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5-31 15:08: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良好品德的培养策略

篇1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8-0077-02

[作者简介]吴信梅(1963―),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的个性品质包括创造力、独立性、自制力、合作性等诸多方面。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一、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健康性格

环境对人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健康性格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民主、具有安全感的生活氛围,让幼儿置身其中,获得无穷的快乐。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亮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由此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其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其次,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比如,在某个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笔者会和大家一起开展一个“生日聚会”活动。在活动中,小朋友们纷纷为过生日的伙伴献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生日礼物。友爱、温馨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射到幼儿心灵的深处,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三,关注家庭环境对幼儿健康性格形成的影响。幼儿有大部分的时间处于家庭环境之中,因此,幼儿教师要关注家园共育,与家长做好沟通,引导家长尽可能地为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创造条件。比如,给孩子创造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可以克服孩子的孤独感。在节假日,家长可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和家长到家中来,大家一起开心地玩耍、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与别人相处和交往轻松、愉悦之情。

二、充分运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在幼儿生活中,游戏活动较多,形式也较为丰富。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欢畅开怀的笑语中,幼儿会渐渐喜欢上集体游戏活动,形成合群的性格。游戏中设置的一些障碍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创造能力、自信心、独立性等。

比如,很多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都喜欢拿东西敲打不同物体,为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笔者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给幼儿准备了几根长短、材质不同的棍棒,并让他们自由地去敲打自己喜欢的物品,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极大满足。有时候,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笔者用丝巾给孩子们蒙上眼睛,笔者来敲打物体,然后让孩子们去猜老师敲打的是什么。这样让孩子们感知了不同材质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而同一材质的棍棒敲打在不同的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这样的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激发,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事物的奥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发展幼儿独特个性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生活体验、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对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其独特性的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真诚地关注每个幼儿,呵护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首先,教师要对幼儿的独特见解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特的认识;其次,要对有独特爱好和兴趣的幼儿表示肯定、鼓励、支持和热心的帮助,让幼儿的独特个性得到很好的展示;再次,对幼儿的奇思妙想给予赞赏和引导,善待那些奇异的思维火花,允许幼儿表现出 “与众不同”的言行。

比如,在美术活动《可爱的鱼》开始之初,笔者为孩子们播放了视频资料,让幼儿观赏了美丽的海底世界,由此激发了参与这次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笔者又为孩子们播放了动画片《小美人鱼》的相关片段,并在最后讲述道:“美丽的小美人鱼失踪了,她的爸爸妈妈们去恳求国王帮助寻找自己的孩子,国王让整个大海里的鱼都来帮忙搜寻美人鱼。可是国王巡视了一圈后失望地说,海里的鱼还是太少了,就这些鱼怎么才能找到美人鱼呢?孩子们请你来帮助一下国王,画出一些鱼送给国王,让他们去寻找美人鱼吧!”很快孩子的作品一幅幅地问世了:有的孩子指着自己画的鱼说,我的鱼身上会放出七彩光,只要它出现周围就会一片明亮,美人鱼看到它就会被吸引过来;有的孩子说,我画的鱼生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管美人鱼在哪里,都能看得到;有的孩子还给自己画的鱼取了蕴含强大想象力的名字……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充分运用了想象的空间,他们的奇思怪想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促进了其个性的发展。

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熏陶幼儿美好心灵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挖掘经典对幼儿美好心灵的熏陶作用,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如果幼儿园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经典读诵活动,那些经典中的精髓会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为幼儿学习经典创设良好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了社会文化、自然物质等方面的因素。经典学习要融入到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幼儿教师应该结合经典的内容,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的活动,并将诵读的内容展示在幼儿活动区。比如,备受欢迎的经典《弟子规》共90句,其中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幼儿在读诵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生动通俗的讲解,让幼儿逐步明白其中的含义,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的友爱,为什么不能挑食偏食,拿别人的物品为什么要请示别人……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更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容,教师要将“图说《弟子规》”等资料张贴在走廊、教室等活动区,让幼儿随时对照自己的行为,不断地修正自己,获得人格的提升。

综上所述,发展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项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发展其创造力、独立性、自制力、合作能力等。幼儿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为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这是《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课性质的权威表述。通过对其深刻的研读与剖析,我们得到这样几个结论:生活不仅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教育的存在形式;学生开展活动要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对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来讲,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线、四面”,即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的生活。

