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文化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6 17:1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民间文学与文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民间文学与文化

篇1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课题“中国京族民间文学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YCW2012061

京族是中国的跨国民族之一,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迁徙至中国广西东兴,京族①人口虽然不多,在中国定居的时间也不算长,但聪慧的京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学。从数量上看,仅《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防城县民间故事集》收录了140篇京族民间文学。从分类上看,苏维光、过伟和韦坚平在《京族文学》中将京族民间文学分动植物故事、海岛传说和自然寓言、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和现代歌谣等五大类。从质量上看,京族民间文学被大量地收录在国家级、省级的民间文学集成中。可见,京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几乎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并将每个区域的原生文化卷入旅游文化语境中。

一、旅游语境下的广西京族民间文学――以“哈节”为例

目前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会涉及京族民间文学。一是导游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利用民间文学吸引旅游者。二是京族嘲戏的传统剧目主要为民间文学。三是游客参与和民间文学紧密相关的节日,如哈节。以上方式只是旅游业对民间文学较为粗浅的利用,若能深入地挖掘开发,或许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球。哈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族最重大的节日,是展示京族民间文化的最佳场所,具有典型性,透过哈节可管窥旅游语境下的京族民间文学的生存状态。

(一)民间文学的借用

哈节是与京族民间文学密切相关的节日,因为哈节上所演唱的内容主要为《琴仙》、《十三哥买鬼》、《宋珍与陈》、《金桃姑娘》、《刘平杨礼结义》、《金仲和阿翘》等民间叙事诗和民间诗。京族的故事家们在不任意歪曲、篡改原作品的基础上,将民间文学作品成功改编,融合自然环境、民俗和音乐等,以舞台表演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可以说是维持并发扬其生命力的手段之一。

哈节中,“哈妹”的“唱哈词”一般经过了精心的改编。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琴仙》、《十三哥卖鬼》、《宋珍和陈》、《刘平杨礼》、《金仲和阿翘》等汉文古典诗歌、民间叙事诗或被译成京语,或被借用了诗歌当中的诗意编新词,进而再以“唱哈词”的曲调进行演唱。

(二)独弦琴的借用

在哈节上,“哈妹”在唱歌或者跳舞过程中,亦使用大量的乐器,打击乐器主要以大鼓、大锣、小鼓、小锣、镲等为主,而其中最独特的乐器要数独弦琴。独弦琴是广西京族人迁徙时从越南带来的。关于独弦琴的来历,广西京族地区流传着许多版本的民间故事。如《氏风独弦琴》、《善翁的故事》、《盲人艺术的始祖和独弦琴》、《独弦琴的来历》、《独弦琴的声音》、《龙王七公主》、《琴仙》、《独弦琴的神效》和《阮柳和碧桃》。京族人为独弦琴倾注了深情的艺术幻想,结合自身生活的环境,创作了各种与独弦琴有关的民间故事。独弦琴大量吸取了京族民歌的曲调,如《过桥风吹》、《摇篮曲》、《唱哈调》等,曲调较为丰富。据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介绍常见的独弦琴乐谱内容较为广泛,其中不乏一些由京族民间文学改编的乐谱,通过独弦琴的演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京族的文化。

(三)唱哈的借用

京族的歌曲曲调繁多,有海歌、小调、舞歌、祭祀歌等,共30多种。据京族哈妹苏海珍介绍,在哈节的仪式上,哈妹以京语歌唱,唱词包罗万象,有向神灵为京族百姓祈福的,如《向神求财又求子》、《人人都平安长寿》、《敬神乐鼓》、《出入亭门迎五福》、《村民年年求富贵》等;有颂扬美好姻缘的,如《谁送姻缘到村来》、《真正姻缘难解散》等;有感念父兄恩情的,如《父母育儿情意重》、《父辈栽树儿乘凉》、《父母话儿记在心》、《同结日月义同天》等;有关于中国历史人物的唱词,如《一统山河刘伯温》;有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如《美好生活全靠党》、《美好生活人追求》;有关于哈节的唱词,如《一年一度庆哈节》、《建设雄伟新哈亭》、《哈节回家来助兴》、《哈节祝词》等;有关于智慧锦囊的唱词,如《有益寄语牢记心》、《不靠天地靠自己》、《让后代人永铭记》、《积善奉善》等。哈妹苏海珍认为唱哈不仅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京族,更能让京族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得更远。

二、 文化语境中广西京族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不是纯文学,其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法拉格所说:“民间文学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②透过民间文学,可以寻找到京族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语言特点和历史故事。

(一)服饰文化

京族的服饰沿袭了越南京族传统服饰的特色。1945年的《防城县志》中记载:“安南(即现在的越南)人的服饰,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③京族民间文学《米碎姐和糠妹》中,后母虐待米碎姐,母亲化鸟护女,天子在哈亭选美,米碎姐正是穿着鸟儿提供的绸衣和花鞋赶到哈亭和天子对歌。故事中的绸衣正是京族的传统服饰。目前,京族人的服饰已和汉族日趋相同,只有在参加节日庆典时才着传统服饰,即奥黛(Ao Dai)。京族的服饰透露出浓浓的异国风情,在哈节时,京族人往往着盛装前往海边迎神,令人驻足观望。

