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1: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染病防控安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医务室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迅速报告,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二】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师生中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今年我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我校严格树立学校疫情无小事的观念,将传染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成立由元校长负总责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苏校长为副组长,各年级抓教学的主任(尚主任、万主任、李冬冬主任、石校长、牛主任、刘主任、莫主任)为年级负责人,各班主任为班级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并建立起由学校领导牵头、校医为骨干、班主任为网点负责人的覆盖全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网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元校长召开春季预防传染病的专题会议
年级召开春季预防传染病的专题会议
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制定规范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制度和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冬春季、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制定完善的卫生制度。年级每日专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级量化考核中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学校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4.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在冬春季节,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学习场所空气清洁、流通。各班既要扎实开窗通风,又要填好记录。
5.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由校医室负责本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6.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更新、充实卫生必备设备,准备足够的消毒、预防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
一、指导思想:
学校(幼儿园)是流行病的高危区域,各校(幼儿园)要把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大的流行传染病疫情。
二、组织领导
(略)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春季乍暖还寒,较容易感染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本校(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流行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要以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
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宣传教育、卫生消毒、晨检与因病缺勤跟踪追查、隔离治疗、疫情报送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内家禽家畜禁养制度。明确校长(园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人员防控工作职责。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实行属地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送至朋兴学区和区疾控中心。平时实行随时发生随时报告制度,特殊情况视疫情严重性实行周报告或日报告制度。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近期就H7N9流感等春季传染病对全体师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出一期卫生宣传栏,印制一份宣传单,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家长会、告家长公开信、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
(四)搞好卫生与消毒。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前后开展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扫校园内飞鸟粪便。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疫情流行期间加大消毒频率)对教室、图书室、学生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学生食堂要严格执行餐具卫生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物品采购索证制度以及食品加工流程(在H7N9流感高发近期人,学校(幼儿园)食堂严禁购买加工家禽及蛋类食品)。
(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利用早操、大课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跳绳、球类等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实行责任追究。
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履行好学校传染病防控的职责,对失职渎职,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学校(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孩子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小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二、预防传染病具体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抵抗力下降;
6.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7.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并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居家观察三天;
8.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摘要] 传染病作为当前最为主要的危险类疾病,我们需提高警觉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主要是因为传染疾病具有危害性高、难以治疗、多发且分布广泛等特点,因此,综合性医院需要进行疾病防控工作的严密部署,有针对性的对传染病进行控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立起传染病防控体系,为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而不断努力。本文主要针对综合性医院在传染病预防以及控制体系建立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来实现对传染病有效控制研究。
[
关键词 ]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46-02
[作者简介] 王永江(1973-),男,汉族,吉林省德惠市人,大专学历,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防治属于一项公共卫生事业,其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医院作为为人们提供必须的医疗、保健、预防以及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医院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会对患者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工作人员、医院稳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综合性医院对防治传染病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进行综述,希望为广大的综合性医院提供一个借鉴。
1 综合性医院建立起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1.1 建立起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履行社会职责的表现
在我国各项法律法规中明确的指出了综合性医院在公共卫生防疫系统中的职责、义务、地位等,其中提到综合性医院具有依法做好传染病管理的社会职责,所以综合性医院做好社会公共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在综合性医院中爆发传染病,不但会危害医院中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医院周围环境,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社会恐慌,使人们形成对医院的不信任感,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因此综合医院尤其要重视传染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控措施,加强医院内部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宣传,并建立起传染病预控控制体系,以从容的应对传染病的突况的出现、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职责。
1.2 传染病是影响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
综合性医院作为传染病控制以及治疗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是直接面对传染病的第一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接触着传染源,传染病细菌、病毒等会通过各种途径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如乙型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如果综合性医院不对这些传染病进行科学的预防、控制以及治疗,那么也就无法保证医院内部人员的身体健康[2]。
1.3 传染病对我国人群的危害性很大
过去有很多的人认为传染病对人们的危害性不足以影响人们的生命,但是,自从进入到80年代,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或者以前曾出过的传染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威胁,这些传染病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肺结核、艾滋病、狂犬病等,还有人们记忆犹新的SARS,这些传染病对我国人群带来了巨大的危害[3]。
2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措施
2.1 转变防控观念
2.1.1 正确看待传染病发生与传播规律传染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地区域的防控工作效果,而且还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社会因素、医疗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等状况。当然对于医院的传染病防控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于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能力也能够起到评估作用。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致力于构建安全、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这从根本上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2.1.2 树立正确的大医院观念针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需要我们树立起综合性大医院观念,切实动用全院疾病控制部门的力量进行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工作。聚集全院传染病防控的顶级专家,运用全院最好的疾病病原体实验室,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升级。另外还要突破地域限制,建立起传染病周边省市联防检查机制,严防外区域传染疾病传入,从而有效的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传播,最大限度减少损失[4]。
2.2 实现标本兼治和谐发展
2.2.1 传染病防和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不轻视治疗,也不轻视预防,将治疗作为预防的重要措施。传染病的防与治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同时二者也不是对另外一个方面的补充,而是将整个临床工作纳入到防控范围,如隔离治疗是为了治愈好患者以减少传染源,预防治疗是对和患者接触较广、较深人员的预防措施,防止其被传染。科学的处理好传染病的防和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预防控制部门和临床治疗部门的各项工作,从而有利于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2.2 传染病控制和预防之间的关系根据以往防控和治疗SARS传染病积累的经验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是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的控制与预防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两个核心,两者有所交集,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防控工作中需要对两者进行重视,尤其是对传染病的预防方针以及预防策略进行重视,因为在医疗机构中这点容易被大家所忽略[5]。
2.2.3 辩证看待地区发展和适应问题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环境、经济等都有所差别,所以使得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具有明显的地区性,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相适应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盲目的追求“大而全”不仅无法切合当地的发展规律,防控的效果也也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再加上传染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人力、物力保持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次性的大投入或者短时间的大投入不仅后力不足,还超越了当地的经济能力和社会条件,会致使地区长时间的防控效果不理想,所以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和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相适应[6]。
2.2.4 协调好医疗机构实际需要和传染病防控体系之间的关系传染病防控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医疗机构来实现的,其和当地政府的工作性质一样,是地区性一体化工作机制。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依据的是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它不仅有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因为各个地区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性,所以需要各个地区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具有各个地区的特色,也要根据地区面临的情况差异针对的开展防控工作。
2.3运用科学手段防控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也需要运用更多科学的防控手段来完善当前的工作,不断摆脱旧的工作模式,采用新科学手段促使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运用科学手段开展传染病防控非常重要,因为其摆脱了以前依据某个专业或者依靠制度来对传染病进行防控的工作模式。这种主观的影响因素难以实现传染病防控的有效实施,因此需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需避免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推动综合医院疾病防控工作进展。因此科学防控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作为发展重点:①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影响影响;②明确所有工作流程,将责任落实到岗位;③提高医院各个部门的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率。
3 小结
对传染病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需要从根本上实现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从基层做起,建立起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传染病的控制能力。本文主要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着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为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
参考文献]
[1]刘彩霞,杨莉梅.综合性医院3986例传染病调查分析 [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3):511-513.