三条轴线是指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什么要将儿童的自我发展作为课程的第一条轴线呢?这是因为课程所提出的回归生活是回归儿童生活,是以儿童为发展主体的回归。这种活动需要从认识自我、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开始,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一种创新,是尊重儿童人格、权利(主要指尊重其学习和生活的权利)的生动体现。儿童与社会轴线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儿童初步认识社会,形成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的观念,初步树立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思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关心社会、爱别人、有责任心、品德良好的优秀公民,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意识。儿童与自然这一轴线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从正确对待身边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入手,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成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小公民。自我、社会、自然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其中必须明确的是三条轴线的核心是儿童。

四个方面生活是指: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其实,这也是对儿童生活习惯、态度、方式、能力和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但是,四者间的不同是其各有侧重。健康安全地生活是第一层面上的,是儿童生活的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第二层面上的,是侧重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责任心、有爱心地生活是第三层面上的,是引导儿童学会关心,培养其同情心、爱心、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第四层面上的,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展自己的思维潜力,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从小就养成不盲从、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二、 教学内容方面

儿童自身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在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学到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但是,品德课程教学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同样也是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其教学的设计,往往是围绕儿童本阶段的成长规律来设计的。这样,从教材设计到教材内容,其本身也是一个回归现实的过程。把儿童自身的生活体验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用生活体验来思考问题的需要。对于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来讲,它必须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体验,也必须指导儿童的生活实践。概括地说就是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一切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

儿童生活体验的丰富性与开拓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广泛性,其教学场所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或教室本身上。虽然其教材也是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但是必须要回归自然,亲身体验过之后,才会更有意义。所以,对其教学内容来说,更应该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品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的内容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又指导其生活实践,只有这样的教学内容才会更有现实意义。

同时,在教材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的过程中,虽然其教材也是对儿童生活的一种写照,但它不具有时效性,教师应该针对现阶段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有目的地来扩展教材内容,不能仅仅被教材本身的内容所局限。比如,在品德课中会讲到要孝敬父母,课本中也会提到如何去孝敬,会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教师在讲这些知识的时候,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之外,还应该让他们去实践,如回家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这其实就是一个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而且是不能忽视的过程。再比如,教师在讲到遵纪守法时,可以针对当下一些具体违法现象,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应该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的文字上。

三、 教学形式方面

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其理论联系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生活再现的过程,这样就要求它的具体教学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儿童阶段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生活再现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生活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他们还没有想成一种抽象的概念。所以,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他们大多是在模仿学习,然后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对于品德课教学形式来说,它必须随着儿童生活形式的多样性而不断变化,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会真实地再现出生活的本来面貌。

儿童阶段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这就决定了其生活体验也是非常丰富的。在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过程中,其教学形式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教室中,而应该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儿童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多种创新的形式中再现出来。

在儿童阶段的心理发育时期,他们不会有抽象的概念,只会记住事物的具体特征,表面看上去是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巧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全貌,并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比如,在讲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育手段,让学生能够很直观地记住交通规则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表演出来,接着让他们结合身边的交通情况,谈谈具体到自己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除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到知识以外,教师还可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来展开教学,比如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礼貌知识、交通知识等,可以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再现那些知识点。或者是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请两个同学上来配合,一个表演形式,一个猜出知识内容,这样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四、 教学策略方面

小学品德课程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灌输,而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很多学校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的是讲读的教学手段,即教师把文字读一遍,学生听一遍,这样根本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或者就是以按部就班的模式来教学,即严格按照教材的具体环节来展开,很少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对于课程教学的策略来说,它必须是一个活学活用的过程,不能过于僵硬、死板,而应该尽可能地去挖掘有用的元素,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常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策略是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有的人会认为,教材本身的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其基本思想也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所以就不需要过多地再去挖掘问题,只要把它复制下来就行了。其实,这种教学策略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在品德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教材中的生活情况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尽可能挖掘当下人们的生活元素。比如教师在讲《我们的合作》这一章节时,不能仅仅是向学生来讲授怎么样去合作,而是应从学生们每天做的广播体操讲起,来讲述合作的重要性,然后引申到一些生活实例中去,最后归纳出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学会合作。

