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4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生需求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F2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097-06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电脑也进入了千家万户,电脑在人们心目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大学生对电脑的需求更加紧迫。目前而言电脑的市场很大,但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许多商家认识到了这广大的市场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便纷纷投向电脑市场,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并且大学生对电脑产品及其相关服务存在各种各样以及各个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中既有显性需求也有潜在的有待激发成显性需求的隐形需求。
鉴于大学生日益强大的消费潜力和独特的消费心理,以期了解大学生对电脑的使用和购买情况,以期反映大学生对电脑的需求状况,能给电脑经销商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提供一些建议。
一、统计分析报告
问卷回收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工作。在对“关于大学生对电脑需求的调查问卷”543份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首先剔除无效问卷20份,然后对余下的523份问卷的20个问题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一)总体描述统计
对523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统计,总结有关我校大学生对电脑需求以及愿景的总体情况。其具体的统计情况如下
1.电脑购买问题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523大学生样本中,购买电脑的大学生人数占到调查总人数的81.07%,而没有购买电脑的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18.93%。购买电脑的大学生和没有购买脑的大学生的比例接近于4:1,可知,大学生中没有电脑的人占的比例将近为20%,说明有20%的学生在未来有极大地可能对电脑有需求。且电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必备品,也就是说大学生市场在整个电脑销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已购买电脑大学生的使用现状分析。
(1)用途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使用影音的人数有315人,学习及办公软件的运用的人数为275,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影音排在第一位,学习及办公软件的运用排在第二位,说明大学生在休闲和学习方面的投入还是较多的,懂得劳逸结合,既不是只用电脑学习而不知道放松,也不是整天打游戏、看电影。再者因多数用来影音,则可以得出学生对影音方面的软件和功能要求较高,对办公软件的需求较大,在对电脑性能上要求较严格。
(2)性别、专业性质与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分析。由表1数据对比可知,男生在打游戏方面的人最多,而女生在学习及办公软件的运用的人比较多,可能男生比较贪玩,对电脑配置有较强要求;而理工的学生基本都是用影音的最多,人文类的学生里,用办公软件的比较多。
3.电脑配置需求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见图3)可得,大学生在购买电脑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内存大小,其次是散热和显卡类型,再结合大学生电脑的使用情况,当代大学生对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多,性能要求也高,尤其是在用于影音和游戏上。
4.商家促销及售后需求分析。
(1)促销需求分析,在购买过程中接近一半还是选择现金折扣这种立杆见优惠的方式,可能大学生会觉着这样的促销比较直接。这为我们以后营销方式的提供帮助。
(2)售后需求分析,由图5知,大学生注重厂商的售后政策中,排名前三的为:服务质量、保修时间、售后人员素质。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8.40%、49.53%、50.94%。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电脑的选择,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厂商的评价,服务质量高产生下次购买的可能性更大。
5.对电脑的愿景分析。
据调查统计,选增加3D电影功能的人数为148人,选体感游戏和3D投影的人数均为96人,选增加其他功能的人数为84人。在调查的总人数中选3D电影功能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在面临学习生活日益增加的压力下,大学生更追求视觉上的享受以愉悦身心。当代大学生思想前卫,乐于创新,易接受新鲜事物,更期待电脑厂商设计出更加独特时尚的产品。
二、电脑需求的影响因素
在研究大学生电脑需求的影响因素时,对电脑价格、电脑配置、商家促销方式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做了调查分析。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些因素均是相关因素,对大学生电脑的需求有显著的影响。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价格因素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表2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知道,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父母及亲人,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所以,价格是影响大学生购买电脑的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从图7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考虑的价格因素仅次于性能因素,占考虑因素中的比例为20%,所以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下图可知,大学生购买电脑的价格范围。
从图中看出,选择价格范围在4000-5000元的比例为49.49%。从统计分析来看,4000-5000元是大学生能承受的心理价位,而目前主流产品的价位基本上在4500-7000元之间,这表明消费者心中笔记本电脑的理想价位一定程度上低于市场主流产品价格并有大幅度的交叉。
综上,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受价格影响的可能性很大。
(二)外观设计的影响
1.颜色外观。
在调查的523名大学生中,性别及人数见表3。
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男生和女生在外观选择上有区别。从图9看出:男生在颜色选择上,偏重黑色,在调查的男生总人数333人中,选择黑色的有203人,占得比例为61%,而女生总调查人数为190人,选择黑色的人数为80人,占女生的比例为42%,总的说来,男生相比女生来说,更青睐于黑色。在调查的人数中,男生选择白色的比例为27%,而女生选择白色的比例为40%,总的说来,女生选择白色的40%比例大于男生27%的比例,所以,对于女生来说,白色更能吸引她们的眼球。
2.屏幕外观。
根据图10可以看出,45.45%的大学生选择15.6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脑,14寸也有四分之一以上,无所谓的有24.24%,14寸以下的只有5.05%。当代大学生对屏幕尺寸的要求追求更大化,这也与大学生使用电脑用于影音,游戏相吻合。
综上所述,电脑的颜色以及外观都将作为影响大学生购买电脑的重要因素。
(三)促销策略和售后服务的影响
1.促销影响。
从表4中可知,选择现金折扣促销方式的人数为22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这与大学生看中价格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选择配套设施的人数为162人,占调查人数的31%,占得比重较大。总的说来,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很关注商家的促销方式,并且大学生看中的促销方案也各有千秋。
2.售后服务。
从图11中可知,有290人在购买电脑时看重服务质量,有210人在购买时看重保修时间,对于一个电脑厂商来说,如果两者在价格方面相差不大,但是某一厂商的售后服务口碑更好,那么这一商家被选择的概率则会更大,所以,售后服务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电脑的需求。
综上,在现在电子产品竞争激烈的时代,要想赢得顾客,就必须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促销方式和良好的售后口碑,因为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电脑的需求。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在校大学生有电脑的人数要比没有电脑的人数多很多。且没有购买电脑的同学大多数都有在校期间购买电脑的打算。电脑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大学生已成为电脑行业的主要销售群体。
大学生使用电脑主要集中在影音娱乐和学习两大领域,这不仅说明在未来需求发展中,电脑厂商应着力提升电脑影音配置和软件系统。
(二)建议
企业应通过多方面树立企业形象,在大学生消费市场中建立品牌意识,多多积累企业的忠客户。
在面临学习生活日益增加的压力下,大学生更追求视觉上的享受以愉悦身心。当代大学生思想前卫,乐于创新,易接受新鲜事物,期待电脑厂商设计出更加独特时尚的产品,尤其是影音娱乐休闲方面。
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电脑的选择,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厂商的评价,服务质量高对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品牌产生忠实度,产生二次购买的可能性更大。在购买过程中接近一半的大学生青睐于选择现金折扣这种立杆见优惠的方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脑生产企业和电脑销售商应该根据本调研报告,顺应市场变化和大学生的需求情况,生产和销售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电脑产品以及配套设施,采取适合大学生口味的销售方式。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需求分析(也称需求评估)是(在语言教学和语言项目设计中)了解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过程。
