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7: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护理教学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理念作为一个哲学名词,具体指指理性领域中的概念,是观念和看法的集合体,是人们进行思维思想活动的重要成果,而教育理念则是在实际教育和思维活动当中教育者所形成的一种对于理想的追求和教育价值取向。近年来,随着社会卫生需求的不断提高,出于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考虑,职业教育需要在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下,实现对护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显,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起来。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将护生当做培养的主要对象,以此实现对护生人文素养、敬业精神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促使护士能够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到系统化整体护理,全面护理病人的心理的、身体和社会环境,以此针对社会方面的要求都能够极大的满足。
2做好护理课程的相关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
课程设计要根据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设计本课程所函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基本护理理念及技术体系构成为主线,以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依据,课程设计要求在教育中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使课程设计更充分地体现职业针对性、教育开放性和实践操作性等培养要求[1],课程设计要不断引入新的护理理念、知识和技能,教学上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在的护理教育的课堂教学较为传统,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自学讨论较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欠缺,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违背素质教育要求,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多老师研究的课题,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教育需求,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宽知识面,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开始来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通过极具挑战性问题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2]。3.2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中的经典案例与临床情境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在案例教学中有机的融合书本上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整个教学模式当中将“理论导入、案例贯穿、实践体验、岗位主体”充分的融入进去促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3],以提高护士临床思维能力。3.3症状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症状护理课程是以临床常见症状为主,以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整,在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过渡中起到桥梁和引导作用[4],使教学更接近临床,这样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即知识转化能力、临床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教学方式感到满意,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总之,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提高对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现阶段,全面推行整体护理的背景下,更需要及时的更新观念、普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有效提高。同时,为了能够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异常丰富以外,教学能力还应该格外精湛,以此将一名教师的职责充分肩负起来,即传道、授业、解惑[5]。医学院校更应该需要站最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将当下学院的情况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以此将学院自身的特色充分有效的展示出来,并且通过对优势的不断发挥,不断的开拓进取和创新,将护理教学的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以此有助于促进教学针对性的显著提高,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孟宪辉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钟正伟.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导向的外科护理教学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第19期.
[2]于丹.更新护理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57-01
开放式护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实践科目,而我们所说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与 管理模式作为近几年最为流行教学方法,其培养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开 放式护理实验室是护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合理正确的在护理实验课题施 展开放式的教学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意义
开放式护理教学中所谓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是指,根据现今学生具体学习的情况 ,然后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它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教学改革方法 ,其作用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2]。另外,开放式护理实验室还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护理知识与实践能力。所以加强改革传统的实验室管理, 不断的适当增强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教学不仅仅是开创教学新理念的先河, 更加的为我国的护理事业的改革做出了伟大贡献 。
2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背景与方法
2.1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背景。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是最近几年在医疗教学中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与实践互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该教学方法是模仿医院的普通病区 的基础上开展的 ,其设有:护士站、 病房 、病床护士呼叫系统 、治疗室、药物配发室 等等不同的具体实践教室 ;另外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更加配置了护理的模型与护理常用的器材与物品。
2.2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方法 。
2.2.1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内容与方法。开放式护理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全力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实践素质。其主要包涵了三个大方面内容:护理知识基础技能训练、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以及护理设计技能训练。其中护理知识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护理学基 础教学与基本操作以及一些相对简单的专科护理操作,例如:更换水封瓶等;而对于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训练来说,其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运用护理知识,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身体问题,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作为护理技能训练来讲,它是开放式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模式中最 为重要的, 它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采用小组组合的方法,让每个护理的学生都在这种开放式实验室中学到应有的教学知识 。
