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国学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8 09:26: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学国学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小学国学教育

篇1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篇2

引言

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华夏文明优秀智慧的结晶,学习并发扬国学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必然使命。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门的不断开放,民众的传统价值观正遭受冲击,拜金思想、未富先奢、人情冷漠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强烈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在这种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国学的教化意义被人们重新认知,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之现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采取行之有效之举措显得尤为必要。

一、什么是国学

随着当前 “国学热” 的日渐兴起,冷静、客观认识自己的传统,准确定位国学概念尤为重要。章太炎于上世纪初给“国学”下的定义是“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1]。张岱年也提出了类似的“国学”定义。“国学是中国学术的总称。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2]。当前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国学教育,就是指与上述阐释之国学相关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

二、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力图用国学经典来重塑中小学学生的人格,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这是一种正确的抉择,但当下中小学的国学教育之乱象,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课程选材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随意性强目前的教育体系尚未正式纳入国学教育,课程选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有的学校直接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经典原文直接拿来作为教材使用,这种零散化、随意性地实施国学教育的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传统价值观。此外,从学理的角度出发,国学教育不仅应包括传统经典阅读,还应该包括更为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民粹类内容。但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随机、随意,由语文教师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国学课程资源就是“儒家经典”,于丹讲述《论语》,学生就跟风赏《论语》,易中天《品三国》,学生就被安排读三国,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映射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弊端,指出了其症结所在。2.对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国学到底该教什么,该如何教,这不仅仅是教学层面的问题,还关乎人们对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看法,也就是传统之于当下和未来意义何在[3]。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和校长们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因此,制约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认识不足。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学生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这是国学教育的目的之所在。但部分学校仅仅让学生咿咿呀呀诵读文句,忽视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点拨和教化,忽视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最终没能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

3.师资水平限制发展,没有细分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就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实际情况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经典内容没有一个深入精辟的理解,有的教师甚至将国学中的精华和糟粕混为一体,比如有的学校把《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大段文字,不加分析和筛选就让学生去诵读,结果里面的一些宣扬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的东西也成天让学生挂在嘴边;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对国学经典内容相当熟悉,却不知该如何向学生传授,这 样的师资力量一定意义上就限制了国学教育的发展,而师资是小学国学教育的主导因素,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成败。

4.对国学经典的曲解或附会解释导致失去本真国学教育能否很好的施行,国学的注解是否合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分国学经典因缺乏相关资料,教育者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深入考究,经常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材料做出解释,而这样往往导致文章被曲解或附会。如《论语・里仁》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有很多人仅按前半句理解为“父母健在,不出远门”。正确完整的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去处和理由”[4]。这里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还有“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并非指睡觉的床,而是井栏;“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指“衣襟”,上船就是见驾前系好衣襟。

5.对国学教育缺乏深入研究及政策支持,教育主体之间未形成教育合力

国学教育要收到良好成效,有赖于良好的学校教育,但也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目前的国学教育有关部门在原则上是提倡支持的,但却无相应的制度措施,各部门或学习各自为战,由此造成中小学国学教育在人力、财力的重复和浪费。家庭对国学教育是持赞成态度的,但是家长们鲜有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深入精辟理解的,更不用谈如何能向孩子们讲述清楚、塑造孩子们的人格,从而是成中小学国学教育主体之间不能形成教育合力,造成国学教育的单向化倾向。

篇3

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这正说明,有智慧的人无不是在承接传统中走向未来的。也如罗曼・罗兰所言:“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的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也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不是智商,而是智慧;不是技能,而是精神。文化的奠基、智慧的成熟、精神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国学典籍。从国学典籍吸收国学精髓在为人与为学上来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一.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的理论

那什么是国学精髓呢?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它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北京大学教授王炳照认为“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通过上述名家的界定和启迪,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学精髓是古人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先哲和先贤的智慧,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当下教育所主张的“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而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也突出了人,尤其是个体的人从外在的规范向内在心灵深处的探寻意义,更重视其存在价值和生命价值。

