅读环境。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地冲击着纸质图书市场。仅靠图书的售卖,很难维持店面的存活,而加入咖啡因素,则大大扩大了书屋的消费人群。书墨香与咖啡的醇厚,面包的麦香交织融汇于一起,正是书屋人文关怀的味道,也是创立者对于浮躁快餐式城市文化的抵抗,是对人们回归朴实静谧的纸质文化的希望。

在咖啡书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不仅“咖啡”与“书屋”元素可以结合创新,还有诸多元素可以与之相融合。首先是“音乐”的交融。在咖啡书屋中加入“音乐”因素,不仅可以在读者阅读时播放音乐广播以舒缓人们的心情;还可以在书屋中专设音乐交流区,摆放各种乐器,提供给多才多艺的顾客以进行艺术交流。店面还会不定期邀请专业的琴手,乐队和歌手进店表演,以丰富读者的阅读生活。当然,书屋还可以扩展音乐周边产品如唱片等的试听与售卖。其次是“创意”的加入。书屋中专设创意展示柜,用于展示顾客乃至店员的灵感创意以及一些具有创意的产品,可以小到一个用纸条记录下来的小点子,也可以是手工制作品,工艺品或是创意生活用品。而这些特色产品可由店面作为第三方转售,也可以提供给顾客相互之间沟通的渠道。再次是“生活”的补充。“生活”元素是最为平常,也是最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个方向。而“生活”元素却也是非常能体现出咖啡书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的元素。在这一元素中,我们主要关注“美妆”,“养生”这两个方面。现今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健康与美貌的追求,书屋也是响应消费者这一需求,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展开美容知识讲座或养生知识讲座,以加强人们对于这些方面的了解。书屋也设立生活专区,提供给消费者养生与美妆方面的产品,例如相关图书,或相应美妆或养生用品的订购等等。

三、咖啡书屋的自身特色与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消费观念也日趋多样化,咖啡等饮品越来越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但在高度快节奏的生活的同时更多人希望寻求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调,放松心情。咖啡书屋就是一个提供安静舒服的休闲阅读空间的地方,可以让人们在休闲的时光里享受阅读的乐趣,是一个集学习、休息、交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场所,能够满足大众对生活情调追求的需求。目前,市场当中咖啡馆有很多,但地区分布不太合理,且大多消费水平较高,很难真正满足大多数消费者需求;而书店一般无法提供一个愉悦的阅读环境,仅仅沦为了书籍交易的场合。咖啡书屋就很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了,环境优雅,富有格调 ,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场所。

随着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更多的使用电子书籍。不可否认的电子书籍有一些传统的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纸质书籍独有的魅力更是电子书籍不能比拟的。咖啡书屋为顾客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号召人们回归纸质书本,沉浸于中华千年沉淀下的墨香之中。带领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我们的书屋会要求店员也是爱书之人。他们必须要拥有和顾客交流,根据读者的爱好推荐相应读物的能力,顾客也会因此而信赖他们,增强书屋与顾客的练习。澳大利亚瑞丁思书店总经理MarkRubbo先生曾说过:“在当地的书店里买书,实际是在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在城市中买书,你就可以帮助市中心的社区更好发展,而且能够提升社区在文化方面的意识,可以促进整个城市整体发展”。这一点在中国也是一样的。 在网上买书确实可能便宜一点,但是关键在于,在书店买书能创造条件让这些书店保留下来。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文化方面的觉醒,在文化方面的觉醒意识对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 将书店做成一种文化,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将书店做成一种文化,是我们的风格与特色;更是我们的理想。

四、咖啡书屋的文化价值意义

将书店做成一种文化,不仅是创新发展模式的一种体现,更主要的是在于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价值意义。首先,传统阅读方式的回归。当下网络技术的盛行,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较之于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电子读物则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受到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在体现出方便、快捷、共享等一系列优点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了其所具有的弊端。首先电子读物的特点之一是能达到资源的共享,但在网络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各种繁冗复杂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很难从中辨别出良莠,容易被那些低劣的作品所影响,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现代阅读方式的快捷便利也促使了阅读走向了“快餐文化”,人们很少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部文学作品,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因此,在面对F代阅读方式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是不能放弃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只有两者的共同发展才能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咖啡书屋的书籍是作为店铺的一大特色,这些书籍将包含各类经典之作,供读者任意挑选,同时店铺将会营造一种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让进店的顾客能够在安静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浓浓的咖啡香味里沐浴着书的芳香,回归于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