[2]汪志强.二级综合性医院急性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防控的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龚海燕.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4]齐奕.基于防控体系的传染病医院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87-01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在社区当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主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也是保障群众人身健康安全的主要机构?传染病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不同,不像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一样有控制范围,传染病患者的日常活动是比较自由的,虽然大多数患者病情比较轻,但传染性是比较强的,传染范围也是比较大的,由于这个特性,要想进行消毒和隔离是比较难的?
1?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防保人员自身问题 随着我国社区住户的不断增多,社区服务对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城市当中的很多老社区被改造,城市交通也在不断改善,大量城市局面搬到了城郊,另外还有很多外来人员居住在城郊地区,因此,传染病预防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随着社区传染病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服务对象人数的不断增加,社区防保人员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导致社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无法及时有效落实[1]?另外有一部分社区防保人员由于长期脱离医院,很多医学知识都遗忘了,医疗技术也大大退化,导致社区传染病预防治疗能力大大下降,无法获取传染病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1.2 传染病医学报告卡问题 目前很多传染病临床医师的责任感都是比较低的,很多医疗人员都觉得自己没有为患者制作传染病医学报告卡的义务,只顾着做好基本开药看病等工作,还有很多临床医师为了省事,不认真填写患者的传染病医学报告卡,导致患者医学报告卡内容不完整,报告卡上面的很多信息都缺失,相关数据也不准确?另外,防保科相关报告人员的责任感都是比较低的,接收患者病情报告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际患者病情报告卡内容和网络系统内容严重不符,也不认真做好报卡审查工作,有的甚至看到网络系统错误信息也不及时修改,常常出现患者实际地址和网络系统当中地址严重不符的情况,导致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被耽误?
1.3 患者管理问题 在对外来人口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外来住户的卫生设备不充足,容易患上传染病?外来住户的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支付不起治疗费用?外来人口的流动性是比较大的?外来人口的住址变化较快等都是主要问题[2]?
2?对策
2.1 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让医护人员掌握传染病预防和病情控制相关方法,明确报告流程,要增强社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保证患者相关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那些地址不清晰的患者,要主动联系患者,确定真实的地址信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制度管理,要实现岗位制度和绩效制度的有效结合?
2.2 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要想提高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效率,还要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要让社区住户充分了解各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让社区住户掌握基本病情预防和保健知识,让社区住户了解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3]?另外,传染病是一种突发病症,因此通过社区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可以让住户都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病毒传播途径,还要使得住户掌握传染病预防方法和控制措施?这样才利于后期传染源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的配合度?在社区健康知识教育工作上,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居民的受教育情况进行,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年老住户了解相关知识?在宣传知识的同时,还要动员居民加强自身保健,多参加一些活动和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3 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引发传染疾病出现的根源就是传染源的存在,因此必须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大传染病检测力度,一旦发现传染源要立即上报,并进行追踪调查?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传染源相关信息,通过专业的传染源研究和分析确定传染源,一旦确认,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对策?要完善传染源检测网络化系统,保证传染源相关信息准确性?在这个工作当中,加强对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控制传染源的同时还要切断传播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加强传染病传播途径管理,与社区居民共同配合,从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护日常卫生做起,改善社区居住环境,还要及时清理社区垃圾?
2.4 加强疫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社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情况,制定有效的疫情监测方案,要完善疫情信息交流网络体系,及时疫情控制信息,使得社区居民及时了解疫情变化情况,掌握疫情检测方法,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4]?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还要加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加大人口监控力度,如果有外来人员进入社区,要及时落实传染病检测工作,增强社区居民统一化管理?
3?小结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当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相信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传染病三级预防网络制度,在各级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海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306.
[2] 丁信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93-94.
[3] 利民,李丽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6):36,38.
