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7: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发展与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88-02
为进一步加强我旗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此发展规划。
一、产业现状
1.基本情况:我旗马铃薯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扶持种薯繁育企业发展为核心,以调查品种结构及加快良种推广为重点,以中、小型初级淀粉加工企业为依托,在“增加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注重效益”原则的指导下,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旗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占实有耕地面积135万亩的22.2%,总产量45万吨以上,平均亩产稳定在1500千克/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克新一号、夏波蒂、费乌瑞特、紫花白、旱大白。马铃薯繁育体系建设快速发展,2010年,扶持筹建了以服务克旗为主的马铃薯繁育企业“民悦君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设规模已达1万亩; 2011年引进河北雪川公司,基地规模达2万亩。中小型淀粉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已发展到76家。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效益也明显增加。基地采取集中连片、配备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和机械化作业,在种植上采用高垄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目前民悦君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建喷灌圈11个,雪川公司已建21个,总面积达3万亩,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家,农民专业经纪人200余人,已成为马铃薯销售的桥梁和纽带。
2.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及政策支持:克旗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1、克旗地处东经116°21′至118°26′,北纬42°23′至44°15′,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达2~4℃,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250~500毫米,雨热同季,≥10℃的有效积温1500~2900℃,无霜期90~150天。耕地资源丰富,实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土壤以黑钙土和栗钙土类型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平均含量达18.9克/千克,所生产的马铃薯表面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2、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东西大通道、306国道、303国道、集通铁路贯穿全境。乡村公路及旅游公路四通八达,城控电话覆盖全境,信息网络基本普及。3、近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牧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放在优先位置,突出抓好落实,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引进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马铃薯繁育加工企业,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马铃薯产业的优先发展和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3.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旗马铃薯产业的规模逐步、品质不断提高、效益明显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良种推广率低。一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优质种薯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投入不足。二是良种繁育企业针对性不强。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小,每年全旗优质种薯推广补贴在40万元左右,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种植需求,从而导致产量相对较低、效益不高。
3.2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目前种薯繁育处于引种扩繁阶段,没有自己的组培室,在品种选择上有局限性,从而导种薯价格偏高,质量难以保证。
3.3农民的社会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规模优势,大型现代农业机械推广难度大,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滞后,品牌意识滞后,没有品牌产品。
3.4马铃薯加工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起不到产业带动及调节市场的作用,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够明显。
3.5销售流通环节拥堵,由于没有现代储藏设备,农民所生产的马铃薯90%在短期内集中涌入市场,导致秋季马铃薯销售市场价格低,甚至出现滞销现象,不能形成四季平衡销售,某种程度上动摇了部分农民种植的信心,也导致农民收入相对下降。
3.6交易市场少而且功能不完善,特别是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不配套,种植户难以掌握市场行情变化,相当一部分利润流失在流通环节。
3.7科技投入不足,全旗135万亩耕地,旗、乡两级仅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0人,甚至有的乡镇没有农技人员。科技示范资金投入不足,功能较弱,远不能满足种植户的需求,从而导致示范、带动能力较差,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软致命点。
二、产业发展规划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稳定面积、创新体制、革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改善品质的原则。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挂靠、联合,与高等农业科研院校建立科研联结机制,强化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逐步使全旗的马铃薯产业形成集科研、繁育、生产、推广、加工、销售系列配套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发展目标
全旗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是:2011-2015年期间将把克旗建设成为赤峰市主要的种薯基地,全区重要的专业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亩产达1750千克/亩。夏波蒂种植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到3000千克/亩,费乌瑞特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2500千克/亩,大西洋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达到2100千克/亩,专业薯种植面积达总播种面积的25-30%,紫花白、早大白等高抗品种种植面积达25万亩。同时,积极引进试验2-3个符合我旗气候条件特点的新品种。
2.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转化能力,特别是要抓好民悦君丰和雪川两个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尽快完善繁育体系建设。抓紧规划,建设马铃薯深加工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3.注重储窖建设,保证马铃薯四季平衡销售。政府加大在种薯繁育区、主要种植区、经棚中心城市销售区储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化的规模在3000吨以上储窖5处,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及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保证信息畅通,逐步实现种植户网上交易和四季平衡销售。
4.突出强化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政府及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以民悦君丰和雪川为依托,2015年前建立组培室两处,年生产微型薯达1000万粒。
5.强化品牌意识。鼓励支持专业化合作组织、马铃薯生产企业打造出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品牌,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6.区域布局
6.1种薯生产基地以达来诺日镇、经棚镇、芝瑞镇、浩来呼热办事处、桦木沟林场为主,逐步建立稳定专业生产村、组。这些地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繁育种薯感病轻、品种好、耐储存,便于种薯扩繁及管理。
所谓高山蔬菜生产,即是选择海拔600~2 200 m的山区进行规模化、商品化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3],是一种反季节、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生产模式,具有技术简单、资源丰富、设施简易、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和品质好等特点。实践证明,高山蔬菜已经成为反季节蔬菜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能够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4~6]。
推动以海南五指山为中心的中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可充分利用五指山高山地区夏秋凉爽、便于排水、污染少、昼夜温差大等有利条件,进行海南地区夏秋淡季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在缓解海南本地夏秋季节因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因素而造成的蔬菜供应难问题方面,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其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可促进海南中部山区经济发展,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
