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7: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后勤管理的工作职责,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引言
在企业实际发展期间,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应当树立正确观念,明确各方面工作要求,逐渐提升管理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明确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加大工作力度,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行政后勤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
某企业在行政后勤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安排3名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4名管理人员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同时,还要完成资源整合等任务,能够体现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要求,逐渐提升自身工作效果。第一,含义和内容。行政后勤管理主要是针对行政方面的工作开展管理活动,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主要为:行政后勤管理、人力资源行政后勤管理等,与企业的发展产生密切联系,关乎企业的长远生存。因此,企业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根据行政后勤管理特点等,制定完善的制度,以此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求。第二,重要性分析。对于企业行政后勤管理而言,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对后勤资源进行分配,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完善管理体系。首先,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职能作用,对物质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提升各类资源的调整效果,为企业经营与生产等提供物质方面保证。其次,企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逐渐提升资金管理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有利于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将责任制度与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通过职责的明确,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或是惩罚,逐渐提升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专门的管控机制,逐渐优化工作体系,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3工作需求
3.1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机构需要为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使其承担工作职责,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在宣传教育的情况下,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达到预期的行政后勤管理目的。
3.2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企业在行政后勤管理期间,应当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服务工作,主要因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一些管理人员只重视自身工作的完成情况,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难以提升自身综合工作水平,导致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在此情况下,企业行政后勤管理机构就要为工作人员树立服务意识,使其耐心执行工作,端正自身心态,做好本职工作。
3.3适当的变通能力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关注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使其根据自身工作要求,建立先进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利用现代化行政后勤管理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明确服务内容,指导管理人员细心的参与相关活动,端正自身心态,更加重视自身工作,逐渐提升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增强后勤管理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满足当前发展需求。
3.4完善的思维能力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通过合理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管理能力,主要因为企业后勤行政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广,较为全面,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明确工作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3.5较好的沟通能力
企业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应当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对各类信息进行反馈,将自身作为整个企业的联系纽带,为各个部门提供高质量服务。在此期间,应当对行政工作进行全面的协调与沟通,逐渐优化行政后勤管理方式,建立专门的管控体系,加大管理力度,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同时,后勤管理人员还要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相关沟通与协调活动,明确相关工作原则与要求,提高信息资源的流通效率,满足当前工作需求。
4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自身工作重要性,建立先进的管控体系,逐渐提升自身管理工作效果,通过合理的方式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4.1确保基础建设
在后勤管理期间,应当重视基础建设工作,明确自身工作原则与要求,树立正确观念。首先,企业应当充分落实基本方针与政策,加大行政后勤管理力度,树立全局服务的观念,在指明工作方向的情况下,建立集约化的管理机制,以此提升自身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其次,要明确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标准与规范,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在提升自身管理工作质量的情况下,优化发展体系。最后,在企业行政后勤管理期间,相关部门应当强化工作力度,建立先进的组织机制,对各类基础资源进行配置,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对各类管理方式进行改进,逐渐提升工作效率,加快其发展速度。
4.2加强行政后勤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当提升管理水平,创建先进的管理体系,明确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团队管理工作水平,满足相关工作要求。第一,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关部门应当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提升其专业技能,满足工作要求。在此期间,不可以聘用兼职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求其全职工作,使其能够认真参与各类项目,提升其管理能力。同时,还要阶段性的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更好的执行相关工作,另外,还要提升其工作驾驭能力,根据行政后勤管理要求等,对其进行全面处理,明确工作职责,提升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第二,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案。企业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案,重点设置相关工作目标,提升考核评价工作可靠性与效果。在评价过程中,还要明确相关考核内容,例如:对管理人员进行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考核,逐渐增强其工作效果。为了提升考核评价工作公平性,应当制定动态化监督方案,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第三,完善相关政策方案。在行政后勤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做好研究管理工作,充分落实相关政策方案,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对工作形式进行规范,深入探讨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内容。第四,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在行政后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加大管理力度,明确各方面工作职责,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5结语
在企业行政后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建立专门的行政后勤管理方案与体系,加大工作力度,逐渐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使用现代化工作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张素荣.浅析行政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2016(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79-03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最早源于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它是分工的细致化、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人性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即: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规范化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为主要目标,从而实现组织活动各要素和组织目标高效精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完善制度、严格执行、有效监控、快速反馈、及时纠偏”。[1]
二、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近年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作用已经得到高校后勤管理者的普遍认同。在高校后勤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将后勤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不仅有助于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而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和执行力。
1.是推动后勤改革、适应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国际化”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趋势。作为“985”工程建设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要实现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必须要有一流的后勤服务作为保障。那么,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和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便是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的有力保障。因此,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后勤自身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创建“一流后勤”、适应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增强务实性的必要手段
