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26: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团队培养与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上普通高中与上职业高中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学生能学到比较实用的技能。如果学生在职业高中不能学到就业谋生的本领,职业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在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保证学生有个人积极性,而且应当保证学生有团体积极性,这才符合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一)它是学生未来就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客房服务与管理》是饭店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旅游饭店的客房部设有许多岗位,各岗位就像一部由各种齿轮紧密相连运转的机器,其间的协作和员工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取得良好经营效果的关键。在旅游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氛围中学习,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它可以促进学生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高质量学习的发生决不是孤立的,传统课堂教学的欠缺之处,其一就在于忽视了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大化。将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引入《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由一个人活动变成多个人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结合,从而在整体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效果。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各小组内的后进生得到了他人的帮助,特别是那些不敢在人群面前表露自己想法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实例,这类学生慢慢地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渐渐地在全班面前也不胆怯了。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能促进学生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
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前提条件。
关注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前提条件。
(一)关注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即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近几年,为了确保职业教育招生数,尝试大规模的直接升学,部分学校放弃底线,来者不拒,导致学生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学习差生和行为差生。这些学生在初中饱受老师责备和贬抑性的评价。针对这一特点,在《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时刻提醒自己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为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经常向学生灌输“行行出状元”、“你们并不比别人差,只是某方面没有做好”、“不要觉得读职校就比别人矮一截,只是走的路不一样”等观念,在学生的心田播上自信的种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门课要让学生感兴趣就是要让学生觉得该课值得学习。因此教师要时刻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客房内容,让《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活动。只要在教学中对生活中的客房知识多加以阐述,对日常生活中的常涉到的客房知识多加以回顾,都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基本途径。
改革《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基本途径。
(一)改革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具有更灵活的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1. 对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增删。
现在使用的教材存在章节过细,内容庞杂的问题,有些内容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内容重复。例如:《客房服务与管理》教材中的《客房服务用语》与《旅游英语》的《饭店服务用语》有些相重复,该部分就没必要再详细教学。总体上要本着基础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必需、实用”为度来确定教学内容。
2. 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体系。
团队合作精神要始终贯穿本课程的教学各环节。例如:在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方面,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对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意义不大,都应给予解答。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具有普遍性,这些问题可能正是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互相交流。
(二)改革教学方法。
苏联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与途径”。因此,要把教学目的变成“学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主要有:
1. 协作训练。《客房服务与管理》第三章《客房的清洁整理》的大部分教学是在本校模拟客房进行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人数和模拟场地规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时参照酒店客房的组织机构(四级管理体制)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图1):
如图所示,教师仍保持对全班活动的领导,在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在模拟客房里的位置,也要考虑他们在学习认识技能上的差异,为了完成专业技能训练时确保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可以根据学习基础较好和较差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编在一起。这种活动形式能照顾他们实际能力,能够开展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和互相监督。
例如:“铺床单”的练习。要求学生训练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里的每个同学都已掌握技巧后方可向老师申请考试。考试中如有一人没有通过,全组同学都不能通过。要让学生知道,不是某个同学通过认真训练做出成绩后让集体分享,而是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明确认识集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目标。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已掌握技能的同学帮助未能掌握的同学,友好合作。
2. 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时常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以小组讨论为基础所提出的种种认识,常常能够超越个人局限,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地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开展工作。这种有效地利用他人资源与他人合作并评鉴他人观点的能力,也是今后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例如,《对客服务的模式和特点》一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楼层服务台、客房服务中心分别的概念、工作性质、岗位职责等知识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讨论这两种服务模式在管理和服务上各有什么优缺点、各种服务模式各适合什么样的饭店。
3. 角色扮演。通常在客房模拟室里学习职业所需的知识,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学习内容的性质,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
在《对客服务的内容与程序》这节课的教学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客人和楼层引宾员、端茶送水服务员、整理房间服务员、会议室服务员,并互换角色来模拟对客的服务程序。充当服务员的学生要求他们模拟过程注意服务态度、礼貌礼节、服务技能等。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以真实性任务接受者的身分可以了解每个角色的职责作用,就知道怎样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扮演客人的学生也能更加深刻体验客人的心理感受,认识到不良工作方法的害处。通过训练,让学生参与、配合、协调,从各个角度来掌握专业知识,减少学习与完成任务之间的落差,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 分层式教学。在《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分三种层次:
第一种是“学习型”的学生:这类学生相对素质较高,基础和学习习惯、积极性都较好,其中大部分有较高的追求,如条件允许这类学生都有升学的愿望。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积极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一些问题让给学生思考,并通过技能操作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二种是“技能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习惯可能较薄弱,理论成绩不够理想,但对专业技能课较有兴趣。他们为了成为某项技能专家,也会不断进取。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多看其优点,并利用其优点在教学中多鼓励,肯定其获得的成绩。在日常的训练中,鼓励这类学生与大家默契配合和协作,在各种技能大赛中,为了共同目标而齐心协力地取得好成绩。
第三种是“就业型”学生:这类学生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一毕业就上岗,应更注重他们的各项技能训练。平常教学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日常学习的团体协作;强化实践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不仅能拿到毕业证书,而且还能拿到等级证书。
针对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将他们分为几个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使“同类型”的学生为了共同目标,在各目标“最近区域”类得到最优的发展。
(三) 改革教学评估。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应该是肯定多,否定少;鼓励多,指责少。制定考试方法,必须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因此,综合测评学生成绩,必须按照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来设计考试项目,采取动笔、动手、动口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具体要求见表1:
总之,在《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The usage“team study” innovation indust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 talented person development mode
Ye Hong-chun,Chen Wei-jin,Hu Zhong
【Abstract】Current college tradition indust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 already can't orientation society to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need of present condition,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fulfillment a team study set up of mode contents, set up a way and current indust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ey problem, and to team study set up of mode and result carry o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at mode to be advantageous to development university student analysis to reach agreement definitely actual management the ability of problem.
