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数字教育转型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4 09:35: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教育转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字教育转型

篇1

人类历史上每次教育变革的发生几乎都是与出版的革新发展同时发生的。象形文字出现前人类处于蒙昧阶段,不存在任何教育发生的可能。文字的发明和书写工具的发明促进了文明史上最早的历史记录和教育的发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则跟学校或个体教育的需求相吻合。出版因此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推进了阅读和教育以及人类文明的启蒙。当图书成为一件随处可得的获取知识的物品时,世界各大洲有人类居住的土地上同时布满了各级各类学校。而当计算机排版系统普及时,人类的出版跟教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发达和普及的程度。而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被引入到教育领域后,国际出版面临了新的冲击。传统纸质出版在数字教育需求的影响下不得不进行转型。而众多出版机构顺应潮流在数字教育领域进行的开拓和努力也同样促进了数字教育的发展。在出版转型过程中,出版与数字教育的融合业已成为了典范。

在这方面,国际出版业的很多探索已经卓有成效。其中像培生教育、麦格劳-希尔、麦克米伦出版等大型国际出版巨头以及一些中小型出版企业的尝试已经带来了出版与数字教育融合的果实,并为国际教育出版产业转型树立了成功的示范。

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隶属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培生集团(Pearson PLC)。培生集团是家跨国大型出版教育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服务公司和最大的图书出版公司,旗下拥有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企鹅图书、金融时报等消费类图书出版企业和媒体。而培生教育则是其在迎接二十一世纪并顺应全球范围内数字教育发展而于1998年成立的以向学校、公司企业以及学生提供教育出版和评估服务的专业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的新泽西州。

培生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踩准了数字教育和教育出版在新世纪发展的节奏,整合了教育出版资源和数字教育资源,从而成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在数字教育领域取得成功的教育出版企业。培生教育充分利用原培生旗下的教育出版品牌并同时通过并购及自主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教育评估和数字教育课程品牌。就目前而言,该公司拥有以下这些知名的教育媒介品牌和企业如:Addison-Wesley,BBC Active,Bug Club,eCollege,Fronter,Longman(朗文),MyEnglishLab,Penguin Readers,Prentice Hall以及金融时报出版社等等。这些品牌企业基本围绕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向学校机构乃至学习者提供经整合后的数字教育平台和内容服务。比如培生教育旗下的培生电子学院(Pearson eCollege),利用最先进和可靠的软件作为服务(SaaS)学习平台向各类院校特别是高校提供个性化的、按需开发的学习环境。通过提供平台、资源以及与高校的合作进而获取经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赢利模式。同时培生电子学院也向学习者提供完全免费的学习平台,比如其支持的完全基于云端的大型学习平台公开课(OpenClass)便是这样一个促进社交学习、使得身处任何地方的学生都能通过其公开的大量内容进行学习,向所有人开放的平台。

目前,培生教育业已拥有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信任的教育和专业出版项目,向从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乃至社会专业人士等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最为完整的覆盖所有学科的教育内容。培生教育作为一家将数字教育和教育出版融合得最成功的大型出版机构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年度营收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而其母公司培生集团则更是以年度业务收入超过90亿美元而位居全球出版业50强之首。

2013年3月,曾经属于以标准普尔等品牌闻名全球商业和金融业的麦格劳-希尔集团旗下的麦格劳-希尔教育(McGraw-Hill Education)被阿波罗全球管理集团购下,更名为麦格希教育(英文名称不变),是美国另一个蜚声全球的主要教育出版商,其教学资料出版业务范围涵盖早期教育到职业发展等终生学习全过程。维基百科将其定位为“一家数字学习公司”和“教育出版商”。该公司顺应当前学校课堂对网络数字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发展趋势,正不断从纸质出版商业模式向度身定制内容订阅购买以及其他商业模式转型。麦格希教育开发的适应性学习系统不断帮助课堂教学向一对一的学生教师互动发展。这些系统通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数据分析来决策每个学生如何通过课程最为有效地取得学习进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迄今为止,麦格希教育已向超过1000万人提供了数字教育产品和服务,其数字教育资源业务发展迅猛。为适应这种发展,麦格希教育还在美国波士顿的创新区专门设立了新的研发部门。而该公司数字业务的发展也同样促进了教育图书业务,该公司用超过60种语言出版产品和提供教育服务,全球范围内数百万学生使用的教材和其他教育材料超过1000种。传统纸质出版及数字教育出版的融合在麦格希教育得到了成功的体现。

全球出版业受并购、数字整合和全球化驱动,近年来一直处于转型过程之中,那些国际教育出版巨头也不例外。隶属于德国霍兹布林克集团的国际著名出版集团麦克米伦公司教育出版业务的最新变化和发展动态也进一步说明了数字教育与教育出版融合转型的趋势。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旗下的教育出版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大陆、南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等地的教育出版以本土化教材出版等给该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麦克米伦的教育出版在上世纪末便已推出了最早的网络化教学资源,比如其英语教学资源网站一站式英语(onestopenglish)便深受世界各地英语教师的欢迎。而该公司后来率先倡导和开发的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学科使用的电子教案以及教材电子书分章节按时段收费使用模式也曾作为一种教育出版商业模式引起关注并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好评。但在数字教育发展的大潮中,该公司的教育出版似乎落在了其他出版公司的后面。

篇2

一、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教学方法概述

科技进步与创新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来源,目前国家已经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了未来发展战略决策的重心位置。鉴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于提高经济转型升级这一问题的目的性也越来越强了。人才转型已然变成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支撑及有力保障,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就是一个顺应时展而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展示设计专业本科教学应如何开展及我们应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便成了数字展示特色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教学方法要求

开放式教育系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教学方法之一,此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个性发展的提高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其要求有三:其一,在知识结构方面,学生应拥有过硬的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及艺术设计能力;其二,在素质方面,学生应拥有创新思想及奉献精神;在能力方面,学生应拥有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必须具有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数字展示发展于90年代初期,其最早的表现形式为3D效果图。出现之初,数字展示运用的最多的领域便是房地产行业建筑设计方面。至90年代末,三维动画的使用使数字展开效果趋于丰富化、精彩化,当然相对于以前来说,其运用的领域也更广了,此时数字展示的雏形便慢慢形成了。至2003年,触摸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展示的发展,人机互动模式对信息单向传播模式发起了冲击。人机互动模式的出现将虚拟和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更拉近了了人类和信息化之间的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数字展示的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次世博会上,触摸屏展示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短时间内社会上便出现了一股信息互动展示热潮。鉴于数字展示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于数字展示这一概念也越来越清晰,开始慢慢认可这一独立的行业形态。

