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8 09:25: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38-02

当前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是将转变课程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力求通过课程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适应新时期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础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应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在时代大背景下,要求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树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感知工程文化熏陶,同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课程综合改革是围绕这一目标全面展开,力求跟上改革的步伐,实现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培养的终极目标。“基础工程”课程在黑龙江工程学院于2006年被批准为校重点课程,2007年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近几年来,围绕该课程建设申报并获批了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及课程建设项目1项。

一、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2010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应用技术性大学分类和与世界接轨的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改革应适应时展需求,与时俱进,彰显高等教育的时代特点。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这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试点专业。

(二)应用技术性大学

2014年开始,国务院开始正式引导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分类管理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性大学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行业,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撑[1]。2013年6月,黑龙江工程学院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第一届副理事长单位。

(三)工程专业认证

2005年开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认证。2016年6月2日,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国际迈出重要的一步,推动了我国构建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专业认证是从以学生为本、目标导向、持续改进三个方面着手,关键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2015年9月,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正式通过工程专业认证。

二、课程综合改革的内容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大多数课程改革只注重改革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某一部分,而系统的课程改革将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展开。“基础工程”课程组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开展的综合改革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教材建设、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及学生工程文化教育等。

三、课程综合改革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通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解决了课堂教学手段及方式相对单一,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自学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的问题。

2.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解决了培养形式单一,能力培养欠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考试方式方法改革,解决了传统考试内容导向性明显、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通过教材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教材与行业规范的表达不一致及知识系统老旧、计算方法复杂的问题,同时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通过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了教师只熟悉书本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6.通过工程文化教育,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工程素养不高的问题,通过让学生感知工程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扩展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基础工程课程综合改革实践

(一)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授课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用以工程项目为牵引组织教学内容的CDIO模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形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拿出适当内容和时间尝试学生自主授课,学生需要在课下查找资料,准备PPT课件,课上给同学们讲授,和同学们交流互动,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中构建以生产认识实习为载体的工程基本训练模块,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为平台的创新训练模块和以毕业设计为主的专业拔高模块[3]。在认识实习环节中增加了基础工程的施工现场参观,让学生对工程环境与实体建筑有了直观的认识。课程设计改变各人独立完成的设计方式,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团队式设计,3人一组,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课程设计。在毕业设计中,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基础形式,设计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上也有不同要求。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考试方式方法改革

改革课程考试内容,增加案例分析题,答案的给出更加的灵活,可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及运用情况。改变平时成绩的给定方法,采用分段考试、过程中考核等形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习效果[4],更全面地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中,增加组内分工答辩,每个人都要介绍一部分设计内容,共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设计内容的掌握情况,更加准确地给定课程设计成绩。经过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学生反馈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不用死记硬背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了。

(四)教材建设

2015年,编辑并出版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基础工程》。该教材在经典课程内容基础上,补充了最新的工程案例和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图文并茂;对部分内容还是旧规范的技术标准,按照最新的规范进行了修订,保证了知识的更新换代,使教材和行业规范协调一致。增加了借助电子表格进行电算内容,提高学生对工具的应用和计算能力。在每一基础形式章节习题的后面补充一个扩展型的课程设计,丰富课程设计内容,增多学生的选择性。教材建设体现了土木工程“大土木”、大平台宽口径的要求,扩展了专业知识架构。该教材被5个省近10所大学院校采用。

(五)教师队伍建设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综合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采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工程师论坛、教师挂职锻炼、多校团队式毕业设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工程背景。课程组教师还经常对城市周边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集体实地考察和学习,将书本知识和现场实际结合起来。教师队伍建设成果论文“基于校校、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高等建筑教育》期刊发表并获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评选的“第十五届期刊好作品”三等奖。

(六)工程文化教育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人对工程的态度为根本出发点。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树立正确的工程观、伦理观,要培养审美的意识和工程思维,接受工程文化的熏陶。在基础工程课程专业知识讲授之外,开设了“桥梁文化与美学”课程,被学校批准为首批工程文化教育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文化、桥梁美学、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等。通过美学鉴赏、伦理教育培养了学生工程文化、工程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工程素养。课程采用团队式教师授课方式,由4位教师共同授课,每位教师发挥优势,承担一部分自己擅长的授课内容。学生在了解课程意义和授课内容后报名积极踊跃,学习兴趣高,课程生命力强。

鉴于我土木工程事业的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要与之相适应,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理念,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基础工程课程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可知,将全面系统的课程改革模式深入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是切实可行的,但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思路,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更要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新时代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静,肖攀,朱强.论地方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6).