2.2.2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内容与方法。在开放式护理实验室中, 主要有护理主讲教师、学生与管理这三种人员,所有适当构建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必不可缺的重要保证之一。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仅可以使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保障了实验室环境与教学环境的安全和清幽[3]。另外作为护理主讲教,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保障患者与学生安全的防护工作。树立一切以安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 ,一定要做好患者氧气筒、药物等等使用设施与器材的安全。实验室使用的易燃、 易爆的装置一定要远离明火,尤其是患者的氧气筒更要远离易燃物,电器设施在使用过后一定要注意关闭。第三,开放式护理教学实验室中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器材与器具,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操作,对于已经污染的物品与器材一定要努力清除。第四,要注意保持实验室每天的通风状况与事后锁好门窗等相关事宜。
3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优点探讨
3.l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大幅度应用,提高了护理实验室的利用率。随着服务行业质量的不断上升,近些年来,护理教学的规模与管理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扩大。伴随我国每年实习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 原来的护理教学的方法 已经不能满足护理行业学生 与患者的要求, 再加上患者对健康意识不断的提高下,势必使得实习生在临床实习的操作实践相对减少。所以,护理学生的实习部门势必要为实习学生提供新的实习训练场所。而开放式的护理实验室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采用多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护理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开放式实验室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还能适当的缓解教师与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 。
3.2 开放式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实际上,对于每个专业来说,都不能够仅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不断的在生活中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而且一项技能的掌握,光靠教学与普通实验课上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你用更多的时间去自练或者是互教互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学生可以不断的发现自己薄弱的技能项目,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4]。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由于没有常规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学生不得不放弃对教师的依赖思想,只能凭借个人或小组的力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有利于培养协作精神 。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完善的开放式实验室方便护理教学改变现行护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灵活控制护理教学方式,使得实验室的有限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模式不仅仅增强、教学管理的开放,还增加了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霞,雷玉.开放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 [ J ] ,大理学院学报,2 0 0 8 , ( 0 2 ).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因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是心理、语言及行为等发育未完全的小儿,儿科护理具有护理技术要求高、工作繁重等特点,易引发差错乃至医疗事故,这对我们儿科护理学教学提出了高要求[1]。为了探索有效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我院于2013年通过对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采用新型开放式教学法,依据临床儿科护理要求,创造性的模拟真实临床病例情景,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实”、“独立”、积极的学习并运用儿科护理知识,从而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级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2个班,年龄19~23岁;其中男生8名,女生86名;所有学生系入学时随机分班,每班47人,入校后第四学期开展儿科护理学教程。
在征得我院教务处及学生知情同意后,于2013年2月~4月开展了儿科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与开放式教学法对比研究。
1.2教学方法
1.2.1传统对照班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即先课堂上教师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相关课程,再通过实验室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以教导学生操作技能。
1.2.2 开放式教学实验班 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纯的“灌注”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意愿及自我学习教育意识,围绕学生为中心,将课程知识与临床实践、角色扮演模拟案例相结合,将传统的“理论学习-教师操作实验演示-学生练习”转变为“理论学习与临床病例操作结合-教学录像-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要点及操作要领-模拟案例练习操作-学生比赛及考核-师生总结-学生课后实践及总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1.3评定方法及标准
1.3.1调查问卷 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临床应用与实践、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应用与实践、沟通与服务意识6个条目,每项以能、不能作答。
1.3.2考试成绩 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采用统一闭卷,技能考试由同一老师按儿科护理操作要领评分,两门考试成绩以满分100分计算,90分(含)及以上为优秀,80(含)~90分为良,60分(含)~80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
1.3.3 CCTST评分 根据CCTST2000量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于课程结束由两班学生分别填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意识等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所有调查问卷、考试试卷均有效回收,两班学生考试成绩如表1所示,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学生成绩在理论、技能考试成绩上均优于传统对照班,经方差分析,P
CCTST评分如表2所示,在提升学习兴趣等6项目上,开放式教学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这两者实验结果均显示开放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3 讨论
在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通常为教师先行在课堂依据教材教纲讲解课本理论知识,课后开展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大多处于“灌注”作用,掌握整个教学活动的进度;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往往缺乏学习的意愿及积极性[2]。这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某种“对立”状态,即教师的“灌注”不乐于或不易于为学生接受,而学生亦缺乏或理解教学意愿与意义。而儿科护理教学一方面需要学生学习乃至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亦需要学生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这使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立”状态比较突出,在课堂理论学习阶段因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课程知识的乏味等原因导致学习意愿降低、课程知识掌握不足,而进入技能教学实验阶段学生则又因基础知识的不足而难以理解乃至掌握临床技能,仅仅是单纯的“模拟”老师,这显然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这种教师与学生的“对立”、理论与实践的隔离无疑是传统教学中急需打破的篱墙[3]。开放式教学方法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开展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及组织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分组激励与情境模拟等方式有目的有导向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意愿[4]。在本次研究中,对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学生我们在基础知识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演示病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意愿;通过小段电影或动画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操作予以联系,教师的讲解不仅仅只是“灌注”,更在于通过讲解基础知识来分析病例,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为什么”;针对病例,学生分组讨论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其原理,并将各组讨论开展互评,最后再予以归纳总结,查漏补缺;在技能操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开展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演示病例及其护理处理措施,分组讨论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操作规范,并将各组讨论开展互评,最后再对操作进行评比、归纳总结。