如今数字展示仍然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学校开设这一专业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让学生全面地掌握舞台视觉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技巧,凭借数字技术独自进行当代舞台表演及各种活动的舞台设计工作;其二,培养学生对于演出所属部门的艺术和技术体现及演出合成等工作全局的掌控力;其三,培养擅长将应用数字技术思维方法和创新手段与传统美术审美经验及表现方法进行完美融合的专业型艺术设计人才。

国内展示设计教育的起步特别晚,远远落后于展示业实际的要求。不管是从培养体系、教材规范,还是从师资建设方面来说,国内展示设计教育均属于初级阶段,其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通常情况下展示设计专业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体系的创建及人才的培养:其一,艺术设计;其二,旅游;其三,管理等等。相对于展示设计人才产业而言,中国展示设计人才转型教育出现的时间特别晚,正是由于这一因素的存在导致中国展示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及专业结构不全等情况的出现。特别是在展示人才培养和国际接轨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所存在的差距也是特别明显的。

四、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教学方法主要思路

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的教育方法及实践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设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怎样培养这一类型人才的方式是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必须考虑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培育便是一种顺应时展而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传统的人才培育模式相比,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建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育及综合素质提高之上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数学方法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强化基础性教学工作

学校在实施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工作时理应合理调整人才培育模式,创立创新型人才培育发展战略,尽可能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二,加快专业实践能力的速度

学校在实施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的过程中理应从实际需求入手,加快人才转型的的速度,创建一个完整的学习及研究的教学转型体系。

第三,加快教育转型速度

学校在实施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的过程中理应为学生提供专业人才转型相关课程,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及竞争优势,保证人才在进行专业转型的过程中获得先机及主动权。

第四,增大教育服务力度

凭借教学关怀为学生创造一个不以成绩论英雄的良好学习环境,增大教育基础及人才培养力度。

五、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具体方法

(一)明确提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理念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理应明确提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理应消除传统教育模式中所存在的学科单一及灵活性低等特点,树立综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应将综合性知识及高创新能力作为发展重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优秀人格的建立。

(二)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

在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方面,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讲授的知识结构特别单一,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仅熟悉一门专业,其性质就如同技术工匠一样,数字展示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应精通某个专业,同时还应该熟悉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相对于以前的学生而言,数字展示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要更广一些,基础要更牢固一些。至于教学重点方面,学校必须完成从单一教学方法到多样教学方法的转变,同时教师们还应该注重创新方法及思想的运用,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全方位科技人才的目的。

(三)跳出传统教育方式的制约

长时间以来,老师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都习惯了如下三种教育方式:其一,以自己为重心;其二,以课堂为重心;其三,以书本为重心。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根本就不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也就忽略了对他们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及创造性情况的出现。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系转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重心,在此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属于教育的引导者,他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力,从学习能力、应对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出发,凭借集中授课,个别讲解及多人合作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重视学生的个性及好奇心,增强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理应让学生对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时代特点及现状等有一定的了解,明白展示专业所包含的概念和所涉及的领域,最终达到创建科学合理教学体系的目的。鉴于教学体系可以起到协调教学关系,引导专业向更好方向发展的作用,所以教学体系设计程度的高低对于展示设计这一学科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特别巨大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展示特色专业人才转型教学方法对于学校教学体系的建立及人才的培养而言是特别有帮助的。学校理应拟定一系列的方法开展数字开展特色专业人才转型教育,以确保学校在培育更多创新人才的同时,跟上时代及社会的发展步伐,最终使其教书育人及传播知识的目的得以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篇3

一、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教学新特征

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媒体数字化的普及,促成英语教学模式快速转型。传统校园围栏、室内课堂的授课环境壁垒被打破,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慕课(MOOC)”已经在全球教育机构中得到开展普及。“慕课(MOOC)”教学形式是将全球主要学识课程以网络连接,以在线课程模式呈现的有着便利自由的人机互动环节。MOOC教育平台的推出,使全球众多教育科研机构纷纷组合桥接,形成新的教育联盟。每个慕课平台相应的教学资源都由各个加盟教学机构在线提供,每个平台每天都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学生接受在线教育[1]。

在大数据影响下,传统教育形式也由单一校园教学演变成校园网络教学、网络在线和实践应用等多种模式。教师的角色也由主持者变成参与者。教师角色的转换也促使教师在掌握教学内容基础上,思维手段要多样化,要对教育技术新理念及时掌握,并能熟练利用网络公开课视频,将教学内容精准地传递给学生。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识的学生,怎样在知识传递之余,还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都是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极大挑战。

二、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数字化教学的转型

科技进步引领大数据时代到来,它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求知传统,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教学领域,大数据影响无处不在,正快速将教育体系的创新、变革现实化,人们的阅读方式也由读书变成读屏。在线开放式教育是大数据教育的发展方向,传统教育中的统一性在大数据面前已经变为个性和多样性,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四个关键因素,由原有固定状态转变为动态角色互换形式的存在。其宾主、从属教育关系也因大数据影响,不断变化,形成多项自由选择定位。

1.教师角色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转变

在数字化教学转型中,教师的角色更多体现在辅导与引领学生上。在新技术新领域面前,教师要体现一专多能,特别是网络多媒体课堂教学上要懂得程序设定,将教学内容重点以音、视频模块化形式提供给学生,重要知识点和背景资料要以交互式问题链接形式提出,方便学生查阅。这些经过精心制作的数字教学内容,在积累、淘汰、沉淀下,形成一些经典教学被保留使用,并最终取代教师临场教学。这种授课形式,将会极大地解放教师教学空间。教师只要做到精心制作教学环节数字模块,学生从这种教学模式中主动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连锁反应。网络数字视频的普及会使更多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视频放到网上供学生点击浏览学习,教师会根据学生点击率获取相应报酬,体现了教师知识数字化、效益化转变。这种网络学习点击的交互方式,也可实现师生异地授课、辅导、考试,减少了师生的出行,提高了效率[2]。

