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1: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能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一直为学界所争议。综观相关言论可以发现,对于非遗产业化开发的争论多集中在非遗所内含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文化与精神意蕴是否能在开发利用中得以传承,是否会因开发利用而被逐渐淡化、逐渐扭曲,甚至于消失。我们知道,非遗技艺层面的传承保护相对较为容易,但精神层面的内容因为往往与过往某一特定时期、某种特定生活习俗与社会形态相关联而使其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难度,但如果失去了这一精神层面的对应与指向,非遗的传承保护的意义与价值又如何得以体现呢?这确实是非遗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方向。笔者所指美术类非遗项目包含非遗名录分类中传统美术栏目中的所有项目和传统技艺栏目中与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的部分项目。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及其开发方式分析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分析
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伴随着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而提出的,可以说,无论是生态展示性开发、商业化经营,还是产业化开发的概念的提出,都是对非遗开发利用的不同角度或方式的理解与探索。在对非遗产业化开发进行方式、路径等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概念及其特点,给予非遗产业化开发一个较为明晰的概念限定,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关于产业化,杨治在《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产业化概念是从产业概念扩展而来的,产业概念是属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产业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或类似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者是指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国民经济的总和。产业化即是指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1]14-16。与杨治有所不同,有专家指出,所谓产业化保护道路就是把某个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市场化经营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2]综上所述,产业化必须满足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规律,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标准等条件。
(二)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方式分析
对于非遗开发利用,以美术类非遗项目开发为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遗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包括拓展非遗传承人队伍,保留原有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模式与传统制作工艺,以传统生态展示方式进行开发利用。譬如以某一类非遗集中展示方式形成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生态展示区或主题生态园区,并与地方博物馆捆绑,以形成地方旅游经济开发特色内容,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目前地方非遗开发利用的最常见形式,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颇为多见。二是非遗产业性开发。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不同,非遗产业性开发首先必须根据当前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能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能够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等条件,遴选部分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产业性开发。相比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非遗产业化开发在影响范围、经济效益、项目推广等方面明显大于前者,但由于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及必须考虑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易于与非遗所内含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指向相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手工艺所特有的工艺美感缺失。因此,该如何进行非遗产业化开发,如何在产业化开发中保持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与工艺美感等,都是我们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非遗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传承二者关联性分析
事实上,产业化开发的这种“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逐利性”等特点正是非遗保护与开发中部分专家所诟病与竭力排斥的原因,也是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的论点由来。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开发,专家较为普遍认为,整体性传承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方式和首要方式,价值、内涵、个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则是其表层结构。不能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生态环境进行开发,而应整体性保护和开发。[3]因此,我们所说的非遗传承开发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还应包含所蕴含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个体化、差异化的特色与价值。在此,产业化开发特点和非遗传承要求貌似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的要求正好相悖。[2]不可否认,在非遗产业化开发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产品低劣化、粗制滥造等现象,但一些成功的非遗产业化开发案例也告诉我们,某些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是可行的,这在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较为突出。在农村乡民社会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探索方面,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既传承了传统的非遗技艺核心和文化蕴涵,又在文化内部规律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发展。这大多是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技艺类或民间美术类,是历史上就天然地与市场互为依存的项目,如:年画、剪纸、玩具、泥塑、绣花鞋等。[2]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某些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非遗与产业化开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可共生发展的路径。关键要在厘清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二者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上,寻找适合美术类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正确道路。
(一)关于市场化与区域、民族及历史特色
美术类非遗多为手工技艺,属应用美术范畴,与国画等纯艺术不同,其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民众生活需求这一前提之上。年画和剪纸等能够产业化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这类非遗项目与民众信仰和心理诉求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二是历史上其就也因市场而得以生存、传播、传承和发展,在现代条件下,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驱动力。[2]因此,美术类非遗市场化本无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在市场化中保存非遗所特有的区域、民族与历史特色。美术类非遗源起背景多为封建社会的乡野村镇,其较为封闭的生存空间与相对缓慢的历史文化进程造就了与之相对应的美术类非遗固有的特色与价值。美术类非遗的这种特色、价值与其源起与发展期间的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对非遗进行市场化开发时,由于人们的心理、生活需求发生了转变,如何保留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意蕴就成为非遗市场化必然要考虑的问题。金元浦教授曾指出:“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想要成为生动的、活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要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4]”。转换是必要的,但转换成功的关键在于厘清哪些是可以转换的,哪些又是必须保留的。必须凝练出能代表美术类非遗项目的身份元素,包括核心技艺、文化符号与精神内涵,这样才能成功实现转换,才能实现属于非遗自身真正的产业化开发。中国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上市场?第一步是商业化,第二步是提炼中国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2]”。
(二)关于“规模化”、“标准化”与“个体化”、“差异化”
