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16: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66-01
我国是一个人口巨多、地大物博的国家,同时也是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尤其以引起地震、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因素非常多。地质灾害存在分布性广、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危害性最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总量也在日益增大,华北、华南、西北等多省市已逐步向深部开采阶段发展。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岩脉纵横交错等复杂情况,加之矿山日常生产中的频繁爆破振动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居活动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增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直接威胁到区域城镇农村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高效稳定发展,急需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信息数据资料更全、系统功能更翔实的区域地质资料。2003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具体施行;2004年4月29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将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将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并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将围绕居民生命、财产、以及生存环境等进行地质灾害资料调查收集工作,重点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1∶50000),以期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度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信息依据[2]。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
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较多,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已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广的实践适用阶段,其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以及江河湖库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大区域地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非常优良的应用效果。在地质灾害实际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一体化系统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工程中研发应用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区域地质信息的实时遥感监测,不仅可以达到对监测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控、预测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前后的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实现对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动态评估功能,为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修正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便于制定完善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方案体系。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实时监测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收集功能,并结合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对待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信息收集、以及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性的预测评估,进而获取待调查区域详细系统的各项综合信息资料,便于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区域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决策、综合防治、抢险救灾等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料。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防治,是一项关系到城镇农村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工矿企业可持续高效生产发展的复杂系统工作。
3.1 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人为地质灾害发生
从大量地质灾害原因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矿山采区地质灾害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不顾采区地质特点进行工程建设和资源开采,尤其是群集而上的掠夺式、无序式开采模式,导致采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因此,只有提高地质灾害多发区居民和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企业运营经济效益等,与建立完善系统环境保护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制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预防为主,增加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无论是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治理,还是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均需要专项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持。从大量研究表明,灾后治理费用往往是前期防治投资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中,要重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增加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前期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3.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治理措施
