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风险防控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4 09:35: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风险防控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大量项目的建设极大地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合理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是当前水利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从而充分发挥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水利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1水利工程项目风险内涵与特点

水利工程风险主要包括人为性风险和自然风险等。根据本文分析的内容看,除不可抗外力风险外,主要包括:

(1)技术风险。在水利工程建设前、中、后期,由于合同管理、图纸设计、数据计算、投资概算等个人或组织技术环节疏漏或失误所造成的风险。

(2)人为性风险。利用市场差价、擅改发票,多算工程量、伪造交易单据、贪污受贿等所造成的质量行为。

1.2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可采取依靠观察、调研、实地勘测、采访或参考有关资料、咨询专家、广纳建议、咨询有关法规、召开研讨会等方法,结合项目建设全过程,制定出面对既发、未知因素导致的风险预控之道。

其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个过程。在风险管理中,我们应用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

最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于节约项目成本。在科学的风险防控行为中,可减少风险发生概率,降低风险水平,节约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2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2.1风险管理意识的缺失

一是水利行业在政策引导方面风险管理意识缺失。根据本地市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对专业化风险防范技术缺乏专业研究和重视;二是对于水利工程的风险度以及工程进度等工作的核定过多依赖评级结果,对资金的运用概算缺乏科学手段予以审计,对风险的判断、预警也难以及时、到位,监督职能发挥不足。

2.2组织结构的不完善

基于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项目法人来源、审计工作非客观性、日常考评的权威性流失、信息屏蔽时有发生,这一切都会导致风险发生。

(1)项目法人由内部产生

从项目法人尤其是公益型水利公司的项目法人的产生程序来看,项目法人产生具有很大的非市场因素,它是行政领导部门主持建立的国家独资公司予以产生,其竞争市场的范围仅限定在体制内而非面向整个社会。

(2)内部审计的非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目前,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法人比较普遍的组织形式是由综合部门、计划合同部门、工程建设部门、财务部门组成。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缺少了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3)信息共享与整合程度低

目前,在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中,信息管理方面主要的问题是横向信息不能有效整合和共享,不利于资金控制,自然会产生投资风险。

2.3概算制度的僵化

首先,概算制度的僵化会增加工程的风险系数。一方面,若严格遵守概算,就有可能导致承包方偷工减料,压缩成本,有可能诱发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客观上就有可能鼓励承包方肆意挥霍,铸就成本浪费和寻租的风险。

其次,概算制度的僵化会设置寻租机会。如上所述,概算制度成了一种僵化的制度安排:作为水利管理及执行主体难于处理的一条刚性规定;同时有的施工主体会利用制度僵化的现实创造寻租机会。

2.4抵御风险必要技能的缺失

(1)合同风险。合同是阻止他人侵犯,保护己方利益的法律依据。一般说来,风险常常位于合同款项和合同管理。

(2)承包商风险。现代工程规模大,功能要求高,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市场诚信风险。为了达到不支付或少支付工程款的目的,在合同签订期百般干扰、合同执行期间要求苛刻、故意刁难承包商,滥用权力,实行罚款或有意拖欠工程款是一种常见的缺乏诚信的不良市场行为。

(4)投资风险。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业主的经济情况变化无力支付工程款,使工程被迫终止:不可抗拒的外力导致投资回馈难以落实;物价因素和货币风险所引起的困境在承包工程中经常出现。

3完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控的对策

3.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在水利工程领域,首先,管理者要有风险管理意识,要改变原来注重上级要求和关系协调而淡化风险管理的观念。其次,应把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常态,进而把风险管理塑造为一种常态文化。在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全局,强调整个流程,即关注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3.2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1)由市场选择项目法人。现在很多地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选择采用的往往是非市场行为,具体说即项目法人在水利系统内部是市场竞争,系统之外的单位极难有资格竞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项目法人选择实际上是内部产生,而在系统内部,基本上运行的是一种市场竞争,即竞标是一种有限的市场行为。这种内部产生项目法人的非市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垄断行为。

(2)内部审计独立性

为保障内审的独立性,理应从制度设计上予以完善。首先,内审人员的地位问题。只向最高管理层负责,使他们脱离利益相关者,以公开公正地展开工作;其次,组织内部理应以正式沟通的手段向所有公司的人员宣布内审人员的任命,逐步走向内部审计职业化之路。

(3)信息共享

在水利工程部门,用制度形式保证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以落实信息公开、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理应做到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以便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之目的。

3.3科学应对超概算问题

对于该领域的问题,需从设计单位、设计人员选择上入手,注重概算编制,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只有把整个流程上的工作做到位,落实好,概算的编制才会最科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减该种风险。

(1)初步设计概算。在设计人员的选择上,理应选择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设计人员;或在设计初稿交付之前,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其次,强化技术问责,严加管理,并且对不科学设计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问责,并统一惩戒标准,从源头抓起。

(2)设计概算编制。概算编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针对编制依据,编制深度、编制内容三点主要问题落实质量管理,以便防患于未然。

(3)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此制度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树立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导致的返工费由设计单位自负,这种制度设计以刚性的规定要求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4)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为控制概算,一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二要贯彻执行建设监理制度;三要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四要严把工程结算关,以实现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均衡进度、节约建设投资。

3.4加强抵御风险的各种技能培训

(1)合同风险管理。在水利建设的合同条款中,首先要注意合同内容规定。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一定要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稍有不慎,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损失。

(2)帮助承包商规避风险。首先,“承包商要采取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措施,对风险大的工程派遣最得力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合同管理人员”其次,对风险大的合同,承包商可以提高报价中的风险附加费;采取一些报价策略降低或转移风险,通过谈判,完善合同条文,双方合理分担风险。第三,工程保险是业主和承包商转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开始水利工程之前,必须要落实工程保险。

(3)以法律合同防范市场风险。市场中诚信缺失所造成的一系列风险只有用制度的力量才可以防控。首先,针对具体风险,经过独立性强的中介予以制定合同,对有可能出现风险的方面予以法律界定和风险防范;其次,针对具体的业主、监理、承包商等主体责任予以列举式合同编制,从而为风险制定防范性制度保障。

(4)防范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增强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理念的普及和宣传,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水利工程项目专项执法检查,把检查结果作为考核评优的依据;建立完善以项目法人制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完善防控机制让各方各尽其责。

4结论

风险管理水平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开展抵御风险技术培训等相关活动,并不断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以此提高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项目风险;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project risk;risk control;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65-02

1绪论

建筑工程项目,特别是中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加之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因而是一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项目。无论是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还是设计师、材料供应商等,都面临着风险。为了减少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就要求我们要降低风险,对风险做出一定的防控和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班子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监控预防,以最小代价,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目标的科学和艺术。近年来,由于工程质量事故不断发生,建筑市场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暴露出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的工程风险管理体制还显得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大型工程为主导的今天,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就更加显得捉襟见肘,这就使得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并探讨将之运用于当今的工程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需要,针对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借鉴国外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对实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及其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并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其决策程序进行探讨。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及分析

