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1 15:46: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篇1

“互联网+”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新形态。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走进人类生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多个专业。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将对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分工合作产生更加独特的作用。将教育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探索培养体系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落脚于教育教学环境生态创新、功能价值生态创新和方法与手段生态创新,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设计学人才培养环境与评估体系更新完善,实现典型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式的实验示范与推广。

一、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以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生态结构、生态功能、生态原理、生态规律、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是以设计创意人才培养为中心,对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对其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始终离不开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离不开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1]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世界性 “工业4.0”的智能环境

“工业4.0”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它是机器、数据和人的融合,机器、数据和人共同构成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技术集成,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大主题,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类制造要素和资源的信息交换和数据集成,释放数据价值。“工业4.0”最终使产品需求个性化,突出用户至上,产品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工业4.0”使生产平台实现标准化,使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都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执行单一的共同标准,实现模块化和自由更换设备模块,推动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2]

“工业4.0”的智能环境使创意设计成为世界性战略资源。仅以工业设计为例,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调研显示,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工业设计的现代制造业灵魂作用,成为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工程技术、客户及市场的重要桥梁。

(二)《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

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它预示着中国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将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通过培育设计创意企业、发展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设计创意奖励等措施,迎来文化创意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化的历史新时期。[3]同时,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广泛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评价。积极加大绿色制造、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设计创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全面超越,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创意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引领拉动作用,使之成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设计学学科专业人才面临的时代挑战

设计学专业人才是设计创意产业的主要智力支撑,面对 “工业4.0” 的世界性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人才培养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一)设计学学科专业性质范围变化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

2012年,艺术学成为中国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实际上包含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属性,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专业领域不仅包括交通工具、设备仪器、生活用品、家具、电子产品、家电、玩具等产品设计,还包括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甚至城市规划和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以及与人居环境有关的新产品、新环境、新生态等都将列入设计学范畴。设计创意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成为科技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作用,使创意产品实用性、艺术性、科技性如鱼水般融为一体。就像IT企业非物质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服务设计、软件信息架构、用户界面等)一样,使设计对象范畴转变扩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众创、众筹、众包、众享模式的不断拓展更新,设计创新空间和创新潜力将极大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更是不可预估,创客运动不断兴起成长,设计创意技术、方向等不断增加,对设计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程度可想而知。[4]

(二)设计创意新理念新方法创新对人才素质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设计创意是用生态可持续理念、生态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实现设计创意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能量平衡,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绿色制造、持久发展的工业、绿色工厂、创意生态系统等。绿色设计的环保概念,以更低的环境冲击,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原料、产制、运销、使用、弃置过程形成绿生生命周期。应用生态学物种共存、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原理,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和分级别利用的绿色工艺设计,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同步繁荣。传统艺术设计产业管理理念已被推倒,企业内部框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固有思维必将突破,更加推崇现代管理意识、良好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人性化、“极客(Geek)”型、个性化人才文化更受推崇。创意产品要求设计人才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资源配置能力更高,具有牢牢把握创新方向、踏准创造节奏的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近20亿,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购物、娱乐、协同商务、云计算储存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物联网,其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成为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智能家居、智能消费、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工业及个人健康监测等非物质的移动互联网设计,既为客户提供持续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促使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与设计创意、创新生产形成利益共同体,使高等院校、创意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更加紧密。[5]互联网+时代要求设计创意人才成长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技术研究训练、设计创造能力培养,经过现代化创意设计、创意企业的生产施工、工程设计实践、设计组织管理的实际磨炼,具有一定的设计学术研究水平和满足设计市场动态需求的专业能力。

(三)设计创意产业新常态对人才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全球化、老龄化、用户体验、个性化定制等设计创意产业将呈现常态化。

设计创意文化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群体的不同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风俗习惯界限逐渐打破,某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使流行文创产品和流行日用产品的使用方式迅速自由地传播,地球空间隔离障碍逐渐弱化,“地球村”范围的全球化不期而至。针对高龄年龄群体的人性化成为新宠,围绕老年人视力、听力减弱,记忆、意志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等特性,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通用化、无障碍、情感化、临终关怀等创意设计的产业所占比重会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老龄人口总量大,产业份额比例高,需要大量的创意设计人才。

体验性创意设计从人们的生活情境出发,塑造用户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是提高品牌认知度,开发创意产品生存价值与空间的新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的创意产品是有形的,服务却是无形的,体验方式更是让使用者难忘。用户体验的互动性创意设计人才,将具备各种混合技能,通过以用户为核心的方法来设计实体部件或基于计算机的部件,促使设计创意与人文、科学技术的边界彻底被打破。个性化定制设计是用户参与式的创意产品设计,是满足个体特性需求所提供的设计服务,如各种专业演员、特定场景、动漫制作等服装、道具定制;手机、桌游、影视等人机界面定制与包装设计;创意产品3D打印组装等等。要在产业新常态中,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设计创意产品必须是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的综合交融,明显需要高端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技术,因此就会要求设计人才充分掌握跨度更宽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准、专业等级、应用技能以及研究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6]

三、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

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设计学类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与文科大学、艺术院校并行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设计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是针对设计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国内外设计创意产业行业环境状况,培育优化形成具有生态环境理念、身心和谐发展、知识能力动态发展、系内生循环更新的人才成长环境与动力系统,是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使命。

(一)人才培养体系整体环境生态构建

整体生态环境包括设计学人才培养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及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

互联网+时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自然环境生态创建,就是完善育人场所的校园规划设计,突出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水体景观自然景观优势,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史馆、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等文化建筑设施,统筹校园建筑与公共文化景观,从表现艺术风格、材料与科技水平方面体现出工科大学延续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生态理念,产生校园景观环境“以文化人”的文化凝聚效应。更为大胆的举动将是去除大学校园的围墙阻隔,通过用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记忆来替代,与城市自然、社区及社会生活有效对接,方便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人才成长良性生境,形成具有时代特色校园环境的文化学术氛围。