【Key words】The study of the team;Indust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 talented person;Talented person development mode
在高等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大学生全面掌握和融汇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思想观念、体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实践、实习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在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后,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重大调整,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教学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在保障实践环节的同时,能否通过团队学习展开课外实践,带给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行为模式等诸多因素。
1. 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不足 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培养是以大学和大学教师为主体,脱离了转型期社会经济各方面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卷面成绩、轻应用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保证等各方面普遍缺少系统性和可检验性,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各种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偏低,当今的工商管理教育质量显然很难满足实业界对成功就业者的期望。因此,必须改革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方法、管理模式、学习方向定位和人际环境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以增强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加获得未来职业成功的机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如不加大变革力度,将难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需要。传统教学以课堂、教材、教师和教室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不能适应杜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习模式单一,专业素养欠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过分依赖教师、教室和教材,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脱节,管理观念、职业岗位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要求。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出现些典型问题:过分依赖网络,缺乏学习时间的管理,不敢向老师提问题,不去图书馆,经常逃课,不爱做笔记等。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满意度下降,影响学生的初次就业和择业质量。
1.2 实践环节落实不足,实践能力培养乏力。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以后,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重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资金投入较大,重视实践环节对人才的磨练和培养。但管理类的实验课程多为虚拟和演练,与实际管理环境有一定出入,学生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专业实习因为接收单位人数和经费的限制,往往不能大规模接受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造成部分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实习形同虚设。虽然在建立实习基地,多方联系实习点各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但近几年实习场地仍然成为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瓶颈。学生难以在实验、实习环节充分锻炼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分离。
1.3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团队意识不足。由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环节的支持,大学生学习目的仍然受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加上现有课程考核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倩,学习目标缺失,没有有效地将学习任务与职业规划目标结合起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乏力。每个学生部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同。受学习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单独的个体学习或单一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探讨、研究的学习风格,缺乏与他人的配合、协作意识。
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和学习模式单一,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对高级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当前,高校重视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在研究性学习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针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笔者提出构建实践性团队学习模式,探讨大学生学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2. 实践性团队学习模式的构建 团队学习模式是指在团队理念和精神的指导下,在课堂内外开展学习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学习模式不同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者为达到某种学习目的,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加工信息的认知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大学教育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在团队学习模式的实践中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工程。工商管理学生经常面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何通过学习模式创新,打破课堂内外的限制,在实践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团队学习中协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专业理论与实践以有效结合,在学校教育阶段初步培养管理观念,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个完整的学习模式包括理念精神塑造、打造实践平台、规范管理和评价等三个方面。
2.1 组建实践团队,塑造团队精神。现代企业多以团队方式开展工作,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要求较高。组建团队,就是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分成7-9人的实践小组,展开团队式的培养和竞赛学习,具体包括“团队组建――选聘助教――破冰之旅――制定班规――专业实践――团队交流――资源共享――团队考核――团队总结”等步骤。每个班以组合和自愿的方式形成多个团队,成员构成要求差异化,团队队长民主产生,每个团队配备一名导师。团队保持一定的弹性,可根据教学实验内容和各种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团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试验班的党、团、班委仍按学校规定组建。每学期改选团队长一次,参加竞选的学生主动到讲台上自荐,由团队进行表决。团队长职务对学生组织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极有益处。团队组建初期要求每个团队讨论确定团队名称、团队精神、团队徽标、团队歌曲、团队旗帜,团队建设中经常性以团队为单位组织各种竞赛、表演和交流展示活动,团队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团队定期开展自我认知活动,每学期每人找出自己行为、性格方面的主要缺点十条,形成文字交给导师。团队经常召开针对改正缺点的“民主生活会”,加强沟通和情感支持,团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开放的个性和人际关系技能,塑造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2.2 以团队为教学单位,打造实践平台。工商管理教育必须解决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脱钩的矛盾,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除了课外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常规性地安排著名学者和企业家作专题讲座,安排学生到著名企业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到公司、工厂见习、实习,组织落实这些常规的实践环节。我们还组织开展团队学习,充分利用校园市场深化、细化专业实践,将专业实践落实到团队和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以“校内市场”为背景,因地制宜地给学生布置 “工作分析”、“设计培训方案”、 “人力资源规划”等一些现实性、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各团队结合所学课程进行企业调查,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学校相关单位调研、实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深入实际调研后完成调查报告,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各自的专业实践成果。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了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几学年的积累使他们找工作时越过“经验”这道坎。
2.3 科学考核,规范团队管理。对团队的管理规章建制,同时落实到每门课程,科学考核小组成员,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确定学习团队平时分评分规则:各小组平时分主要按每次实践作业得分加总的排名确定,表现最优秀的前30%小组所有成员平时分乘以系数1.1,组长、副组长平时分为小组最高分;表现后30%小组组长、副组长平时分不得超过本组成员的平均分,中间各小组不变。学期末,各小组长根据组员参加专业实践和课堂表现等各方面情况,确定本组成员的课程平时分。平时分100分(占总分的40%),组长与副组长,根据组员平时表现(到课、发言、参与、团队),给每位组员打出平时分;每位组员互评打分,权重各占50%.每位组员须给组长与副组长评分。然后,任课教师根据各小组综合表现,确定和调整各组组长和小组成员的平时分。实践证明,这对激发和调动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组内协作学习,组间竞赛学习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见成效
3.1 激励机制推动团队学习。对指导团队学习的导师除了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对于所指导的学生获得各类专业竞赛奖,指导教师将获得适当地奖励。若所指导的学生考取或免推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将依考取或免推的学生人数获得适当奖励津贴。对在团队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他们参与的各项活动设立综合素质奖,各类专业竞赛奖,合理化建议奖,英语四、六级优秀奖,科技论文奖等。对于在专业实践学习交流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团队给予“团队精神”奖,对于各团队在各项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分别给予学分奖励。通过激励机制,在各团队中展开竞赛式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3.2 “团队学习”塑造团队精神。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基于就业能力的培养方案,辅以团队学习的手段,有效打造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走向职业成功提供了最有效的路径。近几年的探索和七年来试验班的实践证明:引入团队学习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的各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专业思想巩固,思想状况稳定,学风、班风良好,班上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喜人局面,同学们热心公益事业,爱校、爱班的思想强烈,有强烈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蔚然成风,连续六年学生违纪率位居全校最低,连续多次被评为校先进班级体和红旗团支部。团队学习对于团队精神的培养过程使学生心理积极健康。
