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命安全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6 17:16: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生命安全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生命安全教育

篇1

2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

虽然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有较大的意义,但是当代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职工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深,并且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会认为体育是一项无关紧要的课程,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价值不高,学生也往往是应付公事地来上课,所以体育的教学往往比较散漫,授课的效率不高。第二,体育是一项注重身体活动的课程,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体力是十分大的,老师在一天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维持旺盛的精力。第三,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重视身体的锻炼和各项竞技活动的进行,老师很难意识到学科术语、营养学、健康学、保健学等一系列的教学的重要性,这些内容的教学会让学生受益颇多。第四,传统的体育教学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对每个人、每项工作来说都至关重要,体育的教学相对于其它文化课程的教学来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为体育教学是一系列竞技活动的进行,女学生还好,性子一般较为温柔,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较为融洽,很少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但男生的好胜心较强,他们会因为肢体的摩擦或一言不合便发生冲突,所以在竞技运动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但是由于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提及关于安全教育的问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受伤的现象频发。第五,竞技运动过程中会因为剧烈运动造成人员伤亡,在这些意外情况发生时,大多数的学生都惊慌失措,并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处理伤口,这是由于老师只一味带领学生做一些肤浅的准备活动,并不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激烈的运动所造成的意外伤亡;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六,因为体育这一门课程一般不计入总成绩,对学生排名和领取奖学金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抱有轻视的态度,他们只是应付公事一般去上课,在老师教授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时,态度散漫、举止轻慢,这是对授课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生命的不尊重,会造成极坏的后果。

3高校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的引进与实施

3.1在高校体育的授课过程中引入安全教育理念

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往往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重视,他们会因为学业不顺利、感情生活的失败、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便产生轻生甚至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他们用一个乐观的、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教师要充分地向学生展现生命的活力与精彩,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也激发学生自身对运动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做到自主运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充分地享受生命的精彩和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学要利用自然资源,适当地实施户外运动,让学生在自然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并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3.2向学生教授安全实例,设立生命课堂情景

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一些安全教育知识未免太过枯燥乏味,这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很难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并且很难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育老师在安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安全实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一些危险的严重性,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同时教导他们面临这种情景时的正确做法,保证他们弄得懂、学得会、用得着,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感悟,学生往往会更加主动、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3.3保证教师的专业性与教学质量

有些体育老师在繁重的教学过程中,精力不能长久地保持,他们往往会提供给学生较长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期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间的冲突、激烈的体育运动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松懈,要保持一个严谨的教学态度。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他们的教学能力必须较强,能够正确地、有力地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安全意识得到较大提升,学到充足的安全知识。

篇2

校园安全一直都是校园建设的核心话题,近几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也在家长和教师心中敲响了警钟,校园安全事件,关乎家长、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利益,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也是高中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下面,笔者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从人文角度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安全防范

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落实安全教育。高中生与初中生、小学生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对于许多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安全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因此,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教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科学管理。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从人文角度入手,让学生感悟到安全的重要性,强制性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这样很容易引发渴望独立的高中生的反感,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想要挑战一下教师的权威,使教学适得其反。但是,教师如果能够站在人文的角度来进行安全管理的话,效果则会大不相同。比如说,针对校园中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校园安全有关的宣传片、故事片,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警惕。

二、既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实践

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仅仅只是依靠墙上的几条标语,教师的一些理论知识讲解显然是不够的,为了真正地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教师除了需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以外,还需要加强实践,训练学生的逃生技能。例如,针对一些常见的地震、火灾和校园意外伤害等事件,学校一般都会定时进行演练,但是这种演练,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演练浪费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演练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此外,还有部分学校,由于缺乏条件,在进行安全训练的时候,训练也不是很到位,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只是一些皮毛。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的时候,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这样他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体会才会更加深刻。此外,安全逃生技能的训练也需要落实,例如地震逃生训练,不能只是简单地拉响警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到操场就完事。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地震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这一瞬间可能会有很多的意外发生,这些情况都是无法预料到的。所以在进行逃生演练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将学生集合到一起就足够了,还应该注重对细节上的训练,让学生知道意外发生的时候,有哪些应急措施,如何自救等。通过这样的训练,真正地落实校园安全工作。