1 五指山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条件
1.1 自然优势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在五指山市境内,是海南省的最高山脉,素有“海南屋脊”之称。五指山主峰海拔1 867 m,山脉延伸及五指山、琼中、保亭、陵水4个中部山区市县,地理位置优越,随着“中线高速”的开通,其交通将更加便利。
五指山属热带山区气候,冬暖夏凉,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6℃,较周边的万宁、三亚等地低2.5~2.8℃,且不受寒潮侵袭,受台风影响较小。土地组成以中酸性喷出岩为主,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适于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海拔高,纬度低,森林密布,光、热、水资源丰富,因此,对海南本岛而言,五指山地区发展高山蔬菜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1.2 社会优势
五指山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相继制订出台了《五指山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机农业专项发展规划》,相关的扶持力度也较大。目前,五指山已在部分乡镇建立了高山蔬菜生产示范点。2012年5月,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实施了《2012年五指山市常年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当年为全市新增高山蔬菜基地面积33.4 hm2,力争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05 hm2,总产量超过3 万t。
2 发展规划
2.1 发展现状
目前,五指山高山蔬菜生产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南圣、水满等乡镇形成以“公司+农户”为模式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①经营模式分散,规模化程度低 五指山高山蔬菜目前主要分布在南圣、水满等乡镇,受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山蔬菜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发展遇到瓶颈,特别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缺乏,使得高山蔬菜的品质不均衡、上市时间不能精确控制,供求关系失衡,公司以及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打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
②设施栽培应用少,科技含量不高 在五指山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中,露天或简易的设施种植依然是主要的生产模式;设施栽培面积比例低,喷灌、滴灌等措施很少应用;传统的管理、灌溉模式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这些都使得五指山高山蔬菜标准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品质难以进一步提升。
③市场、物流等销售体系不健全 由于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规模不大,难以形成市场与品牌优势,市场与品牌的认同度尚需建立。同时,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能力更是因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而难以形成。
2.2 发展目标
①初期阶段 充分整合五指山地区现有高山蔬菜生产基地,通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探索出高效、规范、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模式;通过引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高山蔬菜生产的示范基地,带动其他企业的高山蔬菜生产,使得“公司+农户”等多种生产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初步树立“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区域转型 低碳经济 产业化发展 规划
在高速度的全球化的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在享用着优质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消耗着资源和环境,让资源和环境出现一些危机,尤其是工业革命开展以来的几百年时间,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日俱增,全球的气温出现逐渐升高的情况。地球的“温室效应”影响着全球的气候,这些情况早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议题,并在逐渐的共识中,出现不同情况的改变。
一、区域转型和重构下的低碳视野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举行的会议之中,签署了非法律性的文件,都达成一致的共识,要采取实际的措施来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环节气候变化。低碳是整个21世纪发展最具实效意义的主题,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都意识到低碳在经济和发展之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控制。对于低碳经济的开展,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利益博弈的需要,更是全球经济实现发展和不断进步的需要。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市场,我们处在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作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的后期,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机动化进程,对于能源的消耗的硬性需要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在很高的增长状态。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碳排放量一直占据着世界首位的位置,我国现在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和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碳排放量占据世界碳总排放量的24%。依据英国2010年的统计,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乘以108吨。这个数据也占据世界各国的首位。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想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效的发展,尤其是在进行低碳转型有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已经把低碳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规划之中,尤其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举办以来,一些低碳的理念逐步得到引进和落实。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倡导进行低碳低耗,低排放的绿色盛会。
二、区域低碳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我们用实际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和说明。像内蒙古这样一个传统的煤炭资源原材料重要基地,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抓住西部大开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发展工业,和一些老工业基地进行合作。城镇化迅猛发展,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改变了以往仅仅靠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的契机,以及兴边富民的战略,内蒙古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实现了自身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其煤炭产品的结构一直不够合理,初级产品较多,深加工方面的少。还有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存在破坏。还有对煤炭收益分配不够合理和开采中存在浪费的现象。
我们可以从这些问题出发,做好相关思考。目前的内蒙需要做好的就是进行合理的规划,构建良好的发展战略。利用工业实力方面比较强优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情况,整个的交通体系建设也是一个发达的区域,对于整个内蒙经济带的发展而言,就能够起到加速工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方面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基地作为改造和再生的契机,开展和东北老工业之间的合作。规划是要建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综合的实验区,预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是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把对这个地区的打造成为煤炭优质产区和深加工基地,建成全国的重要精品煤炭市场。对于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的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东北亚商贸物流和金融的服务中心,逐步建成经济发展方向集约型庄边的先导区、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建立综合型的实验区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是要让该地区成为全国具有很高发展潜力和经济增长的区域。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产业的竞争优势需要根据诸多的相关因素决定。这些要素涉及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和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企业的战略行为,还有组织和同行业竞争优势所在。需要不断的丰富“钻石体系”力量,培育区域的竞争能力,这些都是产业竞争的优势所在。需要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建设具备鲜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特质的低碳经济,把这个区域的经济转型作为经济发展的契机,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该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低碳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考
