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网络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1 15:46: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课程网络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课程网络教学

篇1

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三节算法案例的学习的时候,课本介绍了3个案例,这3个案例都很经典,也很实用,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鉴于这种情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搜索,寻找新的案例——排序算法,作为校本课程一个课题。排序算法有很多种,那下面的教学课例主要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排序算法——冒泡法。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课例

(一)媒体思路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实物投影仪,用课时间前收集好的信息材料制成网页课件(如图1)所示以便课上师生及时查看、阅读、捕捉、筛选、交流、评估和应用信息。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通过演示Excel表格中的排序引出排序算法案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点开数学成绩Excel表格这个网页,要求他们将这份数学成绩按降序排列。教师根据他们的操作提出问题:这些操作的背后计算机是如何执行我们的指令的呢?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直接在界面操作,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迅速地进入了探究问题的状态。

(2)通过排序游戏引出排序算法。

学生点开教师制作flash小游戏,通过玩游戏,共同讨论游戏方法,写出算法分析。

游戏内容:桌面上有五个盒子,每个盒子装有大小不同的一个数字,在看不到盒子里的数的情况下,如何移动盒子才能将盒子内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游戏规则:每次只能比较且交换两个盒子。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游戏,把他们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激发他们学习和解决。

数学问题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

2.合作讨论,探索新知。

让学生自己体验游戏过程,通过合作讨论给出排序算法分析。

Step1:用第1个数与第2个数比较,若前者小,则两数不变,否则,交换两数的位置。

Step2:按照这样的原则,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前者大则两数不变,否则交换两数的位置……直到比完最后两个数(称为第一轮)。

Step3:若前一轮的比较中交换次数为零,说明排序已经完成。否则回到第二步。

由于已有知识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发现解题过程,积极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3.理性概括,整体把握。

根据所给的算法分析给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让学生自己写,找出他们常见的错误及找出最优的框图设计)

校本课程的学习,不是学生完全式的自主学习,它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授,对学生获得的信息进行真假的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4.拓展探究,指导应用。

探究:还有其他的排序算法吗?

若学生找不到第二种排序算法,让同学们通过网络自己查找及学习另一种排序算法,通过网络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让学生通过实践,由观察、思考、对比、相互交流、归纳得出的结论和方法要比教师直接注入理解的更为深刻牢固。因此,要留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再创造数学知识,符合当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三、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一)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数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实施排序算法这个课题的校本课程教学能力目标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在网络的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与教师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敢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更适合他们发展,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正是以改变学生单纯性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目标、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概括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努力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形成科研成果,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辅助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知识素养。

(三)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课题的选择。

数学校本课程的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拓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教材中,只要最终目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就不难找课题。当然数学校本课程的课题的选择形式是多样化的,只要能够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都可以作为数学校本课程的课题。

(四)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课题的实施形式。

网络环境下,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形式是多样化的。下面提供一些供参考:

(1)网络环境下数学竞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放的竞赛环境。

(2)网络环境下阅读的形式,如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数学史,对数学史进行了解,得出体会,进行发现和探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平台。

(3)网络环境下对数学软件的学习形式,如对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学习,其中完成函数图像作图,通过变化参数,发现函数图像的变化,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出函数的性质,从直观上,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完成立体几何的作图,能更形象的展现立体图形,拉近学生与立体图形的距离,克服学生对空间立体几何的心理恐惧,培养他们空间立体感;通过画圆锥曲线,追踪轨迹,更能形象地理解圆锥曲线的几何定义,为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探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研究平台;总之,为加深理解教材内容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

(4)网络环境下的数学实验,通过数学实验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经验和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解际问题的实际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之,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是多样的,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不能使得校本课程学习成为了形式化,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完成教学目标。

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供研究的课题是无数的,实施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这都要靠我们去挖掘、探索。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索为中心,避免以教师为核心。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一定能把数学校本课程做好。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31-02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网络案例教学,是指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中开展案例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廉价快捷的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渠道,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在技术上、经济上、方便性等方面具备了可行性。为了有效地在网络中开展案例教学,本文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

一、网络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的进行网络案例教学工作,首先了解一下网络教学的教学流程图,此教学流程图包括了整个教学过程。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网上教学流程,但是实际工作又是很复杂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流程。

二、实施案例教学

此网络教学案例以“专题策划”为例,进行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主要对象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目的是提高其动手能力。

1 案例准备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网上案例教学,任课老师要详细了解学生大体的知识水平,例如Dreamwaver等基础知识,是否能应用自如,是否已经预习了理论知识。根据以上的情况,老师从案例库中查找适合教学目标阶段网络教学的案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巧妙的设计,当学生在面对这一案例时,会有种冲动,想立即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说明这个案例是成功的。