对比传统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开放式教学有着明显优点。①学生学习的意愿与兴趣显著提高。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先举出病例,引导学生发出自己的疑问怎么办?这无疑是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及用途。通过小电影或动画演示等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形象化,避免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添加了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及热情,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情境、角色扮演等给出了学生交流、讨论的话题。②开放式教学有效的提升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对各个病例分组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分析、总结了各病例症状及其特征,学习相应的儿科护理措施,并在讨论中归纳总结了各护理措施的应用范围及优劣,真正做到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③开放式教学改善了学生临床应用与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服务意识。开放式教学一改以往传统教学“大锅饭”的作风,通过分组讨论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在病例讨论中,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各种病例,让学生深深明白儿科护理不同于其他护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难点,儿童起病急,变化快,而且因儿童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差,在护理中往往不会主动表达或表达不清楚,这对儿科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细心、细致的对待[5]。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饰演不同的角色如患儿、家属、儿科护士及医生等,模拟出各种不同的护理情境,如遭遇小儿突发抽搐抢救,在缺乏开口器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发散思维随机应变提出可以用牙垫、毛巾乃至棉签等应急;分饰患儿父母,体验为人父母面对患儿时的焦虑情绪,提升了学生面对工作时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也让学生体会到儿科护理对护士技术要求比其他科目更难、更高;通过模拟护患冲突,如不能一针见血遭遇患儿亲属责骂等情境,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自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从而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同时,开放式教学亦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承担更多角色,在“教”同时更加注重主持与引导,与学生也更加平等,需要真心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参与,才能获得学生信任与支持;而学生亦需转变观念,不再抱有“应试”心态,需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总之,儿科护理教育是护理学中重要学科,引用开放式教学法来培养护理学员的学习意愿与兴趣,增加护理学生职业素质,从而培养专业、高素质、创新型护理人员以有效满足新时期儿科护理的需要,是我们儿科护理教育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姚冬云.护理实验室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16):75-76.
[2]王崇宇.基础医学课程群在护理专业开放式教学应用观察[J].中国外资,2013(12):279-28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媒体教学查房在护理专业教学查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观察组采取以护生为主导方式进行教学查房,查房结束后由护生自主制作幻灯片并进行演示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查房。对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护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平均出科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对科室带教总体满意率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生为主导,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查房可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教学;护生;查房;多媒体;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61
查房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查房不能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2]。我院采取以护生为主导,结合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的方式进行带教,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60名,其中男22名,女138名。年龄21~23岁。均为本科学历。按照随机方法将护生分为观察组
作者单位:215001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室
俞珍:女,本科,主管护师
和对照组各80名,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以及在校成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均为女性,共16名。年龄25~36岁,平均(30.62±2.36)岁。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6名。工作时间均大于5年。职称均为护师以上,临床带教时间大于3年。
1.3教学方法将两组护生均分为8小组,每小组10人,推选出1名护生为组长负责协调护生与科室关系。每小组护生配带教老师1名。实习期间共轮转10个科室,每个科室实习4周,两组护生轮转科室相同。
1.3.1观察组
1.3.1.1典型病例查房带教护士首先讲解所在科室的疾病特点和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指导护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相关特点并列出护理方案。由带教护士选出数名典型病例,指导护生采集病史,了解病情,然后带领护生进行查房,查房时由护生对具体病例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带教老师可做相应补充。
1.3.1.2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房结束后,由护生针对查房所遇到的病例制作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主要症状和体征、具体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3]。制作课件时要求全组护生均参与,但带教护士不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3.1.3课件讲解每小组护生选出1名代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讲解,其余护生和带教老师旁听,讲解过程中带教老师或护生可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讲解结束后全小组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带教护士可进行相关解答。
1.3.1.4归纳总结讲解结束,带教护士指导护生进行病例护理总结,并指导护生进行护理相关技能训练。
1.3.2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方式带教。带教护士带领护生进行典型病例的查房,并于查房过程中讲解相关病例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查房结束后指导护生进行相关护理操作。
1.4考核指标出科成绩:每4周对护生进行出科考核,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各占50%。教学满意度包括对科室带教总体满意度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护士出科成绩比较(表1)
2.2两组护生对科室带教及带教老师的满意率比较(表2)
3讨论
结果显示,采取以护生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查房的带教方法提高了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提高了护生对科室带教的总体满意率和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率,并随之提高了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与采取传统带教方法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以上各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表明以护生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查房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3.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护生为主导,改变传统以带教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实习护生的积极性,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4],而兴趣是推动护生进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动力之一。一旦护生产生了学习兴趣,便可自觉主动地去深入临床采集病史,查找资料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另外,本研究让护生自主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自主讲解。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技术,可将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5],并且配以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护生带来感官刺激,形成一种教学相关的教学环境,自主讲解也让护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3.2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4]。传统的带教实习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这种被动获取知识记忆的时间很短,很快将被遗忘,学习效率不高[6]。以护生为主导的多媒体教学查房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并动手操作,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并掌握了相关疾病的病因以及转归过程,了解了相关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使理论很好地与实践相联系。因此,护生对教学方法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1]杨玲.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之我见[J].海南医学,2010,21(18):149-150.