精细化管理要以最经济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在后勤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把管理由大事精细化到小事,再由小事精细化到每一个细节,精细化到日常管理链条的每个环节上,有利于把后勤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
3.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师生同样也不例外,作为被服务对象,他们对后勤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服务态度、服务细节及服务权益等。因此,加强高校后勤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十分迫切。只有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满足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我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举措
1.以制度化推进精细化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高校后勤要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建章立制,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校后勤管理处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1)编制后勤基础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我校后勤管理处在全后勤范围内开展了以部门“定岗、定量、定员、定酬”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资料编制工作,全面梳理了各部门的业务总量、工作流程、操作规程、用工规模及基础资源,细化了各部门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其工作内容框架包括10个主要方面:综合办公、采购、财务、监控、维修、餐饮服务、大库管理、宿舍管理、主食加工和职工教育,每一项内容之后又附有详细的工作职责。对于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的食堂生产加工,我校进一步制定了细致的流程图,确保了餐饮服务的卫生、安全和工作的程序化,见图1。
(2)制定服务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评估和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我校后勤管理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学校要求,结合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勤服务质量标准》。该标准包含“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质量标准主要依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对其工作提出更加细化的要求,约束各项工作的执行程序和质量;评价标准侧重应用量化的指标评估各部门各项工作的完成效果。以绿化中心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养护”标准一项为例说明如下:
可以看出,绿化中心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对绿化养护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为各项工作提供了详尽的实施细则和严格的标准,也为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3)细化后勤干部、职工考核管理办法。我校制定了《后勤科级干部考核办法》、《后勤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学生公寓楼长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的考核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实施均以细化对员工管理、促进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升后勤人力资源水平为核心目的。
后勤各项考核管理细则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相关办法的约束和激励下,无论是后勤干部人员、还是广大职工,都在工作中增强了动力、提高了责任感,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可见,细化考核和评价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方面,是提升后勤人员素质的重要保障。
2.以信息化推进精细化管理
(1)创建“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我校“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是后勤管理处以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互联网为技术支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该服务平台包括信息填写、答复列表、查看留言、办公电话、常用电话和通知公告六部分;其作业流程为:信息登记信息审核信息分派信息处理反馈处理结果答复服务对象服务跟踪调查处理结果评价。具体来讲,平台对通过服务热线电话、留言板留言、领导信箱等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审核、受理,按照部门工作职责分解到相关服务部门进行处理,在通过网络分派任务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和部门领导注意查看;部门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反馈到平台,管理平台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服务对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电话回访;对处理结果达不到《后勤服务质量标准》的,返回相关部门进行重新处理,直至达到服务质量标准为止。
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整合了服务资源,细化了服务行为,全面提升了后勤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全校师生提了更优质、快捷的服务。
(2)构建“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是我校数字化学生公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向全校学生提供详尽的楼宇住宿信息和优质、高效、快捷服务;同时,该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服务流程透明化来加强内部监管,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
“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公寓资源管理、住宿日常管理、宿舍资产变动管理、保修管理、计划外人员住宿管理和宿舍查询统计六大功能模块。在校学生通过登录系统可以进行宿舍信息的查询、宿舍入住申请、换宿申请、退宿申请,并可以提交宿舍已损坏物品的报修申请;管理员进入系统后台可以对学生公寓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包括公寓信息、寝室信息、报修信息、学生住宿资料以及缴费信息等。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寓信息的管理效率,推进了公寓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自动化。
3.以加强监督保障机制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
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后勤管理处制定了《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监督检查频次、考核评价办法、奖惩标准、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有效地保障了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到位。主要措施包括:
(1)开展定期检查。后勤管理处设有“质量监督科”,专门负责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为后勤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质监科每个月对后勤各服务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细致地检查,对重点服务单位、服务对象关注度高的服务项目每两周检查一次,对于阶段性的重点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对于服务对象投诉逐一进行调查核实。这种有层次、有重点的质量检查和监督机制,对于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保证和提高后勤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进行学生接待。后勤管理处每两周在学生集中的地方如学生食堂进行一次学生接待,零距离了解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方面的疑虑和政策。不定期在学生区进行“处长接待日”活动,就后勤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集中接待受理。学生接待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后勤服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需求,完善后勤工作,增强了学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
上述监督约束机制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后勤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切实提升了后勤服务的整体水平。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我校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背景下,学校后勤管理处以精细化为目标,从制度化、信息化、监督机制等多个方面促进后勤的精细化管理,为实现高效、有序、优质的后勤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取得了良好成效。
首先,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后勤11个分中心均严格按照《后勤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标准,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计划、提升工作绩效,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学校年终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学校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从2010年的58.5%提高到了2012年的85%。更重要的是,“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运行,促使后勤服务工作更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师生的多样化需求,也大幅度提高了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使后勤管理朝着现代化、精细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其次,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以“后勤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例,平台自开通以来,有效地发挥了“一站式”服务的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年访问量达10万余人次,审核、回复各类信息3000余条。平台运行以来,后勤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速度与质量显著提高,各中心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这种虚拟服务模式,能够在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基础上,达到同等质量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此外,“学生公寓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彻底改变了公寓管理人员传统的账本化的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宿舍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用工人员,对后勤节约用工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精细化管理使后勤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认可,服务工作满意度稳步提高。在各项工作中,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求能够以最快速度反馈到后勤管理处,后勤工作人员又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予以回应。这种有效且高质量的工作模式使广大师生享受到了更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后勤服务中心也力图通过精细化管理建设,取得更多成效,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为学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做好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163-02