篇2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一款可以取代短信的即时通讯软件,但它的功能远远超过短信,它通过很少的流量就可以实现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的即时通信。同时,在微信的基础上,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为个人或者团体打造一个和特定人群的文字、图片、语音等的互动。而普通用户只需要订阅感兴趣的公众号,就可以收到推送信息。微信公众号的零门槛,已经为各行各业的人士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二)基于微信的教育教学

在高校高效教育教学中,借助大学生人群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可以及时准确的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师生互动平台。对于与互联网应用技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计算机专业,更有充分的理由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微信结合起来,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资讯和专业技能。同时,在课程建设上,打破原本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知识重点讲解和知识拓展的角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将眼光放远、眼界放宽,真正教授学生想学的,有用的知识。把微信运用到教育教学上,提倡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它可以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将这些原本只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化整为零地呈现出来。师生之间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的进行互动交流。

二、基于微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优势与特色

(一)教师在微信中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将微信应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架构师。微信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微信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两者结合,既可以发挥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的主动性、创新性。教师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变革,必然需要加大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的课堂为主导的老师教为主体的方式,必然要向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2.课程内容的建设,利于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架构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专业课程的重点又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它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等内容。结合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建设在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内容串讲、重点剖析、课后习题、知识拓展、知识技能、科技前沿等板块对教学内容重新架构,逐一推送到学生手机客户端。教师也可以在课程内容建设中,对教学知识重新梳理,从而走向更专业、知识面更广的方向发展。

3.学习方式的拓展,利于教师终身学习的发展

微信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成为主体。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书籍阅读、进修来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教师慢慢的改变了原有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信息自由、言论自由的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思想意识的觉醒、学习的知识来源,提供了不断自我更新、终身学习的载体。微信的应用,要求教师自身在起主导作用的交流过程中,自身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是在师生一次一次的互动中相长而生的。

(二)学生在微信中的能力培养与自学水平的提高

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不断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才是培养出了高素质的人才,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生学习不但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对立关系,教师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挥的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学习应该是主体,但目前的教学方式难免还是不出填鸭式的窠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被动的学习带来的就是消极的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的。微信可以在很大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将学习变成一种乐于接受的方式,并在其中寻找到乐趣,将原本枯燥的知识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不断的正面强化,并最终成为一种自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2.有助于扩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微信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者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一一呈现出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猎取和对知识的渴望。

3.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教师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更多的时候是在强化自身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课程建设上显得比较单一,学生在对课程的认识上就会很片面,其中精品课程网站是学生加深对课程认识一个很很重要的平台,在手机客户端,微信成为了重要的展示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很好的展示一门课程的多维度,通过微信编辑模式的自动回复、关键词回复等功能,以及开发模式下实现自动查询、论坛交流等全方位、立体的展示课程。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在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师生互动分为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动,课堂互动有时可以决定一堂课的效果和好坏,老师通常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而课外互动往往被老师忽略,仅限于布置课外作业。师生互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并根据该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启发思维,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一种思考之后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微信正是通过互动来推送信息的方式,集内容、分享和讨论为一身,让学习成为互动,互动就是学习的模式,将知识迅捷、方便的推送到学生面前。它突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让学习变成一种交流,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手机互动学习。微信互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师生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颠覆,它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学生填鸭式的知识输入,而成为一种对知识的不断探索,老师可以把最新的知识推送到学生面前,共同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对课程的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维基百科式”的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师生共同完成。

三、微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的几种实现方式

(一)打造一门专业课程公众号

微信公共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运营主体是组织和个人的可以申请订阅号。公共平台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它的功能包括:每天可以发送1条群发信息;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用户根据分类阅览各子菜单的信息。笔者根据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网络安全技术》申请一个订阅号,并在菜单里分别设置了3个菜单:课程内容、知识拓展和互动社区。课程内容是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个个小知识点来学习,通过对小知识点的日积月累,逐步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程概要、知识讲解和课后习题。知识拓展是结合互联网搜集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讯息,它包括网络安全和其他知识。互动社区是一个提供给学生的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它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社区,相当于留言板的功能,通过发帖,让彼此之间加强感情、促进沟通,共同进步。

(二)订阅有影响力的计算机领域学习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和个人信息和资讯的平台,众多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的公众号就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讯息和帮助。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微信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当然,在这个知识快餐时代,我们没有时间去关注太多的公众号,这是老师的推荐就变的很重要,老师可以把一些经营比较好的、有影响力的、对我们专业的学习有一定帮助的公众号推荐给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搜索来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这些公共号包括web前端教室、web前端开发、暗夜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学生联盟、互联网热点等。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微信互动

微信本身的功能就是私密聊天和朋友圈,如果老师和学生互为好友,学生就可以与老师联络感情,交换学习心得,疏导心理问题,而且微信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让沟通变的丰富、有趣,从而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篇3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一款可以取代短信的即时通讯软件,但它的功能远远超过短信,它通过很少的流量就可以实现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的即时通信。同时,在微信的基础上,开发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可以为个人或者团体打造一个和特定人群的文字、图片、语音等的互动。而普通用户只需要订阅感兴趣的公众号,就可以收到推送信息。微信公众号的零门槛,已经为各行各业的人士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二)基于微信的教育教学