[2]郑素花,罗镇红,马迪迪.多媒体课件结合护理查房在烧伤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386-387.
[3]丁立新,魏妍.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271-272.
[4]林静君,陈妙虹,严晓芬,等.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35):3275.
[5]孔晓玲.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在现代护理学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1):876-877.
【关键词】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模式;管理模式
开放式护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实践科目,而我们所说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模式作为近几年最为流行教学方法,其培养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是护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合理正确的的在护理实验课题施展开放式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意义
开放式护理教学中所谓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是指,根据现今学生具体学习的情况,然后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它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教学改革方法,其作用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另外,开放式护理实验室还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护理知识与实践能力。所以加强改革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不断的适当增强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教学不仅仅是开创了教学新理念的先河,更加的为我国的护理事业的改革做出了伟大贡献。
二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背景与方法
(一)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背景。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是最近几年在医疗教学中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与实践互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该教学方法是模仿医院的普通病区的基础上开展的,其设有:护士站、病房、病床护士呼叫系统、治疗室、药物配发室等等不同的具体实践教室;另外,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更加配置了护理的模型与护理常用的器材与物品。
(二)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方法。
1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内容与方法。开放式护理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全力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实践素质,其主要包涵了三个大方面内容:护理知识基础技能训练、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以及护理设计技能训练。其中护理知识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护理学基础教学与基本操作以及一些相对简单的专科护理操作,例如:更换水封瓶等;而对于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训练来说,其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运用护理知识,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身体问题,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作为护理技能训练来讲,它是开放式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它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采用小组组合的方法,让每个护理的学生都在这种开放式实验室中学到应有的教学知识。
2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内容与方法。在开放式护理实验室中,主要有护理主讲教师、学生与管理这三种人员,所有适当构建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必不可缺的重要保证之一。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仅可以使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保障了实验室环境与教学环境的安全和清幽。另外作为护理主讲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保障患者与学生安全的防护工作。树立一切以安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一定要做好患者氧气筒、药物等等使用设施与器材的安全。实验室使用的易燃、易爆的装置一定要远离明火,尤其是患者的氧气筒更要远离易燃物,电器设施在使用过后一定要注意关闭。
第三,开放式护理教学实验室中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器材与器具,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操作,对于已经污染的物品与器材一定要努力清除。
第四,要注意保持实验室每天的通风状况与事后锁好门窗等相关事宜。
三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优点探讨
1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大幅度应用,提高了护理实验室的利用率。随着服务行业质量的不断上升,近些年来,护理教学的规模与管理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与扩大。伴随我国每年实习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原来的护理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护理行业学生与患者的要求,再加上患者对健康意识不断的提高下,势必使得实习生在临床实习的操作实践相对减少。所以,护理学生的实习部门势必要为实习学生提供新的实习训练场所。而开放式的护理实验室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采用多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护理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开放式实验室不仅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还能适当的缓解教师与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开放式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实际上,对于每个专业来说,都不能够仅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不断的在生活中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而且一项技能的掌握,光靠教学与普通实验课上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你用更多的时间去自练或者是互教互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学生可以不断的发现自己薄弱的技能项目,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由于没有常规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学生不得不放弃对教师的依赖思想,只能凭借个人或小组的力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有利于培养协作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完善的开放式实验室方便护理教学改变现行护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灵活控制护理教学方式,使得实验室的有限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与管理模式不仅仅增强了教学管理的开放,还增加了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霞,雷玉. 开放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探讨[J]. 大理学院学报,2008,(02) .
