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5-30 14:43: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学生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学生的方法

篇1

这种方法是班主任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教育学生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逐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克服缺点。当学生听不进你的话或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时,切不可急躁,要相信只要把工作做到家就是顽石也会变成金子。总而言之,不仅要让思想工作如和风细雨般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还要让思想工作如涓涓细流般渐渐地冲毁学生心头的“抵触堤坝”。

二、激将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使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激将法运用的是心理代偿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自尊心有时会受到自我压抑,特别是有些学生,由于经常违犯错误或其他各种原因而感到自卑,当你用其他教育方法不能使他振作时,如果你故意贬低他、刺激他,反而可能会使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自我压抑中解脱出来。这就是说,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激将法对于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是十分有利的。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时,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怯场心理,任凭别人怎么劝他就是不肯上场,情急间我狠狠到训斥了他一顿,没想到这一激居然把他“逼”上了台,而且还获得了第一名。

三、欲擒故纵法

我们在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时,由于这些学生对训斥和指责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对待批评帮助、说服教育往往怀有抵触情绪,此时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准备“破罐子破摔”。这样,我们就要针对他们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特点,尽量采取多表扬少批评、不揭短少刺激的方法。首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长处,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实践证明,意想不到的表扬和肯定,往往会使他们的情绪为之一振,在惊喜之间马上对你产生好感,从而可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这时他们会觉得你说的话也十分顺耳。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指出他们的错误与不足,同时为他们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那么他们就会欣然接受,从而实现你的谈话目的。如:我在帮助一个不爱学习、顽皮好动的学生时,先是表扬了他爱劳动、爱锻炼的优点,而且为了发挥他的长处还让他担任了班上的体育委员。由于他在组织体育活动以及为争得集体荣誉时深切感受到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温暖,因此更加勤奋努力地为班级做贡献,同时还逐步认识到了知识贫乏的害处。最后,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一个发奋苦读的好学生。

篇2

生物化学学科知识范围极其广泛,它涉及化工、卫生、食品等多个领域,是一门刚刚新起的学科。而目前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普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基础医学院只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院仅学临床知识,大多教学改革都没有将其与临床联系起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改的难题。

一、生物化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深度研究生命的科学,内容比较深奥抽象,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医学基础课。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抽象性、联系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发展比较快。在基础课程学习起始阶段教师应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应用。这样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一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相互渗透。在基础课程学习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在后期的临床教学阶段,较多地联系基础知识,会使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医学知识的系统知识结构。不至于到了临床课程乃至做了医生之后,才发觉生物化学知识如此重要却又无暇再深入钻研。

二、结合临床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篇3

二、语感的含义

语感是行为主体对语言产生的一种直接感受,这种感受一旦形成会对语言形式和意义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属于心理行为能力范畴。语感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成为判断语境、理解予以、创造性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只要把握好语感,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中语感培养方法

1.激活生活体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和源泉,生活的宽广决定了语文的广度。语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语感的培训应高从生活体验开始,学生要全面开启个人的生活体验。而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多引导和点拨,善于让学生将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畏难、逃避等心理,为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有兴趣后才会全神贯注于学习,学与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就是对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会产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动力,并能够在乐此不彼的学习心理状态下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语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因此营造轻松自由的语文教学环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文化、自由化、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为核心,激活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由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语文教育环境,首先自身必须调整好自我心态,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个学生,仪表整洁大方,面带微笑,尽量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为主。

2.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阅读是积累语言知识和言语经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涵盖了默读和出声朗读,与诵读的作用并举。学生在阅览过程中,手、眼、脑等感官协调互动,这是训练学生直觉感官能力的基本方式。快速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视觉上呈现的不是独立零碎的语言文字符号,二是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组合起来的整体篇章,在阅读古城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的直觉感官思维、期待预设思维来简化阅读过程,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逻辑分辨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句子,能够将其语言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3.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人获取知识,五分之三来自视觉,五分之一来自于听觉,而其余来自于触觉、嗅觉以及味觉。可见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朗读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教育方式之一。朗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文本朗读过程中能够培养汉语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汉语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热爱,同时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重难点。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知能力,即语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而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比如词句停顿、轻重音等,这样有助于加强对语言、词义以及句意的理解。

