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08: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试验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2组性别比、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推荐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需要抗痨治疗;(3)年龄≥18岁;(4)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目前生活状况、知识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入院时各系统的常规检查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评估护理对象对长期用药的态度,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结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顾自己而且似乎没有问题。 然而,可能会产生某些阻碍治疗依从性的事件,如情绪沮丧、财务困难、怀孕、乙醇或药物依赖、违法工作、至亲过世、无家可归等。护士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评价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结核病诊断对患者有着怎样的影响[2]。
1.4 护理诊断 正确区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认真评估患者的个体是否具有该诊断的依据。肺结核的护理诊断侧重于认知、行为等因素。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5 护理计划的制定 标准护理计划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2]。尽管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灵活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一个包括支持系统在内的个体化计划,这样可以使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底,激发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促进药物治疗的完成情况。
1.6 护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线图: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情况按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证达标: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根据健康教育内容上的指标,反复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最终护理目标。运用沟通技巧,积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关心他们,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理解:服用多种药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觉已经很好时;每种药物要按剂量服用;每种药物按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观察。
1.6.3 指标观察:定期对肺结核健康教育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及方式包括: 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填写后收回。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②对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问卷。认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发病原因、诱因、传播途径、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所服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所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按医嘱服药的后果、按医嘱完成药疗计划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按认知程度分为了解组、一般了解组、不了解组。③对疾病预后的了解情况。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⑤治疗依从性问卷。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从不服药;复查情况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复查,遵医方式综合 评分70分以上者为遵医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为不遵医。其中正确用药占60分,饮食习惯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护理评价 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3]。在长期的结核病治疗(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患者)期间,许多因素会改变,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评价患者的进展,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的境况、心情、态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被关注。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程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学到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通过出院后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饮食,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能满足自我护理的需要。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不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减轻了患者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下接受治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随时评价学习情况,及时修改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肺结核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春渝.病人入院护理评估中的缺陷及干预措施.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丽,林菊瑛,巩玉秀,等.整体护理于护理程序.//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痰结核杆菌涂片及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者30例(75.0%),阴性者10例(15.0%)。合并空洞32(80.0%)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诊断标准,即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OGT试验中,2 hPG水平≥11.1 mmol/L。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因此需要控制饮食。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所以两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是互相矛盾的。在饮食指导时,要清楚治疗的关键,做好营养搭配,既要保证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素的摄入,又要稳定血糖,不加重糖尿病。因此,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餐次,科学配膳[2]。进食主张: 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补充微量元素。严格限制糖的摄入。胖者限制油煎、油炸食物。当饮食控制使患者出现饥饿状态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饮食控制的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饮食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合理饮食。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合并肺结核后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严重的慢性病,长期的病程除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发生自杀等不良事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给患者进行肺结核及糖尿病知识讲座,使患者对疾病的提高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出现明显情绪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
2.3 加强血糖检测:饮食控制 + 运动疗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础措施。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3]。同时,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不能将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从而降低结核病的治愈率。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做到定餐、定时、定量,因此,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认识到血糖监控的重要性,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监测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保持相对平稳,同时控制血糖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4]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医师,医师根据血糖值进行药物治疗的合理调整,加强治疗效果。
2.4严格隔离护理,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较低,且多为排菌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因此,在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室内通风,适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2.5出院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出院指导内容多,包括以下内容: ①定期复查。②自我监测血糖。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教给患者血糖仪自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以便糖尿病患者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等。③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两疾病相互影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紊乱,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脱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又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结核病导致的慢性消耗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负担。因此俩病并存使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重,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这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其痛苦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避免或者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同时高质量的出院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海鹰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 11) : 87.