三、建立校园安全训练制度,建设全员防护体系

校园安全工作维护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具体的工作实施者,却是以教师和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为了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当在校园里建立相对完善的校园安全巡视制度,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高中的校园安全,尤其是一些寄宿制高中,更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例如,在校瘸闪⑿T鞍踩巡视小组,每天定时在校内巡视,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地采取措施,处理好这些安全问题。同时,安全制度的完善也不特别重要,高中生的心理虽然成熟了不少,但是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性格冲动,平时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出现打架闹事的现象。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让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必要时期,对于校园安全管理,可能还需要借助一些外界的力量来维护,例如政府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处理好政府、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建立和谐安定的高中校园。

总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在进行高中校园安全管理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从多方面入手,让高中生认识到安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同时,学校也不能有所懈怠,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教学发展的第一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保证学生的安全。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13.9]

一、中学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具备锻炼学生身体的功能

体育教育目标不是简单将教学任务完成而已,而是需要将教学任务通过较好的方法方式落实给学生,使他们在体育教学中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任务。从本质上认识,体育游戏也是一种体育活动,其适当的运动量必然能够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具备较强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同样具备游戏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使体育教育目标顺利及时的实现。可见,若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当依赖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并利用好这个最为明显的特点。

(三)需要借助一定规则来完成

体育有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因此,其满足了学生的一种内心需求,能够使学生投入高涨的热情去"玩"。当然,体育游戏也有其自身的归责,以利于老师合理组织学生人数及角色,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二、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及时实现体育教育目标

体育游戏是预先设计,并能够反复利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其是以身体运动形式加以体现的,因此,其能使学生达到较好的健身作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应有的锻炼,才能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二)通过体育游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团结意识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愉快轻松的竞争氛围,实现在体力、技能、智慧等方面的有效锻炼,从而得到师生的夸奖和赞扬,实现学生自身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得带快乐。同时,体育游戏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分组进行的,因此,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和互助精神。

三、体育游戏编排规则

体育游戏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其合理科学的编排。因此,在体育游戏编排过程中,应当切实树立创新意识,严格把握体育游戏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则,使体育游戏发挥应有的价值。

(一)游戏内容和形式应当健康

体育游戏对于学生的体力、智慧、基本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当具备健康的内容,并且承载体育游戏的外在形势也应当是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易于学生的接受。

(二)体育游戏应当具有简单易学

体育游戏是完成出资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力助手。因此,复杂深奥的体育游戏反而不利于高中生的成长。在编排体育游戏时,要时刻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需求。这就客观的要求体育游戏应当浅显易学,使学生很快能够投入到游戏氛围中,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三)体育游戏应当具备趣味性

体育游戏应当以提升学生兴趣为前提途径,实现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状态。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就应当注重体育游戏编排上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被提起,体育游戏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应有的效果。

四、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事项

(一)让学生懂得体育课的重要性

高中体育课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时,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确体育课在他们未来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课有一个全新的思想认识。同时,教师还要理解并破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恐惧感厌倦感,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这样,学生才能安下心来,积极参加体育课,并出发发挥自己的个性,以便以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心态投入体育教学,利于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在全校范围内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

高中生的年龄普遍不是很大,还处于一个"爱玩"的年龄,格外喜欢体育课。然而,这也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树立其生命安全意识。这样,学生才会细心体会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是否符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心里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才能真切懂得不安全因素及不适当的行为可能带给自己的不良后果,学生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

(三)严格抓好体育教学课堂的纪律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教育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纪律意识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体育游戏时,老师要严格抓好教学纪律,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完成学生更好的自我约束,杜绝教学气氛散漫的现象。比如在游戏分组后,各组应当在老师的指令下有秩序有步骤的进行,此外,老师要秉持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避免同学之间的不友好行为和身体伤害行为。

