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化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2 15:21: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规模化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规模化发展

篇1

1.1 农业产业化及规模化概念及其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导向,重点开发主导产业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等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由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而实行农业的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的合作经济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和问题。

1.2 国外典型案例

日本模式:日本是温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人多地少,跟我国在农业经济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此经济条件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建立农业产业区,并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形成一条小农背景下的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之路。

俄罗斯模式:普京所推动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尝试,在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面,有显著成效。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主要依据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制度只有与农业发展相匹配才能有效的释放劳动力、激活生产力。农业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支撑,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外援保障。

2 单纯的农业规模化不适合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2.1 从经济学角度看

我国的农户经营规模不应该迅速扩大。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并且在耕地方面融资不足,加上充足的劳动力,人均收入少,不适合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由于农业活动的非标准性,使得农业雇工的监督成本很高,从管理成本这个角度来讲,就不能大规模的雇工,所以得用自己的劳动力,所以农业规模不可能很大。

土地流转难。目前土地大都集中在众多分散的农户手中,难以有效地流转。建设用地紧张。国家土地政策严格,农业企业很难取得建设用地。

2.2 从技术角度看

我国科技水平尚低,以目前的农业技术设备,实行单纯的农业规模化是不太可能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仍无法避免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甚至有可能把风险也一并“规模化”了。因此,单纯的农业规模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受到了人多地少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要切实发展适度的规模化。

3 农业产业化必须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

3.1 单纯的产业化存在的弊端

单纯的产业化将使得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乡镇企业与农业生产无法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高但自身效益却低,这就影响了农业稳定发展。

3.2 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适度规模经营是开放式中国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地规模太小,和现有技术水平、机械化使用根本不配套,农民经营收入很有限,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适度规模经营非常重要。

农业产业化中会遇到小农制分散经营等问题。无论是单纯的适度规模化还是单纯的产业化都无法走出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困境, 只有把农业适度规模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走农业产业规模之路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根本之路。

4 如何把农业产业化与适度规模化结合起来

4.1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也能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4.2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扶持政策,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

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篇2

临沭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柳编产业发展,成立县柳编产业发展机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柳编产业升级,促进全县柳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产业发展领导

2009年4月份,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并以沭政办发〔2009〕12号文件出台了《支持柳编产业发展的十三项措施》,以沭政办发〔2009〕26号出台了支持柳编种植基地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柳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大基地投入,搞好“中国柳编之都”建设

一是加强白旄、青云两个条柳种植基地建设。2009年至 2011年杞柳种植基地建设总投资达到1.64亿元,其中,白旄、青云2个杞柳种植基地灌溉区投资8000万元,灌溉拦河蓄水工程投资8400万元。共恢复改善条柳灌溉面积达到 10万多亩,大大改善了临沭杞柳基地的种植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白旄、青云基地建设区域化种植。

二是建立北大荒条柳种植基地。随着临沭柳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临沭杞柳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县政府积极与黑龙江农垦总局农垦北安分局合作。2009年临沭与农垦北安分局签署了《临沭—农垦北安分局柳条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临沭县派出3名技术员常年为北大荒柳条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2012年已在北安分局的长水河农场、锦河农场发展杞柳面积7万亩,为临沭柳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切实搞好柳编特色园区规划,加大对临沭和青云两个柳编特色园区投入。自2008年以来,规划面积2000亩的临沭特色工艺品园区,完善了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有50家柳编加工企业入园,已投资12.6亿元。为加大对园区内的招商引资,拟投资15亿元,规划和筹建“中国柳编文化城”、“中国柳编研发中心”和“中国柳制品集散中心”,搞好临沭柳编的物流建设,2013年6月拟举办“中国柳编工艺品国际博览会”和“中国柳制品艺术节”,积极宣传“中国柳编之都”。

(三)搞好品牌建设,提高柳编产业竞争力

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品牌认定,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各职能部门鼓励柳编企业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正式批准注册了“金柳”、“欧拉”、“欧拉拉”、“晴朗”、“白云”等商标品牌10多个,申请专利 160多项;已有6家柳编加工企业被批准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柳编企业为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县柳编产业集群申报省级优质产品基地,金柳、荣华、晴朗、白云等4家企业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金柳、美艺、荣华等3家企业被推荐申报为省级优质产品基地骨干龙头企业。

