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7: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笔记语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语文课堂上要记老师的板书,因为板书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要记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要记自己没听懂的问题和文章的重难点,以便下课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还可以写下自己听课时对某个问题的联想或感悟。
二、课堂笔记记在什么地方
一般内容可以直接记在课本上,笔记与学习的内容连在一起,可以更便捷地帮助你对课文及相关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如果需要记的内容很多,使其更有条理性,且便于以后的系统复习,也可以记在单独的笔记本上。当然,这两种笔记可以并用,根据不同需要而定。
三、记课堂笔记的方法
1.倘若记在笔记本上,应注明课文标题和所记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以再做一个小标题。
2.记笔记不是越详细越好,重要的内容力求详细,一般性内容简明扼要,要在用心听课的同时,尽可能捕捉并记下重要的信息。较难理解或似懂非懂的内容在记录时要在旁边做上记号。
3.善于浓缩老师授课的内容,这就要求一边听课,一边要概括、提炼老师的话。
四、记课堂笔记的原则
做课堂笔记是听课的辅助,不能因此而影响听课,要快速灵活。记笔记要善于选择、概括,不是老师所讲的每句话都需要记下来,要简洁精要。同时,还要有条理性,便于以后的复习查阅。
五、课堂笔记的整理
老师:是的,语文课堂笔记的确不好记,我初中时同你们一样,也为这事苦恼过;不过事在人为,只要掌握一些技巧,那就不是一件难事。要记好语文课堂笔记,应消除任务观点,充分认识记好笔记对于学好语文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做好预习,有准备。上课前先将本课要讲的内容看几遍,有个大概的了解,并在看不懂或不大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上课时,老师讲到此处,就及时记下。通过预习,熟悉了课文内容,记录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节省时间。
其次要抓住重点。记课堂笔记不是做课堂教学内容的“录音机”,不必将老师的每句话、所有的讲课内容都记下来。课堂笔记的重点,可放在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和新的知识点上。至于那些引证课内外材料的举例,只要略记几笔或做个记号就行。
再次要注意规范。课堂笔记并无固定的格式,究竟怎样记可从自己的学习习惯出发。但不论采用什么记法,自己应有一个一致的格式。有些同学,笔记记得很凌乱,复习时也就找不到头绪。因此,记笔记必须注意格式,做到有条不紊。如课题要标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要单独成段,特别是老师讲析的重要的知识点,更应分点记录。
最后要查漏补缺。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补记上缺漏的重要内容。千万不能课内记、课后丢,只记不用。如果这样,时间一长,漏记的内容就难以填补,复习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学生:谢谢老师给出良方。老师,还想请教一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比较杂乱,请您告诉我们课后应怎样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资料。
老师:课后对课堂笔记作认真的整理,使之成为清晰、有条理的、好用的“导读助练”的参考材料,是一种很见实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吧,供同学们参考。
笔记整理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一是忆。“趁热打铁”,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它使笔记有“可整性”。
二是补。课堂上做的笔记,因为是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以符号代文字等情况。要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三是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教学(学习)目的、解答课后练习有关的内容的修改,确保笔记的“准确性”。
四是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有逻辑性的排列,注明页码,梳理好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在我们的学生中,学生的课堂笔记往往记得很不规范。有的因为懒惰,书本上干干净净的;有的则非常勤快,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密密麻麻,对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不利,使笔记失去应有的效用。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则到处牵线,钓鱼似的,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哪跟哪了。这和教师的指导是有关系的。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忘了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铭刻下那里的精彩;而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学生笔记记得非常冗长。语文课堂笔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课堂学习上的一切内容,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所选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记老师的板书
教师的板书是通过教师精心计划设计好的,从板书上能突出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对所教学的内容一目了然。记好板书,有利于我们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除理科题的演算过程外,一般应完整地记下主板书的内容。 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们这样设计,层次清晰,揭示了文章的心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了重点,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了总体的了解,对复习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二、记听课的主要内容
笔记时,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要注意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你的记忆。我们要悉心观察,及时笔记。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们要抓住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忍饥挨饿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可怜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并看见了四次美好的幻觉,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文章的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四次美好的幻景: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火炉、肚子里填满食物的喷香的烤鹅、挂满礼物的美丽圣诞树、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等内容进行课堂笔记
同时要切记,记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听课和思考,这就要求在记笔记时把握好时机。记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没记下来的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记笔记的内容一般是:①知识的重、难点。②知识的疑点。③记书本上没有、老师补充的知识点。有些内容则无需记笔记:①次要的知识。②一看就懂的内容。③教材中的一般知识。