在高校高效教育教学中,借助大学生人群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可以及时准确的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师生互动平台。对于与互联网应用技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计算机专业,更有充分的理由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微信结合起来,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资讯和专业技能。同时,在课程建设上,打破原本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知识重点讲解和知识拓展的角度,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将眼光放远、眼界放宽,真正教授学生想学的,有用的知识。把微信运用到教育教学上,提倡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它可以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将这些原本只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化整为零地呈现出来。师生之间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的进行互动交流。

二、基于微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优势与特色

(一)教师在微信中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将微信应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架构师。微信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1.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微信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两者结合,既可以发挥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的主动性、创新性。教师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变革,必然需要加大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的课堂为主导的老师教为主体的方式,必然要向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2.课程内容的建设,利于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架构对于一个专业来说,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专业课程的重点又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它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等内容。结合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建设在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内容串讲、重点剖析、课后习题、知识拓展、知识技能、科技前沿等板块对教学内容重新架构,逐一推送到学生手机客户端。教师也可以在课程内容建设中,对教学知识重新梳理,从而走向更专业、知识面更广的方向发展。3.学习方式的拓展,利于教师终身学习的发展微信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成为主体。传统的教师学习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书籍阅读、进修来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教师慢慢的改变了原有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信息自由、言论自由的平台,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思想意识的觉醒、学习的知识来源,提供了不断自我更新、终身学习的载体。微信的应用,要求教师自身在起主导作用的交流过程中,自身水平的提高,这种激励是在师生一次一次的互动中相长而生的。

(二)学生在微信中的能力培养与自学水平的提高

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不断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才是培养出了高素质的人才,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学生学习不但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对立关系,教师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挥的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学习应该是主体,但目前的教学方式难免还是不出填鸭式的窠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被动的学习带来的就是消极的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的。微信可以在很大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将学习变成一种乐于接受的方式,并在其中寻找到乐趣,将原本枯燥的知识通过碎片化的学习过程,不断的正面强化,并最终成为一种自学水平提高的过程。2.有助于扩展学生学习的视野微信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者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一一呈现出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猎取和对知识的渴望。3.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更多的时候是在强化自身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课程建设上显得比较单一,学生在对课程的认识上就会很片面,其中精品课程网站是学生加深对课程认识一个很很重要的平台,在手机客户端,微信成为了重要的展示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很好的展示一门课程的多维度,通过微信编辑模式的自动回复、关键词回复等功能,以及开发模式下实现自动查询、论坛交流等全方位、立体的展示课程。

(三)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在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师生互动分为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动,课堂互动有时可以决定一堂课的效果和好坏,老师通常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而课外互动往往被老师忽略,仅限于布置课外作业。师生互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并根据该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启发思维,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一种思考之后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微信正是通过互动来推送信息的方式,集内容、分享和讨论为一身,让学习成为互动,互动就是学习的模式,将知识迅捷、方便的推送到学生面前。它突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让学习变成一种交流,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手机互动学习。微信互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师生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颠覆,它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照本宣科,学生填鸭式的知识输入,而成为一种对知识的不断探索,老师可以把最新的知识推送到学生面前,共同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对课程的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维基百科式”的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师生共同完成。

三、微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的几种实现方式

(一)打造一门专业课程公众号

微信公共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运营主体是组织和个人的可以申请订阅号。公共平台订阅号,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它的功能包括:每天可以发送1条群发信息;用户根据指定关键字主动向公号提取常规消息;公号针对用户的特殊疑问,为用户提供1对1的对话解答服务;用户根据分类阅览各子菜单的信息。笔者根据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网络安全技术》申请一个订阅号,并在菜单里分别设置了3个菜单:课程内容、知识拓展和互动社区。课程内容是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一个个小知识点来学习,通过对小知识点的日积月累,逐步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程概要、知识讲解和课后习题。知识拓展是结合互联网搜集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讯息,它包括网络安全和其他知识。互动社区是一个提供给学生的一个互动交流平台,它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社区,相当于留言板的功能,通过发帖,让彼此之间加强感情、促进沟通,共同进步。

(二)订阅有影响力的计算机领域学习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和个人信息和资讯的平台,众多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的公众号就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讯息和帮助。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微信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当然,在这个知识快餐时代,我们没有时间去关注太多的公众号,这是老师的推荐就变的很重要,老师可以把一些经营比较好的、有影响力的、对我们专业的学习有一定帮助的公众号推荐给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搜索来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这些公共号包括web前端教室、web前端开发、暗夜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学生联盟、互联网热点等。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微信互动

微信本身的功能就是私密聊天和朋友圈,如果老师和学生互为好友,学生就可以与老师联络感情,交换学习心得,疏导心理问题,而且微信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让沟通变的丰富、有趣,从而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篇4

