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7: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女生的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早恋问题
青春期的女生,随着生理发育、性机能成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心理上会对异性产生好奇与向往,由于她们思想比较单纯,情感脆弱而又缺乏理性,就容易形成早恋。如喜欢关注男生,跟男同学单独交往等,以致学习兴趣下降,追求虚荣,注重打扮,最终导致辍学、离家出走、自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人际关系问题
1.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由于她们自我意识太强,同学关系不融洽;即便有些女同学看似关系非常密切,但她们往往是因为玩耍或者其他原因联系在一起的。
2.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有的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正当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需要关心和帮助时,父母却远在他乡,不便倾诉,因而与父母缺少沟通。
3.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心理特别脆弱,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理解。但是,有的教师只顾教学,不亲近学生、不与学生交谈,使她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重视。因此,课堂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抵触情绪,顶撞老师、违纪旷课等。
(三)学业问题
一方面,课业任务繁重,学习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复杂的心理使她们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打工也可以挣钱”、“嫁个好男人就可以改变一生”等错误看法,使她们失去了学习信心,得过且过,从而放弃学业。
(四)安全问题
由于初中女生社会经验不足,在人际关系问题、早恋问题、学业问题等方面产生的心理压力很大,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因此,被侵害事件时有发生,诸如暴力威胁、寻衅滋扰、不良诱惑、等。
二、教育措施
(一)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对待早恋
早恋问题会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进行个别辅导与心理咨询;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团队活动中教师要渗透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内容。如开展“早恋的危害”主题班会、“巾帼不让须眉”演讲赛等活动。家长,尤其是当母亲的更应该给孩子讲清楚青春期的常识,指导孩子注意生理和心理卫生,消除顾虑,全身心投入学习。家校配合,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友谊观,用全新的恋爱观和人生观对女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努力学习。
(二)学会正常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女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乐观开朗、心胸宽阔,多接触、多沟通,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在感情上把握分寸,善意地欣赏他人,帮助他人;谅解和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主动沟通,消除代沟。使她们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一个学生,如果能够对所学科目有浓厚的兴趣,那她就会心无旁骛,专注学习。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要针对女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鼓励、赞扬、期待、肯定等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她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常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方面
对于女性而言,青春期生理特点是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很快,第二性征形成,开始出现月经。特别是女生由于父母外出不在身边,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女生们会感到惊慌而无所适,又不敢咨询老师,慢慢的就就是把自己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2.心理方面
女生们在青春期中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身体及性的发育,对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
2.1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许多孩子的父母由于长期外出打工,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理解。当孩子有所偏差时,有些家长采用简单的训斥甚至打骂,加剧了该年龄段固有的心理冲突和矛盾。
2.2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心理特别脆弱,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如果教师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就会使她们的心理遭到严重创伤。
2.3早恋问题。初中学生开始对异性出现好奇与向往,由于留守的农村青少年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及时教育引导的情况下,一些女生就会涉足早恋。
3.道德教育问题
处在当下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青少年特别是女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3.1享乐意识严重。有些女生在片面追求个人享乐和金钱物质利益,有的甚至为谋取个人的私利走上违法犯罪的路。
3.2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了女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对孩子缺乏基本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教育,不能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
3.3社会不良环境的耳濡目染,玷污了女生的洁白心灵。如一些涉及黄、赌、毒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网站、不法网吧,严重腐蚀年轻一代。
3.4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正确学习目的和对人生价值的判断。
3.5在对男女生关系的问题上,不能处理得当。
二、解决方法尝试
1.指导女生正确对待生理问题
帮助女生们了解女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先从女孩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和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女孩青春期间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详细地解说了女孩青春期的生殖生理变化,指导她们青春期应该怎样保持个人卫生,注重自我保健,引导她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1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使其自觉调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她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2.2学会正常交往,引导健康情感
