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6 17:16: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1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当今中国要发展,最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人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彻底扭转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来。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而不是过去和现在这种单一灌输式的知识型教育。而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全民素质提高的主阵地,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本文拟结合本校的实际就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机制、模式等问题与同行作一探讨。

1 关于观念问题

1.1 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人才培养行为。

“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办学理念对于学校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办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它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总结,亦是学校教育的旗帜,对外昭示学校品性,彰显办学特色;对内引领精神家园,引导教育行为。它作为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建章立制、组织运作及教育行为的实施。

因此,办学理念中应将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融入其中,为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念的导引、舆论的支持,从而浓郁学校人才培养的氛围。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百年老校。早在1905年就办起了范家祠学堂,1918年为意大利天主教教办学校, 1978年被省政府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校。

作为百年老校,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办学理念对办学行为的引领。在传承和弘扬学校百年育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形成了“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这些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和高素质要求,超越知识育人和制度管人的阶段,站在文化育人的高度,注重以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濡养学生,厚实人才发展的根基;用科学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导引学生,引领人才发展的方向;注重以探究的课堂组织模式发展学生,激发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新人才观的要求,从“文化”和“探究”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引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文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端正创新人才认识,浓郁创新人才氛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

而在许多人看来,创新是少数人的专利,是科学家的职责。这与人们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评价标准存在偏移有关。在人们看来,创新人才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业绩突出的人。这种创新人才特点的概括和评价标准的确立,影响着我们对创新人才的判断,引导着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举措和行动,甚至让我们武断地圈定创新人才的范围,从而将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驱之于千里之外。这种评价标准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和高标准要求大相径庭,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其实,我们所主张的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发现式创新,即经过探索和研究从而认识以前的客观存在,是未被前人或他人认识的趋势、规律、本质或重要事实等,这种创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另一种是发明式创新,即创造出以前不曾存在,并经实践验证可以应用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或新方法等,这种发明式创新属于改革世界的范畴。

具有这种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就是创新人才。这种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过程创新与结果创新纳入创新领域的创新观念及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能让人们能冲破观念的禁锢,激发创新的热忱,展开创新的翅膀,争做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之人。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尚处于不断的开发形成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尚处于不断培养的潜在时期。学校作为一个人才成长和发展各种潜能的地方,就应当为学生各种潜能的发展和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应当“把每个学生当人才培养”,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更新我们的人才观念,扩大我们对人才的认同范围。因此,我们不应该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分,而应该只有各有所长、各具特点、各具发展潜力的学生差异,而且要尽力去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力,形成他们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创新型人才。

因此,我们在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中重视端正广大教师对创新的认识,帮助教师确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让教师们在内心中接纳所有学生,认同所有学生,把所有学生当作人才去培养,去引导他们,营造并浓郁人才成长的健康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关于机制的问题

2.1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不仅能让师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寻找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评价,激发师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导引师生的实践行为。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时,应注意下面二个问题:

首先,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的科学评价激励机制中体现三个特点:

一是评价的全面性:既顾及创新的过程,也考虑创新的结果;既接纳形式上的创新,也肯定内容上的发明;既考虑创新的潜力,也追求创新的现实;既看重其创新意识和精神,也关注其创新能力及发展;

二是评价的层次性:既赞誉原创式的独抒己见,独创发明,也肯定发现性的推陈出新,古法新用;既盛赞学科竞赛中的精妙设计,也首肯课堂教学上的一题多解;既注重机器人制作的灵思妙想,也幸慰社会实践调查的独特视角;

三是评价的激励性:既注意挖掘实践中的闪光点,也注意指出实践中的薄弱处;既注意正面的肯定激励,又注意负面的自尊保护;既指出现时的不足因素,也点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种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师生的创新努力和点滴成果,激发师生积极参与创新的内驱力,导引师生的创新行为,从而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环境氛围,进而促进学校的创新人才工程建设。

其次,在建立创新与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时,注意二个结合:

一是与教师的业务档案、学生的成长记录相结合: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本,将创新实践纳入教师业务登记和学生成长记录的范畴,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绩效考核和学生学段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

二是与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相结合: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业情况,将创新人才培养的业绩及创新实践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评先及学生等级评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2.2 建立长期追踪的监控机制;

俗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培养的实效,为多出人才、出创新型人才,建立长期的监控追踪机制就成为一项有力的举措。我校信息学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屡创辉煌、屡出创新型人才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自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奖项的共计281人次,获省级奖励的共有371人次。其中信息学竞赛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优秀参赛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单位”的荣誉称号,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信息学联赛广东赛区十强学校之列,连续五年位居广东省团体四强之列,连续两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2006年张伟达同学因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夺得金牌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就读于高三的杨溢同学因竞赛中屡获金牌现已被复旦大学提前半年录取,就读于高二的刘家骅同学也因多次获取金牌,并在第一届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比赛中夺取银牌,被清华大学相中,保送清华。

数学竞赛成绩也一样突出,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共计有101人次,其中2006届高三级学生刘家旭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参加公派“留学法国考试”跻身全国前三名。