3.3 “团队学习”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各项团队活动和团队竞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利用团队学习,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各项特质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工商管理2003届荣获全国先进班级体;在2002年全国大学生建模比赛中获二等奖1名,获省二等奖1名;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在2004年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两项; 在2005年获得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一项;2007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银奖两项、铜奖一项;2009年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金奖两项、银奖一项。学生英语、计算机水平大幅度提高,2004~2009年试验班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一直走在全校前列;公开发表科技论文及各种文学作品多篇。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直线上升,从1999年的67.5%上升到2009年90.1%,应届毕业生考研率从1999年的7.48%上升到2009年的20.1%,考取公务员的比率大幅度上升。总之, 创新团队学习对工商管理大学生加深专业学习与实践、走向心理成熟、培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增强综合素质、提高考研率、提升就业能力各方面产生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红春.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06(12)
二、学校实行团队管理的必要性
在学校推行团队文化,实行团队管理是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是管理层面关系简约化的需要,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需要,是实行科学的评价机制的需要。
1、团队文化是学校实现长期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把学校文化比作是一棵树的话,那么,学校具体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的状态是学校文化的叶子;学校师生员工的态度和方式是学校文化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土壤。
我校是一所融传统办学文化和时代教育气息于一体的新校,办学规模在当地来讲是比较大的,又地处城乡结合部,师生来源地不同及师生个体水平差异大等实际状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管理上推陈出新,具有独特的、扎根于学校所在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的主流文化,具有明确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具有体现学校鲜明特征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打造团队文化是我校实现长期发展的需要。
2、团队管理是管理层面关系简约化的需要
传统的组织理论所推崇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模式,把学校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划分得过于清晰,下级只对主管的上一级负责,容易带来两个层面的负面影响:一是行政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关系僵硬;二是信息在这种多层次的传递中容易“变形”,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后果和增加误读信息的机会。而现代团队管理模式是“扁平化”的结构,没有领导,没有谁比谁更大的权利,取长补短,在解决人和人、人和事等人际关系方面有较好效果。
3、团队管理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新课改带来的影响,使得学校教师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教师的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接受管理者,教师由被动参与管理向主动参与管理过渡,而实行团队管理能为老师提供一个自我管理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工作效率。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活动的个体目标除满足其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要满足心理需求。在团队活动的过程中,有其他成员在场,个体的工作潜能会被激发得更强,效率更高,团队成员在协作过程中个人能力得到承认和肯定,容易有成功感,能满足心理需求。因此,采用团队管理的模式,在提高老师的自信心、增强学校凝聚力方面有它独特的作用。
4、团队管理是实行科学评价机制的需要
很多学校现有的评价体制过于突出教师个人的业绩,由此而引发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压力过重。一方面,部门、班级、学科的教师各负其责,门户自守,自扫门前雪,团队意识薄弱,不利于协同解决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较差的教师成了“边缘人”,无法融入学校的主流,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成为不和谐因素。因此,在学校建立各种团队,以团队管理的模式打破学科界限、打破部门的约束,以团队绩效来评价老师个体,有助于打造一支和谐团队,调动老师个体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二、团队管理的实施取得的成效
好的管理理念关键是要有针对性的实际行动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我校紧密结合校情实施团队管理,塑造团队文化,经过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的框架结构,即“打造一种精神,培养两种意识,推行三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
(一)打造一种精神
教师团队建设不仅仅是教师群体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将它作为一种团队文化,一种团队精神来培养,这也是我们这个团队的灵魂所在。所以,实施团队管理的前提和核心是打造团队精神。学校实行的“纵向和横向双向管理模式”,没有了层级化管理的阻隔,使教师之间的交流顺畅,思维更容易激活,教师的智慧和真情实感很容易在这种组织和环境下激发和产生,较好地体现了“扁平化的团队建设”管理优势,从而逐渐形成了“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学校团队精神。同时,相对于“小团队”而言,学校这个“大团队”也是我们管理过程的关注点。我们加强“小团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整个学校这个“大团队”管理的效益,形成一种“大团队”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培养两种意识
在营造团队文化,实行团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想打造团队精神,就必须在教师中培养两种意识,即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1、实行捆绑评价,增强团队意识
团队精神要求教师的个人价值必须与集体价值相一致。在团队管理过程中,我们强调尊重与赏识同步、理解与包容并行、合作与竞争共生,倡导“合作大于竞争,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提倡开展团队竞争,在培养团队意识的基础上,使竞争日趋良性化。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评价是增强团队意识最有力的手段。我们将学校常规管理,如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常规、卫生环境、学校重大活动、学生满意度、教师取得成绩等内容纳入团队评价范畴,每月由校委会成员一一进行量化、评价,最后根据综合评定情况,评选出学校星级团队挂牌表彰,并且将星级团队评选与年终个人绩效评定挂钩,星级团队所有成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这样,我们将教师个人价值与团队价值有效捆绑,形成了团队激励和制约机制,使个体表现不仅仅关乎个人利益,更重要的是与团队共荣辱。
2、倡导良性竞争,提高合作意识
学校若干小团队相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就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个集体,因此“小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显得尤为重要,它关乎学校整体的发展方向,若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各自为战,相互掣肘。为此,我们特设立了“团队协作奖”,明确规定:只要是学校整体性工作,牵扯到哪些小团队,这些小团队必须鼎力协作完成此项工作,如有哪个小团队没有与其他团队积极配合,加强合作,扯了工作的后腿,将错失获得“团队协作奖”的机会,相应的该小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人绩效成绩将受到影响。这样的措施有效确保了所有成员在关心“小团队”利益的基础上,心里会时时装着学校这一“大团队”的利益,使“小团队”间的合作竞争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推行三种模式
在具体推进团队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实施三种模式来进行。在学校管理上实行“双向制”管理模
式:在教育教学上采用“小团队”模式;在师资建设上,实施“小梯形”培养模式。
1、“双向制”管理模式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针对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实际情况,学校试行“校长一级部管理责任人”纵向管理网络和“学校业务干部分学科、分组包干管理”的横向广度管理,力求实现纵向管理到底、横向管理到边。我们将每个教研组作为一个团队,实行团队责任人负责制,责任人对本部教学、德育等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全权负责,责权一致,从而使责任更加明确,有效调动了团队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缩小了管理单元。
2、“小团队”研讨模式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团队优势不仅表现在团队成员成绩的优劣互补,更重要的是由团队合作而产生的团队智慧和力量。一支高效的团队并非全是由优秀的个人组成,只要相互支持,共享成果,将个人智慧逐渐转变为“1+1>2”的团队智慧与力量,就能使工作整体产生最大化的成果。为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如我们实施以团队为单位的“五段式”集体备课研讨模式,即“集体备案-微格反思-课堂展示-现场点评-教后反思”;如实施以团队为单位的小专题研讨;建立团队德育研讨阵地等,这些研讨形式充分发挥了团体智慧的力量,以个体带动整体,实现个体智慧的最大化,且省时高效,教师参与度高,切实提高了研究的实效性。
3、“小梯形”培养模式促进内部发展的均衡性
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包括思想行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其中任何一种素质都是一名合格专业技术应用人才所必备的。目视管理主要应用到生产制造类企业,是用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法。在SMT实训教学中引入目视管理,实现全面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从而真正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一、架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组织架构图
1.学会管理和被管理
大多数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都是被上级管理的同时管理自己的下属。因此管理和被管理都应该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怎样才能在实训教学中融入管理和被管理呢?在实训教学中引入组织架构图可以给学生创设管理和被管理的情境。
SMT实训组织架构图将班级同学分为3个团队,每个团队共9名同学,设1名队长和副队长。3个团队的最高管理者是实训指导老师。实训组织架构图直观地显示了班级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正副队长是团队的领导者,负责小组实训的直接管理。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组织队员根据实训指导老师安排,制定团队训练计划;协调团队队员之间关系,提升团队竞争力;对队员进行日常评价,帮助后进队员进步,及时处理或者汇报队内异常情况;负责向实训指导老师汇报团队的实训情况,具体包括队员的个人表现、团队的成绩以及不足,提出提高实训效率的意见等。实训指导老师负责全班实训的整体管理,是团队的最高管理者,直接管理各团队队长。组织架构图体现了只有团队队长和副队长能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位置,团队成员只是被管理的群体。实际实训教学中通过正副队长轮换的办法实现每个学生都来体验管理和被管理的情境。