在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应及时彻底清除堆积物,并将清理出的碎屑物统一堆放在固定场所,避免松散堆积物在外界力作用下再次滑坡或促使泥石流的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危崖、陡壁等地段,应该采取挡、减、固、排等加固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区发生二次地质灾害。根据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沟道特性和规模,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常见的泥石流灾害,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1)拦沙工程,如修建谷坊、拦渣坝、拦渣堰、格栅拦沙坝等,通过拦截蓄积泥沙,从而减少泥沙下泄量,降低泥石流的破坏程度;(2)修建淤地坝,可以用来拦泥淤地,从而达到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效果。自然淤积平整形成的坝地又可以作为土壤肥沃的高产农田。(3)疏导分洪工程,通过修建排洪沟,导流堤等工程,将泥石流进行人工分流,疏导到荒山沟等区域,从而达到减小泥石流规模,降低灾害破坏程度,达到对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的。
3.4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技术措施、以及综合整治制度体系的研究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亟待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内容,要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新增水土流失量、人为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规律等方面,加深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规律、程度、频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评估和预报工作,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
4 结语
为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调查、监测预防、预警评估、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实践工作中,重视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地质环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丹巴县位于大雪山东麓邛崃山西坡,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山脉逶迤,奇峰耸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间,河川纵横,峡谷深切,河沟密布。在地质构造上,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地震资料,县境内西侧的鲜水河断裂带为一地震频繁发生带,近20年来先后发生的炉霍7.9级(1973年),塔公的5级(1978年)及道孚的6.9级(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区。调查结果表明,地震为鲜水河断裂左行扭动作用造成。本区小震活跃,大震较为频繁,多集中于邻近道孚县及康定县一带,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设防震级为Ⅶ级。
二、地质灾害概况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峡谷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上游。面积5649km2,辖3镇12乡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7万余人,县域内山高坡陡,峡谷深切,地势险峻,地层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山体植被差,降雨集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三个试点县之一。丹巴县主城区位于大渡河源头,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条河流的汇聚点。由于灾害发育,县城所在的章谷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0处,仅在主城区就有5条泥石流沟穿城而过,白嘎山大滑坡、桥1#和2#滑坡、双拥路后山危岩、三岔河危岩带、西河桥危岩带、大风湾危岩带等重大地质灾害将主城区重重包围。
汶川“5.12”大地震、芦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响强烈,致使山体松而未滑、危石摇而未落的险情丛生,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险情,使丹巴成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高易发区。2017年,按照省、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县委托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等7家专业地勘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覆盖的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844处,共威胁居民8421户,威胁人口42673人,威胁总资产达32.22亿元。
三、历年典型灾害情况
2003年,丹巴县发生的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为50至10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以上2处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5年,县城建设街后山古滑坡复活,潜在滑坡方量达230万立方米。滑坡导致前沿多幢建筑出现剧烈的拉裂变形,严重危及到半个县城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
2014年6月,我县出现持续28天的强降水天气,县城月降水量达273.1毫米,部分乡镇超过300毫米,洪涝现象为历史50年一遇,此次强降雨对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农牧业、林业、工矿企业、电力、通讯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14年8月9日凌晨2时,东谷乡二卡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60余万方的泥石流物质,致使10户农房被完全冲毁、85户农房严重受损,所幸监测预警和主动撤离避让到位,避免了直接受威胁的651人可能因灾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
四、灾多灾频灾重的原因分析
丹巴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
(一)地质。丹巴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叠系及沿河谷地带分布的第四系等,岩性复杂,以变质岩为主,局部出露侵入岩。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与小金-金汤弧形构造和复合部位,构造体系复杂,区内南北向构造属川滇南北向构造体系,褶皱发育。据《中国地震危险区划》,丹巴县属5.5级~6.9级地震危险区。由于距离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地震高易发区较近,有历史记录以来丹巴虽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断裂带地震的波及影响亦十分强烈。
(二)地形地貌。丹巴县属于岷山、邛崃高山区,是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系典型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为主,次为中高山、极高山。境内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地势变化多端,相对高差悬殊,斜坡坡度大,稳定性差。