国学之底蕴、人格之养成则奠基于童年、少年时期。如《易经》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有鉴于此,故需积极弘扬传统文化,面向中小学生推动国学(启蒙)教育,开启悟性,成就完美人性。我们加强优秀国学熏陶,整合国学经典,吸收国学精髓以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并逐渐完善其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而适合性教育是指国学精髓要和当代中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国学精髓选择首先要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的;其次,要在选择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其内容,在为人与为学上对孩子有所促进;最后,在整合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孩子的心理、身体结构特点以适合不同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教学。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所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我们把国学的精华部分融合各科的教学目标,将国学思想渗透在各学科中,以适合学生成长之需,让学生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无形地接受到思想的熏陶,进而在不增加任何负担的前提下,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其成人成才。

二.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的实践

适合性教育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它不是一味地迎合,配合,而是在把握孩子心理成长规律及需要的基础上来把握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仅对内容的选择,还是在教育的方法;不仅是在孩子的德育建构,还是在智育的启发上都要有积极的适合。学校不能一刀切,而应从校情与学情出发,坚持“差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它以适合学生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主体在德育与教学,修身与践行、人文与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上,建构让师生“双适应双发展”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以达成师生主体身心结构完善,于快乐中自我实现,收获成功体验的教育教学。正如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一切从“心”开始,这也是国学所包含的育人之道。因为它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促进公平、真正,促进教育和谐。

1、主题为先行 整合国学经典

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发展需要及智力水平,我们按照主题进行编排教学内容,从国学经典中吸收有关主题的国学精髓进行适合的教学,以完成对适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根据各年段的教学内容及年龄特点、明确教育目标:低年级旨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年级旨在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高年级旨在扩展学习者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

2、课程为依托 融合国学精髓

在课程的设置上,小学开设《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浅显的启蒙、教学课程。其中主要《弟子规》为中心,根据当下生活与社会内容,对原版弟子规进行修改、整合、融合,以适应当代孩子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来教育孩子。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注重孩子的品德塑造,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初中开设《论语》《大学》《孟子》等富有特色的国学课程。尤其开展以《论语》为核心的国学经典教育,注重吸收其中“仁者,爱人”,以仁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宽容他人。阐释“和”的价值内涵。不仅要求个体身心、个体之间、家庭间和谐,还要国家、社会等社会群体之间要和谐,这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与世界发展同步。

3、国学精髓熏陶 育人先育德

篇4

在我国,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为他们从上学时起就围绕着教师、教材和考试转。听课、做笔记、背诵、做练习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学习策略。他们都是按教师设计好的内容和方式去学习,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学习的基本科学知识通过螺旋式的课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反反复复。因此,一般而言,我国学生在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上比较扎实。这样一来,我国的传统教学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思想活跃,敢想敢干,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差,多数学生很少有问题意识。尽管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但大多仍局限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语言交流活动中,教师没有着意培养学生主动的问题意识。当学生要提问时,得先举手,然后站起来问老师,这就制约了许多学生提问。一位学者这样评论我国的科学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咀嚼’知识,像喂他们吃饭一样地灌输给他们,学生惟一要做的就是吞下知识。即使在做实验时,教师和实验室助手常常为学生准备好一切,而学生所要做的只是打开或关闭开关!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非常依赖老师。”而美国学生是主动学习的,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提问不需要得到教师的允许,也不需要站起来,他们往往问得很多。在实验教学时,学生通常有机会自己准备设备和材料,并独立进行实验。教师还要求他们撰写实验报告并向全班同学汇报。显然,美国的学生在学习上比我国的学生更加主动,更为独立,更具有创造性。

5.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

我国曾有访美学者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美两国学校里的重要问题。”然而,焦点是不同的。在我国的科学课堂上,过分强调理论的学习,演示与实验活动却常常被忽视。正如我国一位学者所说:“中国科学教师只要能够用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他们就不会去动手,而美国学校则更加强调实践。”就对待实验和动手操作的目的而言,中美两国中小学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位访美学者作了如下的比较:“在中国,动手操作实践是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学生只需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做相同的实验,并期望得出相同的结果。然而,在美国,动手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发现课本上以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因此,学生受到鼓励进行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并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论。”美国的科学教师注重动手操作,只要能够通过动手操作阐明的理论,教师就不会用语言去解说。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演示和实验活动有3个特点:①所用的设备和材料并不奢侈、昂贵,大多是一些简单而又便宜的;许多仪器是教师自己利用日常家庭用品制作的。②由于动手操作与日常生活情境相联系,既生动活泼又切合实际。③大量使用计算机。

