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8 09:25: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地摊经济市场规模分析

篇1

1.1高校市场主体的稳定性

在其他市场中,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主体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动,市场的主体不稳定性;然而,高校跳蚤市场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很难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其主体稳定性提供了一个保障。从经营者角度看,在校学生可以借助此平台进行自主创业、社会实践;从消费者角度看,丰富了大学生活。

1.2商品的廉价性、季节性

1.2.1商品的廉价性。高校跳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低廉,很大程度上受大学生经济实力的限制,购买力受限。其次,交易物品受自身价值低廉的限制。最后,跳蚤市场平台的提供,降低了商品成本,保证了一定的商品廉价性。

1.2.2商品的季节性。在高校跳蚤中的商品种类随着季节的变动,更换商品种类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此之外,跳蚤市场的商品还受到毕业季和开学季的影响。

1.3 地摊式经营主导性

对于许多自主创业大学生来说,地摊式经营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一方面,跳蚤市场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为经营者(销售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采取 “地摊式”交易可以使经营者省去因租用场地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进而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收益。 最后,地摊式经营的“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易方式满足了消费者消费购物的心理需求,将商品的真实性有效地传递给销售者,一定程度上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1.4网络交易的不稳定性

高校网络交易平台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很多方面:网络平台的管理存在缺陷,无专业人员进行打理;网络购物的虚拟性造成商品不真实,可信度低。

1.5商品种类单调性

跳蚤市场经营商品多为小饰品等价格低廉的商品,商品单调、商品更新慢。偏重女生购物需求的需要,商品种类多以女生为主,难以满足男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2.高校跳蚤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商品质量的难以保障

高校跳蚤市场的商品经营者受自身经济状况、进货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购进的商品自身就存在商品质量安全隐患;对旧物品而言其本身就存在质量方面的隐患。除此以外,网络交易方式存在不足,同样也造成了商品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2.2市场秩序不规范

由于跳蚤市场的规模与经营者等条件的限制,跳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完全是由经营者自行决定的,而且在商品价格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变动性,跳蚤市场商品价格随意性和变动性造成市场秩序不规范。此外,监管制度不完善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2.3销售方式单一化

由于网络销售平台、布告公式商品信息的不健全。因此,在大多数高校内,跳蚤市场的经营方式基本上采取的是 “地摊式”。这种销售方式限制了市场交易时间和地点,不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展,难以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

2.4销售服务难以保障

高校跳蚤市场的经营者是大学生,很难像其他市场经营主体一样,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此外,对于跳蚤市场上的部分商品,受经营者自身了解和技能方面的影响,很难解决商品存在的问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3.推动高校跳蚤市场的建议

3.1加强经营者自身的行为规范

作为市场经营者的大学生应该端正自身态度,在跳蚤市场交易中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实现物美价廉。建立忠实的消费者群推动跳蚤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2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

首先,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其次,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体系。

3.3构建O2O销售模式

经营者可以通过网络跳蚤市场和实体跳蚤市场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O2O的模式,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此外,经营者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对校园跳蚤市场的经营管理,一方面由于移动终端要比网络电脑终端更为方便快捷,消费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登录我们的微店铺了解商品的动态。另一方面由于微信、易信是一种新的流行的工具,受使用频繁的影响大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的朋友圈把自所有的商品拿出来销售。

3.4完善售后服务

篇2

(5月30日、31日,上千商户因不满市场管理方――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要求摊主限期签订租赁合同的做法,选择集体停止营业,要求就摊位的产权和潘家园市场平等对话协商。6月3日,仍有部分摊位空置,摊主未出摊。市场内出现了警车。《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I摄 6月3日下午,记者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合同签订处看到,有三三两两的摊主前往签订合同。“经营秩序已经恢复正常了。”潘家园市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I摄 潘家园旧货市场张贴的《对广大商户提出问题的解答》《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I摄)

有人说,北京有两个地方永远人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所有人都仰着头看升国旗;另一个是潘家园旧货市场,所有人都低着头寻国宝。

潘家园,一个曾经荒凉的城郊,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自发形成了一个旧货市场,当地居民在路边摆摊,把家里的瓷器、旧家具等东西拿出来卖。后来,外地的商贩也慕名而来。到1995年,路边的摊贩达到了上千,政府开始介入管理,不久实现了“退街进场”,开发了现址,并定名“潘家园旧货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年成交额达数亿元。

但5月30日、31日,这里的上千商户因不满市场管理方――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下称“潘家园市场”),要求摊主限期签订租赁合同的做法,选择集体停止营业,要求就摊位的产权和潘家园市场平等对话协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了解到,5月20日,潘家园市场贴出告示,要求商户签订合同。根据告示安排,合同签订分区进行,5月30日和31日进行第一批也就是“大棚一区”的合同签订。告示中同时强调,凡因个人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合同者,“视同您自愿放弃经营权,市场将收回摊位,解除使用关系”。

令摊主不满进而选择停止营业的是合同中“禁止将地摊转租、转让”的条款。

6月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摊主们大多已恢复营业。“不恢复没办法,人家(指潘家园市场)说了,3天不出摊就收回摊位。”一位摊主对记者说。

对于为何要禁止转租、转让,潘家园市场称,私自转租增加租摊者经营成本,最终转嫁由消费者“买单”。市场方面是为了“切实降低租户成本,维护商户合法权益”。

摊主:“潘家园是我们打下的天下”

“眼看着本来‘属于’自己的摊位,变成了市场租给自己的,原来收取的管理费现在变成了租金。你说我们能不急吗?”摊主郑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郑女士说,她从1995年来潘家园摆摊,到现在已在此经营了21年。之前,潘家园市场管理方从未要求签合同,大家均以缴纳管理费的形式使用摊位,一开始是一年一缴,后来是半年一缴。这些年,随着2003年潘家园旧货市场改造,他们均出了建设费、押金等。虽然没有书面契约,但摊主们默认这是一种投资,“摊位是自己的”。

这些年也有人将摊位转让、交易,转让金高达数十万,甚至有人花费百万在这投资了数个摊位。每次摊位转让,潘家园市场管理方收取5000到8000元不等的“过户费”。甚至有摊主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目前80%的摊位都是从别人手里买过来的。

记者从一位摊主出示的潘家园市场管理方于2002年9月张贴的《经营户入市须知》中看到这样的条款,“市场内摊位不得私自转让,如需转让应持摊位证及票据到市场办公室办理转让过户手续”。因此,一些摊主认为,潘家园市场管理方对摊位转让过户是知情而且是“默许”的。

资料显示,2003年,潘家园旧货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工商信息显示,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于2004年3月成立,注册资本1.8亿元,法人代表崔新未。

2015年底,潘家园市场首次与摊主签订地摊使用合同。在郑女士看来,“就是这一签把自己的摊位签没了”。因为合同中写明潘家园市场是“出租方”,摊主们是“承租方”,原来每年收取的管理费变成了“租金” ,一个摊位半年的租金为7760元,另外交2000元保证金。

合同中规定,如果将地摊转租、转让、转借给第三人, 潘家园市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可能导致解除合同的情形还有,“未经甲方(潘家园市场)同意连续三日未开展经营活动的”“违反国家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等。

郑女士认为,这个合同一签,摊主就变成了租户,以前购买摊位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损失非常大。

对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于6月3日采访了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一位王姓副总。王副总表示,摊主和市场存在的是租赁合同关系,摊主只拥有摊位租赁期内的摊位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市场。市场方面是在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

对于以往摊位过户时市场管理方收取的费用,王副总称属于“优先过户费”,用于市场审查,即审查新承租方的经营身份、商品品质等。“市场有分行划市的管理原则,摊位数量都是有限的,要择优选择。收的费用不是说允许过户,而是允许进场经营,和我们签订新的租赁合作关系。”王副总同时表示,潘家园市场发展到现在,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对于这笔费用的说法也曾不一样。

市场管理方称自己拥有产权,但摊主们在接受采访时言语中不无抱怨,他们说,“潘家园是我们打下来的天下”。

郑女士跟记者回忆起她1995年最初在潘家园摆摊时的情况。“都是老乡、亲戚叫着来的。那时还没有现在这样整齐的货柜,就是泥土地,谁来得早谁就占个摊位。凌晨三四点,还没开门,老乡们就翻墙进来抢摊位。常常为了抢摊位打架。后来市场才弄成一个个摊位,固定下来。”郑女士回忆说,那次分配摊位是通过抓阄形式确定,抓到哪个摊位以后就一直用哪个。

“这么多年,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老乡们说得好,潘家园是我们打下来的天下。”郑女士说。

摊主王先生也对记者说,“不让出租、过户,不合理。大伙都在这投资不少钱,做十几、二十年生意了,有的都70多岁了,哪里还能自己来摆。现在如果自己摆不了摊,市场就要收回摊位,那我们之前的投入和努力不都付之东流啦。”

