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16: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乡村建设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乡村交通快效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但由于乡村交通社会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职权不清、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致使乡村交通成为管理空挡和盲区,无形制约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新乡村交通管理势在必行。
一、乡村交通面临的现状
乡村公路覆盖面广,连接广袤的县、乡、村、组,里程数占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三,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交通直接服务于“三农”,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乡村交通面临着“公益性”现状,在建管养运安方面,很大程度按照“公益事业”对待。一是没有控制性的乡村交通详细规划。乡村交通设计随意性大,甚至以领导的意见为转移,路面结构设计不规范、设计线路与实际路段情况不符、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设计,造成乡村道路坡度大、弯道多、拐弯急、视线差。致使乡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安全风险高。二是没有保障性的乡村交通资金来源。乡村交通资金主要来源于中省补助资金,需要县乡村一定数量资金配套和社会捐助。由于县级财力不足、乡镇资金紧缺、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捐助难度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交通项目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等模式,委托当地既无资质、无技术、无经验的村委会组织队伍自建。致使乡村交通质量差,使用年限短。三是没有系统性的乡村交通管理体系。乡村交通的发展,目前更多注重交通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的管理。“产业发展”的成片推进,一些企业在乡村安营扎寨,货运车辆不断增多,“双超”问题无人管;“产业兴旺”的初步实现,流转土地后的群众空闲时间增多,驾驶二轮摩托、电摩托、农用车等出行频繁,且驾乘人员老龄化严重,违规问题无人管;“建管养运”的严重脱节,养护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到位、养护措施不落实,造成路面水沟边坡养护不及时、路面损坏、交通设施破坏等问题无人管。致使乡村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二、乡村交通存在的问题
乡村交通点多、线长、面宽,通过近几年来乡村振兴的强力推进和精准扶贫的高效实施,乡村交通虽取得了决定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一)交通群体无安全意识。
部分驾驶人员酒后驾车、超员超载、逆向行驶、抢道追逐;部分驾驶人员驾驶的车辆未年检、无交强险,甚至是城市淘汰的报废车辆;农用车、二轮摩托、三轮车、电动车在乡村泛滥,部分驾驶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交通规则、甚至不能识别交通标识;部分留守老人为省事省时省钱,亲自驾驶电动摩托组合接送留守儿童上学和放学,无安全意识又严重超员;部分群众把乡村公路当做公共资源,随意在公路上铺晒粮食、摆摊设点、堆放柴草。
(二)交通运输无设施保障。
乡村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因资金原因,未按照“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要求,增设交通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部分公路坡度大、弯道急、搭接多、临水临崖,未安装波形护栏和警示标识;部分公路两旁的学校、院落、企业等出入的人车较多,未安装减速带和提示标志;部分公路路面狭窄,安全风险点和风险源多,车辆只能单向通行,未按技术规范修建错车道。
(三)交通执法无强硬措施。
乡村交通管理有交警、运管、路政、农机、道安办、派出所、交管办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明确但交叉、执法配合但推诿,结果是多个部门管不了、管不住、管不好一辆车;乡村交通里程长、范围广、车辆多,交管部门人手少、装备少、车辆少,上路执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对乡村一些交通违法行为缺乏震慑力,多数驾乘人员都抱有侥幸心里,与交管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乡村道路车辆种类繁多,无牌无照驾驶、非法营运、违规载客、对抗执法已成气候,虽常常开展执法,但缺少强硬的措施,乡村交通运输违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三、乡村交通管理的建议
乡村交通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客观面对、探索改变、创新管理,才能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一)建设、管理、养护“三到位”。
一是公路规划建设落实到位。新建的乡村公路对路基、路面、路肩、路沿、错车道、涵洞、水沟、边坡、弯道、坡度、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等严格按照乡村公路技术规范规划设计、送审和评审;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确定,项目业主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依法依规开展,绝不允许采取“一事一议”等委托的方式让无资质、无技术、无业绩的单位或者个人建设;在项目建设中落实好“七公开”公示牌制度,主动接受村“两委”、党员干部和社会的参与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按图施工、对标施工、规范施工。二是安全设施管理落实到位。坚持“应安尽安”的原则,在乡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和事故“黑点”路段,增设波形护栏、交通警示标牌、限速标志等安全设备;在重要道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医院、学校、企业、院落等人居密集出入口,增设信号灯、人行横道、减速带、提示牌和照明等安全设施;为确保公路安全设备不被人为破坏和损毁,将监督管理举报职能添加至“村规民约”和村“两委”工作职责中,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和村“两委”第一时间的作用。三是公路管理养护落实到位。乡村公路路网密、里程长、管理分散,无法依靠公路管理部门的专职养护人员养护,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严重滞后,致使公路两侧杂草丛生,占据了有限的使用路面;水沟涵洞淤泥阻塞,排水十分不畅,路面冲毁严重;边坡安全隐患突出,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为了加强乡村公路养护,采取“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把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交管办和村委会,以乡镇和行政村为主体,设立养护作业班组,加强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巡查,同时倡导全民爱路、护路和养路意识,切实把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从行业行为转变成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群众行为。
(二)机制、资金、服务“三强化”。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出台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安工作实施意见,使之形成“政府主责、乡镇主抓,部门参与,群众配合”的乡村交通管理新机制,将乡村交通管理纳入交管部门、各乡镇、各村委年终考核指标,与“安全生产”和“综治指数”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乡村交通管理委员会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全县乡村交通管理工作督查通报会,及时通报各乡镇各村组交通管理情况,对交通管理问题突出的乡镇村组,县级分管领导约谈乡镇主要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约谈村“两委”;乡镇“交管办”每月编制好“两库一图”,及时更新辖区乡村交通管理排查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确保制度上墙、台账上墙、业绩上墙。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黄金时期”和乡村振兴政策支持方向,结合乡村振兴谋篇布局,精心包装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注重包装优势项目,加强交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有序开放交通建设投资市场,加大与交通建设领域企业对接力度,用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社会资金;统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地方债券等资金来源,加大涉农资金的拼盘整合利用力度,集中力量推进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三是强化服务深度。