社会环境生态建设,对照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关于设计学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和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生产企业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设计创意研究。建立创意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点,使人才培养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内部稳定,而各子系统又相互开放流通。用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原动力和影响力,推进实现设计学人才培养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规范环境包括哲学伦理、道德风尚、社会习俗、、民族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环境。这是从生态控制角度规范人才培养活动的“事理”和人才行为的“情理”,强调规范环境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只有切实重视人文教育,进行全人和高素质公民教育,才能使培养出的设计学人才不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积极建设学生敢于质疑老师、课本,敢于向固有理论挑战的软环境,培养独立思辨能力、独立心智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精英设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体系理念与功能价值生态构建

人才培养系统生态理念是从根本上揭示人才培养问题的实质,对推进人才个性化发展,促进教育生态平衡,克服培养效果滞后性具有决定作用。通过教育的生态平衡原理及科学检测方法,能动地调节人才培养周期,让教育教学生态理念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提供人的终身学习条件和个性化学习服务,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智力乃至启迪智慧、获得幸福生活的永久“加油站”。设计学人才培育系统要在全球化生态整合中,成为一个超级智库,以凝聚人类智慧去克服同质竞争关系,使人才培养修学时间长短不受限制,学科理性阈限得以突破,成为智信合一的人类精神熔炉和人类文明的伴随者。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平衡理念,还表现为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和交流活动基于人的便捷和高效,随人的需求而发生,不因人因地而受限,不因课程预设和教学进程而错失,是从手段到目的,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信息化成为设计学教育教学的生态名片,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跨界混搭、定制、多重任务、数据挖掘和合作。[7]设计学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在功能毫无疑问是人才培养,外在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功能,协助个人社会化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等。人才培养系统功能价值实现离不开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用竞争机制促进工科大学设计艺术与人文、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院系之间及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相互竞争的协同创新。

系统科学的设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生态理念与功能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要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核心要求,注重智商、情商、逆商的全面培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设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要以学生承载力为前提,关注学生自身具有的有限性及自我调节能力;要以增强培养体系抵抗力为关键,它是抵抗外来负面干扰并维持方案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以保证方案系统循环的连续性为重点,通过实施后方便优化更新,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年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旨在提高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问题。[8]

一是课程设置方案计划面向专业实践、面向跨学科、面向尖端科技、面向全球问题,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知识能力与道德伦理结合,把握设计产业创新中的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瞄准高端技术,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系科合作的课程群。方案课程计划可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加深专业能力提供不同选择,提升专业课程设计的智能化、国际化程度。二是加强课外拓展,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便各种层次学生的参与提高;实践课程设置紧跟实训、生产性、项目性实习环节;加强实践交流沟通能力训练和团队工作能力协调训练。[9]三是打造科研、教学和富有设计产业创新经验的师资队伍。重视教师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聘用考核,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优化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和教学创新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结构。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公司兼职实习,用一流教师队伍保障培养方案落地生根。

(三)人才知识结构培养路径与评价系统生态构建

互联网+时代,人才知识结构培养体系生态构建与课程教学等微观系统休戚相关。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是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有效性的直接动因,学生主动性潜能激发是方法手段实施的重要目标。低年级阶段用大量图片、案例、资料及专题片进行教学,注重学生体验积累、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的培养。中高年级则以参观调研、交流讨论、设计指导、专题实践为主要授课形式,上课地点可以是商场、工厂、设计创意园区,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以阶段专题任务为目标的生态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资源、MOOC及微课程建设,形式上体现联网+时代的科技、新媒体特色。从数据网络、空间地理及可视化技术范畴开展团队教学研究,学生学会生产应用“数据挖掘”、“情感挖掘”、“语义挖掘”,透析大数据背后隐在的工业设计趋势和相关性。[10]

实践教学则围绕专业技能,增强实践项目的综合性设计,强化创意项目设计、开发和技能实训,强化科学、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开展校企协同教学,实施创意设计全程工程化、艺术性训练。引入机械及装备制造业;轻工食品外包装、家具、体育用品、现代家电产品开发以及形象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甚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行业资源,开展特色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形成真实有效的校内特色实训环境。把行业性、前瞻性作为设计实践课程建的主要特色,鼓励学生毕业设计在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内进行,按照社会需要完成相关设计流程并进行动态更新。建设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教育网络,推进名企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实施校企联盟战略,联合知名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创新工场、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设计创意孵化中心、设计创新见习基地,推行实习生制度。建立产学合作教育专项经费资助制度,定期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重大科技领域专题讲座,重点介绍国际设计创意产业预研、设计、研发、组织及实施等环节的经验教训,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以设计学相关学科竞赛、展览为着眼点,把竞赛、参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组建学生创新工作室。学科竞赛、展览与学分、课程、课时挂钩,形成关联学科竞赛、专业展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设计学人才培养系统的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增加团队学习成果考核内容,实行互动评价,不唯结果论,实施对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扩大过程性成绩比重,增加实践环节考量,一些实践课程成绩可以是实习或成果应用单位评定算数。可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以感受力、创造力、表达力、推理与设计能力、美学判断力、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多学科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等为主要指标,开展课程学分的互动评价。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中吸收创意产业界评价意见,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等相关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估体系。制定设计学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如除艺术创意水平外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懂得设计创意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等等,加强互联网+时代设计学专业人才需求动态预测,完善人才信息库,构建设计创意人才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化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Cremin Lawrence.教育生态学[M].吴鼎福,诸文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9-70.

[2]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M].邓敏,李现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46-81.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2015-05-19].http://fortune.