临床护理路径;肺结核;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模式[1],该模式是针对一种疾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时间与管理方法,从入院、住院到出院,以时间为横轴,以肺结核理想的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一个非常合理的计划表[2],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随着肺结核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非常重,对肺结核病情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3]。本文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5±10.5)岁,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120例肺结核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程度专门制定的护理措施,患者从入院、住院、出院均有计划的进行护理措施。患者在进入医院时对患者讲解入院须知,熟悉住院环境,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时间,教育患者正确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隔离,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搭配,注意营养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的供给。为患者制定适量的运动锻炼,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对患者制定的时间计划表中详细标注患者的检查时间、治疗时间、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时间,进行有计划的护理,计划表一定要详细有效,并对患者讲解说明。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时间计划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护理需求更改调整时间计划表,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准确评估患者的并请了解情况,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一直到患者知识达标教育下一个患者,另外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教育方法,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示范式教育方式也会受到非常高的效果回馈。对患者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毒隔离知识,患者的不能随地吐痰,吐痰时一定要注意将痰液使用卫生纸包好,然后进行焚烧。药物服用知识,患者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嘱使用,并且还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1.3 诊断标准
患者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自制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问卷分为十个方面,例如个人卫生、饮食营养、休息活动以及药物服用方法等,每个选择为10分,满分100分,分数在90分以上视为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t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观察组患者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达标的患者为58例(96.7%),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0例(100%);对照组患者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达标的患者有42例(70%),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53例(88.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护理措施更加规范化和具体化,改变了传统机械化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护理需求更改计划表,完全针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减少资料浪费,缩短患者的治疗之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压力[5],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钱月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6):749-750.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04-01
肺结核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这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54例咯血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37例,女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2岁,平均52.3岁;其中浸润型肺结核40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大量咯血12例,中量咯血36例,小量咯血6例。
2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1)病房要求安静,适宜的温度、湿度。(2)床边常规备吸引器、开口器、压舌板。(3)咯血时要保持床边整洁,记录血量。(4)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5)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6)定时翻身,预防褥疮。
2.2心理护理(1)患者入院时,要及时做好护患沟通,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达到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告知患者咯血时,不能强行下咽;应避免用力咳嗽诱发大出血。
2.3病情的观察及护理(1)严密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咯血的色、量、粘稠度、是否有条状血块,预防再出血,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2)做好护理计划,及时病情记录,严格交接班制度,必要时特护。(3)当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时,应及时做好:吸氧、备血、保暖,准备静脉通道。(4)当患者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且伴张口瞪目、牙关紧闭、大汗淋漓、二便失禁、四肢抽搐等均提示窒息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窒息抢救准备。
2.4窒息抢救当患者出现窒息时应记住:引流、高流量给氧、负压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正确,头低脚高、床尾抬高45°,适时叩击胸背,加速血液、痰液的排出;牙关紧闭者,撬开口腔,拉出舌尖,用吸引器吸出口咽部血液、血块。(2)同时高流量输氧。(3)建立静脉通道。(4)严重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3肺结核咳血的护理体会
