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1: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方法和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表现,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打好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幼儿进行美术表现的重要工具。
儿童美术教学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绘画,二是手工。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包括: 粘贴、印画、泥塑、折纸、泥工、雕刻、剪纸、编织等。那么,怎么才能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呢?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2、在开展剪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剪纸环境,这对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极其重要。
3、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4、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
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指导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 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 头是什么样? 耳朵是什么形状? 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5、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脑的灵活性。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从分布练习到整体练习。
6、手工制作与绘画的有机结合
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可以增添画面的装饰感并且可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强烈兴趣。例如,学生在一幅风景画面上,制作出立体的蝴蝶、小鸟,再根据整个画面的需要,图上艳丽的颜色。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而且开拓了幼儿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每一个活动应充分考虑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结合,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1、美术材料的多样选择
以往的绘画工具仅限于水彩笔、油画棒等,这些材料色彩艳丽,易掌握,但是材料很单一。不妨尝试下边简单易得的工具,如我们把卡纸换成光面的挂历纸或者有机理效果的皱纹纸,美术材料的多样性不仅增加了绘画的形式,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美术环境的创设。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让幼儿观察春夏秋冬的变化,可以拿来一盆植物,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看看植物在四季中是如何变化的。
4、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幼儿喜欢游戏,怎样把美术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呢? 例如,折纸示意图幼儿不容易理解,我就以“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以游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三、适当的激励,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提升
俗话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也是一种教育,在夸奖中孩子会树立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那么,如何夸孩子呢? 怎样做才是有效的鼓励教育?
1、多种鼓励相结合。
语言鼓励。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当孩子十分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的时候,这样的语言很奏效,它会让孩子信心倍增。动作鼓励。如点头微笑,有时候发自内心的微笑也是一种认可,孩子在有挫败感的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微笑,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实物鼓励。一块糖,一个小粘贴都是很好的奖品。在美术教育中,展示孩子的作品是重要的一部分。把孩子每个时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展览的同时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
2、帮助孩子制定激励目标。
教师给孩子制定激励目标时要注意该目标的可执行性,不要是空想或不切实际,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好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例如,让儿童临摹一些一笔完成的小动物图形,其中包含了简单的几何形体,孩子多加练习都可以顺利完成。孩子达到老师规定的目标后,再稍微给孩子增加难度,这样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会让孩子容易达到,并且让他们懂得没有随便取得成功的道理。
3、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激励是不依靠外部赏识,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这要求教师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激励教育,在对孩子表扬时可有意识地将“我”改为“你”如“你又有了进步,我为你感到骄傲”改为“你为今天的进步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你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久而久之,孩子会内心承认自己,并且领悟到努力后获得的成功是最好的奖品。
四、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想,拓展教学思路
儿童的创想是其认知和智慧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工作者如何开发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潜质呢?
1、提供多样的材料,创造幼儿创想的条件
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利用材料色形的不同,激发孩子的想象。回归生活的材料有着各自的属性特点。例如,教师收集大小不一的纸盒,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把纸盒的六个面里随意涂抹装饰,然后把每个孩子的纸盒随意排列,通过排列的小盒图案,可以让孩子编成连环画等。每更换一个面,都会有无数个小故事。孩子不仅在活动中锻炼了绘画能力,还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2、亲密有趣的师生、亲子互动,创设幼儿的创想氛围
锅炉结焦对发电厂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其危害性随结焦部位不同而异,结焦会破坏正常燃烧工况,破坏正常水循环,严重时还会使炉膛出口堵塞而被迫停炉。这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的一项工作,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1 锅炉结焦的机理和原因
1.1 锅炉结焦的机理
一般认为,锅炉的结焦形成包括以下过程:
第一,煤粉在炉膛燃烧过程中产生颗粒不同的飞灰;
第二,高温区域熔融态的飞灰向水冷壁面的输运过程;
第三,飞灰附着在受热面上冷却形成结焦以及焦子的长大过程。
1.2 结焦原因分析
1.2.1 与煤质成分、灰熔点有关
煤在燃烧时,其灰分熔融特性温度用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溶化温度数值表示。结焦的根本原因是熔化状态下的灰沉积在受热面上。灰的熔点是结焦的关键。灰的成分不同,其熔点也不同。煤中的硫化铁、氧化亚铁、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大时,灰熔点低,就容易结焦;煤中的氧化硅、氧化铝含量大时, 灰熔点高, 就不易结焦。煤的灰熔点一般在1250~1500℃(高于锅炉炉膛受热面的设计温度),而有些煤的灰熔点则低于1100℃,使用这种煤非常容易结成焦块。
1.2.2 燃烧不充分
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充分。空气量不足时, 使煤粉达不到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形成还原性气氛,使灰熔点显著降低。即使空气量足够也会造成局部空气量不足,在空气量不足区域出现还原性气体,使灰熔点降低而结焦。
1.2.3 与风压有关