传统非遗项目多以身口相传方式得以传承延续,美术类非遗同样如此。历史上,美术类非遗多以单个传承人或生产作坊方式得以传承,这是与封建社会供需方式以及生产水平相对应的,因此非遗项目多存在个体化特征。正是因为传统非遗个体化的传承与生产方式,使其具有了个体鲜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特点,具有差异化特征。而规模化则是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是指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批量化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一般包括两种路径:一是在现有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不变前提下,加大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从而提高规模;二是在现有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不变基础下,提高生产设备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标准化可以说是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与结果,标准化既能保证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又能提高产品产量。非遗作为文化产业资源之一,进行开发利用时,虽然也有部分非遗项目在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采用机器替代原先的手工操作,但总体而言,仍然属于手工艺范畴。因此,非遗项目的规模化生产一般采用路径一方式,即增加某一单项非遗从业手工艺者的数量,从而形成规模化生产。譬如,苏州镇湖镇就在政府引导下,集中民间绣娘并且通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绣娘培训班,在加大绣娘数量的同时,提高绣娘的艺术素养和刺绣能力,从而形成了刺绣规模化生产。而在非遗开发标准化方面,与工业规模化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不同,工业产品标准化要求在产品规格、品质等方面严格统一化、规范化,但非遗的标准化更多指向于在一定规范前提下,单个手工艺者赋予作品的个性化艺术特色,这使得非遗产品在保证一定规范与质量的标准下,具备了一定的差异性。
(三)关于逐利性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逐利也是商人的本性,这一点在市场化的今天无可非议,不应该将其视为当下非遗产品开发粗鄙化、低劣化、同质化现象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即使在封建社会手工作坊时期,也存在产品品质高低不一现象。非遗开发出现产品低劣化现象,更多原因在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品牌效益缺失,说白了,还是属于保护不到位或保护意识淡化或片面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现阶段在利用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侧重于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5]非遗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非遗技艺、文化、材料以及代表性作品的静态性保存保护,更多应该在开发利用中树立非遗品牌意识,建立非遗开发利用相关标准与体制,并建立政府与市场化监管与监督机制,保证非遗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中产品的品质。
摘 要:以农村文化为主要构成的乡土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目前农村资源的概况,系统地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为提高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政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97-02
我国各地区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文化资源的消失问题就很突出。在我国正面临着文化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双重时期,必须不断加大对我国农村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投入,以保证农村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现状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在利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为提高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利用提供一些借鉴。
一、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调查
河南修武县隶属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东邻新乡市获嘉县、辉县市,南接焦作市武陟县,西连焦作市区,北靠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市和陵川县。修武县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6公里,是海河的源头之一,气候主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修武县总面积676.4平方千米,在2013年末总人口达到了28.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3个,占人口比例不足1%,下辖城关镇、七贤镇、郇封镇和周庄镇等8个乡镇以及一个小营工贸区,223个行政村,当地的方言主要是怀川话。①2012年,修武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9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62元。2013年,修武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96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6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8元,同比增长13.7%。在各个产业中,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较快,2011年,修武县接待旅游者480万人次,门票收入3.7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2012年,接待游客558.2万人次,增长16.3%;实现门票收入4.5亿元,增长21.6%;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增长27.8%。②
河南修武县的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主要是以民俗文化资源为主要构成,以舞蹈、杂技、音乐和戏曲为主要形式,极具地方特色。其中极具娱乐性的花船艺术形式、极具观赏性的舞狮子和舞老虎活动、传统杂技类的踩高跷以及别有风趣的张公背张婆和骑毛驴是修武县农村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红色资源的特质的腰鼓和秧歌活动,群体性的推花车和霸王鞭等民俗。戏曲则主要包括怀梆、上党梆子、豫剧、二夹弦和京剧等。
二、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修武县的农村文化资源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目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的不断加快,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的保护与开发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人才极度匮乏
修武县的农村文化发展所需人才极度匮乏:首先,河南修武县的农村经济发展较慢,人均生活水平较低,不足当地城镇人口人均收入的一半。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大量的修武县农村劳动力人口外迁,特别是青壮年人口的不断外溢,使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量流失。这就使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出现问题,导致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萎缩,进而加大了农村文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难度系数。其次,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科学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修武县农村地区早已实现了电视、电话和网络的全面覆盖,这就是使得农村文化遭到了排挤、同化。最后,修武县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具有农村文化某些特长的人才出现了短缺,导致修武县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修武县镇村级的文化队伍的年龄结构偏老、专业素养偏低,影响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待遇偏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这些都会农村文化传承与保护不利。
(二)政府对农村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修武县地区政府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发展地区经济,对农村现阶段的投入主要是为了完善基础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的建设、医疗机构、水利设施和农机机械化等,基本上都集中在物质层面,而对农村的文化建设以及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投资较少。对修武县农村文化建设以及保护认识的不足,导致修武县农村原有文化基础设施老化,而新建的寥寥无几,使得农村文化资源的硬件设施不足以支撑农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修武县政府在政策上未向文化倾向,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在规模、融资渠道、文化含量以及销售渠道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影响了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由于对其农村文化资源投入的不足,规划不合理,削弱了农村文化发展后劲。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主体是农民,而当前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专业素养都很低,这是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改变的。
(三)商业化开发过重,农村文化发展方向存在误区
修武县在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商业化开发过过度问题,这对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修武县为了快速的发展当地的农村文化产业,采取了设立当地的农村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大力推销,使得农村文化过于舞台化和商品化,这就导致了农村文化脱离原有本色,对旅客来说也未必产生吸引力,同时还打乱了农村文化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商业化过重还导致修武县农村文化的发展脱离了当地农村文化的实际,这同样不利于修武县农村文化的发展。要知道,失去了根基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一)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原则