2 案例讨论

(1)首先,进入案例教学页面,此页面就是自己设计的网络案例教学网站,在网站上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使同学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商精英。

(2)案例引入

给学生一个网络专题进行观察。此网络专题可以是老师自己开发的,也可以是某一网站的专题,例如新浪网的“奥运专题”,要引导学生从这个专题的各个部分进行观察。

①对其版面进行观察,布局是否合理。

②对此专题的文章进行观察,是否内容归类正确,是否符合网络语言的习惯。

③讨论该专题的优点。

④此专题有哪些不足。

根据上面讨论,给同学布置一个作业,作业要求如下:

每组结合网站设计的构思,策划一个网络专题,要求通过浏览各大网站,寻找近期时事热点,确定专题选题、角度及栏目,并收集专题需要的有关资料;合理组织内容,并完成专题页面的设计与制作。

(3)案例讨论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总是与下列问题的探讨联系在一起的:

①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

②哪些信息至关重要?

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④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

⑤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

⑥应制定怎样的实施计划?

⑦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以及如何付诸?

⑧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在许多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作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

(4)结论

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来做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与长处,当然也可以不做总结或评论,让学生自己课后进行思考。

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有这样三项:

一是检查学生对案例的了解程度。案例反映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会如何变化?所定的策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案例中所要反应的问题?如此等等的诸多问题。这些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考察,并对学生予以评判。

二是调控讨论氛围。随着学生见解的增多和不断出现的新观点,教师有要对学生的意见做出适时的评判,并促使学生达成共识,以便减少冲突和分歧。

三是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进程情况。

三、案例教学的巩固阶段

要求学生会做一个网络专题不是目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做出有自己特色的网络专题。案例教学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所以老师在学生完成过专题的过程中,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再交分组讨论,并结合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进行反思总结,这样能够对学生自己的思想进行再一次整理、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巩固阶段的另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然后通过网络交互环境提交学习报告。学生在讨论中吸收借鉴了其他学生的智慧,在完成个人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把最终结果简明的表达出来,以此更好巩固学习内容。

对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估和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估是案例教学,评估的两个重要指标。案例学习结束后,教师在公共区域中优秀的案例分析报告,促进学生问的相互学习,也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平台适时统计学生的发言情况和撰写分报告、主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为学生参与度的评估提供客观评估。教师通过量表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提供主观评估。

四、教学评价

网络案例教学评价应当包含网络案例库建设评价、教师导学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和网络功能评价。依据网络教学的目标要求,我们拟定了评价指标的基本内容,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了指标评价后,逐步分解至具体可测的子指标,再以教育统计学相关原理作为衡量权重分布特征的依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值侧。

(1)网络案例库建设评价

案例教学首先需要有好的案例,然而目前案例来源比较匾乏,案例编写经费不足,大多数案例采用拿来主义,由于企业背景和编写者的水平,导致案例的适用性比较差。更为重要的是,案例的编写缺乏应有的分类,兼顾趣味性的教学案例少之又少,因此,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案例库建设与分类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教师导学评价具有清晰简洁的导学提纲,寓教于乐,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责任感于教学之中,教师经常在网上讨论区发表意见和见解,教师能及时批改学生的网络作业,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在网络课程中,教师能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案例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评语或反馈,是否使教学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取决于教师的主导行为是否朝着组织、帮助、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3)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上传下载信息的学生人次占全体学生的比例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指标之一。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协商讨论、合作互助小组成员在协作过程中执行明确具体的任务,学生认真按教师预定的课程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创新能力及其在学习与发展中体现的学习成效。

(3)网络功能评价

网络结构设计合理,有强大的后台支撑数据库,有适当数量的视频节目及多媒体课件,课件播放流畅,声音清晰,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资源上传下载的接口。权限划分合理,安全可靠,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现网上教与学过程的功能模块,操作简单实用的导航系统。有转跳灵活,经过组织和筛选的与主题相关的网站链接。提供师生、学生之间交互工具(如email,BBS等)。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1—13

[2]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

网络技术;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作用

一、网络技术能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帮助师生认识、理解和适应高中数学新课程

在新课改全面推广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数学的内容、教学目的、内涵、方式方法等均有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师只有借助网络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和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基础上,才能顺利地适应数学新课改。