关键词 法治 公民法治意识 制度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普法教育的困惑

亚里士多德早在数千年以前就给出了答案,认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①。”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也就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

二、提高我国公民法治意识所遇到的问题

法治不是简单地建立在法律规范的文字组合之上,在规范条框的背后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观念在支配、影响着它的实现。人的问题,即公民法治意识对实现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这就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法治意识理论的深化研究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要对中国公民法治意思的培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首先要清楚我国在这方面既有的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据柯卫学者的总结,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问题主要在于普法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其不足则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缺陷和制度化的缺乏上。

长期以来,我国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守法教育”或条文教育,即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为主要内容,注重实体法的介绍而轻程序法的宣传;重视守法教育而轻视用法教育;重视法律义务教育而轻视法律权利的教育。在实践中即便是公民确实学到一些法律常识,却很难在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普法教育内容的缺陷主要缘于普法教育目标的偏差,大多数普法教育工作者只注重法律规范,尤其是义务性、禁止性规范的灌输而忽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此外,普法内容也由于缺乏生动性、系统性、联系性而不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普法教育缺乏制度化。普法教育往往是根据上级指示采取临时性、突击性的方式,普法效果甚微。由于缺乏制度化,在地方上,普法教育难以被重视。因此不管国家怎样重视普法工作,一到地方就变形走样,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一些地方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是在做形式工作,走过场。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基础”课时较少,教学方法落后。在普法内容上,往往注重普及法律知识,而忽视对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传播与渗透,公民难以知悉和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因此今后的普法宣传工作要贴近广大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把法律看作本身的需要。唯此才能塑造出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法律人格的知法者、守法者和用法者。如若不然,“失却了独立的政治、法律人格的法律意识,则依然有可能知识培养了“法奴意识”而非法治意识②”。

三、本土中国国民何以可以形成现代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也具有外生性、反射性、接受性的特点,通过教育、观念变革等方式对其进行培养、完善成为可能。就中国的实际国情而言,法治意识在中国的形成已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一是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法治最具价值的思想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和制约,并从制度体制上对专制进行彻底否定,由此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与权力的法治化。对自由、权利、公平、平等的价值需求,必然促成社会生活主体对法律的运用、遵守、尊重和信仰,在内心形成法治精神,进而成为社会主体普遍的、基本的精神观念与理智选择。我国政治的民主化正不断深入,此为其提供政治土壤。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主要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交换经济,重效率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规则是以公平、中立、理性为特征的法律,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只能是法治化的经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目前,我国经济己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渐趋成熟和完善。此为其提供经济土壤。三是我国的思想界正不断开放。现在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大地解放了思想,西方源远流长的法治史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吸收的资源此为其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③。

四、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包括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西方法治意识是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积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等因素的形成,从西方历史实践可以发现权利观念和法律信仰是互动关系,权利观念的增强将导致公民对法律的认识与对其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生长;反之,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公民权利意识的扩张,从而推动法治意识的增强④。

我国普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法治意识。我国法治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化的路径,时间的紧迫性和法治建设路径的自上而下特点,使得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等待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自发地形成发达的市民社会和成熟的公民意识。我国要做的,是要在普法过程中积极地培育公民法治意识⑤。结合我国实际具体而言,中国的法治化以政府推动型改革为主导,社会民间自然生成的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制度、规范的力量为辅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府主导力量不是统治者良善意愿的强加,而应是对社会需求作出的合理回应。正是这种具有特色的法治发展路径,决定了我国法治意识培育的模式是自发启蒙型和国家培养型模式的结合。

(一)公民法治意识的途径:制度完善

制度完善,构建合理化的法律系统,从实证方面实现法律合理性,是法治意识在法律中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实现法治,首先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问题,它要求立法要完备、执法要严肃、司法要独立、守法要自觉、护法要坚决。然后要强调通过人权保障来促进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通过完善民主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树立法律至上以培养公民对法律的神圣感;通过公正执法以加强公民对法律的正义感,健全完备的法制来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

(二)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法: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主要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这两种方法来进行。

1.培养教育: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基本途径。

中国的实践证明,由于普法具有直接有效性、成本低、快捷性等优点而被国家当作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和意识最为有效的道路所采用。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主要是通过普法教育、法学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层面来进行⑥。

(1)普法教育

公民法治意识现代化是大众普法教育的目标,途径为:

1)社会教育

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对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权利意识的培养。要转变长久以来的法制教育导向,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从注重国家、集体利益的保护转到对公民个人权利保护的轨道上来,不断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要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不仅是法定的、固有的,而且是神圣的。

在普法体制上,应逐步实现普法教育制度化。“在当前普法教育的制度化首先意味着要制定一部结构严谨、内容和谐、体制科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普法教育的法律法规,把普法教育纳入法治轨道;然后还应当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如普法领导机构组织制度、普法责任制度、普法考试考核制度、普法经费保障制度、普法教育监督制度等⑦。”