作为小学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后勤管理不但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与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联系。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对人进行管理,还需要对财物进行管理,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多变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显然提高了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给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小学的后勤管理并没有直接涉及相关教育的问题,因此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后勤管理的重要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对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功能与职责予以重新审视,更新管理理念,从而为小学教育教学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环境条件。
1 后勤管理的功能
首先,后勤管理能够为小学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也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让师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学习中去。
其次,后勤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良好的后勤管理,能够极大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置身于良好环境当中的教师,能够很好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促进其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性。
再次,后勤管理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序、怡人、健康的校园环境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让整个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优质的后勤服务、完整的校园配套设施也将在无形当中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加强小学后勤管理的措施
合理制订后勤工作方案 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指导,工作方案能够有效地为具体的工作指明正确的目标。学校应在每一个学期开学之前对上一学期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审查、评估,总结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经验。针对在总结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并制订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案。后勤工作的计划制订应根据上一学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学校的实际状况,细心、积极地听取这些来自各方面的特别是教学一线的意见、建议的对策,从而让工作方案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合理、可操作性更强。工作方案经严格的审核评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方案。
职责分明,优化人员管理 在后勤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做到知人善用,也要做到奖惩结合。对于学校后勤员工,如食堂员工、生活老师、保管员、保安、保洁工、档案人员等,应该将每一个人员的工作范围以及相应的职责进行详细的界定,进行人文化、科学化的管理,在注重加强他们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要细心地关注每一个人员的思想情绪,从而让所有后勤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鼓励和要求后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将学校财产的安全、学生生活的安全、食品卫生的安全以及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与校园环境的美化,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学校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财务管理实现“精细化” 财务管理工作是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首先,对于采购财务管理的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派专人来完成采购的项目,并且要明确采购的渠道,确保采购价格的合理、稳定。其次,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计划处理财务,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该统筹兼顾,在照顾“一般”的同时保证“重点”。不但要让教学工作的需要得到保障,也要充分考虑到经费的可能,将“需要”与“可能”进行紧密的结合[1]。同时,对于那些因特殊情况而需要对支出指标进行追加的情况,应该及时向计财处提出追加支出指标的申请,并上报到校长,由校长亲自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够相应增加支出的预算指标。另外,对于所有财务人员而言,必须做好日常事务工作(即记账、算账、对账、报账等工作),必须坚持“账面清楚、数字精确、专款专用、日清月结”的工作原则。同时,对于资金管理而言,应建立起科学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
提高后勤服务效率 后勤工作直接管理着学校设备、物资、校产、校具的使用,以及有关学生学习、教师工作以及全体师生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资、设备等的保障与服务,要正确处理后勤管理、保障与教学需求的矛盾,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比如学校实验室建设,有的建成后使用频率很低,使用率高又担心出现设备、仪器损坏,维修的费用高。这样的现象使后勤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两难”的局面,不投入又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投入了又担心后期产生更高的资金投入。站在教学育人的高度,积极满足教学发展要求,创造条件,加强管理与维护,与教学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安全应用,减少损耗,强化保障功能,同时促进学校与社会沟通,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共用”。努力降低学校的物资消耗,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率。
规范物资管理 “开源节流”,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应该特别注重的环节。所谓“节流”,一方面是指对物力的节约,做好学校财产的采购、保管、使用以及维修工作。而另一方面是指要对资金的支出进行合理的计划[2]。作为后勤管理人员,应该时刻关注学校财产的使用情况,对学校财产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努力提高各项学校财产的使用寿命,保障学校财产安全,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后勤管理部门还应该制定出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责任到人”的规章制度,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级的财产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登记与考核,发现问题都应该追究到人。通过制度来提高全体师生的财产意识,爱护学校财产,保障教学需求。
3 结语
有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管理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对于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后勤管理方面的财力和物力投入相对较少,这也使得后勤管理始终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勤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2.后勤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
后勤管理专业化的内容不够明确,同时缺乏科学的专业化管理制度,使得后勤管理工作没有科学的依据。
3.后勤管理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医院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科学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者缺乏对医院管理环境的科学认识,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模式的实施都无法与当前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导致医院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下。
二、医院后勤管理运行专业化的策略与途径
1.后勤管理运行要走社会化外包管理策略为了提高医院后勤管理运行的专业化水平,医院需要将后勤管理中相对核心、人力成本比重较高的管理项目交由社会组织或者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完
成,同时以契约的方式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医院后勤社会化外包管理。社会化外包的形式,一般可以表现为契约管理、契约服务、租赁、劳务派遣等,通过社会化外包管理的实施,可以促进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与此同时,提高专业设备的投入,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后勤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院后勤管理中实施社会化外包管理模式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保洁、餐饮、商贸、物资运送等,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后勤项目走社会化外包之路。
2.医院后勤管理核心组织架构的创新
