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43: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经济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武汉市是中国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发展重地,在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与之具有双向互动关系的生产业也随之兴起。总的说来,武汉市生产业的发展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生产业的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武汉市国民生产总值为2590.76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为1279.1亿元,而生产业的增加值达583.5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5%,比2003年的21.8%增加了0.7个百分点,2006年生产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6%,比2003年增加了2.8%。近几年武汉市生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的生产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在当年服务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第二,生产业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业等行业发展放慢,而信息服务业、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的生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在得到政策扶持之后,已经成为生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2006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的增加值为84.57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106.6%。
第三,生产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增加。从1994年起,武汉市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就一直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行业在服务业中并存,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生产业之中,因此,近几年生产业的就业人数明显增加,2006年末武汉市生产业的在岗职工人数39.12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5.36万人。
(二)生产业的分类及统计标准
生产业,又可称作“中间投入服务业”,也就是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在生产业中虽然并不涉及直接的物质生产,但同样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由于学者研究方向的不同,对生产业的分类概括也有区别。西方学者比较认同的分类方法认为,生产业主要指以信息加工和处理为主要任务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会计等。而香港地区生产业的内容归纳起来包括:(1)专业服务: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组装与构造、工程、测量等;(2)信息和中介服务:电讯、电影、广告与市场研究、信息技术服务、出版业等;(3)金融保险服务:银行、保安、保险、风险投资、债务市场、基金管理等;(4)贸易相关服务:会展、进出口贸易、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快件、仲裁与调解等。按照联合国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一般认为生产业大致包括五个方面: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本文在考虑国际分类标准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及武汉市的实际情况,认为生产业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流通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具体包括以下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科技教育产业。
二、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分析
(一)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利用产业经济学的评价产业发展的指标,结合武汉市生产业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三大类6项指标作为评价生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依据。
(一)产业发展数量规模指标
产业发展数量规模指标包括产业增加值和产业就业人数,可以反映产业的经济总量和规模大小,以及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作用。考虑到生产业的统计口径,本文用生产业在岗职工人数作为反映就业的指标。
(二)产业发展比例结构指标
生产业发展比例结构指标包括生产业产值比重和生产业就业比重两个指标,生产业产值比重,也就是生产业增加值与城市GDP之比,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生产业产值比重越高,说明该城市生产业的发展程度越高;在计算生产业就业比重指标时,结合统计口径,将指标定为生产业在岗职工人数与城市在岗职工人数之比。
(三)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指标
生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指标包括人均生产产品占有量和生产密度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是衡量城市生产业发展水平的绝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比重指标的不确定性。其中,人均生产产品占有量就等于生产业增加值与城市总人口之比,人均生产产品占有量越高,也就说明城市生产业发展水平越高。而生产密度即为生产业增加值与城市面积之比,反映生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同样,生产密度与城市生产业的发展水平成正比。
(二)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分析
首先,从数量规模指标来看,武汉市生产业的增加值总量不高,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比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内生产业发达的城市要落后很多,上海在1998年仅房地产业一项就达到185.4亿元,生产业增加值更是超过了1000亿元。从发展速度上来看也比其他城市要低。武汉市是我国特大型城市之一,生产业规模应该进一步扩大。
从比例结构指标中可以看出,生产业在武汉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就业方面也作出了不菲的贡献,这与武汉市历史上以商为重是分不开的。城市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倚重生产业,美国在1996年生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32%,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质量效益指标主要反映了武汉市生产业的产业效率,由于武汉市的人口较多,因此导致人均生产产品占有量及生产密度偏低,与上海、广州等城市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三、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武汉市的生产业存在着发展规模不够、产业结构不完善、产业效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生产业内部结果不完整,如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的行业缺乏,科技服务业所占比例太低。另一方面,城市内部需求不高,武汉市很多企业大多依靠外来的生产业,对本地生产业缺乏信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促进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重视政策引导,调整生产业内部发展结构。要促进生产业企业的总量扩张,提升生产业在服务业以及GDP中的比重。在考虑到要素密集度、劳动生产率、技术带动以及城市发展特色的同时,依据投入产出表进行的服务业内部最优调整规划,武汉市在政策指定中,要倾向扶持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借助信息技术扩大武汉市生产业的规模,提升生产业的产出效率。
第二,充分发挥生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通过政府引导,加大土地、基础设施、土地供应、政策措施、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的配置力度,引导生产业有序的聚集。同时,以聚集区为着手点,以点带面,注重行业资源整合,形成一些具有各自特色的生产业聚集区,构建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
第三,注重市场管理,引导产业内部有序竞争。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生产业也出现了规模化扩张。本地服务业应在积极扩大生产业的开放力度和范围的同时,汲取外界营养,完善自身发展,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加快生产业企业的电子化进程,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政府机构或者是行业监管部门可以制定市场规则和行业标准,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管理方面以透明、规范、高效为准则。
第四,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人才在知识密集型产业集中的生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要想发展生产业,首先要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在人才培养方面,武汉市要充分利用自身高校与科研机构数目多的优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大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按照生产业的需求有重点地培养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开拓人才吸引的视界,创新人才吸引政策,积极吸引国际资本运营和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方面的海内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饭社,2005.