2.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型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自己在求知领域不断更新积累知识,以适应时代飞速发展需求。在这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动因,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决定自己选修的专业课程,严格按照网络学习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者的角色转型,在英语教学中一样适用。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进度、方向、内容乃至环境自由设计实施,达到英语学习应用的目的。在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数字化教学更多利用“慕课(MOOC)”、“多模态(MODULE)”、“翻转课堂”数字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的便利强化自主学习。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便利条件参与师生教学互动。教学方式、环境、时间不受限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欲,有利于求学者知识技能的发展[3]。

3.学习资料材质的转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数据时代教育材料发生重大变化。在绿色环保节能思想推动下,传统纸质书本教材数量日益减少,智能平板、移动网络媒体终端等电子办公设备进一步推广普及,“慕课(MOOC)”、“多模态(MODULE)”教学模式的推出,使无纸办公、教学成为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现阶段国民调查结果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传统报刊杂志时间持续减少,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浏览信息时间持续增多。数字化阅读成为主流,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绝大多数阅读者不再选购传统印刷制品。数字出版材料在内容上更具丰富质感和体验感,除了文字、图片之外,声音和视频、虚拟场景都有呈现,媒体的丰富变化带来英语教材编写的多样性。以前很多以文字表意的内容被模拟视频替代,靠眼睛观察的文字描述材料也被以手、眼、耳、口并重的材料所代替,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技能的训练。很多课程资料都可拷贝,学生可反复观摩。教师也可将这些教学资料按照学生学习速度制作视频知识互动模块。学生在接收这些知识模块后要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学习。每个知识模块都包含视频讲座和各种小测试、作业提交等考核标准。同时在课程中设立学生学习讨论区、作业提交区等,方便学生互动交流学习体会,对学习内容提出各自见解,教师也能及时做出解答。这种回溯检索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4.学习环境的转型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互通理念,让校园界线更加模糊,学生除了固定时间在教室中学习外,可随时利用数字网络自由学习。网络视频使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很方便地交流、学习,学生可查阅多个教学网站、图书馆,有海量学习内容供选择。这种基于数字技术的国际化求学方式,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等级制度和地域局限性,能最大限度体现自由、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均等。特别是网络课程讨论区,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对某一课题找专门教师重点辅导,这些网络上的“微学校”、“家庭辅导站”等一对一辅导教学,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以网络传播为主的学习方式预计十多年以后将真正普及成功,围墙教育将不复存在,一切教学机制都可在网络上进行,教育机制和教学方式将彻底改变[4]。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校的必修课程。大数据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更开放的课堂教学机制满足学生的求知诉求。在大数据引领下,传统英语教学打破教师、教室、黑板的旧有模式,利用数字化设施将听说等教学环境融入到真实英语环境中,让学生直观面对外教授课,感受纯正的英语教学氛围,真正做到与世界同步学习发展。这种英语教学环境对中国学生学会、学好英语,应对全球人才竞争至关重要。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将世界各国教育平台相连接,以“MOOC”为技术实施平台,让我国广大在校师生能够与世界各地学生在同一授课平台共同学习英语,享用全球优质教学资源,拥有在线英语交流机会。即便有全球化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也多数采用英语表述。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很难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在“MOOC”平台的文化教育也多以英语教学为主,如果学生在语言掌握上存在障碍,就很难有所作为。从我国教育发展规划来看,未来我国教育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这就需要学生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这些信息很多来自外文,需要学生能对这些信息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在线自主学习成为大数据时代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其自由度和海量信息特征,符合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人文性和便捷工具性特点。

1.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块的设置应用

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数字特点,将英语教学资源有效整合。通过数字化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纯正的英语教学,改变传统被动听说读写式英语教学。当前我国对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各项现代化教学设施不断充实到各大中小学中。大多数学校都有完善的数字教学设备,能通过网络随时调阅教学资料。当前多层次、多模块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深入校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特别是英语教学“MOOC”平台的大量引入,广大学生能随时聆听正宗外教英语教学,而且不同网络教学平台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诉求。网络教学中根据类型设定各种教学模块,如“视听说”模块、“学术英语读写”模块、“职场行业术语”模块、“文学欣赏”模块、“文化科学理论”模块等等,使求学者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加以选择,体现出大数据时代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块人文思辨特征。

2.英语数字化立体材料的开发

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材还是以课本+教学视听光盘形式为主,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平台需求。建立以数字为载体,包容文字、音视频、多媒体网络课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集众多教学资料于一身的教学,能够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语境和场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英文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练习、掌握英语,发挥师生、生生、学生与课件之间的关联互动作用。

3.英语的教、学、考、管特征

教育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资源网络化的有效集成,凸显出数字信息时代高效、快速的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无论构建英语教学生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需要对教学管理、评价有更高要求。此时的学生考试也摒弃传统考卷、考场形式,真正采用网络无纸化方式进行。对于教学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架构,从更多因素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对学生学习管束中采用综合集成方法,将教师、学生、相关管理者三者之间相互协调,提高服务和管理效能。

四、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转型的目标思考

我国英语教学长久以来一直存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的教学弊端,在这样的英语教学环境下,我国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强,英语掌握不够全面。单一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动力缺乏、英语学习成绩差,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而通过数字教学平台和资源共享,师生之间有了更多互动,学生可将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在网络上与老师交流,老师都会给予解答。为了应对学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老师也要不断从网络数字平台汲取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时展,实现师生之间交互成长。数字化英语教学要转变教学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形成自主管理探究学习特性。这种教学转型体现了一种新的学习策略,是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探索获取知识要点,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组织者。通过在线平台,学生从新途径获取新知,又参与学习中的各种实践,形成相辅共赢效果。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掌握英语等涉外语言。英语数字化教学就是要强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等教育媒体,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加强对英语语言交流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网络上的教学平台和专家开设的空中课堂,都能让学生在纯正的英语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通过人机互动完成智能设定的学习任务,学生也能感受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对学会英语增强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科技手段完全颠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自由、自主、高效的学习平台。英语教学在教育大数据下背景的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展、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英语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型过程中的教学课程设置,更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学生通过科技手段有大量实践机会提高学习效果。在英语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教学课堂充分利用大数据便利条件,将世界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借助网络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在线、慕课教学,让学生学到专业的英语知识,真正发挥英语的传播、工具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媛.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雍潜,杨现民.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J].电话教育研究,2014(5).