[4]王晓红,于炜,张立群. 2014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10.

[5]章丽萍,姚威,陈子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培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25-29.

[6]苑清敏,赖瑾慕,杨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65-166.

[7]黄宗模.全球化视野下的未来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5(9):18-24.

篇2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撕裂了传统经济体制下会计教育和职业界的固有联系,但二者之间新的联系通道却未能及时开通,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脱节。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直接上岗的人才,他们不愿意花费培训成本和时间来进行培训,所以从学校毕业刚走上岗位的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而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管理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有着极强技术性的经济管理专业,它对实践性教学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实践性教学不仅应贯穿于其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其各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而且各实践教学环节还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并由浅入深、环环衔接,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较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

1.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所构成。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三部分的课程在整个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做到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又不相冲突或是知识衔接不上。

2.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只是简单的做账、记账,他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在前面开设,大一上一般是开设通识课程,从大一下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学好,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很吃力。首先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讲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核算程序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全面了解会计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次就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经济业务的实务处理,是全面阐释财务会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课程。财务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日常业务内容核算基本上都包括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特殊业务,它比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更深;第三是成本会计的开设,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重要中介;第四是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只会做账,还应该会进行财务分析及资金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掌握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最后开设的是审计学,审计学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监督人才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会计也应该自觉把关,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税收法律制度,只有懂法,才会守法,企业的经济业务与税法知识紧密相连,因此,还应该开设财经法规及税法课程,以上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前面课程的知识学好了,那么学习下一门专业课才有基础,才会更容易理解。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基本上都是些行业会计,里面有与核心课程交叉的一些知识,但又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的核算内容,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开设,这样就避免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冲突,课时可以安排少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二、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

既然各会计理论课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会计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毫不例外。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1.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仿真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毕业一走上会计岗位就能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可以提高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四是对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2.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协调,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有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在实验中出现这些内容,那么就达不到实验课所需要的效果。有的实验课需要专门进行单独实验,而有的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随堂进行。

大一学生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以后,就可以在本学期末进行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紧接的下一个学期开设,这样既可以学习实际的账务处理流程,又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指明了方向,因为会计学原理是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建议进行专门的单独手工实验要好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了中级财务会计后,就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较会计学原理实验来说,要综合一些,其中会涉及到税法的一些知识,所以它应是在学习了税法之后开设要好一些,可以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建议单独进行,既可以采用手工形式也可以采用电脑做账。大三上可以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以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实验课程可以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相结合。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习了成本会计理论课之后来开设,也可以随堂进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的开设也很有必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税法、税务会计之后,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报税表的填制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理论知识对这些讲得虽然很详细,但不很直观,难以理解,而通过模拟实验,会让学生对企业的涉税业务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并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四上还可以安排一个大综合模拟实验,这一实验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之后来进行。这一实验应是模拟一个较大规模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内容进行,既有财务会计的知识,又包括成本会计的知识,还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即从审核原始单据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报税的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有一个全面的熟悉,而且它包括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两部分,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经过这几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及经济监督人才,建议还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以及审计课实验,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

而会计毕业实习则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实习形式,完全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中去实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的一次锻练。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会计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来讲,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多,那么如何来安排各门实验课的开设内容及开设学期、学时就显得很重要了。象会计学原理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因此其实验教材内容模拟的应该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经济业务,其分录处理题可以稍微简单一点,重点在于学习流程,可以安排在大二上进行,学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的内容要丰富一些,因为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因此其经济业务题的难度可以比会计学原理实验有所加深,同时经济业务里面还可以加入一些涉税内容,可以安排在大二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成本会计的实验也很有必要,主要是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安排在财务会计实验后进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税务会计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涉税处理事务,因此实验的内容应涵盖经济业务中的涉税处理及纳税调整,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知识,各个税种均应涉及到,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28个学时左右。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涵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安排在大四上进行,课时分配56个学时左右。

总之,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宋轶君.从会计人才供求矛盾论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职业圈,2007,(2).

篇3

二、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

若要达到前文所述法务会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让培养对象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知识和能力。张玲将法务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比喻成“三层大蛋糕”,会计专业背景为最底层,审计、内部控制以及欺诈调查为中层部分,对法律环境的了解为最小的上层部分,而沟通技巧就是蛋糕上的糖果。罗欢平等却将其比喻成“三明治”上下两层为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中间为法务会计的核心知识。

法务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知识及能力体系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和拼凑,形成一个体系。首先,道德素质方面,基本应当达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的敬业精神以及专业的职业判断,还体现在职业上能够胜任、行为准则规范以及履行保密业务等方面,法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工作的准绳,起到方向导向作用,若其道德素质做得不好,不仅仅影响其法务会计工作质量,可能改变的是问题的性质和本质问题,对其知识应用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是知识结构,包含会计、审计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法学知识和法务会计专业知识等。会计知识、会计档案和会计信息是法务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对象,必须对其会计所反映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产生充分理解和分析。审计技术为法务会计人员提供基本的证据搜集方法工具和技巧等,同时必须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估计等。法务会计信息表现为表达专家意见和鉴定结论的书面报告,无疑使得其工作性质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律师的调查、取证与法庭辩护联系在一起,但是,法务会计并不是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完全融合。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法务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所反映内容和核算经济内容。法学知识包含法律法规知识,诉讼知识和程序以及证据规则等,具体包含了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以及行政法等基本内容,各类法律的具体诉讼程序和如何举证等。明确证据的形式、获取、鉴定以及保全等内容。法务会计知识是知识结构的重心,需要有机融合会计审计以及法律知识同时并有其独特的内容,包含舞弊的甄别、经济案件的侦查、调查、诉讼支持、损失计量以及法务会计鉴定和专家证人制度等。

