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流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2 15:21: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民族文化交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民族文化交流

篇1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二、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1)文化的凝聚功能。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文化教化功能。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篇2

[作者]凌绍崇,百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C95;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144-005

横山马市是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古称横山寨博易场,通称横山寨。这是南宋时期的名镇,位于今广西田东县城平马镇郊。横山马市的兴起及繁荣,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所形成的横山文化,对于宋代以来岭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横山马市的兴起与繁荣

(一)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过程

横山寨的得名由来以久。它先于唐朝(公元622年)设立邕州朗宁郡横山县;后来到了宋代,设立了军事行政单位的横山寨;再后来,在邕州横山寨设博易场。于是形成横山马市。1129年(宋建炎三年)起,朝廷派人在此采购战马,宋代周去非撰的《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横山寨博易场》说:横山寨博易场“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吾商人所赍,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反映了大理国与南宋以马市为主,开展多种贸易的盛况。时年交易量约1500匹;到1157年(绍兴二十七年),购买数量增至3550匹。横山寨成为当时岭南及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重镇,商贸非常活跃,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茶马大集,也是茶马古道南路东端起点站。横山马市除了官方的马匹生意,民间的贸易也是十分兴旺。据考证,这一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通往印度、缅甸的一条重要的贸易线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由此,横山寨成了广西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兴旺繁荣,横山寨因此而崛起,成为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

横山系今田东境内右江河谷的一座山岭,延绵数里,气势横亘在河谷平原上,故取名为横山。清代《方兴汇编写》日:横山“在州城东南10里,山势蜿蜒横烈,故名。”横山寨就坐落在这横山山岭的怀抱之中。横山寨外城应是南北宽4公里、东西长5公里的范围。这方圆20平方公里的城区,已经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了。横山寨、横山寨博易场、横山马市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设置的横山县治到宋代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的横山寨被毁,历经六百多年,均为右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一定的辉煌的历史和风雨历程。

(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原因

横山马市所以能够兴起和繁荣,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

1、政治因素

横山寨原为军事管理单位,因横山一带及其周边战略地位显要而闻名。由于局势原因,当时南宋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了,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宋朝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加强与番国交趾、大理国之间的联系,在这里设置了这一管理机构,这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王朝的统治地位,与番国搞好关系,巩固国防,安抚边疆。横山马市与横山寨军事管理单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横山马市的形成是在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贸易发展起来的。中央王朝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的贸易发展,同时也促进民间贸易的发展。当时,在广西设立了三个大的博易场,其中横山寨的规模是最大的。

从政治上看,横山寨的设置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融合,有利于祖国西南边疆的发展,丰富了中原与面西南边疆各族的生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有利于边疆的发展。宋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依智高举兵反宋失败后,宋代继续在西南地区实行羁糜制,这是中央政府间接统治岭南这一块由少数民族所组成的政治区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横山马市得到了兴起与繁荣。

2、经济因素

横山寨是宋朝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是宋王朝和西南大理、南诏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贸易点。随着横山马市发展一直延续至南宋末年。这期间,横山寨成了西南经济集贸中心,商贾往来,马匹、茶叶、日用商品交易日益增长。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也随之兴旺起来,加上横山县治所在、横山寨驻兵,人口多了起来,横山寨便形成了大集市,这是经济贸易发展的结果。

宋代在这里设立马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马匹交易市场,从这里运走不计其数的马匹支援北边的战事;云南和广西都是产茶和马的地方,是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茶马道南路的东起点,当时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茶叶、盐铁、布匹、丝绸等货物也在此交易,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可以说当时的横山寨异常繁荣昌盛。

3、文化因素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总是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横山马市贸易的发展,自然促进了横山文化的发展。横山文化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横山文化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南文化的互动交流的结果。民族经济的融会,推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而文化的交流,语言的沟通,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又促进了横山寨市场贸易的繁荣。

4、地理因素

横山马市交通便利,靠近右江边,是宋代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邕州通往云南的通道口,南宋决定设马市于横山寨是由其交通地理位置决定的。“运马临安山十分方便”。从水路上看,自横山寨东下可达邕州、梧州,经珠江水系又可从灵渠进入长江水系经湘水、洞庭进入中原,江南的商品,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船运到横山寨;往西沿右江、西洋江、驮娘江可往云南;往南经右江东下拐弯左江可通往交趾。从陆路上看,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往今广西德保、云南富宁源源不绝地传播到西南各地,大西南各古国,如大理、罗殿、特磨道以及黔西面直至缅甸、印度直到西亚,重新开辟了一条中国大西南的丝绸之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后来横山寨演变成了茶马古道东端的起点站,进而成为南宋中国一个颇具特色的马市大集。这与其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横山马市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过程和发展