(二)歌舞文化

京族人民在哈节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从迎神到祭神、乡饮,再到送神,“哈妹”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祭神中,需要由六个或者八个“哈妹”进香,并跳进香舞,还要齐唱《神灵灵》。之后跳天灯,即哈妹需在头顶上放置一个倒置的大碗,碗上叠碟,碟上点上三支蜡烛。向神明敬灯时,她们需要不停地前后走动,按逆时针方向绕圈,左右换位。这时,亦需要唱起敬灯歌。乡饮和“听哈”是哈节的重头戏。歌曲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汉文古典诗词、哲理佳话和爱情故事、道德观念,以颂扬海神和祖先,祈求人畜兴旺,对族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在送神中,“哈妹”则跳起有浓厚宗教意味的“花棍舞”,舞者两手各持一根花棍,频频将花棍转动于身体的上下前后,向东南西北各舞一次。“花棍舞”的动作繁多,或以两棍相互敲击,或不断转动花棍。哈节中多种多样的歌舞仪式不仅让外族人大开眼界,了解京族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京族民族歌谣和舞蹈的传承大有裨益。

(三)海洋文化

京族长期临海而居,以打鱼、养殖和加工渔业为业,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在京族的民间故事中,有关很多大海里的海神和动植物神化的故事,如动植物的故事和寓言有《海龙王开大会》和《海白鳝和长颈鹤》、《山揽探海》等;反映世态人情的动物故事《白牛鱼的故事》、《鲎的故事》;京族三岛来历的传说和寓言故事有《三岛传说》、《日月分道》;海神传说如《镇海大王》和《珠子降龙》等;关于京族传统乐器――独弦琴的众多传说中,有其中一个传说是独弦琴是龙宫传来的宝物。除了民间故事外,京族有很多的歌谣与大海有关,如《出海歌》、《摇船曲》、《问明月》、《思乡情》、《海上钱银取不尽》等;甚至于京族的儿歌中也有很多题材是与大海有关的,如《螺儿甜》、《七月思》;京族亦有很多谚语与大海有关,常见的如“近山知鸟性,近海识鱼情”、“潮退不留鱼,光阴不等人“等。

(四)崇拜文化

京族人的信仰体系主要受到越南京族人的影响和汉族人的影响。京族人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并相信神灵的存在,因此在京族人的崇拜信仰中,道教、佛教和巫教交错,其中以道教为主。京族民间信仰的主体为:祖先、镇海大王、海公、海婆(围红公主、围珠公主、水晶公主、海底公主)和龙皇天子、水口大王、观音、伏波将军。从中可见,海神崇拜在京族民间信仰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与京族临海而居而形成的海洋文化有关。其中,镇海大王被京族人尊崇为众神之首,京族人将其牌位放置在哈亭的中央,哈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镇海大王从海边迎回哈亭供京族人祭拜。此外,京族在外出打鱼前,总要祭拜镇海大王,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三、结语

在哈节中,京族民间文学经过改编,结合独弦琴和唱哈曲调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从对京族本地人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 200人中,知道十个以上京族民间文学的有156人,通过学校教育的占了21%,祖辈的口耳相传的占了56%,参与京族民间活动的占了29%,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占了总数的40%。在200人中,参加过哈节的有178人,周末看电视台娱乐节目的有 186人。在对前往京族地区旅游游客的调查中,调查人数为100人,其中对民间故事略为了解的为56人,了解的渠道是导游的讲述和通过参加哈节;参加哈节的人数为93人,参加哈节却不了解京族民间故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语音障碍所导致的。在上述的两种调查中,90%的人知道“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节目。无疑,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口耳朵相传的传统方式传承的民间文学保护和传承工作阻力很大,但旅游活动对于人们了解京族民间故事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此外,京族民间文学中所传递的民间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京族。虽然,目前针对京族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还不多,但是哈节确实能让游客接触到部分京族民间文学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间文学传承的空间,成为传播京族民间文学的新媒介。

注释

① 笔者注:文章中提及的京族特指中国少数民族――京族.

② 法拉格.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与礼俗[A]//文论集[C].北京:

篇2

一、找准语文学科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契合

1.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 土家族苗族本身没有文字,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民间艺术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这种“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最易丢失的部分。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培养这些语言传承的后继力量,就是我们教育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将土家族苗族的民间文化融合到孩子们的语文课程中,鼓励学生了解并参与民族民间文化,正是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

2.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审美传达。优秀的文化,都能从民间文化中寻找出它的根脉,生动鲜活的语言皆由深厚的民间文化孕育。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热爱湘西文化,尊重民族民间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并让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就是:要学生经历由“走向民间文化”到“走出民间文化”的审美表达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灵性独特的语言。

3.文学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再现。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根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是土家族苗族和一部分汉族民众的世俗欲望、人性人情的民俗抒写,是其生存环境与他们的精神构成的集中体现。湘西人具有质朴刚健、习俭耕读、勤劳霸蛮、神奇浪漫的独特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表象,同时也成为湘西文学艺术的不解之情结。语文教学也一样,要担当起探寻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职责,让湘西文化的独特精神不被丢失,首先就要让湘西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上民族民间文化,承袭着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分析民间文化独特的精神构成,让学生学会辨证看待民族民间文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 让语文学科成为“蒲公英”成长的家园

1.用“蒲公英”播撒兴趣爱好的种子

作文历来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更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蒲公英行动渗透到语文学科后,语文教学出现了新转机:首先我们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并作为学生的假期作业让其寻求本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则巧妙地把民族民间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课例拉动,让美术等课程资源二次利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播撒热爱家乡文化的种子。