(三)水文气象条件。丹巴县水系发育,境内河川溪流纵横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东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过。在气候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为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质环境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1小时内降雨超过10mm、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mm就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频繁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电站,新修了多处水库,利于形成局部小气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极端气候的多发频发,降雨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频繁,削山扩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稳定—较稳定山(坡)体的稳定性,加之削坡产生的土石随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发和诱发地质灾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适宜建设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坡地农垦耕作频繁、漫灌普遍,村民为求交通便利和经济利益在公路干线周边私自开挖山(坡)体或在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修建房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未科学评估论证和缺乏技术指导,将房屋修建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宜斜坡地质条件要求的现象普遍,遭受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危害的情况十分严重。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灾成效来分,丹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03年岳扎乡鹅狼沟“6.26”泥石流及巴底乡邛山沟“7.11”泥石流之前,该阶段的地灾防治工作几乎为空白,主要表现为无统一的政府机构统揽统筹该项工作,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基本上未投入资金开展群测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阶段为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至2013年,该阶段以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训唤醒全县上下开始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发动群众广泛监测加强预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阶段是2014年至今,该阶段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理念和县委、县政府“全域治理”思路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始启动实施“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通过实施避险搬迁、应急排危除险、重大工程治理、重点场镇和小流域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等系统性的工程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该阶段国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省、州投入到丹巴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的资金达3.92亿元。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思考
丹巴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并直接威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丹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国民经济状况,丹巴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据“全域治理”思路,以《丹巴县2016-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丹巴县典型小流域调查报告》和丹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为支撑,按轻重缓急和防治建议,按计划、分年度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应急排危除险、专业监测、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区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实现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 的目标。
防治对策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强化行政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地灾防治工作,领导是关键。县、乡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农村宅基地选址方面要严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尽量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要开展建设时也要以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可防可治为前提,同时必须优先落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情形的行为严格执法力度。
(二)落实防治措施
1.非工程预防方面。一是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与自救能力。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与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在游览道路上和风景点有危险的地段,竖立明显的灾害类型标记。二是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减少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采取退耕还林、减少开矿等方式,减少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来保持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禁止乱开坡地,禁止以各种形式挤占、堵塞沟(河)道;筑路削坡又不进行护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不经任何调查评估大肆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等。四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和网络的作用,若出现强降雨或持续较强降雨等不良天气时,应引起重视,县、乡、村应及时向当地居民灾害预警信号,组织村民避险,以免出现因灾人员损伤。五是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就当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免,只能采取对应的避让措施,特别是在进行宏观的经济和建设规划时,要尽可能避开这些区域。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如下图1所示。(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所谓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 一) 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 二)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 三) 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 四)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 五)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