一位访美学者这样描述了他所观摩的一堂高中化学课:“在学习新课时,教师并不像中国教师那样先讲授,而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带领他们进行实验活动。学生自己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作出分析。做完实验后,学生再阅读教科书,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他们各自得出自己的初步结论,然后与小组的其他同学分享彼此的实验结果。最后,教师花一点时间总结实验并提出理论。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另一位访美学者对生物实验课作了如下的比较:“中国的生物实验课总是在教师讲课之后进行。首先,教师详细地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和设备。然后,学生像照着烹饪书做菜一样做实验。他们不知道实验的所以然。而在美国的生物教学中,实验经常是在教师讲课之前进行的。在实验手册上,投有关于实验的详细解释,而是一系列问题。教师促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然后,学生自己独立地做实验。他们必须积极地思考、阅读、设计、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显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比较中美两国中小学的科学实验课,访美学者发现,“中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是试验性的,而美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是探索性的。”这值得我们深思。

篇5

“健康教育”这一称谓在我国属舶来品,其对应的英语表达为“Health Education”。由于“health”这个单词既可译为“健康”,也可译成“卫生”,基于认识的不同,翻译时常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学校健康教育最初的称谓也是“学校卫生”或“卫生教育”,有汪有龄1901年译介日本三岛通良著《学校卫生学》为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如20世纪30、40年代各省市成立的专业机构中,有13个省市称“健康教育委员会”,10个省市称“卫生教育委员会”。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名称亦是如此,1935年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1936年成立了“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又如高梅芳先生在《推进中国卫生教育之曙光》一文中提到:“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瑞纳教授之来华,给予我国卫生教育上的若干影响。教授为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首创美国之健康教育运动,在近代学校卫生之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功绩。”在这段话中,作者称瑞纳教授为“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及“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可见当时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常用的同义词。也偶有“健康促进”“卫生健康教育”之称,如“南京市婴儿健康促进会”“《我们怎样进行低年极的卫生健康教育》”。称谓上的“双轨制”延续至今,只是“健康教育”的提法日益为大家接受和使用并逐渐占据上风,中国知网显示:2013年以“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命名的文章分别为3433篇、22篇。

二、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历史脉络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⒈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萌芽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如1881在天津水师学堂的章程中已规定“遴派官医一名住局”,“如学生偶有患病,在堂医治,准父兄前来看视,医药由局预备”。“官医”即我国早期设置的校医。江南水师学堂则规定:“学生遇有疾病,由学堂官医诊治发给药费,疾重验准给假回家,痊日来堂,不给药费”。学堂供给学生三餐,“夏月澡水亦由学堂备办”“学生房内洒扫添灯等事,均由听差伺应”,反映学校已有这些卫生工作的安排及要求。1898年我国岭南学堂正式将学校内医务人员称为校医,学校编制中设校医职位。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每百人应有食堂、浴所、养病所”“学生所用几案椅凳,务与学生之身体相配”“学生因困于疾病应于剔退出学”等。

这一阶段我国的健康教育基本上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目标,以校医为主力,如1915年颜福庆会长在“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有“中国医生从此登上了中国卫生教育的舞台”之语。次年中华医学会卫生部、中国博医会卫生部、中国青年会卫生科,联合成立“卫生教育联合会”,组织卫生教育工作,也以学校为主要目标。

⒉学校健康教育的形成与兴起

学校健康教育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具体表现在健康教育的意义渐渐被教育界和卫生界所公认,围绕此问题进行的工作和研究也日益增加。如1922年葛资博士主持在庐山举办学校卫生夏令营;许多学者致力于撰著、编译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书刊。步入20年代中后期,学校健康教育发展加快,重要标志是:

⑴各地学校健康教育机构的成立。1928年春,中华医学会内成立卫生组,其章程要求“为促进各学校教员之卫生知识,开展教育工作,实施有系统之学校卫生”。1929年冬,北平市成立了学校卫生委员会。1931年南京市成立了健康教育委员会。1933年北平市成立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康教育研究会。1934年9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卫生教育委员会,制定中小学卫生教育实施方案。1935年中华卫生教育社在镇江成立,倡导卫生教育工作。1936年卫生署召开学校卫生技术会议,并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等。

⑵学校健康教育列入教育部门颁布的法规。官方以法规的形式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正式课程,标志着学校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方面以1934年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最为典型。该课程标准中有:健康促进、疾病认识及预防、学校环境卫生、乡村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5个部分,共49个子项。