最后是基本的技能和能力,法务会计工作是一个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具备综合的方法技能才能从事相关业务,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巧和能力包括与服务对象以及相关人员的沟通技巧、交流的语言工具、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熟练地应用这些工具定能让法务会计工作事半功倍,更好的综合应用会计、法律以及法务会计专业知识。

三、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根据法务会计的培养目标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分析,就其具体的课程进行设置,在设置时,充分考虑法务会计的服务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等特征。注意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融和合作。依据大学生课程类别的设置,具体课程体系为:

(一)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即大学通修课,主要是就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和计算机等相关课程。具体包含法律职业道德、马克思基本原理、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二)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中主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传授基本的技能等。具体包含: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知识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学、审计学、资产评估、成本与管理会计等基本会计、审计以及财务知识课程;除了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以及宪法、中国法制史等以外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法务会计学、会计法与会计准则、舞弊审计、经济案件侦查、法务会计鉴定等法务会计核心课程。

(三)专业选修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发展需要,为专业继续深造或资格考试或实践应用等设置相应的选修模块,具体包含公司财务咨询模块、注册会计师模块、律师资格考试模块、经济法律模块以及法务会计师考试模块等。比如律师资格考试模块可以设置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宪法、中国法制史等律师资格考试但在必修未开设的课程。

(四)实践实训课程实践实训课程主要满足法学和会计等课程内容实践的需要以及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课程包含相关公文写作、数据库应用、沟通与谈判、心理学等;法学实践实训包含庭审观摩、模拟审判、司法机关见习等课程;会计实践实训包含会计模拟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审计实训等课程;法务会计实训课程包含舞弊调查实务、诉讼支持实务、案例讨论等

四、可行的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高等院校各层次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由国家教育部认可,并列入专业目录,法务会计属新生事物,未被正式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尚处于高校自由开展时期。法学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和会计学本科或财务管理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进行专业招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法务会计方向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会计职业,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很少,学生认为法律、会计两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都比较肤浅,难以胜任法务会计职业的要求,很难将其有效地结合应用。目前可行性较强、可供选择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法务会计卓越人才实验班模式、会计学(法务会计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学位模式以及法务会计职业培训模式等。

法务会计卓越人才实验班模式,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实验班是学分制改革的实验田;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是学校优才优育创立品牌和精英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单独组织的正式的专业方向教育,将精简相关专业课程,配置法务会计相关课程,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不是一个专业的培养,是精英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只有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感兴趣的同学,才可以参加,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与经济发展的提高,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应用型高等学院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存在,其办学理念以及发展定位即不同于学术性的高等学院,又不同于技术性学院,而是将培养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专门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适应了这一变化,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一、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商科是一个与理、工、农学科一样,社会一个通行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学科门类,商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其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由此可以看出,商科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

由于我国的学科分类里面没有商科,因此商科在我国的定义和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数时候都将其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专业混淆。通过对商科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国家的商科相关的专业设置都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以及社会的情况,其专业设置的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专业有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等。商科的学科性质是由它的应用性进行决定的,现代高等商科教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主动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应,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下对接,满足现实性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二、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商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可以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培养的目标,即立足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其次是培养过程需要怎样进行培养,那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然后是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了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最后就是对课程的设置,为了让课程的设置合理化,专业课程应该将以下四类包含其中,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程,三是专业教育课程,四是实践实训课程。

该模式是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和导向进行制定的,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都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基本素养,二是职业能力。再对基本素养与职业能力进行细分又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能力,分别是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又包括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格魅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应用能力包含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时俱进,洞察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认真勤奋,敢于创新的精神,最后职业能力包含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对商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把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一步进行设置,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教育模块以及学科基础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等。

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它有利于将学生对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现状的认识进行深化,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基本国情进行深入的了解。榆次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提高,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职业道德的修养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是是一门提升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工具利用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在商科领域内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商科领域内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科基础模块里面设置的课程大多数包含了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以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而专业教育课程这一模块发挥的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进行加强和提升的作用,这一系列的知识包括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该模块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运用,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这一教学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所涉及的课程大部分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提升拓展课程。由此可见,它将该专业以及该领域内所有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

实践实训课程,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明白它的作用,即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实践实训这一模块的设置是建立于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及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这三个模块之上的,所以它是将这三个模块中所包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具的运用进行整合,让学生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因此,为了让实践实训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这五个层次分别是:社会仿真模拟实训、单项实验和课程实验、职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等。这五个层次的时间占用比例以实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安排。为了更好的对商务型人才进行培养,我们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合理的结合。

四、结语

我国的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导向和依据进行的,然后再对不同的领域以及不同的岗位的人才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二者进行结合,确定出了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有效途径。这一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杜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商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30-134.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事业单位对职业院校不同类别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所作出的要求,也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强而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当代学生除了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也需要掌握一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市场的大环境和就业的新压力,都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了解,很多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仅开设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在整体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以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理论为教学基础,让学生对计算机起源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有所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了解基本常识为基本目的的基础教学活动。其二是侧重于传授计算机基本的常用软件为主要目的的实际应用教学。基于这两种教学模式而展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上,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的人才需求。本文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职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较之职高教育中的其他学科,计算机这门学科可以说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在实际教学操作上都是一门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在有的学校,采用的却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教师不知不觉成为传授知识的机器。针对于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各方的教育组织者也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如在课堂的组织形式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地探索与研究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比较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激发与培养。从客观的教学成果上来分析,上述的这些努力都从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效果。但结合职高的教学目标来说,此类的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质量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来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最为常见的计算机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各类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更为看重的是注重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学会教师要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传授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虽然可以在教学理论上掌握较强的系统知识,但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上却极为不足甚至低下。这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

