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5-31 15:08: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

篇1

急性肠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及生冷坚硬的食物引起胃肠粘膜出现炎症反应所致,呕吐、腹泻、腹痛、痉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且多数患者还出现黄绿色恶臭粪便。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方法较多,不正确、不及时的治疗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在本文研究中,采取藿香正气丸在急性肠胃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肠胃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对照组:共有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2岁,平均为(46.65±0.43)岁。

观察组:共有2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23岁,平均为(46.57±0.38)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每次500ml-10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患者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等治疗措施

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丸进行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藿香正气丸:给予患者口服6g/次藿香正气丸治疗,每天2次,持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总有效率可将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指标作为其判定指标。

显效: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1-2次,呕吐、腹痛等症状消失。

有效: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3次,呕吐、腹痛等症状改善。

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临床研究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症状消失时间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显著时,用P

2结果

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其中,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77.50%(31/40)、15.00%(6/40)及7.50%(3/40);而对照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分别为65.00%(26/40)、10.00%(4/40)及25.00%(10/40)。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观察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3讨论

急性肠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胃肠粘膜急性炎症反应,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败血症等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中医辩证认为,急性肠胃炎属“泄泻”、“腹痛”的范畴,多由湿邪、内伤饮食、外感六所致,导致患者脾失运化、胃失和降,造成患者的脾胃损伤。藿香正气丸为中药制剂,主要由广藿香、茯苓、白术、白芷、甘草、桔梗、陈皮、厚朴等组成。其中,该药中含有的广藿香有解暑的作用,能够起到理气和中、芳香化湿的作用,是藿香正气丸的主要成分;白芷具有和中祛湿及解表散寒的作用,为藿香正气丸的辅助成分;厚朴具有燥湿除满及行气宽中的作用,而陈皮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两种药物同为辅药;白术具有补脾益气、利湿和中的作用,甘草有健脾和中的作用,同时还能对药性进行调和。将以上中药综合运用后,藿香正气丸能够起到良好的理气和中、驱邪扶正的作用[3]。现代药理学也表明,藿香具有镇痛及解痉的作用,可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并可对肠道的受损位置进行修复;同时,其还能强化患者胃肠道部位的吸收作用,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将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采用藿香正气丸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而对照组为75.00%,由此可知,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更具有优势(P

总而言之,藿香正气丸在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及借鉴。

【参考文献】:

[1]常星,李洪伟.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88例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728-729.

篇2

1.突然出现视物不清、说话不利索、一侧肢体无力、一侧面部麻木、短暂性遗忘、头晕耳鸣、头痛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吞咽困难等,应考虑脑血管病可能。

2. 约70%的心肌梗死有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疼痛性质较发生改变,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不易缓解,伴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等。

防治对策:按时服药,掌握急救原则

1. 规律服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注意休息,娱乐要有节制;

3. 忌暴饮暴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

4. 不吸烟,少喝酒;

5. 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6. 注意防寒保暖。

7. 一旦发病,病人应立即躺下休息,病人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病人去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

8. 冠心病病人可紧急服用麝香保心丸、消心痛等药物。呼吸困难者,可服用利尿药。

防急性肠胃炎:食物现做现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尼维

节日期间,吃饭常常会变得没有规律,暴饮暴食的情况比较常见,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同时,节日期间食物丰富,吃不完的食物若贮存不当,细菌和病毒很容易在食物中繁殖,进食含有病原菌及毒素的食物后,就会发生急性肠胃炎。

发病信号:进食4~24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急性肠胃炎病人一般在进食后4~24小时后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发热和脱水。急性胃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更易发生。

防治对策:食物现做现吃,不滥用止泻药

1.饮食一定要规律,按时进食,以免干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影响消化能力。

2.食物最好现买、现做、现吃,尽量一次吃完。没有吃完的菜肴必须尽快放到冰箱内储存。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充分加热。

3.烹调肉、鱼和家禽等食物时,必须确保熟透,尤其是脂肪层较厚的部位(脂肪对热的传导有阻隔作用)。

4.水果和蔬菜也可能携带细菌,故在烹调和食用前,一定要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5. 为避免交叉感染,刀和砧板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

6.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又吐又泻时,应及时口服补液盐。若家中没有现成的补液盐,也可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或淡盐水(氯化钠)。若出现发热、头痛、便中带血、心率加快等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的是,有腹泻症状的急性肠胃炎病人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人体排出体内致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服用止泻药不当,会把毒素留在体内,加重病情。

3.防消化道出血:忌乱吃,慎用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尼维

春节期间气候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胃肠道黏膜供血减少,胃肠道抵抗力下降。患有慢性胃炎、溃疡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病人,一旦吃得过饱、饮酒过量或服用了一些容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感冒药、消炎止痛药等),很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发病信号:呕血或黑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同时还常伴有心率加快、四肢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消化道出血,仅因感觉心慌、头晕等不适来医院就诊。

根据失血量的多少,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分为大量出血(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达1000毫升并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晕厥、休克等)、显性出血(呕血或解柏油样黑便)和隐性出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防治对策:合理饮食,发病须就医

1. 节日期间切忌暴饮暴食,注意劳逸结合。

2. 患有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者应限制饮酒,有肝硬化病史者更要忌酒。

3. 一旦发现消化道出血迹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就诊途中,应注意预防因呕吐导致的人为窒息和因失血导致的低血压。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分2个方面:一是对症处理,如饮食调整、输液、止血,必要时输血等;二是病因处理,根据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采取止酸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出血严重者还需手术治疗。

4.防急性胆囊炎:忌油腻食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黄新余(教授) 刘嘉哲

近年来,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主要有机械梗阻和细菌感染两大类。其中,80%以上的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最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春节期间,人们正常的饮食、生活规律被打乱,过量饮酒和进食油腻食物的情况也很常见,很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

发病信号:右上腹剧痛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剧烈绞痛或胀痛,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有背部和右肩隐痛。当合并胆囊感染时,病人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40℃。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病人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因胆囊坏死、穿孔而诱发腹膜炎,危及生命。

对策: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

病情较轻或有缓解趋势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病人可以采用禁食、解痉、消炎等方法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行手术治疗。病情较重或病情有加重趋势、可能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胆囊炎者,需急诊手术治疗。

5.防急性胰腺炎:忌酗酒暴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黄新余(教授) 刘嘉哲

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最重要诱因。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亲朋好友免不了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故急性胰腺炎在春节期间尤其高发。目前,急性胰腺炎以轻症居多,但20%~30%的病人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发病信号:突发左上腹剧痛,向腰背部放射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上腹或左上腹痛,常在大量饮酒和饱餐后发生,半数病人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束带状痛,弯腰抱膝时,疼痛可略微减轻。急性胰腺炎病人往往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皮肤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防治策略:禁食禁水,尽快就医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凶险,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一旦出现上述发病信号,病人应禁食禁水,并立即去医院就诊。通常,多数病人经禁食、胃肠减压、体液补充、抗炎、抗胰酶、解痉止痛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病程多在3~7天。部分重症病人可能需手术治疗。