篇4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学习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任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根据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任务及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建设需求,系统的、有规划的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和特色的馆藏体系。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学校依据地方产业、行业,在学校专业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办相关的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科研密切结合,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级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办学模式[1]。新环境背景下,图书馆的目标定位应该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一致,根据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应该学校战略目标相一致。

二、南宁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模式情况

南宁学院结合所在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始终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利益共同体的考虑,深入开展校企、校政、校校合作,形成了六种成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即:与南宁市威宁投资集团的“互联互通”模式、与南宁市轨道交通公司的“需求驱动”模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打通行业”模式、与中兴通讯公司、苏州高博教育集团的“攀亲嫁接”模式、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分院的“厂校一体”模式、与中科招商集团、广西“新桂商”群体的“创业就业贯穿”模式[2]。

目前,南宁学院获得并建设了一批育人与科研平台,教育部-中兴共建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中国东盟研究与教育中心”;自治区级的协同育人平台两个:轨道交通协同育人平台、ICT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广西文科中心:应用技术类高校人文社科服务地方发展基地等,南宁学院已经走上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办学模式。

三、南宁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25日,馆藏图书190多万册,电子期刊18201种,纸质报刊1129种。南宁学院电子图书馆全天24小时开放,订购有“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等9个数据库,已陆续开通并导航与众多校外资源的免费链接。2012年升本之后,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逐步投入较大的资金作为图书采购经费,但是由于原先的工科类文献资源量相对较少,现有的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还没完全从原先旧模式中扭转过来。

1.文?I资源结构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存在差距

2012年学校升本成功后,南宁学院着手打造应用技术型大学,整个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围绕应用技术型展开布局。随着学校战略目标的确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方向和重点也随着改变。受民办高校经费、采访人员缺乏等原因,南宁学院图书馆工业技术类文献资源较少,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结构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大量的专业文献需求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电子资源数量较少

南宁学院图书馆是在邕江大学图书馆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原有的馆藏电子资源基础薄弱,电子资源数量不足,电子资源类型不全,年新增电子资源量少,电子资源难以满足师生读者的教学、科研需求。

3.专业的文献资源采访人才的缺乏

南宁学院图书馆现有管理人员19人,其中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不到4人。由于人手较少,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人员还兼咨询馆员的工作职责,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献资源采访工作中去,与其他老牌本科高校的采访工作质量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采访质量。

4.各二级学院专业教师、合作办学企业人员的采访参与度不高

受采访人员知识面、视野等限制,光靠文献采访人员很难做好专业文献采访工作,因此需要学校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业教师参与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来。但是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学校一线专业教师科研、教学等任务繁重,近几年专业教师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转型思考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相关学科专业文献建设为主,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沟通,增加行业标准,企业、行业技术技能类文献。

1.围绕“2+6”的框架,重点开展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南宁学院着力打造“2+6”专业布局,“2”,即重点引领、培育城市产业与公共服务工程、质量技术工程两大跨学科专业特色领域。“6”,即重点发展6大专业群:交通与物流专业群,机电与先进制造专业群,信息与通讯技术专业群,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群,质量技术工程专业群,城市文化与经营管理专业群[2]。图书馆重点加强交通类、机械制造类、质量安全类、信息通讯类、土木建筑类等与6大重点专业群相关的文献采访力度。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图书馆不断加强重点专业群文献采访数量,相关专业文献数量占当年文献采访总量稳步提升,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专业文献保障。

2.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收集试用、免费的电子资源

在有限的图书资料经费中,图书馆仍然争取到一部分的电子资源经费,通过与数据库商的谈判斡旋,不断争取用最少的经费买到最合用的资源。近几年,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量不断增加,至2017年,电子数据库数量增加到9个,同时加强试用资源、免费资源的收集,共开通试用、免费数据库34个,电子资源访问量也逐年上升。

3.加强采访人员的培训及与各二级学院的沟通

在现有采访人员情况下,南宁学院图书馆首先要求采访人员从学校定位出发、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对每年的新增专业、重点建设专业进行分析,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教学、学习、科研、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其次,建立“一对一”制度,专人负责对接各二级学院文献信息需求,收集、分析学院的文献信息需求,为学院推送合适的文献信息导航;最后就是督促采访人员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既包括相关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包含自身知识面的拓宽,不断深入了解所负责学院学科领域的发展[3]。

4.提高一线专业教师、合作办学企业人员参与专业文献采访、推荐的热情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40

Abstract Today's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frag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knowledge update iteration significantly faster. Digital media is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not only the professional demand of digital media industry will be more and more, the ability to request more and more high, so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ivate the talents of the classroom should als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 update.

Key words micro class; new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开设课程覆盖多媒体应用技术、视觉传达艺术、影视动画、电视艺术、工业设计等方面,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媒体专业的创新性人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与之适应的专业人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平台,信息学院与31家高职院校及企业合作,建设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以此促进课程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方式。

1 什么是微n教学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日趋多样化,具有短小精悍的特色,提倡碎片化学习;微课具有灵活性,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载体,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支持泛在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寻找需要或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尊重学生知识体系多样化;翻转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

微课最初是以教学视频或音频为载体,进行网络教学。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学习的需要,教学资源日趋多样化。一方面,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以课件、动画、虚拟现实等资源作为补充,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可以清晰和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对象的实现、操作过程;另一方面,搭载微课的平台更加多样化。不仅电脑,平板电脑、手机都可以搭载微课教学,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不受到限制。

2 什么是传统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一般是指在固定的教学场所,采取面授的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里,常常采取“秧田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师为主导。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3 微课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色,经过精致化的教学设计。微课的内容一般不会很长,它通常以知识点为单位,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微课,微课教学时长大致在5-10分钟。这是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注意力集在5-10分钟内为最佳。微课一般不允许有多余的内容,举个例子,即便是资深教师,在面授当中,也难以避免讲课时候出现语气词,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微课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剧本”――如1分钟内讲的内容是什么,3分钟内讲的内容是什么,都要形成书面的形式,并与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源结合,筛选掉不必要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微课的重要特色是,重视差异,提倡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差异是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我们可以把知识点比喻成乐高积木,微课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知识点好比乐高积木的一个元件,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元件,搭建不同的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模型。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智能推荐学习课程。教师亦根据数据分析,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

在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中,校企结合是这个项目的特色。信息学院与6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微课,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共享更新更好的实训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知识可以得到共享和快速的更新,但事物都是会有正反两面,微课教学亦存在弊端。首先,高职高专的学生自学能力还比较弱,如果缺乏面对面的辅导,学生很容易滋生惰性。其次,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搭建还没有经验,单纯依赖微课学习,学生知识点零散,难以构成系统。再者,缺少学习氛围,学习动机会被削弱……