[4] 张宇林,毕嘉`,李静等.北京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住院患者的疾病病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364-366.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中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在社区服务内容当中,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主要内容,只有做好卫生服务工作,才能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才能预防传染病?因此,社区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卫生服务工作和预防传染病的工作,加大人们的卫生保健力度?要加强社区传染病预防管理,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要根据社区传染病预防的相关要求,解决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问题?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87-01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的养生意识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在社区当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主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也是保障群众人身健康安全的主要机构?传染病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不同,不像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一样有控制范围,传染病患者的日常活动是比较自由的,虽然大多数患者病情比较轻,但传染性是比较强的,传染范围也是比较大的,由于这个特性,要想进行消毒和隔离是比较难的?
1?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区防保人员自身问题 随着我国社区住户的不断增多,社区服务对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城市当中的很多老社区被改造,城市交通也在不断改善,大量城市局面搬到了城郊,另外还有很多外来人员居住在城郊地区,因此,传染病预防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随着社区传染病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服务对象人数的不断增加,社区防保人员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导致社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无法及时有效落实[1]?另外有一部分社区防保人员由于长期脱离医院,很多医学知识都遗忘了,医疗技术也大大退化,导致社区传染病预防治疗能力大大下降,无法获取传染病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1.2 传染病医学报告卡问题 目前很多传染病临床医师的责任感都是比较低的,很多医疗人员都觉得自己没有为患者制作传染病医学报告卡的义务,只顾着做好基本开药看病等工作,还有很多临床医师为了省事,不认真填写患者的传染病医学报告卡,导致患者医学报告卡内容不完整,报告卡上面的很多信息都缺失,相关数据也不准确?另外,防保科相关报告人员的责任感都是比较低的,接收患者病情报告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际患者病情报告卡内容和网络系统内容严重不符,也不认真做好报卡审查工作,有的甚至看到网络系统错误信息也不及时修改,常常出现患者实际地址和网络系统当中地址严重不符的情况,导致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被耽误?
1.3 患者管理问题 在对外来人口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外来住户的卫生设备不充足,容易患上传染病?外来住户的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支付不起治疗费用?外来人口的流动性是比较大的?外来人口的住址变化较快等都是主要问题[2]?
2?对策
2.1 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让医护人员掌握传染病预防和病情控制相关方法,明确报告流程,要增强社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保证患者相关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那些地址不清晰的患者,要主动联系患者,确定真实的地址信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制度管理,要实现岗位制度和绩效制度的有效结合?
2.2 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要想提高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效率,还要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要让社区住户充分了解各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让社区住户掌握基本病情预防和保健知识,让社区住户了解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3]?另外,传染病是一种突发病症,因此通过社区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可以让住户都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病毒传播途径,还要使得住户掌握传染病预防方法和控制措施?这样才利于后期传染源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的配合度?在社区健康知识教育工作上,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居民的受教育情况进行,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年老住户了解相关知识?在宣传知识的同时,还要动员居民加强自身保健,多参加一些活动和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3 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引发传染疾病出现的根源就是传染源的存在,因此必须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大传染病检测力度,一旦发现传染源要立即上报,并进行追踪调查?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传染源相关信息,通过专业的传染源研究和分析确定传染源,一旦确认,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对策?要完善传染源检测网络化系统,保证传染源相关信息准确性?在这个工作当中,加强对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控制传染源的同时还要切断传播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加强传染病传播途径管理,与社区居民共同配合,从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护日常卫生做起,改善社区居住环境,还要及时清理社区垃圾?
2.4 加强疫情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社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情况,制定有效的疫情监测方案,要完善疫情信息交流网络体系,及时疫情控制信息,使得社区居民及时了解疫情变化情况,掌握疫情检测方法,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4]?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还要加强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加大人口监控力度,如果有外来人员进入社区,要及时落实传染病检测工作,增强社区居民统一化管理?
3?小结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当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相信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传染病三级预防网络制度,在各级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海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306.
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主要为各种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广泛的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类型,其传播包含携带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群体等三个关键环节,及时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能避免其大规模流行爆发,这对于传染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合医院在其已有的预警、分诊及防控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原有的体系、优化原有流程、改善报告机制、坚强防控力度,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对于传染病的预警能力、控制能力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防控意识及工作效率,在早期实行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大化传播[1,2]。
1预警机制
1.1发热症状的预警、分诊及应对
1.1.1症状标准医院应公开告知发热症状(其体表温度≥37.5℃)的患者应在入院时首先于发热门诊进行分诊,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予以引导,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诊治。
1.1.2流程 ①发热患者经检查后由经验丰富的接诊医师作出初步判断,确定该发热患者是否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②若检查结果揭示患有或疑似患有传染病,则立即对该患者进行专室隔离并接受治疗和监控;③填写报告文件,及时上报至医院管理人员,同时进一步检查和监控患者状况,并将传染病进行分类,在确认无误后将信息上传至疾控中心等待指示。
1.1.3应对措施发热为呼吸道病的一般症状,而该类传染病伴有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哮喘等相关表现。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染为主,因此及时将传染源及疑似传染源加以隔离为有效的应对手段,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1.2腹泻患者的分诊、应对
1.2.1一般症状就诊者的腹泻症状规定为排泄次数>3次/d,且其排泄物多为水样便、稀便、血便或黏便,同样医院应公开规定有类似症状的就诊者首先到肠道门诊行预检,并按照以下流程操作。
1.2.2分诊流程①通过详细检查确定腹泻患者否为消化道传染病者;②若检查结果表明其为消化道传染病者或疑似患者,则立即对该患者进行专室隔离、治疗和监控;③填写报告,将信息上传至疾控中心。
1.2.3疾病防控消化道传染病一般包括霍乱、痢疾等,粪便、水源、病原接触为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患者进行隔离,同时对病例地区进行水质的病原学检测。