(四)完善各项体育教学设施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前应当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排除安全事故隐患,以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宗旨开展;要根据游戏内容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总之,要消除对学生生命安全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五、结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游戏合理及时的运用,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老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要时刻注重各项编排规则,注意生命安全,使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生命是每个人独有也是只有一个的财富。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生命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中的永恒主题。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更能建设和谐校园。

1.建立生命教育分层体系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生命,第二层次是心理生命,第三个层次是社会生命,构建三维生命观,即“活着”、“活好”、“活出价值”。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质量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提高。通过这三个层次构建生命教育系统。

1.1生命意识教育

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对应的是“活着”,“活着”也是人拥有自然生命,这是生命的最基本维度,是后两个层次教育的前提。生命意识教育是个人对生命的认识教育,也是珍惜生命的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包括生存技能教育、生活态度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保证“活着”,才能有其他追求。

中学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感。假如学生的生命意识感单薄,会对自然生命漠视和践踏,生命教育的最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感,让学生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健康地“活着”。

1.2生命质量教育

生命的第二个维度是“活好”,即指快乐健康的生活,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健康快乐生活的教育。生命质量教育包括生涯规划的教育、感恩教育、理财教育和挫折教育等的教育,还包括安全防范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自救能力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生命质量,让自己“活好”。

中学实施生命质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幸福感。生命的幸福感是学生自身价值得到外界的肯定、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生命幸福感,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心自己、关爱他人、热爱自然、关心社会,构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从而获得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做到“活好”。

1.3生命价值教育

“活出价值”是生命的第三维度,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是生命价值升华的教育,包括关爱自然的教育、关怀社会的教育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等。生命价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让自己“活出价值”。

中学实施生命价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感。生命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生命价值感,人的生命不仅局限于对现有世界的满足,而且应该追求生命价值的升华,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高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

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分层教育体系,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在各个学科里渗透生命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2.1积极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根据前面生命教育分层系统,我们可以将高中生命教育分为三个大单元:“生命意识教育”、“生命质量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按照这三个大单元继续往下分,设置若干子单元,子单元下再设置若干个课题。

高中生命教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活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体现出生活性、互动性、活动性、实践性、情境性和知识性等教学特点。还可以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比赛、生命教育演讲赛等活动。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如在教室周围墙上、教学楼走廊墙壁上、校园里黑板报上设置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章、字画、漫画等,还可以让学生以投稿形式,将选中的作品展示在设置的画廊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2在各个学科里渗透生命教育

要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课程中挖掘和发现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语文、体育、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过程中,寻找进行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的衔接点,注意生命教育学科的渗透。提取各个知识单元的素材,并将生命教育加以渗透,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制定渗透生命教育计划与目标,使生命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更科学系统化。具体来讲,如在物理课堂上可以渗透节能、安全用电的意识,数学教学中可以渗透理财教育知识和方法,化学课中可以渗透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在体育课中渗透一些简单的生存技能和运动损伤的预防。

2.3开展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在高中生快满18周岁的时候,可以组织开展成人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成年后的责任和义务在生命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步入大学和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参加学校内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而且可以参加校外志愿者活动,如每隔一段时间去养老院、孤儿院和聋哑学校等地方做义务劳动、陪伴老人、孩子和残疾人,多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会奉献,实现在奉献过程中生命价值的导师升华。

组织城市家庭的学生去农村同学家体验农村生活,带领城市学生认识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体验在农田里干活的辛苦,珍惜粮食,珍惜生命,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向学生传授理财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企业家的讲座,讲述一些理财成功的案例,教授一些成功的理财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3.结语

上面论述生命教育体系和在高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生命教育体系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从三个方面开展高中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分别是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在各个学科里渗透生命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当代青少年自杀现状,通过探讨生命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如何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起到一定的实际作用,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利用生命教育模式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生命教育

1、当代青少年自杀现状

根据对我国疾病监测点部分资料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青少年(此处参考人民法院公布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情况时所指的“青少年”年龄限定在25岁以下)的自杀死亡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均是位居前列的死因,在卫生部提供给WHO的报告中显示近10年自杀是中国15-34岁年龄组青少年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可见,如何预测与预防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1]