一次风压过低,风速过低,煤粉过细,着火早,二次风速过大,四角风量分配不均匀,四角燃烧器粉量不均匀等原因,均会引起煤粉气流擦墙结焦。各角二次风量、风压不平衡使炉内燃烧工况恶化,有的在喷口形成回流卷吸高温烟气,风粉混合不良、搅拌不好,烟气冲刷与该角相邻的两侧墙,造成结焦严重。
1.2.4 锅炉设备漏风的影响
若锅炉炉膛和制粉系统漏风,则会增大进入炉内的风量,降低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推迟燃烧进程。冷灰斗处漏风会抬高火焰中心,火焰拉长,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容易引起屏过结焦。空预器漏风,不但引风机电耗增大,而且部分送风量进入烟道,容易造成炉内缺风。
1.2.5 燃烧器的控制和安装
四角燃烧锅炉的设计减小了炉内气流切圆的直径,降低了煤粉细度,减小煤灰颗粒向水冷壁的惯性迁移,有利于减轻结渣。当四角风速分配不均,炉内旋转气流中心偏斜或某一角一次风因速度低而偏斜擦墙时,煤灰颗粒的惯性撞击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这大大增加了结渣的速度和程度。因此,控制灰粒向水冷壁的惯性迁移,对防止锅炉结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6 吹灰、清焦不及时也会影响
当炉膛受热面积灰过多,如清理不及时,或发现结焦没有及时清除都会造成受热面壁温升高,从而使受热面产生结焦。清理焦渣不完全,积灰使受热面粗糙,一有粘结性的灰碰上就附着其上,若不及时清理将形成恶性循环。
1.2.7 其它因素
高负荷运行使相邻的制粉系统运行时炉内热负荷集中,炉膛温度高,容易形成结焦;在投油稳燃时使用上层油枪,使得上层一次风处热负荷集中,局部炉温高也会导致锅炉结焦;此外,送引风量太大,进行强化燃烧,炉温超过煤灰粘结温度时,同样会形成高温结焦。
2 锅炉结焦的损失和危害
2.1 降低锅炉效率。当锅炉受热面结焦后,黏结层热阻很大,受热面传热能力下降,炉内吸热减少,导致烟温升高,锅炉排烟损失加大。为了维持锅炉出力就必须供给更多的燃料,使得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大大降低,且缩短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
2.2 燃烧室结焦时,在高负荷时会使烟气通道局部被堵塞,通风受到限制,造成炉内空气量不足。当结焦严重时除焦时间较长,大量冷风进入炉内,易使锅炉灭火;有时炉膛上部积累大块焦块突然堕落有可能造成灭火。
2.3 结焦易成灰渣大块,使捞渣机、碎渣机运输困难,有时会过载跳闸,严重时使渣沟受堵,不得不降负荷运行,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2.4 锅炉的大焦块掉在捞渣机后,瞬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破坏捞渣机的水封,同时使炉底漏入大量冷风,造成燃烧器区域(尤其是下排燃烧器区域)煤粉火焰着火状况的严重恶化,使炉膛负压产生剧烈波动(超限)而引起锅炉灭火。
2.5为减少结焦,保证蒸汽温度,运行当中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吹灰,加重了吹灰器负担,增大了运行维护量。
2.6结焦后排烟损失增大,锅炉效率降低;引风机消耗电量增加;由于结焦往往是不均匀的,因而水冷壁结渣会对强制循环锅炉水冷壁的热偏差带来不利影响。
3 预防锅炉结焦的措施
3.1 加强燃煤的管理。电厂燃料供应应符合锅炉设计煤质或接近设计煤质的主要特性(灰分、灰熔点、水分、挥发分)。掌握燃料的变化,做好煤质分析,要按不同煤质进行分堆。有条件时,在实际运行中混合掺烧其它不易结渣的煤种(但也要符合设计煤质要求),合理掌握煤块粒度及煤粉细度,摸索较为合理的不同煤种混配比例,来预防结焦、提高锅炉热效率。每天及时准确地提供入炉煤的工业分析和灰熔点,供运行人员参考,以利锅炉燃烧调整。
3.2 运行中要组织好炉内燃烧工况,使炉内气流均匀,防止火焰中心偏移导致火焰直接冲刷受热面。保持合理的风量并保证每只燃烧器配风均匀,以保证炉内燃烧均匀。尽可能堵塞漏风,保证一、二次风温,保持合理的煤粉细度,防止火焰中心上移造成炉膛出口结焦。
3.3 禁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杜绝汽温超限现象。加强燃烧调整,避免大起大落,幅度太大。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防止出现两侧烟气温度偏差。
3.4 保持各给煤机煤量基本相同,来煤均匀;尽量使四角气流均匀,切圆不宜过大,以免气流贴墙;高负荷运行时,需投用全部喷燃器,防止火焰偏斜;喷燃器结焦时,要及时清除,以防止风粉气流冲刷水冷壁。
3.5 坚持锅炉定期吹灰工作,加强吹灰管理,保证各吹灰器正常工作。运行中根据仪表指示和通过看火孔检查,可发现是否结焦若发现应及时除掉,及时吹灰保持受热面清结,以防产生结焦。根据汽温变化、炉膛出口烟温及两侧烟温差变化可适当增加吹灰次数。
3.6 正常运行中,注意监视各磨煤机一次风量、一次风压,并注意其变化趋势。发现异常,要立即就地检查并实测一次风管温度。 若温度偏低,应立即停运并进行吹扫。 若一次风管温度正常,其它参数也无异常变化,应联系热控检查粉管压力测点。
3.7 加强运行监视,正常巡回检查中,一定要注意检查燃烧器区及一次风管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进行处理。及时清焦吹灰,保持受热面清洁,必要时采用降低负荷的办法降低炉膛温度,使焦渣自行掉落,但要防止炉内工况变动过大而造成灭火事故的发生。
锅炉结焦对发电厂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非常重要意义。高效、低耗、安全是锅炉运行中追求的目标。因此,维持锅炉受热面清洁、防止锅炉结焦是锅炉运行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受到广大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前言
语文教学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2.1 初中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上需要进一步提高
初中知识虽不深,但涉及的知识面广,对老师的语言综合素养要求高。初中语文课不仅要讲授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起着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培养情感,思考未来学习、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想从事文字工作的学生而言,因此,其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新课程改革和社会要求提高的背景下许多老师知识陈旧对学习新知识感到力不从心,知识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另外一个由于初中语文不属于考试拉分大的科目,从而它不像其他数学,英语,物理等受到重视,因此,很多有资历、专业及综合素养强的老师不愿意初中语文的教学。
2.2 教材知识相对落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与世界的交流,我们的思想认识及社会实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初中语文课本上还基本是以前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不能体现当前社会的实事,不能表现当前人们的情感,因此,很大程度上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3 教学方法革新较慢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很多初中学校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老师授课生动和更易理解。但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不易完全消化接受。更主要的是,尽管采用多媒体教学其实际还是偏向于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这使得学生对知识难以有系统的掌握,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4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近年来,初中教学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会调查等课程的的比重有所增加,然后在实施上,理论课与实践是严重脱节的,社会报告通常在寒暑假就那么一个,平时所有学习都是注重考试。
3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
3.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要接收者。中国有句谚语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论语中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好知之不如乐知之”。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知道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乐趣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他们才可能自主的去学习和涉取知识。只有在思想上有了对语文的重视,才能积极的采取行动去完成语文的学习。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学习语文,直到得到所想要的知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不断的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意识,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想。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减轻老师的教学量。具体的实施策略有:
3.1.1 加强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枯燥的学习氛围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老师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学展、作文比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自信心和满足感。
3.1.2 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课文或文章去构造情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从中的启发。在想象中体会语文意境的优美。比如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朱自清的感受,老师可让学生试着想想自己的父亲的背影。
3.2 拓展教学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性和独立性
所谓开拓教学思维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播,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研究性阅读,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炎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事物出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去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就改变了过去偏重记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更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其基本的作法如下:
3.2.1 强化课程导入设计
老师要认真的设计新课的导语,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好的导语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力,使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新课的熏陶下积极的去学习新课,对新课文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
3.2.2 转变提问方式
老师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以及提问的难易程度,尽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要知道看哪个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较高质量的完成预习的任务,看哪个学生能够首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准确的回答,看哪个学生对文章的记忆最快最准确。在语文课堂上。,要尽量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的来说,老师在课堂上要随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功,同时随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提问设置,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思考、大胆的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3.2.3 及时进行课堂点评
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有动力进一步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样做既让学生提高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激发,使学生更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进而可以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因为解决问题是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3.3 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引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是把教育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老师把授课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在教学课件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种形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难度,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在学习古诗《使至塞上》时,只是通过老师简单的描述并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诗人王维所要表达的那种情怀与意境。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塞外风景图或塞外游牧等相关的视屏,也可以播放一些塞外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大漠的情怀,老师也可以把诗的情景通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轻松的学习语文。
4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对于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及其对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影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与时俱进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深刻认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意义
反腐倡廉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惩治和预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反腐倡廉教育对党员干部廉政行为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才能使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实践表明,注重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功能,将教育与制度、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治理腐败。制度建设是基础,加强教育是关键,没有教育筑牢廉政防线,任何制度和惩处的效力都是有限的。在当前严厉政策形势下,腐败案件仍层出不穷,充分暴露了单纯依靠制度来打击腐败的弊端,所以要一以贯之地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二、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开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虽然,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至今仍有一些单位抓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实,搞形式主义;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由于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今后一个时期腐败现象仍有可能易发多发,反腐败任务还很艰巨繁重。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继续下大气力惩处腐败的同时,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倡廉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更好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一)围绕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坚定地维护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群众更多地得到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更多地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成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及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建设和改革的问题,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做好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
面对新时期党风廉政教育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党风廉政教育做活、做深、做足,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突出主题,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党风廉政教育要围绕“拒腐防变守纪律”这个永恒主题,什么问题比较突出就进行什么教育,年年有新意,才能增强针对性,得到新成果。