在世界范围内的低碳经济方面的转型已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比如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把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引擎,写入了政府能源的白皮书,并确定了打造低碳经济作为能源发展的前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新兴市场,我们仍然处在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作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后期。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之下,辽宁的低碳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从两重视角来看待。第一方面是对于那些仍然处在城市的增长区或者是机动化增长期和产业的转型区域,都面临着顺应绿色和低碳城市的需要,实现在经济发展中更娇的实现能源产业和绿色建筑为代表的新兴原动力。第二方面是一些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区域,都处在功能重组和空间重构的深层次变革之中。普通的工业都面对传统制造业方面的衰退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还需要面对城市土地方面的粗放和运行的高耗能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借助城市功能的转型为契机,实现对城市空间方面的重构。营造具有活力的投资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
四、结束语
在实现两大战略空间区域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的空间触媒。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实现示范土地的开发和绿色交通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从何细节出发,倡导并逐步推广低碳生活倡导低碳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中后期的若干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变革的新动向.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的历史必然
《传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于7月22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也是建国60年来首个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作为《规划》前期研究报告的主要执笔人,您认为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份规划的出台?
齐勇锋:文化产业之所以被突出地提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拉动作用。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文化消费活跃、消费结构提升的阶段,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大幅度跃升、物质消费比重逐步下降的阶段。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266.8美元,如果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按年均经济增长8%计算,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GDP可达约4000美元,2020年将突破8000美元,提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十五”以来我们就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但是调整的步伐一直比较缓慢。从我国国情来看,一方面自然资源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继续实行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国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特别丰富,举世罕见,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优越条件极为明显。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节能减耗任务艰巨。而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突出特点,是典型的现代绿色产业,而且与旅游、体育、电信和制造业日益融合发展,具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因此,依托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特点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可以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增添新的动力。
三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促使国际竞争日益向以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为重心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方面转移。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支撑性产业。
四是抵御金融危机的需要。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实体经济严重下滑,但对文化产业影响较小,电影、演出、动漫游戏、互联网(主要是电子商务)等领域甚至逆市上扬。因此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积极作用,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五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去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和教科文组织的《创意经济报告》显示,近年来世界创意产业年均增速达8.7%左右,大大高于3%〜5%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我国近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实现增加值5129亿元,占GDP的2.45%,2005、2006年分别保持了18%和17%的年增长率,高于GDP增速约6〜8个百分点,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总量较小、市场主体弱小,条块分割、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持手段落后,文化经营人才缺乏,投融资支持体系严重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近几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动的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初有关部门开始研究和起草这一规划,并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适时推出,以借助金融危机这一有利契机实现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
《传媒》:《规划》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后,立刻引发了媒体热议,业内外人士纷纷对给予好评,认为《规划》出台对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您如何看待《规划》对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齐勇锋:《规划》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开始真正把文化产业当成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来推动,这是《规划》的重大意义所在。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规划》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即“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真正把文化当作一个产业来办,也真正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特点。
以《规划》为起点,我相信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机遇期已经到来。我们可以回溯一下,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以来,到“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期间出台《“十一五”时期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再到“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经过这一系列过程,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一个良好的起步。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划》,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来推动,可以说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预计,未来1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真正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5%以上,从长远看可以占到10%以上。
解读:《规划》引发产业发展新态势
《传媒》:正如您所言,《规划》将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高度予以重点扶持,那么在这一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将会呈现哪些新亮点、新态势?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创新发展思路?