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女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女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她们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早恋问题对部分女生心理困扰很大,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面对女生的早恋困扰,教师和家长必须全面诱导,及时疏导。应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友谊观,对女生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
3. 经常对女生们进行德育教育
一、前言
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必须有坚强的体魄。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体育教育承担着重大责任。兴趣是人类对事物关切和喜好的一种情绪,是人们从事某些活动和认识某种事物的重要推动力。欲在体育教育上取得良好的成果,必须增强初中女生对体育锻炼热爱的兴趣,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体育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初中女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体育教学很难让同学们在体育运动中感受乐趣。
二、调查对象、研究方法和内容分析
1.调查对象
在本校就读的85名初中三年级女生。
2.研究方法
(1)调查方法为问卷式
发放85份有效问卷,发放与回收数量相等均为85份,100%的回收有效率。
(2)资料结合文献
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是以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上查阅到的,相关兴趣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
(3)对话式调查
为完善研究结果,必须对从事体育教育的本校教师有所了解。通过与他们的访谈,为本研究提供更为实用的、科学的和可执行性的珍贵信息。
(4)数据统计方法
把有效的回收问卷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统计。
针对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分析调查。开学的头一堂体育课,对本校高一女生采用问卷式调查体育锻炼的动机。经过统计后得出了第一组数据:学习动机按比重依次排列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占74.4%;为了调节大脑,能够更好地学习文化课程,占72.1%;为了健美,占59.2%;为了与同学交往,占35.9%;因为好玩,占34.1%;为了健身,占32.9%;为了体育达标,占26.2%;为了当三好学生,占10.7%;为了应付,占7.8%。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排在第二的是“为了调节大脑,能够更好地学习文化课程”。这是一种实际的需要,反映出初中女生对于文化课程学习有了正确的理解。有着积极的一面。第三位的是“为了健美”。说明此时的女生对美有着积极的渴望。希能用健康的态度看待自身的美,以及社会、生活、健康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往旧时的“病态美”逐渐退出她们的视野。用体态均匀,线条柔美来展现她们对美的追求。有消息表明,多数的女同学是有这种目的来进行体育锻炼的。这已成为一种时尚。从前三位的排名可以看出,这些积极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他的学习动机也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初中女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局限于她们的认识实践水平。虽然有理想、有追求,但非理智的随意性也影响着她们。需要老师们加以引导。
针对学习兴趣,进行分析调查。相应的对高一女生体育学习兴趣行分析调查。根据体育学习兴趣的基本原因按比重依次排列:练习太辛苦,占18.2%;身体素质差,怕人笑话,占16.2%;场地、器材少,占15.5%;我喜爱的项目少,占13.2%;运动后无水洗澡,占12.1%;学习负担重,精力不够,占9.7%;怕受伤,占8.2%;练习多,体育知识少,占6.7%;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占6.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造成初中女生缺乏体育锻炼兴趣的原因是有许多。占比重最大的是“练习太辛苦”。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的女生普遍家庭条件比较好,娇生惯养,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较懒散。第二位的是“身体素质差,怕人笑话”。这和初中女生的自尊心强是有一定的关系。各地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不同,在某种情况下会因“场地、器材少”而影响同学们锻炼兴趣。这在本次调查排列第三。由于当前的教育大纲不能及时满足同学们广泛的要求。缺少同学们喜欢的项目在调查中排名第四。
调查对体育课教师的满意程度。满意的有21人,占25%;一般的有46人,占55%;不满意的有17人,占20%。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初中女生对体育教师的满意度不是很理想。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感到满意,半数以上的认为一般。还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不满意。在不满意的同学中继续调查,反应最大的是课程单一,根本没有让游戏参与其中,缺乏创新手段,没有趣味性。以增加力量、耐力的运动占据主导地位,让同学们感到枯燥乏味。还有个别老师严肃的态度令人望而生畏,稍有不慎就会得到严厉地批评,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三、结论和解决办法
1.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理论课和其他传播途径的功效
加强体育健康宣传,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理论课和其他传播途径的功效,向同学们积极推广体育健身的意义。要让同学们意识到参与到体育锻炼不仅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同时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的富强。要做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通过体育锻炼保持学生们身心健康,帮助改善她们的学习态度。
2.为提高学生们体育学习兴趣,必须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体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使学生们产生厌恶情绪。适时该修改其内容了。根据初中女生心理特点、审美要求,结合时代潮流。采用一些社会上流行的受欢迎的项目。如塑造形体的课程、体育舞蹈课程和健身操课程。综合提高同学们学习和锻炼的兴趣。
3.调整体育教学结构,增加兴趣体育锻炼项目
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因为好玩而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虽然目的不够积极有意义。但这单纯的想法也给我们一些好的启迪。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调动学生们这方面的积极性,开创一些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很强的锻炼科目,在游戏中达到锻炼的目的。既能搞活学生们课堂气氛,又能够调节身心健康。尽量少做枯燥乏味、简单无趣的重复跑练习,避免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
4.切忌统一标准,注意个别差异
同学们的身体条件不可能全都一致,要考虑到一些偏胖或偏瘦同学的素质差异。适当调整动作难度与评分标准。多用鼓励性语言,个别辅导。提高她们的锻炼兴趣,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戴建新,刘亚鹏等.高中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与动机的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
[2]乔梁.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问题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张海涛.大学生体育爱好和运动项目选择性的调查分析[J].体育与科学,1999,(4).