所谓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现象);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避免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分清责任,实施治理工程;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1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2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作职责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做好本辖区内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切实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引导、鼓励各村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产煤乡镇同时做好煤矿采空区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或地质灾害事故时及时报告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
(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及时提供和交换地质灾害等信息。
(三)财政部门负责灾害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加大对基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投入,将基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项用于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并做好经费和专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公安部门负责灾害事件发生时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各类治安事件,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秩序,做好交通疏导,保障地灾应急处理人员、车辆迅速抵达灾害地区。
(五)建设部门负责建筑物及相关设施的防御地质灾害检查,并组织受灾人员、物资的转移和疏散;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工程建设工作。
(六)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的制作和统一,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同时强调防治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警示性语句。
(七)水利部门负责做好河道两侧地质灾害点排查,对堆积物及时清理,排除危险。对主要水库坝体加强监控。
(八)安监部门负责矿山生产技术条件监管,对较复杂地质条件矿井要监管到位,特别是地面裂缝与井底有沟通的矿井,要求及时停止,排除治理,避免重大灾害发生。
(九)交通部门负责县、乡、村公路两侧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危岩体等地质灾害的治理,并在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
(十)公路部门负责南沁线、榆黄线、208国道武乡段两侧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危岩体等地质灾害治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安全,并在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
(十一)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十二)教育部门负责全县中小学校舍、教学楼等公共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即时组织师生安全撤离并及时上报。
其它有关部门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及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或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有关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功效,采取集中培训和定点科学普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和知晓率,增强群众地质灾害识灾、辨灾、避灾和防灾的能力和意识,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普及专业防治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综合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抗、救相结合;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防治其他自然灾害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流域综合治理以及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防治地质灾害与城市发展、资源开发以及脱贫工程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是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县19个乡镇广大群众和正在我县进行工程建设的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等均为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对象。
培训及科学普及内容以地质灾害识灾、防灾、避灾基本常识为主,在具体的宣传培训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宣传培训对象、不同的宣传培训地区给予分类指导。具体内容主要有五大类:
(一)在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的方式和方法;
(二)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要点,临灾时启动和实施预案的注意事项;
(三)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相关规定和要求,指导群测群防工作的要点和方法;
(四)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活动中有效避免产生地质灾害的方式和方法;
(五)识灾、避险,山区农村房屋选址、建设中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要点(不当选址、切坡建房、修建高位池塘、乱堆乱放等);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及科学普及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负责制定培训及科学普及计划;