(2)教学形式缺乏有效革新性。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照葫芦画瓢”的形式进行教学。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进行教学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3)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一般都比较薄弱,除此之外,他们自身的认知思维能力、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比较薄弱。这些不足,极易导致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对学习丧失积极性,常常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极易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4)硬件设施资源匮乏。职业高中现在拥有的硬件设施,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的职业学校拼凑来的。因而学校中的大多数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也大多数是为中专教学服务的。在职业高中改制之后,受到教育经费等实际问题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学硬件资源都很难做到紧跟时代脚步,及时地进行更新。

二、新课改下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改革的措施

(1)角色换位法。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使用角色换位法。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适当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采用案例教学。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给学生进行讲授,这样会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起来。

(3)采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手段。多媒体系统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伴随着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有效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职校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更为注重实践的综合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要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企业。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教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策源地。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行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知识创新源。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是相辅相成的,即通过知识创新培养人才,再利用人才进行知识创新。因此,同志把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概括为“主要基地”和“重要摇篮”,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高度融合。另一方面,计算机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表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特征。因此,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学科创新型人才,我们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实训基地的构建、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在本科生培养中,我们始终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在专业办学上强调较强的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创新能力和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利用学院的学科专业领域覆盖面广的特点,加强各学科专业的融合;注重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互相衔接,形成了厚基础、宽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的学生既具备电子信息大类的宽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计算机专业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校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和“微机与接口技术”,以及一大批核心专业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手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计算机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力,我们制定了“基础课群”和“专业套餐”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在第一、二年的基础课群中,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加了“专业概论”课程。在第三学年下期,按照“智能信息处理”、“交通信息检测控制”、“图形图像与数字娱乐”三个方向设置了特色专业套餐,作为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配合个性化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突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应用能力,强调软硬件相结合的特色,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之中。采用模块式实验课程及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配合弹性学制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打破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单独开设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与接口技术、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综合性课程实验;增加计算机硬件综合、软件综合、以及专业方向创新设计等课程设计;加强实习、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工程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个性化实验项目、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衔接问题,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优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系统化、综合化。

2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我们在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建立了计算机系创新实验中心,形成了“嵌入式实验系统”、“游戏与人机交互系统”、“网络综合创新设计实验环境”、“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环境”四个实验平台和环境,并在已有的计算机硬件设计制作工程实践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举措,建成一个培养学生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基地。

该基地每年接受逾百名本科生的品牌特色专业创新实验、个性化实验、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毕业设计。仅2007年首次开设的品牌特色专业创新实验25个,参加人数达到65人,其成果的突出特点为:

(1) 涉及前沿研究领域的项目较多,研究成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50%以上项目涉及了下一代Internet体系结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声音与图像处理和新型硬件技术等方面的前沿研究与开发,研究起点较高、难度较大、部分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2) 部分实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有更高的要求。如数据挖掘实验要求学生除具有数据库基础外,还必须具备部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逻辑和计算机网络多方面的知识;有关NGI研究除需要广博的计算机网技术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敢于挑战Internet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的精神和利用仿真技术去验证研究结果的能力。

(3) 涉及计算机硬件或软、硬结合的研究开发项目数量有所增加。例如部分图像处理的研究与实验工作,除涉及图像的压缩与算法优化技术外,还涉及DSP芯片硬件;特别是与学科竞赛相关的项目,要求学生有更强的硬件开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专业学科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基地以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设计大赛为契机,积极组织和参加国际国内各种专业学科竞赛。近五年来培养的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多项国家级一、二等奖,2006年暑期获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荣誉奖――“英特尔杯”奖。

在满足大众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精英教育的需要和具有个人兴趣爱好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参加品牌特色专业创新实验、个性化实验项目、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以研究型和创新型项目为主体,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训练基地,已经成为一个发现、选拔和培养特色人才的温床。同学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上创新性成果,不仅在各种大赛中获奖,而且约1/3的本科生在不同级别的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学院还出台了鼓励措施保证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如在推荐免试研究生中将专业学科竞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复试中,加大学生创新能力考核的比重。

3培养造就教学创新团队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而一支高素质、新思维、专业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是培养国家创新体系下杰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我们注重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强化创新型教育的教学团队建设,2008年本计算机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教学团队。我们的建设体会可归纳为:

(1) 科研与教学相长,成果与人才共进。40多年的专业建设经验表明:凡是科研成果明显的专业往往对相关专业的教学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教学实践与教改活动研究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促进科研新思维。事实上,本教学团队的“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及“操作系统”三项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都得益于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另一方面,科研队伍的培养也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围绕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重大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年轻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前沿技术”课程与讲座,鼓励和吸引青年教师参与前沿科研活动,使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科研与教学上的生力军,在国际国内发表了近百篇论文。

(2) 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考评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教师,师资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创新意识和素质,教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趣、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我院在考核教师队伍采用了聘任合同制,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每年针对合同界定的教师责任(科研、论文、教学、学生指导等)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优先聘用、提高待遇和奖励等优惠政策;对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教师则给予缓聘警告、降低其岗位级别等处罚,并督促请其尽快进修、以提高教学水平;对那些讲课效果差、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则一律不予聘用。明确规定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每学期至少听相关专业教师讲课一次,对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实践表明:采用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与评估方法,能引导和激励教师更好地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积极承担各项创新设计和竞赛项目的指导工作。

(3) 加强实践锻炼,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希望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创新学习和研究过程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方面,充分发挥知名专家、教授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进行教学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坚持新教师试讲制度,组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督导组对教师课件质量和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还配备导师对教学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等。实践环节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指导各类创新实践项目,特别是新任青年教师必须到实验室工作锻炼一年。通过教学内容更新、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考核等环节的训练,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创新体系下,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是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厚、业务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材。我们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创新实践环境和高素质教学团队这三大举措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我们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我们要继续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勇,李志仁. 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7-100.