在抢救治疗和护理肺结核咯血患者时,医护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考虑,实施整体护理,约60%肺结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2]。及时发现咯血先兆症状,尽早给予有效止血,积极抢救,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要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急救护理工作。要认真做好交接班,详细记录咯血量、颜色、性质,加强床边监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咯血发生规律,严格加强夜班巡视制度,严密观察大咯血先兆症状。大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对患者宣教,加强呼吸道防护,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饮食,保持口腔内清洁,防治恶心呕吐。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要指导使用开塞露,忌用力排便致腹压增加,引发咯血。大咯血发生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同时配合抢救,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对咯血患者要给予多方面的关心、爱护,帮助正确认识疾病,勇于面对现实,帮其树立信心,敢于同疾病斗争,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饮食护理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关键的一步。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供给,而糖尿病则需控制总热量摄人。因此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一般热量的摄取较单纯糖尿病增加10%左右,补充优质蛋白,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素食物,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不断增加,两病相互恶性影响且发病急、病情重、疗效差,故加强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2月共收治3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55岁。有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及2型糖尿病。其中空洞形成21例,65.63%;结核性胸膜炎8例,占25%;血痰及少量咯血5例,占15.63%;连续3次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阳性22例,占68.75%。人院测量空腹血糖在7.6~24.3 mmol/L,平均13.2 mmol/L。肺结核诊断均符合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制定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符合ADA与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及特点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胸痛为主,低热、盗汗不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多不典型。特点:①>40岁起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均以浸润性肺结核为主,干酪病灶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③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应用胰岛素降糖,部分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药物。④血糖愈高,肺结核病变愈严重。
3护理
3.1一般护理 严格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痰菌阳性者应入住单人病房,患者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简单易行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不可面对他人,用双层纸巾轻捂口鼻,将飞沫包于纸内放入垃圾袋中,统一焚烧。痰液吐入放有0.2%有效氯的带盖痰缸内浸泡消毒后弃去。家属探视时戴口罩,病房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1次/d。
3.2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和康复。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需严格控制饮食,而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饮食是既能提供肺结核病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本组病例中超过标准体重的患者较少,我们主张总热量摄人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增加10%左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活动量制定膳食原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60%、25%、15%。蛋白质摄入1.5~2 g/Kg/d,并给予优质蛋白质,如蛋、乳、瘦肉、禽类等,主食以粗制米、面及适量杂粮为宜。将一天的总热量按早、中、晚各1/3或早1/5、中晚各2/5进行分配,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提倡进食高纤维食物,补充足量的维生索特别是B族维生素。食谱可多样化,应绝对戒烟限酒。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3.3用药护理 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损害是促使结核菌生长繁殖和和病灶复发的主要因素,而肺结核加重胰岛负荷,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糖耐量降低,血糖不易控制,两病并发需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临床上抗结核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感药物的治疗原则,主张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和有效药物治疗。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的剂量。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较多,一些药物会干扰影响血糖代谢和降糖药物的疗效,如异烟肼可干扰正常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使血糖波动;利福平可使D860的降糖作用降低;乙胺丁醇易引发球后神经炎。另外,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护士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加剂量或停药。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早期低血糖的表现。准确注射胰岛素剂量,提醒患者在餐前用药后按时进餐,并认真检查患者进餐情况。
3.4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元气胸、咯血、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咯血,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使其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鼓励患者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吸氧,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如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3.5预防感染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易发生感染。应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内衣,勿抓伤皮肤。卧床患者应勤翻身,同时配合拍背,预防继发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胰岛素注射部位有计划轮换,防止发生感染。