2.团队协作精神培养
当今企业生产已经高度社会化,团队意识已经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SMT相关行业企业也不例外。然而现在的中职学生群体,大多数都具有自我意识强烈,漠视他人和集体,团结协作精神缺乏的特点。因此团队意识的培养也是SMT实训的一项重要内容。SMT实训组织架构图展示了每个团队都有共同的目标:完成实训指导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并为自己和团队争取最好的成绩。学生们从组建团队到团队高效运转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也会遇到一些阻力。在实训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地学会如何与队友共同协商和决策以及如何使团队密切合作,配合默契等。
培养企业团队协作的素质与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在组织架构图的统领下形成了统一。学生在团队里学习合作,训练技术,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建立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跟踪记录表――实训技能一览表
学生参与实训虽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但是专业技能培养仍然应该摆在最重要的地位上。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实训教学成效的高低。因此,实训教学必须采取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办法来重点关注学生实训技能的掌握情况。SMT实训技能细分为22项相对独立的基本技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54-02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优良的教学团队变得极为重要。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促进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化的发展,能够促进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适应我国高校当前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建立一支财务管理专业融合的教学团队十分有必要。
一、财务管理专业融合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专业综合化的需要。专业建设是高校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使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中就必须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中心,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使教学课程更具实用性。同时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相关课程,以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人工结合”已成为当前高校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主要模式。“人工结合”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参与能力。而决定学生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师队伍,因此,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实践能力,优化教学质量,才能顺利实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3.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国家及政府对教育改革的不断重视,课程改革已成为其中的重点内容。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完善专业课程体系,顺应财务管理岗位的要求,将岗位工作要求穿插在每个教学环节,使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以及实用性。而教师资源是保证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就显得极其重要。
4.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实践教学改革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实践教学,使教学更具综合性以及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此基础上,只有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身,全面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教师进行考评时更倾向于教师的科研能力,而较为忽视教学成果。很多高校在发展建设中缺乏整体性意识,对建设一支系统性的教师团队缺乏重视。这就直接导致教师团队的每个主体更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而忽视了教学水平,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顺利推行教学改革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这种工作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忽视了建设一支系统性的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2.教师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不仅包含了专业中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包含了学校相关课程及专业的教师,是一个整体性的团队。而教学团队主要强调协作精神,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课题研究,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应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同讨论,以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以及科研目标。而在现实工作中,大多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都缺乏协作意识,这种状态不仅不利于教学团队综合水平的提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大多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思想意识都较为传统,过于自我。教学团队的成员缺乏沟通,且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合作意识十分淡薄。而相互合作是建设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因此,当前的这种状态对于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教师团队缺乏完善的政策及制度体系。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方面而言,团队的制度体系仍不够完善,团队成员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协作,很难顺利地完成教学及科研目标。完善的制度政策是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才能确保教学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它主要包括教学团队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尤其是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团队建设起步较晚,考核制度严重缺失,致使一些学校仅是为了完成评选工作临时建立。这些团队主要以教研组等的成员组成,他们只注重团队成员的优势或资历,却忽视了教学团队的构成结构是否合理,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违背了系统论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融合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对于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都十分不利。
三、优化财务管理教学团队的对策
1.正确处理教与研的关系。由于当前很多高校缺乏对教与研关系的正确认识,过于注重对于课题的研究而忽视了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教师应加强对教与研关系的认识,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学校应该对其考核制度进行改革,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成果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并作为考评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教学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国家培养更多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
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质上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够对已知的理论及实践知识进行不断深化、理解,同时还可能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师间对各种课题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才能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由此可见,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教学促使教师不断发现问题,制造各种科研课题,而科研为教学解决难题,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及教师应能够准确认识教与研两者的关系,并进行正确的处理,使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促进两方面的共同进步。
2.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内部管理机制。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及科研任务一般包含了很多相关学科的内容。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促使团队内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每个人的知识含量以及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团队各成员间互相研究、讨论,不仅能扩大成员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够使团队成员获得更多方面的知识,更使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在相互碰撞中得到解决。教学团队也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等的形式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热烈的讨论,不仅能提高各成员的综合水平,对于快速解决难题也十分有效。
教学团队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团队结构,实现团队成员的共同进步。
3.创新与规范管理的关系。完善的教育教学政策及制度,是保证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顺利实行的基本保障。为了保障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必须为教学团队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此作为教学队伍实施教学及科研的理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团队的积极作用。而创新管理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团队的民主化管理,调动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学校应重点建立健全学校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团队成员间加强合作,重视团队合作的作用。建立相关的合作评价体系,针对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合作成效对教学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合作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
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使团队成员在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以提高教学及科研质量,促进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起步较晚,各方面仍不完善。各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重视,共同努力,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夏锦文,张连红,陈德良.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9).