齐勇锋:概括起来有八个方面。一是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规划》明确提出“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并把“文化创意”作为发展重点,这意味着我们将创新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要靠创新提高文化资源转化能力,靠创新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产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中还特别提到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创新靠什么?靠人才,必须加快改革,释放人的发展活力。
二是将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在很多方面已经开放,但就社会资本的期望值而言,市场开放度仍然不够,尤其是传媒业,在社会资本已经事实上广泛进入的出版、报刊、广播电视领域,政策上仍然存在诸多限制。《规划》称,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一改过去主要靠国有资本投入来发展文化产业的局面,换句话说就是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真正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办,尊重经济规律,用市场的手段去发展文化产业,让全社会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允许进入文化产业的部分)几方力量的充分融合发展。所以规划实施后,文化市场将会进一步有序开放。我预计今后在这方面会有新的突破,特别是科技类、财经类、时尚类、教辅类等非新闻类的报纸、网络媒体、广电媒体会逐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
三是今后几年将出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一批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甚至跨国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混合经济结构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将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文化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和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航母。从而打破我国文化市场“条块分割”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市场主体弱小,产业链不完整、资源碎片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为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化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迎来大发展的契机。纵观我国文化产业可以发现,我们传统文化产业与国际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在新兴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我国文化市场规模巨大,潜力无限,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手机拥有量、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有足够的消费空间支撑新兴业态跨跃式发展。因此,以新兴业态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是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与国际接轨,最终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
五是文化产业投融资特别是上市融资将出现新的。有人认为文化产业是我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这一说法不见得准确,但文化产业的良好前景的确不断吸引着民营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眼球。随着投资准入门槛的逐步降低,一个新的文化投融资必将来临,并且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从而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和结构调整功能,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和结构优化。
六是文化娱乐消费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规划》特别提到要扩大文化消费,这不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内需外需严重不均衡,特别是在外需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必须大力扩大内需。拉动内需要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人的精神消费,有其审美偏好的特点,需要舆论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以供给创造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今年春节前后,电影市场的火暴已初步显现文化消费热点的曙光。
七是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区域文化产业将形成亮点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我认为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不必再遵循过去经济发展的梯度模式,即先发展东部再发展中部最后发展西部。现在各方面条件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方位开放,“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加之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靠制度创新,所以应该解放思想,实行“东中西多点并举”的发展方针,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湖南娱乐业、云南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
八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我们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抓住当前国外一些传媒集团陷入困境、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的有利时机,有选择地收购兼并美国好莱坞等有关电影、动漫资产和策划创意、制作发行人才以及全球营销网络,以尽快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落实:亟待具体配套政策
《传媒》:国内文化产业目前处于高速增长的前夜,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规划》虽然还只是原则性的框架,但已经让业界看到了积极的信号,也更加期待之后的细则在文化产业的开放尺度、投资空间等方面做出更积极的安排。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齐勇锋:将文化产业提升到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高度予以重点扶持,我认为第一,要加大投资力度,建议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和国家综合经济部门的年度投资计划。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建议配套政策中从国家拉动内需的总投资4万亿元中拿出1%的份额,即不少于400亿元给予重点扶持,在3年内重点投向以下文化产业领域:有利于拉动文化消费需求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节庆活动、有利于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国有文化产业集团、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公共平台建设,以及有利于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重点文化贸易项目和公共平台建设。要把国家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结合起来,以国家投入作为引导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要把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集中度和扩大市场准入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活力;要把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与满足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需求结合起来,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要把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措施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行灵活多样的扩大文化消费需求政策。如发放“文化消费券”,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文化消费的品种和服务;支持和推动大型会展和文化节庆活动。对于拉动内需作用明显的大型会展、文化节庆,政府给予部分资助和奖励。
第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建议规划和实施“影剧院倍增计划”,3年内使我国电影院、剧场的数量增加一倍,电影银幕数量从4000个增加到8000个,规划和实施“小剧场扶持计划”,在中心城市建设10000个小剧场;通过兼并、合资、合作、加盟、委托经营等方式,建立覆盖全国的演出院线,面向市场配置演出资源,指导文艺创作、生产和演出。
第四,加强文化内容建设,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建议整合文化系统相关资源,组建文化节目(数字)制作公司,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规划和实施“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计划”,将有关数字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分散的数字内容项目加以整合,统一规格,推广使用,提高文化科技水平。