6.防痛风:忌高蛋白饮食

痛风历来被认为是“富贵病”和“酒肉病”。痛风的患病率与高蛋白饮食呈正相关。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动物蛋白(高嘌呤)大量摄入,饮酒也较常见,很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此外,受寒也是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因,春节期间气温低,不注意保暖也会诱发痛风发作。

发病信号:受累关节红肿、疼痛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血尿酸过高,尿酸盐在结缔组织(软骨、滑膜等)结晶、沉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和关节畸形。痛风大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有红肿热痛的表现,首发关节多为单侧拇趾关节,其次为踝关节。疼痛在起病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一周左右可逐步缓解。急性期化验大多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

对策:急性期止痛,缓解期降尿酸

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尽早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待疼痛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活动;多饮水,24小时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肉类等,可用牛奶、鸡蛋、谷类补充蛋白质;忌酒,不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关节保暖。若疼痛剧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症状。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降血尿酸药物无消炎止痛作用,且会促使关节腔内尿酸盐分解而加重关节炎症状,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应暂停此类药物。待急性关节痛缓解后,再继续使用降血尿酸药。

7.防食管异物:忌边吃边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倪凌达 易红良(副主任医师)

春节期间聚餐较多,不少人喜欢边吃边聊,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异物误咽。误咽异物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最常见的异物是鱼刺、鸡鸭骨、肉骨等。这些异物多停留在咽喉部。食管异物若长期滞留,很容易引起感染,轻则局部疼痛,重则感染扩散,引起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异物若嵌顿过深、时间过久,还可能会穿透食管壁,引起食管穿孔,导致纵隔炎、纵隔脓肿,甚至导致大动脉破溃出血等。

防治对策:“土办法”大多不靠谱

1.不要慌张。切忌采用强咽米饭、馒头等“土办法”,以免将异物带入咽喉更深处,增加后期处理难度。此外,醋无法使鱼骨“溶解”,喝醋对消除食管异物无任何用处。。

2.如果张嘴即见异物,且手头有镊子等工具,可尝试将其拔出。

篇3

妇产科中,急腹症是其常见病之一。其病症特点主要为下腹急痛,且致病因素较多,很容易出现误诊。妇产科急腹症病情危急,发展迅速,若不立即实施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引起严重后果。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90例妇产科急腹症研究对象中,35例为急性盆腹炎,占38.89%;39例异位妊娠破裂,占43.33%;8例为卵巢疾患,占8.89%:其中4例黄体破裂,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卵巢恶性肿痛破裂;2例为出血性输卵管炎,占2.22%;3例计划生育手术创伤,占3.33%,另外3例分别为急性肠胃炎1例,急性阑尾炎2例,占3.33%。

1.2方法 确认患者膀胱充盈,行常规检查。90例患者均使用B超对其下腹部进行传统检查。关注患者子宫及宫腔症状,检验其两侧附件区、腔体部位中有无异常包块或回音区。实施B超检查,若患者盆腹腔存在积液,则需对其行后穹隆穿刺,同时将抽取液体送至检验,明确其性质。患者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还需根据其临床检验记录和患者医疗记录以及病史展开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区别,从而作出有效诊断,避免时间浪费对患者造成威胁[1]。本次研究中,9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腔出血和腹腔肿瘤,共对54例患者采取了与其病症对应的手术治疗,另外36例患者开展保守治疗。其中,急性盆腔炎患者中,3例患者持续高热开腹引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选择性实施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患侧脓肿切除,引流管于术后3~5d拔出,在此期间并为其施用抗生素;39例异位妊娠患者中,24例为输卵管妊娠其中壶腹部妊娠,对其实施输卵管切除术,剩余15例患者中包括峡部妊娠10例,间质部妊娠2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伞端妊娠1例,均行妊娠病灶切开取胚术;保守治疗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盆腔炎和少数异位妊娠及妊娠期阑尾炎等。

2 结果

通过患者病史的全面掌握,结合临床表现,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诊断,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36例为保守治疗。9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全部出院,未发生死亡案例。

3 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致病因素复杂,以下由笔者针对各主要致病因进行详细分析:①急性盆腔炎:近些年来,社会风气的开放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的发生,致使急性盆腔炎患者也呈上涨趋势。输卵管炎症能够导致输卵管阻塞或引起伞端闭合。引发输卵管积水和异位妊娠等[2]。传统的单一药物治疗能够对急性盆腔炎组织炎肿胀渗出患者起到良好效果,但是针对已形成肿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效果不佳。对其应实施切开、冲洗、引流术,同时施加抗生素能明显促进炎症消除,确保输卵管功能受损最小;②异位妊娠:妇产科病症患者中,发生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占比非常大,凡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均有可能患病。本次研究中39例患者发生异位妊娠,在临床症状中未发现显著诱因,由于患者异位妊娠意识不强,于停经后未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检查,一直到病症表现出现,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威胁的情况下才提高了重视,去医院救治[3]。因此,有效的计划生育和妇科普查宣讲,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病率的降低有显著效用;③卵巢黄体破裂:此类病症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病史、月经情况、临床表现、B超检查以及尿、血常规检查结果。易与其混淆的病症有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急性阑尾炎等,诊断时需注意;④计划生育手术:行计划生育手术,尤其是中期妊娠钳刮术,对患者损伤非常严重。研究对象中1例子宫穿孔并乙状结肠穿孔患者,曾发生严重的休克症状。后期实施有效治疗,已康复出院。所以,在对妇女开展计生手术时,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必须高度重视,越早实施剖腹检查,越能避免患者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出现;⑤卵巢肿瘤蒂扭转:此类病症更多见于青年患者,卵巢肿瘤蒂扭转易造成动脉供血不足,阻碍静脉回流,引起肿瘤积水,严重者发生坏死。本次研究中关于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中,3例患者均诊断准确。这类疾病的诊断根据为,患者输卵管积水,且存在慢性盆腔炎,子宫内部可感觉肿物,限制活动,挤压有痛感。

妇产科急腹症病起突然,不同症状有不同的发病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这些症状极易混淆。在为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者需全面掌握患者病史,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尽早准确的作出诊断。

综上所述,妇产科急腹症由于表现相似、病起突然、发展迅速,非常容易出现误诊,从而对其治疗造成不利影响。通过病史掌握、症状观察、检验结果多方面诊断,能有效降低误诊率,选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2临床诊断

2.1一般检查

CDV、CPV和CCV抗原检测试纸进行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2病理剖检与分析

支气管和肺切面有红色泡沫样浆液,肝、脾、肾、脑等实质器官的表面均有散布的灰白色坏死灶和小出血点,肾皮质层和肺表面大量散布着1~2mm灰白色坏死灶和小出血点,肝质脆易碎,肠腔内有带血的浆液,肠黏膜点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病变显示幼犬大部分器官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坏死,实质性器官病变更为明显,怀疑该犬感染CaHV。