[2]梅水燕,李利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4).
作者简介:孙文福(1979-),男,河南永城人,三亚学院理工学院,讲师。(海南 三亚 572022)王东旭(195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研究员。(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HGJXHB21103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98-02
2010年6月,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宣布联合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批准第一批61所高校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哈尔滨工程大学是试点院校之一。“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1]
一、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内涵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这一定义突出了团队与群体的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是团队。并且正式群体分为命令群体、交叉功能团队、自我管理团队和任务小组。后来,他又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调信息共享,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2]
斯蒂芬・罗宾斯根据团队成员的来源、拥有自的大小以及团队存在的目的不同,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问题解决型团队。组织成员往往就如何改进工作程序、方法等问题交换不同看法,并就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问题提供建议,不过它对调动员工参与决策过程的积极性方面略显不足。二是自我管理型团队。这是一种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它们不仅探讨问题怎么解决的方法,并且亲自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三是跨功能型团队。这种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能够使组织内的成员交流信息,激发新观点,解决面临的问题,协调完成复杂的项目。
团队合作式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是采用系统选题,统一管理和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的一种方式。这种模式以项目立题为基础,将团队合作模式引入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是极具适应性与创新性的组织模式,它可以通过应用自组织团队,实现迅速适应复杂动态环境的目的。[3]
二、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的特征
1.目标机制明确
项目团队组成人员共同讨论团队成员的管理模式及工作分工,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角色、主要任务和要求,指导每一个成员更好地理解所承担的任务;团队成员中没有主次角色,每一个人都是主力,每个角色都很重要,团队成员彼此配合,推进团队执行项目计划,集中精力掌握有关项目成本、进度、工作范围的具体完成情况,以保证项目目标得以实现;如果不能彼此配合就不能彼此之间互相推动,并按时完成工作目标。
2.强调合作精神
在学生团队之间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团队成员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并相互督促,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信任机制;依靠团队成员共同决策、共同解决问题,在确立团队规范的同时,鼓励成员的个性发挥;培育团队文化,注重培养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努力营造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努力奉献的精神氛围,授予团队成员更大的权力,尽量发挥成员的潜力。团队的结构完全功能化并得到认可,团队内部致力于从相互了解和理解到共同完成项目设计任务。团队成员一方面积极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成员之间能够开放、坦诚、及时地进行沟通,共同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
学生团队选题,教师团队指导答疑,项目管理式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能够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及分工协作能力。该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依托,突破学科限制,加强学生对专业整体认识的系统把握,培养学生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工作能力;学生考核评价多元化,学生自主评价、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评价、阶段性的考核及毕业答辩考核等环节综合评定最终的成绩。[4]
三、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实践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以“三海一核”为主体学科的行业特色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是主体学科之一,在船舶动力装备领域具有行业特色和优势。为实现“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自2011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团队合作式毕业设计模式,具体实施办法如图1所示。[5]
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一种模拟工程项目立项及研究过程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通过科研选题的方式,结合课题组现有项目和发展设想,开展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工作,以创新性的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吸引与调动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子课题划分,系统安排各子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学生提供充裕的题目,并明确各题目之间的关系。以研究课题为基础,各子课题承担人员集中讨论课题实施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由个人确定研究方法,在查阅、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特殊问题,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立题
指导教师团队进行前期的立题论证工作,结合专业特点和本研究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整体性立题论证。例如,以当前较先进的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平台建立船舶柴油机研发设计团队。指导教师团队集体讨论,进行课题分解,以柴油机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强度分析和整机的性能优化为基础,分解船舶柴油机总体设计任务,按照涉及学科的差异性确定子课题,明确各子课题之间的关系,再由指导教师确定子课题的任务。
2.选题
指导教师团队为毕业设计学生就课题选题的依据、涉及的学科、课题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根据专业知识特长及兴趣爱好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然后确定选题;再根据选题情况及各子课题之间的关系,组建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教师集体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强调毕业设计纪律,规定工作时间、地点和管理制度,确定团队管理机制和课题的整体工作计划。
3.实施过程
在实施团队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实施指导教师、在读研究生的团队指导和质量监控制度。以团队内不定期讨论、每周集中汇报、中期检查、学术交流等方式保障毕业设计的有序进行,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提升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指导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保障团队课题进展顺利的前提下,对基础较好的、进度较快的学生,培育其申报校级本科生优秀论文,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其参加部分实际的科研工作。
建立相应的学生团队管理机制,以协作为基础,团队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及相互督促,开展团队内自查、问题讨论和学术交流等。通过团队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分工协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质量监控
指导学生进行课题总结,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在这方面,组织具有一定写作经验的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讲座,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的论文要进行多次的检查与审阅,重点针对毕业论文的工作量、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进行评阅。
5.论文答辩
通过每周的汇报、组内讨论、学术交流等方式,学生在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学生精心准备答辩材料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组织团队成员在团队内进行预答辩,提前发现学生在答辩中可能出现的课题分析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取得较好的答辩效果。
此外,优秀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也能取得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科研成果,因此资料的整理和存档工作也很重要。按照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对毕业生的立题论证书、论文、研究成果等进行存档,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制定毕业设计发展规划,制定毕业设计成果的延续方案,逐渐完善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工作。
四、结束语
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其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及工作的自主性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当然,任何模式都是以优秀的教师资源和良好的硬件条件为基础的,希望通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能够利用现有科研环境提供的软、硬件资源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东旭.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杨晨,等.创新团队内涵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2、树立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团队要重视每个成员的利益,协调好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好成员与团队的利益关系,尽量使每个成员与团队的目标和利益一致,使团队成为维护和实现大家利益的共同体。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拧成一股绳。如果说共同的情感是产生团队精神的软件,那么共同体的目标和利益则是产生团队精神的硬件。
3、扩大成员的参与。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鼓励每个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参与事务,使每个成员对团队的决策都有充分的发言权,也就是管理者要善于纳谏。这样既有利于团队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又有利于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增强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团队精神的强弱与每个成员的参与程度成正比。
4、加强成员间的沟通。有沟通才有了解,才有信任。这是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合作的基础。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加强与下属的沟通,将自己的指示意图向下属解释清楚,使下属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倾听下属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增强管理者和下属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管理者是团队的代表,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团队的信任程度。其次,要激励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并积极为之创造条件,在团队中形成每个成员之间的诚挚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
5、分工工作法。团队工作的原则是分工合作,每个成员的工作首先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领导搞好“管”,职工搞好“保”,教师做好“教”,学生做好“学”。这是团结合作的前提。管理者平时注意每个成员工作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独立承担工作,要赋予每个成员充分的工作学习的处理权,使其有较强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每个成员的工作在分工的同时又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工作顺利完成,从而使每个人在工作中既注意个人发挥,又注重整体配合;使大家意识到个人的成功就是团队的成功,个人的失败就是团队的失败,这样在工作中养成团队精神。
