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4 09:3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电子商务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电子商务概念

篇1

一、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2015年以来,在县委书记、县长的主要领导下,勃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勃利县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和《勃利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并设立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扶持县域电商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论坛,创办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村青年、妇女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农村电商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推进村级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招募电商合伙人开设农村电商网店,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特色农业”,推动电子商务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工艺制品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首家农村电商服务站落户大四站

在人民银行“互联网+普惠金融”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大四站镇率先成立勃利县首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邮储银行对大四站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进行了信贷支持,县农村信用社也有信贷投放意向,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洽谈中。大四站电子商务服务站中国电信、中国移动、2688商城、邮储银行、苏宁易购、悠乐生活网等各大网络平台的多个项目,用一站式服务的方法向区域内的村民提供日常购物、农特产品销售、代买代卖、金融理财等的系列惠民业务,解决了部分村民不懂电脑、网上销售难等问题。该服务站依托申通、天天、快捷、全峰、中通、百世汇通、国通等七家快递公司解决了大四站镇电子商务发展中物流难题。同时它作为物流仓储,从此网购回来的商品无须亲自前往县城去取,村民们不仅可以购买商品,通过服务站还可以将农产品出售到全国各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安全发展的前提。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设施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但许多偏远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相关的网络信息服务也未真正深入基层,没有做到真正为农村居民服务,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

(二)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阻碍了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长期以来,勃利县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认识,加上受自身的消费行为习惯影响与传统观念束缚,农民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模糊。同时农民上网率不高,对网购商品的质量及网络支付安全也缺乏足够信任。

(三)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受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农民对电子商务技术掌握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慢,对于政府部门推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心存疑虑,农村本身培养电子商务人员存在极大困难,这使得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为使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得以有效开展,需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网络是电子商务的传媒和载体,没有高速廉价的信息网络,农村电子商务将无法开展。因此,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体系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要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推进面向农村居民的信息服务,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提高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同时,进行市场细分,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乡镇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殖专业大户,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主体信息窗口;再次,政府应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落实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扶持、补贴政策。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针对网下物流难以送达勃利县偏远乡镇的问题,政府应注重财政补贴政策的落实,使农村电子商务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

(二)注重农民电子商务意识的增强

现阶段,勃利县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认识仍处于概念阶段,当务之急,应转变观念、增强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识。同时,农民也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时代性、复杂性,对这种大数据时代的新生事物培养兴趣,并且能够正确看待;相关部门可组织懂得专业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到农村进行电子商务发展的宣传推广,引导农民学习使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让农村电子商务从概念阶段向务实阶段转化。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篇2

一、前言

中国于2005年开始推行新农村建设,中国政府热切地希望,中国经济改革成果能极大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近几年来,合理地上调农产品价格,农民如何能享受这改革成果,如何缩小和城市的差距,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加速农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制约着商务发展的诸多问题,因此对如何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二、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的研究还出在一个新兴的领域中,故此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在学术界和实践方面还不同一,经过不同的学者、不同的专家及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有如下几个,在巴黎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明确:在业务上方面电子商务是指可以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交易各方采用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活动,在技术上方面主要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还采用电子邮件(E-Mail)、以及采用数据库共享、电子公告牌和条形码技术;通过分析以上概念,本文可以概括电子商务定义为:交易各方通过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买卖和结算的一种经济活动,具体包括网络洽谈、资料交换、还包括资金结算和相关售后服务等经济活动。

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1.能有效的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快速的发展。

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最多的就是相关信息,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改变我国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快农业信息的传播。随着当前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农业生产种植的过程中,农民需要更多的生产信息、销售渠道和技术服务,通过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需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使农民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作物的种植,降低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风险,使农民对市场的需求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就能对农产品的种植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农民的盲目的种植。另外,还能将相应农产品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递,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

2.有利于健全农业市场体系,扩宽农产品交易渠道。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繁荣的农业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能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农民种植的产品也能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展示,及时将相关的农产品信息进行,提高农业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农产品的销售速度,减少由于销售渠道而产生的积压现象,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农产品交易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经济的影响,特色农产品的形成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宣传,使人们对农产品的特点进行了解,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能都对农产品的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加速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有促进的作用。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引入,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加大农民对相关信息的获取能力,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