⑶高等健康教育专业的设立。早在1931年中央大学就设立卫生教育科,学制四年,其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

此外,这一时期有关学校健康教育的论文日益增加,一些刊物还发行了健康教育专刊,如《教育杂志》1926年发行了“性教育专号”,《教育丛刊》1934年第1期为“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专号”;《公共卫生》1935年第2期为“健康教育专号”等。在这些专号中,约90%的篇幅均论及学校卫生教育,可见当时国内的学校健康教育仍然是健康教育的基础。

篇6

“重视教育”“每一个孩子都重要”一直是英国各届政府的竞选纲领和教育主张,英国政府更提出2020教育实现“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如今英国的中小学学校课堂上到底是如何组织教学的?这些先进的理念是怎样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的?笔者有幸入选British Council于2013至2014年的汉语助教项目,在英国学校从事了一年的汉语语言教学工作,并多次听取其他语言的课堂教学,通过所闻所感,与中国的语言教学进行比较,从而思考中国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英国中小学教育的特征与中国的区别

1.学制区别。英国包括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四个部分,在学制上,比如入学年龄等是有所区别的,笔者工作的学校Westholme school 位于英格兰,所以仅以英格兰的学制来进行说明。同时,据了解,英格兰的教育情况应该是足以代表英国总的教育情况的,所以,接下来仅以英国来统称。英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Nursery,(2-3岁) 类似于中国的托班。

(2)Infant school (4-5岁),这一阶段和中国的幼儿园是一样的,但只到5岁,而中国幼儿园是到6岁的。在英国有些学校的Nursery和Infant school是合在一个学校校区内。

(3)Junior school(6-11岁),小学阶段,年级分为从Year 1 到Year 6。

(4)Senior school (12-16),中学阶段,年级分为从Year 7-Year 11。

(5)Six form(17-18),年级分为从Year12到Year13,该阶段主要是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而准备的。如果你不准备报考大学,就可以读到year11即可。

2.语言教学的多选择性及选修必修制度。英国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外国语言,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法语。中国城市的学生如今大多数也开始在小学阶段接触外国语言,学习的唯一外语是英语,一直到高中阶段都是只学英语。英国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可以接触到多种外国语言,比如西班牙语、拉丁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根据每所学校的选择而不同;如果该所中学是以语言教学为重点的,那么在这所学校内学生就能接触到更多的语言种类。在最初接触一门语言时,学校可能采取的是兴趣班的形式(希望学生能通过增加对某种语言的兴趣而选择攻读它),也可能采取的是必修课的形式(希望学生能以深入了解的形式来决定选择哪门语言)。而不论是兴趣班还是必修课、选修课,在正式开班前的一个学期,学校都可能要求教师先上10分钟左右的tester课,即尝试课,以让学生对该门语言有个了解。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westholme school 是Independent day school for pupils aged2-18,意为招收2到18岁的私立非寄宿制学校。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为 Nursery & Infant School(幼儿园)、Junior School(小学) 和Senior School+ Six form(中学),是完备的中小学,非常有利于笔者对英国中小学的研究。这所学校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要求必修法语,课量是一周一节。从七年级,即中学开始,有西班牙语、法语、汉语、德语、拉丁语五种语言供学生选择。七年级必修汉语,每周一节;必修西班牙语,每周两节。八年级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增加拉丁文必修课,每周一节。九年级必修西班牙语,每周两节;必修拉丁语,每周两节;汉语、法语、德语为选修。十年级和十一年级除西班牙语必修外,其他皆为选修。可以看出在准备GCSE考试前,学生都有充分接触多种语言,并且自由选择语言是否做为GCSE的考试科目。

