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7: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术创新的优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0.11847/fj.35.6.1
Asset Specificity,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TIAN Zhi-long, LIU Ch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resource-based view and competi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he asset specificity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balanced panel data of 269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isted on China’s SMEs’ board from 2010 to 2014.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s that:(1)the asset specific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2)the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a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and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s a noticeabl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set specificity and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3)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has also played a noticeable moderating ro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set specificity and the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4)this moderating rol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e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the asset specificity on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heory, and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enterprises to play the role of asset specificity.
Key words:asset specificity; product competitive advantag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1 引言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进行着大量的专用性资产的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常常进行这种投资以获得与大企业的合作[1]。研究?Y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专用性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考察资源(能力)与绩效的关系是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但大多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直接考察资源(能力)―绩效间的简单、直接的关系,而完整的分析框架应该是战略资源―战略行为―竞争优势―绩效[3]。现有的关于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学者们对于资产专用性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系统[4]。周晓东和项保华[5]指出,竞争优势最终应当体现在为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张敬伟和王迎军[6]主张,在研究竞争优势时,应该以产品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那么产品竞争优势是否会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会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学者们在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研究探讨了不同治理机制对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影响[7,8]。除此之外,学者们也研究了企业外部因素如环境动态性、产业技术水平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8,9] ,但现有研究对企业内部因素关注还不够。Teece[10]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来自于企业拥有的独特的资源,也取决于企业配置这些资源的方式。创新是一种对资源进行组合的创造性活动[11],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价值的核心战略。一个有趣的研究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会影响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本文联合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竞争理论,实证研究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揭示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与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战略资源―战略行为―竞争优势―绩效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依据,也为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专用性资产投资的经济价值及技术创新在发挥这种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指导。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指的是在不牺牲其生产价值的前提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用途或是被替代使用者重新调配使用的程度。专用性资产是为了支持某些特定交易进行的投资,一旦形成,就会被锁定在特定的交易关系中,若再做他用,其价值就会贬值[12]。因此在供应商企业的专用性投资做出后,客户企业就有可能把供应商对自己的依赖作为谈判的筹码,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攫取更大份额的可占用准租。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来抑制机会主义风险。这些机制的形成与运行是需要成本的。因此,资产专用性增加了所有治理形式的交易成本[12],这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负向的影响。
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常常进行着大量的专用性投资,这是因为专用性资产具有价值创造效应。资源基础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解释。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资源与能力的组合,如果企业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就比其他企业更具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使得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容易获得持续的高水平绩效[13]。Williamson[12,14]将资产专用性分为六种类型:位置专用性(site specificity)、实物资产专用性(physical asset specificity)、人力资产专用性(human asset specificity)、专项资产(dedicated assets)、品牌资产(brand name capital)与临时专用性(temporary specificity)。专用性资产是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所做的投资,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如当一家企业选择了某一个专用性的地理位置后,这种位置资源不仅是有价值的,而且是稀缺的,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难以模仿的,因为其他企业不可能或者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获得这种位置优势[15];专用性的人力资产是企业在与特定客户进行交易、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员工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逐步建立的,它同样具有较大程度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专用性资产构成了企业异质(heterogeneity)?c稳定性(immobility)的资源,使企业获得了独特而又难于模仿的市场竞争优势[9]。专用性投资相比非专用性投资更有效率,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16];专用性资产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间的传递, 特别是隐性知识更能促进合作双方核心能力及关键资源的积累和增长,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促进合作双方核心能力、关键资源的累积和增长[17]。不少学者发现专用性资产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18],从而加强企业绩效[19]。实际上,交易成本理论在强调资产专用性增加交易成本的同时,也认为专用性资产会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收入的增加,并指出当增收和(或)节支超过治理成本(交易成本)时,增加资产专用性才是允许的[12]。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1)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
产品竞争的实质是价值竞争[6],产品竞争优势是一种价值优势,是顾客感知到的某些企业提供的比其他企业更加卓越的价值[20]。价值优势可以细分为功能优势、可靠性优势、便利性优势、价格优势等维度[21]。专用性资产使企业以竞争对手不具备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产品竞争优势。如位置专用性可以节约企业与客户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取得价格上的优势,而且在客户附近设立机构和驻派人员,企业能够对其需求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获得便利优势等;专用设备、工具等实物资产或者专项资产,提升了开发与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可以创造功能优势、可靠性优势等。总之,恰当的专用性资产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形成差异化产品或服务,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产品市场中获取战略性竞争优势[22]。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产品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
从客户角度看,产品的最基本价值是低价格和差异化。产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上。差异化的产品可以通过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来锁定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的市场份额,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当客户的忠诚度提高时,其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23],有利于企业获得价格上的优势。当企业相比于竞争对手有更强的成本优势时,企业可以让客户以较低的代价获得相同的价值,或者以同样的代价获得较大的价值,有利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伙伴关系并增加市场份额。同时,成本优势也为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空间。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产品竞争优势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资源基础理论的代表学者Kay[24]认为,当企业将独特的能力(资源)应用于产业或市场中的时候,就变成了竞争优势。张敬伟和王迎军[6]在总结了不同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竞争优势分解及分析逻辑。该逻辑认为企业的各种能力(资源)是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来创造顾客价值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也就是说资源优势是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绩效。依据这一逻辑,专用性资产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会通过提高产品竞争优势来为企业绩效做出贡献。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 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即资产专用性通过产品竞争优势来影响企业绩效。
2.3 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1)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可以降解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风险,从而改善企业绩效。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强,就越能够对专用性资产进行创造性地利用,其产品的实现难度也就越高,竞争者就更加难以模仿,客户寻求替代者愈发的困难,对企业的依赖性更强。这样就降低了专用性资产遭受的机会主义的风险[7,9],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资产专用性可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绩效。资产专用性建立了投资方与接受方间的相互依赖性[12],这种依赖性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信任与合作[15],由此会极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间的传递,有利于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开发和创新速度[17]。吴爱华等[25]的研究发现专用性投资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形成,而合作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效率[26]。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 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2)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技术创新包括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两种形式。企业通过工艺创新,创造性地开发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工艺、设施,可以提高实物资产或专项资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如前文所述,专用性资产可以促进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率与绩效,从而提高产品竞争优势。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6 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我国中小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些企业进行了较多的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具体来说本研究从2010年12月31日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中剔除以下公司作为研究样本:(1)在2010~2014年5年间对销量前5名客户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企业研发费用以及其他财务数据信息披露不全的上市公司;(2)企业在2010~2014这5年间出现过重大重组,如*ST、ST、PT的公司;(3)处于产业链下游行业中的企业。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这些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木材家具、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因为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面临的客户主要是渠道中的中间商,其?营所需的专用性投资并不明显[9]。本文从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CSMAR数据库,获得符合条件的269家企业2010~2014年连续5年的1345个平衡面板数据。