1、女生一方面愿意与异往,另一方面又害怕与之交往。在调查中,有65%的女生愿意与男往,32%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3%的女生回答不愿意。而在实际交往中,51%的女生与大多数的男生有交往,47%的女生与少数男生有交往,2%与个别男生交往。这些数据说明,无论从意愿上还是在实际上,女生都渴望并愿意与异往。但同时,她们又害怕与男生交往。在调查中,有52.6%的女生担心与男生交往会遭到别人议论,27.9%的女生怕被人误解为“早恋”,10.7%有其它烦恼,如老师的怀疑、家长的追问等。说明在中学生当中,异性之间的交往,即使是正常的交往也存在各种压力。
2、有小部分女生与异往困难。由于性格、家庭环境等原因,部分女生感到与男生交往有困难。在问卷调查中,有5%的女生与异往时感到紧张,不知如何是好。
3、近半数的女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在“你是否喜欢过或正在喜欢某个男生”的调查中,有22.6%的女生回答喜欢过,23.9%回答正在喜欢。这种情感的产生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正常的,是她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的需要,是青春期性意识萌动的表现。但有少数人误把好感当情,陷入“单相思”。
4、部分女生对早恋的后果认识不清。在调查中,有7.7%的女生认为与异性过密交往(早恋)不会影响学习,43%认为说不清楚。可以看出,中学生对早恋所带来的后果是认识不足的。
5、缺乏异往的良性环境。由于人们对异往抱有成见。尤其对中学生的异往过于敏感和担心,使得中学生与异往缺乏一种积极、和谐的良性环境。例如,当问及“如果有某位异性给你打电话,你父母的态度是怎样”的问题时,有28%的家长不许孩子接电话,13%的家长要反复盘问,40%要追问几句。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初一女生对异往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同学虽有一些正确的认识,如青少年时代应抓紧时间学习,与异往不慎会影响学业,但面对更多的实际问题仍处于茫然无知的境地,如如何与异性健康交往,如何把握尺度,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等,而恐惧与害羞的心理,对家长和老师潜在的畏惧心理,极容易使她们在发生问题时不知所措,导致行为偏差,造成了不良后果。此外,还有个别的女生,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对与异往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是发生问题的隐患。因此,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异往的辅导和教育,使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高尚情操,促使她们的心理发展达到该年龄段的最好水平。
一、开好生理卫生课
随着生理的发育,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对于自己的身体变化,对异性的生理变化以及两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她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有时会与高年级同学交流,有时会不加选择地阅读书刊或通过其他媒介,以期获得知识。由于她们分辨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腐朽靡烂的不良思想的腐蚀,容易产生鲁莽而轻率的行为,甚至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但同时她们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也使生理卫生教育容易引起她们的兴趣,并易于接受。初一时自然老师应向学生们详细讲解生理卫生知识,而不是略而不谈,或者遮遮掩掩,以使学生消除神秘感。考虑到效果,可以分男生、女生讲解生殖生理系统的有关知识。也可对初一女生专门举办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讲座。
二、召开女生会议
初一女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对某男生产生了好感,收到了男生的所谓“情书”,受到一些骚扰和纠缠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怎样做是正确的、恰当的,怎样做是轻率的、失当的。不定期召开女生会议,结合具体问题,以不同方式,用以往女生的成功和失足的经历教育她们,使她们明白,作为一个女孩,如何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1、组织课堂辩论。例如针对学生在异往问题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可组织题为“异往好还是不好”辩论。引导学生在辩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异往的好处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谈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中学生之间的异往是正常和必要的,关键是要注意交往的范围和度。
2、组织小组讨论。针对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与异往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组织学生围绕例子进行讨论,先是小组讨论,然后是各组代表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辨别什么是不正常交往,什么是正常交往,如何与异性的交往,即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三、推荐相关书籍
针对学生在与异往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们阅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如《心灵驿站》、《花期情结》等,在阅读中解决问题,受到教育。
四、畅通谈心渠道
考虑到女生害羞的心理,不善于与成人交流沟通的特点,学校可开设心理热线、知心信箱以及谈心室。学生在自然放松的心态下,才会谈她的心事(例如喜欢上了某位异性同学,心里既兴奋又害怕),谈她的烦恼(例如比别的同学早熟,心里很烦;喜欢上异性同学,想忘又忘不掉,不知该怎么办)。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个别交谈,真正深入她们内心,帮助她们解决问题。
五、个体谈心疏导
由于个体发育的差异和成长的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问题也不相同。教师必须以“一对一”的方式面谈才有针对性,才利于问题的解决。针对那些有问题、有困惑的学生,教师宜采取个别谈话法,或利用每月随笔及学生的谈心本进行沟通与教育。学生也可以将问题写在纸条上,老师看后给以答复,也可以是下课后单独找老师或给老师打电话。这一时期的女生心灵敏感,感情脆弱,自尊强烈,稍有不慎,便容易对她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在做这些学生的工作中,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六、紧密家校联系
个别女生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与异往方面存在着不太正确的想法,行为上有一些偏差。这不仅影响了她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干扰了班级的风气。对她们的行为教师不能放任自流,不能生硬干预,也不能捕风捉影。要做好家长的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教育方法不太得当的家长,及时地提出建议,促使他们改进教育方法,与班级教育保持一致。家校的密切联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工作中要做到三结合,即全体和个体的结合――全体的教育引导,个体的行为矫正;课内外的结合――生理卫生课、心理导向课和班主任班级教育相结合;校内外的结合――给家长开讲座和个别联系家长,促使家长与学校配合。
中学生的异往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和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教育和辅导卓有成效。我们在教育中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条件往往与城市没有了什么区别,学习条件也非常好,按理说他们各方面应该进步更快,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学习成绩远远比不上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非独生子女学生。他们往往性格暴躁,自私霸道,好逸恶劳,不求上进,整天迷恋于电子游戏机和卡拉OK娱乐场所之中,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全级学生末尾。在家俨然一位小皇帝,在班上,对于正常的值日清洁劳动也是嫌脏、嫌累,经常推诿。
诸如此类行为偏差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是困扰我们教学的一个难题。山区农村独生孩子在初中阶段行为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母对孩子的过分的溺爱
实行一孩化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对孩子的物质生活有求必应,要啥给啥,对孩子一味迁就和溺爱①,实施“保姆式”的教育,孩子完全处在一种由所包围的“保温箱”中,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过度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孩子缺乏锻炼