在加强廉洁教育中,还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着力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因人而异,切忌不分对象”一刀切”,要针对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抓好经常性教育:一是针对理想信念问题,经常开展理论教育和宗旨教育;二是针对法纪观念的问题,开展经常性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三是针对心存侥幸的问题,经常性地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特别是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现身说法。
二是创新载体,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创造性。党风廉政教育是一个严肃课题,在工作中要努力把严肃的内容在形式上做得有声有色,要体现创造性,就必须转变观念,围绕效果找方法,力求把严肃的教育融于多种形式之中,丰富教育手段和载体,使党风廉政教育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一要坚持教育和疏导相结合。不但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上级有关会议、文件内容,吃透精神,全面理解,而且还要充分运用主题教育活动、参观廉政教育室、反腐倡廉论文征集、反腐倡廉书法漫画展等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及时开展启发式教育,让受教育者参与进来,形成互动效应。
二要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意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充分运用各单位多媒体设备加强教育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将“干事干净、干净干事”的廉洁文化理念真正贯彻到党员干部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三要坚持教育与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推进作风常态化建设,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成果,凝聚企业保安全、保生存、保稳定的强大合力。
三是典型引路,增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可塑性。实践证明,党风廉政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注意挖掘、发现党风廉政建设的正面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要注意总结和大力宣传表彰廉洁奉公、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弘扬清正廉明、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新风尚,用积极、向上、健康的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阵地。
另外,还可以用企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激励和感染大家,达到弘扬正气的目的。总之,我们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中不仅要唱响正气歌,而且要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这样的典型往往为大家所熟悉,看得见摸得着,听起来亲切,学起来实在,能达到对比先进找差距,自加压力学典型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目标过于整齐划一会忽视了学生的口语发展的差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思维差异、生活环境差异,有的学生喜欢讲述生动、有趣的图画,而且说得生动有条理。同样的画面,有的学生愿意寻找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来讲,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讲述几句或几个故事,有的学生则几句都讲不清楚。因此不能片面地要求学生达到一样的目标。
二、口语教学应让全体师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要让口语教学得到提高的途径是实践,老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空间,并且帮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自由的发挥,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话题,这个话题能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不被压制——即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开放的,在指导口语交际过程中应大力鼓励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开放,即允许有的学生说“人……”,还有的学生说“云……”等。
没有体验的观众不是真正的观众,而没有体验积淀的人生不是真正自己的人生。教育中的人在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既在进行着表演而又在欣赏着表演,这才是教育应有的形式。所以善待孩子的“异想天开”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位日本教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他发现有位学生画了个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学生回答说:“我看见妈妈买回家的苹果放在餐桌上,一不小心,滚到地上就摔坏了,我想苹果是方的,那该有多好啊!”教师立即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事实上,正是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才是最有创造潜力,最具发展前途的人,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都有来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大胆面对孩子的想象,不要把孩子的“异想天开”视为“怪癖”,挫伤他们,而应加倍关注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孩子,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三、口语交际课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坚持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领会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应该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做到:
(1)精心准备是前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提炼也学生乐于接受的话题后,先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搜集与交际训练相关的信息,观察事物,动手实验等,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做到胸有成竹,口语交际课上就有话可说了。
如在《教你学一招》的口语交际教学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件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事,自己先说了做这件事的过程和在做这件事过程中的感想,由于学生准备充分,课堂上他们的表达热情高涨,交流氛围也十分浓郁。
充分的课前准备就像一首歌的序曲,更是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前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长,教师应该逐渐把随即训练作为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素养。
(2)情境创设是先导。
布曾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文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①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在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②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在教《找春天》(第一册)一课,上课开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随着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枊绿、百鸟欢歌的春景中,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③电教创设情境
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④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第三册课本中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上头饰表演提着水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长鼻子大象救助小鸭子。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学生参与是关键。