四、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农户及农业企业的电子商务观念滞后、商务意识淡薄

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及农户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是他们接受和应用网络能力,以及对网络本身认识普遍小高,,对于利用网络进行商业活动的实质还小是非常清楚,又加上电子商务建设投资大、维护繁杂,因此导致农民对电子商务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及利益还持着怀疑态度。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并非是电子化,当前很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过分关注电子技术本身的开发研究,却没有将重心放在优化和整合企业内及外部信息资源上,因而小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更大的市场及更多的利润。

2.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和信息服务不完善

从我国农业总体上看,各省、市、县、镇都在建信息网站,由于行政上的条块分割,导致了网络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农业信息化系统呈现一体化及规范化水平低的局面。农业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格局虽然初步构成,但对农业信息的分析及加工利用,还有农业信息渠道的开通、以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方面发展迟缓,尤其是在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设计、农业资金、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存储和运输乃至包装等方面的诸多市场,还没开发形成,农业信息化体系处于尚小健全。

3.农产品的物流问题

在农产品进行种植、采摘、销售过程中会涉及到农产品的运输问题,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地区种植面积比较分散,对农资产品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对农产品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产品的采摘和销售过程中需要进行运输,农产品具有十分强的时令性和保鲜性,不适合长时间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农产品的腐烂和变质,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对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物流设施还不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提高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另外,农产品储藏、保险、运输中的物流费用较高,也是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4.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

农村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缺少,农业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才有不愿意留在农村,这就造成农村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短缺,不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五、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当前,在农村进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技术人才的缺乏、产品物流运输问题、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淡漠的商务意识等问题都需要逐一进行解决,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速度。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管理工作,加大其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完善从省到地方、镇再到各村等各级农业信息网络以及信息咨询机构,构建大型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并且与信息服务相配套。在构建信息网络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对当地的生产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考虑。在农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要加快城乡互联网建设的步伐,通过相关优惠政策的引导,使农民能在互联网上了解相关的农产品的需求信息,指导农产品的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农业发展比较慢的地区,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手段对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进行传播,对农业科学知识进行讲解。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快农产品信息传播的基础建设。

2.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只有充足的农产品的需求信息,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资源匹配效率。但是,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采集的标准,完善各种数据库的建设,要注重对各种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服务站对各种农产品的信息进行采集,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做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按农产品物流服务对象来分,农产品物流包括农作物物流、水产品物流、还包括畜牧产品物流、林产品物流,还有其它农业辅助产品的物流。由于农产品的不同,对物流运输及储藏的要求也不相同,需要完备的运输装载工具同它配套,还需要科学的储藏技术来支撑。对农作物要做好保鲜、防霉、防腐处理;对畜牧产品要做好防病、防死处理;对林产品要做好防潮、防蛀处理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及硬件设备给予保证,减少农产品的价值流失,因此要做好农业物流设施的资金投入。需要构建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向现代物流业倾斜。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由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来保证,投资主体采用现多元化形式。采用政府财政贴息、扶持以及担保等诸多手段,吸引信贷资金、境外资金、还有民间资本的投入,推动重大物流设施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4.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将农村分散的农产品信息进行汇总和,家庭模式对农产品的信息进行电子商务销售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农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农产品的运输不能保障、农产品的销售数量有限等种种原因都限制了家庭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销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将本地区的农业信息进行汇总在互联网上进行,就避免了单个家庭进行销售的弊端,满足农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的需要。

5.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农产品的标准化是今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方向,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销售标准化、质量标准化,用同样的标准对农产品进行要求,通过不同的标准对农产品的质量等级进行详细的划分,以标准化加快农产品发展的步伐。

6..加强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培养新一代“电农”

大力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普及培训,大力培养信息人才,由于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信息意识薄弱,现有教育不发达,导致对电子商务这类新兴事物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较低。我们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其次,还应把懂业务的,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吸引到技术队伍中来,如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等,从而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专业队伍。

六、结束语

互联网的开放性及丰富性,为农业的生产经营和信息需求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给农民带来了最大的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相信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得不断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安顺.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2001.7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产业价值链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最具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为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状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电子商务活动而言,因为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农产品无法复制等特点,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比工业化产品电子商务难得多。如何寻找出适合农产品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电子商务活动是当务之急。而从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有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1985年,美国著名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就是一个包括众多增值环节的价值链。2000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Kaplinsky R.)将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进行了扩展,把企业间的联系考虑进去,提出产业价值链概念,是指以某种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一个完整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梁君、顾江,2009)。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创造价值的整个过程,从农户到最终消费者形成完整的价值增值体系。其产业价值链主体有: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网络平台、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监管机构及消费者,如图1所示。这根链条上的各种主体元素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彼此之间的价值联结是紧密的,被捆绑到一个产业价值链系统中,创造出比单一主体更大的协同效应和更大的价值。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主体中,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网络平台构成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的主体,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与分配,其中网络平台处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的核心地位;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物流企业并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而是通过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获利,它们的利润来源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获得的利润;监管机构既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价值分配,也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间接获得相应利润,主要是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严重