农村文化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武县的农村文化资源对修武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未来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修武县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农村文化的保护,必须协调好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政治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建设四者的关系,确保修武县农村实现全面的发展。在对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首先要把握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要明白,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是为了推动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文化资源发展战略,严防因偏重经济利益而损害农村文化的倾向。第三,遵守农村文化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农村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
(二)开发利用河南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措施
1.政府应该提高对文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修武县的文化资源的主体是农民,而仅凭农村难以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层的开发和利用。修武县地区政府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力度。首先,地区政府应该认识到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农村文化资源不但是凝聚当地人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修武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以农村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次,修武县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现阶段修武县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规模较小,文化氛围也较为薄弱。为此,政府应该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以便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2.做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规划。在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地区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协调好农村文化资源的主体、文化产业投资商和旅游顾客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政府要从政策以及财政等扶持的方式对农村文化相关的主体进行扶持,通过构建相关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加强农民、文化企业和旅游市场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合理的开发农村文化资源。在初期,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尤为关键,现阶段修武县的农村文化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其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政府必须在资金、政策和相关技术上予以扶持,促使其快速走向成熟。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制定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对在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上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资源予以保护,特别是具有建筑学和历史人文价值的古村落。鉴于修武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需对其按照曲艺、戏剧、舞蹈和民间杂技等分类标准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建立专业性的文化人才队伍。修武县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键在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文化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本地区的培育;另一种从其他地区的引进。修武县文化民俗等专业性的表演人才,应该主要来自本地区的培养,而引进的人才则应来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是文化资源的营销、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此,政府应该积极构建文化资源人才交流平台和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打造一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文化人才队伍。
4.提高农民文化保护意识。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离不开该地区农民的参与,农民是该地区文化资源的传承主体,加强农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意识是修武县地区文化资源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为此,地区政府应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实践教育等方式,提高修武县农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识水平,进而提高其保护农村文化资源的积极、主动性。
注 释:
①②百度百科.修武县.baike.baidu.com/subview/141151/11245840.htm.
参考文献:
〔1〕熊官进,李玉琼.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8):36-38.
〔2〕宋宇成.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建议[J].北方经贸,2012,(8):50-52.
〔3〕王义杰.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河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探讨[J].群文天地,2012,(8):116-118.
当前,地方文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对地方文化的开发与重构力度越来越大,地方文化已经成为各地打造品牌、开发旅游、发展经济的重要筹码。合理开发利用地方文化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
1地方文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对地方文化的价值功能认识不准确,忽视内涵建设
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时,优先考虑的不是社会价值,而是经济效益,在拜金主义驱使下,开发活动仅限于对现有文化资源的简单利用,甚至是破坏性利用,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对民族精神的锤炼不够,曲解误解,有的甚至不尊重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歪曲事实,调侃历史人物,抹上迷信色彩,甚至故意歪曲解读,将有地方特色的东西进行不正当的舞台化、低俗化,甚至利用传统风俗,暗藏等暧昧活动,把高尚神圣的地方文化庸俗化,以迎合受众娱乐心理。这种只求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搞创收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目的,是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亵渎。长此以往,地方文化高雅的东西不见了,只留下垃圾快餐,不利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最终也会损害开发利用者的经济利益。
1.2法制不健全
在国家层面,我国已出台了一些宏观的文化保护条例和法规,但在地方,可操作的具休细则仍然十分缺乏。地方政府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时,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认识不充分,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对一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地方文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只有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才能从制度上控制这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状,保证地方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1.3文化资源争夺纷乱无序
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地方文化的分布并不均衡,且没有明显的界限,同一主题的文化资源通过很多点体现出来,而这些点可能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各地为了抢夺文化资源,各自为政,认识不到彼此利益的一致性,不管条件是否具备,纷纷上马文化旅游项目,为了抢夺市场,各地之间无序竞争,各自打着不同的品牌,为了宣扬自己不惜低毁别人,让受众无所适从。这种无序开发,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综合效益不高。这不仅不利于文化资源的整合,也是导致地方之间矛盾的根源。
1.4不重视周边群众的参与
开发利用地方文化往往是政府重视,商家积极,却不重视周边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在拆迁和征地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纠纷。事实上,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周围环境、自然风光息息相关,需要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以保持文化景点的连续完整性。一些旅游景点,旁边的居民乱搭乱晒,小贩在旁乱摆乱卖,跟文化完全不搭调,破坏了景点的整体文化氛围;有的在古建筑周边违章建设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娱乐设施,使历史深厚的古建筑看上去就像一座落寞的城堡。我们认为,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为了独占经济利益,人为地把周边群众与开发项目割裂开来,反倒不利于地方文化的综合利用。
1.5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产业化开发
很多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思想封闭,交通状况较差,自行开发建设能力较弱,迫切需要外来人才与资金,但吸引外部投资的环境又不理想,导致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得不到开发,仅靠零散的驴友消费与推介,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有效地、大批量地转化为文化消费产品,经济效益就难以显现。
1.6导游素质有待提高