三、笔记应该记的位置
不少同学都有课堂笔记本,记在笔记本上当然不错。但根据经验,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课本每页的上、下、左、右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生字、生词可记在左、右空白处,段落大意可记在每页结束处,重要的句子、语段分析可记在上、下空白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记在课文最后的“思考与练习”处,文章的一些背景资料与文学常识可记在课文标题处。实际上,课文上的空白之处足足可以容纳下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如果实在不够,可在课文最近贴上一页白纸,把记不下的记在这页白纸上。这样记笔记,复习起来就方便了,就不用一会儿翻课文,一会儿翻笔记本了。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方法,究竟记在什么地方,还应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实际情况而定。方法常常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例如预习、初读课文时,一般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符号圈出生字新词或四字词语,【 】方括号表示词语,短横线表示生字。勾画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或重点的语句,常用的符号有“”线或“”线。而用“?”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语句。用“”线作为分段标记。这样,学生在预习、初读课文时既能按要求完成目标,又能省时,把主要精力花在熟读课文上。“中心思想”可用“中心”来表示,“段落大意”可用“段意”来表示,甚至还可用用“O”、“X”、“”等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内容。一般来讲,课堂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四、笔记应该与学习材料放在一起
开个玩笑,其实,意思就是无论你记什么笔记都要时刻将你的笔记与你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博华喜欢小的笔记本,因为它们可以夹进书里,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用一张纸,既可以当书签又可以记笔记。用笔记本做笔记的优点是:资料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便于携带;缺点是:笔记本里面所记录资料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便于整理,即不便于进行资料的前后调整、增加以及删除,因为你在一页上改不了几遍就会乱得一塌糊涂。 笔记卡片――作为活页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完全听从你的管理,不受什么限制。既可以保持笔记本记笔记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笔记本的“不灵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日后查阅、保存。经过读书卡片的日积月累,你的资料会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你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五、在课外做好笔记整理
课后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本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感受等。这些标志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回忆和学习提供线索。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自己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方便日后复习。另外,不能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我们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在记笔记时首先要注意它的实用性,重点记录那些我们没有掌握的、或者是资料中很少见的知识点。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58-01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以及文本当中的篇章结构,都是学生练笔的良好素材。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练笔时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练笔选择――文本与学生同兼顾
【案例一】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11册《理想的风筝》一课时,确定了这篇文章的读写结合点后,笔者罗列了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1.作者对“刘老师旋转板书”的细致刻画;2.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映衬;3.议论、抒情对文章内容的提升;4.选取的事例出人意料,在矛盾中凸现人物性格;5.用写实的词语来写虚的东西。(如文中的末尾段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这句话把“行走”这个动作性的实词进行了虚化)
经过仔细斟酌,笔者把本课中的“实词虚写”作为本课的读写结合点。因为学生对于“实词虚写”的表现手法比较陌生,于是笔者设计了相应的练笔。教学中,让学生先理解“行走”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他们认识到“刘老师”是不可能在作者的记忆里行走的,这里的“行走”是一个虚化的词语,却强化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怀念之情。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奶奶的嘱咐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叮咛”“动人的音乐经常在我的梦乡里响起”……经过练笔,学生就把实词虚化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内化。
【反思】读写结合点的确定要关注两个方面:一要关注文本,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善于抓住文本的特质。这里的“文本的特质”外延可能要广一些,它可能是相对其他文章表现出内容、表达形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特质,也可能是相对于学生现有水平所表现出来的新东西。二要关注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加强的,而且在这节课堂上是可以实施的。
教师在选择练笔内容时做到文本特质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这样,读写结合点的确定才比较科学。
二、练笔指导――粗放与细抓相结合
【案例二】苏教版语文第8册《艾滋病小斗士》第8自然段中写道:“2001年初,恩科西病情开始恶化。6月1号他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恩科西的死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有两位著名政治家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
针对这部分内容,有教师的练笔设计与指导如下:先让学生朗读安南和曼德拉对恩科西的评价,教师接着深情叙述:“恩科西去了,他永远离开了我们,2001年6月1日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恩科西的葬礼,想看他最后一眼,他们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恩科西说。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对恩科西说什么呢?“你”是原来不想让恩科西上学的老师、校长、同学或学生家长;‘你’是一个听说恩科西事迹的陌生人;‘你’是一个与会的代表……请以‘恩科西,我来送你了,我是……’写一段话。”