(一)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随着军事和民间贸易的发展,横山马市汇聚了各路人员,中原汉人来到西南的横山马市,与当地壮族和西南各民族人民集中在一起,进行了贸易经商,这是一次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横山寨不但成了南宋官方的交易场所,也成了西南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的地方。在当时南宋中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成了壮族与其他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见证。大量汉人定居横山寨及其周边,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影响了当地土著民族。如宋朝时道教沿珠江流域从湘粤向桂传播,道士足迹遍布壮族地区,道教在壮族地区进入全盛时期;道教等汉族宗教文化的南传提升了壮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层次,促成了麽教这一壮族原生性民

族民间宗教的形成。由此可见,横山寨不仅是壮族古代的经济繁华之地,也是文化昌盛之都。

(二)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中转站

横山寨不仅具有商埠的功能,成为一个茶马大集外,而且还起到了文化中转站的重要作用。所谓文化中转站,就是将先进文化不断向前推进地方,具有运筹、中介、协调、传播的功能。据史书记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大理“每贾人到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胍诀、千金方等书”,可见横山马市还是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互动与交流,这种互动与交流所产生的创新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源源不断地地传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横山马市的交通便利使中原和西南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结果――横山文化的发展

横山文化源远流长。横山马市是南宋最大的马市,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昌盛之都,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横山文化由此而来。可以看出,横山文化发展包含着几个特性:即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

1、民族性。横山文化产生于桂西壮族地区,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壮族文化吸收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创新文化。融合与交流是横山文化形成之基石。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可以说,横山文化正是壮族布洛陀文化、铜鼓文化的再生与发展。壮族的古壮字也正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古壮字亦称土俗字。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再如壮族“唐皇调”等音乐曲艺是用壮语演唱的长篇曲艺,唱本有《李旦与凤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是内地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长篇曲艺是怎么传人呢?那是汉族商人、文化人从外地传入横山马市,然后与壮乡的山歌相结合,成为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长篇曲艺起于宋而盛于明,它是典型的市民文学。长篇曲艺在今田东能广泛流传,说明古代的横山寨及附近的平马已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他们的文化需求直接刺激了曲艺艺术的兴盛,使横山一带成为壮族文学艺术发达的地区。

2、兼容性。横山文化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表现形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横山文化是一种包容性较强的文化。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的“和亲”、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等因素都在横山文化中表现出来。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在民族文化互动中,婚姻结合的濡染是最长久的和影响是大的。当中央王朝的兵士和中原的商人,由于各种原因,留在边疆,就会和当地少数民族女子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横山马市的兴起和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有力地加强了中华民族一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在精神文化的创造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各具特色。各自的民族语言、文学作品、民族音乐舞蹈等,在这里交汇融会,,如产生在横山一带的壮族《嘹歌》、《排歌》等鸿篇巨著,就兼容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因素。在长期的交往中,壮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铸造了祖国的灿烂辉煌的文化。

3、多元性。横山文化之所以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典范,是以其有着多元性的特征。横山文化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有益外来文化,而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比较早的地方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在集市贸易中,壮族与汉族和西南其他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所形成产生的横山文化自然带有多元性的特质。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多元性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经济贸易。横山马市正是具有这样的功能。横山马市的经济文化幅射功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壮族在积极与汉族及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了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地与其它地方连接的要道处形成了以横山马市为辐射的众多的墟市,马市贸易刺激了横山寨及沿途贸易。

三、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体现出一定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具有一定的意义。

篇3

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

让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11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市佛光缘美术馆开幕。

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杨志今,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柳河,以及台中市副市长徐中雄、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如常法师、台中惠中寺住持觉居法师、台湾中部美术协会理事长倪朝龙等两岸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开幕展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当晚,杨志今一行还观看了话剧《最后之胜利》。

杨志今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民族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与具体体现,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创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搭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让海峡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交流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为两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

如常法师在致辞中表示,佛光山星云法师非常高兴两岸携手促成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佛光山愿继续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成两岸交流和平富强的中国梦。徐中雄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揭幕,台中是台湾的“文化城”,拥有众多文化资源,愿与大陆展开全方位文化交流合作。

随后,杨志今等与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开幕展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下午会见了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晚上在台中市文化局长叶树姗的陪同下观看了游本昌演出的话剧《最后之胜利》。

参观展览时,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表示,台湾与大陆近年来交流日益频繁,此次能来举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大家都很开心。他特别强调《护生画集》能在佛光缘美术馆展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因缘,两岸未来也将继续扩大宗教、文化的交流。

而主演《最后之胜利》中弘一法师角色的游本昌,笑言“自己就是看《护生画集》长大的,丰子恺对众生的爱,值得我们弘扬与学习。”他巧妙地形容这次的活动是因缘很好、来源无尽,是星云大师多年来弘扬佛法的悲心愿力所创造出来的因缘,此次有机会来台湾办文化活动,十分欢喜。