在外语界,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目标和背景,对需求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Berwick将需求分为感觉需求和感知需求(Berwick 1989)。Kemp将需求分为规范性需求、比较需求、感觉需求、表达需求、未来期望需求和重要事件的需求(夏纪梅,2003年,p.44)。Brindley(1989)认为需求有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束定芳(2004)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Hutch and Water(1987)把需求分析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外语教学需求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夏纪梅,1999年):(1)总体情况分析:学生情况,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学条件的情况;(2)学习需求分析: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需要的语言能力,语域,要达到什么水平等;(3)社会(行业)需求分析:社会(行业)对具有语言能力外语人才的需求。
2 国内外需求分析研究
国外外语需求分析已经经历了长达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概括起来,它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启蒙时期(1500-1910)、上升期(1910-1980)、英语时期(1980 - 1990)和平台期(1990 - 2002)。
外语需求分析技术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被引入中国。这一时期国外外语需求分析正处于平台期。此时,分析技术和工具更加成熟。国内外语界研究人员借鉴国外外语需求分析的成功经验,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教学领域,如大纲设计、课程设置、教材、考试准备等,取得了一些成绩。外语需求分析在教育系统中有很长的历史,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分析系统。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西南某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为研究目标,随机选取97名学生(采样率接近5 ‰),采用文献法、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3.1 样本信息
3.1.1 基本信息
根据有效问卷,男生31人,占32 %,女生66人,占 68 %性。符合艺术专业的男女生比特点。平均年龄为19.753,最小17岁,最大22岁。大部分学生是在12或13 岁,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这与城市学校从小学三年级或者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大为不同。所有的学生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构想认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从两岁到青春期。Lenneberg相信大脑偏侧在青春期已经完成,使得后青春期语言习得困难,完整的二语习得的学习目标不太可能实现((Jack C.Richards,172)。
3.1.2 生源地
把学生生源地列入问卷调查,因为它的确影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根据有效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占样本的35.1%,32名学生来自城市,占总数的33%,20人来自县城,占总量的20.6%(表1)。11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占11.3%。
一般认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同时,有一些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程,学生进入初中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这使得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背景和水平各不相同。
3.1.3 高考英语分数
西南某高校2013级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A班)最高平均分为85.62和(B班)最低平均分为 53.04,比其他非英语专业班级英语平均分低很多。这表明他们的英语水平很低。因此,他们需要有针对性的特殊的英语教学,特别是教材和教学策略。
4 结果与讨论
4.1 基本的学习需求
如表2所示,56.7%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英语是必修课程。20.6%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找到一份好工作来说很重要。不到10%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他们喜欢英语。这种现象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具有工具性动机,但缺乏兴趣 所以他们学习英语很被动。
4.2 英语水平自我评价
大学伊始,每个学生已经学习英语好几年了。因此他们各自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英语水平。但统计数据显示20.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水平很普通,而75.3%的学生认为他们不擅长英语。擅长英语的学生数为零。这种现象已被他们的高考英语分数所证明。这表明它们缺乏坚实的基础英语。
4.3 教学方式
31.9%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感到满意,而34.1%的学生不满意,其他34.0%的人没有表态。这说明学校和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老师应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4 学习方式
正如表4所示,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58.8%的学生跟着英语老师学习英语。他们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16.5%的学生自学英语。他们有自己具体的学习策略。7.2%的学生与同学一起学习。另有17.5%的学生根本不学英语。他们常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
根据表5的统计数据,约有54.63% 的学生认为最恰当的方式是在英语课堂上跟着教师学。这是中国最传统的学习方式。约23.7%的学生认为最好通过看英文电影、听英文广播来学。其余学生有的认为自学好,有些认为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是与同学一起学习,还有人认为最好是网上学习。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这无疑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了解这种变化,并采取新的教学策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5 英语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这是他们学不好英语的根本原因。图2显示了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超过90%的学生认为 目前英语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没有效果。这种现象的存在与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
4.6 教学策略
随着我经济不断的发展,与国外交流越来越多,英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与之相对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正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而在高职外语教学改革中,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各种需求,找出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相对应因素,才能避免高职英语改革的盲目性,才能找到切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的途径和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需求分析等理论研究
在国外,需求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外语领域,时至今日有了不少成果。国外著名学者West认为需求分析是了解目标情景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需求情况和学习者如何以最佳方式掌握目标语言,得到不少人的认可。知名学者Hutchinson,Water把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认为目标需求包括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而学习需求则包括学习条件、学习者已有知识和技能、学习动机等。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束定芳教授把英语学习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目标分析和学习过程分析,目标分析指学习者在课程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学习过程分析指学习者当前的外语知识和水平、个人愿望、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等。
综合以上理论,在高职英语学习中,需求分析可以收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要求和愿望等情况,以此来分析高职英语教学和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下文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以本院校为例,针对所有学生和3年以上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随机抽样进行访谈,内容涉及学习动机、课程和教材、课堂和教师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对学习英语的需求。从被动学习角度说,英语课程是所有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程,作为毕业必要的学分(毕业至少要求过英语3级),是十分重要也必须通过的。从主动学习角度说,很多专业必须学习好英语,才能掌握职业技能和更好的就业。有45%左右的学生希望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余的以过三、四级考试和学分为主。