二是加强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临沭柳编品牌营销。县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监督,搞好标准制定,扩大产业规模,加强行业管理,打造临沭柳编的区域品牌,积极进行区域品牌申报。2009年4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2009年9月被山东农业厅确定为“山东优质杞柳加工创业基地”,2010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已正式公示临沐县“临沭柳编”为国家地理标志,2010年10份被临沂市质检局推荐申报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2011年确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2012年已申报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三是建设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加大临沭柳编宣传。为弘扬柳编文化,促进柳编文化交流与研究,县政府投资6800万元建设《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艺术馆的建设是中国柳编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弘扬柳编文化事业、挖掘柳编艺术内涵、促进柳编文化交流、引导柳编产业开发、保护柳编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

篇3

该调查于2012年开始策划实施,历经3年的问卷设计研讨。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经过了共计5次实地仿真式调查。2015年8月底完成全部调查。

克服了进入企业、获得经营数据、员工现场填报和数据回访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平均每份问卷投入的时间达到28天。

2. 2016年CEES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在2015年广东省570家企业问卷的基础上,本次调查覆盖湖北、广东两省。共收集1168家有效样本,其中湖北542家、广东622家。

(2)样本信息

有效收集调查样本2013―2015年的财务绩效、企业家精神、生产情况、管理效率、销售与出口、研发创新、质量竞争力、人力资源等维度的3年面板数据。对广东企业问卷,形成了有效的追踪样本。

2016 CEES调查的样本分布

(3)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有效覆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二维行业代码所示的27个行业,涵盖除废品加工(代码42)、设备修理(代码43)以外的全部二维行业。

经一周时间的问卷阅读、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与问题提炼,在企业经营质量、经营状况、发展模式转型、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劳动力结构变化、企业家创新精神、质量创新主动性、企业管理效率、企业成本变化以及制造业行业的“泡沫化”危机等10个维度得出了新的总体发现。

二、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共计随机抽取湖北省13个城市、20个县级区域的164家纺织服装企业,成功调查企业103家、696名员工,收集了41万余条调查数据。企业受访率为62.8%,问卷完整填报率达78.42%,抽样误差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2. 样本企业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我省被调查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停产企业有15家,占比14.56%。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0.29年。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抽样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为77.67%,外资企业占比为15.53%,国有企业占比为6.8%。

3.样本企业经营利润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盈利企业的占比为76.7%,亏损企业占比为23.3%。平均每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3505.43万元,销售额为9981.83万元,利润为671.33万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6.93%、-16.09%和15.71%。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66%;劳动生产率为13.18万元,较2014年增长了50.46%。

4.劳动力和工资状况

我省纺织服装产I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3年(初中水平)。2015年平均每家企业的就业规模为411人,较2014年下降4.63%,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占比6.69%,增长7.43%;普通管理人员占比6%,下降0.12%;技术设计人员占比3.96%,增长2.13%;一线员工占比77%,下降0.38%。劳动力月平均工资水平为3317.34元,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平均工资5277.53元,技术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367.04元,普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3005.11元,一线工人平均工资3059.08元。

5.样本企业投资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40.78%的企业有新增投资行为。固定资产净值为4020.67万元,增长1.88%。2015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34.34万元,增长14.29%;单位土地投资为21.8万元/亩,单位土地产值为344.56万元/亩。

6.样本企业创新状况

我省23.3%的纺织服装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27.18%的企业有研发支出,三年年均支出为161.1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94%。

7.样本企业进出口状况

从出口来看,我省纺织服装企业有出口行为的占25.74 %,平均出口额为16693.36万元;企业平均出口目的地为10个,2015年有新增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占比为16.67%;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占比为2.91%。

8.样本企业成本状况

从成本来看,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成本为6727.71万元,年均下降0.58%。其中:原材料支出年均4074.41万元,占比60.56%,年均上升2.99%;总工资成本支出年均1214.69万元,占比18.06%,年均上升12.16%;折旧年均426.8万元,占比6.34%,年均上升13.33%。社会保障支出432.07万元,占总工资成本的35.57%。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产业现状及分析

1.产业发展质量正在发生向好的趋势性变化

(1)相对于工业总产值和销售的平稳增加,企业利润增幅明显。

产业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更高的效益,也就是以更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一般性的研究是以利润的相对增速来反映产业的发展质量状况。调查数据表明,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4%,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08个百分点;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83%,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大致持平。另一方面,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平均增速为14.35%,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10.56个百分点,其增速分别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2.1倍和5.1倍。

(2)劳动生产率近三年稳中有升。

劳动生产率上升,是产业发生向好趋势性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2013年的人均8.47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人均13.1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6.94%。这一增长率高出湖北省制造业增长率24个百分点,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1.91倍。

(3)产品质量阶梯不断延长。

调查数据表明,驱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因之一来自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阶梯越高,代表产品质量越能满足市场需求,其质量水平也越高。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纺织服装中等价位产品生产的比重最高(达50.13%),高价位产品的比重达到28.45%,两者之和接近78.58%,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可以说,湖北纺织服装产业依靠开发新品种、开发高价位产品,已初步摆脱了低质低价的质量定位。