2.3实验室诊断

取死亡幼犬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中的总DNA。利用针对CaHVTK基因设计的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5’-TGCCGCTTTTATATAGATG-3’,下游引物:5’-AAGCGTTGTAAAAGTTCGT-3’,产物长度498bp。基因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大小约500bp的DN段,由此确定该犬为CaHV感染。

3治疗

采取抗菌消炎(氨苄西林钠,30mg/kg)、止泻(6-542,0.1mg/kg)、清宫(益母草膏)等治疗措施,加以抗病毒药(阿昔洛韦,100mg/kg)。用药2d后病症有所改善。

4讨论

CaHV于1965年在美国由Carmiehael首次报道,现已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我国现除外各省均有感染病例的报道。带毒犬排毒时间约1周,隐性感染的犬体内的病毒潜伏时间为数周到数年。

4.1临床病理

CaHV可引起犬的上呼吸道、肺、肝、肾、脾、肾上腺、胃、小肠、扁桃体等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各脏器的病变以灶性坏死和出血点为主,尤其肾、脾等实质器官的病变更为典型。犬感染的CaHV主要发现在泌尿道、口腔、眼睛和鼻腔的分沁物中。因此,有条件的动物诊疗机构在临床诊断时可以通过采集患犬的口鼻分泌物进行PCR诊断,避免误诊。

4.2诊断和治疗

CaHV感染的发病率远低于CDV、CPV感染等常见传染病,但受CaHV感染的幼犬发病急、死亡迅速,危害极大。同时此病与感染CDV、CPV、CCV和急性肠胃炎等病有相似之处易被误诊,因此在兽医临床诊断中需引起足够重视,做好鉴别诊断。目前认为针对此病使用阿昔洛韦并配合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据报道使用免疫血清、对症治疗及提高幼犬温度,可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3预防

由于20日龄内幼犬通常来不及救治就已经死亡,且治愈后存在复发的可能,因此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加强消毒,尽量减少刺激,定期对犬只进行体检等,增强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对幼犬用保温灯取暖,一般可避免感染。虽然至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弱毒疫苗,但带毒的犬场可自制高免血清进行预防接种。

篇5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10-03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属于细小病毒科(Paruouiridae)细小病毒属(Parouoirus),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1]。该病于1978年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患出血性肠炎的病犬粪便中观察到以来,已在世界很多地区相继发现[2]。我国1982年证实该病之后,在东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的警犬和良种犬陆续发生和蔓延,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3,4]。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4]。

该病主要感染犬,也可见于貂、狐、狼等其他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易感。但纯种犬和2~4月龄幼犬易感性较高,病死率也最高,断乳前后的仔犬易感性最高,往往以同窝暴发为特征。3~4周龄犬感染后呈急性致死性心肌炎的较多;8~10周龄的犬则以肠炎为主,小于4周龄的犬和大于3岁的老犬发病率低。本试验对银川地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犬细小病毒流行状况及预防措施跟踪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银川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病例取自银川市海俊动物诊疗所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 085个病例。

仪器与试剂。普朗XFA6130动物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购自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购自上海金检生物有限公司。

1.2 诊断方法

1.2.1 临床检查 病犬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忽然呕吐,腹泻,粪便先为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黏液和伪膜,接着排番茄汁样稀粪,具有极为难闻的腥臭味,体温明显上升(出血性肠炎特征),收集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犬的粪便。

1.2.2 实验室诊断

(1)血常规检查。用普朗XFA6130动物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病犬静脉血进行分析检测。该检查仅对病犬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做出辅助判断,为病犬的健康状况、治疗措施及予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胶体金试剂快速诊断。通过上述临床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然后使用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对该病进行确诊。根据说明书操作,采集疑似病例犬拭子在缓冲液中稀释,用滴管吸取缓冲液,向试剂盒的加样口滴注3~4滴,静置3~5 min待试纸条的红色全部退去后观察判定结果。结果判定:如果在C和T区出现两条红色或淡紫色的竖线即为阳性;试纸只在C区出现竖线而没有T区即为阴性;若C区和T区均未出现竖线即为试剂盒无效。

1.3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就诊登记病例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临床病例检测,统计分析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发病时间、品系、性别、年龄、血统等因素。

1.4 治疗方法

1.4.1 支持治疗 细小病毒性肠胃炎由于长时间腹泻会造成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对此根据个体大小对患病犬实施输液治疗期间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使用复方盐注射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通常在补液时在5%的糖盐水中加入维生素C、ATP和辅酶A等。

1.4.2 消炎治疗 针对动物前期表现情况,若精神未出现严重沉郁应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应对全身感染,可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等,用药期间要严格控制药量,防止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肝肾功能减退。

1.4.3 保护性治疗 应在治疗周期内严格控制饮水和饲喂,同时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以保护胃黏膜,防止胃黏膜损伤。

1.4.4 对症治疗 对于呕吐严重的犬只给予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654-2),对于开始便血的病例要及时使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安络血、氨基乙酸、止血敏等。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

通过上述临床描述可以将病例列为犬细小病毒性肠胃炎疑似病例。

2.2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化验结果,白细胞数量由正常时的7 000~12 000 个/mm3降至6 000~8 000 个/mm3。

2.3 胶体金检测

经过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银川市海俊动物诊疗所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就诊的1 085例病例中,确诊的犬细小病毒病例共计360例,发病率为33.2%,该病已成为危害犬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2.4 银川地区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2.4.1 季节与易感性 由表1可知,春季发病144例,占发病总数40.0%;夏季发病45例,占发病总数12.5%;秋季发病66例,占发病总数18.3%;冬季发病105例,占发病总数29.2%。

2.4.2 年龄与易感性 由表2可知,1~2月龄仔犬发病8例,占总发病数2.2%;3~12月龄幼犬发病238例,占总发病数66.1%;1~2周岁发病78例,占发病总数21.7%;3~5周岁发病18例,占发病总数5.0%;6周岁以上18例,占发病总数5.0%。

2.4.3 品种与易感性 由表3可知,吉娃娃犬发病22例,占总发病数6.1%;博美犬发病19例,占总发病数5.3%;贵宾犬(包含泰迪犬)发病92例,占总发病数25.6%;德国牧羊犬发病39例,占总发病数10.8%;藏獒犬发病60例,占总发病数16.7%;金毛巡回犬发病16例,占总发病数4.4%;哈士奇犬发病22例,占总发病数6.1%;萨摩耶犬发病28例,占总发病数7.8%;其他品种犬发病62例,占总发病数17.2%。