4 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从我国义务教育开始,学生接触的课堂形式基本以传统课堂为主。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教学必须得根据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应用规定的教材进行备课,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班级授课制”是工业时展的成果,少数的教师可以培养多数的学生,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得到统一管理的传统课堂给学生创造了同等的学习机会,并且会形成一定的学习气氛和竞争氛围。

但进入21世纪,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变化,统一标准培养的人才未必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课堂教学在当今这种情况下显得稍微有些有心无力。在因材施教方面,对于有差异化的学生,传统课堂的学管理依然无法很好实现照顾个别。尤其对于艺术类学生,教学更应该保护、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此,信息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资源库,意在用微课补充日常教学,实现微课教学和传统课堂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教学的灵活多样和课堂教学的面授指导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是当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5 数字媒体专业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实践

5.1 多媒体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

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必然离不开多媒体资源,仅仅依赖静态的图文资料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制作同样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资源的更新,学生可以得到最新的专业信息,教师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备课压力也得到减轻。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动画、演示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生动的展示,使课堂充满乐趣。

专业出版教材更新,在章节知识点旁,置入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学习门户对应链接,查看相关动态资源。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UU威客平台,可以为数字媒体专业爱好者提供资源制作、资源、资源下载、资源管理以及项目发包的平台,实现数字媒体专业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5.2 线上线下教学,增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为学生介绍学习资源,传授学习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面对面解答疑难困惑,帮助建立知识体系,激发学习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自学能力,根据自身情况,筛选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和难度。

微课教学可以实现无纸化测试。在微课教学当中穿插小测试和单元测试,客观题由电脑自动批改,主观题由负责教师或教师助手进行批改,提供参考答案及解析。系统自动分析统计测验结果,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教学反馈,改善教学计划。

5.3 短小精悍,提高教学效率

数字媒体专业一个简单的实训项目,对于一个不熟练者,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往往希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希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之后,专业技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掌握,并到达业务熟练的程度。因此,在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入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可以节约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操,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实操。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温故知新,利用课余时间逐渐培养独立完成专业任务的能力。

5.4 促进资源共享,加快知识更新迭代

篇6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1.015

作者简介:李冬兰(1962~),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006)。

收稿日期:20130910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预示着开放式、创新型的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期待的教师角色嬗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走向深入,教育国际化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的发展正日益加速。微观层面而言,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双语教学的关注。自从教育部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相继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文件,鼓励高等学校“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和能力平”。并在2008年至2010年共批准了403门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国家大力推行双语教学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以外,更希望高校学生能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接触专业前沿技术与科学思想。从深层次的目标来说,让学生能够通过双语教学,增强自身的信心,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并能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积极地预期。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化竞争环境,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培养学生正向心理资本的核心人员为在学校第一线工作者的教师,其对于双语教学的认同感以及教学方法的胜任具有关键作用。对于艺术专业来说,艺术人才的国际化非常迫切。艺术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国际化知识、经验、方法,直接影响艺术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其胜任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艺术文化的沉淀以及文化交流的实现与否。艺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业务熟练,熟悉声乐等各类知识,而且还要具备通晓各国文化、良好的心理资本。专业知识是培养艺术人才之基石,而培养艺术人才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吸收和积累,良好的心理资是艺术人才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国际表达的重要保障。本文试图以培养学生正向心理资本模型为基础,研究艺术专业中艺术专业教师的态度和途径。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专业的双语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征。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特殊性。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艺术学院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不高,双语基础尤其是英语比较薄弱。这与艺术学生的生源有关,有相当比例的艺术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在家长的劝服下进入艺术学习,或者即使有些学生对艺术专业有较强的兴趣,但本身对文化与专业课程兴趣不高,这样给双语教学带来了难度。二是因为艺术专业学生比较具有强调独立个性,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艺术学生专业上具有活跃、情感丰富等特征,这样也造成了相对其他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个性特征较为明显;三是因为艺术学生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多,个人空间要求较高,学习艺术知识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进行艺术创作的心情也十分迫切,针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僵硬的教条和说教很容易引起艺术专业学生的反感。而对于艺术学院的教师,特别是艺术专业教师来说,本身具有充实自我和表现自我的强烈价值取向,其也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使得双语教学的师生之间有着对立统一的矛盾。

二、胜任力理论的介绍

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利兰正式提出胜任力概念后,1973年麦克里兰和斯宾塞两人进一步完善了“胜任力”\[1\]这一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基础性胜任力、辨别性胜任力以及转化性与发展胜任力。基础性胜任力指的是任职的基本条件,辨别性胜任力主要指任职的关键条件,转化性与发展胜任力指的是任职者独特的特征,即别人难以模仿与超越的特征。这也是独特胜任力的表现。其包含了成就者的动机、特质、价值观、认知等主观内容。一般而言胜任力具有综合性、可识别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担任双语教学队伍的师资层次较高。无论职称或者英语学习经历都较为丰富,这也成为了很多学校在选任艺术专业教师的硬性条件之一。艺术专业教师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双语教学的老师具有留学背景,同时吸收了较多的西方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高校国际化拓展和扩张的背景下,未来国际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除了拥有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通过双语学习,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带来自信、自我效能以及内在满足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提升。因此,艺术专业教师的胜任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指的是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个体所具备的、能够成功进行双语教学,聚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应包含了双语教学老师效能的评价,这个评价落脚点应为对于学生正向心理资本的提升。具体而言,艺术专业教师的胜任力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艺术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应适应双语教学,其次对于双语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恰当使用,让双语课程具有感染力,达到吸引学生认真学习的目的。最后,艺术专业教师能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双语教学给学生带来自信、自我效能,实现自我以及具有内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等心理层面的满足。下面我们从学生的正向心理资本模型出发,分析双教师胜任力构建问题。