英语竞赛也取得骄人成绩。2007年张敏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第七届英语风采大赛获广东赛区一等奖,进入北京总决赛;2008年王骏威同学在CCTV英语风采大赛北京总决赛获全国第五名。

近几年来,英语学科共有64人获国家级奖励,其中有7人获国家级特等奖。这些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与我校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监控追踪有密切的关系,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有关。从在小学生中进行苗子选拔开始,到进入初中、高中培养发展阶段,我校都密切关注苗子的情感、个性、品格及学科方面的悟性、能力发展的变化轨迹,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形成阶段性的初步评价,并以此作为实施下阶段培养计划的依据,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我校的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成为学校的三大品牌,省、市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培养了一批批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斩金夺银的创新型人才。

3 关于培养模式的问题

注意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依托学校整体改革,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言语传授,亲身示范,突出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地位,这种现身说法、一言堂的传统教育方式与强调不囿于陈见,敢于突破框框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桎梏。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校2004年开始实施了以“主体教育”为主题和特色的整体改革,从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了整体变革,重构新的理念,重建新的机制,变革新的模式,重塑新的评价体系。

以实现主体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教、自治、自律、自评”的“四自管理”中彰显自我个性,塑造自我品质,锻造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质,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高三级学生曾婷的书法作品在“腾龙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作品被送往在韩国大田举行的“韩国第三届儿童博览会”展出;刘文君同学在“南国书香首届中小学生书香作文比赛”中获省一等奖;高三级学生于海宁,04年在“百歌颂中华大赛”中获韶关赛区“百歌颂中华大赛十佳”称号,05年9月获韶关赛区“旅游形象大使”亚军,05年12月获韶关赛区“百事新星大赛”冠军,06年12月获广东赛区“广东歌SLNG魅影歌唱大赛”亚军。

主体改革结硕果,创新教育出人才。此项改革也因其意义深远,实效显著而获吴汉良教育创新奖。

二是依托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追求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分层指导,发展个性;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的是过程体验,关注的是个性和谐发展。其目的就是释放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进而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这必须建立在实现教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

为此目的,我校进行了整体架构,实施了“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A、B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结合丰富的选修课程、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和社团组织活动,以强化新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及活动的组织实施中贯彻落实,以达成新课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是依托德育改革,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

有学者就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关系问题,对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恒心、韧劲,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具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鲜明的独立倾向和独创精神;凡事有主见,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

以上调查说明: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巨大;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品质及价值观念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意义深远。

这让我们深思:德育教育如何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的是集体意识,忽略的是人的个性;注重的是外部灌输,缺乏的是自我审视。结合目前德育工作及新课程改革,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施了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的德育管理改革,赋予年级管理更大的责、权、利,将年级打造成为一个行为务实、针对性强、实效显著的管理实体,建构了“全员参与,全程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新模式,用高效的课程发展人,用趣味的过程养成人,用丰富的活动培养人;让学生在体验中关注自身情感,审视自己内心,张扬自我个性,养成自我品格,实现德育模式的彻底变革,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因而被授予“韶关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四是依托集体智慧,实现培养效能的转变

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决非是教学或德育部门的单边行为,也不是教师个体的独立行为,非依托集体智慧,难成其效。因此,既需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需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既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也需学生的积极体验与探究;既需教师在教法上的巧妙设计与组织,也需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吸纳和运用。

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我校还通过组织专家团、智囊团,聘请外教专家,派出人员进行专业进修,以调研、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研究与诊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人员的理论提升,为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出谋划策,集众人之智慧,实现资源优化,优势互补。

目前,我校相继在信息学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方面组织成立了研究组,智囊团,并与美国“鹤庐亚洲文化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美国“鹤庐”每年定期选派6-8名优秀教师利用暑假对我校师生进行三周封闭式英语培训。另外,经国家教育部考试公费选派了三位英语教师到英国进行了一学期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了教师队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统领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端正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认识,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培养人才模式的革新转变,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我们一定会实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傅索科. 彭志军,袁东明:第五项修炼 300 问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 张声雄. 姚国侃:第五项修炼实践案例 [A]丰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3] 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J]. 教育研究 ,1999,(5) .

篇2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虽转变但并不深入。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与改进,人才培养观念也不断发生转变,虽然传统教育理念已被打破,并没有深入改革,施行起来在思想、方法等多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传统理念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迫使高校进行深层次改革,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联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近些年,有些学校盲目的提出“高目标、争名校、创一流”的口号,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过高的追求下,易导致社会需求同办学实际相脱节,丧失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社会在人才需求上已经不单单只关注文凭和证书,而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适应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显而易见,只有转变学校教育目标、方向才能使高校与企业、社会对接。

(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的课程系统制度并不健全,高校并未形成把培养创业精神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教育课程相互孤立,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课程的施行缺乏有效方法。

三、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目标机制。目标机制不但要从高校创业教育的一般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发,而且也要注重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和其生产经营的要求,具体来讲,一方面要以强化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学生在企业中实现开创性工作。

(二)课程机制。课程机制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其中有依据创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方法,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实践性和理论性课程;从属性上又可以分为学科、活动、环境和实践课程等,对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而言,除了在高校开设创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科技知识课程外,还应紧密跟踪企业、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可考虑开展校企合作。

