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的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2 15:21: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术人才的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技术人才的培养

篇1

动力系统:以任职资格体系为牵引机制

北汽福田开发了一套覆盖技术人才的任职资格体系(见图表2),设计了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从低到高划分为若干个发展等级。在任职资格标准中,企业详细规定各专业各层级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基本素质,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指引,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我,成为牵引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按照每年开展的任职资格认证流程,员工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并据此开展学习,这样不仅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也有了持续学习提升的动力之源。

底盘系统:

构建企业基础培训体系

北汽福田多年来持续构建“3C”(course/coach/class)基础培训体系,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底盘系统”,并设立“公司培训日”,推进他们日常基础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技能要求、改进和提升岗位绩效、交流与分享技术经验。

课程资源(Course)体系

公司根据任职资格标准的要求,按照职位族群、序列分类,遵循各专业能力从易到难的原则,规划和开发了每个任职资格层级所需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学习指导材料。这个课程体系广义上还包括知识手册、培训课程课件、岗位指导手册及岗位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内部师资(Coach)体系

企业需要同时开发和培养公司的师资体系。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师资体系不单单是授课的讲师,也包括导师、教练、技术课题组长等广义内涵。北汽福田重点打造了“钻石讲台”内训师培养项目,通过系统培养、讲师大赛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课程的内训师,在技术人才日常培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培训项目(Class)体系

在课程和师资体系的基础上,企业需要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各种培训项目平台,并重点打造核心项目,让他们学习、分享和交流。北汽福田的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参加“通用能力大课堂”“跨厂区授课”、实训基地、创新思维训练营等通用课程,更可以深入到针对各类技术人才的专项培训,从中广泛获益,得到提升。

“3C”培训基础体系也可称为“学习超市”,“超市”内有课程、师资、琳琅满目的学习项目,员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学习超市”中自主“选购”。

驾乘体验:以学员为中心

企业培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学员为用户,只有真正以学员为中心,培训才能让学员“走心”并积极参与。北汽福田致力于打造技术人才培训过程中的优质“驾乘体验”,激发他们持续、高效的学习激情。

用“酷炫技术”提升兴趣

技术人才往往是“技术控”,对于新技术有着本能的追求,因此在培训中可以尝试引进新颖的培训技术,如行动学习、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创新workshop、跨界学习、开放空间、企业剧场等。技术人员在“酷炫”的培训方法中体验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跨界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技术人员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

用产品理念做培训项目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什么。做培训也是如此,需要面临“用户”的诉求,也必须有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一个落实用户思维的培训产品,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保障学习效果,还能让学员推荐给同事,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口碑。

北汽福田结合研发技术人才的需求,策划了“TRIZ创新训练营”项目,以TRIZ创新方法为线索,利用学员所在岗位的技术攻关课题开展行动学习,让课程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彻底修补了学习和工作的“裂痕”,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意愿和激情。最后,学员不仅掌握了TRIZ创新方法,而且淋漓尽致地实战了一把,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还成功申报了多项技术专利。

篇2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中国

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也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林业信息化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偏低,有些单位也试图依靠引进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事实表明,这些毕业生在进入林业行业后由于缺乏林业知识背景,很难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悉林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有些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对林学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来担任,但大多数岗位还需要林学专业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四年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和水平?笔者的设想是,要求林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常用的软件工具和基本网络技术,而且还能熟悉使用一种林业应用信息系统;另外还应掌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部分学生熟悉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一种遥感软件。对于少数学生还应多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知识,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和需求,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门数据库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或者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林业行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决定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较多。林学专业学生不可能都朝着林业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也不可能设置很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实现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确保林业各种特色人才的培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平台,第二平台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前两年以素质培养为主,宽口径、厚基础;第三年为专业平台,完成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实现特色+技能培养;第四年为个性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毕业设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成长的养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对林学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同时创造性地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并对少数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重点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在公共基础平台中,林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两个阶段两门课程组成,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和“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二者是递进关系。专业平台中设置了“遥感导论”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office、常用软件工具、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工作所必备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信息意识”。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有的看不懂帮助,不会安装操作系统,甚至连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维护也要请人指导帮助,这些现象都应当避免。这门课程应以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主,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一一讲到,学生也不能等老师讲了之后才能使用。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林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用之编写程序的基础上,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具有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开发windows环境下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门高级语言。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语句结构还能掌握,但一碰到自己动手编程的设计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思维导向,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能力,并对编程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及早发现,进行重点培养,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转贴于中国