第五,调整、改造和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区,促其健康发展。建议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在全国规划设立20―30个具有产业示范作用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改造、整顿并提升原有文化产业集聚园、创意产业园、传媒基地和动漫基地等,将其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度高,具有制度创新、示范和孵化功能的新型文化产业园区;比照国家建设高科技园区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对入园企业给予同等政策优惠,形成文化产业孵化、创新、示范基地,发挥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化试验和市场推广的积极作用。
第六,完善优惠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建议比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制定《文化(创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严格界定文化(创意)企业,经认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文化(创意)企业,享受与高新技术企业一样的各类税收、财政补贴、融资、土地等政策优惠、扶持政策和奖励政策,以鼓励文化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对娱乐业消费税(20%)偏高的问题,建议减按5%征收。为鼓励和支持文化创业、拉动就业,建议进一步降低文化企业注册登记门槛。
第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出版产业园区,开展民营出版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股份制改造和集中发放书号的试点,推动民营出版企业与国有出版社之间的融合发展。
第八,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抓住创业板已经设立的机会,在3年内规划和推动100家左右具备条件的的各类文化创意企业、传媒企业上市融资,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框架内容
一、榆社县小杂粮生产发展现状
榆社县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实,分布区域广,开发潜力大,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目前全县小杂粮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3%。单产在125公斤,亩上下浮动。品种主要有:谷子、豆类、薯类、莜麦、荞麦、糜黍等。我县地处太行山上,属温带气候,具有各种小杂粮不同生理需求的独特气候和生态类型,当前我县小杂粮生产具有以下特点:①种植历史悠久,种类多,分布广而散,开发潜力大。②品质好,无污染。如我县生产加工的“河峪小米”,曾多次在各级农览会上荣获“名优产品”奖、“畅销产品”奖等多种奖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社城黑小米”也以其营养丰富、口感醇香而“走南闻北”,从普通老百姓餐桌到星级宾馆、酒店都有它的身影。③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1250万公斤左右的小杂粮,对全县粮食总产、农民脱贫致富都有较大的影响。也是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④对小杂粮研究加工已起步,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小米系列,黑色系列的加工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二、榆社县小杂粮生产发展思路
榆社县发展小杂粮有条件、有优势、有前景、有潜力,但目前品种不优、品质不佳、产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实施小杂粮产业开发,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合理布局,规模开发,集约经营,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创建品牌,加工转化,增值增效,逐步形成我县的优势产业。
三、目标和任务
1 第一阶段(2012~2013)
启动小杂粮品种工程,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建设工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工程,培养壮大农民经济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立并规范市场营销网络,打造名牌产品,2012年,优势区域内谷子面积稳定在3万亩,大豆面积稳定在l万亩,马铃薯面积稳定在l万亩。
2 第二阶段(2014~2015)
到2015年,实现优势小杂粮重点区域生产开发建设目标任务,建立优质谷子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2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2万亩。
四、优势小杂粮重点区域布局及建设内容
根据小杂粮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坚持突出开发重点品种原则;坚持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原则;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创名牌、树品牌、提高加工转化率的原则;坚持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坚持优势品种区域布局原则。优质小杂粮优势区域规划坚持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规模种植、效益优先、品质至上、集中连片、产业开发的原则,选择本县具有发展优势的乡镇地区进行基地建设。
1 重点区域布局
地建设分为三大优势区域:西部、中东部、北部。西部包括河峪、云簇、西马、社城等乡镇,该区域多为丘陵旱地,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适宜谷子生产,播种谷子面积2.5万亩,以春播谷子为主,品种以晋谷2l号、晋谷40号、沁州黄为主,总产625万公斤。
中东部包括箕城、郝北、兰峪、讲堂等乡镇,该区域播种大豆、杂豆,面积1.5万亩,以春播大豆为主,品种以晋豆19、辽豆30为主,总产300万公斤。
北部包括北寨、白北、两河口等乡镇和地区,该区域海拔高,气候冷凉,适宜马铃薯生产,播种马铃薯1万亩,品种以紫花白、荷兰三号为主,总产1500万公斤。
2 建设内容
第一抓好优种工程,针对我县小杂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必须抓好品种结构调整,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一要根据我县地理气候特点及小杂粮的生产习性,积极引进适宜我县种植的名、优、新、特品种,逐步更新与市场不相适应的品种;二要对传统特色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延续传统特色,提高我县小杂粮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使项目区优种覆盖率达到80%。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河南考察期间,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明确指示:“要重点抓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取得新突破;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要统一起来,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所以,在城郊型乡村的产业发展之中也应当认真贯彻的重要指示,以农业为根本,以旅游为突破,走特色生产之路、走结构创新之路、走市场经济之路、走科技发展之路、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与坚守,才能促进我国城郊型乡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城郊型乡村的概述
改革开放前的3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扭曲了经济建设中城乡、工农等关系,城乡结合部的城市郊区是城乡二元矛盾的焦点。实行土地承包和家庭经营后,城郊农民依托城市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性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与传统派购制度形成冲突。正是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为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分化出以鲜活农副产品生产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其理论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城郊型农业是都市型农业起点,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转变的目标。通常而言,城郊型乡村主要是指大中城市郊区,其有着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特点,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近年来,我国城乡人地关系危机日趋严峻,乡村在快速城镇化发展之下面临着乡村人员流失、土地资源流失及农业产业无突破等困境,尤其是城郊型乡村长期处于一种突变、混沌、无序和转型的发展状态。因此,对于城郊型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郊型乡村农业的发展
从传统意义上讲,城郊型农业就是指位于城市郊区,以满足城市居民对鲜活农副产品需求为目的的生产供应型农业。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交通通信条件和人们思想观念等的改变,城郊型农业已突破了传统概念的局限。在外延上,由城市所属的近郊区向行政区划以外的远郊发展,由面向一个城市扩展到面向周边多个城市。在内涵上,不仅单一地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也为城市提供工业原料和劳务服务,还包括通过生态、观光、旅游农业来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农业为城市服务的同时,依托城市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即城郊型农业的规模优势更加突显,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城市辐射不断加强。因此,现代城郊型农业是指位于半城市化的城市郊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城市为依托、以鲜活农副产品和副食品生产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市场和生态环境需求,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的一种区域性高效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另外,其着地域位置好,与市场联接紧,集的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1.城郊型农业的基本功能发展的概况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郊型农业功能不断深化。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注重农村与城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近(城)郊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开发,实现城市与郊区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体化发展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宗旨。该宗旨决定了现代城郊型农业不仅应具备传统的经济和政治功能,还应包含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