(三)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政策保障等,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顺利施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引入相应的设备和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门的教师培训基地。另外可聘用行业专家和企业资深员工讲授一些课程,由此来丰富和壮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

四、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策略

(一)明确校企之间的联系与分工。地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不论是基本性的研究还是应用性的研究,必须要尊重和保持高校的学术、科技研发的传统,方便新思想、技术能随时不断地从高校迸发、散播与实现;企业是整个协同创新的主体,它可以根据本身的生存与市场需求来从事一部分简单的基础性研发,但是应该主要是从事应用性的研发。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分工要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人才等各种各样的显性、隐性资源按照合作的要求能够合理有效的共享、整合、协同,最终实现共赢。

篇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0-03

一、实施“三大策略”,

切实推动名师工作室有效建设

(一)机制保障策略

一是舆论导向机制。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领导一贯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不准看的人笑干的人”, 在全校营造“以实绩论英雄”的舆论导向,鼓励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力。二是学校实行动态聘任、活化分配的用人机制。学校实行以块为主、分部管理制度,各部拥有相应的聘任权、考核权,推行全员动态聘任和中层干部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的职务聘任制,做到优者上、劣者下、平者让。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凡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都优先考虑,并在学年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些机制的推行,激发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当名师的内驱力。

(二)制度建设策略

学校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规定,确定了名师及成员的条件、工作室的组建办法、管理与考核办法以及名师的权利与义务,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强化过程策略

为激励督促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完成各项任务,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过程管理。一是健全工作室建设组织机构;二是聘请名师指点,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并引进企业人员加入名师工作室;三是硬件支持,精心挑选实习实训场所为工作室提供活动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四是考核到位,每年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终结性考核,以工作室为单位,每学年按考核得分享受相应比例的考核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劝其退出,同时按程序补充新成员。

二、推进“三大工程”,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

(一)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培养工程

一是制订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进修、公开课开设、成果呈现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三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群体覆盖了各专业。二是不断落实和完善“青篮工程”。通过骨干教师帮思想、带业务、传作风,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效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四是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不定期在校内展示苏州市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五是注重团队建设。由一个名师引领一个团队,形成了如朱劲松引领的机械专业团队、李兴莲引领的机电专业技能团队、方琴引领的服装专业团队、顾关胜引领的财会专业团队、秦宇飞引领的化工专业团队、高龙军引领的数控专业团队、陶静悦引领的外教中心团队、常鹤辉引领的汽修中心团队。通过以上举措,师资队伍得以整体优化和提升,在专任教师343人中,有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3名、省中心教研组成员5名,苏州市名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9名,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73人;有技师及高级技师95人,“双师型”教师181人。许靖老师获全国信息化大赛一等奖,6位教师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示范课,李兴莲、张海碓、潘辰扬、方琴、陈宏伟等为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还涌现了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苏州市先进巾帼文明示范岗,苏州市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美丽教师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的名师工作室是一批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壮大使张家港中专的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以教学改革为主题的专业建设工程

1.名师工作室是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实验室。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通过校本探索、校际交流、总结推广等活动,促进课改成果从逐步积累到集成推广。朱劲松工作室团队参编、主编教材8部,主编《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机械基础》《数控编程与加工》已在学校广泛使用,朱劲松校长还领衔了7项课题的研究。李兴莲工作室的教师参与了10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属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改革示范教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学习手册》《空调制冷技术学习手册》由人民教育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方琴工作室成员有多人次参与省大赛试题库建设,参与江苏省服装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开发,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纺织服装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编写了《服装项目教学》校本教材,工作室成员中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省、市、校级课题1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20余篇,在省、市级开展专业学术讲座10余人次。

2.名师工作室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车间。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自身既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又熟悉企业生产的优势,凭借自身在企业中的人脉资源,外向开拓,从承揽生产性实习任务、“订单式”培养开始,首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朱劲松工作室从来料加工开始,率先提出“七合一”的教改模式,并被教育厅在全省推广。李兴莲工作室将技能大赛的项目搬进车间,搬进课堂;方琴工作室将服装专业的相关课程放到缝纫教室完成。他们率先在自己的专业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将成功之星火迅速转变为在学校乃至全省燎原之势。可以说,他们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名师工作室,各个专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校成功申报并通过验收首批国示范校奠定了基础。

3.名师工作室是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名师工作室与学生创新活动室进行了部分功能融通,并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开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近三年来,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20枚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在省创新大赛中获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朱劲松作为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连续5年获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并有多件作品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同时获江苏省创新大赛最佳伯乐奖。李兴莲工作室自2008年以来,辅导的学生有10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6人获银牌,并且其中5人是第一名,有45人次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国大赛的项目也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团队中有4位老师获省创新大赛伯乐奖,指导学生创新作品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2人次。方琴工作室团队中有市级大赛教练5名,其中国家级教练3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辅导学生获得金奖9人次,银奖2人次;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教师个人参赛获金奖4人次,辅导学生参赛获金奖10余人次;团队中,辅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获全国金奖1人次,省金奖1人次,银奖3人次,铜奖3人次,其中有3件创新作品获得了全国专利,1人被评为创新大赛伯乐奖。

