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26: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科研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02-01
护理学与护理教育学的关系是母学科与子学科的关系。护理教育学的形成是护理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与教育学发生互动、互补的关系,继而形成护理教育学[1]。
护理学是研究、促进正常人健康,减轻患者痛苦,保护危重患者生命的护理理论、技术及发其发展规律的应用学科[2]。
护理学的理论、技术构成护理教学的基本内容,现在和未来的护理工作人员构成了护理教育的基本对象[2]。
护理教育学研究是护理实践领域中一类特殊现象和活动。这种研究,丰富了护理科学的理论体系,拓宽了护理研究的领域,大大推动了护理教育从经验教学转向现代系统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科学化的教学进程[3]。
1 中专与本科学历护理教育培养要求不同
1.1 中等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除了具有本专业人才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外,还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熟练地掌握护理、病房管理的知识与技术,具有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的病情观察,应急处理能力,毕业后在各级医疗机构独立地从事护理工作[4]。
中专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思想较单纯,思维简单,易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献身护理专业的志向。学生为将来毕业能从事一种职业而学习,职业定向性强,学习和工作上比较脚踏实地,毕业后终身从事护理事业的比例较高,能吃苦耐劳。但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有所欠缺,有待提高。人际关系、待人接物技巧方面有待培养和提高。在病房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心,做到与科室同事紧密合作,与患者关系融洽。
1.2 护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应具有医院护理管理及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护理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4]。
本科学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是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已趋于平衡,大脑结构功能进入复杂化进程,综合分析、抽象、概括能力不断增强,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
本科学生的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思维上独立性、评价性、品质不断发展,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对社会上各种事物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本科生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各种学习、生活等社会活动中,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并且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自己更加关心,对未来进行设计,并为客观目标而奋斗。有很强的自尊心,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记忆力好,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事物进行整体概括能力。因此,本科生适合从事护理科研工作。虽然本科生能胜任病房护理工作,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对新知识、新技能可以很快掌握和灵活运用,但由于对自身职业定位不准确,好高骛远,容易对病房高强度的、又脏又累、重重复复的体力活产生厌倦心理。在临床,本科生可担任护士长或主带教老师,增强其自身认同感。
2 中专生与本科生对待护理临床实践的态度不同
2.1 中专生对待护理临床实践的态度。中专生比较积极参与护理临床实践。也是通过大量的护理临床实践巩固、充实其理论知识,使其进一步掌握护理专业的各种技能。中专的护理教育及护理临床实践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优良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为毕业后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 本科生对待护理临床实践的态度。因为本科生生理、心理发育已成熟,而人掌握操作技能的能力随年龄、经验增长而提高,本科生接受能力强,短时间内能掌握护理操作的要点,并能熟练操作。因此,在护理临床实践中,参与护理技术操作的积极性不高,更难以做到像中专生那样,反复在实践中练习操作,乐此不疲。本科生更喜爱参与护理查房、病例讨论、讲小课等活动。
中专生因年龄偏小,对临床科室里的护士较尊敬,以她们为学习的榜样。而本科生实习时,有时临床科室的护士年龄比本科生小,学历也比本科生低,本科学生提出的问题临床护士有时无法回答得详细。本科生热衷于书写护理病历,对其他简单的护理操作实践较少,例如:给病人换补液、病人的生活护理、整理科室内务等。
本科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周详的设计,很多人喜欢回到医学院、护校当老师,继续升学读研究生,或者想当一位护理管理者,例如: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等。本科生的精力多放在增强自己的护理管理及护理教学的能力,忽视临床护理实践工作。
3 讨论
护理专业的特点是职业定向性强,护理专业的学习是为从事一种职业而学习。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理教育必须引导学生首先学好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技能是指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实践护理工作,技巧是指技能经过多次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因为我国目前的执业医师人数为1555658人,注册护士人数1349589人,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51,每千人口护士数为1.05。在医生人数多于护士人数及医院护士人手不足的前提下,护士的大部分工作仍以护理实践操作为主。因此,在本科护理教育中我们要强调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在实习中积极参与护理实践,多练习护理操作。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何才能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知识爆炸之间的矛盾呢?新的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使护士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当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观念也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因此中专的护理教育应增加人文社科的知识,培养中专学生为病人提供相关健康教育信息的能力,学习多元文化及全球健康服务等核心知识,理解文化、种族、宗教、性别等不同对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护士角色的功能要求。中专的护理教育也应鼓励中专生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成人继续教育,学习护理科研知识,进行临床护理的科学研究,创新、发展现有的护理理论及技能,使护理学的理论更具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指导护理临床实践的作用。进行护理科研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护理科研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护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与本科学历的护理教育各有其优势及不足。因此,我们应通过护理教育方法的改良,取长补短,为培养高素质的、具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的现代护理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护理教育学(供本科护理学专业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9
2.方法。
