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1: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教学的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J7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98-02
芭蕾舞蹈作为人之讴歌,是对某种理想根基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是从理性世界的因果关系桎梏中释放出来的。因此,芭蕾舞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蹈演员或者是成为一名芭蕾舞者,付出辛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获得专业的,系统的芭蕾基础训练。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对芭蕾学习者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因地制宜掌握分寸
对于舞蹈学习者来说,我们在进行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芭蕾舞者,应当具有良好的形体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芭蕾基训教学的时候,应当掌握基本的动作教学要领,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芭蕾舞蹈要求的人体结构,在舞蹈过程中身体的垂直位置非常重要,在表演的时候舞蹈演员需要始终保持非常高的平衡和稳定习惯,这样才可以呈现出高雅优美的芭蕾舞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对学生的身体特征进行了解掌握,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这样我们能够尽可能保证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例如我们要对学生保持稳定的能力进行训练,就要根据学生的盆骨状况,以及腰椎、胸腔和肩膀等部位的动作进行专项训练。
在学校中进行芭蕾基训教学,一般学校很难维持较长周期的教学安排。这就导致了学生接触芭蕾训练的时间不足,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在教学计划制定之前向广大的学生征集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芭蕾舞蹈教师不应该由于时间的压迫就盲目地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芭蕾基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高强度进行训练,不但达不到训练效果,还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其他课程量和课时的分布,保证学生在每个礼拜有至少6个课时的芭蕾基训课程。对于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师,应当从专业的舞蹈教师中选,这些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负责,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保证芭蕾基训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和提升,邀请更加专业的认识对芭蕾舞蹈教师进行培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
二、科学训练规范表达
在进行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规范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教学。在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人体的基本形态的认识,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人体生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身体四肢。在芭蕾基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对身体的各部位的训练,身体的五大关节部位肩、胸、胯、膝和踝,这五个部位在训练的时候都应当对称向外打开,学生的双脚应当保持一字外旋。这样可以使身体的线条获得最大限度地延长,从而增加了舞蹈动作的感染力。虽然这种外开状态是人体处于非自然状态时的状态,但却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舞姿和舞步的连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应当增强这两个部位的灵活性,从人体美学的角度延长人肢体的长度。对于一些大幅度的动作,我们应当通过保持腿部的直,使动作更具有技巧和对美的传达。在直的基A上,我们还要通过立进一步展现芭蕾舞姿的形态美。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所采用的语言也要保持规范和精确,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达才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教师要传达的思想,进而才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当在进行教学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针对芭蕾基训教学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难点部分的表达,逐字逐句地进行研究,怎么样的表达才可以既准确,又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准确指导,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提升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芭蕾基训的基本教学步骤,以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带领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而且不同的教师对芭蕾基训的原则和方法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教师应当保持一个宗旨,就是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芭蕾基础动作。在训练过程中,伴奏音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训练学生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能力。
三、组合训练注重顺承
组合训练是一种具有较高的逻辑性,训练过程更加复杂,但是更具有针对性的芭蕾基训过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动作之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应当更加重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对基本动作的应用能力,重视学生舞蹈动作的应激性,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这就是我们需要采取组合训练的原因,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的芭蕾舞蹈技能。要想有效地进行组合训练,我们还应当理解组合训练与单一动作训练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意识进行单一动作训练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组合训练,而组合训练又是对单一训练的一种综合运用和对单一动作训练效果的一种检验。因此我们在进行组合训练之前应当有系统的单一动作训练过程。这对于刚开始学习芭蕾舞蹈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芭蕾舞蹈动作之间的联系,能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适应。