(二)按照计划安排通知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乡镇、村的人员参加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三)做好培训及科学普及技术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宣传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一)采取集中授课与点位实地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举办培训班、发放培训资料、宣传讲解和现场宣传等方式进行。
(二)根据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特点,邀请新闻媒体单位在县城广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宣传报道;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进行宣传时可采取在农村赶集时以横幅、标语、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三)县国土局、乡镇人民政府在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中,通过不定期不定点的巡回宣讲,对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进行培训及科学普及。
(一)强化培训及科学普及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县国土资源局和涉及重点培训的乡(镇)要通过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单等方式,配合宣讲团做好系列培训及科学普及工作。
2地质灾害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2.1麻格沟泥石流(A)麻格沟为雅砻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拔4702m的剪子湾山,在雅江县城北侧海拔2688m处汇入雅砻江,G318国道沿麻格沟主沟蜿蜒前行。麻格沟流域面积163.78km2,主沟长度17.35km,平均比降117‰,由10余条支沟汇合而成。据调查,麻格沟主沟本身为一条老泥石流沟,沟口可见古老泥石流堆积物,流域内有4条支沟也为泥石流沟。泥石流物源主要来自沟谷和岸坡上堆积的冰碛物、坡残积物和老泥石流堆积物[7-9]。在泥石流堆积物物质组成和粒度分布分析基础上,根据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标准,麻格沟主沟泥石流属于稀性泥石流的范畴,容重约15.5kN/m3。麻格沟曾于1989年6月、1997年7月、2005年8月和2011年7月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暴发频率评判为1次/5~10a[7-9],泥石流体积规模以中型为主。目前泥石流威胁G318国道、雅江兵站的安全运行,但如在极端降雨、多沟群发等情况下,麻格沟存在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并严重挤压雅砻江形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
2.2城北滑坡(B)城北滑坡位于雅江县城北麻格沟与雅砻江交汇处西南侧,滑坡前缘标高2600m,后缘高程2820m,相对高差220m。滑体宽240~360m,长200~220m,厚5~23m,体积约90×104m3。据郑万模等勘查研究[5],滑坡后缘物质组成主要为粉质粘土夹碎石,中部及前缘物质组成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含泥碎石及碎裂岩。滑坡的滑面(带)物质为砂岩、板岩角砾夹粘土,角砾大小一般为2~3cm,平均力学参数值c为15kPa,约22°。滑床为砂岩、板岩,剪出口位于G318国道内侧,比公路路面高2~4m。根据郑万模等计算,城北滑坡在天然状态和含水状态下稳定系数分别为1.07和1.01[5]。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城北滑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在饱水状态下,滑坡将会复活。
2.3城北危岩体(C)城北危岩于雅江县城北侧雅砻江右岸县城公路(老G318国道)西侧陡崖地带(图2),中心坐标东经101°00'47.5″,北纬30°02'13.9″。危岩体发育斜坡整体坡向75°,影响宽度145m,纵向长28m,相对高差约26m,坡面面积约4.1×103m2,存在发生大型崩塌的可能。由于公路修建切坡影响,斜坡较陡,坡度65°~75°,局部可达85°。坡顶为雅江县城居民住宅区和影剧院等公共设施,坡脚处为县城公路,公路外侧建有大量民房及商铺。危岩带范围内主要发育三叠系上统雅江组中段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粉砂质板岩夹岩屑石英砂岩,薄—中厚层状,产状165°∠67°,在危岩体中部可见花岗岩脉侵入体。危岩体所在斜坡褶曲、挤压现象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危岩体的东北侧,岩体因褶曲发生明显弯曲变形,总体呈舒缓的S状,局部可见连续的小型强烈褶曲现象,岩体表面产生明显的光滑摩擦镜面及擦痕等(图2)。复杂而强烈的地质构造使得城北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除软弱岩层结构面之外,岩体发育两组节理裂隙,第一组产状为90°∠65°,第二组产状为342°∠35°。采用吴氏赤平投影法分析(图3),表明第一组节理裂隙与岩层界面组合对城北危岩体的稳定不利。在外部振动、暴雨、岩体风化等因素影响下,岩体发生裂缝拉张和倾倒、坠落破坏。根据斜坡危岩体分布的坡体结构特征,结合已发生的崩塌进行反算、类比,斜坡危岩体发生崩塌坠落后,滚石最大水平落距12~14m,危岩崩落到坡脚后继续运动的最大距离可达5~7m,由此推断块石落后将影响到公路外侧。
2.4城南滑坡(D)城南滑坡位于雅江县城南侧的党校西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0°01'55.0″,东经101°00'3.7″。滑坡的主滑方向为105°,前缘标高为2620m,后缘标高2940m,相对高差320m,地形坡度为20°~50°,平均坡度35°。从平面形态来看,滑坡呈扁矩形,滑体宽190m,长370m,厚15~25m,总方量约140.6×104m3。滑坡自1994年以来,建筑加载严重,前缘北侧部分变形加剧,有复活迹象,滑坡前缘县党校堡坎错移5~8cm,院坝出现沉降及鼓涨变形,最大垂直和水平位移分别达20cm和10cm,紧邻党校的民房也出现拉裂变形。据郑万模等勘查研究[5],滑坡滑体物质上部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7m,中部为含泥碎石,厚8.5m;下部为含泥块石,厚5.5m,粘性土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滑床为三叠系上统雅江组中段变质岩,基岩滑床面出现弱—中等风化,产状210°∠80°,滑动面是坡积堆积层与基岩的分界面(图4),滑面形态呈现出中上部陡、下部反倾的特征,中上部滑面倾角30°~50°,中下部倾角10°~20°,反翘部分倾角15°。滑带土为粘性土夹少量角砾,厚0.3~0.7m,角砾表面有摩擦痕迹,呈次棱角状,具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滑带土天然内摩擦角为27°,内聚力20kPa。滑坡剪出口位于斜坡体内,距坡脚90m左右,剪出后滑体呈反翘超覆于冰水堆积物之上,现残留滑舌长约14m。采用瑞典圆弧算法,通过理正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计算表明,城南滑坡在基本荷载情况下,稳定性系数(K)为1.05,滑体基本保持稳定;当滑体饱水后,稳定性系数为1.0左右,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滑体饱水同时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时,滑坡已处于失稳状态。