市场管理方:

不让私自转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面对摊主们针对合同提出的异议,5月31日,潘家园市场贴出了《补充通知》,表示6月1日至7日为咨询周,市场设置了咨询服务处,摊主们可以就法律、政策问题进行咨询。

6月3日下午,记者在潘家园市场合同签订处看到,有三三两两的摊主前往签订合同。“经营秩序已经恢复正常了。”潘家园市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当晚,潘家园市场又了公开说明。说明中称,潘家园旧货市场现有地摊4000余户,主要涉及珠宝玉石、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等,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私自转租,增加租摊者经营成本。经过转租,有实际意愿摆摊的商户需要付出高出实际摊位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费用。二是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转租经营者租到摊位后为了收回经营成本,最终转嫁由消费者“买单”。三是存在较大消费风险。转租商户违反市场分行划市原则,并因经营商品的特殊性,再加上转租造成的经营成本上升,存在以次充好隐患,扰乱市场诚信经营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潘家园市场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潘家园旧货市场开展商户和商品品类等基础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等工作,并于2015年底与地摊商户统一签订了2016年上半年地摊使用合同,约定签约商户不能对摊位进行转租牟取暴利,以切实维护健康的市场经营秩序,提升市场美誉度。2016年5月30日开始,继续签订下半年地摊使用合同。

市场管理方称,合同签订的目的,一是为了促进市场有序发展,明确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为了规范部分商户哄抬租赁价格、私自转租、牟取暴利等行为,切实降低租户成本,维护商户合法权益。三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商品品质和潘家园品牌影响力,优化市场环境。

对于一些摊主认为自己对摊位拥有产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上述王姓副总表示,“很多人都是‘以为’自己有产权,但事实是在这摆着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

不过记者也发现,市场管理方提出,“考虑到历史因素”,允许“子承父业”。

潘家园旧货市场张贴的《对广大商户提出问题的解答》中,记者看到,对于“我父亲在市场经营多年,从市场建立以来一直缴纳摊位费,现在我父亲去世了,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市场管理方解答:“您父亲不拥有所有权。摊位不属于您父亲的遗产范围。您父亲去世后,租赁合同其实已经终止履行。但是考虑到历史因素,为了保持稳定,市场将会与直系亲属优先重新定立新的租赁协议,将承租人变更成您的名字。”

“潘家园市场搬迁张家口”是误读

除了不允许转租的规定,“潘家园市场搬迁张家口”的传言也令摊主们感到忧心。他们担心,一旦潘家园市场搬迁到张家口,自己是不是要举家搬迁过去?另外,在北京长期积累起来的人脉和客户是不是就此消失?

6月3日的采访中,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王姓副总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潘家园市场不搬迁。所谓搬迁张家口,只是一个误读。”

王副总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为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我们和其他企业一同去天津武清、承德、张家口等地进行了考察。但考察目的是在稳固北京现有市场经营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拓新市场,进行潘家园品牌的外拓,而不是所谓的搬迁。外出考察的过程中引起了误读。”

虽然潘家园市场方面澄清搬迁张家口系误读,但记者注意到,此消息却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2月,张家口市长马宇骏在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主要工作”中提到“全力争取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迁入我市”。

在潘家园市场将与摊主们签订的2016年下半年《市场地摊使用合同》中也明确提到,“乙方(承租方,即摊主)承诺,充分理解目前北京市中心区人口与功能疏解的政策,并表示配合。如因政府功能疏解政策需对现有市场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建设,此种情况不视为任何一方违规,乙方应无条件配合甲方,在规定时间内向甲方腾退摊位,使用摊位费据实结算。”

事实上,早在2001年,潘家园旧货市场就曾面临一次拆迁危机,拟拆迁到北京四环以外。但之后,在朝阳区政府的努力下,潘家园旧货市场得以保留现址,由“拆迁”改为“整顿”,使原市场更大、更规范,并符合北京市的整体规划要求。

但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搬迁仍然存在可能性。今年1月,北京公布了城五区疏解任务清单,其中,朝阳区的任务就包括“启动十里河、潘家园市场聚集区域的摸底调查和疏解方案研究”。

古玩圈人士:旧货市场是整个潘家园商圈的文化基石

如今提起潘家园,几乎成为北京古玩市场的代名词。这里不仅有潘家园旧货市场,还新建了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等高端古玩市场。这些高端古玩市场里不少商户都起家于潘家园旧货市场。

6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天雅古玩城见到的王先生就来自1992年最早到潘家园的那一批人。在他眼里,潘家园旧货市场是整个潘家园古玩商圈的“文化基石”,也是商业地标。

篇3

随着国内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市场的逐步饱和,其周边具备稳定消费群体、较快发展速度和便利交通条件的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将迅速成为各路资本抢占的新高地。

住宅的“挤出效应”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6.9%,对比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般在这个水平,城市化的进程会开始放缓。纯粹靠住宅地产盈利的模式将越过顶峰,呈现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利润空间包括拿地的机会都开始减少。

自去年九月,北京、上海住宅的交易量和商铺的交易量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商铺的交易量开始高于住宅的交易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住宅市场的挤出效应,这种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从09年开始,中国的社会零售品总额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到20%之间,消费开始真正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个时候对商业的渴求就特别多。现在可以这么说,政府的调控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把大量的资本包括人才从住宅地产被迫地挤到了商业地产领域。”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看来,中国已经摆脱了以住宅为核心的黄金十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行业可能会占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消费升级带来商业物业的升级,会提供很多的机会。

很多房地产公司也开始关注到这个现象。随着批地成本高企,非商业地产背景像万达或者说像金地转向商业地产领域。2011年9月,金地公司成立了商业地产公司,从一个纯粹的住宅地产转为一个综合性的,同时涉及商业地产领域的公司。万科等大型房地产公司,包括大量的零售公司,已经或即将进入商业地产领域,趋势不可逆转。

2011年第三季度,远洋地产以每平方米22136元单价在北京CBD拿地,保利地产和融创中国合作以每平方米9344元单价在天津获得商业地块,龙湖地产在上海虹桥获得商服地块的单价也达到了8080元每平米。商业地产进入战国时代,竞争非常地激烈。

城镇化助推

根据国际物业公司DTZ戴德梁行界定,商业地产专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经营性物业,包括批发、零售、餐饮、娱乐、休闲、教育、展示、生活配套服务等多种业态。商业地产发展依赖于商家的经营,而商家经营潜力通常取决于消费市场规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长率约在0.8%-1%,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预计在55%-56%,城市人口将达7.5亿-8亿,中国将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社会转变为城镇人口占多数的城市型社会。中国城市人口每提高1%,可拉动GDP增长1.5%。在未来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0.9%,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300-1800万,这将直接拉动中国消费市场。

按照西方商业业态的发展规律与人均GDP的理论关系,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低于1100美元时,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原始状态,业态主要有集贸市场、庙会、地摊;当人均GDP在11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时,商业形态出现第一次升级,商业街、批发市场等传统商业出现;当人均GDP在2000到4400美元之间时,为适应城市的发展,百货商城、超市、专卖店、精品店等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商业应运而生;当人均GDP高于4400美元时,大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文化创意地产、旅游地产、仓储物流等综合商业开始涌现。

为引导以住宅开发商为重点的房地产用地供应向住宅、商服均衡发展方式转变,引导社会投资向商业、服务业转移,北京、广州等地2011年以来都加大了商服用地的供地力度。以北京为例,2011年商服用地的计划供应量猛增至550公顷,比2010年的实际供应量多出130公顷。另一方面,随着人口也会进一步地激增,以及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城市规划,需要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

在西方成熟的商业地产市场,一般千人拥有商业网点为12-14个,拥有营业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人均占有的购物商业面积约1.2平方米。相比之下,国内人均商业面积还未超过0.5平方米,仍处于中等水平,商业物业的空缺明显,发展空间潜力较大。

机遇大于挑战

“商业是需要运营来补充、跟进让它兴旺的,如果这些都不能跟上的话,未来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是由于这次的调控导致很多人投资商业,到时候可能会丢空的情况很严重。”

易居房地产分析,2012年商业地产市场两大趋势:其一,项目并购大量出现。开发商资金问题凸显,甩掉资金占用量大的商业地产包袱成为选择之一,这将带给资金充裕的大型国企、海外投资机构等许多并购机会;其二,专业商业地产开发商将继续走逆市扩张之路。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将进一步集中到实力型专业商业地产开发商手里,商业地产将呈规模化发展趋势。