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整合乡村客运资源发展片区客运,实行一片区一公司,将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对公司财政补贴、减免税收、政策扶持等手段,降低经营成本和收费标准,让群众有车坐、坐得起、坐得方便、坐得安全,彻底解决乡村客运散、乱、险、贵等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市级公安车管部门要简政放权,主动深入乡村基层,服务基层,在乡村基层开展微型面包车、农用车、三轮车 、摩托车等车辆及驾驶人业务办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有效解决乡村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车辆不注册、不年检、不保险,驾驶人不考驾驶证、驾驶证逾期不年审等问题,逐步使乡村车辆和驾驶人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县级交管部门通过定期召开乡村驾驶人、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交通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例会,通过警示片血泪史教育和交通管理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群众交通管养知识、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一、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导致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1)全县高级卫技人才少,人员业务素质低,服务能力不高。由于乡镇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现有的人事工资制度僵化,医院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无法为高尖人才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一些医学名校的学生不愿到基层医院来,即使有来的也因无法适应艰苦的环境而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医院,造成医院的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医疗服务能力偏低。全县医务人员共1829人,其中高级职称仅22人,中级职称75人,初级职称1257人,无职称的475人。而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如某镇卫生院在编50人,其中医师9人,医士26人,无职称的15人,临时工14人。全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和专科医师,如外科医师、五官科医师等。
(2)部分医疗设备欠缺、老化,医疗业务用房不足,服务环境不适应群众就医的需要。全县在用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村卫生院实行三项建设时配套起来的,如200毫安X光机、手提式B超机等,大部分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从而影响诊断;还有部分设备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置的,至今仍未还清款项。全县卫生院拥有业务用房面积73940.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有4754.6平方米。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服务单位对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只是对门诊、急诊、病房进行了简易的修缮。
(3)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套及急救网络尚未健全。不少镇级卫生院急诊室、消毒供应室等未能按新规范的要求建设和配套,污水处理系统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中医科、中药房未能按照省有关要求建设和配套;大部分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尚未建立和启动。
目前,全县镇级定点医疗机构18家,虽然近年来各镇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地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了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但基础设施、医疗及管理服务水平仍然落后。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需求,部分群众不得不选择到医疗费用高而医疗报销补偿标准相对较低的县外医疗机构就诊。
2、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1)县乡卫生院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过高地追求利润。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卫生院运行成本费用在原来耗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收费成本、医疗风险或纠纷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本、防控物资储备成本、医疗垃圾处置费等。目前县乡卫生院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都是差额拨款,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了能维持正常经营,普遍存在药品超限额加价、擅自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乱收费现象。虽然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后患者能报销部分费用,但由于医药费用总体较高,自费部分仍然很多,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一定程度了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应。
(2)财政投入不足。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财政投入仅占20%,镇级卫生院更是偏低。由于职工工资津贴、奖金没有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全县各医院大部分实行职工待遇与业务挂钩制度。医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发放,个别科室对外实行承包经营。如某镇级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全部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提成发放;疾控组则实行独立核算,其日常成本办公费及人员一切补贴和政策性津贴由科室自行负责。
3、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小且单一,会计的工作量也随之较小,导致多数乡镇卫生院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财会业务基本由医务人员兼办,账簿设置不规范,业务处理不及时,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加之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随意采购药品及耗材、设备的购置或报废不入账、大额现金支付、药品加价计算超标、私设“小金库”、不合规发票入账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存在没有实行招投标、资产购置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建立财务监管或内审工作机构,未能按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审计,行业监管名存实亡。
二、加强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人才结构,多途径培训和引进卫技人才
要不断加大力度,多途径积极推进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可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带教,采取集中面授、网络远程培训、区域集中讲课,以及医疗队员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B超、骨科、检验及仪器设备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应选派一批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公立医院学习挂职,下派一些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流服务。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县医院应承担起主要培训任务;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每季度应在乡镇卫生院专题培训一次。通过提高乡镇医务人员待遇以及把干部选拔、职称评聘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等优惠政策,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开展医务人员轮岗试点,缩小城乡技术力量差距,解决城里挤、乡镇缺、流向不合理的问题。要着眼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实行专项招聘或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急需紧缺人才。破格引进外地高技能人才,具有高学历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到事业单位工作,不需要通过公开招考。
2、科学划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
要科学界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重点,制定规范详细的分级诊疗标准。逐步改善就医流程,实现乡村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彻底改变“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等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考核、晋升、淘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实行岗位津贴、福利劳保、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服务在基层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