[2]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90-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面向对日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业务非常普遍,这些从事BPO业务的公司目前急缺的是既具备熟练日语又精通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普遍的问题是,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大都只侧重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培养人才,而忽略了对日BPO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规格,其结果是企业招聘的人才需要重新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制约了BPO业务的开展。因此,如何制定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日语能力为主线,将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融合在整体培养方案中,比如开设IT日语、日语Office等日语版的数据处理软件等课程,实现对日BPO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商务日语BPO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对日BPO服务外包企业日文数据录入员、日文数据校改员、日文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员等;培养熟悉对日BPO业务流程,熟练掌握日文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日常办公软件,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具备日语与IT应用技术复合型BPO技能。从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看出,BPO作为现代服务业,不仅要求具有熟练的日语交流、阅读(特别是IT日语)和书写技能,还必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双语(中、日)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正所谓“没有IT技术就没有BPO”。如何提高对日BPO人才的计算机日文数据处理能力,日文IT软件应用能力,一直是本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点课题,也是教学组织实施的难点,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学习与训练,方能培养出对日BPO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日BPO符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1.对日BPO就业岗位的分析。目前,通过对大连、青岛等城市BPO企业的调研分析,企业对日BPO接包量很大,项目比较多,其业务岗位大体包括:日文数据处理、日文软件测试、日语呼叫中心、日文IT系统运维等,这些都是人力密集型的岗位,对BPO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这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改革、人才培养的修订提供了机会和依据。

2.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复合型人才能力结构的设计。笔者经过多年从事对日BPO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实践和在对日BPO企业学习与训练中总结出一些对日BPO教学的经验,由于对日数据处理业务量比较大,企业急需大量即精通日语又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日文操作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的BPO复合型人才,因此,针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特点,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在保证日语课程设置的前提下,需要开设有关计算机应用软件技能、数据录入操作技能和办公软件的课程,其能力结构要求如下:①日本语(要求达到N3/N2以上水平);②IT日语;③双语(中、日文)Office办公软件;④日文数据快速录入系统(日文数据处理软件);⑤BPO业务流程管理(与BPO发包方,客户一般是日本公司,进行会计对接、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业务协调等内部业务流程管理)。

3.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计算机技能培养措施。由于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的学生对就业领域的理解不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关注对日语的学习,而轻视对IT技术的学习,因此,要培养对日BPO复合型人才,必须科学的设计教学计划,分阶段、多措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技能。①技能认知阶段,由于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比较薄弱,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计算机通用性基础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日语能力不够,因此,计算机应用操作使用中文平台和软件,并要求考取某个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证书。②技能加强阶段,经过一个学年的基础学习,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领域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学生对BPO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学生对IT技术的学习更加重视,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需求。因此,在第二学年,除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有关IT专项教学和实训外,将计算机应用与日语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开展课外第二课堂,目的是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日语,又要学习和训练日文IT应用技术,以适应未来BPO岗位的要求。③技能提升阶段,经过两个学年的系统性学习,学生日语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基本上掌握了日文计算机操作技能、日文软件应用技能。在第三学年,教学计划要与BPO企业对接,根据BPO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制定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将BPO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专用日文数据处理软件等内容嵌入到教学实践中,并由企业对学生提前进行岗前培训、BPO业务流程培训、操作软件培训等。该阶段教学组织可以按照企业岗位需求,采取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形式,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授课和实训指导,该阶段的特点是:就业岗位明确、岗位对技能要求层次清楚、实践性实用性强,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

4.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以上三个阶段学习规划设计,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采用“1+1+X”模式,其中,第一个“1”为日语能力模块;第二个“1”为BPO专业技能模块;“X”为顶岗实习企业定制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如表1所示。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48-02

Constructing Skill Curriculum System, Cultivating Composite Customs Personnel//Zu Tianming, Liu Xibo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laid a good foundation of the specialty of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How to set 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lated to whether the talents cultivated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the skill curriculum system, expecting having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of the specialty of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of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curriculum system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lin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Changchun, China 13001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要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原则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推动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针对特定的社会职业岗位,以技能为核心,因此构建技能型课程体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1 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核心,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训指导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力求简单实用;专业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课程设置;实训指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

1.2 以推动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岗位的针对性和行业的适应性。在课程体系确立的过程中,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应紧紧围绕学生将来要从事具体职业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和铺垫,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岗位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

1.3 以工学结合为依托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工学结合为依托,积极与企业合作,同行业专家和企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共同研究制订技能型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共有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吸收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以此扩大工学合作、产学合作的渠道和模式。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实现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

1.4 实现双证书教育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证书教育的思想,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的统一。在技能型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能的培养与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的吻合。一是课程的设置要与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一致;二是课程开出的时间要早于或同步于考证的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为将来的就业备好敲门砖。

2 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

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确定5个岗位方向,进而对每个工作岗位中涉及的真实案例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和教学单元,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工学结合效果。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原则,以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前提,以能力发展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性、情境性、人本性,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形成工学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

2.1 基础理论模块

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具体体现为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高等数学、办公自动化、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等。

2.2 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的划分是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来进行的,具体划分为报关员、国际货运员、跟单员、报检员、助理物流师等。

岗位一: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报关员应具备一定的学识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熟悉与货物进出口业务有关的法律和对外贸易知识,必须精通海关法规、规章并具备办理海关手续的技能,取得国家海关总署颁发的《报关员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海关法、商品归类、报关实务和报检实务等。

岗位二:国际货运员是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的人员。国际货运员应具有较高的英语听写会话能力,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系统掌握国际货运基础知识、国际海上与国际航空货运理论与实务、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等知识,熟悉国际货运的流程,并能独立进行实际操作,一般要求取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统计学基础、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等。