专家指出,使商业地产真正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商业地产的定位规划及设计、招商及运营。相比住宅市场,运作商业地产要复杂得多,以一个购物中心为例,仅保证其正常运转便涉及了开发商(或投资商)、运营商、零售商家、消费群体等角色,而这些角色表现是否出彩便决定了这个项目在市场上是否叫好又叫做。

尽管国内对拉动内需虽然已经得到很高的重视,但是实际上配套的相关措施并不完整。所谓的拉动内需就是消费,而消费需要空间,这些空间需要商业物业提供。“国内要拉动消费之前,比如家电下乡包括汽车的补贴,这些政策对商业地产还没有出来。”

“现在中国很多的物资,或者说很多方面它的成本其实比美国已经高了很多了,如果采取标杆评比的方式的话,如果都要达到同样的质量和标准,在上海进行开发项目和在纽约开发,其实是一样昂贵的。其实中国并不是一个廉价的地方来进行房地产开发,当然现在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要看到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三到四年之后的远景。”

篇4

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中华奇石的主产区,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近年来,灵璧石文化产业已经迅速发展为该县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但由于灵璧奇石产业发展的无序性,其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一)文化资源保护不足,特色品牌建设滞后。每个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都必须建立在其文化禀赋之上,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种类繁多,但是其主体内核须经长时间积累沉淀而来。灵璧奇石特色文化产业的主体便是由灵璧石与采石人精巧构思而得。近年来,随着灵璧奇石开采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增,奇石开采逐渐演变为规模化、机械化,从而导致奇石文化产业逐趋同质化。由于奇石资源的准公共性,灵璧县在奇石开采方面并未出台有针对性的限制和必要的保护措施,石材浪费严重,灵璧奇石逐步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开采规模日益庞大,区域所剩奇石原材料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开采出来的奇石同质性特征明显,导致商家低价同质化竞争,奇石销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多数奇石滞积在店铺里。此外,因灵璧奇石品牌建设滞后,甚至部分采石户“地摊式”经营,对奇石品牌文化带来极大冲击。

(二)产业集群无序,行业同质低价恶性竞争。产业集群表现为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文化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结构性、专业性与整合性特征。灵璧奇石文化产业虽呈现出一定规模的区域专业集聚特征,其结构性和整合性特征不明显。由于灵璧奇石文化产业内部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与分工,其产业呈现出无序混乱状态、产业内部生产和供给分工混乱、各生产要素分配混乱,呈现出产品同质化竞争、经营模式单一以及竞争缺乏层次性等不良现象。此外,该产业集群配套资源匮乏,大部分商家各自为营,从生产到销售、运输自包自揽,导致产业内分工不足、创新成本高昂,加之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产业纵向分工不明、产业横向同质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

(三)文化创意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文化资源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动态可再生特点,因此文化资源多少不仅取决于区域历史文化沉淀,还取决于其文化再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文化创意资源是文化禀赋最具有竞争力的部分。灵璧奇石文化产业随着其规模化的发展,其自身文化表现形式日益单一,当地商家越来越重视石材资源,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采石人的精巧创意,产业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不足、文化阐释能力薄弱、产品差异化不强、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远远不足。

二、资源禀赋、专业市场与创新网络模式可行性论述

(一)资源禀赋筑基础。文化产业是创造性运用创意、技术等对文化资源禀赋进行开发和利用,其实质上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影响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文化创新,而前者是重要基础。袁海(2011)运用空间计量手段对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一个地区拥有的文化资源越丰富,该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区域文化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先天性”地制约和决定着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可能的获利空间,因此区域文化资源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创新能力在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方面的高低,取决于重新阐释和创新挖掘区域原有的文化资源的能力,取决于是否善于在借鉴、吸收其他优秀文化元素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将其融合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

(二)专业市场谋发展。专业市场是深化的产业集群,但其更加强调集群的结构性和整合性。专业市场通过需求集聚作用实现对不同产品需求之间的交互刺激,从而不断扩张市场规模,并产生以纵向延伸的产业链为联系纽带的企业网络。市场的集中,减少了买卖双方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另外,专业市场通过供给侧的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多品种、低价格的商品优势使其内部分工不断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效率不断提高。在根植阶段和集体学阶段,立足于专业市场交易平台,结合地域文化的作用,集群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外在形式的专业市场,应根植于该区域的文化禀赋,只有建立于区域特色文化禀赋的专业市场才具有内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会展、中介、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为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因此,立足于特色文化禀赋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发展才能形成一种真正有效的联动模式。

(三)创新网络构平台。文化创新网络是区域文化创新能力和区域文化创新网络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完善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与创新网络的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区域文化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区域能将文化禀赋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文化、新服务的能力。其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文化创造能力,企业应用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推出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文化流动能力,即充分利用区域内一切可用文化的能力;文化创新的经济绩效,即文化创新的产出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时决定了该区域文化禀赋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仅起到了良性的文化资源“蓄水池”作用,更丰富了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级区域创新网络不仅为企业的空间集聚提供了有效载体,还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动、表现形式以及营销等诸多方面深化了专业市场的整合性与结构性。(图1)如图1所示,总的来说,区域文化禀赋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该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集中表现,企业在资源禀赋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规模效益,逐渐聚集复合形成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便是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其依据文化产业特征,更强调产业集群的整合性与结构性,不仅可以实现需求集聚,而且可以进一步内化分工,提高交易效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专业市场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制度安排组成的创新网络与结构,可以构成多级的区域创新体系,从而避免横向产业同质化竞争,延伸了纵向产业链,构成企业空间集聚的有效载体;基于文化资源动态性、可再生性特点,创新能力决定了该区域文化禀赋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仅对文化资源起到了“蓄水池”作用,更丰富了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形式。至此,文化产业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得以良性循环,可持续性发展。

三、灵璧奇石特色文化产业困境破解建议

(一)保护区域文化资源,巩固比较优势。政府应扎实开展区域内文物资产普查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出台奇石开采限制政策和必要的保护措施,明晰奇石资源产权,通过培养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奇石开采工作者,有序合理开采奇石资源,从资源本身体现出产品差异性,随后以竞拍等方式流通至商户手中。同时,加快推进垓下古战场、瓦房庄遗址等一批文保工程建设,传承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底蕴,形成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性保护。

(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树立精品品牌理念。规范灵璧奇石文化产业市场,打击恶性低价竞争行为,杜绝采石户“地摊式”经营模式,引导奇石商家差异化竞争。鼓励文艺精品创作,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创造条件。加快推进灵璧奇石文化博物馆组建,提供灵璧奇石文化宣传性窗口,围绕“五彩奇石•魅力灵璧”形象定位,充分挖掘灵璧奇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不断丰富奇石文化园的品牌内涵,进一步树立奇石文化精品理念。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各类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机制。

(三)整合规划专业市场,密切产业分工。集聚灵璧奇石文化市场需求,完备市场分工,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将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有机结合强化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立足区域文化禀赋,将灵璧奇石文化产业内部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分工,密切奇石文化产业纵向分工,完善产业基础配套,打破商家各自为营状态,将生产、销售、运输等专业化、规模化,以此降低产业创新成本。

(四)创新开发模式,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政府应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方参与到文化产业规划与文化精品打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负责产品生产和运营并承担相应市场风险、社会各方资本出资参与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主动加强与省内外重点景区的联系,建立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拓展旅游市场,加强文化产业招商,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旅游硬环境。进一步加快磬云山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继续实施钟馗文化园等精品景观提升工程,抓好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钟馗文化园二期、虞姬文化园二期、垓下古战场文化旅游景区的具体规划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化水平。

(五)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资源可持续性。重视采石人与文化创作者的精巧创意,加强文化阐释能力,鼓励当地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奇石文化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区域内奇石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钟馗文化、虞姬文化等)交流结合能力,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内部文化创新的经济绩效与创新产出能力,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动态性、可再生性特点,促使奇石文化资源内核在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上展现出新的活力与竞争力,以此增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

(六)构建创新网络平台,丰富产业结构。在灵璧县区域内,以奇石特色文化专业市场为基础,根据当地制度条件,组成创新网络与结构,延伸纵向产业链,搭建企业空间集聚的有效载体,以此构成多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政府引导各组织和企业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动、表现形式以及营销等诸多方面进行多层次创新,从而深化专业市场的整合性与结构性,打造文化创新硬环境,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齐一放.特色文化产业的县域突围———以河南镇平玉雕产业为例[M].山东大学,2013.22.