对于这次的活动,策展人张家献详加说明,策展工作以文化交流为出发点,首先向台湾民众介绍丰子恺《护生画集》,丰子恺的作品具有劝世功能,简单的生活小事都能成为一件作品。丰子恺的艺术需要透过人去思考与感受,再反映出来的普世价值,能深深感动人。并特别感谢艺术家游本昌不计成本,率团来台湾演出话剧支持这次活动。

展览内容丰富多彩精典绝伦

这次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活动7大项内容分别为:

一、丰子恺《护生画集》原作展览。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10日,在佛光缘美术馆台中馆展出。这是浙江省博物馆从丰子恺先生的好友广洽法师捐赠的《护生画集》中精选的124件原作。

二、弘一法师话剧《最后之胜利》。于11月12日晚上演出。此剧叙述弘一面对日军强硬利诱与威胁,不惜以身殉教,弥留之际,以坚定信念写下“最后之胜利”,表达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光照大千——丝绸之路的佛教艺术展”。展期从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3月24日,展品71组、133件,地点在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

四、浙江婺剧综艺——“欢乐春节”。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金华一带,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音乐高亢、气势磅礴、节目精彩。2014年2月17日至18日,在南投文化局演艺厅登场;2014年2月20日至3月5日,在高雄市佛陀纪念馆演出。

五、“老照片、新北京”展览。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组织展品,将在2014年3月至4月在台南萧垄文化园区举办。

六、民族管弦组曲《山水化境——富春山居图随想》音乐会。该音乐会由浙江省歌舞剧团历时2年时间精心打造、著名作曲家刘湲和青年作曲家姜莹合作完成、两岸120名音乐家合奏,将于2014年5月21日在台北两厅院、5月25日在台北中山纪念堂演出。

七、“天工遗风——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示华美瑰丽工艺精品38项、500件,将于2014年6月1日至15日,在台中文化创意园区展出。

“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及《护生画集》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艺术的先驱,同时也是近代有名的随笔散文家、西洋美术音乐家兼教育家,一生著作多达150多种,《护生画集》是其代表作,创作过程长达46年。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他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篇4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ies in External Exchanges

CHEN Ping

Abstract:Yunnan possesses varie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exotic and colorful folk customs, among which weddings and funerals are particular. The rituals, procedures and ceremonies on ethnic weddings and funerals not only show us varied and graceful folk customs but also embod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se ethnic cultur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our task.

Keywords: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婚葬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事项,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婚葬礼仪中,蕴涵着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民族心理、、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婚葬礼习俗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现存或已失传文化事项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更传神地宣传这些少数民族。

一、婚礼习俗文化

(一)传统习俗仪式的展演

少数民族的婚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习俗,同时婚礼仪式又是这些传统习俗展示的极佳平台。人们借助这一欢乐喜庆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将本民族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展现出来。如喝“三道茶”习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礼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道茶的顺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仪式,被赋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总是甜美如意的,要经历劳动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启示新人甘与苦的交替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时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层含义。又如在部分地区的彝族婚礼中,至今仍保留着娘家人向迎亲客人身上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来自彝族的一个古老的观念, 水是万物之源, 有水始有万物, 才有生命, 才有了人类。透过这一婚俗习惯,我们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义

少数民族的婚礼大多由族中的长者以及专门主持婚礼的人所主持。例如,在丽江华坪花傈僳的婚礼上,东巴(当地人叫“尼扒”或者“毕扒”)在主持婚礼时要唱民歌,他们把本族的源流、关于婚姻的美丽传说,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内容都融入到歌声之中。于是,许多族人在婚礼喜庆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传统、起源传说,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情感与认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礼中,对入席的先后顺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的婚俗礼仪中,普米人从小就懂得长幼之分,以及尊重长者的传统。由此可见,婚礼为众多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种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活动的极佳平台,在其喜庆气氛的烘托下, 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动所无法相比的, 因此, 就成为年轻一辈学习本民族传统的最好机会。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两家联姻,家家帮忙,全村寨热闹”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在婚礼前后,村寨里的许多人都会来帮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当某家人办喜事时,除了家族中人以外还有全村的相亲们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男的帮着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帮着打扫卫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实这种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当中。因此,少数民族村寨中的婚礼,往往展现出一幅大家欢聚一堂、纵情歌唱、老友举杯畅饮、陌生人相互认识的热闹景象。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得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民族婚礼常常会邀请别的民族的朋友参加,这在无形中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婚礼无论在调节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辈份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传承和交流