并且,组合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芭蕾动作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顺承关系在芭蕾基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我们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顺承相类似,也就是我们在进行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重视每一个舞蹈动作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已经知道,如果单一的舞蹈动作没有办法完成,那么就无法完成一整部芭蕾舞蹈。由此可见,单一动作就像是一盘棋中的每一枚棋子,我们只有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顺承关系,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体。换句话说,我们应当通过对学生在芭蕾学习过程中对顺承关系的认识的强化,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训练,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芭蕾舞蹈,从而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把握每一个动作,能够尽情地展示自己。例如,在芭蕾集训课堂中,单一的跳跃动作训练就包含了多种,其中每一种跳跃都是学生要牢牢掌握的。而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更主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这些单一动作之间顺承关系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芭蕾基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计划。教师应当对芭蕾基训课堂教学有正确的认识,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与学习。对芭蕾基训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仍然需要广大教师的继续努力,共同促进芭蕾舞蹈的发展。
参考文献:
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流程,就必须重视各个教学任务的过渡设计,一个好的过渡设计,能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面的教学内容既能有所总结,有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的思维联想到了下面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过渡方法。
一、教学任务的过渡方法
1.小结式过渡
小结式过渡首先是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归纳总结,以此来引出下面要完成的任务,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来回忆上面学学习内容,又能延续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会起到一种纲举目张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牛津英语7A Unit6 Reading中,讲的是The fashion show,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举行这样一次时装秀号召学生为希望工程募捐,在处理完本课的教学任务后,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how?引导学生对这次时装秀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上面的这个问题,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的学生这样回答:It’s meaningful, we should help the poor.学生在思考的时候,自然引入了本课的主旨,让学生自己来思考怎样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以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转折式过渡
教师引入与教学任务相反的信息,让学生感到内容的反差而惊讶,从而产生疑惑或好奇的心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被激发。
牛津英语8A Unit4 Reading中讲的是大熊猫,在学生学习了大熊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后,通过问题If you are a panda, what will you say to humans?引导学生来回答,该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个大转弯,一些学生先是感到很惊讶,很快地把自己想到了一只熊猫,说出了很多心里话,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的过渡到下文中的教学内容。
3.悬念式过渡
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置悬念,可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如牛津英语7B Unit4 Reading讲的是‘The ghost in the park’,在复习完第一课时的内容后,让学生看了一个与之相关的视频,在一个花园里传来了阵阵低语,这时有点学生感到非常的害怕,问了这样一个问题:Is there a ghost in the park?这时学生非常好奇,有的认为是人发出的声音,有的认为是风声,然后顺势跟学生说,Millie and Amy heard the whisper last night, read their story and find out what it is.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了下面的教学任务,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4.练习式过渡
在完成上面的教学任务后,设计一个相关的练习,形式可以多样,选择、改错、游戏、阅读、视听等都可以选择,通过练习而引出下面的教学任务,既考查了学生掌握的情况,又“无痕”地引出了下面的学习任务。
牛津英语7B Unit2 Grammar,学习的是定冠词the的用法,在学生学生充分了解的the的用法后,将本班的一个同学课前预习情况投影到了屏幕上,让本班的学生来帮助他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地方,让后对全班的同学说:All of you are helpful, Sandy also need help in his diary, do you want to help him? 学生兴趣很高地投入到下面的任务。
5.衔接式过渡
这种过渡贯穿于教学任务之间,我常常采层层递进的提问式的话语,将教学任务中的各个知识点链接起来。这种过渡方式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恰当的衔接过渡能将教学内容层层深入,符合认知规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理解接受,使教学任务环环相扣,既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习欲望,勾通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又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跃而获之”的念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结
做好英语课堂教学任务的过渡,就是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浑然一体,不出现断层,以上几种过渡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的,两个教学任务之间的过渡可能同时出现几种过渡方法,但不管哪种方法,都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备课中须做好“备学生”这一环节,不妨把自己就假想为本班的一名学生,换位思考,往往能设计出更巧妙的过渡方法,使英语课堂环环相扣,流畅自如。只要我们设计得合理、巧妙,课堂教学就可以精益求精。