(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校企共建工程

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吸收了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与,可以充分利用名师对企业技术熟悉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及推广工作,提升名师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校企顺畅沟通,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实现校企的互惠双赢。朱劲松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研发了《3D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该项目软件前期开发工作已完成,在学校教学中进行了试用,效果显著,即将投入市场运营。李兴莲工作室团队完成了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项目改造及织网机上钩架专用钻床数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生产。方琴工作室团队帮助企业开展品牌设计开发。施婕老师担任上海赛晖服装有限公司童装品牌设计总监,为企业成功策划并运作开发了“小乖猴”、“唯路易”童装品牌,实现唯路易2011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产品同时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方琴老师针对困扰张家港市盾威纺织品有限公司多年的“夹克衫门襟起吊”问题,提出了“增大原有样板肩斜量”修改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难题。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已成为教师产学研的平台,校企合作的窗口。

三、开展“五个一”活动,

着力壮大名师工作室团队

(一)选好一名工作室主持人

用3-5年的时间,打造3个以上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型教师、专家型管理人才。同时在全校各专业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负责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的各个主干专业均成立相应的名师工作室。

(二)培养一群优秀骨干教师

制订工作室3年发展规划和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规划,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完成5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产生一批科研成果

学校的各个名师工作室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要以一个科研成果或社会服务效益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专利、教学设计、作品、课件、论文、课题、专著、教材等多种成果形式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四)建设一支骨干队伍

在建好现有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名师、名师工作室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校各专业构建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扎实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五)探索一条名师培育路径

凝聚工作室各方资源,探索名师、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总结出一条规律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切实可行的名师、骨干教师成长培育路径,促进学校知名教师自我发展和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内涵提升、高速发展夯实基础。

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Connotation Quality:

A Case Study

LIU Xiu-ping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221-01

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其中首要的两条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上,国内多所著名的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实践。从我国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的效果来看,一方面现有的各类产学研合作模式对高校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缺乏良好合作培养机制的条件下,不同的合作培养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各方的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无法长期持续、产学研合作各方更在乎获利而忽视人才培养等。为此,笔者从多个层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上弥补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研究上的不足之处。

二、创新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制构建

1.核心层:合作选择机制

一是合作对象的选择。产学研各方在合作对象选择时,一方面应该着眼于各方在人才、技术、资金、实验条件等资源的互补性来判断产学研联盟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地理区位、人才政策、人事制度以及信任关系等各方面因素对合作各方产生的影响,避免舍近求远、攀高附贵等脱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标,使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二是合作模式的选择。在合作模式选择上,不同的合作培养模式对产学研各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人才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三是利益分享的选择。产学研各方在合作中可采取固定报酬、项目报酬、收益提成、配股以及多种混合支付等各种分配方法,利益分配必须尽可能的实现各方的互惠互利与共赢,促进各方达成共同愿景。

2.中间层:联合导师与多元交流机制

2.1联合导师机制

一是导师的遴选。遴选导师的标准也应该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如对来自高校的导师应该侧重于考察其对研究领域前沿理论的探索或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而对来自企业界的导师则应该侧重于考核其对先进技术或管理的应用成效。

二是导师的责任分工。一些高校在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时往往采取了“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从而形成了主导师和副导师的状况。从合作教育的实践经验来看,这样有主有从的责任分工是不够明确的,容易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事实上,联合导师的优势在于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导师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资源,应当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导师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作为导师指导责任的划分标准,这将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是导师的指导内容。确立联合导师之后,导师应根据责任分工不同,在学习、课程安排、技术操作、科学实验等多个方而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中,逐渐培养其对科研的兴趣,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2.2多元交流机制

一是依托项目合作互动交流。依托产学研的项目合作,构建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项目开发平台为学生与科研人员、企业员工在一起合作交流创造条件与氛围,提供学生向科研人员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直接的技术性探讨、知识碰撞、共同攻关、克服实际研发和生产经营中遇到各种的困难,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依托实训实习互动交流。一方面,整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实训和实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接触到科研院所、企业最新引进的仪器设备、技术工具、实验材料等,突破高校实训条件的局限,降低学生实训成木;另一方面,打破传统教学体制下较为封闭的校园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接触科研院所在研项目和企业生产运营中所遇到的最新问题,提高如何发现、分析和创造性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3.外层:合作驭动和考核协调机制

3.1合作驱动机制

产学研合作驱动力可以分为来自产学研外部和内部两种类型。一是外部驱动力。构建产学研的外部合作驱动机制,一方面,需要各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多种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强化宣传;另一方面,需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产学研合作的软硬件合作环境。

二是内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可以来自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关系、研发需求及人际关系等。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部驱动机制,需要平衡产学研各方而的利益关系和研发需求,搭建信息配对平台,进而实现互补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合作中获得企业技术研究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收益。

3.2考核协调机制

一是考核机制。产学研各方有必要从人员调配、岗位职责、项目执行、绩效考核、奖惩激励、冲突协调等方而建立全而的考核评估以及协调机制,从而健全产学研合作的管理制度。 二是协调机制。合作各方需要从人员变动、协作方式、资源对接、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多个方而构建协调机制,以解决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已有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通过有效地整合与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互补性资源,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从而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独特的条件。通过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在资源方而的各自优势,突破现行“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国家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篇5