首先,网络是数学教师学习的百科全书。高中数学新课程打破了旧课程的本位主义,突出数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数学中不但有了物理、化学,还渗透了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因此高中数学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算法初步、数学史、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20多种新内容。如此多的新内容需要教师去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迎接该挑战,网络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各种形式的资源供教师学习。比如在学习“数学史”的时候,在百度主题框中输入“中国数学史”并点击搜索之后,就会有大约213000个资源供我们挑选,这些资源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内容,有讲稿、中国数学史资料、数学故事等,所以说网络是数学教师学习的百科全书,它能解决教师学习的资料来源和解决教师学习的时空限制。

其次,网络是数学学习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当今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在茫茫的网海之中,可以搜索到教案、课件、试题、高考资料、数学书籍、数学工具等。可见网络是个庞大的资源库,同时也是数学学习强有力的工具。首先,浏览器的收藏夹能为学生积累数学资源提供帮助。当我们在浏览网络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数学资源,只要点击收藏就会把该网页或网站保存下来,再按类别加以整理,久而久之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庞大的数学学习资源库。其次,网络是百问不厌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求助网络是非常便捷的办法。比如在遇到不会解的数学问题时,只要把题目输入到搜索主题框中,点击搜索,相关的答案网页就会显现在计算机屏幕上,再打开具体网页,我们就可以看到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了。可见网络在数学学习中具有强大的辅助功能。第三、论坛、微博、QQ空间、爱问知识人网站等网络平台能帮助学生解答数学难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些问题无法从网络中搜索到理想的答案,学生可以登录数学学习论坛、“爱问知识人”网站等这些网络交流平台发起提问,由网站的知识团队或者网络游客帮助做出解答,并于网络平台之上,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二、网络是高中数学老师和数学专家、全国优秀数学教师进行间接交流的平台

数学是新课程体系中一门基础性课程,它的知识体系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增加。这些内容要按照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这是摆在这些老教师面前的新问题,因为新课程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式单调是问题的根本。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头学,但怎么学?跟谁学?又是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教师的人力、财力、时间有限。所以,选择从网上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网上有专家的文章、有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之谈、有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只要我们动动键盘和鼠标,这些内容便会赫然在眼前。在认真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挑选适合我们教学需求的东西加以修改,用于我们的教学、指导我们的教学,这难道不是向专家、优秀教师学习吗?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课件留在网上,请求专家的指导、寻求全国各地高中数学老师的帮助。可见,借助网络我们会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们也会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好的教学方案来。

篇4

本文所提出的“网络实践课程”,是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环境,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与广告实践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在“网络广告公司”的虚拟性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与能力,为学生进入“真实的广告公司”提供能力基础。在广告学教学的课程期间,在二年级暑假的广告见习与三年级暑假的广告实习中,抽出一定时间,安排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实践课程”,可以先期増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即时了解网络时代广告存在的特点,提早转变自己的身份。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广告专业领域中,这一变化更加明显,不仅出现了专门的网络广告,还出现了网络上的广告工作方式。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时代的特点,了解广告在网络上的存在与运行情况,成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对于现在的青年学生来讲,拥有电脑知识与网络知识,通过网络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己经成为学习与娱乐的一个基本方面,但是,有意识地运用网络知识而加强广告专业的学习的学生极少。笔者曾做过随机调查,通过网络研讨广告问题的不足百分之五。所以,教师在此发挥的作用就是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上的广告现状是什么,例如:让学生调查网络上广告工作室或者广告公司的网站,总结他们的网站设计特点与诉求特点,进行分类型贴标签。这样的工作,是搜集资料的工作,同时也是调整学生的学习视角的工作。学生一旦有意识地进行调查,他们就会发现网络世界中也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具体内容,并且由此提升他们的关注度。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己经学习了广告的系统知识,再加上可以任意浏览网络世界中的所有广告信息,极大地扩大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交互式多媒体通讯方式使得用户发现了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广告业需要为了特定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工作;不用每天上班,但要每天关注网站;在家可以买卖创意与服务等等。在这样的调查中,学生们会发现广告领域的新型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对于跃跃欲试的学生来讲,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模仿能力,将自己同样投身到这样的广告活动中去,成为网络时代的广告活动的一个成员,这将提早促使学生从学习者的身份转变成为实践者的身份。

 