2.产业质量盈利型发展模式的优势开始凸显

(1)企业发展模式和效益的分化较为明显。

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人力资本和质量的投入,利润增速较少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呈现出“质量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3年平均增速为13.54%,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为7.04%,利润年均增速为33.25%。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则仍然依赖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驱动,利润增长受制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呈现出“速度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速为0.23%,销售收入和利润甚至为负增长。

(2)发展理念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两大原因。

首先,发展理念的差异是致使企业发展分化的主要因素。“速度盈利型”企业中33.33%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比例较质量盈利型企业高出近25%。

其次,人力资本质量的差异,也是导致企业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质量盈利型”企业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占比为5.42%,而速度盈利型企业的占比仅为2.5%,前者是后者的2倍还多。

(3)出口的学习效应较为显著。

相关理论表明,出口行为的学习效应能显著拉动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从对比来看,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年均利润额为726.59万元,其利润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84%;而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其年均利润额为264.73万元,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45%。

3.已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1)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根据调查数据,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分别为77.7%和15.5%,国有企业占比6.8%。较高的民营企业占比表明,该产业具有依靠市场化机制传导信息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相对较低。

(2)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链结构。

根据调查数据,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进行原材料种植的企业占比6.38%,进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制造的企业占比2.14%,进行面料加工的企业占比31.91%,进行服装成品生产的企业占比59.57%。加之我省属于我国著名的棉产区,因而构成覆盖棉花种植、纺织原料、织物织造、服装生产的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链。

(3)区域化集群优势突出。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49.51%的企业位于开发区或工业园,14.85%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在本地,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

沿江汉平原的棉花产地,我省形成了武汉女装、黄石商务男装、潜江户外运动装、仙桃无纺布、汉川制线业等纺织服装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较为突出。

4.支撑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和制度环境“双提高”

(1)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

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年增速为14.13%,比湖北全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0.6个百分点。据y算,平均每家纺织服装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046.20万元,其中49.0%用于购买国外机器设备。

(2)质量要素投入有所增加。

本次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质量要素投入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突出表现为:27.18%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支出行为;32.04%的企业参与了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1.84%的企业购买了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平均企业质量检测人员数量约为14人,近三年有9.71%的企业引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质量检测设备。

(3)主动加强员工在职培训的力度。

与正规学校教育相比,在职技能培训是着眼于提升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72.8%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高于10天的专业技能培训,93.2%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平均每家企业对入职员工培训20天。从企业的经费支出看,2015年企业用于员工教育的支出约为11.51万元,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

(4)“干中学”机制逐渐形成。

创新理论的研究表明,创新动能的发挥,除研发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创新方法的创新,“干中学”机制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本次调查发现,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不同层级人员,每周交流质量改进的次数为3.21次;基层员工每周开展质量故障讨论与改进的次数为3.0次;40.86%的员工每月都会进行与工作业务相关的非正式讨论,频率为每月4次。可以说,企业内部研发交流频繁,有效推进了创新知识生产与企业内部的创新知识扩散。

5.技能型专业人力资本的创新优势明显

(1)劳动力总量减少。

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就是低成本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调查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转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已呈现下行趋势,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也表现出了这一趋势特征。根据调查数据,该产业雇佣的劳动力总量从2013年的40449人,下降到2015年的38888人,年均下降1.61%。

(2)本地化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资源较强。

技能型专用人才,对纺织服装这一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较为稳定,平均学历为初中,低于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中专),工人的平均年龄约为49岁,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年。但是,他们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平均为11.2年,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3年。可见,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虽已呈现较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但由于在本行业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力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较强。调查还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80%以上主要来自企业周边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和闲时做工的特征较为明显。

(3)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价值不断攀升。

根据调查数据,在劳动力供给总量趋于饱和的前提下,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一般性管理人员需求趋于下降,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显著上升。

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雇佣比例在不断增长。2013年具有职业资质的一线员工占比10.77%,2014年占比11.37%,2015年占比达到12.41%,年均复合增速约为7.38%。

技能水平越高,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具体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2014年为4561.53元/月, 2015年上升到5114.37元/月,年均增长率为12.12%;具有职业证书工人的工资是4119.86元,研发设计人员工资约为4788.48元,他们分别是没有职业证书工人工资(3140.24元)的1.3倍和1.5倍。

6.企业家整体能力亟待提高

(1)60后企业家占比相对较高。

企业家的年龄作为其个体特征的一个重要变量,能反映企业家的阅历、经验积累和心智成熟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平均年龄为4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4年(高中水平);企业家的工龄平均为26年,其中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为19.37年,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达11.53年。这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一方面在该行业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也较易出现“中年创新瓶颈”。