3、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卫生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卫生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实行先预拨,年终按考核最终结果核拨至基层医疗机构,按规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应按照国家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基层医院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支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解债务,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不合理债务。
4、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按照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建立适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注重中医、民营医疗机构、120急救体系的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整合在整个服务体系网络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120急救体系体制机制,解决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要继续抓好乡镇急救站点的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要大力整合卫生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协调体制,制定好公共卫生服务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各种预案。
5、将职工工资、津贴、奖金各项经费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职工编制标准、工资及津贴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经费,及时拨付,取消个人收入与业务挂钩制度,解决产生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经费逐步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二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所)各项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
6、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管
各医疗单位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特别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财会人员,从根本上解决财务混乱的问题,做到靠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行为。建议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财务监管股室和内审工作股室,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定期对全系统各单位开展财务检查,对下属医疗机构财政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定期审计监督,切实提高县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另外,要不断优化就医环境,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构建良好医患氛围。
乡村医生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的特殊时期,绝大多数人员仅经过短期培训后,就承担起农村防病治病的任务,他们曾为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农民卫生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在岗乡村医生队伍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医生队伍由于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技能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致使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急需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和促进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1 存在的问题
1.1 队伍老化,后继乏人 宜昌市夷陵区共有182个行政村,228个村级医疗机构,在岗乡村医生552人,35岁以下67人,占12.1%;35-50岁197人,占35.7%;51-60岁200人,占38.3%;60岁以上58人,占11.1%。由此可见,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十分严重,超龄的因为老无所养不愿退,年青的由于以下原因进不来:一是待遇偏低,收入不高,且没有养老、医疗保障,工作环境大也多较差,导致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愿干乡村医生;二是风险较大,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患者家属往往狮子大开口,经济和精神均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致使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敢干乡村医生;三是人才引进机制不畅,少数愿当乡村医生、也具备资质的人,不一定能被村委会聘用,一般乡村医生多是本村人,非本地人很难在异乡被村民接受,这也导致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干乡村医生。
1.2 学历较低,水平较差 乡村医生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从调查情况分析,夷陵区522个乡村医生中,初中及以下166人,占31.8%;中专及高中328人,占62.8%;大专28人,占5.4%;其中具备执业医生资格的10人,执业助理33人,执业护士17人,三者总和也只占11.4%。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自学能力、专业水平相应较差,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且乡村医生本身是农民,部分人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没有精力也缺少时间学习业务。由于目前缺少政策上的保障,如果要脱产学习就会收入锐减的现实。在工学矛盾和生存需要的双重阴影下,他们只能选择以急功近利地“行医赚钱”来维持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学习,无从长远考虑,结果就是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3 诊疗行为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村卫生室“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的现象很普遍。进药渠道混乱,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药品乱用、尤其是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乡村医生普遍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很多仅凭个人经验从业,并不按规范要求行医。这种纯粹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的个体经营模式,容易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2 对策
2.1 改革现有的机构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设置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职能和基本医疗任务,坚持公益性质是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即村卫生室全部由政府公办,设立和运行由政府财政负担,明确村卫生室的产权归集体所有,坚持村卫生室的非营利性性质,由于历史原因,对乡村医生在兴办村卫生室中的个人投入实行“逐年折旧、离任退款、滚动运行”的方式进行投资回赎。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维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赖以持续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不仅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且还将其纳入了经济建设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一个独立的法律制度。这对经济建设的全面规划、工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新污染源的严格控制和老污染源的强化治理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或不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将会阻碍今后环评工作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设项目环评中存在的问题
1、现状监测项目不全面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最初步骤之一是叙述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 提供基本数据, 并以此为背景预测与评价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基本数据一般包括环境要素、生态状况、文化和社会经济等方面, 其中前两方面数据应通过环境现状监测获得, 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失生态部分数据。如涉及排放气体污染物时缺少敏感植物叶片的定性定量分析, 涉及排放水污染物时缺少底栖生物分析和水体动物体的重金属富集分析等, 使现状监测仅停留在一个反映环境影响浅层次的水平上。