4.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言作品除了具有字面含义之外,往往还具有言外之意。而这些言外之意的勘破需要用到联想和想象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中,会出现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很难懂得真实内在含义的,只有透过语表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书面文字以画面的形式在脑海中联想或想象出来,实现了固定化想跳跃性和自由性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学习探究中获得创造性的语言学习情感体验。

篇4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一个有序的可控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和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我认为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方法可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一、语言交流

(一)讲解

1.讲解的定义。讲解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和要求等,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方法。

2.体育教学中讲解应注意:(1)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意义。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明确为什么要讲解,讲解什么,怎样讲解。讲解的计划性就是要设计讲解的方法、步骤、条理、重点和难点等。讲解的针对性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在思想上、技术上和身体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讲解。有教育意义是指所讲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2)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看、听、想、练有机结合起来。可采用提问启发、直观启发、比喻启发、比较启发等方式,以提高启发的效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3)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学生做练习,特别是做静力练习,教师背向学生及调动队伍时,除了下达简短的指示外,一般不宜讲解。

(二)口令和指示

1.口令。口令是指用最简明的语言,以命令的方式,指挥与组织学生完成集体活动与练习的一种方法。如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换、基本体操、武术与舞蹈等练习,都需要运用相应的口令。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口令运用的如何,不仅影响学生练习动作的质量,尤其是集体练习动作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的正常秩序。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口令基本功的反复练习和训练。使口令准确、宏亮、节奏分明、富有力度,达到有效地组织与控制学生进行练习的目的。

2.指示。指示是运用较简明的语言,用比较平和而区别于口令的一种指令性方式及指导教学的方法。例如,教师宣布做练习时,以指示的方式说;“可以开始”,在练习过程中,指令学生“再做一次”。在组织教学中可以指令学生“跑步归队”“把器材收拾好”等。

指示方式要求教师语言要清晰、坚定。注意动作的时间、空间特征,及时提出准确的指示。教师应提高语言素养及应变能力。

二、非语言交流

(一)激励、安慰

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畏难、害怕情绪时,教师用点头、微笑,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手势来表示对学生的激励,使学生从教师无声语言受到感染,得到鼓励,激起勇气,减轻心理负担。即使在学生做动作失败时,教师走上前轻轻地抚摸学生,也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安慰。

(二)表扬、肯定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满意地点点头,微笑,高兴地鼓掌,翘起拇指表示自己喜悦之情,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与表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满意。

(三)批评、制止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严肃的表情,不满地摇头,突然说话的语气,眼睛盯着出现问题的学生,走近他,用手指点他或冲他摆摆手等,都可表明教师批评和制止不良行为的态度,使学生在教师的威严表情之下感受到自己犯了错误并立即加以改正。

(四)引导、指示

非语言交流还能用于引导、指示学生的练习,如通过击掌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节奏和速率进行练习,通过手势指导学生行进或动作的方向。在室外场地大、人数多、噪音强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口哨哨音的大小、强弱、长短等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来调动队伍、指挥学生做操和完成动作练习。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与应用可能还有许多,但它们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心理暗示。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传达的信息,实际上是一种暗示语,虽然教师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学生一看就会理解教师的用意,并依照教师的暗示选择自己的行为。由于体育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课学生人数多的特点,为保证教学的连续性,教师在课上要大量地运用非语言交流。应用时特别要注意明确、清楚,同时还要与语言合理搭配运用,起到补充、强化语言交流的作用。

篇5

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传统就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创业教育是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重要教学活动。而成教大学生因其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本身蕴含着较为丰富的自主创业热情和较充实的创业基础与条件,在创业教育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更加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由于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搞好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所以,加强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对推动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的内在性。在成教大学生中,虽有一些是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普通高校,而寄希望于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学历的年轻学生,但相当一部分还是希望通过成人教育弥补学历的不足,取得真才实学,并学以致用。他们当中甚至有一些是已经大学毕业,但是由于专业不对口或为了进一步更新知识而参加成教学习的。

2.学习的明确性。成教大学生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多方面的工作,拓宽自己的知识,获得新能量,进一步提高其技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以充分发挥其生命潜力,因此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要求更高。

3.学习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成教大学生希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接受地位,希望在互动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将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或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象的知识。