2.对课程和教材的需求。对教材方面的需求。在2000年10月制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之前,高职院校没有用于高职英语的专用英语教材,大多数借用普通本科或专科的英语教材。2001年之后少数高职院校开始编写和出版某些特殊专业的专用英语教材,但直到现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还是沿用专科、本科英语教材,如新视野和新交互等。高职学生希望能实用、更专业的教材,对现有教材满意程度有待改善。
对课程方面的需求。由于高职学院很多专业是实用技术类的,不少学校便压缩英语课时,只要求学分和考试过关,只要求基础英语。一些专业的同学有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的课程要求,并不希望过了三、四级英语就不用学了,但目前高职院校没有更进一步英语课程。
3.对英语课堂的需求。英语教学以老师为主,主要讲述课本内容和语法,以听说读写为手段,但很难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其他学生由于英语不好、不感兴趣等原因不愿参与课堂活动。活跃的课堂气氛、确实的提高英语水平是高职学生对课堂的需求。
4.对教师的需求。英语教师应经常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培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学习方法的意识,从而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在高职院校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和“60分万岁”的考试模式下,高职学生英语学多是被动学习,完成任务式学习,英语水平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有的甚至退步了。由此对高职英语教学和改革有以下启示:
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和水平的学生,设置基础英语、职业英语、专业英语等层次,每一个人都有不同要求,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拓课堂外的学习方式,如学英语歌、英语角、看英语电影和网上学习等。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引进有一定教学经验或者优秀的年轻老师,对专业方面严加审核。专业合格的年轻老师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能与时俱进,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能选择教材,活用教材,跳出教材,发展教材。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带有功利性。学习中他们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通过观看电影、课堂谈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英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联系当前高职英语学习情况,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各种需求,并对高职英语的明天提出个人建议,希望高职学生能更好的学好英语,掌握职业能力,服务社会!
(1)调研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2)调研对象:大学生。共发放 5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496 份,资料有效率99.2% 。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在春节出游的群体中,闲暇时间较多的大学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今旅游市场上大学生旅游这一细分市场并未得到旅行社重视,还处于边缘化群体状态,因此旅行社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群体需求所设计的旅游线路极其宣传方式,从而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这一潜在的大市场。而该调研旨在发现总结大学生春节旅游需求,为旅行社提出有效的建议。
三、调研材料分析
问卷回收后,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总结出了大学生春节旅游的需求与倾向。
(一)大学生春节消费结构
大学生春节期间在餐饮饮食行业消费、娱乐场所费用以及旅游(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的总和)的支出分别占了58.82%、49.02%和47.06%。由此可见,大学生用于春节期间的旅游以及由于旅游的而间接引起的消费比例十分乐观。
(二)春节出游时间的意向
在春节这一法定长假里,大学生对于出游时间的选择持有自己的观点,数据显示,56.86%的大学生更倾向于3-6天的出游时间,仅有5.88%的大学生喜欢长时间的旅游。
(三)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
调查中,笔者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风景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其次由于春节独特的年味特色,大学生对于春节民俗文化风景区亦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占了23.08%。至于商业购物区和游乐园,大学生的意愿反而相对较薄弱。
(四)影响大学生春节出游的因素
数据显示,78.43%的大学生在春节出游时较关注线路的价格和交通信息,76.47%的大学生担忧天气变化。其次,酒店住宿、目的地的情况、出行安全以及景区服务也作为大学生面对出游所比较重视的方面。
(五)出游消费情况
由于大学生是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特殊群体,经济主要来源于父母,因此:一半以上大学生倾心的旅游价格在3000元以下,而对于5000元以上的出游则存在经济压力。
(六)旅游同伴方面的意向
除出游价格、时间等因素外,大学生对同游的人员也十分重视。愿意与亲朋好友一起出游的大学生占了72.55%,而喜欢与同事或者一个人独自出游的大学生总和只有10%左右。(七)出游购物情况
大学生出游期间愿意购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其中:当地特产占78.85%;风俗特色产品占48.08%。相反地电子产品、保健品等的吸引力就稍显不足。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1.大学生在春节期间具有出游动机,也具有足够的时间,因此开发大学生春节出游路线拥有很大市场。2.大学生在出游时间、地点、陪同人员以及价格的选择上具有自己的旅游偏爱,因此旅行社在设计旅游产品时重点考虑以上因素。3.大学生有文化的青年旅游者,其购物行为具有追求文化、追求新颖的特点。因此旅行社在产品开发上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四、旅行社视角下的大学生春节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一)旅行社产品设计
当代大学生群体有鲜明的个性,他们开放、自主,在开发大学生旅游产品时一定要考虑这个群体的独特性,不能“一视同仁”,要找对方向,迎合需求。
1.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重点。针对大学生在春节期间更倾向于自然风景区和民俗文化区的特征,旅行社在设计大学生出游路线时,应突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旅游产品体验。2.加大旅游产品组合的灵活性。考虑到大学生自由、自主、自我的特质和多样化的出游形式,以及大学生出游前对天气、交通情况等外在条件的广泛关注,旅行社应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增加灵活性,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3.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首先可以开发能满足大学生求知欲望、增长见识这一旅游动机的人文景观旅游产品。其次,旅游企业可以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发修学旅游产品。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组合旅游产品功能供大学生选择。4.挖掘旅游产品的潜在价值。大学生作为“最大”的学生,很多都是异乡求学,与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寒假成了大学生与家人交流感情的最佳时间。因此旅行社面对愿意与亲朋好友一起出游的大学生占72.55%这一数据,在设计产品时要以亲子游路线为主,为与亲人、好友一起出游的大学生提供一次增加亲情、友情的机会,赋予旅游产品以情感交流的潜在价值。5.建立多层次的的价格定位体系。在产品开发时应主要以廉价路线为主,并尽量在各个旅游环节给大学生实施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大学生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应该抓住条件较好,比较注重生活享受的大学生群体,向他们试探性地推出部分价格比较高的旅游产品,以提高旅行社的利润空间。再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使其达到用优惠价格部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同时也达到旅游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二)建立旅游基金新模式
根据调查来看春节前后,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的金钱还是相对宽裕的,这在物质上,保证了大学生出游的可能性。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又不愿意跟团旅游,因此如何平衡背包客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认为建立旅游基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
随着差旅模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但其模式稍局限,而且很多是有着长时间合作关系的合同形式,交易双方都相互比较了解和信任为前提,并且有部分是面向VIP客户的专项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35-02
