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1: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学的审美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92-02
作者简介:李舒格(1992―),女,河北保定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美学。
在数字阅读日常化的今天,网络文学已形成较大的阅读市场,正在创造新的文学美学,并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网络文学 “出身”、业态等特殊性,其审美特征中暴露出的价值偏离已引起业界关注,若不能做相应调适,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文学发展迅猛
数字阅读从台式电脑到移动客户端,正在成为民众的阅读习惯。2013年全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2012年上升9.8%,网络文学活跃用户已达4.3亿人,注册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1] 从单纯售卖文字版权,到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网络文学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大有高速发展之势。
(二)文学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
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是一种交织着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公益与功利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文学通常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但却无法超越现实而升入纯审美的境界,时常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社会属性。现实中“生活审美”和“文学审美”存在较大差异,“生活审美”对新时期文学审美主导范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使网络文学感染了浓厚的消费主义气息。显然,在这种所谓的个性化审美背后,隐藏着典型的物欲诉求和价值偏离,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标准可概括为:第一,作品观点是否符合法律、伦理道德规范,是否传播“正能量”;第二,“艺术源于生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第三,作品思想是否深刻,深度挖掘人类情感和社会发展;第四,作品形式是否优美,包括思维逻辑的清晰严谨、语句的精彩流畅、声韵的节奏美等。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社会意图掩藏或渗透在审美意境中,并赋予审美意境以多重读解和诠释,能够带给人“悦耳悦目”的,进而达到“悦心悦意”乃至“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这才是文学审美真正的价值诉求。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为真实、通俗、动态、趣味,同时也掩藏、交织着与文学审美标准不符的价值偏离。
(一)自由化的真实审美
网络文学在创作伊始并不带功利性,其匿名创作的形式不仅满足保护隐私的需要,也给予人们自由言说真实想法的平台。另外,受众在阅读中也可以发表真实的评价,读者真实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者对作品不断完善、创新,提升了作品的真实美。
(二)平民化的通俗审美
网络文学作者多来自平民阶层,因非文学专业、社会阅历浅、写作经验少的局限,创作题材主要为社会百态、伦理情感等,使得网络文学真正成为大众文学,进而吸引更多读者,为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文学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常文字轻浮浅薄,缺乏历史厚重感,有学者认为“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体文风的变化,书写越容易,文字也会越来越‘水’”。[2] 真正能赢得读者青睐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则鲜见。
(三)互动化的动态审美
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交互跟帖、在线阅读与即时感受等动态模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作者在线解说,读者随时参与,甚至同作者一起创作,这种双向、交互式的审美特征实现了新的自由平等。
然而,这样的互动模式常是文学网站为了提高作品数量、网站流量、增加商业价值的一种手段,造成网络文学审美价值日益低下,可谓是“快时代”与“浅文化”的写照。
(四)娱乐化的趣味审美
网络文学往往追求的是瞬间愉悦、,大众娱乐性是其迅速繁荣的原因之一。网络用娱乐化的情节和语言宣泄社会竞争压力、自嘲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出网络文学的趣味审美。然而,在当今 “娱乐至死”的时代,过度娱乐则会过犹不及,一味哗众取宠、标新立异、颠倒是非,甚至恶搞经典、篡改成语诗词等做法在网络文学中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更会给青少年成长和其价值观形成带来“负能量”。
三、网络文学的价值调适
网络文学似一株幼树,在快速生长中会出现养分不足、斜生、徒长等现象。网络文学应强化文化消费的精神性,挖掘文学的美学内涵,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一)创作主体应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创作主体是否以审美态度对待创作对象、以创造审美价值为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创作主体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
1.坚持“真善美”导向。用心感悟生活,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品奉献给读者,以自己的美学理想带动美流的形成,并影响市场和社会。
2.传统文学转型介入,创造出更多坚守文学理想、具有时代文学美感的网络文学作品。
(二)读者应培养正向阅读情趣
网络文学读者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因此,着力提升读者的文化品位,培养注重审美追求的消费主体,使品鉴文化精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坚守教育阵地。将网络文学作品鉴赏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开展美文欣赏、五四诗会、名家讲座等活动,使青少年擦亮眼睛,加强文学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此,教育部门、网络文学网站、学校、社会都肩负责任,且大有可为。
2.提高审美鉴赏力。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保障体系,将优秀文学作品延伸至互联网,聘请文学评论专家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更新书评,让读者与专家互动交流,提高群众审美鉴赏能力,形成自觉追求精神性享受的消费习惯和文化消费市场。
(三)网络文学应营造健康环境
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提出,“要把数字出版打造成新闻出版业的生力军,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轨道上来。” [3] 数字出版因具有主体多元、产品多样、产业链长等特点,使监管工作面临新挑战。
1.营造网络建设良好氛围,使网络作家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时代美学”特点的佳作。
2.强化网站和网络作家监管,加强网络文学网站编辑队伍建设,把好“出版关”。
总之,我们只有弘扬时代主旋律,坚守“真善美”的文学审美原则,适时调适审美偏离,提升审美价值,网络文学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引领性是指由大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对社会在经济、精神、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使命;从大学本身来看,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大学最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人文精神。因此,引领性是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大学办校的理念宗旨。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性理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道德感强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大众审美文化本身很难自主、自觉地形精神的机制,所以就特别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这种引领更重要的是入乎其中,激活、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意义。当一批批具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新的审美文化理论融进社会的时候,自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的经济、人文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2002(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长文字语言知识,开启智力,更在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育德导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审美教育的角度讲,语文教学可称为是任重而道远。当前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技能培训为主,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做法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的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提高中等职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在教授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能力,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里通过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对美的感知力
审美感知就是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它是审美活动的先导。学生的感觉是学生感官对作品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种心理基础。如果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感觉迟钝,就无法完成对美的感知。知觉是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在教授学生审美教育时,必须充分的引导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去体会作品创设的意境,才能感知到美的存在。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品时,只有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全方位去感受“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脚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枣子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枣子红完”,才能感受到作者创作出的《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意境。
在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才能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发现品味作品塑造的“美”,进而唤起各种感官表象综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感感知,进入到意境氛围之中,感受意境中存在的美。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在学习作品时才有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情感需要,丰富审美经验。进入到新的审美认知过程后,会继续进行丰富、积累美的认知。
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一定通过单一的课堂品评作品来进行,可通过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用双眼和心灵体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发现、感受、品味真实的美,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提高。