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学,呈现尤显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呈现新的语言材料,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感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的课堂呈现,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其它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新语言材料所包含的意念和功能出发,营造一个与之一致的语言环境,恰到好处地进行呈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呈现这一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一、直观呈现
利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手势等生动、直观地呈现新语言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知和准确、牢固地记忆所学的知识。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有价值的图片和文献资料,以备呈现新语言项目时使用。常用的直观呈现方法有:
1 运用实物或图片来呈现新单词。
图片包括挂图、课文插图、照片、课文前面的彩页、简笔画等。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单词,在形象与词义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学生能更好地记住词义,其趣味性、直观性较强。如在学习表示家庭成员的名词时,教师借助一张全家福来呈现新单词:Look!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photo of my family,Look!I am here,My father and mother sit on the sofa,The man On my left is my husband,Thelittle boy is my son,Who are the twoyoung men?They are my brothers,Andthis iS my uncle,my father's brother,This LS my aunt,my uncle's wife,这样就呈现出father,mother,husband,brother,uncle,aunt,wife等新单词。
2 运用实物或图片来呈现句型、语法知识。
运用实物、图片等来呈现语法知识,对学生快速、充分理解语法概念大有帮助。在讲解语法中名词的单复数时可以利用实物或图片来呈现。如a book,two books,three books…随后还可以用pens,desks,apples,oranges等实物和课文插图继续介绍和呈现英语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3 运用动作,表情、手势来呈现新单词。
在教动词、形容词时,借助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手段来呈现,既便捷,效果又好。如在教学单词smile,cry,happy,angry,sad时,教师只须利用眼神、面部表情就能把这些单词表现出来。在教学jump,run,sleep,walk,put on,take off等动词和动词词组时,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英语,学生边模仿老师边念单词,很快就能学会。
二、交际呈现
交际呈现即采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形式,通过与学生真实的交流来呈现新的语言材料。这种方式自然、学生易于接受,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时,要涉及使用“for+a period of time”和“since+an exact time”来表示时间。笔者结合学生和老师的实际,通过交际和问答来呈现有关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T:What grade are you in,Sl?
Sl:I'm in Grade Three.
T:Then when did you come to thisschool?
Sl:I came to this school about twoyears ago./I came here in 2006.
T:Right,You have been here forover two years,When did I
come tothis school.do you know?
S2:Sorry,I don’t know.
T:I came t。this school in 1995,Ihave been here since 01995,I have been atthis school for 13 years.在呈现完这几个句子并将它们板书在黑板上。通过谈论师生之间的实际情况呈现出新知识点,这样处理比较自然、合理,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然后还可以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来表示差异:“for”表示一段时间,“since”表示某个时间点,这样,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8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任务。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必须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如此挑战,我该怎么做呢?在此我想提出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指正。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伟大的教育学家韩愈曾说过: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自愿的去接受教育并乐于向教师请教,快乐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对此,我们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不多的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情景,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相信学生都是求进步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有旺盛的求知欲的,都是能够改正错误的。不仅如此,在平时中还应该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训斥。
2.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
初中的学生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在作文课上,上课前老师先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学的是什么?"学生一般会回答作文,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用希望激励学生,"你们信不信,今天我们学了这堂课之后,人人都写的出好作文,你们愿不愿试一试?"如此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希望。不仅如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你真行、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语言。而且,我一再激励学生不要把面对问题当成困难,而应看作挑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它、战胜它。同样是犯错误,如果教师一味的指责,只能加重学生的心里负担,对学生的发展一点都没有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加以疏导,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给予鼓励,那么,效果将显而易见。同样的事情,仅仅两种态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听了很多的试教课,比赛课,探究课等。其中90%的课都是英语阅读课。反思这些课堂设计,笔者感觉当下的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似乎陷入了如下的怪圈:首先,整体阅读。漂亮的PPT或动人的视频导入—Fast reading回答几个问题—Careful reading再追加几项阅读理解题理解—偶尔长难句分析。整体阅读的过程就是做题目对答案这么简单,而且受时间限制,对每个环节,师生只有共同“赶场”,才能在匆忙中做完教师设计的阅读题目。不知从何时起英语阅读教学过多地从考试的角度来设计课堂活动,阅读课变成了常态的阅读考试训练课,问题没有层次性,既不泛也不精,师生就阅读文本根本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其次,语言知识学习。教研组内的公开课、各类赛课中基本听不到英语语言知识的授课。平时的语言知识授课中,教师一般讲几个单词、短语、语法或几个长难句罢了。对阅读语篇承载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比重越来越少,讲或不讲的主要依据是高考考还是不考,而非学后致用。