(2)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仍需提高。

企业的研发行为、进口中间品、机器设备采用等指标,可反映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33%,比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2.12%)低0.79个百分点;采用进口中间品、国外机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企业占8.74%,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尤其是国际化程度所代表的学习能力不足,具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仅占9.82%。

(3)企业家的整体冒险精神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从事着本地化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更新周期相对较长,2013―2015年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29.13%,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

7.创新意识和投入不足成为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1)发展仍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

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分别有28.70%、15.85%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妨碍企业经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两者占比超过44.5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仅有4.23%的企业认为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因素。这说明现阶段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仍较为关注外部市场需求状况,相当数量企业的发展模式仍较为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而对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2)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仍在底部徘徊。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8.82%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3.2%;企I的平均研发设计人员约有4人,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6.3%;有27.4%的企业有研发支出,近三年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支出为161.14万元,是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924.12万元)的17.4%;23.3%的企业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

(3)产品更新周期较为缓慢。

创新的结果,可从产品的更新升级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来反映。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短,2015年企业新产品更新周期平均为9.1个月,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两个月。虽然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有一部分企业进行的是面料加工,面料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长,但是这一更新周期仍然偏低。此外,63.11%的企业检测设备的第一大产地在国内,国外检测设备的使用比例仍然偏小。

8.纺织服装产业仍受制于传统的发展模式

(1)企业规模偏小且偏重于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

其一,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规模平均为411人,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具体来看:中小规模企业占比97.08%,大企业占比仅为2.92%。

其二,偏重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加工贸易型企业占比42.86%。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超过50%的出口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同时,产品销售到外省的比例较高,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外省为产品主要销售区域的企业占比则高达58.42%,后者为前者的3.6倍。

(2)品牌塑造意识和服务能力较弱。

从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数量看,仅有32.04%的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且企业拥有品牌的数量平均约为1.53个,自主打造的品牌数量约为1.29个,在调查的103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收购国内外品牌。从企业的服务能力来看,仅有45.63%的企业有售后服务,每家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平均约为5人,近三年每年售后服务支出约为18.13万元。15.53%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数据库,对顾客数据分析的频率为3.19次/周; 8.74%企业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以上数据均明显低于全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设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本地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工业园区等组建转化基地,支持开展成果转化、中试试制、产业化推广等活动。另一方面,应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试验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活动。

(4)构建“湖北纺织服装人体设计大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

建议由湖北省纤检局牵头,建立全省人体体型基础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向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免费开放。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该产业的企业加大定制化服装的生产,对这一人体体型数据库公共平台的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

4.以政策改革激发产业创新的内生性投资

(1)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力度。

拓展企业创新融资渠道,通过担保补贴、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组合拳”方式助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产业的研发强度切实提高。

(2)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投资。

按照《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的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智能化技改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在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特别加大对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顺应制造I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鼓励现代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相融合,通过服务化投资增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全要素增长能力。

(3)加大打造湖北服装的“国民品牌”,依托大数据助推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跃升。

第一,选择我省发展潜力较好的纺织服装重点企业,引导其重点打造“国民服装”,即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打造拥有强大市场竞争优势、高质量、高性价比,并能够为广大消费者居民所广泛购买的服装。

第二,围绕“国民服装”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链。通过湖北服装文化节等一系列软文化的品牌工程建设,彰显湖北服装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魅力与文化魅力。

第三,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导向来进行产品生产。以产品生产的大数据来满足质量,以质量的大数据来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商业模式。

5.尽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

(1)全面推行企业质量战略。

组织企业进行质量创新战略的专题培训,使其具备系统的质量创新能力。使企业家加快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为企业家的质量创新提供一定的方法与路径,如质量需求挖掘、质量政策识别、标准能力、质量信用、质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形成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2)全面推进以团体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创新体系。

团体标准是企业或企业联盟自主制定、自主使用的高于国家规定最低安全标准的一类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团体标准。构建服务这些纺织服装行业及细分领域的团体标准,掌握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标准话语权,提升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实力,发挥团体标准对企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引领作用。

(3)加快面向消费者的比较试验服务。

商品比较试验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该组织主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质量比较信息,同时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类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建议我省可参照德国的TEST(《检测》)、美国的消费者报告等成熟模式,率先引入比较试验组织。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检测优势,率先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服装比较试验”服务机构,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号传递机制。

6.健全“干中学”机制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

(1)发展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竞争性社会组织。

一方面,政府应从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社会组织中退出,鼓励企业家成立商会、企业家协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企业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发地组织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企业家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同时要建立社会组织的退出机制,对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会组织,应通过一定程序让其退出。