3 “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学专业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信息技术培养最为重要的两门课程。“遥感导论”课程注重反映遥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结合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以“林”为特色,详细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的提取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森林资源调查打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中国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是进行林学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校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特色课,是将前面3年所学信息技术总结集成提高的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大学4年最后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有正确使用、管理和组织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能力,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在林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中高层管理者。

5 其他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上述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公选课程中还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其他语言)、“动漫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供林学学生进行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

(二)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目前的培养计划中,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也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部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在林业中干什么,有什么用。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林业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不能将其与林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不到应用,同时林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

因此,值得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学期开设)、“测树学”(第五学期开设)、“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等,探讨如何结合专业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1 microsoft office的深入学习。在大一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对word的文字处理基本操作、excel的制表、绘图和计算等基本功能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已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的菜单和功能不清楚,认识还很粗浅,离社会实践要求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继续加强使用和体会,以掌握更多的技巧。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文档格式在计算机上写出实验报告和作业;安排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报告等,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菜单和功能,按照预定目标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提高学生的排版能力和演示文稿的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excel,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excel功能很强的函数、图表、统计与工程分析功能逐一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等内容;“测树学”中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树高曲线的绘制等内容;“森林经理学”中一些图表的绘制、线性规划问题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能真正地解决林业上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林学和信息技术水平。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反映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后编程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很快就把原来学习过的程序设计内容都忘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编程练习,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测树学”中一些常用算法就可以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来编程实现,可以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从易到难地选择安排单木材积测算、林分蓄积测算、林分出材量及板方材材积计算、生长量计算、拟合模型参数计算、一元材积表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等编程内容。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学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普及到市(县)林业局和林场管理上。由于遥感获取大尺度数据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能力及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分布的时空特征,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学习完成后,可以在“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中,突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森林区划和森林调查章节中,讲授gis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在森林采伐、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动态、森林景观动态等章节中,讲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综合实习时,利用实时的遥感图象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信息源,采用gps作为地面控制点的手段,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以arcgis为软件平台,进行某个林场的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的制作,包括森林林相图、各种专题图、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生成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利用两期数据,进行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进而使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力。

转贴于中国

(三)非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对林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以计算机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继续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林业中去。但是,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少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中国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毕业设 计(论文)、科研实训(学生课题和教师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3个教学环节。在这3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程序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林学本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减少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冲突,我们于第六学期末就完成学生的毕业选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早早地从暑假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科研实训。浙江林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较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由组合组成科研小组。所申报的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并具有实际应用性或现实意义。教师利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申报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相关项目,或者允许学生直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实训,使学生有接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 开放实验室项目。浙江林学院于2006年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活动的环境。教师根据培养林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合适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务处批准后公布开放实验室项目清单并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小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已公布的实验项目,向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

相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这3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有其优越性。第一,前者是以教师为主,后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前台的讲解,而是变为幕后的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第二,学生更为主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或开放项目,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者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篇3

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相关的维修人员的素质也要相应的提高,然而目前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及技术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

1 当前我国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维修企业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十万家,汽车维修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差不多能够达到三百多万人,而在这些维修人员当中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却不足十分之一,既懂得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能掌握现代电子维修技术的人才更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个体修理厂,维修人员基本上都是自己厂的学徒出身没有受过任何专业性正规的培训,修车主要凭师傅教授的经验,只懂一些常规性的机械维修知识,只能够处理一般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一旦碰到一些技术难题维修人员就无从下手了。