1产品设计专业竞赛概况

随着国家对工业创新发展力度的重视和加强,每年面向产品设计专业的竞赛也越来越多,目前按照比赛主办方层次的区别,可将产品设计专业竞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由政府和下属部门(中央及地方下属省、市政府机构)、协会(全国或地方工业设计等协会)主办或联合承办的产品设计竞赛。例如,慈溪市人民政府每年举办的“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每年举办的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等。这类比赛规模较大,竞争较激烈,参赛作品的水平也较高,主要目的是促进工业产品设计的公众普及度,培养后续产品创新人才。

第二种是各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企业组织举办的产品设计竞赛。例如,各类旅游公司组织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美的集团组织的“2020年未来厨房创意大赛征集”、台湾光宝创意工业设计大赛,以及国际知名的红点每年举办的红点设计大赛等产品类竞赛。这类比赛应用性较强,要求参赛者联系企业文化设计产品,主要目的除了宣传企业品牌,寻找产品创意资源外,也是发掘潜在设计类人才的一种途径。

第三种是由各地区教育部或院校自行举办,或联系企业共同举办的小型设计比赛,如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等竞赛。这类竞赛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再思考过程。

2竞赛机制对产品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2.1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竞赛机制在教学计划应用中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一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动性,拓宽专业知识面。目前,大部分产品类专业课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然而课堂上的学习和指导时间是有限的,课程中通过引入竞赛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竞赛内容为目标,感受实践操作真实的环境,同时课后也能根据课堂指导继续深入和完善设计方案。

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除了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收集分析资料、总结设计经验、发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整套思维过程,并将方案具体化的设计能力。

三是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学生参加竞赛除了锻炼创新思维和技能外,竞赛成果也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成为今后学习的动力。同时,一个竞赛项目有时需要2~3人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分配任务,进行调研,激发整合创意,最终协作完成设计项目,需要每个成员同心协力。

2.2更好地了解产品行业

目前,产品设计行业在招收人才上要求具备的相关能力有:产品设计领域的美感和修养,产品策划制作掌控技能,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绘画、设计、创意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各大高校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上,通过在课程中引入竞赛机制,可以让学生在专业竞赛环境下,以企业或竞赛项目为背景,从调研、分析、总结、策划、设计、制作等环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切身体验产品行业中一个项目的整体参与过程,重新审视自身专业能力,查漏补缺,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2.3提升专业学科发展

将竞赛机制加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外,也可以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通过研究竞赛,提炼出适合课程的比赛方向,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在获得奖项的同时,也可提高该校本专业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整个专业团队的发展。

3竞赛机制在产品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中的方法

3.1教学与竞赛相辅相成

专业教学计划与竞赛相结合,应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注意时间把控。专业课程的开展时间与竞赛的持续时间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教师应严格筛选专业竞赛项目,选择与课程内容和开展时间最为合适的为佳。另外很多每年固定时间都会举办的竞赛,可以纳入教学常规计划中,以前做好教学与竞赛结合的安排。

其次注重课程与竞赛内容的匹配度。产品设计专业包含的设计方向非常广,有家居产品设计、小家电设计、生活用品设计、交通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专业,每个设计方向所运用的专业知识和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规划中要提前选择有针对性的比赛作为实践结合项目,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既满足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竞赛难度与学生水平相适应。本科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不相同,因此参与的竞赛难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应该结合该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适合的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如果一味选择大型或知名度很高的竞赛,学生很可能因综合能力水平不够而无法达到竞赛标准。

3.2教学实施与成果的评估体系

教学与竞赛机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严格制定教学过程计划,将专业理论与竞赛规程紧密结合,把竞赛内容融汇于每章节的理论知识中,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练,每一次专业课都是一个项目的完整呈现。最后每项作业除了参与竞赛外,还应该站在专业和企业、市场的不同角度对学生的竞赛方案给予相应的点评和建议,让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标准,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3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篇6

[2]Kenneth G.Ryder,James W.Wilson.Cooperat- ive Education in a New Era[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87.

篇7

目前,上海中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开设专门的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班。主要是在高中阶段选择一部分对科技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专门编班,开展创新素质培养。具体的做法是邀请高校教授开设专题课程,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这种培养模式试图把高校的资源引入到高中,通过特色课程、专项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普及面较窄,主要局限在少数优质高中,普通高中没有开设。二是学制短、升学压力大,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

另一种是选拔优秀的高中生到高校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这种模式的基本做法是由区(县)少科站或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全区选拔优秀的高中生到高校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课题,在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课题,进行实验设计,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这一模式在一些高校资源较为富饶的区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对于大多数缺少高校资源的区域,这一模式很难实行。

上述两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且乏力的困境。但这两种模式都注重与高校资源的纵向联结,强调高校资源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辐射作用,忽视区域内在的科技教育资源,在实施和普及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限制。为此,必须突破这两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寻找一种符合区域实际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设想。如果说前两种培养模式侧重于纵向的联结,整合高校资源的话,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则是一种联纵合横的培养模式,注重发掘和整合区域内部的科技教育资源,是一种学段贯通、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的立体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及其组织形式、运作机制