从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模型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复杂,参与主体众多,但由于各主体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入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信息严重不对称,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提升,带来非常不利的因素。

(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落后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位,连接了生产与消费,是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节点。然而,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供销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尚未建立面向客户的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

(三)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整合与协作。但是,由于受农产品价值链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影响,受传统观念、人才和技术制约,缺乏市场竞争和创新意识,尚未形成基于信息和知识共享平台上各利益相关群体间的价值链关系。因此,农产品生产、加工、商贸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相对不足,宏观调控乏力。

(四)物流配送体系协调不力

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还有一个重大短板就是物流配送体系薄弱,各个环节协调不力,未能形成有机整合,无法有效创造顾客价值。农产品对于保鲜有特殊的要求,需要物流配送能以符合客户要求的农产品质量、数量、品质,以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按客户要求把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张莉,2010)。

(五)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我国农业生产还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的组织程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低、效率不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低;再加上农产品的概念非常广,产品种类繁多,产销链很长,每个环节都有加工服务者,服务内容差别大(赵苹、骆毅,201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

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在其中发挥能动性,从政策、法律、财政高度上扶持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本着“有促有控,以促为主”的原则,政府部门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制定规划,制定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倾斜以及财政资金扶持,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任务、发展模式和形成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战略步骤。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组织、各类涉农企业的扶持。

(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先进的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强调政府在公共物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由国家或政府这种公共机构负责组织提供,把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节约投资,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通过多种投资渠道,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平台。

(三)增强参与主体间协作程度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的各主体之间,应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对立的关系,因此,需要增强主体之间的协作,各主体更关注整个价值的增值,而不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多赢的博弈效果,构建利益共同体。首先,应以品牌整合整个产业价值链,充分发挥品牌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作用,以品牌为核心,以拥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依据产业之间的关联,发挥核心企业、核心产品及配套体系的牵引效应,来整合整条产业价值链。其次,积极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作用,提高农户参与价值链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再次,发展促进农产品贸易中介机构,积极展开合作,增强集约化管理,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定制化服务。最后,应转变农民支付观念和终端客户购买观念,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要素加快创新,实现产品丰富化、渠道多元化、服务个性化、交易便捷化、支付安全化。

(四)完善交易平台基本功能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缩短农产品供应链,实现B2B、B2C和C2C,达到惠农、惠民和惠商的重要渠道。应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铸就核心竞争力。第一,实现网络交易安全化。加强网络交易安全技术的开发,普及网络安全交易知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以保证安全高效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二,强化网络信息和交流功能。平等交流、互惠互利的平台能聚集大量专家和网民,大家在讨论中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有利于网民挑选最适合的农产品。第三,提供个。网络平台应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强化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第四,提升网站功能层次,实现网上竞标、网上竞拍、委托买卖等在线交易形式,增加网站的支付功能与实用性,让更多的人能在专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或购买农产品。第五,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五)健全产品标准管理体系

农产品由于对新鲜、环保、无毒等要求高,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就必须进行标准化管理。因此,应制定覆盖农产品产业全价值链的一整套标准,包括农产品的名称、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容器和包装、最大杀虫剂残留物允许含量、最大农药残留物允许含量等,都应有统一的标识和认证体系,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测。由于农户的小农意识,要健全产品标准管理体系,应充分发挥拥有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导作用,采用“企业+园区+农户”的生产模式,实施标准化管理和规模生产。

(六)建立高效物流配送体系

第一,各级政府运用财政贴息、扶持担保等手段,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等基础物流设施建设,整合现有运输、仓储和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各类农产品地区性、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逐步建立起从农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冷藏、加工、配送以及长短途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第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合作物流,重点扶持一批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鼓励更多的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面向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物流运输服务,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考虑自建物流,加强物流配送环节及人员的管理,或者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从而有利于从配送上做到安全,并满足保鲜、外观无破损等感官上的特殊要求。