2、监测点位、频次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 对环评现状调查与监测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 对不同等级评价项目的监测点位、频次、时间等也有明确规定。而在实际监测中, 环评单位常要求降低监测频次,缩短监测时间, 甚至删去特征因子, 以不具代表性的数据评价与分析, 导致环评结论错误。
3、对监测机构资质和能力的要求不够
对于现状监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 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每年需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考核。但现行的有关环评的法律法规却未对现状监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环评单位可以随意选择任何一家监测机构。由于目前环评采用市场化运作, 存在着价格竞争现象, 在利益驱动下, 环评单位大多考虑监测费用, 较少考虑监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 形成了只要是监测机构就可以承担环评现状监测的不合理现象。
4、数据引用不规范
有些环评单位获得现状监测数据后, 不按照数据统计规律的要求, 随意修改、删除超标数据, 以获得所谓理想数据; 有些环评单位引用不具代表性的历史数据, 不顾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状况发生变化的事实; 有些环评单位甚至还随意引用无出处的监测数据。
二、建设项目环评中对策建议探讨
1、认真做好工程分析
工程设计单位最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他们熟悉生产工艺过程和实际的生产操作运行情况,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污染源类型、分布情况和应该采取的污染控制对策及其控制效果。因此,工程设计单位比较适合承担工程分析工作,或者由设计单位和评价单位联合承担,还应该请建设企业参与,这种优越性是任何跨行业的工程分析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环评工作的超前性,有时难以对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数量作出准确的统计,这时就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多渠道的类比分析,并对各种数据进行反复核校。就生产废水而言,只要能争取设计单位的积极配合,基本上是能够得出比较客观的分析结果的。但废气部分却不尽然,因为有个捕集效率和跑、冒、逸、散等类型的无组织排放问题,这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量常为有组织排放量的数倍甚至更大,往往会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形式,进行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则不能不加以重点考虑。
对于生活污水,有的建设项目只是经过隔油池、化粪池等设施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放,其排放量一般要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0~30%。BOD5、CODCr、SS 等污染物浓度都是比较高的,其绝对排放量相对于生产废水也是比较大的,甚至超过生产废水。少数报告书对此只作一般性的评述,而未计入排污总量,这将会导致环评结果的失真,对此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2、用区域评价指导建设项目单项评价
建设项目单项评价应与本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结合起来,积极推广整体性的区域评价,对未来建设项目的布局、工业结构、建设时序等进行论证,提出整个区域经济建设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协调好人口、环境与开发建设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区域环境评价的宏观指导下,对经济开发项目进行单项评价,至少有3 个方面的优点:
(1)由于区域性环境评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利用的基础资料和有关数据相对完整、连续、准确,得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精度高、可信度大,用于指导工程单项评价有助于提高环评工作的质量。
(2)将区域环境评价所取得的成果应用于工程单项评价,可减少一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及部分现场工作量,可以缩短评价工作周期。
(3)可以适当地节省评价费用。
3、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客观公正、准确可靠、实事求是,对厂址选择、建设项目规模、工程设计中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等,应有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见。对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环境效果明显,要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计真正起指导作用。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还应提出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等。
4、切实把好审查关
做好审查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审查班子,即使临时邀请专家也应该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尤其要有对该行业比较了解的环境保护专家。为防止走过场,在正式审查之前要提前数天把资料送发到有关专家(代表)手中,以便于他们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阅、及时发现问题;为使专家和有关代表能够充分地发表意见,也可以采取书面形式。
对于环评大纲,审查的程序可以简化一些,规模也可以缩小一些。审查的重点宜放在如下几个方面: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的确定是否适当;工程分析的方法、内容及其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当;评价采用的方法、手段是否可靠实用;评价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等。对于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报告书的内容和深度等是否符合评价大纲要求;工程分析是否全面(有无漏项);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分析结果是否正确;评价结论是否真实可信;建议对策是否切实可行。
5、进一步提高报告书的质量
作为建设单位,选择环评单位要慎重,委托评价任务之前要对环评单位的技术力量和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已经取得的环评工作业绩等有一定的了解。有些能够承担环评任务的单位,虽然有许多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但真正从事环评工作的却很少,或者虽有一些环评人员但专业配置不齐全,无法真正满足环评工作的需要。如有的环评单位由于承担评价任务不多、缺乏工作经验,就可能会影响到报告书的质量;有的环评单位虽然做了大量的环评工作,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但有时为了广接任务多创效益而形成了“人人都会评价”的局面,由于每个评价项目人员配备的不平衡性和环评工作的跨行业性等,同样也会使报告书的质量不高。作为建设单位,了解这些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应该在“任务委托书”和工作合同中,对报告书的质量有专门的条款规定。报告书质量不高甚至评价结论有严重错误的,建设单位可以拒付评价费用,必要时还可以令其承担经济赔偿乃至法律责任。作为环评单位,首先要有高度的事业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严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要讲信誉、把环评质量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环评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经常注意收集兄弟单位一些质量较高的报告书和已经取得的环评成果,并对此加以分析研究,认真吸取他们一些好的经验,以逐步提高本单位的环评水平。为使环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还应该指定一名知识面广、技术全面、理论水平高、环评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环评人员负责编制评价大纲,并全面负责整个环评项目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尤其是环评技术方面的工作)。因为环评大纲是整个环评工作的灵魂,对整个环评工作和整个报告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环保管理部门,应该为逐步提高本地区环境评价的技术水平和环评报告书的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可以组织有关单位或部门的技术力量编制适合本地区而又比较实用的环境评价手册(或指南),其中应尽可能列出一些常用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的评价参数;可以向当地环评单位主动推荐一些优秀的环评成果和一些好的环评技术方法及经验,组织他们学习好环保法规政策、交流环评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协助建设单位物色专业对口、评价水平较高的环评单位,也可以采用公开竞争招标的办法,协助建设单位正确选择环评单位。
