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26: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数学课堂训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 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 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 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我们要防止 死记硬背,但并不是说不记不背,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学以至用。又通过设计的各种练习,学生便会切实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3. 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 因为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个要求,而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各科教师都应从培养“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认识问题,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 表达能力。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 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下按照教师的授课思路和内容来被动听讲,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低,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从而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而如果可以在数学课程开展之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现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充分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和生活阅历来提前了解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帮助学生明确该节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以便学生在后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听自主学习过程中所不理解的疑难点知识。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先学”,以使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并且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此时数学教师需要先为学生设置一些有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方面比较简单的练习题,接着直接为学生出示两道两位数的除法计算题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自主尝试求解。如此一来,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新会被有效地激发,并且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掌握相关问题的正确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
二、学后再教,针对疑难讲解
“先学”是“后教”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学生的“先学”,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在该部分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重点,从而可以使数学教师有计划地教授,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授课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先学后教”的合理运用,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会明显增强,只需要三言两语即可道破数学授课的“天机”,这远比数学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来得好,同时学生在教师这种简洁、易懂的讲解下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及其相关类型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算定律”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授课之前先为学生设置如下所述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计算,25×25=?学生在计算该道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在“先学”的过程中掌握分配率的合理运用,接着即可掌握25×28=25×(20+8)=25×20+25×8=500+200=700。此时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该种乘法运算定律,但是在“后教”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比如针对该道数学问题,除了借助乘法分配率外,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一个乘数分成两个简单的乘数,即25×28=25×4×7=700。这种计算方法要远优于上种计算方法。如此一来,引导学生跳出既定思维模式,换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当堂训练,巩固已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3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18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坚持和训练的过程。作为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始终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因为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内在动机。那么如何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思维动机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因素,联系学生自身具备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主动提高的内在动机。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自然会全身心地投身到各项数学教学活动中。因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帮助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渗透于他们知识发展当中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除了考虑它原有的知识重点,还要联系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做到新旧连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教师进行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对于小学阶段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也是转折点。
(一)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思维发展的起点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其中包含的知识脉络前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在数学教材的编排当中,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的每一个单元的知识,它们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因此,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由已经具备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开始投入到数学思维的发展当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思维训练的起点,设计适合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的思维起点,逐步促进学生各个层次的思维发展,不能让学生在学习初始就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思维起点,以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设置不同的思维起点,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有条理。
(二)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思维发展的转折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学生思维的障碍点。教师要在这个关键点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困惑与不解进行疏导和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转折,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找准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并施以援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他们自身在关键点的思维障碍,从而起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发展。因此,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维的脉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和转折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时,需要把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然后转化为已经掌握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整个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比如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等。
(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学生的思维发展其实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或者综合来进行的。分析就是将已经掌握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自己的知识体现中分解开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分析一般是由数学问题本身入手,逐层剖析,依次递进,指导分解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条件为止。综合就是要把单一的数学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当中,由提出的条件入手,发现单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清晰的数学思维脉络。当然,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分析、综合,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思维效果。
一、合作学习要激励学生“彰显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一、说学的主要内容
1.说质疑
学生在接触新知的过程中发现与原有的旧知发生矛盾,学生把认为矛盾的知识点叙述出来,为进一步探讨新知确定思维的方向。如学生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发现与前面学到的“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不同的地方,这时可以启发学生说清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从而可以进一步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思维的误区。
2.说思考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把思考的动机、过程、结果有条有理的说出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在做简便计算的练习题24×25。学生会有不同做法。
24×25=6×(4×25)=600;24×25=12×(2×25)=600;
(24×5)×(25÷5)=600;24×25=(30-6)×25=600。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通过思考、说练。判断。比较,学生所学习的不仅是一个题目的解答方法,而是这一种类型题目的计算原理。
3.说分析
在新知产生过程中,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说清分析的过程,就能把旧知识再次的抽象概括,使之成为包容新旧知识的共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出解题思路,可以进一步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如:“光明制鞋厂七月份实际生产鞋27500双比原计划多生产了2500双,求增产了百分之几?”学生叙述分析过程:要求增产百为之几,是求实际比原计划增产百分之几,住就是求实际比原计划增产的那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所以用增产的数量除以后计划的数量。
4.说评论
针对同学的说学提出自己的评语,甚至进行辩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看法、信息,取长补短。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达到相互启发的激励口头表达欲的效果,同时还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的乘法时,先做尝试题教师及时的提问“带分数的乘法要用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引起学生质疑、讨论,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说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5.说小结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用准确简炼的语言加以展示,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是课堂小结的一种常用方式。
二、说学的组织形式
1.点名说学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指名某个学生说学。
2.自由说学
教师给定范围,学生举手发言,自由主动地参与说学活动。
3.小组说学
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学习小组范围内说学,这样可以人人参与。
4.班级说学
在小组说学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开展说学,它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一项内容,以达到交流学法,锻炼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的引导评价
1.在学生的说学活动中,教师对参与说学的学生应及时的以适当的方式给予肯定与鼓励。
教师的理解和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感动人心的,它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所以,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迎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特意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好小组长,组长对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教师也会低下身子走到学生中去。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组长一言堂,或者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则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看似热闹,其实毫无“个性”可言,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学习,但这种互学习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每个人随时准备发言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平时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学习,勇于围绕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对他人的思维、做法进行评价,即“彰显个性”。
案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断。
师:如果是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列式?