2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丰富美的情感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审美主体(学生)和对象(作品)之间某种关联,主体(学生)对客观对象(作品的美)的一定主观态度的反映。也是学生在学习作品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是心灵态度、情感的体验。审美情感始终是与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相结合的。学生在学习作品时,从作品塑造的意境中,可以获得喜欢、悲哀、愤怒、恐惧、忧郁等情感感受,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自身情感。例如,阅读《荷塘月色》可以感受到 “颇不宁静”的复杂心情;阅读普希金的《致大海》体味到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之情;阅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感悟到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阅读《荷花淀》可以品味身系国家的崇高精神等。通过学习作品不断地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的不断发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作品的美,体验着人生不同阶段美的价值,不断改造世界观。让学生思考生活道路如何选择?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在?如何善待生命等等人生的问题,使学生情感向细腻、向深处发展,思想境界向高处延伸,逐步达到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3 引领学生构建审美意象,培养审美想象力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表象由于主体感情的参与使审美想象进一步活跃,创造出新的形象。也就是表象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互相交融在人的心理形成的形象。
审美意象是建立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的。学生塑造美有了感知、吸收、积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品味、感悟,最后通过丰富的想象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意象,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感知人物性格美、环境美、人文风貌美。高尔基说过:“只有当读者像亲眼看到文学家向他表明一切,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积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时,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例如,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中“雅舍”虽以“雅”为名,实属一栋典型的“陋室”,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大幅度的描写。对自然风光之“雅”的描写:“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红盘乍涌”、“清光四射”,那“归房就寝,月光仍旧逼近窗来”,而在“细雨蒙蒙之际”,“推窗展望”,“俨然米芾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又如对陈设布置的“雅”介绍,虽然陈设俭朴,但“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陈设又有“疏落参差之致”,“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再如屋主人思想情趣的“雅”描写:“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客里似家家似寄”。通过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经验,品味出月夜的幽绝,陈设的不俗,写作的自由,交友的真诚。表达出作者对生活无奈的自我调侃,也表现了作者开朗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获得了艺术美的享受,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审美能力。
在散文和诗歌的作品中,常以一粒沙、一朵浪花、一棵树、一只鸟做为刺激想象的触发物,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就要求老师用作品直接描绘的形象作为诱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作者去流连万象。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落一叶而知天下秋,由一枝红叶而见满园春色,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例如,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描写北方二月春天的景象,远远望去,这就是春,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春来了。这种似春又无春的情景,若离开了想象和联想学生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歌的真谛,也就无法获得美感的无穷趣味。
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认知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的,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是学生根据作品中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塑造形象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感知作品塑造的美的意境,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
4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的美的创造力
“再创造”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对作品的欣赏,绝不是单纯地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主观的能动性的认识活动,是被动的主动,制约中的能动。学生凭借着日常的积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成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从而分清美丑、荣辱、高贵卑下。只有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强烈的渴求,进而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学底子薄、求知欲望差,视写作为一件苦差事,不加强审美教育是写出与学历相对应的作品来的。根据这种现象,更应该加强审美教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作品,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从“再创造”、“再评价” 艺术美的欣赏,发展到主动、能动性的参加文学写作活动。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源于作家对生活进行反复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时,被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强烈吸引,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或冲动而进行创作的过程。冯骥才感动于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才创作了《珍珠鸟》;莫怀戚源于全家三辈四口人一次真实的“散步”,感悟到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有了《散步》一文;朱自清因为看到父亲的来信,才有了《背影》的问世。
由此可见,把写作认为是难事,关键是在写作中缺少创作过程的“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把握作品的脉络,找到作者创作的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受到启发。以所讲解的作品为例,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人上的闪光点,激起创作美的强烈愿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这份责任,利用好教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个体审美体验,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积累对美的感悟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自身的素质。学生通过一些对美的感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营造和谐的、幸福的、美好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急用先学,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笔者仅就教学法中诸如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美术技能、技法与美术学知识、审美文化的选择,美术教学原则的重新认识和调整,美术教学中心的偏移等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摆脱美术教育的“三个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论构成
在把握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关系时,若依照传统的教学法理论观念,则一般都是站在教者立场和授方本位上阐述和思考问题。美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美术课的教材与内容、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美术课的授课与考核、美术课的评价与标准体系等,无不是着眼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教学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学方法论几乎成为教法经验谈。在这样的教学法思想作用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一般都停留在对传统教材的分析理解、对传统教法的拼装套用、对教学构成的分解组合、对技法因素的熟练运用等层面,也就是说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来展开;相应的美术教学法也是以此为本位,为理论诉求对象,形成了传统的经验型美术教学方法论框架。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无视学生的存在,势必造成教育价值取向的偏颇,这是美术教育的非审美性趋向,是教学法理论导向的误区。当今人们常说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认为教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知识、技能的“转化”,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促进这种转化的理论技巧就是“教学法”。而设计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学生,正视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在美术教学法理论阐述中,学生是主角、是决定性因素。如何调度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重心,这应该是教学法研究的任务。这种“学生主体”观与经验型美术教学思想有根本性的差异。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教学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主体意识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①,教学中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独立性、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等诸多层面。研究教学主体,我们还必须看到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特点。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学要照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美术教学中我们还须看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表现在感知、思维、想象、创造、兴趣、情感、美术表现力诸方面的显著差别。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在美术教学矛盾组合中应该以谁为中心的问题,根据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得出自己的判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世界各国美术教育中风行的“儿童中心论”认为:美术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个性、智力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材料供应者和鼓励者。甚至还认为:“教”会伤害儿童创造力或将成人标准强加于儿童,认为绝不可以“品评”和“等第”或以成人之见去评价儿童的表现结果……不难看出,这样的认识过分强调了少年儿童的创造性和学生的自我表现,压制和瓦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果是从总体上削弱和否定了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显然,完全的儿童中心论的教学定位和教学法思考是难以操作的,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70年代,国外教育者们开始正视这一理论偏颇,逐渐接纳优秀教育理论,看重课程结构,肯定和重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他们将强调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儿童中心论”美术教育思想与“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DBAE)(注:DBAE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缩写,国际美术教育界的代表人物w.迪文·古力(w.Dwaine.Greer)和E.w.艾斯纳(Elliot.W.eisnev)提出“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趋于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逻辑与学科知识逻辑已被视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②