岗位三:跟单员是负责国际贸易中运输、海关、商检等环节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的人员。跟单员必须系统掌握外贸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能熟练地进行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各种单证的缮制、取得、审核、修改和传递,一般要求取得《国际贸易跟单员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和外贸英语等。

岗位四: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报检企业等机构和企业中专门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人员。报检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熟悉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掌握报检业务基础知识和业务流程,并能独立进行实际操作,获得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报检员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和报检实务。

岗位五:助理物流师是具有现代综合物流新理念,熟悉物流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具备从事航运、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货物包装、信息管理等环节的业务能力,能统筹考虑整个物流运作安排,能在业务中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合理使用和调配有关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的人员。助理物流师一般要求取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物流管理基础、外贸仓储配送、集装箱运输实务和物流企业管理等。

2.3 实训指导模块

系统的实训技能培养具体体现为模拟实训课程的开设,如国际贸易案例分析、外贸单证实训、3D模拟报关实训、模拟报检实训、外贸仓储实训、3D模拟集装箱运输实训等。通过系统设计基础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训指导模块,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大大提高。

3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人才市场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快就能上岗。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某种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在学校里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要推行“双证书”的学习形式,强化学生的考证训练。鉴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只有拥有学历证书加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就业机会才会多,所以在学生学完所有的课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基础安排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学生获得相应的证书不仅是工作的保障,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高职教育的“双证”特征。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共同《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极为重要,法学教育思想需要通过课程体系得以体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实现。

一、法学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对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法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一般遵循三个规则,一是遵循教育部201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开设16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二是遵循各校教务处颁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三是遵循本专业的特色设置系列课程。例如财经类院校的法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法学核心课程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财经特色开设一些课程,如财税法,金融法,公司法,竞争法等。师范类院校因为办学历史悠久,在开设法学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刑法、民法、商法等案例课程,减少纯理论课程的课时,在每年设置2周的学生见习等。工科类院校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则体现鲜明的工科特点,根据专业方向不同设置一些工科课程,如工科概论等。总之,目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自主设计课程的类型、数量少

各校对专业总课时、学分都有一定的限定要求,教育部法学专业目录中的16门核心课程是法学的基础课程,包含了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必须开设,英语、政治、体育等通识必修课属于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需要开设。这两部分课程占据了课程体系的70%以上,自主课程的开设被压缩在30%之内,有的高校还设置了专业方向课,又占用了一定比例的课程。这进一步限制了自主设计课程的类型和数量。

第二,自主设计的课程体系化不强

受制于课程体系的自主课程模块空间狭小,课程的开设较为零散,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课程的体系化不强。例如有的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科研工作与方法、社会工作导论、律师与公证实务等课程,与法学专业的衔接度较低。有的法学专业开设了经济学、会计学、管理W等课程,尽管可以增强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锻炼管理能力,但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校法学专业虽然开设了系列专业课程,但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与课程设计时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有直接的关联。

第三,一些自主设计的法学课程未能真正体现专业特色

法学自主课程的设计本身有一定难度,16门法学核心课程已经奠定了法学专业的基础,自主设计的课程或者是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或者是对法学的某一课程进行细化。前者如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后者如经济法学可以细化为多个有关联课程,财税法,金融法,公司法等,可以增强学生对经济法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法学课程体系内要设置有特色的自主课程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专业特色是专业负责人对课程体系的主观的认识和凝练,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符合法学体系的课程未必能体现所谓的专业特色。同样,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未必能相容于法学体系。要设计出体现专业特色的法学课程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第四,实践教学环节形式、效果需进一步探索

法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仅仅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因缺乏实务训练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实践环节的累计学分不少于总数的15%。法学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模拟法庭,毕业设计等。有的学校还增加了见习。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法院、检察院、律所进行,但现在学生实习时只安排做一些辅事务,装订卷宗,做记录,旁听案件等,一些实务性活动如外出调查,法庭记录,参与案件的讨论等都不再参与,这无疑大大弱化了专业实习的效果,延迟了学生接触实践、积极思考和判断的进程。

二、法学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一)根据学期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法学课程虽然门类众多,但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础法在前,综合法在后,实体法在前,程序法在后,理论法在前,应用法在后。遵循由浅到深,由难到易的顺序设置。每学期的课程设置中应注意至少有一门应用型课程。这样安排的目的便于将学生从抽象的法学理论中解脱出来,和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多开设一些法学理论课程,在第四学期之后,应用型课程数量应大幅度增加,因为此时学生的基础课程已经学完,法学知识体系已经基本构建,但对实务方面的训练较少。建议每学期开设二门以上,切实锻炼学生的实务能力。

(二)实验课程的开设应结合实务,服务于理论

目前高校一些重要的法学课程都开设实验课,虽然课时不多,但对学生法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遗憾的是法学实验课程的配套软件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提供的训练太少,案例较为陈旧,影响了教学效果。实验课程的内容应和理论课程相互辉映,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所以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训练项目都应紧扣教学内容,不应该是松散的,无序的。

(三)实践环节形式有序且层层渐进

毫不夸张的说,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法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法学实践教学的运行离不开教学管理在设计课程时同样应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循序渐进。先认识实习,后专业实习后毕业实习,不同阶段实习的内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追求的效果也不同。在实习的安排中,对实习单位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目前学生实习的单位有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主要集中在区级,案件多,工作量大,学生锻炼的机会较多,只是囿于实习单位的顾虑,实质性事务安排得较少。有的律师事务所对实习学生十分负责,指导学生了解律师办案的全流程,并撰写一系列文书。有的律师事务所则采取放羊式管理,不闻不问,学生收获极少。对这样的实习单位就应该果断放弃。另外实习过程管理也极为重要,及时与实习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疑惑,对于他们准确了解法律的运行,了解社会现实意义重大。