(1)教学方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教师示教+护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实验组采用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即“一个教学框架+一个实验步骤”。根据护生已学过的、技术操作所涉及解剖学知识的多少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框架,“已学过的基础解剖学知识,即要点(护生复习)+将局部解剖特点与技术操作要点进行整合,即重点(护生预习)+解剖学知识在技术操作中的应用,即难点(教师指导)”;一个教学步骤,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2)评价方法。①问卷调查:由笔者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为10个项目,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在实验教学结束时发放,当天收回。发出问卷215份,收回问卷215份,有效问卷为100%。②技术操作考试: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护生考核方式、考核项目相同,均聘请院外护理专家进行考评,教考分离,对操作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分析。③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两组护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对照组护生课堂气氛相对沉闷,与教师互动偏少,大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提出专业探索性问题较少;实验组护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与教师互动积极,并按照整合式教学模式主动地串接起与相关学科的知识链,经常提出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探索性问题。
2.两组护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对照组护生的正面评价仅有2项超过70%,即“有利于引导理论联系实践、拓宽知识面”;实验组护生对10个项目的评价均超过70%。
3.两组护生技术操作考试成绩的比较。对照组平均成绩(79.51±8.82)分,实验组(85.36±7.38)分,两组比较,t=3.46,P<0.0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
三、讨论
1.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外科护理学是我院的精品课程之一,笔者为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在近六年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不断尝试“知识模块”教学法,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同时深受启发,故构建整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该模式以提高知识的转化率(即知识+能力)为前提,以简化难点、突出重点、强化要点为原则,通过巧妙地教学设计,清晰地显示了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循证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学效果,创新了教学模式。
2.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而是建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笔者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授课中简化了“难点”、突出了“重点”、强化了“要点”。所谓“难点”就是要解决护生盲目操作的步骤,提高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所谓“重点”就是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所谓“要点”就是要明确技术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避免临床工作中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笔者根据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转化点的多少,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尽可能地使技术操作、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使单纯的技术操作转化为内在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由问卷调查结果可见,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实验组护生多方面的肯定,其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生(P<0.01),获得了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
(2)提升了护生的整体素质。整合式教学模式在讲授技术操作的同时还注重培养护生的思维方式及综合能力。例如:讲授三腔两囊管的插管法时,将技术操作的要点与食管的解剖学特征进行整合,运用解剖学知识来讲解“在插管过程中如何避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诱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技术操作步骤变得生动有趣,唤起了护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思变、探研能力的培养,启迪了护理科研的意识,同时还巩固和加深了食管的解剖学特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护生循证思维、临床思维的方式。
(3)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及教学设计等诸多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精通外科护理学的知识点,又要结合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整合,准确地剖析出二者之间的知识链接点、知识转化率,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地努力,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紧跟当今世界护理教育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循证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
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变化,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实证为本的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 Care)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开展。在护理活动中循证护理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与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最好的证据,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护生实践循证护理的能力,是护理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因此课程组在《妇产科护理学》部分章节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循证护理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护理本科学生115名,4个自然班级,已修完前期基础课程和护理评估等桥梁课程,进入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
1.2研究方法
将循证护理理念和方法融入《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融合循证护理理念的以模拟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开设循证护理系列专题讲座培养护生循证意识,设计模拟病例,构建融合循证护理理念和方法的护理学专业课教学方案。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部分章节中进行实践,如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等。理论课后将模拟病例介绍给护生,护生根据病例所描述的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再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找出病例中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护生搜集证据,寻找循证支持,。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国内外医学科技期刊、校内图书馆的数据库,以及其他内部刊物等途径,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筛选,以获得最佳证据。同时运用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的方法,指导护生根据病例中患者的情况将获得的最好最新的证据应用于护理实践,以完善各项护理操作,评价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1.3评价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生在循证教学前、后针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以及循证意识等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100%。
2.结果(见表1)
表1 循证护理教学效果评价
3.讨论