总体看来目前我国汽修从业人员的技术现状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低层次的维修工过剩,而拥有扎实维修技术功底的高级技术人才仍然十分紧缺。虽然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已被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目前很多技术院校也都已经开设了汽修专业,甚至已经出现了很多专门培训汽修人员的学校,但由于该专业创办时间短,加之现代职业教育相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人们对它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还处于逐渐摸索阶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体制不是很完善,以致从这些专业培训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技术水平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2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知识密集性和技能综合性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重要特征。汽车维修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且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技术服务性行业,这就要求现代的汽车维修人员必须是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既要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同时还要懂专业英语,会操作电脑、懂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检测维修技术,能够借助检测仪器和设备准确地判断并解决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故障,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级汽修人才短缺的现象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级汽修人才短缺的现象。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汽修人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多创造到汽修企业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汽车维修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维修企业不断地接触新车型,每天都会遇到新故障,能够接触行业最先进的技术,这就为学院的教学提供了最实用的教学案例。校企联合将理论教学与一线的技术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一边在教室和实验室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巧,一边到工厂加以实践,使自己所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而一线的修理作业和服务项目又对专业理论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是落后的、过时的。现在的汽车行业,几乎每个月都有几种新车型问世,每天都有新技术出现。只有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才不至于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落伍、技能过时。

2)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老师自己平时也要多学习及时掌握新技术不能固步自封。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教师凭借原有的知识、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需要,教师要到企业一线,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设施来进行培训。采用“教师轮岗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即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授课、实习的同时,轮流到企业进行理论、技能技术的培训、一线的修理作业和技术难题的公关、修理工艺的改良等。这样可使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企业遇到的难题也有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同时,作为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把一些理论、技能水平高、思想品德好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也能够为企业增添新鲜血液,提高企业总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还能减轻学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学院还可以把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仔教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授课,这样学生能学到实实在在的、学校教师无法讲到的知识。

3)充分利用企业维修过程中一些丢弃作废的零部件。汽车的车型结构变化非常快,要想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毕业生,就要及时采购符合市场需求的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检测仪器来满足教学需要,与市场接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教学资源,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钻研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然而汽车维修行业的维修设备大都价值不菲,对于学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通过企业与院校间的设备共享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把生产设备部分当作实验设备,把企业在维修过程中对一些失去维修价值的零部件,作为学院的实验、实习器具,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企业还可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玄机,和企业的正式员工一样接受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实习环境就是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环境,这样就能大火缩短学生就业之后和企业的磨合期。

4)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汽车维修工担负着汽车维修质量的重任,汽车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汽车维修工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否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是关系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所以技术院校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要培养学生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激发学生热情,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尽管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尚有不足之处,但其发展势头强劲,现在基本上每个中等以上城市都有汽车维修学校,这将局部缓解了汽车维修人员紧缺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技术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育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己任,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就业水平为根本,建立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多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综合性的技术性人才。

篇4

始建于1959年、前身隶属原国家农业机械部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多科发展的综合院校。强化原有基础,坚持特色发展,不简单跟风,将市场需求与学校特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学院历届领导牢牢记在心里的一点。

建校50多年来,学院始终服务于江苏和无锡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围绕其“核心产业、关联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如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是面向核心产业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是面向关联产业的,市场营销(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工商企业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是面向附加产业的。按照“办学集约、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的理念,以数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专业为核心,规划、建设了7个专业群,形成了“同心多角”的专业体系。

强化特色,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服务于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新要求,依据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在机电类主体专业的基础上,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线,进行专业的优化改造,满足装备制造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建设为载体,强化物联网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应用;以研发生产性“智能工厂”为重点,将“感知工业”、“感知物流”进行整合,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实时感知和质量追溯”等难题,并形成核心技术,助推无锡物装备制造业和联网产业的发展。

学院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的第一要务,师资、课程等是内涵建设的重点。为保证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学院在师资培训、实践基地等方面不惜巨资,每年投入实践基地的费用达1000万元,每个学科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甚至是普通教师都有赴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而在其他方面则厉行俭约,如新校区的行政楼是由教室改造的,实训基地的很多设备是企业无偿提供的,学校只需加以保养。