[2]丁孟春,李泓欣.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政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

[3]刘贵华,张瑶.转化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篇5

二、中老年服装市场的开发策略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中老年服装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目前开发现状却是死气沉沉,虽然国内市场巨大,但企业却未赢得主动权。为此提出以下开发策略。

第一、正确分析和把握老年人服装消费心理,开发塑造成熟美的服装。中老年人在服装需求上,不论从外表、美观方面或剪裁多样化方面都和年轻人一样有强烈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有能力也有信心接受质价相符的老年时装。据泉州市的一项调查,对当前市场销售的老年服装款式有九成老人不满,理由是20%的人认为款式呆板,近15%的人认为陈旧,近25%的人认为色彩单调暗淡,近30%的人认为缺乏活力。由此看来,老年人已不再回避“如今需要的是服装和时装”这样的话题,而是将衣着锁定在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的时装上了。同样,西方就没有中老年人服装这一词语,没有从服饰上区分年轻与年老的概念,在时装店购衣只有号型区别,“中老年服装专柜”闻所未闻。在英国,与素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枝招展的红装老妇。英国的老太太都可谓“老来俏”,身着鲜艳裙装,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老妇人比比皆是,似乎在跟年龄较劲儿。老年人尽可以随心所欲地打扮,使出浑身解数拼命让自己显得年轻漂亮。韩国《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电视剧里中老年一辈的着装打扮,一个镜头几乎一套服装,其高贵、典雅、得体,不失端庄和尊严的装扮令人赞叹。难怪在中国刮起一股股“韩流”,简直可以说是一台台精美的中老年服装展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人们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审美观念日益改善,消费能力有了保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些老年人敢穿、善穿成为时尚。尤其是近两年在国内热播的一出出电视剧,其中老年主人公每次出场时漂亮得体大方的时装令人惊叹不已,不由得掀起一股股的消费热潮。这些虽已白发苍苍,皱纹密布的长者,经过服装装扮得精力充沛,打扮得体,充分体现了老年人的成熟美。

第二、对老年服装设计要注重以人为本。目前国内针对老年服装的设计师缺乏。早在1999年11月23日,巴黎《欧洲日报》就以《欧洲新老人•消费新贵》为题,报到了设计师与行销人员终于将目标转移到成熟、活跃、富裕的老年消费者身上的消息。1991年成立的“设计岁月”组织喊出了“为我们的未来设计”的口号,迎接为老年人设计的挑战,这个组织的研究工作,导致多项产品的发展,例如便于携带重物的装置、让拨下插头时变得较为省力的塑胶条等。尤其是年轻设计师克服了设计中模仿老人行动能力的困难,为银发市场设计了适销对路人性化的适合产品。其中福特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第三世纪装”解决了开发Focus汽车的难题。开发者认为,人们往往将55岁以上的消费者视为一个拄着拐杖的团体,而成熟的行销者则认为,对老年人的产生重点是吸引他们重拾消费习惯,广告业者应该运用智慧处理,而不是隔离在外。相反,国内设计师在人性化设计中尤其是细部设计中就比较欠缺了。早在1999年6月17日,《西安晚报》曾以《老年服装:成衣款旧受冷落,量体订做成热潮》为题,报到了购买服装难而寻求“老年服装订做”的消费新景观,从侧面说明老年服装从设计源头上的先天不足。时至今日,忽视老年消费群体,开发老年服装订做领域的偏向依然存在,即使设计也难以以人为本,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不注重开发,认为中老年服装工艺复杂,体形变化较大,导致号型设立困难;再则认为老年人易斤斤计较不易赚钱,就轻易放弃。二是敢于开发但又盲目乐观,导致认识上的错位。仍以传统的眼光分析老年人好恶,认为老年人只喜欢暗色彩,保守的款式和肥大的型号,即是在西安举办的服装服饰博览会和苏杭丝绸展销时也是这样的设计作品陈列,结果倍受冷落。三是设计错位。即是同一品牌,尺寸也有差异。

第三、中老年服装要准确定位。一是价格定位不准,目前,老年服装专柜少,有的与地摊货、减价货同流合污,面料也多为价格低廉的化纤、粗纺棉布或式样陈旧的服装。要么价格偏高老年人难以接受。一般地,中老年人服装应以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价格较易接受。二是老年服装消费选择余地少,服装老套,缺少美感。年龄时尚化的消费是保持人们心态平和、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催化剂。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质地、颜色、做工、款式的要求都表现出来,重质量、做工、设计风格、品牌化观念越来越浓厚,必须引起设计师高度重视。三是款式要适合老年人需求,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开发功能性多样化特色服装。目前对老年人来讲,西装不符合老年人生理需要,不实用。由于老年人生理原因,敞开胸口,大领、圆下摆,胃易受凉,加之钮扣较少难以抵挡风寒,尤其是冬季和春秋季节。而选择夹克后,下摆和袖口收紧,又使老人感到不方便,因此设计师要充分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和身体状况,设计开发适合不同季节、区域、经济条件下的功能性特色服装。

篇6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限制

币值稳定是货币实现区域化的必要前提之一。币值不稳,会导致该货币计价和结算功能的有效成本增加,增大持币风险。根据“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资本完全流动性,选择任意一个,就必须放弃其他两个目标中的一个。基于此,我国要选择汇率稳定来发展经济并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产品重要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和衍生产品品种日渐丰富,资产加速增长并于2012年9月推出人民币货币期货业务,2011年底在港的人民币存款达6000亿元。而且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区域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交易平台宣布拟推出相应离岸人民币产品,人民币流动性必然不断增强,与外币的替代程度将更高,那么我国通过采用货币政策有效性所受到的限制必然增大。

(二)国内政策目标与国际目标冲突时的协调

人民币区域化后,一方面要维持国内经济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汇率与国际市场连接,影响世界经济运转,从而面临国内与国际目标相悖时的协调问题。例如,当国内经济增长过快时,国内市场有通货膨胀压力,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而如果此时国际收支处于顺差,表明国内利润率较高,国际市场对本币的需求就会增大,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时即出现了国内与国际目标的冲突。这种情况下,根据国内经济状况作出的政策决定就势必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要求存在矛盾。这要求区域化货币的发行国家能够有效协调。实践证明,造成日本产业“空洞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元被迫升值后,日本金融政策调整不能同时满足国内政策目标和国际目标所致。

(三)金融风险放大

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国际资金流动将对我国直接产生影响,给经济金融运行带来不安定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支付风险。离岸金融市场业务是非准备金化的,无法准确统计非居民手中的人民币存量,导致人民币流动性的扩充无法节制,增加央行信贷管理难度,使境内银行面临境外巨额人民币资金集中返存、大额提现的压力,甚至引发支付危机。第二,投机风险。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投机者可以在国际市场筹集人民币,选择时机引发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金融冲击,还可能通过金融链和产业链传导到他国,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俄国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目前离岸人民币市场大部分点心债年期为3年或以上,以期一定程度降低短期汇率波动风险。大规模的套利,逃、套汇等投机活动发生的可能性大幅提高。例如,一年期的人民币存款利率香港为0.6%左右,境内为3%;人民币债券的收益率比境内同类债券收益率约低50-200个基点,引发央行面临对资本逃避、货币替代等现象的监管。

(四)金融监管难度加大

虽然人民币在境外的接受程度不断增强,中国政府也不断出台政策加以推动,但人民币境内境外市场循环体系毕竟没有完全搭建,还没有形成存款、贷款、结算支付、资产管理、投资、汇率避险等全方位业务,缺乏足够的投资渠道和品种。这使得区域化的人民币体系存在着不完善不畅通的缺陷,会在一定时期内催生假币、走私、洗钱等金融犯罪。

同时,随着人民币区域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国内金融机构也会不断扩大其国际业务,使得监管当局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监管内容也必然发生变化。当货币的离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客观上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体系能随之扩展到境外,而离岸货币流动在境外金融体系当中,监管当局对离岸货币的监测和控制更为复杂。

二、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内容

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会逐步放大国际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国货币当局在决定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以及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因素。国际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平稳就会吸引国际资本并获得铸币税收入;经济出现问题会引发资本外逃、货币替代等现象,甚至遭遇游资冲击。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在周边国家金融状况不稳定、危机频繁发生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始终没有放松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相对严格的金融监管。因此,我国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进行金融监管,发挥人民币区域化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

区域化货币供应量的标准不易确定,不能单独的以本国经济发展或世界经济发展为标准,而且货币的境外流通给监管和统计带来相当的难度,复杂的国际市场也使货币当局不易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当国际市场对该货币需求增加的时候,货币当局要有能力及时判断,并增加相应的货币供应量,否则,该货币就会从国内市场流出,使国内市场货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进而影响汇率水平,最终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甚至引发货币区域化的逆转。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是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金融监管内容。

例如1984年-1989年,日本银行以日元计价的跨境资产和负债总额年均增速60%以上,欧洲日元离岸市场成为境内银行获取短缺资金的新渠道,导致央行控制货币增速的措施在资产泡沫出现时期失效。