三、学生正向心理资本的模型运作机理

洛桑斯(Luthans,2004)\[2\]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应从传统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转变为心理资本(Psychology capital)。相对于人力资本“你知道什么”(Van Marrewijk&Timmers,2003)\[3\]和社会资本“你认识谁”(Adler&Kwon,2002)\[4\],正向心理资本强调的是“你是谁”以及“你可以成为什么”(Luthans&Youssef,2004)\[5\]。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种可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其具体内涵为,对有挑战性的任务付出必要的努力并且有信心取得成功(自信);对现阶段以及未来的成功作出积极的预期(乐观);坚持目标,并且不断完善达成目标的路径(希望);当目标受阻时,能够迅速恢复继续奋斗(韧性)。概括而言,也就是包含了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这几个因素。自我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竞争优势资源,其重要性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发现的,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相信人来具有的积极品质与积极心态具有更大的、更潜在的建设性力量。而心理资本具有可测量、可管理、可塑性强、可改变以及可开发的类状态特征(Luthans,et al,2007)\[6\]。因此,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根据正向心理资本的评价,研究组织绩效问题、成员的培训等问题。这也是本文选取正向心理资本的出发点。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心理资本的干预使得这些类状态即希望、乐观、信心以及韧性方面的特性发生改变。

卢桑斯在2007年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干预模型(PCL),强调可以通过一些发展性的方法提升正向心理资本,最后能对于组织产生积极地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图1根据卢桑斯,尤西斯,和阿沃

利奥 (2007)整理

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透过发展这些特性,持续提高学生的正向心理资本,最终提高我国高校的竞争能力。心理干预模型的研究虽然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却很少学者将其与双语教学教师的胜任力结合起来研究,教师的态度以及教学方式如何提升学生的正向心理资本缺乏探讨,而PCL模型中的发展性层面的设计与艺术专业教师教学态度以及学生的动机、以及教学模式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从胜任力理论出发,分析艺术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

四、艺术专业教师对教学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正向心理资本之前提艺术专业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因此,如果老师缺乏参与课程设计与发展意愿,即使国家再重视、政策再配合,资源分配的再多也是枉然,因此,想法设法提升艺术专业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与发展是课程领导的当务之急。要想提升双语教学学生的正向心理资本,前提是让学生和老师对于双语课程具有认同感。老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参与课程。一方面,学生能够对双语教学的目标产生认同,对双语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需求或积极的意志导向,提高学习的动机,认真参与双语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老师对双语教学目标产生认同,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活动产生高度的热情和期盼心理,才能调整好对于双语教学的心态,积极的投入更多的精力,认真准备教学课件、钻研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的认同感更多的来源于艺术专业教师课程的设计,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艺术专业教师的认同感为核心。

认同与抵制是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时自然而然可预测的两者共生反应。认同表示教师在心理上对新课程变革说持有的倾向程度,而后者关注教师的负面行为反应。那么这两者对于课程的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抵制情绪也可能让老师具有权力去规划发展课程或者使用新的教学法。认同感是指老师对新课程表现出来的正面的态度和行为意向。影响艺术专业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关注程度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艺术专业教师对双语课程的感受、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以及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程度、课程的环境都会影响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认同感。

提升艺术专业教师的认同感应让双语教学的教师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地参与专业的发展与教学的改进。因为其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影响整个教学过程,最终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当务之急,应想法设法提高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与发展的意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增加对艺术专业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目前采取双语教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培训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较少,(2009年数据显示受过正式培训比例为7.5%,海外留学、工作或访学经历13.2%)\[7\],对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很多教师无法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同时又因为学校课程的设置迫使专业老师参与双语教学,使得专业老师对于双语教学具有抵制和畏难情绪。对于艺术专业来说,进修的机会更少。对此情况,目前应加入与其他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学者的互动和对话,相互切磋和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产生兼顾利于与实务,让教师能够从双语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增加参与的意愿。其次,国家和高校应增加投入,增强激励机制。高校普遍对于双语教学激励机制不够,学校一般对双语课酬为正常课酬的1.5倍,\[8\]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保证艺术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由于双语教学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比非双语教学产生的工作强度大,资料取得困难等特点,建议各高校考虑加大双语教学投入。在课酬上予以倾斜,增加双语教学老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因为艺术专业教师为双语教学的关键人物,而让教师参与双语教学改革的最佳途径就是让教师承担起领导者的角色任务,将消极被动的角色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五、从一般讲授到探索教育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正向心理资本之途径大部分艺术专业教师在使用教材上采用了原版的英文教材,但上课使用全英口语的大概比例为30%左右,很多使用PPT进行教学。而且在上课的方式上多采用一般的英文的阅读和作业的方式,教学中一般以讲授为主,透过老师单向将知识以口头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以抽象符号学习为主要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现在很多老师也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原因在于,思考中学习的抽象经验远不如学生自由在具体经验中学习收获更大。较少在双语教学中实行探索教育的形式进行教学。

探索教育方式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Kolb(1984)\[9\]提出,学生如果从经验中学习,透过团体间的互动,在活动结束后,由老师进行引导导论,进行反思,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生活中产生类比,并应用于真实的世界,将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正向心理资本的培养也是一种抽象的隐形知识。而隐形知识的获得透过经验学习将会更佳,根据Dale(1969)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Cone of Learning),将具体经验富裕抽象的理论意义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两者的具体关系如下:

图2Dale学习金字塔理论

从图中我们看到,戴尔(1969)将个体学习经验分为十层,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高层越抽象。此外,学习经验一般可以由两种方式获得,一种为直接方式,另一种为间接方式。从第5层到第10层属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所能学习到的内容,由上往下递增。从第1层到第4层属于主动地学习,从做中学习一般可以留下90%的记忆,强调学生自身经验,感受以及参与学习的重要性能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第1层与第2层属于探索教育方式,第9层到第10层主要为一般讲授方式。

一般讲授是老师单向将知识以口头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抽象的概念赋予清楚的定义和概念,由范例和课本联系为主进行知识的传达。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无法提供情境中的资讯(Brown et al.,1989)\[10\]。而探索式教育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并指出经验就是“干中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从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根据教师角色、教学目标的互动式教学。对于双语知识的获取最好能与情境相结合,情境的活动、环境和文化都会对双语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大学教育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双语教学教师整体教学设计一般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再经由图像、替代经验,最后进入文字的练习等符号阶段。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具体经验,上升到抽象符号,赋予现实意义的层面。