6、鼓励协作,防止不正当竞争。一个学校要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每个成员争先创优,这样的学校才会有活力,但是仅有竞争机制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协作机制,鼓励每个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前进。否则,一味地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就可能引发不正当竞争,导致成员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整个集体将陷入内耗之中。有和谐才能保持活力,有平衡才能保持效率,竞争与协作是团队持续健康发展缺一不可的两个轮子。因此,一个学校既要提倡竞争,又要鼓励协作;既要表彰红花,又要奖励绿叶。当竞争驶离公平合理的轨道,引发冲突、对抗,破坏团结、协作时,应立即加以阻止。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开展企业科技服务的重要责任,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科研工作是实现科技转换的核心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各个专业群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日益清晰起来,传统的个体科研力量有限,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促进科研创新和企业服务,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科研重点在于应用性研究以及技术服务等。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人员和教师针对从事的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和企业行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科研团队建设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科研团队的稳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总数已达1345所,高职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超过千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多半。全国高职高专教师人数高达38万余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规模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在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服务能力在层次、效益以及影响力方面都较为落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建立创新型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发挥科研功能的良好组织形式,其对于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才能强化高职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训能力和企业科技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构成主要由学院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通过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沟通,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更好地促进“双师型”人才的素质提高。
其次,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高职院校通常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资源不足,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可以整合学院有限的科技资源,进行环境营造,发挥学院教师的科研潜力。同时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交互作用,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从而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再次,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并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科研团队成为了校企合作的桥梁。通过学院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得学院的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同时保障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另一方面,学院可以以科研团队为平台,依托其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的技术支持,辐射到行业进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企业的认知度。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建设困境
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建设主要是借鉴企业团队建设的模式形成,在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管理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以管理类专业为例,目前其主要形式是在学院的组织机构下,以系部或教研室为单位,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组成,从事专业或专业群内的科研与企业服务。这种科研团队构成主要由以下几点不足:
1.团队带头人资源匮乏且层次不高。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一方面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瞻远瞩的专业视角,带领团队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实现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团队带头人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并能够通过有效管理,形成团队的创造力。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带头人通常是学院自己培养的专业带头人,他们很难二者兼具。优质的管理类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匮乏导致难以产出重大的科研成果。
2.科研团队组织松散。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更加强调对行业企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服务能力,因此管理类科研团队吸纳了一批企业一线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成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行业企业管理者具备深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而科研的动力和能力较弱,往往这一部分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科研方向分散,甚至固守着单枪匹马的科研思维,团队合作精神较差。科研团队缺乏团队文化建设,基本流于形式,组织相对松散。
3.科研团队的考评、激励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实现对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整体评价制度,仍然是对教师个体进行考评。为了满足基本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水平,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或者到企业兼职获得劳动报酬,科研动力不足。在职称评聘中,高职院校的考评也通常以科研成果的主持人或者第一完成人作为考评对象,对科研团队的激励缺失,缺乏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
4.科研管理机制不够规范。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合理,对科研团队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要求管理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型”素质并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然而学院并没有对科研成果制定配套制度加以保证。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管理类科研团队的项目来源通常较窄,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的横向课题,同时,大多院校缺乏系统的科研管理制度,加之管理专业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科研热情不高。另外,管理专业教师完成的科研任务很难进行成果转化,难以保证科研工作的延续性。
上述问题表明,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仍处于松散的起步阶段。要打造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创新型科研团队,仍要结合管理类科研团队的自身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制度上保证管理类科研团队的长足发展。
三、构建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策略和建议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具有应用性取向和实践性取向。科研活动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行业企业培训。因此应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专业来进行建设科研团队,进而开展科研活动。
1.加强人才引进和聘任,构建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构建需要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一名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应该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管理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领先水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绝大部分为学院自己培养的专任教师,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团队整体水平,可以多渠道引进人才,比如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中聘请等,并委以团队带头人的重任。同时,根据学院特色,打破目前惯有的专业框架,构建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知识技能互补的科研团队,也成为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有效途径。
2.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制度建设,创新团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科学系统的科研制度,具体包括高效的科研激励和评价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严格的成果管理制度与完善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等。特别是改善评估和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平台。团队外部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热情,为科研团队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建立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把权、责、利进行有效结合,构建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管理模式,实现科研团队的自我管理。
3.加大科研投入和环境营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职院校应提供丰富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前沿知识的汲取需要了解发达国家的管理动态,前沿资料的获得保证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加强校企合作。学院应从全局规划科研工作,发挥学院的导向作用,为科研团队开拓项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和科研团队项目的推进,高职院校应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另外,管理专业教师应获得宽松的科研环境。它有利于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可通过鼓励科研、适当减少科研人员教学工作量等措施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院校科研团队为企业或学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小 结
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仍然处在建设和管理的初级阶段。探索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创新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打造高绩效的管理类科研团队,实现团队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目标,才能促进和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和科研氛围,必将提升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志生,张健,曹献飞.基于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3):43-45.