2、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个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但在此处仅简单将原因分为内外两种作对比分析。

2.1青少年自杀的外部原因

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外部因素有众多,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系统,在此就笔者认为重要的方面作简要归纳。

遗传因素,相关研究显示,父母有自杀行为的,其子女自杀的概率是对照组的9倍。[2]

家庭因素,有调查发现,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家庭气氛不融洽、缺乏情感交流、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或怀有敌意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因素。[3]

模仿,模仿既是特点又是原因,青少年因为受阅历的限制,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格,对生和死这样抽象的概念缺乏明确认识,容易产生“ 目标性求同心理 ” ,模仿现实生活、文艺作品、电影、电视节目中相似的人物,走向自杀死亡。[4]而一个群体里有人自杀后,也经常能见到青少年模仿自杀事情发生。

2. 2 青少年自杀的内部原因

青少年多数没有形成对生命的敬畏感,对死亡的真正含意没有认识,生与死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首先是性格类型因素,中小学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一定的环境和事件中,他们的性格会发生变化,性格不稳当往往是造成自杀冲动的原因。

其次是简单的报复心理,一项关于中学生对自杀行为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有关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都认为“自杀比什么都能使父母悲伤”(初中生为78%,高中生为80%),由此可以看出自杀者中出于对父母的报复心理不占少数。[5]

再次是片面的认识所致,青少年在采取自杀行为时,总是以为这是唯一的选择,除此以外就别无他法了。最后是自杀青少年内在普遍缺少精神支柱,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结果。

3、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建议

据百度百科介绍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要切实落实生命教育,将预防青少年自杀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日程,笔者有如下实施建议:

3.1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

在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通过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关于生命的知识,让学生认识生命从起源、发展到消亡的整个过程,理解死亡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规律,体悟生命的伟大和顽强;积极应对人生中在所难免的各种挫折,实现人生价值;对他人的生命予以足够的尊重,关心热爱所有有生命的事物;另外,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也是必要的,学生应学会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自护及救护他人的能力,防患于未然。[6]

3.2倡导体验教学

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单纯依靠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给人格以陶冶由此提出的体验教学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多多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处于具体的生命情境中,通过分享各种感觉和情绪,探索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

3.3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校园文化势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功能不是课堂教学可以替代的,我们应该在校园文化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让生命教育成为校园环境设计的核心理念,校园文化以精神文化为灵魂,以物质文化为载体,影响着师生的精神世界。首先在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刊、校报等来渗透生命教育的思想,其次是校园物质文化方面,校园要布置整洁,错落有致,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师生的心情都会比较愉快,会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在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激发其蓬勃向上的力量和对生命的热爱。

3.4教师要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是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研究性的培训活动,让教师学习生命教育理论,进一步培养教师爱事业、爱学生、爱自己的情感,将无私神圣的师爱撒向每一个学生,关注全体,宽容地对待不同学生的成长过程,并将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效果纳入评价体系,将其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指标,教师在造就学生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激活生命,和学生共同成长,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3.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基地,学校社会工作者(老师)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者,学校社会工作者(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关生命意义的教育、生命价值的引导、生存技能的传授,但绝不能因此而将生命教育仅仅局限在学校中,学校的生命教育应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才能奏效。(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先梅. 浅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及社工介入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二期2009(2): 30 .

[2] 贾存显,赵仲堂,高莉洁,等.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 (10) : 1184 - 1185.