要就业更要发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以“肯干、能干、实干”享誉省内外,近10年来,学校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对学院来说,就业率已经不成问题,现在着重考虑的是就业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根据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学院系统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多年来教改的基础上,综合学习和借鉴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的职教课程开发技术,通过国内职教专家指导并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学习,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针对专业教学要求改革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保证这些课程在后续的专业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精简部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凸显了高职基础课程的类型特色。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将科技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学生必须获得9个素质教育学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高职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的观点,学院在加强和改进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重视从学生中培养发展新党员,并开展经常化、规范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外建立了10多个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阳光屋”捐助中心和“爱心基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007年以来,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了文学、哲学、科学、美学、心理学等90多门人文选修课和高级职称教师文化素质“星期二讲堂”,并经常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和校友开讲座、作报告,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办62个工种及职业资格考级考证培训、鉴定;设立科研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申报,立项后投入经费实施,目前已有275项完成或结题。随着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取得了好成绩,近五年有8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2007年以来,学生累计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51项,获奖数量和等次在江苏高职院校中连年名列第一。

促联合 合作育人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60-02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高校的所有工作都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于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长期以来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思路[1];办学过程中,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够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确保所培养人才的规格、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针对定位为工程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1 学科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学科是根据知识的体系结构进行划分的,一个学科是一个科学领域,或者是某个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目前总共有工学、理学、农学等13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共包括110个一级学科。而专业是各个学科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而设置的,一个专业一般对应某个社会岗位或者某种职业。由此可见,专业来源于学科,学科是支撑专业发展的平台,所以学科建设是进行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学科建设包括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其中通过学位点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促进学校在更高水平上培养人才。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学科队伍建设强化团队建设,使得团队中的教师承担与研究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将研究课题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从而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而科学研究的课题需要跟踪学科的发展前沿,这样可以将学科前沿纳入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走向社会后不至于落后,进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促进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现最突出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近几年来对该院7个工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开题以及结题工作的参与,发现大部分项目均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载体。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针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时应关注如下几点。

(1)加强课内实验所占比例,每个实验针对课程的某一章或者某几个知识点,实验项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用于固近期课堂教学内容,但难度要适中,应先易后难,以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单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实验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课程大部分知识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应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几门课程的知识去系统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实现过程要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纵观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国内一流的研究型院校,还是普通地方院校,大都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课程体系也大同小异,对学生的能力差异以及学校定位考虑不够。

对于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知识结构上,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1]。在培养过程中,应做到先宽后专,即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通过精炼的几门课程(学科平台课)将专业介绍给学生;然后根据社会需求(如:热门岗位)开设一系列课程(专业方向课),专门讲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进行强化,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一些复杂系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毕业时就能够满足社会实际岗位的需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 加强校企合作,提倡高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因而应跟踪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往这项工作由高校独立完成;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由高校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4年后可能又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高校应转变目前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向社会开放,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协同企事业、行业、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展合作教育,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实际问题[2-3]。同时,应灵活设置课程体系,大一、大二学年完成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大三、大四学年完成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渐由专业能力培养过渡为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对于实用性强、技术新的课程可以聘请企业资深的一线专家来承担,并结合实际项目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进行讲授。同时应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四的大部分时间应到合作办学单位去完成就业前的培训和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来自企业,由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后经实习单位考核可以直接就业,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结语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注意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及人才的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吸引社会力量与高校协同办学,以确保真正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从而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篇6

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话题讨论得很多,但没有确定的结论。而且,现在许多高校在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但由于对卓越工程师理解不深,导致很多学校不知道如何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实,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之所以出现这种“模糊”现象,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想升大学、报硕士点、博士点,不想让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工程技术应用层次。同时,由于社会的偏见,无形中造成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院校档次较低。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引导不够,加上学生担心学校的转型会影响自己将来的就业,也不想让学校转变为工程技能类学校。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阻止了一些高校的转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正视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教育部的相关引导,提前进入状态,将学校定位于培养一批服务于社会的高级技术工程应用人才,这批学生毕业后就是到生产一线从事实际操作、工班管理乃至后期的车间主任管理等岗位,而不是从事企业高级管理岗位。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