二、测定自己的工作类型,找到加工组织信息的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类型,有勤奋型的,有聪明型的,也有灵活性的。同样道理,在工作类型上,人们也是有区分的,有的学生擅长通过视觉、听觉、动觉来学习,他们在网络上可以发现更多的值得体验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是通过触觉来学习的,他们更适合做调酒师和香水配料的工作。在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的研究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学习类型,不同的学生类型是与不同的学习方法相对应的,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类型,研究实施与他们相匹配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受到启发,如果我的学生在网络调查中发现了广告领域的新型工作特点,并由此而得到鼓励舞而产生了信心,这表明这部分学生适合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分析加工信息,我就鼓励这部分学生进行广告工作室的建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善于在调查网站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我就鼓励他们用语言和逻辑的能力来加工信息,从事网站的“信息服务”建设。在这样的分工之下,我还针对一些有艺术基础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音乐和模型的网站建设,因为这些学生的视觉空间能力和音乐能力是强项。这表明,事实上每个人的智力既决定了个人的学习方法,也决定了个人的专业工作类型,只有适合这一学习规律与工作规律,才能展示个人的才能。网络实践教学,应当遵循这一规律而进行。在这一点上,网络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所没有的灵活性与针对性,直接刺激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智力进行实践并获取相应成就的兴趣。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强调因材施教,但因为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是主体又因为学生高度集中,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相当困难的。可网络实践教学则因为充分的个人性而具有了充分满足学习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调动学习主体的个人积极性的机会。

 

三、挖掘网络时代的商业良机,优化创意,出售商品也出售服务与培训。

 

广告学的网络课程的宗旨,其实就是促使学生实际参与到广告活动中去。为此,我首先设置了一个无限制的问题,即你能在网络世界上提供什么样的广告商品或者广告服务?这不仅是在暗示学生,询问他们具备了什么样的广告学专业知识并且可以为给他人提供服务,同时也是对他们的创意提出了新要求,能否在广泛搜集网络上的广告资料与进行了自我判断的基础上,生产出可用于网络世界的有效益的专业服务项目比如开辟新的专业道路,寻找新的突破口,发现新的业务联系,这些都成了我的网络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它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原有的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转变成为从知识到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实践创新性。如果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路是:每个问题往往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网络上则是:每个问题都将有一个更好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以前答案的新组合与新发现。于是,学生就进入了不断探究与创新答案的过程中,这就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在打破了原有的认知模式下,学生开始体认到了在网络世界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就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是在将来进入社会以后,能够在广告领域中出售创意以及商品,但是网络世界告诉学生的还包括了出售服务与培训等广告活动项目这也是社会经济的一个新的増长点。我的具体安排是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工作室的创建”,教学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与运用网络服务,出售自己的广告创意与服务。包括学生能够展示网络上的创意实验室,通过对程序的开发与网络互动,获得网络关注度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的投资;学生能够设计创造出客户可以用的DIY广告创意程序,让客户通过自己的参与,得到广告专业能力的培训与锻炼,以更好地磨合广告主与广告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在寻找客户的同时,我们也能够培训客户,扩大与提升他们的广告专业知识,从而在自己的服务与客户之间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建立更为坚实的基础与牢固的关系。

 

当然,为了提高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服务能力,广告学的学生要结合自己的需要补修电子商务课程,这可以通过他人的电子商务网站直接学习运用,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课本来学习,目标是“拿来主义”的实际运用。我要求学生在自建的网站展示上标明“独特USP主张”,这是广告学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

 

通过广告学网络实践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有几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其一,学校的课堂教学过于集中,主要传授理论知识,不能如网络课程那样自由灵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原则,所以,网络教学不能被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而应当看作是与课堂教学一样重要的教学形式,并且还是一个特别有利于贯彻教学个性化的教学形式。

 

其二,如卡斯帕。施(CasperShih)所说教育的理想目的应该是逐渐培育学习的能力。教授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学习的机遇是无穷无尽的。”[1丨479依我的理解学习是一种増值过程,而非减值过程。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在发现一个新世界,并学会在新世界中生存,这是想象性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使学习増值。这与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做到了学习的増值,也就可能做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篇5

作者简介:刘东(1974-),男,黑龙江人,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45-02

国家教育部教育司2004年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1]。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学者对网络资源辅助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情况进行过调查研究,但大多数研究的调查对象只限于学生或教师,很少能两者同时兼顾[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影响

当代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盲区就是不能学以致用,不会说英语。这种现象已不再是个别问题,而是成为了普遍性的事实[3]。我经常跟一些高职高专外语系主任交流、讨论高职高专课堂情况,也做过一些调查,我发现英语教材本身并没有很大问题,比如说现在的新课标、新教材,课本都不错,但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习惯性地将课文里的词汇给学生顺一下,把里面的语法讲解一遍,教学的重点落在了词汇、语法等知识点的串讲上,结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是抠语法,钻牛角尖;狂背单词,不会运用。在整个传统学校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学被当成一个对英语习题和试卷的教学工作,高职高专阶段特别明显[4]。同时受国内应试教育影响,家长与学生习惯性地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于提高英语考试成绩上,过度关注分数的提高。在分数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和家长潜意识里以为英语考试成绩高就一定等同于英语技能强,于是整天做试题,找出“打勾”规律……结果学习上很累,却出不来效果,即便考到一定的分数,也不一定就具备很好的英语应用能力,甚至根本无法用英语交流。