[3] 庄勋,朱湘竹,周逸萍,等.南通市高中生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 (5) : 412 414

篇6

初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万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初中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归根到底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二、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学生的体育与成年体育、康复体育、竞技体育和单纯的娱乐体育也不相同,他们仍然需要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与方法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体现。即使有少数中学生,把体育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毕业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或体育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论,也必须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把普通的体育课,改成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将来不论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体育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打好思想、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即使是运动技术的提高,也必须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与提高。这里还必须强调指出,不经过科学选材、增加训练时间、强化训练、提供多种特殊的条件,只是通过体育课是不可能培养出专业运动员的。

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体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家长、学校甚至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人的一生。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每一方有权也有责任来为孩子的健康教育负责。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健康教育万万不可忽视。

三、基础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篇7

当然,各个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天天挂在嘴上,不仅是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中途离校、被亲戚朋友接走等情况,而且还在时时刻刻都将安全当作大事来抓,学生在学校一星期除了三节体育课中的几分钟跑步是没有奔跑的权利了的,处处将危险消除在隐患状态。尽管如此,校园安全还是防不胜防,学生之间有不守纪的引发事故,学生个人有不注意的发生意外等等,还有校外不法人员的时时盯梢,真让人觉得学生的生命安全有时需要引起相当重视了。校园外的安全也同样成了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如行走安全、个人防卫、危险求助等,但被小偷发现后绑在楼道上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虽然这事发生在校外,但同样让人胆战心惊。

学生的生命安全要靠每一个人来关注的,特别是我们的所有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人士。现在,学生的所有活动、学习,包括上下学、乘车、外出等等都在大人们的监护之下了。因为他们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了,比起生命来,所有学习都显得太轻。在中学生的上学路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这样的戏: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勒索,少则几块,多则几十上百块,有时被恐吓、诈骗,甚至有时被抢劫,高中生有,初中生更多,小学生也有,而且大多是些思想、行为不良学生,往往在路上行人不多的地方实施,甚至在一些街角或小区的拐弯处等等,利用被害人的恐惧心理来实施这种行为。而且这种现象也是早已存在的,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有见闻的,从小到勒索几根皮筋、骗取或索要小物件,大到要胁其偷家里的钱来“孝敬”他玩游戏等,屡见不鲜。这似乎够不上校园暴力,也谈不上社会安全问题,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发展,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步一步的扩散去,勿庸说,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我们的老师们、校长们、教育局的领导们并不知情罢了,一些名优学校,包括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学生做这样的事的相当多。

另一个安全问题则是现代学生的自身社会安全了,这在中学生、职校生等的身上特别明显,既能制造借口,又会获得信息,自己不控制不约束自己,在社会上越滑越远,谈不该谈的东西,做不该做的事情,自己失去了控制能力无法自拔,社会家庭又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还以为孩子在学校念书很辛苦,不断地为他们创造和提供物质条件、经济条件。

篇8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当前,有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和多样性,仍有不少高校仅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高校安全教育多采取集中授课、展板、报纸宣传等传统方式,尽管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手机等这些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安全教育,限制了安全教育的效果与发展。二是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这项工作主要落实在学工处或保卫部门,还没有充分调动广大的教职员工共同肩负起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三是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方法不当,内容过于单调。

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需要。在《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都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觉遵纪守法提供了法律保障。

(2)维护大学生自身安全、健全人格的需要。在校的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有关的安全知识,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和能力,一旦遇到危急情况,便感到无所适从,极易发生安全问题。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自理能力比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较弱,思想单纯,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懂得如何预防各种安全事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适应当前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需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制度的深化,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人才培养从过去的单一性向多方面发展,校园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的道路,大学生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这些环境都让大学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地维护高校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4)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斗争错综复杂。在高校校园内,一些不法分子在校园内进行盗窃,对大学生实施诈骗。另外,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打架、盗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火灾等校园事故也不少见,这些现象都严重危害了高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各高校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针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积极地开展这项工作。

(1)不可忽视的入学教育。现今,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学生刚进校时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的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一旦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新生刚入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使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的校园,适应新的生活,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2)把安全教育课程引入大学课堂。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的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全面系统的课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高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利用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做法都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在高校系统地开设安全知识课也很有必要。在课堂上,利用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卫生与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学校的稳定。

(3)必不可少的日常教育。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思想上对于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松懈、麻痹、大意,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举办一些安全知识竞赛和技能活动,引导学生来关注安全教育问题。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张贴标语、告示、安全标识,使学生在寝室、教室、食堂、校门等公共场所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同时,也使学生提高了安全警惕,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举办一些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也可以组织主题演讲等活动,普及安全方面的防范知识,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篇9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时刻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板书标题。