的问题及“3+1”培养模式失败的原因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并没有显示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优势,反而将自己的弱势全部暴露了出来。比如,在理论教学上一味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导致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掌握,或者掌握不够,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某一实际工程问题,学生毕业后还需企业花费大量的培训使其适应企业岗位,学校完全失去了应用型的意义。另一方面,认为发展应用型本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式地加入大量实验课程,未真正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只是处于演示阶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锻炼。课程设计也只是在传统的本科教育上加一些实践训练环节,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无法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提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大多数理论和实践者会提到“3+1”培养模式,实质上这种模式是培养学生的一个“误区”,甚至将一些学校带到违法违纪的地步。许多学校将整整4年的本科教育变成3年的职业教育,最后1年将学生送入工厂进行顶岗实习,许多顶岗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根本不相干。有的学校通过应用型本科培养还节省了学生宿舍楼和教学楼的建设。从现阶段看是节约了大量资金,但从长远利益看,这种办学模式有可能会导致学校倒闭。特别是在当今招生生源急剧下降的状况下,学校的生存是关键,没有好的教学模式,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不可能实现学校知名度、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也难以实现学校招生生源的扩大。近年来,随着顶岗实习的蔓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满学校和企业安排,经常出现暴力打斗事件。同时,顶岗实习的开展还滋生了一些中介企业,从学校招生到联系学生顶岗实习,中介抽取学生实习的部分工资,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剥削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一头伸到企业的自身利益,一头导致学校部分领导腐败。这个产业链的产生也是非常可怕的,长期下去会使学校名誉受损,也会使参与人员变成阶下囚。因此,单纯的“3+1”培养方案成效不佳。

三、多主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一)疏通学校与其他主体合作单位的关系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的任务和责任固然很大,但也需要与其他高校、企业、研究所和政府等主体的协同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其他高校的关系。任何一个学校的建设都离不开其他学校的经验和指导,只有从其他高校取得宝贵的经验,才能结合自身的特色培养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二是与企业的关系。因为学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的就业渠道就是企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否则培养的人才就没有就业市场,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培养人才要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应将学生带到企业参观学习,将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请到课堂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技术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受车间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三是与研究所的关系,特别是要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研究所加强合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到企业后,就能将这种创新意识带到企业,促进企业技术的革新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四是与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是导向,是向导,他们在第一时间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传达给学校,并且有能力促成高校、企业、研究所之间的紧密合作,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共同制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大纲,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实用性,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确定高校与其他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就能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保证学生、高校、其他主体合作单位的利益,这对各主体单位均有益而无害。当然,要想实现这些目标,还需高校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在教育层面进行改革。

(二)学校教育层面的改革学校在教育方面的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需求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如在讲解机床知识时,应该在机床实验室讲解机床结构、机床零件的加工工艺,在讲解过程中将机床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直接感知机床拆装零件,感受机床结构,巩固机床相关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在讲解过程中设置一些机床常见毛病,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分析、解决问题,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做到思、学、做一体化,成为能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学校教授的知识不应只是常见的传统教材内容,而是要与企业、研究所、政府部门倡导的主体产业需求的知识相一致。如果面向模具企业,就应该避开书本的纯理论知识,增加企业真正需要的实践知识,并结合原有的理论知识,开发出适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践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不需要太深奥,因为应用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向企业需求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而不是新技术开发人才,主要是将工厂几十年的实践知识浓缩为课堂的教学实践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理论与实践知识,便于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快速融入企业工作,缩短企业员工培训时间,这也是解决目前用工难的最有效的方法。三是学校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服务于地方的意识。地方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更高,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经济建设。三者相辅相成。

篇7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计算机的文化、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成功的精彩的第一堂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设计了演示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计算机的用途等,同时展示老师们制作的网页、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作品,以此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离他们并不远,信息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好信息技术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第四章第五节《动手做网页》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FrontPage的启动、工作界面、使用方法等,而是一开始让学生登录到张家港教育网站,打开《合兴初中》网页,同学们熟悉的照片、老师、同学等都赫然呈现在眼前,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更多的是惊讶:“生活中离自己这么近的眼前情景、老师、同学们的图片究竟是怎么被做到网页里的呢?我能够学会吗?”然后介绍网页制作方法,同学们很乐意接受,效果很好。

三、采取分层教学

比如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一部分来自中心小学,另一部分来自村小。由于条件有限,有的村小没有机房,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造成学生个体差异悬殊。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实践能力;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然后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课程表;在学习Word公式编辑时,我要求学生为数学老师出几道题目;在学习网上搜索信息时,我要求学生到黄山旅游,并下载几张“迎客松”的图片;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班级网页……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提高了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五、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探索的余地