(七)壮大涉农电子商务队伍

首先,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以及人员培训,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从而进一步带动其他农户使用电脑并参与到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在涉农企业和组织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加强双向合作,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再次,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农村地区就业,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农产品的相关知识,推动当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培养新一代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的主力军。最后,建立由产技术人员、电子商务技术人员、市场专员、外聘专家等构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团队,帮扶重点农产品生产组织和龙头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NewYork:Free Press,1985

2.Kaplinsky,R.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37(2)

篇4

电子商务模式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态势比较迅猛、涉及地域比较广泛、从业人员数量比较大的新型商业业态,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在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有效性进行阐述后,认真分析了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并从政府、商户以及协会等角度为出发点,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路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多元化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可行性路径

电子商务,是指买卖双方以网络为媒介进行各种货物交易、商贸签订等活动的商业运行模式。欠发达地区,是相对的概念,是指由于历史、观念和区位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不发达,缺乏区域性支柱产业,基本内涵是发展起步晚,经济社会竞争力不强。

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乡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具有的效应、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路径进行探析。菏泽市处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经济社会尚属于欠发达状态,曹县大集乡的丁楼、张庄两村位于菏泽市中部,交通条件较差,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经济相对落后。2010年以来,两村依托演出服饰加工这一传统产业优势,借助“淘宝网”平台,规避了资源不足、交通不便、产业薄弱等劣势,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演出服饰生产红红火火,使大集乡于2013年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淘宝村”的乡镇,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示范路径。

一、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正相关效应

与其他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资源优势的依赖性较低,只要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优势,发挥农村“熟人社会”为特征的社会属性,电子商务模式更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

(一)促进思想观念更新。从事电子商务的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在家做网商,吸引了一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就近就业和未就业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现了“出口”转“内销”。村民通过电子商务,增加了收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头脑,增强了勇于开拓、敢闯敢试的信心和能力。

(二)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从事网店经营的村民不再依赖种地务农,就业方式实现由传统种植业向二、三产业为主、一产为辅的转变;更多的青年农民在家就业或就近创业,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巢”现象,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村民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农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电子商务为农民带来了“财源”,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2013年,大集乡涌现出30多个百万元户,从事电子商务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分别比全乡、全县、全市农民人均水平多3000元、2420元、2291元,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档次低,不利于提升附加值。多数网店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店铺以简单的产品图片为主,缺乏专业装修和美化设计。产品虽然占有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但多为中低档,初加工多,附加值低,自有品牌少,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二)龙头企业少,不利于辐射带动。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是规模经济的膨胀剂。菏泽市丁楼村、张庄村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虽然已经注册成立了63家企业,但普遍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大部分企业年销售额仅100万元左右,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也只有1000万元,辐射能力差,带动能力弱。

(三)资金缺口大,不利于扩大再生产。随着产业的膨胀式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在成倍增加。据初步统计,全乡商户备货的资金缺口在1500万元,直接影响5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这些企业经营意识较为薄弱,经营账务缺乏规范,电子商务企业(户)的品牌经营和管理理念不强等往往惜贷、慎贷。加之有效抵押物不足,许多时候商机就在眼前,但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只能忍痛放弃订单,资金问题已明显制约电子商务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路径

(一)政府强化多方扶持。政府应坚持“不越位”、“不缺位”的工作理念,运用好“有形的手”,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培训指导等方面综合施策。在资金扶持上,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授信额度,创新信贷抵押方式。在培训指导上,积极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培训资源,根据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提品设计、店铺美工、网络营销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对于土地、交通、物流、电信等农民自身解决不了的瓶颈问题,政府要积极出面协调,及时帮助解决。

(二)商户着力膨胀壮大。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从事电子商务的商户应着眼于长远,立足自身实际,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争取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统筹好土地供给、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要素保障,增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标准和工艺水平,实现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模式、经营管理、质量品牌的全面升级,逐步成长为演出服饰产销一体化的行业龙头。

(三)商户推进规模经营。目前,菏泽市大集乡“淘宝村”网商正逐步向“网商+实体企业”一体化转变,传统的演出服饰加工由小作坊向工厂化生产转变。顺应这一趋势,要大力推广“网店+生产加工”模式,将演出服饰传统生产加工、营销手段与现代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更好地有机结合,从C2C逐步向B2C或B2B发展,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实现“1+12”的放大效应。

四、结论

电子商务作为随着信息化发展出现的新经济模式,具备可复制性、集群性、内生性、包容性和易于转型等多方面特征。这种模式可以在农村形成大量网商聚集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改变农民过去以耕种为主的收入方式,可实现就地就近创业致富;解决农产品交易双方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问题,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可促进农产品市场化;在直接增加乡村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消费现状的同时,还可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电子商务强势的增长速度让人们看见这一新兴行业在未来对于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篇5

[2]魏延安.电商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五大意义[EB/OL]. ,2016-11-15.