3.2 变量的测量
(1)企业绩效。本研究采用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具体来说,选择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来进行测量,销售净利率为净利润占营销收入的百分比。同时利用总资产报酬率作为稳健性检验的指标,总资产报酬率为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占期初与期末资产余额合计平均值的百分比。
(2)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构成复杂,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对它的衡量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袁琳和赵芳[27]在其研究中采用“公司向前5名客户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值”作为在资产专用性上的投资程度的替代变量。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公司产品销售对象的固定及单一,增强测量的准确性,将样本企业限制在制造业上游行业的上市公司。这种做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其他学者如于茂荐和孙元欣[7~9]所采用。本研究采用以上学者的方法,利用“公司向前5大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百分比”来测量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在样本选择时去掉了处于产业链下游行业的企业。
(3)产品竞争优势。产品竞争优势是顾客感知到的某些企业提供的比其他企业更加卓越的价值。这些价值具有多个维度,直接对产品竞争优势进行测量是困难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企业产品销售实践中,当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较弱时,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广告、销售人员及采用更优惠的销售政策来扩大销量,这些措施都会带来企业销售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投入的销售费用越多,表明其产品竞争优势越弱。在现有文献中,郑立东和程小可[28]借鉴Kale和Loon[29]的做法,利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收入来近似衡量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该值越大,企业的竞争地位越高。这说明销售费用与竞争地位间成反向关系。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地位越低,说明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越弱。因此,本研究采用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的负值来衡量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
(4)技术创新。国内外现有文献多以研发投入、研发产出来度量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主要用公司年度研发支出作为测量指标,研发产出主要用专利申请数来表示。张杰等[30]认为在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用专利数量作为创新活动的度量指标未必是一个有效的测度方法,使用企业层面的研发投入作为度量指标更具合理性。本研究支持这种观点,用公司年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企业的技术创新。
(5)控制变量。企业绩效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多数学者一样,本研究选择公司年龄、公司规模、财务杠杆、运营效率、公司成长性、股权集中度作为控制变量。公司年龄用lnAge来表示。Age=Ti-T0+0.5or1,其中Ti=(2010,2011,2012,2013,2014),T0为公司首次注册年份。注册时间在当年的6月30之日前则加1,之后则加0.5。公司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来表示。财务杠杆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运营效率用总资产周转率来表示。公司成长性用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表示。股权集中度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表示。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各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资产专用性的平均值为31.28%,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资产专用性较高。相关分析表明,资产专用性与销售净利率正相关,与产品竞争优势正相关,产品竞争优势与销售净利率正相关。各变量间的关系需要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的验证。虽然大多数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但相关系数不大,都没有超过0.5,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同时放在模型中进行回归。
4.2 回归分析
(1)数据的平衡性检验及回归分析模型选择
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首先需要检验数据的平衡性以避免变量不平稳而出现伪回归。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数据的平衡性。采用LLC检验同质单位根过程,采用 IPS、ADF、PP检验异质单位根过程。所有的变量在四种检验中的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值(p值)都小于0.01,表明各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单位根,各变量稳定且存在长期均衡,回归不属于伪回归。
各回归模型需要在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间进行选择。首先对各模型进行F检验,判断各模型应选择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值)都小于0.01,因此各模型适合于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对各模型进行 Hausman 检验,判断各模型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各模型检验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值)都小于0.01,拒绝了原假设,表明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各模型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研究选择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由于面板数据容易出现异方差与自相关,为了增加模型估计的有效性,本文采用EVIEWS 6.0中的带有怀特异方差调整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回归分析。
(2)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依据 Baron和Kenny[31]提出的检验中介作用的方法并按照温忠麟等[32]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来考察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的模型1 是企业绩效对控制变量的回归。控制变量中公司年龄、财务杠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公司规模、运营效率、公司成长性、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资产专用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016,p
(3)资产专用性、产品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检验
本研究利用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来检验调节效应。表1中的模型7表明,因变量为企业绩效时,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003,p
在假?O4和假设6得到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本文还试图检验技术创新是否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温忠麟等[33]提出了对“有中介的调节变量”进行检验的步骤,即“先检验调节效应,再检验中介效应”。表1中的模型7与9检验了两个调节效应,我们再考察资产专用性、技术创新及两者的交互项在加入产品竞争优势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1中的模型10的结果显示,产品竞争优势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β=0.530,p0.5),这说明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产品竞争优势这个中介变量起作用。综上所述,技术创新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即技术创新在资产专用性与产品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会进一步通过产品竞争优势的中介效应来影响企业绩效。
4.3 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结果是否可靠,我们做了如下的稳健性检验。
(1)更换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企业绩效会受到其衡量指标的影响。销售净利率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衡量企业获利能力,而总资产报酬率则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得水平。本研究选择总资产报酬率代替销售净利率衡量企业绩效来检验本研究的稳健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假设同样是成立的。
(2)重新选择样本进行检验。2011与2012年中小企业板增加了新的上市公司,我们重新选择2012年12月31日前中小企业板上市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486家公司在2012~2014年3年间的1458个平衡面板数据重做上述回归模型,本研究的假设也得到了检验。
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的回归分析结果本文从略。
5 结论与启示
考察资源(能力)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竞争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间的269家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资产专用性、产品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增强资产专用性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这表明在中小上市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绩效的双重效应中,“价值创造” 效应超越了“交易成本损失绩效”效应。这可能是中小企业在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时(后),建立了恰当的治理机制,从而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7,8]。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更倾向于采用非正式的关系机制来代替高成本的正式机制[34],利用信任、承诺、信息交流等关系规则来实现对专用性资产的治理,降低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并且通过合作来进行价值共创,发挥专用性资产的资源优势,提升双方的经济效益。同时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大都是一些高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投入往往较高,而在技术投入高的产业里,增加专用性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9]。因此,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嵌入到下游企业的供应链中,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与发展。
(2)产品竞争优势在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即资产专用性是通过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来增强企业绩效的。本研究从专用性资产这一独特资源视角,实证了战略资源―战略行为―竞争优势―绩效的分析框架[3]以及张敬伟和王迎军[6]提出的能力(资源)优势―价值优势―绩效优势的竞争优势逻辑链,打开了资产专用性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黑箱”。这也启示企业在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后,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响应客户的需求,将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研究机构Kwc最新数据显示,华为超过苹果成为国内市场最畅销智能机品牌,苹果自15年12月以来在中国市场首度出现份额连续下滑。事实上,中国市场并非是惟一出现苹果市场份额下滑的国家,iPhone手机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市场表现也不容乐观,都出现了iPhone市场份额下滑、Android市场份额上升的现象,苹果iOs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不断被安卓系统侵占。
文章就苹果、华为公司为例,分析两家企业近年来有关技术创新的投入及相关的业绩指标,从而分析苹果为何从不可超越转而销售数量逐渐下滑,华为如何从一个二线小辈,跻身于最大供应商的行列,以及对等其他中国本土的电子通讯企业的启示。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自身要素、外部环境的优化及其有机交互,在竞争过程中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在企业的竞争中,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产品市场和企业资源的能力方面。产品市场的优势是企业现有超额利润的来源,表现为企业的显在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各要素有机结合已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整体实力,它反映的是企业实际创造财富并获得财富的能力。企业的资源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这种潜在的竞争力是随着环境不断演化的结果,它是增强并最终提高企业创造并获得财富能力的潜在实力。