与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相比,将医院后勤社会化外包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社会资源的引进,可以促进医院后勤管理在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提升。而为了保证社会化外包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具有以与之相适应的后勤运行组织架构,因此必须要对医院后勤管理的核心组织架构实施创新。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后勤管理委员会,并且确定相应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要促进后勤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将传统的多个职能科室进行合并,成为一个系统的管理部门,以此来提高部门的执行力,实施扁平化管理,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3.后勤管理与高绩效联动运行
医院与普通的企业、事业单位不同,其在水、电、环境、服务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而且医院的人流量大、环境嘈杂,这些都需要医院具有完善后勤保障,因此后勤管理系统与高绩效联动运行已经成为医院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医院建立统一的IB控制中心是解决医院后勤的系统管理与高绩效联动运行的有效途径。基于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基础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医院把IB中心建设与运行定位在医院后勤保障运行的指挥控制中心,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区域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
in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HE Xia
(Academic Exchange Center,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lso,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aff's working enthusiasm i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anagement of logistic human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 incentive mechanism; logistic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激励机制,也称之为激励制度。它是一种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方式。一般来讲,工作业绩取决于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两大因素。其中,工作能力属于稳定因素,不容易改变,而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激励机制相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有效因素是摆在任何一个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1 激励机制管理的概况
1.1 激励机制管理的方法
激励机制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恰当使用激励机制可以使后勤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激励机制管理方法有很多,下面简要介绍高校后勤管理常用的几种激励方法:第一,情感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是建立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从而使管理者和员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首先,员工只有在工作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尊重,才会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在工作中多给予员工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后勤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多理解和关心员工,当员工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帮助他们。通过这种情感激励法,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第二,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法是指管理者通过预测未来工作的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关的激励规划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而按照目标一步一步激励员工完成相关的任务。目标激励法可以使员工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责任更加具体,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朝着自己的目标稳步前行。此外,目标激励法的应用中,管理者还要注意将员工所获得的业绩与相关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加持久。第三,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通过给员工树立榜样模范,以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向榜样学习。管理者一方面要注意树立的榜样一定要是工作态度认真、事业心和责任意识强,能给大家带来正面的积极作用的同志;另一方面,榜样应切合实际,否则员工会认为榜样是高不可攀的。此外,管理者要注意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信服。
1.2 激励机制的原则
第一,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激励机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如果管理者在工作中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所有员工,那么就会造成一些员工的不满,这将会给管理者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只有让员工觉得自己所得到的报酬是公平的,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人平等对待,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相反,如果管理者在激励机制中没有履行好公平性原则,就会使员工在工作中带有不满情绪,这样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第二,正面鼓励原则。正面鼓励是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工作中,员工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管理者应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渡过难关。此外,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出现某种过错,管理者也不要一味地批评和职责,这样只会让他们的情绪更加低落。相反,管理者应从正面不断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和努力。第三,物质奖励原则。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除了以上情感的激励之外,物质奖励也是相当重要的。物质奖励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但物质奖励一定要把握好度,过多的物质奖励会给高校造成一定的经济困难,过少的物质奖励对提高员工积极性没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根据本校自身的经济实力来制定相关的物质奖励准则。第四,多元化激励原则。激励机制切不可单一,而是要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管理者要按照后勤服务的不同职责和岗位、不同工作年限和级别等来制定不同的激励形式,从而使管理形式更加具有活力。
2 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高校后勤激励机制管理的应用主要是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形式的结合。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教育培训激励
教育培训是每一个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要想持久发展就要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教育培训有助于新员工更快地了解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技能;另一方面,教育培训还有助于老员工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从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做好高校后勤教育培训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培训目标和计划。在制定培训计划过程中,应根据后勤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在培训员工的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有效解决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此外,后勤管理者要注意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将员工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培训和员工的考核激励连为一体。
2.2 文化激励
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都有它们各自内部的文化,高校后勤服务也不例外。一般来讲,高校后勤管理是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构成的。
物质文化建设就是高校后勤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生活上帮助员工解决困难,而且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多鼓励支持员工。此外,管理者还要加强高校后勤的文体服务设施和环境,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他们切实体会到高校后勤管理的人文关怀。
精神文化建设中,提升服务意识、创造真正的优质服务是关键。高校后勤中要注意切实满足师生的需求,一切为高校的工作顺利开展而服务。此外,尊重和培养员工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为高校服务。
最后,制度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管理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整个后勤管理中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相关的条例和制度,才能让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形象、塑造自身具有特色的文化,而且还可以保障高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薪资待遇激励管理
薪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较好的工资待遇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而较差的工资待遇会使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高校后勤薪资待遇主要采用以绩效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效益工资四方面来综合考虑来分配每一位后勤员工的最后薪酬。其中岗位工资主要是通过员工所在的职务、劳动强度和职责等各个方面来定夺。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出勤率、工作态度、工作职责、工作业绩等方面来全面考察。因此,后勤员工要想获得更多的薪资待遇,就要在工作中认真做好以上职责。
2.4 绩效考核激励管理
高校后勤绩效考核激励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能力、业绩、师生满意度等方面的考察,为员工的工资薪酬、培训、晋升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要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而保证整个考核工作得以更加民主和透明化。此外,在通过绩效考核进行岗位晋升的工作中,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选拔出一批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而且还能对其他的员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稳步向前发展。