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英国的语言课堂里,很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学生没有教科书,老师也没有教科书,那教科书都在哪呢?其实教科书是有的,在学期开始老师就把书都发给了学生,学生不用把书带到学校来,教师上课早就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内容融入了自己制作的PPT,上课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如果学生在语言阅读中遇到困难(尤其以高年级语言学习为主)要查字典怎么办?没关系,语言教室里都备好了字典给你,学校也不鼓励学生自己买字典在家,拼命扩充词汇量。在英国数学课堂上教材的地位也没有那么“权威”,教师很少拿着教科书带领学生“照本宣科”,学习的内容大都已经教师加工,以活页讲义的形式发给大家,有时在做练习时会用到教材,教室里都备有循环使用的教材,随时可以发给学生使用的。教学的顺序也不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程度进行调整。所以教师的教案PPT也经常进行调整和修改。有时候,教学内容可能是一张外语写成的菜单,有时是衣服店的宣传广告。教学的手段多样,也很有创意,有时候去餐厅吃饭,(基本外语教师都会组织去该国的特色餐厅,比如,中文课就组织过课后去中餐馆吃中餐),有时候去参观博物馆,参观历史遗迹。反观中国的语言课堂只能呆在教室里学习,课外也较少组织活动,相对来讲,缺乏了活泼的特点。

4.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实用性。英国学校的校舍尽管都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建筑,但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校园里:有条件的学校有自己的礼堂,多媒体和现代化的设备一应俱全,相当于现代化的剧院。笔者所在学校的礼堂,平时供学生排演舞台剧、开晨会,到了晚上或周末,甚至可以承接专业化的商业演出,可见其设备的专业程度。教室里:

(1)白板被普遍使用,现在无论是年轻的老师还是年长的老师,都已经能够自然地应用白板进行教学,尽管不同的老师使用白板的功能不尽相同,有的用得多,有的用得少,但是白板已如同“黑板”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直观展示、过程回放、把手写体变成标准字体,插播课件,画一个格子图,开展一个游戏,教学非常方便,白板已自然融入教学之中。白板能够发挥“黑板”原有作用,还能发挥原有媒体不能发挥的作用。英国学校,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白板的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在中国电子白板才刚刚进入校园,经济条件的制约,很难做到所有的教学都使用到电子白板。

(2)有的学校为了推行无纸化,给所有的学生配备ipad,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而在教师中配备ipad,也已经开始流行。英国的校园越来越重视新的科技,反观国内有些学校,在能使用电脑和PPT的情况下还固守黑板,还引以为傲,在科技方面的意识较落后;而很多非大城市的学校则是没有如此的经济条件。

5.师资配比及师资水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7年级、8年级中文为必修课,平均每个年级四个班,每班20人左右,从9年级开始,中文成为了选修课,一个年级才一个班,25人左右,10年级一个班15人左右,11年级一个班6个人,12年级就只有两个人选修中文作为自己的高考项目了。

体现在其他语言科目上也是一样,约到高年级师生比例越高,甚至还有一对一的比例,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即使高三班也是一个语言老师对几十个学生。由于选修课必修课的语言种类多,上课节数多,语言教师基本上(其他老师类似)一周要上到20几节课(每节课一般1个小时时长),而且从7年级到13年级的课都有。英国的语言教师一般都教两种语言,甚至三门语言,主修的语言可以让你教高年级学生,辅修的语言可以让你教低年级的学生。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体力和脑力的要求。

国内中小学教师因为没有其他语言需要教,只需教授英语即可。英国一年分三个学期,每个学期起码有两次考试,每次考试前还有摸底考试。国内考试就是统计分数,而英国的语言考试结束后,除了统计分数,还要给每个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撰写评语。对学生的评估更加全面化以外,对老师也增加了不少负担。

二、国内语言教育的思考

1.促进教材多样化,增强学校自。在英国,语言组的老师自行商议,决定用哪一种教材,学校就用哪一套教材。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就由学校发邮件给教师,让教师上报下一年所需的教材或是教学资料;和我们国家选用教材相比,英国学校的教师的权利相对大很多。我国对于教材的限制显得过多。

另外,英国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自由度非常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或者对某些国家带有偏见。在教材的选择上,就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而这一切,在英国这样高度给予学校教师自由的国家,由国家层面进行干预,又是不可行的。

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对现成的教科书进行加工修改,积极开发其它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重组”教科书,从而更加符合学生要求和课程目标。

综上所述,在教材编写方面建议放宽立项门槛,让更多人的参与到课程资源建设的队伍中来,只要继续执行教材审查制度,就能把好教材质量关。

2.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和落实。积极准备引进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做好硬件建设与教师培训的同步发展。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统筹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教学资源,集合软件资源,不受教材版本限制,不受地区限制,以学科教学知识点为纲目,共建语言学科资源平台,方便教师选择使用。