二、文献综述
目前,实证研究理论在技术性无形资产的投入和研发的投入对企业在价值增长和业绩提高方面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成果。
在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影响上,刘开勇提到当前世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新的需求不断产生,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而林清安也曾针对高科技企业发表自己的意见认为: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在此基础上,李婧,何小刚等曾在文章中按照资源基础观的观点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将企业内部资源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还可以通过和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创造出对企业更加有用的资源。
随着对科技创新和企业价值、竞争优势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对其能代表技术创新的指标如:研发投入等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苟燕楠通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行业的企业中,研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人员的投入与企业经济效果的相关性上,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更为显著。朱乃平等通过对2009-2011年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的短期和长期财务绩效。但是王雪利却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制约了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导致企业难以构建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如何运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来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
3.1苹果公司
3.1.1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Apple Inc.)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w ayne)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k com puter In c.),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苹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开招股上市,2012年创下6235亿美元的市值记录,截至2014年6月,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公司在201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2016年10月,苹果公司成为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3.1.2技术创新的表现
(1)研发中心
苹果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科技公司,为了更全面的吸引人才在全球各地设立了研发实验室,包括以色列、美国佛罗里达州、西雅图、波士顿、中国、日本、瑞典及英国等都设有各类设施和卫星办事处。2016年初苹果公司已经派人前往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研发实验室进行工作,此实验室占地800平方米,科研人员30余人。就在2016年的10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布将在深圳设立中国的第二个研发中心,引进更多的人才。苹果公司为让摄像头表现的更好,组建一个大约800人的团队进行研发,可见苹果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2)研发投入
苹果公司向来以产品创新能力而闻名,通常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研发经费大量投入的结果,但事实上,同谷歌、三星等公司相比,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非常的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不重视产品的开发,其在每一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5Ec)文件中,都表示不断投资研发是苹果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未来的发展和创新产品的销售及科技都离不开研发。通过对苹果公司2011年到2016年各季度研发投入的统计总结,如图3.1,充分展示了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2016年的前两个季度每个季度都达到了25亿美元,五年间增加了四倍多。
(3)专利数量
专利数量是一家公司能够继续保持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家公司进行技术开发的进程。咨询公司sqoop公布了2015年度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排名,苹果在这项排名当中以专利数量1795个只位列第12。其中三星获得了7506个专利,比苹果的四倍还多。
种种创新结果的结合促使苹果产品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当苹果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时,都会出现空前的排队购买手机的情形,这是其他手机厂商所比不了的。这种超高热度的欢迎为苹果公司的经营绩效打下了基础。苹果公司在近五年的利润状况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净利润较2011年翻了两倍,截至2014年6月,其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并且成为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而这都应该归功于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3.2华为公司
3.2.1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 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华为在2010年以218.21亿美元营业收入首次杀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为第397位。随后几年,华为持续上榜,并且排名连续上升,如图3.2所示。到2016年,华为已经位居第129位。
3.2.2技术创新的表现
(1)研l投入
没有强力的投入,就不可能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企业也就不可能有竞争优势,必须确定一个技术创新的合理的和固定的投入比例。企业应该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大投入,强化技术创新,以此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图33可以看出,2012-2015年,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在1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每年的毛利率都在40%上下浮动。
(2)研发人员
从研发人员数量来看,华为研发人员数量逐年上升,每年的比例都维持在45%左右。
(3)专利数量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公司研发投入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30,613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3.2.4技术创新对华为的作用
2015年,评为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年度杰出企业。2016年,研究机构M illw afd Brow n编制的B rand z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从2015年的排名第70位上升到第50位。8月,全国工商联“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8月,华为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位。
一直以来,华为被看作是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运营的最佳典范。华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能够成为众多中国本土企业家所效仿的对象,正是因为华为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坚持技术创新。华为重视自身知识产权在核心领域积极积累。华为长期坚持每年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标准及专利工作,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
3.3对比分析
从产品的种类来看,两家公司近年来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呈上升的态势。两家公司产品种类都涉及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等软件和硬件部分,产品大类齐全。而具体到智能手机的种类来看,华为近年来智能手机的类型、产品的更新速度明显的高于苹果,在市场的表现也更强劲:苹果则保持每年两款新的产品的速度:的智能手机在市场的变现相对较弱,占有率较低。
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2015年,苹果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为86亿美元,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为3.6%,相对201 5年66亿增加30%;2012-2015年,华为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在1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2015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将近15%。虽然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相对华为较低,但苹果公司的营业收入比较高,2015年的营业收入接近2350亿美元。
从研发中心、研发人员的数量和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来看,两家公司的研发中心数量都在上升且更趋于全球化:华为研发人员数量逐年上升,每年的比例都维持在45%左右明显高于同期33%-37%的投入比例:由于未获得苹果公司有关研发人员的相关数据,未做详细说明。
从研发专利的数量来看,苹果公司2015年授予的专利数量为1795个位列2015年度专利数量企业榜单Top15第12名:而对于华为,参考了2015年国内企业PcT申请受理量排名,如表3-2所示。
从表3-2可以看出,华为在国内企业PcT申请受理量上排名前位,远高于同期国内其他企业。
文章选取2015年国内销量排行榜(表3-3所示),分析华为2015年国内销售量超过苹果的原因主要有:
(1)虽然苹果统治高端手机市场多年,但从鼎盛时期的iPhone 4到如今iPhone6s,这几代产品的更新仅仅是从外观和配置上稍做升级,并没有出现什么跨时代的变化,创新乏力是其市场份额下滑的一大重要因素。
(2)华为新开发的旗舰产品与苹果的新品针锋相对。华为P9智能手机的规格,屏幕尺寸从5英寸一直延伸到6.2英寸,手机装有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激光对焦功能。当iPhone7上市时,它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被华为用户玩了半年。因此,产品升级周期长,更新换代速度慢也是其被赶超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动态开放性为表现形式
网络组织形式不同于一般群体组织,它由许多技术单元企业形成纵向维度企业间具有技术竞争性,横向维度具有技术互补性组织制度创新,因此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的创新不仅需要不同专业技术成员加盟,还需要供货商、销售商与用户的参与。动态性和开放性能保证技术创新网络与外界保持信息、知识的交流和沟通,不断优化和扩大合作伙伴和合作水平和规模,形成真正既竞争又合作的网络式结构,否则技术创新网络就会沦为一个没有活力单元个体。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创新网络中每个成员企业能从网络中能分享利益,能使自己技术创新提升到通过自身的努力难以达到的水平,各成员企业通过交流、学习和合作,利用各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设备、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等,互通有无,提高资源和知识的协同效应来形成和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核心企业为驱动力
虽然技术创新需要广泛的专业支持,创新网络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自发的形式,不管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都存在核心主导企业,这些核心企业提供着技术创新后台,通过网络组织中处于行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企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获取技术创新在整体上突破,达到技术创新的连续性和系列性,来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如果没有核心企业提供的技术后台,技术创新网络因缺乏技术基础底蕴和技术持续创新前景,而导致合作动力不足,创新网络就有随时夭折的可能。同时技术创新网络是非法人结构,除了彼此信任外,还需要通过核心企业通过有效的规章和公正的程序来协调和整合。
以信任为基础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形成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往往不愿将技术诀窍、技术方法等技术成果公布于众或与合作伙伴分享,以免使自己丧失这种特有的能力而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要使技术创新通过网络组织进行,相互高度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在网络组织中被认为是一种治理方式,有了信任的前提,机会主义及其带来技术创新风险才能被降到最低限度,竞争合作的技术创新方式才能得以维系。
技术创新网络与交易成本费用
技术创新是一种企业经济行为,也是一项风险投资活动,预期收益的多寡、交易成本的大小和风险的高低都会影响技术创新全过程。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包括技术和知识等作为交易的商品具有资产专用性高,交易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频繁而存在高额交易成本,依靠市场或企业的方式对技术进行创新和交易并不一定是最佳途径,其创新交易成本费用往往高于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创新交易方式――网组织方式;另外,随着时展,创新投入费用也成倍增长,企业创新风险也陡增,根据美国盖普勒调查公司的调查发现,技术创新从研制成功到被市场所接受,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概率只有10%-30%的可能。利用网络组织形式,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适度规模和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可以达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费用、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目的,避免企业单独面临高额的技术R&D费用和潜在风险。虽然技术创新网络是依赖规模来获取低成本,但规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小难达到降低成本,化解风险的目的;过大则引起对网络管理的协调难度,降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最终影响技术创新成员的预期利润水平。