任何一个项目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风险的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称为风险源。风险的识别就是对存在于项目中的各种风险根源或是不确定性因素按其产生的背景原因、表现特点和预期后果进行定义、识别,对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并依此制定出对应的风险管理计划方案和措施,付诸实施。

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可用图1来表示。

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它是处置风险的前提。为了解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的根源,尤其是重要风险,尚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将对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通过对风险的关注、揭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或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的目的。风险分析主要包括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风险的起因和可控性分析、风险责任分析。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之后,就要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期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避免事故发生,最终减少或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管理是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持续活动。随着项目的成长,风险会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而预期中的风险也有可能会自行消失。良好的风险管理措施能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信息,使风险防患于未然。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所采用风险应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规避风险规避就是通过变更工程项目计划,设法远离、躲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从而消除风险或消除风险产生的条件,或者是保护工程项目的目标不受风险的影响。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风险规避是一种最彻底地消除风险影响的方法。虽然工程项目的风险是不可能全部消除的,但借助于风险规避的一些方法,对某一些特定的风险,在它发生之前就消除其发生的机会或其可能造成的种种损失还是有可能的。

然而,回避风险也有消极的一面。首先,回避某种风险可能意味着同时放弃某种获利的机会。当潜在的损失明显大于潜在的利益时,采用这种方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所涉及的主要风险通过项目方的细心管理确实是可以控制的,而且细心的管理又确实可以增加利益,那么项目方就应该把项目进行下去。其次,回避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风险,回避一处的风险可能使别处产生风险或加大某种已存在的风险。最后,有些风险是无法或很难回避的。总之,回避风险自有它可取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当某种特定风险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的程度相当高,或者应用其它风险控制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时,可采用回避风险技术,否则不宜采用。

3.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在承包商不能回避风险的情况下,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来承担,但转移风险并不是转嫁损失,有些承包商可能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在其他主体那里却可以得到控制。

转移风险并不一定会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它只是将风险转移给另一方来承担。最普遍的风险转移方式是购买保险。购买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转移风险的手段,通过保险可以将自身面临的风险很大程度上转移给保险公司,让他们来承担风险,将不确定性化为一个确定的费用。

3.3 施工工程风险缓解工程项目风险缓解,又称减轻风险,是指将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后果降低到某一可以接受程度的过程。风险缓解既不是消除风险,也不是避免风险,而是减轻风险,包括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控制风险的损失风险缓解要达到什么目标,将风险减轻到什么程度,这主要决定于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管理的要求和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已经明确的风险,工程项目管理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控制。如对某工程项目,经分析,已经明确其进度已经滞后了,此时,该项目管理者,在资源供应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活动逻辑关系、压缩关键路线上关键工序的持续时间或加班加点等措施来缓解工程项目的进度风险。

在制定缓解风险措施前,必须将风险缓解的程度具体化,即要确定风险缓解后的可接受水平,如,风险发生概率控制在一个什么范围内,或风险损失应控制在什么标准之内,这些是制定缓解风险措施的基础。一般而言,早期采用缓解风险的措施,比在风险发生后再亡羊补牢会有更好的效果。风险缓解的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分散风险和采取一定的后备措施等。

3.4 施工工程风险自留工程项目风险自留亦称风险接受,是一种由项目主体自行承担风险后果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种策略意味着工程项目主体不改变项目计划去应对某一风险,或项目主体不能找到其它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而采取的一种应对风险的方式。恰好相反,其完全是可以通过保险或非保险等方式处置风险的,但出于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考虑,将风险自留。采用风险自留应对措施时,一般需要准备一笔费用,一旦风险发生时,将这笔费用用于损失补偿,如果损失不发生,则这笔费用即可节余。那些造成损失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是最适合于自留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转移,或者说,将这些风险都转移是不经济的,对于这些风险就不得不自留。除此之外,在某些情况下,自留一部分风险也是合理的。通常承包商自留风险都是经过认真分析和慎重考虑之后才决定的,因为对于微不足道的风险损失,自留比转移更为有利。

4结语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探讨一个较新的课题,落实与推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尽量考虑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建设项目的相关方在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在工程建设中,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工程风险防范系统及相应措施以防范和消除风险,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强项目风险控制把工程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

[1]乔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2):14-15.

[2]陈竟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2010,(5):26-29.

[3]唐坤.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4):49-52.

篇3

On the field of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tegrity risks and control measures

Lin Dandan

Abstract: Power is one of the industries are state monopolies, professional, high-tech features of its industry, many people are glued to a piece of fat, hoping to learn a great fishing.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power system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three three are" the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systems and to carry out a clean culture, so that honest government, and made a series of encouraging anti-corruption achievements and significant results, but it is undeniable , power system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projects and individual based on their own interests, by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driven factors, it is prone to integrity risks. In this paper, a total of eight in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existence of risk-prone points and Independent described the m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power;Engineering;Independent;Risk;Prevention and control;Measures

电力工程一向是属于社会上施工单位争先抢夺的“香饽饽”,再加上从2010年起,各地电力部门开展第二轮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作,工程数量众多,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工程领域中存在的权钱交易风险更是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电力系统通过建立有效的“三化三有”的惩防体系,着力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和明显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力系统中个别工程管理部门及个人基于自身利益,受社会上经济利益分配和利益趋动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廉政风险问题。当前电力系统廉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避免出现“工程搞上去,干部倒下来”现象,确保“工程优质,干部廉洁”。作者结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从项目决策、土地使用、招投标、合同、资金安排、工程安全管理、工程质量、废旧物资回收等八个方面,探讨分析工程各个阶段存在的易发生主要廉政风险点和阐述防控的对策措施。

一、项目决策管理方面

风险点一:工程立项手续办理不符合规定、因外部原因(如政府手续办理时间较长、当地居民阻扰施工、清赔方面纠纷)造成未批先建、实际开工时间与计划开工时间节点相差较久。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工程立项相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工程项目及规模、资金;2、对于政府手续办理时间较长的问题应对公司相关经办人员提出明确的时限,要求他们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部门主任及时跟踪,分管领导督促办理进度,适当时候应出面协商,以便手续顺利办理;3、清赔方面严格按照省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清赔,对于可能超出清赔预算的情况应及时请示公司领导;出现阻扰施工现象,应及时与当地政府联系沟通,避免出现因纠纷而事态扩大,造成上访现象。

风险点二:工程项目由于上报时间匆促造成建设规模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因造价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出现造价不准确。

防范措施:对需上报的工程项目规模、资金进行严格把关,因出现自然灾害造成只能估算上报的工程项目,在实际开工时若差距较大,应上报公司领导并说明原因。

二、土地使用权和出让方面

风险点一: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且施工时间较赶,与当地政府协商一致后先行施工,未办理土地证。