如何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早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就指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完成这一任务,一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尽快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化运作体系和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二要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用先进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经营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科技含量;三是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多做努力,拉长产业链,提高收益率。仅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来看,每一项具体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农村生产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统一经营,只有村集体统一经营的存在,才能为首要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和组织保障。通过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可以发现,存在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村子,建设的步伐更快一些,“统”的程度越高,建设的速度越快;失去或少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村子,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就慢许多,有的村子甚至没有多大变化。
二、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
由于农业的自然、经营、技术等特点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能推行单一化的土地经营模式,必须充分发挥不同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以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土地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其中的集体统一经营应该是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专业化的服务。主要表现在:管理集体所有的土地、农业设施和公共财产;确定公共提留的数量、比例和用途;组织农民从事某些农业基本建设;为承包户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种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在原生产大队的基础上形成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在“统”的层次上,曾发挥过组织协调、生产服务、公共积累等重要作用。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当一部分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集体统一经营在许多农村已经是名存实亡。这主要是由于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区域行政管理上的从属关系捆绑在一起的。集体经济组织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与农户不是平等的利益主体关系,更不是以利益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关系,导致服务行政化、利益平均化,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许多村子实行完全的“大包干”,原来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全部处理了(要么均户分掉,要么卖掉),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失去基础,统一经营乏力。
三、集体统一经营缺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而先进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又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承受能力的经济组织作为应用载体。有了集体统一经营和服务,不仅可以加强对农户进行科技信息指导,避免重复性、落后性、浪费性的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也可以为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户签订技术合同,转移农业技术应用风险提供组织支持。关键要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现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由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小规模的一家一户生产不适应也不利于农业先进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从经济学上分析,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是排斥技术进步的。因为,农业上每一项技术的进步,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如果大于其边际投入,才有效益可言。当农业经营规模太小时,无法分摊技术进步的成本,就限制了技术进步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增。随着农业技术研发和运用的市场化,农业生产技术还存在着市场风险,并且分散经营的农户缺乏科技意识,对新技术的内在需求明显不足,农业生产技术的保存和传续主要依赖于长者对后来者的言传身教。从而导致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的贡献率较低。
(二)对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影响
农业的经营规模(指种植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土地的经营规模。表现为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中,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收益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实现,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单位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大小。我国农村在实行和包干到户的过程中,基于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基本上是按人口实行“均田制”。又由于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仅剩下“家庭分散经营”的单一经营方式,家庭经营土地的规模也都很小。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单位农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额(农业机械、水利设施、田间管理费用等)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土地不能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所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是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它完全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
农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产业,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轨时期更是如此。一方面,农村及农业改革存在着大量的资本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及农业生产可支配的资金日渐短缺。在农业生产的三大投资主体中,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信贷资金的借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种限制,而且也受农户传统观念的制约,投入也十分有限;农户是目前的主要投资者。由于农户可供积累的剩余不多,又没有可供增加的投入要素。就一个家庭而言,在一定时期里,土地、劳动力以及技术的投入基本上是不变的,新一轮生产过程不过是上一轮生产过程的简单重复,甚至作物种类、作物在地块问安排,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能由村集体作为融资组织去筹措生产资金,不仅要比个体农户分散筹资容易些。而且能保证数量,更有利于统筹安排,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抑制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和稀缺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而且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后,许