如讲Word表格修饰这一知识点时,讲完了修饰边框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边框粗细”、“边框颜色”、“设置单元格底纹”等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依照以前所学的方法,自己想办法解决。同学们通过比较,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试验,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和思考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比被动接受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

六、多元化评价

篇8

论文关键词:技术人才;培养;使用

一、服装企业现有技术人才的状况

(一)高端技术人才的紧缺。对于服装企业而言,金融危机使得他们更加注重技术、自主创新。危机使得行业进行了重新的洗牌,淘汰了落后的、缺乏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企业。生存下来的企业对技术和设计、销售的重视是他们的共同点,金融危机的直接效应——迫切需要产业升级。因此,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销售人员成为危机后服装企业所最紧缺的。

(二)技术人才技术不精、素质单一。企业效益在于人。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行家里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专业人才。通过调研、带学生实习以及深入工厂锻炼了解到,目前企业岗位技术人才均比较缺乏,而且技术人才技术不精、素质单一的现象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从专业技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来看,问题还相当突出。专业过于集中、年龄段过于集中、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是主要问题。这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而言,更显被动与无奈。

(四)技术人才流失状况严重。造成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从宏观环境上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的壁垒被打破,限制人才流动的环节逐步消除,为人才流动提供了较密切配合的环境。原来企业确定的制度规定留人、党性留人、纪律留人对一些专业人员失去约束力;二是从企业自身来看,现代企业经济实体具有岗位的可选择性、分配的可变性、接收方式上的灵活性等优势,在对技术人才的争夺战中,企业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特别是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致使大量学有所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

二、服装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及使用策略

(一)发挥市场资源作用,拓宽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如今,市场资源丰富,企业应抓住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大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1、邀请劳动模范来企业做事迹报告。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强调技术培养,还要特别注重德的培养,要与才同时并举。通过学典型,使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在“德”方面得到熏陶,思想上接受洗理,教育培养技术人才忠于企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斗志;2、与专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依托院校的优势加强企业储备人才的培养,还可不定期地邀请院校的专业老师到企业宣讲国际国内服装企业发展趋势、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服装设计等相关知识,丰富完善企业技术人才的思想认识和素质;3、聘请其他企业的优秀技术人才到企业进行交流,开办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岗位技术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业务更熟,技术更精,并成为企业内部技术的帮带人。

(二)发挥岗位转化作用,强化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效益。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素质的主要平台。1、抓好岗位锻炼,使技术人才在钻研本职业务中提升素质。要坚持把岗位锻炼作为促进技术人才学习成才的一个有力杠杆,通过比武竞赛、比才竞能、换岗锻炼、交叉任职、学习新设备等手段,引导广大技术人才把岗位实践过程作为岗位成才程去钻研,努力争当工作模范、行业状元、创新能手;2、加强在职培训,使技术人才在解决难点问题中提高能力。实施中,要针对各类技术人才能力素质上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采取专题讲解、强化练习、难题会诊、领导帮带等形式,分期分批对各类技术人才进行岗位职责、业务技术等内容的集中培训,让培训始终跟着工作走,能力随着实践长,不断提高企业各类技术人才胜任本职的能力;3、注重实践锻炼,使技术人才在完成急难重任务中增长才干。企业岗位实践是培养锻炼技术人才的大课堂,也是技术人才施展抱负和增长才干的“大舞台”。要针对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急难重任务的育才作用,有意识地给技术人才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站前沿、挑大梁,在完成任务中锻炼提高;4、加强研究探索,使技术人才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掌握本领。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提高技术人才素质的主要增长点。要注重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搞研究,立足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难题搞探索,大力开展改革创新活动,用改革创新带动技术人才的培养,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改革创新,使技术人才在钻研新设备、攻克技术难关、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磨砺成才,使之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20-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建筑业持续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职业教育资源的短缺和行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建筑业人才素质偏低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围绕如何提高建筑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面对东北地区气候鲜明的地域特点、建筑施工专业技术复杂性高和建筑施工约束因素多变等特点,结合职业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出了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1 核心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用的“核心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黑龙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筑施工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如施工员、造价员、内业员、监理员等)的客观要求,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借鉴教学改革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考虑学院基本条件和学生基本素质,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深化改革。通过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分析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培养目标和典型工程任务开发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创设仿真的学习情境,选择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2 核心职业岗位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容