4.学习的实践性。在成教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较强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他们会更多地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学习新的知识。

5.学习能力精力不足。成教大学生大多有着家庭、工作双重担负,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他们大多认为考试压力大、没有时间进行课外复习、应增加实践课但不要增加总课时、考核要完全开卷或部分开卷。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针对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创业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因为成教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成教大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听、说、识记掌握全部的知识。此外,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也要求我们不能躲在“象牙塔”中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需要亲身体验、实践式的教学。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短时间迅速产生大量主意的方法,它能够使成教大学生高度参与,而且能够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产生企业想法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时,一般有以下几个具体步骤:(1)教师向所有学生说明应遵循的原则及所要讨论的主题、目的,并创造出一种融洽轻松的气氛;(2)所有的学生大胆联想,自由发言,教师记下发言人的创意;(3)将创意进行分类、归纳、评价,形成一个设想一览表;(4)把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切实际的创意进行完善,并作为问题的答案。

(二)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讨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中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创业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创业问题开展讨论。小组讨论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时,教师及时把握情况,因势利导;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简要进行讲评,或者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料,思考论证,总结概括,让全班学员思考并在课堂中自由发表意见。班级研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相关知识点设计案例或从现实中寻找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做出分析和诊断,如在讲“创业者的素质”时,可以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熟悉的企业家创业的案例,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创业者的素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供的案例,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或是音频、视频形式,都必须具有适合逻辑分析的信息。因此,选择好的案例是该种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企业的创业活动或模拟的企业创业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企业创业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以下三种:

1.创业情景模拟法。就是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个创业课题,从创业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一中收集相应素材,编写成情景模拟实验指导书,将创业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创业活动角色,使他们身临其境,从中学习和运用创业知识即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2.创业软件辅助教学法。创业软件是模拟实际创业环境开发出的创业流程软件,因软件设置的流程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仿真地体验创业整个过程并对其创业效果做出积极的反馈,从而调整创业思路或策略,以期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创业软件辅助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整个创业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3.沙盘模拟法。由学生分组成立若干“企业”,每个“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经理,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创业活动,学生在“企业”的创业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法中,通过实战模拟,学生可进行创业活动的分析、计划与执行,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创业活动的运作过程,并且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训练法

拓展训练法通过设计独特的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创业课堂教学课程中可以通过在室内和户外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解决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心理受到挑战,思维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六)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指由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就一个模拟的情景进行竞争和对抗式的游戏,增强创业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游戏中,在趣味盎然的“玩”当中,体会解决创业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及团队素质。因此,如何让成教大学生更印象深刻的了解、掌握创业知识,尤其是对于从未接触过创业知识的学生,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的组织实施应包括这样几个环节:创业游戏的选择与设计、游戏教学前教师及学生的准备、游戏教学的课堂组织、游戏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七)课外实践教学法

课外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业技能的有效形式。通过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实战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参与小企业运营。帮助目前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困难和问题的小企业主,进行企业调查或诊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分析事物、与他人和社会建立并保持联系的能力等。

2.组织并参与各种创业竞赛。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极大的锻炼。可以以班级或者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小企业创业方案”、“职业生涯设计”、“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也可以组队参加全国的甚至是国际性的创业大赛。创业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

3.创业扶持系统。由校方设立“创业园”,提供办公场地和基本的办公设备。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通过的学生可以开办一些校内企业或者在校内经商,让他们从中体验创业的艰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提高其自主创业的能力。这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的方法,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

(八)远程教学法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成教大学生原有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函授、夜大等传统教学模式也己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效益,我们可以探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学法,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创业教育中采用远程教学法,就是以现代多种媒体为手段的数字化教学,以逼真的图像、声音,融形、声、光、动、情、意为一体,集艺术、知识、欣赏、娱乐于一身,使创业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新颖、形象、神奇,不仅提高了创业学习的效果和教学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满足和适应了成人学习的需要和特点。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创业教学内容的传播和异地师生的交互提供了快速、有效地途径。

总之,探讨适合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培养成教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成教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实践的动力,提高成教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锐.成教学生学习特点及方法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王小兵,罗珍.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之新思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9)