2)权力机关依法用权教育

权力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是否遵守法律,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公民的法律权威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权力机关必须接受普法教育,树立守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力。

权力机关应当首先遵从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次,权力机关及其行使者更需要接受现代法律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形成现代法治观念,以法律约束权力,最终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以权力约束权力。

(2)培养网络法治意识

1)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学教育不仅培养一批自身拥有法治意识的社会成员,而且这些社会成员还可以用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良好的法律素养去影响其他社会主体。

(3)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和提高现代法治意识的重要阵地。提高现代法治意识,应当从小抓起,从学生培养起,故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又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代表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积极向上的,尤其是当它与主流社会法制精神相一致是,它对主体的行为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主体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推进法治的实现;反之,它会对主体的行为起消极的影响,抵触或破坏法律,甚至导致以身试法。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观念变革: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有力保障

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⑧”进行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要求摒弃法是“阶级斗争工具”等旧有糟粕的同时树立良法统治观念、法律最高权威观念等现代法治观念,实现从人治观念到法治观念的转变。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通过长期的教育,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树立法治意识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条件,法治观念的确立,首要的问题是要摧毁人治观念。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核心突破的方法,即彻底摧毁人们对权利的迷信和崇拜,确立法律的神圣至上观念。只有人们无限崇尚、信仰法律,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产生法律情感,提高法律意识⑨。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②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③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④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18.

⑤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⑥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66.

⑦王学栋.普法教育和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⑨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8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2]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3]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4]柯卫.论普法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秋菊的困惑引发的思考.政法学刊.2007.24(4).

[5]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6]梁治平.法辨――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篇5

中图分类号:TU244.3;E25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65-0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高校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批准编号(2013-GH-150)

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路。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和我军历史使命,积极适应地方高校教育改革和深化军队改革的要求,按照加强配套政策制度、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完善融合运行机制、拓展培养渠道途径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建设

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政策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增强培养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意识,以政策制度促进军队与地方高校优秀教育资源整合。坚持把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优化制度环境,作为推进培养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

构建顶层制度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制度建设,首先要从国家最高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由军地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构建起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法规政策体系。从目前我国国情军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军官服役条例》等基本法规,制定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相关条例。还要着眼建立完善招生选拔、教育管理、考核考评、考研读研、分配派遣等配套政策文件,通过逐步健全学习、训练、实习、带兵、代职等各项制度建设,有效地协调军队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培养关系,任务区分清楚,明确职责到位,使人才培养方法科学化、正规化和制度化,推进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还要重视完善人才管理的政策制度。构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格局,需要加强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精确测算培养数量、培养专业以及补充岗位需求,科学确定军队各类生长干部来源结构比例,制定好人才培养规划任务和年度招生计划。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军地财力可能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军民整合式人才培养军政训练经费,提高国防奖学金标准,抓紧完善后勤保障办法,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加强军地法规衔接。要从根本上解决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使用、流动和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军地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完善军地法规的衔接。军地各级部门要加快立法进程,出台有针对性、具备可操作性政策制度,使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军队有关机关要主动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地方高校做好沟通协调,整合并制定好人才选拔、使用、流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确保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健全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体制

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其本质是要实现军队人才走社会化培养的道路,把军事教育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把军事人才培养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必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保障。

建立领导管理体制。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要建立国家级层面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设立领导全军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办公室,在各大军区、省和各地方高校设立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办公室。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细化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形成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一定要把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国防和军队人才发展计划。加强教育、训练、保障部门指导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主体作用,增强服务军队人才建设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落实领导分工负责,确立优先发展地位。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并把这一考评方法列入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评估标准之中,将考评结果作为调整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任务规划的重要依据。

完善培养教育体制。依托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完善培养教育体制。加快加深推进军队教育资源与地方高校教育资源的融合程度,完善发挥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的体制,实现军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对接”,改进“对接”教育体制,扩大“对接”的范围,提高“对接”的质量。

三、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工作运行机制

篇6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所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查显示,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态度多是从教师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的热爱出发,并不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待遇,激发青年教师进步的主要动力是自我实现的需求a;但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着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需要进一步提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与增长势头日益迅猛。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的高校教师,没有深厚的基础和功底是很难适应学科相互渗透、科技发展不断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的,也就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任务。而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普遍需要在知识的丰富程度、知识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地充实、改进和提高。

加上,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在教学态度、教学艺术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对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光荣感还缺乏感受,对怎样教书、如何育人等缺乏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对教育规律和大学教师的特点、规范了解甚少。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

(三)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

由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低,还要组建家庭,养育孩子,照顾老人等,再加上从当前高校环境来看,学校所采取的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诸如职称改革、工资改革、住房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等,虽然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也给青年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