具体而言,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设立目标,找到达成目标的不同方法(目标和行动计划设计);活动进行中,通过观察同组组员以及其他成员,在自己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体会(体会成功以及经验和楷模的形成);教师在看见学生遇到困境时,需要给予指导或者其他替代性活动,加强学生的信息,再去尝试原来的活动,产生情感的唤醒(说服和唤醒);通过希望和效能的提升方式,加入文化的介绍与融合,让学生理解西方的文化基础上,对知识产生的背景进行较为系统的掌握,在自己的思考下获得抽象知识,获得心理上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满足,能够提升乐观的正向心理资本。例如针对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视觉美感和信息传达功能时,必须根据一定的传达内容、目标、媒体和诉求对象,融入各种文化的背景和元素,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创作,达到自己内心的认同和满足;最后,通过看见他人成功,思考自己缺乏什么,从不断尝试中去寻找技巧,或者从他人失败、自己失败的经历中找到避免失败的风险,建立韧性。最后形成近端心理资本,即希望、乐观、信息与韧性,获取正向心理资本。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除以上因素以外,正向心理资本形成的情境因素——学生学习动机和学生的人格对于心理资本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学生有高的学习动机肯定会影响学生正向心理资本获取的能力。老师会指引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会刺激学生目标完成倾向,并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学生作为参与课程的主体,其学习动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寻求挑战,面对挑战和坚持面对困难的程度,同时学生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到学生获取心理资本的成效。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展开对情境因素的研究,艺术专业教师的胜任特征对于学生正向心理资本的养成是一个综合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综合理论,希望未来的研究更多通过实证的研究范式,挖掘更多情境因素,为双语教学搭建一个综合的框架。

作者说明: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冲击与重构:高校国际化过程中艺术专业教师胜任力的评价与培养”,课题编号:2012JK134。[参考文献]

\[1\]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McClelland, David C.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28(1), Jan 1973, 1-14.

\[2\]Luthans,F., Luthans.K.& Luthans.B.(2004).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Going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47,45-50.

\[3\]Van Marrewijk,M.,&Timmers,J.(2003).Human capital management:New possibilities in people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44(2),171-184.

\[4\]Adler,P.S.,&Kwon,S.(2002).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7,17-40.

\[5\]Luthans,F.,.& Youssef,C.M.(2004).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ational Dynamics,33,321-349.

\[6\]Luthans,F.,.& Youssef,C.M.&Avolio .B.J.(2007) 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常俊跃,刘莉.“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及对大学双语教学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9,(1):81-83.

篇7

按照局《关于开展“纪律教育月”和“持续抓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工作”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通过对照要求找差距,严格按照“六大纪律”问题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行自查,现将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观念上的不足和缺点问题汇报如下:

一、是满足于自己以前所取得的所谓成绩,有了“差不多”、“说得过去”的思想认识,这是典型的不思进取意识在作祟的表现。

二、是存在着“懒”和“散”的意识,不愿动脑筋解决问题,视野不够开阔,考虑问题层次较低。

三、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工作亮点少。

四、是满足于“本事不大,老实听话”,只限于完成规定任务,不能主动出击,主动争取。五是满足于轻车熟路,不愿意再吃苦受累,存在得过且过思想。

面对港区又一轮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决心以这次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学习,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扎实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业务开展。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全局的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常怀大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二是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决的斗争。做到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的作风,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要善于跳出港区看港区,敢于站在世界潮流的前端去看待问题。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四是破除反应迟钝,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决不等待观望,做到主动出击,主动争取,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五是破除自我减降压,树立向前意识。勇于请进来,敢于走出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和落实“沉下去”的要求,立足本职,放眼大局,以自己参加本次活动的实际行动,汇报自己“抓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工作”活动的成果。

通过参加“抓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工作”活动我决心:

篇8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40-02

深静脉血栓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轻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严重则可致命[1]。因此,围手术期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术后30例使用桃仁祛浴消肿胶囊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良好的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中心共收住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1例,术前行小腿直径检查、D2聚体及患肢血管彩超检查,排除绝对手术禁忌症及深静脉血栓,经沟通后同意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8.3岁。其中 左26例,右34例,术前常规进行皮牵引制动。术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术后第1 d起,口服桃仁消肿胶囊(制剂批号:黔药制字Z20130004),每次4粒,每天3次,连续口服28 d。对照组:每天口服利伐沙班,每次10mg,每天1次,连续口服28 d。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术后抽血查D2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术后测量患肢小腿直径(小腿最粗处),与健肢比较。同时观察患肢肢温、Homans征、Neuhofs征。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t检验,以P

2 结果

2.1 2组DVT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2组患肢肿胀治疗比较 用药后28 d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DVT是是各种原因引起小腿静脉回流压力降低,导致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骨折术后,特别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2]。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多为高龄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使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骨折创伤致深静脉壁的损伤,长期卧床、患肢制动及长时间麻醉手术导致患肢血流处在低流状态,血液黏稠度大大增加,故术后常发生DVT[3]。

DVT在祖国医学上属于“脉闭”、“股肿”的范畴,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有言:“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淤而生热”。 《素问.痹论篇》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素问.平人气象论》道:“脉涩为痹”。可见中医对DVT的研究早已存在。此外,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中写道:“腰间肿两腿尤甚,此淤血滞于经络……”。明代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曰:“产后瘀血流注……气凝血聚为患”。可见祖医很早就意识到产后容易并发DVT,与现代观点一致。虽然对DVT论述的论著较多,但主要发病机制观点大同小异,均趋向于认为是机体受外界手术、分娩、久病、久卧、制动等以致伤气,气伤则运行不畅,“气为血帅”,气不畅侧血行滞缓,加之外来损伤,导致淤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不通则痛。络道阻塞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停滞肌肤则肿。血瘀脉中,瘀久化热,则肢体发热。近代学者张强[4]认为该病主要是气血运行受阻,血瘀气滞,脉络阻塞,水津外溢所致。结合祖医与现代研究,对DVT的预防宜活血化瘀为主,还可兼配益气治疗[5-6]。

本院院内制剂桃红祛瘀消肿胶囊由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七、赤芍、川芎、当归、鸡血藤、当归等药物组成。方中以桃仁、红花为君以活血祛瘀,三七、川芎、归尾、鸡血藤为臣,以活血化瘀,疏筋活络;乳香、没药、赤芍共佐以助活血行气之功。诸药合用,以活血化瘀、疏筋通络。通过本次临床观察,该制剂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具备服用方便、经济等特点。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方可有效预防 DVT的形成。虽然两组用药均表现为PT时间下降,无法延长凝血时间,机体用药仍处于高凝状态,但治疗组用药后D2-聚体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说明治疗组的方法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亦璁,姜保国.骨与关节损伤[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60-1174.

[2]王满宜.创伤骨科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1-134.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13-419.