二、活动准备:确定主题,拟定节目,讨论整个活动步骤,排练节目。

三、活动步骤:

1、班主任组织学生演练各种违规情景2、小品《机动车道上的违规行为》3、读安全警句4、读宣言书5、教师讲话

四、活动过程:

(一)班会过程: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八年级八班“珍爱生命平安出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有资格享受愉快的生命,但生命的遭遇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然而,总会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生命的泉水便会永远枯竭。无数的车祸是那样无情,吞噬了多少个的生命!灾难的发生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分性别年龄,不分贫富贵贱。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如果没有安全意识,都将后患无穷。“交通肇事猛于虎”。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是安全扞卫着我们的生命;是安全在维护我们生存的利益;是安全在为我们注入无限的力量。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下面是违规场景小品《踢球》

学生一:哇,好漂亮的球,什么时候买的?学生二:前天,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学生一:借给我踢踢吧。学生二:现在?学生一:对呀,怎么样,舍不得你的心肝宝贝?学生二:这可是在公路边,不行呀。学生一:没关系,我只在这路边踢,不往路中间踢。学生二:好吧!(学生一、学生二踢球)学生一:看球!(球被踢到公路中间)学生二:怎么办,我的球——学生一:没关系,我去捡。学生二:算了吧,那么多车,来来往往,我怕……学生一:怕什么,你等着(翻越栏杆,向公路冲去,响起汽车急刹车声……)

师:幸亏这是一个小品,不然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为了一个小小的足球送上了一条腿,落了终身遗憾,多可惜啊!同学们,如果是你的球被踢到公路中间,你准备怎么做?

生:等车过去后再去捡球。

生:当初就不应该在公路上踢球。

师: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据说,去年1至9月我国因车祸死亡7万人,损失达23亿,交通安全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是呀,就拿汽车来说,现在流行学车、买车,因此有许多新手上路,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注意交通安全,随时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看来,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啊!

师:看了上面的实例,我们放学立即回家,家长不在家时要给家长报平安下面让我们一起宣誓

我,郑重的宣告:

尊重生命感恩父母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尊敬老师

安全出行

我承诺,绝不骑电动车上下学;

我承诺,遵守交规,合规出行;

我承诺,放学立即回家,不打逗,不逗留,途中不购物,回家第一时间向父母报平安;

尊重生命安全出行让亲人放心让老师放心

遵守规则创造自己的光辉未来

师: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也很成功,从同学们积极投入的表现中,老师们足以看出大家对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我想,如果我们心中时刻装载着安全,那么火红的朝阳将属于你,美丽的晚霞将属于你,健康快乐属于你!平安幸福属于你!八年级八班主题班会“尊重生命安全出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范文二】

一、教育活动的目的:

(一)认知目标

1、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2、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它充实,焕发光彩。

(二)情感目标

1、珍爱自己的生命。

2、立志做一个有志向的人,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

(三)行为目标

1、增强应对挫折的勇气,培养笑对困难、挑战挫折的乐观精神。

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不断增加生命的分量。

二、教育活动准备:

1、查阅报刑杂志,收看电视或利用网络资源等,获取全世界及我国一些人(特别是孩子)由于轻视生命、忽略生命而舍弃生命的资料(较详细的),他们的轻生给周围的亲人与社会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影响。

2、做二项调查。①调查一个婴儿从形成受精卵到生产的过程(可以找父母或医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父母、亲朋都做了些什么?②调查自己身边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是怎样度过一生或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的。他们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三、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分析:

1、当代的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因此,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

2、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不读书也能跟着走进二十一世纪的殿堂”等消极处世观念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同学缺乏理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四、教育活动内容:(班会内容和议程)

1、师导入:世界是美好的,她的美好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生命,而且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生命。那么,我们关注过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吗?(现场调查)今天,让我们来关注自我,关注我们的生命。

2、师: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课件展示:

a小孩分娩的部分画面;b公园里孩子们自由欢乐的画面;一家人团聚时的欢乐场景。

3、师: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结合提示的问题,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问题:

a小孩出生前,要在母亲肚子里呆多长时间,这段时间里,妈妈应注意些什么?妈妈的身体状况与情绪有怎样的变化?爸爸应注意些什么?b当得知妈妈怀了小孩后,周围的亲人有怎样的表现?c小孩出生后,爸爸妈妈表现怎样,亲朋好友表现怎样?