婚礼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在他们看来,婚礼办得是否隆重是家庭兴旺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婚礼的准备工作从一年,甚至几年前就开始了,如盖新房, 备嫁妆, 育猪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产技能的比拼。新娘则要靠一双巧手,为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们评价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标准。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新娘子向母亲、姐妹和亲戚们虚心请教,这一学习过程甚至从小就开始了。而造房子、种地、打猎等,则是新郎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婚姻双方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婚礼中物品的丰盛程度和仪式的热闹程度,则是一种生产技能水平的展示与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传承

笃信神灵与原始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礼这一盛大的仪式中,自然贯穿了许多拜神、驱邪的宗教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仪式,使一对新人的结合能够得到神灵或祖先的认可和保佑。例如大理凤羽白族的婚礼中举行“新房挂镜”仪式,他们相信镜子具有驱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新娘要跨过火盆、跳过火堆或钻过火门才能进男方家门的原始宗教习俗。这一习俗的由来,一方面源于他们对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火赋予了驱除邪魔的象征意义。正是人们这种借助宗教仪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诉求,使得各民族的传统通过婚礼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葬礼习俗文化

(一)延续气脉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认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们认为在呼吸停止后,灵魂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虽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将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间,并与生者保持着某种联系。如哈尼族丧礼习俗就是这样: 当年长者临终时, 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旁边, 并由孝子通常由长子履行“ 萨策把” 仪式。在哈尼语中, “ 萨” 为气流、气息, 引伸意为血脉、生命,“ 策” 为断开、裂开,“ 把” 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 萨策把” 合为扶着让长者咽气, 意译为延续气脉。延续气脉的具体程序是临咽气时, 一名孝子用手竹环抱临终者的脖颈, 稍微扶起让其断气。在元江县羊街乡忙叶村一带的哈尼族山寨, 长者咽气的当口, 孝子要对着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者与死者嘴对嘴吹一口气。在红河县乐育乡一带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着左袖口, 等候在老人的旁边, 当他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 表示把气接过来, 并立即送进里屋, 装入米箩或框子里, 把它珍藏起来。比如, 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的哈尼人称承接衣食的仪式为“ 格朗把”。 其过程是丧牛宰杀以后,无牛以猪代替, 众孝子女围牛而哭, 直至牛粪泄出。若牛粪不泄出, 须月手按压牛腹挤出,众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 将牛粪连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会精心选择墓址,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灵愿不愿庇护生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埋葬死者遗体的墓址选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认为,墓址选择得当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生者未来的命运。墓址选好了,死者的子子孙孙就会人丁繁衍、粮畜富足、家道兴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够官运享通。另外,有的少数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强大的力量,能够庇佑族员强健、族群兴旺。因此,当族群中的长者离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员们仍要为其举行盛大的“武打丧”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祖先亡灵的告慰,更是对祖先亡灵的取悦,它体现了人们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帮助和保佑的带有功利性的内心诉求。

(三)亲情与孝道

葬礼时三亲六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逝去的亲人,因此,葬礼往往是少数民族家族成员的一次聚会。这时的氛围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体,抱成一团, 共寻生存意识的形成。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葬礼为他们直观展示了今后将立足生息于其间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哈尼社会中,个人必须完全服从于家族和家庭,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已有的规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区,孝子在葬礼中必须履行如下仪式:延续气脉承接衣食与好运,填实口含,为亡父母小硷沐浴净身,并将其大硷入棺,参与选择墓址,确定墓址的鸡蛋必须由孝子跪地抛掷。起棺出殡时,孝子跪地, 让棺椁从头顶上方反复通过三次, 或者参与抬棺等等。这样的葬礼仪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轻人在耳闻目濡中,懂得并自觉地继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时,又获得了强烈的血缘认同感和血缘归宿感。

(四)村落意识

自然村落是少数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会组织,是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的最大单位。自然村落都拥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界线分明的土地,和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资源;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全体村民构成一个在根本利益上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往往倾尽全村之力共同办理丧事,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们同餐共饮,正可借此调整因长期面向险恶人生所导致的压抑的心境。同样,比如在哈尼族看来, 死者不仅给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灵还要向生者显示种种征兆,以此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与命运。鉴此, 解读死者亡灵显现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来是哈尼族葬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葬礼中反复渲染强调的村落地域共识,在哈尼族地区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婚丧礼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在他们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少数民族婚丧礼中的许多传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当多的地区,婚礼越来越简单。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婚丧礼中那些优良的传统,使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存在并有所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对外交流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篇5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40-02

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力度差距直接限制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代价值取向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和对本土文化的漠视逐渐侵蚀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而目前,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互动的庞大群体,鉴于对文化传播的需求,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形成文化的双边传递效应,我们可以将留学生群体作为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媒介,采取有效措施使留学生习得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领会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旨在达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1.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背景

1.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1.1.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沦落与衰颓