技术创新网络与博弈合作
技术创新网络不仅为企业营造了合作的创新环境,同时也吸引其他相关的企业聚集其中,来共享技术创新网络所带来的知识溢出,由于其他企业在相同地域的聚集,必然使得不同的技术创新单元(包括技术创新网络)产生技术竞争和相互博弈,博弈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个体产生外部动力,也为技术创新网络这种开放式的创新系统提供新的、具有活力的创新单元的加盟提供条件,只有这样通过合作和竞争,以及不断补充新的技术单元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力量才能不断壮大。如为了与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标准抗衡,打破国外对通讯领域的垄断地位,以期形成自己技术核心优势,国内TD-CDMA建立技术联盟创新网络,因此大唐与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西门子、北电、中国电子和普天等结盟,由于TD-CDMA在与欧美标准的博弈竞争中不断得以提高,地位不断加强,大唐公司因此吸引了原是跟随WCDMA和的CDMA2000标准的企业,象爱立信、阿尔卡特、三星等技术创新企业加入进来,加快了TD-CDMA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提高TD-CDMA技术成员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网络与资源互补
企业技术创新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可以说是不同种类资源集合体,米勒和沙姆萨依将企业资源划分为以物料、机器设备、资金等组成的以产权为基础的显形资源,以及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知识、组织文化、企业品牌等以知识为基础的隐性资源,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两个方面的充足资源作为保障,但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求,且一企业所拥有而另一个企业所缺乏的资源,对于这两个企业来说,往往具有不可流动性、不可触摸性和不可替代性,尤其是那些隐性的和基于知识的互补性资源更是如此。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网络的途径来获取优化资源,使资源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特别是Glaister和Buckly研究发现,获得互补资源是企业形成网络组织的原因,而不是分担风险或是经济规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组建技术创新网络的动因之所在。因此只要通过协作和合作创立技术创新网络,资源在创新网络中的使用价值才能超出被售出或是内部使用的价值。
技术创新网络与快速响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各行各业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作为目前交通运输的主要主力――铁路的运输压力随之而来。所以随着运输上的压力,我国的铁路运输便开始了大力的发展。就这十年来讲,我国的铁路运输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我国的铁路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迈入了高速铁路的时代,不论是在火车速度上,还是在通车里程上,我国都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就,在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保持我们在技术上的领先的优势,确实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保持和发扬的。
1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现状
我国的高速铁路的发展可以说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迎来了它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甚至可以把九十年代称之为一个分界点。在这之前,我国的财政投入较少,相应的国家支持力度也是不够的,高速铁路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票价一直高居不下。而在九十年代以后,面对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对于运输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这随着而来的便是我国对于高速铁路发展的高度重视,财政投入也是在逐年的增加。不仅仅是在资金方面,在技术创新上也是不断的改革,着重强调企业自身的自主研发的能力,不断加大对于研发资金以及人才的投入。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技术以及理念,同时不断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期了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生产基地,闯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列车的发展之路。
高速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不得不归功与政府积极有效的领导,而在另一方面便是这些高速铁路技术研究与创新的一线的工作者。两者在高速铁路的推进的过程中,互相推动,为高速铁路将创新技术迅速转换为生产动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速铁路依托强有力的后盾的支持,建设了一个仿真与计算于一体的高速列车系统,为我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建立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经验,而这也将有助于我国有关于高速铁路的各项的先进技术迅速的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可以说,我国高速铁路各项技术上的创新为高速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
2.1我国高速铁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高速铁路最终是为人民服务的,所有的创新的技术方式等等都是为了更加快捷舒适的服务旅客,而在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旅客的需要为己任。运输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高速铁路的速度以及安全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都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研发部门的成就。可以说我国的高速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已经帮助我国高速铁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一种程度上说,是占据着领先的地位。同时在列车的安全性能上,高速铁路运行更加趋向于规律性,在整个全封闭的行车过程中,自动运行加上一套相对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将列车的安全性能提升到最高。不光光在技术层面是坚持以人为本,将旅客的不适感减到最低,同时在列车的装饰上也是如此,装饰力求精美舒适,座位舒适,便与旅客行走同时办公、生活一应俱全,姜维旅客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这些都是建立在我国高速铁路强大的技术创新之下的高速铁路的文化软实力,这也是将我国高速铁路推向世界的不竭动力。
2.2我国高速铁路在关键领域已经实现了突破
在目前的竞争激烈的世界,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可以说在一行就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对于高速铁路也是如此,更可况,高速铁路的运行的安全性以及运输量的强度等等都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我国的高速铁路的研发部门更是刻苦专研,在关键性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上掌握了高速差到、路基变形等等一系列的技术,在高速铁路的修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无论是高速路段隧道的加长,还是高速桥梁的修建,我国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200km Mh动车的研发平台以及检验平台,保证我国的最先研发的技术能够最快投入使用,并且与此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行车的安全。
2.3我国采用高效率的管理技术
对于高速铁路这样一个服务性质的团队来说,人员的管理是一个相当庞杂的事情,部门涉及之多,人员涉及之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对于这些的管理,我们甚至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对于整个庞大的系统的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而我国高速铁路部门在建设高质量的服务队伍的同时还不忘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加上对于我国的具体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借鉴的同时坚强自主创新,建设了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队伍,让我国的高速铁路在运行上不仅仅是安全、舒适的,在服务上也是一流的,列车能够高密度、高效率、高正点率的发行,而这些都离不开高速铁路背后一批高质量的服务团队。所以说,高速铁路高效率的管理技术,为科研技术创新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而中国的高速铁路走向世界也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4我国高速铁路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
其实就目前来说,就是一个网络的世界,什么东西都能够在网络上得到最快的传播,人们也能够从网上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同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高速铁路的依赖性也是极大的,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建成一个庞大的高速铁路的运行网络是必不可少的,高速铁路的网络化也将是以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网络上的竞争又将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同时也是利用它将我国高速铁路推向世界最有力的一步。所以说,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化的趋势,将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赢得又一个发展机遇,而很快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人的不懈努力,在世界的高速铁路的发展上我们将成为领军人物。
3总结
我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辉煌成就,在这其中每一个高速铁路的工作人员都明白其中的心酸以及努力。从技术的落后、引进到现在的自主研发成功,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但是正是这些永不放弃的坚持让我国的高速铁路站在了世界的领先地位,也正是这股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带领我国的高速铁路走向下一个辉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积极面对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以及技术中的每一个漏洞,敢于面对身后困难的挑战,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创新,书写我国高速铁路的又一个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沈志云《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科学通报》2012(08)
2孙海富《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0)
1.1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平台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管理平台、创新实施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创新平台有两个重要的支撑,智慧管理和创新文化。因此,创新平台是以制度为基础,激励为手段,文化为先导,实施创新管理的主要工具,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智能化门户,实现全员参与的交互式平台。创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调动全员创新激情和创造潜能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创新管理的高效运作,逐步提高全员技术创新能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往往与技术创新组织的建设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将通过后面的案例来具体说明。
1.2创新流程设计
创新流程包括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新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意到概念,再到技术的“发明”过程,是创新过程中最为活跃的阶段,其管理要自主化;产品创新是一个把无形技术转化成有型产品的创造过程,是创新过程中物理求实的过程,其管理要逻辑化;商务创新是把产品转化成商务价值的过程,是价值实现的过程,其管理要人性化。在创新流程中,反馈过程是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过程,从客户得到反馈,再回归成产品问题或技术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再创新。因此,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追求极致的过程。创新流程是实施创新管理的核心,它是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到价值创新的全过程的管理流程。技术创新活动以项目为最小单元。项目实施过程采用门控制管理,在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评估、反馈五个阶段进行控制,决定项目继续与否;创新项目来源于战略要求、市场需求、技术驱动和全员创意;项目管理流程包括团队组建、项目计划、项目合作、风险控制、成果转移等;借助技术创新平台可对项目进度、风险、成本、质量、成果等进行管理和监控。
1.3智慧管理体系建设
智慧管理包括:创意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管理。智慧管理是对“无形智慧”的管理。创意可来源于内部员工、顾客、供应商及其它渠道,通过创意管理可把无序、个体的智慧活动形成有序的创新活动。这一管理过程是:创意提取、创意评价、创意转换成概念、概念发明、发明验证、技术成型。知识管理是对已成型的“有形智慧”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品牌、动态知识等的管理。知识管理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同时用无形资产创造更多价值。能力管理是对“智慧”的载体———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包括:创造力管理、学习力管理、好奇心的培养、智力潜能的挖掘。通过能力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力”价值。