4、生:学生朗诵抒情诗《热爱生命》。

5、师:生命是美好的。但有很多人却无视它的存在,轻易的舍弃它。

①课件展示部分学生的调查资料(放音乐)。

资料⑴一个初中生,他的父母因为对他希望很大,所以要求很严格。而这个学生成绩也不错,但似乎不能让父母满意,为此,常与父母闹矛盾。终于有一天,这个学生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卧轨自杀寻求解脱。

资料⑵一个高中生名王哲,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生。但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与一个本校同级的同学发生了误会。而这名同学比较刁蛮,为此,屡次找王哲的麻烦,导致王哲的成绩不断下降,并要挟王哲:“如果不当众向他道歉,他就永远不会放过他”。王哲一想到自己是三好生,要当众道歉,而且现在成绩也一落千丈,就对那位同学一肚子气,因此,暗下决心要除掉他。于是王哲寻找了一个机会,除掉了他,然后自杀了。

资料⑶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就占了25万。在这些自杀的人中,青少年占很大的比例。据世界太平洋保险组织专家分析,这些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素质差,承受困难的能力差。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5-0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一般为14~18岁,属于青年早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叛逆期,任性而不服管教。而且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较之同龄中学生而言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他们是世俗人眼中的“边缘人”。学业基础不如高中生,在中职学校生活中常感到压力大,专业学习不适应,专业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学业成效不尽人意,导致他们产生较重的心理自卑感和缺乏自信心。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伤害他人、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事件都屡见不鲜,这些现象所折射出来的正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一般来说,生命教育既包含对自身生命的尊惜,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因此,在职业学校加强生命教育内容迫在眉睫和势在必行。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叶澜教授说:“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教育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叶教授又说,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把整个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这只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这种理解以其必然性而与现实存在的教育状态相区别。但从如此广义的内涵来看,人的一生虽然有限,但是牵涉的因素甚为广泛,其过程也极为复杂,举凡生存、生活、生计,乃至于身、心、群、灵等,都可包含在广义的生命教育之内。换言之,此种生命教育应该是指健全人格的教育。

钱永镇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及实践四个层面的教育。黄德祥提出宗教取向、生理健康取向、生活教育取向和生死取向的四向度生命教育。杨乃虹从“人是一个集生存(生理)、生活(内涵)、存在(超越)三种生命形式共同存在的统一体”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张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的意识、完善生命的意识、热爱生命的意识以及和谐意识。综观以上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内涵的观点,可见生命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生命层次的纬度不同,外延又分广义和狭义之分,实施地域的不同如香港地区、美国和大陆理解就不同。因此,生命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址有不同的内涵。本文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应是从认知、情意、实践三个层次来认识生命的本真,以达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赏识生命的目的。尽管很多学者认同生命教育或全人教育就是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在实际实施中,生命教育往往作为现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也就是补充现实教育中应有但缺乏的东西,即专指教育或广义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大多数人所默认的生命教育并非指的全部教育,而是更关注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终极价值,也即人文教育。比如程红艳指出:“所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全面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采用理想的教育推动人的发展,提升人类生命的本性,使教育成为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成为个人向‘人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从而改变教育的工具化和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现象。”

2 中等职业学校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1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作为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人生是一次不可预测的旅行,每时每刻都会带来新的体验,如何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学生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身体发育日益成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开始体验人生,思考人生,认识生命,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最困惑的时期。学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主战场,理应加强生命教育。