当前,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延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迅速蔓延和现代人生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发生交流和碰撞,例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它蕴涵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儒学文化,可谓是我国体育史甚至整个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1]。然而现代武术在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盛行的时代,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地创新其运动形式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其竞技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逐渐把传统的武术表现形式创新得面目全非,民间武术也由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而不断陨落甚至消亡。如松溪内家拳,目前仅于四川一隅苟延残喘。尤其是作为传承和发扬文化圣地的高校,更是在竞技体育的引领下走上了时尚体育的前沿,象征性的传统项目开设也仅限于为当代青少年展现武术项目的“花拳绣腿”,其文化的传递与弘扬已经从深层开始衰败。我国传统体育长期面临着上至体制政策的忽视,下至百姓万家的舍弃,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传统正在衰颓与陨落。

1.1.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变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衰颓现象是体现民族性格的特质在减少或者消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化的倒退,只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种融合是一方面积极地传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更迭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有些现代元素与历史特性的悖离,也将导致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生变异。如 “搏击”和“散打”等项目, 就是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形成的现代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和项目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合理演化。融合是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变异是现代社会对传统体育文化无奈变革的需求,其目的都是为了阻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倒,也是促进其繁荣的渠道[2]。

1.2拯救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必要性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又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我国产生了兴趣,世界各地来我国留学的留学生也逐渐增多,这为我国推广和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我国应该借此机会,大力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力扭转我国文化传播的弱势地位。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必须大力倡导民族觉醒,否则,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不自保,不回归就预示着湮灭[3]。所以,大力弘扬我国民族精神,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已经尤为迫切了。

2.留学生体育教育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中的预期作用

2.1留学生体育教育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工作做得还不够,国际体育界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还很欠缺。所以,我国高校为承担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不仅要对本国学生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更要合理利用本校的留学生资源积极宣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大量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将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有利于加深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发展民间交流,增进友谊。

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是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两者相得益彰[4]。“请进来”模式是让来华留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习得我国传统体育技能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则就是有把握让习得我国传统文化的来华留学生将我国文化传扬海外。接收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有利于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力度。

2.2留学生体育教育可以促进我国体育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教育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是国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的时代潮流,也是促进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留学生教育是大部分发达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构件,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大亮点。当前,在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留学生教育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规模与层次的有效途径。来华留学生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都呈现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留学教育和管理模式。我国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中国要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留学生的数量,及这个学校对世界各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标志。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增大中国高校与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是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在留学生中推广传播我国传统体育具体措施

面对现代社会巨大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要全面推进体育专业留学生的教育事业,使体育类专业留学生工作真正上国际轨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3.1提高对体育专业来华留学生工作的认识

来华体育留学生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影响的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开展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力度,可以培养中国特色的国际体育专业人才,促进和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沟通和技术交流[5]。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体育留学生教育工作,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体育留学生教育工作,在理念和认识上强化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水平。

3.2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制度

完善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机制能够为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使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提高在世界留学生市场的整体竞争力。这是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走向海外留学市场的前提。

3.3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生源是留学生教育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学生来源,留学生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国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具有较强的实力。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有些项目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更处于世界前列。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可立足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将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放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上,在世界各地大力宣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留学生生源的“供与需”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

3.4优化体育专业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来我国主要目的是学习,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基于这中需求,我国应该在来我国学习的体育专业留学生中开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课程,以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可以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传统的导引、养生学等。

4.结束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灵魂,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视域下看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其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在华留学生的体育文化习得过程为切入点,论述来华留学生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习得,以及即将产生的文化国际化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论述如何通过留学生这个联通世界的特殊团体,达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灵灵.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地域文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2012(11).

[2]王霄飞.美国正闹“留学生荒”赴美留学首次负增长[N].环球时,2004:11-29.

[3]崔庆玲.来华留学教育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与现代,2008 ,(3):76.

篇6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光从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还应该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去。就拿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说起吧,居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镇的人,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各村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在友好交往,善待对方的状态下,这便是不可缺少的团结的力量。

还有,我们青少年一代,应多帮助弱者,尊老爱幼,使老年人不孤独,幼儿们不寂寞,使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被爱包围着。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际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卓越。许多学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涵盖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修辞、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1]不难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语教学界,研究的成果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然而当今的世界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从文化入手。如何使这样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务和宗旨。

仔细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却很少涉及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种族及区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国家跨文化交际除了探讨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的交际活动外,还涉及到了同一国度内部主体民族文化与其它亚文化族群之间的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