1.3流感的诊断及监控
1.3.1症状发热门诊的流感样患者的腋下测温高于或等于38℃,且伴有喉部疼痛、咳嗽等表现。
1.3.2分诊与发热患者的诊断类似,主要仍是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行专室隔离诊治策略,作好记录,避免交叉污染,并及时上报。
1.3.3防控此类传染病较为常见,应详细记录各年龄段患者的数量并加以统计,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儿科、内科、急诊科及发热门诊作为重点的防控科室,积极隔离和治疗患者,防止其流行传播。
2实践内容
我院实践及完善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职责、优化结构、规范流程、举办例会和加强培训等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2.1建立体系和明确指责 实践的首要任务为建立其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我院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分别为总体级、预警级、防控级别,总体级负责监督管理并评估全院的疾病防控实践活动,由院长担任;预警级则负责疾病防控预案和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预警制度的建立、相关制度培训、人员体系搭建以及模拟演练的实施,由疾控中心专家担任,提出宝贵意见;防控级则负责具体的防控工作及应对策略的实施,由感染管理科室人员、专家组、应急组和信息科人员组成,感染管理科室负责管理就诊者的分诊、隔离及治疗工作;而专家组负责分析检查结果、提供权威建议,并负责重症患者的筛查和救治工作;应急组则负责按照管理科指示进行接诊、隔离等防控应对工作;信息科则负责填写报告、备案及病例上报工作。
2.2优化流程 公告规定有发热、腹泻及流感症状的患者首先于相关科室就诊,并由应急组工作人员加以引导。优先接诊重症、急症患者,并行隔离治疗,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分诊流程。
2.3定期开展例会 规定每月至少举办1次例会,在会上通过回顾、探讨、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对实例进行回顾,探讨处理对策;记录会议要点,实时检验实践效果。三级管理人员均应参加,由院长召开。
2.4加强培训 制定了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制度后,应对全院人员实施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分类、传染病防控要素、隔离措施、应对策略等专业知识及相关规定,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管理者的应对能力。
2.5实践效果
3效果总结
实践结果发现,各类传染疾病的上报数、数据完整性、问题发现数目均有所增加,而漏报、误报数明显减少,并补报了相关传染病病例。整个实践过程中,我院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医护人员疾病防控的意识得到增强、隔离和应对措施得当、上报及时、记录完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消化道传染病如霍乱以及禽流感疾病的传播,效果令人满意。而同时,传染病的防控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作用也提示我们实践具有长期性、持续性、计划性、时效性等特点,必须不断完善预警机制、不断调整应对措施、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3]。
综上,针对较为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例如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性感冒以及消化道传染疾病等)进行仔细分析,对急诊患者临床表现出的腹泻症状、流感样症状以及发热症状进行认真观察,创建具体的预检标准以及分诊标准。我院采取明确职责、建立体系、优化流程、举办例会和加强培训等措施,建立了高效的预警机制,使医护人员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防控意识及工作效率大为提升,从而更加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学前期幼儿年龄小,身体抵抗力差,属易感群体。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特殊场所,易感人群集中,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大面积感染,因此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研究目标
基于学前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及《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策略的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调查我园传染病防控教育活动所取得具体成效,了解中班段幼儿对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园目前传染病防控教育活动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整合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促进幼儿高度参与教育活动的全方位、立体化、高效性的传染病防控教育活动组织策略。
二、幼儿园中班段传染病防控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情况现状分析
我园中班段共有112名幼儿,笔者主要采用谈话法与班级教师及幼儿进行交流,并通过观察法了解幼儿日常生活的卫生习惯。
笔者通过询问幼儿对传染病名称、基本特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了解程度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85%的幼儿知道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流感”、“肠道疾病”(幼儿口语表述为拉肚子)等,但对于“腮腺炎”、“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知道的较少。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着一个小朋友打喷嚏,他就被传染了(流感)”、“吃脏东西会生病”、“吃水果前要洗干净”、“不喝生水(肠道疾病)”...,对于“水痘”、“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不能准确的说出其传播途径。约19%的幼儿对于传染病传播的原因会说出“衣服穿得少了”、“睡觉的时候没有盖(好)被子”等原因,这些虽然也是传染病发生的原因,但属于潜在因素,不属直接诱因,这部分幼儿对传染病传播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概念相混淆,并不能准确的进行区分;98的%幼儿都能说出传染病的简单预防方法:“去医院看病”、“打针、吃药”、“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不吃变质、腐败的食物,多吃干净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锻炼身体”等;大部分幼儿知道手足口病的高发季为春季,肠道疾病多发生在夏季,但对幼儿园常见的其他传染病并不能准确的说出其相对应的高发季,10%的幼儿甚至会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概念混淆。
(二)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遵守现状
笔者重点对我园中班段孩子一日生活卫生常规,如饭前便后洗手、入厕卫生、饮水、勤剪指甲等习惯的遵守现状进行观察。
饭前便后洗手这一生活卫生习惯每个孩子都遵守的很好,幼儿会自觉地在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洗手。但只有75%的孩子会自觉地用七步洗手法洗手,20%的孩子只是简单的用水把手打湿,挤一点洗手液在手心、手背搓一下用水一冲,就算洗过手了,5%的幼儿不用洗手液,直接用水冲洗手心、手背就算洗过手了。
入厕的卫生习惯保持很好,男孩女孩都能很清楚的分辨大、小便池,幼儿都能做到入厕时准确的把大小便解在便池里,便后自觉冲水。
笔者观察到中班段孩子在喝水时都能准确的找到自己杯子的位置,做到只拿自己的杯子,不碰、不用被人的杯子,并能做到按需喝水。
中班段幼儿用餐卫生习惯都能做到按照老师的卫生要求进行进餐。吃饭时安静吃饭,基本上能做到忍不住打喷嚏时会及时避开餐桌,90%的幼儿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让家长每周剪1~2次指甲。
(三)传染病教育活动组织方式现状
笔者根据自身传染病教育活动执教的过程及与其他教师就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进行交流,发现我园传染病防控教育活动形式多为讲故事、PPT图片展示等形式向幼儿讲解传染病名称、基本特点、传播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幼儿多为听老师讲,观看图片的方式进行了解。
三、传染病教育活动组织策略研究中的解决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技能及防控能力
“给孩子一滴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教师首先要牢牢掌握幼儿园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方法,严格按照幼儿园规定的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认真学习、领悟《纲要》、《指南》精神,做到“头上有纲领,心中有孩子”的境界。
(二)多种教育组织方式提升幼儿活动高效性
1.深入了解孩子。《纲要》中指出“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4]笔者在充分了解本班孩子实际生活经验及已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基A上,针对本班孩子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的传染病预防教育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达到教师预设的知、情、行目标。
2.利用信息技术及幼儿同伴资源。在引导幼儿掌握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学活动组织上除了讲故事、出示图片等形式,还可以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传染病经验。如播放一些预防传染病的视频,并请少数患病幼儿(已痊愈)结合患病经验对教学活动组织方式进行丰富,更容易使幼儿“感同身受”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3.合理利用家长职业资源。笔者特意邀请袁XX小朋友爸爸(中医院儿科医生)入园开展“家长课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孩子们系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孩子们很喜欢家长课堂这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高,同时也使家长更加了解我园多渠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工作。
4.创设多种形式的物质环境、主题教育。笔者利用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区角游戏,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如在孩子们都很喜欢的“爱心医院”、“娃娃家”区域投放跟预防疾病有关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丰富传染病有关知识。