3.6健康教育 对首次人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告知其规律服药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出院前责任护士给患者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①坚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②制定合理饮食计划。③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自测血糖,注意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④教会患者预防、识别和处理低血糖。⑤采用运动疗法,在肺结核全程治疗期间,患者应充分休息,病情稳定后,以小运动量、短时间为宜。⑥做好消毒隔离,室内定时通风。⑦指导患者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及外伤。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4例, 其中男49例, 女15例, 年龄49~78岁, 平均年龄(63.1±2.3)岁;64例患者均是2型糖尿病与继发性肺结核, 其中糖尿病诊断依据为WHO及ADA所制糖尿病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依据为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所制《中国结核病分类法》。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为8.0~24.9 mmol/L, 平均为(16.5±2.4)mmol/L。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结核、降糖治疗, 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精心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程较长, 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悲观、绝望等不良心理, 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展开有效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倾诉, 引导患者快速适应医院环境及患者角色, 按照其文化程度、年龄和接受能力展开有效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心理障碍。②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对其糖分摄入量予以严格控制, 可允许其进食少许水果;指导患者加大粗纤维食物摄入量, 确保鱼、蛋、奶、瘦肉及豆制品等精蛋白摄取充足, 告知其尽量不要进食饱和脂肪酸, 严禁食用动物性脂肪。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则可使之适量加餐。③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剂量、按时服药, 禁止随意增减药量, 同时对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当有异常时及时向医师报告。根据患者血糖改变情况对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给药剂量予以及时调整, 嘱咐患者在用药之后按时进餐, 并对其进餐情况进行观察。④严格隔离与消毒: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对其生活用品及食具进行严格消毒, 嘱咐其将痰液吐到痰杯中并进行集中处理。⑤感染预防: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 大部分患者有营养不良现象, 因此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护理人员应每日利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2次消毒, 每日为患者展开2次口腔护理, 确保其皮肤干燥、清洁;嘱咐患者勤换衣物并为其定时拍背, 协助其翻身, 对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加以预防。⑥运动指导:根据患者体力、年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嘱咐其每日展开适量运动, 运动方式以太极拳、慢跑或步行为主, 同时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对足部加以保护, 避免发生下肢坏疽现象。⑦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嘱咐其坚持饮食治疗, 指导其掌握自测血糖及尿糖的方法, 并根据血糖及尿糖改变情况对降糖药物服用剂量予以合理调整;告知患者根据医嘱继续服用抗结核治疗药物的重要性, 为其讲解胰岛素用法、器械消毒及低血糖处理等方法, 并做好定期复查。
2 结果
本组6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住院时间为22~29 d, 平均时间(23.6±2.5)d;经X线胸片检查, 所有患者病灶均有明显吸收, 其中58例患者痰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 转阴率为90.6%;经有效护理,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院内感染、低血糖昏迷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其中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症状, 在给予葡萄糖后症状迅速消退;在患者出院时, 其空腹血糖为5.2~8.1 mmol/L, 平均为(6.4±1.3)mmol/L。
3 讨论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03-01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较多见,两者并存治疗互相矛盾,护理上也不是单纯2种疾病护理的简单相加。我们分析了4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特点提出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5月-2011年7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2-68岁,痰菌阴性者28例,痰菌阳性者14例,形成空洞者2例,尿糖在(+―++)空腹血糖7.10-18.17mmol/L,其中不同程度咯血者8例,选同期对照病例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0-70岁之间,咯血者7例,痰菌阴性者35例,痰菌阳性者15例。
2 结果 住院一个月观察,合并糖尿病患者有9例痰菌阴转,占68%,咯血症状消失者6例,占75%,空腹血糖6.65-11.42mmol/L,尿糖(+―++),而对照组痰菌阴转者14例,咯血症状全部消失,占100%。
3 临床特点与护理
3.1 心理特点
3.1.1 诊断疾病所致的心理特点 由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疏远病人,且住院期间控制家属的探视,病人会感到孤独、自卑、被遗弃感,一部分病人自怜,思想负担加重。其表现为忧心忡忡、心境悲观、愁眉不展、睡眠及食欲障碍。
3.1.2 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心理特点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短期治疗不能立即见效。一部分病人缺乏肺结核病的保健知识,或因经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坚持吃药,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表现为抑郁、伤感、情绪低落、言语少,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非常不稳定。
3.1.3 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目前肺结核患者虽然能够治愈,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方法,需终身用药,造成患者的思想负担过重,焦虑、恐惧,认为自己好不了了,所以首先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以稳定患者情绪;其次,护理过程中语言要文雅亲切,使患者有亲近感,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要消除其孤独感,减轻其心理压力;睡眠不足者,每晚用温水泡泡脚,以利于入睡。
3.2 临床特点
3.2.1 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 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是促发或加重肺结核的主要因素。糖代谢紊乱可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以致患者营养不良、脱水。血液及组织内糖量增多可促进体内结核菌生长繁殖,使结核病不易控制。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受损,加重了对肝功能的损害。
3.2.2 肺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 浸润进展期肺结核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并使血糖难以控制。肺结核可导致胰岛细胞营养不良,胰腺内分泌功能减退。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发热、纳差可引起糖代谢功能调节障碍。抗结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可使血糖升高,波动并难以控制。
3.3 护理体会
3.3.1 督促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对42例病人进行调查表明,约有78%的病人不知道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在调查中发现约有80%的病人因经济困难而不能接受治疗,住院期间负担重,病情稍好转就要求出院。针对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让病人知道必须规律用药,完成全疗程,应有95%以上治愈机会,并不会传染他人,否则就会发展成难治性肺结核病,使结核菌耐药,即便应用昂贵药品,花费更长时间,也难以治愈。