(2)建立“湖北纺织服装创新电子化集市平台”。

篇4

一、我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开辟特色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我市在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的基础之上,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一体化样板基地”、“紧密型生产基地”、“松散型生产基地”、“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二)注重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富农工程。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者紧密结合,围绕我市苹果、葡萄、畜牧、水产养殖四大特色领域的发展,组织一批拥有技术的人员深入到种植一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建设中,或以个人创新、技术承包的形式参与到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中,全面促进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进而提升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三)推广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农业特色园区。烟台苹果是山东干名优特产之一,其以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渔业养殖捕捞方面,因引进大菱鲆等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环渤海湾地区大菱鲆养殖产业化的发展;肉鸡标准化养殖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集养殖、种植、生物能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使蓬莱市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和全国三大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之一,辐射带动了全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升级换代及高端葡萄酒品质的提升。

二、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经济在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龙头企业规模、品牌建设、监督监管、产业规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上、下游的走向;而在农业中,龙头企业的发展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向影响着农户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市农产品行业中,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多数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但当前我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均无法对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任何作用。

三、我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三农”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格局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契机,捋清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强服务监管,大力推动我市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创收。

篇5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24-02

蚕桑产业是霍山县农业产业化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桑园逾3 333.33 hm2,1家蚕种场,2家缫丝企业,是全省蚕桑重点县之一。目前,霍山县户均桑园2 200 hm2,户均养蚕不足2盒,养蚕户年均养蚕收入逾5 800元;年养蚕10盒以上的大户436户,占蚕农户数比3%;养蚕大户桑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5.1%,2 hm2及以上规模桑园占62.5%。随着霍山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蚕桑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往日的比较优势被削弱,产业发展遇到新难题。霍山县积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培育专业大户,推广适度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农收益,稳定了蚕桑生产,并初见成效。

1 霍山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做法

1.1 调查研究,明确思路,推广规模化生产

通过调查比较,大户规模化养蚕较小户零散养蚕有四大优势:一是生产效率高。小户零散养蚕盒种用工量15 d,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盒种用工量10 d,降低33%。二是户均养蚕收入高。户均1 333.33~2 000.00 m2桑园的蚕农年养蚕收入不到1万元,而1.33 hm2桑园规模化生产,年养蚕收入可达11.2万元。三是单位面积效益高。小户零散养蚕只能养30盒/hm2,收益5.1万元/hm2,而大户规模化养蚕能养49.5盒/hm2,收益达8.4万元/hm2,增加了65%。四是蚕茧质量优。小户零散养蚕管理粗放,蚕茧质量较低,而大户规模化养蚕精心管理,蚕茧质量好,价格也高出1~2元/kg。因此,霍山县在2008年就明确提出了实施“1631”工程的发展思路(即打造1条省道“318”线百里蚕桑高效产业带,培育6个重点产茧乡镇、30个主产村、1 000个养蚕大户),把推广蚕桑规模化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1.2 引导示范,培育大户,推动规模化发展

一是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引导懂技术、善经营的蚕农承包弃管、弃养桑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大户倾斜,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指导大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实行反租倒包。龙头企业整体租赁农户集中连片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改造治理,再以较低的租赁费反租给养蚕大户。不仅实现了土地的优化配置,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三是开展“3个培养”。即:在千家万户中培养优质茧户,在优质茧户中培养养蚕大户,在养蚕大户中培养示范户。现已培育年养蚕10盒蚕种以上的大户430余户,他们已成为通过规模化栽桑养蚕发家致富的示范户。如钱家店龙华桑园某反租倒包户承包桑园2.6 hm2,2012年养蚕128张,产茧5 760 kg,单价达到38.8元/kg,售茧收入逾22万元。

1.3 增加投入,夯实基地,加快规模化发展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将国家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涉农项目资金用于蚕桑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争取龙头企业和蚕农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地建设。全面落实新辟、低改桑园分别按3 000元/hm2、1 500元/hm2、使用优良蚕品种的给予15元/张补助政策;对大户和优质茧户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品和蚕用物资;对新建省力化养蚕大棚、使用方格簇营茧、规模化养蚕的养蚕大户给予补贴,年均投入资金逾400万元。各类补贴足额及时到位,有效规避了蚕农养蚕的风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1.4 多措并举,解决用工,保障规模化发展