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出的意义,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群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它体现在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包括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2]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成就与经验,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构了人类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共同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各民族国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另外,从微观的角度上审视,由于各文化群体、社会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时代背景下千差万别,因此各民族、种族所积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这种各文化群体的差异和民族性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文化群体的互补性,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内在实质而言,一种文化不论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灿烂,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内流传,其社会价值也不可能源远流长。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彼此竞争、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是相对独立、自我演变、充实和完善的。正如法国作家丹纳所说:“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民族文化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渗透、交融、互补中,觉察到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克服的弊病,和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于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在这种优胜劣汰中,一方面不断地捍卫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不断地吸纳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对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保持各民族、种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拓宽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间。民族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的伦理、社会制度、民俗、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所以,一个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该文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经验积累,是人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民族、种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势。民族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的动态过程。可见,民族文化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继承和创新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就会逐渐失去了活力。但必须警惕的是西方少数国家试图利用霸权文化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这种征服和统治“异族”文化的做法违背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势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科技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民族、种族在生产、贸易、信息等环境之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与其它民族展开交流、沟通与融合,不断从独立、封闭、排斥的状态转为相互吸纳文化精髓以谋求共同发展的境界。

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深层反映和体现。交际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际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种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互补,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传统模式的束缚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的过程。

各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因此,大多数民族几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隐含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要素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习俗,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美国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国生活的德国移民带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国的德裔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把许多德国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国的文化习俗中。犹如许多像汉堡包、啤酒等具有种族特色的食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国的即兴之作。美国文化也包容了亚洲文化,美国华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美国文化还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美国文化又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种族在保持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将本民族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吸纳、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呈现出当前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一种宽松的交际环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交流与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使得接触甚少或是毫无接触的民族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民族文化的封闭态势将逐渐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责无旁贷地需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民族意识,抵制霸权文化的冲击

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来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样化,最终将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进程。身处如此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程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愚钝不开化,以排斥的态度面对异族文化,也会阻碍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但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要导向“民族主义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际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为”方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统一、谋求共同发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能力,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4]学习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异质文化的腐朽内容,把民族意识融入到全球意识当中,不断地创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会同中外,融贯古今”,以宽广的胸襟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随着人类共同利益的日渐增加,共识领域的日益扩大,民族文化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进科技、经贸、军事等其它领域的交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邴(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篇8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意识更加增强,交流机会更加增多,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交流频率更加迅速。文化全球化促使各民族的文化冲破国界、意识形态和东西方的壁垒,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渗透、互补和融合。文化交流的加强一方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还造成先进文化包容落后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通过国内外的广泛交流,努力实现文化的民族化和全球化,在国内外不断扩大其影响。现在约有16000多名朝鲜族进入祖国沿海城市创办企业,8万多人在那里工作。朝鲜族利用熟悉中国和韩国文化的优势,引进约达4万多家韩国企业,约有10万多名朝鲜族大学毕业生、30余万名朝鲜族国内大城市韩国企业就职,还有几千名朝鲜族大学生和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大城市就读。

朝鲜族还利用熟悉韩国文化的优势,大量涌入韩国。现在除几千名朝鲜族在韩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25万多名在韩国打工。除此之外,还有约8000多名朝鲜族青年在日本语言学院或本科大学读书,还有二万多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5万人在打工,形成约达5.3万人朝鲜族队伍。美国也有约达4.7万余名朝鲜族,除一部分青年攻读学位外,大部分人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俄罗斯约有2万名朝鲜族,在世界其他国家约有三万人,他们也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

这样,约占朝鲜族总人口55%的110万朝鲜族在原聚集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不断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形成家乡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5%的50万朝鲜族在国内大城市学习中心文化,形成城市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0%的40余万名朝鲜族在韩国、日本、美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形成海外派文化新集团。尽管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国,但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逐渐形成崭新的、接近世界先进文化的新资源。

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边缘文化功能,并缩短与先进文化的距离。

二、文化的同质化、异质化与朝鲜族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都是异质同体的文化,世界不同特色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既有依存关系又有竞争关系。这就是人类的文化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继续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同质化是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主要表现在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纳,比如:多民族国家的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抛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直接学习中心文化,这是国内文化同质化表现;部分国家落后文化被发达国家文化所吸纳,这是地域文化同质化表现;西方文化接受东方传统文化,东方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科技、管理经验以及价值观,这是世界文化同质化的表现。尤其是在很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中,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凭借其先进性和强大的势力,强行融合弱势文化,迫使部分民族或者对本民族文化采取淡薄的态度,或者有意排斥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后果。结果造成民族文化日益丧失自身的特征,使世界文化丧失多样性的后果。

文化同质化和异质化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不同文化的同质化伴随着异质化。文化异质化实际上是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又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因此,文化全球化只能加剧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朝鲜族利用同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韩民族文化双重性的优势,约占40%人口进出国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在中国56个民族中远远占据第一位。他们在国内大城市吸纳中心文化,充实中华文化部分,增强其双重性文化中的中华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朝鲜族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丧失民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异质化的表现。与此同时,大量朝鲜族在韩国吸纳韩民族文化,努力补充其民族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人忽视中华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文化与韩民族文化同质化、与中华文化异质化的表现。许多朝鲜族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吸纳先进文化,以此缩短朝鲜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差距,因此,造成部分人忽视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朝鲜族文化偏向世界文化异质化的表现。