[2]吴建利.武汉现代生产业的发展[J].学习与实践,2006,(1).
[3]甄峰,顾朝林,朱传耿.西方生产业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4]张润朋,刘蓉.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业的发展[J].热带地理,2002,(4).
[5]郑卫星.现代服务业统计方法研究[J].中国统计,2007,(8).
摘要:所谓生产业,其服务的产品不是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生产者,其中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科技教育产业等行业。评价一个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需要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生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类6项指标,对武汉市生产业发展的现状作出了科学的评价。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畜牧产业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管是质量方面还是效率方面,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水平提高等特征。这使长期困扰我们的“口粮”问题得到缓解。我国人均肉蛋奶的消费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见畜牧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但畜牧产业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形成大气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1分析解决畜牧产业的低碳问题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提到环境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主要就是由人类的生产活动导致过多的碳排放引起的。碳排放的来源有很多,其中就包含畜牧业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非常青睐畜产品。但正是由于人们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大,畜牧养殖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从低碳角度来探究畜牧产业发展的路径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是新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人们对它的研究还不透彻。但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十分重视的,走发展低碳经济道路是我国达成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我国也是一个出口大国,为世界人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近几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路途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畜牧产业是保障人民生活问题的重要方面,所谓“民以食为天”,不难看出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而我国对于畜产品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畜产品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畜牧产业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事关保障人类基本生活的根本问题。低碳畜牧业和以往的农业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对于低碳畜牧业的研究还不全面,正处于摸索状态。要想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畜牧业的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就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其中可以引进畜禽新品种,研发推广更有效的养殖技术,使用新型设备,对养殖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例如:优化种养结构,标准化养殖,对饲料进行科学配制,对生态养殖进行综合利用等等一系列方法途径。
2展望未来低碳畜牧业
低碳畜牧产业追求的效益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通过新技术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优化旧的养殖、加工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可以先从养殖场基础设施上着手,发展太阳能圈舍建筑,使用节能高效的设施,利用机械化饲养工具等,这是畜牧业发展趋势。例如:可以从技术方面进行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饲料浪费,以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还可以将畜牧产业渗透到服务业,即由畜牧产业衍生出的金融服务产业。达成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农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农户们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组织。
中国是动漫制作大国,也是动漫产品消费大国,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由动漫而衍生出的动漫产品的需求,正在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然而,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只能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而望而叹息。在我国,动漫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是一个朝阳产业,在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以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准绳,加强网络和数字技术与动漫产业的合作,坚持特色化道路,中国的动漫才能走出当下的困境,而由动漫而衍生出的相关产业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1动漫产业概念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动漫产品的生产、出版发行、播出和销售及相关衍生产业的产品制造、销售等的经营产业。动漫产业涉及的领域很广泛,诸如图书、杂志、影视剧,甚至已经渗透到文具、游戏、游乐场方面,它是文化、艺术、科技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兴朝阳产业。
2动漫产业发展史
提起动漫产业的发展,就要追溯到20世纪初了,它是一位叫作布莱克顿的美国人首先提出的,他拍摄的长达五分钟的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正式揭开了动漫产业发展的序幕。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所以只能作为正式电影的加演。随后,作为美国商业动画电影奠基人的麦克凯,先后发表了《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我国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入了动漫产业的行列,并且在60年代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水墨动画,如《九色鹿》、《哪吒闹海》等。而后的中国,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动漫产业的未来前景,也可以说是没有将发展的部分重心放在动漫上面,以至于没有牢牢把握住优势并不断创新,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
3动漫产品与消费市场的关系