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绝对不是一个班级中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课,而应是集体参与共同发展的活动课。因此,就要求一堂课中要充分利用课堂环境,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交流,使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4)说法辅导是基础。
要达到“畅”的目的,就需要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还要注意方法的传授。其中包括观察的方法、思维的方法、谈话的技巧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5)恰当评价是动力。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将恰如其分的赞赏评价贯穿于你的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语“不规范”,那个词语“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语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语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交际,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
四、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始终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每节课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件事情或讲述一条新闻;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立足画面,描述画面;
各册教材中尤其是低年级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有主题图和许多插图。这些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图画,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凭借内容、复述课文;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3)重视阅读、创设口语;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同时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材料,我们在低年级阅读教材中重视阅读教学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捕捉听说点,渗透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和理解内容、思想教育及课后作业结合起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五、其它学科教学是实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壁垒,这样就为各学科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其实,各个学科之中都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介质,关键是学科教师如何运用。比如:数学中看情境图提数学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品德与生活中多是提供一个画面反映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从而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
1.玉米种子成熟度对发芽率的影响
玉米种子能否安全成熟,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因素。单从种子学专业理论来讲;种子的发芽率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是随着种子成熟度的增加,呈现由低向高的发芽率趋势。种子的发芽率是种子胚所具有的活力及储存足够的胚乳所决定的。成熟度高的玉米种子发芽率俞高。从授粉到成熟的玉米杂交种子需要四十天左右的生长过程。在这期间要保证有足够的灌浆时间,才能达到完全成熟。这样才能保证种子有较高的生命力和发芽率。
玉米杂交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当温度超过32~35℃,湿度低于60%时,就会造成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障碍,使其营养物质转化受阻胚乳生长停滞。从而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因此,靠近山区冷凉地块的制种田,授粉后在灌浆中后期,气温可能会有所下降,就不能满足种子正常成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导致种子成熟度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率。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安排玉米种子生产时,不考虑制种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排生产属满贯生长发育的品种。越区种植,致使玉米种子没有充足的生长发育空间。造成种子贪青,晚熟,籽粒色泽差,成熟度不够。从而使种子发芽率降低。
2.病虫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在玉米杂交作物亲本自交系中,由于个别个体亲本抗病虫害能力差,易感染黑粉病,大,小斑病,蚜虫,玉米螟的危害。初期,在种子收获时与正常种子外表无差别,而在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发芽率会有所下降。如果田间管理时防治不及时,会使玉米螟钻到果穗里面直接危害种子,降低种子发芽率,或者是在大,小斑病发生危害时,会导致制种田出现早衰现象。营养物质积累的少,籽粒瘦瘪是种子发芽率降低的另外一个原因。
3.气象因素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据我场气象部门资料统计显示,秋季,我场玉米制种田经常发生多雨,低温的现象。给种子田的收获增加了很多困难。种子成熟度不好,水分过高,经常有冻害的发生,出现白粒,致使种子芽率降低。玉米种子在灌浆至成熟期要求温度不低于16℃,不高于25℃。
根据我在07年和09年做过的实验数据综合表明,玉米种子发生冻害的原因是低温造成的。其发生危害的规律是;籽粒水分越高,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发芽率降低的速度越迅速。我以玉米杂交种子水分为20%,在摄氏0℃以上时做实验,发芽率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影响。温度在0~2℃。水分为20%的种子,耐受8h的低温,种子发芽率降低5%~8%。而温度下降到一3.5℃时,20%水分的种子,耐受8h。这时种子的发芽率降低25%~33%以下。由此可见冻害造成的芽率降低是由种子的含水量高低,低温持续的时间是有直接关系的。
4.土壤施肥不合理对种子发芽率造成的影响
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也是影响到玉米杂交种发芽率最敏感的因素。施肥不合理,N,P,K比例失调都会影响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育。如果玉米植株在生长中缺N时,会使生育期延迟,后期脱肥,生长发育受阻。生殖生长延迟。出现穗小,粒少产品质量下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缺P会导致碳氮比失调。碳水化合物的矿物质转移和运输速度受阻。籽粒成熟度不好,成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而玉米制种田缺K时,会导致植株生殖生长受阻,灌浆成熟不好,干物质积累减少百粒重降低。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5.仓储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我们知道,玉米种子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呼吸功能。如果存放的库房条件差空气潮湿,或者是其他别的原因,造成玉米种子籽粒回水,再加上急剧降温好,就会出现鼓芽,死种等现象。如果种子储存年限超过一定年限,且不采取措施,种子的生命力和活力就会逐渐减弱。从而影响到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6.机械脱粒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我们在对玉米种子收获后进行脱粒生产中,没有按照种子加工规范操作,出现较高的破碎率,或者在脱粒时水分过高,胚部受损。导致畸形苗的增加而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
二、对玉米种子发芽率降低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品种