篇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27―01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中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始,让爱的种子撒入学生心田,@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其一生的终身发展铺路奠基。尤其是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变化最快、最难于把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既渐趋稳定又灵活多变,为此,品德教育更要做到“润物无声”。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品德教育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这个时期,学生自主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可能并不正确,但他们坚持己见的倾向很明显,自我估计过高而在行动中又往往容易招致失败,他们的为人处世在成人眼里是并不认可的“叛逆”,对师长的教导往往有不服管的倾向。为此,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也在变化,若教师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仍抱残守缺,以老的想法去给学生划定一个“框框”,让学生墨守成规,必然导致相反的结果。

二、品德教育要正视学生身上的问题和不足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真实表现与非真实表现,并正确加以辨别。中学生不像小学生那样单纯、天真,他们内心的想法比较多,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些想法不轻易向别人透露;也有些时候,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维护所谓的“自尊”,可能会言不由衷,为此,教师要特别留意这种情况,并在课后与学生单独谈话,以了解实情,对学生施以个别教育。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的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学生身上也往往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人无完人,教师只有承认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客观对待其表现。

三、品德教育要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

德育过程中,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教师应尽量多接触他们,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既要注意价值导向,更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追求学生的进步,逐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切不可急功近利。事实往往是这样:一个班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教师为此而大伤脑筋,而学生一旦得知了这一信息,更加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笔者遇到一位高明的教师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是这样做的:面对几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故意捣乱,他没有发火,反而刻意选择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这让几位从来没有受过表扬的学生大惑不解,而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位老师又把他们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真诚地问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并同他们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从这以后,他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几个学生也有了惊人的进步。我想,这位老师的做法,正是我们平日所欠缺的。

四、品德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中学生往往被教师视为“不听话”、“不服管”,因此,好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便没什么好心情,要么是简单敷衍几句,草草了事,打发走人;要么是严加训斥、指责,勒令以后不准这样那样。凡此种种,要么无效,要么收到一时之效,难以使学生从根本上受到教育。为此,教师要对思想认识水平已有相当发展的中学生施以教育,事先必须有所准备,与学生谈话时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心服口服”,切忌简单粗暴。应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而不能直接去压制学生的主张,待到时机成熟,学生自然能分辨出谁是谁非。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76-02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不断发展对经济理论指导的急迫需要而引入我国大学讲堂的。虽然它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其是对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西方经济学教育和研习的中断,该门课程在国内高校开课时间不长,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定为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育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其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难题[1,2]。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接受性做一简单的教学方法经验之谈,以供同仁讨论。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分析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实质上就是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性不高,从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既有理论本身的固有特点,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还包括教师和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固有特点。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一种简单抽象;但将其与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比较时,往往可能会因理论的简单抽象而与现实脱节。极其抽象的理论与复杂的经济现实之间的直接关联性较低,又采用了大量的图表、数学推演等表述手段而显得枯燥乏味,往往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经验总结,涉及的理论数量众多、学派林立。理论复杂性和综合性极高,令初学者望而生畏。

2.学生自身的问题。伴随着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和高校扩招,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显下降,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使学习懈怠、投机取巧的现象普遍[1]。此外,经管类专业一般文理兼收,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许多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数理分析能力不强,对于涉及较多定量分析和数学逻辑推理的经济理论难以理解。再者,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以往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惯性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教师和教材方面的不足。当前高校的许多师资力量源自非师范院校,并且刚硕士或博士毕业不久就直接走上讲台,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不熟练,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国内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大多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过多注重逻辑层次性和纯理论阐述,缺乏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紧密联系的案例,内容单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生易接受性建议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使其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具有自主学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2],并有效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涉及教材选择、教案编写、教学手段应用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和创新,由于能力有限,笔者仅根据自己的实践从“教”的角度探讨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易接受性措施。

1.充分利用导论课的纲领性引导作用。导论或引言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架构。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一堂课,通过问题导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形成的主要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两大主干构成。资源配置即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主要包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理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行为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的供求理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等主要知识点;资源利用即宏观经济学侧重于经济总体的经济行为及运行规律分析,主要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围绕总需求、总供给及其构成展开。各个理论及其发展构成该门学科的枝叶,与主干一起构成了繁茂的树形结构。