2.城郊型农业发展规划
城郊型农业近年因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步伐加快,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农产品结构单一,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扭转。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米袋子、菜篮子”需求量更大,标准更高。因此,可以说抓好城郊型农业是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客观要求。
(1)从地域特征及周边发展环境考虑,走特色化生产之路。打造地域农产品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城郊型农业发展水平,必须紧紧按照“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要求,以服务城市、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核心,努力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
(2)全面推进农业建设园区化、产业化、生态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走创新化之路。全面的促进城郊型农业发展水平提升。
(3)强化服务市场功能,走市场化之路。努力向效益、生态、休闲农业拓展,使农业向绿色安全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转变,成为具有生产、观光、旅游、休闲等多项功能融合的现代农业。
三、城郊型乡村的旅游发展规划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的身心。于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农业休闲旅游应运而生,乡村休闲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与此同时,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不能够脱离生产,应围绕生产组织相关旅游方式;应建立地方特色,并通过分析未来旅游人群构成,从而设置与其相关的设施。其次,也须注重乡村原有的风貌景观元素,进而培养城郊型乡村的核心竞争力。
1.合理制定城郊型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城郊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合理制定城郊土地利用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促进城郊地区城市用地和农用地的节约化利用,整治其他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在满足城市发展空间需求的同时,确保城郊农用地的数量和规模,维护乡村性旅游资源滋生的土壤,为城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赢得资源载体和空间场所。
2.科学制定城郊旅游发展规划
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所划定的农用地红线范围,考虑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动向,对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和开发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为依据,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合理规划旅游接待设施、服务设施、游憩设施,并保护城郊乡村实体景观、文化资源及自然环境,实现城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3.空间上区别开发,按圈层分层次发展
以近郊、中郊、远郊为空间范围划分3个圈层,分层次地对各圈层的乡村旅游产品区别开发。在近郊区宜开发对城镇化适应性较强的休闲、娱乐、健身等参与性旅游产品;中郊区宜开发乡村实体景观、乡村文化等乡村性强的旅游产品,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乡村民俗和生活体验、乡村聚落参观等;远郊区则适宜开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乡村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城郊型乡村产业的整体发展,我们需要充分重视其农业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走村民自发、政府引导、外部资金适当扶持的建设之路,通过科学及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布局,进一步确保城郊型乡村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当地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条件。
2012年全县以苹果为主的果品总产量达到16万吨,果品总产值达4.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117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39%。比2011年的果品产量、产值分别增加了3.2万吨、1.2亿元。2012年果农果园亩收入最高达到3.5万元,全年果园亩收入达10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2万元以上的农户分别超过100户、700户、4000户。
采取树形改良、果实套袋、配方施肥、单果管理、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技术,提升了果品产业的科技含量,使优果率达到65%,商品果率达到95%,无公害化程度达到90%以上。建成了10.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162亩“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示范基地,1200亩“国家苹果标准园”,3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万泉镇北川的国家苹果标准园得到来自全国各地果树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达到了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平。
在全县果品生产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产、储、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建成各种苹果窖(库)800余座的基础上,建成千吨以上大型储藏保鲜库14座,改扩建1座,总储藏能力达到4.7万吨,年实现储藏增值4000万元。还建成了果品包装厂两家,果品进出口贸易公司两家。
二、成功做法
在甘肃省果树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了《庄浪县2011~2015年果品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每年在全县苹果适宜区发展苹果园8万亩。
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农户进行土地兑换,采取以零换整、反租倒包等形式承包经营果园,实现了适度规模化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该县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每年实施“十百千万”的培训计划,在10个果园重点乡镇培养100名技术干部和1000名农民技术员,培训果农2万人次。每年聘请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韩明玉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研究所李丙智教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马明研究员等果树专家来县里的培训班授课。同时,由果园所在乡镇每年组织果农到陕西,甘肃天水、静宁等地参观学习。结合果园管理,县乡200多名果业技术人员采取现场指导,结合课堂讲座、印发资料等形式培训果农。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发展果品产业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重粮轻果的小农意识还没有彻底转变。二是果园发展不平衡。全县现有苹果园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3,人均占有果园面积0.67亩,自然资源优势发挥利用不够。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果业信息网络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条件差,捕捉信息不及时,指导性不强;中介组织、果品营销组织、果农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强;果业科研专业人员少,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不够。四是规模化发展果园缺乏可操作性,大部分乡镇的川区村社农户地块分散,建成的果园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五是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对产后储藏、加工等环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果品生产相配套的气调储藏、加工设施建设缓慢,清洗、分级、打蜡、冷链储运等产后处理环节空白,恒温库、土窖规模数量严重不足;果品精深加工处于空白,缺乏生产企业,果汁、果醋、果酒等高附加值产品难以开发,制约了全县等外果、残次果、落果的高效利用。
四、发展规划
1. 要进一步提高果农对发展果园的认识 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群众在兄弟乡镇和周边县区参观学习,结合一些种果大户的现身说法、算账对比,激发广大农户的种果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农户为主体的果园发展格局。