我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及创业教育实践方面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学生角度来探讨创业教育问题的较少,多偏向于笼统的论述或宏观指导。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学生创业教育需求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市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类别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及其他,如性别、年级、专业、对创业的了解、看法等;第二部分为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量表,共分为四个维度(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所需知识、创业所需能力),采用里克特式五点量表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访谈50人,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愿与态度分析。在问卷中,通过“是否有想过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和“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三种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与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自己要创业且一直在计划自己创业的大学生占32.2%,有57.5%的大学生认为“不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创业”,6.9%的大学生认为“有,但不会付诸行动”,只有3.4%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且有95.4%的大学生是认同创业的,只有4.6%不认同,认为风险太大。可见,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极少数不考虑或不认同,而且对创业心态积极,思考趋于冷静。在“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占比达到51.7%,有三成多的大学生“愿意了解,以备将来之需”,占比33.3%,9.2%的大学生选择“虽然不打算创业,但还是愿意了解相关知识”,只有5.7%的大学生“不愿意”。从访谈中也发现现今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有缜密的思考,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
2.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占比较高,分别达79.3%、71.3%、49.4%,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创业指导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承担不起创业失败的风险”和“自身创业能力不足”,占比为37.9%和34.5%。近八成多的大学生不把政策环境和家人的支持作为主要障碍,说明当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3.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创业教育需求分析。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实际需求的情况,对各维度的具体指标均值进行了比较。根据计分方式,自身现状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大,表明现状越弱;需求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小,表明需求程度越强。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各维度指标上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所需能力”都处于“很强”与“一般”之间,对高校创业教育需求处在“较需要”及以上,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一般,对创业教育需求很高,较为迫切。
从需求人数比例来看,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在各维度指标上处于“一般”及以下的人数分别为51.67%、36.8%、77.76%、49.96%,除了“创业心理品质”外,其他三个维度现状较弱的大学生都超过五成,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高达77.76%,需求人数达到了92.95%,其中“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知识”者三项较之其他需求最高;而对创业教育的各个维度的需求人数都达到八成左右,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
在调查及访谈中还发现:大学生需求学校的创业教育内容选择倾向顺序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的占71.8%,“创业机会与风险知识”的占60%,“创业相关能力训练”的占56.5%,“工商税收、政策法规等知识”和“创业思维与企业家精神”的分别占41.2%;在获得或提高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希望通过的途径更趋向于实践,其中“创业实践”占55.2%,“创业模拟或训练、比赛活动”占43.7%;希望的创业教育师资有74.7%的大学生选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风投专家”,认为在校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并不适合进行创业指导。
4.不同群体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各维度上的需求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概率p值小于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概率p值小于0.1表示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创业意识(p=0.044
不同年级在创业需求的各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在创业心理品质上差异显著(p=0.016
不同类别专业在创业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5
三、调研结论与讨论
1.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对创业心态积极,对是否选择创业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思考趋于冷静,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也正因如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与指导的开展才有意义,学生是否创业或是否具备成熟条件,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业指导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更为丰富,对其就业或创业,甚至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2.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从这些亟须方面着手,为学生寻找资源、搭好桥梁,指引好道路。
3.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较为迫切,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尤其是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在学生真正需求途径、知识板块、教育师资方面不断加强。
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创业意识、创业所需知识、创业所需能力”方面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创业教育需求较为不同,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最高,显然这是创业指导的重点阶段,而在大四年级开展创业指导的意义并不大;相比较而言,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不同群体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不同,这提示高校在做创业指导工作方面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创业实践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类型,以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
总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这些差异,开展不同的指导体系。需要学校创业教育部门、创业指导教师、学生个体、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和实践指导体系,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定会上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教师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使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求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首先要求教师把当前情况分析和目标情况分析结合起来对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和目前的外语水平等开展需求分析,然后再根据需求情况制定出对自己和学生都有益的教育政策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改进教学方法和计划,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一理论对独立院校翻译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因为独立院校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及对英语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与其他类院校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对英语课堂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所有的班级采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统一的方法是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的。而教学大纲只能提供课程的总体框架,要使这套框架落实到每次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对每个班的学生的自身情况、涉及学习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包括大纲在内的所有目标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中找出真正的学习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的途径。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将其引入独立院校翻译教学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设计实际适合外语系学生的课程进行翻译教学。