2.4.4 血统与易感性 由表4可知,纯血统犬发病324只,占发病总数90%;杂种犬发病36只,占发病总数10%。

2.4.5 性别与易感性 由表5可知发病公犬165只,占发病总数45.8%;发病母犬195只,占发病总数54.2%。

2.5 治疗

由表6可知,在发病早期治愈230只犬,治愈率为63.9%;发病中期治愈108只犬,治愈率为30.0%;发病晚期治愈22只犬,治愈率为6.1%。

3 小结与讨论

3.1 季节与发病的关系

调查结果分析得知,犬细小病毒病在春季多发,与文献记载相符[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宁夏银川冬季的发病率不是很高,这和银川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宁夏银川属于中温带干旱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0 ℃人们极少带宠物外出,因此减少了患病动物的病原污染及传播。同时由于藏獒等品种秋末冬初配种、冬季产仔,冬季断奶,因此在冬季有一个发病的小高峰,但绝大多数都是冬季产仔后春季断奶,断奶后出售时由于环境及饲喂条件变化会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发病期。

3.2 年龄与发病的关系

从统计数据和临床诊断病情了解可以得出,3~12月龄的犬是该病最易发生的群体,因为幼犬断奶后体内没有母抗同时伴随着宠物犬的出售,新环境未能及时适应和新的饲主多为第一次饲养缺乏经验,在饲喂时饲喂难消化的食品而诱发该病。

3.3 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在品种上由于本地区近年来流行饲养泰迪犬种,导致此犬的发病数量较多,但并无易感品种之分。

3.4 血统与发病的关系

通过临床病例发现血统越纯的犬只患该病的比例越高,相反杂交品种的犬发病占总病例的数量少,而且在治疗期间纯血统的犬治疗难度大、病程较长,对治疗环境要求高,反之杂交品种在治疗上难度小,病程短,治愈率高。

3.5 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从临床统计中可知,由于本地区饲养者偏好饲养母犬,提高了病的基数,对于该病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3.6 治疗措施

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病犬呕吐腹泻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和粪便的形状、躯体状况全面考虑。判断脱水程度和病程状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在预防该病时要做好犬舍的定期消毒及健康犬的定期预防接种工作,同时要注重春夏季节犬的护理工作。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忽然变化、长途运输、寒冷应激等外界条件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或是通过其他感染动物污染的食物饮用水获得感染。因而在养殖宠物犬时一定要注意按时免疫接种,我国目前有犬细小病毒弱毒苗、犬二联、三联、五联等弱疫苗,应在2~3月龄首免,间隔半个月再加强免疫接种一次,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母犬则在产前20~25 d免疫接种。

参考文献:

[1] 殷 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NAKAMURA K ,IKEDA Y ,MIYAZAWA T,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ross reactivity of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duced by 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and canine parvovirus[J].Res Vet Sci,2001,71:21-22.

篇6

生理性腹泻

仔猪的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和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差,气候骤变、贼风入侵以及保温不当时,可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此时肠道内的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仔猪腹泻;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食物变化,环境及其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非常敏感,应激反应会导致腹泻;仔猪消化系统机能不健全,饲喂高蛋白、高钙饲量,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发生。

营养性腹泻

仔猪腹泻与其在胎儿期和哺乳期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妊娠母猪营养不良,尤其在妊娠后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引起出生后发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哺乳期母猪营养不良,母乳中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缺乏,可致仔猪抵抗力下降;以上可致仔猪发生腹泻。

传染性肠胃炎 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该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此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母猪可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猪流行性腹泻 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100%。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轮状病毒感染 病毒经口进入机体内,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双糖特别是乳糖消化障碍,电解质从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从而导致水样腹泻。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一般为50%~80%,若有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细菌性腹泻

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猪群起初发病时,常呈急性,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黏液。随病程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黏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黄色。

仔猪黄痢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和迅速昏死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是一窝一窝地发病。

仔猪白痢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短的2~3天,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仔猪副伤寒 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因为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调查中发现,一些专业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一大盆饲料内,让一群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还有的将疫苗和药物同时使用,造成免疫失败,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尔发生2~4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仔猪以排出红色稀粪便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

寄生虫性腹泻

猪球虫病 主要是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性疾病。球虫在成猪体内寄生,一般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病畜发生水样腹泻,衰弱,脱水,磨牙,异食癖,生长发育缓慢。

线虫病 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黏液性或血性下痢。

综上所述,仔猪的腹泻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非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生理性腹泻的防治

搞好饲养管理。保证舍内的温湿度和环境卫生;断奶时要根据仔猪的体况,合理安排断奶时间,并逐步过渡;避免惊吓、转群、母仔分离、突然更换食料等一切应激因素。

饲喂全价的饲料,保证营养平衡。

饲料营养全价,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饲料中可添加有机酸和酶制剂,来调节仔猪肠道均群平衡,避免肠道疾病发生。

搞好妊娠母猪的整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保证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及预防保健工作。在哺乳期间,做好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保证哺乳母猪的营养水平及仔猪的预防保健工作。定时用药物进行预防保健,母猪产仔当日,给母猪肌肉注射益母产后康或用“高效阿莫西林”进行拌料,仔猪可通过哺乳,起到过奶止痢的作用;仔猪出生当天,口服硫酸庆大霉素2~3ml/头,并灌服“金方黄芪多糖”,出生后2~3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牲血素或铁钴合剂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仔猪黄、白、血痢和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首先,在保证良好的饲养管理、仔猪的保育、严格的疫苗防疫制度、平时的药物保健、良好的营养水平和环境卫生等条件下,根据腹泻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病毒性腹泻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疫苗防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在经产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各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一次,或在母猪产前25~3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主要从饲养管理、卫生环境、疫苗预防和药物防治四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母猪在产前45、15天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仔猪 生后35~40天,口服或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菌苗。也可用长效土霉素、长效恩诺沙星等进行仔猪的三针保健,以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也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如复方硫酸新霉素、阿米卡星、硫酸安普霉素、乳酸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头孢类等。

制定合理的驱虫保健程序是防治该类疾病的基础。驱虫程序:仔猪在断奶和转群时各进行一次驱虫,怀孕母猪应在产前1~2周进行一次驱虫,后备、空怀猪及种公猪,每年驱虫2~3次,育肥猪应在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各驱虫1次;购进来的仔猪和种猪要驱虫隔离30天后再混群饲养。经常清扫猪圈,将猪粪集中发酵消灭虫卵、幼虫或卵囊。

篇7

一、发生仔猪腹泻的原因

1、非传染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仔猪的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善,且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系统还不健全所致腹泻。气候骤变以及保温不当时,仔猪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差,很容易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此时肠道内大量繁殖致病性微生物,由此造成仔猪腹泻;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的变化等非常敏感,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食物变化,环境及其温度、湿度,这种应激反应也会导致腹泻;饲喂高蛋白、高钙饲量,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2)营养性腹泻。妊娠母猪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发育,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由此还会引起出生后仔猪发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常会引起腹泻;哺乳期母猪其母乳中缺乏营养物质,使仔猪抵抗力下降而发生腹泻。