总之,应该明确:美术教学就是以美术课程为中介的教师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彼此依存、相辅相成,“中心”的偏移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将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应该体现审美教育特征
现有的美术教学原则含糊不清,指向不明,没有体现学科的特征。国家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的手段,途径主要是艺术教育”。③有不少学者已经充分论证,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德育、智育或者其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育能不能保持其审美教育本质特征,这不仅要处理好美术学和审美文化与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是否把握艺术审美规律。“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特别需要有具体的教学原则作指导。”④
曾有教育工作者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制订过一些教学原则。如:《普通中小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作者认为: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遵循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和以点带面的原则;《中学美术教学法》的作者也提出: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眼脑手协调并用的原则、创造性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等。“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⑤我理解:教学原则反映教学规律,用来指导某一学科教学实际工作的教学原则,首先必须符合该学科既定的教学目的,其次它必须反映该学科教学过程规律。那些既不符合学科具体的教学目的,又不能充分反映具体教学过程规律的提法,是不宜被称为该学科的教学原则的。
前面所列举的教学原则摘自当前我们用于培养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比照以上观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提法并没有突出学科特点,不能反映教学要求,不能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其中虽然有指向美术教学的,但基本上没有抓住学科本质特点和体现内在的教学需求。而大多数美术教学原则,实际上只是各个学科教学都必需遵循的教学基本原则。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基本原则直接地当成了美术教学原则,实际上是抹煞了以审美教育为根本追求的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事实上,统率各学科的教学基本原则是不能取代或等同于某一学科特有的教学原则的。
那么,怎样的教学原则才能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呢?学术界有人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学者郭声健博士提出了“艺术融合原则、艺术参与原则和艺术愉悦原则”,并对相关的启动程序和规则展开了较为详实的论述,颇有说服力。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中小学美术教材将会陆续出台,面对新的教学局面,到底应该如何论证和建树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我想这应是美术教学法今后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美术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混淆,造成教学指导思想的混乱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法阐述中时常混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定义,二者转换混用。如:“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德、智、体、美、劳五方虽有各自的特定的任务,……它们从各个方面共同保证着教育目标的实现。”⑥不难看出,这是同样性质的阐述,上述“教育目标”的意思等同于“教育目的”,如果说这种转换也许有修辞方面的原因或者是由于疏忽所致的话,那么,在传统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教学目的、单元教学目的、课时教学目的”安排,不能不说是理论认识上的欠缺。目的、目标不分,暴露了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又譬如:有学者一方面认为“中学学校美术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但同时又认为“教学目的,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目的……”⑦在这里“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成为同义或近义词,产生了混用的效果。
在教育学理论中曾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过界定,“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总的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或共同质量标准,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⑧
为避免因概念混淆而导致教育、教学的偏差,目前国外教育界也有人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努力将“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区分。在英语中,教育目的(Educational Aims)含有“方向”的意味,表现普遍的、总体的和终极的价值,具有相对宏观的指导意义;教育目标(EducationalGoals)或(Educational Objectives)含有“里程”的意义,表现个别的、阶段的、具体的价值,只指导具体的、特定的教学活动,前者规定了后者的性质和任务,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化。。因此,学术界认为: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时展的要求,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是相对稳定的时代要求;而教学目标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设置的教学策略,是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动的。在教学设计时,教育目的的表述,必须具体化为教学目标──一个系统的、可操作的、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应包含要求达成的具体内容的明确规格;能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
在传统教学法中,编写教案采用的是“目的”教学,“目的”教学侧重于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表达的是教师与教育学愿望相统一的、作用于学生心理变化的授课要求。在这里教学目的只是对复杂的教学活动作出笼统的、模糊的、原则性的规定,这显然是非常不充分的,同时,教学结果也是不易测量和评价的。课堂效果因没有具体的目标规格作界定标准,使得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机智。
总之,“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实践中的随意混淆只能说明美术教学法研究的不足,其结果导致的是教学目的的背离和教学评价系统的模糊和软弱。明确美术教育目的,建立新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美术教学目标系统,以及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是我们迫切的任务。
四、“异化倾向”是对审美教育要求的背离
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技能训练的倾向,而其中绘画的技能技巧训练又首当其冲。美术课几乎等同于“图画课”、“手工课”,与之相应被利用的是精讲多练的教学法原则,教学中重视技术轻视理论、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情况是有代表性的。有不少中小学美术教师反映:“长期以来,我们把美术课学习的‘双基’要求作为主要任务,对学生要求以技能学习掌握,画得像不像、做得像不像为标准”,“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美术教学蜕变为技能教学,教材变成了技法书”。还有教师指出:“历来把美术与绘画等同,于是形成了以绘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绘画技能训练,而把美术的众多门类排斥在外”,“美术课常常被绘画临摹教学所取代”,“学生们机械地临摹大师们的名作,‘依样画葫芦’,画虾必学齐白石,画竹必像郑板桥,连下笔顺序都安排好了”。⑨上述种种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美术知识技能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片面地受到重视、有的甚至把美术课等同于美术技能训练,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成为了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2.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没有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主要采用简单模仿、重复操练、注重形似、强调准确的方式。3.绘画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成人化的绘画要求扼杀了儿童的审美兴趣。
显然,美术教学的“重技轻理”倾向,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不符,与审美教育的要求相违背。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为什么还会产生这种普遍现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涉及到学科教育的历史原因,催发和滋长这一问题的教育大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值得深入探究。
我认为,在探究引发重技轻理的原因时,目前存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异化倾向”值得关注。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美术教育的非美术化”和“普通教育的专业化”。
其一,主要表现在中小学美术学科没有审美教育特点,而被等同为德育或智育的教学,使得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没有多大区别,学科教学评价也套用其他学科标准,将“技”与“能”这类智育上的传统追求来取代和掩盖教学上的审美的把握。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本应是普通和普及的艺术教育,而不是专业和职业的艺术教育。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向专业艺术教育看齐,老师有时甚至将高校技能要求的那一套几乎全部照搬。我认为,由于有借用现成的教学套路,诱使美术教师陈陈相因,处于一种被动的惰性选择状态。而要突出审美特性的教学,是鼓励教师的参与融合,教与学成为一种双边的艺术创造活动,要求教师本身不但要具有美术技能基本功,还要具有美术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学科方面的广博知识和修养……二者相比较,不难看出:突出审美教育的美术教学比纯粹的知识技能教学要难得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高得多,这恐怕就是产生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重“技”轻“理”倾向的一方面原因吧。
其二,是普通教育的专业化,还表现在美术高等师范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有学者为21世纪称职的艺术教师提出了几条标准:1.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艺术教育工作者;2.不是简单的裁判员,而是热情的欣赏者;3.不是单项型,而是全能型。我认为,这也是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我们现在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诸多方面,并没有与培养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专业美术教育拉开距离,不能体现出师范教育的专业特点。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们的专业思想不明确,知识构成也显得单薄,他们尤其不喜欢美术学理论,重“技”而轻“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理”,是指美术学内涵、审美文化修养和人文学科知识基础。然而,从多年高等师范艺术教育的实践来看,大量的师范生不会上美术欣赏和常识课,上课时只有技法的搬弄,而无思想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开展创造性的审美教育。高等师范的专业美术教育存在着的不足和定位偏颇,应引起教学法研究的密切关注。
必须看到的是,在国家新颁发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已扬弃了旧教学方法论和重技轻理的非审美趋向,建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学习领域和实施建议,并提示了新的教学法思路,我们应该充分学习与领会。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发展思维、情感、创造性和培养全球意识的人才的重要学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术教育一直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较薄弱环节,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也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对教学法非审美性趋向的几点追问与建议,作为学习心得,希望能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的建设有点帮助。