3.多语言模式的选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根据各地情况,适当的在英语之外,开展其他语言作为选修课,比如目前在中国社会上非常受欢迎的语言:日语、韩语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充实课堂。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语言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教师送出去培训,也可以引进其他语言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篇7

1.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

参观了孟菲斯的几所学校,我们发现,美国的教室像我们学校的餐厅,学生发言讨论非常主动,而他们的餐厅又像我们的教室,非常的安静。美国学校一物一景,极具人性化,处处感化人。他们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非常丰富,特别漂亮,而且极具个性特色,贴满了各种资料,诸如课表、教学用的贴图、图画、操作规则、重要知识提示、学习方法、充满哲理的标语、名人名言、公式、概念等。教室里还放着学生小组活动的手工制品等。教室是全方位、立体的装饰布置,就连教室门内外及黑板都不放过。每个学生的单人照片、名字、集体照以及教师和其家人的照片都贴在了墙或门的某些位置上,打扮得似家一样温馨。教室座位摆放不拘一格,教师讲课不受任何约束,学生也不受任何纪律约束,课堂松散自由开放,高年级课堂秩序井然,中低年级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2.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一般早上7:30开始上课,每节课40~55分钟不等,课间休息5分钟左右,中午吃饭时间只有30分钟左右,没有午休时间,下午15:00前学生放学离开校园。学生没有大量课外文化课程类的作业,布置的课外作业多是小组活动或社会实践。学生日常学习很少在晚上加班加点,星期六、星期日以及节假日学生从不补课,因而,学生很少戴眼镜,从他们脸上看到的始终是快乐、自信和阳光。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分a、b类,五花八门,如,运动、打球、艺术、建筑设计、雕刻、绘画、管乐、动画设计、摄影、书本等,每天每周都在变化。三种课程表,各种类型的每节课时间也不一样。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生活技能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都非常重要。学校特别重视多样化的学生运动需求,每个学校都成立了篮球、足球、棒球、橄榄球等各类运动队。另外,很多学校在高中四年级都有预备役学生,学生在校穿军队服装,训练各种军事素养。康坦尼高中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中,至少半数以上学生参加了预备役,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都非常棒。

在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里,许多教师在一学期内可同时讲授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学生从上小学开始直到大学二年级结束才分专业。小学到高中的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等统称为科学课,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学科界限。在美国的大学里,有专门的课程讲述各学科之中的科学,这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二三十年代起,美国就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方式非常普遍。它是一种在团队意识引导下的集体学习方式,个体中既有相互依存性又有个体责任感。教师通过分工让每个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把荣誉与同组所有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相互依存感。同时,教师也要关注个体的业绩,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活动过程给予反馈,让学生先独立进行,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活动,这样有效地促使学生个体责任感的形成。他们在注重学生课内合作学习的同时,也强调学生课外合作学习。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他们特别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的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合作中提高自己。如,说话课、阅读课、写作课和交流课,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小组讨论和发言。为便于学生讨论交流,课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类似开圆桌会议的形式,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随时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实验结果或手工作品一般都需要通过口头表达展示给大家。他们语言表达流畅、滔滔不绝、动作自然大方。在学习中,学生动脑、动口与动手紧密结合,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4.有针对性的培优辅差

同我们一样,美国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不容置疑。美国中小学实行的是学区就近入学制,学区所在的社区居民素质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学校的生源和质量。他们的培优辅差很有针对性,特别是精英教育,他们在孩子读小学时经常搞类似智力测验的测试,发现这个孩子智商很高,州政府首先和家长签署一个非常细致的协议,然后每周定时到一个地方接受专项培训,诸如猫科类知识的培训和实践等活动,着重于特长和创造力的培养、与学科相关联的实践知识,这些有别于国内的文化课知识提高培训。辅差则由学校专门的队伍负责。不论是培优还是辅差都是不收费的。学校一般都有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要求是硕士或博士学位),心理学工作者主要是定期对“问题学生”进行测试和评估,心理咨询师主要是联合教师家长来怎样利用测试结果帮助孩子,即测试价值的应用,心理咨询者在学校的角色有很多,如,参与学校方案、学生学习计划等,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个人学习计划,详细列出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这是最具美国特色的教育。