其次,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近些年来,提倡全民阅读的呼声越来越大,全国各地也都纷纷实行各种手段来促成全民阅读社会风气的形成。书店作为传统的阅读之地,对促进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集书店特色与咖啡店风格于一体的咖啡书屋,一方面承担了知识文化传播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将书店浓厚的知识氛围带进了咖啡馆,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一隅心灵净地。同时,它的轻松休闲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时尚心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此外,咖啡书屋也将摆脱传统书店的单调模式,将以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沙龙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加强人们的思想文化交流,以书会友,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因此,咖啡书屋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顾客群体,带动店铺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

最后,商业与文化发展相交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书店经营模式受到极大冲击,呈现出衰落的趋向。近年在政府及社会的关注下,实体书店略有回暖,但整体运营状况仍然堪忧。想要打破这种发展瓶颈,传统书店必须要顺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开拓创新,形成一条新型发展道路。从这一层面来说,咖啡书屋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书籍、咖啡两者的巧妙结合,很好的达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这也是创新发展的一种体现。也为传统书店树立了新型发展模式,有力的推动了传统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带领英国最大连锁书店甩脱破产困境的詹姆斯・且特曾说:“书店不只是卖书的地方,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文字与心灵之间联系的场所,如果书店丢掉这样的风格,就会变得贫瘠。”咖啡馆本是舒适的休闲放松场所,咖啡书屋将咖啡馆风格与书店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休闲、放松、交友、阅读为一体,充分的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将文化建设与商业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曾兰周大炜伍慧敏.咖啡书屋阅读体验创新经营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6年3期。

篇4

[2]田祖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1.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5-01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在世界范围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也逐步迎来了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并存和自由发展的繁荣面貌,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这其中,最能影响到的便是校园文化。大学作为高等教育阶段,也系统包含了传统和西方文化、精英和大众文化的并存发展。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未来作为一股中坚力量投身于经济和文化建设。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势必影响到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因此,积极引导校园先进文化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于将来社会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主流价值观方面是积极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不夹杂着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在随之而来的职业选择时,由于个体人格类型、职业目标、自身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在美国职业发展理论中,霍兰德从人格和兴趣角度探讨了两者对职业观的影响[1,2],萨帕则从个体家庭、学业等方面分析,认为职业选择和发展是前进和动态的关系[3,4],这些理论从宏观的社会就业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社会性特征对职业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选择倾向现况

美国、日本的学者及社会团体早在1960年和1973年便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进行了调查[5],我国也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以张国兵和潘莉莉等人的研究为例,综合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近年就业选择偏向于个体的才能、兴趣及发展,体现了大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收入追求为标志的就业取向,当代大学生对地理环境、工作氛围日益重视,对职业价值评价的标准逐渐变得现实化和具体化,表明了大学生的务实观。在职业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大多数看重个体发展,而选择对社会贡献的比例占少,约18.77%。另外,当代大学生在对工资待遇和工作压力之间关系的权衡当中,约54%被访者选择“压力较大,待遇较高”,约22%选择“压力不大,待遇一般”,约15%选择“压力很大,待遇很高”,10%左右的被访者则选择“没有压力,待遇较低”,这反映出大学生更多的偏向于待遇追求,也更多的表现出对所选工作压力的承担。综合来说,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主要体现出主体个性化、判断功利化的特点。

2多元文化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信息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作用,我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建设也在稳步发展。在这新的背景下,大学生主流的思想现状是积极进步的,但多元文化发展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认识到的是,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职业判断的不同程度功利化便清楚的反映出这个现象,就业时更多的把经济收入、工作稳定以及期望在大城市发展。另外在大学生群体中,某些现象则呈现出过热的态势,如眼下的研究生热、公务员热,这也间接反映出职业价值观发生一定的偏差。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首先,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职业观的影响较大,个体特性和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其次,包括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冲击和融合,带来不同于主流观念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这体现在青年大学生群体范围内,各种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和冲突,使得大学生在面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贡献时产生困惑;最后,包括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起着重要影响。

3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就业的倾向,以及网络信息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和就业途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创业扶持和就业预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日益重视,新形势下也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对社会主导文化的建设、正确树立职业价值观也显得势在必行,要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分辨何为真正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性的竞争意识,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立足实际,以人文本,正确认识个人集体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加强社会主流文化和良好文化和引导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面对眼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冲击,高校应更多的宣传符合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以及集体意识,引领当代大学生良性发展。