针对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的生活实例,其实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再现,而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就是要从这些生活实例中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教师在讲到法律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举例说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又怕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就把他反锁在家里,这是否侵犯了孩子的人身自由权。可能不懂教学策略的教师,就会在“反锁”的问题上来讨论,其实这个问题主要侧重的是是否侵权,应该讨论的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反锁问题。

五、 教学目的方面

儿童阶段的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这些生活知识,最终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个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过程,就统称为生活化教学。所谓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去认识生活,更要让学生去学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而言,它分为两个方面的知识点,其一是教会学生生活品德知识,其二是用所学的生活品德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要想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就要求教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后,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目标之外,还应该要有具体的实践目标,而且必须以实践目标为侧重点,因为所学到的知识还必须要回归到生活指导中去。虽然教材内容是对儿童生活体验的一种再现,但那仅仅反映的是一个普遍的理论情况,并不代表所有学生的具体行为,因此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在于使学生具备普遍的生活理论,然后用于他们的具体生活实践中。

品德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无非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生活,所以,这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必须的。在品德课程中,其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比如在讲《我掉了一颗牙》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讨论掉牙或者蛀牙的情况,以及掉牙或蛀牙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讲述掉牙或者蛀牙的生活常识。当教师把问题引申到日常牙齿保护上时,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保护牙齿健康的经历,最后由教师来总结牙齿保护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去保护牙齿,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这就是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会生活中培养更多的良好生活习惯。

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是一个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这其中要实现的是两次飞跃:其一是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其二是对品德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指导生活实践。在具体的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两次飞跃所包含的具体含义,只有认清了生活化的实质,才能真正做到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刘长青,刘丽萍,陈丽香.浅议《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5).

篇3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和增强民族自豪感。(二)集体主义教育。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增强集体观念,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要彻底贯彻以集体利益为先的思想。(三)文明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要具备尊师重教,与同学友爱、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等良好道德品质。(四)意志品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承受重大压力的情况下,也能临危不惧,面色坦然地处理问题。(五)团队合作意识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生能通过团体项目,学会合作精神,了解1+1>2的思想。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实施一项策略之前,先要了解对象的特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方案,最后达到的效果也是最佳的。我国现在就读的是“90后”的大学生,这批学生的思想和“80后”努力踏实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当代“90后”的学生一贯被贴上突显自我、实现自我的个性标签,他们是比较向往自由的。再看社会背景的话,“90后”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溺爱孩子,所以直接造成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达不到该年龄的高度。学生依旧存在着叛逆心理,张扬个性的元素,他们往往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艰辛及为人处世的思想。他们还缺乏生活的磨炼,性格比较脆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功利意识薄弱,容易被他人利用,从而进行犯罪活动。因此,高校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二)教师以身作则,在言行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教书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体育素质,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体育技术,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思想道德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学校也应该定期对体育教师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制定课堂规程。课堂规程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想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好作风,就要制定一系列的常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该在开学时期就对学生进行课堂规程的教育,重点讲述课堂中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讲礼貌、尊师重教、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问题。只有在遵守严谨的规程中,学生才能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体会体育教育的奥秘。(四)精心设计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团结意识的最快捷方法。例如,集体配合完成一项任务,在学校中寻找标识物来完成任务,达到终点。游戏中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竞争的思想品德。在最后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体会到的集体主义精神,只有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才能更快地完成任务。而且要让学生明白集体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五)挑战自我。体育课是以身体的活动为宗旨的,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时有的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方式,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训练。在练习中要关注学生产生的情绪,进行安抚,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让学生会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思想精神。(六)奖罚分明。在体育课中,对思想道德方面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提出批评,并进行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当众提出表扬,并鼓励大家要以此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上是我在平常实践中得出的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具体策略,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弘扬体育精神,发展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纪律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最终使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

作者:张丽娜 单位: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篇4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从课程目标看,具有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纯学科的逻辑,这就决定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它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品德学科的特点:活动性,德育性,实践性,生活性

1.教学过程以活动为主线(活动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生活的道理。

2.教学目标以育人为主旨(德育性)。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题,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标准”要求:“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这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目的就是使儿童学会关心、学会爱、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

3.教学方式更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实践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行为训练,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我们知道,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过程。其中,“知”是基础,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行”是关键,是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好坏的标准;“情”和“意”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因素。道德行为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道德习惯。