2.用“蒲公英”播撒诗意灵性的种子

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大地上,人民的口头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浩如烟海的民歌、山歌;温馨柔肠的情歌、摇篮曲;诙谐幽默的盘歌、古怪调;委婉动听的劝歌、警示曲;如泣如诉的丧歌、哭嫁歌;质朴粗犷的号子、挖土锣歌;神秘多姿的仪式、梯玛神歌,无一不体现山民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开朗豁达、睿智风趣的性情。特别是湘西童谣,这一种传唱于儿童之口,音节抑扬和谐,深具地方特色,并且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地域民间歌谣,是生长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们最亲切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不论童谣的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谣都会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于是有位作家说:“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笔者想套用一句:没有童谣,没有了萦绕灵魂的快意,没有了人生记忆的坐标。语文课堂利用童诗、歌谣进行教学,成功地点燃了儿童灵性的火把,激活了其潜在的创造力量,从而创生了学生的灵性活泼的语言。童谣童诗教学我们采用六因素教学法:收集,诵读,熏陶,点燃,捕捉,推动。

3.用“蒲公英”播撒浪漫欢乐的种子

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欢乐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和音乐:洋洋洒洒的梯玛神歌,旋律清脆的咚咚奎,原始古朴的茅古斯,震山闹寨的打镏子,粗犷刚劲的铜铃舞,轻灵宛转的木叶曲等都充满着神秘欢乐、奇特浪漫的情怀,腾蒸着生命的激情奔放,粗朴得一如山野般自然,有着超越时空的激荡涤荡。即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数种事物,在土家乡民的眼里也可以生成和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故事,也可以编织出趣味盎然的情节,创生出大胆诡异的想象。

4.用“蒲公英”播撒艺术审美的种子

湘西蒲公英行动催动着我们去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不是简单的浅尝辄止,我们引导孩子探寻原汁原味的真意,打破清规戒律,学会辨别,学会尊重,学会兼收并蓄,旁罗博采,披砂捡金。语文教育也贯穿着审美教育,应当给学生这种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民族民间文化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是我们的追求。在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时,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品味它,去感受和领悟作者的聪明才智,不仅能深刻地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内涵,把握民间艺术的创作手法,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怎样让学生学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呢?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和鉴赏民间艺术作品的美的眼睛,就是指明一条通向语文文学殿堂的道路。

5.用“蒲公英”播撒未来希望的种子

篇3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2]而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可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由于边城即今天的湖南凤凰县,与铜仁山水相依、文化同源,在历史上与铜仁同属“边城”,作者祖先世居铜仁,与铜仁渊源深厚,在导入《边城》一课时,首先提问学生:大家在铜仁生活、学习,谁知道铜仁为什么叫“铜仁”吗?在大家均疑惑不解时,向学生讲解了铜仁的来历: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仁锦江铜岩处潜入江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遂名“铜人”,并得到朝廷认可,设置了“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打捞出的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儒、道、释三教的共有思想,故在明洪武五年(1372),铜仁人又将“铜人”更名为“铜仁”。接着,道出《边城》作者沈从文与铜仁的深厚渊源后,顺势导入本课。这样,从大家较熟悉且颇感兴趣的历史文化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兴趣大增,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3]事实证明,用生动有趣的民族民间故事导入新课,从一开始就拧紧学生的心弦,把他们引到美妙的故事世界里,可有效地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民族民间文化使课堂教学“有趣”

生活即语文。要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身边,就要将原来枯燥的语言现象、语体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等在生活中重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民族民间文化是生动的、感性的、具体的,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凸显,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主张为国者要“仁政爱民,广施仁义”时,结合铜仁正在倾力打造“仁义之城”一事帮助学生理解。近年来,基于与“仁义”文化的深厚渊源,铜仁市将“厚德铸铜,仁义致远”定位为城市精神,并倾力打造具有“容人之量、助人之德、成人之美”的“仁义之城”。同时,以“仁”树人,在全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铜城仁者年度人物”、“美德少年”推荐评选活动,学习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人物,传承和光大“仁义”文化,鼓励人人争做“铜城仁者”。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仁政爱民”思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穿插介绍一些富有铜仁苗族特色的婚俗文化,如舅权婚姻和“奔回本家”、青年男女对唱山歌等,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再如,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广为流传,后世儿女为缅怀牛郎和织女,憧憬梁孟相敬居家幸福,故将牛郎与织女当初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牛郎,牛郎镇因此而得名。这一传说故事,为教学秦观的《鹊桥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牛郎镇版本的“牛郎与织女故事”时,学生可谓为之一振,兴趣大增。在至为重要的作文教学中,民族民间文化可谓“神通广大”。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本地的传说故事,如梵净山红云金顶二佛争石的传说、梵净山九山九壁九十九溪的由来、梵净山“高天三尺”的传说、梵净山九皇娘的传说、梵净山团龙贡茶名字的由来、铜仁九龙洞的传说、玉屏“箫笛之乡”的由来、亚木沟“龙凤呈祥”的传说、杨六郎与铜仁谢桥的来历、铜仁土家风雨桥的传说、思南沙洲节的传说、德江傩公傩母的故事、石阡仡佬族“敬雀节”的传说、松桃牛郎镇的传说等,探寻、了解作为本地历史见证的文物古迹,如石阡县万寿宫、铜仁市东山古建筑群、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建筑群、思南县思唐镇古建筑群、万山特区汞矿遗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把握了铜仁厚重如山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奇妙多姿的生态文化、渊源深厚的佛教文化、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深入骨髓的仁义文化、繁荣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之情;另一方面,也为作文写作提供了“活水源头”,用好这些素材,学生写作时就会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三、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课堂“终曲”,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对导语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而课堂结尾草草收场,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挫伤学生的兴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动人心弦的“主唱”,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终曲”,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在这方面,民族民间文化有着“特殊功效”,以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终曲”,可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课结尾时,笔者讲了铜仁本地的一个红色故事———困牛山壮士。1934年10月7日,红六军团途经石阡,在甘溪与军发生惨烈的遭遇战,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主力突围后,尚有170多名战士在困牛山上牵制敌人。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战士宁死也不愿误伤老百姓,被逼到长约500米、高约30余米的一段悬崖边。最后,他们砸掉所有的枪支,毅然集体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类史上悲壮的英雄赞歌。故事讲完,学生已陷入沉思。显然,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理解,也激起了学生要“学以造福桑梓地,青年代代换江山”的豪情。事实证明: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没有民族民间文化浸润的课堂是缺少活力的课堂。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则可“激起一池春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杨秀琴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借民间文艺增加课堂亲和力