(二)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动情况

中国已和蒙古、越南、缅甸等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启动了人民币和日元、韩元、卢布等货币的互换业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规模和范围大幅度扩展,使得境内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但从结构上看呈结算逆差的失衡状态。

2011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倍,收付比为1∶1.7,即我国进口企业对外支付大量人民币,同时出口企业仍在收取大量外汇,使得外汇储备增速提高,从而造成外汇占款途径的货币供给大幅增长。因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2010年造成外汇储备被动增加近600亿美元,基础货币中外汇占款被动增加4000亿元。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的境外境内资产以及流动性做好统筹监测与管理,密切关注人民币供应量是否合适和人民币供给结构的变动情况,并及时调控。

(三)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情况

资本具有趋利的本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资产的国际性替代增强,大规模短期资金得以迅速流动,进行投机性操作。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国内外金融市场逐步融合,从而使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更易受到他国经济震荡的冲击,境外人民币资产的汇率和利率价格也会对境内形成冲击。利率和汇率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人民币和外币的流动,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影响人民币的区域化。所以,要注意平衡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适当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使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保持在基本适当的水平。

(四)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情况

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以人民币形态存在的热钱大规模出现。为防止投机性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一定要对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情况加以管理。2011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始试点以来,伴随着离岸人民币流入国内成本的降低,不确定的资本流入流出都会给经济带来风险和冲击。要分析流入国内的资本是投资性还是投机性的;是长期还是短期的;结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增强资本项目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保持资本项目尤其是短期资本项目的基本平衡。当本、外币的流进和流出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控制,防止资本的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经济的破坏。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规模庞大、高速流动的国际投资性资本活动频繁。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还存在着金融体系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可能引发国际游资的冲击,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保证金融安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深化人民币的区域化。

(五)金融犯罪情况

借鉴国际经验,一种货币处于流通广度不断扩大的进程中,必然伴随假币、恐怖融资及洗钱等金融犯罪问题的上升。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现金形式的跨境流通人民币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人民币离岸市场所拥有的优惠税收制度、信息披露与保密政策、宽松的监管体制,加之地下钱庄和地摊银行的存在,催生金融犯罪规模扩大,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三、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监管对策

(一)适时逐步搭建完整的人民币境内外循环体系

货币的供应、回笼及风险调控是通过一国的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实现的。一个高度发达的货币境内外循环体系,不仅是有力推动货币国际化的载体,也是监管当局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平台。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领域的放开和相关渠道的搭建以及产品的推出必然有一个过程。

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任何货币活动有法可依。保护合法的交易行为,对各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趋利行为和扰乱金融市场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目前来看,应该通过新建分支机构或行等途径扩大商业银行在境外的人民币业务网络,改变一些国家业已存在的人民币业务由非正规途径操纵的局面。将这些灰色业务纳入正规银行体系当中来,既能为监管当局的监测提供可靠来源,有利于监管当局的调控和应对,也能够降低相应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效率,扩大人民币持有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国内相关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跨境资金的流动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监管若不能有效衔接,就会出现监管空白,不利于有效监管。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国内各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海关、公安、商业银行等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的协作,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平台,形成监管合力,明确各部门监测目标和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

(三)加强与国际的监管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使我国逐步融入金融全球化之中,使我国与其他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性增强,所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在信息、处理、货币合作、目标政策的国际协调合作十分必要。我国应积极推动与人民币跨境交易规模大的周边国家建立双边贸易结算机制,这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调控,也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进一步区域化。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性金融组织和合作机制,与其它国家在地区金融监管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参与并履行金融监管的国际性协议,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各国央行一起,联手调控人民币。

(四)动态调整监管当局的监管体系

人民币实现区域化是个渐进过程,监管当局的监管体系也必然随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金融开放的经济体一般都采用间接化调控手段作为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伸缩性强,央行始终处于主动,可以随时进入市场。因此,逐步实现央行调控手段的间接化,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利率、优惠利率、特种存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的合理控制,引导和调整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水平。

同时,监管当局应要求银行建立规范的信贷管理机制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金融统计的覆盖面、时效性和透明度,并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两个渠道建立金融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40-03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概述

从一个普遍的定义出发,人民币国际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上升;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可以说,在不断谋求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其对中国经济有诸多的益处:其一是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加深其发行量也必然增长,那么作为人民币发行方的央行将获得相当程度的铸币收入;其二是相应的会减少人民币的国际收支的波动;其三是用人民币作为结算和成本的计价单位的外贸企业将大大减少其面临的汇率风险。

从宏观的角度看,一国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第一是看该国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一般是指一国的国民总产值及对外贸易、投资的规模。经济规模大能够为货币的国际化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国际的金融风暴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就拿当前的世界货币美元来说,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就较少。此外,一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状况也是衡量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标准,一国只有在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发挥本国货币的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的功能。从目前我国实践的数据来看,2011年我国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的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平均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07年的时候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7,7%。因此,我国的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第二是看人民币的稳定程度,衡量货币稳定程度的主要指标为该货币的通胀率和通胀率变动程度,以及该货币名义汇率的长期稳定性。如果一国的货币长期不稳定,将带来信息成本和转化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该货币的功能价值。纵观我国的人民币,一直保持着缓慢的增长过程,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充沛、经济增长迅速,这些条件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是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就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来讲,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仍然受到严格的控制。总体上来讲,我国的已经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国际化仍然需要经济、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长期努力。

二、人民币国际化中相关法律问题的提出

(一)自由兑换方面的现状

货币的国际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但是就如上述所言,在我国人民币的兑换仅限于经常项目的兑换,对于资本项目则尚未实现自由兑换。这样使得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在金融市场极大发展和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受到约束的人民币只能简单的作为计价结算之用,不能进一步的发挥储备的功能。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推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同时,资本账户开放意味着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完全面对可能的外部冲击,宏观经济政策也将受到全球经济周期的直接影响。要素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弹性,企业部门是否适应外部的冲击,宏观经济当局是否有平衡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的能力,将直接决定资本账户开放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因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作为还处在发展阶段的我国还是要慎重对待资本项目的开放问题。

(二)金融监管方面的现状

在金融领域我国实行分业监管的模式,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来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这种模式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分离,银监会和央行各司其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责任的分离也可能意味着机构之间的冲突,相互信息的阻隔和审议时间的拖延,当需要迅速解决问题果断作出决策时可能会面临久拖不决的情况。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了银监会的具体监管对象,其包括吸收公共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的银行和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对比《中国人民银行法》则规定央行的具体职责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体分析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可以得出,央行和银监会之间的协调机制仅仅是粗浅的规定为“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因此遗憾的留下法律的空白。不得不说,央行要切实有效地维护金融稳定,必定会涉及到银行、证券和保险等监管部门,因此就需要高水品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协调,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三)外汇储备管理方面现状

首先从外汇储备的功能来看,可以巩固货币汇率和平衡国际收支。具体来讲,保持适当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低于投资供给的防线之一,同时在经常项目逆差时可以通过资本项目的顺差和外汇储备来弥补。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的经营是由储备管理司负责,主要的经营方式包括资产管理、流动性资产管理、货币保值、海外机构经营和委托经营。就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看,外乎储备的多少直接关系其国际化的进程。可以说,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是外汇储备的变动,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冲击的是影响外汇储备的贸易余额和资本流动,央行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外汇储备资产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具体来讲,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等内生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同期相关关系。国际收支顺差明显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从而影响了人民币价值对内稳定;如果出口导向性发展战略不能够改变,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将迫使人民币汇率重估以实现外部平衡,从而影响人民币价值的对外稳定。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造成人民币价值内外不稳定的重要根源,要想为人民币顺利走向国际化奠定稳定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必须转变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上诉的分析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适度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通过外汇储备的调解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才能够从客观上稳定人民币币值和信心,防范金融危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关于外汇储备方面的法律制度的规定则少之又少,势必会引起规制引导方面的短板,同时当前的法律规定我国的人民币不能作为对外贸易的计价结算货币,更进一步的限制了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运用,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外汇管理法规出台对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法律的支持和保障是势在必行的。

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建议

(一)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完善

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我国内部的经济发展稳定、内部与外部经济平衡发展,这就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巨大的要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从而有力的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如上述所言,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兑换问题一直是矛盾点,如果想要短期内实现完全兑换是不太现实的,基于我国较为薄弱的金融体系,如果匆忙实行人民币的完全兑换,大量的货币很可能被兑换成外币流出,这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打击,也会因此失去大量的铸币收入。因此,综合现有的因素首先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同时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的成熟金融市场的优势化解外资进入内地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充分发挥境内和境外的两个市场,在内地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步改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兑换,在香港扩大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使之达到与欧元和美元证券市场相抗衡的格局。在具体的法律构建上,第一,对新出现的资本项目下交易方式及以前尚未作出规定的方面制定出新的法规或是在原有的法规中增加相应条款,将项目融资、远期信用证、可转换债券、浮息票据等纳入外债管理范围。第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放我国的居民对外投资控制,可规定每个居民每年可汇出金额上限,将对外投资纳入一个合理范围,严格限定对外投资用途,从对外直接投资入手放开口子,同时把控制个人或机构违法挟国有资金外逃作为放开后的重点监控目标。等等。