近年来,笔者在不断反思当下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文本阅读教学的方式到底是精读还是泛读?改革之前似乎是偏向精读,但也不完全像,改革的这些年里,对文本阅读教学的方式变成了不精也不泛。
2012年10月笔者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那四天里我最渴望听的课是有关语言知识点的授课,可惜几十节课中,绝大多数是浅层次的阅读语篇整体理解课,和少量的语法复习课,却没有一节涉及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新课。所幸的是收获了清华大学崔刚教授专家讲座《阅读的层次与课堂教学》,也坚定了笔者的反思结论: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文本阅读教学的方式应该是精读。精读教学才是帮助英语教师走出当下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怪圈”的良策。
说到精读,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什么是精读?所谓精读即指学习者精细地阅读文本,以语言知识为主,注重输入教学,以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为目的一种阅读方式。Tickoo(2003:30—31)认为,精读是全班学生使用一段文字以探求语言或语义细节,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法和文本结构方面,还要聚焦文本的表面和深处意义。那么英语精读课堂教学应该包含那些内容呢?根据Tickoo的界定它应该涵盖以下十四个方面的内容:
(1)识别英语字母和拼写模式;
(2)不同长度的语块保留在短期的记忆里;
(3)依据不同目的以一定的速读阅读文本;
(4)识别核心词,从语序中理解含义;
(5)识别词性、时态、语法等;
(6)认识某种含义可以多种语法形式表达;
(7)识别语篇衔接手段、分清从句关系;
(8)识别修辞手法;
(9)识别文本的交际功能;
(10)利用背景知识理解上下文;
(11)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事件、思想的来龙去脉、主旨大意等;
(12)区分字面和引申含义;
(13)发现文本中蕴含的文化特色和信息;
(14)发展和利用一系列阅读策略来解读文本。
崔刚教授认为精读教学包含三个层次:
(1)思想层次:能体会隐含信息、形成评价与判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形成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进行人文与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层次:事实与细节、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语篇结构;
(3)语言层次:词汇、语音、句式、语法, 等等。
精读教学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学习知识内容。试想我们每个教师在课堂上依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精心设计,把精读的内容逐一落到实处,不就实现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各项目标了吗?虽然精读向来是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教学而言的,但在笔者的潜意识当中一直在努力将精读运用于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文本精读教学时,应该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和题材,考虑精读教学理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拟定好系统的教学计划;不同学段应该有不同的主要学习任务。关于阅读文本的语言知识教学,笔者接下来与各位读者分享几个语言知识设计案例。
案例设计背景
一年前结合我们进行的省级重点研究课题“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词块理论的应用研究”,笔者展开了用词块理论探究阅读文本语言知识的有效教学路径, 并提出了“赏析观察语言写作之妙处,在运用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的语言知识教学思路。语言知识的教学是多途径的,以词块为单位进行英语语言知识教学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的途径之一。语言学家Lewis认为人们在建构语句时,会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词块。“词块”(lexical chunks),是指语言使用中形成的惯例化的语言构块,具有很高的重现率,在语言交际时,作为预制组块可以整体快速提取使用。它具有较为稳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有助于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性。
在探索“赏析观察语言写作之妙处,在运用中习得语言”的语言知识教学途径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以致用,特别是学生能将学到的词块灵活地运用 到写作之中。他们在用中学,在用中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在2014年的高考中,我任教班级的侯若溪同学高考英语中获得满分的好成绩。
此语言知识教学途径的操作流程如下:学生朗读或默读阅读文本→标出自己喜欢的、具有生活气息的、说写能用得着的词块→同伴或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胜利成果”→寻找教师列出的词块→校对答案复习巩固→教师围绕精读所涵盖的内容,结合文本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讲解→多样化巩固练习。对于学生能找到的、会用的词块教师不必再讲,课堂上不再“赶场”,重视的是学生每堂课有所收获。词块理论是笔者语言知识教学的指南,赏析的视野、探索观察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途径;针对性强、阶梯推进的各类练习或比赛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桥梁。
以下是笔者基于阅读文本,依据精读的内涵,运用词块理论,对M10U2 Reading——Population movement in the USA 的部分语言知识教学设计,在此与读者分享。
Module 10 Unit 1 Reading
搭配类 Lexical chunks
正在发展,移动中 on the move
60及60以上的老人 people aged 60
and over
是……的家园 be home to
占据,构成,起草 make up
是有名的…… be known as
言之有理 make sense
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conduct-
ed recently
学生的四分钟微型写作作品鉴赏: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conducted recently, women are more brilliant than men. However, men make up almost all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s, leaving young women aged 20 and older having few opportunities. As a result, the worldwide women rights campaign is on the move. Denmark, known as the world’s most justice country, became home to the women rights campaign. We believe the complete equality will come true some day.