防范措施:在与当地政府协商过程中可将政府部门配合的手续一并向政府提出,争取避免出现该风险出现。

三、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方面

风险点一:规避招投标。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化大为小,未将工程项目中的小额附属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纳入招标范围,然后将上述小额工程直接发包给施工单位,有的则是任意肢解工程项目,关照某些特别的施工单位。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对于达到招投标条件的工程项目许严格按照流程办理;2、细化招投标管理办法条例,对招投标条件进行明确规定,如招标金额是否包工包料,附属工程是否纳入合同总额等具体细节。

风险点二:虚假招标。出现暗箱操作,内定单位的现象。

防范措施:应加强监督职能,建立由监察审计部门为主导,财务、项目主管各司其责的监督管理体系,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每年的工程计划批准文件可报备监察审计部,由其对需招投标的工程项目进行监督。

风险点三:违规转包。有的企业凭借某些特殊关系中标后,不是自己去组织施工,而是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直接获得高额差价;或者以包代管,收取管理费。有的工程被层层转包,承包费用水涨船高。违规转包又可能导致两种风险:一是可能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二是由于承包费的层层加码,施工方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施工方只得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违规作弊。

防范措施:1、完善转包工程的管理文件制度体系,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2、对于有转分包的工程项目,项目主管部门需重点督办工程管理,对转分包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检查,杜绝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行施工现场;3、禁止二次转分包的情况出现。

四、项目合同管理方面

风险点一:合同条款制定不完善,如预付款比例过高,无工程逾期考核条款,出现矛盾纠纷的解决办法问题。

篇4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2

建设工程合同明确了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双方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行为。而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工程的周期变长,材料消耗变多,施工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也加大了合同管理的难度。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必须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合同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个建设工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市场经济主体,这些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竞争。合同是联系各方经济主体的重要纽带,做好合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

当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到的经济主体多时,各方经济主体就极容易发生矛盾纠纷,而合同则对各方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所以说,良好的合同管理可以化解纠纷,促进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可以保障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在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中,各方经济主体都承受着一定的风险,市场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带来投资的失败。因此,做好合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测风险、防范风险,保障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

二、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承包商资质风险。在签订合同时,承包商必须出示有关证件,证明其具有施工企业的资质,证明其有能力承包某工程项目,这样才能具有承包的资质,否则的话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纠纷。比如说:如果承包商不具有施工企业的资质,只有工人的资质,为了获取该建设项目,通过其他具有施工企业资质的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然后再转包,这样就会给该工程项目带来极大的风险,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纠纷现象。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承包商的资质风险就是说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有可能出现不合格的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主体的出现,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2.合同文本风险。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建筑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了建设工程施工的合同文本。在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规定了双方所应承担的风险。但是,在实际建设工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逃避责任,没有完全按照合同文本的有关规定来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有许多表述不清晰、模棱两可的地方,或者说是有些文字的表述有歧义,有多种理解,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这样在实际施工中就有可能带来矛盾纠纷,带来合同职责履行的问题。所以说,合同文本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在文字的表述上讲究咬文嚼字,任何一丁点的内容都要规定得详尽具体,不能引发歧义。

再比如说:在合同的商讨签订过程中,由于市场上的施工企业众多,业主有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自身投资风险,往往会对承包商提出诸多不合理要求,在合同的制定中只提承包商要履行的责任,却不提承包商享有的权利,不提有关索赔内容。承包商一旦签订这种不平等合同,那么就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招投标风险。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已日渐成熟,国家也已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招投标的地位,明确规定在建设合同的签订中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规模大、周期长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合同的签订,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而招投标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出现一点差错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比如说:招标文件中存在漏洞,那么就会给合同的签订、施工阶段带来一定的麻烦。由于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招投标的工作流程,需要企业去摸索,这样就会给合同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必须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而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做好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有利于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加强对承包商资质的管理。为了避免出现不合格主体的现象,必须加强承包商资质的管理。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有资质的承包商,杜绝恶意压价。同时,为了避免承包商的转包,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禁止转包,规定哪些项目必须由承包商来完成,比如说:规定建筑的主体结构必须由承包商完成。再规定其他的一些项目可以分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业主和工商部门人员要对承包商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严肃处理承包商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效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积极探索工程招投标的工作流程和细节。虽然已经确定了招投标制度的地位,但是,却还没有明确规定招投标的方法和形式。所以说,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必须考虑到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利益,建立招投标的原则。企业要根据以往招投标工作的经验和工程项目的特点积极探索出招投标的工作流程和细节内容,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

3.推行计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计量清单计价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可以有效做好造价控制,保障业主与承包商双方的权益,有利于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建设单位应尽快研究出与合同管理相配套的计价方法,降低合同管理风险。

4.制定合理的合同示范文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建设工程的经济主体会出现跨国界的现象,于是在合同管理上也要与国际接轨,努力协调各方的利益。制定出合理的合同示范文本,使合同的签订和内容符合法律规范,可以避免出现合同纠纷现象。而且,制定出合同示范文本有利于明确规定各方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高合同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合同的质量,避免出现错漏或歧义现象。

5.加强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减少纠纷。业主与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文字的表述,确定文字表述明确、清晰。实践证明,许多合同纠纷的产生都是因为违约责任的不清楚。因此,双方当事人要重点分析违约责任和违约条件。承包商要尤其注意合同的合法性,保证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合同的严密性。尽量减少或杜绝纠纷的产生。

6.建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网络。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合同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高了,合同管理的内容延伸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中。因此,企业应根据合同管理的内容建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网络,有效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建立合同管理制度,监督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审查合同的合法性,总结合同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并根据合同管理的内容形成一套严密的岗位制。以法律顾问为核心,在企业领导者的带领下开展各个环节的合同管理工作。同时,合同管理还要积极配合国家工商部门的监督。

7.做好合同以及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合同及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能有效保证合同全面履行。合同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整理合同文本、相关资料文件,并将资料整理归档。当发生矛盾时,这些资料就可以作为原始证明,是有效解决纠纷现象的法律武器。尤其是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工程周期长、涉及人员多,在不同建设阶段会产生大量不同的资料,许多矛盾的协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这些资料来解决。因此,合同管理者必须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8.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可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可以减少法律纠纷,可以降低合同风险。因此,企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合同管理已经成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春.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及控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3).

[2]唐健,邵成俊.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维护企业权益[J].水力发电,2012(7).