生(齐):3÷4。
师:每人还能分到整块数吗?
生(齐):不能。
师:每人分不到一整块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3÷4的商呢? 请每个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圆形纸片和剪刀拿出来,动手分分看。
生1(把纸片拿出来数一数发现有6张):怎么有这么多纸片?我们只需要3张就可以了。(其他学生也愣住了。)
生2:可能有不同思路。
生3:我已经有一种分法了,你们听听看。拿出3张纸片代表3块饼,每次就分一块饼(边说边用剪刀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以得到1/4块,这样分三次,每人就一共得到3/4块,也就是3÷4=3/4(块)。
生(大多数成员):有道理!有道理!
生4: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出另外一种简单的分法。只要把3块饼放在一起分一次就行了(说着就把3张纸片重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平均分成4份),这样每人分得1份,摆开来就是3/4块。
生:这种方法好,很快捷。
……
(小组学习汇报,该小组推选生4汇报。)
生4:我们组看到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张纸片,我们就思考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同学是把3块饼一块一块都平均分成4份,然后得到每个小朋友分得3/4块。我受他的启发,把3块饼放在一起一次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也得到了3/4块。我们组的同学都认为我的方法比较简单。
师:你们这个小组真爱动脑筋,个个都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这个合作小组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序的、积极的、愉快的,人人都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代表小组汇报的那个学生还能简明扼要地把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汇报,再加上教师的简短评价,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合作学习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学生将各自独特的思维进行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形成智慧的火花,最终实现“彰显个性”与“合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要力求“内省外思”
“完美”是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进行公开课教学教师的一种理想追求。但这种追求有的教师却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堂数学课只要能很“顺当”、学生“全明白了”就是“完美”的。其实,一节“完美”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的掌握,还应该留给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自主探究的空间,即要激发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本领去探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空白”。也就是说,一堂有效的数学课要做到“内省外思”,其中,“内省”是前提,“外思”是发展。只有课内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外思”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此时的“外思”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一节数学课的延续,更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外思”可体现在数学课的各个环节,但一节课的结尾常常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后探索与实践的“温床”。在练习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回忆、联想、再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去再思考、再创造。
案例:“找规律”教学片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路线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2.衣服中的搭配现象(课本“想想做做”第2题)。
3.游戏中的搭配现象。
师:生活中,不光是吃早餐、走路、穿衣服有搭配问题,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有搭配的问题。
师:同学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吧?玩这个游戏我们关注的都是输赢问题,现在我们如果从搭配的角度去看,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共有多少种搭配情况呢?