笔者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教育活动组织方式的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的幼儿由85%上升为91%,自觉采用七步洗手法的幼儿由75%上升为93%。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师幼互动的实际效果更好,如何提高传染病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高效性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总之,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传染病这一生命状态,对传染病不害怕,不恐惧,积极应对,相信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传染病一直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阻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危害之一,其在一个地区的流行程度是该地区人口健康水准的重要指标,而将传染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有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国家,而且一些传染病的流行与危害还十分严重。年非典的爆发几乎将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置于瘫痪状态,其影响至今尤在。我国是结核病的主要流行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0万以上。10年前,艾滋病对很多中国人来讲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而今天艾滋病的感染率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艾滋病的广泛流行,非典的快速蔓延以及甲型H1N1流感所造成的恐惧都进一步告诫国际社会,传染病的流行没有地区和国界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还是社会都经不起传染病的危害。
多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将它作为保民生、促发展、保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上讲:年和年上半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和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达95%以上,麻疹发病率为0.4/10万;全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90%以上;完成省下达的地氟病防控改炉改灶任务,艾滋病综合防控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多种原因,我市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传染病总发病率相对较高。年,全市乙类法定传染病年报告总发病率分别为345.1/10万、398.7/10万、357.5/10万,年上半年为192.75/10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77.4%—91.6%;肠道传染病占总病例数的8.1%—22.3%。
二是多重疾病负担造成防控难度大。结核、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危害严重;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及淋病、梅毒等性病发病率较高。从人群来看,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口聚集的场所疫情多发。从时间来看,每年月,特别是春夏秋季,根据病毒和细菌特点和习性,分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传染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从病种来看,2010年上半年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分别在我市传染病构成中占47.6%、44%、8.1%。所以,我市传染病多样性、复杂性并存,防控难度较大,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要认真做好各项应对应急工作。
二、下大力气,负责任地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防治工作
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防治工作既是我们始终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三创一办”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全市传染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防病治病能力要增强:各级疾控中心、医院要进一步加强硬件、软件及人才队伍建设。没有队伍,没有能力,没有责任心,工作是做不好的。二是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要下降,发病率下降是做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发病率下降与否是衡量疾控工作是否得力的唯一标准。2010年,我市要力争实现传染病总体发病率下降、重点传染病在全省的排位下降的“双降”目标。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三个重点”,查疑补缺,突出重点,抓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重点地区。从、年上半年全市传染病总体发病率来看:小河、乌当、清镇、金阳、南明5个区(市、县)发病率较高,超过全市传染病平均发病率水平;从重点传染病分布来看: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息烽、修文、清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南明、白云、云岩;甲肝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小河、乌当、白云;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金阳、小河、开阳;狂犬病发病率较高的依次是清镇、修文、开阳。各区(市、县)要针对薄弱环节加大防控力度,千方百计抓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为完成今年“双降”目标做出贡献。
2.重点场所。据年上半年疫情监测数据显示,全市33.9%的传染病发病人数来自农村。城郊结合部、托幼机构、学校又是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据统计,每年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暴发起数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起数构成约70%左右,发病人数占传染病事件总病例数约90%左右。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村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截止2009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5.3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9.0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9.57%,虽然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困难,但并没有很好解决饮水消毒问题,从近期监测结果看:农村集中式及分散式供水合格率较低,仅为40%左右,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微生物指标及消毒指标,反映出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受人畜粪便、污水等污染较严重,并未采取消毒措施或消毒措施不规范,存在水源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安全隐患。
二是农村群众卫生习惯差、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广大农村居民常有喝生水习惯及人畜邻居现象,患传染病风险增大。
三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预警监控能力不足。尤其是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由于缺乏实验室诊断条件,传染病报告病例准确性不高,加之部分县级疾控机构对传染病分析预警能力不足,影响疫情的早期发现,常导致传染病蔓延或暴发流行。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未雨绸缪,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基础服务设施条件,落实饮水消毒工作。
特别是对农村饮用水井、乡镇自来水厂,各区(市、县)政府要组织安排村委会、乡镇政府落实管理责任,确保饮水消毒有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负责消毒,以保证达到消毒效果。卫生部门要做好饮水消毒的监督、监测工作,对生活饮用水消毒进行技术指导,依法督促责任单位改进、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防止水源性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建立和理顺工作机制,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责任制和协同工作机制,特别是对社会影响大、传染病多发高发、控制成本高的托幼机构、学校更应先行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传染病高发的势头。
3.重点人群。各级要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全面做好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对易感人群加强干预和保护措施,规范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指导,落实师生健康教育、晨检、午检、缺课登记、疫情报告、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制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室内通风透气,正确开展儿童玩具消毒。加强对大中专院校的管理,严格控制聚集性发病。群体性预防接种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本地流动人口变化情况,对一些外来人员聚集的企业、工地和场所要调查清楚,建立档案,主动加强防病工作指导。要深入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帮助企业分析传染病发生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教育、疫苗接种、改善集中居住和饮食条件、疫情监测和报告等防控措施,并指导企业建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机制和制度,防止传染病暴发。
(二)明确责任,切实将疾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刚才,市政府和各区、市、县政府签订了《年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推行绩效考核、保障资金到位、传染病发病率的控制、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五方面的考核指标。各区、市、县政府要认真对待,要把传染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工作体系,按照各自职能分工,依法履行职责。年如果哪个区、市、县发生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影响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大局的,影响人民群众生身健康的将实行一票否决,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三、同步抓好四件事