有不少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承受不了批评,出于一种特别呵护心态,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很少因势利导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在孩子管教中,迁就过多,不厌其烦地给予帮助,唯恐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对孩子喜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的要求②,孩子出了问题很少严肃对待,往往没有及时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向言行甚至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第三、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吃苦耐劳教育
现在的独生子女基本上属于甜水泡大,很少有吃苦经历,贫困、饥饿对于他们来说不知是何滋味。因为是独生子女,家庭都视为掌上明珠,尽量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累,对孩子的生活会尽可能进行全方位包揽。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形成孩子怕吃苦的性格。
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纠正这些孩子的偏差行为呢?要纠正这些孩子的偏差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应该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老师应当负起这个责任,在各个岗位都要为“教书育人”这个目的尽职尽责,使他们茁壮成长,当然这是一项既复杂又浩大的工程,需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的。
2.应该从心理角度去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心理
学生行为不端,更多是指出其错误,告诫他今后改正,很少从心里角度去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课程落实却注重共性教育,很少因材施教,实行个性教育。对问题学生要有个性化的帮扶举措,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告诫教育
因为孩子在家里很少受到父母批评,在学校很少接受个性化的心理帮扶与对应的惩戒教育,基本上都是在顺境中生活,很少有挫折感,遇到挫折往往就会显得无所适从。所以从小就有必要的批评举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学会自我克制,这样对于老师的善意批评就不会感到太多委屈而走极端。
4.对孩子的任何细节的行为偏差都应该予以重视及时纠正
大因小而起,对孩子的任何细节的行为偏差都不能小事了了,让孩子树立接受批评的勇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应该随时关注,多与孩子沟通,避免偏执阴影笼罩。
5.有意识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锻炼和劳动教育
不经风雨难见绚丽彩虹,不经挫折难以健康成长。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提升抗挫折能力。人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小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这对孩子未来人生大有裨益。还有就是忽略对孩子的劳动教育③,孩子回到家,没有给孩子劳动的机会,自然而然长期这样孩子就养成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对孩子以后出到社会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如何教育好独生子女,使他们茁壮成长,不但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才能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注释】
① 杨雄. 当期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 年第2期第68页.
关键词:
留守初中女生;SCL-90量表;心理健康
留守初中女生是指父母双方或有一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而与父母双方中的一方留守原居住地,或单独留守或与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留守原居住地的在校初中女生。这个阶段的女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身心发展迅速且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本文从中学这个立场,通过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和心理测量,收集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健康成长。
一、调研数据分析
2016年10月-11月,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项目《留守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校在校初中学生进行了SCL-90心理测试,测量卷发出700份,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为了进行比较研究,用SPSSforwindows19.0统计软件上机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组分析: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与留守男生,强调留守和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1.总分评分分析。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取1~5级评分。评分规则之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总分大于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表示呈“阳性”,被测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1)
图1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17名女生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21.1%,总分大于160的非留守女生38人,占比11.9%;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有70人,占比22.1%,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非留守女生有45人,占比14.2%。数据分析显示,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留守男和留守女
图2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36名留守学生当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19.9%,总分大于160的留守男生53人,占比16%;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70人,占比20.8%,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男生46人,占比13.6%。数据分析显示,与留守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因子分分布状况分析。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与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需要,进行了下面的分析处理:将参与测试的每个学生的10个因子分进行计算,用因子分除以该因子项数得到每个因子的平均分:当因子均分=1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完全正常:1<因子均分<=2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轻微症状;2<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中等症状;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严重症状。将不同群体(例如,留守或非留守)的因子均分求和并除以该群体人数,得到群体因子均分不同群体之间,群体因子均分越高,该群体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大。反之,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小。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3)
图3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因子均分在每一项的得分都明显高于非留守女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女生的因子均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因子均分。这应该引起关注。
(2)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