二、对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青年教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优良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二条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提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要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规范要求落实到青年教师日常管理之中。应主动促使以“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成为青年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极探索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会和报告会、评选“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举办师德论坛等方式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形成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聘用)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

(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加速青年教师成长

根据教学任务与学科发展需要,以教研室、实验室等为建设平台,组建10人左右的教学科研团队。组建教学团队不是教师的简单叠加和拼凑,要突出团队的优势,需要团队教师之间在年龄、性格和知识结构上的互补,要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教师团队的组建要有利于队员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减少内耗,提高绩效。遴选教学科研团队带头人是发挥团队作用的先决条件。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因此,要选择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术造诣高、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技能熟练、热爱教学、治学严谨、人格高尚的教师出任带头人,组织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利用团队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在团队中不断学习,从而达到加速青年教师成长的目的。

(三)以赛促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使青年教师在“讲、评、帮”的比赛过程中有一个总结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授课技巧以及严谨的教学作风。可以使不同学科之间的青年教师彼此观摩教学并且相互提建议,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改进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师教育

教师是个专门职业,需要具有专门的理论和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教育应采用学科专业训练和教育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学校引进教师主要是从学科发展方向和个人专业水平考虑,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专业训练,没有研修过师范生必修的教育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目前学校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在多年的教学中慢慢摸索补上这一课的,也就是所谓的“自学成才”,这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新时代的教育已经不允许我们慢慢摸索,因此我们应该在入职教育中加强这个环节,请教育专家开设这样的课程,作为青年教师在校培训的必修课,使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就能掌握一些教育规律、懂得教育原理,能更快地成长为具有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技能都合格的教师。

(五)以老带新,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自主成长型教师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坚持“传、帮、带”,推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最近几年来,尽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他们缺少教学经验,学校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作用,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负责新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进修、教学科研的引导和帮助,从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和多方帮助,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证。

在以老带新的过程中,老同志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教学任务交给青年教师,让他们搞公开教学、承担教改实验课题、担任辅导员等,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唱主角”、“挑大梁”、“举大旗”,在实践中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给青年教师施压力,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增强其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青年教师逐渐成为自主成长型教师。

(六)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青年教师物质生活条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改善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重视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要从情感上感化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处处体会到组织的关心。此外,还要建立定期与青年教师谈话的制度,各级领导要做到经常与青年教师谈话,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排除他们的消极心理,帮助他们缓解过度紧张、焦虑、困惑等情绪,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七)加强制度建设,重在实践,重在持续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制度建设,包括青年教师晋升制度、青年教师考核制度、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制度等。特别是要进一步调研,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法和职称评价标准,给予青年教师公平、公正的评价和肯定。

高校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管理,完善措施,重在实践、重在落实、重在持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秀、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注释:

①.

②.

参考文献

[1]王子猷,居艳,李曜.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邹伍祥,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

[4]周勇,郭根荣.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8).

[5]郝广智.浅谈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4).

篇7

1.党员教师要立足本岗,思想先进,在思想政治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全校教职工的表率。

2.学校领导干部要通过民主生活会、思想交流、民主测评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实效。

3.全体教职工要通过树立、宣传、学习师德典型,努力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4.加强党员干部教师的自律教育,廉洁从教。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

二.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开展切合实际的教育活动

1.开展讲奉献活动。组织开展党员义务劳动,发挥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

2.开展党员谈心活动。通过思想交流,增进党员之间的深入了解,达到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3.开展“学名师、做名师”活动。要求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名师工作室”活动,并在本职工作上很好地体现学习成果。

三.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1.有计划地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要求每位党员做好自学,定期检查学习笔记。

2.加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保持政治思想的敏锐性。

3.合理安排全校教职工的理论学习时间,适时下发学习材料。

4.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党的十文件和有关精神

四.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做好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建设工作

1.积极为青年教师的的成长、成才提供平台。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勇挑重担,在业务工作中发挥知识优势和潜能,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

2.支部领导和党员教师要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思想交流,做好帮带工作,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

3.培养、树立先进的青年教师典型,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五.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1.通过深入了解共青团及少先队的工作,加大对两级组织的领导,积极为两级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2.支持工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增进三个校区教职工之间的了解与互助,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3.关心退休职工的身心健康,适时组织开展活动。

附: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订XX年学校支部计划。

2、党员教师上交工作计划

三月份:

1、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参加学校“名师工作室”活动。

2、参与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

3、党员学习活动。

四月份

1、党员教师义务劳动。

2、开展党员谈心活动。

3、党员学习活动。

五月份:

1、参与组织“五四”青年节活动。

2、党员学习活动。

六月份:

1、上半年党员考核。

2、召开生活会。

3、做好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检查和帮助学习工作。

4、党员学习活动

七月份:

1、开展建党纪念日活动。

2、党员纳新工作。

篇8

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看,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尽管教育者起着主导作用,但不等于必须以教育者为中心,即教育者在向被教育者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时,可以忽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但长期以来,教育者往往为教育而教育,不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能否被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不可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排斥心理。