2.2了解生命,尊重生命

了解生命,就是要了解生命的来源、组成、特点、规律、价值和真谛。在职业学校生命教育中,应当按照职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将生物科学、生理科学、神经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种知识,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失而不能复得;让学生明白生命成长的艰辛、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他们能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容任意毁损。一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要尊重他人的、乃至一切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生命的情感,并使这一情感不断加深巩固,使他们明白生命是不可逆、不可再生,不管身处何种逆境,面临多大困难,遭遇何种打击,都应能够逆流而上、迎难而上,借助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去面对命运的挑战,笑对人生。

保护生命,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时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的伤害事件发生。职业学校要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包括饮食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会维护自己的生命,还要熟悉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活中很多残害生命的事件,都是由于交往不当而引发的。

2.3超越生命,升华生命

要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 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所以,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教育学生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当今社会,一些青少年学生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吃快餐文化成长,越来越成为“无根之人”,心灵枯竭,人生态度庸俗化,行为方式畸形,生命的光辉尽失。所以,职业学校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追求人生终极目标的“诗意”的生命教育。即不完全是功利的人生,而是一个有意义道德高尚的人生。

诗意生命的教育首先是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的追求是什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和金钱的欲望,超越生理的、物质的、功利的需要,融入自然,融入宇宙,与万物对话、交流,悲天悯人,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确认良知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无疑是生命意义的首选价值。所以,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一种人文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和充实心灵的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其次,诗意生命的教育是生命磨练的教育。人是无法避免苦难的,苦难与人生同行,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所以,学会挑战苦难,磨练人的生命意志,成为我们生命历程中的唯一选择。没有对苦难的挑战,也体会不出生命的甘甜。苦难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多一份苦难,多一份磨练,多一种体验,使人生更丰富,更坚定,更有意义。

3 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通过生命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生命的特点、生存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可通过开设课程和活动等有形的教育实施生命教育;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行动作和对生命的态度等无形的课程实施生命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生命教育争取家庭的积极参与。争取父母对生命教育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甚至必要时,生命教育首先要从家长开始,向家长宣传生命教育的理念、提供合适的技术。

3.1灵活的生命教育方式

生命教育的开展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渗透式教学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其他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将其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生命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专门开设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把生命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同时还可开设相关的讲座,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总之,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拓展生命教育的途径,拓宽生命教育的方式,大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氛围。

3.2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场所

教育科学理论十分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卓有成效。与各学科的知识教学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在活动中、在相互作用中获得体验,探索适应自己的心理调节的方法和途径。为此,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这种机会与场所。

3.2.1招收心理委员,开展朋辈辅导,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在各班学生中招收一批对心理学感兴趣,有意愿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组成校心理协会。实行会长负责制,分六个专业部进行二级管理。协会活动纳入学校正式的社团活动,活动时间为每周四下午第三节,其中单周有心理咨询室教师进行培训并带领学生进行活动,双周由各专业部负责人组织,对本部门的工作及活动情况进行跟进,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心理委员还参与心理阅览室、宣泄室的登记、引导,辅导预约登记等。

启动分级汇报制度,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为保证各种信息的及时畅通传递,各部每个班级心理委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有心理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人汇报,每月如实认真填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晴雨表》并上交心理协会会长,会长做好记录、整理、上报、处理等工作。紧急上报制:各部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上报,特殊情况直接越级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

3.2.2开设“心理阅览室”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阅览室按时对学生开放,目前阅览室内有一些有关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及杂志供学生借阅。这可逐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

3.2.3撰写心理日记,给孩子心灵一片蔚蓝的天空

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绿色通道,也是我校在进一步进行心理教育中找到的最佳结合点。心理老师充分利用心理日记,指导学生写好由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所引发的种种冲突,反映自己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挫折和苦闷,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及成就感和喜悦之情等内容。

3.3生命教育实施细节:三年规划的践行

3.3.1 一年级阶段

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学会适应、建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愉悦;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融入集体,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

3.3.2二年级阶段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了解自己的个性,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3.3.3三年级阶段

让生命在职业生涯中闪光。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利用毕业实习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卢锦珍.青少年生命观教育之我见[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3 期:8-9页.

[2]李云,李峰.论主题班会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