【反思】对于情感性较强的文章,练笔指导要“粗”,以免削弱学生的情感和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把他想说的表达出来。上面案例中《艾滋病小斗士》这篇文章的情感性较强,主人公的经历让人同情、悲伤、感动、敬佩和反省。教师在让学生练笔时,没有做过细的指导,而是将点拨融入到激情的导语之中,这样的“粗放”非但不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在课堂延续的情感和氛围中动情练笔。
而对于如何运用语言,我们应予以细致指导。如学生第一次学习写文章的开头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开头的妙处,还要加以示范,目的就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作文。
三、练笔训练――课内与课外互补充
【案例三】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17课《麋鹿》的课堂练笔有:学习文章的开头方法、学写动物的外形。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77-01
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真正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而在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中,高效课堂的引领,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素质。那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需具备哪些基本功?
1 具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专业素质
1.1 语言素质
我们现在的教学形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说”。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语言水平。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教师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得体外,还应具有特有的语言素质——能用普通话讲课,字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对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运用正确,讲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做到准确、严密、规范、优美。在表达方式上,能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口头语与态势语,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1.2 写作素质
叶圣陶先生认为:“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作文,自己要有较高的写作素质。首先既要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实用文等文体的写作规律,其次还要通晓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乃至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训练程序,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再次,语文教师还必须自己会写、善写。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老师的构思、写作、修改,增进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信任,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他们感到写好作文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作文习惯。
1.3 书法素质
尽管不能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是书法家,但是,语文教师的教案、板书、计划、总结等都离不开写字。作为语文教师,正确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体端正,不写错别字是最基本的要求。书写正确美观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板书和批语如果字体美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具有课堂组织与监控能力,保证学生有效听讲
2.1 有效的教学监控行为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注意组织、引导、关注学生:(1)积极关注学生的变化。(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能力。
2.2 有效的学生管理
我们在听课中常常发现一些课堂缺乏秩序和纪律,一些学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有效学习。我们要寻求新模式和新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益,例如:遵循有效和适度原则,忽略细小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巧妙阻止持续发生的轻度不良行为;简洁、坚定的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作性计划,教会学生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等等。
3 具有授课精讲高效,抓住兴趣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牵引学生思维活跃的能力
从心理特点看,我们的学生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为他们年龄还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法宝。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参与意识。而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把学生的思维限得死死的,不出二十分钟,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神游天外了,还谈什么探索内容。所以,抓住兴趣点,少讲,让学生多参与,才能保证活跃而且高效的语文课堂。
4 具有引导学生课堂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4.1 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成绩好的、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有的往往只顾自己,不太关心别人。因此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认识,向他们讲清楚,互帮互助合作交流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同样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巩固了知识,甚至从中得到拓展启发,比闭门造车好。
4.2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这要注意分组策略。规模要小,保证每一位学生能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学习小组通常由性别、成绩、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组成,组与组总体水平相近。由接受能力强的、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交流。教师要加强对组长的指导与培训,然后组长在组内起“领头羊”的作用,带领本组搞好合作学习。
4.3 指导合作交流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要急于求成,逐步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第二,要有的放矢,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课堂无效提问、无效合作讨论过多。因此,提出的讨论问题或探究问题,目的要明确第。第三,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对学习始终充满兴趣。