2.5城南潜在不稳定斜坡(E)城南不稳定斜坡位于城南滑坡南侧,共涉及3个潜在变形体,自坡顶至坡脚分别为顶部危岩、中部潜在滑坡以及下部的岸坡滑塌。潜在滑坡位于城南大桥西侧土质斜坡体上,规模约为12万m3。在暴雨、地震及后期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易沿着岩土基覆面及第四系堆积体内部软弱结构面发生滑动;岸坡滑塌位于潜在滑坡体前缘街道至河岸之间,变形裂缝形态呈不规则曲线,裂缝长度达120m,距街道里侧约4.5m,延伸方向78°~85°,与雅砻江流向大概一致,缝宽0.3~25cm不等,伴有下错,错距一般为2~5cm,最高可达20cm,岸坡滑塌影响区面积约4200m2。调查表明,岸坡滑塌系在雅砻江水位涨落,砂卵石层的细粒充填物随着地下水径流不断被带走,再加上建筑加载而诱发,目前稳定性较差;城南危岩位于潜在滑坡上部陡崖地带,包括2个危岩带,各涉及3个危岩单体和1个岩体破碎带,地面影响宽度约180m。目前,危岩稳定性较差,时常发生崩落,对街道上车辆、行人及街道外侧居民安全构成威胁。
2.6雅江中学背后潜在不稳定斜坡(F)雅江中学背后潜在不稳定斜坡位于雅砻江左岸,总体坡向255°,坡度40°。不稳定斜坡高差约100m,影响宽度约230m,其变形主要表现为坡面孤石的坠落。这些因风化剥落或早期崩塌的块石广泛堆积在雅江中学背后斜坡地带,块度从数十厘米至数米均有分布,稳定性较差,在爆破、地震、强降雨等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滚落。
2.7城东隧道口滑坡(G)城东隧道口滑坡位于雅江县城东侧进出城隧道顶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0°02'01.4″,东经101°01'03.5″。滑坡曾于2001年8月26日发生滑动,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坡体下部部分房屋被推入雅砻江中,坡脚公路被压埋,严重阻塞了G318国道的正常运行。滑坡前缘标高2587m,后缘标高2656m,相对高差69m。从平面形态来看,滑坡呈半圆形(图1),滑体宽110m,长71m,厚约10m,总方量5.5×104m3。滑坡主滑方向为203°,与边坡的坡向基本相同。滑坡地处雅江组中段与雅江组下段的交界处,为一典型的板岩折曲—滑动型顺层基岩滑坡(图5)。滑床基岩为雅江组下段的中厚层岩屑砂岩夹粉砂质灰岩,产状190°∠70°。滑体主要由雅江组中段的薄—中厚层钙质粉砂质板岩夹岩屑石英砂岩以及上覆松散堆积物组成。由于岩层倾角远大于斜坡坡度(30°),加之滑坡区位于雅江向斜翼部,易于剥蚀,强度降低,易变形,它在上覆岩体的重力作用下逐渐向河谷方向产生剪切蠕动,当斜坡下伏的板岩向河谷方向发生剪切蠕动或破坏时,就会导致倾坡外的板理面上的剪应力增大,导致上覆岩体沿这一面产生滑移。由于岩层倾角大于斜坡坡度,前缘受阻,在强大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斜坡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随着上覆岩层沿板理面的滑移,在前缘形成应力集中,岩层向临空方向发展,即弯曲变形,当弯曲形成的裂隙与层面和后缘拉裂面贯通时,坡体失稳,沿着该贯通面滑出。滑坡整个演化模式可归纳为3个阶段:轻微弯曲阶段、强烈弯曲、隆起阶段和剪出面贯通阶段。同时,公路修建造成的切坡过陡和2001年2月发生的雅江—康定地震造成山体松动,是城东滑坡产生的重要外因。目前,城东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滑体下部修建了拦挡墙,进一步滑动可能性较小。但目前残留滑体坡度多在45°~70°,时有碎石自坡上滚落,对坡脚公路上行人车辆的安全构成威胁,加之残留滑坡结构破碎,在暴雨、地震等因素影响下,发生崩塌的可能性较大。
3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探讨
3.1综合防御体系建设综上可见,雅江县城地质灾害稳定性较差,危害严重,建议采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城区地质灾害进行防御。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或转移风险,管理途径主要有3种,即降低危险度、降低易损度和灾害保险。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标本兼治,三管齐下,采取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综合措施[10]。众多学者对我国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雅江县城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成因、稳定性和风险性评价结果,本文建议雅江县应尽快建立针对雅江县城地质灾害的风险综合防御体系。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内容应包括五大体系:防灾体系(城镇规划、搬迁避让)、监测体系(降雨监测、崩滑监测、洪水或泥位监测、视频监测、水位监测、工程监测)、抗灾体系(应急排危措施、护坡措施、支挡措施、截排水措施)、报警体系(临界降雨报警、变形加剧报警)和响应体系(组织撤离、伤亡救护、财产抢救、交通保障)。
3.2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根据目前雅江县城地质灾害分布、危害、稳定性、风险程度和防治现状,与目前地质灾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总体原则不同,笔者认为雅江县城地质灾害的防御应遵循“工程治理为主,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雅江县城地质灾害隐患点,着重从工程治理和抗灾体系建设、群测群防和监测报警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防治建议。根据物源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建议采用监测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麻格沟泥石流进行综合防治。监测内容包括上游降雨、中下游洪水位和泥位。工程治理措施以排导为主,并对主沟左岸稳定性较差岸坡进行工程支护。对城北滑坡防治,虽然在河流右岸公路下方坡脚处已经修建有挡墙,但从整体来看,公路上方滑坡需进一步防治,建议尽快开展工程治理。对城北危岩体防治,建议在危石清理的基础上,采取“分段治理、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即在南侧和北侧采用柔性主动防护网对坡体进行防护,对中部危岩斜坡采用SNS主动网和锚杆稳固相结合的坡面防护工程。同时建议对斜坡坡顶和坡脚处危险区内的部分居民进行搬迁避让,房屋进行拆除,减少坡体上部的加载,并合理规划上部居民的排水、生活垃圾丢弃等问题,防治表水入渗,降低岩体的风化速度。城南滑坡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勘查和初步治理,治理方式为在前部党校院内修建了抗滑桩,滑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滑坡体建筑加载现象严重,滑坡前部党校办公室墙壁裂缝宽达5~8cm,建议进一步开展应急勘查和专业监测预警工作,包括滑坡体的监测和抗滑桩的防治效果监测,并安装裂缝报警器等预警设备。另外,在管理好建筑规划和生活排水基础上,建议修建截排水工程。对城南不稳定斜坡防治,建议在潜在滑坡体前缘公路内侧外侧修建抗滑支挡工程,治理段长度约100m;对岸坡滑塌段公路的裂缝进行回填封闭,长度约125m,并对变形区的外侧河岸进行加固,防止河流的进一步冲刷、掏蚀,修建防护堤长度约150m;原用于城南危岩破碎带防护的被动防护网已损坏,已经失去拦挡效用,建议对2个危岩带进行清除浅表松动块体基础上,采用主动防护网、预应力锚索锚固和喷浆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工程治理。雅江中学背后不稳定斜坡下方已经修建有被动防护网,但由于坡高而且十分陡峻,松散块体在崩落的过程中存在弹跳导致被动防护网拦截失效的可能,建议进一步采用坡面防护和锚固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同时加强监测和排危工作的开展。城东隧道口滑坡防治,建议加强监测和灾害管理,对危险区内住户进行搬迁避让,树立警示标示,采用主动防护网等工程手段,对斜坡危险区段进行防护,避免岩石崩落。
全市去年地灾防治工作特点,概况起来四句话:
一是损失较大。尽管全市上下在地灾防治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地灾损失较大,教训深刻。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50起,同比增加28.2%,其中崩塌31起、滑坡17起、泥石流1起、塌陷1起。直接经济损失151.2万元,同比增长285%。特别是死亡2人、受伤2人,均系切坡建房造成,完全可以防范和避免,发生这样事故令人痛心!