3 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的问题及思考
3.1 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的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虽然有助于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为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激励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由于一方面高校后勤管理者对内部员工的工作状况缺乏了解,沟通不够,导致激励机制显得十分单一,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另一方面后勤管理缺乏相应的薪酬管理体系,导致薪酬分配不合理,从而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两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后勤管理的激励制度的有效开展。其次,缺乏良好的后勤管理文化。后勤管理文化是影响整个后勤部门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后勤管理文化会严重导致整个后勤人员工作态度懒散、不积极,从而引起高校师生的不满。
3.2 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的思考
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后勤管理中,要正确发挥激励机制的正面效应来为高校服务。在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应用中,不仅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健全的激励管理制度,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激励制度的度和量,严禁过多或过少的激励方法,以免使激励机制失效。此外,高校后勤的激励机制有效应用中同样要注意多关心和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多从正面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得以正常发挥。
4 结束语
高校后勤部门是整个高校的基础服务部门,对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部门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应用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各种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的长处。高校后勤管理者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发挥激励机制的优势,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为高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E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和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的增多,很多高校都采取多校区办学的模式。新特点、新模式的办学模式对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和效益成为高校管理者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服务管理,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和水平,就必须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只有努力推进和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才能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并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来实施,其中涉及到岗位职能的定量、复合、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工作效果的最佳化;二是全过程管理,“精细”表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疏忽,应该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细节管理。
1. 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诸多高校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普遍还存在管理模式守旧、粗放,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给高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走改革之路,把借鉴和引进精细化管理作为改革的方向之一。后勤管理的精细化的优点是使后勤管理者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思路清晰,各司其职,职责明确;有利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理顺管理流程和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有利于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改进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只有引进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把后勤工作做精、做细,打造优质的服务,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2.1更新观念,达成共识
2.1.1后勤领导的观念转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不转变,工作永远无法取得质的进步。因此,要想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后勤形象,保证高校的健康发展,后勤领导首先要带头转变观念,养成“细心、细致”和“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在管理过程防止出现跑(约束不到)、冒(过严或过松)、滴(衔接配合不好)、漏(出现管理盲点)等现象,时时、处处、事事都要“精细”。
2.1.2全体员工的观念转变
后勤工作不仅是部门领导的管理,还需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后勤部门员工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只有每位后勤部门员工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精细化才能落到实处。所以,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进程中,要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让后勤部门员工深刻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核心和灵魂,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既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又对个人自身发展有利,增强精细化管理的自觉习惯,最终实现人人都参与管理,处处都有人管理,事事都见人管理的局面。
2.2细分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2.2.1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杂,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按照“精细化”的思路,将后勤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明确化,科学、规范地把后勤整体工作职责分解到各科(中心),各科(中心)再将职责分解到具体的某个工作岗位,定岗定人,并与各岗位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从而形成“有人在管理,有人担责任,有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2.2健全规章制度,实行工作标准制
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在建立专业化岗位职责体系的同时,必须健全规章制定,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和便于量化考核的工作标准。即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要细化工作标准,制定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让员工清楚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实行工作标准制。
2.3加强培训,提升职工素质
职工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程度,也决定了后勤发展的快慢,因此要重视对职工的教育培训,通过分阶段、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开办全方位的培训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深入,培养后勤职工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其工作执行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领会上级的
意图,明白上级的决策、决议应该怎么执行,执行的过程中该注意什么细节,另外培养职工“微笑服务”、“勇于负责”的观念,也能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
2.4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执行能力
后勤管理过程中,制度、任务的执行者包括管理者和员工。管理者如果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搀杂个人因素,就会对后勤服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能多调查研究,根据职工整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应标准,从基础抓起,逐步提高,考虑到职工的承受强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而员工在工作中对上级制定的政策、决定的执行力高低,取决于员工对管理目标的认同和对细节追求的深入和执着。只有在执行力提高,制度措施合理细化的前提下,精细化管理才能够实现。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执行力,让所有职员明白工作该如何做;不执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承担什么责任。这样每个员工才会依章办事,参照工作标准,不折不扣、尽心尽力地完成本职工作。
2.5加强监督
2.5.1内部监管
后勤集团应设立由学校领导和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有关人员和学校师生代表组成的质量督查组、后勤领导抽查考核小组、监督委员会等,对后勤日常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管理,对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活动实行全面监督,并定期提供反馈信息。
2.5.2外部监督
通过设立服务对象检查评价制度、服务工作反馈制度等,来听取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师生的监督来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管理的水平。还可以定期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所、疾病防控中心等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共同监督、定期抽样检测等,对后勤部门进行监督并提供反馈信息。
2.6科学考评,规范奖惩
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规范的奖惩制度,是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因此,我们在建立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后勤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分类考评、指标定量化等措施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结果进行考察、评估,并将结果与奖惩制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对员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促其改进工作。考核中要做到严字当头、奖惩分明;要做到工作安排到哪里,奖惩就跟到哪里;对于达到目标的给予物质、精神和事业等激励,达不到目标的给予相应处罚,让各部门和职工看到进步和希望,从而不断提升部门及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精细化管理在后勤员工中的落实和推广,促进员工精细化管理习惯的形成。