注释:
①②《美术教学论》,王大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哲学大辞典·美学卷》,蒋孔阳,上海辞书出版社。
④《艺术教育论》,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
⑤《教育学(修订版)》,邵宗杰、裴文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吴东梁、樊学川,高等教育出版社。
(1)音乐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以审美为目的发展音乐文化。这种音乐审美教育更加倾向于实现和发展专业音乐文化,凸显音乐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要求,把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专业的音乐审美教育。
(2)审美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意识,在实际教学中,适用于普通音乐教学活动。
(3)教育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
教育取向的音乐审美教育核心点在于“教育”,是从教育价值衡量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实现教育功能,更确切地说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其主要体现在普通音乐教学活动中,是把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紧密关联在一起,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规律,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带动其他功能一同发展进步。
2.审美价值取向的“双重”作用
(1)审美价值取向的“专业”作用
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说,审美价值取向的作用之一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站在学生发展的层面分析,审美价值取向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还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社会心理,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的社会美和心理健康美,完善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时代在巨变,认知社会形态的角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注重学生审美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对社会美产生心理感知,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对专业本身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创新专业教学思路方法,实现专业的现代化变革,引导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作用
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作用区别于传统的审美价值所具有的社会性,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性是审美价值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形态,并且深刻影响审美价值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指审美价值取向所体现的宏观指引。例如对于社会审美的直接影响等。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传递性和引导性,这也反映了审美价值取向所具有的社会性,其价值取向间接造成许多侧面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传递性和引导性。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作用虽然看起来并不明显,但影响力要远超其“专业”作用。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价值取向
1.引导作用
(1)对社会审美的宏观指引
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化及专业化,从宏观社会审美角度入手,高校音乐人才社会审美心理及社会审美观念的重要引导作用,进一步奠定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格局,最终会对社会审美产生宏观引导,这种引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审美的正向影响,社会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音乐审美价值取向。二是音乐审美价值取向对社会审美方向的引导作用,能体现高校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灵的净化作用,而且能够发挥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音乐审美价值取向的社会性发展。
(2)对个体审美的微观引导
目前,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目标,与传统高校音乐教学理念不同,现代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Ф?作用
(1)审美价值取向对审美认知的带动作用
审美认知看起来是一个相对空泛的概念,从人类产生之初开始,审美认知就一直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发展。高校音乐教学发展目标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美、认识美和理解美的平台,极大深化了学生对审美的认知,实现了审美意识从“心理健康美”向“社会美”过渡,从而完善学生审美认知,推动审美意识向实质层面转变。
(2)审美价值取向对音乐教学发展的带动性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价值取向不仅是对社会层面的审美引导,很大程度上是对高校音乐教学内涵进行的实质性补充,使高校音乐教学审美价值取向的培养与拓展能够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对人才“美”的认知优化,对社会人文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转变审美价值取向
1.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格局
高校音乐教学转变审美价值取向,不仅需要对学生内心进行优化,更要根据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正确的心理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从目前高校音乐教学来看,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学目标对引导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要对传统音乐教学格局进行突破和创新,要深刻贯彻音乐教学中的艺术美、环境美以及发展美,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审美心理,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2.诠释音乐教学的意义
在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刻诠释音乐教学的价值及意义,要对音乐审美价值观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加强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审美能力。与此同时,音乐教学要形成科学的发展目标,针对学生思维进行美的感受和传递,深入开展审美教育。
3.拓展音乐教学审美功能
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开发学生审美取向的功能。随着高校音乐教学的社会化和职业化,拓展音乐教学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对音乐教学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美、生活美、发展美及社会美。所以在拓展音乐教学审美功能时,要重点拓展学生对美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审美意识,将音乐教学和社会审美充分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美、生活美、发展美及社会美。
4.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方法
审美价值取向相较于声乐、器乐等客观能力来说,不仅教学难度大,而且评价机制很难建立,更没有相关标准和体系。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探寻更加有利于培育和评价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审美价值向社会美转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要实现“有教无类”,就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即对作品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进行解读与客观辩证的分析,从而揣摩这样表达所达到的审美效果,指出其具体意义或存在的不当之处,最后表明自己的审美态度。
此类题型的考查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作品蕴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正确解读;二是对解读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取舍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不同的民族心理作出恰当评价。本考点的题目,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带有探究意味,难度较大。
二、答题方法
针对小说阅读的特点,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评价小说标题的优劣。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准确、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此类题目设置常见的格式有: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做题目;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为题目有什么好处。比如2014年浙江卷第14题: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抓住两方面:一是标题的含义,一是标题的作用;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则是透过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比喻义、或引申义、或象征义。标题的作用一般有:贯串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作者情感、凸显主旨、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等。
2.评价小说形象的美丑。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形象是小说审美意蕴的主要载体,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是非、爱憎的思想感情和倾向。因此,评价小说的形象,就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表现出的爱憎之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正确评价人物的前提。
此类题目设置的常见格式有: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有人认为×××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个观点加以探究等。比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1题:(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5年新课标卷II第 11题:(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5年浙江卷第11题: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3.评价小说的主题导向。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所在。评价小说的主题,主要看作者究竟是着重弘扬社会正义,还是批判社会丑恶现实。通常来说,弘扬社会正气永远应该是小说的主题,而批判只是为了更好的弘扬。
此类题目常见的设题格式有: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读完作品后,你有了什么样的启示?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比如2014年浙江卷第15题: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就是将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结合起来考查。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车上有个孕妇
汪 志
阿梅从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眼下哪个行业的工作都不好找。这天,阿梅听一个亲戚说,本市新成立不久的一家民营医院要招几名妇科大夫,正好阿梅学的是妇科专业,于是她赶紧报了名。由于粥少僧多,竞争很激烈,到最后,只留下阿梅在内的十多个人。谁能成为其中的几名“幸运儿”,只要看今天上午的最后一道“面试”关了,听说是医院院长亲自定夺。
医院把前来报名的应聘者统一安排在市内一家大宾馆住宿。前几次招聘考试都在宾馆进行,今天最后一关要到医院去。
这家医院坐落在市郊,公共汽车每20分钟一趟。7点30分,在医院领队的带领下,阿梅她们十几个人来到了公共汽车站,不一会儿,公共汽车就来了,大家一拥而上。车上的乘客不算多,在中途停了两站后,忽然车厢里传来一声尖叫声:“哎哟,我的肚子好疼啊!”大家忙掉过头一瞧,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孕妇。只见她在座位上双手捂着肚子,低着头,不时地叫着:“快,快救救我!”