3.1注入新观点、新内容,培养护生的循证意识 由于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护理教材常落后于临床。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使学生挣脱凭借书本知识、教师经验作出护理决定的思维定势,强调任何护理行为的制定并不仅仅来源于直觉和个人经验,而是应将临床经验与现有的、可信的科研证据相结合,将护理服务建立在所能获得的科学证据基础上。
3.2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证护理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护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设计者与主动参与者,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内容,而是不断运用评判性思维方法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护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3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护生自学能力 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模拟病例、模拟情景、问题,查阅文献并小组讨论评价证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这一过程可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也有利于护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在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护生学会学习新知,而且学会提出新问题,由模仿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提高护生自学能力,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新宏,上官辉,黎莉.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2002,23(4):19.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39-02
2016年,公布了《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力争在我区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这是我区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进程中教育战线上的一个冲锋号。一流大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人才,更是要尽可能多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多出产创新型成果。这对于奠定一个地区可持续优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但是因为我区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因此,我们必须要善于利用有限资源打造自己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品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医学和工学交叉优势,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医学发展的一个强劲动力,二者结合产生的是“1+1>2”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医工交叉下的护理学发展的必要性和内容做了初步探讨。
一、医工交叉对护理学发展的必要性
1.对护理学教学发展的必要性。护理学作为一门在医学领域内相对独立的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国外诸多国家都已将护理学作为特定独立的学科进行了二级学科划分。如美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就将护理学作为一级学科,其下划分了18个二级学科。2011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护理学学科获批成为一级学科。但是,目前我国的护理学学科发展被看作辅质的医学学科的特点仍未改变,而这些都与基础医学学科紧密挂钩。因此,扩展交叉学科的路径能够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2.对护理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成果。人才质量的高低,不仅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对学校的培养质量存在很大的影响。护理学人才培养覆盖了从中专到博士的全过程。国外权威期刊指出:学历和职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以高职高专为例,根据《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尽管高职类护理专业就业对口率在半年后和三年后均为92%,但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仍然较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医疗发展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仍然偏低,护理学人才需求仍然保持在基本护理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护理人才竞争力不强、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因此,需要将提升学历和能力放到与人才培养的同等重要地位。
二、我区医工交叉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1.我国医工交叉学科发展现状。工学门类较多,但医工结合的学科较少,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我国高等教育医工交叉学科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北京大学在2000年成立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合并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不到十年时间,医工结合的成果成效明显。在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中,上海交通大学以892项,共5.02亿元的资助强度稳居全国第一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战略合作,依托北航的强势理工科,特别是航空航天类的优势地位以及首医雄厚的医学资源与附属医院资源,实现了航空航天领域与医学相结合,服务于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与原陕西医科大学合并后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目前已经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竞争部分。
2.我区发展医工交叉学科的条件。首先具有地域优势。我区主要高校集中在呼和浩特,地理距离相较不远,这有利于各个学校开展交流。其次,我区工科高校较多,学科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工科专业。而我区医学高等院校相对较少,但可选择合作的范围较广,合作深度也可根据实际进一步加深。此外,我区产业布局合理,优质医疗资源也大多集中,特别是在呼包鄂经济圈,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但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的需求增大。
三、医工交叉学科下护理学教学发展的思考
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是具有较强实用性质的课题,特别是医学学科中关键技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专门资金的支持。其中,护理学无论是从兼具临床医学、心理科学内的联系,还是与地理环境、社会科学交叉来看,其本身相对于其他单纯的临床医学学科更具有优势。此外,护理学作为与病患沟通接触最多的医学学科,大量的临床案例急需整合利用。因此,相较其他临床医技学科而言,护理学更容易和工科结合起来。对此,本文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未来护理学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几点思考。
1.与人体工程学的结合。照护病患是一个精细的过程,从深层而言,需要兼顾到护理时对神经学、心理学的应用。如何让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除心理层面的舒适外,在物理层面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若干原则也是一个重点。由于护理对象的体征状况具有较大差异,对不同情况的护理要求也不同。以骨科病人护理为例,其常用衡量指标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国内一些研究往往强调护理的成功率,而并未强调护理具体方法的改善对护理质量影响的高低,而如果对这一影响护理本质层面的因素进行科学研究,则会对护理者与护理对象起到更明显的作用。