二、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拓展了英语教学环境

拓展了英语教学环境,创建语言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是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魅力之所在。比如某学院在口语课程中开始尝试双师教学,一名中国教师协同一名外教开展视频口语活动,一人负责“教”,一人负责“查验”,以立体的模式帮助学生反复训练语言。英语教研室将教师分为3个小组,分别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听力教学和练习的创新,研究出来的创意则与大家共享,这样既提高了效率,也满足了各位老师的要求[5-6]。此外,该院教师还充分利用网络随时进行交流。英语沙龙和日语沙龙成为了学生练听说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外教在英语沙龙面向全体学生开办了特色课堂,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外语系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心,扩充英语学习网络和日语学习网络,每天晚上六点到八点播放听力材料供学生学习。此外,该院还计划办好本院的外语教学电台外,制作课外辅导节目进行课外播放,并创办英语和日语辅导报,抓好外语月活动。

(二)为英语自学提供真实氛围

网络的发展为学生和老师都创造了真实的交际需要和交际氛围。对一个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每天浏览“原版语言材料”的英语网页来了解天下大事,或者和一个英语国家的朋友通过电子邮件交谈更富有真实性和挑战性呢? 如线话英语学习网站,听说读写资源丰富,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线话英语作为一家现代化远程英语口语教学机构,学生可通过登陆线话英语网站与外教老师们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参加英语 Social Club 等多元化活动,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英语,全面有效地提升英语听力及口语水平。

(三)促进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

网络资源教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由于兴趣的提高,被动的学习现已变成主动的学习;反过来,由于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更加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我们能够想象,一台连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就像一名任你支配的英语老师,可以说他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神通广大,他让你不出屋便知天下事,成为你学习英语的得力助手。比如某某教育信息中心还建起了覆盖全省的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基础数据库,以基础数据库为支撑建立起各类高中课改业务应用平台。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建立“样本校”管理系统,学校用户可通过专题网站“课改动态信息”“提交样本校申请”,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大大缩小了教育教学的校际、地区差异,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我们将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导全省普通高中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湖北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范义虎对未来信心百倍。

(四)促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72-01

网络交互教学是指在信息技术提供的强大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的条件下,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理论,从而衍生出一种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无障碍“交互、交流、沟通”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网络交互教学,一方面可以规避对课本的依赖,实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拓展,进而为教学“质”的提升和“量”的增加“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师生之间主客体“错位”的一种“矫正”,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育理念,实现师生之间教学过程地位的根本性变革。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应用的具体模式,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

1 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网络交互教学,并非是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混合式学习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引领和支撑。

1.1 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理论即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现代数字化教学方式的优点相结合,优势互补的一种学习理论。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蒙、教诲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凸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教”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学”的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因此,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学习理念的创新,并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内在性变化,对学生而言,也更加意识到关注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此外,混合式学习要求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这一内容的提出为在网络教学交互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网络交互教学本身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并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1.2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必须重视现代科技的运用”,要“加大力气实现现代科技与课程的整合,并研究创新系列课程学习资源,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力工具,是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探索式学习。”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应运而生,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明朗化,包括了“教学辅助”和“资源整合”两大功能,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网络教学交互模式的产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科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最优化的选择,众所周知,它具备了传统黑板的所有功能,同时也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支持计算机操作平台,是两者的完美结合。特别是信息技术强大功能的展现,使教学课堂变得智能化。此外,通过与相关教学软件的交互,使学科资源变得海量化,这样的资源整合,将突破传统教学媒体的缺陷,为课堂教学带来一个良性的互动教学环境,并最终实现教师落后教学观念的推陈出新,对现存的教学模式提出革命性变革要求。

2 网络交互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具体模式

以媒体为中介的教学交互是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教与学有效整合的关键过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交互教学的模式得到扩展,主要延伸出“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三种典型模式。

2.1 学生与课程资源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课程资源的交互实际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外化,究其缘由,在于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师创造性、主导性的注入,在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课堂不再囿于传统意义的教室,只要教师将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化设计并放置于特定的教学网络平台当中,学生便可以分享其中的资源,并实现与课程资源的交互,进而获得新知识。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课程论坛、电子邮件信息、信息技术课程的电子课件等等,课件资源应当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强化课件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的优势,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帮助。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2.2 师生之间的交互