2. 扩大基地规模 突出两大区域,集中连片、整乡推进、整流域开发,建成河川道与浅山梯田优质富士苹果生产带和梯田台地鲜食加工兼用型苹果生产集中区。到2015年,苹果园总面积达到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人均占有果园1.2亩,实现果园适宜区全覆盖目标。
3. 实施优果工程 采取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主的四大关键技术,使果园单位面积果品产量达到2000千克,优果率达到70%,商品果率达到95%。
4. 延伸产业链条,兴办龙头企业 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企业;新建一批储藏营销、包装材料生产等配套型企业。加强横向联合,组建果品企业集团。有选择地扶持一批重点果品经销大户,加快发展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真正走出一条“市场+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
5. 加强果农培训 一是采取专家指导、院地联合的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技术提高培训班。二是果园所在乡镇要适时组织技术人员、村社干部及果园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三是果业技术人员要切实发挥职能,采取抓点示范、现场指导、课堂讲解、印发资料等形式,对重点乡镇、专业村进行全覆盖集中培训,着重培养一批持证乡村技术干部和果农。
6. 发展中介组织 鼓励、引导果区的乡村组建果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物资供应,果品储藏、加工、运输和信息服务,提高中介组织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和果农的组织化程度。
7. 积极流转土地 对土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进行合理流转,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县内外科技能人、致富强人、果农、果农协会以及其他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采取独资、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承包经营果园。提倡果农将土地、果园折成股份,参与果园承包业主的果园开发和股份分红。鼓励县乡农业、林果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不变的前提下,开展果园承包经营,充分发挥果园管理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果园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管理。
1、前言
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气候特征兼具,是全国最适宜中药材种植中心区域之一。中药材产业正在成为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500万亩以上,实现民族医药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建成3个中药材交易市场,力争把贵州建成中药现代化大省、中药材产业大省和民族药大省。
2、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较和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的要求来看, 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1)由于基础薄弱, 新药研究开发所必需的人才、条件、装备还很缺乏, 很难适应现代药物对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研究开发的需要自主研制开发的新药品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科技含量上都还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落后于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2)我省中药材种植分散, 规模偏小, 集约化程度低, 企业尤其是大型制药企业参与G AP基地建设的程度低多数基地还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运作方式, 目前仅有何首乌、太子参获得国家认证验收, 需要加强道地药材、民族药材、具有竞争力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和G A P基地建设, 以便更多的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G A P认证。同时, 野生资源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趋势。据统计, 从1990 年到2 0 0 0年野生资源面积减少450万亩, 蕴藏量减少78万吨, 其中大幅度下降的有石解、山慈菇等12 种,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
(3)投入不足, 资本市场培育极需加强特别是企业在GMP改造后, 自有资金使用殆尽, 面临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 国家的一些引导资金, 杯水车薪。加上绝大多数企业资本运作跟不上,目前全省真正实现上市的药业企业只有二家, 资金问题已成为目前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 在技术开发平台建设, 新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规范化基地建设方面也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3、建议采取的对策
为进一步发展贵州中药现代化, 必须认真贯彻实施中央《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眼于国际医药发展前景, 确定长远目标,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计划, 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中药产业, 促进中药企业做强做大, 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贵州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1)继续发挥“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 的作用, 增强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 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当前要针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具体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计划, 纳人省的“ 十一・五” 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中, 并分步实施, 使之与全省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法规, 营造中药产业发展的优良外部环境。已有的政策、措施应抓紧落实, 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改的, 应抓紧完善。有的可以上升为法规或行政条例, 综合构成中药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竞争有序、健康发展, 形成良好的政策保障体系。
(3)突出重点, 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骨干中药制药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是产业的支柱。中药产业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 核心是中药制药企业。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鼓励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协作、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 把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技术后劲足, 管理现代化的中药制药企业或企业集团。
(4)进一步加强新药、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加大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专项的投人,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高度重视新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 要逐步形成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另外,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 企业的融资和资本运作是从根本上解决中药产业面临的资金严重不足的主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借此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大型骨干中药制药企业或企业集团, 真正地做强做大贵州中药产业。
4、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1)企业将向兼并重组方向发展
近年来,医药领域的兼并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省的中药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整合期,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些措施都提高和改善了中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医改和中药产业的双赢。
(2)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中药作为我省乃至全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新医改和国家刚的《意见》都表明了我国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未来各方资金都将会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3)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
同时指出,国家《意见》提出要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如今,我省已经有一批中药企业被誉为“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未来更多的中药企业将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发展。