5.细致全面的学生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细致全面。如,对高中生的着装要求是:不能穿运动裤睡裤,建议系腰带,衣服不能有洞,不能太短等,对学生穿着衣帽鞋要求是很严格的。屋内不能戴帽子,衬衣要有里子,不能是透明的。学校的各种安全教育和演习是常态化的。学校的考勤制度非常严格,上课10分钟内考勤完毕,由学生把考勤送到学校去,迟到会被警告、罚站、聊天、送交单交校长(校内禁闭和校外禁闭)。

在美国教小学生的陈乃琳老师(之前在国内教大学)告诉我们,他们学校学生行为习惯非常好,学生早晨进校向老师问好,下午离校和老师礼貌道别。每天早晨老师把所有要求写在白板上,早读是语言练习,有时间可以在教室读书角学习。角落里安排了每个学生的工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经常在上课时,会突然有消防演习或地震演习,每个班都有疏散图。角落里每一天都有安排,先是教师的详细计划,接着是阅读课、整体课、分组课、独立看小说,再接着是写作、练习,再是阅读,再是课外玩。对于行为表现好的有不同的奖励,如,和老师一起吃饭、照相等;学生如果违纪,会有不同的惩罚,最厉害的是请家长,表现差的中午休息就会少几分钟。美国有20多个州准许体罚学生,他们认为惩罚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二、做中国教育加减法

篇8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西学的影响下,明显受到了巨大冲击。明清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国学一词才因西学而被提出,“国学”被中国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清王朝被成立民国以后,各种西洋新思潮传入中国,在和的影响下,全盘西化派鄙视其为“国渣”,许多中间派因此称其为“国故学”,维护传统文化派称其为“国粹学”;学衡派昌明国粹,发扬中国文化,却往往不以国学自居。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认同,国学发展开始复兴。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中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一、国学教育能增强学生的道德礼仪修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中国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高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但可悲的是,有些中国人正在败坏这一称号,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低素质,没教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却在下降——见义勇为少了,看热闹的多了。失信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人为地罩起了一道心灵阻隔的“安全屏障”。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精神空虚,没有支柱;行为随意,任意妄为;不讲公德,满身痞子气等等。这些方面,几乎每位老师都有感触,常常摇头叹息,牢骚满腹。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在德育方面,我校引入了传统国学教育,以期尽最大可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我校前阶段组织学生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都是讲述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等方面的内容。平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他(她)不会有明确的概念。但你告诉他(她),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力了,他(她)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学习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区别,比以前更懂事。以前,在做了错事,受到父母批评时,很多孩子总有打断父母说话,大声为自己辩解的习惯,而现在他们学会了先听父母说完,再发表不同的看法。

所以,国学传统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礼仪修养。

二、国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催其奋发

国学内容中不乏出现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对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有很大帮助。如《新三字经》中关于国情国史及历史重要人物的句子有:

“我中华礼仪邦讲文明国运昌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三字一句,句句押韵有力,朗朗上口,仿佛在唱着一首历史长河的歌,历史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读了怎不感动?怎不催人奋发?

三、国学教育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

经过观察和了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在一些小学、初中陆陆续续地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直接参加文化经典诵读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而且也召开了三次全球性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据报道,在开展国学教育的地方,有的重新开起了体现古典精髓的《弟子规》、《新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的启蒙教育;我们要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结晶——经典书籍的研习,开展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构建。近年来,我校都在大力开展国学教育,利用班会、级会、讲座、印发书面内容等形式进行,一些班级在每天的早读都安排十分钟读国学内容。这既能活跃校园气氛,又能促进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国学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手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形式多样,但国学教育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教育很多都是重才轻德,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人的思想言行却得不到认同,为什么呢?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了每所学校不可回避的课题。我们发现《弟子规》当中的道德规范与学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而且三字一句,易于记忆,贴近生活,对德育工作很多枯燥的说教起到了指导作用。

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曾在初中时抽出两个暑假,背诵了5万余字的《孟子》。但当时杨振宁并不能完全理解。数年后,杨振宁很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慨:“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逐渐养成;才能让学生在深刻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扎下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终身地学习,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篇9

[3]张信勇,卞小华.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

[4]秦启文.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新华出版社,2008.

[5]姚国章.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黄宫亮.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08,(9).