2.采用多种语言逻辑演绎经济学理论。经济理论也称为经济模型,可以采用文字、几何、数学公式三种符号语言进行表述[3]。比如“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其文字表述(即语义模型)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所决定的价格”,几何表述(即几何模型)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与向左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相交决定的价格”,数学公式表述(即数学模型)为“需求函数Qd=a-bP、供给函数Qs=c+dP与均衡条件Qd=Qs的联立求解”。事实上,经济学中的每一个理论(或模型)均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描绘,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如能充分把握这三种逻辑演绎方式,则可以实现具有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对理论的有效把握(文科生比较容易接受文字逻辑,而理科生更容易接受几何和数学逻辑)。

3.案例教学和学生互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案例是连接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当前热点经济问题为案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考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当然,在案例讨论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发现有关经济理论在所讨论问题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学生体会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并非只是枯燥乏味的纯理论逻辑,而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4.精心准备教案,热情饱满讲课。任课教师的知识积累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精彩的课程是以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热情饱满的积极态度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时刻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关心并研究现实热点问题,做到每堂课前准备好科学的教案和需要引用的教学案例,从而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并感染学生。

此外,适当安排一些课后习题和经济学调研、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熟悉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徐若梅.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69-71.

[2]曹娜.浅析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9(7):4-5.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小王猝死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的病状是突发性的,教师毫不知情。如果该学生家长已知孩子的病情并预先告知体育教师,任课的体育教师就会在体育课中尽量让其少参加或不参加比较剧烈的活动,可能就不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也完全可以避免这一悲剧的上演。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每年必须请正规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体检,或者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组织体检,体检结果学校不仅要存档,而且要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对生命具有潜在威胁的病症的学生进行专门建档,并告知家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有了这些学生的健康档案,就能建立相应的预防方案,就能在上课中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二、要唤起家长对孩子具有潜在威胁生命病症的重视

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是不均衡的,有少数学生患有严重疾病(比如心脑血管方面的),或刚刚动过手术、身体还没有痊愈等各种状况。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不能和其他正常健康的学生一样参加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部分家长对这些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向教师说明,再加上体育教师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上体育课时很可能会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学校和班级要向家长宣传孩子潜在病症的危害,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提高家长防范孩子潜在的威胁生命病症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体育教师平常的教学都是对健康学生实施的,较少考虑有身体疾病学生的具体情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关注体质较弱或特殊体质的学生,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于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做全盘、细致的安排。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对学生“察言观色”,及时发现有体质问题的学生的身体反应情况,经常提醒这些学生注意中场休息或中途退出。切不可因“一视同仁”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体育教学的课堂在室外、在操场,这给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了挑战。因为既要把运动相对激烈的体育课上得有趣、有效,又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的确不容易。为此,体育课必须建立良好的、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如点名制度、课前有无生病请假制度、见习制度、着装制度、考核制度、使用器材制度、游戏规则、组织纪律教育等),使这些常规制度人人遵守,并成为体育课的上课习惯。同时,教师还应该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切不可把课上成“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课;要通过课堂常规,让学生上安全的体育课,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四、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

首先,是生命意识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体验独特的生命的过程。在体育课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还可以播放有关唐山大地震、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等纪录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其次,是生存技能的教育。体育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一些生存技能,比如创设游戏情境,开展“抗洪抢险”游戏:让学生滚过海绵垫,快速跑一段距离,再跨越一个障碍到达终点……学生在紧张、愉悦的游戏中学会了滚翻、快速奔跑、跨越障碍等基本生存技能。再比如,在进行各种姿势跑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弯腰捂住鼻子前进,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遇到火灾时学会逃生。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1-02

1 引言

国内有统计显示,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约为6万,自杀成为导致大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外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意念率在11.1%-70%之间[2]。大学生作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国家的栋梁,他们亦是家庭多年来的中心和希望,承载着家庭甚至家族的愿望。所以,这个群体的自杀现象引起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研究较多。无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实证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大学生自杀,中医讲“治未病”。大学生自杀问题也应当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危机时候的干预就已经难度很大。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来讲,应当把重点放在自杀意念的预防上面。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教育,首先应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预防教育方法。