1.4创新绩效评价与激励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采取职能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即: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各种对项目激励计划与方案,技术管理部门提供人员评价与技术价值评价。创新激励要以项目为基本单元,项目是研发活动中最活跃的单元,要使激励和项目运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以项目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要由绩效来驱动项目的管理和人才的使用,充分体现“择优”的原则;要把项目的考核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项目参加人身上;在项目的评价体系里,要明确定义考核指标:经济价值、创新价值、成本等,按指标制订奖罚条件,既要大胆激励,也要严格执行处罚。
2技术创新体系运作实例
A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目前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定单约30%的份额。技术能力是该A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A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前进,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源动力。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十年通过技术创新,在核心业务板块上发展新的技术,通过技术优势成为“以技术驱动,市场牵引”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制造与服务型企业。
2.1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设计
基于A公司的自身情况和战略发展计划,A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全员创新:从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出发,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潜能,激励员工以创业的心态对待工作,立足岗位以不同的创新方式创造价值,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2)合理布局: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和技术基础,合理布局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适时转变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采用技术创新的方式开发核心技术;可以采取“外引内联”的思路发展急需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或采用“产学研”联合方式创新前沿技术、改进已有成果。(3)协同发展:立足企业现有产业链,实现能源开发、能源转化、能源分销和能源回收的协同发展,形成新一代能源技术,支撑企业能源战略的稳健实施和全集团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4)逐步推进:首先从引进创新入手,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然后再进入集成创新,集各种技术为一身,形成具有特色的集成技术;对于未开发的技术领域,要大胆实施原始创新,形成自身的原创技术;三种创新方式的交叉应用会形成A企业技术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既可以快速开发“快半步”的实用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又可以前瞻性地开发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使企业逐步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2.2A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根据创新战略设计,A公司将企业的创新体系与创新组织融合在了一起。A企业技术委员会是A企业集团的最高科学技术决策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与集团战略相匹配的科技战略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及科技创新日常工作管理。中央研究院(研究院)是A企业集团技术委员会的直属机构,是A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专门从事战略性、关键性、前沿性、公共性技术研发的核心研究部门。同时也是A企业集团的核心研发机构,围绕集团的技术战略与核心价值链并根据战略优先性开展研发工作。研究院下设四个中心: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分别承担以下不同职责:(1)研究中心以专业集团的技术公司或技术中心为基础,负责从项目创意、概念、立项、实验室开发、中试、新装备开发、装备放大和工程示范的研究开发工作;(2)设计中心负责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程咨询;(3)工程研究中心实施“产学研”项目合作,推动A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单位的合作;(4)国际合作中心负责创办海外留学创业基地,实施国际研发合作;通过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研发中心的高效运作和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人才交流平台,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A企业研究院作为独立法人组织,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行政级别与其他各专业集团平级。研究院一方面作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平台,产业集团技术公司(或研发中心)为产品和专项技术开发平台,成员企业技术应用和改进平台。研究院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对未成熟的技术、人才、产品进行培育,逐步向产业集团和成员企业输出技术、人才、产品甚至高科技企业,是一个连续创新的基地,为A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3A公司的创新绩效评价
A公司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从投入和产出、创新性等方面进行。
2.4A公司的创新激励
A公司认为在企业工作的全体人员既是公司员工,又是技术创新的创业者。从长期来看,A企业致力于制定出能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激励机制,除基本的工资福利收入外,激励政策体现“智慧参与分配”的原则:技术将与资本、劳动、管理一起,成为集团价值分配要素,获得重大技术成果、为集团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将参与公司股权分配,成为企业的主人,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应参与股权分配。取得技术领先并持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技术人员,公司将给予其利润共享权,凭借其技术贡献参与利润的分配。此外,A公司对创新过程也提供相应的激励体系支撑,创新过程的激励主要有:(1)创意奖励。对员工提出的创意,应实行即时奖励,只要员工的直接上司认定创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即可立时给予奖励,奖励包括荣誉奖励及物质奖励,奖金额度见激励制度细则。(2)项目创造奖励。可计算实际经济贡献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技术转让及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所得净收入提成,也可以根据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新工艺商品化的新增净利润提成;难以直接计算经济贡献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集团技术评价体系做出的价值评估获得项目成果奖励;项目组内则根据参与人员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3)技术创新奖励。在日常工作或项目工作中获得具有极大经济价值专利或技术突破的员工,公司将视其创新价值的大小给予单项奖励。
2.5A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实施效果
由于其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和独具一格的“集中管理、分布研发、分布制造”的研发生产体系,通过制造技术、产品技术成果的共享和联合研发将各企业技术中心的纳入了集团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来源。在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上,通过技术人员的宽带薪酬体系、双向职业发展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手段不断牵引和激励技术人员推陈出新,并在广大员工中营造出了创新无限的氛围,通过每年一度的创新大会、创新工程计划、集团技术攻关计划、卓越技术中心等创新活动,鼓励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奖励重大创新成果。截至2011年,A公司共奖励技术创新项目800多项,许多项目处在国内外领先地位,有力地支持了业绩的持续增长。A公司还非常重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积极同大学、研究所、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并逐渐由行业先进技术的研究辐射到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价值提升。
3关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强调创新战略的顶层指导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领导层积极的创新意识密切相关,需要在领导层面构筑“创新领先”导向的企业经营战略和创新战略,开展对行业内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深入研究行业特点、产品需求动向的变化等深层次技术问题,在顶层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3.2创新体系是创新过程的支撑
现代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成果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往往需要多个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这就需要专门的组织来维持其运转过程;加强突破性创新的思维方式的培训,倡导和推广主动研发产品引导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从客户使用角度和技术发展角度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企业考核体系对产品技术进步设置目标要求(如重大技术进步成果数量等),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现有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进行调整,奖励政策向重大创新产品倾斜,对重大技术进步进行引导。
应用石油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行石油开采和利用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顺应市场经济潮流的必然趋势。
1工程概况
七里村采油厂现有生产井近5000口,开发面积293平方千米。在开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对寨子沟西区的长6表外储量油层进行了处理,部分表外储量油层在试采过后出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如2011年以岩心为依据对郭016井长6表外储量油层(厚度小于2米且计算储量未计算在内的油层)进行试油,初周月产油96吨,效果好;2012年选取与郭016井表外储量油层曲线特征相近井郭712进行试油,初周月产油30吨,效果较好。但这类油层利用现有的解释技术难以识别。本项目通过对寨子沟油区的表外储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试油成果,对曲线特征进行总结,确定表外储量油层的顶底界面,形成系统的解释技术,并搞清表外储量油层潜力,指导表外储量的勘探开发,为后续研究工作打好坚实的地质基础。可以从标志层、测井曲线特征,沉积厚度,沉积旋回三个大的方面对七里村油田长6地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建立表外储层小层单元含油饱和度、孔隙度砂体等厚图,研究表外储层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厚度等平面展布特征。根据单井解释结果,研究工区内表外储量油层的平面展布特征,绘制工区长6表外储层砂体的展布图,孔隙度平面图,含油饱和度平面分布图,油藏剖面图,综合利用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对工区内表外储量油层进行潜力预测和初步计算,计算出工区长6表外油层的储量。
2勘探技术创新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2.1物探技术创新的应用物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应用广泛,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震勘探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设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将会实现油田生产运作的电子化管理,可以对石油的开采利用进行全方位的实地监测;随钻地震成像技术能够对整个钻井过程进行高分辨率的可视化监控,为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勘探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这些勘探技术的创新都为降低石油地质勘探成本发挥了重要价值。2.2测井技术创新的应用测井技术可以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测井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实现测井技术由数据型向成像型的转变,使得测量数据的传输更加快速便捷。近年来,核磁共振、快速平台技术、随钻测井技术、套管技术等创新性测井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应用广泛。2.3钻井技术创新的应用以往各国普遍采用的钻井技术是欠平衡钻井技术,虽然在枯竭油层的油气开采工作中优势明显,能够减轻对地层的损坏,避免钻井过程中出现卡钻、遗漏问题,有助于钻井效率的提高,但是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较多,操作技术复杂,且在安全和防腐工作上还有待加强。近年来,钻井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在开发和建设油气藏的过程中效率极高,显著降低了钻井作业成本。
3勘探技术创新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前景
3.1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该技术根据含油气系统的知识体系原理,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直接清晰还原油气的形成和分布过程,通过定量控制模拟出源岩圈闭的整个成藏过程。这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勘探应用技术,目前正处于数据模拟和实验结合的攻坚阶段,对于油气勘探方向、区带和资源评价以及勘探目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3.2勘探目标与资源的一体化评价技术该技术的评价方式建立在石油企业的正确投资决策战略上,可以实现临界参数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学选择,形成自身独特的评价决策技术系统,充分适应石油地质勘探市场需求,有助于勘探的高效化。3.3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当代地层学和油气勘探理论,适用于油藏描述、盆地分析以及储集砂体的预测,实现了勘探技术的商业化价值。
4结束语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缓解石油资源紧缺的压力,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开采成本。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勘探技术创新工作,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4—4914(2012)06—255—02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后,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如何?我国企业能否与外国企业抗衡?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指出有效路径。