民间文化博大、醇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便于民众接受的独特文艺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戏曲、剪纸等,这些形式,自然也让我们的学生喜闻乐见,借助民间文艺为中职语文课堂服务,增强了语文的亲和力,也能使我们凝涩的课堂节奏变得活泼畅行。例如笔者在教授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先以畅谈自己心目中“跨越了百年美丽”的人物引入,学生很自然地想起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她们之美,确实称得上是女子美的最高典范,可是对于这四种美的由来,学生却不太了解,于是自然地引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典故的来源。同时又因文中有宋玉一例,笔者又趁势介绍古典传说的四大美男子,“掷果盈车”的潘安,“俊美无比”的宋玉,悲情的兰陵王,孱弱的卫d,学生听得入迷,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也陡增,对他们进行美的内涵的引导也变得轻车熟路。

有时,笔者还利用戏曲这种民间独特的娱乐形式,来丰富课堂。台州是个越剧之乡,老一辈大都喜爱听越剧,越剧中很多传统剧目,都以其凝练的唱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深入人心,街头巷尾也时常缭绕着清幽婉丽的越剧唱腔。在笔者看来,这也恰恰可以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宝黛初会是全文的重点,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情感的默契是后来爱情发展的张本。于是,笔者就引入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视频,水袖轻舞,曲韵悠转,很多女生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就轻而易举了。

二、借民俗传统提升文学素养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有一个经典的比喻:他把人生活在民俗当中,形象生动地比作鱼生活在水里。可见,民俗与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紧密。的确,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通俗文化,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由劳动人民自发创作,它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而很多民俗现象本身就是语文教材、诗词歌赋和文学名著的载体,利用民俗传统进行教学,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种途径。

例如在教节日风俗时,学生对节日的由来非常感兴趣,然而对相关的诗词却知之甚少。因而,笔者搜索了很多节日的传说、习俗:年的由来,灯会的意义,屈原的忠诚,牛郎织女的真挚……同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反复吟咏诗词,他们也能自然地体会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意境,“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失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

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很大的惰性,表现在做主观题时,他们经常懒得思索,空白一片。在学习对联知识之前,笔者发现学生对“对对子”毫无兴趣。于是,在课堂上,就从对联的起源讲起,穿插很多对联小故事,再结合平仄规律、对联口诀及张贴常识,最后学生对“对对子”跃跃欲试。如上联为“爆竹声声脆”,学生或串对,或正对,或反对,积极思考,“梅花阵阵香”、“桃花点点开”、“钱财滚滚来”、“岁月年年长”、“桃符户户新”、“成绩节节高”……答案丰富多彩,学生也体会到了对对子的乐趣。

在教“敬辞与谦辞”的相P内容时,事先布置一项作业,即学完内容之后,自拟一个情境,用敬辞谦辞来对话。敬辞和谦辞作为礼貌用语,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发展到现代汉语阶段,误用的现象却很常见。课上,学生们听得认真,也为他们自己平时的一知半解而发笑,在提到“尊”字何以用作敬辞用时,笔者引用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一句话:“凡酒必实于尊以待酌者……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尊”字本身来自敬酒文化。有些同学在设计时干脆选用商务敬酒的情境,敬酒的时间、敬酒的程序、敬酒的举止要求,一言一行,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养。民俗文化尽管是一种俗文学,但也是文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于它的“俗”性,笔者发现学生们为一些民风民情所陶醉,也不自觉地接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文学素养提升了。又如在读了陆原的《立夏吃的蛋》之后,让学生来寻找具有天台特色的一些风俗。很多学生就找到了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县扛台阁,还有嫁娶风俗、各村每年做大戏的习俗,店铺开张营业,建屋造桥,寿礼庆贺等人情往来方面的习俗等。