图4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这一结果跟相关研究基本吻合。通过上面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显示,与同龄的女生相比,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留守的同龄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如何帮助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与同龄人比较,留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比数据从留守和性别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因此,要找到为何留守女生这个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1.留守造成的影响。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留下的是祖辈或者留守女生自己在家,或者是留下父亲照顾女生,以上这些情况,让进入青春期阶段的留守女生无处了解青春期,有了困惑也不能及时解决。当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时,要么找不成熟的同龄人求助,要么自己独自承受,这些都加重了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2.留守女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上来说,女生的心理成熟状况比男生要早一到两年,留守女生特有的生活状况促使留守女生比同龄人更成熟,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女生在青春期心理感受力比一般人要强烈,心理困惑更甚。另外,有学者认为,女生特有的心细、敏感、脆弱等特点也使其在学生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相对高的焦虑感。
三、教育对策
(一)中学对留守初中女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学对留守初中生,尤其是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常态化,实时跟踪留守初中女生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基本情况档案。每个学年入学季使用调研问卷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收集,做到学校和班主任对每个留守初中生都有纸质档案资料。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测试,得到留守初中生,尤其是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并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档案中。档案建立以后,由学校、班主任、学校心理老师分别保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实时更新这些留守初中生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常态化。很多中学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并没有正常开展,这一现象应由中学自身主动调整。不管是素质教育需要,还是学校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迫在眉睫。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对初中生人群和特殊人群如留守初中生进行全校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更要对突出的个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年的4月和9月分别进行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月是中学中考的时间,6月是高考时间,在4月举办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中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找到积极的方法应对考前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9月是中学生入学季,可以在这个月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学会如何处理新的人际关系。可聘请心理学专家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通过学校展板、校报、学生手抄报、学生主题黑板报、学生主题班会等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
(二)中学促进留守家庭教育发展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中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充分发挥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的作用。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日常联系家长的工作机制。中学应每天通过班主任利用学校联系家长的通讯工具,如家校通,校翼通等方式,将留守初中女生的每天在校情况传播给家长,让家长每天都能掌握留守女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并敦促家长每天都关注留守女生的学习和情绪状态。2.定期指导留守初中女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比家庭掌握更丰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家庭。中学可通过与家长联系的通讯工具,将对留守女生教育的一些指导意见传递给家长,指导家长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还可以定期对留守初中女生身边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留守初中女生更多信息,并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将对留守女生的教育注意事项传达给监护人,促使监护人能积极关注和定期教育留守初中女生。3.建议家长能留下父母一方陪伴留守女生。对于青春期的留守初中女生来说,这个阶段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对于留守女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陪伴和教育作用。因此,中学应建议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尽量留下母亲陪伴孩子。
参考文献:
在小学阶段,女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排斥表现得并不明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对体育课的排斥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是上课兴趣不高,经常寻找借口躲避体育运动,等等。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甚至会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女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然后以某中学的体育活动情况为例,分析当代女生对体育课程的适应性。然后,针对当前初中女生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当代女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堂教学措施。
一、现阶段初中女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
在当前,我国初中女生对待体育运动的热情度不高。在初中,各个年级的体育课中总会有女生因故请假不进行体育运动。初中女生是初中学生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她们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对整个初中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造成初中女生对体育运动“热情度不高”的现状和初中体育课课程单一、授课效率低下、初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密切相关。初中阶段,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多在学生的文化成绩方面。中考分值比例的差异性也会导致重视程度的偏差。初中女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使得初中女生对于男女生相同的体育运动产生了排斥的心理。
二、初中女生对体育运动态度的调研和分析
为了对初中女生的体育活动倾向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笔者特针对某中学的女生体育运动情况进行了调研。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年龄结构上来说,初中女生是主要的访谈调查对象。在这次调查之中,调查的初一女生共有125人,初二女生共有110人,初三女生共有145人,教师共有115人。他们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5%、22%、30%、23%。
从职业构成来说,调查对象共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此次调研中教师所占比例为23%,学生所占的比例达77%。此次调查是在某中学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从对某中学的学生的调研中了解我国初中女生体育运动的倾向表现和情况。
2.调研实施情况