3.3.2 对住院病人的生活指导 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疾病,丰富的营养对疾病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指导病人要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教育病人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保证每日有足够的睡眠,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3.3.3 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指导 由于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排菌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染途径从自己做起。给病人讲解预防常识,发给病人痰袋或痰纸,嘱病人吐在纸里后放入痰袋统一回收并焚烧,不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遮住口鼻,减少结核菌的传播,保护自己和别人不被交叉感染,增强病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病室要经常通风,并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床头桌,被褥要经常晒,起消毒杀菌作用。病人餐具应单独一套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及早发现和诊断病人,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应进行PPD实验,阴性者及时接种卡介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3.4 心理护理 对于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这是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心理护理贯穿于住院患者始终。由于病人来自不同阶层,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社会环境及个体的性格差异,我们在护理时要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判断病人的心理活动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性,获得病人的资料,评估病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严重程度,而决定采取哪一种具体的护理方法。
3.3.5 皮肤护理 糖尿病会引起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防御能力下降,加上结核病慢性消耗,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预防皮肤干燥,建议患者用温水洗澡,热水会导致皮肤干燥,洗澡时不使用粗糙毛巾擦拭身体,用柔软的毛巾拍干或吸干皮肤表面的水分。洗澡时间不易过长,避免泡澡,应使用温和的香皂和温和的爽身粉。其次,要合理润肤。保持皮肤滋润有益于软化皮肤和避免瘙痒。不使用含有酒精的润肤产品。最后,要注意保湿和防晒。在寒冷的季节应该使用空气加湿器。户外工作时要带手套,曝露在太阳下的部位要擦SPF在15以上的防晒霜。要适量喝水,保持皮肤滋润。
3.3.6 健康教育 戒烟戒酒,无论是肺结核,还是糖尿病患者都应戒烟,因为吸烟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对组织器官的供应减少,这样对肺结核治疗效果及糖尿病的皮肤危害极大;饮酒能导致肥胖增加,肝糖原合成降低,引起应用胰岛素治疗患者出现低血糖,过量饮酒还会是食欲下降,致使多种营养缺乏。抗结核药物需长期使用,告知患者即使出院也要持续用药,不能随便停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代表结合病灶以痊愈,须经复诊后确定病灶以完全稳定,方可停药。糖尿病需终身用药,随时监测血压、尿糖、空腹血糖,预防低血糖。每月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液分析、胸部平片一次,特殊变化随时诊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3.7 出院指导 耐心的向病人再次强调肺结核治愈的关键是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坚持疗程,并强调让家属起监督作用,避免因不规律用药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同时协助病人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当进行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按期复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病人回家消毒隔离也很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给家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3-02
耐药结核病是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结核病称为耐多药结核病。耐药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耐药结核、初发性耐药结核、获得性耐结核、耐多药结核。诊断耐药结核依据是通过实验室进行痰标本结核菌的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由于此病病程长,一般正规治疗普通肺结核患者疗程需6-8个月,而耐多药病人一般需要18-24个月,而且治疗受药物的限制,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合理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而精心细致的有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愈率及控制病情蔓延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药肺结核患者,经采用合理治疗方案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药敏试验及痰结核菌培养示对多种药物均有耐药性。男48例,女1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9.5±2.6)岁。肺结核平均病程6.82年。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本组64例患者中,有46例咯血,12例胸痛,6例明显呼吸困难。其中初发性耐药结核12例、获得性耐结核50例。
2 护理措施
2.1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含3种以上敏感药物组成新的方案;全疗程应在18-24个月;根据体重制定药物剂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对症处理。
2.2 控制传染源 为以防止耐药、耐多药结核病在医院内传播,首先把耐药和耐多药结核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隔离,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隔离,避免相互传染。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咳痰要特别注意,患者吐痰应吐在纸上,然后进行焚烧处理,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使其在咳嗽时阻挡含结核菌的飞沫飘入空气中,以免污染空气。然后手帕进行消毒处理。家人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尤其病人咳嗽剧烈时更应戴口罩,口罩要每天清洗,清洗以前要煮沸消毒。患者用过的一性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即消毒原毁型原集中收集原焚烧原记录。病人卧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定时空气消毒,实行分餐制,并固定餐具。减低空气含菌浓度,及时消毒处理病人的排泄物,痰、粪便及分泌物,减少耐药结核菌的传播。
2.3 痰液处理 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是的痰液,所以一定要做好痰液处理工作。每日定时为患者发放一次性纸杯,纸杯内盛有10ml消毒液,患者不得随意吐痰,应将痰液吐在指定的杯内,然后由专人定时收回,做焚烧处理,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降低传染率。