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是,朝鲜族文化本来就是韩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始终具有双重性。学习中华文化是加强其文化双重性的表现,不是与中华文化的同质化和民族文化的异质化,同样,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强其文化的双重性的表现,也不是与韩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和与中华文化的异质化。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文化,是朝鲜族文化跟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措施,并不是朝鲜族文化的异质化。只要原聚集区、国内新聚集区和居住海外的朝鲜族通过频繁的往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交流,就能够形成先进的文化资源。

三、文化全球化时代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世界才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任何民族都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一个民族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总和,主要体现民族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内在凝聚力和创造力。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进文化创新。

朝鲜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提高朝鲜族文化软实力,就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朝鲜族社会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首先,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要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努力掌握中心文化。通过与中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吸纳、补充中心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文化水平,并充实文化的价值。在掌握祖国中心文化的基础上,在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中努力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继续增强双重文化特色。以此在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特色文化优势,继续起到重要的媒体和中介作用。

其次,要有跨文化的眼光。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中,以开阔的胸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点,尤其努力掌握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充实和发展民族文化。

具有双重文化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必将充分发挥边缘文化的多钟转换功能优势,在区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疏通、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努力起到东北亚和谐文化建设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承律:《东北亚时代与朝鲜族》,《图书出版博英》,2007。

篇9

本次活动中,《蓬莱仙岛的故事——台湾少数民族图像展》共展出精美图片60幅,这些图片生动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布农、卑南、泰雅、赛夏、阿美、鲁凯、排湾、邹、邵、达悟、平埔等10多个族群的服饰、习俗等,传达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意象以及背后的故事,揭开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神秘面纱;((走进宝岛生活美学,共话两岸绿色生活》则是由亚磊丝·泰吉华坦理事长本人亲自奉献的一场主题报告;《激活味蕾GreenParty绿色餐饮品尝会》主要是台湾少数民族精湛厨艺和健康美食的现场表演。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布农族群公主亚磊丝·泰吉华坦介绍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等,并亲自导览。她说,长期从事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深感少数民族的丰饶文化湮没在文明泡沫里殊为可惜,而影像展示最容易传达人们的生活情况和背景故事,所以选择用影像呈现过去台湾零碎、模糊的民族记忆,期待通过图像叙事,让观众能够揭开台湾少数民族神秘面纱。

篇10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经济全球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文化全球化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全球化是全方位的,不是某一个社会领域单纯发展的产物,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以经济为中心,逐渐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扩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各国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都不是孤立、平行地向前发展,而是在相互往来和相互影响的网形中推进。当今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也正是各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和消融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文化全球化,表现为西方现代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泛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有综合优势,居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不单单存在于物质层面上,即西方的产品充斥了世界市场的各个角落,而且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经济的优势赋予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全球化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优势为西方强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他们凭借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的优势,将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都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并逐步由感性欣赏变为主动追求,逐渐认同、依靠、依赖这种文化理念。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民族文化发生无形的改变,出现了强势文化压制、排斥甚至吞噬弱势文化的倾向。这种以文化全球化来取代文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即推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主张用西方文化统治全球,其实质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面对这种危机,各种占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如果不积极应对,容易导致民族身份的丧失,给文化认同设置障碍,而民族身份的消解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落与沉寂,文化认同不能实现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尊严与品格无法受到尊重。于是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另一种趋势――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驱使着各民族加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对强势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趋势进行反抗,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显自己的魅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争得一席之地。但往往又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否认文化全球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绝不是要削弱和消解各民族文化,更不是让西方资产阶级现代文化称霸于世,而是建立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沟通、融合、互补。文化全球化的目的是“让世界成为一座百花园”,使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万芳竞秀、彼此借鉴、繁荣昌盛。

全球化是各种文明的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同各种“中心论”作斗争的过程。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只是人们相互认同的一个开始,随着交流和理解的深化,这种冲突终将被同化和有序化、合法化,最终达成多元共存的争鸣局面,而这也才是文化持久不竭的动力之源。文化所昭示的文明和智慧之光是全人类都渴望的,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应当是属于全人类的,而只有是全人类的也才能是民族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都希望被人类所普遍认可的文明所接受。这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在当今文化竞赛的两种趋势中,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翻译活动则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翻译在文化全球化中的重大使命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翻译活动自不同语言的人们开始交流就开始了,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的久远,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基本方式。跨文化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其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翻译,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际间文化相互交融、产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大趋势下,已经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跃升到积极的、自主的地位,具有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方面,特别重视掌握话语权,在文化、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生产、传播上占有明显优势。各民族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交流竞赛中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是离不开翻译。一方面,要积极的把世界各种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翻译到本族文化中,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在不断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异质文化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使之本土化、民族化,让本族文化通过吸取各种文化中的先进因素而得以进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外翻译,加强把本民族文化向外输出的工作,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或边缘地位的民族文化尤为重要。即便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果不走向世界,在这场由于各国综合实力的不均衡而造成文化交流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倒性的不均衡文化竞赛中,也会被忽略而逐渐消亡,这既是民族文化的悲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憾。