一般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同时也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根据高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访谈和社会调研,可以将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划分成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1 一般职业的能力

一般职业的能力是指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判别真伪、美丑与善恶的基本能力,较好的团结协作、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等从事职业活动普遍需要的各项能力。对于一般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公选课、课程教学实施、实践性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来进行培养。

2.2 专业的能力

专业的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备现代工程核心意识,能将工程实际问题置于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和自然环境下仔细思考和缜密处理;具备熟悉和审核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相关文件,能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现场施工的初步专业能力;能够编制施工阻止技术方案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现场的预算、决算、具备工程项目招投标报价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备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编制工程招标方案投标文件和进行施工索赔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编制计划、总结、论文、说明书、报告、公文、合同等应用文的基本写作能力和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的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的一般教学、课内做的各项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指导性质的课内设计、校外的生产实训等环节来进行综合培养。

2.3 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目前国际上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培养、社会能力培养和个人能力培养。

专业能力在三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进行技术问题解决和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够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决策和现场操作的能力;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能接受他人评价,并且能够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

社会能力就是指团队协作的能力、进行人与人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和工作伙伴完成相互协作的任务,公平的对待每位合作者,能进行事物的判断,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个人能力主要是指复合型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和深入、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勤奋工作、认真负责、高尚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职业综合能力是无法通过单纯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主要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适宜的心理辅导、三育人活动的开展,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改革考评方法,特别是日常行为和思想品德实践进行量化考核,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量化测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3 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源素质的整体变化促使高职教育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社会调研、职业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开设和评价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缓解行业人才紧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持续培养。

3.1 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了解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职责、任务、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要求,听取社会各界对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积极汲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借鉴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确定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2 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调研结果和实践专家访谈会成果,对建筑行业进行细致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共研究和分析了施工员等11个技术员级岗位、测量放线工等36个技术工岗位的职业能力,考虑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人才职业能力成长的规律,归纳总结出16个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3.3 关注学校的隐性教育

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优良品质、自觉学习的习惯、社会沟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在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注重学生未来工作必备基本素质的培养,充分考虑院校的隐性培养作用,通过课程教学引导、校园文化熏陶、第二课堂的拓展和企业文化影响,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生涯,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基本素质。

3.4 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

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作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积极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学徒教学法、顶岗实训法等教学方法,改变结果性考核方法为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5 注意吸纳相关科研成果

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思想研究和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并逐步确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研成果指导改革实践并贯穿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改革的全过程。

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四年的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实践,将隐性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有益地促进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本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的就业局面,在我省获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42-02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环境与资源、人口健康问题、工程技术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快,高等工科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各国也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有关专家指出,应通过研究和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工科高校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新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更紧密联系,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和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将高等工程教育与当今工业企业的需求密切结合,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提供合格的国际化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引起各高校高度关注[1-4]。

1 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路

自1996年,国家教委对国家招生目录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很多专业进行了调整和合并,有很多原来方向单一的专业被整合到了一起。原来的本科焊接专业就是其中一个,在调整中将其合并到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部分焊接专业课程内容被删减,在毕业生中已很难找到专门焊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另外,目前一直提倡的重基础、宽口径教育模式对国内高校焊接这一类专业的专一化技术人才培养也产生很大冲击。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毕业生到了工厂的生产实际当中,虽然知识面变宽,但却很难适应工厂对专业技术深入性及应用性的要求,更难以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有必要引入价值工程的理念,价值工程指的是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价值工程可以以公式V=F/C表示,其中V表示价值,F表示功能,C表示成本。专业的调整与合并,方便了管理,节省了教学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节省了教育成本(C),但其负面的影响是造成了某些专业应有的功能(F)的降低,比如本科焊接专业,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看来,这一专业教育的价值(V)降低了。为此,针对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结合目前国际焊接协会(简称IIW)的国际焊接工程师(简称IWE)培训体系,将IWE培训及资质认证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中,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6]。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可以发现,新的培养模式不仅降低了教育的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教育应用的功能,实现了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2 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1 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顺应国际化的要求。同时将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及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在校生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实行“专业+技能培训模块”模式,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国际资质证书的培训及认证引入到本科教学,提出“学历+资质”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