三、我校法学课程设计体系具体构想

(一)理论课程体系设计

首先,以法学16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围绕着法学专业特色,合理地确定多个课程群,将分散的课程体系化,使学生能认识到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公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未能列入课程群的并不意味着与其他课程之间没有联系,只是联系弱些,多表现为一些基础性课程或综合性课程。如中国法制史,环境法,法律逻辑学等。其次,秉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适当开设一些非法学类课程,如政治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生物工程概论(知识产权方向)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法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再次,确定专业方向课程,如知识产权方向,需开设专利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案例等课程。此外,为拓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能力,开设一些选修课(公务礼仪、西方文化名著导读、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等)。最后开设一些实务课程。如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

(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关注与理论课程的关联,以及课程的实际效果。对于传统的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形式,要注重过程管理,考虑到W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实习内容的科学安排、具体落实,力求每个实践形式都达到最优效果。比如社会调查,首先是确定题目,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题目不能选,社会意义不大的题目不能选,题目确定后学生才开始设计问卷,问卷题目应契合主题,与主题关联不大的需要修改。调查问卷统计及调查报告的书写既要符合规范,同时也要有真实的思考和理解。在专业实习中,根据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实习单位,将就业和实习结合在一起,实习的时间安排紧凑有成效,能够逐步让学生理解实务的流程以及与理论的衔接。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外,还应增加诉讼文书、法庭辩论等实践形式,法学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而一般的法学课程无法对学生的这两种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实践课程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课程设计

法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目前实验课程的开设受制于法学软件的开发,而法学软件涉及的课程主要是三大诉讼法,其他课程没有相应的软件,这对实验课程的开设形成了阻碍。其实,商法、知识产权法、民法、经济法都应有一定的实验课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和总结的时间。建议可设计各种法律技能的实验和训练,建立全面系统的法律实验室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调查能力、表达协调能力、诉讼和其他争议解决程序能力等。此外,三大诉讼法的实验课内容在录像、案例的基础上,多增加实务操作部分,通过撰写诉讼文书,强化法律思维,培养实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万洪.论法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3(8).

[2] 李涛.完善我国高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之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篇10

21世纪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大众化、普及化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超过百所专科及高职院校通过合并成为新增的本科院校。这类新型本科院校提出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1]。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这一特色,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课程的教学更能体现学校“应用型”的特点[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毕竟时间还不是很长,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在学科特色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面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具有创新应用实践能力的机械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改革

目前,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能力还不够,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较差,工程意识还比较薄弱。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需要适应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目前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核心,构建了专业大类平台、多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专业大类平台是在机械类专业平台上,建立机械、自动化与车辆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围绕工程技术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建设。多专业方向指注重以专业方向模块来紧贴社会需求,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紧缺情况,我院机械专业开设了数控、自动化和模具三个专业方向,针对这三个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和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有三个层次:专业类内共建共享的专业基础平台、专业类内相互支撑的专业方向性课程、专业类内相互匹配的专业特色性课程。这样的柔性课程体系既保持各专业自身特色,又最大限度实现专业融合。专业类内共建共享的基础性课程群包括《机械制图》、《电子电工学》、《微机原理》、《三维CAD应用》等;专业类内相互支撑的多专业方向性课程群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传动》、《控制工程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汽车结构》等;专业类内相互匹配的专业特色性课程群包括《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汽车电控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通过建立以突出专业综合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强化共性,突出个性,培养出基本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为主的复合型人才。机械类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的融合能够使得毕业生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与专业技能,同时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丰富的学生科技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综合的机电工程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将体现出更好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 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在课堂上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发表自身见解;同时通过聆听老师与其他同学的意见获得信息反馈,通过不断地训练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巩固了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3]。学院积极推进项目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的学习为导向,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职场环境体现了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3];项目式教学一方面指基于项目的专业课程群改革,另一方面指单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目前机械专业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装备设计》、《数控技术》、《CAD/CAM》等核心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项目成为学生专业教育的主线,实现基于项目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改革。例如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典型的机械产品为项目载体对学生进行相关实训。从对专业的认知实训到对机械产品的拆装测绘、制图表达、基本理论基础的学习,并依次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三维建模与工艺加工制造、数控加工仿真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工程项目入手,在实践中学习工程方式,将机械类专业相关课程学深、学透。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问题导向”教学从教学模式视角出发,把问题的创设看成是首要的课堂设计任务,依据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创设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归纳提炼知识点,构建一种问题氛围[4]。让同学们每进入一个课程的学习中都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完成《机械设计基础》后,会依次进入《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装备设计》课程的学习,课程之间的连贯性极强。在机械设计基础中学习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并以一级或二级减速器产品的设计作为课程设计进行综合实训;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学习中则提出问题:如何将自己的设计产品合理的生产出来?如何将各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并进行装配检验?怎样选择加工机床和夹具、刀具?如何减少加工误差保证加工精度等?这时学生扮演角色从设计师变身为工艺师进行问题的解决。当在进行机械装备设计的学习中,则提出问题:如何将自己选用的机床、刀具设计出来?工件的输送装备又应如何选用设计?学生从之前制造课程中作为机床的使用者变身为机床的设计者,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角色也进行多次转换,各门课程在学生的头脑中能够融汇贯通的[5],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则鼓励各专业课程到实验室中授课,在实验中传授理论。如我院《液压与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已经做出试点,离开教室进入实验室进行授课,从教室中面对PPT到实验室中直接面对实验设备,同学们感性认识更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今后力争更多专业核心课程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方式,并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

另外校企联合也是专业努力推进的教学模式。选择性组织1-2门课程,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与相应企业联合,积极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到企业现场进行授课与训练,同时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分散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这样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该院积极推进的教学改革。

4 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部分。为秉承递阶式、开放性和目标导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本科机械类创新性人才,更需加强对实验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