2.4 心理护理 由于耐药患者疗程长,而且长时间的医药费用是治疗一般病人的100倍左右,因此增加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对个人及家庭经济负担,并且耐药结核病是长期具有传染性,不能参加工作学习和公共活动,同时受亲朋好友的排斥及隔离治疗,往往患者会出现自卑、悲观、抑郁、不安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给患者讲述积极配合治疗,不擅自停药和换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实例,使患者打消心理障碍,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2.5 一般护理 加强营保养及适当休息,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情况来进行运动,当患者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当病症改善后,进行适当的活动。给患者多饮水,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牛奶、豆浆、鸡蛋、瘦肉等食物,禁吃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休息,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2.6 用药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应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护士应督促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量,遵医嘱服用药物,以免影响治疗疗效,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一旦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应报告医生处理,绝对不能自行中途停药,保证完成疗程,达到治愈目的。同时每月定期进行复查1次,包括痰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胸片等。
3 结 果
本组64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明显好转,本组患者9个月痰菌转阴49例,阴转率76.56%;病灶吸收45例,吸收率70.31%;空洞闭合47例,空洞闭合有效率73.43%。
4 讨 论
目前我国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的趋势。耐多药结核病主要导致原因是由于采用单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或剂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由于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预后差,治疗困难、结核病人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大多数病人失去了治疗的信心,部分患者中断治疗,这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消除了耐药结核病患者负面的思想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稳定病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嘱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并做好与家属及周围人群的消毒隔离,一旦周围人群及家属出现咳嗽、发热症状2周以上,常规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病情的传播,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是提高治愈率关键。
参考文献
近年来肺结核发生率有所抬头,对于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逐渐的越来越规范,肺结核的治疗方案也趋于一致[1 2]。对于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康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28岁-68岁,平均年龄48.5±11.5岁,临床症状:咳嗽110例,咳痰105例,咯血48例,发热102例,乏力100例,盗汗98例,胸闷99例。病程为0.5年-20年,肺结核分型:慢性空洞型81例,浸润型39例。120例肺结核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本项调查,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60例和心理护理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 对入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1)制定心理护理方案:根据肺结核住院后的心理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2)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3)良好的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出院后服药和心理情绪做好正确的指导,出院后做好电话随访,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心理情绪的巩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情况的比较 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及自尊(SES)量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分析,P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情况的比较(如表1)心理护理组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自尊(SE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表1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肺结核病程长、病灶广泛、临床症状明显、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大,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易于、自卑的心理情绪,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1)分析患者不良心理情绪:①恐惧情绪:肺结核患者由于对病症缺乏了解,害怕同事们知道自己得了肺结核,对于自己歧视和看不起,年轻的患者担心自己的婚姻问题。②自卑情绪:肺结核患者由于乏力,需要休息甚至绝对卧床静养 ,患者可能产生自卑的心理情绪,认为自身和常人不一样,与社会严重的脱节。一方面患者和家属交流减少,担心其知道自己的病情,表现出孤独、自卑等情绪。③疑虑情绪:一些排菌肺结核患者对于自己被隔离,无法正确的理解,感觉家人和同事朋友们对自己厌恶,抛弃里自己,怀疑别人对于自己探视的诚意等。烦躁情绪:肺结核患者由于病情反复、病程漫长,大多数出现不良反应,严重的挫伤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容易出现烦躁、懊恼等不良的心理情绪,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2)患者刚入院后可能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触情绪,对于陌生的治疗环境缺乏了解,可能出现护患纠纷。此时护理人员首先要在尊重患者隐私的情况下,同情患者的境遇,倾听内心的声音。向患者耐心的介绍医院的救治条件和医疗资源的配备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身的文化、工作、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的不同心理情绪,采取相对应的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尽可能将疾病的知识和治疗过程甚至不良反应的发生等给患者做耐心的讲解。(3)患者因病情缓解或者痊愈可以出院,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在保证修养和服药的同时注意调节自身对于心理情绪的调节,稳定不良心理情绪,普及和讲授肺结核防治知识,焊接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提高对于肺结核并的认识和接受全程化疗的意识,保证患者彻底康复。本研究通过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心理护理组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自尊(SE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后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锦美, 浅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28-2729.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1]。近年来,在我国由于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加,易感人群也明显增加,肺结核其发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因此积极干预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2]。