生:6种。
师: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在纸上画一画吗?看看谁画得简单、明了、快捷。
生1:9种,不是6种。
生2,不错,是9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1-02
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学中处理好学与教之间的关系,该教学方式能够适应小学数学教学规律,教学中不仅能充实自己的知识能力,更能填充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一、“先学”的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将“先学”看成是简单的看书或者预习,把课前预习与先学融为一体,其实先学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简单的指导学生开展知识导读,虽然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任何人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比如幼儿时期学习游戏活动,就是模仿其他人掌握游戏规则和游戏技巧,因而教师在学生步入小学阶段以后,更要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教师给学生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以后,带着思考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得出结论,不但应自学相关的内容,并且要在此期间完成检测性的练习活动。能够运用上的自学形式种类繁多,可以自己看例题、看注释或者发现问题等。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边学边思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仅能够看懂例题,更要做与例题想类型的题目,这里体现出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理论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教师应该组织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心学习,更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做足准备,教师对学生巡视的原则是要在“不干扰学生自学”的前提下进行,要关注后进学生,让每一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自主学习。例如,教学中在学习《最小公倍数》等相关内容的时候,第一要求学生探究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其意义;第二操作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探究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状况;第三培养学生的抽象以及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学习规律。然后做适度的教学指导工作,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以及小黑板做出自学指导,但是在使用时做到明确时间、目标、内容、方法等,学生在自学指导中做好目标引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学生在今后其他知识学习进程中也能运用该方法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
二、“后教”的教学模式
先学与后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承上启下,这里涉及的后教不仅是指教师讲解,主要是教师教学指导后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模式。完成检查题目以后,教师让学生到讲台上面做模板演示,通常如果在检测题目难度适中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上台示范,只要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 ,那么中等生和优等生也大部分能够掌握,通过教学更正找到学生做错的部分,并给学生讲清楚错误原因,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教师充当主持的角色,给学生营造更多自我学习空间,学生学习过程中如若能够放松心态,认真的探究问题,很多看似很难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很多学生不是不能解决问题,是无学习自信,在没有做题之前就否定学生的能力,因而主观上认为自己做不好,但是教师让学生转述问题,学生在此期间强迫自己认真理解,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效果,学生感觉问题没有预想的难,就会树立自己的学习信心。另外学生自己讲解问题叙述过程,不但能够纠正学生的措施,更能让疑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将教师课堂下需要完成的任务转移课堂上面,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此类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感觉学习方式新颖,愿意主动进行学习。
学生的合作学习一方面要借助于更正检测,另外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做好跟进,比如难度较小的问题最好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获悉答案,每个小组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如若全班讨论中不能获悉答案,那么就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果,帮助学生做好归纳和总结,教师当堂写出板书,让学生在课堂范围内开展记忆,加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全班如果有一个学生能够讲解清楚这个问题,那么教师就不要急于讲解,教师应在此刻应退居幕后,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借助课堂互助精神将问题解决的主导权利移交到学生手里。
三、“训练”教学模式
完成上述两个教学环节以后,就需要做到当堂训练和推进教学,当堂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哪方面掌握的不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针对性指导,做到“堂堂清”不至于让学生在教学中掉队,同时训练的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通常在20分钟左右,根据教育心理学可以了解到学生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如果不勤加练习,那么非常容易遗忘,因而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最好要让学生巩固以往的知识,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分层次的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训练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练习可会习题,该练习主要以模仿为主,学生通过模仿对概念和定理有初期感悟,如果学生不会做,教师需要做适度指导,教师在此刻需要将关注点放到学困生身上。第二次训练主要是达标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事先准备好的试卷和练习册给学生发放下去,学生能够在此期间独立、快速的完成学习内容。第三次是学生的能力训练,能力训练也为拔高训练,是在理解基本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做延伸类题目,可能题目偏难,但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能相互抄袭,把每堂课都当成小的测验,学生在完成课题内容以后,了解到自己知识学习方法的欠缺,学生可以做到查缺补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整堂课都在紧张的自学和练习,教学效率也会随着提高。
结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数学教学模式,教师要想了解教材的特点,并把握教学最佳时机,让学生在自学策略指导的前提下,结合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重要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真正的完成“堂堂清,天天清”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4-02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有效,是有效教学管理理念下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1 小学数学有效训练的现状
1.1训练的目标不明确。由于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不熟悉,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要求不清楚,对知识点的教学在每一课时应当堂达成的目标和单元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界定不清。因此,在预设课时练习时,或在新授课时人为地拔高训练的要求,或在单元复习课时没有及时地提升训练的难度。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新知时学得很辛苦,目标达成率低,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造成复习课时没有新内容,学生参与率低,学生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1.2训练的内容欠整合。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练习数量上“做加法”,预设的练习题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加之对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不甚清楚,无法根据训练的目的有机地选择题类,恰当组合形成有效训练。只能尽其所知、倾其所有为学生呈上一道“满汉全席”。造成了学生成天陷于“题海训练”之中苦不堪言。
1.3训练的形式较单一。由于部分教师片面地追求高分,轻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加之在工作中懒于动脑动手,习惯于拿来主义,把教材的配套的练习册的使用作为练习的主要手段,很少或从不对练习的设计进行有效的原创,基本不把动口、动手等实践性练习带入课堂。造成了学生对学数学的理解就是做练习,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4训练的设计无弹性。由于少部分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重视“一刀切”的练习,不关注学生时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待进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状况。
1.5训练的时间没保障。部分教师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新授内容上,错误地认为只要预设了活动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新授内容学生自然就能掌握,因此课堂上互动多练习少,甚至没有练习的时间。造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挤占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完成课内的练习,同时教师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指导,教学的效益自然不高。