[3]魏延安.关于电商扶贫概念与内涵的再探讨[EB/OL].,2016-08-02.

[4]王发合.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R].陕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2016.12.

[5]李岚.陕西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快速发展,全省电商卖家已超过18万户[EB/OL].,2016-12-01.

[6]崔春华.农村电商已成陕西省全县域经济发展新业态[EB/OL].http:///content/2016-11/23/content_14274056.htm,2016-11-23.

[7]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陕西农村电商发展调查:物流仓储滞后[EB/OL].http:///20150408/130369.shtml,2015-04-08.

[8]张祚本.发挥电商优势 实施精准扶贫――陕西省武功县农村电商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6,03:62-65.

[9]汪向东.四问电商扶贫[J].甘肃农业,2015,13:18-20.

[10]喻林.县域电商发展[J].电子商务,2015,03:24+28.

[11]牛丽丽.电子商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辽宁经济,2015,03:45-50.

[12]陈海宇.县域电商发展的突破口[J].决策,2015,09:89.

[13]牛禄青.县域电商:意义、动向与模式[J].新经济导刊,2016,03:44-50.

[14]杨世龙.我国县域电商“大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60-69.

[15]黄红玉.县域电商发展模式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6,21:272.

篇6

中图分类号:F724.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我国农村信息网络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地区人民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群众对网上购买行为及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子商务的农村化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过,现阶段,国内的乡镇一级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加之中国由上到下的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模式、农村网民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的制约和建设成熟的城镇进行对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实现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能够获得社会的各方面提供的保障。

二、乡镇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互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率明显低于城市

目前,国内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去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普及率仅有城市的一半。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城乡互联网水平高低相差20%;两年以后这一数据扩大到24%;接下来的一年这一数据扩大到30%。从整体发展趋势与速度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形成并在加大。

(二)乡镇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的不发达,对电商发展认知度差

从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国内农村地区群众的平均程度仅有7.8年,很多农村群众,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计算机技术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陌生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势必会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与推广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之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居民对电商的认知度非常差,虽然经过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但是概念比较模糊,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轻人的事,80%以上的人不关心电商发展。此外,发展电子商务存在成本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智能手机价格的普遍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可以支付购买费用,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网络的终端设备没有得到优化,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仍然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63.8%的乡镇网民反映网速慢。在偏远山区,由于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等仍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减少。乡镇一级直接面向农村,农村人口占乡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网络程度,导致了乡镇电子商务的不发达。

(四)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需求具有不可预知性

由于分散经营和投入不足,大部分电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在网上认知度太低,但相对于整个乡镇的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此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产品生产地域和加工企业分布状态不集中,生产措施和标准缺乏统一性,农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储藏保鲜技术低下,农产品种类繁但是质量往往层次不齐,这些条件都会对农产品的生产与有效运输造成闲置,从而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五)物流网络覆盖率不够

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覆盖到部分邻近地区,一些偏僻的地方不在物流体系之内,从而导致农村电子物流工作效率低下,个别地方既便有配送,但是配送费用太高,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促进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普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尤其是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用专门的电子商务知识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怎样利用网络找到与产品相关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心。鼓励当地大学生在家乡就业,服务当地,不断推动地区性电子商务活动的高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加大电子商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引导当地群众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加投入量,优化网络环境,包括农村地区的网络硬软件设施、上网设备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发展推广网络通信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提高居民的网络信息应用能力,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来降低或减免居民网络费用及相关硬件设施费用。

(三)加快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建设步伐

提高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特别是打算出口的产品,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在产品品牌认证上做好文章,在大量的品牌数量上,不断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农产品绿色化与有机化,根据市场购买力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明确定位。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企业对自身和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同时,建立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实行让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一目了然,为开展电商打好基础。

(四)建立有效的产品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加强协作,以网络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易过程中风险的评估与责任的科学划分。充分发掘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潜力,激发物流企业活力,推动市场的健全发展。

篇7

2、乡镇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互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率显明低于城市