导游在文化的推介和弘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导游为迎合游客娱乐心理,可以不尊重历史事实,对地方文化乱讲一气,挂在嘴边的不是历史的艰苦,不是先人的事迹,而是一些道听途说的野史甚至艳史,编排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哗众取宠,以博游客一乐。在这种导游引导下,非但起不到文化的宣教目的,反倒使地方文化旅游变了味、走了样。
2对策研究
2.1注重内涵挖掘,深化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
一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文化消费品位。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时,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提炼和创新,把纯洁、文明和独一无二的文化套餐提供给游客。二是在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地方文化是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利于地方文化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克服拜金主义的影响,制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的长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地方文化资源和地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2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确保地方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地方文化的物质形态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损毁就无法逆转,因此必须建立各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禁止在进行城镇规划建设中,损毁地方建筑原貌,孤立地方文化资源群,对破坏资源的个人、单位或组织实行严厉惩罚。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时,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注重开发和保护并重,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绝不能采取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而应有序、科学地规划和开发利用,加大对物质形态的地方文化资源的修复、还原和保护。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就必须把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城市建设、商业开发等为借口而毁损地方文化资源。对于精神形态的资源,要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省内到省外,受众越多,地方文化越能得到发展和传承,把地方文化变成民族文化,直至走向世界。
2.3加大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化运作
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增加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经费,对一些濒临灭绝的地方文物,更要优先保护。其次,要积极争取海内外关心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事业的团体与个人的投资和捐赠。再次,要将地方文化产业相关的收入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维修和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往往在那些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区,这些地方常常还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将地方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地方文化为主带动区域经济联动开发。将丰富的地方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结合起来,招商引资,力争实现产业化、专业化开发。2.4推进创新,确保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活力创新是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灵魂,没有创意的文化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后劲和活力。通过内涵挖掘,让游客在游览体验过程中,更加深入、理性地理解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为了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历史,适时介绍相关的历史知识或者配以简洁的文字加以说明,或者开发一些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项目,或举办一些地方文化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和体验,增强亲和力。利用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进行动态展示、场景再现,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游客情感共鸣,让游客过目不忘,从而达到提高文化产品美誉度、知名度的目的。
2.5服务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当地社会生活的进步,创造和谐发展环境,造福当地百姓。开发的结果是为了人们享受更多更好的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暴力拆迁,不能损毁田园,应该确保投资建设者、当地居民的合理经济利益都能够得以实现。总之,我们既要继承地方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又要与时俱进,赋予地方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合理创新,增强文化活力,凸显地方魅力,永葆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凤庆的茶歌唱了千百年,茶园内采茶妇女常与挑茶男子对歌,就像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如男的唱“:芭蕉树上小绿雀,爱是爱来捉不着。”女的对“:小白衣裳漂茵茵,人倒好看没良心。”一九五八年,一个凤庆回族唱茶歌的老大伯,曾到北京表演过凤庆茶歌。凤庆的茶舞也丰富多彩,有大直歌、小半翻、三翻三转“、毛朝里”“、毛朝外”“、鹌鸡摆尾”“、老母猪吃食”等。凤庆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凤庆的茶文化是无形的财富,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及弘扬。凤庆是中国茶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二、如何开发利用凤庆茶文化
凤庆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比较丰富,不论是服饰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还是社会文化都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征,应该发挥地方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培育文化产业和投资者,繁荣市场文化”。凤庆茶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产业,其开发利用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经营文化产业的属性。必须通过市场经营运作来实现经济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开发利用茶文化是凤庆经济增长的一种模式,一种资源。如果文化产业不运用市场经济的组织方式和手段,文化本身就因为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也就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必须要通过开发来利用,也通过利用来开发。
三、凤庆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1.酒泉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现状
酒泉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现有政府正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0处,信教群众56150人。已成立市级爱国宗教团体1个,县级爱国宗教团体15个。宗教教职人员143人,宗教活动场所生产自养收入115万多元。
酒泉市合法宗教团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参教人数多;二是范围分布广;三是信教群众文化层次较低;四是近年来伊斯兰教、基督教发展迅速。信教群众方面: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一是农村人口多,据掌握农村信教群众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85%以上;二是妇女多,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75%以上(伊斯兰教除外);三是老年人多,55岁以上的人员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70%以上;四是信教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文化及不识字的人员约占全部信教群众的65%以上。教职人员方面,文化水平、宗教学识普遍比较低;特别有威望的代表人士比较缺乏。
2.酒泉宗教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2.1 对宗教文化认识不足,投资不够
如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展示的无疑是文化,是绘画与雕塑艺术,可疏漏了一个不该疏漏的文化问题,即莫高窟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她首先或根本上是佛教圣地。从旅游市场目标群体的确定来看,莫高窟的目标群体主要有两个:一是文化人,一是信佛者。莫高窟的游客除了艺术家、文化人,还有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有着佛教信仰传统和背景的人士。但是现在只重视了前者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后者,在宗教文化的展示上有疏漏和偏颇之处。
2.2 对宗教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不够
在宗教文化开发方面观念保守,开发利用方式单一,表现出重旅游轻文化,过渡商业化,重视有形的硬件建设,忽略无形软件建设的现象。从事宗教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研究和创作的人员凤毛麟角,作品更少。应该有更多《敦煌神女》、《水月观音》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酒泉宗教文化魅力。
2.3 偏重管理,宗教文化感染教育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酒泉市信教群众一半以上是近年来从外地迁入的移民,宗教活动场所近一半是随着移民迁入兴建的,信教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教别、门宦比较复杂,教职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明显加大。有些教存在“三乱”问题,宣教内容不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内容,对信教群众有误导,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向心力和精神状态。