毋庸置疑,师生交互是网络交互模式的关键环节。在学生与教师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对学习内容、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师生交互过程中,改变了传统师生关系的“不对等性”,实现了师生“平等性”,为学生观点表达、思维激发奠定了根基。基于网络交互平台下,师生交互的形式可以表现为:BBS课程论坛形式、E-mail形式、QQ语音通讯聊天模式、博客微博形式等等。师生之间交互模式的多元化,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打牢了基础,并为实现师生之间和谐课堂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平台。

2.3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学习团体理论认为,假使一个人长期置于学习的孤独环境中,失去同伴间的相互讨论、鼓励,必然导致学习动力的弱化。对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交互中,必须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平台”,为营造一种团体学习的氛围做努力。众所周知,思想的创新是在思想的不断碰撞之中产生的,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极为活跃的年龄,必须让学习个体的思想实现接触、交流、交互,唯有如此,才是高中生思想创新的动力所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形式除了BBS课程论坛形式、E-mail形式、QQ语音通讯聊天模式、博客微博形式之外,还可以创设学习兴趣小组、语言聊天室等等形式,以实现学生认知互和社会互的有效结合,进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 结论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网络交互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必须不断创新网络交互的模式,以真正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跨越式、跃升”。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19-03

一、工程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

工程结构这门课程是包括公路工程、轨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在内的所有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主要为施工类、设计类、监理类岗位服务,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基本构造,构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结构施工图绘制等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顺利地从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进行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材料的相关基础。高等数学是学生解决结构设计中各类力学分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认识各类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工程材料这一课程是学生了解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材料性能的基础,为学生在微观上分析各类结构的性能提供知识保障。而学生在将数据设计结构转化为施工图纸的过程中,又需要大量工程制图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工程结构这一课程需要以多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由于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导致了工程结构这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遭遇了学生理解难、教师授课难的局面。首先,从整体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造成了其学习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困难。加之工程结构这门课程是在工程材料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难上加难的局面。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开展2+1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积累理论知识的时间。由于授课时间的短缺,一部分学校忽视了课程体系的连贯性,使得工程结构与各门专业课程同时授课,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二、利用新型网络工具开展工程结构教学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工具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于新型网络介质的多元化教学也成为了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综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适合于高职院校开展工程结构这一学科教学的网络媒介,作者先后尝试并应用了公共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工具。

(一)公共邮箱的使用和效果

笔者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过程中,面向所有授课的学生公布了用于本课程学习的公共邮箱,邮箱内主要存储了应用于本门课程的应用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学年初,作者要求学生定期查看邮箱内的相关内容,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为学习结构学科做好准备。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应用这一工具的积极性,笔者将课程的重点和考点在邮箱上,并在邮箱中以图片形式开展作业讲评。

公共邮箱存储量大,教师可一次性安排并存放较长时间的学习内容,这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一方法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积极性,能够从主观上渴望获取学习工程结构的基础知识并弥补先前学习中的不足。缺乏主观能动性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普遍特征,因此,能主动登陆公共邮箱进行学习的学生多是平日里学习表现较积极的少部分同学,大部分同学仍停留在以听课为全部学习手段的知识获取阶段。综上,公共邮箱的应用能够对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但是使全部学生受益于这一方法的目标并未达到。

(二)微博在开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收效

在应用公共邮箱的同时,笔者建立了针对工程结构这一学科教学使用的微博平台。授课前,通过这一工具各次授课所需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自学相关内容,例如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教学之前,应用力学中对点求力矩的方法,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承载力计算中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授课结束后,作者在微博中重难点和相关考点。

这一教学手段相对新颖,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工具进行浏览。因此能主动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较公共邮箱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微博存储量相对较小,这就对教师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录入有了明显的限制。同时,微博在广大学生中的普及度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同学无法通过这一手段进行学习。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及收效

微信是当前一个阶段流行于广大学生中的一种重要的即时通信工具,由于其具有信息录入量大、传输速度快、普及度高等特点,作者在教学中重点尝试了这一工具。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将本门课程学习的专用微信工作平台的二维码放置在课件中,供学生扫描添加。这一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授课前后,作者将相关基础知识和复习内容在微信平台中,学生接收到信息后多会以较高的热情进行查看,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工程结构这一学科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和主动性。学生接收到信息后,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查看教师的内容。同时,这一工具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间信息的互通,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四)各种网络工具的应用效果对比和普及度调查

作者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中,先后尝试了公共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这三种网络媒体。针对三种网络工具的应用效果和普及程度,作者对6个班级共310名学生开展了无记名数据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各班级学生总数、各种网络工具的使用人数和能通过这种工具开展这一学科学习的学生人数。