2.7引入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建立起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后勤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此,大力引进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一个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注重过程控制,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并适合高校后勤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服务标准,确定了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并按照策划实施监控改进的循环原则制订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方法。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使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得到规范,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3.结语
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后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力,可以为打造优质服务后勤创造经济基础;有助于提高后勤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于增强员工的自身学习意愿,提高员工素质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打造优质、高效后勤创造条件。总之,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是增强高校竞争力和生存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煤矿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这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的工作既辛苦又危险,矿工的日常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相关资料表明,每年我国因为矿难事故从而受伤乃至丧失生命的矿工数量日益增加,这就说明矿工的工作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矿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也势必会有所下降。所以煤矿企业更应该注重后勤管理工作,使得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贯穿到矿工的日常生活当中,既可以有效提升矿工的生活品质,确保矿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又可以帮助矿工解决其后顾之忧。针对于此,探究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并且分析其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后勤管理工作是任何企业在正常运转过程当中都不容忽视的环节。而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煤矿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保障工作。开展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矿工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也使得煤矿企业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要求。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可以切实使得企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到舒适感,同时如果可以切实保障员工家属,则可以使员工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避免许多后顾之忧。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作用。
2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与经济效益提高之间的关系
煤矿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表面看是对企业员工基础生活水平的保证,实则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工作与生活的环境比较舒适,并且家人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那么员工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如果企业后勤可以为员工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那么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可以卯足干劲,努力工作。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主要取决于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内部在进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率。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之后,势必会创造更高的价值,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加之企业可以将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必然会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另外,煤矿企业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煤矿企业后勤管理的特点。煤矿企业的主要生产工作都是在地下进行的,这一工作既有危险性,同时工作环境也相对艰辛与恶劣。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国的煤矿企业当中仍然有许多矿工心甘情愿投入到工作当中。这就需要煤矿企业与企业员工进行换位思考,尽可能为员工提供相对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大多数煤矿企业位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后勤管理工作如果可以充分结合员工的需求,那么所进行的服务工作将会更具有目的性。通过解决矿工的衣食住行与休闲娱乐问题,可以保障员工内心处于一种积极工作的状态,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提升煤矿企业后勤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方法
3.1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
要想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后勤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改进。煤矿企业也是市场化运行过程中的一员,所以在后勤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向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迈进。比如按照市场经济竞争与发展要求来看,矿方需要按月进行租赁费以及相关费用缴纳,所以在进行人员招聘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体现出煤矿企业自主经营的特点。另外,当煤矿企业的相关生产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则可以及时进行检修,而非直接废弃。这样也可以有效节省煤矿企业的资金投入成本,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2注重对煤矿工人的安全保障
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对煤矿工人的安全进行全面保障,因此进行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势在必行的举措。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主要就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从而所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依据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加大了安全投入,可以切实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对于一些煤矿灾难的预防以及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说采取安全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灾难的出现,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规避与预防的作用。通过进行安全投入且加大相应的力度,可以减少人员伤亡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确保企业长久发展,为煤矿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带来重要帮助。
3.3采取科学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煤矿企业在后勤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而员工也可以在相对良好、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首先,煤矿企业在后勤管理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与义务,根据不同的职责分配,深入到煤矿员工的日常管理过程当中。参与后勤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确保每一个岗位都没有空缺,且没有多岗一人的现象。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保障工作服务效果。另外,针对后勤管理部门还需要进行监督机制建设,从而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每一位后勤管理人员都可以持证上岗,切实完成对煤矿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其次,从员工的日常住宿以及基础的衣食住行方面加强管理。尽可能为煤矿员工提供可口的饭菜、良好的公寓住宿环境。同时也需要在员工的日常生活中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条款,这样可以对员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既有效减轻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可以切实提升煤矿员工的个人素养。企业在后勤管理员工正式上岗之前,应该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一次业务培训。这是为了保障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能力,从而切实在后续的保障工作过程中为矿工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4结语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煤矿企业作为众多企业当中的一员,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而后勤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相关的后勤管理部门人员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切实为矿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进而使得矿工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煤矿生产过程当中。既确保了矿工的安全与生活质量,又切实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建利.浅谈煤矿后勤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国外资,2011,(2).