目前,国内乡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遭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去年的相干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普及率仅有城市的1半。依据相干讲演数据显示,二0一0年城乡互联网水平高下相差二0%;两年之后这1数据扩展到二四%;接下来的1年这1数据扩展到三0%。从总体发展趋势与速度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平显明低于城市,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经构成并在加大。

(二)乡镇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的不发达,对于电商发展认知度差

从相干调查数据来看,国内农村地区大众的平均程度仅有七.八年,良多农村大众,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计算机技术对于他们来讲依然是个目生的东西,从这1点来看,必将会对于电子商务技术利用与推行发生很大的影响。也恰是由于这个缘由,加上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至关1部份居民对于电商的认知度无比差,尽管经由乡镇政府的鼎力宣扬,然而概念比较隐约,个别知道电商的也总以为就是在网上买东西,都是年青人的事,八0%以上的人不关切电商发展。另外,发展电子商务存在本钱高、资金周转慢、回报率低、经营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企业、农民介入热忱不高。

(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完美

因为智能手机价格的普遍降低,愈来愈多的农村大众可以支付购买费用,然而因为农村地区网络的终端装备没有患上到优化,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依然难以知足电商发展的需求。据有关调查显示,六三.八%的乡镇网民反应网速慢。在偏僻山区,因为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等依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信息不顺畅致使农产品销售不顺畅,效益减少。乡镇1级直接面向农村,农村人口占乡镇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网络程度,致使了乡镇电子商务的不发达。

(四)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需求拥有不可预知性

因为扩散经营以及投入不足,大部份电商没有自己的品牌,在网上认知度过低,但相对于于整个乡镇的产品种类,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另外,受地舆环境的制约,农产品的出产以及农用品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很大的不不乱性,农产品出产地域以及加工企业散布状况不集中,出产措施以及标准缺少统1性,农产品附加值没法患上到有效提高,蕴藏保鲜技术低下,农产品种类繁然而质量常常层次不齐,这些前提都会对于农产品的出产与有效运输造成闲置,从而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1步发展。

(五)物流网络笼盖率不够

顺丰、4通1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只能笼盖到部份临近地区,1些偏远之处不在物流体系以内,从而致使农村电子物流工作效力低下,个别处所既便有配送,然而配送费用过高,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3、增进乡镇电子商务发展的对于策建议

(一)培育电子商务人材

普遍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特别是农民的文化水祥和农业科技水平,用专门的电子商务知识对于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怎么应用网络找到与产品相干的信息提高他们在网上交易的信念。激励当地大学生在故乡就业,服务当地,不断推进地区性电子商务流动的高效发展。在这1进程中,加大电子商务流动的宣扬力度,引导当地大众对于电子商务有1个正确的认识。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添投入量,优化网络环境,包含农村地区的网络硬软件设施、上网装备等基础设施投入。踊跃发展推行网络通讯技术,充沛施展计算机、电话、电视的集中优势,提高居民的网络信息利用能力,并踊跃应用国家政策来降低或者减免居民网络费用及相干硬件设施费用。

(三)加快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标准化建设步伐

提高产品质量,履行标准化出产,尤其是打算出口的产品,必定要依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在用标准进行节制的进程中加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在产品品牌认证上做好文章,在大量的品牌数量上,不断进行销售渠道的拓展,确保农产品绿色化与有机化,依据市场购买力的特色与需求,进行明肯定位。同时要重视加强农民、农产品加工商与市场的互动交换,有助于企业对于本身以及产品进行全面包装。同时,树立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履行让消费者对于产品出产进程1目了然,为展开电商打好基础。

(四)树立有效的产品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加强协作,以网络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易进程中风险的评估与责任的科学划分。充沛挖掘农村地区物流企业的潜力,激起物流企业活气,推进市场的健全发展。

(五)激励企业和中介组织树立电子商务网站

篇8

1.建设的时代背景不同。早起的网络技术发展不成熟,而旧的农村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产生,就使得其建设发展不完善。由于我国农业具有分散广、规模小和品种多样性等特点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传统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停留于概念理论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技术比较成熟,因而就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希望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将整个农村市场与城市其它成熟市场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政府对于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从中就看出了国家队农村发展的重视,那么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可以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2.建设的主体和服务的范围不同。传统的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比较狭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简单的将农产品销售等环节进行整合。因此,在旧式的电子商务体系中,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加工企业或乡镇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而其所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为自己的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销售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但是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主题包含了社会各层人员,产品生产者、城乡居民、政府和各类农资相关生产企业等。由于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主要通常情况下为政府或者是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