2.4 移民区的宗教问题日趋凸现
随着疏勒河项目的实施,由甘肃省东部地区迁往酒泉市玉门、瓜州的穆斯林移民达到近4万人,移民项目区在正式移交酒泉市管理前,就已经形成了多个宗教活动点,这些活动点都未经宗教管理部门登记审批,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5 爱国宗教团体力量薄弱,爱国教职人员缺乏
市、县两级宗教团体,无专职工作人员,自养收入很少,活动经费比较缺乏,工作开展和作用发挥不够理想,不能很好地发挥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职人员队伍整体存在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现象。高层次、有影响的教职人员缺乏,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3.进一步弘扬宗教 构建和谐酒泉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保持清醒头脑,统一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教观、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政策法规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在了解宗教与宗教文化社会作用的机理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宗教和宗教文化的正负社会功能和积极、消极两个方面的社会作用。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虽然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将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
酒泉市宗教资源千佛洞、榆林窟、东、西千佛洞,法幢寺等,是宣传正信佛教、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法门。既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实现酒泉经济转型,培育和着力打造文化型支柱产业势在必行。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佛教旅游就是转型中的一个重大项目,通过名人、名山、名寺的整体合力,全力谋划建设佛教文化品牌,带动酒泉市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场所建设和管理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旅游名城”的要求相适应,为我市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增添和谐因素。以做好旅游品牌为大局,将酒泉市宗教文化与山水文化共同策划、包装、推介。
3.3 整合宗教名胜资源,打造人文景观名牌
控制“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行为,避免助长宗教热。对与宗教无关的单位、企业或个人违反规定,擅自投资兴建寺庙教堂、乱建露天宗教造像特别是露天大佛等违背宗教政策法规的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予以查处。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要合理规划城市老居民区和人流密集区的宗教建筑。开发散落的宗教场所,优化周围环境。深度开发,突出特色,明确主题,不断提升景区文化资源开发的品位,力争打造精品名牌项目。
3.4 尊重文化开发利用的规律和宗教文化自身规律,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在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和依托的景区开发中要正视景观的历史文化渊源,尊重宗教文化自身规律,同时要注意景区文化资源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性,以保护优秀传统宗教文化为前提,以开发利用促继承保护,确保宗教场所的宗教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切实维护宗教文化部门的合法权益。
3.5 培养高素质宗教人才,发挥传承文化的主体作用
一是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职人员的宗教学识和文化艺术素养,引导他们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正信正行,钻研宗教典籍,提高学识素养。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将宗教场所内部摆设、装置的文化艺术品味、文物收藏与保护、名胜解读与展示、教职人员培训、宗教文化研究等列入考核内容,引导宗教场所挖掘和表现文化内涵。三是创造良好氛围,调动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尊重、关心宗教界人士,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创造自养和良性发展的条件,从而凝聚人心,融洽感情。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实施主体和惠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特定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及乡村经济社会状况。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
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豍那么,在乡土社会产生的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种孕育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依赖于乡土社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本土文化体系,其实质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娱乐方式、传统礼仪习俗、对土地的感情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区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文化,因不同的乡土文化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这足以将自己所处的乡土文化与其他乡土文化明显的区分开来。二是社会认同作用。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的长期的积淀,对在共同乡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整合作用,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豎“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乡土文化的困境
乡土文化孕育并依赖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根植于传统性,所以当传统的乡土社会解体时,乡土文化也将随之消亡。
(一)乡土文化区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乡土文化与生俱来的,而这恰好与以先进、开放为特性的现代文化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乡土文化的面临严重的威胁。人们想要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就不会去改变乡土文化下的社会和生活;而现代化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广大的农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
(二)乡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传统性,使得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诸多难题: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分散;流传断层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而市场化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也有要求:乡土文化能够实现资源规模化、传承的连续性、经济价值。传统性和市场化的不同要求使得乡土文化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乡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传承其固有的传统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又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传承乡土文化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
(三)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包括其生存的状态、呈现的形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供广大农民选择、认同的文化种类越来越繁多,当广大农民不再自己所属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时,那么,认同困境就会降临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能性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豏这无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关系,使乡土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斗争与统一传承与发展中。乡土文化的传统性,是长期以来特定区域的居民留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赋予乡土文化一定的现代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土文化即应保证乡土文化传统性的前提下,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护好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传统性。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破乡土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赋予其市场经济下的气息,能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传统性为内容,以现代性为形式,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另一方面,以乡土文化传统性的方式,赋予现代性的内容,将乡土文化予以发展。
总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生存与发展对乡土文化来说是不易的。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其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12级中国化研究生)
注释:
1前言