共发放出去600份问卷,回收495份。通过访问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得知,初中女生对于上体育课的期待度往往都是比较高的,但对于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却更多地表现出排斥的态度。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女生经常会以生病、例假等借口逃避体育运动。
3.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该初中有很多女生排斥体育运动。在对各个年级的女生进行调研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初一女生排斥体育运动的比例是16.3%,初二女生排斥体育运动的比例是21.4%,初三女生排斥体育运动的比例是35.3%。由此可以看到初中学生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逐渐降低。
三、 贴合当代女生身心健康,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1.初中女生的身心成长现状
造成初中女生通有的 “喜爱上体育课,但是不喜欢体育运动”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和体育课在整个中学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学校是体育课开设的重要外部条件,它可以从经济、政策、师资等方面对体育课予以支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对于体育课能否开设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开设的体育课中,有的学校存在着“体育课没有文化课重要” “体育课不考试” “体育课是文化课的附属”等观点。这些学校对于体育课的开设不重视,配备的教师不专业,教学不认真,流于形式。正是由于体育课在学校教学中不受重视,因此在师资配备、教学资源上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不能和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这阻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也进一步导致女生排斥体育运动,造成了初中女生不喜欢体育活动的现状。其次,据研究表明,当代学生由于物质、精神环境的影响,成熟较早。初中阶段,女生们进入了生理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她们的第二性征发育已经大致完成,外形发生变化,有些女生由于外表特征的变化便羞于进行体育运动,尤其在遇到例假时更是懒洋洋地不愿意运动,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体育运动。内外因作用之下,造成了初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现状。
2.促进初中女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教学策略
(1)师生角色互换
师生角色的互换是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性得到全面发挥的重要条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模式是经常看到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产生极大的“依赖”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懒惰之心。反映到体育课的学习上就是学生没有自己运动的兴趣,只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课。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得教学活动枯燥,女生的厌学情绪加重。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可以让初中女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同时,学得好的学生还可以对学得不好的学生进行帮助,促进整个班级体育运动情绪的共同提高。
(2)引入竞赛机制
比赛是促进初中女生学习体育课的又一个有效手段。通过竞赛机制的设定,使得初中女生产生一种荣辱感,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体育运动是具有竞赛性的运动,故而将竞赛机制引入到初中体育课中可以体现体育运动精神。关于竞赛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可以进行乒乓球颠球接力跑比赛,教师可以将全班的学生按照性别分为两组,每一组的学生派出三名学生轮流以正面、正反面和反面三种方式来进行乒乓球颠球。第一名学生以正面的颠球方式到达目的地将球传给下一个学生,直到三种方式全部用完,便算一轮完成,先完成的组可以获得奖品。这种比赛,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握拍技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激发初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方面。有的女生力气大,有的女生身手灵活,有的女生耐力很好,有的女生弹跳力好,等等。此外,每个人感兴趣的东西也各有不同,不可能每个女生都对同一项活动感兴趣。面对不同女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女生的不同兴趣,体育教师要善于用心发现,根据女生的特长设计活动。比如,可以让耐力很好的女生去跑步,让动作灵敏的女生分组打网球,让性格活泼、喜爱展现身材的女生去跳健美操,等等。设计适合她们的运动,以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起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锻炼身心,我们要在加强锻炼的目的之下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适合女生的角度去合理安排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受环境影响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必须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初中女生是中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初中女生的身体发育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初中女生的体育运动倾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徐志红.浅谈如何调动初中女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J].运动,2011(10).
[2]刘正茂.花开有时,青春有约——影响农村初中女生体育学习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
1、研究对象:广州市白云区某学校初中女生250人,年龄12-16岁之间,身体状况良好,身体素质水平中等。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影响初中女生体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及提高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
3、问卷调查法:问卷指标的确定:主要从文献资料中和教师谈论中获取。研究工具:问卷主要是采取选择题和填空题等方法。由受调查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对题目进行回答。效度检验:采用专家检验的方法,由广州市部分重点初高中的体育教师15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对问卷中的问题逐一进行分级效度检验,我们将95%以上专家认为是“非常有效”和“较有效”的问题编入问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1、提高初中女生体育教学质量对女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由表1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普遍认为女生体育教学质量对女生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现阶段初中女生体育课教学中,若干内在外在的因素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得体育课教学对女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改革和创新中学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女生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合作精神和开发思维等,强化女生体育健身意识,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主动自觉地运用科学的,健康的,有效的和安全的体育健身手段与方法进行锻炼。
2、初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初中女生年龄在12-16岁之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丰富,大多数女生的青春期普遍提前,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女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经历了一个继续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大多数女生相对于青春期初期的发育情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在身体形态方面,如身高、体重、胸围、肩宽等都有了加速增长;在生理技能方面,日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脉搏,血红蛋白量等都有所加强;在身体素质方面,如速度、力量、耐劳、柔韧等变化比较大。生理的变化,使其反应能力、适应能力、肌肉力量、神经调节的准确请和灵活性等均有所下降,影响了女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教学效果。