2.与军事理论的结合。在理论研究方面,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为军队护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军队护理承担着特殊的任务,有着特殊的技能和研究内容,是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军事护理学科建设,是军队护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应用实践方面,由于军事战时环境和战伤疾病的特点,需要具备特殊的护理技术和配备特殊的护理装备。如何在日常护理规范的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这就需要紧跟军事医学的发展,促进军事理论和护理学科的交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军事护理技术,不断提高军事护理技术和应急能力,从而使军事护理技术进一步发展。
3.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护理学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在不考虑护理环境的情况下依靠实时数据采取最佳临床护理手段的能力。而由于在数据使用能力上的相对缺乏,护理效果往往是循经验居多。此外,由于当下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具有资格的护理人员与被护理人员的比例仍然在急剧下降。在无法迅速增加护理人员的情况下,护理学人才如何最优化分配也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大数据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内容。2015年,Nursing Management刊登文章指出:学会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不仅会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够优化护理结果、降低护理成本等。如何将大数据思维与护理学人才能力培养紧密融合,也就需要护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两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
四、总结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到“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往往会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点部署”。随着人民对科技成果的认知与要求的不断提高,为学科之间交叉提供着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特别对护理学这一要求较高的学科培养而言,随着AT等技术的发展,对高级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强。未来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只有真正具备超前意识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严兵,孙秋敏,王爱平,等.医工交叉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型研究生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5,(15):35-38.
[2]刘晓鑫,李乐之.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6,(24):2985-2990.
[3]Sheikhi M R,Fallahi-Khoshnab M,Mohammadi F,et al.Skills Required for Nursing Career Advancement:A Qualitative Study[J].Nursing and Midwifery Studies,2016,5(2).
[4]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02):148-151.
The Thinking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inciple Develop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N Jing1,ZU Guang-ran2,JI Dong-yan1
(1.College of Nursing,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59,China;
选取我校2010级儿科护理学的学生共203人,全部为女生,选定一班及二班为观察组,共102人;三班、四班为对照组,共101人。两组学生在入学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2.教学方法
(1)对照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按大纲要求“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课后根据大纲重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
(2)观察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分3个层次设计问题。首先教师给学生预留1~2个问题,给学生留做课前自行寻找答案,学生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进行第1层次问题的回答;上课时教师根据大纲的重点进行详细的讲授,对学生给予引导,这是第2层次;第3层次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围绕2、3层次进行讨论,学生将第1层次的问题用自己观点表达出来,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3)观察指标对两组学生的护理学课程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及观察组对“问题引导教学”的教学方法的评价进行比较分析。
(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成绩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期末的儿科护理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观察组学生对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学生经过问题引导式的教学,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激发了自主学习能力及增加了临床实践能力。
一、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
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物理实验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有真知灼见。由于我们长期徘徊在“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应试教育怪圈里,这些没有亲身体验的知识只能是“听来的知识,是死知识,更谈不上利用它进行创造,从根本上有悖于新课标的精神和新教材的要求。故在教学中应改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不要用演示来替代学生动手操作,也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如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点燃蜡烛后,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找蜡烛的像,并用纸承接像,最后用尺量出物距、像距,一切都由学生来完成。这样虽然所需的教学时间多一些,但学生们很容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得到一个个让学生惊奇的结果,学生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活动表现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物理实验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物理实验不应是少数优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应为全体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物理实验,每个学生都在实验中有收获、提高。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与此相适应的实验组织形式。为了增加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度,所以要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大量增加实验次数和内容,可以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这样的改革,每个学生可以比较熟练地使用器材,深刻地理解实验规律,且在实验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先让学生讨论猜想: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至于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器材,怎样操作,各组利用实验桌上器材讨论设计,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集体讨论各方案的优劣。这样,既人人参与了实验,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课程实践性强