二是部署较早。年初,市国土局按照市政府要求,会同相关部门,遵循“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编制了《__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修改完善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重新制作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等。
三是体系较全。一是我们网络体系较为完善。更新了各级防灾人员信息,建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完善了“市、县、乡、村、点”五级群测群防网络,防灾信息得到有效传递,措施得到有力落实。二是预警体系科学有效。国土和气象完善了信息共享、联合会商机制,预警信息程序得到了规范。全年共四级橙色预警7次,三级黄色预警16次,预报成功率85%以上。三是制度体系保障有力。排查、巡查、督查等制度执行较好,特别是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执行严格,做到了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全年共接报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0起,出动应急处置小组35次,应急处置50起,成功预报4起,组织地质灾害专项督查3次。
四是措施较力。一是宣传“力”。培训群测群防员和基层党员干部__2人。发放宣传材料1.1余万份。回答群众咨询1200多人次。二是演练“力”。岳西、太湖、怀宁、__和宜秀分别组织了应急演练,参演人数达892人。三是排查“力”。开展全市切坡建房安全隐患拉网排查,41212处村民、180处单位切坡建房安全隐患得到监管,发放切坡建房宣传年画4万余份进村入户。四是预案“力”。启动地灾三级应急响应2次,二级应急响应1次。积极应对第9、10、11号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501户、5564人。五是创建“力”。 __、宿松、宜秀高分通过“十有县”创建验收。六是防治“力”。全市申报小型地灾隐患点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项目80个,解除了317户和1所小学共计1277人的安全威胁。与此同时,市财政也安排了50万元资金,启动了市辖区地灾隐患点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已完成工程治理6处、避让搬迁1处,解除了11户41人的安全威胁。德宽路中段滑坡地灾隐患点治理也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于近期取得了重大进展,得到了省督查组充分肯定。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市“四山两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种特殊的土地构成,造成地灾隐患点点多面广,全市高达__5处,其大型2处、中型16处;居民切坡建房高达41212处,地灾发生概率较高,防范压力巨大。二是地灾防治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地灾隐患点不能得到及时治理和避让搬迁,时刻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地灾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的特点,防范难度大,有时突如其来,猝不及防,防不胜防,老点看住了,新点又出现了。四是有些地方还存在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必须立即纠正,以临渊履冰的心态,将地灾防治摆上位置、拎在手中、全力抓好。
4月28日,魏晓明市长在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市上下要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要深入排查隐患,特别是岳西、太湖、__等大别山区,要认真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提前落实人员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要细化防御预案,应对泥石流唯一有效措施就是做好预案提前预报预警,及时撤退转移危险区群众,坚决杜绝群死伤亡事故发生。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和逃生演练,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本领。
围绕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按照“防大灾、保民生、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实行“三个推进”。我认为,地灾防治成败关键看三点:一是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无伤人亡人事故发生;二是隐患点工程是否全面得到治理;三是新增灾害隐患点是否纳入了监控监测范畴。除此之外,要做到“五到位、五及时”,即巡查检查要到位、责任落实要到位、预测监测要到位、工程治理要到位、资金投入要到位,应急处理要及时、情况报告要及时、信息报送要及时、搬迁避让要及时、防范告知要及时。关于“三个推进”,即:
第一,要推进三项管理。一是推进组织管理。实行依法防灾,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__市地灾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类负责”和“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层签责任书,做到有人负责。二是推进制度管理。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监测预报预警、地灾巡查、灾情险情速报、灾害应急调查,地灾月报等六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三是推进隐患点管理。无论是老点,还是新点,都要按照市、县、乡进行分级管理,及时掌握隐患点现状,及时更新监测人和县、乡、村责任人通讯方式,及时发放“两卡”,做到有人管理。特别是对重点隐患点必须做到“一点一预案”。
第二,要推进三个坚持。一要坚持排查巡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点、点不漏人。重点加大对城镇、学校、医院、村民聚居区、交通干线、工程施工场地、矿山作业点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地质灾害隐患摸排。特别是对地灾隐患点,要排查再排查、巡查再巡查、检查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二要坚持预警预报。国土、气象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动会商,高质预报预警,及时对外。三要坚持群测群防。在群测群防上,要牢记“雨前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