从以上问卷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使用邮箱、微博和微信的人数以及比率逐渐增高;而能将以上网络工具应用于专业学习的比例也逐渐提高。笔者认为,能主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微信是当前一个阶段最为流行的通讯工具之一,广大学生对其具有较高的热情。而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微信的使用紧密结合,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微信属于即时通信工具,学生利用它开展专业学习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通常学生使用手机即可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图片、文字、语音的实时传输,这样教师的学习内容相对更加丰富,较传统的文字内容,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中的作用

结合上述调查的结果,作者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针对部分专业和班级的学生在开展工程结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辅助工具。经过实践,作者发现这一工具在基础学科复习、专业知识教学和日常教学反馈等多个环节均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弥补学生基础知识不足中的作用

工程结构是以力学、材料、制图等课程作为基础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通常受限于以上几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讲授钢筋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需要大量的工程材料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学生专业基础课中相关知识的不足成为了制约其学习结构学科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弥补先前知识的不足。首先,作者将各章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授课前向学生基础知识点。这样,学生便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内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和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与此同时,学生以类似读新闻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也极大提升了其学习工程结构这一学科的热情。

这一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提升基础能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使得教师的授课过程相对轻松。同时,能将力学知识、材料知识与结构知识有机融合,加强了知识本身的整体性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工程结构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无论是课本还是规范,其对设计流程的讲解和论述大多缺乏整体性。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思路不明确,过程不清晰的现象。为此,作者将各类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制作成设计流程图,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这一手段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内容框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设计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反思和师生交流中的作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在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和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总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首先,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这一工具向教师反馈听课情况,帮助教师合理安排下一阶段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积极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向教师询问相关知识问题,教师予以解答的同时也可将共性问题向其他同学推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师生交流,在促进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特别针对青年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其迅速掌握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

四、工程结构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所取得的成绩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在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了对比性教学实验,即针对高等级公路管理与维护、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三个专业,分别选取本专业1班进行常规教学,选取2班进行微信辅助教学,以此验证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与此同时,作者调取了各班级工程材料、应用力学两门基础课程的综合成绩,发现各专业不同班级的基础课程学习情况基本相同,成绩幅度变化不大。在微信辅助教学中,作者主要通过课前预习知识、课后进行课堂点评和作业辅导以及定期公布重难点和考点。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性教学,利用微信开展辅助教学的班级工程结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教学法的班级。

篇8

一、引言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将枯燥难懂的硬件类课程与蓬勃发展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挖掘学生自身学习的潜力,是网络时展的趋势[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改进,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了融合崭新教学理念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网络教学平台[2]。

笔者仅对本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原则及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二、教学评价原则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以最终取得的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做虽然能够快速直观地检测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但这种“一考定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强调了学生的应试思想,难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的的角度看是不可取的。

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自己学习专业知识和排除解决问题能力的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3]。因此,本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始终围绕这一原则展开,通过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日常表现,并借助网络平台的实时记录的能力,将这些信息记录整理,最终汇总出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

三、教学评价方法

在教学评价原则确定下之后,平台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1.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在网络环境下,对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依然要以学生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为核心,综合网络课程后所留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定期的单元测验情况,实现对学生的基础常态性评价。

通过在部分教学阶段设置学科竞赛等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知识内容加深并拓展了。通过学生的竞赛情况,网络平成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性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的课程阶段,我们设计一些综合性、研究类的课题,鼓励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根据最终的结果实现学科的拓展实践评价。

2.自学能力的评价

在大学中,教师仅仅是领路人的角色,一些专业知识细节和较深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和研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学生在大学中应该培养的、未来走上社会适应工作的基础能力。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添加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对网络课程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这些内容包括相关知识的文档、链接地址、相关电子书籍及教学视频。为了检测学生对这些课外知识的自学能力,网络平台借用学生在网络平台中所点击下载这些添加内容的数量及相应知识内容的难度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测评。之所以选择这两项作为指标参考,是因为此部分内容为课程以外的拓展内容,主要是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设立的,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其学习效果和要求并不像网络平台中那些紧扣大纲的网络课堂教学一样,因此,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但同时,为防止学生为提高测评成绩而片面追求点击下载率的情况,可在这些附加的自学内容后添加部分问卷内容,以学生实际回答的情况作为前期点击下载率和难度系数有效性的依据。

3.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平台模仿类似“百度知道”,制作了“你问我答”模块,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传,求助其他同学进行解答,然后根据其他同学对问题解决的贡献程度,将自己所有的分数提取出来,给予希望提供帮助的同学。获得分数的同学,在达到一定分数前提下,网上的虚拟身份可以得到升级。而得到解答的学生也要不断地帮助其他人以得到分值,从而才能继续在平台中悬赏提问。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需求,督促了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又使得平台可以根据学生所得分数,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量化处理。