动漫产业的发展受限于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动漫产业发展。21世纪是一个文化消费多元化时代,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轻松愉快的阅读方式,以图片为表达形式的动漫成为人们的首选。而作为动漫从业人员,只有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围绕市场需求设计并营造环境氛围,才可以让设计贯穿市场的始终,让动漫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如何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所有动漫直接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都是服务于大众的;其次,为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从业人员应该从消费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产品的参考依据,进行创作;另外,为了达到市场与动漫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双赢,我们应该在设计上多样化,衍生产业发展上多元化,开发与动漫相关的衍生产品,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把动漫与影视、游戏、食品、玩具等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迎合市场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扩大产品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4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进入新纪元之后,全球动漫产业开始迅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和美国,据调查显示,仅2004年一年时间,全球动漫及相关产业经济产值就达到5000亿美元,而中国在2004年动漫的总产值也达到了117亿人民币,2005年飙升到180亿,而且有很大的市场扩展空间,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商机,我国的动漫技术水平和创新思维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我国动漫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在我国,约有三亿是14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这是最大的动漫产业消费群体,而我国动漫企业却无法好好地利用,纵观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动漫作品的原创能力不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主要被日美动漫所占据,纯国产动画只占据很小的份额,虽然2009年以后,我国的动漫产品产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很小,我国目前的动漫制作公司,主要是承担外包业务,为国外动画片做加工。(2)前期投入资金过大。由于动漫产业是一个利润与风险共存的产业,所以很多投资者还是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例如一部时长20分钟左右的动画,需要投入100万左右,以此类推,一部动画的制作成本最少也要上千万,资金问题也就成为限制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步伐的枷锁。(3)赢利模式不够成熟。我国动漫产业链条赢利模式尚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只注重对于动画播放的成本回收,忽略了相关衍生产业的利益价值,例如前几年非常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创作初期就对外出售了版权,因此所产生的其他产品回报,都与原著毫无关系,这是动画公司的损失,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动漫赢利模式的不健全。(4)动漫衍生产品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由于我国动漫所衍生的动漫产品缺乏产品设计专利的保护,所以长期以来,在盗版产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盗版产品泛滥导致了市场一片混乱,对正版产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5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动画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所以产生了很多不利于国产动漫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了改变当前的现状,首先,动漫产业应该坚持创新,坚持走民族化道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从业人员,应该将这些作为创作的参考依据,以创新民主文化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中国文化内涵的本质,使得民族题材资源符合大众的口味;其次,应该增加品牌意识。动漫企业品牌运行模式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唯有加强品牌的监控和管理,才能走出困境,我国动漫产业后续延伸开发做得不是很好,应借鉴日美等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经验,使原创能力和产业开发形成相互推动、互为因果的良性产业循环;再者,增强产品的营销意识,不单纯关注于动画片制作,应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不局限于传统的先打造动漫形象再推广动漫产品的思维模式,可以为产品量身订做,创作好的动画作品,为产品做推广宣传;最后,政府应该对国产动漫给予支持,在政策上适当地放宽,在财力上提供帮助,为加快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
一、
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休闲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各国相继兴起的。休闲产业并非新兴产业,在近代工业革命后就出现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猛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支柱。国外某分析机构曾进行了分析,当一个人参与了休闲经济活动,该活动所带来的效益是1:9;在台北和香港,休闲经济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岗位的60-70%。当中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之后。休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休闲产业将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休闲产业不是某个具体的产业,主要包括休闲主体产业和休闲延伸产业,休闲主体产业具体包括休闲旅游产业、文化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休闲延伸产业具体包括休闲农业、休闲商业、休闲工业等。休闲旅游和休闲农业可彼此交叉,形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与休闲商业交叉,形成城市观光、休闲购物;休闲旅游与休闲工业相结合形成以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
一、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推广是休闲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
2007年3月16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提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策划乡村旅游项目,整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休闲度假的需求。这个通知对于厌倦了朝九晚五、水泥森林的城市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为工作之余的休闲度假找到了好去处。
休闲农业是个大系统,它包括观光农业――田园风光与民俗观光、农业新村观光、古村落开发、改造自然的绝景或胜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等。观采林业――林也可观,如原来是栽经济林,现在可以通过设计,做到春天是花,夏天是树,秋天是叶……或将花卉栽成大片的几何图案,真花像假花,假花像真花。如宁波奉化滕头村,建成了1公里长的“全国第一条柑橘观赏林”,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嫁接,培育出130多个品种。林还可采,像各种采摘节,樱桃、枇杷、草莓等的采摘品尝。
体验牧业――借助人和动物,尤其是小孩子与动物的感情。让其领养家畜。马牛羊鸡犬均可,还可骑牛背、挤羊奶等等。消遣渔业――池塘垂钓、水库捕鱼比赛、沙滩寻宝、江上渔夫体验、食鱼夜烧烤等等。发展休闲农业必然带来农业产业形态的更新,随之带来服务形态的更新,当然也带来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休闲商业是一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丽城市风景