4.4 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忽视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组内交流中,如果成绩差的,经常依赖、模仿成绩好的,长期下去,没有主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专心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积极思考别人的观点,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独立思考,真正地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一﹑戏剧的矛盾冲突的安排
《雷雨》节选的第二幕。周朴园(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这是第二幕的开始。如果不把第一幕的相关内容讲解一下,直接进入教学就会显得很是突兀。解决方法是借助课文下的注解把有关戏剧矛盾冲突的内容整理一下。我们学习的是话剧,并且是悲剧,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注解①中讲的是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的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造成的罪恶和悲剧。从表面上看是一出家庭婚姻血缘关系,但实质上是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冲突。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索明晰一下冲突的实质。
一条线索是周朴园同蘩漪的矛盾,反映了封建势力的禁锢压迫同资产阶级争取爱情﹑婚姻家庭民主自由的斗争,最终以蘩漪的失败为毁灭的明证;一条线索是鲁侍萍同周朴园这一矛盾,这一矛盾最终以周朴园逼鲁侍萍离开,跳河自尽(后被救起)为毁灭的明证。一条线索是鲁大海同周朴园的矛盾,这不仅是父与子的矛盾,而且是日益高涨的工人阶级与资产价级的矛盾。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不以亲子关系而放弃开除他的念头:”我自己的骨肉鼓动罢工,反对我!“他置价级关系于骨肉情义之上,仍然把鲁大海开除了。在阶级对立中母子关系同样超越不了阶级矛盾。且看鲁侍萍的台词:“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鲁侍萍清醒地认识到母子之情必然淹没在阶级对立之中。鲁大海与周萍的对立也足以说明就是同胞兄弟的背景仍然是阶级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一条线索便是周萍﹑周冲与四凤的爱情,作家让有着对幸福﹑自由﹑美好未来有着憧憬的三个年轻人统统死去,这同样是让美好的事物毁灭。爱情与阶级矛盾之间有一道鸿沟。这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便是悲剧毫不留情的一面,也是矛盾冲突的极至。
二﹑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是假
这是我们教学中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家万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的,绝对是真实的。”他说:“周朴园也是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是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2200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就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这一点上的真假,其实是应把它放在人性与价级性上来分析。就其人性上说是真实的,万老已说了,并且他本人也分析了。他认为:理由一,周朴园的性格基本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理由二,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更何况侍萍是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的;理由三,周朴园以后的婚姻并不幸福美满。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富家小姐多病,周朴园并不爱她,蘩漪是个傲慢的、不吃他那一套的女人。这一点从吃药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来。侍萍虽说是个丫环,但她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两相对比他对侍萍的怀念的真实性就不容怀疑了。从反面来说我们也可以从侍萍身上得到明证:当鲁侍萍在对周朴园诉说自己不幸遭遇时用了“你们”“你们老太太”而不是“你”,这也说明鲁侍萍当初在周家曾度过一段难以忘怀的初恋时光。她对那件绣着一朵梅花的衬衣还记忆犹新。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
但是,这种怀念的真实性并不能说明它是可贵的,也就是说真的东西未必就是美的。因为当周朴园的怀念遇到价级矛盾时他立马就做出了选择。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他是个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他虽然也留过学,有资产价级的某些特性,但是当工人鲁大海闹罢工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把他开除。其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硬是让蘩漪为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把药吃下去。其三,当他看到对侍萍的怀念能起到教育孩子、稳定家庭、钳制后妻,在社会上博个好名声的奇妙作用时,就愈做愈认真,也越做越虚假,陷入了自欺欺人的地步。这足以说明他的怀念是为了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不可靠的。
同时,这种怀念仅仅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周朴园的怀念只是源于自己爱情生活的空虚,是自己晚年生活聊以慰藉的一种寄托。正因为这种怀念是自私的、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的,所以当侍萍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怀念就会顷刻间化为敌视和仇恨。周朴园之所以再次斩情绝爱,正是因为他的自私在作怪。为了不节外生枝,他想用钱把侍萍打发走,不许侍萍认儿子,辞退鲁贵父女,规定鲁家人永远不许到周家,这一切就足以证明他的自私,也是他阶级性占上风的绝好表现。
三、戏剧人物语言艺术的典型性
戏剧文学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的个性化。剧本是代言体,剧作家创作剧本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演出,作者必须以剧中人物的身份代他们写下个性化的语言。剧作家必须把他所要表现的全部生活转化为人物语言和动作。这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02-01
1研究的意义
高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英语课堂则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主渠道,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课堂笔记作为听课内容精华的总结及课后复习的重要材料,必须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在信息容量很大的英语课堂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听老师讲解,力争最大限度弄懂上课内容,还要做笔记,方便课后复习与积累。课堂笔记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因此,研究高中生英语课堂笔记问题分析及对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中英语课堂笔记问题分析
2.1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事无巨细,一记到底:本人在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时候发现,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很辛苦很认真地将上课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一字不落地抄写下来。字迹极其工整,看得出上课态度非常端正,学习的积极性非常之高。可是这些同学在平时的练习中,表现却并不突出,有些甚至是不令人满意。在与这些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都流露出一种困惑和不甘心“老师,我上课听课、记笔记那么认真,可是练习为什么总做不好呢”?