3、影响初中女生体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因素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在目前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其他各方面教学因素作用均不太理想,按照传统体育教学上的班级,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问卷调查中,有50%的教师和85.1%的女生认为,体育课考核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进行测试;有78.5%的教师和45.1%的女生认为,考核时应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日常练习水平;有35.7%的教师和36.4%的 女生认为,应多采用随堂小测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练习水平。
4、提高初中女生体育教学质量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初中女生体育教育应结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
在这个时期首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利用课内课外的学习、谈心等方式,向她们传授关于生理与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体育与美育、体育与事业关系等科学知识,消除女生中对体育锻炼不准确的认识,激励她们积极地、大胆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她们的求知欲,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2)改革初中女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体育改革的需要
过去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及体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体育课中适应增加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高的教材所占的比重,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对流行类的Hip-Hop舞蹈、Para- Pare舞等,搏击类的跆拳道、柔道、防身术等 都很 感兴趣,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予以采用,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3)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完善,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激活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求体育老师自身要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以及相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女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使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成为一种双向的、互相推进、充满乐趣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创新和总结,形成一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良好循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教师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提高体育灵活地组织实施教材的重要因素。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并能运用各种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有效控制,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结论
1、体育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初中女生体育课教学中提出适合的体育教学质量评定标准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2、初中女生在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起伏较大,对各方面变化的不适应,影响了女生的运动能力,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初中体育课,大部分以田径项目为主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以传统手段为主,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控制不充分,削弱了学生的参与动力,考核方法不够完善。
4、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建议
1、在女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女生其特点进行教学,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初中女生练习体育活动时出现了各种胆怯心理。下面本文将从初中女生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入手分析,并提出了克服的策略。
一、初中女生练习体育时产生的胆怯心理原因分析
(一)初中女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
由于女生发育相对比较早,初中阶段正好处于女生的青春期发育时期。这一阶段,女生第二性征出现,身体发育有了显著变化,尤其是月经初潮的来临,由于青春期教育知识的力度不够,使很多女生错误的认为,月经期间不能做剧烈的体育活动,甚至怕在月经期暴露出自己的身体特点,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她们容易产生心理的担心和忧虑。另外,初中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发育都还不成熟,心理上比较脆弱和敏感,一旦遇到挫折或打击便一蹶不振,所以她们缺乏在体育练习的自信心,不敢去挑战自己,这都造成了他们在体育练习时的胆怯心理。
(二)学校体育场地缺乏有效保护的体育器材
一般来讲,初中的体育场地一般都比较小,这样就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宽阔的体育训练场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的基础体育器械条件不足,举例来讲:在体育老师让学生练习跳山羊体育活动练习时,由于学校体育场地比较小,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长的助跑线路;另外,没有良好完整的体育工具,跳山羊的跳板弹性不足或损坏;其次,跳山羊的气垫比较薄,摆放也不科学、合理;最后,没有任何的事后防护措施。所有这些或体育条件简陋,或体育器材不足,都使女生在做体育练习时没有安全感,特别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况且女生与男生相比本身就处于弱势,比较胆小,因而导致女生在体育练习课时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而不敢去练习。
二、如何克服初中女生练习体育时的胆怯心理
(一)真诚地鼓励女生进行练习体育活动
初中女生特有的生理结构特点和身体素质水平等一些自身因素,决定了女生在练习体育时容易产生恐惧和胆怯心理。作为体育老师应该认识到初中女生这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特点,要采用一些措施和方法来消除她们心理上的恐惧。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鼓励的形式,在她们完成体育动作之后夸奖她们动作优美、规范等,来帮助她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她们的争抢好斗的精神,克服她们练习体育时的胆怯心理。举例来讲:在练习跳山羊项目时,当她们在练习中稍有好的表现,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还可以把他们与男生进行比较,突出夸奖女生的动作优美、协调性好、更加规范和完整等。这样坚持下去,对女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就会慢慢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她们在练习体育时的胆怯、恐惧心理,增加她们练习体育的兴趣。
(二)帮助女生消除害羞心理