[2] 蒋科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1-93.
[3] 江文丽.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2-163.
[4] 戴翔东.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4):45-47.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重心集中于职业特定技能的培养。相当多的职业(或工种)都制定了国家标准,并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有重大影响和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却忽视对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通用管理能力概念 通用管理能力是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超越了某个具体职业(市场营销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特定知识和技能,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
实际上,通用能力的应用范围,要远宽于职业特定技能,它们是相同或相近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它们往往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技能,因此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和更广泛的迁移性。二、通用管理能力体系构成(一)通用管理能力体系简介 目前我们把通用管理能力归纳成四种主要功能模块,即:自我发展管理、团队建设管理、资源使用管理、运营绩效管理。通用管理能力结构模块体系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士大夫阶层的人生诉求的途径。即:修身——个人——自我发展管理;齐家——团队——团队建设管理;治国——资源——资源使用管理;平天下——运营——运营绩效管理。
(二)通用管理能力体系的结构模块
1、自我发展结构模块 无论作为一名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胜任管理职责或岗位职责。在自我发展的模块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方面是自我能力的提高,包括管理自我的能力和领导他人的能力;其二是与他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包括沟通能力和谈判解决问题的能力。2、团队建设结构模块 管理者必须具备组织和号召团队的能力,能够带动一个整体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或目标。论文格式。而对于个人而言,应该感受到团对的重要性。该模块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管理者更高速、有效地去实现团队的目标。 3、资源使用结构模块 具备基本素质并且建立了支持性工作团队之后,组织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管理者能否有效使用各种资源是决定工作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必修的课程。该模块首先强调资源配制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然后讲述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员工招聘(人)、财务管理(财)、工作环境(物)。4、运营绩效结构模块 作为企业中一名管理者,必须具有运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为了做好组织的运营,必须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必须注重客户和质量的,这是企业占领市场和成功的关键;二是必须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即做好变革和创新的工作。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关键是正确高效率的决策,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把每个项目圆满完成。
(三)整体模块架构
以上几个模块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着密切联系,我们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通用管理能力整体结构。包含一名求职、就业者所应具备的相关的通用能力。三、学习通用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学习自我发展结构模块,培养自我管理能力(1)提高学习规划能力,掌握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自我管理能力是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持续的学习,而能否学习到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知识和经验取决于对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规划。有了正确的目标和计划之后,还必须能够正确高效地利用时间。因此,该部分内容更加注重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规划与培养。(2)培养商业意识,获得有效领导能力
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管理者具备的,但即使具备不错的管理经验,如果不能完全融入组织中,不能领导和号召下属完成任务,就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合格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具有高超领导能力的人,为此他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和经营意识,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掌握一定的领导技能和领导方法。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帮助管理者具备并有效提高领导他人能力。
(3)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管理者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口头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主要交流方式,在组织环境中,传达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和形式则是会议、书面交流和当众演讲。这几种沟通形式是组织中信息交流和决策的基础。论文格式。
(4)运用沟通能力解决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问题
工作中与人的交往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其中对外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谈判;而对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二)学习团队建设结构模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理解团队内涵,发挥团队效能
管理者首先需要对团队的概念有基本了解,需要帮助团队成员学习和发展,这一切都是为了促使团队成员共同合作以实现团队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掌握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和技能。只有有效的激励,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才能够使团队成员的工作和表现更加出色,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团队管理的基础是掌握关于团队的基本的理论和概念。通过通用管理能力的学习对将帮助管理者了解团队建设的基本知识,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团队,认识团队成员分别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在熟悉和掌握团队角色之后,能够维护或提高团队水平。只有掌握了关于团队的基本知识,管理者才可以有效提高其团队管理的能力。2、注重团队学习,提高团队水平
团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可以得到发展。管理者应该掌握如何促进团队学习的。团队学习实际上是团队成员学习的综合体现,所以员工的学习及发展直接关系到团队。除了通过员工自发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管理者还要积极地支持鼓励学习和培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更为实际的学习与机会,使员工的学习更具系统性,所学内容更具实用性。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团队学习,使团队成员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团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3、确定团队目标,完成团队任务
管理者掌握团队管理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团队目标,而团队建设和团队学习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基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团队目标,首先必须学会如何确定团队的目标,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最后则需要弄清楚怎样才能顺利完整地执行实现团队目标的计划。从而实现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在工作中帮助团队成员有效实现目标,完成任务。4、激励团队成员,激发团队潜能
团队建设和实现目标需要团队成员高度的投入。对于管理者来说,则需要掌握如何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管理者应有效提高对激励的认识,掌握激励方面的一些方法及技巧。通过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运用这些技巧,管理者将极大程度地提升一个优秀团队的价值顺利完成团队任务。(三)学习资源使用结构模块,培养使用资源的能力 1、学习资源配置的相关能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人、财、物三个基本条件,如何配置好这些资源是重中之重。资源配置是资源使用管理的核心。只有把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的配置使用才能使资源运用效果最大化。论文格式。通过对资源配置的认识与学习,帮助管理者提高使用资源的能力,借助工作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顺利完成管理任务。
2、提高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
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管理者应该具备为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保证人员充足和使员工能力得到更好发挥能力。通过本部分的学习,管理者能够掌握人力资源招聘中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3、获得并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正确的财务预算和分析能够降低组织的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管理者应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成本、预算和财务分析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管理者能够阅读和使用工作中用到的各种基本财务报表,从而能够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4、重视工作环境,减少公司遭受损失的机会
重视职工的工作环境,将能够减少公司遭受损失的机会,减少由于事故和风险对企业资源和员工造成的对工作的影响。管理者必须明确保证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必须了解国家有关员工健康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提高管理者判断事故、评估风险的能力,有效规避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四)学习运营绩效结构模块,培养科学决策的能力1、满足客户需求,改进产品质量
质量是组织生存的根本,因而质量管理也是一个管理者所必需的管理技能之一。运营管理的核心是质量。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组织必须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2、具备创新意识,促使变革进行
变革与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适应变革和不断创新的素质。如何对变革做出正确反应,如何做出组织变革的计划,并领导组织变革的进行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管理者应该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提出的变革要求,为组织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学会科学决策,提升管理能力
企业如果在质量管理和变革创新管理方面都具备了一定能力的话,就奠定了长期高效发展的基础。但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则需要管理者具备科学的决策头脑和正确的决策过程。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的发展,决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4、学会项目管理,提高运营绩效