授课流程:左图PPT展示中文→学生在语篇中寻得→大声朗读→展示英文词块→回忆中文→4分钟微型写作→作品鉴赏→口头操练:短文或故事接龙(每人讲两句,但必须用到刚学到的一个词块)
句子框架类: Lexical chunks
人们对于为什么……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理由。有些人……, 而有些人……。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
… give many reasons for …. Some …, while some others …. The one thing that is clear, however, is that….
文本原文再现:
Young mobile adults give many different reasons for swapping their home town for big cities. Some are looking for a good job, while some others seek exciting and fun things to do. The one thing that is clear, however, is that young people are speaking with one voice: "To the cities!"
句子框架类: Lexical chunks
学生仿写作品赏析:
People give many reasons for taking some exercise regularly. Some hold that it can make them feel refreshed, while others believe that it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 one thing that is clear, however, is that taking exercise can help keep your body in good state.
授课流程:
PPT展示中文框架类词块→ 学生探寻词块出处 → 学生朗读挑战记忆 → 语言赏析 → 学生建构框架英语词块→ 4分钟学生独自运用该词块写作(两位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四人小组,互相赏析彼此的作品→全班鉴赏黑板上的作品
Let's think:
Where can we use the following lexical chunks?
1.In f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survey conducted recently, Florida is home to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2.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boom in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urvey, 12.5% of the population moves ever year.
授课流程: PPT呈现上面的词块1 → 学生观察寻找类似词块2 → 句型鉴赏改写 →个人仿写 → 同伴作品互赏 → 建构调查类描写写作词块→巩固练习
赏析并要求学生深层理解从句与主句间的逻辑关系;建构此类框架类词块并学会使用。
原句1:Most agree, however, that they like the climate in Florida, which, apart from a few hurricanes, is warmer than in other places. (L14)
Question: What does Edna mean?
参考答案:Edna believes most people agree except for occasional hurricanes, Florida is the warmest place and therefore, the most comfortable place for the older Americans.
授课流程:PPT展示句子 → 学生激情朗读 → 学生回答思考题 → 答案赏析 → 建构框架类英语词块 → 学生仿写 → 学生作品赏
课后作业
Directions: Write a short passage on whatever you like with the lexical chunks listed below.