2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训练的对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练习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确保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追求:
2.1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在“精”上求突破,追求意图明确,重质轻量,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由于课堂40分钟时间有限,有效的练习活动一定是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题量达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减负提质。所以,平时的练习活动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精”上求突破,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切实提高练习的效率,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与学生,制订出适合本班的最佳方案。在备课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讲精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和纠正倾向性错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55-1
小学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阵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热度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所学习内容的思考程度,学生学习动机是维持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他们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的兴趣所支配,也就是说他们有效的学习活动必需建立在他们的兴趣之上。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促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出发点,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热度,让学生乐于思维,想去思考。
例如在讲授行程类问题时,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的什么是相遇行走,什么是相向行走等问题不好理解,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教师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所以,在教这一类问题时,我就创设一个情境,让两名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前后,然后沿着通道面对面行走,直到他们相遇。向学生说明这就是相遇问题。而相向行走,我就让两位同学先站在一起背靠背,然后分别向教室前后走去。在讲到同时时,我先让一名学生走几步,然后另一名学生再开始走,这样,就把行程类问题中的所有数量关系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情境演示过程中得到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思维的热度,都积极想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热情四溢。再比如在教圆体侧面积时,我让学生先用纸制作一个圆柱,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给剪开来,然后再把剪开来的图形展开,让学生观察展开来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这时再引导学生探索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由于是自己亲自操作的,所以积极性非常高,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过程中来。而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远比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要好得多,更能激起学生对思维的热度。
二、变式练习,训练学生思维广度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他们的思维大部分都是处于一种形象思维中,思维没有开阔的视野。这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但是我们训练学生的思维又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些形象思维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广度。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思维的广度进行训练,达到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后就可以触类旁通,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而通过变式练习就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通过变换题目中的各种条件来让学生解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例如在教分数应用题时,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我出了这样几道题:
1.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1/2,今年植树多少棵?
2.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比今年多植1/2,今年植树多少棵?
3.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今年是去年的1/2,两年共植树多少棵?
4.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1/2,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棵?
5.小明家去年植树20棵,比今年多植1/2,去年比今年多植树多少棵?
这样,题目中的条件只有两个,只是叙述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学生只有通过仔细审题,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理清各道题目中的条件意思,才能做对题目,如果单从表面上的条件来解答,就会出错,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演绎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同时也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一题多解,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学生思维受课堂上所传递的信息所制约,课堂上如果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可以让全班学生共享。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就可以从单一的思维向多维思维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向学生提供多向性思维信息,要在学生思维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练习的目的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编排练习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练习。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即通过该题的练习将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哪些知识、形成掌握哪些技能、侧重发展哪些能力等等,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盲目多练,摒弃臃肿的“题库”,走出“题海战术”多劳少得的误区,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二)课堂练习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练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紧密相联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的练习,其实就是目标更明确的目的性练习,它通常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专门设计编排的,往往是完成一题便解决一个问题,对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某项技能的形成起到铺垫、促进、强化作用,是教学中突破重点、强化技能等常用的手段。
(三)课堂练习要有阶梯性
练习的阶梯性是指一堂课或某一环节的练习,在设计编排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学生认识的有序性,将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依次安排,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拾阶而上,一步一步迈向掌握知识的最高点。通常这样的练习分五个层次,即: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教师在编排练习时要做到各类练习深浅适宜,分量适当,搭配合理,使学生在自己临近的思维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还要认真分析课后练习的结构特点,弄清哪些是模仿性的、哪些是对比性的、哪些是综合性的题目,然后遵照由易到难、从模仿到灵活运用、从基本到综合的原则,有序地进行练习,做到步步深入、层层巩固,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四)课堂练习形式要有多样性
教师要针对某一知识采取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性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达到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练习形式有口算、口答、板演、书面作业、游戏活动、实践运用等。书面作业练习又有模仿型、同类变式、对比式、一题多变等。
(五)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控性较差,多数时候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为练习课没有新授课有吸引力,学生容易无所谓,容易心不在焉、纪律松散。因此,教师应有意设置易吸引学生的素材,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数学学习的情境。比如,题目书写时可将重点、难点处的颜色鲜艳点,呈现方式也可丰富一些,可化静为动,可分步出示,也可以加入必要的故事情节。这样既组织了教学,又使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练习中去,实现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长知识、“玩”中增长才干,收到较为理想的练习效果。
(六)课堂练习内容要有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