二、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取集体抽样而来的数据分析为主,旨在了解独立院校大三外语系学生的翻译课程学习的需求。
(一)调查工具。本研究通过问卷收集数据。问卷是在参照了Hutchinson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独立院校翻译课程教学的实际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大三学生上翻译课后第二周进行,此时学生对翻译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有效地反映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共计27人,回收问卷27份,占全班学生人数的10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于学习翻译的目的。认为学习翻译是为了以后工作需要的占到51.9%,认为是为了生活交流的占到70.4%,为了读研需要的占到22.2%,而选择是为了修满学分和考取翻译证书的学生分别只占11.1%和14.8%,并且高达100%的学生认为开设翻译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8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对翻译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占到88.9%。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翻译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实用为主,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证书而学习翻译的还是少数。
(二)对于翻译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方面。学生认为翻译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应该有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技巧,翻译行业的相关知识等多种方面,其中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侧重讲解翻译实践和翻译技巧。这项调查结果也与前面的学生学习翻译的目的更注重实用相照应。在教学方式方面,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传授,通过案例翻译演示翻译技巧,学生多时间教师从旁指导。对于上课的语言方面,所有学生认为老师应实用双语教学,其中55.6%的学生希望老师一般用中文,偶尔用英文。44.4%的学生希望老师一般用英文,不易理解的地方用中文解释。由此可见,独立院校学生对翻译课全英文授课还是不能接受,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多使用中文讲解。
(三)对于课程难度与自身水平认知方面。77.8%的受调查者对课程强度表示满意,仅有22.2%的学生认为课程强度不够,每周一节翻译课太少,希望增加课时。85.2%的学生认为课程难度适中。在对自身水平认知方面,48.1%的学生对自身翻译水平与今后工作生活需要水平间的差距很清楚,48.1%的学生对此表示仅知道有差距,但是不知道差距在什么地方。63%的学生对学习翻译课程后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一知半解。可见学生对于课程强度与难度的设定满意,但是对自身翻译水平与学习目标认知不清。
四、启示与建议
(一)加强翻译实用性内容的教授与练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翻译是为了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而非简单的应付考试。学生对翻译实践和技巧的重视远远超过翻译理论,因此笔者建议翻译课堂的教学也应当多注重翻译实践方面的练习,在讲解完翻译技巧后,适当增加一些与将来工作与生活相关的翻译练习,以加强学生的翻译动手能力。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技巧和翻译行业的相关知识都应当在课堂上有所体现,其中应侧重翻译实践与翻译技巧的讲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适当涉猎一些相关的其他内容。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名家翻译赏析等多种教学方式。
(三)增加翻译测试,时刻了解学生翻译水平。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翻译水平以及翻译课后应达到的水平不甚了解,因此在翻译课上增加翻译测试内容,既可以让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让学生时刻了解自己的差距。
五、结语
通过对独立院校外语系翻译课程教、学或使用有密切关联的对象的调查,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翻译课程教与学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对根据教学大纲制定适合该独立院校的翻译课程安排、确定教学方法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它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适合教师所面对的具体学生群体。同时也为下一步进行其他课程或在其他年级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提供参考。由于此次调查在调查对象的背景、数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问卷设计带有调查者的主观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今后改进。
参考文献
[1] 郭志斌.需求分析与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教学研究,2006(5).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8(S)-0015-4
1 前言
“需求”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是对存在的不平衡状态的体验。学习需求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反映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学生对学习的主观需要;需求是一种差距,是指当前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存在的距离;学习需求分析是指通过系统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调查研究过程。学习需求分析的结果是提供“差距”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以此形成设计项目总的目标。而以学生为对象,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缺失或不平衡,确定现实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寻求满足这种差距的对策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伯顿(J. K. Burton)和梅里尔曾把学习需求分为六类,分别为: (1)标准的需求(normative need );(2)比较的需求(comparative need );(3)感到的需求(felt need );(4)表达的需求(expressed need );(5)预期的需求(anticipated need); (6)重大事件的需求(critical incident need )。六种学习需求的核心均在于确定“现状”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之间的差距。本文主要依据标准的需求(normative need )、比较的需求(comparative need )和感到的需求(felt need )进行分析。标准的需求即学生个体和班集体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现状与既定高考标准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而高考标准主要分为知识标准和能力标准;比较的需求是同类主体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这里主要是特长班与平行班的比较;感到的需求即个体认为的需要,是个体必须改进自己行为或者某个对象行为的需要和渴望。
经过高三的总复习,在面临高考前,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怎样的?和高考要求的标准之间有多大差距,师生如何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复习和能力的培养?这些是高考前物理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的文献资料显示,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校本课程的学生需求分析,而高考前的需求分析几乎没有,笔者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理论结合考纲和教学实际,从知识、能力、对老师的希望三个需求维度编写物理学习需求问卷,对学生物理考前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考前物理复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方法
被试:在南阳市第一中学选择高三两个平行班和两个特长班,每个班随机抽样15名学生,平行班、特长班分别30名学生。(特长班为高中入校时成绩靠前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平行班为入校成绩稍靠后的学生组成的班级)
方式:根据需求理论和考纲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份。