合理安排繁育的品种。适期播种。首先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有效积温以及历年来早霜来临的时间和霜冻的时间。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光照资源,安排适合的品种,这是防止冻害保证质量的关键所在。提高播种质量,适期播种,促进玉米种子提早成熟。技术上可以采用玉米制种栽培技术的方法。可提早成熟10~15d。另外,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合理施肥灌水,要认真做好制种田后期水肥的管理。加强成熟期的管理,确保玉米种子灌浆所需的水分。防止贪青晚熟造成收获时种子含水量过高。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2.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夺取高产的保证。针对不同品种抗病能力的不同采取重点防治玉米黑粉病,叶片大,小斑病,玉米螟和蚜虫。结合叶面施肥进行防治。对病虫害的防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3.玉米杂交种子的安全降水法
提高种子寿命和发芽率的关键因素是把种子水分降到安全储藏越冬的标准。玉米制种后期脱水是保证芽率,提高种子质量,决定制种成败的关键。其技术措施关键是;首先确定安全降水的方法。我场宜采用挂茬晾晒的方法,充分利用田田间大哂场,加速种子籽粒脱水,减轻场院凉哂压力,降低生产成本,节省烘干费用。除特殊自然灾害年景外,一般都可以自然凉哂到标准水分,直接入库,从而保证了种子的发芽率,安全越冬。如果不能及时凉哂到国家规定的安全储藏水分的玉米种子,就必须及时进行机械烘干。烘干时的温度过高或过快,都会迅速降低种子的含水量。致使玉米种子内酶活性的丧失。降低种子活力,从而丧失种子的发芽率。所以,烘干时烘干温度一定要掌握好,一般烘干玉米种子温度控制在43~48℃,不要超过50℃.对于高水分的玉米种子,烘干时应采取两次烘干法,就是先进行玉米果穗烘干,检测水分达到18%~20%以下时进行脱粒,然后将籽粒返回烘干室进行籽粒两回式烘干。最后达到安全水分时出仓加工。
4.合理施肥优化施肥方法
在玉米制种中,要采用平衡施肥的方式,合理调节氮,磷,钾的比例,增强植株光合作用,使其对养分的利用和光和产物运输积累趋于协调,提高幼苗生理素质和籽粒灌浆速度,促进植株早生快发和安全成熟。玉米制种时由于肥料是一次性施入,所以,应视植株长势适当增加叶面肥喷肥次数。一般采取喷施2~3次,第一遍在8~9片叶进行叶面施肥,第二遍在13~15片叶时进行施肥,第三遍在去雄前进行叶面施肥。这样可以充分保证玉米种子在整个生育期不脱肥。通过实验表明;叶面施肥见效快,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制种自交系亲本抗病抗逆比较弱,增加叶面施肥,在喷施叶面肥的同时与综合防治病虫害相结合,有利种子抗病增产,促进早熟。
5.玉米制种在机械脱粒中的防护措施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工作是防治血吸虫病极为重要的手段,在实践中,根据血吸虫疾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及护理程序,实施程序性、全程性、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1]。本研究主要总结濮阳市登记在册的老年血吸虫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市登记在册的血吸虫患者517例,其中男366例,女151例,年龄51~86岁,平均(65.3±5.7)岁,病程17~34年,平均(23.5±4.1)年,其中慢性血吸虫病214例,晚期血吸虫病303例,伴有腹水者236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11例,高中及高中以下者406例,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重视患者心理变化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尤其是晚期血吸虫合并有大量腹水的患者,对所患疾病的预后存在很大顾虑,护理上,针对老年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措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主动的为患者解答疑虑,注意与患者接触时的举止和态度,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用温和的话语告诉患者,如“您的病预后很好,请不用担心”,“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等[2]。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和信任很重要,因为老年患者,很多都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尤其是其儿子或老伴说的话,有时胜过自身体会,护理上可通过认真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多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感受,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1.2.2合理安排有效实施结合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制订健康促进工作、经费投入、督导考核等方案,每年组织督查组实地考察,通过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对各地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3]。护理上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加强自身素质,投身血防工作。
1.2.3加强防病治病宣传教育我们采用视听手段和人际交流相结合的方法,除传播血吸虫病预防知识外,重点传播血吸虫病的危害、早检查早治疗的好处,以及治疗药物吡喹酮安全、高效、方便等信息,以消除目标人群对多次服用吡喹酮的顾虑,并告知服用化疗药物方法与注意事项[4],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有或多或少的内科疾病,其肝肾功能因长期服用治疗内科疾病的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患者在接受抗血吸虫治疗时,更要做好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按时规律服药对血吸虫控制的作用,提高其依从性。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对于血吸虫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干预前对感染途径的回答正确率仅为40.6%,对临床表现的回答正确率仅为60.0%,对查病方法的回答正确率仅为20.7%,对预防措施的回答正确率仅为9.7%,而干预后对感染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达到93.4%,对临床表现的回答正确率达到95.6%,对查病方法的回答正确率达到79.5%,对预防措施的回答正确率达到84.3%,干预后患者对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查病方法和预防措施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
表1附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对于血吸虫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比较(例)
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查病方法预防措施干预前21031010750干预后483494411436χ2值323.721187.257355.162575.473P值0.0000.0000.0000.0003讨论
血吸虫感染完全是由于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引起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从而避免或减少感染[5]。健康教育首先要评估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及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了解患者的健康需要,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接受知识能力不同特点进行一对一教育,如通过讲解、图片、电视录像、幻灯片、血防课本、宣传画、谈心等多种形式,采用形象生动、简明易懂的语言,示范教育反复多次进行个体指导,直到完全掌握为止[6]。通过本组的健康教育方法,我们发现干预前患者对健康知识各项,如: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查病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的了解率均在50%左右,有的甚至还不到10.0%,而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患者对感染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达到93.4%,对临床表现的回答正确率达到95.6%,对查病方法的回答正确率达到79.5%,对预防措施的回答正确率达到84.3%,干预后患者对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查病方法和预防措施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所以,对于老年血吸虫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提高患者健康意识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涂永红,张群.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的做法.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62-763.
[2]何龙珠.血吸虫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0,29(1):48.
[3]陈义山,梅崇敬,蒋怀育,等.健康教育在血防工作中的应用.江苏卫生保健,2010,12(3):46-47.