[2]肖建立.浅谈煤矿后勤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9).
[3]殷成娇.完善后勤管理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71-01
现如今,许多高校的后勤管理都在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为高校师生的生活和教学提供方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后勤管理改革过程中,一些高校会遇到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后勤员工素质不高,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落后等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高校后勤管理的精神风貌,影响到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因此,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开创后勤工作的新局面,有效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就成为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重点。
一、高校后勤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物价上涨和资金不足,影响着后勤管理的改革步伐
随着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后勤管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速发展时期,许多高校都在扩大办学的规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的后勤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需要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不断扩充,但是,高校的发展不仅给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于财力不足,很多学校后勤保障部门的资金压力都非常大,由于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一些高校后勤背负着大量债务,给资金运作带来压力与风险。另外,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物价上涨和资金不足更加增添了后勤工作的难度,尤其面对一些新增的基础保障工程,后勤管理部门更是压力巨大。资金紧张、物价上涨和资金不足,影响着后勤管理的改革步伐。高校后勤工作要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冲破后勤部门发展瓶颈,减轻资金压力,促进高校后勤稳步发展。
(二)高校后勤员工老化程度较高,员工素质提升进展缓慢
高校后勤员工老化程度严重,员工素质提升进展缓慢,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一直以来,受传统后勤管理思想的影响,高校后勤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自我修养意识不强,后勤员工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等现象,一直影响着后勤管理的改革,后勤员工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思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并且,受历史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后勤队伍老化程度较高,虽然高校已经注重后勤人员培养,但是,后勤人员素质提升缓慢,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相关的一些制度标准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这些都阻碍着后勤管理改革。另外,在收入分配方面,后勤人员与高校其他教职员工收入差距很大,并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加大。高校后勤部门员工工资偏低,导致一些后勤员工工作情绪消极,感觉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后勤部门工资偏低也给后勤部门引进人才带来了许多的困难。虽然后勤也属于高校的行政序列,但是后勤部门属于服务部门,不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很难获得学校的重视,因此,后勤部门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所有的这些都影响着后勤管理改革。
二、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转变观念,提升整体素质
要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意识,判断和决策才能够正确,后勤保障能力才能够有效提升。如果后勤管理思想观念还处于封闭保守的陈旧思想之中,那么,就很难顺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规律,很难顺应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后勤管理就会停滞不前,进而影响到后勤管理的改革,制约后勤保障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相关领导部门在后勤管理改革过程中,要高瞻远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用创新的观念以及超前的思想意识引领自己做出有效决策,转变观念,加强员工培训,打破大锅饭,提高服务质量,迅速提升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提高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加强后勤管理,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首先,后勤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考核,采取人性化的手段激励员工,以增强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同时,迎合市场需求,利用市场竞争的环境,培养后勤员工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规范管理,使员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进而提高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其次,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后勤队伍,同时,挖掘员工的潜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优化整合内部资源,通过改革有效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三、结语
抢抓机遇,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意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改变观念,提升整体素质,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以有效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用岗位责任制作为管理的前提,用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作为管理的核心,用细节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将管理的目标具体化、责任化,形成一套“事事有人抓,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
二、学校后勤管理现状
1.人员构成问题学校后勤工作涉及多项工作,既有水、电、气及锅炉,又有设备维护维修,还有绿化、医务等工作。由于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总体年龄偏大,专业人员少,而且很多人员身兼数职,导致办事效率不高,成绩不突出,设备维修不及时,学生后勤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的出现。
2.管理方法问题学校后勤工作存在着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如,多数人员还是凭经验办事,靠习惯操作,随意性较大。
3.服务理念问题学校后勤工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原有观念滞后,因循守旧。由于工作没有前瞻性,工作存在被动性,致使后勤服务跟不上,制约了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等手段,按照“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持续改进”等五个要求推行精细化管理,达到“精益求精、规范有序”的后勤管理目标。
四、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形成模式。