多农村由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缺失,致使农业生产尚未形成连片种植、统一管理的格局,村集体原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丧失了作业服务功能。而且,农民个人或联户是否购置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主要取决于农民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承受能力。这就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现有的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等也在挤占耕地,并且破坏了耕地的质量,导致耕地数量质量均在下降。而农村建设用地存在居民点多小散,粗放不集约现象显著,有些村宅基地更是达到人均一亩地。因此,此种情况下,将农村建设用地通过腾挪、复垦、迁建等手段,达到节约集约利用,节余出的指标用于城镇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使用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技术工程等手段,将若干需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与拟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相组合,通过拆旧区土地复垦、建新区安置出让,资金主要来源于建新区出让,来达到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农村建设用地更节约集约,城镇建设用地有序稳健增加的目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的不足,也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农村的精神文化风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但也应该注意到,随着试点政策的执行,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也相伴而生,文章立足于试点实施的现状,着重分析挂钩实施的意义、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标在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的城乡结构与布局,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各项用地布局,促使田水路林村相互配套完善,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农村集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城镇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以缓解用地矛盾,以其更好地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村。
1.1 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田面更加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更加提升和完善,有的甚至采用滴灌等较为节水的农田设施,这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加大了土地产出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通过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能够归还建新区占用的挂钩周转指标,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推进农村与城市全面接轨、保障国家级地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用地支撑。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些地方以“增减挂钩”的名义,过度实施拆村运动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但一直受限与建设用地指标,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使地方政府可通过这一手段得到指标,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对于开展这项政策最有积极性,扩大挂钩项目范围,跨区域使用周转指标,耕地占补平衡不到位等现象很突出,破坏了耕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然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目前正处于试点之中,擅自扩大挂钩范围,不仅违反了国家政策,更有损于国家的形象。
2.2 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纠纷不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使农民住上了楼房,统一了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农民得到实惠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农民的知情权的不到保障。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拆迁安置过程中处于被动,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显著。二是违背农民意愿。农民的生活传统被破坏,距离自留地、粮食地较远,没有地方存放大量的农具农用机械等。三是补偿标准低。集体建设用地缺乏基准地价评估体系,而相关宅基地补偿标准较低,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未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致使农民的权利和利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2.3 复垦出的耕地质量较差,且难以达到耕地占补平衡
第一是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质量较低。新复垦出的耕地往往含有大量砖块,颗粒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且复垦后的几年不能用于作物种植,更有甚者,占优补劣,占水田却补旱地;第二是拆旧区拆迁难以进行,部分地区由于村民补偿未到位或者农民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拒绝搬迁,造成拆旧区进展不利,土地无法复垦,耕地占补平衡难以为继。
2.4 周转指标归还不到位
目前的政策是城镇建设项目先占用建设用地,然后农村复垦数量不小于占用建设用地的规模用地补充耕地,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指标的归还受制于很多因素:资金不足、领导换届、拆迁受阻等等。而与此同时,未明确对于不按时归还周转指标的惩罚强制性措施,致使有关人员有恃无恐。
3 对策
3.1 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村庄的拆迁工作要由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去实施,拆迁之前做好货币或实物补偿工作,要每个村民都签字表示认可,补偿标准尽一切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能因为有些村民闹事就给予额外补偿,破坏公平性,这样会丧失公信力,暂时解决了问题,却往往使矛盾更加激烈,致使拆迁失败;其次,安置农民的时候要尊重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比如专门开辟地方用于农具等的集中放置等;再次,对于失地农民要根据其意愿,提供再次就业机会,或协调补充同等数量耕地等。
3.2 补充耕地不仅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一方面,加强对复垦后耕地质量的验收,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可参考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体系来评估复垦后的耕地,保障复垦后耕地质量不降低;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低于占用耕地的,相应核减其建设用地指标。
3.3 亟待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
2存在的问题
该工程为已完工程,并交付使用,工程结算审核也已结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审查,我们发现该工程的实施阶段从招投标到竣工结算审计各程序都已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基本符合要求,工程竣工经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达到使用要求。然而,经过我们的审查还是发现在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该工程公开招标后,某施工单位(以下称承包方)中标并与发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价款为3210.35万元,合同约定采取固定单价包干及少量签证计价的形式确定结算价款。之后,招标所用图纸经大幅修改形成施工图,发包方为此委托一家造价咨询单位与承包方根据修改后的施工图分别计算造价并核对,并根据核对确认后的预算造价签订补充协议,价款为3980.81万元,约定固定总价包死,结算时只调整设计变更和签证部分。前后两个合同价款差距770万元,此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2我们发现发包方对现场签证程序上的把关还是比较到位的,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在签证上由监理初审、发包方工程师复核后签字并加盖工程部印章。但该工程再次核对预算包死总价后所发生的变更、签证还是数量较多、金额较大,结算审计报告显示结算价比补充协议的固定总价3980.81万元又多出630多万元。而在其中,我们认为有些不应增加造价。例如:该项目外墙面砖原为水泥砂浆粘贴,在2004.10.29交底记录第5条上承包方提出“外墙面砖采用界面剂与水泥按照1:5比例配置,厚度5MM粘贴”,发包方答复“同意此方案”。其结算审核报告上按照施工方的建议调增了44.73万元造价。我们认为不应调增造价。
2.3发包方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核定的结算造价为4611.23万元,并出具了正式的审核报告。之后,发包方在此报告上修改又扣减了28万元(扣减了基础垫层面、砖模侧壁、砼外墙面防水砂浆子目)。我们认为此举不妥。
3问题分析与建议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对其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3.1问题1分析。前后两个合同价相差较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招标太仓促,设计图纸未完善就招标,导致工程量清单不准确,其中多项子目内容与完善后的施工图纸不符。先走招标程序,签订施工合同后,再根据完善后的施工图纸重新核对预算价,看起来省了时间,其方式不可取。通过招标前后图纸对比,不少工程量清单项目不仅是数量变化,其工作内容、项目特征也已更改,与之对应的投标综合单价多数不能延用,工作内容、项目特征更改的子目单价需要重新计算。以其中某幢土建工程为例:原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清单项目59条(遗漏钢筋砼柱等子目),图纸修改完善核对后增为116条。原工程量清单中钢筋砼墙标号为C35、C40,图纸修改后为C25、C30。所以该工程虽然经过了招投标的合法程序,但没能实现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合同价款的目标,并且使得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控制造价的作用打了折扣。