站在远处的阿梅急忙赶到她面前,蹲下身子问:“大嫂,你怀孕几个月了?哪儿不舒服?”那孕妇低着头道:“快7个月了,我感觉下腹胀得很。”“估计是要早产了。”阿梅边说边站了起来,快步来到驾驶员身边,“师傅,车上有个孕妇肚子疼得厉害,估计要早产,你能否将车开快些。前面正巧有家医院。”
“姑娘,不行啊,到前面的那家医院还有四五站路,我还要拉乘客。我这是公共汽车,不是出租车,是有规定的。”
见司机这么说,阿梅也觉得他有一定道理,于是道:“那好,请师傅快停车,我下车打的送孕妇去医院。”车子刚停稳,阿梅就搀着那名孕妇准备下车。这时医院的领队对阿梅说:“小姐,8点钟就开始面试,你咋办?”
“我想先救这位大嫂要紧,两条人命啊!8点钟我争取赶到。”阿梅边说边搀着孕妇下了车。
按照规定,医院院长8点钟要准时进入面试会场,可这时都8点15分了,还不见院长来,阿梅也没来。正当大家焦急等待时,有人喊道:“院长来了。”只见这位院长挺着个大肚子,在阿梅的陪伴下进入了会场。大家一下子怔住了:这不是刚才在公共汽车上的孕妇吗?怎么……
只见“孕妇”院长走上讲台,她先向场下鞠了个躬:“对不起,我来迟了。”随后她拿起话筒,指着站在旁边的阿梅对台下说道:“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不论在哪个场合,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像我们这样的民营医院生存的根基。我本来想多招聘几个,可现在只能招一个人了。招聘会现已结束,谢谢大家参与,下次再见。”
(选自《故事林》2010年第5期,有删改)
1.有人认为小说通篇叙述的是一个面试的过程,改为“面试”或许更符合题意。你怎样看,试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
2.小说中的阿梅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3.小说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绿帽子卖给谁
陈 琪
新发服装厂的销售主任牛二,正为上千顶绿帽子发愁。新发是个做外贸出口的小厂,这些绿帽子本来要卖给国外的客户,没想到经济危机一来,外国客户破产了,先前订的货不要了,这一千顶绿帽子,只得出口转内销。要知道,“绿帽子”在中国可是有特殊含义的,要命的是,这些绿帽子还都是男士款的。老板发了话,谁能把绿帽子卖出去,利润全归他,厂里只要本钱。条件看起来诱人,但销售部没一个业务员敢碰烫手山芋,牛二身为主任,只得无奈地接手了这批绿帽子。重新染色?不行,重新染色的成本太高。两个月过去了,牛二还是没卖出去一顶。这天,他无意中从网上看到,本市开发区平湖村的村民正在集体上访,抗议一家化工厂排污。一道灵光闪过,牛二有了主意。牛二辗转找到平湖村,老远就看见化工厂的烟囱里正冒出滚滚烟雾;还没进村,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怪味。牛二捂着鼻子找到上访带头人唐三,开门见山地说:“哥们,别看哥本哈根开会讨论环保问题,就你们这样瞎闹,信不信化工厂还是照排不误?除非……”
唐三满腹狐疑,眯着眼问:“除非什么?说来听听。”牛二神秘地一笑:“除非你们戴绿帽子。”
唐三闻言大怒:“找死吧你!今天你不说个道道出来,别想直着走出平湖村!”牛二说:“别急,听我把话说完。21世纪什么最有力量?舆论!”唐三不屑一顾:“就你想得到啊?我早就给报社、电视台都打了电话,还不是没人管?一个记者也没来。”牛二微笑着说:“你这就一知半解了。新闻得有卖点,狗咬人司空见惯,人咬狗却是大新闻。只要你们买我的绿帽子,我保证你们维权成功,成功后再付帽子钱!”说着,牛二凑到唐三耳边,说出了他的主意……一天后,平湖村的所有男人都戴上了牛二的绿帽子。牛二立刻给报社打电话爆料,记者立马来了,平湖村的男人们按记者的要求排成绿帽方阵,接受闪光灯的检阅。很快,一条新闻被各大媒体疯狂转载,新闻的标题很吸引眼球――《满村尽戴绿帽子》,内容是平湖村村民为了保护祖上留下的蓝天碧水不被污染,全村男子集体戴上象征环保的绿帽子,用惊世骇俗的方式,诉说对环保的渴望……
消息传开,一时间,各路记者云集平湖村。牛二乐呵呵地坐在家里看新闻,为自己的绝妙点子得意不已。不料,牛二得意了没几天,唐三就打来了电话,说:“不好啦!你的绿帽子不绿了!”原来这天,一家全国性的报社记者来村里采访,唐三组织村民们再次戴上绿帽子,却突然发现,大家的帽子都皱巴巴的,连颜色也成了黄绿色!
牛二一听,赶紧带着技术员赶到平湖村。技术员分析了半天,问村民:“帽子有没有进过水?”村民点头,说照相那天下了点小雨。技术员笑了,对牛二说:“牛主任,我找到问题了!”技术员说,那家排污的化工厂门口的氯气含量超标,而工厂旁边有个建筑工地在施工,空气中飘着石灰粉,村民戴着湿帽子在化工厂门口待久了,石灰沾在帽子上,和氯气、水发生化学反应,就生成了漂白粉,导致帽子褪色!村民们明白了,感慨地说:“难怪以前我们的衣服容易褪色。”记者们听说了这事,如获至宝,赶紧推出跟踪报道,标题就叫――《绿帽子为啥不绿了》。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迅速行动起来,重新组织环保测评,化工厂被勒令停工。最后,在舆论的关注下,“绿帽子事件”尘埃落定:工厂被迫追加投资,购买最先进的废水废气处理设备。而牛二呢,按原价收到了绿帽子的全部货款不说,还被厂里评为当年的“销售明星”。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21期,有删改)
1.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绿帽子卖给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
2.小说在刻画牛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也表现了生活;塑造了人物,表现了人性:这是文学作品的特点,也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生活?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审美教育性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不同的视角进行探析。
一.文学审美性之美学视角――掌握理解美的形态与价值
文学是美学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学和美学的学科边缘在不断变化。审美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审美趋于泛化,种类繁多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美学良好的载体,无处不在地表现着美学。优美、自然主义,如朱自清的《春》;崇高,自由,浪漫,诗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悲惨,沉思,小说,如《狂人》;丑陋,荒诞,批判主义,如《悲惨世界》……这些丰富多彩的表型形式、作品风格中,处处揭示着美的价值,或正面,或反面,或歌颂,或批判。是对人性的教育,是对人格的教育,是对伟大和崇高的歌颂,是对丑陋的反思,是对黑暗的批判……
二.文学审美教育性之教育视角――塑造优秀人格
文学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人的再现。文学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加强文学审美教育,意义重大。
文学审美的价值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做人,以较高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做事,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学会认知,塑造完整的人格。文学审美教育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同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富有感染力。在陶冶情操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读屈原的《离骚》让人涌现无限的爱国之情,读《论语》会积极思考自己的所言、所做、所为。正是这些文学审美教育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也塑造着我们。
三.文学审美教育性之心理学视角――感受审美体验,把握人生社会
文学审美教育性活动具有一定心理学的基础。加德纳的八种智能结构中,六种与审美有关。艺术心理学则很好地说明了审美的心理体验过程,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作品中,很多描绘通感的词语来源于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和熟悉的表达方式。宋代词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简简单单的“绿”将春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非常灵动地表现给读者,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给读者以极大的美学体验。
文学审美教育性是情感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性审美情感,主要是在认识审美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体会艺术家将自然情感经过处理和提升之后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的具有符号性质的审美情感。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更深层次的理性道德情感,诸如善良,勇敢,崇高,伟大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所表现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与佩服和尊敬。美只有与善结合,才是真正的美,也只有体会到了这种美才是真正的体会美。高尚的道德需要与美好的情感相结合。
四.文学审美教育性之生命学视角――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作品中塑造着形形人物,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各自的命运,但是都可以归纳为两类:或从正面进行歌颂,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从反面进行批判,例如《巴黎圣母院》和《双城记》。尽管角度不同,但是都给读者以思考,思考生命。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奇迹,敬畏生命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生命意义的教育,给我们震撼,让我们更加理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命的价值。