2、传染性腹泻

(1)传染性肠胃炎。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此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母猪可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2)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尤其是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50%~100%。其特征体现为呕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此病毒经过口进入机体内,存于动物的肠道内,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造成双糖消化障碍,使电解质从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从而导致腹泻。仔猪在8周龄以内发病率高,可达到50%~80%,若有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3、细菌性腹泻

(1)猪痢疾。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它是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在7~12周龄的猪发病率最高。开始发病时,常呈急性,其表现主要是食欲废绝,同时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

(2)仔猪黄痢。是一种传染病,该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且极易致死的传染病。病猪特征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可使猪迅速昏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0日龄以内的仔猪极易发生此病。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成窝地发病。

(3)仔猪白痢。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其特征是突然腹泻,并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有腥臭味。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长短不一。短的2~3天,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

(4)仔猪副伤寒。是一种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对于仔猪副伤寒,因为目前使用的疫苗均为活苗,且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疫苗和药物不可同时使用,以防免疫失败,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5)仔猪红痢。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常见于1~3日龄新生仔猪,偶尔发生在2~4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特征是仔猪排出红色稀粪便,病程短,但死亡率高。

4、寄生虫性腹泻

(1)猪球虫病。球虫寄生在成猪体内,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该病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病畜发生水样腹泻时,生长发育缓慢。

(2)线虫病。线虫寄生于猪消化道内,并且有多种。如猪蛔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毛尾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常引起腹痛、腹泻。

二、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1、非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搞好饲养管理。主要是舍内的温湿度和环境卫生必须得到保证;断奶时要根据仔猪的体况,对断奶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逐步过渡;避免一切应激因素,如惊吓、转群、母仔分离、突然更换食料等。

(2)为了营养平衡,要饲喂全价的饲料。因为饲料营养全价,其配方合理;严禁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为了调节仔猪肠道均群平衡,饲料中可添加有机酸和酶制剂,以避免肠道疾病发生。

(3)搞好整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间,在饲料中,可以添加2%的牲命1号,使哺乳母猪的营养水平及仔猪的预防保健工作得到保证。仔猪出生当天,并灌服“护仔安”,出生后2~3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牲血素或铁钴合剂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仔猪黄、白痢。

2、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疫苗防疫。在经产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各肌注“传染性胃肠炎一流行性腹泻一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一次,或在母猪产前25~3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一流行性腹泻一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2)针对脱水严重的猪,可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黄芪多糖或肌注ATP,补充机体水分和能量,提高机体抗病力,防止脱水;在饲料里面添加“护仔安”,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

篇8

“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是在体检科医生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

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以空腹血糖为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情绪紧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生理性增高。因此,还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指标,因为“肿瘤”二宇特别引人注意。一旦发现指标数据非正常,就立刻觉得自己的健康出了大问题。事实上,在癌症高发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是谈癌色变的,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数据。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个肝癌的检查项目,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妊娠妇女也有增高。临床上确诊癌症有很多因素,肿瘤指标只是其中之一,确诊癌症的最科学依据是临床活检或冰冻法。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超标,不必恐慌,但是最好去医院复查。

当然,对提示阳性的指标,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体检中,数值高于上限,但没有超过太多时,可近期到相关专科复查,如果指数依然高,那么一个月后再去检查,注意观察动态的数据。例如,体检前或者体检时,有急性肠胃炎的人,如果CAI99偏高,那么身体恢复正常后一定要复查。如果半个月后的检查恢复正常值,且身体没有特殊状况,保持常规检查就可以了。体检数据超过上限,但是进一步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问题的,一定要注意相关的症状,例如,CAI99高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大便的次数和形状的改变,必要的时候,做腹部的CT、胃镜、肠镜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及格标准

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看体检报告不只是看有没有病,还要看有没有得病的风险。报告是静态的,人是动态的,体检指标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血脂、胆固醇指标的正常值标准仅仅针对健康人群,但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这样的数据可能就是一个危险的状态。

体检中,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比如空腹血糖6.1~7毫摩尔/升的人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没有下降,就应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体检检查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体检报告只是体检当时的数据,而体检当时的身体状况很有可能因为一些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受到影响。因此,拿到检查结果应该积极咨询医生,并将个人的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食物耐受等信息告知医生,积极配合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医生不仅可以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以及其他相关指标来分析、提醒你,给你有用的建议,还能告诉你,你所检查的项目是不是齐全。

纵向比较更有利于疾病早期发现

“我的体检数据显示,一些敏感数据总是在上升。一年比一年高,难道说我距离糖尿病或高血压已经不远了?”体检中,经常有些细心的人特别注意自己各项数据的变化。比如血糖、血压或血脂等数据的变化。

每一份体检结论是对体检者的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体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即使每年体检都没问题,也应该把以前的体检报告保存起来,作为每年的体检报告对比参考。

学会历史地看体检报告,纵向比较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当你拿到最新的一份体检报告,看到里面某项指标有个箭头,哪怕数值比参考值大了很多,也不必太紧张。你首先要做的是拿出去年、前年,甚至更早年的体检报告。看看这些年身体有哪些变化。如果发现某些指标在持续升高,或者突然增高,要及时找医生。

所以,把前几年的体检报告单当做私人健康档案存档归类,并把重要身体数据统统制成表格,密切追踪。这样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方便及时提醒自己,不可忽视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等。

体检报告中这三个“术语”有不同意义

体检报告中常出现的“复查”“定期检查”“进一步检查”等术语,也包含诸多奥妙。

“复查”:指某一项检查指标此次出现异常,如尿酸偏高,可能与检查前饮酒有关,应在一周内进行第二次检查。

“定期复查”:指体检的结果已有结论,为了观察其变化,就必须“定期复查”。如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胆结石等,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看看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如有变化就应及早手术治疗。

“进一步检查”:指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又不能确诊,医生就会建议你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检查的部位和方法不同于体检,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体检结果已显出某种疾病,并需要尽快治疗时,医生会建议你马上“就医”。此时,千万不要耽误时间,应立即上医院就医,听从医生的治疗安排。

读懂身体密码里的“234”

尿常规:记住2个重要指标。

尿蛋白——提示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不管是几个“+”,都应去肾病科筛查—下。

尿隐血——提示意义要差一些,结合红细胞一起看,如果仅仅是尿隐血一两个“+”,没有红细胞,问题不大。这与尿隐血的试剂本来就比较敏感、体检前做过剧烈运动、女性月经期间或月经刚结束等因素有关。但如果长期阳性(3次以上),不管是几个“+”都要引起重视。

血常规:3个指标容易异常。

白细胞计数——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指标减少多见于某些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指标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脓肿;各种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肝、肺、胃肠道肿瘤等也会导致白细胞增多。如果不是生理性波动导致的白细胞计数异常,最好在一个星期后去体检医院复查。