一、企业发展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资源配置与市场需求统一而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特殊性、相融性与价值可变性等特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要素。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后,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加严峻。迎接这种挑战的根本办法是强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机制乏力。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机制,严重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科技创新滞后制约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一是对市场反映不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不紧密;三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机制乏力。我国企业也普遍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机制。一是依靠资金投入提高竞争力的经费不足,企业的投资创新原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二是竞争手段少,非价格竞争乏力;三是缺乏一个长期的企业战略规划。靠价格策略来拓展市场空间也不能适应目前消费者的选择心理要求,不了解用户、竞争对手、竞争格局及市场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在一些浅层次上竞争,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无战略经营意识,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忙于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沉浸在具体的经营事务,不能从长期的战略角度来驾驭企业,捕捉企业发展的增长点,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而如何深入探讨企业成长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便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与发展阶段
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了综合性、实用性、回归性探索的阶段,促进了技术创新理论对技术创新实践的指导,增强了技术创新理论和研究的生命力。
技术创新的特征是:
1.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我国的一些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不能变成生产力,不能占领市场,并不一定是科研成果不过硬、不成熟,而是与现实市场需求不吻合。
2.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取得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相关的,即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但也不绝对,科技水平高,不一定市场竞争力强,因为决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一定都是技术水平高的产品。
3.技术创新除产品、工艺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
4.技术创新必须依靠企业家,因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只有企业家才可能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从操作层面而言,技术创新一般须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新思想的形成。即创意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创新技术的获取。创新技术的获取也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二种是企业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合作创新;第三种是从外部引进先进技术。生产技术创新的第三和第四阶段,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组织、管理阶段,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基本要素的投入与组织管理。
三、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路径。而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现象是技术创新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许多中小企业停留在跟进模仿阶段,大多限于仿制或低水平开发、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形成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建立具有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的新型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参与分配,对业绩突出的技术骨干采用股权、期权等各种激励方式;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要通过技术入股、岗位工资和建立重大奖励项目等多种分配形式,充分反映和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要明晰产权关系,变革企业治理结构,在企业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二是要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网络,将科研、培训和开发等关键环节整合成“技术创新链”。
3.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根据技术创新的方法,人们将技术创新分为三种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这三种创新模式各有优缺点,采用这些模式也需要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上既要尊重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在采取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的同时,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有选择地加强自主技术创新,不仅是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同时对我国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企业发展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特殊的意义。
4.健全技术人才支撑体系。技术创新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一是要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吸引机制,要以体现人才价值、知识价值和科技成果价值为原则,鼓励、吸引科技人员加入中小企业队伍;二是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对企业各层次人员学历教育、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引导企业在职工教育和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把企业办成学习型企业,足额提供教育培训经费;三是进一步搞好中小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建立配套完善的人才服务机制,加快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一、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简介
1.物探技术
在石油地质勘探的发展过程中,物探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的领域中,在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震勘探技术是指对地下地质进行人工地震波(也称为弹性波)勘探,这个技术的产生,为石油产量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技术的发展,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地震反射技术、数字地震技术、三维地震技术等多项新技术,这些新型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的历程中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针对地震勘探方式的各个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水平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2.测井技术
测井技术已经不能仅局限于过去的水平,因为目前对于油气的勘探已经有了新的形势。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为测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如电子、机械、计算机、通信等技术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目前的石油地质勘探的快速发展形势下,对于测井数据进性采集处理等也取得了巨大成效。现在,测井设备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成像测井仪已经逐渐取代了数控测井仪器,成像测井仪相比较于数控测井仪更具有优势,传输数据的速率更高,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测量数据。成像测井仪下井后能够结合更多的井下仪器,仪器具有多个检测器,井眼的覆盖范围更大,用于成像测量:该仪器无论是采样率还是分辨率都会更高,探测的深度也更多。测井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城乡测井技术,还在核磁共振、套管等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测井技术在现如今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3.钻井技术
在石油工业的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钻井所花费的成本是最多的,大约占总成本的50%~80%。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节约石油工业的成本,国内外的诸多技术人员都在对新型的钻井技术做出研究和探索。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在不断的研究新型的钻井技术,加拿大研究人员研究出了欠平衡钻井技术。该技术可以减少地层损害,提高机械钻速,并坚持克服漏层,对开发估计油井有着很大的作用。欠平衡钻井技术相对于常规的钻井技术还是比较复杂的,除了要在设备上增加更多,还要注意钻井过程的安全和防腐工作,总的来说还是相对困难的。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大位移钻井技术,但是在90年代,该技术才得到快速的发展。近海油气田和陆上油气田的开发主要使用大位移钻井技术。
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创新与发展探讨
1.利用计算机模拟,提高勘探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计算机技术也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中来,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中,三维地震建模方法和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型的科学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全球卫星定位、地理信息定位灯都对石油地质的勘探起着重要的作用。石油系统将碳氢化合物的形成、迁移和积累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应用,从而改变了以往孤立地研究每一个单一的局面,形成条件预测油气分布区,并体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装置。新型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卫星定位、地理信息定位能够确定位置,进而做出地形模拟,这样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就会更加容易进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膨胀套管技术,降低勘探成本
常规钻井入井套管尺寸是固定的,从井口到油层的大小是递减的。当地下的大小随着深度变化而受到限制时,是无法到达油层的。壳牌研究中心最近开发了新的技术,就是膨胀式套管。膨胀式套管的直径最大可扩大到原来的2倍。有了这样的设备,人们在遇到复杂的井下情况时,就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了。除了解决这一问题,膨胀套管技术还可以让井眼向下的延伸更加统一,使钻井的上下直径相差不多,这样一来,钻井深度就可以增加,套管的成本就会降低,这样,整个钻井的成本也会减少。我国的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都已经应用此技术。
3.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加强石油地质勘探的实效性
针对石油地质勘探的技术进行加强研究探索,尤其是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和表征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技术等要加强研究。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实现物探技术的实际应用。对于石油地质勘探的方法和技术,我们还有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将会应用到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当中来,只有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该领域才能不断的进步和提升,这样,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领域才能快速的发展其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由于产业结构是决定一国出口结构转变的根本因素,技术创新通过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带动了一国贸易出口结构的优化。许多理论都验证了这一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了贸易的产业组成从而影响了各产业和各国的增长机会。dosi,pavitt和soete,(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krugman,(1995);lall,(1992,2000)等都指出:产业间知识创造和技术积累的性质差异会导致各国技术能力的特殊发展,从而对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narula和wakelin(1995)指出: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分工模式,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一国技术能力的产业构成以及各产业知识和学习的累积效应及路径依赖有关。busson和villa(1997)认为:当一个国家在世界需求旺盛的产业中通过技术进步占据有利地位时,这种产业间的贸易和分工就会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随着这个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就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次,当一个国家发展了产业内贸易时,就能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从而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转移。