目前, 我国已有 31 项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各级政府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意识正在增强。但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过度的商业化开发, 也使得一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目前, 部分世界遗产地出现盲目的商业化开发, 给世界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和破坏。此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致使我国一些遗产资源面临着真实性和完整性消失的危险。本文从动态发展的视角, 以一些旅游地为例,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立足于民族旅游原真性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应保护和延续其社会聚落特征,强化其时空异化过程。探讨如何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再现诗意生活场景,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平遥古城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除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因素以外,还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由于当地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得木结构的古建筑物得以保存,同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工业主要以煤炭业和轻工业为主,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改造公共古建筑物,居民也缺乏经济能力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使得古城 4000 多所古民居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古城的保护同时也得益于当地民间、平遥县、山西省以及国家的重视。在当地县政府和省政府的努力下,一系列规章和条例得以制定,对古城的保护力度得到加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后,对平遥古城的保护工作纳入到了国际组织的监督和保护体系内。平遥古城保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省县政府以及民间。据记载,仅从 1979 年至 2000 年底,对古城保护的资金已就达到了2500 余万元。在对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总体上说来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平遥古城开发的景点已经有 30 多个,古城内的民俗客栈已达到 40 余家。而利用当地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所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古城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还涉及到怎样处理好遗产保护和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关系.为了发展旅游,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改善古城的环境,修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除此以外,古城居民的搬迁、新城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根据平遥旅游局的统计,仅居民搬迁和新城建设就需要资金近 20 亿。虽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投入,但古城需要的保护资金仍然不足。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古城风貌、街道铺面以及典型民宅等,还面临着另一种性质的破坏、建设性的破坏。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部分古城居民开始追求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在改造和装修自家店铺和四合院时,使用了一些非传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瓷砖、水刷石等,外观造型亦追求现代风格。这种做法对平遥古城的整体风貌造成了严重的视觉破坏,影响了古城整体环境的真实性[1]。
3江南水乡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1. 保护并延续古镇农业社会聚落的质朴性特征,强化古镇时空异化过程。
江南水乡古镇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聚落特征。在保护利用中,可利用当地木结构建筑的艺术性、古镇完整性和水乡文化的丰富性,挖掘其中蕴涵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与古镇发展紧密连接,将历史时期古镇景观的原貌保护并延续下来,使之成为特殊形式的历史博物馆,张扬古镇农业社会聚落的质朴性,保护质朴传统的景观特征。其次,古镇是农业社会聚落发展的产物,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时尚化的社会发展相背离,时空异化是彰显古镇遗产价值的核心,因此应强化古镇的原真性和时空异化过程。
2. 规划景观遗产隔离廊道,保护江南水乡区域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城市化和现代化对古镇的侵扰不可避免,但又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是保护古镇原貌的关键。古镇生活、市场功能的延续必然并可能牺牲现代人享受现代化成果的权利,因此将现代生活与古镇完全协调融合无法办到。可以林地、农田为景观要素建设古镇遗产隔离廊道,将传统古镇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景观相对隔离;并通过遗产廊道将分割的古镇连接,在区域上形成连接网络,保持区域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3. 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
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社区教育,建立多种社区参与及相应保护和利益机制,提高居民对古镇本身遗产价值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其保护原真性的积极性,调动参与古镇旅游的积极性,避免古镇空心化发展。同时,营造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完整的体验。从现有的游客偏好调查来看,高达49 %的旅游者喜爱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48 %的游客对古镇独特的人文风情感兴趣,而36%的旅游者认为古镇现有的产品缺乏亮点和特色,13 %认为与古镇本身的特点相差甚远。由此可见,古镇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原真性是人文生态旅游体验的核心。
4. 合理调控环境容量,降低聚集密度和强度,控制服务设施和规模,再现诗意生活场景[2]。
容量、人口密度和流动强度、服务设施与发展规模是衡定古镇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倾向的重要指标,也是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本质的区别之一。为了再现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安详静谧的社区生活场景,可以严格控制现代工业,拆除和整治保护区和传统民居风格不协调的建筑,保护传统空间格局;恢复古镇传统手工制造工艺,严格限制人口的大规模集聚和商业的大规模发展。
4结论
江南水乡古镇虽然已经有了配套成熟的保护制度和执行机制,然而城市化、现代化和旅游业对古镇的冲击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古镇的自然和人工景观体系,还是居民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等,都在逐渐向着时尚、现代以及后人工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化成为江南水乡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的严峻威胁。江南水乡古镇景观的原真性存在以下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古镇物质景观的原真性与生活场景的现代化过程; 2. 古镇保护追求人文生态的原真性是传统的真实,还是现代的真实? 3. 与周围空间的连续性决定了古镇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扩张提供了客观环境; 4.高密度旅游活动为古镇现代化、时尚化、艺术化和商业化提供了必然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92-03
一、基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文化规划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随着20世纪末以来文化及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策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文化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制定城市的文化规划与发展战略,加大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投资,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必要。全球范围内,文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城市的文化繁荣总是和经济昌盛联系在一起,例如14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的伦敦、18~19世纪的维也纳、19世纪末的巴黎等,它们的辉煌文化无一不是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城市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人均GDP越过3 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快速拉长,政府财力持续增加以及文化经济在城市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文化设施大量兴建,中国城市正在进入文化建设的期,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渐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快速增加的文化事业规划、文化产业规划、综合性的文化发展规划,以及近几年来大量涌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都表明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西安地区的文化开发与利用则尤为重要。西安面临文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为使西安能够更好地在全球占据有利的节点位置,必须在对西安的建设中突显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此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西安的文化优势显然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尤其以周秦汉唐文明著称。西安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 0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共13个王朝建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历史文明都诞生在这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的今天保留了大量的文化资源。1981年,西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列为世界四大古都。对西安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周秦汉唐文化的规划与开发自然是重中之重。