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和二氧化碳的一种蛋白质。体检中,血红蛋白降低较多见。血红蛋白降低,称之为贫血。临床上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在止血、维护血管内壁完整、伤口愈合、炎症、血栓形成等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增多多见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癌症患者等。血小板太低,身体容易出血,出血后伤口不易愈合。太高容易出现凝血。

生化检查:4个“针对”要警惕

针对肝功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其中,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等也会导致肝酶升高。不过,一般低于2倍正常上限,且呈一过性,很快恢复。

针对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如果几个指标一起升高,则需要引起重视。第一次查出血尿酸偏高,身体没有症状,更多考虑为高尿酸血症,通过饮食控制,并定期复查随访即可,若伴有关节疼痛,或者本身就有痛风的,尽快求医用药。

篇9

1 降糖药物的分类

口服降糖药按其化学基本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磺酰脲类、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1.1 磺酰脲类 该类药又分为第一代、第二代。

1.1.1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妥拉磺脲等 甲苯磺丁脲(D860):经多年临床使用,疗效确切,价格廉。缺点是作用时间短,须每天给药3次,剂量大,不良反应较多,对磺胺药过敏、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禁用。近年来,由于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应用,该药的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1.2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毗嗪、格列喹酮、格列本嗪等。 格列本脲:其作用较D860强100倍,口服后数分钟发挥作用,持续约16~24 h,宜早晨1次服。但若量掌握不当,极易发生低血糖症,所以病情不重的老年人不宜应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使用。

格列齐特:降血糖作用比D860强10~20倍,不良反应较少,偶有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口服后2~6 h达血药浓度高峰,作用可维持24 h,代谢物60%~70%由肾脏排出。该药除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作用外,还能减弱血小板黏附力,改善甲皱微循环。有报道认为,该药既可治疗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又可以防止血管病变,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脏功能。该品种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血糖药物。

格列吡嗪:比D860作用强约100倍,用药剂量小,口服吸收快,1~2 h血药浓度达峰值,降血糖持续时间12~18 h。其代谢物无活性,由肾脏排出,每天可排泄药量的97%,3 d内可全部排出,无明显蓄积,故较少引起低血糖。此外,该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维蛋白溶酶活性的作用,故能预防血管并发症。新剂型格列毗嗪控释片血药浓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一般每天口服1片(5 mg)。

格列喹酮:为非经肾脏排泄的口服降血糖药,主要经肝脏代谢灭活,其95%通过胆汁、粪便排泄,经肾脏排泄不足5%,故适合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只要肾小球滤过率不低于 30 ml/min就可使用,肝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该药物吸收完全,作用温和,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饮食疗法不能满意调节代谢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1.2 双胍类 包括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丁双胍等。

1.2.1 苯乙双胍 一般不良反应如口臭、胃肠道反应等发生率较磺酰脲类高,易发生乳酸性中毒,尤其是老年人不宜单用。多数与其他降血糖药合用,肝肾功能不全和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禁用。该药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1.2.2 二甲双胍 主要用于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肥胖的早期2型糖尿病。对中、重度患者常联合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并用,以增强疗效,减少合用药物的剂量。此外,二甲双胍还能降低高血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本药乳酸性中毒的不良反应较苯乙双胍少,偶见恶心、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如在用餐时或餐后服用,症状会减轻。

1.3 α-葡萄糖苷酶抑药 阿卡波糖:为一种复杂的低聚糖,是一种酶抑制剂。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糖类在肠道内经一种特殊酶α-葡萄糖苷酶水解成小分子的单糖和双糖,才能吸收入血。该品种能有效地抑制此酶的活性,从而使多糖水解减慢,餐后血糖的峰值变低变平,波动减少。本药还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能起到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服药的时间很重要,应该与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适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与其他降血糖药物合用,则可提高其降血糖效果。但如果患者食入的单糖或啤酒等过多,则该药的疗效明显降低。一般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胀气、嗳气、排气增多、轻度腹泻,继续服用症状可自行缓解。

2 各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2.1 磺脲类降糖药 ①白细胞减少。可出现咽痛,伴有寒战、高热,有口腔炎、全身酸懒等症状。应去医院检查白细胞,如白细胞减少,则更换药物;②溶血性贫血。尿呈黄褐色或红色,皮肤及眼睛有黄染,发热,颜面发白,疲劳无力。有此症状应停药,及时去医院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由医生指导下一步用药。

2.2 双胍类降糖药 严重不良反应为乳酸酸中毒,多发生在有肾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在一般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出现呼吸深而快及肌肉痉挛。有上述症状应停药,由医生更换药物种类。

2.3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是通过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由于自身不吸收,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就相对小一些,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患者服药后会有腹胀、腹痛、腹泻和肠排气过多等现象。

2.4 胰岛素制剂 ①过敏性休克。对过敏体质的人使用胰岛素,特别是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有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此时应立即请医生急救;②血管神经性水肿。眼周围及口唇浮肿,呼吸困难,腹痛。

2.5 胰岛素增敏剂 一类新型降糖药,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①加重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不宜使用,应停药,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利尿药;②水潴留。颜面和手脚浮肿,体质量迅速增加,应停药。

3 如何避免这些药的不良反应

3.1 选择适当服药时间和方式 对于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来说,如果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或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时,应严禁服用。为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上述药物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同时,服用磺脲类药物时,如果在正常剂量的情况下,血糖控制仍不好,不应盲目加量。服药时要避免两种磺脲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否则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3.2 双胍类药物应在饭中或饭后服用,以降低消化道反应。对于严重贫血、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选择双胍类药物,以免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α糖苷酶抑制剂需要同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同时,此类药物有碳水化合物依赖性,服用时要注意适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对于患有胃肠道、肾功能不全以及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应禁止服用。而对于胰岛素增敏剂,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

4 合理用药

4.1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如无急性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首先应控制饮食1个月左右,如控制饮食后,无其他特殊的原因,血糖仍不下降或下降不满意,再考虑选用降糖药物。一些患者不控制饮食而想服些特效药物,或想多服些降糖药以抵消多进食,这是非常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不论是否还有一定的胰岛功能,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反应了他们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不足,限制饮食的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使这些细胞得到很好的休息,以利其功能的恢复。这就如患急性肝炎、肠胃炎的患者需要休息和饮食疗法(包括禁食)一样。临床实践也充分证实,不把好饮食这一关,口服降糖药治疗通常是失败的。