[2] 朱黎,王文霞,雷玉,郭爱梅. 《护理学基础》开放实验的做法与成效[J]. 大理学院学报,2009,(06) .
[3] 孟利敏,许瑞. 三级负责制在开放基础护理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05) .
[4] 廖承红,兰华,胡小芳,李素玲,谷丰. 学生教员带教护理技术操作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2009,(20) .
作者单位:410219 湖南长沙医学院
(上接第422页)
3 药品管理:严格执行湖北省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及抗生素使用有关规定,无大处方、人情方;出院带药严格执行处方规定,一般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出院带药分别不超过3和7天的用量,品种和数量适当。
4 大型检查等管理:能严格掌握入院、治疗、手术、大型设备检查、出院等指征和标准;大型设备检查主要诊断阳性率为75%、一般疾病检查检验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等指标较合理。
五 加强软件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
有完善的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HIS),实现了HIS与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即时结报;对当月本院出院病人补偿资料、相关统计报表及时上报,保证了上报资料、数据的准确、真实、完整;维护参合患者就医、报销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定期维护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数据安全备份工作。
近年《妇产科护理学》逐渐形成独特的专业[1],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临床实习由于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和一些法规,有时无法全面深入的进入临床教学,这些特点使妇产科临床教学面对诸多困难和矛盾,为了提高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临床教学中采了新的教学方法,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我院对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学工作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其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与师资 以2010级护理学专业108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8~23岁,为大专和中专程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学制3年,现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将这些学生根据年龄、入校成绩及在校成绩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组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一组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新教学方法)。授课老师9人,硕士1人,本科5人,大专3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4人。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教材内容分工 由代教护理老师负责对照组学生进行妇产科学生理解剖、疾病医学知识和护理方面知识的讲解,临床护理操作实践由代教护理老师示范。观察组由医生和代教护理老师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医学知识的教学任务由医生承担;而妊娠期、正常分娩、分娩期护理,妇产科疾病护理等知识的教学任务则由护理人员承担。
1.2.1.2 理论教学模式 对照组护理教师以传统带教模式,即直接带领学生下临床,学习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遇到什么学什么,无针对性和系统性。观察组每日先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广泛运用直观模型、图像、文字、音响等手段,将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分娩机制,胎产式及胎方位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展示讲解后,再进一步深入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效果和兴趣。
1.2.1.3 实习课程的安排 对照组一个月的实习期(约185学时)以护理代教老师带领学生临床护理实践学习为主。观察组实习期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课复习20学时,实习课165学时。对照组由护理老师根据每天的护理工作任务代教示范相关护理操作,完成近185课时。观察组采取每日先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2学时,余时间再进一步深入临床实习,将观察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与组之间根据实习内容进行循环轮转,上午跟随医生查房、问诊、查体,下午由护理人员进行妇产科疾病护理及技术操作带教。
1.2.2 评价方法 ①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理论考试采取教考分离,学生妇产科学理论考试试卷由科教科从题库抽取。总分100分,≥9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中,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新方法的评价,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护理代教老师带领学生以临床护理实践为主,遇到什么学什么,无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妇产科基本护理操作。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感觉,给老师的教学带来相互重复,知识点不明确的不足。新教学方法经过实践,使医疗护理互相渗透,溶于一体,医生和护理老师相互理解,共同提高。同时通过对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护理理论的复习,使学生提高了对妇产科护理学专业的认识,增加了学习兴趣。学生直接跟主管患者的医生查房,医生在查房过程中给学生讲解病情,这样既达到实习目的,又不必请医院另外安排医生专门带教,不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其次,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带教,不必担心患者不配合。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医疗护理知识融合程度的评价高,优良率达88.89%。学生普遍反映此教学模式效果好,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培养学生护理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也是护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因此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2]。实习活动的安排,不仅影响妇产科护理学的整体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影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的质量[3]。妇产科护理学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教学上会面临许多困难,但只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同样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规范、动手能力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对妇产科护理的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完全可行。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5-02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发展,医疗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外课护理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外课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对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正在逐渐走向现代化,现代化的理念要求教师要以现代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素质。就目前来说,PBC教学方式在外课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两个外课护理班级的90名大一学生,90名学生的学制均为3年,均是全国普招生。90例学生中,男15例,女75例,90例学生的年龄为18~21岁,平均年龄为19.4岁,在前期都已经完成了理论课的学习。采取简单随机的方法将90例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名,对照组中,男7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19.3岁,实验组中,男8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19.5岁。两组学生在理论课成绩、年龄、性别、智育成绩、综合能力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外课教师都相同,整体的护理知识水平较高[1]。
1.2 方法。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大纲要求,按照事先所准备的多媒体资料、课件教学,同时利用图片、录像等方式进行演示,以便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所学知识、理论;实验组学生采取PBC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课堂讲授的内容提出案例,让学生们事先进行复习,了解有关病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加强学生的思考,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课堂知识,并培养其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2]。