基本内涵

基于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广、应用和发展为核心,不同学段学校参与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科技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是这一模式运作的重要载体。科技教育项目是联合体运行的基础,具有共同育人愿景、办学特色相近的中小学校基于科技教育项目组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第二,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它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学有余力、爱好科技、有创新潜质的对象,通过科技兴趣和课题研究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品质和能力。

第三,这一模式是一种联合校内校外科技资源的纵横整合和贯通学段的科技活动育人模式。既注重中小幼学校之间科教资源的纵横向融合,同时吸纳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以项目联合体为抓手,激发中小学校长智慧,突出名校的示范与引领效应。

组织框架

基于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的构成要素;二是运行机制。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生科技社团、校长团队、专家团队和教师团队等。

宝山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是由本区有科技兴趣爱好、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小学生自愿组织的学生科技社团组织。学生课题研究社团、科技兴趣社团为其所属三级社团,是本组织架构的主体。

校长委员会由联合体会员单位校长组成,具有决策、规划、实施、协调和管理等职能。负责规划科技兴趣特长生的发展,协调校际和校内外资源,建立社团发展通道和学员兴趣成长链等,主要是发挥引领作用。

专家委员会由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社团等专业机构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决策咨询、协调资源、专业指导、课题辅导和师资培训等。联合体教研组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运作机制

校长团队的主导机制。在校长团队的引领下,科学活动的开展不再局限在学段内,而是贯通学段,合作开发课程,共享资源、成果和经验。校长更关注科技教育,在校园创新文化的营造、师资力量的配备、设施设备的添置等方面加大投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得到提升, “校长智慧”共享成为现实。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机制。创新教育联合体强化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作用,每个创新联合体都由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领衔,带领联合体其他学校的发展。通过校际联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外活动的社团化,开发拓展型、研究型校本课程,举办各项主题系列科技兴趣活动。

校外教育机构的服务机制。校外科技教育机构结合区域实际,激发学校自主性,按照各学段学校的愿望,整合资源,构建开放型、多样化、可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学校通过加合体,可以共享办学特色经验和成果,合力打造基于兴趣成长的跨学段教育链。

专家和基地资源的共享机制。通过联合体这个平台共享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社团等机构专业人士的学识与智慧,共享丰富的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资源,让科学家携手中小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让科学家走进校园指导学校开发拓展型、研究型等课程的资料包,走进课堂介绍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等。

未来创新人才的兴趣发展机制。联合体实施发展性评价,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同时探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低学段向较高学段学校推荐兴趣特长生的通道,建立科技特长生成长档案,开展个案跟踪研究。

成效与反思

基于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对于区域科技教育资源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宝山区已形成一批在本市内外有影响的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如“无土栽培创新教育联合体”、“气象科技创新教育联合体”、“车辆模型创新联合体”等,这些联合体的组建,不仅培养了一批有志于科学探索的科技爱好生,而且树立了一批科技项目特色品牌和带动了一大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更大幅度提升了科技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上推动了宝山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认为中小学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可以克服当前科技教育“短视、唯奖”等功利化倾向。联合体是以兴趣培养为主线,创新文化感染为内涵和可持续成长为目标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实践,为中小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文化氛围和组织保证。

篇8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材学院硅酸盐工程系,1991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依托传统建筑材料优势,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材料物理、应用化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院结合我校现行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材料科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立足学生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培养机制内涵丰富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学生特点,坚持以导师制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打造以“创新人才班”、“卓越工程师培养班”为依托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材子家园”育人阵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导师制建设打基奠

我院是学校最早实行导师制的学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具体模式为‘1+3’全程导师制,即1年级学院制定导师,2年级自主选择导师,在导师制的带动下,学院有超过71.43%的学生,进入导师所在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

(二)科技活动展风采

建章立制,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六大机制,即经费保障机制、教师指导机制、基地支持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学术活动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构建师生创新团队群,强化科技活动指导力度。依托学院科研优势和科研团队的发展壮大,在全员育人和导师制深入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工作促成师生科研创新团队群的发展,构建了26支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本科生参与科研团队、导师课题组进入实验室达到100%,本科生毕业论文100%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

树立科技活动品牌,以点及面深化创新育人效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逐渐形成了“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大赛”、“水泥轻舟赛”、“混凝土设计实验大赛”、“化学趣味比赛”、“材科杯”科技竞赛、“博士论坛”等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品牌,成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挖掘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科技之星。

(三)平台建设育新才

创立实施“创新人才班”。通过学生自愿申请、辅导员推荐、工作小组认真筛选的方式选拔我院学生中的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班,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各自不同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课程选择和活动参与。充分强调每个学生个体的个性,扩展自己的视野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实施“卓越材料和化学工程师”培养工程。采取“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完成本专业和“试点班”培养方案课程学习,1年进入企业学习。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学院和企业定期研讨并及时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四)校企合作促发展

产学研结合,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创新紧密型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通过与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相关协议,搭建起与企业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长效交流机制,促进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和人才招聘质量,实现了双赢。