3 研究一:知识疑难需求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知识疑难需求登录
对任一模块均从考纲要求的知识进行总结,知识疑难问题出现频数超过3,则作为一个典型问题进行频数登录。
3.1.2 知识需求频数变化特点
(1)笔者根据登录的问题需求情况绘出问题需求频数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期能更清晰地反映问题需求情况。
图1展示了特长班问题需求频数变化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特长班知识需求频数较大的是:3、受力分析;4、运动分析;5、功能关系;8、状态、内能12、电路分析;13、安培力应用;15、波尔能级。频数最大的是功能关系和电路分析。
图2显示了平行班问题需求频数变化情况。
由图2可以看出,平行班知识需求频数较大的是:1、弹簧问题;3、受力分析;4、运动分析;5、功能关系;6、冲量动量;8、气体状态、内能;10、场基本概念;11、粒子运动;12、电路分析;13;安培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是功能关系。
图3显示了特长班与平行班问题需求合计情况。
由图3可见,特长班与平行班共同问题需求频数较大的是:3、受力分析;4、运动分析;5、功能关系;11、粒子运动;12、电路分析;13;安培力的应用;其中最大的是功能关系。
3.1.3 特长班、平行班情况对比
针对前面问题需求分析,笔者想探讨两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在知识需求上的关系,结合前面的调查分析,笔者挑选了问题需求较大的前13个问题项目,考虑到影响学生知识需求的因素受其它变量的影响,对特长班和平行班进行偏相关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两个样本的偏相关系数为0.9736,P值为0.000
由以上两个表反映的情况与教学实际工作相符,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动量、功能关系、电路分析等是所有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共同的难点,因此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掌握现状与高考标准的距离较大,两个样本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在相同问题上的需求平行班更强烈于特长班,因此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3.2 讨论
结合内容和图表可以看出:
力学:特长班、平行班共同的问题是弹簧问题、摩擦力问题、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功能关系、冲量动量关系等六个问题。但平行班更突出的问题是弹簧问题、受力分析、冲量与动量关系问题。在受力分析问题上,特长班主要表现在受力比较综合的情况下容易出错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的转换不熟练;而平行班主要集中在受力比较多时,变力的分析易出错。运动分析问题上,特长班主要表现为多物体多运动的拆解和物理量的对应关联上不熟练,平行班主要表现为运动分析过程的细节把握不准。功能关系问题,特长班问题集中在系统能量守恒和隔离体的功能关系转换不清,功能关系的利用容易出现丢掉一个力的功,平行班主要表现为不会求基本力的功(摩擦力的功,弹簧弹力的功),少求力的功,少计算能量,基本的功能关系不清;动量观点上,特长班主要表现为动量的观点以及与能量的综合应用不熟练,平行班主要表现为矢量运算、规律应用不熟练。因此,在问题的反映上特长班表现为复杂的、综合的应用不熟练,而平行班表现为基本知识的应用不熟练。
热学:特长班和平行班共同的问题是气态方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不熟练。
电磁场:特长班和平行班都表现为场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轨迹分析问题不清楚,平行班表现尤甚。
电磁感应回路:特长班、平行班共同表现为复杂电路及其结构的变化、回路动态变化不清楚,含电容器电路、电动机电路、高压输电线路和安培力作用下导体棒的运动、安培力的冲量、安培力的功与电量、热量、距离、动量、能量等的关系不清楚,平行班表现尤甚。
平行班和特长班受教学目标、内容等共同因素的影响,在知识需求上表现为强相关性;但是由于平行班和特长班学习情况的不同,两者在需求强度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3.3 结论
在知识问题需求上,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动量、功能关系、电路分析等是所有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共同的难点,学生这些问题的现状与高考标准的距离较大, 因此需求相同,两个样本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平行班相对于特长班在相同问题上的需求更强烈于特长班,两个样本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4 研究二:考前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
4.1 考前能力需求统计
笔者在研究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需求进行了调查,以期能发现考前学生的能力需求的共性和差异性。
4.2 讨论: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实际能力与高考能力要求有较大距离,特别是认为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在相同能力需求项目上,平行班的频数比特长班要小,这是为什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研究三:对教师教学的需求调查分析
5.1 对教师教学需求统计
5.2 讨论
从图5可以看出学生对典型题、错题讲解的需求最大。无论是平行班还是特长班,共同的是对老师高考前能讲典型题,易错题的希望。调查显示学生在考前的这些需求,实质上与学生对高考的想法对应,学生需要解题有思路,并且结果要正确,学生最关注的就是符合高考考试的要求。
6 总结论
1.在知识问题需求上,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动量、功能关系、电路分析等是所有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共同的难点,学生这些问题的现状与高考标准的距离较大, 因此需求相同,两个样本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平行班相对于特长班在相同问题上的需求更强烈于特长班,两个样本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在能力需求上,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能力与高考能力要求有较大距离,特别是认为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3-0117-02
1 问题提出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大学生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什么是“问题大学生”?目前学术界从心理健康、教学管理、行为品德等多个方面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认为,定义“问题大学生”需注意两个方面:一不能将引发问题的诱因混淆为概念,问题大学生的诱因是多样的,不能用某一种或几种诱因来定义问题大学生;二是应便于分析和测量,以开展针对性研究。
问题大学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三是性格存在缺陷;四是行为过于偏激[1]。其中,心理健康状态与性格缺陷是问题、是内因,而学习成绩落后与行为偏激为表象。在表象中,行为偏激的具体表现及程度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而学习成绩则便于测量。故笔者认为:“问题大学生”是除身体及智力因素影响,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差的大学生。下文将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的内因出发,探究问题大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
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学生。调查采取校园内随机方法问卷的形式,共发放450份问卷,收回问卷417份,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问卷占总数的91.56%。表1为被调查大学生上一学期班级成绩排名情况。该校大学班级平均人数为34人,因而将班级25名以后的学生认定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作为“问题大学生”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学习动机调查和学习需求调查。学习动机调查问卷以黄希庭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为主,学习行为调查从上课情况、上自习情况、学习交流情况三方面提出问题。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
3 问题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分析 本文采用黄希庭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KMO值为0.903,大于0.8,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从26个问句中提取5个因子,根据所含项目的内容,可将因子命名为求知进取、个人成就、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和害怕失败。
求知进取反映出独立学院学生为了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自身修养、充实知识经验的学习动机;个人成就则以个人价值的体现作为学习的主要出发点;社会取向则是更加重视学习带来的社会及周围环境的认同感;物质追求是将学习与未来的就业以及财富联系在一起;害怕失败则是收到环境中的法律、规定以及情感的约束而努力学习。
问题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呈正相关[2]。表2为不同成绩排名大学生学习动机维度的得分均值。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并未完全呈现正相关关系。排名在25名以后的问题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各个维度上,均值都高于5~15名、15~25名的大学生,且非常接近前5名的大学生。说明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两个变量并未呈现正相关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U”型变化。为证实此结论,将前5名与25名以后两个样本组做非参数检验,两个样本组在学习动机各维度的Sig值都大于0.05,说明两样本组不存在差异。