(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从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来看,相关的金融业的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对外资的金融监管方面可以从外资的市场准入、资本标准、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监控。在央行现有的各种制裁调控手段基础上,遵循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要在金融审慎监管原则前提下,构建一个金融监管体系,具体要求是以金融风险监管为核心,同时强调预防性管理存款保险制度和紧急救援行动,从而实现金融监管的效率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同时,要重新确立央行在国际外汇市场的地位,要使其的角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纵者。因此,只有在上上述的相关制度的完善前提下才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货币市场,进一步的链接国际的轨道。

另一方面传统的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人民币的监测体系也不能满足人民币境外市场的需要,从而会导致国内的货币政策缺乏完整的判断依据。因此,从法律制度方面构想可以有以下的相关制度建构。第一,积极建构国际相关制度的法规从而尽快的建立与周边国家双边贸易结算的统一机制,促进人民币实现更活跃、有序地跨境流动,同时也有利于监测人民币的跨境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头寸的影响。第二,在进行商业银行的改革中,要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纳入其中最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银行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和兑换从“地摊银行”等机制中纳入商业银行等合规的金融监测体系,而且为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提供了便捷安全、可监测的渠道。第三,在海关领域的制度建设中,突出进出口贸易的统计量,这将有利于掌握人民币在相关国家的流量和存量,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的依据。

篇8

厂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进行招商?以及面对国家的宏观调控,给当今的保暖内衣业品牌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走出困境是各品牌运营商的一大难题。

对此,俞兆林采取了品牌化延伸战略,将品牌延伸至渠道上,将品牌终端延伸至三四级市场,进行两翼齐飞占领品牌高地,稳稳地占领战略市场。俞兆林的品牌化延伸突破了以往保暖内衣的常规操作,让经销商做上游做厂家,充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如今经销商不愿意提前打款到厂家的原因是,市场的品牌竞争力空前的变弱,对此俞兆林采取的大区域品牌延伸贴牌制,特点就是大区域经销商取得俞兆林品牌经营权后,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直接与制造商进行订货生产,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从而增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俞兆林总公司不再参与生产环节,由以往单一的生产型转变成品牌经营管理型,颠覆保暖内衣的常规运作模式,经销商以及下线分销商又回到了2000年时的喜悦,各地区争先竞拍俞兆林大区域品牌延伸经营权,取得显著的成功。

此模式对品牌运营商而言,第一,可以大大减轻品牌运营商在每年产品开发品种上的瓶颈,避免多品种多经营。对经销商而言可灵活性的因地制宜。第二,品牌运营商可大大减轻资金压力,避免多品种的库存产生。经销商不会再有顾虑提前半年将钱打入厂家占用自己的资金流,更不用再担心到旺季提不到货,可根据自己实际运作情况,码号、品相随时调整。第三,是减少流通环节,将流通费用直接转化为利润空间。上游空间缩短、下游没有利润的情况下,整个行业要良性的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必定就要减少流通,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就代表着费用的增加,而品牌延伸恰恰可有效地缩短流通环节,此种模式大大有力地刺激了经销商对品牌的运作力度,使经销商保证利空的情况下与品牌运营商共同良性发展,品牌延伸化经营将成为保暖内衣业的发展趋势。

品牌延伸下沉至县

乡镇和农村市场

保暖内衣发展到今天,已由城市走向农村市场,三四级市场是一个可竞争待开发的市场。据官方统计中国城镇人口有5.6亿,乡村人口7.4亿,60岁以上的人口1.44亿,占到总人口的11%,而且是按照3%的速度在增长,保暖内衣适销人群15岁以上的人群有10个多亿,而中老年群体占据较大比重,也正是俞兆林品牌的主消费群体,这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市场契机。按照农村人口的10%购买保暖内衣估算,全国保暖内衣起码有100多亿元的消费规模,那么全国乡镇至少还有四五十亿的消费规模有待开发。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保暖内衣三四级市场的下沉,将成为各品牌新一轮的战略要地。

县、乡镇村市场特点

县、乡镇村市场规模小,居住分散,人口普遍在5~15万之间,消费水平低,无太多品牌意识,价格敏感度高,传统渠道占有绝对的比重,批发市场、赶集、服装店、摆地摊等仍是主流,现代渠道处于萌芽状态,商超和中型卖场屈指可数,城、乡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相对配送成本较高,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乡镇氛围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低档价位及劣质产品充斥整个市场,中档价位产品不占优势。

县、乡镇村市场渠道运营方式

目前,行业品牌普遍采取的方式是市级商――县级分销商――消费者。杂牌军通过小车型、小批量、灵活拼装的方式进行直配。县级客户属于粗放式管理,经营意识差,资源截留现象严重,网络没有精耕细作,推广方式严重滞后。

县城及农村市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部分客户已经有了浅显的经营意识,表现出了迫切提高的愿望,但执行能力弱,需要得到厂家的正规指导及配合有效的执行。

俞兆林的营销策略

经销商转为物流商

渠道延伸,重心下沉,市场扁平,转化市级商观念,使其由经销商转化为物流商,进行一站地物流配送县、镇乡终端客户,变分销功能为物流配送功能,对县级客户不再进行分销加价,执行厂家到岸价,所配送货品的销售额算在市级其全年销售额度,这样既提高市级商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三四级市场销售商积极性,同时降低物流费用及人员费用。

开展巡回促销卖场:鼓励县级市场积极开展周边巡回促销活动小型卖场,只要开展巡回活动总公司权利支持,进行人力、货品的全方位指导,可享受厂家一级商提货价格。

强化客户管理

大部分县级客户均是由夫妻店转化而成,因此对市场操作没有形成与我品牌对接的长远发展概念,执行力度较弱,对于县、乡市场的深度开发显其薄弱,如要按期开展巡回促销卖场,必须进行有利的督导。

对资金实力足、品牌忠诚度高、执行力高、有较强的经营意识、网络区域空白的镇、乡村等地区,总公司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根据当地市场情况进行有效的运营指导,大力推广巡回促销卖场。

每月或每场活动前后召开一次县级客户的营销沟通例会,通过沟通例会加强了厂家与客户之间的横向沟通,使其感觉到厂家的重视,适时调整客户的运营方向,集中讨论市场问题,集思广益,重点解决县城及农村市场深透。进行我品牌其它城市促销案例及竞争策略分析,参观中心城市的样板活动,宣讲公司发展的远景展望,进而增进经销商信心。

重点助销

选拔业绩和能力突出的业务人员,派往赛选出了重点县级市场,进行县级客户的巡回活动督导,指导运营,提供决策。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情况,为客户量体订做各种运营策略,从内部管理到外部操作都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客户提高运营水平。

人员助销也加强了与市场的信息沟通,便于区域内针对不合格的客户进行动态的调整,保证了市场良性的发展方向。

游击经销商

现有阶段部分市、县级客户由于人员有限,没有经验,不愿做农村市场,不愿开展巡回活动。针对此种情况,俞兆林推出巡回活动经销商,即选定一部份对市场、活动熟悉的经销商(或业务骨干人员)作为公司第三种经销模式即巡回活动经销商,专做县、镇、村市场巡回促销活动,货品由我俞兆林总部整体配送货品,享有一级价格,即成为游击形式攻占县、乡镇市场。

产品差异化战略

当前县区域内地区之间的不均衡性,产品推广也实施了差异化。中档价位产品重在进行市场培育,低档价位产品要求销量,冲击低档市场,清扫杂牌产品,垄断三四级市场。根据各地区进行产品差异化配置,结合当地市场特点进行有效的组合。

中心城市与县级市场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价位比例上。中心城市加大中档价位产品的推广比例,作为重点推广方向,放小低档价位产品比例,低档价位产品只作为主推产品的护翼产品,打击当地竞品的低价冲击。县级市场提高低档价位产品配比,降低高档价位的产品比例。综合中心城市和县级市场的产品比例达到均衡,实现区域内整体的产品推广比例规划。

篇9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1 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意义

“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由于农产品容易腐烂,不易保鲜,较难运输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物流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与其它农产品或工业品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年性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农产品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靠的就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品由于在流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对物流的效率大打折扣。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不仅能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而且可以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还能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目前,宁夏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对落后,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实施,枸杞、葡萄、肉牛、肉羊等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在规范化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在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领域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随着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先后建立了固原市农产品物流园区、贺兰农产品物流园区等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宁夏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本项目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为宁夏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自治区培养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人才提供平台。