【关键词】农村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全民整体的健康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石,一个人的健康与其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及如何利用卫生保健资源是紧密相关的,而如何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何改善生活环境、利用卫生保健资源,这就需要进行健康教育。
1 开展我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现状:贵州省铜仁地区是一个穷地区,总人口374.44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侗、仡老等28个民族,少数民族256.12万人,占总人口的68.4%,农业人口338.4万人,占总人口的90.4%。
由于我区农村面积广、比例大,与城市居民相比广大人口仍存在着许多不良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家庭合用牙刷、毛巾及吸烟、过量饮酒、喝生水、喜食动物油、高盐饮食、不合理使用碘盐造成碘的丢失等,使一些疾病在当地常年发生;另外农药、化肥使用不当或疏于防范导致农药、化肥中毒;田间作业时缺乏保护意识和防护措施使稻田皮炎时常发生。
1.2 要改变上述现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光靠某个人或各级医院是难以达到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发动群众,使人们自觉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和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 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及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分析
为了解教育对象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本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笔者对该地区城乡居民进行了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和比较。
2.1 调查对象的确定:农村社区: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从5个县抽取10个乡的10个村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表2000张,收回1952张,其中1912张有效。城市社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铜仁城区10个居委会管辖片区抽取5个片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表2000张,收回1970张,其中1958张有效。
2.2 调查结果:历时1年完成了铜仁城、乡居民基本卫生水平及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调查及比较,结果见表1、表2、表3。
此外对农村居民的另两项调查结果如下:①最近3年稻田皮炎发病率:15.2%。②动植物油食用情况:调查人数1912人,食用油以动物油为主(全年食用的动物油占4/5)人数1341人,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全年食用的植物油占4/5)人数371人,动植物油食用人数比例3.61∶1。
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人群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不够,戒烟支持率低等,相比之下农村社区人群更为突出,更需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加以干预。
3 开展我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3.1 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它是以正确保健理论为指导,体现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反映了教育对象的需要和利益价值体系。
3.2 建立了一套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机构:首先,开发领导层,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次,有完善的三级保健网可供利用,其中以爱德村医为骨干(我校曾办过爱德村医培训班三届,每年届100人,共300人),他们分布在我区的各个乡村,是对社区人群直接进行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
3.3 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先组织爱德村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让他们成为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通过讲座、报告、座谈、问答、报刊、宣传册子、图画、照片、示范表演、录象、投影、展览、游园会等多种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以这种形式培养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完成健康教育工作。
4 拟进行的健康教育实施措施
4.1 确立健康教育主题和对象
4.1.1 主题:分析教育对象存在或潜有的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4.1.2 对象:铜仁地区农村社区居民。
4.2 制订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4.2.1 确定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教育对象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生活方式,改善环境,控制和减少农村社区常见的传染病、地方病、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疾病的发生。
4.2.2 制订社区健康教育的培训方案
4.2.2.1 制订培训任务,拟出培训项目,由我校课题组人员到各县组织爱德医进行培训。选择那些危害性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允许、干预后效果显著的健康问题,确定为健康教育的项目以使健康教育有针对性,解决“作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
4.2.2.2 将编写的健康教育教材发给爱德村医并授以方法,让他们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以适当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为确保群众积极参与,每一措施的实施应有鼓励措施:奖品、纪念品等。
4.2.2.3 由我校课题组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作阶段性效果评价,对工作不合格、效果不满意者,责令重复操作,合格后再支付报酬。
4.3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4.3.1 评价形式:即时评价:要求教育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通过教育对象的不同形式反馈,如面部表情、提问等,作效果评价并对教育方式及方法及时作出修改。
4.3.2 评价指标:在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时将用的指标有:①反映被教育者知识水平的指标;如保健知识及格率、保健知识达标率。②反映被教育者对社保态度的指标:如戒烟的支持率、保健活动的参与率等。③反映被教育卫生行为形成情况的指标:如不良行为转变率、成功戒烟率等。④反映教育深度的指标:如健康覆盖率。
5 讨论
通过对铜仁地区城市、农村社区居民健康问题及其相关行为因素调查发现城市社区居民由于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农村社区,所以各类卫生行为指标显著优于农村社区,而农村社区居民则明显存在一些健康问题:人群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不够,及格率仅为35%;戒烟支持率低,如不及时进行健康教育,难以控制吸烟趋势;多数家庭合用脸盆、毛巾,这不利于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多数人不正确使用碘盐,使食盐中的碘在烹调过程中丢失,达不到预防碘缺乏性疾病的目的;绝大部分人习惯喝生水,易引发介水传染病的传播;人群缺乏稻田皮炎预防知识;人群动物油食用比例过高。
健康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干预措施,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使人们自觉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保健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
欲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控制疾病以降低医疗费用,与临床医疗措施相比其投入小、收效大,在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能更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健康水健康教育这一社会卫生措施能建立人群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从而创新控制疾病的技术。
【参考文献】
目前,传染性疾病仍然是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为贯彻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项目工程”精神,帮助提高农村居民卫生知识水平,增强防病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笔者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种重要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共完成对600名农村居民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病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艾滋病4种传染病为调查病种。
调查项目: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患病表现、预防措施、健康教育需求四方面。
调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定西市安定区口镇农村、集贸市场18~65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面对面问答调查。共发放问卷612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
评价方法:①对4种传染性疾病防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对传播途径、患病表现、预防措施等三个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对传播途径:分准确回答、部分知晓、完全不知晓三种情况。对患病表现:分主要表现知晓、个别症状知晓、完全不知晓三种情况。对预防措施:分基本知晓、部分知晓、完全不知晓三种情况。②健康教育:分需求和不需求两种情况。
资料处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统计得出,600名农村居民对传播途径的准确回答率由高到低分别是:细菌性痢疾(95.0%)、肺结核(56.7%)、乙型病毒性肝炎((37.3%)艾滋病(29.0%);对预防措施的基本知晓率由高到低分别是:细菌性痢疾(70.0%)、肺结核(53.0%)、乙型病毒性肝炎((41.0%)艾滋病(23.0%);对防病知识健康教育需求次序依次为:乙型病毒性肝炎(97.7%)、肺结核(90.3%)、艾滋病(74.0%)、细菌性痢疾(71.0%)。见表1。
讨 论
传染性疾病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敌人之一,掌握其传播特点及预防措施是人类战胜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经过各级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对传染病防病知识的掌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有了很大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干预能力相当有限,传染性疾病仍然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存。掌握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次调查发现,人们对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防病知识相对丰富,基本掌握其预防措施的超过一半。而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知识则相对贫乏。但总体而言,能够准确回答疾病的传播途径、患病后主要表现、预防措施的人群比例则偏低。