4.2 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虽然服用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原因何在 根据临床实践表明,有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就认为“上了保险”,忘记了治疗的目的是控制高血糖。由于血糖要升高到一定程度,患者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质量减轻等所谓经典的糖尿病症状。血糖不太高,如空腹血糖低于250 mg,多数患者并无不适的感觉(无症状)。但在这种状态下,糖尿病病情却在发展,可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不少患者由于无特别的或明显的不适感,因而不根据血糖水平来调节降糖药的用量。从心理的角度讲,患者感到自己已经服药了,有安全感。但从服药的效果来讲,患者的服药则属无效或效果不满意。一些患者发展到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而入院后,还觉得奇怪,为什么服了药而不管用。其实原因就在未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4.3 “贵药”为什么不一定“好” 药物的价格与其疗效并不定一成正比。不应认为价格低的降糖药效果就差,价格高就是良药。患者不应该说,这种药一定比那一种药好。而应科学地说,那种降糖药更适合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对甲患者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患者也有效,有时对乙患者不但无效,甚至有害。针对每个患者的特殊性而选用最适合他的药物,这是合理用药的一个基本原则。

4.4 有没有能去糖尿病病根的药 相当多的患者一味追求能去糖尿病病根的所谓特效药,有的甚至在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血糖已经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宁可停止现阶段有效的治疗措施,而去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有的人认为西药仅能治表,而中药能去根。有的则偏信气功偏方。殊不知,现在采用的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类与糖尿病作斗争的实践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世界各国所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

4.5 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凡是药物,必定有不良反应。因此,拒绝必须的药物治疗。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对肝肾功能带来损害。实际上,在临床上使用的降糖药,在药典所要求的剂量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不良反应仅见于个别患者。一般而言,这种不良反应在停用药物后即消失,不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不可因为有不良反应而讳疾忌医。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所可能有的不良反应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高血糖肯定会引起并发症,特别高的血糖可直接致人于死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往往在停药后可消失。

4.6 其他

4.6.1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都有效,这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往往难于为患者所接受。我国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尽管服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或无效,也很难接受胰岛素治疗。

4.6.2 一些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在体内有个随时间延长、药物作用逐渐增强的过程。一些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往往服用几天或十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即急于换药,或认为所服用的药物无效。事实上,有些降糖药服至半个月甚至1个月时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用。

4.6.3 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有药物反应者除外),不要轻易地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服药方法为,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降糖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剂量,如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满意,再行改服用其他的降糖药或联合应用磺脲类降糖药和双胍类降糖药。并不宜同时服用几种属同一类的药物。

4.6.4 目前应用的药物都已经通过了大量临床验证,肝肾功能无损伤的患者在常规用药范围内服用,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糖尿病患者还是要1~2个月检查一次血象和肝肾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改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用药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好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

5 我国口服降糖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用药指征掌握不严,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好糖尿病患者已服了降糖药物,该用胰岛素治疗的仍在用口服降糖药。一些患者急于求得良药而忽视糖尿病基本治疗,即饮食和运动疗法。一些患者盲目听从其他患者或广告等新闻媒介的意见而不遵从医务人员提出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今天求治于甲诊所,明天又采取新疗法,后天再改服偏方。结果是医生不了解患者,患者不熟悉医生,抽了多次血,花了不少钱,而糖尿病则一直未能得到良好控制,直至发展到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的甚至丧失了挽救视力、挽救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挽救生命的机会。

总之,糖尿病患者合理选用降血糖药物应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用并定期检查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药品种类和剂量。切不可随意换药或停药,更不要凭宣传广告乱服药,否则将贻误治疗。

参考文献

[1] 毛晓明.胰岛素增敏剂的新理念及临床应用共识.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1):8.

[2] 张胜兰,张燕.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2);127.

篇10

上个世纪是流感最为肆虐的时期。

1917年欧洲暴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暴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前苏联传来),其后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30%,死亡率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1976年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暴发新疫症,并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年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

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

2003年H5N1型病毒再现亚洲,导致香港一个家庭全体住院,其中一名男子死亡。同年,荷兰一家鸡场有89名工人集体感染H7N7病毒,出现眼部感染等类流感症状。一名兽医在参观鸡场之后死亡。

2004年禽流感在东南亚一带大规模流行。泰国越南44人感染,32人死亡,该病毒极具杀伤力,科学家担心该病毒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全球性流感大暴发的祸首。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人禽流感确诊病例统计表显示,目前全世界禽流感死亡病例已经达到200多例。禽流感的危害依然存在。

认识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后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病症。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人成批出现。

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生命之虑。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所有症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等。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可能会受到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种。

流感病毒的“飘变”和“移变”

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会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这种变异被称为“飘变”(drift),形象地说,“飘变”就是病毒会通过细小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甲型病毒“飘变”的结果是流感每年都会发生,每年引发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人们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移变”(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因为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这种新生病毒的能力,所以“移变”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它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暴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与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一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暴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流感的临床表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流感的临床分型大致有四种,包括:

1.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音。

2.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流感也存在相关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

1.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

2.Reye综合症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

流感的预防

一、控制治疗传染源

流感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且在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因此,健康人群在流感流行时节,应避免与流感病人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比如家里亲人被确诊为流感后,饮食餐具就要分开洗涤、使用,并注意消毒;与流感患者的亲密接触也应暂停。

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呼吸道隔离一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切断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都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随空气流动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可能附着病毒,人们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就可能会造成感染。病人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流感病毒主要潜伏在病人的鼻涕、痰和唾液中,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飞沫在空气中受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日照等条件影响。流感病毒在针织品、玻璃等物品表面上可存活3天,在空气中喷过流感病毒悬液后4小时,仍可找到病毒。

家庭、幼儿园、学校、办公室是流感集中发病比较严重的地方,也是流感传播链条中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流感往往先从幼儿园和学校暴发,由孩子把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所以家庭预防对控制流感传播有重要作用。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即AI)简称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鸡、鸭、鹅、火鸡、鸽子等禽类发病。可引起从轻微的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其中WHO认为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是粪便。

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与感染禽类的直接接触或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如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其他被污染的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

被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粪便是重要的传染物,因为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应特别注意。该病能否垂直传播,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但从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鸡蛋蛋黄、蛋清及蛋壳中均能分离到病毒,所以感染鸡群的蛋不能用作孵化,不经消毒处理的不能运至非疫区。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染病的鸡、鸭,也存在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针对人类禽流感的预防,应做到:

1.管理传染源:加强禽类疫情监测;受感染动物应立即销毁,对疫源地进行封锁,彻底消毒;患者应隔离治疗,转运时应戴口罩。

2.切断传播途径:接触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应洗手;处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时应戴手套;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消毒;发生疫情时,应尽量减少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类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

三、疫苗预防

流感疫苗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疫苗。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销售。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三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成份。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卫生部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试行)》中指出,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的可能性,没有接种禁忌,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指导意见提示,流感疫苗接种重点推荐人群是: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推荐人群有: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指导意见还认定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者;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此种疫苗。60岁以上老年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也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推荐人群。

适合老年人的流感疫苗中,全病毒疫苗的保护性稍好,但副反应稍大一些,亚单位疫苗副反应稍小,但保护能力稍弱。裂解疫苗兼顾了两者的优点,保护性和安全性比较好,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在11月之前接种最好,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来得稍迟一些,接种一般会延长到来年的1~2月。