二、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开发的局限性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都城遗址、宫殿遗址、帝王陵园、历史重要事件遗址、城市历史格局、宗教文化活动、人类活动遗迹、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近现代建筑、古镇(古街、古园林、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面对发展机遇,各方面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应该清晰地看到,中国城市在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在探讨和运用文化资源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策略中,重经济价值轻人文价值的出发点往往使得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的开发,在很多时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1]
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范围上和内容上都有一定局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强,民俗类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开发利用方式单一,缺乏现代感。首先,西安文化资源开发主要局限于城区、近郊及临潼,而长安、蓝田、户县、周至则大多处于未开发状态。其次,西安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很大局限。中国古代传统的饮食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儒学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比如几千年的三秦文化熏陶形成了西安鼓乐、历史上的工艺作坊包括汉长安的制陶作坊、铸币作坊,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民间社火、楹联习俗以及节庆、礼俗、游戏等传统民俗文化在关中地区又独具特色。但这些文化资源很少得到开发与运用,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潜力与经济潜力都无法得到利用,西安完全可以以这些特色文化为依托,大力开发周秦汉唐民俗文化。
三、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的策略
西安作为中国文化城市的典型代表,适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契机,为参与激烈的全球城市竞争和营造自身良好文化环境的需求都使得西安地区需要以更为整体的视角,有策略地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创造宜人的城市文化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对全球城市竞争。西安一方面要抓住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文化规划与应用做到最优。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文化为基点、突出周秦汉唐文化特色、深刻发掘中国文化内涵,提升西安的核心竞争力。
1.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确立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
古都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可利用的历史资源很多,根据历史资源分布,西安在已有的文化主题基础上,确立更多的历史文化主题,形成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例如,西安市中心规划“中心唐城老区”,将周秦汉唐的历史资源利用起来,复兴唐皇城,再现古西安。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城市风貌、人文遗存等,逐渐弱化和分离老城的行政、居住等功能,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降低老城内的人口密度。曲江新区可以继续发挥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重点发展文化产业。西安东郊,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不足,但其作为近现代一些工业企业的集中地,承载着近现代西安历史文化的传承,不能忽视,在其旧城改造中,可以把工业遗产作为历史文化主题,利用转型时期的有利条件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围绕汉长安城遗址和大明宫遗址,建立汉唐文化景观区,依托终南山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其极大的文化价值和丰厚的经济价值。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基地,全面深入地反映这些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2.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谋求文化创新
西安文化规划和文化开发,对西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必须要有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创新,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唯一的健康发展之路,其关键在于找准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也就是拿捏好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程度。”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商子雍如是说。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高度重视并且精心保护那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它们所处的环境,发掘周秦汉唐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其次,汉唐时代的长安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天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能抛开历史,而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从历史中探求汉唐长安文化精神,融入到当前西安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精神中。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城市文化规划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事实上,近几年来,西安在这方面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创新,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比如在华清池文化景区演出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将唐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进行历史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总之,开发和利用周秦汉唐文化资源,还要不断将文化资源变成为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将文化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使其成为文化规划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3.具有开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
在对西安地区文化规划和利用上,无论从城市居民自身的需求角度出发还是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来看,西安都需要完善自身的文化空间网络,一方面为西安市民提供文化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城市软实力。西安文化规划与利用应该具有唐文化的特色,秉承开放性之特点,建立城市文化网络空间。坚持大开放、大旅游、大市场、大品牌的市场开发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建设商业聚集区。在西安形成汉唐文化景观区等多个文化中心区,充分利用古都西安的独特文化资源,使西安的古城街、巷、院、铺,传统民居、古老建筑及周边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文化中心城区成为集商贸、旅游、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综合区。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遗产保护,文化复兴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以世界古都,高品位文化产品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大以历史古都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提升文化产品内涵,树立最具东方神韵世界古都形象。将周秦汉唐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例如,将周秦汉唐文化应用于秦岭生态旅游新产品,温泉旅游新产品和曲江旅游度假区等自然景观新产品和休闲度假新产品。再如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立体式的华夏文明发掘基地、维护基地、开发基地、学习基地、研究基地、普及基地,而且建成国际性文化交流基地,提升汉唐文化的开放意义。
4.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提升城市软实力