一是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流行病学监测
各区、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和哨点监测工作。突出重点,加强对学校、流动人口聚居地、建筑工地、重点企业、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疾控机构要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畅通,主动加强预警预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坚持定期审核和分析疫情报告情况,尤其要注意疫情的异常增加。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报告、分析和审核,并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做到传染病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标准,规范诊断、报告传染病,对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卫生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教育、农业、药监、环保等部门的合作与信息沟通,继续巩固、完善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一旦发现疫情,在确保“三同时”原则(即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的同时,认真开展疫源追踪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病例主动搜索;切实做好疫点、疫区卫生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二是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是防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20年来,随着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展开,经过广大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市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在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卫生部门要恪尽职守把好疫苗安全接种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疫苗流通、接种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建立抵御传染病的免疫屏障。
三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
各区、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案、规范;充实卫生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强化培训和演练,加强物资贮备,建立卫生应急保障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努力将传染病疫情及由其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是基层卫生工作的最终目标,但是如何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从传染病管理的基层工作方法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对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我卫生服务站历史相关数据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卫生服务站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在基层防控传染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2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将数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基层防控传染病存在的问题
2.1.1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对防控保全工作投入不够【1】。导致基层防控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相对于临床医生医学专业知识较差,对于传染病的预检和分诊工作不到位。少数部门没有按照规定对诊疗室进行消毒,预诊不到有效分流和防护的作用,给基层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2.1.2对传染性疾病的相关资料管理不够完善【2】。服务卫生站的少数传染病资料不完善,传染病记录登记薄填写项目不完善,存在书写错误、涂改等现象,不能按规定进行资料整理并归档。普通民众讳疾忌医,即使得了传染病如病情较轻就不会到医疗单位就诊,任其发展就会导致传染病集中爆发。
2.1.3医务人员防控传染病的知识较为欠缺,接受新知识和新理论的机会较少,导致对传染病的监测能力不到位。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疑似传染病,医务工作者不能及时诊断及时报告,根据以往经验处置,不及时上报上一级单位,导致传染病漏报的现象普遍存在,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1.4社会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不强,在基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较差,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几率较高,并且容易有很多新传染病产生。广大基层群众对传染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较差,不良卫生习惯没有得到改变,对传染病存在恐慌和抵触的情绪,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的流行病调查不能积极配合,给传染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
2.2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
2.2.1根据以上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内容涵盖传染病的登记、诊断、上报、资料汇总、人员职责等各个方面。要充分发挥卫生服务站的医疗保健作用,明确各岗位职能和责任,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定期对责任岗位进行检查,落实相关干预措施。对医务工作者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细则的培训,组织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
2.2.2要按照规定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对传染病患者起到筛选的作用,建立预检分诊出,由责任心较强的医务工作者负责预检分诊工作【3】。该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分诊流程进行预检分诊工作,并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并进行量化评分,对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应及时反馈整改,并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考核质量。服务站负责人要考核详细内容,确保各项制度完全落实,要建立领导小组和处置小组,从制度和管理上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2.3传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和病例要及时分类归档,使传染病资料信息完整化、系统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在现场情况的处置,但后期的资料整理和归档也十分重要,其可准确反映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水平,从相关发病数据和分布上可判断传染病的发病规律【4】。只有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才能明确传染病发病的规律,从而提高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根据月、旬、年等时间节点上报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数量。从一方出现问题则会在另一方数据上得到反映,资料进行归档以备以后备查。
2.2.4加大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宣传频次,从而使传染病管理的层次得到提升【5】。卫生服务站应利用各项手段对传染病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尽可能的提高辖区居民的传染病防治意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利用公共卫生宣传活动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使居民掌握一定的传染病防控知识,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当有家属罹患传染病后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和宣传传染病相关防治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基层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从源头上扼制传染病的发生。
经过对出现问题的科学统计和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策略措施,经过3个月的整改期后,对整改前和整改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整改后医护人员重视程度合格率93.3%高于整改前60.0%,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96.0%高于整改前84.0%,基层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掌握93.3%高于整改前60.0%,整改前后合格数据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表一。
表一 施行各项整改和干预措施前后效果比较
讨论
传染病基层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广,需要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有效配合,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各项传染病制度的情况下,要做好基层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准确掌握卫生服务站中发现的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及时向上反映传染病发生情况,协助上级相关部门防止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正确将传染病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和爆发。
【参考文献】
[1]孙树丰,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及应对措施[J].中华临床与卫生,2014,3:126-127.