2 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1 熏陶感染法

熏陶感染法是人无意识、不自觉的状况下,接受到感染体、者环境的或多或少的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熏陶感染法的教育非常适用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该方法的运用是重点在情,用教育者的情感去温暖和感化被教育者,使被教育者在一种陶醉、愉悦、激动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境地,无意识地受到熏陶,进而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和性格气质[3]。熏陶感染法主要有形象感染、艺术感染和群体感染三种。形象感染我们很清楚,用一个正向的、积极的形象人物来感染受教育的群体,那么这个受教育群体的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这正面人物形象的影响,每个受教育的个体会都会变得积极向上,比如我们上小学是老师总是用雷锋这个人物来教育大家。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使大学生感悟生活来之不易。群体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比如一个班级班干部是积极向上、热爱学习,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多数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大家都会说这个班班风很好;相反如果一个班班干部整天死气沉沉那么这个班给大家的感觉也是死气沉沉的感觉。艺术感染,则可以多种多样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情感融入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之中,大学生喜欢形式活泼,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如歌曲、舞蹈、舞台剧、话剧、心理剧等等,我们可以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收到感化和教育。

2.2 情理相融法

情感是心理体验,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理即道理, 这里指教育者用以说服教育被教育者的某种思想理论。“情”与“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情”是血肉,“理”是灵魂;“理”统帅“情”,“情”在“理”中发展;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味地讲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情感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弄得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睡倒一大遍,缺乏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学习兴趣,老师虽然很累,但是结果收效甚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只一味讲大道理,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重视情感的教育,结果只见学生低头听,听完后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东西,回去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所以,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要情理相容,用情感感化学生,同时结合道理教育学生,让学生做到口服心服,及时纠正错误。教育学生要做到平等交流和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与你进行心对心的交流。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空讲道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满腔热情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情感染学生,以理说服说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到他处在一个温暖的集体。

2.3 自我激励教育法

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的范畴。所谓自我激励, 主要是指个体主动地的了解、认识自身,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和鼓励自己。预防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采用自我激励教育法。应用该方法首先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既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和鼓励自己。通过坚持不懈自我激励教育,大学生便可以逐渐内化我们的积极教育思想和力量,化外在力量为自己的力量。在没有外力和老师的监督和鼓舞下,也可以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独立的、积极的、有力量的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网站上播放励志片,鼓舞大学生的斗志,将积极健康的思想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4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自杀意念预防教育网络体系

与其他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学工系统,包括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者等等。所以要大力发挥这一系统在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中的功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讲,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从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个层面着手,自上而下地构建自杀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四级网络体系。第一级是学校,学校可以在负责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的带领下,由学工部门、团委、后勤宿舍管理部门、保卫部等多个部门成立危机预防与干预小组,多方联合开展工作,形成联动机制。学校层面的日常工作可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包括全校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信息的汇总等工作。心理健康中心一旦从不同的途径,发现危机情况则立刻上报至学工部门,由学工部门上报至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书记可以立刻启动联动机制,全面保障学生安全。二级预防单位是院系,各院系成立以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负责人,各院设立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负责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有创造性的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和自杀危机预防办法,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信息。三级预防单位是班级,每个班级在入学一段时间,可以由辅导员根据同学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选取责任心强、有耐心、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可以选取男、女两名,分别重点关注不同的性别群体。班级心理委员也可以创造性的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比如每个月可以填一份“班级心理健康晴雨表”,收集全班学生一个月内的心理动态,重点关注那些感到比较特殊的同学。第四级,预防单位是学生宿舍,每个宿舍可以选一个“心护员”,可以由宿舍长担任,也可以另选,心护员负责关注和关心宿舍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定期向班级心理委员或辅导员汇报情况。

自杀意念预防的四级网络一旦构建起来,就要使其运转起来,这样才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万不可空有纸文,形同虚设,一旦发生危机才恍然大悟。实际上,很多学生的自杀之前都有很多征兆,只是大家出于侥幸心理,根本没有往严重的方面想。所以,这四级网络之中,重点在于学院和学生群体,因为学生是最为了解学生的人,一定要让学生有危机预防的概念和防范意识。鉴于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定要定期为班级心理委员和心护员开展危机识别的培训

总之,大学自杀意念预防是一项需要深入调查、细致分析、全面部署、多方合作、长期开展、重点突出的工作。深入调查就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量化的问卷和质性访谈相结合,深入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分析其特点和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事故的发生。这里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谈几点看法。

一、体育课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三、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