⒈ be on the move, people aged ___ and over, be home to, make up, be known as according to , make sense, adapt to,
⒉…, so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
⒊… give many reasons for …. Some …, while some others…. The one thing that is clear, however, is that…
结语
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讲解,更需要提高课堂效率,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质量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通过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才能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很好地理解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相对地减轻学生课后学习的压力,并对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定的运用,总体提高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成绩,但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依然存在某些问题,只有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备课。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和例题的讲解,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下必须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选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都要求教师精心做好备课工作。比如,在上实验探究课“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时,教师要将本次授课的内容进行认真地设计和组织,对于相应的实验都要自己做过一遍,并且在做的时候寻找可能在实验时会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避免在课堂上准备不充足而耽误课程进度。而学生大部分的动手能力不强,对物理知识在理解上有困难,所以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实验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认识来学习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提高课堂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时,不要单纯地让学生对其进行识记,要尽量地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在进行流体压强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问,为什么强烈的风能够将地面上或者房顶上的一些物体吹起来;当汽车在身边高速行驶之后,路旁的树叶会向中间飘,而且人也会感觉到一定的风力把自己向马路中间吸。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现象,学生会意识到学习了物理就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解释,从而发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有更大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克服相应的困难。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在响度与振幅之间关系的讲解上,可以让学生对小鼓进行敲打,通过不同的敲打力度,观察鼓面振动的幅度,会发现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由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向关注学生怎样学。教学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要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实现教学方式三大转变:一是教学内容应当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三是教师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帮助学生发现和管理知识,由课堂活动的统治者、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和与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引导他怎样去明辨方向;当学生畏惧了,教师应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三、教师教学角色的变化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习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四、引导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首先,要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要。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主学习,其基本品质是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而“我要学”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内在需要一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的时候,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二是让学生建立责任意识,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其次,培养学生具有“我能学”的心理意识。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但是传统教学方式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学生的独立要求,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教师现在要做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我能学”的心理意识。 再次,培养学生具有“我会学”的能力品格。教师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改变传统的“课上听讲、课后复习”的模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和研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五、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
“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有的教师把课堂“对话”理解成“问答”,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一问到底”,毫无启发性、毫无智力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
有的教师把目前提倡的“活动”形式化。实际上,科学的课堂活动,首先是实质性的活动,要让学生的思维等内在精神世界产生活动;其次是既要让学生动,又要让学生静,该动时动,该静时静。
有的教师以为“现代教学媒体”就等于“现代教学观念”。于是,一些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不管使用价值如何,课件一律制作的非常华丽,可无谓的动画、声音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思考。
有的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夸奖,单调而优美的夸奖一点也不吝啬地给了学生,还不断听到掌声阵阵。科学的尊重观绝不拒绝批评。课堂上教师过多的随意性夸奖实际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它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甚至诱导学生养成随意应付的品质,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四个虚假”即“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虚假渗透”。
“虚假自主”主要表现在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在有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选择,使课堂活动沦落成一种“自流活动”。这样的自主导致了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失控,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52-02
新课改的实施让教学更加开放了,注意走出课堂和书本,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前搜集,课中交流,课后拓展”等这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一、“个性张扬”得到了重视,学习行为的规范养成却被忽略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开放、自主的“群言堂”使得学生有了“动”感。学生想问就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甚至想摆出个什么姿势也随心所欲。有些教师误以为对学生提出要求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于是便不对学生作任何的要求和约束,任学生尽情地张扬,没有了任何秩序和规范,这种“无规范状况”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课堂氛围的活跃,而导致的却是教学效率的低下。如何做到“活而有序”还需要我们下一番大功夫。
二、许多教师重视了课堂评价,评价的语言也更趋向于激励,但对课堂评价还应有更清楚的认识