2.2只关注词汇和语法:笔记本上记的都是单词、短语、句型及语法规则。相较于前一种学生,也有另外一部分学生,所记的内容相对简练些。但是他们把着重点放在老师上课讲的一些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规则上。看他们的笔记本,会有一种感觉:英语学习就是词汇和语法句法的学习。这类同学对于单个句子的理解能够非常准确到位,但是碰到长篇幅的文章,在文章主旨、细节理解方面往往有缺陷。所以这样的笔记对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3缺乏条理性:有部分学生笔记既涉及词汇语法也涉及阅读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但是缺乏条理性,层次凌乱,不利于课后复习。
3对策
3.1提高师生对课堂笔记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进行课堂笔记重要性认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堂笔记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激发课堂积极主动作笔记的意识,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并主动在脑海中建立起新旧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联系。要让学生知晓课堂笔记是课堂内容的简练升华,一份优秀的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及时把握课堂上的新知识、新思路和新的解题方法,掌握上课的重点难点然,有助于提高学生边听课、边思维、边记录的能力。“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必须调动自身所有的有意与无意注意,边听师生发言,边筛选、提炼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言简意赅做好记录,提高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教师选择课型后,要引导学生对照课堂笔记,系统地、有条理地、重难点突出地先复习后作业,以避免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复习,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并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体验,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2注重笔记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明确课堂笔记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堂笔记习惯,提升学生英语课堂笔记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最好要求学生准备统一规格的笔记本,明确格式要求,听课日期、单元标题。每一个知识要点用1、(1)、(2)…2、…等序号排好。应使用双色笔标注出重难点。要学会使用常规性的或自己独创的符号标记,以便节约时间,节省空间。要在笔记本的知识要点处注出其来源是教材多少页,还是哪一份试卷或讲义等,便于以后查实或更正。每页笔记应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书写务必要清晰。可要求学生将笔记本的三分之二用于课堂笔记,记录课堂重难点以及教师的课堂要求,剩余部分留作备用,课后补充或整理。同时引导学生注意笔记的条理性与系统性,减少后续学习的资料查找工作量,为进一步学习与复习节约时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良性发展。如consider一词的学习,可引导学生从音、形、意、用等方面作好笔记,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consider的相关同根词、引申义以及一些词组与特殊用法,以确保学生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中有关consider一词要求的全面掌握。笔记需要记在书上或试卷上,应要求学生使用红色水笔作笔记或做醒目的记号,以示区别,节约后续学习找寻该信息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3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重点笔记
3.3.1记提纲:一般情况下讲课时老师会将本节课的提纲写在黑板上或通过幻灯片展示,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所占比例比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文章结构和脉络的分析,并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并借助这种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3.2记例句:语言学习需要操练大量的词汇、短语和语法句型,学生不必也不可能记下上课内容的每一个句子和词汇,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典型例句。如词汇puzzled和puzzling的学习,可要求学生记录例句:From his puzzled look ,we can tell that he is puzzled at the puzzling situation.”。学生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拓展延伸到其他类似的形容词对上,如excited和exciting,interested和interesting 等。
3.3.3记问题和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堂上集中精力注意听讲,适时记录上课不懂的内容或听课中的疑问,便于课后和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把问题弄懂弄通。要提高学生笔记本的利用率,课堂疑问与重难点也可在笔记本左侧或右侧的三分之一留空处,便于后续学习。
3.3.4记方法:学生只有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得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词汇教学,可引导学生适时记录同根词(词形变化的规则),如可以在表示情感(excite)的动词后加“-(e)d”“-ing”,将其变为相应的形容词”excited”和””exciting :可以给动词加上一定的前缀或后缀、如”understand”可以加”mis”变成“misunderstanding”等等。还要记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特别是每个单元Reading 的阅读策略,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解答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任务型阅读题大有益处。
3.3.5记总结:下课之前,老师一般都会进行这堂课的总结。总结是对这节课要点难点的提炼。记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内容,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理解课堂内容。
4结束语
教师应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对学生的课堂笔记作出适当评价,可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形式,抓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英语课堂笔记的检查与评比,及时反馈并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优秀的笔记进行表扬或让其他学生传阅,也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课堂笔记的展览,以发挥学生榜样以及课堂笔记正确的导与激励作用。充分利用课堂笔记引导学生注重英语学习过程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所有学生特别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英语学习(含课堂笔记)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1-02
快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把“填鸭式”变成“自主式”,把“讲解式”变成“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2年秋季学期,在河池宜州市教育局的布署下,宜州市第二小学作为市级唯一的小学试点学校,开展了“宜人教育・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年来,学校快乐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并探索出以“学生独立自学结对子互学小组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为基本流程的教学方法。笔者作为试点学校的语文教师,亲身经历了整个教学改革过程,现就我校快乐课堂语文课教学流程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快乐课堂的教学优势