发展和建设一条有特色的休闲购物街,不仅可以繁荣一个地方的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更可以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商业特色街”作为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作为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和外地游客的青睐。也必然会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如位于杭州昊山脚下的河坊街,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是集文化、休闲商业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河坊街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洋溢着浓郁的汉文化气息,现在经过改造又开张了很多新的商铺。有汉方文化: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保和堂、叶种德堂;有茶文化:太极茶楼、大和茶道馆、翁隆盛茶;有古董书画:荣宝斋、雅风堂、华宝斋;民族工艺:欧冶刀剑、喜得宝、王星记扇、龙泉青瓷、吴越人家、张小泉等。在这里,处处都体现出现代城市人工作之余的悠闲与对历史文化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另外,打造以休闲作为城市的名片或品牌形象,是休闲商业的又一种重要模式。如杭州有“休闲之都”、“服装之都”之称,成都有“中国休闲之都”、“最佳旅游城市”之称,天津有“北方休闲之都”。开封有“中原地区休闲之都”,包头有“草原休闲之都”,银川有“西部休闲之都”,乃至新会的“珠三角休闲之都”等称谓。想打造休闲之都,就要创造“城市休闲体系”,以市民日常休闲为基础,即首先满足本地人的休闲,其次是以外来人为主导,即满足外地人和外国人的休闲需求并形成文化的主导性。”
三、休闲工业是休闲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尝试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它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如海尔集团工业旅游、张裕葡萄酒工业旅游等。据专家预测,工业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旅游项目之一。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著名家电企业。以其严谨的现代化管理及深厚的企业文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美誉,前来参观的国内外人士络绎不绝。海尔国际旅行社抓住青岛市大力推进工业旅游的有利时机,于1999年初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将海尔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整洁有序的现代化生产线、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室及中国首家由企业出资兴建的海尔科技馆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形成既有现代企业特色,又具有旅游特点的工业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自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以来,到海尔集团参观的中外游客已达到24万人次。参观海尔科技馆游客已逾10万人次,“海尔工业游”已成岛城旅游新热点。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要较为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体育产业,就必须从概念分析开始,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进行区别。体育事业是国家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为了增强国民体质而开展的一种公益性体育事业。国家对公益性的体育事业相关单位采取免税政策,具体的公益活动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形式。体育产业是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由两部分组合,分别是体育产品和体育经济部门。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体育经济部门包括以体育为主体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体育产业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兼顾社会效益,具体的运营方式是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由此可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赢利为目的。既然体育产业以赢利为目的,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结构就应该进行调整,由“体育产业=体育+产业”转变为“体育产业=产业+体育”。体育产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的方式解决产业的问题,用市场的思路指导产业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体育产业化,用市场经济刺激体育市场蓬勃发展。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效果已经达到预期,可是从横向进行比较,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我国的国情、市场的发育程度、从业人员的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体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体育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是客观的现象,不能凭借主观意识随意地放大或缩小,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客观的思维发现规律,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包含六个部分。
(一)政府投入不足,区域差异过大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逐步递减,导致体育发展水平受到影响。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东部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高于中西部,对体育产业的需求理所当然强于中西部,企业便将主要财力和物力投入到需求旺盛的区域,于是东部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体育产业项目,体育产业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依靠于东部城市。中西部与东部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政府对于这种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只能一方面用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手段继续扶持东部体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企业入驻中西部城市,同时依靠财政拨款支持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但中西部经济力量薄弱,市场需求低于东部城市,仅仅依靠优惠的政策很难吸引优秀的企业进驻中西部市场;政府财政支持有限,并不能无限制对中西部提供源源不断的财物支持,结果依然是中西部体育产业区域差距明显。
(二)器材设施落后,品牌成熟度较低
在我国,体育器械投入比例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我国体育器材制造水准低于进口器械,原因就在于工业化制作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未能形成创新思维,只是一味采取低成本的复制和模仿,追求薄利多销,短期赢利的效果。正是由于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品牌缺乏创新,成熟度较低。拿安踏和耐克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穿着安踏运动鞋,人们只会想到这是国产鞋时,只是满足了一双鞋的基本用途;当我们穿着耐克鞋,人们就会想到这是进口品牌,穿的是品位、是时尚。这就是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距。由于我们缺乏创新,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所以落后于国外品牌。
(三)体育运动场所数量不足,科研投入不够
我们很难在身边看到足球场、网球场,即便看到也不能进入锻炼,因为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关门的;如果开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收费娱乐。正是由于这些运动场所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体育的运动水平在该项目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足球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比起运动场所数量不足,更为可怕的是科研投入不够。这会导致研究者缺乏研究条件,没有研究也就没有创新,于是体育产业发展就很难进入高层次的创新驱动模式,只能停留在水平较低的密集型发展阶段。
(四)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市场运营理念