例如《舞麒麟》,从明代开始,就一直是天台人民共度元宵佳节的传统节目。它由5位男孩手握马鞭、如意、荷花等道具,站在大人肩上,分别扮作状元、财神、魁星、宰相、探花等角色。大人肩顶着孩子,一边和着锣鼓的节奏,一边走碎步,或者跑圆场,非常注意三者之间的和谐配合。在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后,再鼓励学生与长辈、父母交流,通过交流去体验其中的交往乐、人情美、节日欢,从而对民俗有深入的理解和对生活有深切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写民风民俗。大家可以让学生关注那些天天与山打交道的山民,写出山民身上与众不同的精神来;也可以通过写饮食来突显社会风貌,过年的“五味粥”、粽、麻糍等都是很地道的天台小吃;学生还可以写自己是如何亲自参与某一样食物的制作,从而表达自己真实的一种生活体验;也可以写创造这些饮食文化的天台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台的青山绿水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天台人,饮食文化中也能展现天台人的勤劳善良和智慧。对民俗的了解、感悟、体验、写作,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将民俗传统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借乡土文化涵养精神情操

乡土教材是中职语文教学最富有特色的课程,它包容了当地的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借助乡土文化,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自己本地的文化,同时也能提高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爱护,涵养精神情操。教师应该具备浓厚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努力挖掘本地各种课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丰富知识文化底蕴,培养爱国爱家情感。

中职语文四册读本专门有一章为《台州文化》,盛赞石梁飞瀑的壮美,楚门文旦的美味,黄岩方言的韵味,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以后,笔者就以“谁不说俺家乡美”为主题,开展一次展现家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关注乡土文化。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学生都放假在家,正是体验生活的好机会,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让学生走进民俗,感受生活,并用作文来记录。每个节假日,我都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作业:⑴观察此节日里人们的生活礼俗、语言宜忌、饮食上的不同等,将它们记录下来,并思考其中的深刻内涵。⑵要积极参加节日里的相关活动,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⑶主动走访老辈人,深入了解各种民俗的形成、变化及其内涵,并写作考察报告。节日后回校,学生首先要上交的就是这个作业。然后会抽出一节课来专门交流,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优秀的作品适当嘉奖。有时配合班级出一期这个专题的黑板报,有时编成手抄报张贴在班级宣传栏中,有时把学生的作品发表到学校网站上。这样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的一些民俗文化。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乡土文化内涵。中职学生毕竟阅历浅,再加上大都是娇生惯养的,ι活的思考可以说基本没有,即使有也是比较肤浅的。所以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为学生的思考搭建一个平台。教材中不乏写乡土文化的优秀之作,如《边城》(沈丛文)、《祝福》(鲁迅)和《洛阳诗韵》(叶文玲)等,这些课文都可以成为我们指导学生欣赏和写作乡土文化的范本。教师对经典课文的赏析、点评,然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天台本土文化。天台是“唐诗之路”目的地,仅唐代就有李白、孟浩然和谢灵运等325位诗人留下1300多首写天台的诗。还有许多诗人散文家驻足天台,如寒山、陆游、陆淞和魏源等。天台也有过本土的文人,如:清朝的江南奇士齐周华,选入教材的现代散文《囚绿记》的作者陆蠡,现代著名小说《惨雾》的作者许杰,还有爱国诗人曹天风、文坛慧星王以仁等。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学会思考生活,再加以情感和方法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又怎么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呢?学生在领略天台山的秀美俊奇和佛道文化的精深奥秘的同时,也深深地为我们天台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神奇妙想的创造力而折服,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愈发浓烈。

巧用民间文化,丰富中职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雅韵无穷,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1]黄惠群.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拓展中职语文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6).

篇5

本研究随机选取昆明市主城六区10所小学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情况调查,并对学校进行S1—S10编码(见学校调查统计表),内容涉及学校引入民俗文化资源及课程情况、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学校教授民俗文化课的人员构成、学校民俗文化教育面向的对象、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制度或措施等方面,并随机抽取各个学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教师对学校所在地民俗文化资源的认识发掘使用情况。