[2]郭积勇,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45-02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传染病并不单指致使个人机体遭受伤害与疼痛的单纯性生物学流行性疾病,而是随之人员的流动性增加,导致的世界性社会病变隐患,而且其复杂多变性所导致的难以治疗性和快速传播性会影响整个文化社会的变化,不止一个家庭,还会严重到改变整个人类文明变迁。传染病患者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并针对此类患者予以伦理道德分析,建立相应的公共健康伦理,对此弱势群体进行关注并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
1公共卫生所存在的问题
11无充足资金投入疾控机构所得到的经费保障就保障标准并不具有统一性,使得公共卫生服务及公共产品无法获得较平衡的提供,也促使公共卫生事业无法得到均衡发展。由于目前所具有的运行机制及人员费用受到限制,导致地方各级疾控机构无法将专业技术人才及时引进,无法提供较为完善的培养计划和机会。而且我国卫生资源并不充足,而且未进行较为均衡的资源配置,致使农村偏远地区传染病更具有危险性。
12无高素质疾控人员配置我国公共卫生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构成不合理情况,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不具有较高的学历及职称。在整个公共卫生系统中,缺乏较为有经验的疾控人员,缺乏学科带头人,缺乏专业人员。
13无有效法律保护剂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对于疾病控制有了一些法律措施,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领域空白状态严重,法律实施也未得到相关保障,因此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执行力,并增加监督力度,确保医疗与预防能够深入执行[1]。
2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对策
21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为公共卫生系统和传染病控制提高相应资金并建立相应政策。目前我国疾病科研机构、疾病监测防控等部门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增加传染病预控力度,尤其是对于很多新型、重大传染病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及时进行防治。对于很多偏远地区,需注意当地饮水卫生并对粪便做好管理,对水源区域给予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做好消除四害工作,减少四害密度,降低虫媒传播几率。若有潜在传染病区域需及时预警,并对现场流行病进行相关调查处理。
22加强公共卫生宣教工作目前,我国居民并未全面了解传染病,而且在很多新型传染病出现时,容易造成惊恐等现象。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公共卫生宣传力度,增加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其文明素质,使人们能够了解传染病发病及防护情况,懂得自我防护和急救,提高治疗信心。
23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提高防治效率全国各地疾控中心应该及时迅速地进行信息沟通,疾控中心需及时认真整合信息来源,确保相关信息的正确性,并及时、报告并反馈,确保疾控中心权威性。
24加强传染病预控体系建设如有新型传染病出现,各地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疫情沟通力度,探讨防控经验,避免疫情扩散,建立对应管理及服务体系,确保防治具有较高的宏观调控力度及规划性。
3加强国际合作新构想
31正确定位传染病防控力度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之首,为了能够确保国泰民安,必须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力度,虽然我国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有了较高成绩,但是和政治、经济等发展进步相比较,公共卫生实力明显落后。伴随经济发展,世界环境保护重要性日益显现,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较为合理的法律法规来严格执行对环境的保护,因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法律来定位传染病防控力,让国民对其具有足够认识,增加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传染病防治体系,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与合作中的地位。
32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合理性与详细化在进行国际合作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实际国情进行相关调整,不可以照搬国外经验,不可盲目迷信化。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公共卫生建设合理政策,并随着情况变化调整政策,与时俱进。在注意政府干预能力同时需调整政府职能,在原有防治基础上,需根据实际传染病情况改变策略,确保政策的灵活性。在政策修订方面需将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并确保其有效执行,落到实处,方可有效[2]。
33及时通报传染病在传染病出现时,我国应该及时进行通报,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隐瞒疾病的范围和危险性,损害的人类健康。因此需指定相应法律法规,杜绝瞒报情况的出现,加强国际合作。
34加强监测研估及信息药品的互通及合作若要及时解决传染病必须打破边界问题,加强各国联合监测并进行相关研估,如此方可以整合资源并防止疫情扩散。很多传染病通常都有全球传播性,因此各个国家应加强共同合作,进行研究并评估疫情严重程度,将有效信息进行总结,确保研估成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及科学性。对于感染病毒株应进行无国界共享,并保证用毒安全性。对于有价值的药物应进行及时共享,使得各国及时认知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疫情病况和阻断情况应及时进行通报,确保公众知情权并让其了解传染病特性,以便人们能够正确认知并进行防控,减少其恐慌情绪,保障世界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对传染病预防治疗有效的良药需进行及时信息沟通,由于各国药物水平存在差异性,所有药物药品需“互通有无,共享成果,共保安全”[3]。
35达成共识化解争端由于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导致感染数量大范围增加,所有世界各国需达成共识,寻求共同利益,在国内进行有效防治同时,应和其他国家相互配合,对疫情实施有效防控。在全球传染病控制过程中,化解争端问题需格外关注,理解并体谅他国,方能够确保难关共渡。现在传染病并没有无国界之分,所有需要淡化国界间隔,在独立同时加强传染病防控。
参考文献
结果:近年来传染病漏报比例成下滑趋势但仍旧存在,及时上报方面均未达到100%程度,卡片合格数比例不断上升,至2013年已达到97.69%。