1.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作用(1)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精细化管理者要提出适应市场和企业实际的新的管理思想,调整组织结构,更新管理手段,特别是集知识、理论、技术、经验之大成,制定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作业标准。在组织员工学习、培训的同时,有力地推动贯彻落实。(2)管理工作的客体也是人。在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变革,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员工真正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调整,特别是主动地学习、理解、掌握和执行新的工作流程、作业标准,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和操作方法。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总结,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3)以人为本的工作要领。一是后勤工作要突出一个“勤”字。学校后勤工作的质量体现在“勤”上。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涉及面广,事情多而繁杂,后勤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勤”字上认认真真地做文章。做到吃苦耐劳、有求必应、恪尽职守、热情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做各科室部门工作强有力的后盾。二是后勤工作要突出一个“细”字。后勤服务工作具有“一多”、“二广”的特点,即:师生人人与后勤部门有关,涉及的人员特别多,校内外联系的面广。在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地把问题考虑细一些。如,后勤涉及的人、财、物相当多,特别是在采买过程中,精打细算,同商家讨价还价。坚持同质比价,同价比优,同优比服务的原则,工作中厉行节约,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自觉争当勤俭节约的先锋,当好学校的“管家婆”。三是后勤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后勤工作必须务实,因为它在学校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后勤工作实不实,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在后勤服务中,要从关注每一名教师、学员、员工做起,要关注他们的感受,关注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要抓不落实的事,查不落实的人,“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办好实事一桩,胜过空讲道理一筐”,不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只求实打实的工作。四是后勤工作要确保一个“安”字。学校通过全方位管理,严格责任制,细致的工作,扎实的教育,确保学校设施设备和师生员工财产安全。安全无小事,事事大如天,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责任目标,分工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通过整改,后勤工作人员平时加强了对设施设备的检查、整改,亲自动手干,无论是严寒酷暑都毫无怨言,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学校设施设备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2.以制管理,用《后勤精细化管理手册》实现制度管理在原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后勤精细化管理手册》。《手册》共分为五个章节,将后勤的整体工作纳入到《手册》中。《手册》涵盖了员工岗位职责、工作业务流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量化考核和后评估反馈管理等内容,真正实现了后勤管理的全覆盖。(1)精确定位——明确岗位职责。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部门、岗位的职能职责进行清晰规范,建立与其他岗位的有机衔接。对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编写岗位说明书。用明确的岗位职责让员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使员工在工作中,不再互相推诿。在编制岗位职责时,不使用套话和空话,让每一句话都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做到职责明确,责权到人。(2)精益求精——完善制度体系。精益求精是指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工作提出严要求和高标准,促使工作尽善尽美。制度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可执行性。学校总务办根据具体工作细化了各项制度,制定了《总务办员工考核办法》、《总务办工作检查制度》和《水、电、气管理制度》等。在制定《考核办法》时,明确了病假、事假的处罚标准,甚至迟到、早退的时间都精确到了15分钟以内,超过15分钟就处罚。对处罚的内容也要做到全面解释,包括“乘坐交通车上下班的员工,因交通车原因不能按时上下班者,不列为考勤”等。为公平起见,以人为本,对其他不坐交通车员工,因特殊情况迟到的,给予了每月3次避免处罚的机会。体现了制度的严格性和人性化的特点。通过制度的健全和管理程序的完善,做到了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按程序去做,做实细微环节,促进后勤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3)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流程化管理。细化目标是指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后勤工作按照业务板块、岗位职责进行划分,工作任务分解到人。这一步对于所有管理者尤为重要。任务必须按照岗位职责厘清,避免工作交叉、难以落实的局面。学校总务办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梳理的流程细化到每一步由哪个岗位完成,相应提交的表单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说明,绘制了流程图,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流程步骤中。通过流程细化,解决了员工工作如何做,以及如何衔接等难题。(4)量化考核——制定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是指工作在完成后进行考核时,应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了抓出实效,后勤管理结合面广、量大的实际,制定了考核标准,开展量化考核工作。量化考核内容,将“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确保考核工作规范有序。后勤管理工作根据分工、计划和要求,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日常工作量化考核指标,建立了精细化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落实了责任。学校总务办制定了《工作检查制度》、《员工考核办法》等,明确了水、电、气巡回检查制度,绿化、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等。(5)持续改进——发现问题,积极整改。持续改进是指考核后发现问题,进行评估,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的过程。为满足高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完整的PDCA管理循环。同时学校总务办建立了整体的改进制度,对在内、外部测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报整改情况表,并及时整改。
五、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
1.员工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精细化管理模式运行后,杜绝了迟到现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一是通过岗位责任制,每名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才是符合标准的。二是通过考核办法的实施,起到了明显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主动纠错的效果。
2.管理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精细化管理运行后,通过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一是通过规范制度,明确了工作具体要求。实现了管理从以前的以人管人,到现在的用制度管理人的转变。二是通过流程上的规范,对基本业务和重要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固化,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岗位责任人和相关表单实施证据。
学校后勤工作起保障作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我就结合我校的一些实际情况谈点粗浅的看法。
学校的性质决定学校后勤的首要工作是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做好师生的后勤保障工作,替校长分忧,也是一名后勤校长的工作职责。学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后勤工作必须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必须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师生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做好冬季教室的取暖、保温工作尤其重要。例如,在取暖期来临之际,先检修锅炉、暖气管道等,做好取暖煤的采购工作,把班级的窗户上钉上塑料布。因为是室外厕所,所以要及时清扫,防止冬季结冰使学生滑倒等情况的发生;班级的灯和开关等发现有坏的要及时更换;学生饮用水更是要经常化验,防止水质不好给学生带来危害;夏季做好防暑工作;桌椅板凳等学生和教师的用具更要及时维修,既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又节省学校的开支;假期要求学生不要去游泳,防止溺水。做到未雨绸缪,不等事情发生才想起补救,有效杜绝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