创新企业奖学金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入企业资金,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助学金来鼓励和资助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企业奖学金的评定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如:嘉华水泥、峨胜水泥等企业在我院设立学生创新基金;CPIC、新美陶瓷等企业为我院优秀学生设立专门的奖学金。

二、育人为本、创新理念、培养机制特色突出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单一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学校和社会生产实践两种教育环境下培养,经受全方位的锻炼,使其逐步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育人理念

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在发扬我校办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落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教学发展思路;体现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体系个性化的教育观念,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建立学生多样化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视角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和分层。按照“分类指导、跟踪教育、滚动激励”的方针,完善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导向的创新教育体系,突出尖子生群体、特长生群体的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挖掘和整合资源发挥共同育人的优势,构建和谐教育与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二)分类指导,分层教育,创新育人方式

在学院强大学科优势的基础之上,克服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修养和管理知识方面的缺陷,建立了创新班完备的知识体系建构。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德育课程、管理学知识、艺术鉴赏课程、礼仪学知识等全面融入创新人才班培养内容中,使学生对人文学科有广泛的涉猎;二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反对注入,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三)充分融合,深入实践,创新育人模式

一是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创新班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选修相应的课程;开展“读书月”等活动引导创新人才班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扩展知识面。

二是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班重视对学院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创新人才班学生牵头组织和参与各级校园科技、文化、实践等活动,通过组织和参与活动训练学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整合资源,校企合作,创新育人途径

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背景,我院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九院、长虹、安县银河建华、重庆复合材料、拉法基、峨胜水泥等企业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就业实践、管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为拓展学生才能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企业家与学生交流和学生的企业参观实践,为企业更深入了解学生和人才储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保障、长效运行、培养机制成效显著

为确保该机制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及组员,促进培养机制的长效运行。通过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合理的实践锻炼,造就了一批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创新人才。

(一)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在新的工作机制的指引下,学生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锻炼中,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领导才能,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近三年来,共有1名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若干。水泥轻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水泥轻舟赛中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1项;混泥土设计团队在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无线电定向大赛获校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2009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经营大赛获得季军。

(二)学生学习氛围不断增强

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综合学科的学习和实践中,在课内外活动中表现优异,为更多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专业课学习之外,利用“两班”图书室等基地,通过读书活动在理工科氛围中掀起了人文知识学习、社会学知识丰富等方面的,逐步树立起热爱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极大的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学院晚归、违规率保持在全校最低的比例,考取研究生率达20%,且考研质量逐年提升。

(三)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通过各种专业实践活动实现成功就业的学生比例也逐年增加,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院学生就业已从传统水泥企业拓展到了各科研院所、大型建材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进入到一线科研岗位的学生比率逐年增加。学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获得了越来越多行业内用人单位的青睐,促进了学院及学校在行业内声誉度得提升。

四、结束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常青树,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最神圣的历史使命。然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效,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和一份执着的信念,创新型人才培养定能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新华网,2006-1-9.

[2]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等.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胡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科学家,2007(7).

[4]宋永华,解启健.顺应改革重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篇9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2年5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1〕但是,现实中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仍按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层级体制”的制度原则进行运作。这种管理体系注重管理人员的职位体系与等级架构,并缺乏与系统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主动性。高校行政管理的“机关化”趋势严重,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保守,协同意识淡薄,学校内部协同合作尚可顺畅,但与社会、企业及行业协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受制于传统“本本主义”的影响,甚至有些教育官员及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协同资源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协同整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漠然置之。

2.法规政策体系缺位

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助推器”,可调节协同创新发展前进的速度,而且也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稳定器”,对协同创新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迄今为止,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统一标准仍未出台,国内重点高校与一般地方高校分类实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层级分类标准也尚未出台。此外,高校本身也没有及时出台适合自身特色的实施细则,以致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中出现纷繁混乱及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发展“瓶颈”,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协同创新战略改革目标的实现。

3.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尚未完善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被视为传统教学工作,缺乏协同意识,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协同育人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少地方高校未能准确领会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教书育人决策机制缺乏协同创新元素。二是内部协同体系存在壁垒。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存在条块分割,难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协同教育培养。三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陈旧。对信息时代人才的考核评价仍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范式标准,难以准确权衡人才考核“定量”与“定性”的辩证关系,协同育人模式孕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未得到充分重视。四是内部育人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小圈子里,处于自我封闭、自我设计的状态,无法通过竞争机制引进和使用外部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协同培养。五是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力量缺乏,学术型兼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六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的结果性激励偏多,缺乏对协同创新育人过程的行为激励、组织激励和环境激励等。

4.缺乏外部环境的强力支持

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的开展和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保障。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妨碍其发展的诸多障碍,外部环境供给力不足是其中之一。政府、企业、行业对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缺乏协同沟通,造成各协同创新主体各自为政、互不配套、难以衔接。原因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给予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缺乏整合机制,分解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各项支持内容、措施,未经科学整合与总体谋划,因而无法有效帮助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略。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

协同创新战略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发展机遇。借此契机,地方高校要尽快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适应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社会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新时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推进给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简要来说,此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管理规定》,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确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律地位,明确高校、企业及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各方的职责。同时,还应尽快出台配套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分类实施细则,“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应参照不同的标准,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地方高校应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并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应制定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操作“说明书”,必须通过实际调研和组织专家论证,并根据地方高校现实发展阶段的状况,细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条例,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质量、主体责任、协同效益等作出具体规定。