3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脱离人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他的直接对象是现实中的人”,根据人的活动领域,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由政治、经济等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世界里,还生活在一个以饮食起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一味强调人的政治性和理性,而忽视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的正常的需求,从而使原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为了实现一定政党和社会政治集团的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化解的对策

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由于社会历史基础条件制约,也由于过去社会组织基础边界不清所使然,就造成全民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结果在丧失了社会条件以后,就成了没有根基的空洞说教。而要改变这一不利形势,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既要培养他们的宣传说教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空洞的说教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

篇9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引言

高校的体育教育不仅是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更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方向。怎样利用体育教育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素质、高涵养且心理健康的新型人才是目前体育教育者工作的重点内容。社会经济发展与体育教育出现脱轨现象,学生心理与身体健康问题、有关体育文化问题是主要缺陷。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以表现体育教育的正面作用为主,从问题源头找解决方法,做好与新时代体育教育相符合、相适应的战略部署,这个策略在体育教育方面有积极作用。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1.当前高校体育管理制度较落后

高校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中个性化发展潜力受到抑制主要是由于传统校园管理体制下的考试评分制度与传统体育教学制度。大多数学校只注重表面形式,属于体育课的活动区域范围小,还有一点是学生也没有自主创建体育组织的经验。同时,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由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与就业方面的巨大负担,然后建设积极开放的校园体育教育目标难以成功,更不用说通过体育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了。绝大多数学校相比于表面形式主义,轻视了实际教育内涵。很多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育建设有轻视的倾向,追求表面形式的建设,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管理作风,对于建设优良体育教育的管理制度有消极作用,对于激发全体师生参与体育教学与活动有消极作用。

2.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锻炼方法的培养

老师课堂的重点讲解内容是技术与技巧,而对于有关体育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人格培养花费的精力较少,有效数据显示,据了解,很多学生还不了解田径的主要内容,对于基本的理论知识也不了解,就知道一两个最基础的项目。学生们不知道,本身也不想知道有关体育的专业名称和术语,在整个学期结束后,学生没有学习到应该了解与认识的知识。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只强调基本技能、课程练习密度,而不论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这样打消了学生想要锻炼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平常学校的体育教育课程安排一般一周2课时,学生不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学习与掌握运动技巧、能力,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浅显,学生上体育课时都有一定程度上被动的参与情绪,锻炼身体不能得到很好成效。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缺乏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树立体育道德风尚目标是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教育部门对于体育认识的偏差严重,更有一些主管教学的部门将开展的体育活动视作累赘负担,体育能够增强身心素质状况就好,谈到体育意识观念,很多人认为非专业人士对于体育教学的学可不必强化,所以,涉及到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建设更少之又少,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资源非常匮乏。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

1.优化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内容和方法

优化校园体育教学方式与手段是重点,重视日常体育教育,借助网络资源、图片资料、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或者组织学生利用电视平台观看直播,多层次、宽领域的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加大像程序教学、游戏教学、发现教学等兴趣教学类创新方式的推广。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与应用现代化教学,比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综合提升校园教育水平。

2.创新体育教学课程并培养学生兴趣

以培养教育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结构,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应该教授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原理知识及方法,也应该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体育与健康的技能,让终身体育创造出我们的健康体魄,从运动中得到益处、健康。从体育教育内容结构说,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有积极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寓教于乐,用学生接受的方式教学,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与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加大理论知识的比例,增加有关如何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方式指导。比如在日常教学中的运动处方原理和运动生理效果体育理论也可以不断展开。

3.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篇10

一、如何完善卓越班的?x拔机制

河南科技大学是在2013年首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学校决定采取单独编班的培养模式,那么,依据什么标准从新生中选拔和独立编班?该校从2013级以来实施了两套选拔和独立编班的办法: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新生外语入学摸底考试成绩确定个初选名单,加上学院的面试成绩后进行排序从中择优选出了30名学生;第二种方案是在2014级高考招生简章中单列出卓越班计划,直接录取30名学生。思考认为,这两种选拔模式均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种选拔模式中,单独根据外语成绩决定一个初步入选名单有可能将那些法学专业素养高的学生排除在卓越班之外。事实上,在河南科技大学2013级卓越班培养过程中,确实有三四名学生专业课成绩差强人意,在一年学习后不得不被调整出卓越班。第二种选拔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在2014级招生过程中,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卓越班性质不太了解,结果招录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于大班的学生。2015级卓越班招生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优质生源几乎全部挤入到卓越班,竞争非常惨烈。两种极端情况引起了学校的反思,学校在2016级卓越班招生中又回到原点,采取进校后选拔的模式。究竟哪种选拔模式更科学?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对何为“卓越法律人才”加以准确定位。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重点”。这说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1]。笔者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发自内心热爱法学事业,秉持权利义务理念,立志法律工作,有较高法学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人才。只有把法律当作自己真挚热爱的事业,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卓越法律人才未来的职业选择非常宽泛,既可以从事理论研究,也可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法律职业精神是不变的核心。因此,从这个标准出发,入校后在新生中选拔组建卓越班将更为科学。这种模式能够将那些真正热爱法学,并且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挑选出来。因此,卓越班入班的面试环节就非常重要。要想选出热爱法学事业的学生,我们就需要在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