一、中央政府积极为减负制定政策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任务,强调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后将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路出发,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科学设计课程和教材难度、规范办学行为、建立监测公告制度、规范各种社会补习和教辅市场等措施;学校要做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等工作;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
为了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要求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大对违反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的责任制度。建立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外补习班的管理制度,鼓励家长、社区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到2015年,基本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减负的目标。《十二五规划》还进一步对“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做出具体要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办法,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推进素质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这些规定,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为此,2010年中央政府启动改革试点,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等具体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地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减负的目标、具体措施、配套政策、实施保障条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课程、学生作业量、补课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辽宁省盘锦市、江苏省南通市、安徽省、山东省、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部分市县等地,减负的重点任务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北京市、、上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部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陕西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等地,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部分市州、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等地,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二、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减负实践
并取得一定成效
为了配合中央政府的改革试点工作,各省市相继制定了改革试点方案。
山东省颁布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要求建立规范办学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的长效监测机制,明确学校责任,把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习纳入教师考核和学校聘用合同管理,同时加大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二是完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对学校及在职教师的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罚。
江苏省南通市颁布了《推进中考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拟用4年时间,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并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制定了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特色课程、评价制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优质课程资源体系、规范办学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机制等改革措施。其最大的亮点是制定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文化科目考试相结合的中考改革模式。并从组织机构、工作培训、实施评估等三方面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提供了开发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参加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和基本规范;在全市建立了九大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推进教学改革和“减负”增效;开发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生管理和考试管理信息平台、市财政设立改革专项资金等保障条件。
安徽省颁布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改革试点的目标是:到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规范各类招生、办班、收费行为,并规范教材管理;到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实现上述目标,安徽省出台了三项改革措施:一是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三是健全评估与督导制度。安徽省还从四方面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一是完善《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的配套政策,制定规范招生、办班、教学、收费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二是建立健全政府对规范办学行为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考核评估,并将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纳入县级党政干部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三是明确、细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保障改革方案的实施,安徽省拟采取加强政策法制的保障、加强机构队伍的保障、加强监督考核等措施。
北京建立了减负监测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全市小学率先减负。2011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减负工作。一是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依据有关政策文件,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落实减负的有关要求;二是结合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反馈工作,聚焦课堂,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采取专项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理论和理念、现状调研和实验等方面的研究,理性分析负担的成因,引导全市小学主动减负、有效减负、率先减负。两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的减负意识增强了,减负实践取得一定效果。
浙江省2010年8月开始新一轮减负。推出六项严格措施:一是严格开设课程,所有中小学都必须依法依规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加大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尤其是要坚决防止和杜绝搞两张课程表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今后教师布置作业,自己首先要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作业不能布置给学生;三是严格控制补课,诚然这方面社会上违规问题比较严重,但我们首先要抓好自身;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建立六大制度保障: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重点是规范命题,控制命题难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各地每年都必须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都要与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每所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要向师生公布课程安排等情况;六是家校联动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推进减负,家长是重要方面,我们要向广大家长多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此来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的理解和支持。为了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浙江省切实加强督导、督查工作,各级督导机构都要把减负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充分运用“督学”和“督政”这两手,督促和检查减负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相关联的奖惩措施,定期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教师和学校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作为对各地教育科学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经过一年的努力,系统内的减负自觉性增强了,社会对减负的关注和监督也增强了。
经过两年的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观念,在全国各地深入人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工作和招生考试制度等环节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革,减负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我国减负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在,中小学生的课外作业仍然很多,中小学生大量参加课外学习培训的状况也越演越烈,学生睡眠不足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和家长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工作合力。学生的学业负担总体而言并没有减轻,甚至有加重的趋势,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有三大差别、人口压力、用人制度、社会评价、教育观念、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教育体制和结构、学校发展均衡、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与方法、教师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