二、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引入的民俗课程涉及手工、表演、绘制、体验、活动等多种类型,异彩纷呈。但学校民俗文化的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民俗文化资源的实践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民俗文化要素体现学校特色,但更多局限于形式或活动的丰富。”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1.学校民俗文化教育教师多为本校教师,专业性不强。“民俗教育中‘实际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多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是基于教师的个人角色、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而积累起来的。”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5、S7、S10三所学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师,但是教授的课程并不多,其余7所学校,基本都是由校内的音体美、班主任等科任教师兼任民俗文化课。在访谈中发现除个别教师会一些民俗技艺外,大部分都只是了解一点儿皮毛。“目前的民俗教师多为‘兼职’角色,但无论兼职还是专职,都应具备民俗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如此方能胜任民俗教师角色。”教师为完成学校任务也只是带着学生仿照图片或视频简单制作一些小东西,根本谈不上专业化与体系化。2.学校民俗教育对象及范围窄化。现行学校民俗教育存在于多数人之外,部分课程的开设成为个人的学艺场,不涉及学生全体且结果多以表演形式呈现,更像民俗展演的才艺秀和舞台剧。S1、S2学校对于滇剧、舞龙舞狮、花灯、滇派风筝等要求较高的由非遗老师挑选专门学生来收费教学,时间灵活但次数不多。除了被挑选学习的少部分同学,其他同学对这类引入的民俗并不了解;其次,学校民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是师生全体,只有S1学校有针对教师的葫芦丝课程。非民俗教育教师排除在民俗教育之外,使得民俗教育只是民俗教育者的事,范围窄化,责任淡化,没有形成共同民俗文化认同感。3.本地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与学校民俗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体系。“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访谈时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地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部分学校引入的民俗文化照搬其他省市或地区的经验,仅仅把“吹拉弹唱”等置入即可。S5学校老师表示:所在社区位于老昆明市中心,老昆明文化相对丰富,状元楼祈福,真庆观,尚义花街这些民俗文化并没有很好融入学校校本课程或校园文化里。S6学校老师说:就算是云南的民俗文化,实际上也没有全部容纳在课程里,而且不成系统,没有固定的教材。许多学校的剪纸艺术,没有把云南特有的剪纸文化融入进去。舞龙舞狮只是随大流,使得学生所了解的民俗只存在于课程或教学之中,在生活中从未见过或听过,与现实相距甚远,极少起到润化作用。4.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萌芽,但囿于校园,传播范围狭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呈现萌芽趋势,S1、S2、S4、S9学校利用扎染制作舞台演出服、班服、围、包等。S5学校利用昆明老童谣创作课间操。S6学校把民俗文化融入校服设计。S7学校把身着民族服的卡通娃娃印在衬衣、背包、水杯、书签、笔记本上,作为文创产品进行义卖。S8学校通过对民族纹样及服装上的装饰布局的了解,购买并进行自己服装纹样的设计,利用收集到的纹样在团扇、折扇、纸伞上绘制纹样,形成创意作品,结合纹样并利用现代审美为生活小物增光添彩等。可见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讲授和模仿操作,也不满足于远离自己生活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而更愿意积极探索和开发生活化、个性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但是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只囿于校园,许多优秀的创意没有走出校园,在更为广阔的社区传播。5.民俗文化以讲授+制作的体验性教学为主,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浅层传递水平。“当下,学校民俗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现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表现为抽象的思想理论教育、简单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平庸的说教训导教育等,使得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主导型过强、注重书本与说教,教育活动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主体体验性较差等。”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流于书面,教师讲授后带领学生简单模仿制作,作品精细度不足,以体验性为主,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迅速遗忘。在调查中发现,S1、S2、S4、S9、S10学校都是以课程讲授民俗文化知识为主,并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其他学校涉及一些活动内容,但也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6.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缺乏相关制度规范,处于松散状态。制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8学校每月检查班级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加分考核项;其他学校都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措施,只是作为兴趣班开设,由校内外老师安排,在节日或学期末有成品展示的反馈。S3学校都是音体美老师给孩子进行展示教学,没有课程规范性的东西;S6学校由各校区的科学老师自行设计和开展,也没有太多的监督。由此可见,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松散状态,缺乏制度规范和监督指导。

篇6

    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学校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什么关系?文化的发展与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关系?民族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又是什么关系?本文对上述问题做如下探讨。

    1.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该说,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人的发展问题。那么,我们提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是否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目标相悖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几百年来一直处于“以人为本”或“以文为本”的两极对立之中,产生了“人至上”和“文化至上”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人至上”论者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文化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是发展社会文化的根本动力。而“文化至上”论者坚持以文为本,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文化是推动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在处理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人、爱护人;另一种行为模式体现为尊重文化、尊重知识。这两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均有其合理性。事实上,人与文化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强调人的发展并不是否定文化的导向作用;强调文化的导向作用,但不能否认人的发展。如有研究者指出:“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两个永无止境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的发展为文化提高了主体支持。无论是发展物质文化,还是发展精神文化,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另一方面,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用文化武装起来的自觉主体。离开了文化,人就不能成为自觉主体。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推动器。可见,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P413)

    因此,笔者认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民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与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目标是不相悖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而其中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原因在于,我们承认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但反过来,文化又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的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对人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结构对人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文化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是人格的放大和外部投射;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人格。这就是说,教育、教化对人格培育有重要意义。人格的形成,依赖于文化教化;人格的发展,也依赖于文化教化。(P421~422)

    2.学校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学校是什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教育人类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学校是一种具有参照性的文化机构;学校是一种跨文化冲突和执行文化功能的竞争场所;学校是一种标定学生文化级别的科层制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对学校教育都具有支配和控制作用,学校教育的每一层面都将受到整个文化的多层结构决定。学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和发展的一面。学校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变化和发展。”[12]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文化组织系统,而不仅仅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决定了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民族地区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一定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机械照搬汉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要使校园文化和学生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P257)

    3.学校教育及其文化与民族教育改革

    一套教育改革方案最终必须在学校落实。而学校是由物质和材料因素、人类社会系统因素、组织结构因素及文化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育改革如果不想流于表面或虚幻,就必须深入探求学校文化的脉络,并生成与之相容的学校文化。英国学者霍普金斯等认为,当国家的课程改革框架与学校结合时,我们所要采纳的改革取向应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结合上:一是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全面主动和积极的发展和进步,这是课程变革的终极目标;二是学校应对课程改革能力的提高。而前者的实现,必须以后者为基础,因为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机制和条件上的保障。美国着名学者富兰曾经更为直接地讲道:“如果欠缺一个支援性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无望。而学校文化转变是一件长久而棘手的事情。”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和进行教育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对于承载着教育人和课程改革任务的基本单位来说,学校面临着自身文化重建的艰巨任务,这是保障学校获得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和机制。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文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背景,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土壤”。教育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关键是看这“土壤”能否为教育改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改革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转型,是对学校“文化土壤”的改造。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即学校文化的改革。”同样,教育及其民族教育的改革也即学校文化的变革。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教育引导、规范行为等作用。但在民族地区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校园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或家庭文化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因为民族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受到其家庭和本民族社会道德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影响,已初步形成了对自己的家庭、民族的一系列认同意识。但入学后由于受到他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学校的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文化的不一致有时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会导致厌学、逃学。(P256)