4.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生活性)。

这个特点是由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决定的。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课堂所呈现的学习内容,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教材,还应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去,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课堂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应是老师根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设计活动。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

教育理论的研究、教师教学的实践都告诉我们,现存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和不足,采用哪一种教学策略,完全取决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

1.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主要指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品德与生活》总目标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亲历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从教材来说,教材本身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冬爷爷在哪里”一课中的“冬日疑案”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乐乐猴惊叹地说:“呀,雪人不见了!”康康熊疑惑地说:“青蛙和蛇也失踪了。”;黑猫警长说:“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一起来破案吗?”课文为学生呈现了探究的情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体验式的教学策略。

篇5

0 前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形成的课程。它主要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中开展,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责任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有着重要意义。

1 从实践出发,体验生活

生活的体验导致学生品德的形成,真实的生活给学生带来深刻的道德体验和认知,而不是表象的。在教学中应注意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促进他们的全面良好发展。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实践,学习,增加实践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增长见闻,开发兴趣,拓展知识。道德是与生活密切接轨的,离开了社会也就不再有意义,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与学生紧密相连。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才能从心里打动学生,引发他们的真正的道德情感,真正的产生道德认知,而这些源于生活的实践、认知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形成。

因此,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脱离了生活,品德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要取得好的教课效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抓住事情的真实之处,通过真实的感受,发自心灵的感触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所在。

2 探究应坚持适度原则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是这次新课改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去深入研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热情,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在组织的活动中要坚持一些原则,保持高热情,高效率。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例子,一些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看似在热闹的探讨,实际上不乏有的学生想借此机会大聊特聊,“侃大山”,“凑热闹,出工不出力”。这样小组的讨论将会因此而变成吵吵闹闹,嘻嘻哈哈,讨论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探究的目标也将变得漫无目的,还因此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合理的配置学习内容,达到高热情,高效率的目标。

在不同的地区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堂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用心策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处理好各种问题,进行好每次活动,提高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 发展主题教学,更具针对性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参与、认识能力在本次新课改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新课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社会课程更加考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适应能力,更加强调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中锻炼自己,而这与传统课程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样在我们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多的考虑以直观具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进行实践,感悟。在一些不必要让学生了解的方面,我们只需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事实就足够了,所以,往往直观的认识反而要比理论化的认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不管如何,学生都应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我们要采用主题模式,进行单元教学。

教材的编排采用主题单元的模式,按照总――分的形式进行,每个主要主题下分若干个次级主题。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的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不要机械式的教学,对教材统整,可以部分颠倒或整合。

4 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吸收老师教的知识,老师的教学内容需要阐述,这样双方的思维就要进行密切的沟通、碰撞,新的问题就必然会产生。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已有经验,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剖析,从而达到上述的状态,这既不能由老师预先设定,也不是学生能自主决定的,这需要教师的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节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适宜的教学节奏必然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现实却并非如此,我国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学生的负荷量太大,学习任务重、负担大。这样紧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高度紧张,单调而机械化,很容易产生疲惫、压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本次课改中《品德与社会》主张在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社会体验和实践,以感性的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因此,选择更适宜的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予以考虑的一个方面。

5 总结

总之,品德与社会具有的活动性极强的这种性质使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等的限制,也应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充满热情的投入研究的科学态度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希望的目的,教师们在活动中的策划和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也是至关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真正目标才能圆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郝晓微.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12(11):51-54

篇6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158-01

初中思想品德一直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一课,老师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不仅仅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但在现在的教学状况下,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思想品德课不受重视的情况,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做到及时与老师沟通,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厌学、弃学的恶性循环。因此,只有将现有的僵化教学模式改变,做到以学生为核心,老师为引导的模式,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

一、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会独立接受知识的重要技能,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越来越偏向素质教育,而摒弃原有的应试教育,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将自主学习策略引入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中,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学生是否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不仅仅要求学生可以掌握书本上的内容,更要求学生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实现多方面发展。自主学习策略,更能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素质培养应当以德为先,因而,现代教育要把德育作为发展的核心。自主学习的引入可以加强课堂的灵活性,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有助于调动课堂积极性