五.文学审美教育性之语言学视角――理解文学语言,体会文学意蕴
网络文学阅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网络语言字符化,以数字、谐音、无规则的简化对网络读者的语言表达产生影响,这已经是经大量研究证实的事实,网络文学的语言表达对读者在语言表达上产生影响同样应该引起关注。传统文学讲求炼字,文字语句要经得起推敲,而网络文学由于网络超文本特点,往往是文字、图像、声音的组合,对文字的要求降低;此外,网络文学网站按字付酬的规则,字数越多意味着收益越好,使得网站上的作品掺杂大量的水话、重复,无需考虑文字的精练;网络文学读者阅读速度加快,使得网络文学文句变短,多动态叙述,少静态描写,文章结构简单,写作手法单一。这些网络文学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会进入读者阅读理解同化结构,最终影响读者的语言应用。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的作业、报告中常常出现诸如“杯具”、“童鞋”一类的词汇,“I服了U”、“你好菜”之类的表达,以及句式雷同、表意模糊、结构混乱的文章。尤其是学生不顾场合和个人特点,只是一味地复制网络表达,在简洁、幽默之余,缺乏规范和雕琢,学生规范化地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相对滞后。
(二)影响高职学生的审美追求。网络时代的传媒介入文学创作和阅读,加上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被改写,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审美追求。
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审美大众化。网络时代,一切传媒手段都可以参与文学活动,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博客、微博,等等,名目繁多,带来了文学数量的暴涨,文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日广。随着大众化的扩张,网络文学写作不再像传统写作那样以精神的精致和独创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而只能以在场宣告自己的存在,审美大众化削弱了审美的深度追求。二是审美娱乐化。由于消费文化影响,社会生活彻底地娱乐化,文学的娱乐性被提到空前高度,欲望成为消费的重要动力,对感官享受的追求,成为文学宣扬的核心,使得网络文学放弃文学的教化功能。虽然文学也有寓教于乐的说法,但文学的核心价值还应在于它的使命感,娱乐并非文学的基本责任,过于强调娱乐价值终将网络文学导向浅薄和庸俗。三是审美化。欧阳友权在《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一文中提到,网络时代追求的是当下和直观,而不是经典的深度与意义。为了追求,博人一笑,网络文学充满了各种戏谑、调侃、戏仿,甚至雷人、恶搞,对经典名著、真实人物进行文字游戏式的胡乱改编,大量戏仿、同人的作品淹没了经典的价值。
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一方面,给了高职学生参与文学活动的机会,高职学生通过点评网络文学作品、编机段子、写博客拉近了与文学的距离,可能就此走进文学的世界;但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对欲望的张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隐藏在高职学生似曾熟悉的生活表象中,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对生活的深度解读能力,相对缺乏对崇高的认知,只能追求在胡编乱改的文字中哈哈一笑,而无力追问网络文学的深度和人文价值。
(三)影响高职学生对文学价值的认识。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精英对文学的垄断,更多人进入了文学的领域,也导致网络文学越来越被责问关于文学性的问题。文学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概念,它强调文学的形象思维,强调通过语言、形式、修辞、结构、叙事等展示文学的价值。网络时代,文化的多元取向尤其是消费文化的影响,给人们对文学的基本价值的认识、尤其是文学经典的存在价值认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欲望的高度张扬、物质的过度宣泄,淹没了文学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意义。为了生存,文学不得不接受市场的规则,以卖点、热点吸引眼球,保住一席之地,就连曾经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经典,在网络文学领域也经历从经典到世俗化的祛魅。例如从经典名著《西游记》到网络文学《悟空传》《沙僧日记》《此间的少年》,高职学生的接受可能会由对经典的崇拜转到戏谑,使经典走下神坛,可能也导致高职学生对《西游记》价值的认识从关注语言、结构、形象、思想转而仅仅留意其娱乐效果,文学的基本价值被忽视。
二、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网络文学阅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笔者认为高职人文教育可采取以下策略加以应对。
(一)正确认识高职学生接受网络文学的心理。通过计算机和手机阅读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文学阅读的常见姿态,网络文学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但大多数高职学生仅仅将网络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沉迷其中的比例并不高。高职学生接受网络文学的心理大致有:网络文学语言随意、通俗易懂加上轻松的笔调,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学习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网络文学中青春校园系列的小说与学生生活接近,作者的语言表达、情感演绎切合他们的心理,甚至可能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玄幻、穿越等类型小说虚构的幻象世界可以满足他们对完美世界的想象,可以使他们有机会逃避现实的压力,满足对想象的需要,而高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分辨能力,可以区分现实与小说虚构,不会沉迷于其中。正确认识高职学生接受网络文学的心理,有助于挖掘网络文学的正面价值。
(二)充分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由于长期学业受挫,对写作往往缺乏信心、没有兴趣,这往往是其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不佳的原因之一。对此,高职人文教育者应善于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激发高职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兴趣和信心。在高职教育开设文学课程,现阶段不可能成为常态,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文学资源 进行人文教育。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在阅读或曾经阅读过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无论是题材还是语言风格都贴近高职学生生活,往往是高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高职人文教育可以从网络文学中选择案例,从交际场合、表达效果出发,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应用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重视网络文学网站的互动反馈功能,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网络上万千读者的互动,规范语言表达;还可以利用高职学生的从众心理,重视与之通过博客等进行交流,通过互动增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
(三)加强阅读指导,重视经典阅读。网络文学是伴随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而发展的,在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文学成为人人可参与的狂欢,作为精神产品的神圣光环逐渐消减,文学应有的崇高理念、文学经典的地位,在网络技术复制、粘贴和展示中被一一消解,祛魅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问题,文学写作以卖点、热点为追求,以短平快的文字展示当下的理念,关注在场和作为商品的属性,文学的审美价值在市场经济和数字化生存语境中面临重大挑战。作为文学,网络文学依然应该是用文字抒情叙事、传达审美。那些文字优美、语言准确、结构完整的经典作品,经过时光的沉淀,经过历史的选择,依然字字珠玑,余韵悠长。在网络浮躁的阅读环境下,高职人文教育应该指导学生回归文学的审美世界,加强经典阅读指导,使高职学生从文学经典中学会节制欲望、净化灵魂,让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理性价值回归,成为高职学生心灵充实、内心强大的基石。
(四)积极发掘网络文学的正面价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网络时代文学写作的低门槛,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与不写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这极大地鼓励了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学生,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想象力,就有机会成为网络上的大神,这给高职学生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网络文学自由的特征,不仅便于作者抒发性灵,展示个人情怀,作者展现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也会对读者产生良好的影响,高职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审美的愉悦,得到精神的升华。网络文学重视读写互动、重视接受,接受者的现实压力可以通过阅读反映了他们心理需求的网络文学而得到有效纾解。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实时传递出去,可能影响作者的创作和其他读者的接受,不同读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促进情感的融合,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最终提高高职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和文学作品解读能力。