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有几个优势:1.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双向交流,改变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倾听别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对比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探究新知的欲望。3.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快乐课堂强调每个成员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促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快乐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帮扶对子”之间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为了教得更清楚、透彻,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地阅读和研究、分析,其他学生也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也自然就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每一个同学都得到锻炼,获得交流展示的机会。
二、快乐课堂的分组教学、导学案
快乐课堂以分组教学为主,每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8到10人不等,学生按座位分小组面对面围桌而坐。各小组推选一名正组长(行政组长),一名副组长(学),组员分别担任纪律组长、劳动组长、卫生组长、学科代表等,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尽量使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次课前,教师根据课时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导学方案。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首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和书写“钦、溺、袍、惹”等15个生字及课后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及其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其次,列出具体的学习程序,通过“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品读感悟、拓展延伸和回顾学习达标检测”五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步深入课文教学。
三、快乐课堂的教学流程
在语文快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导学案印发给学生,再按流程完成如下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独自学习
在每一教学内容开课前,教师将设计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目标与问题的引领,自主阅读文本、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并尝试解决导学案中的基本问题。如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品读感悟“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含义,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可以留白,有疑惑的问题用双色笔进行标注,待到“结对互学”或“小组探究”的后续环节中解决。
(二)结对互学
学生自学遇到问题需要解答时,可通过结对互学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结对互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质结对,又称“交流对子”,即小组中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结成对子互学、共同研讨;另一种是异质结对为“帮扶对子”,由教师指定学习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结成对子,学优生帮扶学困生。学生在结对互学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留到小组探究环节共同解决。
(三)小组探究
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先就结对互学中未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再就已经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步骤与结果等进行交流,并在组内达成共识。在小组探究中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则留到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环节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
(四)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提升
在小组展示前,学生要进行预展。预展由小组长组织分工、组内预展,预展结束后再面向全班展示。预展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对互学、小组探究后,各小组组通过抽签或其他方式领取展示内容,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展示,主要解决学生自学和结对互学几个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为全班展示环节做铺垫。全班展示是快乐课堂最精彩、最灵动的环节,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将自己或本组成员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再由听展的同学质疑、补充和点评。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善学生的认知,提升思维能力。
(五)达标检测和反思
达标检测是快乐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考评环节,也是学以致用的环节,即展示结束后,教师用3至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检测,了解他们对本课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检测后,教师要对检测成绩进行分析、记录,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纠错。各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检查课前出示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快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乐课堂教学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对快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新的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学习停留在形式上。组内交流较多,组间交流少,学生大多独自学习没有真正讨论与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仅仅反映了个人水平。其次,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学优生参与机会多,学困生成了听众,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一些小组在学习时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由于学生面对面而坐,“开小差”时不易被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比起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再次,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个别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最后,不遵守规则。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等。
五、应对策略
(一)教师要把握好关键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组织快乐课堂学习时,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必须深入领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掌握好关键的教学环节,控制好教学节奏,绝不能听之任之。如《“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阶段理解“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柳公权“心正”的句子,体现“笔正”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只要理解了“这是柳公权在劝谏穆宗皇帝时道出的写字和做人的关系,只有心正才能写出好字来,也只有心正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即可,不能任由学生讨论开去。
(二)导学案要精练而有导向性