[4]张强.中医辨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2例[J].陕西中医,2006,,2(11):1371-1372.

篇9

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的开放步伐加快。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世界范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公司结构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委托——结构中的方的能动作用。而银行管理层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对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的现状,本文从银行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手,分析改进对银行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议。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国有银行.国有银行的变迁又体现为金融制度的变迁。而后者是在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国有产权的变革带有显著的转轨经济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制度渐进式变迁具有明显的国家主导型特征。其导源之一就是财政压力。在财政压力下,国家主导型银行制度的变迁强化了国有银行对财政的替代.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功能型越位”以及风险的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

(一)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激励现状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特征是全民所有。政府作为全民的代表拥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在各级政府间的划分、归属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由此产生了不同层级的政府行为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管理经营问题。(1)中央政府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商业银行的国有产权授予国资委管理。在当前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为了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迎接国外银行的挑战,国资委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银行管理层更大的自主经营的权利。这是一个显性契约。即国家通过法律上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赋予了银行管理层以完全的经营权.它的负面作用是在某些方面对银行经营者的约束明显不足,表现为所有者的“缺位”;(2)各级地方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利用我国商业银行与政府的体制上的关系.过多地干预银行管理层的经营行为.表现为所有者的“越位”.我们将其看作一种隐性契约。总之,在国家与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中.事实上存在着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两个契约。现实中,后者对银行的管理层发挥了主要作用。

隐性契约导致了管理层无法按照完全的经营权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富最大化目标。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在于盈利,管理者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但却缺乏追求盈利的动机。因为,管理层的利益目标函数(包括收入的提升、职务的晋升等)与商业银行的业绩好坏并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选拔管理者。更注重管理者贯彻政府目标的程度,而对利润等指标的考察要求较低:另一方面。尽管大多所有者对银行的经营并没有决定权.但却有否定权。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大多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这种情况导致了管理者在经营中更倾向于采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策略取向。被动地屈从于所有者的意愿。这种激励机制的后果是难以形成用业绩来衡量的优胜劣汰机制.从而使得管理层没有强烈的动力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升银行业绩。现阶段银行的借贷现象就是对管理层的激励不足的例证。同时。来自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过度干预.使得管理层能够为其经营上的不思进取、经营失误、甚至是为谋求自身利益的寻租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推脱责任。这样的现状使得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形同虚设。所有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现存体制中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二)缺乏来自其他方面的激励与约束

第一,银行的绝大部分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和足够的信息去监督银行和对银行管理层施加额外的制约;第二,我国没有一个外部的经理人市场,缺乏有效的外部竞争机制。无法对现有的管理层形成有效的制约与激励。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下的现状。必然引发我们去寻找有效的改革机制。

三、提高人力资本专用性能够有效的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约束弱化的问题

(一)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所谓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即雇员在某企业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一些仅适用于该企业的特定环境的特殊知识,一旦雇员被解雇,其拥有的特定知识就会贬值。其损失由对企业和雇员共同承担。

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第一,投资形成特征——通过投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等)能形成专用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程度由人力资本投资的程度所引发,投资额越大,投资时间越长,投资锁定越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强;第二,人力资本专用性的使用配置特征——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只有使用配置于适合的专业、岗位上,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价值低得多,或造成人力资本在使用中的闲置浪费现象:第三,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组织特征——人力资本专用性的价值体现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企业(组织)的交易或协约关系中,专用性人力资本退出企业,会给企业及这种人力资本拥有者带来损失,为保障双方的共同利益,必须重视交易的长期维持,而且这种组织特征,可通过干中学的经验积累,进一步形成专用性的人力资本。

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Photoshop作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数码像片处理以及网页设计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图形图像处理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实现电子商务初级操作,体现网络营销能力的必要工具。多年来,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对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针对就业岗位确定课程目标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具有高速、准确、规范的图形合成优势,已成为设计领域里一种十分普及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但该门课程的教学较多地停留在技术层面,教师单纯地交给学生操作的技能,过于注重软件的表达技法的学习,相对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课程的学习目标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进行了改进: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为支撑,将设计的理论与软件应用技巧有机地整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设计理念,通过案例的分析与制作,激发设计的灵感和艺术的审美,最终形成创新能力。将繁多的知识点,分散到每一个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轻松掌握知识点,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用现有的技术完成更多的图像效果技巧上。经过一系列对应职业能力的任务训练,使学生能灵活的运用软件处理各类图形,达到将图形图像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岗位包括网络产品E化、图片处理、照片修饰、网络广告、网页的图片修饰与制作、网页排版等方面。

二、针对职业能力细化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方向看,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学科,课程的知识点多,基本工具繁多,如果将工具和使用方法逐一讲解,会使课堂内容显得枯燥难记。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同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时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内容从企业LOGO、商业广告、宣传招贴、网站元素图形、网页模版等实际应用方面入手,以特定任务贯穿整个课程,提高学生对产品效果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培养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以往的重知识、轻效果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如何使学生把设计创意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方式。

三、案例与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式是为达到课程目标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我们把案例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全部课程都在实训室上,把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制作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析,增加对案例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培养学生设计作品的审美和创意。每组案例后,为学生布置一次设计任务,让学生自由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课程的几个节点。

1、上好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对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第一次课不再直接介绍软件的窗口和界面,而是为学生展示学习后的作品效果图,包括企业LOGO、商品VI设计、平面广告、修复照片、网页设计图等,让学生看到学习后的成果,使W生对课程学习充满期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由简入繁,每个案例以三到五个新知识点为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有畏难情绪。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主要为学生分析作品的设计思路与创意审美,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

3、以真实任务来总结学习成果。在每组案例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一项目基于真实任务的设计任务,由于完全面向应用,学生在创新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教师在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时,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掌握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中采用讨论、交流、答疑等较为自由、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尽早地进入设计状态。

4、创建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内讲解案例、课内经典作品赏析、课程综合任务及课外设计任务。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融合,为学生提供课内外相辅的学习环境,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自主性、灵活性增强。

5、课程的考核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设计作品的熟练程度及美观程度来综合评定。本课程为基础课程,后续有网店营销与网站综合实训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能为其后的网店及网站设计制作出合适的图形图像。考核上让学生在开卷情况下自行完成规定任务的设计制作,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能力为主。

四、结束语

随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自身特点和职业技能定位的明确,我们更加注重学生针对职业技能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做了新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就业技能,使教学案例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更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