小结: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对价值观的认识上,尽管有外来文化和思维的冲击,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宽广的胸襟,容纳和耐心引导大学生文化发展和价值观认识,同时培养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先导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校园文化并得到良性发展,另外要经常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观念,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海玲,王利山.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价值分析.[J].职业时空, 2005, (22)

[2]Holland JL. The occupations finder.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6

篇6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随着科技和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已成为现实,多元文化的出现,打破了我国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更多的西方文化、现代文化进入中国,人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世界,吸收了不同文化的精华,使我国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格局。而多元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产生了新的影响,而且客观上也提出了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新问题。

二、多元文化下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

(一) 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择业观的个人意识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发展, 各种思想和文化蜂拥而来, 使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则伴随各自的条件、信念与选择的不同, 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状况, 从而引发了人们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

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在价值观选择上迷失方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在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上往往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社会关注与个人关注之间的波动。从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应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只考虑自身的发展,个人意识突出,群体意识淡漠。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择业观出现功利性倾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但市场经济又有其负面效应,它诱发了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狂潮,使得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 陷入了精神的贫穷, 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大学生个性意识的普遍增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择业价值取向也更为明显。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现实生活的直观性以及对感性满足的强烈要求,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对经济收入的关注代替了原先对社会地位和职业名声的关注。

(三)多元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多元文化的盛行,使许多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价值取向上的一些不良的心态和负面认识不断蔓延。他们的择业期望值过高,使他们在择业时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的不良后果。有不少大学生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不考虑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只考虑个人意愿,在择业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不顾实际,择业的过程中产生了虚荣、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而这种心态致使他们在择业价值取向上不能正视自我、期望值过高、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四)网络文化的泛滥导致大学生自主择业能力低下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加剧和价值选择的困惑,网络全球化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不同的文化在网络中相互交融、相互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向全世界全方位输出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加快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

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淡化。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行为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完成的,这种情况下,必然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的情绪,甚至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由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日益增多,也会使人的交往安全感下降,因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甚至产生了交往障碍、恐惧症等心理问题。 甚至有的大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不能主动就业,缺乏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直接沟通,也影响了学生择业的顺利进行;或者当即将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举棋不定,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丧失了自主就业的能力。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念

(一) 注重制度和政策引导

目前,国家机关和公务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对象, 选择私营和乡镇企业的人很少。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稳,地位高,合理的用人机制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除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现实关注之外, 还担心企业的发展前景、户口的解决、养老、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度的完善、政策的导向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基层岗位工作。如“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社区民生”、“特岗教师”等基层服务项目。对在基层岗位就业并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另外,还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高科技支撑,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对新增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对在中小企业工作到一定年限的大学生,能够享受政策上的优惠待遇待遇,还要鼓励在中小企业建立大学生见习培训基地,从政策上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以正确引导。

(二)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

高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首先,加强价值观教育。哲学主张从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中把握人的价值。认为,人的价值最根本的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标准。其次,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训练,开设就业、创业实践课程,加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安排大学生去基层、工厂和事业单位去实习,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的择业方向。再次,在专业课程设计上,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综合型人才,有利于大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能力,明确就业方向。

教学改革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使其勇敢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大学生积极地加入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形成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正确择业价值取向。

(三)大学生要明确价值标准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择业取向问题上摆正心态,既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又必须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时展的脉搏。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外界不良思想的冲击,可以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用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定位自己的择业价值取向,用理性的思考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科学的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关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定位,我们并不是说要忽略择业中的个人因素,只去尽社会责任,这样不但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损失。在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择业的价值取向既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又必须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时展的脉搏,充分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用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定位自己择业的价值取向,用理性的思考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以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现今全球经济互通互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相互冲击、碰撞、交流、融合。虽然文化有一定的超前性,并不与政治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但各国之间发展水平不同,所造就的文化千差万别。中国社会文化呈现的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共生、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容的复杂现状。大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建构的关键时期,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多元文化潮流冲击下一些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现状

(一)个体本位、自我主体意识高于集体精神、利他主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优秀传统美德,赋予了中国人民诸如恭礼谦让、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体现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典古诗之中。但随着中国由农业文明古国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外来文化中的自由主义、个体意识、利己主义等超现实主义文化进入中国,一些大学生群体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熏陶下出现了将个人主体利益凌驾于他人集体之上,片面强调个人主义、自由精神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健康、不成熟的价值观。

(二)价值失落,信念缺失。

虽然各大高校都以各种形式醒目地宣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大学生群体整体上呈现出蓬勃、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但某些学生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失落、信念缺失。