由此说明,问题大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学习动机,相反,他们的学习动机较强,且在个人成就、害怕失败两维度均值最高。说明他们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成功有自己的定义,因而在学业上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4 问题大学生学习需求、学习行为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大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对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进一步分析。问卷从知识层次期待、知识内容期待、学习方式期待、交流方式期待、自学方式期待等5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数据同样存在倒“U”型特征,前5名与25名后两个样本结果接近,且分值较高;而排名在中间的两个样本结果较为接近,分值较低。表3为学习需求调查中均值最高的选项。从这些选项中看以看出,学生更希望通过教师的授课与交流,获得有实用性的知识和经验。
问题大学生与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学校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时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好学生依然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学习,而问题大学生则是选择回避或自己探索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问题大学生较为偏激的行为,如沉迷于虚拟网络以回避现实,重视各种社会实践而忽视学习,等等。
学习行为调查 调查从上课、上自习两个方面考察问题大学生学习行为。对前5名与25名后两个样本进行非参数检验,两个Sig值均小于0.05,两个样本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问题大学生较好学生而言,逃课严重、上自习较少,这也是他们学习成绩较低的最直接原因。
5 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问题大学生与传统意义的理解不同。他们学习动机较强、对知识的需求程度较高,更期盼成功,但又不局限于学业的成功。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他们则相对消极,致使学习成绩不佳。所以,问题大学生教育矫正策略的关键在于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尊重知识的态度,从多元角度理解知识的价值。很多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原因是认为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没有实用价值。而大学有别于职业教育机构,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知识传承、科学研究、人格培养同样是大学的使命。因而有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知识的态度,能够从更加多元、广阔的眼光来看待知识本身。
2)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心理体验。学习行为的结果是收获知识,而学习过程则往往收获更多不同的心理体验。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团队开展的学习过程,往往能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培养彼此之间的协作精神,激发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因而有必要在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提高问题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行为。
3)加强教学管理,监督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我国大学规模快速扩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挑战。问题大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因而有必要加强对问题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如可以建立问题大学生档案库,及时了解情况,及时交流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辅导。
4)完善知识结构,调整知识体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课堂教学与交流互动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要求大学教师不断追踪知识领域、实践领域的新发展、新动向,以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
参考文献
[1]余国英.问题大学生的多维度诱因和教育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81-83.
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现状;市场需求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逆势上扬,对国内经济贡献率超过10%,足见旅游产业的重要性。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的要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大学生2468.1万人,位居世界第一[1]。有调查结果显示,50.8%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2],但大学生旅游市场尚未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存在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和旅游供给市场重视不够的矛盾[3],旅游行业必须充分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本次调查我国大学生旅游现状及市场需求,并进行广东与其他省份之间的比较分析,目的是为政府和旅游行业提供大学生旅游现状及市场需求的调查报告,为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提供参考,旨在促进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
1、调查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全国25个省(直辖市)共62个城市74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占48.38%,女生51.62%。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的调查方法,问卷分2个项目,共23个题目。设计完成后发放网络问卷54份进行预调查并最终确定了问卷调查的2个项目,共24个题目。正式调查总共发放并回收740份问卷,有效问卷740份,其中网络问卷675份,纸质问卷65份。网络问卷占91.22%。调查数据的统计学检验方法:采用Excel工作表进行卡方检验。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2.1.1大学生旅游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80.54%大学生热爱旅游,41.35%选择与朋友出游,62.97%出游时间是暑假,52.16%大学生偏好省外游,84.46%平均每次出行天数6天以内。在旅游消费方面,59.22%旅游前购物消费是100-500元,35.14%旅游整体消费在1001-2500元/次。在出游方式方面,94.32%大学生旅游方式是自助式;40.54%住宿偏好是连锁快捷酒店。以上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热爱旅游,旅游出行在6天以内,这结果与文献报道[4]基本一致。在旅游消费方面,有35.14%旅游消费在1001-2500元/次,这与2010年的文献报道[5]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出省旅游比例上升,参团出游比例与2014年的文献报道[6]相比大幅下降,这说明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1.2广东省与其他省份大学生旅游情况的比较分析
广东省大学生年平均旅游次数为大于3次的比例(6.20%)低于其他省份(15.00%),而家庭资助比例(60.4%)则比其他省份(55.41%)高。家庭资助是大学生旅游的最主要资金来源,这与文献报道一致[7]。在旅游态度、旅游天数、旅游方式、旅游时间、旅游动机、旅游范围、住宿偏好、人均支出、出行伙伴、旅游制约因素、旅游前消费和购物偏好方面,广东大学生与其他省份大学生基本一致。这说明广东大学生与其他省份相比,大部分的旅游情况基本一致,家庭资助是大学生旅游的最主要资金来源。
2.2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分析
2.2.1大学生旅游兴趣调查分析
旅游的兴趣与动机关系密切。调查发现,73.92%大学生旅游动机是文化的动机,因此,文化是吸引大学生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表1可知,广东大学生以休闲度假的方式旅游比其他省份明显要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02,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选择自然风景游的比例较高(40.50%),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5]。结果提示,风景名胜的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可制定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优惠政策,加大对自然风光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当地旅游,培育大学生旅游市场。
2.2.2大学生旅游交通工具调查分析
旅游交通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重要因素,经济便利的交通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当地旅游。从表2可知,广东大学生选择飞机出游的比例明显比其他省份要高,而其他省份大学生选择火车出游的比例却比广东大学生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37,P<0.05)。从总体上看,火车(31.35%),高铁(26.49%),飞机(24.05%)都是大学生主要选择的旅游交通工具。其中选择飞机的比例占24.05%与龙茂兴的研究报告[8]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果提示,随着经济的改善,选择飞机出游的大学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此,航空公司可针对大学生制定相应的优惠时段和优惠价格,以吸引更多大学生选择飞机作为旅游交通工具。