为了保证流感疫苗的安全接种,疫苗接种也有相关禁忌症,凡具有下列情形者不予接种:

1.疫苗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中明确列出的禁忌症;

2.对鸡蛋过敏或严重过敏体质者严禁接种;

3.有急性临床症状,如发热、急性感染等现象的严禁接种;

4.晚期癌症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孕产妇等慎用;

5.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严禁接种;

6.除上述现象外,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症不易掌握者慎用或咨询医生,再行接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称,全世界平均每年每10名成人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每3名儿童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

医学专家钟南山指出,流感的威胁在于其快速传播能力和病死率,而接种疫苗可使病死率降低1/3~2/3。我国使用流感疫苗的量处于相当落后的水平,如在大城市接种率不到0.1%,在老人等最需要接种的人群中接种率不到0.3%。

“提升我国对流感的预防控制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公众接种疫苗的认识,因为从目前来说,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钟南山指出。

钟南山指出,预防流感应着眼于冬春两季,四大易感人群即60岁以上老人,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应按时接种疫苗。每年的9月至11月份是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

四、药物预防

金刚胺等是口服抗病毒药,可降低接触传播A型流感的危险性,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如果流感季节开始前几周或在症状出现2天之内服用上述物,作用效果会更好。通常给有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如有慢性肺病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等。如果病毒已开始流行,那么在等待注射疫苗期间可以服药至注射疫苗后2周,以保证在机体应给疫苗建立起免疫力之前,使身体得到足够的保护。

五、日常生活预防

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而制造的,对其他病原体根本没有预防作用。流感病毒有很多类型,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预测后推荐的,只能预防几个类的流感毒株,对其它的毒株没有预防作用,同样对其它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普通感冒也无预防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流感最好的做法。

1.勤洗手。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2.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4.饮食清淡。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

5.精神愉快。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合理睡眠。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此外,在保证合理的食物摄取的基础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及有意识地增加某些营养,也可有效预防流感。

1.樱桃:樱桃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但樱桃属火,不可多食。

2.韭菜:韭菜四季常青,可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

3.菠菜:菠菜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鲜嫩异常,尤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宜先用沸水烫软再炒。

4.葱、蒜:葱和蒜在春季营养最丰富、最嫩、最香、最好吃,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5.蜂蜜:春季多风,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各饮用一杯,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清除体内毒素。冲服即可,不需煎煮。

据专家介绍,红茶漱口可防感冒。红茶浓度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其杀菌效果来自红茶生涩成分的儿茶素。据统计,一般人喝的红茶浓度都在2%至5%之间,因此预防感冒的效果远比漱口水强多了。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强,发病快。虽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加之饮食或某些日常习惯的不合理,极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复发作。所以,感冒除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容易被人们疏忽的禁忌,包括: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2.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3.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5.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易趋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

6.切勿吃药消除病症就当痊愈:很多人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于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

7.避免病中行房:耗用精力过甚,不宜。

8.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热水澡后,血管扩张,体温降低,容易再次着凉。洗头后,应避免吹风或开空调,因为头发湿漉漉的,很容易使头部受寒。

流感的治疗

因为流感是由特异性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所以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对治疗流感无效;另外,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异,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特异性流感病毒的治疗药物。对流感的治疗只能是缓解发病症状或服用药物来治疗由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的治则与治法和普通感冒基本相同,亦应注意以下3点:

1.充分的休息和足够的睡眠是迅速减轻症状、促进自愈、早日康复的前提,同时亦可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

2.加强抗病毒治疗可应用金刚烷胺以对抗亚洲甲Ⅱ型(A2)流感病毒,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慎用;用病毒唑对抗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有条件者可用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物抗病毒。

3.积极防治并发症:应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婴幼儿及老年患者,须注意其体温、血象、痰色、痰量、心率等的变化,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西医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可靠的病原治疗。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较重者,酌情予以APC或安痛定等。剧咳者可予以咳必消、止咳合剂等。对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抗菌素治疗及磺胺药口服。用磺胺药时,某些患者需警惕过敏反应。并发肺炎型流感患者应注意心力不全,可酌情输液、吸氧,亦可用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可予中成药口服。如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轻型感冒。速效伤风胶囊、板兰根等口服。同时可针刺合谷、曲池、印堂、风池等穴位或在大椎处拔火罐。

人禽流感的治疗

(一)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

(三)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实验研究表明,它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一般成人剂量每日150mg,分两次服用。1-12岁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每次给药剂量,每日两次。15kg以内的儿童每次给药30mg,16-23kg每次给药45mg,24kg-40kg每次给药60mg,或40kg以上及13岁以上儿童剂量同成人。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但某些毒株可能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耐药性,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老年患者及孕妇应慎用,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和1岁以内的婴儿禁用。金刚乙胺的毒副作用相对较轻。

(四)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⑴毒邪犯肺

主症: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滑数。

病机:毒邪袭于肺卫,致肺卫蕴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⑵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病机:毒邪犯及肺胃,湿浊内蕴,胃肠失于和降。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和胃。

⑶毒邪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

病机:重症毒邪壅肺,肺失宣降,故高热,咳嗽;痰瘀闭肺,故口唇紫暗,气短喘促。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化瘀。

⑷内闭外脱

主症:高热或低热,咳嗽,憋气喘促,手足不温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绀,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病机:邪毒内陷,气脱,阳脱,阴竭。

治法:扶正固脱。

2.中成药应用: 注意辩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

⑴解表清热类: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⑵清热解毒类: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⑶清热开窍化瘀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⑷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⑸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⑹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当送入ICU病房进行救治。对于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氧疗,保证患者血氧分压>60mmHg。如经常规氧疗患者低氧血症不能纠正,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应按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原则,可采取低潮气量(6ml/kg)并加用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机械通气的相关合并症。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注意室内通风、空气流向和医护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流感治疗应注意:

1.选药不能乱搭配

流感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抗病毒治疗,如复方胺酚烷胺(感康)、金刚乙胺;二类是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发烧、周身酸痛、头痛,盐酸伪麻黄碱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肿治疗鼻塞,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减轻打喷嚏流泪等,氢溴酸右美沙芬减轻咳嗽;三类是抗菌治疗,值得提出的是,如果流感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则无需使用抗菌素治疗。

目前市售的感冒药大多是几种药物成分的组合,如白加黑、感康、银得菲、康必得等,治疗流感以上药物都可以选用,但含有化学成分的抗流感西药、中西合剂不可同时服用两种,因为同服会增加毒副作用。

许多治疗感冒、流感的中成药,一种药物即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退热的作用,如连花清瘟胶囊。流感患者往往体内毒火很盛,像双黄连、清热解毒口服液、银黄胶囊等都具有很好的清内火作用,况且中成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更方便患有其他疾病的流感患者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