[3]苏阳.浅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与防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篇5

1 前言

建筑工程实施过程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运用工程造价的管理思路,合理有效的制定造价控制方案,才能保证造价按照工程运算合理实施。

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商业风险活动,工程造价管理自然蕴含着风险因素。在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为防范风险,工程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在招投标、合同签约及施工过程中明确有关涉险内容,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

2 合理报价

风险评估是提高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如果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那么在项目开工前,管理者对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能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比如,按照 FIDIC条进行招投标时,投标单位有一种投标策略叫做“低价中标,重在索赔”。这就是说,投标方在投标前就已充分分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对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报高价,对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报低价,这样在工程决算时,增加的工程款将大大超过减少的款项,承包商因此获得可观的利润。承包商在投标前应该对业主的资信和资金情况进行了解,理性地参与市场竞争,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评标方法和投标报价所包括的范围。在仔细阅读图纸、踏勘现场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答疑精神,不丢项、漏项,否则这种风险完全由承包人来承担,投标前进行恰当的成本预测,企业内部对工程所有材料、人工和机械进行摸底分析,以实际市场价格或企业内部劳务、周转材料、机械租赁价格结合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定工程最低成本,同时预留必要的风险费用并考虑适当的利润。一个好的报价应能正视风险、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置风险于意料之中,于运筹之中,做风险驾驭者。

3 严把合同,降低风险

承包人应增强法律意识,订立合同时,尽量采用标准文本,以防止一些显失公平的条款。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力求按权力和义务对等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谋求公正的合法权益,对风险范围所涉及内容应尽量描述详尽,从而达到降低合同条款风险的目的,如面对业主要求采用风险最大的固定总价合同,应注意平衡权力和义务,尽可能规避和分担风险,可定量地约定风险范围。如果在合同中未约定风险范围,当市场材料价格出现象 2003 年那样的涨价风暴时,施工一方是无力承受的。对垫资工程承包商可要求业主提供担保,合理转移风险,因为低价中标和无担保的垫资工程,要想摆脱困境是十分困难的。工程风险与施工合同订立、执行都有十分紧密关系。施工合同管理包括事先、事中、事后管理三部分。在合同签订时,应尽可能依据招标文件及工程实际,选择合适合同形式,并突出本工程特殊性,特别将工程预付款、价格上涨、工程量变更、设计变更、工程结算、技术措施费等风险因素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能可能将合同内容做到严格、完备、明确、规范,施工企业谈判过程中,尽可能争取对已较有利的价款调整相关条款,减少合同带来的风险。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正确理解工程合同内容,以质量、工期、安全和支付为控制目标,严格合同管理。

4 强化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承包商应加强项目管理,在工程质量、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索赔管理及工程验收上加强风险防范。因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合同价偏低时,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否则引发的法律纠纷对承包商是十分不利的。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承包商可按合同采取暂停施工并书面通知业主支付工程款,或者继续施工但要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逾期支付工程款的后果,书面的形式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纠纷的证据。恰当应用索赔也是减轻造价风险甚至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造成的施工条件变化以及工期延误等,都是很好的索赔事由。当然,索赔过程应注意以合同为依据,做到及时性、资料完整性和运用恰当的索赔技巧。

5 建立造价调控机制,减少企业风险

政府或者产业协会可以建立行业预报,定期或者非定期的预报和一些关于产业发展和宏观环境变化信息,比如对于经济方面的风险因素,可以根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以及银行汇率的变化,来识别和分析通货膨胀因素引起的工程造价风险;再如自然环境因素,可以和气象部门沟通,预测项目施工期间的气候情况,增加对此项风险事件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中。现在许多工程采用的工程保险也是一种防范工程造价风险的有力措施。

6 重视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投入力度,消灭基础性风险

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都是项目的基础,也是工程造价的基础,如果它们出现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整个项目包括工程造价都会出现很大的风险,1%对75%的比率是值得对工程设计付出更多的投入的,因此重视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工程造价消灭基础性风险。

7 设立风险协调和处理机制,提高参建各方的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形成和提高的,应加强对参与各方的风险管理培训,增强他们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能力。设立工程造价风险协调机制,可以跟踪协调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风险,识别和明确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事件和原因,可以通过协商和沟通,采取比较全面的处理措施,还可以积累抵抗工程造价风险的经验,为以后处理类似或者相同的风险提供借鉴。随着建筑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风险性造价管理在项目实施中会更加重要。因此,在我国有关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得方法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8 重视风险控制,合理分解风险

风险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风险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项日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一般来说,风险控制活动包括政策和程序两个方面。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程序则使政策运行而产生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应按照业务流程设立风险控制活动,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程序。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设置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等若干风险控制点,针对工程具体实际,将工程合理划分标段,落到可能胜任该项工作的班组及个人,实行相应的责任制。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有效地分解风险,对一些工程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要求高、风险大的工程,亦可组成联合投标体,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润。

9 推行工程保险和担保,防范工程风险

实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将工程风险有意识地转给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处置方式,全面推行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是依法转移工程风险,是工程风险管理的重大举措,是降低工程风险损失的有效手段。参建各方应把风险防范放在头等重要地位,不抱侥幸心理,积极对工程、参与施工人员、施工机器设备投保和工程担保;保险公司应增强服务意识,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险种,通过优化投资降低保险费用;国家相关部门应利用政策优势将工程保险引为强制性保险范围,并在实际执行时,对承包人不投保险的、承包人未提供支付担保的,可采取强制性措施,真正形成包括业主、施工企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中介机构和政府全方位参与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工程造价风险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是一项全员全过程的工作。只有增强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工程造价风险,提高造价风险决策能力,加强风险控制和防范风险,才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行,达到优质、快捷、安全、文明、低耗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现状

1.1 工程预算定额与需求不同步

现行的工程预算定额已跟不上价格变化与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更新换代的要求,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工程计量方面与工程真实造价不符合。工程计量一般是在工程结束后,监理认可了质量,工程数量也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监理就要签证计量,然后报到项目部批准。但在工程项目昔理中,一般是建设单位选工程项目部进行项目昔理,有个别项目部的成员可能会置部门昔理原则不顾,违反规定,给监理做工作为施工单位汁量支付,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也失去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1.2 缺乏健全的行业法规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行业法规很不健全,缺乏权威有效的参考标准和制约,监管机制也存在漏洞,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不规范行为屡有发生。.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随意性较大、一项工程项目在可行性与投资额度方面要经过严格的研究,把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用额控制在计划限额内,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合理有效地实施,并监督控制好整个过程。但在实际中,一此建设单位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又急于项目开工,在投资额度、建筑标准、设计深度等方面都没有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只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同时根据情况变更,对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没有进行监督管理,因为更改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制定出责任制度。

1.3 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

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实现工程的全局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工程在投资阶段就对工程造价估算不实,在资金未落实时就上项目,有些甚至编造虚假工程概算。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2.1重视工程投资阶段的造价的合理控制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重点。设计质量的好坏小仅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也自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效益。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条件、实力雄厚、有类似工程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是保证设计工作的首要措施。初步设计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为工程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进一步分析,对基础资料进一步核实,并严格的按照设计概算设计,采取限额设计。设计项目要齐全,工程量计算要全而、准确,施工方案要切实可行,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增加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缩短工期,降低投资。对多方案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来保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在源头上解决建筑工程造价失控问题。