科学的决策尽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决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而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者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工具。管理者应当学会如何通过项目管理来提高运营绩效,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计划。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启动、项目可行性分析、制订项目计划、项目控制监督等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管理者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营绩效。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48-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他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是学生走向成功、形成核心人才竞争力的必备素质。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培养优秀社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
当代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独生子女居多,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在父母的精心照顾和宠爱下长大,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集中体现在时间管理、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1.时间管理能力差,不懂得珍惜时间。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以及沉迷网络的比率远远高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时间观念普遍比较淡薄,不会珍惜时间,花在上网、聊天、听音乐、玩网络游戏等方面的时间太多,对于如何在学习上更好地分配时间和利用时间等方面做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小没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的价值,浪费时间成自然;二是不懂得时间管理的技巧,没有掌握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轻重缓急原则处理事情的技能;三是对自己要求太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2.缺乏计划意识,自我规划能力不足。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多数人是因为高考失利或成绩较差而被动选择了高职学校就读,大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有的甚至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安排来读书,不喜欢所学专业,所以对学习不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计划意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十分欠缺。据调查显示,“75%以上的高职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发展、职业生涯没有规划,20%左右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左右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1}。
3.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效果欠佳。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普遍比本科学生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主动学习能力较弱,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面对“更深、更广、更难”的专业知识学习,在能力上和心理上更会感到吃力和无从适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效果不好。
4.自控能力较弱,团队协作能力不足。“90后”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比较放纵娇宠,纪律意识淡薄,自我严格要求不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且比较自我,服务意识和协助他人的意识不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差,在学习上不善于知识共享和互帮互助,遇到困难时往往由于自卑或拉不下“面子”而不愿意向同学和教师请教,从而轻易地放弃了目标。
二、团队建设在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的积极意义
琼·R·卡扎巴赫与道格拉斯·K·史密斯合著的《团队的智慧》一书对团队是这样定义的:“团队就是一群拥有互补技能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达到目的,并固守相互间的责任。{2}”团队的定义很多,概括起来团队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团队成员之间具有互补的技能。成员之间因不同的特长、技能而有不同的角色定位,这些技能包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技巧、人际关系的技巧等。(2)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团队成员要对取得的最终结果达成共识,把最终目标转化成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3)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应象木桶木板之间紧密粘合一样,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和支持。(4)共同承担责任。成员间荣辱与共,相互承诺和相互信任,对最终结果共同承担责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个班级、一个宿舍、一个竞赛小组、一个社团都是一个团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各异,可以互补;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可以通过知识共享、互相协作共同建设良好的学风,进而促进学习;相互间荣辱与共,共同承担班级环境的建设并受益其中。
在高职院校,注重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通过构建团队合作学习、项目团队实践实训、参与科学竞赛和体育竞赛活动等团队建设途径,创新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对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1.团队建设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目标管理。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内部,团队成员被赋予充分的自我管理权,要求个体在团队中实行自我指导,明确目标,能不断激发团队成员对成功的渴望,朝着团队目标努力。通过加强班级团队的建设,打造优秀班级团队,将团队理念和目标转变为学生的个人理念和目标,带动和帮助团队中的每一位学生根据团队目标制定个人行动目标和学习计划,促进学生遵守统一的行为标准及其共同价值观。在实现团队的目标与使命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我目标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2.团队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团队组织能有效地以组织目标和集体荣誉感为动力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特长,调动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克服畏难情绪,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增强成功的自信心,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学生按计划自主学习的自控能力。
3.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学生自我技能提升。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和实训,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组织形式,例如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竞赛、社会实践调查小组竞赛、体育活动竞赛等。在这样的竞赛团队组织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比较强,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动手动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技能和创新精神,能够获得比学生个人单独学习时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构建
1.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团队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学生分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实施教学活动或开展学习、实训、实践竞赛,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营造积极参与、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使学习基础和个体条件有着差异的学生平等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任务,进行知识和技能互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为实现团队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或赢得竞赛,每个学生认真拟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搜集学习信息材料、实地调查与分析、参与小组交流讨论、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展示交流成果,始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2.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团队氛围,提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团体情感直接影响着个人情感,每个团队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念,当团队成员将团队目标和理念转变成自己的目标和理念时,就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适应团队的要求”{3}。因此,通过努力在班级团队中营造和谐氛围和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充分交流、友爱互助,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培养学生间相互信任、尊重和关怀的良好品质,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们在与他人共同分享想法、经验和信息的同时,感受到团队的力量,积极地融入到团队当中,渴望被他人认可、被集体接纳,渴望成为集体中的优秀分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为了班级团队的利益约束和改变自已的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3.加强基于竞赛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积极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的科技竞赛活动,是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知识整合运用能力、自我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例如,高职院校中普遍开展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能力运用竞赛、工程制图建模竞赛等。通过积极参与这些竞赛活动并认真准备,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设计、动手动脑能力,磨练了意志。高职院校应从制度上和实践上鼓励学生更多地参加科学竞赛,营造浓厚的团队学习和竞争氛围,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团队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开展以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建设为目标的各种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经历、体验和锻炼。例如,大学生运动会、各类体育比赛、“暑期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紧密合作,经历组织协调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磨炼,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亲身体会积极协助他人,共同为团队利益贡献自己才智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忍耐性和自控力,增强学生团队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使每个学生在团队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5.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各类学生社团是一种典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团队组织。学生社团通常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第二课堂”,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规范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帮助社团进行准确定位和方向把控,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指导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实践和锻炼舞台,督促社团学生共同遵守和执行社团决定,在社团组织的层层管理和约束下进行自我要求、自我管理和自我锻炼,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不断增强。
注释:
{1}赵枞安,陈昀岚.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索.黑河学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