价值失落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对人生价值感到迷茫,缺乏追求崇高人生目标的勇气和自信心低迷。大学生总数逐年上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激烈和其自身能力不足形成矛盾而使某些学生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失落情绪。

关于信念问题,曾讲道:“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1]部分大学生因网络引诱、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宝贵时间的浪费,钝化了对真知的渴望,对信念的崇高追求。

(三)道德失范。

某些大学生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轻度道德失范,表现为现实生活中道德感责任感缺乏、功利心强,以及网络生活中散布谣言、信息等尚未触及法律界限的道德失范。另一方面是恶性道德失范,恶性道德失范是个别人价值观扭曲的极端表现,如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网络犯罪等。

二、多元文化潮流冲击下一些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现状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多元外来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劣根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对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其糟粕如封闭性、被动性、守旧性等与现代化社会所要和提倡的开放性、主动性、创新性背道而驰。这些糟粕有着自身的长期性和深远影响,以至于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而仍长期存活于现代社会文化之中。

2.外来多元文化的糟粕

以发达国家为主带来的多元外来文化包括现代工业文化和后现代工业文化。中国现代化起步晚具有被动性、发展不足、程度较低,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起步早具有主动性、发展超前、程度深。这样的历史性错位使外来文化中的一些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位于发展阶段错位的境地而相对成为糟粕,对处于思想文化前沿的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了不良价值观的衍生。

3.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与外来多元文化的糟粕之间的矛盾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与外来多元文化的糟粕之间相互冲击产生的作用物,对社会而言是不同文化交融中社会风气的浮躁;对个体尤其是某些大学生而言内在表现在心理上一定程度的扭曲,外在表现在行为活动的变异。

(二)互联网的双刃剑作业。

网络媒介已经成为最大的多元文化思潮交锋碰撞的平台之一,这个平台中信息交流的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自由程度高,在给人们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不易掌控不良文化的入侵、各种网络信息过于复杂、网络道德失范等。网络媒介占据着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发挥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造就大学生的同时,若大学生使用偏失,便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三)教育不当。

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与培养,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价值观树立有着极为重要的原始影响。当前社会,部分家长仍属于保留传统思想观念的传统型家长,思想缺乏时代先进性,难以对学生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价值观产生促进作用,甚至存在家庭教育理念缺失或偏失的家庭教育失范现象。学生从小缺乏主动性、创造创新性等时代思潮的培养,面对思想文化自由、外来多元文化冲击时难以正确掌控与处理。

其次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思想价值观教育与政治观教育之间模糊不清且侧重于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现代化价值观的组织活动少且形式单一、影响深度不够,不易从思想上到行为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自觉、自信、自强的塑造效果。

最后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虽然没有以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但对于处在半个社会的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而言,社会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影响因素涌入大学校园,其不良诱因对一些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反作用。

(四)个人内因。

大学生群体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同时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的动荡时期。其思想较为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知识储备处于发展时期、辨别能力与选择能力较低,且自身原有价值观不牢固、不坚定。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凇⒎窒砗献鳌⒖炭嗥床等优良传统美德。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人易产生处理不当而衍生个体本位主义、主体意识高于集体精神和利他主义、价值失落和信念缺失、道德失范等错误价值观念。

三、多元文化潮流冲击下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建构

(一)培养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科学价值观。

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任务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灵魂,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俱进的大学生科学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各方面教育的作用。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建构意义;第二,学校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实际中优化自身科学价值观;第三,要净化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提升网民网络素养,规范网络法律法规,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三)从个人出发。

篇8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08-04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必须从深层的文化层面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文化进行重塑,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整体、持续、有效地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场所,其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就在于民族文化、农村文化、贫困地区文化等地方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和世界普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先进理念,实现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的多元化。

一、课程目标文化多元化

课程目标在教育目标的四级体系中位于第三级,主要指各科类、各学科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文化反映了课程在选择或建构文化的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适应21世纪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其本身就体现着多元的思想;而在三维课程目标的内部,也应当在微观的层面上体现出多元的思想。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是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知识方面,其具体内容《纲要》中并未明确提及;而在能力方面,则具体包括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宏观上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文化背景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民族文化,二是国家主流文化,三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从这三个层面,我们总结了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知识与技能的三个独特目标:①掌握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和谐共生的能力;②掌握国家主流文化――汉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地适应主流文化的能力;③掌握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地理解与欣赏异文化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多元化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1]。这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对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文化做出了描述: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记硬背转变为探究学习、由机械训练转变为体验学习。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除了要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外,还应当突出地方特色,重点推行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以适应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