在快乐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其突出重点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学生应能够结合导学案的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充分反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有明确的自学目标。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和相关资料获得答案,不宜设置太多的思考题,以免学生失去自学的兴趣。
(三)教师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
目前,老师在课堂上多用传统教学手段,如“填鸭式”和“满堂灌”,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基本都按照高考的答题标准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来锁定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和学习语文的热情。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与传统的主要靠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应通过师生互动和开展探究学习等方法,将教学要点设计成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另一方面,关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遵循全面和渐进的原则,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题,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靠学生和小组间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再巧妙及时地加以引导,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有差异,学生并不可能只依靠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只有其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学生才会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
二、教法陈旧,应融合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受语文高考题型的影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用讲授的方法来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牵牛式”的提问有余,“开放式”的设计不足;“自以为是”式的课文剖析有余,“举一反三”式的能力训练不足。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必然的趋势,教师要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都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不仅增添了丰富的教学资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性和生动性的基础。
当然,多媒体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但它不能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长期使用课件上课让学生对课件产生依赖感,学生忘记了自己学习的最根本目的是学知识,而不是欣赏课件。学生的思维被课件统一,师生双方缺乏互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让学生强化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有机融为一体,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立体教学理念。而在课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补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体育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将接力比赛作为一种学生练习的组织形式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然而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对于接力比赛运用不当它就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对接力比赛的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一)在组织上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课中接力往往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的,由于接力比赛具有对抗,快速等特点,而在体育课堂中的接力多数都是迎面接力,所以常常会有学生碰撞,摔倒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特别是交接完过后,在缓冲区域,由于组织不当,要求不严格,有许多同学在这一区域观看比赛,更是容易发生对撞等危险。所以在组织接力比赛的时候应注意将各组的接力的区域严格的区分开,同时应明确各小组的折返点,交接区,缓冲区以及对各区域的要求。同时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各要求。
(二)在接力项目安排上的问题
在体育课中接力比赛往往不是单纯的跑的接力,在很多情况下融入了许多其它运动项目。如:蹲跳,障碍,技巧小联合,趣味游戏等,在这当中就有一个接力项目连接的问题,如果连接不恰当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还会产生安全事故。比如在上滚翻课时有许多老师在巩固练习时,往往会安排一个“滚翻接力比赛”。如果将“滚翻”安排在接力的中间部分或最后部分,由于学生在比赛中追求的是胜利,都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不难想象在快速跑后接做有一定危险性的“滚翻”技巧,是很容易受伤的。所以“滚翻”应安排在接力的最前边。又比如说在障碍跑接力时,如果不注意障碍之间的距离,障碍的难易,跨越障碍的方式的安排,也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三)对学生情绪控制的问题
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情绪的变化较快,如果学生在接比赛中体会不到成功与快乐,那么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这时候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激情,练习不积极等消极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出现危险的。这时接力比赛就应暂时停下来,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过程性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激励式的评价,鼓舞学生的士气,鼓励学生完成练习。
二、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
在新型体育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强调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是平等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领学生研究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他更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探索者,帮助者的角色。我们许多老师在设计接力游戏时为了省事,往往是事事包办,生怕学生做错。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新体育课的要求的。
教师在运用接力比赛进行教学时,应该做到两个全面,两个分步:一个全面是,教师对于在本次课的接力比赛教学引导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全面地考虑到各个环节,分步地将学生引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整个课堂中能够及时地控制学生,驾驭课堂。另一个全面是,教师对本堂课所要完成的接力比赛提出全面的要求,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各小组分步地讨论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最后确定最优化的设计,组织练习,组间比赛。
(二)在新体育课中,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我们有的教师生怕学生出问题,在组织中全部都是老师说了算,不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其实只要让学生明白他的责任,清楚练习的要求,学生是完全能够组织好学生的练习的,也能设计出可能是老师都不一定想到的好的练习形式。在这里所说的责任是什么呢?一是在接力比赛中避免伤害;二是所的同学都是问题的研究者;三是每一个同学是练习的参与者;四是每一个同学都是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一个培养过程。更是一个兴趣的培养过程。
三、 在评价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