评价是什么?评价应是“欣赏”、“激励”,还应是“导向”。教学改革使得教师确实放下了“架子”,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感到愉悦。但是,在课堂评价中以下几种情况应值得我们反思:一是部分教师还不会评价学生,把握不好评价的时机,不会从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之中挖掘出评价因素,评价语言平乏,语调平直,缺乏情感。二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往往缺少个性和价值。学生得到的只是精神上的慰籍,而缺少思维上的碰撞和认识上的飞跃。长时间的这种缺乏个性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也逐渐变得不以为然,连精神上的慰籍也没有了。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多元的互动式的评价。课堂评价应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三个方面。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还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间的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很少。一堂课中,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得体,就能达到很好激励效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更好,积极性就会更高。每位教师都应把学会评价学生、善于评价学生作为自己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来钻研。
三、多媒体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更科学、合理
新的教学理念不但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多样,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对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对多媒体课件的期望太高、太重,而过分依赖课件。部分教师一节课从开课到结课始终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整节课看到的只是声、像、音、画的不断变换和展示,而看不到教师的引导,看不到学生的思维,本应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也由课件包办代替了。二是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和定位还不够清楚,致使主次不分,宾主倒置。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我们还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但同时还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要用得更科学,更合理。
四、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但应该如何关注、如何求得实效,还需我们合理把握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17-02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爱动,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富有好奇心;而语文学科涉猎内容广泛,知识、技能种类繁多。学生和学科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式”,抓住了二者的契合点,就能较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体现在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启迪智慧、塑造性格、培养习惯等多方面效果的达成,小学语文课堂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需精心设计、深入研究各种教学方式。
一、感想式教学
什么是“感想式”教学?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亲身感受,多让学生思考,用谈感想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知识传授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感想式”教学,是符合认知规律的顺畅通道。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课,可让学生先谈谈对课题和课文内容的想法,以找到教学的针对性和切入点。在学完一课后,再让学生到讲台上谈自己的感想,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拓展,又能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丰富和延伸语文课的内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发表独特见解,甚至提出和老师相左的意见;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点滴收获,或复述学过的知识内容。如学习《成全一棵树》,学生谈感想,有的对“母亲”加以分析;有的对“孩子”加以分析,认为孩子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全了她自己。通过“感想式”教学,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滋润了学生的心灵。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二、质疑式教学
质疑式教学是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统领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首先不是教师交待课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而是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提出问题。通过自由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穷人》一课,全班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有思想内容方面的,有写作技巧方面的,还有的是细小的字词、标点方面的。学生一旦质疑,就进入了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问、分析、讨论、争论、释疑,步步深入,口语训练和阅读教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三、讨论式教学
用讨论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关键是教师需在讨论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理顺学生思考的路子,把控讨论的重点,防止漫无边际的讨论,也要避免学生不知从何说起,造成冷场。
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一般应掌握两类内容:一类是从简单知识介入讨论,打开局面,比如某些字、词、句的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采取学生互问互答形式进行。同时也要注意抓住关键,争取用较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穷人》这课,有的学生提出了“自作自受”的“作”发什么音?课文中几处省略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并讲出自己的理由。
另一类是语文课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互相交流,在步步深入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一课,学生提出了“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坐船的规矩”?为什么要有上下桥的规矩?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上下桥的规矩体现了水乡孩子的独有成长经历,懂得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规矩。讨论式教学,使思、读、说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表演式教学
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一般设计在学习了课文之后,进入深层理解和巩固提高阶段时进行的教学活动。表演式教学是对课文的再创作。其过程是:钻研理解课文――编写课文小话剧――进行表演。
表演式教学由于学生亲身参与性,因而课堂形式更具趣味性,但也有局限性,如只有具备人物、情节且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才适合编制成课本剧来表演。当然,课文内容是自然现象或动植物的也可以采用模拟方式表演。
表演式教学,有的是直接再现课文,例如《将相和》、《七个铜板》;有的是在保持课文中心和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改编,如《跳水续》,表演不只是让学生演示一下课文内容,对课文阅读理解也有很好的促进。为了很好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对把握课本的中心内容,扮演人物、理解台词需进行合理想象、重新构思,对课文再创作都需要认真阅读原文。这种阅读行为,是在表演牵动下自觉主动进行的。所以阅读效果比平时阅读要高出好几倍。表演式教学不仅在教学形式上学生乐于参与,而且在综合性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竞赛式教学
竞赛式语文教学是以认真阅读自学课文为前提,以课堂上抢答问题为主要教学活动,最后由教师点评课文内容和竞赛情况的教学方式。
二、教给学生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此,教会学生记忆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而且也会取得良好效果。顺口溜记忆法。比如,清朝皇帝的顺序:入关前:努皇(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前,顺康雍乾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后,道咸同光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数字概括法。数字概括法指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记忆。例如,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精简浓缩法。如,内容,可以浓缩为“四提倡四反对”等等。记忆方法很多,还有表格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等等,不再具体列举。
三、教给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在历史教学中,重视运用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方法,来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如,讲授《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中“日本明治维新”时,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四、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