众所周知,抗结核治疗周期长,患者服药量大,甚至部分药还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因此护理干预也是结核干预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3];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4],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9月-2011年6月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3例,其中男67例,女36例,患者年龄17~72岁,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以及其他症状。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初次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中华医学会关于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5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情况、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患者入选后收集其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程等,并对患者进行分组。
1.2.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实施肺结核治疗的一般护理方式,如进行口头健康指导等;干预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2.1 心理干预
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在得知自身患有结核病后,由于担心被他人歧视,常产生自卑、厌世情绪,因此在进行治疗时不能很好地配合,甚至与护理人员产生冲突,因此对于结核病患者入院后进行心理干预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用眼神鼓励患者,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微笑面对患者。
1.2.2.2 健康宣教
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地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服药,向患者讲明肺结核的危害,如何进行预防,以及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何进行预防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时注意事项。
1.2.2.3 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使其加入到整个治疗过程中,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1.2.2.4 饮食护理干预
对于这类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实施饮食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非常重要。
1.2.3 评价标准
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出院时采用自制的肺结核健康知识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评价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90分,掌握;依从性评分≥90分,依从性好);满意程度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SCL-90量表[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后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明。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用药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分别为94.2%、98.1%、100%与对照组84.3%、80.4%、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比较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各项指标,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焦虑、恐惧、敌对、精神病性得分,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加,发生结核感染的比例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并且耐药菌出现,成为临床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6]。而结核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部分患者因用药依从性较差或者不能耐受副作用,导致抗结核治疗的失败,因此,加强对结核治疗的管理是目前临床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7]。
大多数结核患者由于自身患有结核病,缺乏对结核的正确认识和健康知识,因此常充满了恐惧的心理状态,加上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有的患者出现轻生的念头,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积极配合,导致治疗失败[8]。
护理干预是在临床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的全面的护理方式,包括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结核相关知识的了解,因此,能从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正确的、积极地心态去面对治疗;心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9-10]。
在本研究中,通过观察发现,干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对护理工作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其对于治疗的配合程度也越高,因而其用药依从性也显著增加,达到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患者获益显著。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再次证实了护理干预的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能改变患者身体上的疾病,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与目前所提倡的医学模式是相匹配的,因而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玉琴.护理干预对不同肺外结核病患者从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20):132-133.
[2]瞿红.心理护理对监狱女性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1):115-116.
[3]时永红.健康教育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全程规则化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26.
[4]涂淑华,黄春梅,陈丽娟.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28.
[5]赵辉,张秀峰.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78-79.
[6]李红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4):120-121.
[7]刘丽萍,曾德志,顾桂英.100例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6):1484.
[8]高明爱.心理干预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