    二、民族学校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改革

    “解决学校文化与学生原有文化冲突的可行性方法是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方案。英国教育人类学家杰夫科特(R.Jeffcoate)对此制定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第一,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第二,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体现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群体。第三,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第四,应客观地介绍各种移民和异文化群体。第五,允许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多元文化课程的采纳有利于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的本性,摆脱某一狭隘文化的垄断,促进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并乐于接受。”(P257)

    1.通过民族学校课程建设传递民族文化

篇7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拓展,新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导致民族舞蹈文化一度陷入边缘化的境地甚至濒临消亡,促使国家、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间舞蹈教学,实现民族舞蹈教学与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完美结合。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结合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期能传承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我国民族舞蹈概述及其特点

(一)我国民族舞蹈的概述

舞蹈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它来源于人们最自然的生活。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们就通过相应的动作来传递消息,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形体艺术。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充分反映本民族风格的舞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

(二)我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等。因此,要想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掌握这些舞蹈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必须全面分析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掌握风格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我国的民族舞蹈常常是将歌、舞、乐三者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舞蹈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炼、完善,使民族舞蹈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舞蹈兼收并蓄,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二、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通过鼓励民间舞蹈教学来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民间舞蹈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练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舞蹈动作,就能掌握民族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分解、练习,注重动作之间的流畅性,忽视对背后知识的讲解,如文化等。即便在课下或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评价一个学生舞蹈掌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流畅、是否与教材一致,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舞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间舞蹈学习变得与普通课堂学习毫无二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调整。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对其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步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之教材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权威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在现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了相应投入,培养了一批民间舞蹈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舞蹈教学相比依然不足,同时,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老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过分依靠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新进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民间舞蹈的正常教学。

(四)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创新。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它们进行分解,逐一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动作,即便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未能理解背后蕴涵的文化,忽视了自身的主动性。

三、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舞蹈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认真练习,更要注重讲解舞蹈背后的文化精髓,即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舞蹈意义等,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保持基本队形等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初级舞蹈动作的练习,增加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整体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对于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民族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当今信息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舞蹈教学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多媒体加强练习,了解民族舞蹈文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邀请专家技术学者对教学进行指导,引进新型教师,为民间舞蹈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总之,现阶段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着坚持传统教学观念、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忽视创新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引进新型教师,促进民间舞蹈教学的健康发展,进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

作者:廖紫薇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8

二、改革课程体系,在高校音乐中突出民族特点

民族音乐与社会背景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突出民族音乐特点,构建起完善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为民族文化传播和音乐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大多还沿袭着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国民族文化的成分比较少,这就严重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学校和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改革课程体系,在高校音乐中突出民族特点。要鼓励学生,积极的了解各个民族文化和民间音乐,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拓展音乐文化视野,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改革课程体系,就是要在教学中要更新教材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选择好课程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方面,适当的增加世界民族或者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改进世界民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音乐经典内容与作品,增加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

三、增强音乐师资力量

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师资力量也是影响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音乐教师如果都是音乐学科的专家学者,那么,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促进民间音乐与当前音乐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有效实施也就不再是什么难题。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很多方面的限制,当前的很多高校的音乐文化中因为没有专门的音乐文化教育的课程,也没有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力量,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校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在实施高效音乐教育的时候,要注重抓好师资环节,增强音乐师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拥有雄厚师资力量和学者人才较多的高校在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要适时地举办音乐多元化教育课程高校教师培训班,有效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促进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音乐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采取各种方式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定期组织开展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研讨活动、组织专家学者讲座、选拨人员到高校进修等方式增强师资力量。

篇9

学术文化是指从事学术活动的人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即拥有共同的学术信念和追求、肩负共同的学术使命并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学术文化可以提升高校的层次,提高高校的教育能力,学术研究则是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我国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学术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学术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建设学术文化,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1.民办高校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术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标志性动力,浓厚学术氛围的营造和丰富学术活动的开展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学术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另外,学术活动也日益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工作载体,对学生素质教育和教师素质提高的十分重要。

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各种传播媒体以及实践环节。除课堂教学外,学术活动越来越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探索,形成良好学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学术活动还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磨练意志的作用,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有利于学科建设

一方面作为学科发展核心的学术带头人,决定了一个学科的学术地位、学术声誉和学科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标志性的成果,能够提升学科的地位和实力。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术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1.4 有利于学者型教师队伍建设

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可以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水平,有利于构建学者型教师队伍。这对于建设一流民办高校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办高校在加快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在制度上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在行动上尊师重教,搞好教学科研服务,体现人文关怀,与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设学者型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期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

2.民办高校学术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民办高校学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都缺乏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缺少与著名科学家、专家亲密接触的机会,使高校的学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如果没有浓厚的学科文化与积极奋进的院校文化所构成的学术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就会缺乏深层次上的动力与支持。

2.2 功利色彩过强,学术精神缺失

由于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急于求成、片面追求论文数量,民办高校内存在大量的弄虚作假、包装炒作等现象。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教师放弃了踏踏实实著书立说的作风,经常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或制造一些缺少创新的学术泡沫,少数人甚至为了为了获取学术地位及相应待遇,采取某些不正当的交易行为。