合作学习一般都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具体步骤是: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的分配,小组内的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总结与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的分配,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通过将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行为风格和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各方面的情况相当,减小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体验学习是一个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学习者亲身经历、体验某一学习情境,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地反思客体、反思自我,进而把握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感受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多元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心理学上是三个相互关联、逐步内化的概念: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精神,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的多元文化,依据文化的内化程度可以分为自身文化和异文化两类。对这两种文化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情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两种文化,进而形成怎样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文化重建的核心所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形成对异文化理解和尊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树立开放的全球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二、课程内容文化多元化

课程内容在我国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2]。这一定义明确了课程内容的研究范围,包括对各门学科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构成,以及对这些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的处理方式――课程内容的组织。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文化的重建,应当实现课程内容构成和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体现出地方文化的特色。

1.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元化

课程内容的构成从本质上说就是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哪些文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在课程内容构成方面应该提倡多元化,将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国家主流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共同纳入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文化选择”的多元化。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对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除基础性、科学性、可教性、可学性等基本要求以外,还应当遵循以下的特殊原则:首先是价值性,即选择人类文化中最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经验进入课程,以帮助他们应对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挑战;二是开放性,即课程内容应呈现各种不同的文化,让学生从狭隘的文化视野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胸怀去欣赏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三是适应性,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文化背景,符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求;四是公正性,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力求科学、客观、合理,使所呈现的各种文化都保持其真实的面目,避免对异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2.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

在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好课程内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这些课程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合理有序的知识体系以利于学生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处理好三对矛盾:垂直组织(课程内容逐步加深的表达次序)和水平组织(不同学科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关系,逻辑顺序(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和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智发展的程度组织课程内容)的关系,直线式(把一门课程的内容以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和螺旋式(把一门课程的内容以逐步扩展、螺旋上升、回环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的关系。综合考虑这三对课程内容组织中的矛盾,结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所处的特殊文化背景,我们提出了三种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作为参考。

(1)直线推进式。直线推进是一种最简单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即将经过选择的课程内容依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一个逐级推进的直线序列。

(2)核心辐射式。核心辐射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就是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其余的文化知识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即由核心主题向外辐射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3)立体整合式。立体整合的课程组织方式是在核心辐射式的基础上,将各个知识单元依照一定的逻辑整合起来,形成一座立体的“知识大厦”,大厦中的各个单元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错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

三、课程实施文化多元化

新的课程设计出来之后,必须付诸实施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关于课程实施的含义,目前在课程研究中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是变革理论,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因而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了课程实施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上;二是持“大课程”观,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教学包含了课程实施的全部。无论哪种观点,我们都不能否认,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镜式的反映,变革和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实施者的课程理念和工作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课程实施文化。

1.变革模式的多元化――合作的课程变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课程变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课程变革涉及了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包括了新课程的设计者、决策者,还包括了课程变革的执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而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所进行的课程变革,受民族文化、农村文化和贫困文化的影响,其过程更比一般地区复杂得多,这就需要课程变革兼取众家之长,以更为综合的方式――合作的方式来实施。这种合作的课程变革是一种策略,以寻求教育系统之内以及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全面合作。

传统的课程变革是一个由外部专家(主要指课程专家和教育行政人员)规定,然后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方式。显然,在这样的变革系统中,相关因素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单向度的线性关系。课程成为了外在于课程变革体系的附属品。而在合作的课程变革中,没有人掌握标准答案,也没有人是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贡献自己的意见。这意味着合作的课程变革不仅需要外部专家的领导,更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形成一个以课程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交往互动的,外部专家和家长作为课程变革的合作伙伴,也共同促进着课程品质的提升。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

多元文化思想要求平等地对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要实现这样一种“平等”,就必须实施双语教学。可以这样说,未来的学校课程将会是多元文化课程,而双语教学,无疑是未来国际社会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多元文化的挑战,于是,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双语教学中渗透国际语言――英语,发展民、汉、英的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就成为了新课程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推行的当务之急。

“多语多文”中的“语”即语言,是人们以语音为基础的交际工具;“文”即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在我国的民族教育学中,双语教学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相结合来实施的一种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式;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城镇学校,双语教学中的“双语”一般指汉语和英语。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也应当顺应这一多元文化交融时展趋势,将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纳入双语教学的体系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的策略,使双语教学由传统的双语双文逐渐走向多语多文――民族语言文字、汉族语言文字和英语言文字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四、课程评价文化多元化