美、日两国作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不同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转换过程,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其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对这两个代表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创新、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竞争优势的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探源,具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所以,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贸易结构演变和贸易竞争优势差异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一、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
1.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的增长情况
从1989年—2003年,美国服务业r&d经费年均支出增长率达19.7%,而制造业r&d年均增长率仅为3.4%,制造业中各具体产业的r&d经费年均增长差异较大。美国r&d的产业分布具有明显的产业升级特点,即: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r&d经费增长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多的r&d经费流向了高技术服务业,如:服务型的研发活动和计算机咨询、软件开发和服务等行业。从制造业看,虽然整体的r&d经费增长较为缓慢,但是其中的高技术产业或中高技术产业却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如:精密仪器、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和电力、非电力机械等。美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使得印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应的r&d投资也增多。而美国制造业中r&d增长速度较慢的是纺织品、非金属矿业、贱金属等传统产品,美国r&d产业分布充分说明了美国产业结构软化和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原因。见表1和表2。
从日本看,1989年—2003年间,日本服务业r&d年均支出增长率高达92.1%,但是这是在日本服务业的r&d投入基数极低的基础上增加的,(1989年—1994年累计只有52.6亿美元,同美国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因此尽管从1994年开始,日本加大了对通讯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但是同美国的差距依然很大。日本制造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6.7%,几乎是美国制造业r&d经费支出增长率的2倍,这反映了日本对于制造业的重视,也说明了相对美国而言,日本制造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制造业看,两国的r&a
mp;d投入都避开了市场需求增长率较低的传统产业,如:石油开采和提炼、纺织品和服装、非金属矿等。但是,美国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和汽车业的r&d经费支出在国内都是属于相对增长较低的产业,而这两个产业在日本是相对增长较快的产业,这说明美国的研发更大程度上是放在服务业等软产业的开发上,而日本还是体现在硬件制造和传统产业上。见表3和表4。
2.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累积额的比较
从1989年到2003年间,美国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其次是高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通讯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仪器、医药以及两个中高技术产业:汽车和工业化工,这反映了美国产业的研发态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日本从1989年到2003年间,r&d经费支出最多的产业是通讯与电子设备,达1244.7亿美元,这反映了日本对电子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但是,日本其他支出r&d经费较多的产业多为中高技术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工业用化工、非电力机械等,这说明日本产业的研发态势基本上处于由中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过渡阶段。
二、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1.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的介绍
该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保持不变,则该国的贸易竞争优势也保持不变;而如果该国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发生变化,表明其贸易竞争优势发生了变化。对这种出口份额增长(下降)的变化率进行分解,可得出影响出口份额变动的因素,并从中把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取出来。
tysynski于1951提出了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s model),将出口的增加分解成数项不同因素的效应,并认为要排除商品结构效应、市场增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才不会高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后来,de.vries(1976)、richardson(1971)、learner e.e and stern r.m(1970)、fagerberg and sollie(1987)、hiroya ichikawa(1997)、laursen(1998)等人对cms模型的方法和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完善,使该模型能很好地对一国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结构性分解。本文在借鉴laumenl998年结构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cms模型的进一步变型;把影响一个国家出口份额变化率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1)初始贸易结构效应(st效应)。这个效应反映贸易国在初始年份是否处于有利的专业分工模式,如为正,则为正确有利的分工模式;如为负,则表明该国初始年份处于不利的分工模式。(2)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sme效应)。这是一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具有进入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则表示该国进入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的能力较弱。(3)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gae效应)。这是一国退出市场衰退产业的能力,如为正,表示该国能较快退出衰退的行业,而把更多资源用于新兴产业,正值越大,这种能力越强;如为负,表示该国退出衰退行业的能力较弱。(4)市场份额效应(sh效应)。该效应反映一国在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出口数量份额的增加或减少对总体出口份额的影响。
出口份额的分解公式为: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的比重)
(代表一国某一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该产业的出口比重)
(代表世界该特定产业出口占世界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
xij代表j国i产业的出口额
则: (1)
对进行扩展,可得:
由(4—2)变换,可得:
把(4-3)中的变换成两项,以反映两个方向的变化,得:
其中:
:代表市场份额效应
&
nbsp; :初始结构的市场
: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同样,也可把一国r&d支出占世界r&d总支出的份额进行这样的分解:影响一国技术份额变化的因素,一是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通过专利或研发活动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的多少;二是一个国家初始产业分工所体现的技术机会的状态;三是一个国家进入高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四是脱离低技术创新机会的产业的能力。
令:(代表一个国家的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代表某国某一特定产业r&d经费投入占世界该产业全部r&d经费投入的比重)
(世界该特定产业r&d投入占世界全部r&d投入的比重)
rij:代表j国i产业的r&d经费投入额
则:
其中:
:r&d投入份额效应
:初始r&d产业结构效应
:r&d投入市场增长适应性效应
:r&d投入市场衰退适应性效应
2.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按《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定义,研究与发展(r&d)是“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带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知识,是技术变革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研发投入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点和根本保证,所以,各国都将研发投入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许多学者也通过选取r&d经费投入指标来反映一国的技术创新努力。本文用oecd国家各产业(按isic产业分类标准)的r&d经费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出口业绩的指标选取,本文用相关国家各产业(按isic分类)出口市场份额作为指标,因为出口市场份额反映了一国产品出口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基期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报告期的数据选择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的平均投资额,之所以选择这些年的数据,原因在于:(1)由于目前按产业分类进行r&d经费投入进行详细统计的最好资料来自于oecd对其成员国的统计数据库:oecd:“analytical business enterprise r&d database,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但是2006年出来的统计数据库最近的资料为2003年的数据,考虑到2001年后以美欧日为代表的科研和贸易大国的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和波动,一些数据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国家产业的研发能力,所以,选择了1999年、2000年、2001年的平均数据作为报告期指标数;(2)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时间跨度,正好是美、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大变化的时代,也是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受到极大重视并引起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年代,所以,基期的数据选择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的平均r&d投资额作为指标数据,大体能反映这些国家技术研发和贸易竞争优势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特点和动态变化趋势;(3)为了缩小单个年份由于波动造成的数据失准,本文以1988年、1989年、1990年和1999年、2000年、2001年两个三年的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作为比较的标准。(4)采用oecd各国作为分析的基础,主要在于这些国家的r&d经费投入和出口额分别占到世界总额的80%以上,以这些国家的数据分析,不会对结果真实性产生实质的影响。
3.对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分解
根据固定市场份额模型对oecd国家的r&d投资额及市场出口份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主要发达国家的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三、美日两国研发投入与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性因素对比分析
由表6和表7可看出,基期(初始
年)同报告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美国r&d经费占世界全部r&d经费的比重上升了6.13%。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美国r&d经费份额上升了2.03%;由于r&d经费投入初始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r&d份额提高了1.60%;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值,说明更多r&d经费投入到高速增长的产业上去,从而使其r&d经费份额上升了1.00%;在脱离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说明研发经费减少了对传统低附加值产业的投入,使得其r&d经费份额提高了1.5%。从外贸出口看,报告期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比基期上升了7.33%。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美国出口份额上升了4.8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美国贸易份额提高了2.76%;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美国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了0.46%;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美国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0.13%。
日本方面,报告期同基期相比,从r&d经费投入看,日本r&d经费投入占世界全部r&d经费投入下降了9.68%。其中,由于各产业r&d经费份额的变化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3.7%;由于r&d经费初始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性,使日本r&d经费份额下降了2.8%;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产业方面,日本负值,使r&d经费投入份额下降了1.57%;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负,说明同美国相比,日本有相对较多的r&d经费投入到低附加值的、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的产业中,使得其r&d经费份额下降了1.61%。从外贸出口看,同期,日本贸易出口的市场份额也下降了31.1%。其中,由于各产业出口份额的变化使日本出口份额下降了32.9%;由于初始贸易结构的合理性,使日本贸易份额上升了9.01%;在进入高速增长的出口产业方面,日本为负值,使其出口份额下降8.89%;在脱离逐渐失去市场的产业方面,日本为正,使得其出口份额提高了1.71%。