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束缚性,难以使老师和学生拉近距离,这种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无法达到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最优化。通过将自主学习引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环境,将老师的角色从传授者改变为引导者。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更利于课堂积极性的调动,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课堂氛围一改原有的枯燥乏味,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思想品德的课堂内涵真正的进入到学生的心中,帮助学生做一个品格优良的公民。

3.有助于增强学生创新性

在现有的教育状况下,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创新可以改变社会,将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从中我们明白,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下的重要需求。但是,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够一味地接受课本上的知识,难以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将自主学习策略引入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具有个性的思想观念。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性,为他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策略的方法

自主学习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方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授课效率。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加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因而,老师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

1.创造问题环境

通过创造问题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易于沟通的氛围。学生通过彼此间沟通,能够尽快的完成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满足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但思想品德教学普遍存在内容过于空洞的问题,因而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这时采用自主学习创造问题环境的方法,通过向学生提出“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再在小组间进行讨论,能够直观的使学生了解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不再让思想品德的教学浮于表面。

2.增强学生双向交流

学生学习往往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通过接收不同人的意见,可以改良自身的思想模式,因此,增强学生双向交流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在研究大学生舍命救下八旬老人这一课题时,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这种行为值得提倡,彰显了见义勇为的正面意义,但同时也有人认为,用一个具有充沛知识的大学生换取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的生命太过可惜。在这种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表述自身的观点,同时也了解了其他人的观点。思想品德课的很多案例受到的是社会舆论的约束,这也就导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确定一件事情百分百的正确性,但通过采用辩论的方法,加强了学生的双向交流,使学生明白不同的的思想模式,这样的教学更加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也能够对老师有所启发。

3.创设讨论氛围

思想品德具有人文性,它往往紧密贴合生活实际,这就要求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加强思想品德的学习。因而将自主学习引入思想品德教育更加需要创设讨论氛围,通过贴近生活的课题,增加学生间的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例如:老师可以将学生按三到五人的人数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给予不同的讨论话题,在课堂上留下充足的讨论时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间可以有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在交流讨论结果的时候,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高效的完成课堂目标。

三、总结

自主学习策略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将自主学习引入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来,可以改变原有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这种模式不仅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现代社会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 ,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与能力。

(四)“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与师生角色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总和。教学活动犹如表演活动,教师与学生在操作程序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它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同的关键问题。

1.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在思想品德课堂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情景创设者”、“活动设计者”、“志同道合者”的角色。因而,实施“感悟----导行”教学模式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①导学策略

教学过程重在使学生的理智过程、情感过程乃至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而,教师的导学过程十分重要,包括导情境,如:创设多种角色体验活动和游戏参与活动,在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活动中拓展人格精神。在结构性的教学设计中塑造人格角色,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建构人格;导思维,如:通过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导行,指出具体的行为方式方法等。

②情感贯穿策略

尤其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它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渗透,体现人格熏陶、以人为本精神。

③互动互促策略

强调师生主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宽容与关爱。同时感受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发自内心的人生态度与体验。

2.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在>!

①主动体验。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主动晓理----培养道德认识。

篇8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基础,对本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材的知识和信息载体,了解知识和通过情境等载体“体验”了知识的教育功能。但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后,转变并形成一种自觉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关键要靠课后对其行为、习惯进行督促引导。

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特点,或者说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

他们的社会性情感还不够深刻,意志力和个性意识倾向性发展得不够稳定,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较差。他们常常很容易被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发展得并不完善,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很强。根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据测算是21天。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育的本旨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所以,课后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督促、引导,规范其行为显得很重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诊断

某个知识点(如意志)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完后,通过《自测题》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此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诊断。通过诊断,主要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拟定出培养行为习惯的措施

根据诊断的结果,采取“学生—小组—教师”,三环节拟定出针对具体学生的《XXX良好XX行为培养方案》,以待实施。

三、课后督促引导措施

1.自我约束培养。根据《XXX良好XX行为培养方案》,学生自己有目的进行培养。

2.小组督促培养。根据学生的平时情况,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就学生行为表现进行小组帮扶,对学生进行不良行为的矫正及良好行为的培养。

3.家庭辅助培养。学生平时行为的引导及培养,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时组织家长会,让家长全程参加活动。

篇9

一、情感教学的涵义

我们对客观事物存在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这就是情感。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教师应注重其较高素养和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与树立,选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