结论:乡镇卫生院在对传染病的管理方面主要问题在于免疫规划、预防控制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指导,确保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与优化,提升传染病控制效力。
关键词:传染病 乡镇卫生院 问题 优化策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5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8-01
由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特点,可能在短时间内扩大患病人群范围,因此对其防治属于重要性社会性问题 [1]。传染病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且严重时可能会危及到人们生命安全。对于乡镇级别的卫生院而言,由于设备较为落后,加上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上的缺乏,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主要在于传染病防治规划、预防以及控制等方面。且由于卫生院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因此成为了传染病感染率较高场所之一。总之,乡镇卫生院应注意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管理,这就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管理与指导。本控制中心基于这一背景与要求,采用调查方式了解了某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对传染病的管理状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乡镇级别卫生院,统计内容为卫生院诊断出的传染病相关资料,包含检查人数、报告人数、漏报人数、卡片状态以及上报是否及时等,通过调查卫生院诊断日志、传染病疫情登记表以及患者治疗记录来获取资料。
1.2 一般方法。采用资料收集、统计方法,统计某乡镇卫生院在2010-2013这4年时间内每年查出的传染病患者总人数,同时记录其实际上报例数(上报例数以乡镇卫生院上报至本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为准)。
1.3 判断标准。研究中对与传染病报告时限、漏报情况以及报告卡片等方面的评判以卫生疾病控制中心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为依据,将上述卫生部文件作为执行标准来判断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结果
2.1 免疫规划问题。研究发现,由于乡镇医院在管理上并没有将免疫规划问题放在重点,因此在疫苗注射方面存在部分遗漏情况,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居民自身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不强,没有主动前往卫生院注射疫苗;二是卫生院并没有重视这一操作,对免疫疫苗注射的宣传未加大力度。例如在乙肝病毒传播方面,由于乙肝具有潜伏性,因此可能患者在疾病潜伏期间已经传染给未注射乙肝疫苗的人群,造成病毒的扩散。
这一现象属于卫生院对于免疫工作规划上的缺失,没有真正意识到免疫疫苗注射的重要性,同时,研究发现该卫生院传染病产生主要有4种类型,即血液传播、呼吸道传播、肠道菌传播以及虫媒传播。在预防控制方面,卫生院未形成控制体系,造成传染病控制效果不强。
2.2 传染病预防控制问题。预防控制问题方面,主要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具体而言,本次研究的乡镇卫生院主要表现为传染病的漏报以及上报时间方面。研究共选取了4年时间,具体对比情况如下表:
表1 传染病管理效果统计表
由上表可见,本院在2010-2012年间均存在传染病漏报情况,但2013年未出现。并且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强,我院漏报率呈逐渐下滑状态。在卡片合格率方面,4年内总合格率为94.16%,但已从2010年的93.39%上升至了94.16%。传染病漏报方面,比例同样处于下滑状态,但漏报情况仍存在,且在2010年漏报率达到了1.54%,在2013年已控制为0。由此可见,在传染病控制预防方面,乡镇卫生院工作重点应放在疾病的有效上报方面。
3 讨论
传染病的管理主要在于事前预防以及疾病控制,在未感染时加强自身管理与宣传,减少易感染人群;在发现传染后及时上报并注意控制,避免疫情范围扩大。但由于乡镇医院在各方面条件均不及市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因此控制中心应加强对其指导于交流,改进现有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具体而言,传染病管理优化策略如下:
3.1 完善传染病预警预测机制。卫生院应做好对传染病的预警系统处理,当发现有患者存在传染病时应注意对其进行各项相关检查并记录好患者来院就诊时间、生命体征等情况,方便对疾病展开持续观察 [2]。若存在阶段性爆发传染病,例如甲型流感、禽流感或是非典型病毒等情况,应注意对卫生院内传染病相关因素展开检测,同时追踪病原体,了解其治疗期间防护消毒工作,提升预警能力。
3.2 加强预防控制。乡镇卫生院也应注意传染病上报及时率问题,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及时上报疫情,避免疫情上报存在延误或是漏报情况 [3]。同时在上报卡片的制作方面,除患者基本信息外,对于传染力较强、程度较重的疾病应注意对病原体的追踪,方便市级传染病控制中心展开管理工作。
3.3 重视公共卫生宣传。公共卫生的服务对象应为卫生院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群,因此传染病健康宣传工作必不可少。且除了疫苗注射外,对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管理还应注意专题讲座的开设。若已经确定疫情爆发集中点,可安排卫生院工作人员前往进行宣传教育以及日常基础诊断,通过接受咨询或主动宣传方式让居民了解到传染病的可怕之处并掌握基本预防知识。这一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居民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同时减轻其恐惧感,正确面对传染性疾病。
具体而言,公共卫生宣传可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由卫生院一线工作人员向前来就诊患者讲解传染病相关知识,重点让其了解最近流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方法,同时做好医患、护患之间双方的防护,避免在未诊出传染病情况下出现交叉传染。其次,可在卫生院内张贴宣传海报,让患者在等待诊断治疗过程中主动了解传染病知识,提升居民防控意识。最后,可将传染病预防、自检知识印制成册或是制作成小扇子之类的实用品在当地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派发,保障居民了解传染病 [4]。
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对传染病的管理应注意上报以及控制预防方面,同时市级传染病防控中心应注意对其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以及工作指导帮助,提升卫生院传染病管理效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学.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