3.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不同。旧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没有很成熟,就导致交易进行不完善,比如,产品数量少、质量不合格、产品储存不当等问题。那么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就要重点解决以上的问题。除了农产品质量标准不一的问题,还面临着农产品交易匹配效率的问题和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二.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设计

新形势下农村双向电子商务市场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是规划与设计一个面向世界的全国统一的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平台规划与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方便农民买卖商品,寻求全球营销机会,为农民增加销售收入、促进农村内需发展、丰富农民知识和技能、缩短城乡差距。运作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三.推进新形式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1.农产品标准化管理

对各乡村的农产品信息采取标准进行统一改革。遏制农产品市场与物流体系脱节趋势,重新界定农产品和各乡镇的分类,乡镇地区分类可以以农产品的分类

为依据。加快农产品信息采集标准化进程,统一各乡村信息共享方式,切实减轻信息共享和信息采集的成本。根据乡村农产品的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合理的物流方式。在拓展农村原本优势的农产品市场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其它相关优势农产品相应的特色通道,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物流水平,建立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市场,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

2.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督制度

重视农产品安全,对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的惩罚力度。使企业不再以利益放在首位,而不重视食品安全。引导乡村遵循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开展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为出发,合理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生产。同时对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奖励政策,对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者进行奖励,完善新形势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新的物流网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追溯,方便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合理落实。

3.实行城乡结合的双向电子市场交易模式

深入调查乡村农产品市场特点,实行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双向电子市场交易模式。深入调查各农村农产品的特点,对各类农产品的市场进行合理调研,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市场管理模式。依托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增强,逐步推进其它各类农产品的市场发展。加速各地区农村的农业生产改革,依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安

排各类农产品的农业生产。合理利用乡镇周边城市的市场资源,加强乡村农产品市场与城市农需品市场的紧密合作,统筹匹配城市与农村的双向需求,合理选择

农村与城市的双向物流通道及物流方式,切实推进农村与城市协同发展。

4.加强电子农民的培养

篇9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农村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平台连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扩大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使其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直接服务于三农,使农民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直接受益者。简单来说即通过发达成熟的网络程序进行农业商务活动,提高了经济运转的效率和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道路状况差。即使到2005年底,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146万公里,但是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总体上还保留在以通为主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

(2)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仅有单一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收入拨款。但是,有时财政拨款不到位,又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大量的通讯和信息技术、数据存储库资源、设备等,得不到更新和推广,尤其是乡镇一级网络传输线路不顺畅,出现信息传播断层现象,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现象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现在知名的淘宝村睢宁沙集镇,孙寒是村里带头致富的人,但是在建立淘宝网店初期,网络问题成为他的首要难题。由于村里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网络发射器,他需要托关系才接到了网线,才有了现在的沙集网商。此外,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也会引起网络安全的问题,有一部分人或企业由于担心安全问题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有多少个村子没有接通互联网,限制了多少想通过网络发展的农民。

(二)安全问题

(1)产品安全问题。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一种虚拟交易平台,农产品不像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具有同一性。顾客在网上购买农产品往往会有很大的顾虑,产品是否新鲜,是否生产安全等都在考虑范围内。目前,比较成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价格一般比较偏高,不能适应大众市场,只是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

农产品的差异性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问题,如果虚拟网络不能给顾客带来保障,解决后顾之忧,那么农产品大规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比较低。比如淘宝网推出淘宝生态农业专题,从推广来看是宣传生态农业,但是IT工作者很难亲自都田间监督农民是否真正达到生态种植,监督农民进行生态种植。

(2)支付安全问题。资金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环节,是能够确保网上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性步骤。目前最广泛的支付方式包括货到付款,第三方支付,银行转账、汇款,邮局汇款,不管农户是买家还是卖家,能否支付或者是能否收到钱都是关键问题。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覆盖有限,支付环节不顺畅,现在比较流行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农民可能不会操作。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导致整个环节无法打通,许多农民的购买需求受到限制,造成广大农户无法享受有电子商务带来的快捷,低成本的优势。

(三)人才问题

(1)农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民受传统生产和销售方式的影响,另外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目前,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使用热情并不高。电子商务具有时间的间隔性,区别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但是农民长期使用传统交易方式,并不容易接受虚拟交易。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想要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2012年根据农业部的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很多人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并不了解,也不会使用,这点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