当前我国的体育人才大多专业能力优秀,并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可以让先进的锻炼或运动方法得到有效的推广,但普遍缺乏经营理念,没有用市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这就让体育产业无法全方面与市场接轨,发展受到限制。
三、体育产业创新经验分析
尽管当前我们的体育产业面临诸多问题,但这是发展阶段出现的必然产物,只要发现矛盾中的客观规律,了解并掌握了它,就会制订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所有的问题将会相应瓦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融入一个关键性的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产业获得永久生命力的灵丹妙药,所以我们要想让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形成创新思维,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经验,让经验模式化得以推广,达到最终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运用市场的方式勇敢创新
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市场,要想在市场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在市场规律的运作下充分发挥创新的魅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体育用品业产生两大巨头———耐克和锐步。1980年,耐克以2.69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阿迪跃居全美运动用品排行榜第一名。市场竞争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当耐克沉浸在于全美第一的欣喜之中时,1986年,锐步逆袭,超越耐克成为全美第一。锐步用了6年的时间超越耐克,而耐克在超越之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超越锐步,原因在于创新。耐克在被锐步超越之后,并没有与锐步展开营销大战,而将精力放在了产品的研发之上。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研发出了“乔丹气垫系列”,新颖的造型和气垫实用的运动减震功能让耐克再一次成为赢家,一举击败了锐步,再次登上了全美第一的宝座。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耐克始终在用市场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市场的框架下,调查消费群体寻找消费刺激点,自主研发新产品,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政府的“有形手变无形手”创新
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较长,宏观调控的观念始终深入人心,政府很难将“有形手变成无形手”,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实践证明,宏观调控的痕迹越明显,产业摆脱困境的周期越长,因为宏观调控只能解决短期的、表面的矛盾,无法干预到长远的、深层次的矛盾内部。所以,政府应该转变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频繁调控改为适时调控,将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权交给“产业”自己,让市场来作出相应的决定。
(三)体育人才“经理化”的创新
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并且专业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这在奥运会的金牌榜得以体现。可是我们却缺乏那些能用体育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经营类人才。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体育产业经理人”。应该在高校开设相应科目,在“体育产业经理人”学习过程中,国家定期组织他们中的优秀者去国外体育用品或服务公司参观学习,接触国外的先进理念,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让他们始终与世界先进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
(四)建设多元化市场体系
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体育和它的相关范围,而应该进一步扩大,将社会中其他行业融入到体育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上。我们应该紧紧围绕体育消费升级这个根本目标,让教育市场、媒体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人才市场等,与体育市场形成开放式的链接,让更多的市场资源进入体育市场,推动体育市场多层次、多元化发展。5.鼓励民间资本注入,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政府出台激励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流入体育产业,允许有实力的公司体育用品和服务公司上市,让股份为有实力的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特别要重视竞赛体育中的联赛制度,充分挖掘联赛和联赛球队对消费市场的吸引力。用英超足球俱乐部红魔曼联举例。200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球最富有的足球俱乐部,曼联以18.7亿美元的球队价值、1.6亿元的运营利润高居榜首。曼联作为一个媒介,可以说激活了整个产业的利润链条。对球迷来说,曼联是精神的归属,他们愿意购买一切关于曼联的周边产品,不会因为门票过高而漏掉任何一场有关曼联的比赛;对媒体来说,曼联是经典的话题,是吸引受众的磁铁,是发行量或者点击率的保证;对赞助商来说,曼联是营销的利器,是品牌成长的助推器;对球员来说,曼联是充满财富诱惑的圣地;最后对曼联的老板来说,球队是赚钱的法宝,是世界的品牌。曼联,作为英超中的一支足球俱乐部,却调动了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虽然我们的体育产业还不成熟,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比起那些已经成熟的国家拥有更多的机会和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路上,坚持创新,用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体育产业组织中的核心力量。
作者:刘锦飞 单位:榆林学院
参考文献: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在产品布局上,我国病人监护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复杂性和加工难度相对而言不大,生产厂家较多。中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已创建较好声誉,2006年出口数量超过5万台。医学影像设备品种多,生产队伍也大。五大医学影像设备品种中除核医学成像设备PET、SPECT外,都有境内产品上市,多限于中档产品,其中B型超声成像仪器和X射线诊断系统的出口数量接近2.5万台,但B型超声成像仪绝大部分是C、D档次的。临床实验室设备不断出现新产品,有两分类和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酶免疫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
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3、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医疗器械产业向相对垄断性发展。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的世界性和生产集中性,使医疗器械产品成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医疗器械产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征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使得医疗器械制造业为少数大医药企业所垄断,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自80年代以来世界医疗器械企业并购重组浪潮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集中度。
三、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的问题