2.2加强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要完善招投标相关法规,规范招投标行为。采取措施加强建筑市场和招投标过程中的法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招投标和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合理运作和落实,维护当前建筑市场中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竞争秩序,从根本上对工程招投标阶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然后要制定一些列科学的评标管理办法。通过制定科学的评标管理办法可以达到规范整个招标过程,提升竞争择优效果的作用,提升评标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评标管理确保整个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努力营造诚信,互惠,双赢的商务气氛。减少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对招标过程的影响,使评标过程获得客观公正的结果。最后在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签订,在编订双方合同规定时,必须科学严密,内容明确,且客观公正,而且要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纳入合同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风险,明确双方的责任,维护双方的权益,才能够达成双赢的理想效果。

2.3强化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合理控制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确保材料质量并控制材料成本。采用考核的方式,建立一种工程项目责任制,根据标准成本实行奖惩制度,将工程的质量和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偷工减料、追赶进度和资源浪费的情况。配备一批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对可能影响工程项目进展的合同纠纷及时子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及时进行索赔,最大限度地挽回因合同纠纷造成地损失。从而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的控制工程造价。

三、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措施

3.1 建立竞标评估体系,回避风险

建立竞标评估体系是施工企业从源头上回避风险的重要举措。一是评估施工固定成本,二是评估可变成本,三是制定合理的利润或者保本费用,作为确定报价的基础。企业在深入调研和招标文件的前提下,必须对施工成本以及目前的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劳动力成本加大、施工机械租赁费增长等因素进行评估,还要考虑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付款、垫资经营的预期总资产报酬率降低的因素。

3.2 严把合同订立关,合理约定风险范围

一是尽量采用示范文本,以防止一些显失公平的条款。增强法律意识,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认真加以研究,中标后合同订立阶段要斟字酌句,认真研究专用条款,注意各有关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凡是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产生的风险,究竟应由谁来负责;业主供应材料设备或指定分包商的计价方式的约定等,应在合同中明确而未曾明确的,可通过补充合同协商来解决,力求按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从而达到降低合同条款风险的目的。三是合同双方分担风险应明确约定。特别对于采用总价合同,工期又比较长的工程,必须定量地约定风险范围。

3.3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

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在工程质量、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索赔管理及工程验收上加强风险防范。因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合同价偏低时,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否则引发的法律纠纷对施工企业是十分不利的。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企业可按合同采取暂停施工并书面通知业主支付工程款,或者继续施工但要以书面形式通知业主逾期支付工程款的后果,书面的形式同时也是以后处理纠纷的证据。

3.4 全面推行工程分包,转嫁风险

工程分包在施工企业客观存在,但仅限于“干不过来”的时候和特殊专业工程。应对工程造价风险要求施工企业全面推行工程分包,包括土建、安装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促使企业发展为“管理型”施工商,强化施工企业的管理服务监督功能。把中标的工程价按项目分解后进行分包,把建设方要求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结算比例等分解后落实到分包单位。

3.5 严格规范建筑市场竞争环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以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确保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同时,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自觉为企业提供服务,及时测算、权威性的信息,以利企业增加对各项风险事件的把握程度,从而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由于产业环境变动和其它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风险损失。

四、结语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工程建设投资方和承包商以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这不仅仅为工程建设投资方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落成,对于我国工程建设也能够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创设住房公积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积极的合法权益,增强城镇的住房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增加职工住房消费的能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大力普及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高速提升,住房公积金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公积金中心没有设置贷款网点;贷款办理的周期长而复杂;使用率低下,沉淀的资金数量比较大;审批贷款的环节多,管理运作方式相对单一以及中介机构的介入使得公积金贷款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等。要合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进行一个优化与整合。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的优化措施

(一)增加对低收入群体改善住房状况的支持力度

首先是要向广大低收入者倾斜住房公积金归集政策。可以依照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房价情况等设定一个每月公积金缴存的最低额度。其次,要适当把贷款条件放宽,合理提高贷款的限额。要依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状况,设定比较合理的贷款限额并进行适时调整。在可以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把贷款条件放宽,让大多数人特别是那些低收入者享受到公积金贷款政策的优惠。最后是要实行优惠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对于那些购买自住、低总价以及小户型的低收入家庭,要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利率来支持,让公积金贷款更加有效的支持低收入者改善自身的住房条件。

(二)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宣传

要积极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宣传力度,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对公积金的积极作用以及政策优势进行大力宣传,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相关政策与办理程序做一个全面介绍,努力让住房公积金制度深入人心,人尽皆知,家喻户晓。同时,要积极培养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提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让普通居民可以充分运用住房公积金优势来贷款买房。

(三)整合贷款业务流程

要依照市场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在有效控制风险以及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流程进行科学梳理、优化与整合。要科学对贷款办理程序进行简化,从整体上提高办事效率,有效缩短贷款办理的时间,方便人民群众。要建立一个公积金中心与承办银行联合办公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简化办理手续,提高贷款效率;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担保、评估、保险、公正以及抵押登记各种费用等。

(四)增加业务培训

针对当前办理公积金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对政策掌握不够熟练的状况,要积极组织受托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以及业务知识的合理培训,要及时纠正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不定期对受托银行的委托贷款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对受托银行委贷业务实行一个规范化的管理。

(五)创新公积金贷款服务方式

首先要积极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承办银行竞争机制,提升贷款的受理面,使业务加快发展,切实改善广大居民的居住水平,特别是解决城镇中那些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其次,要开发住房公积金贷款新品种。依照职工住房消费的需求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与出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公积金贷款新品种,让公积金贷款既实惠又好用。最后,要推行灵活方便的还款方式。如积极推行自由的还款方式,也就是借款人在不低于最低还款额度的情况下可以自由选择每月还款的额度;要实行公积金逐月提取还贷,并且可以自动由公积金账户划转至贷款账户中,从根本上减轻还贷负担;在贷款本息到期的时候,借款人可以优先选用自己的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抵还其公积金贷款本息,不足的部分可以另加补缴。

二、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的风险控制

目前,虽然许多中介机构已经介入到了公积金贷款业务当中,然而由于缺乏一个合理的监督管理,导致陷入无序的竞争中,服务的质量也日益低下,对公信力造成了巨大损害。中心直接对公积金贷款进行了审批,将贷款收件以及贷款送件等这些前期的工作让中介机构去办理,这样做虽然省去了许多环节,但套贷以及骗贷的风险就随之而来。这种措施的实施有很大可能让一些所谓的“黑中介”渗入其中,与房地产开发商串通好来办理虚假按揭。那怎样才能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呢?