(2)缺乏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领域非常广泛的一项互联网平台,能够有一支高质量、内部结构完善、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目前,大部分基层政府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大学生返乡创业几乎没有,基层乡镇府的硬件设施差,电脑数量少,利用率低,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在有的地区人才不仅缺乏,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干事创业靠人,这话对农村而言更关键。发展农村电商,人才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要的瓶颈,喊缺人,企业喊缺人,行业整个都在喊缺人。

(四)物流问题

篇10

近些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农村网民在总网民的占比却持续上升,农村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既显著增加了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使得农村生产领域逐渐与外部市场实现了对接。2013年到2015年,农村电商均被写人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同时,农村电商也被认为是扶贫的重要手段,如2015年11月9曰国务院即发文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目前,各地区也基于各自现状进行了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普及仍然问题重重,各地发展良莠不齐,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传统农产品封闭低效流通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亟须改变。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不健全

县乡级别的网络设施依然薄弱,农村信息服务站点不够健全,长期制约着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我国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网络基础建设和网络应用发展相对较快,中西部农村网络设施比较落后。

电子商务发展还离不开完善的物流体系,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以公路交通为主的阶段,并且公路的通达深度也不够,路网的密度不足、路面交通状况不好、道路养护严重不足,使得大多数物流公司的运送网络只能覆盖到了县和较发达的乡镇等一级的地区,再往下一级的地区往往无法送达。目前有相当部分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提供快递服务的只有EMS,并且成本太高,运费也比较贵,一般在20元以上,使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度较大。目前,中国邮政的快递业务能到达乡村一级,而其它快递企业包括顺丰、“四通一达”等的营业网点一般都只到县城。农村的电子商务,想做的人不少,但真正做好的却不多,主要原因在于物流是一个巨大的瓶颈。目前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成本很高,特别是在非平原地区的农村,物流的成本高过城市许多倍,并且效率低下;此外,农村物流的返程空载严重,这也是农村物流成本高的重要因素。

2.2农民网络意识淡薄

在城市已经广泛普及的互联网思维、电子商务理念、微信营销等概念和运用,在农村地区还是新鲜事物,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学历普遍不高,农村网民对网络的认知度不够,农村地区的居民拥有电脑的比率还较低,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广大农民互联网意识不强。农民已经习惯长期以来的面对面交易和实体店购物模式,网络购物的体验还比较生疏,对电子商务的不信任感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会使用互联网或使用网络不便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另外,农村人才外流严重和电 子商务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对象,农产品的生产既要受到品种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诸如气候、地理位置等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部分地区农村生产技术条件差,缺少规模化经营,产品品质差异不一,储藏设施简陋,缺乏深加工,对接外部市场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要求交易对象具有标准化和可鉴别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产品的包装规格和品牌等要求很高,目前大部分农村农产品的生产现状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2.4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对网络的应用程度不高,需要大批掌握电子商务的人才来教授;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用、维护都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示范和引导。目前农村条件比较差,国家支持政策也不多,很多电子商务和管理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法针对性不强,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全程式的示范帮扶机制,没能让农户切身体会到电子商务能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导致农民的兴趣度不大。

3.农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

3.1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

网络配套设施的齐全和网络的应用普及率是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要科学规划农村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力度,将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大幅提升,提高宽带网络的服务水平,降低信息网络的使用成本和费用,为开展电子商务奠造坚实的基础。加快大型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的建设,推进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应用,积极引导农民进人电子商务市场,鼓励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商活动,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便利和优越性。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的种类非常多,对物流配送的需求点较多,农产品相应的物流技术存在较高的难度。所以,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问题值得认真深人研究,应该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打造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对农产品的流通机制和过程进行优化,降低农村的物流配送成本,并大力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以较低的成本将农产品快速流通出去。

3.2提高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充分发挥成功农民网商的示范效应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是必须依赖的主体。要提高农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必须转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第一,要普及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对农村的积极个体的进行培训和提高,鼓励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第二,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示范村试点的方式,政府引导相关企业对示范村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相关培训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逐步带动周围村庄的电子商务热情;三是基层要设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创业,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到本村的经济发展中。

3.3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

各地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有意识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对本地农产品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建设进行加强。提升农产品的包装、保鲜、储藏、物流、市场推广及其精加工水平,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网络营销进行有机的对接,把电子商务有效地融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政府适时建立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査评价系统,根据市场要求,实行农产品的规格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实施。

3.4对农村居民加强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