无论是把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翻译到本民族与中,还是在加强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都必须选择适当的翻译媒体。世界语言有数千种,把本民族语言作品直接翻译成各种语言文本,或者把世界各民族中用各民族语言写成的文本直接翻译成本民族语言文本,的确能更好的保留原文本的风格与特色,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所需要的翻译量、时间和精力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各国翻译人才还很有限,在这种加速度发展的现代世界里,能完成的翻译量是有限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说要选择一种语言作为翻译媒介,从而大大的减少翻译的负担,更高效地加强世界文化的交流,那么,英语则是可以承担着一重任的唯一选择。

三英语作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媒介的趋势

各民族语言既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着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状况。各种语言在本质上都是人类用于交流的工具,应当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作为语言使用主体的各民族在人口、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事实上的语言不平等。绝大多数语言为本民族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发挥的作用局限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文化传承等作用,而有些语言则成为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交际工具,享有相应的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权,使得其利益集团在一定层面上形成霸权。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几乎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这既是全球化的一种表现,也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英语在国际传播中体现出的强势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国际传播中英语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用作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10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其次,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之中。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有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总之,英语已经具备了世界性了。而且,其普世化程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只能是更广。

在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及其所代表的英语国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全球化形势下,各民族语言及其代表的各民族文化,还必须得借助英语这一媒体来得以生存和发展。

四翻译的导向和方法

把英语当作文化全球化的交流媒介主要是指要加强英语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工作。特别是各民族语言向英语的翻译工作。各民族文化要进化和发展,必须从各种不同文化中尽可能多地吸取营养,如果要从各种不同语言文化中直接学习,考虑到世界语言之多,对于翻译人才和翻译量需求量之大,是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全球化需要的。但如果能从英语中获取所有不同文化中的信息,则对于翻译人才和翻译量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要让英语中包含所有不同民族文化内容,首先就要求把各种民族语言文化翻译成英语。而且,一个民族文化,也只有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从英语所具有的世界性而言,把各民族文化翻译成英语,也就使之走向世界成为了可能。特别是某些濒临消失的语言中的文化,如果不转化成强势语言――英语被保留下来,也可能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亡。反之,即便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期,某种语言,甚至是某个民族消亡了,其文化和精神还会被保留下来,融入世界文化之中,由人类共享。以英语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媒介,就像网络交换机是所有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交换机而直接或间接的和所有与交换机联网的用户互通信息一样,使各种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能通过英语这一媒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所能节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可估量的,也使原本两个由于种种原因根本不可能直接交流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成为了可能。

那么,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文化全球化的交流是否会助长英语语言及英语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倾向呢?不一定。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如果要使自己尽可能多地被世界了解,那就应该采用普世性最广的符号来交流。历史已证明,无论是对外翻译还是向内翻译,翻译使民族语言得以丰富和改进、民族文化更加充实、世界文化更加丰富。以中国为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四次翻译,使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蔚为大观、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新局面。而且汉语也因四次大的翻译而更加丰富,许多词汇都已成为了标准汉语的一部分。如:社会主义(socialism)、雷达(radar)、维他命(vitamin)、快餐(fast food)、克隆羊(cloned sheep) 等。也正是通过对外翻译,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了世界,并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许多汉语词汇,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磕头(kowtow)、功夫(kungfu)、纸老虎(paper tiger)、阴(yin)、阳(yang)等已被收入英语词典,成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总之,语言本身是没有政治性的,语言的本质就是工具,这种工具究竟体现为什么,完全在于掌握语言的人的主观目的。

翻译作为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肩负着文化引进,促进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任务,同时肩负传播本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使命。鉴于翻译对文化的重塑和构建作用,在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中,在文化霸权主义客观存在的情况下,韦努蒂的观点非常适合文化全球化中的翻译。从英语翻译成各民族语言,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可以让各民族文化更真实的了解和借鉴异域文化,从而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从各民族语言翻译成英语更应该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译本在追求目的语文化可读性的同时,一定要保留原作的文化特征,尽量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以保护民族文化身份,确保文化全球化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元迈:《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兼论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 邓红艳:《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文化建设》,《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朱耀先:《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学习论坛》,2004年第12期。

[4]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