(一)对委托的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筛选

要对那些中介机构的信誉、服务水平、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资产状况进行一个综合评估与考量,要选择那些信誉好、服务高、资产充足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强的中介机构来代办贷款收件业务,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套贷与骗贷的风险。即使在贷款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假按揭”,这些资产比较充足的中介机构也有很强的能力来承担风险。

(二)对中介结构加强日常监督

在住房公积金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诚信是最主要的保障。要让中介机构的每一项服务都能沿着科学有序的轨道进行,就必须对其加以规范与引导,将中介机构纳入到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当中,确保中介机构在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时能够讲究诚信。中心要加强对中介机构进行日常的监督与检查,如发现有违背诚信的行为,可以终止或者取消资格。中心要积极与相关律师事务所以及房地产中介公司协调好关系,建立一个联合监督以及检查机制。

(三)提高公贷申请材料的证明力

对于公贷申请的材料来说,各个银行有着不同的申请方式,申请的材料也不相统一,这样不但降低了贷款效率,而且比较容易造假。在申请公贷材料的时候,中心要让申请人提供有证明力的材料,如单位开的收入证明和收入的流水证明,要严格对身份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要积极建立一个相关谈话制度,以确定不属于借证以及伪证的虚假交易。

(四)增强金钱担保和人保措施

金钱担保以及人保是有效维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中保证金以及保证单位就是增强金钱担保以及人保措施的重要方式,也是对中介机构能否承担风险能力的考核。通常情况下,实力较高和诚信较好的中介结构都能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提供保证单位。在出现“假按揭”的情况下,中心可以用这些保证金来偿还贷款,或者要求保证单位承担贷款连带责任。同时,对于保证金额要注重对那些套贷和骗贷的风险进行防范,保证单位要有一定相应的代偿能力。

三、加强对公积金管理人员的廉政教育

在心术不正的人眼里,再好的制度和监督也形同虚设。因此,在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和措施的同时,对公积金管理人员加强廉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严格签订岗位廉洁从政承诺书,建立全员岗位责任制,把廉政风险防范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个管理部、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人员。

二要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地对公积金管理人员进行廉政教育,促使每一个人都能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三要建立廉政奖励机制。虽说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必要的廉政考核,对进一步提高公积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还是具有极大作用的。

结语:

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广大住房公积金的缴纳者对其房屋的需求,而能够有效的执行住房公积金的执行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积,确保低收入人群的合理利益,对整个社会的健康以及和谐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住房公积金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的优化与风险控制任重而道远,因此每一个住房公积金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对风险的控制及优化,使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朝着一个健康、稳定、安全、高效地方向发展。

篇8

在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阶段,投资人一般较多关注对项目资本金收益率影响较大风险,如:项目投资成本构成、投资回报率(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项目发起方给予投资人回报率)、回购方式及相关税费。对于上述风险,企业一般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防控措施。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时还需充分考虑以下风险,才能保证达到预期投资收益。

1.1项目发起方的履约风险及防控

项目发起方的履约能力,即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政府信用和当地投资环境等方面是选择投资项目时必须考察的风险因素。因此,在投资可行性分析阶段,投资人需考察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及近几年财政收入的增长率、项目回购是否有明确的资金来源、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政府廉政状况和政府换届等风险因素。投资人可通过尽职调查和采用信用风险评估等方式防控上述风险。具体可采取:(1)对当地政府信用、经济状况及社会环境进行考察论证。(2)要求项目回购方提供合法的、其价值能覆盖投资另加投资回报的抵押担保物并签署抵押担保合同。为确保投资的安全,抵押担保物应符合我国《担保法》的要求。投资人需要特别注意,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与债权法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不一致,混淆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联系和区别,在起草投资建设合同时要注意规避此风险。

1.2融资风险及防控

BT项目的融资风险可分为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外在风险体现在由于金融市场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对BT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利率上浮造成融资成本增加、货币紧缩政策导致融资困难等;内在风险是指投资人的资金周转能力和融资效率。对上述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控。(1)融资风险的防控:为了避免融资风险,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制定融资方案,如采用银行贷款,在项目投标前至少应取得银行的贷款意向书,避免项目直到开工还未解决融资,导致投资人前期资金投入超预期,而影响投资效益。(2)利率风险的防控:利率上浮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影响投资收益。因此,应在投资建设合同中约定投资回报率采用浮动回报率,在项目建设期和回购期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基准利率,则投资回报利率也相应调整,避免利率上升导致投资人融资成本加大。在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时,需注意利率重置期,防止重置期过长导致回报率与利率不能同步调整。(3)资金周转的风险防控:基础设施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的投资项目,对投资人的资金实力及周转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作为投资方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资金运转机制和资金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转通畅。在制定融资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合理分配流动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需要。此外,企业内部应建立应急准备金机制。(4)融资效率的风险防控:项目融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进度,进而影响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拓宽融资渠道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资效率不足带来的风险。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可选择多种融资渠道,首先应选择有过多次合作的银行,避免临时寻找,增加融资难度和成本;其次是选择其他融资渠道,在目前融资困难情形下不能过分依赖于银行,并可采取信托、资产证券化、股权等多种融资方式。

1.3合法合规性风险及防控

如项目存在合法合规性瑕疵,将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投资人应对此进行考察并在投资建设前确定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或在合同条款里约定:由项目发起方获得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许可、证书及手续等文件,由于项目的合法合规性不完备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项目发起方承担,以此来规避项目合法合规性带来的风险。

1.4工程风险及防控

工程风险主要是项目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工程技术难易程度、施工条件等实施风险。要规避技术风险,需要对项目实施方案尤其是非常规的重大技术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工程风险可控;应将由于降低风险而造成的成本增加部分计入合同价。

2项目实施阶段风险源辨析和防控

投资人中标后即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开工准备、项目建设、项目移交回购等。项目公司一经注册成立,就承担起投资人的角色,全面负责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融资、建设、质量和进度管理等工作,需按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完成项目,并承担项目的所有投资建设管理风险。因此,项目公司管理人员必须在实施阶段及时辨析风险源,采取应对措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实施阶段存在的风险源及防控措施如下。

2.1项目开工前风险及防控

资人实施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职责的项目公司不同于一般施工承包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不仅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还需要承担项目的投资建设风险,因此,除建立一般的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外,还需制定工程建立风险防范管理制度、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体系和实施风险防范计划,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项目公司在开工准备阶段需关注以下风险。

2.1.1项目资金运作风险及防控

(1)投资计划的不合理、计量支付手续不规范导致回购不及时的风险。首先,项目公司应建立投资计划、投资回报积息、支付等内部复核制度,从内部管理上消除此风险;其次,开工前项目公司即应根据施工组织计划与业主方确定投资计划、计量支付流程、投资回报积息及资金到账确认工作流程和方式,保证项目回购能够顺利进行。(2)项目投融资资金链断裂导致BT项目合同违约风险。为避免出现此风险,项目公司应建立与公司股东、贷款银行以及业主方的沟通机制,严格诚信履行《BT项目投资建设合同》和《借款合同》,按时付息还本。建立项目资金不能正常运作预警机制、向公司董事会紧急报告制度及资金使用紧急预案。

2.1.2项目合法合规性风险及防控

项目实质性开工前,项目公司应进一步复核合同及其相关法律文件(含项目批准文件、担保抵押文件、权证等)的合法性、合规性是否存在瑕疵等法律和经济风险。对于合同存在的经济、法律风险,按照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逐一梳理辨析,注意在建设过程中对该项风险的监控,或通过签定补充协议来完善相应的合同内容。