1.3 评价方法。课后对参与此次实验的90例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评估,问卷的内容可以通过咨询专家或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其中包括学生们对这两种教学的评价以及其能力改善,其中发放问卷90分,回收90份,总有效率为100%。
1.4 数据处理。以SPSS12.0为统计学处理方法,检验水准为0.05,即当P
2 结果
两组学生自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比
组别例数提高不提高总提高率实验组4542(93.33%)3(6.67%)42(93.33%)对照组4530(66.67%)15(33.33%)30(66.67%) 两组学生对于教学方法评价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于教学方法评价比较
组别例数良好差总好评率实验组4540(88.89%)5(11.11%)40(88.89%)对照组4525(55.56%)20(44.44%)25(55.56%) 注: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外课护理学的教学与实施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外课护理教学可以说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开展外课护理教学,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使其更好的掌握各种外课护理知识,以便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就目前来说,PBC教学方法在外课护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所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PBC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传统方法相比,PBC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4]。
本组实验采取PBC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结果表明PBC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更好,远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C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肯定,有利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5]。PBC教学法体现了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了教学和实践的循环互动、课程的优化配置,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值得在外课护理教学中应用开来。
参考文献
[1]陆静波.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医学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9,9(2):82-83
[2]李桂玲,杨立群,张春娣等.外课护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166-3167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因此护理实验尤为重要[1]。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依赖心理明显,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只是跟随教师被动地学习[2]。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护理创新人才,本研究探索性尝试将微课应用于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13级高职护理班学生,随机选取2个班作为试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女生,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年龄随机分班,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医学基础课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学生使用的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均相同,均为同一位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两组的教学内容相同,主要为护理专业常见的实验操作项目,主要包括铺床、无菌技术、氧气吸入、吸痰法、鼻饲、导尿、隔离技术、生命体征测量、皮内注射、肌内注射、静脉输液等。1.2.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微课制作: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动作和知识点制作微课,微课视频时间为10min左右。(2)建立学习平台:教师组建班级学习交流QQ群和微信朋友圈,将制作的微课、课件、标准实验操作视频和操作流程上传并要求学生学习。(3)开放实验: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天开放,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学生成立自我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10人左右,学生观看学习微课和标准实验操作视频后到实验室分组操作练习,也可以边观看视频边模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组内相互评价,反复练习,不断改进、提高、熟练操作内容。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以随时询问教师,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完善操作。(4)成绩评定: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操作并录制视频上传学习平台,各组学生及老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作为平时成绩。
1.3效果评价
1.3.1问卷调查:实验课程结束后,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试验组的学生进行关于综合能力和对基于微课的护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认识、想法和意见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及此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1.3.2操作考核: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和考核项目对两组学生进行必考操作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根据病例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病人状况,自行设计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给予实施。全方位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1.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学生对基于微课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95%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教学,认为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因此学习效率提高;9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操作重点,拓展知识面,并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85%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培养形成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
2.2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经方差分析,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2008年由美国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围绕某个简要明确的教学主题或关键概念,通过音频或视频录制约60s的课程[3]。国内学者认为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4]。微课特点主要包括: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内容要求精简,主题突出;微课视频格式能流畅地在线观看,查阅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本研究将微课应用于护理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愿意接受并适应该教学方式。学生自行观看微课教学视频,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灵活,可根据自身实际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复观看学习易错动作然后进行演练,更容易理解重难点,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将微课应用于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开放性实验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使学生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护理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以后在复杂的临床工作环境中灵活运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开放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利用课后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而且,开放性实验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根据已学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不能解决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使以往机械、呆板、枯燥的技能练习转变成积极应用护理及医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实现了技能操作实验教学和临床应用一体化,缩短了实验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肖国华,王丽,沈学清.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13-115.