众所周知,初中的学生大部分都位于12―18岁的年龄段之间。这一阶段正是女生身体生理发育的起初时期,由于女生对青春期身体特点的不了解,容易造成女生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女生月经生理特点的出现,这使得她们行动不方便,同时也缺乏青春期教育的相关知识,也许她们在生理认识上存在各种缺陷,比如: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生理特征、身体变化等,这些都容易引起他们在练习体育活动时的顾虑,也往往具有害羞心理,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动作或者是怕做体育练习时出现各种身体的不适等。因此,体育老师要认清初中女生产生这些心理的原因,进而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
(三)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保护工作
体育练习时老师提前做好良好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合理的摆放体育器材,全新的体育用品,宽阔的体育场地等。这些能够让女生从心理上稍微有点安全感,当她们看到良好的保护措施时,心理上能产生踏实的感觉,从而帮助她们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消除紧张情绪,能够保证她们在体育练习时处于一种放松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活动练习。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女生在练习体育时会产生胆怯、恐惧心理,其中心理和生理因素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要认清女生练习体育时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帮助她们克服胆怯心理,从而促进她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强琰.城镇初中女生体育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余杭区研究为例[J].学周刊,2012(11)
[2]张果良,罗忠.中学跳山羊教学中学生胆怯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10)
一、引言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阶段。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生长发育具有毋庸置疑的促进作用。假日体育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特长、练就强健体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而初中生的假期体育开展和参与情况,无论是对其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山东省德州市初中学生假日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对假日体育锻炼的意向与态度
39.6%的男生和20.9%的女生表示愿意、非常喜欢参加假日体育锻炼,34.8%的男生和44.5%的女生表示愿意、比较喜欢参加假日体育锻炼,两项合计:共有74.4%的男生和65.4%的女生都表示愿意,且男生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女生。表明假日体育活动对德州市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假日体育锻炼在德州市初中生中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值得注意的是:有12.7%的女生表示不愿意、不太喜欢参加假日体育活动;有13.4%的女生明确表示不愿意、不喜欢参加假日体育活动,两项合计,共有26.1%的女生都表示不愿意,――这个比例之大,有些出乎意料;还有18.7%的男生和8.5%的女生选择了“无所谓”。
2、参加假日体育锻炼的动机
对体育锻炼的动机,列举了七个可能的动机选项――增强体质、娱乐 、丰富业余生活、掌握运动技能、减肥、人际交往、其他。结果显示:德州市初中生参加假日体育锻炼的动机,男生选择较多的依次是:娱乐、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女生选择较多的依次是:娱乐、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减肥;男生将“掌握运动技能”作为参加假日体育锻炼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女生把“减肥”作为参加假日体育锻炼动机的比例则明显高于男生。但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增强体质”都不是他们参加假日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
3、假日体育活动的一般形式
有69.3%的男生和74.1%的女生的假日体育活动主要是和同学、朋友结伴进行;有13.5%的男生和8.5%的女生在假日里会参加体育项目学习班;体育活动主要是和同学、朋友结伴进行;有2.8%的男生和6.0%的女生在假日里有家长陪同进行体育活动;有2.4%的男生和7.7%的女生在假日里单独进行体育活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访谈发现:德州市有些初中有校队(如篮球队),在假日会有专项训练,但这种校队一般都是男生,所以调查问卷中没有女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的数据(有12.0%的男生有机会学校组织的假日体育活动);假日体育锻炼时,城区走读的女生(3.7%)较居住在农村的女生更有机会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项目学习班,体育活动时也时有家长陪伴。
4、假日体育锻炼的首选运动项目
与其他地区的初中生假日体育调查结果相似[2],德州市初中生也偏好球类运动,有84.1%的男生和71.9%的女生都把球类运动作为首选运动项目,但男生较为倾向于大球类运动:男生是47.8%,女生是22.4%;女生较为倾向于小球类运动:男生是36.3%,女生是49.5%;仅有4.6%的男生和2.7%的女生将田径运动项目作为首选;女生(21.9%)将武术、健美操、舞蹈作为首选运动项目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6.5%)。
5、假日体育锻炼活动的频度与强度
调查问卷显示,德州市初中生假日体育锻炼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总体上男生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比女生较长,男生以31~60min的最多,女生以16~30min的最多;有25.4%的男生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超过60min,有50.8%的女生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不足30min。但有31.3%的男生和21.6%的女生假日体育锻炼时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不确定。走访时发现,那些准备以体育作为特长参加中考的学生一般由学校老师或教练指导进行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活动,而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安排在周六、周日,即使在寒、暑假的大假期也是如此,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基本是学生们自己说了算―― “该吃饭了”、“天黑了”、“家长叫了”、“太累了”,就不玩了――随兴所至,运动前后一般也无准备活动或无放松整理活动。
6、对学生假日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调查问卷中,对可能影响假日体育锻炼因素,列举了七个选项,从统计结果看:总体来说,影响德州市初中生参加假日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学习的压力、家长的态度、体育设施和家庭的经济条件四大方面,但男女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如23.5%的女生选择了“文化学习的压力”,比男生高了2.8个百分点;21.2%的女生选择了“体育设施”,比男生高了5.8个百分点;而22.9%的男生选择了“家长的态度”,比女生高了4.2个百分点;12.5%的男生选择了“家庭的经济条件”,比女生高了1.6个百分点;11.5%的男生选择了“运动技能的储备”,比女生高了2.8个百分点。
德州市绝大多数中学的体育场地在节假日是不对学生开放的,学校也很少组织面向普通学生的运动队或学习班,社会上虽然也有各种短期的运动项目学习班,但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且收费较高。许多女生的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多出去活动,但担心安全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德州市初中学生的假日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绝大多数的德州市初中学生对于开展假日体育的根本主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第二,德州市初中学生的假日体育基本处于自发的无序状态,假日体育锻炼基本不合乎科学健身的要求,亟需组织管理和科学指导。
第三,社会、学校、老师应对开展假日体育的意义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使家长深刻认识体育锻炼对促进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第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组织、指导、监督初中生进行假日体育锻炼多花力气、多做实事,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延伸。政府则应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场馆与设施条件,合理发展假日体育市场经济,降低初中学生的假日体育经济成本,减少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