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客户的良好沟通和对客户的整合营销。因此赋予了《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对该课程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拥有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内容跨度大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计算机等,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而且内容的跨度大,这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拥有多元化的知识面,也要求老师具有多样化的知识背景和技术能力,这样老师在教授该课程时才能游刃有余,抓住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体系层次性明显
在理论教学层面上,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实验操作的要求上,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完成各种验证性实验。在应用层面上,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综合性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环境和实验情境的确认、对实验流程的思考、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等。因此,相对于其它的管理类课程,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实验体系层次性更显著。
二、《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以项目教学法增进学生对客户管理的理解
项目教学法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课程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和最终评价。
客户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客户是客户关系管理中的核心对象,客户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客户资源数据整理、客户关系营销、客户定位与细分、客户满意度研究和客户忠诚度研究等。
在客户管理这一个章节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客户管理的全过程有理性的认识。
(二)以案例教学法增进学生对市场营销管理的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老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市场管理主要是对市场活动的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对竞争对手和伙伴进行监控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对市场计划的分解、市场活动目标的建立、市场活动执行情况等。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采用案例法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真实的营销案例,通过真实的案例,对比在纯理论知识基础上做出的营销策略和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营销策略,从而加深对市场营销管理知识的理解。
(三)以情境教学法增进学生对服务管理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形象为主体,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利用角色扮演等形式,将教学内容放置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论证了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知,是由顾客的服务期望与其接受的服务经历比较的结果。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其最终评价者不是企业,而是使用的顾客。因此通过服务管理不断对客户服务的优化,从而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服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网络自助服务等。在服务管理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带到现场服务场景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客户和商家进行现场服务和呼叫服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以软件演示法增进学生对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运行的理解
软件演示法是指老师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客户服务和支持、销售自动化、数据挖掘等内容制作成相对独立而成体系的演示课件,在授课时进行展示讲解,目的在于逼真地表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
通过整合独立的知识模块,可以提高学生对分散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教学是学生由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习及工作的桥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寻找更有效合理的改革,培养护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者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的护理专业起步较晚,其中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更是难度大,发展慢,因此我们应加强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主要从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硬件条件不足,实验场地设置不合理
外科护理学实验室硬件条件包括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物品。由于护理本科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属于新办专业,所以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没有专门的外科护理学实验室,很多外科护理学实验一般都是在护理学基础实验室或外科手术学实验室进行,这样有碍于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实验的全面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验教学脱离临床工作实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比国外的护理教育晚50多年 [1],所以护理专业的师资相对其他专业薄弱。目前国内担任高等护理教育的教师除了少数院校学历结构中研究生学历达到80 %以上、本科生达到100 %外,大部分院校师资队伍学历偏低, 达不到《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还存在医教护、专教本的现象[2]。大多数护理教师是专职教学,没有临床经验,不能把一些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引进到实验教学中。另外,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3] 。而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实验技术人员,有些甚至由技工来承担实验课准备工作。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的正常开展。
3.实验课学时有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欠缺
由于许多院校护理专业学制是四年,学生在三年之内要完成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一年),这必然影响到部分课程的实验学时。包括外科护理学,由于实验课时是很有限的,更谈不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4],这样限制了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实验课学时有限,无法形成科学的实验操作考核体系,教师只能结合学生在平时训练课中的总体表现给出一个实验课考核成绩,很难做到实验成绩的公平准确性,容易形成泛教学原则模式[5],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 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和布局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实验课开设的硬件保证,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外科护理学实验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临床实验课程,它应该有自己的实验场所和完善的实验设备[6]。为缩小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的距离,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外科护理学实验室应接近于临床外科的布局,应设多媒体教室、物品准备室、模拟手术室、模拟换药室、模拟病房、重症监护室等实验室,让学生进入外科护理学实验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在学生进入临床后就不会感到陌生,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