篇10

德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为核心,涵盖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可以概括为培养运动行为能力、掌握技术技能、维持健康、提高安全感、重视团队合作等。其中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设置一些有意识的运动和无意识运动,让学生在运动期间保持空间定位,以此提高其定位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设置一些情境以达到刺激学生的目的,观察学生在此情境下的反应是否快速、及时;第三,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让学生在平衡中保持身体姿势不变,或在变换的环境中锻炼学生恢复平衡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韵律辨别能力,借助音乐或乐器,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节奏中完整地完成一个活动过程;第五,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保险地、经济地、清楚地完成一个动作,在此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和分配力量。德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就单个能力训练学生,往往是通过一个体育游戏达到多重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不能单纯追求单个能力的孤立训练,而且多数情况下这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在一个体育游戏中也可能培养学生的多个能力,例如在科赛尔编著的《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一书中,关于“窄小游戏场地上运球”的介绍,首先要求学生听命令运球,这是在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通过练习运球的技能改善学生的分辨能力;再次通过在节奏中运球培养学生的韵律能力;最后让学生在一条线上运动,以此培养其平衡能力。[1[此外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越来越小的空间运球,藉此锻炼学生的定向能力。

德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注重多维化发展,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根据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规定,学习目标分为五个方面: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可见,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也在朝着多维化发展,更加关注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形成,教导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更加注重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 观照生活:德国学校体育的价值观

德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个体需要、个体愿望等的影响。德国的体育教师认为取得最佳成绩不能成为进行体育活动的终极追求,应倾向于满足个人的愿望和社会化、生活化要求。[3]德国社会处处离不开体育,娱乐需要体育, 健身也离不开体育, 甚至居民消费也少不了体育, 体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被纳入人们日常生活, 使得其逐渐脱离了单一的肢体运动,成为人们塑造和完善个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4]学校体育也受此影响,其价值观中出现了“观照生活”的倾向。

德国学校体育为何要“观照生活”?其一是因为体育源于生活。关于体育的起源有“劳动说”、“战争说”、“祭祀说”及“多元论”等等。无论何种起源都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在体育产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反映出体育是从生活世界中脱离出来的。因此,观照生活世界也是向人们原来的家园“寻根”的过程。其二是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学生感知经验的过程。体育活动只有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才能体味其中的快乐。德国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做某个动作或突破,使学生能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中体验体育运动内在的乐趣,体验体育活动的参与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德国的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只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激情、欢愉、兴奋等情绪,才能真正领悟体育“观照生活”的真谛。

德国学校体育对生活的观照使得学校体育为实现体育社会化和体育生活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使得学校体育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教育手段。

德国学校体育对生活的观照给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学校体育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践体验,更加注重体育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 玩的艺术:德国学校体育中的游戏理念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娱乐活动,游戏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创作出游戏这项活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教育未成年子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游戏才逐渐具有了娱乐的功能。当然,游戏也是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使自身变得生动、活泼,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为游戏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其体味体育的快乐。此外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大多数游戏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成员的通力合作。

德国的游戏将以上能力运用得淋漓尽致而又能实现观照生活的体育价值观。德国的学校体育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游戏在其中占到较大的比重,一般的体育教学都以强度较小而活跃的游戏开始,以强度较大、轻松愉快的游戏结束。从组织教学的角度看,看似松散的游戏教学实际包含着较为具体的目标,其实效性很强。德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目标都比较具体,往往是由小到大、由实用功能最终达到理想价值。

德国学校体育中往往针对不同的具体目标设置丰富多彩的游戏。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分辨能力的目标,则设置带球技巧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物体游戏。他们的游戏设置很注重实用价值,而且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在具体的游戏操作中,不仅游戏内容形式多样,而且游戏器材也各式各样。在“不同形式的翻滚”游戏中需要用到各种游戏器材:跳箱、跳板、凳子、垫子、实心球、双杠等器材。体育教师会根据游戏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不同的游戏器材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例如在“带有绊脚物的翻滚”游戏中,要求学生做短助跑之后,在被实心球绊住的同时, 在垫子上做前滚翻。这个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 有一个实心球和一块垫子(或一块软地面)就足够了。这个游戏体现了德国体育观照生活的价值,因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被绊倒,而被绊倒后如何保护自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中指出,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目前体育游戏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被普遍运用,然而我国的体育游戏目标都很抽象,譬如有的游戏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队精神,往往是先抽象后具体,这点和德国学校的体育游戏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 [德]安德利亚斯・科赛尔等.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M].丁鹏,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姚大义.现代德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