2.3 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不协调

大学之中存在两种差异巨大的文化以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文化和以大学学者为代表的学术文化。大学教师往往对管理文化所追求的秩序和效率不以为然,他们更愿意相对自主地确定学术发展目标自由安排个人的生活,认为大学的管理应该因势利导,尊重个性与差异,只要能达到发展学术的效果,而不必强求表面的秩序与效率。大学管理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学学术生产中的主观随意性,有利于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但它的刻板和繁琐程序却可能妨碍大学学者的学术自由,降低大学学术的创造力。

2.4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公办高校偏差,再加上现行的高校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估系统的作用,大部分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掌握书本知识,考试得高分,而对锻炼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术活动则很少关心和参与。有的学生虽然有参与的意识,但由于信心不足,最终缺乏实践的勇气。

3.建设民办高校学术文化的对策

3.1 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学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拼搏进取、能力强、水平高、有凝聚力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再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团队。按照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培养和引进数量适当、专业分布合理的学术团队成员。还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各个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合作。

3.2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民办高校的性质、任务及师资队伍状况决定了教师不是理论研究型学者,而是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不能不切实际地去追求高深的理论研究,而是要求真务实结合实际需要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科研工作,倡导产学研结合科学研究,一方面可使教师获得与实际更多的接触机会,使教学内容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工作也更加面向生产实际,体现了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理念,也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搭建平台。

3.3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学术研究水平

首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学术研究解决的是专门性的学术问题,教师专业知识与学术成果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应在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沿着研究方向向,在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下作深入的研究。其次,要增强创新意识,学术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教师在开展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具有强烈的创造激情和创新精神,要敢于探索未知事物,就某一个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最后,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解决理论问题、完成理性认识的思维,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三个特性。教师从事学术研究,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分析、研究客观事物,并将一般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4 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

西京学院在学术文化建设当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相关的经验,可以供同仁借鉴。第一,从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术文化建设。学院先后制定出台了《西京学院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西京学院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等,极大地激发了学院广大教职工的学术文化积极性,进一步营造出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就为带动和促进学生的学术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通过举办和参与学术讲座活动提升了学院的学术文化建设水平。学院邀请学术造诣和科研水平高的专家学者,举办高水平讲座,极大地提高了学院整体的学术水平。第三,通过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的提高,逐步增强学院整体的学术文化内涵。近年来,不仅在科研项目数量上逐年增加,而且科研项目的立项等级也有不断的提高和突破,这就为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科研水平、提高学院整体科研学术氛围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更好地增强和提高民办高校学生主动参与学术活动意识,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她所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如历久弥香的美酒,足够华夏子孙世世代代品味和体悟。可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堪忧的现象:过洋节盛于过传统节日,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外国习俗的了解远远多于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对这种民族传统文化失宠的现象感受得尤为深刻。

一、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

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到民间采风去》活动,我们更能看到当前青少年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几乎就是空白,令人担忧。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在开展活动之前,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让我惊讶,100多名学生中,能对中国戏曲一知半解,说出皮毛就算是很了不起了。因此,我开始布置活动任务,可以说很细致,指导得也比较到位,可是在正式活动时,效果却还是非常令人失望,本该在准备材料过程中了解的知识、记忆的常识,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得出来。后来我分析,厚重的文化是长久以来积存下来的,哪能通过几天的突击就可以理解和掌握的呢!对国粹尚且如此,对待其他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可想而知了!

精美的服饰,优雅的唱腔,虚拟的场景,奇妙的脸谱……在我们看来是美仑美奂,神奇无比,而在学生眼里却是幼稚可笑,枯燥异常。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而且又有许多少数民族,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到民间采风去》,准备阶段我向学生们了解了他们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其中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比较熟悉的,一方面因为现在这些节日到时放假,另一方面因为这些节日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联系在一起,比如春节的饺子(或团圆饭)、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但是对于其由来和意义知道的就不多了,至于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二、简析现象原因

之所以产生以上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大,使学生疲于应付眼前的学业压力,有时连当前的国家大事都无心问津,更无暇去接触文化精粹。不知道,不了解,当然不感兴趣了。

二是他们大多数的课余时间被各种补习班、流行歌曲、各种娱乐项目占据。尤其是现在人们进入了E时代,外界新鲜刺激的诱惑太多了,与之相比,典雅厚重的民族文化需要长久的研习和感悟,难免就会认为那些都是过时的东西,所以人们认为缺少学习的必要性和实用价值。

三是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人们对学科成绩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学生健康人生构建的要求。现在一些学校开设了《弟子规》、《道德经》等讲授国学的课程,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大多数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并不能真正地触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谛。由此可想,大人们都不重视不尊重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们去重视和尊重呢?

三、语文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有利条件及有效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此种情况,我觉得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因为语文学科对此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语文学习的空间比较广阔,与生活联系紧密,更有利于向丰富的生活延伸。在拓展延伸中就可以充分地做到这一点。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较强,在所编排的课文中,可以适当地渗透或是讨论有关传统文化的问题,自然就达到了了解传统文化的目的。

最后,语文,无论是课本的编排,还是教育思想,都是几代人的摸索、实践的劳动结晶,是把“国学”的体系加以完善、加以创新而得来的,它植根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它的枝叶又接受着其他文化形式的熏陶,因此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

要肩负起这项重任,首要的因素是语文教师应具备必要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语文教师首先对这个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自己能够积累和运用渊博的民族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把传授内容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灵活渗透,充实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