总之,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给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影响。对此,高职人文教育应善于挖掘网络文学的正面价值,以主题积极的网络文学作品体现出的审美价值取向引导高职学生,使高职学生体会文学审美的价值,给他们的审美活动以更完美的体验,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经典文学的价值是历久弥坚的。一个真正崇高的作品一定是一个可以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着作。读者可以在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伟大与高妙,领悟其写作时的心境。经典文学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价值的传承。纵观古今,我们可以发现,经典文学的精神价值往往会超越时空,贯穿与历史长河中,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典文学在社会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会以真善美来启迪人们的心灵,对社会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对人的本质进行剖析,不断对美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这就是经典文学的精神价值,也是文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动力。
经典文学不单是描写人与社会为对象,主要还是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经典文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教育人、美化人、影响人,引导人们去发现生活,改造生活,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服务人的。经典文学的价值还在与可以提高读者的审美判断与进行美的培育。
2 经典文学阅读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与思维能力的作用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不管人们从事的行业是什么,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感悟,经典文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教会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用更加丰富的内心来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经典文学还可以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培养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经典文学对人们的审美鉴赏与思维方式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 经典文学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
经典文学是人类成百上千年来积累的精神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获得审美的意识,不断陶冶人们的心灵,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审美方面的超越。审美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它可以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经典文学的阅读可以使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高尚的情操。以此同时,经典文学作品里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如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使人们在艺术的审美愉悦中获得启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2.2 经典文学可以培养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阅读经典文学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对作品的阅读,一般要融入读者的情感与精神,每个人的阅读都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人们要从经典文学作品中读出时代的新意,从经典着作中汲取营养。因此,要积极鼓励人们广泛阅读,鼓励人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经典文学中所体现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重视读者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引领人们自我提升,自我塑造,使读者在经典文学中不仅能体会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美,理解文学作品写作中体现的创造性思维,还要以此来提升作者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等。
3 经典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美学教育作用
经典文学样式多种多样,包罗万象。作品里不仅有对人与社会的描写,也包含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讴歌,还包含对于真善美的描写。通过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人们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鉴别欣赏审美能力,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对于人类真善美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经典文学作品中还描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无论从身心还是精神都受到极大的震撼。
美育指的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教育。对于大众来说,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以自身的审美特性打动人们,使人们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享受,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学名着的美育教育,使人们的个人情感不断得到深化,从而大大提升他们审美体验的有效性。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提升审美情趣。这些都是经典文学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与文学垃圾的独特之处。
既然图像与文学共生共存,并且随着审美需求的多元化而互相吸纳、互相融合,那么即使在当今图像文化对文学挤压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造成文学的终结。笔者认为,文学终结论,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一种审美错位,暴露出快餐文化的喧嚣浮躁和审美层次的浅表化。文学因表达主题的深刻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而具有图像文化不可替代的审美功能。(一)从文学的认知意义看,文学主题的丰富性、深刻性是图像文化难以企及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作为文学的语言符号具有“意指”功能,“意指”分为“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两种。“含蓄意指”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其“所指”与“能指”之间的直接关系往往较远。而图像则不同,图像符号的“所指”与“能指”关系较近,更偏向于“直接意指”。虽然文学与图像在生产过程中都要寄寓一定的、深刻的主题,都期待着给读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启发,但是文学主题与图像不同。文学的解读具有多边性,因此可能产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审美效果,而图像留给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较小。“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限定于一个可观看的世界之中,我们实际上也就会被观看所规定、所决定。”[4]文学审美是立体化的、时间性的,而图像审美则是平面化的、空间性的。文学与图像都注重主题的寄寓,但是图像对现实的反映更直观、更直接,因此图像更适合于即时消费的文化阅读。而文学则不同,文学可以寄寓超越时空的主题,文学的主题越深刻,越富有文学性,越能吸引和感动读者,文学的审美价值就越高。文学是在超越现实生活、超越现实功利基础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具有鲜明的精神引领功能,读者从文学阅读中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更能获得精神的启迪。