针对养蚕大户用工紧张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指导农户分批饲养,避开用工高峰。分批催青、分批发放蚕种,大大提高了蚕室蚕具的利用率,减轻了短期内用工紧缺的困难。二是大力推广省力化,减轻用工强度。推广桑树伐条机、切桑机等省力化机械,以及小蚕共育、蚕台育和自动上簇等省力化饲养技术,解决用工成本高的问题。省力化养蚕盒种用工比传统用工平均减少5个用工,节约用工成本400元。三是鼓励多元化发展,把临时雇工变成长年雇工。积极探索“桑枝食用菌”、“桑园栽培花卉苗木”、“桑禽”、“桑畜”等套种套养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养蚕期间用工难的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霍山县在推广规模化蚕桑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生产方式落后。二是产业投入较少,融资机制不活,制约规模化发展。三是产业链较短,综合利用率偏低,农户收益没有得到最大化。四是临时用工数量较大,时间短,用工难的困扰仍然存在。

3 对策

规模化生产是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是促进蚕桑产业增效和蚕农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现针对发展蚕桑规模化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科学规划,创造规模化发展的自然环境

当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对蚕桑生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蚕桑生产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标准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科学制定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划分禁养区、可养区和宜养区,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1]。在宜养区域大力发展标准化养蚕区,推进规模化生产。

3.2 创新理念,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新模式

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原则,积极引导并逐渐向宜养区转移,实行种养结合,把规模化生产同套养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沼气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剩桑残叶养猪、喂鸡,蚕沙、粪便生产沼气,残渣肥田,逐步形成“养蚕—养猪(鸡)—沼气—肥田—养蚕”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增加蚕农的收入[2]。

3.3 打造品牌,激发规模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完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推广新技术,促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在保证和提高蚕茧质量的同时,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品牌认证,使其成为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鼓励和支持生产加工企业创品牌、树品牌[3]。争取打造出像江台星云牌干茧、富安牌桑蚕丝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名特优产品。使广大蚕农收入能够稳中有增,常年有事干、四季有钱赚,保持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3.4 加大扶持,优化规模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建立涉农项目投入倾斜机制。集中打捆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农村沼气、水土保持、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项目,支持蚕桑规模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搭建农业投融资平台,把大户规模化养蚕纳入信贷担保范围,为种养大户提供融资担保[4]。积极推进涉农保险,把规模化养蚕大户纳入保险范围。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蚕桑专业合作社(或大户)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养蚕风险防范基金,提高蚕桑产业抗风险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陈从明,王保.浅谈金寨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13(2):46-48.

篇6

畜禽良种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整个畜牧业的产业效益。良种是基础,没有良种,就难以有高产性能,就不能生产出优质的畜产品。在扩展养殖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家畜品种的质量,大力推进良种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区、乡家畜改良网络和服务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坚持“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推广冷配技术,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良种的需求,提高良种覆盖率。按照全区发展奶牛、肉牛、肉羊产业规划布局,在奶牛、肉牛、肉羊养殖集中的村屯建立规范的配种站(点),强化牛冷冻管理,开展选种选配,奶牛改良主推品种为荷斯坦,肉牛改良主推品种为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良品种,羊的改良主要以肉羊生产为主,主推品种为小尾寒羊、萨福克、乌珠穆沁、夏洛莱、杜伯羊,与本地羊杂交改良,提高产肉性能。

2.实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标准化生产

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理念,提升养殖规模化程度,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形成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发展格局,要把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促进分散养殖、家庭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的逐步转变,进一步巩固奶牛养殖基地建设,使全区奶牛产业继续向高标准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标准化奶站的条件和基础,引导养殖农户组建功能完善的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奶站建设奶牛养殖园,集中散养奶牛入园生产,以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建设为载体,推进畜牧业规模经营。

3.培育龙头企业,重视产业组织化建设

龙头企业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先决条件,要把引进、培育和壮大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面大的加工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鼓励现有龙头企业改造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订单生产等方式,参与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农户紧密连接、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使广大养殖者更多地分享产业化带来的经营成果。积极培育和发展畜牧业协会和经纪人,发挥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协调组织好规模养殖场大宗饲料的供给,降低养殖成本,大力为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市场信息、产品营销、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4.加大科技推广工作力度,提高养殖科技含量

篇7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文化产业实现了大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产业风险,如何构建有效的规避模式,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是每一个文化产业所要思考的重点内容。

二、文化产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文化产业之间的资本运作变得频繁。总体看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无论是产业创新力的发挥还是进步的空间仍然比较狭小,导致我国的文化产业无法实现预期效益。首先,文化与旅游以及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显著。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我国文化产业的行业界限日益模糊,甚至已经出现行业融合的趋势。最后,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到大调整时期。为了避免因企业弱小而被并购,企业自身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规避策略,拓宽自身的产品市场。只有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企业危机,在跟随时代步伐的基础上,真正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