传授式和灌输式教学法是我国护理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养成依赖性、被动性,把学生框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使其思维得不到扩展,没有创新能力[7]。而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情景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将实验员准备所有实验用品改革为学生轮流参加,实验员负责把本次实验所有用物归类,学生自己准备改组的实验用物,通过让学生准备实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避免在考试或真正护理病人时,学生由于不知道准备什么物品而手忙脚乱。在操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儿科护理;体验式教学;强化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性的临床主要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儿科护理教学的需求,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则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具体分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择同年级的12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60名。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均无明显差异性。由老师统一执教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
1.2研究所用材料。
本次研究中主要使用医学院校教材《儿科护理学》,并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合理编写教案。
1.3方法。
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1.3.1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①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实物、挂图、多媒体设备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采取自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概念知识。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不同版本的《儿科护理学》教材,并严格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积极探究儿科护理临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各种儿科护理学的知识概念,逐步构建起良好的儿科护理学知识体系。③深入分析感悟体验。通过全面分析儿科护理学的临床问题和原因,合理进行角色分配[1]。④制定系统完善的处理对策。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1.3.2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在实验班儿科护理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其主要涉及到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演练、人际关系中的角色互换演练等,以此来交流价值观和分享学习经验。灵活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强化护理专业学生的体验式健康教育、儿科急重症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抢救、治疗用药、生理心理护理等知识的学习。
1.3.3教学反思与考核:通过对实验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全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并在实验结束之后回放录像,以便所有学生均能够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相互促进。同时,由任课老师、教学督导小组成员、成绩优秀的学生共同组合为体验式教学模式考核小组,针对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评价、参与该教学活动的动机和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考核[2]。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将考核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并使用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主要使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
2结果
2.1两个班学生对儿科护理学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
2.2实验班学生对参与该项教学活动的动机和满意度的评价。
3讨论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建构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儿科护理学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临床课程。由于小儿的特殊性,所以对儿科护理专业人员的临床水平要求较高。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要求,所以可合理的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到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亲身试验的机会,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水平[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班学生对儿科护理学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测评水平明显提高,实验班学生对参与该项教学活动的动机和满意度都非常高,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儿科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护理学专业的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慈海彤 邱大石 郑玉萍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助产系
参考文献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干课程。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情况事关国家大局。然而,时下的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思想多元化的复杂时代,除了需要应对国内的复杂局面外,还需要迎接多变的国际局势,这无疑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课题。出于国际国内时政的瞬息万变,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巧妙合理地导入高校思政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也体现了该门课程的时代性,凸显了其现实意义。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引领我院的思政课教学团队不断努力地尝试,将交互式答辩教学引入思政课课堂,与热点焦点问题紧密结合,不仅在形式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赋予学生以主动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在热点焦点教学中的应用
1.1何谓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
所谓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由教师或者学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拟定主题,由学生(教师)根据主题准备相关内容在课堂进行展示,再由学生(教师)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甚至展开一定程度的辩论,其中提问和作答的主客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所以,给其命名为“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是集讨论、辩论等互动形式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是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的理性概括,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审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形式、教学目标及教学全过程。