[2]谢娜,钱建波,戴玉蓉,等.教学实验室开放与运行状况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21-1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86-02
综合设计性试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以案例设计为基础和以解决问题为特征,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复合性教学模式[1]。目的在于锻炼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和查阅文献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观的具体体现[2]。为了探索在护理学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实施的效果及学生综合设计性试验考评方式评价,为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2010级学生护理本科生184名,其中女生175名,男生9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33±1.054岁。
2.方法。选取112名学生为实验组,每6~7人为一组,共18组。第一步:每组成员下临床学习,收集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例编写案例。内容包括:护理问题、护理技术,其中护理技术涵盖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第二步:指导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第三步:组内讨论、策划、查阅文献,按护理程序形成预方案。第四步:根据预方案进行预实验练习,采用真人真做、角色扮演、场景对白等方法自主演练。第五步:考评。选取72名点评员,每组3名,共18组。观摩后点评员对学生的表现、技能、知识程度、情境设计予以点评。最后,两组进行问据调查和考评成绩的比较。
3.考评方式。病例编写的合理性、逻辑性,表演者角色适应程度,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观察员的评判,最后得分。总分100分。
4.评委组合。护基教研室主任、参与护理学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师、实验室主任、临床教学教师、学生点评员。
5.点评。学生点评和评委组合一起点评
6.问卷调查。考评后对112名实验组学生和72名观察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84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4份,有效收回率为100%。
7.统计方法。所得数据经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二、结果
1.学生一般情况资料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33±1.054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两组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考评方式的比较
3.两组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总体评价比较。
4.两组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评价。
三、讨论
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核心能力,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3]传统护理实验采取教师严格按操作流程演示,护生机械性模仿的“灌输式”教学。[4]应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教师根据并按要求设置涵盖相关操作技能的应用环境,使护生研究和查阅各种疾病的病案,提出疑难问题,评估实施操作。
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在两种考评方式中,还是喜欢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评方式,实验组占55.4%,观察组占93.05%。与传统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标准进行演示的考评方式相比学生还是喜欢生动、灵活、丰富的综合设计性考评方式。从设计病例、模拟情景、病人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案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融会贯通的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促进了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迁移,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5]。而传统考核学生重复、单调的模仿和反复演练教师示范的动作会感觉枯燥无味。
2.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护理学基础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总体评价中在专业情感评价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主动参与意识。但在专业知识巩固和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没有差异性。分析原因:在病例准备、情景设计、操作演练等工作上,学生课程紧密,空闲时间少,与医院作息时间不吻合,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和练习,以设计性实验为例,只有短短4学时的时间,一个班的学生只有一半参与其中,实验设计受到时间、场地、团队的沟通和合作等方面的限制,准备仓促,模拟时间少,表演生硬并且不太熟练。
3.从表3可以看出,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理论、技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观摩组。赞可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6]。学生根据已有的医学知识设计病例,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学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知识,所以参加综合设计考核的学生成绩比观摩组学生的成绩优异。这表明综合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不会造成影响,更体现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护理基础理论、技能的课程,内容枯燥、相对肤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通过和临床相似设计和舞台表演相近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提升感知性和活跃思维,学生的形体表演和表演语言能够使记忆效果更好[7]。综合设计性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加,多数学生建议增加学时,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另外在角色扮演方面,有学生不够投入、情景布置受限等问题需要改进。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动作用,对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监控与指导,以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最终掌握技能技巧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2]姜丽萍,杨晔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J].中华护理杂志,2008,41(8):739-740.