综上所述,系统分析宁夏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探索宁夏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宁夏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程度、信息技术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进而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水平,推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美国在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拥有一个庞大、通畅、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它的突出优势在于物流链各个环节的社会化程度高,只要有服务需要就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荷兰、美国等国家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比较发达,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链各环节的操作。如荷兰的花卉园艺中心的电子信息交换和订货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在美国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

荷兰的冷藏和冷冻行业非常发达,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居世界首位,拥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运输、储存服务。建立了大型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市场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比如荷兰58%以上的农产品和食品是通过鹿特丹港、阿姆斯特丹港和斯希波尔飞机场运往欧洲各地。

日本、美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协作为批发市场的主要供货团体,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物流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据统计,日本80%~90%的农产品,是经由批发市场这一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美国有三分之一农场主是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除此而外,在农产品物流这样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各国政府都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虽然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但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比如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据称美国农业部有数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农业统计系统对各农场每一块耕地上所种植的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非常了解,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由政府定期,指导农户生产经营;对转基因产品进行申报登记和相应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土壤、河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养殖场废料的排放;政府还通过价格支持措施、关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食品援助等方式为国内过剩农产品寻找出路,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预算在600亿美元以上。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的研究,大多围绕概念、流通状况、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体制等进行描述性介绍,属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农产品物流虽然理论研究起步晚,但在实践方面已有了一些进展:

(1)在物流渠道上,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主要经过农户-中间-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一供应链进行实体流动。

(2)在物流主体上,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各自不同的主体。农户主体在我国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为主,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有一些规模经营的农户联合体;中间环节的主体比较多样化,既有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包括政府主导和自发组织的各种专业协会),也有各种不同规模的私营收购公司;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的主体主要是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购销商群体;目前我国农产品零售商的情况最复杂,包括各种农贸市场、规模大小的超市及综合性的零售店和地摊销售等。

(3)在物流数量上,国内农产品物流的数量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据测算,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根据2002年的最新测算结果大约是5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大约8亿吨的农产品中有4亿吨要通过市场化流通,因此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数量是巨大的。

3 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面临着诸多问题:

(1)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损耗严重。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在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后需要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荷兰农产品和食品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两亿人的生活之需。我国目前由于物流基础投入不足,致使农产品物流损耗严重,效益难以提高。

(2)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 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带来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加入WTO后,我国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蔬菜、茶叶、园艺产品等,要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的约束,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很重要。

(3)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权威机构调查,仅近两三年,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达60余万。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开设物流专业,但大多侧重于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搞农业产品物流更是如此,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等。例如,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考核,持有相关行业的就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荷兰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标准贯彻始终。

(4)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适应。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下,体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首先从生产过程开始,我国的农户目前由于分散经营的特点,使得对于农产品生产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特别是那些落后的地区。其次在农产品价格信息的获得方面,一项对全国十几个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市场信息获得的渠道,自己的信息渠道所占的比例最高,依靠同行的传播占第二位,第三位是依靠对方上门供货,其他渠道如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所占的比例都很少。另外,对批发市场供给信息的调查结果表明,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的占58.6%,可见目前的批发市场在信息提供方面比较欠缺。

综合认为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同时,结合现代物流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地辅助处理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大量决策问题,提高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缩短制定决策的时间,促进物流决策的科学化。

4 发展趋势

(1)强化系统节点的物流功能,实施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化改造。物流系统模式的构筑,关键是系统节点的建设,物流节点的功能与地位对物流系统的效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尽管专业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商流和物流的主要载体,正发挥着物流系统的核心节点功能,但由于是基于“商物合一”的物流系统模式,加之人们对物流系统建设的不重视,物流设施落后、装备现代化程度低、物流作业处理功能弱等,致使专业批发市场难以真正完成物流节点的功能与使命,因此,建立专业化的融商检、包装、冷藏、初加工、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推动农产品物流系统变革的关键所在。

(2)建设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骨干节点,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网络结构。尽管通过专业批发市场的改造,可以形成一批农产品物流集散网点,但由于原有的地域交通限制和储藏运输等流转设施的制约,不能有效地发挥远程物流和大额农产品集散功能。因此,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区域特征和农产品的流通去向及我国交通分布状况,可以结合考虑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枢纽城市、口岸,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骨干节点。可以说,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3)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主体。物流系统的建设,除了构筑一个合理的硬件设施系统以外,建立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系统运作主体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物流系统的效率化也是难以实现的。介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均采用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模式,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主体相对来说自营还是占主导地位、占大多数,为了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结构壮大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的实力及营运能力,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应该培育壮大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政府应加以引导和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农产品物流服务市场。

(4)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和组织化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系统应变与协同能力。信息流是带动整个物流系统有效运作的驱动力,它不仅有效地衔接了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而且在推进物流系统化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为了推进分散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化,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切实把握农产品生产、库存、需求、运输、到货等信息。形成一个良好通畅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各级政府和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必须抓住全球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组织化水平。

(5)提高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强化系统的起点物流集散能力。乡村作为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始点,其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流通过程的物流效率与效益,同时,乡村也是农产品物流系统改善的最终受益者,是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目的所在。然而,对这一块的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建设研究却很少。落后的交通状况、原始物流作业工具、简陋的仓储设施设备、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物流作业方式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强调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现代化的同时,现有乡村薄弱的物流集散能力也不容忽视。在提升流通过程中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处理能力和其基础设施与装备现代化的同时,还应重视乡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敏. 大力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J]. 上海物流,2003(5):3-5.

[2] 曹军,陈兴霞,姜君. 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2006(4):63.

[3] 梁要春. 宁夏特色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D]. 银川: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吴勇民,杜文龙,樊雪梅. 国内外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比较及启示[J]. 商业时代,2008(2):11-13.

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当前,产业转移是任何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国家或地区不可回避的现象,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它,恰当使用它,才能紧跟当前产业发展的潮流。对于云南,身处东盟合作机制的前沿,面对着东盟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又处于长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所以云南应该利用这一“天时地利”,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及动力机制

产业转移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劳动密集型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非熟练劳动力,导致了非熟练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于是发达国家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因概括为三大优势: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其根据这三种不同优势组合来确定产业转移的具体方式;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由于国家或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差距,决定了产业会从某一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也就是说,当高梯度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产业上不再具有优势时,会选择新的产业,淘汰劣势产业,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继续保持其产业的整体优势,同时将其劣势产业转移到低梯度国家或地区。

纵观上述产业转移理论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大都以比较优势作为其理论立足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基于不同的比较优势组合选择不同的产业转移方式;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则认为产业在不同地方优势的差异,决定了产业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那么,比较优势对于产业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林毅夫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有一段话论述了比较优势的重要性:“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低,竞争能力就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多,积累的量也就大。”他同时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充分利用所在地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这样的企业才会有竞争优势,才会有自生能力。因此,比较优势是产业转移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但是,有了比较优势就一定会发生产业转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产业转移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的行为,一个企业选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产,往往会出于不同利益考虑,这种利益的考虑可以称为产业转移的动机,日本学者小岛清就分析过产业转移的四种动机:自然资源导向动机、生产要素导向动机、市场导向动机以及生产与销售的国际化导向动机。其中,基于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而转移的产业,其直接目的是要充分利用承接地域的廉价生产要素。而以市场导向为动机的产业转移则是利用承接地广阔的市场空间来获取更大的收益。

三、云南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分析

(一)云南承接产业的可能性分析。云南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既有其比较优势所在,也有不足之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优势。云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必须投入品。随着发达地区产业的发展,资源约束日益凸显,许多地方都出现“电荒”等资源紧缺现象。以浙江省能源消费和生产状况为例,2006年标准煤和电力消费量分别是13,222.53万吨和1,909.23万千瓦时,而同期浙江全省标准煤和电力生产量1,216.21万吨和1,765.93万千瓦时。而同期云南的原煤和电力生产量分别是7,339.08万吨和753.64亿千瓦时。所以,云南在资源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2、成本优势。这个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比较2007年云南和浙江职工平均工资可以发现云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2007年云南的年职工平均工资为20,481元,而同期浙江的年平均工资水平达到31,086元。

3、市场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日益成熟,云南与东盟各主要国家之间双边经贸合作日益扩大。2006年云南对主要东盟国家出口总值如下:新加坡4.33亿美元,较上期增长289.7%;越南3.74亿美元,较上期增长41.0%;缅甸5.21亿美元,较上期增长26.9%;马来西亚0.34亿美元,较上期增长10.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云南对这几个东盟国家出口总量呈较快增长态势,未来对于进一步开拓这些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以及广阔的东盟市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所在,资源与成本的比较优势保证了承接过来的产业具有竞争力,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广阔市场则是向云南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云南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各类技术人员作为支撑,人员数量的短缺对云南承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转移造成了巨大的不利。以2007年浙江与云南制造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比较,可以发现云南在技术人员数量上有巨大的缺口:2007年浙江制造业技术人员数量为27.4万人,而同期云南的技术人员数量只有8.8万人,连浙江的一半都不到。