1.2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在热点焦点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如法律、经济、哲学、历史等,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让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学习学会正确看待与分析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关注热点焦点问题不可或缺。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矛盾突显期,各种社会问题让人应接不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势在必行。因此,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更好的互动方式用于课堂,将“辩”引入课堂可谓“明智之举”。由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课程与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密切相关,所以,本着让学生更加贴近社会关注社会的原则,本次主要利用课程作业将其应用于毛概课程的实践教学,其具体应用如下:步骤一:确定选题范围。教师根据毛概课程内容确定选题范围,主要集中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现象紧密结合,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保问题、、民族宗教问题、大国关系等,教师选定之后向学生公布选题范围。步骤二:自由组组,自行拟定题目。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根据选题范围自行拟定本组题目。在本次尝试中,教师还在班级选拔学生组成以教师为首的小组(以下简称“教师小组”)。教师小组主要是想更加充分地展示活动的交互性,更好地展开学生问教师答的环节。本次活动中,教师小组不仅和学生组一样需要展示作品内容和接受提问,而且更主要是可以向学生示范整个作业的完整程序和规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作业规则。步骤三:师生共同审题。学生提交选题之后,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主要涉及题目是否契合课程内容范围、有无重复选题、选题的现实意义等。步骤四:交互选题。题目审定之后,将由每个小组在其他组拟定的题目中自行随机抽取一个题目。交互选题是本次作业的一个大胆尝试,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交互选题充分体现了教学方式的交互性。每个小组做其他小组拟定的题目,有助于后面交叉提问环节的开展。步骤五:准备作品。学生小组和教师小组准备作品,作品在围绕主题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合适的形式展示,如演讲、表演、拍视频等。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步骤六:展示与答辩。展示与答辩环节需要选拔出一位主持人主持整个过程,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的素质高低对活动展开情况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各小组在课堂展示小组作品,展示完毕后,接受来自其他小组的两个提问。第一个问题由出题组提出,第二个问题由除出题组和展示组以外的任意一组提出,在问答环节可以进行适当地辩论,如果辩论得过于激烈,则需要主持人发挥自身智慧掌控局面,必要时教师应亲自进行合理干预与疏导。步骤七:师生共同评分。评分环节分成两部分进行,其中70%是由展示环节决定,由教师对展示环节打分,剩下的30%由两个问题组成,由学生组成的学生评委对答辩环节进行投票,由得票多的组获取该问题的分数。最后,总结。教师应该对每组展示情况和答辩情况进行总结与归纳,以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
2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
综合本次课堂活动中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的整体应用情况来看,学生所选择的主题大多是他们自身特别关心的社会问题,让学生感觉有话可说,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互动效果比预期的更好。总体来说,好的效果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第一,学生参与度较高。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将辩论的形式移花接木于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新鲜感,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这一模式极具吸引力。学生平时对于学校举行的各种辩论赛热情较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就是辩论队成员,他们普遍对于这种融入了“辩”元素的教学模式表示接纳和认同,甚至有同学在课后还表现得意犹未尽。总体来看,不论专业,不论本专科,学生的参与度较之传统模式更高。第二,教师也参与其中。本次尝试为了能更好体现“交互式”这一特征,教师大胆组队与学生小组一起参与课堂作品展示。教师的直接参与不仅形象诠释了“交互式”的含义,使活动更具有观赏性,而且还可以直接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活动规则,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则。第三,本次教学尝试给予学生极大的自,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自由选题,自由选择恰当的形式展示主题,再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和辩论环节的评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成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四,此次交互式答辩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让教师获益匪浅。教师可以透过学生的选题、展示的内容及学生在答辩环节的整体表现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喜好,尤其是可以有效地掌握“90后”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的时代潮流。当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做到与时俱进。诚然,作为一次大胆的教学尝试,有成果也会有亟待加强的方面。大致表现在如下四方面:其一,学生选题能力有待提高。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要展示一份好的作业,首先要有个好的选题,学生在教师规定范围内自行选题有利亦有弊,有利便是学生自主选题可以让教师直观地了解当今大学生思想动态,弊端就是学生水平不一,容易出现质量不太高的选题。在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审题来尽量提高选题质量,从而引导学生提升选题能力。其二,学生提问能力参差不齐。我院学生存在本专科、专业的差别,学生提问能力自然也存在差别。在实践教学中,容易出现诸如提问词不达意的、提问缺乏深度的、提问不具有针对性的、刁难性提问的,甚至还有提不出问题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教学的进展,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果。同时,课堂效果可能因班级不同而出现差异,有的班辩论得热火朝天,有个别班上的组却可以出现冷场的现象。针对提问能力的差异,教师应该在提问环节中适时提出比较精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灵感,同时还应该在总结部分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提问能力。其三,学生主持人素质高低更大程度上影响了答辩过程的精彩程度。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深感受到高素质主持人“可遇而不可求”,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教师本人。学生主持人担当的是串场与控制节奏、局面的重任,尤其是在提问组和答辩组陷入了激烈辩论的情况下,主持人的睿智尤显重要,主持人要掌握节奏,准确判断,选择时机结束辩论,甚至有时还要化解僵局。一个好的主持人往往能够带动全场气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则可能使得整个局面显得比较混乱。因此,在主持人的遴选上,教师应该多调查多了解,选出更加优秀的主持人,以确保课堂效果。其四,后期容易出现“审美疲劳”。通过多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在答辩教学活动的中后期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即学生不像最初那么亢奋和激动,参与程度和热情有所下降。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讲解能力大多在教师之下,如果遇到一些小组讲解得比较差,就极其容易进入“审美疲劳”期。对此,笔者进行了诸多探索,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答辩教学与传统教师授课间隔进行,以调剂学生出现的疲劳情绪。
3结语
总的来说,辩论有助于学生锻炼其胆量,开阔其思维,提升其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加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将辩论引入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