四、美日两国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性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64-03
*本文为2012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为:SKL-2012-763 。在日益强调科技创新的时代,科技创新主体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更加突出,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创新性信息资源的支撑和保障。高校图书馆是创新主体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拥有科技创新的馆藏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优势,对地方科技创新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高校图书馆通过直接参与科技创新,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功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担负起信息保障的角色,为高校和地方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1高校图书馆对地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走向高速发展的轨道,建立了虚拟信息资源并形成了资源共享,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使文献资源结构合理,具备综合性和个性化服务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利用在创新信息支撑方面的优势,密切结合地区特点,为生产、科研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强化知识在科技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高校和地方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创新的新形态。高校图书馆在地方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基础保障作用、源头作用和导向作用[1]。
1.1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作用
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为基点,借助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构建高校、社会和科技情报所三位一体的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整合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形成强大的资源库。从资源看,高校图书馆拥有比较齐全、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和电子文献数据库,利用馆藏资源具有知识密集、学科系统性强的特点,收集科技成果信息,建立规范化的科技成果信息库,及时整合各学科的科研成果,扩大区域间的科学交流,准确把握现代科技领域的反应能力。从人力资源看,高校图书馆拥有专业的信息检索队伍,较高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较强的挖掘和开发文献信息的实践经验,他们能结合科学研究的需要开发出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在信息资源的采编、检索、筛选及传递等方面实力强,效果显著。从技术上看,高校图书馆能够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无论是从对新技术的引进和采用方面,还是从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信息利用等方面,高校图书馆都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2] 。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地方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1.2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
科技创新是在一定知识条件下进行的,高校图书馆必须拥有较多的科技创新知识才能增加科技创新成功的机会。要真正从源头上满足不同时期科技创新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调研地方科技信息需求,分析各行各业科技创新对信息需求的类型和特点,拓宽知识搜集的渠道,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人才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整合后的优势,变拥有为付出,变静态为动态,变分散为整体,变自足为共享,有目的地建立信息需求数据库,把有用的知识聚集起来,以满足科技创新主体的需要。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减少科研人员获取文献资源的时间和成本,把握最新的科技信息动态,从源头上发掘科技创新的新思路,真正起到源头保障作用。
1.3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
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地方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应根据地方科技创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结合当前研究领域出现的科学分支、交叉学科、专业与专业的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对科学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选准信息存贮点。紧密地围绕科学发展的前沿,围绕地方科学技术的主要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找准服务方向,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对地方科技的辐射作用、引导作用;积极开发地方科技资源、汇集科研成果,开展专题专项跟踪服务、个性化服务、推送服务、导航服务,引导科研人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产生创新观念,走上知识创新的道路,形成一批新的、有价值的科技成果。高校图书馆要与地方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框架,构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新体系,制定战略伙伴合作协议,形成科学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使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中起着传播知识的中枢作用和导向作用。
2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的主要路径
2.1参与高校科技创新
高校科技创新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校科技创新能否高效地运行,图书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独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是高校科技创新所必需的要素。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科研信息、科技查新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科研信息资源和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与完善适应本校科技创新需求的专业知识平台和构建适应本校科技创新需求的专业知识网络体系,建立以高校专业知识为重点,与信息传递相结合的知识平台,通过专业知识平台构建面向教师和学生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动态的、全面的、整合的、结构化的、存取利用方便的教学、科研与学习信息资源体系,为师生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和专业支持。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高校科技创新中,实施学科化服务,加强与用户的联系,通过调研与互动,分析师生使用数据资源的情况,进行知识捕获、分析、重组、应用过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利用智能技术、信息挖掘技术、门户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等,开展网络智能知识服务模式等[3] 。实现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变。
王建红: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的优势与路径研究*王建红:高校图书馆参与科技创新的优势与路径研究*2.2参与企业科技创新
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地方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缺乏大量广泛的情报信息和技术成果,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常常受阻于信息的匮乏,难以进行合理的项目与技术的选择。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4]”由此可见,新规程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这一特定时代的新的定位,它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还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企业作为高校图书馆间接或直接面向的社会服务对象群体之一,理所当然应该纳入其服务范畴。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三向联合,打造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尤其要着重收集区域内经济与产业政策信息,开发、建立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经济专题信息库,为企业的信息服务提供源头活水。其次,为企业成果转化服务。企业的创新有两个基本的动力源,一是企业自主研发的驱动,一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在为企业自主研发服务的同时,更要注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图书馆应与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联合,推动高校与政府、企业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共建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共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室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将散存在高校的科研成果信息有效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统一的资源体系,实现企业需求和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全球信息网络,保障企业自主创新走向国际化。国内外、国际间的图书馆联盟和协作网络集成了全球资源系统,蕴藏着巨大的知识、信息和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应以全球信息网络系统为依托,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球信息资源的巨大优势,保障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化。
2.3参与地方科技创新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地方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已经具备了服务的能力和条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虚拟信息资源并形成了资源共享,使得信息咨询服务对象全球化,使得读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另外,高校图书馆还能够密切结合地区特点,提供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文献资源,使得高校图书馆扮演着地区活动中心、情报中心、学习中心等多种社会角色。
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地方智库的作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到地方科研课题的论证、查新、鉴定及成果推广活动中去,提供研究课题的发展动向,帮助科研人员借鉴别人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劳动, 加速科研进程。组织专家学者协助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地方科技创新发展战略[5]。
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为社会培养多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场地及馆藏文献,又在拓展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3面向地方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团队建设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这就是说,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能否组织一个优秀的信息服务团队,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资源,更是科技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对郑州大学、武汉大学等二十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公函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有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信息服务团队,高职称的居多,80%以上的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且大部分图书馆都兼备文、理、工学科的学术背景以及具有外文能力的人才。可见,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团队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以及职称结构等都相对较高,对于文献的检索能力和信息的识别能力是较为突出的。图书馆还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和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综合分析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的信息服务团队。这样的信息服务团队,有能力为科研一线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6]。当然,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无法独自完全满足地方科技的一切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和社会科研的人力资源,共同构建高校、社会和科技情报机构三位一体的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咨询专家库。高校图书馆协同高校的专家参与到科技创新当中的相关企业、科研单位或者是其他组织机构,组织高校的专家与社会科技人员互相交流,座谈、研讨,有效地把高校专家、社会科技人员和图书馆参考馆员三者联合起来,为地方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吕祥乾.从高校科技创新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J].管理论坛,2011(3):82.
[2]贺梅萍,石德万,莫崇菊.基于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1(3):42-44.
[3]刘玉梅.面向“校企联盟、科技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0(7):86-88.
[4]董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