[建议]为了更好的发挥招投标的作用,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施工中出现过多的新增工作量及需要重新核价的新增项目,防止结算价与合同价偏离过大,甚至超概算,招标前一定要准备充分。所以我们建议发包方今后在招标前与设计单位、招标单位充分沟通,必须将设计图纸细化完善,尽量将工程的相关费用考虑周全,提供完善的招标文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用于招标,以免影响招标的效果,使招标流于形式。
3.2问题2分析。对于上述在外墙面砖粘贴材料中加界面剂的项目我们理解为:发包方所关注的是工程质量与效果,发包方认为承包方提出的此项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同意实施。但这并不代表发包方同意由此增加的费用,发包方没有要求提高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提交合同约定的合格工程本是承包方应尽的义务,而且此方案也并非由设计单位或发包方提出,而是由承包方自己提出,可视为承包方为保证达到施工质量采取的措施。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扣除此项费用。
[建议]由于工程变更、签证为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所以我们建议发包方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具体需注意以下方面:①施工前全面理解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按图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抑制合同外费用的增加。②严格把关施工的现场签证管理,制定现场签证管理制度,落实签证责任,强化签证程序,严格签证手续,把握签证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③当发包方需要变更时,工程部现场人员应会同审计部门、设计单位分析执行这些变更的代价和效果,对变更涉及的造价调整和工期延误进行测算,再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不合理的变更。④在施工过程中,有时承包方会提出一些关于技术上的变更建议,不否认其中有些建议有利于工程质量、工期的控制,但也有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造价,如建议变更原投标报价低的项目得以重新计算。所以,对承包方提出的变更,发包方更要分析这些变更的原因和目的,分析此项改变是否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先预料到的,如此项改变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报价时能预料到的,可以认为此项改变不构成变更,发包方不必变更令,同时认为因此改变而产生的费用在投标报价中已考虑。另外,由于承包方应对所有现场作业和施工方法的完备、安全、稳定负全部责任,所以通常情况下施工方案变更造成的损失由承包商负责。通过这样处理,可以避免建设单位承担不必要的经济风险。⑤由于设计单位对于提高质量和安全系数的建议一般不会反对,所以应避免施工单位擅自联系设计单位,通过设计单位出具变更通知,以此增加造价。⑥出于利益考虑,施工单位只注重办理增加造价的签证,对变更减少的项目或内容完全变更的项目,发包方也应出具设计变更或签证,防止结算时漏掉扣减,让承包方钻了空子。
3.3问题3分析。我们认为结算审核报告作为最终结算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应慎重对待,发包方对工程结算的把关应在出具结算审核报告前进行。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促进美丽吉林建设,从2015年开始,我省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经过村申报、乡(镇)把关、县(市、区)推荐、市(州)审核、省综合确定等工作程序,并经专家论证会讨论通过,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最终,确定榆树市五棵树镇爱国村等108个行政村为2015年省级美丽乡村,名单已经发至各地。为了进一步对108个美丽乡村进行再完善,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再提高,经过省检查组实地督查和专家论证后,现提出今后建设完善提升工作意见。
一、完善提升工作的主要内容
总体上分为10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进一步完善建立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长效维护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日常保洁机制,建立有效可行的村规民约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绿化美化建设水平;四是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文化品牌,包括完善文化广场、建立宣传栏、丰富墙体文化、挖掘历史名人、保护古井古树等历史古迹、建立村史馆等;五是完善村级“一站式”大厅服务功能,主要是增加农村电子商务、快递、便民服务等;六是推动新农村与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七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八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九是加强规划村屯未来建设方向和项目安排;十是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针对每个村的今后完善意见见附件。
二、完善提升工作的时间安排
从2015年末至2016年末,利用1年时间,对108个美丽乡村进行再完善、再提高。
三、完善提升工作的资金安排
完善提升资金由市、县两级专项资金投入为重点,乡村和农民投入为主体。
四、完善提升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是各地要加强领导,切实把美丽乡村完善提升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加强部署,积极作为,制定具体实施完善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完善提升工作,全力打造本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新目标、新标准、新面貌。
二是各部门要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帮扶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规划指导,整合部门力量,倾力支持农村建设。
1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经济实体。受宏观经济影响,大部分沿海企业都主动缩小生产规模,有的甚至关停。金融是与经济最为密切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变化及各级政府为经济“保增长”纷纷出台各项经济金融措施都影响到银行的业务经营,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应对。本身“体弱”的农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观云卷云舒。新形势下,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趋利避害,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承载能力,需要我们迫切的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以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业务经营方面
1.1.1 “三农”大环境不容乐观 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压缩人力成本的迹象,成批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而农村经济毕竟尚欠火候,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将失去或减少务工性工资收入;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化程度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低迷徘徊趋势,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又在增长,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务农收入;农业产业化链条脱节,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市场物价的上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大,农民的增收空间将更加狭窄。在大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的业务经营及风险防控势必受到影响。
1.1.2 小额农贷的发展空间受限 长期以来,小额农贷以其操作简便、额度小、风险小而分散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成为农信社的“金字招牌”。但在连续增加支农投入高基数上,加之当前不景气的市场新形势,市场有效需求主体趋于饱和,其利率也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贷款,成本较高,加之民间借贷盛行等因素,导致深度推广较困难,继续加大“三农”投放难度加大,小额农贷的市场需求遭到“瓶颈”效应,形成挤压。
1.1.3 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 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信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1.1.4 市场竞争白热化升温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化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市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信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风暴愈演愈烈,“竞合”时代全面来临。