2.1.3其他开工准备工作不到位风险及防控

政府对项目前期工作,如征地、拆迁、施工图纸等是否按照工作计划落实,关系到项目的进度。为避免项目建设进度延后的风险发生,需建立与业主方的工作联系制度,适时建立和收集相关索赔资料,防止超合同工期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发生。

2.2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及防控

2.2.1职业健康安全、工程施工安全、工程结构安全风险及防控

在工程实施阶段要防范由于施工引起的粉尘等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建设过程中的运输等造成的危及员工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风险,需要加强采取职业病防护措施和采取相关人身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安全风险,如施工用电安全、高空作业安全和工程结构施工及设备安全等,应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出现。

2.2.2技术风险及防控

技术风险主要有:工程设计的缺陷或错误,如地质条件考虑不当,工艺设计流程不合理,设计时对施工可行性缺乏经验或考虑不当等导致变更,或者项目建设中碰到重大技术障碍等。要对技术风险进行防控,首先,应对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变更而引起技术风险;其次,对重点部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特别是对本项目的可能影响要摸清和评估;最后,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也要详细调查,并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措施准备。

2.2.3成本控制风险及防控

BT项目投资成本包括项目的前期费、建安费、项目公司管理费和资金成本及相关的税费等。一般只有前期费和建安费计入合同价。前期费,一般由业主方包干使用。投资人需关注的成本风险有:①建安费超合同价约定的计价范围,如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工期迟延、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利率变化等方面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而合同价格不含此类变动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的部分;②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③税务筹划不到位导致的税款增加;④其他因素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可通过细化投资建设合同条款,如扩大材料调差范围、工期延期责任划分、投资回报率随银行利率浮动、设计变更处置、交竣工验收时间节点的确定等来规避建安成本超付风险,通过加强管理来规避管理费超支,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做好项目的税务筹划、积极争取利用当地的税费优惠政策,将影响投资成本增加的风险降至最低。

2.2.4质量风险及防控

项目质量会影响项目的移交回购,从而影响投资效益。承包商及分包商的实力、技术力量、施工水平、设施设备、管理手段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为保证质量风险可控,须采取以下防控措施:①应加强对承包商资质业绩审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设立专职质量管理员,落实全员岗位质量管理职责,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②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务实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采取质量防患措施并落到实处;③审核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质量检测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

2.2.5施工进度风险及防控

BT模式项目特点决定了项目进度管理难度非常大,BT模式项目能否按期完工,将影响项目投资的成败,项目进度控制风险是巨大的。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有投资人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的高低、组织合理与否、协调工作是否顺畅、设施设备保障与否,各种主客观原因都将影响或制约工程进度。为避免此类风险,可采取如下措施:①科学安排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抓住关键线路和工期节点,提前周密部署、超前决策,合理组织和优化资源;②加强与业主方和镇村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前期工作进度,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理顺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③加强计划和统计,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有效控制工程建设的各种资源,并制定合理周密的应急预案。

2.2.6工程结算风险及防控

如计量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投资收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认真核对工程量和计量原始凭证,严格保管计量凭证原件;加强计量基础工作,做好计量台帐,及时进行合同工程量清单修正,并细化合同工程量清单、做到随时可以分解和合并,以便及时办理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标段的结算,定期核实已完工程总量。在工程收尾阶段须检查计量管理工作,重点解决计量遗留问题和对原始计量凭证的审核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掌握计量和投资回报状况,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

2.2.7交工验收风险及防控

交工验收的时间延迟会导致工程缺陷责任期延后和第一笔移交受让款支付延后,直接损害投资人收益。实际工程实施时还会出现项目已交付使用还未进行交工验收的情况。在投资建设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交工验收时间,如出现延迟,责任方将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其次,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业主方沟通保证交工时间不出现延迟,使交工验收风险可控。

2.2.8不可抗力风险及防控

不可抗力风险也是项目建设期频繁发生的风险事件,不可抗力风险一般指人文环境灾难和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人文环境灾难包括战争、瘟疫、暴乱、恐怖活动等,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洪灾、暴雨、海啸、热带风暴等恶劣环境因素。防控措施: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应在投资建设合同条款中约定,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投资人应购买工程保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移交受让阶段风险源辨析及防控

移交受让阶段是指项目已经交工验收完毕至项目回购结束,此阶段存在的风险及防控措施如下。

3.1移交受让前风险及防控

移交受让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关系到项目移交受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项目公司应有序地开展各项移交受让准备工作。与业主方、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适时沟通,确认第一期移交受让款总金额;项目公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致函业主方,要求将第一期移交受让款足额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并取得人大常委会批准。

3.2移交受让阶段风险及防控

项目的移交受让阶段一般持续2~3年,即使是第一笔移交回购款及时到位,在此时间段内仍然可能出现由于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竣工决算未能实施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后续回购款延付的风险出现。为规避回购款延付的风险,首先应密切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层面及财政动态,同时还需关注回购方资金是否充足;其次应及时了解当地政府每年的基本建设安排规模,结合地方财政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分析业主方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否过度而影响其对移交受让款的支付能力。项目公司应及时函告业主方将本年度回购款纳入政府财政计划。缺陷责任期内项目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竣工资料移交是否及时和齐全,会影响最后一笔回购款的支付。因此,在缺陷责任期内务必保证项目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施工总承包方、设计方、监理方和业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踏勘现场,确定并编制维修方案,维修费用在工程质量保证金中支付,不影响受让款支付;在工程施工阶段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确保竣工资料归档及时、完整。只有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投资人按约收到最后一期移交受让款,才意味着项目投资成功。

篇9

1.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概念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是以工程项目为依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以防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廉洁风险为核心内容,针对可能诱发腐败的各类风险,通过分析评估,查找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综合体系。

2.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几个关键点

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运行是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的循环管理过程。为保证其有效运行,须抓住几个关键点。

一是体系建设规范性。体系是否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工作程序和目标,有助于解决体系运行过程的由谁做、何时做、如何做、达到何目标等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方面问题,是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特别是对于生命周期短、人员流动大、业务管理具有共通性的工程建设项目,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具有推广性和复制性,将大大缩短新成立的工程项目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时间,以及人员在不同项目部流动后对体系运行的适应,直接提高体系运行效率。

二是参与者的认识和意识。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是一种全新的风险管控模式,只有使全体参与者从思想上认识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理解和认同该体系,同时具备一定的廉洁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体系才能够很好地实施,因此,体系运行的所有参与者的认识和意识是影响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首先,工程项目的领导班子成员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推动体系运行,提高有效性的关键;其次,项目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积极参与,是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

三是动态管理。廉洁风险防控动态管理若未能与工程项目生产管理过程的相关业务流程或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将呈现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与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两张皮”现象。因此如何做好动态管理,解决结合、融入的问题是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核心。

3.促进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点认识

针对上述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关键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促进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