二是云南工业结构单一化。结构单一化,主要体现在云南的主要工业品大都集中在一些资源、基础性产业。如表1所示,云南的主要工业品集中在原煤、有色金属、水泥,或者利用本地资源进行生产的行业,如中成药、变压器(这是利用云南水发电的优势,作为配套产业发展的)。这些产业大都位于产业链上游,而位于下游的产业,或面向最终消费的工业则匮乏。而比较同期浙江省的主要工业品可以发现,既有钢材、水泥这样基础重化工业,又有像纱布这样的轻工业;既有集成电路,光电通信设备这样的下游制造业,也有面向消费终端的空调器、移动电话这样的行业。

工业结构单一化会直接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总是需要利用其他产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或者为其他产业提供投入品。如果相关产业匮乏或缺失,则直接影响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表1、表2)

尽管对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云南尚有不足之处,但笔者认为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明显,而且这些不足是能够予以弥补的。例如,技术工人的匮乏,则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来予以弥补;而工业结构单一,则可以通过承接一些轻工业、产业链下游企业来使结构合理化。

(二)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承接产业转移应有选择地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不应对任何产业都奉行“拿来主义”,而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主要把握以下两个主要原则:

1、与主导产业相契合原则。也就是说,承接的产业应尽可能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相配套。主导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某阶段,若干产业部门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任何国家,不管处在何种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都是推动其整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原动力。但是,主导产业的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罗斯托把主导产业的形成条件归结为三个部分:一是足够的资本积累,他认为一国对主导产业的净投资率(投资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达到10%左右;二是充足的市场需求,这是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三是创新,这使得主导产业不断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强产业竞争力。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尽可能地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积极承接与主导产业相关联配套的产业,也就是在产业链上,处于主导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产业,这样既可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投入要素,提升产业生产能力,同时也为主导产业创造了需求空间。其次,承接的产业在技术上具有领先或是优势地位,这样就能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或者通过产业关联对于投入产出品的技术要求来提升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原则。转移过来的产业应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这两个方面来体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部门的协调关系,这个协调既可以是产业之间比例的协调,如一二三产业比例的协调,也可以是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如轻重工业之间地位的协调。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可以指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从低加工度产业向高加工度产业方向演进。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状况来看,当前云南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比例的不协调。2007年云南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8.4∶43.2∶38.4,而同期浙江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5∶54.1∶40.4。相比较浙江,云南的工业产值比例偏小,而农业比例过大。二是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2006年云南省轻工业企业总数为767家,实现产值1,269.63亿元;而同期重工业企业数达到1,834家,实现产值2,840.62亿元。轻工业无论是企业数还是实现的产值都不及重工业的一半。而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角度看,云南的工业大都集中在一些加工度较低的有色金属采选以及冶炼行业,而一些高加工度的设备制造业,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工业增加值都远小于金属采选行业。2006年云南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企业数有84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数有19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39,976万元和1,602,876万元;而同期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数仅有82家和4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仅为109,960万元和87,504万元。因此,云南承接的产业应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应加大轻工业的承接力度,特别是承接本地还没有的轻工业,完善云南的工业体系;其次,应加大承接加工度比较高、产业链比较长的产业,改善云南产业普遍集中在基础性低加工度产业的局面。

(三)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在第(一)部分中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作了简要的论述,但最终发生产业转移还要落实到企业,小岛清把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动机归结为四点:自然资源导向动机、生产要素导向动机、市场导向动机以及生产与销售的国际化导向动机。所以,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就是要构建产业转移的动机机制,当然在构建这个动机机制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云南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当前,云南所面对的最大实际就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这个竞争主要来自于中西部省份,如广西、四川、湖南等省份的竞争。这些区域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构成了巨大的竞争,云南所具有的许多比较优势,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优势,这些区域也都具备。这种同质化的优势并不能提升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云南必须把本地特色和企业转移动机相结合,构建差异化、有竞争力的承接措施。本文就构建云南承接措施提出以下两种思路:

第一,以市场吸引转移。市场是吸引企业产业转移的动机之一。云南应发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对于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对于国内市场,云南应积极打造西南片区商贸中心来带动产业的转移。这种以市场来带动产业转移的最著名实例就是浙江义乌模式。1982年9月国家作出开放小商品的决策以后,义乌人就开始通过摆地摊的方式进行小商品交易,次年这样的摊位就已达到1,050多个。在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刺激下,围绕市场交易商品的加工厂逐渐兴起,形成了所谓“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随着义乌市场进一步扩容,围绕着市场逐步构筑起数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了服装、针织、饰品、彩印、玩具、毛纺、五金等优势产业。也许现在无法确切统计出义乌由市场带动吸引了多少产业转移,但它所构建的产业集聚效应对于产业转移的吸引力确是不争的事实。义乌靠市场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值得云南借鉴。云南当前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商贸中心要算螺丝湾商城,但是它在影响力和辐射周边的能力方面还远不如义乌小商品城。未来云南应着力打造螺丝湾等有辐射能力、有知名度的商贸中心名牌,逐步形成以市场带动产业转移,拉动产业发展的模式。

而对于利用国外市场来吸引产业转移的构想,主要是依托云南毗邻东盟这一地理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好几个东盟国家的主要进口国。例如,泰国2006年1~9月份从中国进口总额为10,120(百万美元),占进口总额比重10.4%,仅次于日本;同期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中国的进口总额分别为27,248和11,696(百万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11.4%和12%,仅次于美国、日本。而从这三个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构成来看,占比重较大的商品大类集中在以下几项: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钢铁制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所以,云南应当把握这一大好时机,积极打造中国与东盟的商贸平台,为发达地区企业产品开拓东盟市场牵线搭桥,通过这些企业对东盟市场地开拓及依赖,逐步围绕市场就近生产,云南凭借其地理上的优势,势必会成为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这一商贸平台:

1、打造产销信息平台。云南应地理之便,积极开展与东盟各国商会和企业界的联系和合作,收集他们的需求信息,把信息整理汇总后,通过一定的信息沟通平台反馈给内地企业,使企业能及时利用这些需求信息建立产销联系。当然,也可以收集内地企业的生产信息,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东盟市场,以此促进贸易往来。

2、打造展销平台。云南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尝试,一年一度的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展销平台。但是,在展会规模上,还不能与广交会、华交会相媲美。云南未来应该在展会规模上实现突破,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展销平台。云南可以针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数量比较大的几种商品进行集中展示,邀请发达地区相关企业进行参展,通过这个展销平台来帮助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以市场来带动产业转移。

3、打造物流平台。云南应利用地理优势,加强云南通往东盟的陆路建设,努力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陆路大通道。物流平台的建立,能够方便贸易的开展,同时降低运输成本,这对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云南应通过打造在国内西南片区有影响力的商贸中心名牌,以及为发达地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便利这两项举措,以市场吸引产业转移。

第二,以大企业吸引产业转移。具有规模大、产业链长等特征的大型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建立,往往会吸引居于该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转移,为其提供生产或服务配套,形成产业集群,由此会促进这个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上海安亭汽车城的发展模式就是最好的例证。上海安亭汽车城最初发展是以1985年成立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为基础。现如今以上海大众为龙头,其他企业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服务配套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循环发展的产业纵向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从纵向供需链来看,有宝钢阿赛洛、上海新艺航空机械厂、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洋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形成的纵向供应链。这种按照供应链分工形成的紧密联合体,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还促进了企业技术、产品的联动创新。而从横向协作链来看,有浩汉工业产品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艾尔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博泽汽车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德国舍弗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形成的横向协作链。这些横向产业链极大地提升了汽车城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力。

从安亭汽车城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围绕着大众公司,吸引了一大批居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入驻,形成了产业集群,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一发展模式可以为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思路。云南可以打造有实力的机床企业,以此来吸引产业转移。机床种类多,具有较长产业链,上游可以发展机床的设计、研发以及众多地零配件加工生产,下游可以发展物流和营销。以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沈阳机床为例,伴随着沈阳机床的发展,在其周边建起了沈阳机床功能部件产业园,这一园区主要吸引了国内外数控系统、轴承、丝杠、卡盘、电机、导轨等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入驻。云南CY集团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机床生产企业,但其在规模和产品种类上还赶不上沈阳机床,未来云南可以通过壮大CY集团,来吸引相关产业的转移,形成有本地优势的机床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