1.1.5 深化改革面临阻力增加 当前农信社深化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给农信社的改革带来的冲击不可说不大,对农信社实现稳定发展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在信用社各项经营都面临很大考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信用社实力,进而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向现代银行迈进,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1.2 风险管控方面 首先是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其次是既投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信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再者,由于小额农贷萎缩,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短缺,加之近些年县域房地产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信用社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投资在房地产行业。而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导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农信社试图通过业务规则的调整刺激房地产需求,旨在将不良资产收回,不至于形成呆坏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如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问题。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应对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像海啸一样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2008年9月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地,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政府支持的房贷巨头被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随后,又传出花旗银行申请破产保护。这一系列事件预示金融危机已愈演愈烈,且已冲击到各国的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无论是雷曼兄弟的破产还是美国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遭遇危机,尽管其中翻船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的风险防范管理出了漏洞。美国金融危机警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强化经营理念,走出一条规范、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这需要在强化农信社风险防范,强化农信社科学创新,强化农信社有序竞争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P231-232.
[2]顾祥林,孟建斌.中国农村信用社模式之选择[N].金融与经济.1991年第10期P7-8.
[3]赵越.加入WTO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对策[N].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第16卷第2期P20-22.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P258-260.
[5]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与对策.河北金融网[DB/OL].hb261.com/news/ll/2009525/10345796585.html.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好,劳动力转移积极地促进了此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全州全年生产总值迅速增加,人均生产总值在2009年突破1000美元,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本州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各产业增长比重迅速增加,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规划,更好地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逐渐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面貌。同时可以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提高劳动力利用率
劳动力成本是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给工业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当农村全部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农业生产的效率就会降低。
(二)消极影响
1、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出现
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将子女或者是父母带在身旁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条件受限,他们会将子女交由父母看管,而通常年岁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难以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教育是一个重要问题,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更加不受老年人的管教,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影响未来。其次年岁较小的孩子由于老年人看管不到又容易受到拐骗,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最后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很凸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和治疗。
2、农村人才流失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妇女化更加明显,减小了农业生产的后期力量。同时外出务工的农民利用赚来的钱来建造房屋,占用了部分耕地,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耕地面积。
二、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只有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含量才能够使农业生产率提高,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给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保障。
2、促进了商品流通,紧密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缓解了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的建设。以凯里市为例,在其城市物价抽样调查中,其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都有所上涨。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农村劳动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农村可以学习城市经济发展的方法,利用城市中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使城市中的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商品流通,实现城乡之间的强强联合。
(二)消极影响
1、影响农业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吸引了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导致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利用农业资源的效率降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我国的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成为了农产品的消费者,这样不仅农产品的生产者成为了消费者,而且农产品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粮食等农产品供求比较紧张,若干品种需要进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三、应对劳动力转移所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
首先可以采取就近转移的办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附近的城市从事生产工作,可以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又能照顾家,这样既能够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增加收入,又能够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国家应该为劳动力转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进城务工的事宜,为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奔走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子女在城市上学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其父母等就医提供便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快速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