医疗器械制造业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但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而产生大量结构性矛盾,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当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使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一种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企业近6000家,在如此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中,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大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不足5%。产业集中度的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潜在生产力难以发挥,使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利用率低,市场占有率低,抵御风险能力也偏弱。目前我国在研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已大力推行相应的ISO等各项质量管理规范,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规模偏小,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推广,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2、医疗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例如河北霸州一带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但生产的产品同样是技术含量不高的病床及周边产品。多个医疗器械企业重复研制生产同一产品品种会造成医疗器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消耗和物资消耗较高,并且污染严重,同时造成各企业分工不足,成本增加,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造成许多效率低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出现亏损,最终导致整个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的严重亏损而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和悲哀的产业内耗局面。
3、医疗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技术还十分落后,显著地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4、医疗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创新能力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创新的问题最为突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依靠创新研究成果来抢占市场垄断地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50年代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际上50年代和60年代却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仿制为主的道路,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够,对于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及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市场建设尚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因此,众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愿或不能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于是把焦点投到了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新品研发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小时。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常健:透视我国医疗器械市场[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3(4).
近年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吉林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通过抢抓先机,深化改革,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培育形成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吉林省金融业加快了介入文化产业的步伐。
创新金融产品
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量身定做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列入支持类,在担保条件、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文化企业设置有别于工商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块,制定版权质押贷款指引和并购贷款指引等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通过创新信贷模式实现担保形式多样化。商业银行应结合文化企业运营方式和特点,弱化财务指标考核,转变以机器设备、厂房有形资产为抵押品的传统担保思路,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电影制作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扩大抵(质)押范围,丰富融资品种,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三是制定针对文化企业的授信制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四是加强与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部分文化企业正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建立相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来源于/
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
以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为切入点,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文化企业,应做好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的培训、辅导和推介工作,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融资,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迅速成长。推动文化企业引进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境内外资本以BOT等形式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信托计划、融资租赁以及文化产业项目未来收益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宽利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1.1 矿产资源基本概念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我国80%以上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其总量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属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矿产资源(水资源除外)其储藏量是有限的,供给量也是有限的,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随着不断开发利用而不断锐减,它具有可耗竭性。“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对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会使某种矿产资源的储量逐渐趋于零。换言之,当该种矿产丰度不断降低,开发成本不断上升,以致需求数量趋于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
1.2 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 美国数理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于1931年提出了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认为矿产资源的耗竭是一个矿产连续不断消耗的动态过程。从内涵上来看,矿产资源的耗竭既具有数量上的相对性,又具有质量上的绝对性。
数量上的相对性,是指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某些矿产资源基础会逐渐削弱、退化,甚至最终耗竭。但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在功能上达到可持续开采利用,许多国家都一直致力于新的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确保在某种矿产资源耗竭之前,可以寻找到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替代资源。因此,当前矿产资源的数量只是相对性的减少。