为防止部分学生仅仅依靠某个大家可能经常碰到的问题而重复回答得分,平台将经常出现的问题及答案整理公布。如果有学生再次遇到此类问题而想在平台中悬赏提问的话,平台就将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自动转到已经公布的该类问题,从而减少此类重复回答。

4.学习态度和日常表现的评价

这两项内容在以往,很难作到量化评价,而且,往往被忽视。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学生平日松松垮垮,懒散成性,考前风风火火,临时抱佛脚。对一名学生,这些内容评价的公正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如何。尤其是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无法做到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更是无法使用教师个人感受来进行衡量。

基于此,平台采用以下几项指标来进行解决:1)学生的登录总次数,旧课与新课之间的登录次数,每次登陆的停留时间等登录指标。2)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数量等参与指标。3)学生作业提交率和作业按时提交率。通过这些直观的量化结果,可以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日常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中应用的其他原则

除了采用上面的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外,平台中还使用了“激励性”评价的原则。所谓“激励性”评价,并不是真的将其量化为指标,综合到最后的测评成绩中,而是在学生出色地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发音和图标显示的方式对其进行表扬和肯定。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肯定和支持,其自信心和个人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各方面的能力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一、项目教学法

(一)基本含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二)核心

项目教学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

(三)步骤

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为: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实施:学生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先由学员自己,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行为特征等。

(四)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五)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和安全防范技术实施的技能,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的弱点和漏洞的测试方法,能够分析信息系统安全需求,选择和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一)设计思路

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广泛的市场调研,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二)项目的选取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的内容都要以项目来贯彻,项目确定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下来,所以项目的选取是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要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在网络安全中“攻与防”一直是矛盾的焦点,学生对此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确立以贴近学校生活的校园网为学习情境,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设立三个大的项目情境:校园网受到的各种攻击分析、校园网采用的主要防护技术分析、校园网主要操作系统平台配置,在每个大的项目情境下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案例和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三)项目的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首先对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模块化教学;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第三阶段,各个小组成员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工作。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压迫注意把握好尺度,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四)项目的评价

项目完成之后,每个小组必须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然后对项目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最后就是对项目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吸取经验。

三、网络安全项目教学的几点设想:

(一)理想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我们要把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观念,转变成为学生工作能力是否具备;要把看似漫长的、浪费时间的探索实践过程,看成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的过程;要从手把手教的过程,逐步过度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项目来源与企业,应该是现实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一项工作,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了解网络安全产业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果让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会更强。

(二)设备的完善

一个项目的制作需要每个人都能上机操作,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知识很好地衔接上,尽快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次,设备的配置和完善,也将对项目教学的成功开展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三)校企合作

1.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市场需求设置课程。

2.有效地借助企业资源。学校的硬件设备有限,比较基础,一些高尖端的网络安全设备学校是没有的,通过校企办学,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硬件资源,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一、项目教学法

(一)基本含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二)核心

项目教学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

(三)步骤

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为: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实施:学生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先由学员自己,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行为特征等。

(四)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五)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1.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试和安全防范技术实施的技能,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的弱点和漏洞的测试方法,能够分析信息系统安全需求,选择和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一)设计思路

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合广泛的市场调研,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二)项目的选取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的内容都要以项目来贯彻,项目确定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下来,所以项目的选取是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要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在网络安全中“攻与防”一直是矛盾的焦点,学生对此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确立以贴近学校生活的校园网为学习情境,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设立三个大的项目情境:校园网受到的各种攻击分析、校园网采用的主要防护技术分析、校园网主要操作系统平台配置,在每个大的项目情境下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案例和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三)项目的实施

第一阶段,教师首先对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模块化教学;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第三阶段,各个小组成员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工作。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压迫注意把握好尺度,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四)项目的评价

项目完成之后,每个小组必须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然后对项目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最后就是对项目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吸取经验。

三、网络安全项目教学的几点设想:

(一)理想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我们要把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观念,转变成为学生工作能力是否具备;要把看似漫长的、浪费时间的探索实践过程,看成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的过程;要从手把手教的过程,逐步过度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项目来源与企业,应该是现实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一项工作,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了解网络安全产业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果让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会更强。

(二)设备的完善

一个项目的制作需要每个人都能上机操作,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知识很好地衔接上,尽快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次,设备的配置和完善,也将对项目教学的成功开展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三)校企合作

1.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市场需求设置课程。

2.有效地借助企业资源。学校的硬件设备有限,比较基础,一些高尖端的网络安全设备学校是没有的,通过校企办学,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硬件资源,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昶.计算机网络安全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石淑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