毫无疑问,课程是文化关涉的;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也会涉及文化,课程评价文化体现了对课程的批判和反思中的价值取向。通过课程评价,人们可以揭示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文化价值,为课程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课程评价是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要重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文化,就必须从这几个要素入手,实现课程评价主体、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客体是既定的,本文主要涉及的是教师、学生、学校、教材这四个评价客体)。

1.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中人的因素,在课程评价活动中,进行评价的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称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课程评价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的整个过程都渗透了评价主体的情感和价值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他们在考察评价对象时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单一的课程评价主体会导致课程评价的单一文化取向,既不利于课程评价的客观与公平,也不利于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在多元文化结构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我们应当倡导多元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主体,鼓励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和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到课程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评价注重的是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即终结性评价。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即课程的各个要素总是变化发展的,因而,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是不能反映出评价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的。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更是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时,首先进行诊断性评价,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整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进行后续的正式评价;然后再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对各个课程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随时发现课程进程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加以纠正和改进,这就是形成性评价;最后就是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各方面达成目标的程度作一个终结性评价,了解新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程度。只有将这三种课程评价方式结合使用,才能准确、公正地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做出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效度和信度。

3.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课程评价中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尺度和界限。课程标准是课程评价方案中的核心部分,反映着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认识,对被评价者具有指向和引导的作用。因而,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要想培养出多元的人才,就必须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引导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逐步接近多元文化的要求。具体说来,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学校评价标准应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发展能力、学校发展的自我保障机制和学校的发展成效四个方面;教材评价应侧重其适应性标准;对教师应从专业情意(专业道德和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而学生评价则应当参照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来制定标准。总之,只有实现课程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多视角,才能促进课程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中国教育报(网络版),2001-7-27.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6.

Diversity and Rural Basic Education Culture in Poor Ethnic Region

JIANG Shi-hui & TANG Ying-ying

篇9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不仅面临着教育系统本身的挑战,而且青少年自身也面临着心理的多重选择和冲击。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复杂,形势严峻,给青少年自身的价值选择带来极大困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要想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就必须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优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内容、拓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第一,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理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也就是既坚持主导文化又兼顾其他多元文化,使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两者相互补充来共同服务于青少年的认同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来教育指导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猎奇心理、他们的求知欲望都非常强烈,仅仅只用主导文化来引导他们,难以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在尊重青少年个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用多元文化来开阔他们的思维、满足他们的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第二,积极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也就是既坚持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坚持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遵循教育学中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采取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以承认和认可青少年自己选择为基础,以帮助青少年分析并引导为手段,使得青少年可以自己发现丰富的多层面的社会,进而自己选择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一定要结合青少年自身感官的反应和社会实情进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硬式教育。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立网站讨论等方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价值观的讨论中来,真切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多种观点的交流中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各种价值的利弊取舍。

二、优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内容

第一,树立的科学信仰。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理论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的科学信仰,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逐渐增强,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新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帮助青少年树立的科学信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信仰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入青少年头脑,在学习增强理论认同,在学习中掌握理论观点。帮助青少年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自觉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坚持共同理想的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帮助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目标。在共同理想教育中,应引导青少年明确自身的价值追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在共同理想的实现中实现个人理想。强化青少年在行动选择中承担起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自觉地把为国家作贡献、为他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幸福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第三,提高道德素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素养是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目标。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巩固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种价值标准又是一种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正确的看待荣誉与耻辱,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明确地认识,对真善美、假恶丑有清醒地辨别,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

篇10

从17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入加拿大。英国人打败法国人后,取得统治权,但允许法国人居住的地区(主要在魁北克)保留法国的民族文化、语言及宗教(天主教)。今天的魁北克仍保留着浓郁的法兰西风韵。英法冲突的历史及政治稳定的要求使得加拿大成为英语、法语并重的国家,甚至在魁北克省,法语基本上成为了唯一的官方语言。早期加拿大的居民约有40%为英人后裔,约27%为法人后裔,1%为印第安人,剩下约32%的人口是来自其他各国的移民。近年来亚洲移民大量涌入加拿大,其中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来的华人达100万左右,集中居住在安大略省的多伦多(40万人),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15万人)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25万人)。随着大批华裔移民涌向加拿大,唐人街的舞狮、端午节的龙舟也成为了加拿大的民族风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