2.2.3大学生旅游饮食偏好的调查分析
旅客饮食是旅游市场的重要部分,当地饮食文化也是吸引大学生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表3可知,广东大学生选择当地知名饭店的比例明显比其他省份的高,而选择当地街边知名小吃的比例却比其他省份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32,P<0.05)。以上数据提示,广东大学生饮食习惯可能与省外的大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可针对广东大学生适当加强当地饮食文化和知名饭店的宣传,以吸引大学生,促进大学生饮食的旅游消费。
2.2.4大学生旅游前购物的调查分析
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对旅游至关重要。不同的人旅游前的准备工作不同,消费也不一样。从表4可知,广东大学生选择购买日用品的比例明显比其他省份的高,而选择购买食品的比例却比其他省份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7,P<0.05)。这说明广东大学生旅游前更注重日用品的购置和准备,食品则更多的是到当地去解决。
2.3大学生旅游资讯的调查分析
2.3.1大学生旅游资讯来源的调查分析
旅游资讯的宣传是促进大学生旅游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资讯其效果不同,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从表5可知,广东大学生通过广告获得信息的比例明显比其他省份的高,而通过电子媒体获得信息的比例却比其他省份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44,P<0.05)。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旅游信息有49.46%是来源于电子媒体,这与文献报道[8]的研究相一致。因此,旅游企业应加大电子媒体和广告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量身定制旅游推介信息,并利用电子媒体和广告进行旅游宣传。
2.3.2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关注程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随着大学生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大学生的旅游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从表6可知,广东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旅游受到企业重视的比例比其他省份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14,P<0.05)。结果显示,广东的企业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大学生旅游。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大学生(71.35%)认为企业对大学生旅游的关注程度是一般。数据表明,大多数企业不那么重视大学生旅游市场,缺乏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分析,忽视了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能力,对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因此,可能普遍低估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消费能力[9]。旅游行业必须充分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重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结论
3.1大学生旅游消费和出省旅游的比例上升,有35.14%的旅游消费在1001-2500元/次,家庭资助是大学生旅游的最主要资金来源。火车、高铁、飞机都是大学生主要选择的旅游交通工具。
3.2大多数大学生旅游动机是文化的动机,选择自然风景游的比例相对较高。
3.3广东大学生与其他省份相比,大部分的旅游情况基本一致,但在旅游次数、旅游偏好、旅游信息来源、资金来源、交通方式、饮食偏好、旅游前购买物品、企业关注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3.4大学生旅游信息主要来源于电子媒体。多数大学生认为,企业对大学生旅游的关注程度是一般,不够重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李伟丽,薛宝琪.在宛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调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3):48-52.
[2]刘川.大学生旅游调查与市场开发策略分析——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J].当代旅游.2011(6):16-17.
[3]佟静,洪帅.浅谈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50-51.
[4]王维佳.大学生旅游偏好研究—以绍兴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33-134.
[5]杜继淑,郑惠.“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7-141.
[6]郭正炉.大学生旅游需求调查分析及旅游企业的营销策略—以中央财经大学生学生为例[J].产业经济,2014,(11):91-101.
[7]刘锦莲,廖锌超.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3,(8):11-12.
一、需求分析理论介绍
Richterish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在外语教学当中的需求分析,这一概念指出了如何满足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1]因此,在外语教学当中,需求分析被用在掌握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之上,对学习者学习成绩当中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外语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加以明确,从而对外语教学的方向进行合理调整。
二、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不牢。一些学生在初中时英语水平就比较差,升入中职学校以后,学生失去了中考的压力和学习动力,缺少继续学习的目标。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来源于教学环境较差的乡镇学校,缺少一些必要的语音、听力等系统训练,到中职学校之后明显感觉英语朗读与听力较为吃力,进而渐渐出现“哑巴英语”。
2.教学方法滞后。目前,一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完全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另外,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语法串讲的情况极为严重,教师先对语言材料进行逐词、逐句地翻译,然后利用大部分时间讲解其中的语法知识。该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将逐渐消失,这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极为不利。
3.教学内容陈旧。通常情况下,中职英语教材是统一编订,且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带有极强的时代气息。教材编写者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帮助中职生夯实英语基础,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就读职业学校仅仅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或者是掌握一门技术。因此,这种纯粹的英语教材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满足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英语教材仅仅贴近生活是远远不够的,相对而言,一些领域的专用英语更为关键,例如商务英语、会计英语等。
三、中职生英语需求分析对中职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依据上述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中职学校应当对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展开分析,清楚掌握学生不同方面的需求,之后对教学进行合理安排。
1.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社会构建主义心理学对人的内心世界极为注重,其认为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先发展的部分就是情感与思想,以满足人精神层次的需要,进而维持人们心理上的平衡。[2]假使学生是在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对新的知识展开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那么教师在对学生知识基础因素加以考虑的同时,还必须将学生的心理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层次与情感、态度、兴趣以及学习动机等,对其学习过程与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学历层次不高,就业方向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不一样,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中职生产生自卑的负面心理,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从而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与兴趣。然而就个人需求来看,即使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想通过自身的学习来实现自我提升的愿望是极为迫切的,所以,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多帮助、鼓舞学生,使他们能够树立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心,从而促使其形成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