我们提升西安的软实力,就要从西安文化内涵入手,以隐形文化显性化为重心,以特色文化多样化为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开发文化资源,走“内涵式”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例如,在饮食文化方面,除了对现在已经开发的比较有成就的唐代皇家饮食文化的继续创新外,还可以加大对唐代宗教饮食与保健饮食进行深度开发,诸如对唐代佛教饮食、道教饮食、保健饮食等的开发利用。在服饰文化方面,可以大力开发汉唐文化的服饰与化妆产品,汉唐服饰异常丰富,不但水平高,造型好,而且极具文化特色,在这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既可以宣传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扩大西安的文化影响。在节庆文化方面,可以利用周秦汉唐节庆文化,加大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弘扬西安文化精神。例如借鉴唐人重阳节赏菊饮酒之习俗,开发一些节庆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大开发一些便于群众参与及展示性较强的游艺产品。例如唐代的双陆、投壶、斗鸡、舞马等活动既具有观赏性和展示性,也具有参与性。在民俗文化方面,可以深刻挖掘古代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开发。周秦汉唐民俗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礼仪风俗、黥刺习俗、婚姻习俗、丧葬风俗、信仰习俗、避讳习俗、称呼习惯、禁忌习俗等等。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在开发与利用方面,其价值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在演艺文化方面,要以《仿唐乐舞》、《大长安》、《长恨歌》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为典范,大力挖掘历史题材,以现代科技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内容,突出周秦汉唐文化内涵,创作优秀舞台剧目。总之,要充分发掘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立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实现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示。
5.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讲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态文化,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了自然环境同从文精神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自然环境背后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味,强调了一种美学意境。在西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美学理念的解读与运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很有必要,它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的文化品位。现代人对山水环境的渴望是很强的,西安城市文化建设中应该把秦岭等自然美景的运用考虑进去。近期西安提出的“八水润西安”的城市建设战略规划也是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彰显,在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已经义不容辞。例如大明宫、建设中,在大明宫附近规划出29平方公里,以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依托,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生态体系,重点恢复太液池,加快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将这个区域发展成集旅游、商贸、文化、居住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相得益彰。
四、结语
各地区对儒家文化的内涵诠释不尽相同,因此儒家文化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开发状况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李文明以庐山白鹿书院为载体,对庐山儒家文化的内涵和旅游价值进行了发掘和分析,并对庐山儒家文化的旅游深度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其中在策略上重点探讨了旅游形象策略、景点建设策略、产品策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李晋宏从儒家文化开发的角度,研究了平定县冠山独特的儒家文化,指出了开发利用儒家文化对丰富山西省旅游文化、指导地方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旅游地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发展和谐旅游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梁炜从儒家文化的和谐观角度出发,探讨了儒家文化对发展和谐旅游的教育启示功能以及如何实施这种教育。方百寿、张芳芳和李洪波等建议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为出发点,建立良好的旅游生态伦理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吴声怡、余志荣和高群认为中国旅游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旅游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而儒家文化的传播又进一步带动了旅游的发展。
二、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家喻户晓的“三孔”———孔府、孔庙和孔林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市现存文物古迹300多处,具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鲁国故城遗址、颜庙、九龙山汉墓群、尼山孔庙及书院7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十几处。曲阜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开展儒家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表1对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状况作了简要的分类。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与民情状况的旅游吸引物。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多为人文旅游资源,其历经沧桑巨变的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沉积岩”,在现代社会中因其历史的厚重感而散发着独特的旅游资源魅力,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地理景观,即现今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在曲阜的儒家文化资源体系中,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人文旅游资源需要借助一定的自然景观表现其特有的价值,而自然旅游资源在很多情况下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从文化时空观的角度来讲,人文旅游资源更多地依托于时间的积淀,属于时间的范畴,自然旅游资源表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属于空间范畴,这二者共同构成了时空向度上的儒家旅游资源。
三、曲阜儒家文化的旅游价值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作为人类精神领域重要的构成元素,便成为满足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精神营养。而对于历史和异域文化的向往促使人们产生了旅游行为。儒家文化作为宝贵的人类精神遗产,必然成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研究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所关注的焦点。曲阜儒家文化对于炎黄子孙乃至世界人民而言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现代商业社会下人们寻求返璞归真欲求的精神沃土。以儒家文化旅游资源为主题开展的旅游活动不仅可以使旅游者获得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旅游体验,而且可以使旅游者的精神思想得到升华。因此,儒家文化在旅游业中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使得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儒家文化旅游活动积极展开,祭祖旅游、修学旅游、文物旅游、节庆旅游以及美食旅游等旅游活动在孔子故里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尤为明显。现代商业社会中,曲阜儒家文化与商业元素的融合使得传统的儒家文化焕发着商业气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这一政策为儒家文化的产业化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旅游业成为儒家文化产业链条中最为活跃的一环,不仅使得儒家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继续散发着思想魅力,也使得儒家文化逐渐融入到经济浪潮中创造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四、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曲阜市借助儒家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自1987年曲阜市举办首届“孔子故里游”旅游节庆活动以来,“三孔”等一批人文景观相继对外开放,还先后举办了“孔子诞辰故里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活动。从曲阜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以“三孔”为代表的孔子文化资源是其核心旅游资源,而目前孔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开发利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节庆旅游
在孔子故里的节庆活动中,影响最广的是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它是融合了纪念、文化、旅游、学术和经科贸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国际孔子文化节自1984年起已连续举办了26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山东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东的重要平台,已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旅游节庆精选”之一,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其浓郁的儒家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时至今日,孔子国际文化节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修学旅游
孔子故里曲阜具有修学旅游基地的特殊功能,这个功能对于孔子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游客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三孔”之内,游客很难找到短暂休息、停留的回旋空间。自2006年推出首届“孔子修学旅游节”后,开创了国内修学旅游的先例,整个活动从整体形象宣传、景区整合推广、修学活动策划、市场营销组合、演绎平台搭建等软件入手,挖掘孔子故里人文内涵,丰富修学旅游产品内容,改变了孔子文化旅游的既有模式,将孔子家乡修学旅游从普通观光型升级为休学体验型。通过开展修学旅游,改善了孔子文化旅游集中于“三孔”的局面,同时带动了周围旅游“冷线”的升温,带动了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修学旅游延长了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时间,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整个产业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