二、采取何种教学培养机制

当前,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定制施教,专门制订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单独设班,小班教学,遴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授课,并制定了相关的教学和学生管理配套措施,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运行中既有优势,也对整体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详细论述如下。

(一)单独编班的问题

一般说来,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上课的传统做法是大班上课,数百名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采用大课堂式、灌输式、讲述式的授课模式。这种做法节约了教育成本,但是不利于师生互动沟通。大班上课的模式,显然距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差距。为此,该校为了贯彻执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采取了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旨在创新摸索卓越法律人教学方法和路径。多年来,单独编班人数在30人左右,采用讨论式、问题研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小班教学能够指引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think like a lawyer),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更多引入问题教学、辩讨教学、案例教学、法律诊所教学和模拟法庭教学[2]。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直接、更加畅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高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单独开班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法的试验田。但是,这势必会对大班上课的法学本科教育带来影响。大班的学生对这种教学资源的分配表示不满,希望也能分享卓越班那样的教学改革成果。面对这种呼声,我们正逐渐将卓越班培养模式实施于普通法学本科教育。例如,在为卓越班学生配备校内学业导师的同时,也为大班学生指定校内学业导师;并且加大研讨式教学的力度,增强学生法学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也使得卓越班具有实验的性质,是对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经验,应当惠及整个法学本科教育。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新要求

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有所调整,这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前提。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要在保障本科法学教育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性基础上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法务能力特色之处是要处理各类利益冲突和矛盾,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现代的社会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为此,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意增加了书法、礼仪、普通话、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强化学生知识复合交叉。

2.注重学生实务职业能力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应用型人才,为此,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强化学生司法实践能力、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设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实务示范指导、法律方法等课程。尤其是,我们充分发挥“双千计划”实务专家的优势,让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走进课堂、言传身教,感受和学习实务专家的法律思维、职业道德。

3.加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较于普通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从难、从严要求。为此,我们要求给卓越班上课的教师必须达到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同时,专业课程要体现专门性、研究性的特征,引导学生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学生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学研究能力,具备运用法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更加注重“复合”的专业素养、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其知识面应当更广,能够成为通识基础上的职业法律人才,即,要具有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通识和法学基础知识的通识[3]。因此,为了贯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其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课程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并实施课外素质拓展计划,从而提高法律卓越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1.综合素养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培养计划专门为卓越班开设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计算机操作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举行礼仪知识讲座与训练,定期举办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思辨、品德等素养。

2.专业技能拓展方面:(1)课内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中专门为卓越班开设法庭辩论技能训练、法律方法运用、职业伦理等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2)课外方面,开展法律诊所教学,定期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开展疑难案件讨论,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并回答提问;定期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组织卓越班学生现场观摩庭审;组织卓越班新生到监狱、法院、检察院参观学习,增强其对司法实务部门的感性认知。

上述课程的设置,大大拓展了法律职业素养相关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性和思辨性、法务实践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四)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

当前,法学教育中一个普遍问题是师资不符合“双师型”要求,即校内的专业教师虽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但普遍缺乏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教师来源不能仅局限于纯理论或纯实务的人才,而应当是兼具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师资[4]。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建立了双导师制度。所谓双导师制度,就是为每名卓越班学生配备一名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一名校内教师,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双重角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将一大批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骨干请进校园,受聘为卓越班学生的教师,每名实务专家亲自承包指导1―2名学生法律实践,这些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亲自参与案件办理。为了强化对校外导师的管理,我们制定了《校外导师聘请与管理条例》,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的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生之间联系与沟通,强化教学管理水平与效率,学院制定了《关于法学卓越班实行校内导师制度的规定》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法学卓越班学生从大二开始安排指定校内指导教师,遴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学效果良好、认真负责、师德优良的19位教师担任卓越班导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最少指导1名学生,实行精细化、一对一、全程长期指导培养,对学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选课、学习疑惑、学习方法、各种考试、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申报、法律人的品德养成等事项进行进行全方位固定式长期指导。

三、如何更好地落实“双千计划”

根据《“双千计划”的通知》和《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设置有省级和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高校应当与实务部门互派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彼此单位任职和工作。“双千计划”实质是强调和深化法学理论教育和法学实践的联系,培养一批既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又有创新法学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来自实务部门的专家如何在高校工作和任职?这涉及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