3.完善具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坚持推进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实习、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创业、创新、创优”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全面深化地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打通学科、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界限,探索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和教学中心等教育平台,促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模式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以“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全面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管理与沟通机制,加强完善人才工作的各种长效保障机制。二是探索“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建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将知识能量转化为技能能量,提高学生主动改造世界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探索性、创新性的协同合作型教育试点,将探究思维引入教学过程。三是要解决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所急需的“双师型”师资缺口问题。地方高等院校要针对重点领域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校讲课、讲座或指导学生实习,以弥补校内师资在实践实训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高校的专任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行业参观学习及挂职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篇10

中图分类号:C961;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01-02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普遍不尽如人意。应该说,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加快改革步伐,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做起,消除体制性和制度,努力探索新的思路并进行制度创新。

一、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既是社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传统教育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忽视学生天赋、潜能、优势开发,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必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目标,建立以“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注重综合、突出创新”为指导思想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必须不断突破传统和过时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上强调以知识为本,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广博、学问精深、思维创新的人才,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2)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形成创新型的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能力提供教学支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未能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重构基础,增加前沿,引入研究,把教学和研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适应当今学科发展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既高度分化又趋于综合的发展趋势必须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3)大力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单向灌输、轻启发讨论”,强调“尊重权威、尊重书本”,反对“怀疑提问、标新立异”。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阻滞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长期的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不到调动,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一味的注入强化了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致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因没有开发训练而日渐萎缩。培养创新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加有利于个性发展。应多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必要的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采用现代化、高科技的计算机教学,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抓住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才能真正激发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等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方法,尤其要具有学术创新和探求知识的能力,能够创造出价值较高的科研成果。但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在教育理念和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能力上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教师的创造性潜质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而,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增长的需要,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量的扩大,更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上加以提升。

(1)创新型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是教学观。教师要从灌输走向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要把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观。教师不仅要把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让学生不只是接受解决问题的既定答案,而是自己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培养观。要从规范统一的传授走向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清学生创新能力及发展层次上的差异,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2)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一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常用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二是具备问题意识和超前思维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新颖性与层次性,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和有可探索的余地,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诱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三是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成功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增强学生创新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去争取新的成功,这是创新性教学的动力因素。坚持表扬、激励,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引导创新的教育评价系统,发挥其在创新教育中的导向功能

(1)建立健全能有效区分和测定学生创新能力和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制度。传统的教育,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和评价,由此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不是来自内在的求知需要和学习兴趣,而是来自对分数和其他外在利益的追求。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注重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储备,同时更注重其素质和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唯分数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创新型的教育评估体系,学生评价应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确立以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评价制度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使评价体系成为创新教育的外在着力点,能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其导向功能。

(2)建立和完善能促进教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教师考评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考评制度和体系设计,是高校协调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枢纽和关键,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传统教育重科研轻教学,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看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即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上、人才培养上多么卓有成效,缺少科研论文也不能晋升职称,于是不少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不是放在人才培养上,对教学、对培养人才不感兴趣。新的教师考评制度必须兼顾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可以按照教师职称和岗位的不同,分别明确其应该承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此外,职称评聘过程中,坚持教学和科研全面衡量,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按比例进行量化打分;针对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定期开展评选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的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地位,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重。

(3)建立科学、公正、合理、有效的考试评价指标体系。传统考试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答案是标准化的,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考试与评价方式忽视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考试制度,应把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进取心和自信心作为评估学生优劣的重要指标,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四、营造和优化创新人才成才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

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是激发和保障创新活动并提升其效果的重要外部条件。教育创新要求人才成长环境体现宽松、自主、开放和进取。

(1)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首先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其次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多元思维并存,鼓励学生“冒尖”,探索未知领域。

(2)营造师生平等的交流环境。一是师生观的转变,要由传统的操纵依附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彻底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3)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做好“教书育人”,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尤其要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形成良好的学风;加强校园活动创新,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

五、推进制度创新,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因素,既涉及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科研体制,也涉及大学内部教育制度。因此,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机制,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1)推进教育体制创新,不断改革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创建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各个教育层次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增强学校依法办学的能力,打破不同教育类别、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形成多样化的人才成长通道;改革科技和教育分立的管理体制,促进科技和教育的紧密结合,使优秀的科研人员在从事研究工作的同时,也能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

(2)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教师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既需要有政策激励,又需要有制度保证。要大力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根据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工作特点,进一步规范大学各项工作与各个岗位的考核评价工作。考核工作要强化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尖端科技成果,但也必须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潜心基础研究。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

(3)改革和调整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让学生在选课、选师、选时上具有更多的自,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自主发展需求。

(4)推进教学与科研体制改革,严格教学科研评估。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教师,师资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创新意识和素质,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趣、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科研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激励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同时作为努力的方向,既要将师资队伍整体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摆在突出的地位,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校内教学组织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科研制度,使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能落实到每个教师的具体岗位要求和考评之中,引导和激发教师更好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做到教学、科研并重。

参考文献:

[1]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