质量上的绝对性,是指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过度、过速的开采和消耗,矿产资源的质量逐渐恶化。长期以来,由于受生产能力的限制和服前利益的驱使,许多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采取粗放型的利用方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总是首先选择埋藏浅、品质好的易采矿开发利用,而又常常乱挖滥采,从而造成矿产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严重浪费,最终导致矿产资源总体质量的下降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矿产资源耗竭的这些特征,使得它在服务社会时必然带来可利用价值的损失。
2 矿产资源危机的表现
2.1 不合理开采问题突出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这也就意味着可供给后代人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越来越少。矿产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中的短期行为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①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利用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消耗剧增、存量锐减。煤矿只有23%,铁矿只有45.4%,十大有色金属矿分别只有23%-72%。在综合利用方面,采矿回收率只有30%-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在1953-1986年的33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6.8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能源消耗增长14.1倍,生铁消耗增长23.4倍,4种有色金属消耗增长35倍,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之上的。②资源不合理及无序开发带来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浪费、高能耗引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观来看,矿产资源的耗竭性必然涉及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配置的公平问题。所以,当代人在享用矿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时,有义务和责任因超额消耗矿产资源而向后代人的价值损失付费。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一代人都需要且有权使用这些资源。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大量使用和消耗矿产资源,把本应该留存给后代人使用的矿产资源提前支用,这将严重影响了后代人的发展和福利水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2.2 矿产产权管理、产权转让的混乱、不健全 ①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矿产资源法》规定:境内所有矿产资源均为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主权,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矿产资源所有权、经营权(或矿业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行政权三者混淆,以行政权、经营权代替所有权管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矿产资源资产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缺乏协调,造成了权益纠纷迭起。②矿产资源资产产权转让的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由矿产资源资产产权不明确、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所衍生出来的问题。在存在矿产资源资产产权市场的情况下,要根据谁能提供更多的租金,也即谁能更有效地使用矿产资源这一经济学的效用原则来决定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在不存在矿产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条件下,使用矿产资源的效用原则难以体现,一来由于现行的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的产权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矿产资源谁就垄断资源的使用权状况,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来各种隐形的、变相的、非法矿业权交易和转让普遍存在,致使国家的大量矿产资源资产流失,流入企业或个人的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统一制定矿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2.3 现有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 现有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不合理包括:①现有的资源税计征依据不合理。②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的征收,没有反映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回收水平、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等。 。
2.4 缺少统一合理的资产价格体系 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矿产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不同计价方法其资源价值不同,有的资源价值包含矿产资源原始价值、普查勘探费用和合理利润;有的只包括普查勘探费用、合理利润。尽管矿产资源评估价值不完全等同于其交易价格,但它是资产交易价格最重要的基础,众多的计价方法导致了矿权转让时,定价混乱,普遍出现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源资产的大量流失。
3 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发展的出路思考
3.1 重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培育与建立 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资源短缺和大规模浪费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矿业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近些年,世界各国都纷纷致力于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中。所谓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对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生态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矿业城市的发展机会受限制而给予一定的补偿,用于对所造成损失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当代人在享用矿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时,有义务和责任因超额消耗矿产资源而向后代人的价值损失付费。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每一代人都需要且有权使用这些资源。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大量使用和消耗矿产资源,把本应该留存给后代人使用的矿产资源提前支用,这将严重影响了后代人的发展和福利水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实行矿产资源耗竭补偿费的实质是因当代人的不合理开采而对后代人造成损失的价值补偿。