情感教学是在传统智育的基础上,介入并加强情感因素,以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的高度融合。情感教学在注重情感因素的同时也重视认知因素。情感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渊博的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及自我调节等综合能力等,科学合理地将情感融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质,提高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综合能力。

二、情感教学策略分析

(一)课堂教学将带有情感化的事例引入教学内容。

教学应持有相当的热情与情感,这样才能在教学的开始就高度感染学生,也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引入。在理论和科学基础之上,用饱含激烈情感的语言将教学内容自然引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寓情于理,引导学生明白事理,更好地学习并理解课本的观点,不断提高精神觉悟。

教师可在授课之前适当讲述一些小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将思想品质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例如:“海因茨”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素材,教师可尽量将海因茨的犹豫与矛盾淋漓尽致地讲述,让学生感同身受,引导其思考海因茨“偷药”和“不偷药”的行为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后果?面对此时复杂的道德考验,如果你是海因茨,你会怎么做?是否存在一种方法,能够中和评价标准,既得到药物治愈妻子,又减去偷不偷药的选择痛苦?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入,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三思而后行”的行为习惯,培养其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这样,学生在乐于听故事的同时兴趣大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下面教学内容与知识的引入,加深学生对知识与观点的理解等。

(二)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教学。

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情感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创设必要的情境,使其产生情感的共鸣。另外,教师也可充分发掘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素材,善于相关情境的创设,以情激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情境创设是情感化教学策略的关键和重要环节。

例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法治精神的培养与树立,引导其“做守法公民”。但因为某些相关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所以教师可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如果你在学校之外受到其他人的敲诈与威胁,你就会怎么做?是忍气吞声,还是告诉父母和学校?又或者是报警?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引导其在辩论中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应该果断报警,有的同学认为应告诉家长或老师。这样学生在知识领会的同时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将守法公民的概念传授给学生,使其懂法、守法,做良好公民。

(三)将情感化教学融入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还应将其作为学生生活与实践的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及价值观。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开发多种类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走出书本与课堂,真正融入生活实际中,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人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讲述哪些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合理消费、自力更生、勤俭朴素等;哪些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导致失败的坏习惯,并及时改正。教师也可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自己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这样,在充分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亲自实践,最后让学生将这项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描述与分享,让学生更加理解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多么重要,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在困难的磨砺面前意志坚强,不轻易低头,勇于解决的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情感化教学策略的发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将情感与教学充分融合,真正将情感融入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情激情、以情换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并将其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不断增强教学效果,在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这种矛盾越来越为明显,已经严重制约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成效,严重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对教育方式、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下面,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就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改进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

2.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特点

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实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在继承和发扬旧教学大纲优点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多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文性。在老版本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更多的是强调这门课程的政治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是讲生冷机械的政治,而缺少实际生活相关的人文内涵。相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却很好的将政治与人文结合起来,实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标准在人文性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思想性”上增强了“人文性”,以培养学生的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关注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重视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熏隗。

2.2 德育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但老版本思想品德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还有所不足,真正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思想更完全不够,新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加强。以为初中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根本任务,充实了公德教育内容,将中小学习想品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教会学生与人为善、平待待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2.3 生活性。“学会过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初中思想品德应用于生活才是其真正的任务,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切入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能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之中,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能有用,可用。而老版思想品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一方面使学生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另一方面使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不切实际。

3.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改进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分析现有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3.1 充分运用多媒体拉近生活距离。生活性是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对教学策略的根本要求之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收集相关图文资料辅助教学,包括如电影、音乐、图片等,这样既可以减少板书讲解时间,也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与生活实际更为相接近的情景塑造,拉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如在《防患于未然》一课中,我们就可以收集关于犯罪危害的影片、相关歌曲、音乐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情境,让学生能从空洞的讲解中脱离出来,产生身临其境,情入其中的感觉。

3.2 改变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容易固化学生思维,影响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在新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其德育性、人文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能完成自我思想素质的升化,完成自我道德的提高。比如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并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所知的进行发言探讨,然后再演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知的事件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3.3 紧跟时代步伐展开教育。应用于实际生活,与生活实践相接轨,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有着重要意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抓特殊事件展开教育。比如近期南海冲突、冲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等等,都可以极好的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体现出明显的生活性、人文性、德育性的特点,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势必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分析时展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以此为基础采用合适的方法展开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乃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