[3]胡筠惠,姚科,李雨昕,付静.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本科《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4A):35-39.
[4]王蕊,冯志芬,王颖.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116-118.
目前,护理实训教学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培养护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输出能力,中职院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下,正在加紧推进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仿真模拟实训系统的研发,无疑为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方向,有助于实现中职护理教学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向,并进一步放信息技术的教育服务效能。因此,加强仿真模拟实训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四个三年级班级2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人数为两个班级的126人,对照组为两个班级的134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成绩、兴趣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基本方法
在2016年的两个学期阶段,观察组采取仿真模拟实训进行相关教学,而对照组依然沿用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然后对两组的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模拟实训可以广泛应用于急救护理、内、外、妇幼等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所用的仿真实训软件系统是我校与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体操作如下。
1.教学演示
教学演示主要由知识梳理和操作演示两部分构成。知识梳理就是对操作原理、护理要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进行概括介绍,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操作演示主要以视频形式呈现,即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现场操作视频录像,并邀请一线临床护理专家录播教材之外的拓展内容,以连续播放或选择播放的方式供学生自主学习。
2.系统归纳
系统归纳是对教学演示的高度概括,并通过微视频形式呈现,以帮助学生快速完成相关知识的内化迁移,加深对相关操作技巧的理解,并对模拟操作进行科学指导。
3.模拟实训
模拟实训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下,以人机交互形式对操作流程展开仿真训练,利用任务驱动、案例导入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临床一线护理场景与物品,创设拟态化的临床工作情境,然后将知识点融入操作流程中,全面增强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逼真性。在整个模拟实训中会灵活融入图文影音等多媒体元素,为学生提供立体化感官体验,以达到手脑并用的实训效果。此外,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虚拟实训系统会对学生操作进行及时反馈,一旦出现操作失误,系统将会予以及时指导和纠正。
4.结果考核
结果考核是对学生模拟实训学习的检验性反馈,考核方式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和判断题,主要对学生护理操作细节的把握程度进行考核,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直观性和针对性,在计算机量化评分、教师讲评和学生自评互评的支撑下,能够对学生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公正、客观、精准的评估,并为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三)评价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观察组仿真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加以评价。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最新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方差检验。P0.05表示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一)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对比
观察组两个班级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个班级,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二)观察组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效果评价
观察组学生对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的支持率高达97%,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如表2所示:
三、讨论
(一)传统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束缚下,受教学条件的制约,传统的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依然沿用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忽视了对学生核心技能特别是临床应变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此外,传统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目标局限、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落后等问题。同时,现有的学校与医院完全脱离的办学模式,给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训带来了困难,导致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临床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虚拟仿真技术以现场实际为依托,再现真实的操作流程,拓展了教师学科视野,在新技术、新材料的虚拟呈现中,有效加深了教师对现场变化的认知程度。面对数字化时代现代教学发展新形势,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教学创新实践,全面激发学生护理专业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二)中职护理仿真模拟实训教学的意义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沉浸性、虚拟性、逼真性及交互性等特点,它以构建系统统一、完整的虚拟环境为典型特征,虚拟实体在虚拟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作用于虚拟环境,以表现客观世界的真实特征,充分满足了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
仿真模拟实训系统支撑下的中职护理教学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考核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以及面对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仿真模拟实训考核采用自选综合案例情景模拟考核模式,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确定采取措施并正确实施。如此一来,既考核了学生技能应用能力,又考核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变能力,能客观综合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此外,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向学生提供获取实践经验的途径;能够对学生的操作予以实时反馈;能够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及综合能力;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增强教学的平等性;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四、结论
仿真模拟实训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护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因此,广大中职院校要根据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针,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积极研发符合自身特点的仿真模拟实训系统,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环境,以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操明.仿真模拟实训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26.
[2]余尚昆,董小文.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中仿真教育技术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96-97.
[3]刘芳丽,靳永萍,王淑曼.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5):359-362.
[4]徐晨.护理仿真实训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4):222-223.
[5]陈岚.仿真模拟护理实训在高等院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