3.2 规制和理顺产权管理关系及规范产权市场 在目前的多级政权体制和所有制结构下,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只能是国家,应该按照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矿产资源,各种经济主体有偿取得矿产资源的经营权。所有权和产权不是一回事,所有权强调的是法律规定的所属关系,而产权是法律规定的经济利益主体获得经济效益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必须明确定义,并且专属。“多重产权”使所有权产生不确定性,从而挫伤产权主体对资源投资的积极性,或诱发过度开采和短期行为,或引起法律纠纷。只有产权明晰并给予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侵占,市场交易行为才具有可靠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该按照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将矿产资源的管理纳入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使矿产资源资产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实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补偿机制的力度,维护国家所有权,保障企业的产权安全。另外,需要积极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
3.3 积极改革现行的矿业税费制度 ①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为权利金。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都是从量计征,本质都体现了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都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利益实现形式,所以应将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合并,实行国际通用的权利金,不仅解决了目前对资源税的争论,也保证了国家从矿产开采中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②修改矿山企业增值税的税项计算,解决增值税负担过重问题。在有关文件中将“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物质和能量的产业”定义为第一产业,世界各主要矿产国都普遍将矿业划为第一产业,也要把矿业回归到第一产业,同时根据第一产业的特点,对现行的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将矿山企业交纳的权利金、基本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加入矿山企业成本核算,降低增值税税基,彻底减轻矿山企业的负担。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矿业投资者的积极性,而且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投入。
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主题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个性化。它是一种专项旅游,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点和心理需求,策划旅行主题,内容和线路,围绕一定的主题线索将许多旅游活动组合在一起,将具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以造成良好旅行氛围,使旅游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通常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围绕各类民间节日举行的旅游活动只会在一定的时间和季节里举行。
新颖性。主题旅游打破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细分旅游市场,我国国内现在大体处在大众化的旅游阶段,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商家重复竞争,市场混乱,因此,要想变中取胜,商家必须推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游客寻求一种全新的体验,感受异国文化、民族风俗、自然美景、艺术格调、生活态度和方式。
二、主题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传统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主题旅游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考古游、生态游、商务游、自助游、保健游、乃至自驾游、探秘游等均在特定群体中火热的开展着,渐成工薪族特别是年轻人热捧的时尚项目。从2001年主题旅游概念诞生至2004年,似乎只是在特定的群体中开展着不太完善的主题游,但从2005年开始,主题旅游的概念似乎被一掀而起,呈井喷式增长。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5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旅游景区已经达到2万家左右,其中A级旅游景区140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54个,国家森林公园565个,国家地质公园105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06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31个。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旅游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据不完全统计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黄金周参团人数仅占出游人数的20%左右,选择其他方式出游的高达80%。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群体崇尚个性化的出游方式。
三、主题旅游的主要类型
(一)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自然景观主题活动是以当地具有突出性地理特征的自然景观为主,综合展示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等。选择这类主题旅游的大多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白领,都市生活节奏超快、工作压力强度大,同时加上来自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让这一群体的人感到不堪重负,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到大自然作为一种极佳的休闲方式,是释放心灵压力、调节身心健康、潜意识探索的一种很不错的方式。近几年,以回归大自然为主题的心理旅游悄然兴起。城市生活的白领虽然物质条件优越,但却无法感受到幸福,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让他们的自信心逐渐丧失,挑剔、过分的完美主义让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正常地交往,丧失了必要的沟通和倾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交往属于人的高级需要。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游客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然景物当中去,让他们沉浸在自然对他们的震撼和陶醉当中,这样心理压力也就自然减轻了。
(二)以文化、历史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是指以当地历史上或现存的特殊的地区文化开展的主题游活动,这类主题活动文化底蕴深厚,对游客吸引力强,常常与当地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观光、文化活动。如烟台市是中国葡萄酒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基地,葡萄酒文化作为烟台的旅游品牌,2007年底,国内首个全方位葡萄酒主题旅游项目在蓬莱启动,受到游客的好评,类似这种的文化主题旅游活动还有很多,如香港迪士尼乐园、杭州运河文化节、少数民族文化节、福建泪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红色游,等等。
通常,参加以某种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的是对某种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想要深入了解和体验,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的群体通常是心智开放的,求知欲强,神秘的东西对他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三)以特定事件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这一类型的主题旅游活动以特定的某个事件为主线,组织相关的安排与活动。比如,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奥运体育游、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中美中学生夏令营活动都属于这种类型,最常见的要数蜜月旅游、购物游。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某个事物在当事人的心里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与这个事物的交互过程中能产生愉快和高度体验情绪,例如很多新婚夫妻为了纪念人生中这一重要的时刻,会选择去一个浪漫的地方度蜜月,强化这种幸福感,为以后的家庭生活做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