三、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分类

(一)可持续性风险

一般的,可持续性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进程或者时间跨度中出现的违背文化产业发展与规划的概率。较快的生活节奏使得文化产业被限制在较小市场范畴内,无法满足创意要求,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资源风险

经济资源风险是指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经济资源与项目要求不适应的概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项目制定者总是夸大项目优势,提高经济资源要求,严重违背相关政策,为产业发展增加了风险因素。

(三)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限制而出现的文化建设规划不当的概率。如果文化产业政策还未进行规范系统的落实执行,就对文化项目的发展影响很大。

(四)综合风险

综合风险是指与文化发展环境不相适应而产生的风险概率,一旦在文化产业执行过程中发生失误,将会使产业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社会损失。

四、以华谊公司为例探讨当前文化产业风险规避模式

(一)文化产业风险分担模式与运行

风险分担主要是通过合同条款以及结构进行定义,在风险发生时,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的责任分配,分别履行各自义务,共同抵御风险,实现既发风险的现实分担。现阶段,华谊兄弟为避免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热潮,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积极引入文化产业风险分担战略。以电影销售为例,华谊兄弟依赖于“院线+电影院”的销售渠道,由于任务分配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以及风险发生后华谊兄弟所承担的经济损失;华谊兄弟一般会与院线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这样有利于项目各方责任权利的合理分担,加强参与者在项目生命命期内理性与谨慎行为的发生;目前,影片放映由院线公司全权负责,在票房取得收益后,会按照4∶1∶5的比例依次分发给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和影院,实现项目参与者互利共赢的既定目标。

(二)文化产业风险控制模式与运行

文化产业风险控制模式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保留、损失控制三方面的内容。首先,风险回避是指投资主体因无力承担风险或者在承担风险后无法得到足够补偿而选择主动放弃风险行为,其实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理方法,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其次,风险保留是指在可能的风险损失发生前,企业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及时弥补资金漏洞。最后,损失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制定计划,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发生概率以及减少实际损失的策略。华谊兄弟为减少投资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会选择损失控制策略。在电视剧销售时主要采取“预先销售为主,后期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避免因市场不利因素影响成本回收。在电视剧摄制阶段,华谊兄弟将版权提前销售给电视台,在风险发生前做好成本回收准备,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文化产业风险转嫁模式与运行

文化产业风险转嫁是指在文化企业以保险类风险转嫁策略为主要手段,事前承担一定额度的转嫁成本,成功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获得一定补偿,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模式。保险性质多体现于将个人危险转嫁给保险人,以赔偿资本的不确定性损失,而保险人之所以接受企业所转嫁来的风险,多是借助均摊风险、聚集保费等技术手段实现自身利益的提升。为避免发生风险带来经济损失,华谊兄弟多会为企业项目安排保险行为,通过事前做好预防措施,以避免因意外风险所造成的巨额损失。

五、结语

总之,风险规避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综合考量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面,采取适合企业发展经营的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8

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000651)空调总营收为468.22亿元、同比增长9.33%,毛利率为29.15%。美的电器(000527)空调总营收达352.62亿元、同比增长13.83%,毛利率为23.44%。青岛海尔(600690)空调总营收为99.7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率达28.34%。志高控股(00449)总营收为54.36亿元、同比增长0.2%,毛利率达14.6%。海信科龙(000921)空调总营收为50.56亿元、同比增长34.6%,毛利率达21.36%。春兰股份(600854)空调总营收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17.6%,毛利率为17.6%。

单从营收增速看来,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四家企业中,美的空调基于自身的“转型升级”战略调整取得了高于其它三家的增长速度,但四家整体增速较过去几年相比,已出现明显的回落放缓。其中志高空调的国内市场甚至还出现了下滑,表明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正面临新的破局。

海信科龙、春兰股份两家企业的增速高于上述四家企业,一方面是基于自身整体规模基数不大,还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自身在经营策略、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调整,再借助政策外力实现协同发力,找到了与此前相比更快的发展通道。

以格力电器为例,其2010年、2011年、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2.62%、37.35%、19.87%。今年上半年9.33%的增速,显然是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增长创下的新低。再结合当期格力电器销售费用支出同比增长39.43%,销售费用增长是营收增长近4倍,这反映出格力电器上半年的增长,主要依靠积极主动的营销手段在推动,自身的内生性增长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透过格力电器以及美的电器、青岛海尔、志高控股等主要空调上市公司的2013年半年报也不难看出,空调产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已经触碰到产业增长“天花板”。未来5年发展周期内,市场增速将回归个位数时代的低增长,甚至是微增长。特别是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领军企业,在行业整体规模碰到天花板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将很难再取得两位数的增长。