(4)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
另一方面,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药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以及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中药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多种领域,诸如生物、农、林、中西医学、化学、物理、信息技术、经贸、管理等。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单靠某一个单位、某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注重加强多学科、领域的有机配合,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强强联合。引入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文、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合作,特别是与国外大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大资金投人,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研究、开发经费,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中药现代化一定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肖培根,肖小河, 21 世纪与中药现代化[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2): 67-70.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总体蓝图,是城市未来工程建设的指导方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并引导城市和谐稳定的发展。
1.信息化时代对城市规划带来的影响
1.1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利用利用GIS及VR等技术开展城市规划,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充分掌握城市的各类信息,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为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如厦门市2011年到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不仅划定了厦门市的生态控制线,还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而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紧密联系,在确保厦门市总体生态面积达成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其他建筑、设施的布局。这时就需要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分析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是否存在不协调的地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使城市总体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1.2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开始了翻天覆地的战略改革,信息化时代也为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厦门信息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厦门软件园已建成一期和二期,厦门软件园(三期)总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正在加紧建设。软件园一、二期汇聚近1000余家规模以上信息和软件企业。与此同时,新形势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制造业不断进行工业3.0和工业4.0升级,一批制造业企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信息化在商贸流通上显现得更为明显,专业物流园区、规模电商聚集区等园区的投入运营不断刷新眼球改变着商业与物流的运营模式。产业经济布局还更为合理呈区域化发展,如厦门市2011年至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阶段内,岛内和岛外将形成五大工业区域,并在各个工业区域内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经济区域化发展,可有效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总之,各产业在信息时代拥有了新的出路,传统分散型工业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密集型信息经济模式,不仅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还提高了各产业发展速度,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总体增长。
1.3改善城市规划空间结构
在产业局域化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会进一步得到优化。如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等,一改过去呈密集分布的结构模式;体现了更多的产城结合模式。产城融合是指在区域发展中,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一般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明确发展的两个基本着力点――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发展;二是要求将产业集聚、服务配套、功能以复合方式落到空间布局上;三是侧重于城市形态适应和配套产业业态;四是强调城市形态和产业业态的共同发展,科学处理产业园区和城区(镇)之间的关系,在空间融合、功能融合、人口融合三个方面实现和谐统一:
空间融合方面,表现为产业园区和城区扩展位于同一轴线上,现有产业园区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具体的量化指标是“园区与城区空间距离”、“居民平均通勤时间”等。
功能融合方面,表现为产业园区与城区之间具备便捷交通;城区基础设施、商贸、医疗、教育等资源为产业园区所用;产业园区成为城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具体量化指标是“市政设施产城共有率”和“公共设施产城共有率”等。
人口融合方面,表现为园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与城区人力资源相匹配;园区从业人员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区购置住房并安家,实现“职住一体”;具体量化指标是“城区居民在本地就业率”和“园区职工在城区落户率”等。
海沧、集美、同安、翔安等多个新城的建设结合了辖区行业分布及产业升级,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
1.4 改善城市交通问题
解决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而过去阶段中,城市规划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无非是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限制私人用车的发展等,或是优化城市整体交通网络,增添高架等。信息时代下,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更加合理业态分布,大大降低了人们出行距离,如居民可在网上进行购物,甚至现在正在不断发展的VR虚拟现实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现实生活中“逛商场”的乐趣。而人们出行量的减少必然会改善城市交通。其次,交通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可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交通信息互动平台建设等,在交通组织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者,城市建设中点面的有效贯通人口融合方面,表现为园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与城区人力资源相匹配;园区从业人员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区购置住房并安家,实现“职住一体”;具体量化指标是“城区居民在本地就业率”和“园区职工在城区落户率”等。如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了要大力加强城市交通网建设。如规划中提出了在2020年之前建设一条跨海通道,来缓解已有跨海桥梁和隧道交通的压力。其次,新增了四条地铁线的建设规划。
总结
信息时代下,各行业产业纷纷开展了关于“互联网+”的改革,并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过去疏散型分布演变为密集型分布。产业机构的优化使城市规划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城市规划可有效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并改善了过去形势下存在的交通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对城市联系的影响。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2.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3.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2.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是指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是指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3.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信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4.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的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使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四、如何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