(1)促进领导重视。抓好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和运行,项目领导对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是否真正入脑入心非常关键。因此要推进体系建立和运行,须从提高项目领导重视程度,统一认识、明确责任等方面着手。

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下功夫,增强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一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学习相关会议、讲话精神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相关文件,开展集中教育、专题教育等,增强项目领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二是通过制度约束,落实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公司党委与项目党总支(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三是通过检查、考核,确保履行职责。通过领导述职述廉、职工代表民主评议、召开民主生活会、年终考核等方式,加强对项目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提高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强化项目领导廉洁风险防控意识。工程建设领域是廉洁风险易发多发的地方,并存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项目领导须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对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保持干部清正廉洁、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形成和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

充分认识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作用,提高项目领导做好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要让项目领导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预防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廉洁风险,防范于未然,打造项目优秀管理团队等作用,提高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2)调动员工参与。提高项目广大员工廉洁风险防控的认识和意识,积极参与到体系运行相关工作中来。

树立廉洁风险意识。通过广泛教育宣贯,提高广大员工对廉洁风险的认识,克服认为廉洁风险只在领导干部、部门主管等岗位存在,自身职微权轻,没有什么廉洁风险可言,廉洁风险防控与自己无关等思想误区,清楚知道由于廉洁风险本身的客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处在任何职务或岗位上的个人,只要直接或间接掌握着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权力或有参与这些资源的分配权力,腐败行为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提高廉洁从业意识。结合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和纪律教育月等活动,开展诚实守信、廉洁从业教育和警示教育,让广大员工清楚认识不廉洁对个人、家庭、单位及社会的危害,增强主动防范廉洁风险的意识。

增强廉洁风险防控信心。让广大员工充分了解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清楚廉洁风险防控理念,增强廉洁风险可“防”、可“控”的信心,理解和认同该体系,积极参与到梳理制度、工作流程、查找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等廉洁风险防控具体工作上来。

(3)提高体系建设规范性。提高体系建设规范性,对促进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支撑。笔者单位主要从两方面提高体系建设规范性。

一是统一框架。根据风险管理构成要素,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特点,建立了“12345”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1”是工作定位,是指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紧密围绕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这一主线展开;“2”是着重抓好“防”和“控”两项重点工作;“3”是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4”是要突出抓好“查找及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检查及考核防控效果、完善并形成操作规程”四个环节;“5”是防控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五类风险。

二是规范建设流程。规定了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从筹备、宣传启动、全面实施、总结考评和完善提升五个阶段推进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阶段主要任务、查找、评定廉洁风险原则与方法、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要求、以及如何编制具有实操性的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等,指引项目部规范开展工作,促进体系有效运行。

(4)加强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动态管理,关键是要紧密结合和融入项目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抓住主要管理业务、关键管理环节进行重点管理;二是要准确查找廉洁风险点;三是客观评定风险等级,并提前做好预判,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四是做好持续改进。笔者单位通过抓好“三个结合”解决融入和结合问题,进行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动态管理,促进体系有效运行。

与企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紧密围绕中心,融入工程项目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依据各项具体业务制度和工作流程,认真查找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抓好措施落实。

篇10

一、“廉政风险双向防控机制”建设的具体实践

在开展具体廉政工作过程中,某公司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设备安装、咨询等各参建合同单位共同签署了联防联控工作备忘录,制定了廉政风险双向防控实施方案,并抽调专人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制度和纪检监察协作机制等方式,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面拓展延伸至合同各方内部及各施工标段的参建单位及参建人员,联合开展制度建设、监督惩处和宣传教育工作,进而构建了全程覆盖的廉政责任体系网络。参建各方“互相监督、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源头上共同防范和治理工程廉政风险。在具体做法上:

(一)共同排查风险并制定双向管理制度。一是针对地铁工程建设3大环节和60项工作流程,与参建单位共同排查梳理出437个廉政风险点,并按照风险等级逐一制定了四级615项防控措施,明确了责任主体及责任人,汇编成《轨道交通建设廉政风险内部防控手册》,全体参建人员人手一册,作为工作指引;二是联合参建单位开展了工程管理隐患排查,针对“施工单位劳务队伍引进和管理、大宗物资材料采购和使用、机械设备购置和租赁、验工计价和工程款支付、变更设计和清算索赔、征地拆迁和临时用地”等风险易发环节提出了60多项防范建议和解决对策,并针对性建立了双向监督机制和风险评价机制;三是全面推行了“抽签定标法”,对于常规土建、安装及设备采购项目一律在资格审查后采取抽签方式确定中标人,从源头上防范了“围标”、“串标”、“陪标”及操纵评标专家等违法违纪行为,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

(二)联合开展监督防范工作。一是联合参建单位建立健全了基层监督渠道,在轨道交通建设施工工地设立了“监督服务之窗”展板,接受群众的投诉举报,将各种矛盾尽力消除在萌芽状态,2010年以来接访111件,已办结102件,涉及金额约2300万元,涉及民工500多人,办结率达92%。做到了“轨道交通建设到哪里,监督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二是联合参建单位针对工程变更及工程管理问题开展审计监督,针对关键业务、关键环节、关键流程开展效能督察,实时跟踪工程变更及造价变动情况,强化了工程建设廉政全程监督和实时监督;三是与参建单位协作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根据举报线索及时查处参建单位及管理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消除了违法违纪问题的滋生土壤。

(三)联合开展预防性警示教育。利用联防联控的整合优势,将教育面覆盖到了100多家参建单位和200多个施工场所,将教育对象延伸到了重点骨干参建人员。一是联合参建单位在施工现场组织廉政主题现场学习会和法纪教育讲座,邀请法院及检察院有关办案人员剖析地铁工程领域个别违纪案例,把政教育课程安排到地铁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身边;二是联合参建单位开展了以“法院庭审旁听”和参观监狱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活动,将“廉政课堂”搬至法院庭审现场与监狱里面,增强教育的真实性、震撼性和感染力;三是联合参建单位深入开展了廉政文化“五进”活动(进内部网络、进地铁列车和站点、地铁报纸和宣传栏、地铁工地、办公场所及电梯间等),多种形式提高廉政教育影响力和渗透力。

实践证明,某公司从制度安排、教育形式、合同约束、程序管控和监督惩处等多方面联合参建单位创立的“廉政风险双向防控”工作机制,既整合了参建各方监督力量共同防控廉政风险,又有效提升了工程管理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廉政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极大地拓展,使得工程建设的管理行为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地方。例如,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与实际业务脱节,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此外,由于“廉政风险双向防控”属于各方参建单位纪委的自发行为,并不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缺乏有效的监督惩处机制,个别参建单位存在摆架子走过场的现象,在监控环节上流于形式。

二、完善“廉政风险双向防控机制”的理性思考

“廉政风险双向防控机制”是反腐倡廉新形势下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和有益探索。但是,要使这项制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并发挥实效,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不断地完善。