篇9

刘树萍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电信业在发展中要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各方的力量,从市场服务、业务发展、网络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完善现代电信服务体系。

电信业需要按照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的要求,建设好信息化的网络基础,同时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积极服务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开发丰富多彩、价格合理的各类业务与应用,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电信发展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电信行业面临从原来的网络服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不断转变,这种转变是外界大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要持续发展的主观必须。

要实现这一转变,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要转变观念,转变行业发展的思路,要开拓创新,要树立信息服务大行业的意识。要在发展中创新,要依靠创新求发展。

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技术业务创新的主体,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地加强自我创新,加强与其他行业之间、与产业链其他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不断创新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建立良好的信息服务产业链。

第三,专业化服务作为提升行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电信运营业已达到很大的发展规模,电信服务已融入经与经济社会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电信运营而言,一方面要加强电信行业对其他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对电信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其他行业对电信运营,尤其是产业链其他环节对运营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优势,通过专业化的相互服务、相互支撑,减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把电信服务做实、做专、做精。这也是电信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多年以来,中国电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今年2月底,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3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刘树萍表示,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用户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首位的同时,我国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上网用户总规模在今年2月底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宽带已成为互联网上网的主要方式,宽带上网用户占上网用户总数的比例已接近80%。电信服务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27.5部/百人、43部/百人和16.8%。电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8年超过20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篇10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猪产业已经开始向着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也逐渐呈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现代管理水平高、社会诚信度好的养猪企业。由于养殖理念和技术的落后,在这些发展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着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简单、核算流程不清晰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进行准确科学的规模化养猪成本的核算,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内容。这是本文具体需要谈论的问题。

1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的特性

相较于一般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化的生产,养猪行业具有连续性、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养猪场的成本核算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性,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养猪产业属于连续性的产业,需要周期性的耗费“料、药、工、费”,直到生猪长大被销售获得收益[1],因此在养猪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无法应用产品标准来进行生猪的生产费用;二养猪产业的盈亏常与成本相左,另外还要考虑随时在变化的市场需求,所以在规模化养猪产业的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对成本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养猪行业成本控制比利润计算显得更加的重要;三生猪的生产受到品种、饲料、管理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疫病的防御和检测的质量极大的决定着生猪的存活率,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对于规模化养猪场的成本核算就必须计算那些以及死亡或者淘汰的生猪,从而形成生猪成本核算的特殊性:废品也要摊成本。四随着规模养猪产业的发展,信息共享化要求财务管理也要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所以做好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对于提升养猪行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非常重要。规模化养猪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那么成本核算也将会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养猪企业的会计对于养猪产业的核算只注重利润,而不注重对成本的核算,就四川地区来说,虽说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对成本控制不到位。

2规模化养猪成本核算的工作内容

规模化猪场成本的核算对养猪产业的利润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包含的内容具体如下

2.1做好基础工作

在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的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做好猪群分群的均衡生产和全进全出的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做好最基础的物品领用和费用开支,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统计工作,要做到生产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有效对接,建立猪场所需物品和材料的记录和盘点制度。

2.2确定猪场成本对象

猪场生产成本的核算实行分群栋批核算,就是将整个猪群按照不同的猪龄划分为不同的猪群分车间分栋舍分批次来记录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具体包括公猪、配怀母猪、哺乳母猪、仔猪、保育猪、肥育猪等[2]。只有将猪场中所包含的猪群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分类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成本核算,从而更好的促进对猪场的成本进行控制,提升猪场的运营效益。

2.3明确猪场费用分类

猪场作为一个运营机构,需要涉及到多种方面的费用开支,所以进行规模化的猪场成本核算之前,首先要明确猪场费用的分类,从费用的经济性质、经济用途、期间费用来进行分类,充分明白各类费用所包含的内容。比如从经济性质来说,猪场的费用包括办公费、通讯费、饲料费、物品费、人工费、劳保费、排污费等等,从经济费用来说又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3]。生产成本主要是包括养猪所需要的饲料、人工、药品、制造费用等费用。期间费用就是和养猪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属于某一时期内耗用的费用进行汇总和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和归属期间,但不能确定它们应归属的成本对象,比如猪场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等,猪场期间费用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就是说规模化猪场的成本核算不应该只盯着养猪生产直接的成本,而是应该从前期成本、人工开支、猪场管理和财务费用等各个方面的费用开支进行计算,全面进行猪场的成本控制。

2.4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原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猪场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管理人员做好基础工作,明确猪场成本的核算对象,明确猪场的费用分类,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规模化猪场成本的核算凭证、明确猪场成本核算的原理及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化猪场的生产优势,从成本核算上做好规模化猪场的财务管理工作。

作者:曾令毅 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农业和畜牧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