“图像叙事停留于表面印象和表现为即时消费的特点,使人们满足于对事件的直观把握和瞬时移情,因此往往不容易将人们引入对事物本身的沉思、分析乃至怀疑,反而会使人们忽视隐蔽在事件背后的深刻本质。”[4]所以,文学的主题寄寓比之图像更丰富、更深刻。(二)从文学的审美功能看,文学审美的内视性是图像文化难以比拟的文学通过语言符号的组合而构成意义场。文学从图像中独立出来,在其自身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春秋笔法”讲究“微而显”,讲究“微言大义”,也就是说文学讲究前后语境的关联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意义场,只有在这个意义场中才能真正领会文学语言蕴涵的深刻含义,这种深刻的含义在文学阅读中可以通过心灵观照来“彻悟”。而图像的构成是“单元性”的,其基本的“单元”之间相互的独立性很强,因此也就难以产生多层次的含义,难以形成“微而显”的阅读效果。图像前后“单元”之间的意义关联必须用文字阐释,而这种需要用文字阐释的意义关联恰恰是文学性的寓意,而不是图像化的阐释。与图像不同的是,语言是多义性的,往往产生暗示、象征、双关、委婉、含蓄等艺术效果,这些也是文学审美内涵具有丰富性的原因之一。图像也可能具有多义性,然而这种多义性依然需要文字的阐释,而这种文字阐释的本质恰恰是文学性的而不是图像化的。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有人把网络文学纳入图像文化,笔者认为这是不妥的。网络文学仍然是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存在形态,而不是图像。因为它是以文字为载体,而不是借助于线条与色彩,所以它是文学而非图像。图像文化迎合的是大众化的审美趣味、浅层次的审美需要,而这恰恰不是文学所期待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引导公众沉醉于浅层次的图像阅读与审美中,就会培养了公众的浮躁心态,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学寓意的深刻性,能够使读者进入深度思考状态,超越生活现实,提升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而文学表达的丰富性,使其对生活的阐释触及灵魂,带给人们的是“内视性”的心灵安慰与震撼,因此能够持久地产生审美效应,耐人寻味。图像的表达常常带有固定的模式,使其对生活的阐释流于表面印象,带给人们的是即时消费的,即使有一定的寄寓也相对模式化。这些模式化的图像,带来的是审美阅读的局限性,即被既定的模式所限制,难以给读者留下更多审美意义上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说,当下的图像文化是表面化的感官媚俗,是在迎合读者消费心理的同时对思想意义的一种“放逐”,而文学则重在“内视性”的精神救赎。(三)从当下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来看,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图像文化无法达到的如果反思当下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也可以加深对文学审美功能的认识。图像化的兴起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文学可以通过图像这一媒介与大众接触,这是图像对文学大众化建设的贡献。而忙碌于获取现实利益的人们把时间分割成很多支离破碎的片段,利用闲下来的时段借助图像阅读文学经典,使长期疏离文学经典的心灵得到一些慰藉,以期找回阅读文学经典的兴奋与愉悦。然而,由于图像的局限性,通过影视改编使文学经典图像化,如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改编,其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正如彭亚非所说:“事实上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味与涵义。我们观看到的总是不如文学经典已经让我们在想象中体验过的,这正是文学辉映下的影像的宿命。”[4]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是对原著的一种视觉转换,对作者而言,它是文学的一种解读方式;对读者而言,它是阅读的一种扩展方式。但是图像解读的过程又恰恰是对文学阅读的一种限制与约束,固定在一种解说模式上,而失去了文学的丰富性。图像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以揭示的方式遮蔽,以在场的方式不在场”,“图像一方面让我们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更加无知”[8]。因此,文学经典的图像化改编只是文学叙事在表现形式上的一种转换,我们必须尊重原著,突出文学的精神救赎和心灵疗救功能,以期产生心灵的震撼,而不能借文学经典的名义,通过视听技术的包装与改造,创造所谓的影视文化,使其遮蔽文学的审美价值。(四)当下文学与图像发展的基本态势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清当下文学与图像发展的基本态势。在长期偏重于伦理叙事的文学语境中,读者在阅读感动之余,可能感受到一种感官欲望的消解。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图像时代,人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感官欲望突然被刺激,并且迅速找到寄托和释放的方式。于是,图像阅读风靡一时,直接导致文学阅读的降温。“传统文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从意识形态话语到大众审美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身份已被颠覆,整个文学界由此而普遍滋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和生存危机。”[4]大量的读者注重图像阅读而不是文学文本阅读,图像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图像占据了主要地位。图像文化带来了一种即时消费的、浮躁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对现实进行深度思考,文学似乎被冷落到退场的地步。“图像社会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4]但是,如果理性地思考,那么文学并不会因为图像文化的兴起而衰落,甚至终结。“图像艺术的成功并因此而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形成与文学关系的疏离,作为一种新艺术风格创造的尝试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图像时代的到来或文学的终结。”[5]很多图像以文学为母本,“近半数的改编作品改编自文学,占了所有影片的35%”[9]。图像反而成为文学的一种解读方式,图像的兴起恰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很多读者看过影视作品之后再去阅读文学文本,从文学文本中获得深层次的精神享受。通过图像文化与文学文本的互相转换,引起公众对文学的关注,使文学阅读突破精英文化的限制,走进平民生活,这恰恰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文学的衰败或终结。文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学与图像的互补性
当然,图像文化的兴起会冲击文学的话语地位,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促使我们思考在图像文化冲击下文学如何坚持自身的特质,如何在新的挑战面前更好地发展自身。(一)从图像的生成角度看,文学文本是当下图像生成的主要来源之一图像生成的背后通常要有一个文本,这个文本具有文学价值和审美功能,离开文学,图像文化的发展空间会大大缩小。因此,图像在很大意义上是依赖于文学的,没有文学就难以成就优秀的图像作品。新世纪图像文化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文本的大量生成给图像文化带来了大量的文学故事。当然,图像文化的兴起也对文学产生了“阻抗”。图像叙事是一种平面化的,对传统伦理叙事产生了强烈的“阻抗”。“图像自身的平面化情形、图像的形式规定对于伦理取向的阻抗,以及图像情景空间描写对于伦理过程性展示的消解,都导致传统伦理叙事在新世纪文学写作的图像化叙事中被不同程度解构。”[10]当下喧嚣的图像文化对文学的冲击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失语,而是在利益驱动下,图像文化为了迎合当下世俗的口味,为一些低俗文学文本寻找到滋生的温床,这些低俗文学文本导致图像文化审美价值的变异,使其在带给人们视觉的同时,失去了文学的审美意义。我们要走出这一困境,就要强化精品意识,不被消费文化的喧嚣所迷惑、所诱使,不追求快餐式消费,不过分追求现实功利,而是应该回归文学的价值本位,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和精神救赎的作用,创作文学精品,为图像文化提供文学精品,从而为文学发展创造新的生机。而我们的文学批评应高度关注作品的文学性,发挥文学参与社会变革和精神救赎的作用,而不是非文学的功利性炒作。只有回归文学的价值本位,才能真正体现文学的精神引领价值。(二)从文学的发展角度看,适度引入图像因素可以促进文学文本的完善文学不应该拒绝图像文化,而是应该拒绝肤浅的、庸俗的图像。当前快餐图像泛滥带来的是品味的降低,这种低层次的图像随着公众阅读品味的提高将会遭到冷落乃至讨伐。文学要坚持精神救赎、文化引领的价值取向,在文学文本的生产和阅读阐释中,适度地、合理地吸纳和利用图像,发挥图像对文学的“协助”作用,使图像在文学文本中起到丰富内容、增强直观性的作用,从而弥补文学语言的不足。当然,图像进入文学阅读并成为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的。图像不能消解文学的主体性,不能限制读者的思维与想象空间,不能影响文学意义的合理生成,不能用图像的“平面化”代替文学的“立体化”,而是应针对文学语言的抽象性,给以具象化的补充与阅读启发。文学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境,文学的“奥妙”就在于不因具体的“有形”而限制其意义的生成与寄寓。而图像的可听、可视不属于“大音”、“大象”,难以取代文学寄寓的深刻性。图像只能是文学的辅助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不能依赖于图像。但是,图像这一“有形”,毕竟可以作为“大音”之一“音”、“大象”之一“象”,可以作为文学现实性阐释的一种提示与补白,从而促进文学文本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